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单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所属于一种病毒,是病原体。而正是这种

病毒能够引发乙型肝炎这种疾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微妙关

系吧,一起探讨走进乙型肝炎的生物世界。

乙型肝炎病毒

1.1定义

病毒的个体很微小结构也很简单。是一种以纳米为单位的具有细胞感染性的

亚显微粒子。它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上才能生存,通过寄养的方式在活的细胞体

上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来扩散。病毒有两种:一种是核酸,核酸类型一种是DNA,一种是RNA。而乙肝病毒属于DNA病毒,它是属于嗜肝DNA病毒科。英文hepadnaviridae,缩写为HBV,简称为乙肝病毒。就目前情况了解到,它的易感

性只在人和猩猩身上存在。它是由丹娜在1965年发现的直径为42纳米,由外壳

和核心两部分组成的颗粒。因此又命名为丹娜颗粒(Dane)。尽管乙肝病毒拥有

非常强的抵抗力,但是在65℃10小时、煮沸10分钟的条件下,或者通过高压蒸

汽的方法都可以杀灭乙肝病毒。一些化学试剂,如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对乙肝病毒也能呈现较好的杀灭反应。

1.2特点

乙肝病毒之所以众所周知,和它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他虽然是一个双链DNA病毒,但是,它却和作为RNA病毒的艾滋病毒有些一样的逆转录的复制过程。因此,他的病毒基因组才能够被整合到机体中,既可以让机体不能够将病毒彻底

的清除,而且又成了潜在致癌的隐患。HBV,还有很强的隐蔽性,能够长期的潜

伏在细胞核内。所以,HBV感染长期后,持续性的存在是因为HIV进入肝细胞后

可以转化成cccDNA的缘故。乙肝病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对一切能够耐受的环境,例如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都可以抵抗。但是,果温度加热到100摄氏度,十分钟之内HBV就可以失去传染性。HBV还有明显的嗜肝性。它侵

入人体后会进攻肝脏器官破坏健康的肝细胞。它具有泛嗜性。除了会侵蚀肝细胞

之外,也会侵犯其他的器官和组织,例如:小管的细胞、胰腺的细胞、胃粘膜的

细胞等。但它只是轻度的嗜泛性。HPV感染具有慢化性的特点。有些人可能是从

胎儿期或者是幼儿期就已经感染HBV,会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感染历程都不

会发病。具有变异性。基因会导致突变,根据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基因突变。对肝

脏没有制病性,尽管HBV有明显的嗜肝性能专门损害肝脏器官,但是大量体内有HBV的患者,并没有发生肝炎。但是HBV却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因子。

1.3存在形式

在感染者的血清中,主要有三种形式的存在方式,第一种:直径为22纳米

的小球形颗粒;第二种:直径约为22纳米、长度为100到1000纳米、不含核酸、而且没有传染性的管状颗粒;第三种:是最为完整的颗粒,直径约为42纳米、

有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厚度约为七纳米、核心的直径为28纳米、形状为大

球形。

1.4基因突变

S基因变异,血清hbsag阴性为主要表现形式;Prec区变异,这个变异是最

常见的一种;BCP变异,此种变异能够使前基因组rna转录的能力增强,增加了

病毒的复制能力;P基因变异,P基因变异后会影响反转录酶的编码,使变异株

的复制能力变差。

1.5症状

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使肝功能受损,人们进食量减少消化功能吸收受到障碍,所以人体经常表现出体力不支、没有精神、疲劳的状态。患者以消化道的症状主

要是食欲不振、经常出现恶心胀腹、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黄疸症状。肝区出现疼痛,因为门静脉高压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另外,还会出现蜘蛛痣的表现。

1.6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这是乙肝传播中最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尽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还是没有完全杜绝。医源性传播大多数是因为微量的注射或者是接种而引起的感染。母婴传播、性传播。

2、乙型病毒肝炎

1.1病因

乙肝病毒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属于传染病。

1.2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性肝炎和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潜伏期很长平均为120天,总病程长达2到4个月。黄疸前期会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腹部不适乏力等现象,会持续5到7天。黄疸期热退巩膜、皮肤黄染、肝大伴压痛、叩击痛等,周期持续2到6周。

慢性肝炎:症状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等。

重型肝炎: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有起病急的特点。

1.3辅助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检测、血清蛋白检测、血清胆红素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肝炎病毒标志检测、肝穿活组织检查、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1.4治疗

一般治疗,当处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期要住院进行治疗。增加卧床休息的量、保持合理的膳食营养、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严禁喝酒。

抗病毒治疗

免疫调节剂治疗。如日达仙、胸腺素和免疫核糖核酸。用护肝的药物,西医中医并进。

1.5预防

根据流行病学为预防此病,要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是防止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控制乙型病毒的发生,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早处理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对待传染病,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控措施,我们在面对此类病毒,秉承一律杀灭的原则。增长知识,杜绝病毒。

【精选】乙肝知识宣传-精心整理

乙肝知识宣传 1.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有那些?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来自乙型肝炎急、慢性病人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在肝细胞里繁殖,然后入血。乙肝病毒在全身其他器官组织中也有繁殖,如小血管内表面的内皮细胞、肾脏、白血球、胰脏、肌肉、生殖细胞 (指精子) ,肠子上的肌肉 (平滑肌)里都有少量病毒。所以乙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不能供血,死后器官是不适宜捐赠的,因为它们都带有乙型肝炎病毒。 2.我国的乙型肝炎传染源有多大? 我国人口多,又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有7.5 亿人被感染,其中大约有1.2 亿人是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病毒携带者中,大约2000 万-3000 万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每年大约有30 万人死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的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也是我国报告传染病的前三位。因此我国乙型肝炎传染源是十分庞大的,大约有 1.2 亿,占世界之首。 3.乙型肝炎是怎么传播的?其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不是经胃肠道、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它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从血液及体液排出体外,污染环境。这些病毒一旦进入破损的皮肤粘膜,就可以造成新的感染。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 4.什么是母婴传播?

母亲为乙型肝炎携带者或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胎儿期、围产期(怀孕满 7 个月至出生后 7 天为围产期)以及婴幼儿期对自生儿童的传播。专家估计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的 30%-40% ,源于此类母亲的传播。这种感染是十分危险和严重的。因为被感染者的 90% 可以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围产期传播的宫内传播,即指胎儿期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它占围产期总传播率的5%-10% ,这类传播在胎儿满6 个月

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单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所属于一种病毒,是病原体。而正是这种 病毒能够引发乙型肝炎这种疾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微妙关 系吧,一起探讨走进乙型肝炎的生物世界。 乙型肝炎病毒 1.1定义 病毒的个体很微小结构也很简单。是一种以纳米为单位的具有细胞感染性的 亚显微粒子。它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上才能生存,通过寄养的方式在活的细胞体 上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来扩散。病毒有两种:一种是核酸,核酸类型一种是DNA,一种是RNA。而乙肝病毒属于DNA病毒,它是属于嗜肝DNA病毒科。英文hepadnaviridae,缩写为HBV,简称为乙肝病毒。就目前情况了解到,它的易感 性只在人和猩猩身上存在。它是由丹娜在1965年发现的直径为42纳米,由外壳 和核心两部分组成的颗粒。因此又命名为丹娜颗粒(Dane)。尽管乙肝病毒拥有 非常强的抵抗力,但是在65℃10小时、煮沸10分钟的条件下,或者通过高压蒸 汽的方法都可以杀灭乙肝病毒。一些化学试剂,如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对乙肝病毒也能呈现较好的杀灭反应。 1.2特点 乙肝病毒之所以众所周知,和它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他虽然是一个双链DNA病毒,但是,它却和作为RNA病毒的艾滋病毒有些一样的逆转录的复制过程。因此,他的病毒基因组才能够被整合到机体中,既可以让机体不能够将病毒彻底 的清除,而且又成了潜在致癌的隐患。HBV,还有很强的隐蔽性,能够长期的潜 伏在细胞核内。所以,HBV感染长期后,持续性的存在是因为HIV进入肝细胞后 可以转化成cccDNA的缘故。乙肝病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对一切能够耐受的环境,例如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都可以抵抗。但是,果温度加热到100摄氏度,十分钟之内HBV就可以失去传染性。HBV还有明显的嗜肝性。它侵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 百科名片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西医学名:乙型病毒性肝炎 所属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肝脏 主要症状:不同类型症状不同 主要病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传染性: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等 目录 疾病介绍 疾病分类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饮食注意 专家观点 疾病介绍 乙型肝炎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性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C)。我国于2006年进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毒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多万。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血液制品现已严格控制,传播可能性大大减少,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时才有发生。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HBV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

乙肝

乙肝 1、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染性与体液中HBVDNA含量呈正比关系。 2、传播途径:人类因含HBV体液或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而获得感染。1、母婴传播;2、血液、体液传播; 3、其他途径传播。 3、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婴幼儿是获得HBV感染的最危险时期。 4、慢性化指标:年龄,感染的年龄越轻,慢性化的可能性越高。围生期感染慢性化高达90%。 5、检查 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需要说明的是乙肝两对半并不能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需要结合相关项目的检查才可以确定。 HBV-DNA HBV-DNA检测主要用来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数量,从而可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肝功能系列 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 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 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早期肝硬化阶段,血小板轻度降低;中晚期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均下降;如果单纯血色素降低,要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现象。 甲胎蛋白(AFP) 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超过200纳克。但是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400纳克。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400纳克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胃镜 当无法根据化验结果判断是否有肝硬化时,可以作胃镜,了解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如果静脉曲张情况存在,说明肝硬化已发生。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 DNA vividae)。根形态与结构 HBV病毒颗粒图示 1.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它是一种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直径约42nm.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游离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核内观察到。血中Dane颗粒浓度以急性肝炎潜伏期后期为最高,在疾病起始后则迅速下降。Dane颗粒表面含有HBsAg,核心中还含有双股有缺口的DNA链和依赖DNA的DNA多聚酶。目前认为Dane颗粒即完整的HBV。 HBV 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L)完整,为负链,长度恒定,约3200个核苷酸。短链(S)为正链,长度可变,约为长链长度的50~100%,链的增生按5′-3′顺序进行。在不同分子中短链3′端的位置是可变的,而短链和长链的5′端位置固定点为粘性末端,通过250~300个核苷酸碱基配对,以维持DNA分子的环状结构。在粘性末端两侧,两链5′端各有一个由11个bp组成的直接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DR)-5′TTCACCTCTCC,该DR位于第1824个核苷酸者称DR1,位于第1590个核苷酸者称DR2,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 2.小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由HBsAg,即病毒的囊膜组成。化学组成为脂蛋白,可按其特有的密度与正常血清蛋白部分分离。在此颗粒中未检出达DNA多聚酶活性。目前认为HBV的小颗粒不是HBV,可能是它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囊膜而游离于血循环中。

3.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可在100~700nm之间。实际上它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颗粒,但同样具有HBsAg的抗原性。 基因结构 目前,已可从感染HBV病人的血清中及感染肝脏提纯的病毒核心中分离出环状双股DNA,从而确定HBV属DNA病毒。 研究Dane颗粒DNA结构发现,DNA分子含有约3,200个核苷酸。它包括两个链;一个长度固定的负链和另一长度不定的正链。由于DNA生物合成是在多聚酶作用DNA引物生长末端3′-OH 与加入的脱氧核苷酸的5'-磷酸基形成磷酸二脂键完成的,因此,链的增生按5'-3'顺序进行,而且加到链上的每种脱氧核苷酸是按模板DNA的碱基配对互补规律进行,长链在1,800或1,818核苷酸附近有一个制品。短链的5'-末端通过长达250-300个核苷酸的碱基配对而维持分子的环状结构。DNA多聚酶作用不断延长短链3′端以修补缺口。缺口可能与HBV的DNA在感染细胞内的整合有关。 目前,由于克隆化DNA完整核苷酸已经确定,现已证实HBsAg和HBcAg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 所编码,并且二类基因存在同一DNA分子上。有人比较病毒基因编码能力和病毒多少,发现HBV DNA负链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而其正链开放读码区,不能编码病毒蛋白。 HBV DNA负链有四个开放区,分别称为S、C、P及X(图26-2),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S区可分为二部分,S基因和前S基因。S基因(核苷酸155~833)能编码主要表面蛋白。S基因之前是一个能编码163个氨基酸(2,848-154)的前S基因,编码Pre S1和Pre S2蛋白。C 区基因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P区最长,约占基因组75%以上,编码病毒体DNA多聚酶。X区(核苷酸1,374~1,835)可能编码有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长链的裂口位于此区。 HBV的抗原组成 1.HBsAg:HBsAg是由HBV的基因组所特定的,为上述三种形态的颗粒所共有。 HBsAg抗原活性属于高浮力密度范围内的脂蛋白类。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表面抗原(小颗粒和管状颗粒)平均密度为1.20g/cm2.Dane颗粒的密度略高,为1.25g/cm2。纯化的22nm颗粒的平均沉降系数为33-54S,分子量约为24-2.5×106。 纯化的HBsAg含有类脂质、糖类、脂质、蛋白质及糖蛋白。它由8种多肽组成,定名为P1至P8.其中至少有二种或三种多肽过碘酸Schiff试验阳性,提示存在糖类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查提取的HBsAg,显示有典型的蛋白吸收光谱。蛋白占总量的70~90%以上,广义的HBsAg由三种蛋白组成:(1)主要表面蛋白(S蛋白,小分子HBsAg),由S基因编码的226个氨基酸组成。(2)中分子蛋白(中分子HBsAg),由前S2、S基因编码,在S蛋白226个氨基酸的N端附加一个含55个氨基酸的Pre S2蛋白组成,共281个氨基酸。(3)大分子蛋白(大分子HBsAg),由S,前S1和前S2基因编码,在中分子蛋白281个氨基酸的N端附加一个含119个氨基酸的Pre S1蛋白组成,共400个氨基酸。 S蛋白即狭义HBsAg,是HBV囊膜的主要表面抗原的主要成份,包括糖基化的GP27和非糖基化的P24两种形式,以二硫键相连形成二聚体,代表HBsAg的结构单位,具备完整的抗原性。如二聚体解离,则HBsAg抗原性将会明显下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 嗜肝dna病毒属(orhtohepadnavirus),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hb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世界hbv携带者高达3.5亿。我国人群hbv携带率约为10%,hbv携带者 超过1.2亿。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电镜之下hbv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可知三种形态的病毒颗粒,即为小球 型颗粒,小球型颗粒和管形颗粒。 (1)大球型颗粒:又称为dane颗粒,是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直径42mm,电镜下 呈双层结构的球型颗粒。外层相当于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和病毒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 组成,包膜蛋白包括hbv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前s1抗原(pres1)和前s2抗原(pres2)。内层为病毒的核心,相当于病毒的核衣壳,呈20面体 立体对称,核心表面的衣壳蛋白为hbv核心抗原(hepatitisbcoreantigen,hbcag)。病 毒核心内部含病毒的双链dna分子、dna多聚酶等。 (2)小球型颗粒:直径为22nm,为一种中空颗粒,成分为hbsag,就是hbv在肝细胞 内激活时产生短缺的hbsag加装而变成,不不含病毒的dna及磷酸酯酶,并无感染性。这 种小球型颗粒大量存有于血液中。 (3)管形颗粒:由小球型颗粒聚合而成,颗粒长100~500nm,直径22nm,成分与小 球型颗粒相同,具有与hbsag相同的抗原性。 2.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hbvdna分子为不能全然双链环状dna,两链长短不一。短链就是负链,约存有3200个核苷酸,短链为正链,就是短链长度的50%~100%。hbvdna负链含 4个对外开放写作侧边(orf),分别称作s,c,p,x区。其中s区存有3个启动子,分别编码主蛋白(含hbsag)、中蛋白(含pres2ag和hbsag)和大蛋白(含pres1ag、pres2ag、hbsag)。c区中存有2个启动子,分别编码hbeag和prec蛋白和含hbcag的c蛋白(衣 壳蛋白)。p区最久,约占到基因组的75%以上(与其他区重合),编码dna磷酸酯酶 (不含反转录酶和rna酶h活性)。x区编码含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hbxag)。 rres2和pres1为病毒的主要溶解蛋白,可以与肝细胞病毒受体融合。hbxag可以反式转 化成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及hbv基因,与肝癌的出现、发展有关:长链的裂口亦坐落于此区。 3.培养特性黑猩猩是hbv的易感动物。hbv的组织培养尚未成功,目前采用的是dna 转染细胞培养系统,将病毒dna导入肝癌细胞株,使这些细胞株可分泌hbsag、hbcag、hbeag和dane颗粒。dna转染细胞培养系统可用于抗hbv药物的研究。

乙肝

Case 16 Hepatitis B Virus 一、乙型肝炎病毒基本知识: (一)病原学(Etiology) 1.分类:HBV与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及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 同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本特征:有包膜,毒粒呈球形,大小为42nm。 不完全双链DNA,细胞核内复制。核酸复制有逆转录过程。 2.形态和结构: HBV为直径约42nm的球状颗粒,又称Dane颗粒,呈双层结构,内部为直径约27nm 的核衣壳,由约180~240拷贝病毒的核心蛋白组成,内部含有HBV基因组及DNA聚合酶、一个蛋白激酶。在核心外部有厚约4nm的包膜,分为大(L)、中(M)、小(S)3种HBV 编码的包膜糖蛋白,镶嵌在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内。电镜下HBV有3种形态①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①小球形颗粒;②管形颗粒。后两种颗粒均为无病毒核心的包膜糖蛋白颗粒,无传染性。前者只含有M及S蛋白,而后者由L、M、S3种蛋白组成。该两种颗粒在HBV感染者体内的数目远远高于Dane颗粒,有抗原性,可能与协助Dane 颗粒逃避血循环中的抗-HBs中和抗体有关。 (Source:Mandell: 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7th ed.)

3.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质:长链和 短链DNA的5’端位置是固定的,而 短链的3’端长度可变。负链DNA的 5’端与HBV DNA聚合酶(pol)的TP功 能区共价结合,而正链的5’端则结 合有一个RNA寡核苷酸。因此,HBV 基因组的正链和负链都不是闭合的, 但由于两链的5’端最先的250个核 苷酸可互相配对,使HBV基因组 DNA保持环形。两链的5’端相互配 对的部分称为粘性末端。在粘性末 端两侧各有11个核苷酸组成的直 接重复序列(DRs),是HBV复制的关 键序列。位于负链5’末端的称为 DR1,正链5’末端的称为DR2. S区基因:包括S基因、PreS1与 PreS2基因,分别编码L、M、S三 种HBV包膜蛋白。S蛋白(p24,gp27) adw/ayw/adr/ayr四个主要血清型.3种包膜蛋白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其中S蛋白含有”a”抗原决定簇,可诱发抗-HBs。 C区基因:编码HBcAg(构成HBV核衣壳的结构蛋白,仅存在于感染的肝细胞中,血液中HBcAg被HBV包膜所包被,检测不到)和HBeAg(可作为HBV复制及具有强传染性的指标之一)。 P区基因:最长,编码HBV DNA多聚酶,具逆转录酶活性。 X区基因:编码X蛋白,可反式激活一些细胞的癌基因及病毒的基因等,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乙肝

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乙肝的致病原因 乙肝的致病原因并不复杂,且非常单一,无关于外界因素,而只是由于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抵抗力极强,在60℃的条件下都难以将其杀灭,在100℃的高温下能存活7-8分钟左右。在各种类型的肝炎中,乙肝病毒潜伏期最长,在4-22周之间。而且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就会终身携带。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后。再排出到血液中,所以不仅血流中病毒高负荷,而且肝脏的大多数肝细胞都被感染。乙肝的致病因素——乙肝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清除反应。导致一系列的乙肝症状和病变的产生。 乙肝的发病机制: (1)免疫因素:肝炎病毒感染时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应答与病毒消除和发病机制相关。HBV 感染时,对外膜抗原的体液抗体应答利于清除血液中的病毒颗粒;对核壳和复制酶抗原的细胞免疫应答清除病毒,也损害肝细胞。 ①病毒免疫清除和肝组织免疫损伤对在肝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所引起宿主的细胞免疫应答,一般认为是肝细胞损伤的决定因素。细胞免疫应答表现单个核细胞在肝组织中的浸润,继以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组织破坏也与体液免疫相关,可由于反应抗体、抗体和补体、或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在组织内的沉积。肝内T 细胞:CH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大量致敏淋巴细胞进入肝内,外周血仅能部分反映发生在肝内的免疫过程,有复制的比无复制的病人,肝内CD4/CD8 细胞比率显著较高,提示原位的辅助-诱导性CD4T 细胞,可能经HBcAg 激 活,正调节CD8CTL 的细胞毒活性。活动性病变中分离的Th细胞克隆,近70%是Th1 细胞;而PBMC 中的仅4%。肝内隔室的CD4 细胞群中的Th1 密度越大,所产生IFNγ的水平越高,细胞毒活性也越强。肝内的炎症环境中的抗原刺激可能有利于这些细胞的扩增。Th1 细胞参与CHB 的肝细胞损伤机制。 ②抗病毒免疫和病毒持续感染:参与免疫防护的主要是病毒的外膜抗原。外膜抗体应答:抗HBs 易在病毒清除后的恢复期检出,而不在慢性感染中出现,故是中和性抗体;并可能防止病毒附着而侵入敏感细胞。然而,抗HBs 通过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参与一些与HBV 感染有关的肝外综合征的发生机制。(2)肝细胞凋亡病毒清除和组织损伤主要由CTL 经穿孔素途径的细胞坏死或经CD95L 的细胞凋亡;也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经TNF-α途径的细胞凋亡或坏死。两者有独立的机制,不同的发生背景。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动形式,而坏死是被动形式,凋亡是在许多形态和生化方面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特定的细胞死亡形式。 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后,人体对病毒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即表面抗体、e抗体及核心抗体等。这些抗体在血清中企图中和乙肝病毒及其相应的抗原;另一方面人体的细胞免疫发生启动,特别细胞毒T细胞,它会瞄准已经窜入乙肝病毒的肝细胞(靶细胞)进行攻击。病毒所制造的核心抗原(还有表面抗原、e抗原或前S抗原等)在肝细胞膜上都采用与肝细胞膜脂蛋白结合的方式。被乙肝病毒致敏

乙型肝炎诊断治疗指南

乙型肝炎诊断治疗指南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 (1)有与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同吃、同住、同生 活等密切接触史或多个家庭成员病史,特别是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对乙型肝炎诊断有参考意义。 2)经常接触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排泄物 而未采取预防措施者; 3)静脉吸毒、纹身。 4)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免疫接种、内窥 镜检查、注射、手术或针刺治疗等。 2.临床表现:潜伏期30~180日,平均70日。 1)急性乙型肝炎:分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起病 较隐匿,多无发热,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多数呈自限性。 2)慢性乙型肝炎

1)我国的慢乙肝往往是新生儿或婴幼儿期感染,在成年期方出现症状或肝功能异常而被发现,因此,成年人中以急性乙型肝炎表现形式者约有半数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急性发作,需与真正的急性乙型肝炎进行鉴别。 2)急性乙肝迁延不愈,病情超过6个月以上即为慢性乙肝,儿童中急性乙肝较多。 3)发病日期不明,就诊时已有慢性肝炎的体征和/或化验者。 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包括: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神经症状如乏力、萎靡、头晕、失眠等,肝区不适、肝痛、肝肿大、压痛、质地变硬,脾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还可出现肝外多脏器损害如肾炎、关节炎等。 根据症状、体征、化验综合分析,以判定慢性肝炎的程度。如有肝活检材料则按肝活检判定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 (3)重型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约1~5%发展为重症肝炎,以亚急性多见,急性重肝(暴发性肝炎)较少,在慢乙肝基础上发生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较常见。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B,简称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简称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它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和传播途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以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器官移植、牙科手术、皮肤黏膜损伤时的血液接触等。 2.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如不安全的性行为、性伴侣中存在HBV感染者等。 3.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如在妊娠期间或分娩时,乙型肝炎病毒从感染的母亲传给婴儿。 4.密切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家庭、医疗和护理等密切接触传播,如与HBV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指甲剪等个人卫生用品。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可能呈现急性或慢性肝炎的不同症状和严重程度。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通常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黄糖尿),尿色变深,便色变浅,肝区疼痛或不适等。在急性期,肝功能检查常常显示肝酶升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可能呈阳性。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数周至数月内会自愈,但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婴儿和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较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在多年甚至几十年内呈现隐匿的病程,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毒持续侵害肝脏,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病患的病史,包括是否有与乙型肝炎病毒接触的风险因素,如血液传播、性接触、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对肝脏进行触诊、敲诊等,检查是否有肝脏肿大、压痛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HBsAg、抗-HBs、抗-HBe、抗-HBcIgM、抗-HBcIgG、HBV-DNA等检测。 4.影像学检查:如肝脏B超、CT、MRI等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了解肝脏的病变情况。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目标包括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脏功能、预防并管理并发症。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肝功能状态、病毒复制水平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Entecavir)和替比夫定(Tenofovir)。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炎病情的恶化,并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但需注意,抗病毒药物需要在医生

解析乙肝

第一章:解析乙肝 第二章:乙肝症状分析 第三章:知道症状,为什么还不能根治乙肝 1、乙肝久治不愈的原因 2、治疗方法解析 第四章:乙肝为什么要及早发现、科学治疗 第五章:发问:到底有没有一种可以:高效、安全、科学治愈乙肝的权威疗法 1、对症下药,找到不知根源 2、国药突破、最新疗法 3、到底新在哪里?致病机理又是什么? 4、权威何在? 望:解析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直径为42纳米,小到高倍光学显微镜都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颗粒由坚硬的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普通药物无法穿透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所以难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病毒的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是指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DNA病毒,也称丹氏颗粒,简称HBV。 发病机理分析: 乙肝病毒在肝内繁殖复制,但是对肝细胞无明显的直接损伤作用,这一点在HBV甲亢携带者中的得到病例和动物实验证实。有关慢性乙肝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是已认识到与机体对HBV免疫应答异常有关,HBV持续感染所形成的慢性化主要是病毒诱导机体对其感染形成的一种持续免疫耐受状态,特别是与细胞毒性T细胞低反应状态有关。 传播途径分析: 1.母婴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中国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2.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 3.医源性传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 4.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有受感染的可能。 乙肝症状: 急性乙型肝炎: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可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黄如茶水样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区压痛及叩痛等。而急性无黄疸型多较隐匿,症状轻,似有轻度乏力、纳差、恶心等不适,常常体检化验时才被发现。 慢性乙型肝炎: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

乙肝病毒总结

乙肝病毒总结 增殖过程: 繁殖第一步:黏附 这一步是乙肝病毒是侵入肝细胞的关键。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依靠其外膜(表面抗原)黏附在肝细胞膜上,只有黏附成功才能侵入人体。当黏附成功后,乙肝病毒的外膜将会脱离,乙肝病毒则钻进肝细胞内寄生。表面抗原脱离后进入血液循环,我们就可以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来发现它。 繁殖第二步:脱壳 乙肝病毒核心部分来到肝细胞内,在肝细胞浆中还要脱掉它的“核壳”(核心抗原及E抗原),这样,就暴露了它最核心部分,即乙肝病毒核酸(乙肝病毒DNA),它包涵着乙肝病毒的全部基因,是它主宰着乙肝病毒的繁殖。 繁殖第三步:入核 乙肝病毒DNA从肝细胞浆内进入肝细胞核,在这里它要进一步发育完善,形成乙肝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cccDNA)。它深藏在肝细胞核内,而肝细胞核外面有一层坚韧的核膜,仅凭目前药物的力量难以通过这坚韧的核膜,因而也无法杀灭进入肝细胞的病毒。由于cccdna掌控着乙肝病毒所有的遗传信息,指令着乙肝病毒的繁殖,因此如果不能破核治疗,现有的药物想彻底消灭体内的乙肝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cccdna掌控着乙肝病毒所有的遗传信息,指令着乙肝病毒的繁殖,因此如果不能破核治疗,现有的药物想彻底消灭体内的乙肝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繁殖第四步:转录 乙肝病毒在这一阶段会以cccdna为“模子”,在人体酶类的帮助下,将所有信息转录到信息核糖核酸(mRNA)上。 繁殖第五步:翻译 mRNA通过翻译过程,可将乙肝病毒的各种蛋白制造出来,如外膜蛋白、核壳蛋白、乙肝病毒-DNA多聚酶等。至此乙肝病毒的零件都有了,漂浮游离着备用,只等乙肝病毒最核心的部分制造出来。 繁殖第六步:逆转录 将乙肝病毒的遗传信息从DNA转录到RNA是“顺转录”,从RNA再转录到DNA就叫做“逆转录”。乙肝病毒的mRNA上的遗传信息最后就转录成了乙肝病毒的DNA,这是,乙肝病毒的最核心部分,即乙肝病毒-DNA也制造完成。这个“逆转录”的过程是导致乙肝病毒变异的根本原因。 繁殖第七步:组装 把所有的已经生产完成的零件组装在通过“逆转录”生成的乙肝病毒HNA上,乙肝病毒也就完成了新一代的繁殖。新生成的乙肝病毒又开始入侵其他健康的肝细胞或者释放到血液当中去。

乙肝

肝病常见问题解答·预防篇

1、什么是乙肝?临床上有何症状?有哪些分型?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泻腹胀,部分人发热黄疸,但约有半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只是在查体中发现感染了乙肝病毒。 临床上分为:(1)急性乙肝: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2)慢性乙肝:轻、中、重三变。(3)重症性乙肝: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4)瘀胆型乙肝。(5)乙肝后肝硬化。 2、乙肝病毒有哪些特征? 乙肝病毒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族。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该病毒有3种不同形态: (1)小球形颗粒:直径为22纳米(2)管型颗粒:直径长度为200-700纳米。(3)大球型颗粒:即丹氏(Dane)颗粒或完整的乙肝病毒,直径为42纳米。 乙肝病毒为双层结构。不管是小球型、管型,还是丹氏颗粒它们的衣膜均由表面抗原组成,丹氏颗粒外层为表面抗原,核心为独特的乙肝核心抗原(HBcAg),从中可分离出病毒的基因。 乙肝病毒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外膜可与丁型肝炎病毒组配。在感染人的过程中可呈急性病变,又可持续迁延或慢性化。病毒的基因一旦整合到人的肝细胞中,又可成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3、乙肝病毒变异是怎么回事? 乙肝病毒为了逃脱抗病毒药物及人体免疫力的攻击,学会了乔装打扮即变异,乙肝病毒S基因变异可导致隐匿性HBV感染,表现为血清HBsAg阴性,但仍可有HBV低水平复制(血清HBV DNA常<104拷贝/ml) 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可产生HBeAg阴性变异株。 P基因变异主要见于POL/RT基因片段(349-692aa,即rt1-rt344)。在拉米夫定治疗中,最常见的是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即由YMDD变异为YIDD(rtM204I)或YVDD(rtM204V),并常伴有rtL180M变异,且受药物选择而逐渐成为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优势株。 4、乙肝是怎样传播的?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1)经血液传播(2)母婴性传播(3)医源性传播(4)性接触传播。 5.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何不同?如何预防? 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预防是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搞好饮食卫生。甲型肝炎疫苗已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戊型肝炎疫苗还处于研究阶段。乙型、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传播。因此,目前已对献血员普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指标,阻断血源性感染。乙型肝炎疫苗已在我国广泛应用,效果肯定。对母婴传播我国也有了较好的预防方法。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不完整的有缺陷的病毒,只能依靠乙型肝炎病毒才能复制。因此,它只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只要做好乙型肝炎的预防就不会感染丁型肝炎。 6、乙肝传播具体途径有哪些? 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 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侵袭肝脏所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后,令肝脏细胞表面发生改变,引起免疫系统对肝脏的袭击及破坏。成人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有90%以上的人能够通过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清除病毒,从而达到自愈。但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母体垂直传播获得的,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呈慢性化,也就是说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绝大多数是慢性乙肝携带者。如果不治疗,这些患者体内的病毒一般不能得到清除。 乙肝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病带来的后果:有一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处于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之中。不管是在肝炎活动期或肝病处于静止期,肝脏细胞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炎症,不断地被破坏,在肝炎活动时则破坏更甚。长久以往,受伤的肝脏就形成许多瘢痕,即肝脏纤维化,最终会发展到肝硬化。发生肝硬化后就会严重损害肝脏功能,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进而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脑病等并发症。而最大的危险乃是肝癌,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2%会发生肝癌。即便是肝脏损害不明显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仍有发生肝癌的危险,特别是携带病毒时间在20年以上者。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研究资料不少,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肝细胞损伤不是乙肝在肝细胞内复制的结果,而是由T细胞毒反应所介导。人感染乙肝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这些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新生儿乙肝免疫接种技术规范,首针疫苗应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进行,而最近检查发现,部分地区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仍然很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日前称,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是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保证。 据了解,医学观察证实,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变成HBV携带者的比例与感染年龄有关。新生儿期感染HBV有80%~90%可变成HBV携带者;婴儿期感染有60%~70%可变成HBV携带者;而学龄儿童、青少年感染,则分别有10%~20%和5%可变成HBV携带者。而且,越早成为HBV携带者,越容易发展为肝炎和肝硬化。 从200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极大推进了我国乙肝免疫的进程。但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地区新生儿乙肝计划免疫难以执行技术规范。今年3月中旬和4月上旬,国家计划免疫督导专家对8个省份进行督导检查发现,尽管各省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3针疫苗全程接种率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局部地区的免疫接种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有些县,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到乙肝疫苗的仅为50%多,有的县更低,为25%,还有的县甚至不足10%。 十几岁的小孩还需打乙肝预防针吗 小时候所有的疫苗和预防针全部打过,现在十三岁了,还需打乙肝预防针吗? 最佳答案 您好!

乙型肝炎与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的区别

乙型肝炎与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的区别 乙型肝炎(Hepatitis B,简称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传播途径多样,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相比,乙型肝炎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一、病毒特征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毛细管病毒科。其病毒粒子由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组成。与之不同,其他肝炎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HAV)属于RNA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属于病毒颗粒科。 二、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输血、注射毒品、医疗器械污染等。性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性伴侣中存在感染者时。母婴传播是指乙型肝炎病毒从感染孕妇传给胎儿或新生儿,主要通过分娩过程中的垂直传播。 三、慢性感染率 与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相比,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率较高。据统计,约有5-10%的成人和90%的婴儿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会发展为慢性感染。这意味着患者可能终身携带病毒,对肝脏造成持续性的损害,并且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四、疫苗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通过疫苗预防。乙肝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免疫。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尤其是在婴儿出生后尽早接种。

五、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对于已经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目前,慢性乙型 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肝保护治疗。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降低肝炎病情的进展。肝保护治疗则是通过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损伤。 六、病毒复制和免疫控制 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免疫控制是乙型肝炎病程中的关键过程。病毒复制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的病毒颗粒,导致肝细胞受损。免疫控制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答过程,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效果直接影响着病毒的清除和病情的进展。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与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在病毒特征、传播途径、慢性感染率、疫苗预防、治疗方法以及病毒复制和免疫控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乙型肝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乙型肝炎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区别

乙型肝炎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区别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虽然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感染经常被用来形容同一种疾病,但它们在临床上和病毒学上存在一些区别。 病毒学上的区别: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肝炎病毒科,包含有外壳蛋白(HBsAg)、核心蛋白(HBcAg)和e抗原(HBeAg)。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并释放大量病毒颗粒,导致肝细胞受损。 临床上的区别: 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肝病毒后6个月内出现的肝炎病症,多数患者在感染后会自愈。然而,约5-10%的成年人和90%的婴儿会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感染超过6个月的持续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乙型肝炎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乙肝病毒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和黄疸。然而,乙型肝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肝炎症状,如肝区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乏力。此外,乙型肝炎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可检测到乙肝病毒相关的抗体和抗原,如HBsAg、HBsAb、HBcAb和HBeAg等。病毒学检测则通过PCR等方法检测乙肝病毒的DNA或RNA。 针对乙肝病毒感染和乙型肝炎的治疗也有所不同。乙肝病毒感染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指标。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规治疗

包括抗病毒治疗和肝保护治疗。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进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总结起来,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感染是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乙肝病毒感染是指人体感染乙肝病毒,而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了解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感染的区别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乙肝与HBV-DNA知识科普

乙肝与HBV-DNA知识科普 乙肝流行现状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的简称,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辅助检查可显示肝大及肝 功能异常。急性期可有发热和黄疸;随病程迁延多转为慢性,严重者可发展为肝 硬化甚至肝癌;有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即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的 证据,但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或体征,建议乙肝携带者可每半年进行肝脏方面的体 检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有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在我国,乙肝流行非常广泛,感染率很高。80年代起国家开始对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由此乙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很小的病毒,它属于DNA病毒,可分为大球型 颗粒(又称Dane颗粒)、小球型颗粒、管型颗粒等三种型态,其中大球型颗粒

急性肝炎潜伏期后期为最高,在疾病起始后则迅速下降;小球型颗粒是HBV感染 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管型颗粒是一串聚合在一起的小颗粒。目前认为Dane 颗粒即完整的HBV病毒颗粒 乙肝病毒由外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外壳被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颗粒,表面由核心抗原(HBcAg)组成,其深层包含有e抗原(HBeAg),内核中心为核酸,核酸含有病毒的全部遗传物质;乙型肝炎病毒侵 入机体后,以复制的方式在肝细胞内进行繁殖,并将合成的核心颗粒通过出芽的 形式释放出肝细胞;在此过程中,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根据病变程度及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的强弱,可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什么是HBV-DNA? HBV-DNA是乙肝基因,即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DNA中含有的遗传 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使病毒通过复制的方式合成新的有感染性的子病毒。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的指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HBV-DNA阳性,提示HBV 复制和有传染性;HBV-DNA值的高低决定了病毒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的强弱。值 越高,代表复制能力和传染性越厉害 HBV DNA检测适用于哪类人群?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了解病毒水平、是否复制、传染性强弱,判断 是否需要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