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与对策

[摘要]课堂问题行为作为目前中小学生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初中生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大部分教师将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归咎为学生本人,但事实上,导致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正确认识分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预防对策

一、初中生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行为。他们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降低教学效率。初中生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等矛盾错综复杂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从而导致大量的问题出现。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

1. 无故缺席

2. 随便讲话

3. 传纸条

4. 玩电子游戏

5. 走神、开小差

6. 听歌

7. 做其他科的作业

8. 吃东西、嚼口香糖

9. 看其他无关的书

10. 上课睡觉

11. 吵嚷起哄

12. 与同学、老师发生口角

13. 极端羞怯、害怕被提问

14. 心烦意乱、焦虑紧张

15. 敏感多疑、过度焦虑

16. 照镜子、梳头发

目前我国学者比较倾向将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显性)。包括侵犯他人的行为、过度亲昵行为和盲目反抗权威等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隐性)。包括涣散行为、草率行为、退缩行为、过分依赖行为和抗拒行为。

二、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许多教师都归咎于学生本人。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从学生、教师、环境方面来分析原因。

1. 学生方面的原因

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初中生认为自身原因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大量的课堂的问题行为是主要由学生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身心不适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初中生正处在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特殊阶段,这一特殊性也正是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

1)初中生认知过程的特点与课堂问题行为

初中学生的各种认知过程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初中生感知觉逐渐精确,观察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日益提高;注意能力比过去更加具有稳定性和选择性;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和批判性有显著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具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感性材料的直接支持。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是极其不稳定的,因此其不稳定性造成的种种矛盾易导致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感知觉的提升、注意力的选择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促进了初中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他们不再盲目以教材以教师以课堂为纲,因此,在课堂中就倾向于在不感兴趣的时候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和同学讨论或者沉浸于自己的思考。更有甚者,在不满课堂教学的情况下与同学或者教师发生激烈的口角争辩。也有少数个性鲜明的初中生对于自己极不感兴趣的课堂,选择迟到、早退或者缺席的消极对抗行为。

2)初中生情感和意志的特点与课堂问题行为

初中生在生理特征发生变化的同时,心理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情感和意志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情感丰富,容易外露;意志较坚强、勇敢、有毅力,但仍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且由于认知的局限,往往不能正确与区分坚持与固执,勇敢与轻率等之间的区别。初中生的喜、怒、哀、乐都能从面部的表情上直接反

应出来,情感变化快且不稳定,易冲动,在课堂中,在其兴奋的时候易产生热烈讨论、吵嚷起哄的行为;初中生的意志较薄弱、较脆弱,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不能坚持到底或逃避退缩,在课堂中易产生心烦意乱、焦虑紧张或过度羞怯、害怕被提问的行为。

2. 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组成的是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服务者、帮助者与促进者,因而在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关系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因此,教师在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可分为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管理方法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

1)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科学,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师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单一,讲课缺乏激情,枯燥乏味;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差,语言和要求呆板,含糊不清;教师教学效率低,常拖堂或补课等等,这些教学水平上的不足,使学生感到不愉快、烦闷、疲惫,也会诱发课堂问题行为。教学过程不流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教师讲授教材进度不当或缺乏从一个教学活动跳跃到另一个教学活动的过渡能力,不能进行交叉活动或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会置功课于脑后,开始捣乱,扰乱课堂秩序。

2)课堂管理方法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有以下因素:(1)管理不当。比如,教师滥用惩罚手段,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公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诱发各种课堂问题行为。(2)任务中心的管理风格。教师始终把注意中心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考分上,从而导致对学生多种需要和人际关系的普遍忽视。(3)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把课堂管理活动绝对化,以单调、生硬、死板的“管理”,取代耐心、细致、深入的“教育”,把课堂管理手段本身变成了管理的目的。

3)师生关系

绝大多数初中生容易把对教师的情感反映在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中,喜欢任课教师自然也就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讨厌老师也就讨厌他所教的学科。因此,如果师生关系不良,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言行举止感到反感,不愿听其上课,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课堂问题行为随之产生。据有关调查显示,部

分教师对学生存在偏见,普遍现象是,对成绩差的学生态度冷漠或过于苛刻,对成绩好的学生却很偏爱,甚至是对其犯错过分包容。教师的这种态度极易使处于敏感阶段的初中生产生反感心理,那些不被重视的学生往往会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课堂问题行为便会变得频繁。

3. 环境因素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人的行为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对初中生课堂问题的产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促成作用。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一些在父母不和、经常打闹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或者社会暴力、视听等不良现象的影响。或者,课堂内学生超员、光线昏暗、温度过高、噪音大、卫生条件差,学生会压抑沉闷、精神涣散,都增加了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几率。

三、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对策

综上,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本人、教师和环境相互作用下交织产生的。因此可根据其影响因素遏制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充分挖掘初中生心理特征有益的一面,对其不利的一面积极引导并及时帮助其矫正。

初中生的感知觉的精确性,观察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都有显著发展。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在各学科教学中必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观察方法的指导;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管得太死,特别要注意发展稳定而广泛的兴趣,以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注意;注意讲授的逻辑性和语言的精确性,论证要充分,并善于促进初中生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2)减轻初中生的负担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几乎每次改革都未将减负作为首要目标,带来的都是课业负担的加重,是学生疲惫不堪而易产生积极的对抗或消极的逃避行为。初中生从童年时期学业轻松的状态到初中相对紧张和繁重的学业中,需要一个缓和的适应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业负担不宜过重,要将学生的心理负担(如学习焦虑等)、身体负担(如沉重的书包)和生理负担(如睡眠时间、活动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的被挤占)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只有保持健康

的身心状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初中生才能更好地将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为教学关系中的主导部分,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课堂与时俱进;要明确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和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宽松的课堂语言交际环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要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摒弃偏见,让学生感决到被重视,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4)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成果

数字化资源是课程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过促进教师合理有效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化资源的按类型课划分为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超文本等,每种资源具备各自的特征与实用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合理适当地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5)优化学生评价结构

在传统的教学中,评定学生优差好坏一概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样的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我国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作法,将学生的成绩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如由平时作业、随堂测验、课堂参与度和参与质量、出勤率和期末考试组成,而期末考试只占其中极小的比例,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尤其要保持良好的课堂表现。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胡启先.教学实用心理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3]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3—13.

[4]王岳,邓文虹.新版教科书配套数字化资源的设计与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3(5):22—27.

[5]于立平.加拿大中小学课堂评价改革管窥与启示—以WNCP《课堂评价再思考:有目的评价》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5):121—127.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心理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心理研究 (2012届) 姓名:王婷 指导教师:王朝晖 院系: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提交日期:2012年4月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0、引言 (4) 1、研究的背景 (4) 2、研究的过程 (4) 3、结果分析 (4) 3.1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4) 3.2 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 (5) 3.3 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 (5) 4、课堂问题行为的三种类型 (6) 4.1 人格型问题行为 (6) 4.2冲动型问题行为 (6) 4.3 情绪多变型问题行为 (6) 5、中学生课堂行为的成因分析 (6) 5.1学生的身心因素 (6) 5.2教师因素 (8) 5.3环境因素 (9) 6、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 (10) 6.1 消退策略 (10) 6.2 暗示策略 (10) 6.3 直接纠正 (10) 6.4 惩罚 (10) 6.5 惩罚的原则 (11)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2)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心理研究 王婷 指导老师:王朝晖 (黄山学院数学系,黄山,安徽 245041) 摘要: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它们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降低教学效率。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的自我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扰存在最多的“危机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各种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冲动与理智的矛盾, 封闭自己与渴望交往的矛盾,活泼好奇与紧张压抑的矛盾等等。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都较快,从而会导致大量问题的出现。而学生学习的大量时间都在课堂上,使得大量问题通过课堂行为表现出来。 关键词:中学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干扰 The problem 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邢台第二十四中学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课前: 1、? 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 下午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课前一支歌等。 3、? 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口号响亮,要有精神。起立、落座时做到凳不动,桌不响。 二、课中 1、? 面向讲台,目随老师,专心听讲。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两脚平开。 2、? 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发言举左手,肘放桌面。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 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平放地面,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同学。 4、? 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35厘米的距离。(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6、??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7、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8、??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9、??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推开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课后 1、? 下课铃响后,教师结课并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倡导“谢谢老师”的口号。 2、? 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疑问以符号的形式做简单、快速的处理。 3、? 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教具简单整理后,放回桌斗规定的位置,拿出下节课所用的教本、练习本、学具放在指定位置。 4、? 把自己的凳子靠左边的桌腿放到课桌下,成一队走出教室活动。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1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错,甚至在她的好友有偷盗自己东西的行为时,也不敢多说,近来,好友还被一群品行不良的人恐吓威胁着让陪着他们玩玩,而且让好友去干坏事,她们两个都害怕不服从会招到报复,而服从了又害怕自己变坏。因此,徘徊不定,也不知道怎么办。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少年由于缺乏辨证而全面的看事物的经验,往往会把朋友之间的友谊神圣化。他们会把小集团中的一些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常常为了所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总结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总结 遵守规则是为了让大家在一片土地上更和睦相处,减少冲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是我们的教育部给中小学生们修订的准则。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总结范文来了解。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除了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外,更应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尊师守纪,尊老爱幼,尽自身的最大努力做到《规范》中要求的所有项目。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从多个方面要求我们这新一代的中学生们,它不仅在我们的本职工作——学习,这一领域有着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更是以发展的眼光关注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守则》上的要求一一对照,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同时也发现自己仍有许多方面做得不足,仍待改善的。 《守则》中有这样的要求“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劳动。”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会只顾自己学习上的是而不够热心参加班级里的活动,对班级里的事不怎么主动,没有出到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人是社会的人”而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通过参与班级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实践自己的机会。我会在今后的学

习生活中积极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各项事情。 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这方面我也是需进一步努力的。我常常只是将老师的笔记抄好,“只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 从这次的行为规范教育中,我学到了这个礼仪之邦最伟大的教育。规范自己,就是给未来创造一片天空。 认为做一名中学生,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

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分析与对策 [摘要]课堂问题行为作为目前中小学生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初中生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大部分教师将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归咎为学生本人,但事实上,导致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正确认识分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预防对策 一、初中生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行为。他们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降低教学效率。初中生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等矛盾错综复杂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从而导致大量的问题出现。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 1. 无故缺席 2. 随便讲话 3. 传纸条 4. 玩电子游戏 5. 走神、开小差 6. 听歌 7. 做其他科的作业 8. 吃东西、嚼口香糖 9. 看其他无关的书 10. 上课睡觉 11. 吵嚷起哄 12. 与同学、老师发生口角 13. 极端羞怯、害怕被提问 14. 心烦意乱、焦虑紧张 15. 敏感多疑、过度焦虑 16. 照镜子、梳头发

目前我国学者比较倾向将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显性)。包括侵犯他人的行为、过度亲昵行为和盲目反抗权威等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隐性)。包括涣散行为、草率行为、退缩行为、过分依赖行为和抗拒行为。 二、初中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许多教师都归咎于学生本人。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从学生、教师、环境方面来分析原因。 1. 学生方面的原因 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初中生认为自身原因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大量的课堂的问题行为是主要由学生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身心不适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初中生正处在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特殊阶段,这一特殊性也正是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 1)初中生认知过程的特点与课堂问题行为 初中学生的各种认知过程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初中生感知觉逐渐精确,观察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日益提高;注意能力比过去更加具有稳定性和选择性;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和批判性有显著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具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感性材料的直接支持。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是极其不稳定的,因此其不稳定性造成的种种矛盾易导致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感知觉的提升、注意力的选择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促进了初中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他们不再盲目以教材以教师以课堂为纲,因此,在课堂中就倾向于在不感兴趣的时候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和同学讨论或者沉浸于自己的思考。更有甚者,在不满课堂教学的情况下与同学或者教师发生激烈的口角争辩。也有少数个性鲜明的初中生对于自己极不感兴趣的课堂,选择迟到、早退或者缺席的消极对抗行为。 2)初中生情感和意志的特点与课堂问题行为 初中生在生理特征发生变化的同时,心理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情感和意志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情感丰富,容易外露;意志较坚强、勇敢、有毅力,但仍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且由于认知的局限,往往不能正确与区分坚持与固执,勇敢与轻率等之间的区别。初中生的喜、怒、哀、乐都能从面部的表情上直接反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成因和干预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成因和干预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倾向,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这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推撞、追逐、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发出怪声、敲打做响、做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指挥等盲目反抗性行为等等。 二是内向性问题行为,这是不容易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性行为。虽然不直接威胁课堂纪律及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胡写乱写、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等厌恶行为;神经过敏、频繁活动等不负责任行为等。 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每一个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总隐藏着一定的原因。努力找到这些原因,就可以为消除课堂问题行为,改善课堂秩序。英国心理学家科恩(Cohen.L.)研究认为,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不安的家庭环境、同伴压力、缺乏科学兴趣等。

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把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个: 1.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完善 有证据表明,在正常的环境中,人们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注意的特征就是选择性。筛选种种刺激物,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而不顾别的刺激,这种能力在儿童期内有稳定的增长。年幼儿童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的刺激特征(新奇、新颖、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所吸引而分心,在注意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部署中缺乏灵活性。儿童注意有关刺激的能力随年龄而逐渐改善,有控制的注意随着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年长儿童在按照任务要求改变他们的注意时显得比年幼儿童更加灵活。因此,瑞格等人捡出有24%的学生思想开小差;在廖全明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目中学生最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儿童的自我控制有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善的趋势。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集体活动。“讲废话”、“随便走动”、“小动作”等就是自我控制差的表现。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面对的是很多个学生,教师很少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行为。因此,学生的自我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一般有自我控制力的儿童,愿意延缓

学生个性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学生个性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我在学校里总会发现几个初三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同学在我的音乐课上。以前我上课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没有太大的改变。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德问题,还有其心理问题。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打人行为改进呢?通过思考、实践,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介绍: 初三四班有一个学生,叫诸宇豪,初一就和我认识,后来休学了一年,初三刚转来第一天就有人频频来报告: “老师某某人喜欢捉弄人。”问他们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就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每节课都是这样,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于是我找到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 “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看着他们,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一起改掉。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喜欢参与公共活动,很希望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有很强的表现欲。就是喜欢去惹别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他这毛病。 二、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诸宇豪同学有喜好惹人的坏习惯,只要他有空,他就会找任何理由,任何方法,随时随地惹别人,我想: 或许他有一点攻击性的行为。所谓攻击性行为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常表现为: (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

《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试题档

《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热爱________,热爱___________,热爱___________。 2、遵守___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_。遵守____________,遵守______________。 3、热爱________,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注意安全,___________,讲究卫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 6、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貌待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____________,言行一致,_____________,有责任心。 10、《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条。 1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_________、_______,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少先队员________。 12、遵守交通法则,不闯______,不______骑车,过马路走______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方案

师生课堂行为规准则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体现附小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我校师生课堂行为规。 第一条:应按时到指定的教室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因故迟到,须经授课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第二条:值日生在上课前擦干净黑板和讲台,上课铃声响过后,学生应马上安静下来,拿出书籍、笔记本,作好上课准备。 第三条: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互致问候。 第四条:学生不准带食物和饮料进课室。 第五条:严禁在课室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塑料瓶等。 第六条: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超短裤、拖鞋等进入课室。 第七条:上课时,坐姿要规,背要直、肩要平、头要正,不得晃脚,不得脱鞋,不得在座位上扭动身躯。 第八条:听课时遇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 第九条: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不得随意搬动教学设备和课桌椅,不得私自使用各类教学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 第十条: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学生上课是讲求规的,这是秩序的需要,高效课堂的需要。没有规,就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浪费的是师生的青春年华,这无疑于图财害命。 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主要是听、说、看、站、坐、思、写、讨论、交流。这些都需要教师要求学生具体去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随意发挥,养成不良习惯。 1、学生的听。 听教师讲,听同学们说和讲。必须保持连续性,形成“有意注意”的良好习惯。为什么课堂上不少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教师讲课缺少语言的艺术性、容的连贯性。二是教师不注意提醒学生保持有意注意,使学生没有外在刺激,或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时间太长,形成注意疲劳。因此,要使学生的听达到规,教师首先要磨练课堂语言,注意语音抑扬顿挫,讲解连贯、精炼、准确,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根据需要,科学安排提醒节点和学生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

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认识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学生常见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 2、思考分析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原因。 3、对照反省,认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健康状况。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青春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几个方面。下面具体列举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 1、过分敏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他们珍重自已的荣誉。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2、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以“顶牛”“对着干”的反常心态显示自已的高明、非凡。产生这种逆反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度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

成人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已当成小孩。为了表现自已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持批判的态度。客观方面,教育者的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会导致逆反心理。过分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心理,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就可能会逐渐演变为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 3、嫉妒: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已强时( 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惭、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一方面自以为是,逞强好胜,一方面又不愿积极努力,就可能嫉妒打击他人。 4、耽于幻想:青少年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希望和挫折交替,就可能走向幻想。多表现在学习、工作、爱情等方面,耽于幻想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忧郁和失望。 5、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已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已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齐,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吸烟、喝酒。 5.举止文明。不打架骂人、说脏话。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6.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片,不唱不健康歌曲。 7.不进营业性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酒吧和音乐茶座等不适宜中学生活动的场所。 8.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受利诱,不失人格。 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9.要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 10.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11.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接受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 用双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诚恳。 12.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3.待客热情,起立迎送。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14.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5.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 16.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珍惜时光。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7.按时到校,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18.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19.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20.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1.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保持图书馆、阅览室的安静。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 22.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 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3.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到达,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24.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25.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 2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27.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和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28.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 29.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 30.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 31.尊敬体贴帮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32.对长辈有意见,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3.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34.乘公共车、船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抢座位。 35.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按顺序,对营业人员有礼貌。 36.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7.参观游览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肃穆。 38.观看演出和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滋扰,结束时鼓掌致意。 39.尊重外地人,遇有问路,认真指引。 40.见义勇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

大学生课堂行为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课堂行为分析及对策 摘要:无论高校的类型是如何,课堂问题行为在高校范围内已经很普遍。文章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但以轻度为主。课堂问题行为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针对性地提出减少或消除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哈尔滨商业大学; 课堂问题行为; 原因; 对策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自身或他人课堂利用率和在校获得利益的行为。目前,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和探讨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首先将为高校教师理顺课堂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帮助,进而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其次将为督促高等教育部门,针对问题,灵活应变,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后将对大学教育的自我建设,自我完善起到积极作用。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范围内发放《大学生课堂行为问卷》,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学年的学生,具有代表性。其中男生占45.5%,女生占54.5%; 独生子女占44.2%,其余55.8%为非独生子女; 家庭经济水平贫困的占37.0%,富裕的占3.2%,其余59.7% 为中等水平; 在班级中担任干部的占40.9%,其余59.1%在班级中不

任职; 来自城镇的学生占49.4%,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0.6%。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 问卷得分为19 分者为没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高于19 分者均为存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本调查最低分是25分) 。2.程度以轻度( 分数在20—41 分之间者) 为主,占38.3% 。有重度课堂问题行为( 分数在53—95 分之间者)的学生只占22.1%。 3.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回答上课时间曾摆弄过手机,如发短信,接听电话,玩手机游戏的占95.5%; 课堂上曾受其他同学影响,被其他同学干扰的占90.9%; 上课时间曾经有睡觉现象的占94.8%; 曾在非外语类课堂上学习外语,如背单词,做四、六级习题的占90.9%; 上课时曾经因为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无法专心上课的占91.6%; 课堂上曾看过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的占96.4% ; 曾在上课时跟周围同学聊一些与课堂无关事情的占94.2%; 曾有迟到、早退现象发生的占9 6.8%; 曾在上课时间发呆、神游,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的占9 2.2%; 上课时间思想开过小差,想一些与课堂无关事情的占94.8%; 曾在上课时心事重重,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占9 0.9%; 回答上课时间曾感到焦虑的占84.4%; 上课时间有害怕老师提问现象的学生占91.6%; 曾有过讨厌上大学情绪的占74.7%;发生过无故逃课现象的学生占8 5.7%; 曾与老师对抗,产生正面的、直接的冲突的学生占41.6%; 曾经在课堂上做另外科目作业的占85.7%; 上课时曾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占83.1% ;

学校规章制度之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校规章制度之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和落实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为严肃课堂纪律,进一步规范课堂秩序,共同营造和谐、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学生课堂基本行为规范,希望全体学生认真学习、自觉遵守。 1.上课前5分钟,所有同学必须回到自己的座位做好课前准备,将该节课使用的课本、作业本、笔记本(或教学案、试卷、教辅资料、实验册、地图册等)整齐摆放在课桌的右上角,文具盒(或文具袋)横放在桌面前沿,桌上书籍应摆放整齐,坐正静候老师上课。 2.体育课、信息技术课、音乐课、实验课等不在本班教室上的,应在班长(或值日班干、课代表)的组织下,全班同学提前10分钟整队前往上课地点,整个过程要做到“快、静、齐”,不得三三两两、大声喧哗。 3.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体育课、信技课、音乐课、实验课由任课老师安排),不得私自调换座位。 4.学生衣着要整洁、朴素、大方,不得穿无袖背心、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 5.上课铃响后,由老师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教师回应

“同学们好”,全体同学齐声喊“老师好”,教师回应“请坐下”,此时全体同学应保持安静,端坐于座位上,禁止再交头接耳,动来动去。 6.迟到学生应站在教室前门口喊“报告”,经任课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7.上课期间不得随意进出教室,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出去,应先举手示意,并征得老师允许。 8.上课精神要饱满,坐姿要规范,背要直、肩要平、头要正,两脚平放地面,目光平视黑板或老师。听课时不用手撑头,不要在座位上不停扭动或晃动身体。 9.课堂上学生应尊重老师,自觉服从任课老师的管理和教导,不得有任何顶撞、冒犯老师的言行,不得干扰正常的上课秩序。如对老师的教导有异议,可在课后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 10.课上要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踊跃发言,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服从并遵守十个“不得”:不得趴在桌上睡觉或打瞌睡,不得相互讲话,不得吃零食或嚼口香糖,不得喝水或饮料,不得看闲书、不得玩手机、不得听音乐、不得相互传纸条、不得做其他学科作业、不得转笔或转书。 11.课堂上遇有问题需向老师提问时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可提问。提问及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直,要讲普通话,声音要清晰、洪亮。同学之间要相互鼓励,不得取笑、哄笑他人回答中的错误。

最新-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精品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个孩子名叫马康,是一个调皮但是很聪明的男孩子,今年10岁,读四年级。 二、问题行为概述: 这个孩子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而且学生成绩较差,几乎很少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是宁愿做事不愿读书的这种。 三、个案生活背景: 自入学以来,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而且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教和辅导孩子。而孩子的妈妈却又比较溺爱孩子。我还了解到孩子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马康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 (一)父母的配合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马康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马康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马康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马康爸爸打儿子的事了。马康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并做到每天都辅导孩子的学习。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测试试题

青云学府开学第一课过关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这是因为() ①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信守诺言,会赢得信任 ③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不尊重 ④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一次班级在扫除活动中,大宝不愿意分担班长给他分派的任务,而且态度恶劣,辱骂班长,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宝违反校规校纪,理应受到批评 B、大宝不愿意为班级清洁卫生,是他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C、大宝有不清洁卫生的自由,只是大宝不应当辱骂班长 3、我们国旗上有___颗五角星。() A、3 B、4 C、5 D、6 4、作为一名学生,应该:() A、听到老师的表扬就高兴,受到批评就抱怨 B、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必与老师沟通,一律由自己解决 C、积极协助、配合老师的工作 5、上下楼梯怎样行?() A、靠右行 B、靠左行 C、左右都可以 6、张某在校园内遇见他以前的数学老师,他应该:() A、装做没看见 B、主动上前行礼、问好 C、不打招呼,因为数学老师现在不带他的课了 D、走上前去质问数学老师以前为什么总是批评他不做作业 7、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中学生守则》的有:() A、爱护校园内路两边的路灯、垃圾箱等公用设施 B、不随意翻动同桌同学的物品 C、面包、馒头吃不掉时扔进垃圾桶里 D、主动帮助后进生 8、自习课上,老师还没有来,我应该在教室里() A、安静地自主学习 B、自己玩 C、和同学说话 D、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 9、如果走在校园内忽然想吐痰,又找不到垃圾筒,你怎么办?() A、吐在路边 B、含在嘴里或咽下去 C、先吐在纸巾里再扔进垃圾筒

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案例研究报告

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案例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类课堂之中,它会直接干扰课堂教学,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和智力发展。本文以案例研究为立足点,着重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案例研究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倾向,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这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推撞、追逐、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切切私语、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发出怪声、敲打做响、做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指挥等盲目反抗性行为等等。 二是内向性问题行为,这是不容易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性行为。虽然不直接威胁课堂纪律及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习学习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胡写乱写、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等厌恶行为;神经过敏、频繁活动等不负责任行为等。

斯威夫特(M.swit,1975)等人通过系统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典型的课堂里25%至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麻烦既不是备课,也不是授课,而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课堂问题行为一经产生,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甚至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妨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伤及学生人格的发展。 因此,减少或控制问题行为,是确保健康课堂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行为?我们可采用哪些应对策略?以下就是我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分心不是他的错(注意力障碍问题行为) 一、情景再现: 学生徐某,男,独身子女,身体健壮,智力正常,活动玩耍样样在行,主要缺点就是上课爱做小动作,爱“开小差”。这不,上课还没多久,他就按捺不住了,一会儿在书本上画画,一会儿摸放抽屉里的玩具,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悄悄地拿点零食吃。 刚开始,我几次用眼神示意他要注意课堂纪律。可等我一转身或者不注意,他马上故伎重施,甚至还有拉前面女同学的头发,把同学弄哭了。我实在恼火,就让他站在教室后面好好反思一下。可他照样能找到嬉闹的手段,悄悄地跟后排同学做鬼脸或是故意在那抖来抖去。二、相关链接: 课外,我专门跟其他同学和他的家长进行交流,收集到大量的跟他有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与矫正策略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与矫正策略研究姓名:袁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教育管理指导教师:刘晓明 20080601 摘要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所以,对于学校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对于课堂教育诸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多有所见。但总体而言,对于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效果的“课堂问题行为”这一最使教师头痛的棘手问题则有些忽略。虽然课堂问题行为多发生在“问题学生”身上,但事实上课堂问题行为不单单出自问题学生,而涉及的应该是所有的学生(包括所谓的优秀学生)。所以,本文试图就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以及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加以阐述,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之目的。本文共三部分:一、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二、现实扫描: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原因追溯。三、走出问题: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策略探寻。本文认为,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地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利进

行,而且影响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和师生关系的融洽。通过问卷、访谈、随机性观察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2、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差异性:3、教师同样也具有课堂问题行为:4、我国中小学课堂现状令人堪忧。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环境、教师、学生和教育现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根据我国中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原因,借鉴国外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经验,本文认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可采取如下策略: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此,要促进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出现课堂问题行为应及时加以矫正。2、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摒弃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观,确立以提高全面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其次,要强化师德意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增加爱生感:再次,要改进教学技能,以生动有趣、活泼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最后,要变革课堂管理,摒弃过去那种角色与角色之间关系的课掌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课堂管理模式。3、优化育人环境。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强化社会教育。4、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归因分析:策略研究improperclassmanagements,puni

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细则 晋中学院 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细则为了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有序推进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我院课堂行为规范。 1、学生应尊重教师,自觉遵守《晋中学院学生行为准则》、学院规定的学生守则、各项纪律和本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学风,服从校历规定和个人课表计划,认真完成所修课程的教学过程。 2、学生进入课堂应着装得体,言行文明,举止优雅。不得穿露胸、露腰、露背的服装,不得穿拖鞋或鞋拖,不得吸烟,不得高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不说脏话。男生不得穿着背心,女生不得穿超短裙。男女生之间不得有过分亲昵举动。 3、学生应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按上下课时间规定,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除特殊原因外,因病或因事不能到课者,应事先办理有关请假手续并经过批准,不得事后补假,否则以旷课论处。 4、学生在上课前应做好准备,携带与上课相关的书籍、资料、笔记本及必备的学习用具。上课时不得饮食,不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资料,不影响、不妨碍他人听课,不得随意出入课堂。 事有碍上课或自习的活动。学生上课或自习,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不得抢占座位。 6、学生在上课期间,应关闭手机及其他与教学无关的电子娱乐设备,集中精力听课,参与课堂活动。对上课玩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拨打或接听手机,收发手机短信、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任课教师有权在本次授课期间暂时代为保管其手机和电子产品,情节严重的,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7、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有问题需要提问时,应举手示意,经教师允许后用普通话发问。 8、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上课的,可向教师举手示意并说明情况后离开课堂。必要时,教师应安排学生护送患者就医或回寝室休息。 9、下课时间临近时,学生不能以各种方式催促教师下课,也不应提前收拾书本和学习用具,做出离开教室的准备,更不许起哄。 10、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向教师本人或通过课程协调人(班主任)向教师反映,不得以不认真听课、逃(旷)课、不参与课堂活动、早退、不完成或不提交作业等方式表达。 11、课间休息时或课后,学生应主动擦抹板书。 私自使用各类教学用公共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实训设备等。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分。 13、最后一位学生在离开教室、语音室前,应关闭全部电灯和设备的电源开关。 14、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应成为课堂行为规范的模范,并认真带领广大同学自觉遵守课堂行为规范。团组织、学生会等要切实开展本班级、本学院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学习、宣传、执行和督查工作。篇二: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课前准备规范 一、上课铃响:停止活动,收起器具;走进教室,不推不挤。 二、用品摆放:书本在左上,文具放前方。 三、心理准备:双手放桌面,端坐书桌旁;心定神专注,眼睛看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