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析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析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析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

考点一有机物的分类

【例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解析从图中可以分析,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一个醇羟基、一个羧基

考点二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及同分异构现象

【例2】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解析根据3-甲基戊烷的碳架分析,可知1和5,2和4上的H是对称的,加上3位上的氢和3位甲基上的氢,不难得到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4种

【例3】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B.7种C.8种D.9种

解析C5H11Cl属于氯代烃,若主链有5个碳原子,则氯原子有3种位置,即1-氯戊烷、2-氯戊烷和3-氯戊烷;若主链有4个碳原子,此时甲基只能在2号碳原子上,而氯原子有4种位置,分别为2-甲基-1-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3-甲基-2-氯丁烷和3-甲基-1-氯丁烷;若主链有3个碳原子,此时该烷烃有4个相同的甲基,因此氯原子只能有一种位置,即2,3-二甲基-1-丙烷.综上所叙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

考点三简单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例4】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A.乙烷B.甲苯C.氟苯D.四氯乙烯

解析A选项没有常说的平面结构,B选项中甲基有四面体空间结构,C选项氟原子代替苯中1个氢原子的位

置仍共平面,D选项氯原子代替乙烯中氢原子的位置仍共平面

考点四有机物的命名

【例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B.2-甲基-2-氯丙烷

C.2-甲基-1-丙醇D.2-甲基-3-丁炔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知识,有机物命名时,应遵循数值和最小原则,故应命名为:1,2,4-三甲苯,A错;有机物命名时,编号的只有C原子,故应命名为:1-甲基-1-丙醇,C错;炔类物质命名时,应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编号,故应命名为:3-甲基-1-丁炔,D错

【随堂练习】

1.樟脑是一种重要的酮,其结构如图所示,它不仅是一种家用杀虫剂,而且是香料、塑料、医药工业重要原料,下列有关樟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樟脑是一种无机物B.樟脑是一种有机物

C.樟脑是一种芳香化合物D.樟脑是一种脂环化合物

2.β—月桂烯的结构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6种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4.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5.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种类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O,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4种

B.分子式为C5H12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一溴代物有可能只有1种

C.分子式为C4H10O的醇类同分异构体有5种

D.C5H10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

6.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B.2-甲基-5-乙基-1-已烷C.3-甲基-2-丁烯D.3,3-二甲基-2-戊烯7.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辛烯和3-甲基-1-丁烯B.苯和乙炔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D.甲基环己烷和己炔

8.下列关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成键方式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饱和碳原子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碳原子只能与碳原子形成不饱和键

C.具有六个碳原子的苯与环己烷的结构不同

D.五个碳原子最多只能形成四个碳碳单键

9.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10.从有机物的分类来看,下列反应中的X属于

A.醇B.烷烃C.烯烃D.酯

11.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A.2-甲基-1,3-丁二烯和1-丁炔B.1,3-戊二烯和2-丁炔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D.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第二节化石原料和重要的烃

考点一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例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甲醇B.乙炔C.丙烯D.丁烷

解析本题非常简单,属于识记类考查,其中甲醇为液态为常识性的知识

考点二烷烃的性质

【例2】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解析烷烃分子结构,是以每个碳为中心的四面体结构,多碳烷烃的碳链是锯齿型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石油分馏所获碳原子在1—4之间的烷烃混合物叫石油气,更进一步分离石油气可获得丙烷,烷烃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状态由气态、液态、固态变化,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因此丁烷比丙烷易液化

考点三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不饱和烃的性质

【例3】下列物质中,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①SO2②CH3CH2CH=CH2③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解析溴水既具有氧化性,又能与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发生加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既能与有机物反应,也能和无机物反应;SO2具有还原性,能把强氧化剂Br2及KMnO4还原而使其溶液褪色;CH3—CH2—CH=CH2中有双键,遇Br2能发生加成反应,遇酸性KMnO4溶液能被氧化,从而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退色;苯的结构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例4】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乙酸属于一元羧酸,酸性强于碳酸的,所以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不正确;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以及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只有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就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之褪色

考点四石油煤等综合应用方法的比较

【例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解析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双键变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石油分馏可得汽油和煤油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淀粉属于糖类,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两者的产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均生成醇,前者生成乙醇,后者生成甘油

考点五烃燃烧规律的总结

【例6】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径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B.25% C.50% D.75%

解析4CnHm+(4n+m)O24nCO2+2mH2O △V

4 4n+m 4n 4+m

32 72

解得m=5,即氢原子的平均值是5,由于乙烷和丙烯均含有6个氢原子,利用十字交叉法可计算出乙炔的体积分数,乙烷C2H6、丙烯C3H6共占气体总体积的3/4,乙炔C2H2占气体总体积的1/4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

2.既可用于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用于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乙烷的方法是

A.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通过足量的溴水

C.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通过足量的浓盐酸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乙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4.有机化合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组成元素分:烃、烃的衍生物②从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链状有机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

③从官能团分:烯烃、醇、羧酸、酯等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

5.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42—和CO32—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6.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5H20O4

B.该物质能发生加成、消去、酯化、水解、氧化反应

C.1mol该分子最多可以消耗5molH2

D.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7.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

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Na2CO3、NaOH溶液反应

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共有2种

8.某苯的同系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同条件下12倍于其体积的氧气,则该有机物是A.C8H10B.C9H12C.C9H14 D.C10H8

9.已知:CH3CH2CH2CH3(g)+6.5 O2(g)→4CO2(g)+5H2O(l)+2 878 kJ;(CH3)2CHCH3(g)+6.5 O2(g)→4CO2(g)+5H2O(l)+2869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10.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A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 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A.9种B.10种C.11种D.12种

1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12.100℃时,两种烃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甲烷B.一定含有乙烯C.一定含有苯D.一定不含乙烯

13.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乙醇C.丙烯D.苯

常见有机化合物

常见有机化合物 (分值:30分,建议用时:25分钟) 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分别为C2H6O、C3H8O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若有机物甲和乙是同分异构体,则甲和乙的化学性质相似 C.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O2和H2O,说明其最简式为CH4 D.丙烯(CH2===CHCH3)易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A项,C2H6O、C3H8O可能为醇或醚,不一定互为同系物;B项,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C项,该有机物可能含氧。] 2.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H6通入溴水中,溶液一定褪色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聚氯乙烯可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D.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只有2种能发生酯化反应 D[C3H6可能为,此物质通入溴水不反应,A错误;单糖不 发生水解,B错误;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C错误;C3H8O 相应的醇有2种,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3.有机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化合物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2O4 B.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一个饱和碳原子与3个碳原子相连,由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其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会同时处于同一平面内。] 4.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和胆固醇功能。辣椒素酯类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属于芳香烃 B.M能发生水解、加成反应 C.M不能与钠反应 D.M的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 B[M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酯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B项正确;M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它不属于烃类,A项错误;M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C项错误;M的苯环上有3种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D项错误。] 5.立方烷(C8H8)外观为有光泽的晶体。其八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列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立方烷在空气中可燃,燃烧有黑烟产生 B.立方烷一氯代物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三氯代物也有3种 C.立方烷是苯(C6H6)的同系物、也是苯乙烯(C6H5—CH===CH2)的同 分异构体 D.八硝基立方烷完全分解可能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气 C[立方烷属于烃,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含碳量与苯相同,因此燃烧时有 黑烟产生,A项正确;为立体对称结构,一取代看点、二取代看线、三取代看面,故其一氯代物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三氯代物有3种,B项正确;立方烷与苯的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八硝基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NO2)8,完全分解时可能只产生CO2和N2,D项正确。] 6.苯乙烯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2020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习题:考前冲刺 第10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10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塑料制成的是( ) A.汽车轮胎 B.聚乙烯包装膜 C.尼龙书包 D.棉袜子 答案 B A 项,汽车轮胎主要是由橡胶制成的;B 项,聚乙烯为典型的热塑性塑料;C 项,尼龙为聚酯类合成纤维;D 项,棉袜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金属钠除去乙醇溶液中的水 B.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用乙醇作萃取剂 C.我国西周时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 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答案 D A 项,钠与乙醇、水都能发生反应;B 项,乙醇与水互溶,此处不能用乙醇作萃取剂; C 项,“酒曲”为酿酒工艺中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无关; D 项,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石油的使用,因此可节省石油资源,乙醇中含氧元素,提高了汽油中的含氧量,使汽油燃烧更充分,减少了碳氢化合物、CO 等的排放,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3.有机反应类型较多,形式多样。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①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②CH 2 CH 2+H 2O C 2H 5OH ③(C 6H 10O 5)n (淀粉)+nH 2O nC 6H 12O 6(葡萄糖) ④ +3H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属于水解(或取代)反应。 4.生活中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 淀粉 C 6H 12O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 B.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物质A和B都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 B 淀粉(转化1)在人体内淀粉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反应方程式为C6H12O 6 2C2H5OH+2CO2↑,且A可发生连续氧化反应,则A为C2H5OH,B为CH3COOH,C为 CH3COOC2H5。A项,淀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B项,淀粉属于多糖,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此处的酶属于蛋白质;C项,C为乙酸乙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COOC—的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D项,乙酸可在水中发生电离,为电解质,而乙醇不能,乙醇为非电解质。 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 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共热后,混 合液不再分层 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完全水解 C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共热后, 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 D 乙酸和乙醇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 气体 乙酸分子中的氢与乙醇分子中的氢具有相 同的活性 答案 D A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可溶于四氯化 碳,因此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乙酸乙酯属于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 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混合液不再分层;C项,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葡萄 糖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氢氧化铜被葡萄糖还原,葡萄糖表现还原性;D

专题十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十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 近几年高考中频频涉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中典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识记典型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会“分拆” 比对结构模板,“合成”确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 (1)明确三类结构模板 结构正四面体形平面形直线形 模板 甲烷:碳原子形成的化学 键全部是单键,5个原子 构成正四面体 :6个原子共 面;:12个原子 共面 a—C≡C—b四个 原子共直线;苯环 上处于对角位置 的4个原子共直 线 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相应的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最多、至少)。 2.学会等效氢法判断一元取代物的种类 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 等效氢的判断方法: (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 (2)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该分子有两类等效氢。 3.注意简单有机物的二元取代物 (1)CH3CH2CH3的二氯代物有、、、 四种。 (2) 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题组一有机物结构的判断 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①乙烷②甲苯③氟苯④四氯乙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CH3为四面体结构,乙烷和甲苯分子中都含有—CH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苯和乙烯均为平面形结构,氟苯可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F原子取代形成的,四氯乙烯可看作乙烯分子中的四个H原子被四个Cl原子取代形成的,则氟苯和四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 D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有机化学中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和提纯是三个既有关联而又不相同的概念。分离和提纯的目的都是由混合物得到纯净物,但要求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一一分开。在分离过程中常常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新的化合物,分离后还要将其还原为原来的化合物。提纯有两种情况,一是设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的化合物,另一种情况是把杂质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转变为另外一种化合物将其分离(分离后的化合物不必再还原)。鉴别是根据化合物的不同性质来确定其含有什么官能团,是哪种化合物。如鉴别一组化合物,就是分别确定各是哪种化合物即可。 在做鉴别题时要注意,并不是化合物的所有化学性质都可以用于鉴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化学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2)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明显的温度变化(放热或吸热)。 (3)反应产物有气体产生。 (4)反应产物有沉淀生成或反应过程中沉淀溶解、产物分层等。 化合物的鉴别是重点,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和记忆,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典型例题进行解析。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含有不饱和碳碳键):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末端炔): (1)硝酸银的氨溶液,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三元环常温就能褪色,四元环需加热。),但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烯丙型和叔卤代烃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 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常见有机化合物必考

专题突破练14 常见有机化合物(必考) 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1.(2019河北衡水金卷高三第三次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甘油、植物油都可作溴水的萃取剂 B.煤、石油可用作三大合成材料的原料 C.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蔗糖、麦芽糖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 2.(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B.甲烷和乙烯都能与氯气发生反应,但发生反应的类型不同 C.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D.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变为乙醛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3.(2019山东烟台高三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与SO2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C.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 D.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4.(2019陕西咸阳高三一模)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2CH—COOH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短链的不饱和烃 C.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3种 D.硬脂酸甘油酯、淀粉、蛋白质均是可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5.(2019浙江台州高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鉴别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 B.对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 C.乙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机理相同 D.CH4和CHCl3的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6.(2019四川攀枝花高考化学三模)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很多,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均是取代反应 B.反应③、④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C.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有2种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三种无色液体可用Na2CO3溶液鉴别 7.(2019陕西榆林高三测试)有机物W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M N W A.M、N、W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B.N、W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互为同系物 C.1 mol M与1 mol W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 D.M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第11题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解题指导] 1.掌握两类有机反应类型 (1)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2.区分三个易错问题 (1)不能区分常见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塑料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等。 (2)不能灵活区分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如苯与溴水不反应,只与纯液溴反应。 (3)不能准确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如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牢记三种物质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淀粉:在常温下遇碘变蓝。 (3)蛋白质: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发生颜色反应。 4.同分异构体判断时必记的三个基团 丙基(C3H7—)有2种,丁基(C4H9—)有4种,戊基(C5H11—)有8种。 [挑战满分](限时10分钟) 1.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作剂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最经典总结-第14讲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考点一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Z 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 (课前) 1.(2017·全国Ⅱ·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4物,A 项正确。 乙醇和水均能与Na 反应生成H 2,但Na 与水反应更剧烈,故水分子中氢的活性强于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需要注意的是乙醇分子中只有—OH 中的H 能与Na 反应,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不完全相同,B 项错误;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酸性:乙酸>碳酸,C 项错误;CH 4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H 3Cl 不具有酸性,但生成的HCl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 项错误。 2.(2017·全国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 D .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解析]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二者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与苯都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环己烷与苯,C项错误;溴苯与苯互溶,且二者均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D项错误。 3.(2018·全国Ⅰ·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解析]果糖属于单糖。 4.(2016·上海·6)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给分)__。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_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中和乙酸__、_溶解乙醇__、_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振荡__、_静置__,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原料损失较大、_易发生副反应__。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乙醚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蒸馏__。 R 弱点突破 uo dian tu po (课堂)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析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 考点一有机物的分类 【例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解析从图中可以分析,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一个醇羟基、一个羧基 考点二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及同分异构现象 【例2】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解析根据3-甲基戊烷的碳架分析,可知1和5,2和4上的H是对称的,加上3位上的氢和3位甲基上的氢,不难得到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4种 【例3】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B.7种C.8种D.9种 解析C5H11Cl属于氯代烃,若主链有5个碳原子,则氯原子有3种位置,即1-氯戊烷、2-氯戊烷和3-氯戊烷;若主链有4个碳原子,此时甲基只能在2号碳原子上,而氯原子有4种位置,分别为2-甲基-1-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3-甲基-2-氯丁烷和3-甲基-1-氯丁烷;若主链有3个碳原子,此时该烷烃有4个相同的甲基,因此氯原子只能有一种位置,即2,3-二甲基-1-丙烷.综上所叙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 考点三简单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例4】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A.乙烷B.甲苯C.氟苯D.四氯乙烯 解析A选项没有常说的平面结构,B选项中甲基有四面体空间结构,C选项氟原子代替苯中1个氢原子的位

高中化学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学生版

第10题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解题指导] 1.掌握两类有机反应类型 (1)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2.区分三个易错问题 (1)不能区分常见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塑料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等。 (2)不能灵活区分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如苯与溴水不反应,只与纯液溴反应。 (3)不能准确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如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牢记三种物质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淀粉:在常温下遇碘变蓝。 (3)蛋白质: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发生颜色反应。 4.同分异构体判断时必记的三个基团 丙基(C3H7—)有2种,丁基(C4H9—)有4种,戊基(C5H11—)有8种。 [挑战满分](限时10分钟) 1.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作剂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3.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 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C.棉、麻、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B.将石蜡油(液态烷烃混合物)加强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都是烷烃C.甲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醇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6.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拓展应用) 一.学习目标 学会用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来表示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二.重点难点 结构简式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三.知识梳理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电子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1. 结构式的书写 (1)结构式定义 (2)书写注意点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2.结构简式书写: (1)定义 (2)书写注意点 ①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可以省略 ②“C=C”和“C≡C”中的“=”和“≡”不能省略。但醛基、羰基、羧基可以简写为“-CHO”、“-CO-”、“-COOH” ③不能用碳干结构表示,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个数要正确,官能团不能略写,要注意官能团中各原子的结合顺序不能随意颠倒。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3.键线式: 定义: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有一个碳原子,称为键线式。每个交点、端点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一条线段代表一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有四条线段,用四减去线段数既是氢原子个数。【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键线式

丙烷、丙烯、丙炔、丙醇、丙酸、丙醛 注意事项: (1)一般表示3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弄清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2)只忽略C-H 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3)必须表示出C=C 、C ≡C 键等官能团; (4)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中氢原子)。 (5)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小结】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键线式 【过关训练】 12C C C C H H H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 C C Br H Br H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去碳氢 元素符号 短线替换 共用电子对 省略短线 双键叁键保留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断。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专题 [考纲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 近几年高考中频频涉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中典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识记典型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会“分拆”比对结构模板,“合成”确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 (1) (2)对照模板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 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相应的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最多、至少)。 2.学会等效氢法判断一元取代物的种类 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等效氢的判断方法: (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 (2)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该分子有两类等效氢。 3.注意简单有机物的二元取代物 (1)CH3CH2CH3的二氯代物有 (2)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题组一选主体,细审题,突破有机物结构的判断 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 D 解析此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以苯的结构为中心,首先联想苯分子是6个碳原子与6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其次根据乙烯的平面结构与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最后根据共价单键可以旋转,乙烯平面可以与苯平面重合,从而推出最多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 D 解析:A项,直链烃是锯齿形的,错误;

广东省高考化学 常见有机化合物专题突破练习

常见有机化合物(15) 1.(2015韶关一模)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 B.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 D.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2. (2015惠州一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塑料和蚕丝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油脂、糖类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汽油、煤油、卤代烃均为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B.实验室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 C.石油裂化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D.装饰材料中的甲醛和芳香烃会造成居室污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和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它们均能使Br2水褪色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休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6.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的相似,也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C、不粘锅的原料 C=C F F F F为烃类化合物 D、葡萄糖、鸡蛋清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7.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可以与酸、碱或重金属盐反应B.芳香烃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CH3CH2OH与氢溴酸不能反应 D.石油的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等不饱和烃

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1. 苯基 苯(benzene, C6H6)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 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燃,有毒,为IARC 第一类致癌物。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 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2. 羟基羟基,又称氢氧基。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化学式-OH。 在无机物中在无机物中,通常含有羟基的为含氧酸或其的酸式盐。含羟基的物质溶解于水会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含羟基的物质水溶液多成偏酸性。 在有机物中在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中,在简单烃基后跟着羟基的称作醇,而糖类多为多羟基醛或酮。 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称作酚。 具体命名见OH 原子团的命名注:乙醇为非电解质,不显酸 性。 羟基的性质 1. 还原性,可被氧化成醛或酮或羧酸

2. 弱酸性,醇羟基与钠反应生成醇钠,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钠 3. 可发生消去反应,如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OH 原子团的命名此原子团在有机化合物中称为羟基,是醇( ROH )、酚(ArOH )等分子中的官能团;在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以带负电荷的离子形式存在(OH-1 ),称为氢氧根。当羟基与苯环相连形成苯酚时,可使苯环致活,显弱酸性。再进基主要进入其邻位、对位。 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在示性式中,羟基和氢氧根的写法相同,因此羟基很容易和氢氧根混淆。 虽然氢氧根和羟基均为原子团,但羟基为官能团,而氢氧根为离子。而且含氢氧根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碱性,而含羟基的物质的水溶液则多呈偏酸性。氢氧根和羟基在有机化学上的共性是亲核性。 有机合成中羟基的保护羟基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官能团之一,无论是醇羟基还是酚羟基均容易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因此在多官能团化合物 的合成过程中,羟基或者部分羟基需要先被保护,阻止它参与反应,在适当的步骤中再被转化。 3. 烃基

高考化学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高频考点1 烃的性质及其应用 【样题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有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乙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在一定条件生成四氯化碳 【解题指导】选B。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使水层颜色变浅,与加成反应无关,A 错误;乙烯与溴水混合振荡,颜色变浅是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B正确;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C错误;甲烷与氯气生成四氯化碳,是取代反应,D错误。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考生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是考查有机化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近几年的考题中频繁出现,本部分试题难度较小,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较多,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主。由于本专题的知识点与能源、交通、医疗、工农业生产、科技、环保、生态平衡联系密切,与此相关的试题也应特别注意。 高频考点2 乙醇、乙酸的性质及其应用 【样题1】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说法,错误 ..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有机化合物练习及答案解析

题型专练(五) 常见有机化合物 1.(2019·福建龙岩质量检查)某石化公司“碳九”装船作业时发生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碳九”是指分子中含九个碳原子的芳香烃,下列关于“碳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易燃危险品 B.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 C.只含碳、氢元素 D.1,2,3-三甲基苯属于“碳九”,其一氯代物有5种 ,A项正确;芳香烃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基础上,可以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项正确;烃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项正确;1,2,3-三甲基苯属于“碳九”,其一氯代物有4种,D项错误。 2.(2019·湖南衡阳第三次联考)对甲基苯乙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下列对其结构与性质的推断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0 B.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烃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对甲基苯乙烯()分子中含有9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分子式为C9H10,A项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B项正确;含有两个支链时,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含有一个支链时,支链为—CH CH—CH3、—CH2CH CH2、—C(CH3)CH2,除了 本身,一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分中含有—CH3,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项错误。 3.(2019·河南洛阳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 B.乙烯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后,混合液分为两层 C.乙醇被氧化一定生成乙醛 D.合成材料会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应禁止使用 C3H6Cl2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3H8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取代,两个氯原子取代一个碳上的氢原子有2种:CH3—CH2—CHCl2、CH3—CCl2—CH3,取代两个碳上的氢有2 种:CH2Cl—CH2—CH2Cl,CH2Cl—CHCl—CH3,共有4种,A项正确;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rCH2—CH2Br,BrCH2—CH2Br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不分层,B项错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可生成乙醛,也可以生成乙酸,C项错误;虽然大量使用合成材料会污染环境,但是禁止使用是不现实的,应该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污染,D项错误。 4.(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结构如图(), 碳酸亚乙酯可由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得,亦可由碳酸与乙二醇反应获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C、H、O 脂肪:C、H、O 固醇:C、H、O 磷脂:C、H、O、N、P 蛋白质:C、H、O、N(P、S等) 核酸:C、H、O、N、P ATP:C、H、O、N、P 叶绿素:C、H、O、N、M、g 胡萝卜素:C、H 叶黄素:C、H、O NADH:C、H、O、N、P NADPH:C、H、O、N、P 2 说明: 2.1 糖类、脂肪、固醇和叶黄素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 2.2 必修一: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磷酸的组成元素有N和P。

2.3 磷酸、核酸、ATP、NADH和NADPH都由C、H、O、N、P组成。 2.4 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元素,有的还含有S、P等。如血红蛋白含有Fe、S,其化学式:C3032H4816O812N780S8Fe4。另外上述各种化合物都没有S,而蛋白质可能含有S,所以如果哪个有机物含有S,那么一般可以确定该物质是蛋白质,也就是说S是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元素。 2.5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元素不同,叶绿素含Mg,类胡萝卜素不含Mg。 2.6 固醇的化学结构

2.7 叶绿素的化学式:叶绿素a C55H72O5N4Mg 叶绿素b C55H70O6N4Mg 叶绿素c1C35H30O5N4M 叶绿素c2C35H28O5N4Mg 叶绿素d C54H70O6N4Mg 叶绿素f C55H70O6N4Mg 2.8 叶绿素a的结构

2.9 叶绿素b、c、d 2.10 β-胡萝卜素的结构: 2.11 叶黄素:C40H56O2

生物质谱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普学课件

生物质谱 早期有机质谱主要用于测定普通的有机小分子,对多肽、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难测定。 因:1.分子量太大 2.气化高温分解。 80年代后,发明了快原子轰击电离(FAB),电喷雾电离(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生物大分子可转变成气相离子。产生了生物质谱。 Biomass Spectrometry 有机质谱及其联用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 快原子轰击电离(FAB) 1981原理:在进样探头放样品,溶于底物(甘油或硫化甘油),惰性气体(Ar)电离后,加速,使之具有较高的动能,在原子枪(atom gun)内进行电荷 交换反应: Ar+(高动能的)+ Ar(热运动的)→Ar(高动能的)+ Ar+(热运动的) 高动能的Ar原子束再轰击样品分子使其离子化,样品离子进入质谱。 适用于难汽化,极性强的大分子。 注意:FAB质谱图中会出现基质分子产生的相应的峰及基质分子与样 品分子的结合峰。

电喷雾电离(ESI) 1984用于质谱 原理:样品溶液从毛细管出,电场、气流使成雾状带电液滴,蒸发, 液滴变小,离子从液滴出来,通过锥孔,透镜进质谱仪。 20世纪90年代中期,ESI出现纳喷雾离子源(nano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纳升流速,分析灵敏度提高,且少至0.5uL的样品溶液可得到30min稳 定喷雾,有充分机会进行质谱参数优化和许多串联质谱分析。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 MALDI可使热敏感或不挥发的化合物由固相直接得到离子。 1988原理:混合物(样品加基质)真空下受激光照,基质分子能有效的吸收激光的能量,成基质离子,碰撞样品,使样品分子解吸附进入气相并得 到电离,进质谱仪。 MALDI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肽类,核酸类化合物。可得到分子离子 峰,无明显碎片峰。 1995Hillenkamp 用MALDI-TOF 测定短杆菌肽S合成酶,分子量为 512000u R. Nelson 用MALDI-TOF测定单克隆人体免疫球蛋白抗体,分子量为 982000u 以后R.D.Smith 用ESI/FT-ICR-MS测定DNA片段,分子量为1.1 10 8 u 应用范围: 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测定 肽序列分析(根据其质谱中的碎片离子来推导) 鉴别生物大分子的构象 蛋白质中二硫键、糖基化(glycosylation site)、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连接点 用ESI观察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研究 I.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测定 用MALDI-TOF 测定,多数只得单电荷离子,质谱图中的谱峰与样品各组分的质量数由一一对应关系。所以MALDI-TOF-MS最适合分析多肽及蛋白质混合物。

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有机结构 一、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1) 1.烷 .................................................................................................................................................................. 1 2.环烷 .............................................................................................................................................................. 2 3.烯 .................................................................................................................................................................. 2 4.炔 .................................................................................................................................................................. 2 5.二烯 .............................................................................................................................................................. 2 6.芳香物 .......................................................................................................................................................... 2 7.醇 .................................................................................................................................................................. 3 8.酚 .................................................................................................................................................................. 3 9.醛 .................................................................................................................................................................. 3 10.酮 ................................................................................................................................................................ 3 11.羧酸 ............................................................................................................................................................ 4 12.酯 ................................................................................................................................................................ 4 13.糖 ................................................................................................................................................................ 4 14.氨基酸 ........................................................................................................................................................ 4 15.其它 ............................................................................................................................................................ 4 二、聚合反应 .. (4) 1.单烯加聚 ...................................................................................................................................................... 4 2.二烯加聚 ...................................................................................................................................................... 5 3.缩聚 .. (5) 一、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1.烷 C H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H C H H CH 3CHCH 33 C CH 3 CH 2CH 3 CH 3 CH 3CH CH 3CH CH 3 CH C C H H Cl Cl Cl C H H 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