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82021年整理版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

000982021年整理版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学导论

1.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

1.1.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定义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以国外客户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科学。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人们把市场销售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跨国经营活动中,经过总结、加工、整理,形成国际市场营销学理论。 1.1.2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的分支学科,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主要联系(1)理论基础相同。二者的理论基础都是经济学。

(2)经营理念相同。二者都是以市场理念为指导原则,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的中心任务。

(3)市场边界的扩大。从市场边界看,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国内市场营销市场范围的延伸和扩大。

企业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要经历如下发展过程:

首先,企业立足于国内市场开展营销活动,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企业要制定一系列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和营销组合战略。其次,企业如果遇到国内市场疲软,或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困难,就要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再次,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企业对目标市场国的经营环境和游戏规则更进一步的了解,主动安排生产,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扩大销售。最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采用,企业规模扩大,甚至到国外投资建厂。

2.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主要区别(1)国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2)国际市场营销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①产品总需求量的不确定性、②消费者需求特性的不确定性、③竞争者所采取的竞争策略的不确定性、④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⑤促销媒介的不确定性⑥分销渠道的不确定性等。(3)国际市场营销方案更多样化。

(4)国际市场营销的难度更大。一是国际营销具有更高的风险(战争、汇率、

政局等);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三是国际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缺乏。

1.1.3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联系

国际贸易活动发生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之前。国际贸活动开始时,是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对外贸易的方式从另一个国家获得廉价的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和劳动力,使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了产品的大量出口,企业的利润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与投资场所,通过资本输出,就地设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了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这样,跨国公司去东道国投资,绕过了东道国的关税壁垒,可以利用东道国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将产品和服务推向东道国市场,或者返销到母国市场及其他国家市场。

1

2.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1)经营的主体不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2)商品流通的形态不同。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商品流通形态多种多样,国际贸易的商品流通形态是跨越国界型的。

(3)经营动力和行为动机不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动力,国家利用比较利益的存在是其动力。

(4)评价经济效益的的信息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账户及有关记录;后者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5)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作业流程比国际贸易更复杂。 1.1.4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特点 1.研究范围具有国际性。 2.研究内容具有经验性。 3.研究结论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1.2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

1.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促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2.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以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3.国际市场需求潜力大,机会多。(国际市场的三大构成要素:人口、购买欲望

和购买力,购买力与一国的GDP成正比关系。) 4.对低成本的追求。主要方法有:(1)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2)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3)利用低运费、低关税和较少的配额管制;(4)利用与产品销售市场的地理位置接近的有利条件,或者利用与产品销售市场同在一个区域经济组织中的有利条件。 5.东道国丰富和廉价资源的吸引。(包括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矿藏。)

6.本国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支持鼓励的政策主要有:①减税和退税的税收优惠政策;②低息贷款、担保贷款、出口价格补贴;③为企业提供咨询、信息等配套服务;④下放进出口自主权等。目的:扩大出口,获取更多的利润)

7.东道国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吸引。

1.3国际市场营销的演进

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同本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1.国内营销阶段。是指企业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生产产品予以满足,那时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企业一心一意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争取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以便生产得更多,销售得更快。

2.出口营销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国内的经营利润开始减少,迫使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寻找产品和服务的新市场。在该阶段,产品和经商经验成为出口营销的两个关键因素。

3.国际市场营销阶段。企业把在国内市场使用的营销策略和方法用到国际营销中去,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了一整套国际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用来指导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践,使后来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企业主动地关注国际市场顾客需求的变化,深入地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向国际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并取得了成功。

4.多国营销阶段。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世界各国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对同一个企业而主,为了满足各国市场的不同需求,对每一个国家制定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

5.全球营销阶段。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把整个世界市场作为一个统一的市场,采用单一的营销战略作指导,制定和实施产品战略、定价战略、分销战略

和促销战略,以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

第二章国际政治法律环境

2.1国际政治环境

国际政治环境是指东道国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国际市场营销的各种政治因素的集合,其内容主要涉及政府与政党体制、政府政策和政治风险。 2.1.1政府

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主要扮演者参与者和规范者的角色。 1.政府在国际经济中的角色政府参与国家经济的形式有两种:

一是以不同份额的形式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可以独享或者部分拥有,由此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以消费者的形式来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政府的类型

政府分为两种类型:专制政府和议会制政府。专制政府:分为君主专制政府和一党专政政府

君主专制:国家元首是由世袭的君主担任,独揽国家的最高权力。一党专政:大政方针由政党制定,政府是组织实施者。议会制政府分为君主立宪制政府和共和制政府。

君主立宪制:又分为议会君主制(如英国、西班牙、泰国、荷兰和日本)和二元君主制(如约旦、沙特阿拉伯);

君主立宪: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君王,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定。议会君主制:政权不是由君主直接支配,而是由内阁掌握,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或政治联盟的首脑组成)二元君主制:权力由政府和议会分别掌握,君主是最高统治者,掌握所有行政权力,政府内阁由其任命,内阁对其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有立法权,但君主行为不受议会约束,君主有权解散议会,可以否决议会法案和颁布非常命令)

共和制国家分为议会制共和国(如意大利)和总统制共和国(如美国)

议会制共和国:以议会为国民待议机关,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结成的联盟组成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

总统共和国:总统由全国公开选举产生,总统是政府首脑,也是国家元首,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统帅三军,有权直接任命政府,政府对总统负责。 2.1.2

政党

政党体制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各种形式的统称。政党体制有四种基本形式:一党制、一党专政制、两党制(如美国和英国)及多党制(如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和以色列等)。

一党制:一个国家中有一个政党或多个政党,但只有一个政党执政,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一党专制:通过军事或政变手段获取执政权力,而不是通过公开的、自由的竞选获得执政权力。

两党制:两个政党轮流执政,执政党通过竞选后胜选而获得执政的权力。

多党制:几个政党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的政党体质。 2

1.4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4.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国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营销活动(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国际市场营销规律。其中国际市场营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律(竞争模式表现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二是研究国际市场上产品发展变化规律;三是研究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规律。

1.4.2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1)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研究。主要研究国际政治法律环境、国际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科学技术环境和国际自然环境及其对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

(2)对国际市场的选择。分别介绍国际区域市场、北美市场、东亚市场、欧盟市场和非洲市场。

(3)对国际市场的调研。主要介绍国际市场调研的程序和方法。(4)对国际市场营销规划与组织的介绍。主要介绍国际市场营销规划的制定、目标市场国的选择、进入目标市场国的模式和全球竞争组织。

(5)对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介绍。主要介绍该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管理。

(6)对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研究国际市场产品策略、国际市场定价策略、国际市场分销策略和国际市场促销策略的内容、方法及其应用。

(7)对国际市场竞争战略的介绍。主要介绍国际市场竞争分析、基本战略、国际战略联盟等内容。 1.4.3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 1.微观分析法。 2.宏观分析法。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法:分析比较不同国别市场或地区市场宏观环境因素方面的差异,分析与比较消费者行为方面的差异;定量分析法:分析和预测不同国别市场或地区市场的需求潜力和发展前景)

4.动态分析法。

5.系统分析法。

2.1.3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又称院外活动集团或压力集团,它是由社会上各行各业具有共同利益的人或对某些问题具有共同看法和主张的人组成的组织,其目的是促使政府维护其切身利益或实现其政策主张。可分为特殊利益集团和公共利益集团。

特殊利益集团:工商界利益集团、金融界利益集团、农业界利益集团、劳工组织

公共利益集团: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利益协会、绿色和平组织 2.1.4政府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从宏观层面上干预经济,从而达到管理经济的目的。政府制定的政策主要有: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市场开放政策(包括进出口管制、关税政策、价格控制和外汇管制、以及国有化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能源政策等。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总是希望东道国的经济政策环境满足如下要求:(1)政策稳定。(2)政策优惠。(3)政策透明。 2.1.5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认为一个国家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发展经济,要始终坚持发展民族工业,保护民族利益和经济安全。民族主义是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政治因素。 2.1.6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指来自东道国未来政治变化的不确定性,是指因东道国各种政治力量使其商务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致使国际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的风险。

1.政治风险的种类

(1)没收、征用和国有化。是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时最为严重的政治风险。(没收:指东道国政府强迫外国企业交出资产所有权并且不给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征用:是指东道国政府给予一定限度的经济补偿为条件,将外国企业的资产收归国有;国有化:指东道国政府以给予经济补偿为条件,将外国企业的资产收归国有,由政府接管经营)原因:主要是考虑某些行业由本国政府或企业控制所有权,比较容易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2)本国化。(本国化的措施主要有:①逐步将外国企业所有权转到本国国民手中;②指派本国国民进入外国企业的高级管理层;③使本国国民在外国企业里拥有更大的决策权;④对外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提出更高比例的国产化要求;⑤限制外国企业的产品出口)

(3)贸易禁运和制裁。

贸易禁运:指一国或多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禁止对某国输出或从某国输入特定商品或全部商品,以经济手段逼迫某国就范,实现其政治目的。

贸易制裁:一国或多国政府出于自身安全或利益考虑,通过法令对另一国采取强制措施,以恶化或断绝相互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为手段,逼迫该国以达到其政治或经济目的。

(4)出口管制。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管制最严、最广泛的国家。(出口管制的主要原因有:①维护本国的国防安全;②防止核技术扩散;③某些产品和资源在本国市场供应短缺;④对买方国政府政

政府的需要)

(5)进口限制。进口限制的方法分为进口关税、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检验检疫条款、结汇制度等。(进口限制的主要原因:一是出于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需要;二是商品质量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三是商品属于限制消费品等。)

(6)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对外汇买卖、外汇汇率、外汇汇出及国际结算等进行的管制和限制)(7)税收控制。(8)劳工限制。(9)政治动荡。 2.政治风险的影响因素

(1)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①企业的经营行为、②企业对东道国的贡献、③企业经营的本土化程度、④子公司对母公司的依赖程度等。

(2)企业外部因素。主要包括①东道国的国际关系、②跨国公司选择的投资国家与母国国际关系密切的程度、③东道国政治的稳定性、④产品在东道国的政治敏感度、⑤公司在东道国的知名度等。

2.2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与防范

2.2.1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

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两类:主观评估法和数量分析法。

1.专家调查法。(缺点:局限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难以获得定量的结果;调查反复多次进行,花时长,费用高)

2.实地考察法。(缺点:考察时间短,难以深入调查,收集的信息较为表面,肤浅,但考察小组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市场状况。)

3.利用驻外专家调查法。(可利用使馆、新闻机构、金融机构了解当地的政策和法律;了解老百姓对执政当局的态度;了解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了解当地自然环境;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4.利用国际咨询机构调查法(缺点:费用昂贵)。

5.政治体制稳定指数(PSSI)法。该法由黑戴尔、弗斯特和麦都在1974年提出的,该模型由三个重要指数构成:社会经济特征指数、社会动乱指数、社会统治秩序指数。

社会经济特征指数:语言人种差异;人均GDP增长率;人均能源消费量。社会动乱指数:社会不安定指数(骚乱、示威游行、统治危机);国内暴乱指数(武装冲突、暴乱、军事政变、游击战);高压统治潜在危机(每千人的国防力量)。社会统治秩序指数:政党之争;立法机构的作用;每年宪法变动情况;不规则的首脑更替。

2.2.2国际政治风险的防范策略 1.回避策略。

2.保险策略。(美国OPIC、英国ECGD、中国PICC、日本通商产业省的海外投资保险部)

3.建立合资企业策略。

4.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策略。

5.当地化策略。(①国际企业培养和挑选当地人才担任企业管理层的重要职务;

②将一部分企业股权出售给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

策不满;⑤保持本国企业对关键技术的垄断;⑥出于打压进口国③利用当地的

资源生产产品;④产品优先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3

⑤优先招聘雇佣当地工人,遵守当地用工政策;⑥依法纳税,不偷税避税,让企业成为当地政府的稳定税源) 6.积极参与东道国经济建设的策略。

2.4国际商务争端的解决途径

国际商务争端的解决,依据国际惯例,采取的方法是:先由各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失败,可以选择调解或仲裁;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最后只能选择司法诉讼。

2.4.1协商。协商各方当事人必须坚持自觉自愿、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优点:不伤和气,消耗的精力少,花费低,而且还有利于今后保持和发展合作关系)

2.4.2调解。调解是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主持下,做商务争端各方当事人的工作,排解疏导,使各方互谅互让,消除争端,化解矛盾,达成协议。(优点:形式多种多样,方便易行,花时短,花费少;有利于当事人各方继续保持和发展商务关系,增进彼此的信任感;还可避免仲裁诉讼产生的麻烦和高额费用。)

2.4.3仲裁。仲裁是指在商务争端发生之后,当事人各方通过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商务争端提交给仲裁机构审理和裁决,并自觉履行其裁决所应承担的义务的一种制度。 1.仲裁的特点:

(1)仲裁机构担当仲裁员角色,以裁判者的身份对商务争端做出裁决。

(2)仲裁速度快。

(3)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具有终局性质。(4)仲裁裁决结果不一定使各方都满意。(5)仲裁有利于维持当事人各方的友好关系。

2.仲裁机构。仲裁机构有两种:临时仲裁机构和常设仲裁机构。

3.申请仲裁的注意事项:(1)仲裁的选择。(2)仲裁的自主性高。(3)仲裁程序。(3)仲裁裁决的执行。

2.4.4诉讼。诉讼分为国内诉讼和国际诉讼。国际上有三种涉外经济管辖权制度:属人管辖权制度;属地管辖权制度;普通法管辖权制度。

选择司法诉讼方式解决商务争端的比较少见,其主要原因是:①可能对当事人各方的关系产生较大的损害。②法官对国际贸易问题不一定很精通,可能会产生

不公正的判决。③诉讼耗时长,花费高。④难以收到所判决的罚款。⑤诉讼使涉及的相关内容公开,不能保密。

2.3国际法律环境

影响国际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法律主要有国内法律、国际法律和东道国法律。他们构成了国际法律环境。 2.3.1.国内法律

国内法律是指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企业的母国制定的法律。 1.出口控制。其主要类型有:

(1)出口国控制。(2)出口产品控制。 2.进口控制 3.外汇管制。 2.3.2国际法律

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用于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的总称,规定国家间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规范总称,用于企业或个人之间的争端解决。

国际商法:指国际商务活动中调整国际商务主体之间的商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国际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国家组织签订的协议、条例和规则等,用以确定、变更或终止它们相互之间的国际商务关系)大致可以分为11个类型: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币信贷关系、国际投资、国际票据关系、海事、国际税务、知识产权、产品责任、国际代理关系、国际商务争端,其中最重要的是世贸组织所制定的贸易规则和贸易协定。

2.国际惯例:是指在国际商务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定内容的、反复使用的习惯做法和先例。 2.

3.3东道国法律

1.东道国的法律制度。世界上有三个法系:习惯法系、成文法系和神权法系。(1)习惯法系。又称为不成文法系,普通法系或英美法系,它来源于英国的法律制度,主要特点是:以传统导向为主,重视习惯和判例,坚持先例原则。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埃及和原英联邦国家。

(2)成文法系。又称大陆法系,来源于古罗马。其判决依据是明确的法例条文。

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法典:刑事法典、民事法典和商事法典。如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本和土耳其。(3)神权法系。即宗教法系,主要有伊斯兰教法系,它由穆斯林法、习惯法和成文法混合构成。

(4)习惯法和成文法系的主要区别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渊源、法律结构和风格技术上,他们的法律性质也有很大区别。 2.东道国的相关法律

3.东道国法律对制定营销策略的影响(1)对产品策略的影响。(2)对产品价格策略的影响。(3)对产品分销策略的影响。

(4)对产品促销策略的影响。促销策略分为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策略。

4

第三章国际文化环境

3.1国际文化环境概述

各国文化环境因受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状态(即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等变化)的影响,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3.1.1文化环境的含义

《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从狭义来说,指

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美国的爱德华?狄耳教授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人类继承的行为模式、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各国文化具有共性的一面。文化共性的内容有:物质文化、语言、美学、教育、宗教、传统习惯、价值取向、社会组织、消费方式、地理因素、家庭结构和政治生活等。

文化的共性特征有:①文化是习得的;②文化具有多元性;③文化具有群体性;

④文化是不断演进的。 3.1.2文化环境研究的重要性

1.有利于国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避免遭受失败。

2.有利于国际企业创造消费

者的需求偏好。 3.有利于国际企业抓住市场机会。

3.2.9传统习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之一)

3.3国际文化环境的适应

3.3.1文化变异性。文化既有传统性,又有学习性。文化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文化借鉴上。

3.3.2文化的固守性。文化既有变异性,又有固守性。 3.3.3国际文化的主动适应和改变

1.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就是指国际企业以本国文化为参照对象,到目标市场国开展营销活动,因与当地文化不相符合,产生矛盾,遭到当地消费者抵制的现象。为避免由此产生的损失,跨国公司应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

2.文化适应。 A)消费者行为动机和消费者期望是什么? B)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C)分析与寻找消费者文化价值观念。 D)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有什么特征? E)符合东道国文化的促销方式有哪些? F)选择何种分销渠道?

3.避免自我参照。

4.文化改变。

3.2国际文化环境的构成

3.2.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用来生产产品的生产方式、工艺和技术。 3.2.2语言。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3.2.3肢体语言。人的动作行为有不同的含义,这与人的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有关。

3.2.4美学。主要有设计、色彩、音乐、图案、绘画、雕塑、形体、舞蹈、戏剧艺术、文学形象等。

3.2.5教育。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影响其持有的价值观念与现有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3.2.6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人的宗教信仰对其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态度,价值观念,需求偏好和购物方式等。 3.2.7社会组织。 1.家庭亲戚关系。 2.社区组织。

3.特殊社会团体。

4.社会阶层。

5.相关群体。

(1)主要群体,或称初级群体。因经常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形成亲密人人际关

系,比如家庭成员、邻居等。

(2)次要群体。在社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比如宗教组织、协会、工会、学会等。(3)隶属群体,或称成员群体。消费者实际参加的某一组织的群体,比如工厂的员工,学校的学生等。

(4)参照群体。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将其作为行为参照对象所构成的群体,比如体育明星,演艺明星等。

(5)正式群体。有明确的组织目的、组织结构,其成员担当着具体角色的群体,比如某企业里新产品开发小组等。

(6)非正式群体。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看法而自发的相聚到一起,如社区中超市会员等。 3.2.8价值观。

1.价值观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间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险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看待新事物的观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性观不同。)

2.价值观因人、因地、因时不同而异。

3.价值观因所处立场不同而异。

5

3.4商业习惯与文化

商业习惯是长久以来人类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待人接物的方法、社交礼仪、经营态度及做生意的方法等。 3.4.1商业习惯与文化的关系。商业习惯与文化关系密切,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3.4.2与不同的国家的人做生意 1,与美国人做生意 2,与欧盟人做生意 3,与日本人做生意 4,与阿拉伯人做生意 5,与拉美人做生意

第四章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经济环境是企业走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动因。本国经济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全球人口环境和国际金融环境构成了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经济环境的理解有利于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战略和执行策略的顺利实行。

4.1本国经济环境

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营销活动和母国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当母国经济政策鼓励出口,以及当母国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营销力度就会随之加大。

4.1.1本国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营销

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表现为连续的经济增长,即一国的对外直接输出量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着该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的必须途径,也是企业进行大规

市场营销学重点知识(自己整理的)

市场营销重点 第一章市场和市场营销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要点:1最终目标: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 2核心:交换 3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以及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2、现代市场营销学包括宏观和微观,微观市场营销的主要活动有市场营销研究,产品开发,购买者行为,市场计划,渠道开发,产品实体分销,定价,促销(广告,人员推销等)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1、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演变: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 具体如下: ●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1)生产观念:基本观点:定价合理的产品无须努力推销即可售出,企业工作以生产为中心。 经济基础:市场上产品供小于求。这里的需求不是指有货币购买力的需求,而是指一种欲望或者说是一种潜在需求。

(2)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会欢迎质量最优、性能最好和特点最多的产品,并愿意支付更多的钱。企业管理中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1 2观念最终导致“营销近视症”。最终结果,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3) 推销观念:认为只要努力推销,商品都可售出,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此类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基础上。 ●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 (4) 市场营销观念:核心为以顾客为中心,达到顾客满意。 四个支柱:目标市场,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 ● 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5) 社会营销观念:企业和组织应该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 五种观念的比较: 2、对于市场营销观念的四个重点(顾客导向,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社会营销观念都做了修正:1,以消费者为中心,采取积极的措施

000982021年整理版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

000982021年整理版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学导论 1.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 1.1.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定义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以国外客户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科学。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人们把市场销售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跨国经营活动中,经过总结、加工、整理,形成国际市场营销学理论。 1.1.2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的分支学科,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主要联系(1)理论基础相同。二者的理论基础都是经济学。 (2)经营理念相同。二者都是以市场理念为指导原则,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的中心任务。 (3)市场边界的扩大。从市场边界看,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国内市场营销市场范围的延伸和扩大。 企业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要经历如下发展过程: 首先,企业立足于国内市场开展营销活动,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企业要制定一系列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和营销组合战略。其次,企业如果遇到国内市场疲软,或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困难,就要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再次,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企业对目标市场国的经营环境和游戏规则更进一步的了解,主动安排生产,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扩大销售。最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采用,企业规模扩大,甚至到国外投资建厂。 2.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主要区别(1)国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2)国际市场营销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①产品总需求量的不确定性、②消费者需求特性的不确定性、③竞争者所采取的竞争策略的不确定性、④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⑤促销媒介的不确定性⑥分销渠道的不确定性等。(3)国际市场营销方案更多样化。 (4)国际市场营销的难度更大。一是国际营销具有更高的风险(战争、汇率、

国际市场营销考试复习资料

1、国际市场营销:在一国以上把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引导到消费者或用户中去的经营活动。 2、市场营销环境是国际市场营销同国内市场营销的最主要差异。 3、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区别:(1)对象不同,贸易是国与国之间。(2)商品流通形态不同。贸易是跨国界型的。(3)国际贸易的作业流程更狭窄。(4)国际营销更富于主动和创造精神。 4、国际营销的任务:(1)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2)分析跨文化的消费行为(3)国际市场调研(4)国际市场细分(5)确定目标市场(6)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7)产品服务调整,价格、分销、促销策略(8)国际营销活动的控制、组织、计划(9)建立与国际经销商的良好关系 5、国际市场营销的阶段:非直接的对外营销(2)非经常性的对外营销(3)有规律的对外营销 (4)国际市场营销(5)全球营销 6、国际贸易保护的原因:保护幼稚工业;保护国内市场;防止货币外流;维持生活水平和实质工资;保护自然资源;欠发达国家工业化;维持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国防;扩大企业规模。 7、企业可控因素:4p;国内不可控因素:政治法律、经济、竞争;国外不可控因素:各国环境差异 8、文化:给定社会中由人们识别的行为方式特征整合而成的体系。 9、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信仰、教育、社会组织(家庭、参考群体、特殊利益集团、社会阶层)、 物质要素 10、自我参照准则:一种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无意思参考。 11、文化价值观的衡量指数: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权力距离指数;不确定回避指数; 男性化/女性化指数 12、决定一国经济状况的指标:GDP;储蓄与投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进口与出口;资本在国内外流通,在国内经营的公司数目及产业结构;中央政府的财税与货币政策。 13、区域一体化的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联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 14、影响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利率;通货膨胀;贸易差额;经济情况。 15、一国的政治环境包括:国家主权;名族主义;政治风险;政府和政党体制;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16、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途径:调解、诉讼、仲裁 17、跨国企业改善与政府关系的途径:通过增加出口货,通过进口替代来减少进口,改善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使用当地产的资源;向东道国转让资本、技术或技能;创造就业机会、向东道国纳税。 18、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19、只是经济时代的技术革命对国际营销的影响: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和理性化;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对营销观念要从满足顾客需求转变为创造需求;产品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交易方式为以数字交换为基础的无形交易所代替;营销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竞争战略发生了很大改变。 20、绿色营销:企业以保护环境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及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1、国际市场信息包括:国际市场环境信息、国际产品信息、国际价格信息、国际销售渠道信息、国际促销信息和竞争信息。 22、国际市场信息来源:直接信息来源、间接信息来源 23、国际市场营销四大信息系统:企业内部报告与管理系统、国际市场营销情报系统、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系统、国际市场营销分析系统。 24、国际市场细分准则:地理变数细分、人口变数细分、心理变数细分、行为变数细分。 25、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无差异营销战略、集中营销战略、差异营销战略 26、国际市场产品定位:高技术定位、高接触定位 27、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出口进入模式、契约进入模式、投资进入模式、互联网进入模式 28、契约进入模式:许可证进入模式、特许经营进入模式、合同制造进入模式、管理合同进入模式、工程承包进入模式 29、投资进入模式:合资进入、独资进入

(完整版)国际市场营销 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导论 1.国际市场营销:是国内市场营销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是指企业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和获得利润而进行的超越本国国境的经营和销售活动。 2.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区别: a、行为主体:。国际贸易往往是以国家为主体,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是企业 b、商品流通形态:国际贸易的流通形态是跨越国际型,国际市场营销的形态则是多样化的,即可跨越国界也可不必。 c、交易动机:国际贸易的原动力是国际比较利益,国际市场营销的原动力是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以追求利益为动机的经营决策。 d、信息来源:国际贸易的信息来源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国际市场营销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企业的市场营销记录。 e、市场活动方式:国际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活动过程相对简单;国际市场营销更强调出口方面且突出出口售出过程,涉及营销活动的全过程。 3.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阶段: a、国内营销,目标仅在本国市场上的营销活动。 b、出口营销,企业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同时从事部分产品的出口业务,通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市场营销形态。 c、国际营销,出口营销的基础上,企业更多的参与某些国外市场,并且有比较完整的国际营销策略的营销活动。 d、多国营销,企业同时参与多个国外市场的一种国际营销活动。 e、全球营销,企业将整个世界市场看做一个市场,跨国公司可以生产全球标准化的产品以取得规模效益。 第二章国际环境 1、国际环境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1)区域经济一体化(2)国际贸易政策:关税、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措施、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政治因素:(1)双边关系(2)多变关系:a、东西方关系(意识形态差异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 b、南北关系(经济问题) 第三章国内环境 1.经济环境: (1)经济体制(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国家采用何种方式来管理经济活动的具体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环境最重要的特征)分类: (2) 经济发展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3)经济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通信、商业基础设施 (4)市场需求规模: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个人消费 2。人口环境: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流动 3。文化差异内容: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商业惯例 4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家结构、政治体制、政党体系及有关制度。 5政治风险:作为主权国家的东道国往往有着绝对的权利来影响和制约外国企业在该国的营销活动.(1)没收、征用和国有化(2)进口限制与外汇限制(3)价格管制与劳工问题(4)税收管制 6法律环境:(二分法分类) 大陆法体系:以法律条文为依据,以成文法规为基础,由商事法典、民事法典和刑事法典组成,专有一部调整商业活动的法律法规。 英美法体系的基础是传统、惯例以及法院的判例,而不是依赖成文法规和法典。 第四章:国际市场购买行为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题

国际市场营销学模拟试题 1.市场营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A.英国B.美国 C.日本D.法国 2.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是【】A.商品B.市场 C.交换D.营销 3.产品的外观设计属于【】A.核心产品B.形式产品 C.附加利益产品D.其他 4.企业营销重点为加强产品功能宣传的是【】A.投入期B.成长期 C.成熟期D.衰退期 5.盈亏平衡点销量可由三个变量确定,下列()一个与确定盈亏平衡点无关。【】A.总成本B.产品单价 C.销售收入D.单位变动成本 6.以下项目中属于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目标的是()。【】A.市场寻求B.维持市场占有率 C.进攻领导者企业D.提高市场占有率 7.市场领导者一般采取()。【】A.领袖价格B.稳定价格 C.竞争性价格D.成本导向价格 8.市场细分概念是由()于5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A.温德尔·史密斯B.西蒙 C.恩格尔D.德鲁克 9.“新产品-新需求-国际市场”属于()。【】 A.市场渗透型模式B.产品开发型模式 C.市场开发型模式D.多种经营型模式 10.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是()。【】A.保护商品,便于储运B.描述商品 C.满足需要,方便使用D.利用包装,促进销售 二、多项选择题 11.国际产品进入市场的模式有【】A.市场渗透B.产品开发 C.市场开发D.多种经营 E.产品扩展——促销扩展 12.目标营销策略反映企业营销活动与目标市场选择相互关系,其典型的策略有【】

A.无差异营销策略B.产品竞争策略 C.差异性营销策略D.市场竞争策略 E.集中性营销竞争策略 13.常用的非结构性提问的方法有【】A.字句联想B.完成小故事 C.限定回答方向D.图画测验 E.自由提问 14.波士顿矩阵分析法中,把产品分为【】A.金奶牛产品B.金星产品 C.明星产品D.问题产品 E.瘦狗产品 15.企业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理,定价时可以采用的定价方法有【】A.平均成本定价法B.盈亏平衡定价法 C.目标利润定价法D.边际贡献定价法 E.最优价格定价法 16.市场研究的类型【】A.探索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 C.因果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 E.决策性研究 17.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一般以()为制定基础。【】A.市场需求B.定价目标 C.所在国税收政策D.内在成本 E.外部市场价格 18.()适合采用低转移定价。【】A.子公司进口遇到高关税负担 B.子公司进口受到进口商品价值量限制或外汇定量配给限制 C.子公司所在国的所得税税率较低 D.子公司所在国的通货膨胀较低 E.子公司希望获得当地贷款 19.在现实市场交换中,市场营销履行着重要职能。它能克服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一系列障碍即: 【】 A.空间障碍B.时间障碍 C.信息障碍D.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差异障碍 E.商品所有权让渡障碍 20.整体产品概念中产品包括()。【】A.产品核心层B.产品有形特征层 C.产品无形特征层D.产品附加利益层 E.产品额外利益层 三、填空题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7-11章最全复习资料基本上都有

第七章国际服务市场营销 1.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来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服务商品是特殊形式的劳动产品。 2.服务商品的特点 (1)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 (2)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 (3)提供活劳动与货币交换。 3.个人服务最突出的特性是:一次提供,多次消费; 4.首先提出第三产业范畴的学者是:阿·费希尔; 5、服务贸易总协定中规定了两种义务,一种是一般性义务、另一种是具体承诺的义务。 6、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经营成为国际市场经营的基本形成,奠定了服务业的国际化基础。 7.国际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显出其重要地位,其发展趋势表现在:(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2)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全面增长。 (3)国际服务市场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4)市场竞争激烈,服务质量要求高。 8.中国国际服务业发展状况 (1)国际服务业已奠定初步基础 中国国际服务业发展较快,形成一定规模的有:旅游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银行与保险业、远洋运输和专业性服务。 (2)国内服务市场更加开放 (3)服务业不发达、结构不平衡、缺乏竞争能力。 9.《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属一般性义务,市场准入原则属具体承诺的义务; 10.(1)GATS协议第二条规定:各缔约方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他方服务者以不下低于其给予其他国家相似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这一规定体现的是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GATT中的最惠国待遇规定只给予其他缔约方的产品,不给予生产者; (2)GATS第17条规定:其所采取的与提供服务有关的措施给予外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应低于给予本国相同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 (3)GATS的透明度原则规定,若缔约国的法律有所变化或立新法,应通知所有缔约国,并要求该通知至少每年一次; (4)GATS的承认原则规定,允许各国承认其他国家制定的有关专业人员的标准、许可、资格认定的规定; (5)市场准入原则 (6)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原则 11.我国国际服务的目标市场主要有: 承包劳务输出、合同劳务输出、融资劳务输出、境内劳务输出; 12.我国国际服务的目标市场主要有: 国际旅游市场、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市场、专业性服务市场、海洋运输服务市场、其他国际服务市场; 13.1989年关贸总协定秘书处认定的服务部门是:商业性服务、通讯服务业、建筑服务业、销售、教育、金融服务业、保健服务业、旅馆和饭店服务业、保险服务业、个人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动产的销售、交通运输和其他等14种; 14.二次大战后,国际消费行为日趋同化,用于服务性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 12、在专业性输出服务方面,我国的尖端技术服务,如卫星发射、原子能技术和其他尖

国际市场营销复习资料整理

国际市场营销复习资料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导论 1、全球商务趋势 (1)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迅速成长 (2)互联网和其他全球媒介模糊了传统国界 (3)管理全球资源和环境的需求 (4)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品牌的竞技场 2、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 国际市场营销就是跨越国界的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根据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并获得价值回报、进而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过程。 3、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不同 相同点: (1)任务相同(物质交换) (2)目的相同(获取利润) (3)手段相同(营销手段) 不同点: (1)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平面与立体 (2)国内营销者与国际营销者看待问题的视野不同 (3)市场营销方案的差异 (4)对营销人员的能力结构要求不同 一、国际市场营销的任务 1、营销决策因素 在公司资源允许的前提下,营销管理者可以调整营销组合,综合运用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因素,满足顾客需求并获利。 调整营销组合适应不可控因素的结果直接决定企业国际营销的成果。 2、国内环境因素 首先,一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决策对企业的国际营销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次,国内经济形势是另一个国内不可控的重要变量,对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国内竞争对国际营销者的任务也会有深刻的影响。 3、国外环境因素 由于政治气候、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和其他文化变量等方面的差异,一种营销战略在一个国家可能效果显著,而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行不通。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阶段 1.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 企业的产品是在其对国外市场一无所知的情形下销售到国外市场的,这往往是国内贸易公司或者外国公司在国内的代理商主动找上门来购买产品然后销售给国外客户。 虽然外国购买者不请自来的定单常常会激起一些企业对国际销售的兴趣,但它们并没有做出更多的营销努力,只是一种被动的出口,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营销。 2.非经常性对外销售阶段 生产水平和需求的变化所产生的暂时过剩会导致非经常性的对外销售。由于这种过剩是暂时的,因此,只是在有货的时候才对外销售,当国内需求增加,吸收了过剩,对外销售活动就会停止。 在此阶段,企业还远没有意识到国外客户越来越倾向于寻求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因而企业在组织结构和产品设计上很少调整。 3.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 在此阶段,企业开始尝试雇用国内外的中间商,或者在重要的外国市场拥有自己的销售力量或销售子公司。 并随着海外需求的增加,企业开始加强针对外国市场的生产能力,并调整产品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开始依赖对外销售额和利润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4.国际营销阶段 在此阶段企业主动全面参与国际营销活动,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内寻求市场,有计划地将产品销往许多国外市场,企业日渐成为跨国营销公司。 5.全球营销阶段 在全球营销阶段,最深刻的变化是企业的市场导向及其营销战略计划。在这一阶段,企业将包括国内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视为一个整体,根据国家间市场需求的同质性制定全球营销战略,通过营销组合的全球标准化使收益最大化。企业组织机构、资金来源、生产和营销等都从全球角度出发。

国际市场营销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导论 1、营销的定义: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 第一,营销是一组活动的总和 第二,营销活动的目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第三,营销是一个过程,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立在下的概念基础上:需要-产品-效用-交换-市场-营销 2、发展阶段:国内营销-出口营销-国际营销-多国营销-全球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是19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经济环境: (1)自由贸易区: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的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非关税壁垒 (2)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非关税壁垒,而且对非同盟国家采取统一的关税税率 (3)共同市场:指共同市场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同时,劳动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在成员国直接自由流动 (4)经济同盟:指成员国直接不但有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共同的关税,而且成员国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的差异,目前的欧洲联盟属此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 优惠贸易协定:是指成员国(经济体)之间通过签订协定或采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实行特别的关税优惠。 完全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各国在经济同盟基础上,全面实行统一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使各成员国在经济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 几种经济体制的比较: 贸易政策:关税;进口配额;鼓励出口措施;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经营的政治风险:(指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中,由于东道国政局或正常的不稳定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导致外国投资者在该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包括:(1)产权风险:没收、征用和本土化(2)经济风险(3)其他风险 经济风险:外汇管制、当地含量法律、进口限制、税收管制、价格管制、劳动力问题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重点整理

一、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动因 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国内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3.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4.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5.其它原因:* 获得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 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其它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在一国以上从事经营与销售活动。 特点: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 任务:从国际市场顾客需求出发,依据国内 外不可控的各类环境因素,运用企业可控制的因素,制定、 执行及控制企业的国际营销计划,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联系: 1.基本的经营方式相同; 2.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相同的; 3.部分理论基础相同:“比较利益学说”,“国际产品的生命周 期理论”等。 四、国际营销理念的演进 1.传统营销理念 *生产观念: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产品观念:酒好不怕巷子深! *推销观念:我推销什么,顾客就买什么! 2.现代营销理念 *市场营销观念:生产你能销售得出去的东西,而不是销售你能生产出来的东西! 3.营销战略观念: * 社会营销观念:让企业的发展、消费者需要的满足与社会的长期发展协调起来 4.全球营销理念* 运用全球的资源做全球的市场 五、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1)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经营手段。 (2)经营组织地域配置的分散性。 (3)经营环境的跨体制性。 (4)内部贸易与外部贸易的并存。 六、国际营销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国际市场竞争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区域集团化 思考题: 1.为什么企业的一切国际经济活动都涉及国际营销?如何理解国际营销理念的重要性? 2.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动因有哪些? 3.试分析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企业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 5. 为什么说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是最典型、最彻底的国际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绿色消费: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及销 售对环境冲击最小的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的消费。 2.共同市场:指共同市场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及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过的共同关税, 同时劳动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3.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并自觉或不自觉地贬 低其他文化中陌生和未知的部分。 4.许可证进入模式:在许可证进入模式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外国法人单位(如企业)转让其工业产权,如专利、商标、产品配方、公司名称或其他有价值 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获得提成费用或其他补偿。 许可证合同的核心就是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移。 5.倒推定价法:企业先根据国外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估算本企业产品国外市场上的零售价格,然后扣除中间商的利润、关税、运费等,倒推出产品的出厂价格, 然后同成本比较,最后定出价格。 简答题 5.政治风险的类别: 政治风险来自于东道国未来政治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未来利益顺海的不确定性。 政治风险一般包括四类:总体政局风险,所有权/控制风险,经营风险,转移风险。 总体政局风险:它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治制度前景认识的不确定性。总体政局不稳定不一定会迫使企业放弃投资项目,但肯定会干扰企业经营决策和获利水平。 所有权/控制风险:它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府注销或限制外商企业行为认识的不确定性。 这类风险包括政府对国外企业的没收和国有化行为。 经营风险:它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府控制性惩罚认识的不确定性。它主要表现在对生产、销售、财务等经营职能方面的限制。 转移风险:它主要产生于对东道国政府限制经营所得和资本的汇出认识的不确定性。 6.进行国际营销的企业选择间接出口模式具有哪些优点? ①企业可以利用中间商现有的海外渠道进入海外市场,这对于缺乏海外联系或初次进入外国市场的企业意义尤为重要。 ②企业可以不必自己处理出口单证、运输和保险业务。节约程序性费用,这对于出口业务较少、缺乏规模效益的企业是很重要的。 ③企业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如买方的信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需求变动风险等。将这些风险都转嫁到中间商身上。 ④企业可以保持进退国际市场和改变国际营销渠道的灵活性,在企业自身条件成熟时,可以采用更为积极的营销策略。

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笔记名词解释

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 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科学。 2.全球营销: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把整个世界市场作为一个统 一市场,采用单一的营销战略作指导,制定和实施产品战略、定价战略、分销战略和促销战略,以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这就是全球营销。 3.多国营销: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世界各 国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对同一个企业而言,为了满足各国市场的不同需求,就必须实行多国市场营销战略,即对每一个国家制定一种及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 4.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是国际企业参及国际市场竞 争时所采取的竞争策略,包括国际市场产品策略、国际市场定价策略、国际市场分销策略和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5.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政治环境是指东道国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国 际市场营销的各种政治因素的集合,其内容主要涉及政府及政党体制、政府政策和政治风险。 6.议会制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国是以议会为国民代议机关,议会是国 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结成的联盟组成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像意大利等一些国家是议会制共和国。 7.一党制: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有一个政党或多个政党,但只有一

个政党执政,其他政党是参政党。执政党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起决定作用,当然也会吸收参政党的政策主张。 8.一党专制:一党专制是指通过军事或政变手段获取执政权力,而不 是通过公开的、自由的竞选获得执政权力,并利用行政权力阻止、打击、镇压其他党派或政治集团的正常活动。一党专制发展的结果为独裁制。 9.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又称院外活动集团或压力集团,它是由社会上 各行各业具有共同利益的人或对某些问题具有共同看法或主张的人组成的组织,其目的是促使政府维护其切身利益或实现其政策的主张。 10.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来自东道国未来政治变化的不确定性,是 指因东道国各种政治力量使其商务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致使国际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的风险。 11.贸易制裁:贸易制裁是指一国或多国政府出于自身的安全或利益考 虑,通过法令对另一国采取强制措施,以恶化或断绝相互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为手段,逼迫该国就范,达到其政治或经济目的。及贸易禁运相比,贸易制裁作为一种惩罚被制裁国家的经济手段,给其带来的经济负担要轻一些。 12.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国家组织签订的协 议、条例和规则等,用以确定、变更或终止它们相互之间的国际商务关系。它仅对签约国具有法律效力。国际条约一旦生效,签约国就拥有了相应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市场营销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导论“国际市场营销〞:是国内市场营销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是指企业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和获得利润而进行的超越本国国境的营销和销售活动。国际市场营销根本类型: 1、贸易——出口营销型 2、海外投资——国外营销型 3、跨国公司——多国营销性国际市场营销理论: 大卫·李嘉图:比拟利益学说〔比拟优势学说〕雷蒙德·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资源配置学说海默:垄断优势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平安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第二章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上〕——国际环境区域经济组织的类型和特点:类型: 1、优惠贸易协定 4、共同市场 2、自由贸易区 5、经济联盟 3、关税同盟6、完全经济一体化特点: 1、区域经济组织是一种国际趋势 2、区域化经济组织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3、区域经济组织有不断高度化的趋势 4、区域经济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交叉性〔了解〕非关税壁垒有哪些形式: 主要:进口配额、出口限额、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 其他:政府采购政策、进出口的国家垄断、专断的海关估价制、各种技术或卫生标准等。〔知道〕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政治〔politics〕政府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参与者、标准者〔管理者〕。〔政府在经济中不能当决策者〕第三章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下〕目标市场过的国内环境——目标市场过的国内环境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开展阶段,国家采用何种方式来管理经济活动的具体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最重要特征。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分类方式:按财产所有权划分:私有制经济体制和公有制经济体制按志愿配制方法划分,可分为方案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知道〕经济开展阶段: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市场营销规律主要包括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律、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和(A) A.产品发展变化规律 B.产品分销规律 C.产品价格变化规律 D.产品促销规律 2.在实施全球营销战略中,最容易在全球进行“价值增值活动配置”的国际服务类型为(D) A.基于人的服务 B.基于物的服务 C.基于技术的服务 D.基于信息的服务 3.习惯法系又称为不成文法系、普通法系,它来源于(C) A.美国的法律制度 B.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C.英国的法律制度 D.穆斯林国家的法律制度 4.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有国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和(C) A.国际市场营销模式 B.国际市场营销进程 C.国际市场营销规律 D.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5.网络营销对产品策略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传统的(A) A.标准化产品的冲击 B.工业品的冲击 C.消费品的冲击 D.服务的冲击 6.北美市场最重要的贸易法规是(B) A.《北美反不正当竞争法》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北美反垄断法》 D.《北美自由安全交易协议》 7.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架起桥梁的是(A) A.语言文字 B.肢体语言 C.教育 D.音乐 8.不属于环境营销范畴概念的是(B) A.生态营销 B.关系营销 C.可持续营销 D.绿色营销 9.将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因其所处于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的文化系统称为(B) A.亚文化 B.地缘文化 C.物质文化 D.分支文化 10.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途径是(B) A.关系营销 B.绿色营销 C.社会营销 D.网络营销 11.与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相比,东道国政府更愿意使用本国化的(A)。 A.政治干预方式 B.经济干预方式 C.文化干预方式 D.法律干预方式 12.在商务谈判中,美国人很关注对方企业的财务能力和(D)。 A.企业规模 B.企业信誉 C.管理水平 D.盈利水平 13.欧洲食品的纸质包装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包装方式是(A)。 A.纸袋 B.纸杯 C.纸筒 D.纸盒 14.在国际营销调研中,电话访问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D)。 A.信息反馈慢 B.费用高 C.地域范围小 D.不利于全面和完整的收集资料 15.根据市场同行者的价格策略,确定本企业产品定价,这种定价目标属于(C)。 A.利润目标 B.市场目标 C.竞争目标 D.市场渗透目标 16.商品从一个国家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的过程中附加了许多成本,导致终端零售价格提高的情况通常称为(C)。 A.价格保护 B.价格加成 C.价格升级 D.价格补贴 17.杂志作为广告媒体,其优点主要有专业性强、保持时间长和(B)。 A.传播范围广 B.可信度高 C.及时性强 D.灵活性强 18.在实施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时,广泛采用的服务贸易壁垒措施是(D)。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1.一般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阶段。 2.一般认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全球营销阶段始于。 3.国际市场营销主要着眼于利益。 4.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是。 5.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 6.在分析国际市场政治环境时,衡量政治不稳定性的指标除了文化分裂外,还有。7.针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劳工问题属于政治风险中的。 8.为了防止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来避减税的现象,出口国政府会采取控制。 9.反映经济状况和金融政策的综合指标是。 10.国际市场营销决策所需信息有。 11.信息除了具有知识性特征外,还具有的特征主要有。 12.记录企业的订货、销售量、生产量、价格、存货、应收应付帐款等信息系统是国际市场信息系统中的系统。 13.将自变因素予以控制,用以测量因变因素的变化和影响的调查方法属于。14.将市场研究分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预测性研究的分类标准是。15.是用来如实反映市场经营状况的一种市场研究。 16.一个总体包括若干类型的个体,而且个体的差异很大,为了防止样本可能集中某一类型或遗漏某一类型,因而对总体进行调研时需要采取抽样。 17.在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中,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策略是。18.在BOST矩阵分析法中,销量增长快、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称为。 19.国际经济联盟组织依照其经济结合的程度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划分为自由贸易区、关 税同盟和。 20.时间延误较长,而且会造成重大的成本负担,如果在对方国家进行,还会引起当地人反感, 具有这些特点的解决国际纠纷的途径是。 21.企业在选择服务水平时,应考虑服务水平的和经济性。 22.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中,模式以“新产品-新需求-国际市场”为基本格局。23.在解决贸易矛盾涉及法律时,首先是确定。 24.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中,模式以“新产品-现有需求-国际市场”为基本格局。25.在商品价格构成要素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 26.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企业定价的目标主要有。 27.国际市场促销最基本的策略是。 28.国际促销的实质是信息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收和理解信息的环节是。29.国内出口中间商类型很多、特点各异,其中不拥有产品所有权。 30.在补偿贸易中,交通设施、旅游设施最适于的方式是。 31.“以任何方式所取得的知识”是。 32.在营销上实施产品成本降低、异样化和综合优势的国际营销竞争战略属于战略。33.在实际中,除了极少数资源丰厚和投资能力极强的企业,几乎所有的企业刚开始国际化战略时,通常都选择。 34.在国际技术转让的实践中,技术的价格主要由直接转让费、、研发费的补偿 价值和市场机会损失的补偿价值组成。 35.国际技术转让中,技术价格的主要构成项目有。 36.根据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企业需要通过在国外直接生产和销售方式保持其在国外市场的份额,以便与对手更有力地竞争时,表明该产品处于其市场生命周期的。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 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管理过程; 2、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上顾客需求的差异性,以影响顾客购买 行为和购买习惯的某些因素为依据,将某一特定市场划分为若干 个不同的子市场的过程; 3、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 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 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 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4、品牌: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和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 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 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5、分销渠道:也叫“销售渠道”,是指为促使产品或服务能顺利通过市场交换过 程,转移给消费者消费使用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6、广告:广告主以促进销售为目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商品 或劳务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 7、人员推销:人员推销是指企业通过派出推销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 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推销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 8、营业推广:又称销售促进,是指经营者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购买以促进产品 或服务的销售的一种方式; 9、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 理解和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而进行 的一系列促销活动; 二、简答题、论述题 ★ 1、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a.生产观念: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而且价格低廉的商品,企业应当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增加产量,降低成本;b.产品观念:该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日渐完善;c.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该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自觉地购买大量本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d.市场营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该观念认为,实现企业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e.社会营销观念:该观念认为,以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与责任;理想的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营销效益; ★ 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确定需要消费者发现现实情况与其所想达到的要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时,产生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不是立即能够得到满足的,因此,消费者处于一种高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全面精华知识点

第一章——第六章 1、()是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 售管理的一门科学。(含义牢记) ◆国际市场营销:是一国企业的营销活动在市场空间上的扩展,这种扩展使该企业的经营销售活动跨越了国界。 ():指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把整个世界市场作为一个统一的市场采用单一的营销战略作指导,制定和实施产品战略、定价战略、分销战略和促销战略,以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 2、国际市场有三大构成要素:()、()和()。()与一国的GDP成正比关系。 3、政府在国家经济建设主要扮演着参与者和()的角色。 4、了解:国内法律主要包括:出口控制(出口国控制和出口产品控制)、进口控制(维护本国经 济利益、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实现)、外汇管制(比如:限制本国出口商使用外汇的数额和时间、限制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的总额等)。 5、社会组织: (1)家庭亲戚关系 (2)社区组织 (3)特殊社会团体:在一个社会中,因职业、宗教和娱乐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社会团体。例 如各种协会、各种俱乐部。 (4)社会阶层:~Range Rover(路虎揽胜) (5)相关群体:通过与消费者有某种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影响的集体。主 要有: ①()亦称初级群体。比如家庭成员、邻居。该群体的消费行为相互影响力最大。 ②次要群体:各种宗教、协会、工会(次要群体是指在社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有 目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接触比较少。比如各种宗教组织、协会、工会、学会等。) ③隶属群体:或称成员群体。消费者实际参加得某一组织的群体。比如工厂职工、学校学生 ④参照群体:明星⑤正式群体:企业研发小组⑥非正式群体:社区中超市会员 ●利益集团又称院外活动集体或压力集体,它是由社会上各行各业具有共同利益的人或对某些问题具有共同看法和主张的人组成的组织,其目的是促使政府维护其切身利益或实现其政策主张。 ◆利益集团有多种形式:可分为特殊利益集团和公共利益集团。 ①特殊利益集团有:工商界利益集团、金融界、农业界以及劳动组织。除此之外,还有基于不同种族、民族、性别、年龄、宗教等特殊利益集团。 ②公共利益集团有: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利益协会和绿色和平组织。 6、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六种基本模式:()(最基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经济一体化。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 一、知识点 1.关于市场的概念 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地点和场所 2、市场是指所有卖主和买主构成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市场是某种产品的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顾客所组成的群体。 2.需要、欲望、需求 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欲望是指想得到上述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个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基本需要的特定追求。 需求是指人们有能力购买并愿意购买某个个体产品的欲望。 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代表着市场机会 3.顾客认知价值 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而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4.4P 产品( product) , 价格( price) , 地点( place) , 促销( promotion) 二、问答题 1.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市场是某种产品的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顾客所组成的群体。

什么是市场的三要素? 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2.什么是营销观念? 是指企业开展经营销售活动的态度、观点和思想方法,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五个观念。 各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1)生产观念: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以便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最终达到以低价为竞争基础的市场扩张的目的。 2)产品观念:在市场产品有选择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欢迎质量最优、性能最好和特点最多的产品。因此企业应该致力于制造质量优良的产品,并经常不断地加以改造提高。 3)推销观念:消费者不会因自身的需求与愿望主动地购买商品,必须经由推销的刺激才能诱使其采取购买行为;对企业现有产品必须努力推销,否则就不能增加销售量和利润。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见下 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