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

———论马克思解放政治的空间意蕴

*

高晓溪**摘要:空间问题日益成为左翼思想界的关注焦点,对于空间的认识论

探讨与价值论提升成为建构当前解放政治理论的核心范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两个方面审理了资本的空间逻辑,通过“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时空辩证系统建构了以资本批判与人类解放为旨趣的空间诠释学,为资本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及其引发的激进社会思潮的复兴提供了必要的话语资源。

关键词:空间转向空间生产解放政治历史唯物主义

列斐伏尔等理论家对于空间问题的关注引发了左翼思潮的“空间转向”

,对于空间的认识论探讨与价值论提升日益成为批判资本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途径。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而言,空间性的叙事维度似乎并不如历史主义那样易于理解和把捉,这种貌似不相往来的理论“缺失”也一度招致了激进的空间理论家的抱怨。但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由于资本主义尚未在彼时的欧洲呈现全部的现代性优势,马克思才相对弱化了共时性层面的空间探讨,并转而凸显了资本试图消解的人类社会演

进的历史性维度;至于上述原则所引发的某些“指责”

,更多的也是源于“现代”与“后现代”的视域分野而非本体论层面的视角“缺失”

。必须承认的是,历史性的叙事偏好并没有湮没空间性的叙事视角,不论是对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考察,还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横向解构,均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向度,特别是当马克思试图再现资本的政治经济学过程的时候,以“世界历史”和“世界—

91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专项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阐释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研究”(18VSJ013)阶段性成果。

高晓溪,男,河北廊坊人,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第6卷)

市场”为表征的时空辩证,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类解放为旨趣的政治意涵。

一空间生产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幸存

人类天然是一种空间性存在,这种空间性来自“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1]的感性活动,它使得人们能够将自身的社会关系对象化于客观的时空维度,从而改变空间的自在状态,并推动其由物理空间向社会空间的让渡和转换。马克思曾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2]先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空间提供了感性活动的原始质料,但当这种古朴的自然被纳入实践领域,便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物性外观,同时也打上了特定的社会历史烙印。凭借着空间的社会性内涵,人们可以通过空间观照自身,即马克思意义上的“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值得关注的是,既然空间渗透着人类的社会关系本质并呈现着既有的社会权益格局,那么,这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表征形态必然能够反作用于人类的实践行为本身。正如马克思所言,“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4]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厂(空间)渗透着剥削性的生产关系,它将工人阶级塑造为生产机器的附庸并进一步异化为资本强势力量下的沉默者和无语者。可以说,从手工业作坊到工厂的空间更迭带来的是工人、生产资料乃至劳动管理权的集中,马克思称之为构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引申为,生产资料的空间布局及其管理方式的改变既是对空间之物理形态的重构,同时也是对社会秩序的塑造与沉淀。

从马克思对于空间与社会的关系性探讨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空间并非纯粹的经验指涉,而是深入历史的本质一维,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度诠释。具体而言,在完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论阐释之后,马克思将一般意义上的“空间生产”聚焦于历史的特定阶段即资本主义时期,澄明了作为资本权力关系表征的空间是如何被内化为资本运行的逻辑环节即“资本化”的,以及资本又是如何通过“空间化”自身而将现代性优势转化为意识形态结构并借以存续自身的。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可以说资本天然具有空间属性,却不能做出反向的价值研判,究其缘由,在于资本天然具有的主体化内涵。马克思曾指出:“在商品中,特别是在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中,已经包含着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的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和生产的物质基础的主体化。”[5]换言之,这种主体化特质通过资本强势的生产主义伦理及其交换逻辑将空间作为商品生产出来,从而将主体间的感性关系抽象为以空间为表征的物的关系。在众多相互指涉的空间商品所自恰而成的物化世界中,一方面,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颠倒,即“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

021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

表现为物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6]这里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作为可感之物的“桌子”与作为商品的“桌子”的比喻,当空间作为实践活动的先在条件时,它是客观且可感知的,但当空间被资本作为商品生产出来的时候,便成为一个可感而又超感觉之物,用马克思的话说,则是“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7]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资本为了能够使生产不同商品的工人的劳动量能够加以衡量从而确定价值量,便抽象了不同工种的异质性特征,马克思称之为劳动的“等同性”,但关键在于人们根据价值量来交换劳动产品的这种看似是商品交换的抽象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过程,其最终会导致“物”的关系对“人”的关系的僭越,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类劳动的等同性,……生产者的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8]特别是当这种抽象渗透到感性个体的日常生活的无意识层面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便作为永恒的幻象占据了全部的历史想象。

马克思关于拜物教的批判策略被列斐伏尔进一步挪用为资本的空间拜物教批判。在《空间的生产》等作品中,列氏将空间拜物教视为商品和资本拜物教的后现代的表达形态,其不仅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可感而又超感觉之物,更是生活世界符号化的中介或载体,此时,“交流被偶像化为一种形式或系统,人们不再追问是否仍有东西在传送和交流的问题”。[9]而当感性主体的对象性关系被虚幻的象征关系所替换,拜物教的意识操控即完成了由个体的无意识层面到感性经验的布展。值得指出的是,列氏指认的空间拜物教并非单纯的殊相空间的偶像,而是力图通过这个庞大的空间符号系统编码主体的社会关系,进而引申为具有权力效应的政治意识形态,例如列氏曾指出:“当象征、符号和信号之间没有清晰区别时,符号就承担起一种不对称的重要性,并被视为与信号等同。”[10]特别是当符号的编码与象征获得了空间性的表达形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权力与增殖逻辑的意识形态表征———消费主义与媚俗文化已经完成了生活世界的殖民,用列氏的话说,“身处此世,你却不知道何处可以立足;如果你试图重建能指与所指的关联,你便如坠五里云雾”。[11]可以说,本能的遮蔽、使用与交换价值的颠倒以及真实需求同欲望的分离成为列氏笔下的空间拜物教的真实摹写。

就“空间”视角本身而言,虽然在“五月风暴”之后方显为左翼阵营的关注焦点,但其自身有着复杂的理论史。具体而言,以列氏为代表的空间论者惯于将这种谱系学的“断裂”归咎于马克思,例如他就认为“空间”实际上是马克思批判叙事中的“空场”,而有着相同学术经验的空间理论家哈维也同样认为“马克思经常在自己的作品里接受空间和位置的重要性……但地理的变化被视为具有‘不必要的复杂性’而被排除在外”。[12]实际上,不论是不负责任的“贬低”还是无原则的“提升”均失之偏颇,我们不能出于理论的“后见之明”而苛责一位19世纪的批判理论家,但同样也不能因为叙事的“隐而不彰”而诉诸“断裂”的价值研判。对于马克思来说,

121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第6卷)

其目标是要在神学-君主政体向民主政体转型这一尚具历史进步性的过程中构境一个以人类解放为归旨的替代性政治想象,但不同于自由主义政治图绘的是,马克思试图攫取的是被资本僭越的全部社会过程,而“过程”连同其“历史-时间”主义的叙事基础,则恰好构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解毒剂,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到的那样,“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13]试想,马克思对于资本试图凝固自身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批判不正是“共时态”(空间)视角的呈现吗?更不要说《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视域及其试图再现的资本生产的细节中所渗透的空间性的研究范式了。

通过空间的谱系追踪,我们表达了一个明确的观点:空间性的视角偏爱与其说是话语“断裂”后的矫枉过正,倒不如理解为现代性的批判逻辑的深化与延展,它以“后结构主义”之名集结了“五月风暴”后普遍萌发的激进话语,但马克思仍堪称空间理论的不兆之祖。尽管马克思赋予其话语以“历史性”的叙事外观,但毋宁说它的旨趣是空间的,其指向的正是主体所力图全面把握的那个空间化了的感性本质,只不过马克思更多地赋予了“时间”以批判性的元理论内涵,并将其作为对抗资本物化逻辑的首要哲学武器。至于某些学者的类似“历史-时间”主义的单向度的误认,除了叙事偏好的缘由,或许还可归因于马克思在以政治经济学为反思对象的社会存在论追问中所表征的“资本一般”的具象形态,即对作为物化境遇之存在论基础的“时间”的着墨。但无论如何,以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时间-空间辩证法始终包括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勾勒解放政治图景的方法论依托。

二空间的资本化与资本的空间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诉求

马克思主义的空间观,以往多被作为物质世界本体论的佐证而加以研究,这种研究以苏联教科书为蓝本,通过《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只言片语之于牛顿力学体系所派生的“绝对空间”的反注,详细阐释了以物质本体论为主体的基础唯物论及其空间规定性等内容,但多数情况是,当这种类似前康德意义上的空间观被推广至社会历史领域时,便被习惯性地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之中,从而遮蔽了其本身所本有的批判的哲学维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入,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二元论式的理论架构,也将以自然优先性为深层逻辑的诠释策略转换为一种基于特定历史境遇的主体间的关系性阐释,一方面扭转了以往哲学研究中忽视生活世界以及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的倾向,另一方面也为形而上学的抽象空间观的疏离与扬弃奠定了哲学的本体论前提。这里暂且避开学术史层面的意义探讨,而仅就马克思空间观的具体内容加以展开。

实际上,马克思对空间的探讨并没有囿于物质世界的本体论假设,而是通过—

221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

“生产”的中介推进到了以社会性为核心的认识论与价值论的解读。马克思认为,“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4]对于生产活动而言,马克思强调了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生产活动并非单纯以生活资料为内容,它实际上也意味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本身,用马克思的话说,“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15]其二,马克思特别肯定了“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16]即人们通过改变自然存在物的具体形态而获取生存条件的生产行为必然涉及空间的生产,因为任何客观物质都会独占具体的空间形态,二者的改造或说形塑具有同一性,就此而言,尽管没有关于“空间生产”概念的明确辨析,但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在逻辑上涵盖了这种生产的可能性。

值得指出的是,被生产的空间凭借着感性活动领域的不断切近而得以辗转到生活世界领域,进而获得了社会历史的具体规定性并成为社会关系的表征,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7]换言之,凡是能够被我们描述的空间,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现实性并作为人的积极存在而言的,正是在感性活动中,“时间绵延”这种易感的主体性的确证形式开始了空间性的转换,至此,原本作为物质的广延性标识的空间也开始表征主体的生存状态,例如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期,人们面对的是一个生产力低下、空间逼仄、四维不张且交往锁闭的地理格局,马克思称之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8]随着生产的发展,摆脱了生存之累的劳动者开始走出地域性的空间苑囿,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分工的细密化与交换的普遍化使得人们能够将社会交往诉诸更为广阔的格局,从而为以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自由时间的空间转换奠定了物质前提。

马克思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劳动对象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19]这里的“存在的形式”既可理解为劳动时间的客体化,也可视为感性本质的空间凝结即空间的生产过程,空间本身的生产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的对象化与凝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破除空间壁垒与交往扩大的过程,并最终呈现为“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20]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论述是围绕时空二重视域展开的,其深层逻辑在于“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21]这里的“广阔天地”实际上就是“人的发展的空间”,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空间生产的全面性象征着社会关系的丰富性,马克思将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为现实层面的个体本质,所谓自由全面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人们能够在全面把握自身社会关系,即能够使空间生产呈现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同一性。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特定的历史时期即资本主义阶段,空间生产的原则与理路便显得复杂起来,这一方面源于空间较之于另一个实践活动的可感维度———时间的含混与

321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第6卷)

不易察觉性,另一方面则源于资本的躁动与不安。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进行变革,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22]此处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生产工具的变革及其指向的是资本的增殖逻辑;其二,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指向的资本意识形态控制的维系。二者均无一例外地涉及资本的空间逻辑。

资本的空间逻辑可区分为资本的空间化与空间的资本化两个层面,前者关乎的是资本的空间结构问题,对应的是资本的增殖逻辑;后者涉及的是资本存续的问题,关系到人类解放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资本天然带有利润渴求,而利润增殖根植于生产领域,资本因此会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的效率、规模以及提高质量,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早期,商品交换的利润渴望必然外化为领土扩张的空间诉求,力图通过资本横向交换体系的确立来支持一种共时态的空间积累策略,为封建宗法的自然资本转向大工业孕育的现代资本奠定物质基础。正如马克思提到的那样,“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23]销路的打开、市场的拓展乃至不同地理学尺度上的生产要素聚集(如城市空间的生产等)均可视为资本寻求世界市场的直接表征。

应当指出的是,资本的空间化也意味着空间的同质化,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众所周知,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资本积累不仅是单个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也是维系生产方式的首要途径。但不可避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利润率会下降,而利润量会随着所使用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加”。[24]为了保证有效的利润获取而不致破产,资本必将不断提升投资比重,但当追加的投资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利润率的进一步下降,这既是资本积累的内在悖论,同时也是催促着资本“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25]的根由。但空间时代的权力拓殖并非依靠坚船利炮,而是以生产与交换为核心的普遍交往的结果。我们知道,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商品生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基础,其逻辑前提是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耗费的抽象与剥离,“这种简化看来是一个抽象,然而这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每天都在进行的抽象”。[26]其结果便是社会关系的普遍物化与资本权力场域的拓殖;更为重要的是,空间资本化了,即空间及其生产不仅统摄了资本存续的条件、手段乃至形式等一切范畴,也表征为“资本一般”的逻辑形态,并书写了新的意识形态神话。特别是当空间以商品的姿态进入流通领域,膨胀的剩余价值赋予了空间以资本的属性,成为马克思意义上的“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7]可见,资本的这一殊相形态为其自身提供了新的存续和发展路径,但马克思并没有忽视资本试图空间化自身权力结构的趋势,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洞穿空间的意识形态意图便跃升为马克思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421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三“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的时空辩证:走向人类解放的空间跨越

《资本论》及其手稿具有丰富的空间内涵。在其系列文本中,马克思由“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双重指认出发,将时空辩证的方法论原则应用于资本周转与再生产的分析,系统构建了以“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时空辩证为基础的空间解放政治学,实现了空间之于时间的形式从属(借黑格尔的过程辩证法洞穿资本试图虚无历史的意识形态意图)到成为目的本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的逻辑转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以资本批判为指向的空间诠释构筑了当前西方左翼思想界的新的理论地平,不难看出,若没有马克思异于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空间分析,不论是谈论空间生产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列斐伏尔,还是以《资本论》为分析对象的地理学家哈维,其话语都是难以为继的。鉴于行文逻辑,此处以“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的时空辩证为例,揭示马克思的解放政治学所蕴含的空间维度。

具体而言,马克思的解放政治规划既有历史性的憧憬也有空间性的建构,二者并存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话语之中。众所周知,自1845年开始,以哲学家的形象崭露头角的马克思开始由哲学思辨转向“真正的实证科学”[28]的个中缘由,在于他不再满足于思想所把握的那个资本主义时代,而是要给予笛卡尔所设定的意识内在性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回答,即通过对资本交换原则的回溯与抽象,将思辨领域内的“扬弃”转换为生活世界的诊断与把捉,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29]所谓“真正的知识”,便是系统呈现于《资本论》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正是通过该方法的运用,马克思形成了以“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的时空辩证为核心的空间解放政治理论。可以说,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建构摒弃了道德觉悟或绝对精神等一切具有历史神秘主义倾向的因素,并为人类解放预置了以生产力为基准的科学前提。

通过概念梳理我们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便已初步形成了“世界历史”的概念,正如他自己所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30]可见,在理论形成之初,马克思便将历史的生成置于劳动实践的基础之上,并为人们创造历史的自觉与自由预留了现实的可能。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随着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初步阐发,马克思一方面批判了黑格尔基于“自我意识”的生成与演化的唯心史观,另一方面逐步明确了“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两个条件,用他自己的话说,即“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

521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第6卷)

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1]简而言之,即“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的扩大”。与之相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借由异化劳动理论所呈现的人学现象学视域中的“自由”(实际上是“定在中的自由”)也开始转换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空间。

明确了上述观点之后,我们再回转“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的考察。就马克思对于“世界市场”形成条件的考察而言,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历史”书写的物质基础,交往的展开则为“世界”的打开奠定了前提,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剩余劳动的创造趋势”和“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32]统一于资本的概念本身,资本按照自己的面貌所创造的世界必然以“世界市场”的形式加以呈现,因为“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33]这里实际上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世界性维度的交往实践作为“人化自然”的特定的历史阶段,体现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只不过资本逻辑的介入通过异化的手段赋予了该历史阶段以市场性的特征。其二,资本出于无限的利润诉求,必然要求用时间来消灭空间,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流通空间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34]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消灭”并非物质空间形态的消解,而是“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即更多地指向为一种时空观感的转换;但与此同时,“消除”也就意味着“凸显”,即资本开始更多地将剩余价值的获取纳入空间的考量,因为空间的“消除”即意味着资本周转的加速。其三,“世界市场”日益呈现的危机趋势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命运走向。在马克思未竟的《资本论》写作中,终章的篇名即为“世界市场和危机”,可见,对于世界市场命运指认不仅是资本批判的逻辑环节,同时也是解放政治规划的前提性的指认。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时期,马克思便提出将“世界市场危机必须看做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的综合和暴力方式的平衡”,[35]这实际上就相当于赋予了“世界市场”一种总体性的危机视域,其危机或瓦解必然导致“世界历史”迈向新的社会形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36]

可见,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时空之辩有三个理论关键点:物质劳动的实践基础、时空的共予性维度、解放政治的指向。明确了以上三点后,我们接下来探讨这些关键点是如何统一于以解放为旨趣的“世界历史”理论之中的。按照马克思的指认,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即“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37]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38]可见,只有将“世—

621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

界历史”理论纳入解放性的理论思考,方能将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由”上升为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解放”。这里还留有“世界市场”的概念尚待考察。按照上文的指认,“世界历史”的基础在于生产实践活动,按照时空共予性的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物质生产活动的空间指向性构成了“世界历史”的演进动力,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39]而从空间性的角度来看,个人也只有摆脱世界市场对个人交往空间的支配,才能真正回归自由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世界精神等等的圈套),受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由此看来,“世界历史”现实化不仅需要空间生产的支持,同时也有赖于资本支配的“世界市场”(实际上是空间的资本化所形塑的物化空间)的扬弃,“世界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人类解放的空间跨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687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87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58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996 99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426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8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89页。

[9]包亚明:《现代性的空间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40页。

[10]包亚明:《现代性的空间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40页。

[11]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4,p.25.

[12]李春敏:《资本积累的全球化与空间的生产》,《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1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2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2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7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53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89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211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39页。

721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第6卷)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第281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第391页。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875276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第19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834页。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26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26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27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8页。

[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88页。

[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88页。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69页。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47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532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9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7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4页。

Historical Dialectics and Space Hermeneutics of Capital —On the Spatial Connotation of Marx's Emancipatory Politics Theory

Gao Xiaoxi

Abstract:Space issu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left-w ing camp,and discusses about epistemology and axiology of space have risen to the central category of current emancipatory politics theory.M 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xamines the logic of capital space from the aspects of“spatialization of capital”and“capitalization of space”and constructed Space Hermeneutics centering on capital critique and human liberation though space-time dialectics of the system of“w orld history”and“w orld market”,providing necessary discourse resources for the“space transfer”of criticism of capital and the revival of radical ethos it triggered.

Keywords:Space Transfer;Space Production;Emancipatory Politics;Historical M aterialism

821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辩证法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 ———论马克思解放政治的空间意蕴 * 高晓溪**摘要:空间问题日益成为左翼思想界的关注焦点,对于空间的认识论 探讨与价值论提升成为建构当前解放政治理论的核心范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两个方面审理了资本的空间逻辑,通过“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时空辩证系统建构了以资本批判与人类解放为旨趣的空间诠释学,为资本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及其引发的激进社会思潮的复兴提供了必要的话语资源。 关键词:空间转向空间生产解放政治历史唯物主义 列斐伏尔等理论家对于空间问题的关注引发了左翼思潮的“空间转向” ,对于空间的认识论探讨与价值论提升日益成为批判资本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途径。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而言,空间性的叙事维度似乎并不如历史主义那样易于理解和把捉,这种貌似不相往来的理论“缺失”也一度招致了激进的空间理论家的抱怨。但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由于资本主义尚未在彼时的欧洲呈现全部的现代性优势,马克思才相对弱化了共时性层面的空间探讨,并转而凸显了资本试图消解的人类社会演 进的历史性维度;至于上述原则所引发的某些“指责” ,更多的也是源于“现代”与“后现代”的视域分野而非本体论层面的视角“缺失” 。必须承认的是,历史性的叙事偏好并没有湮没空间性的叙事视角,不论是对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考察,还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横向解构,均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向度,特别是当马克思试图再现资本的政治经济学过程的时候,以“世界历史”和“世界— 91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专项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阐释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研究”(18VSJ013)阶段性成果。 高晓溪,男,河北廊坊人,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20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EMBA招生简章

一、学校特色与优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深厚人文底蕴和财经政法特色 学校由陈毅和邓小平创办于1948年。目前形成了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秉承“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打造以财经、政法为特色,人文底蕴深厚的人文社科类大学。 ◆入选国家学科建设高校 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经、法、管”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群 学校目前拥有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民商法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经济史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形成了“经、法、管”领域的学科集群优势。学校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强调经、法、管三大学科的交叉互动、渗透与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MBA教育特色与优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全国第二批举办MBA教育的院校,1994年开始招收MBA。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作为MBA教育的主管学院,秉承“立足中南,面向世界,成为经法管融通的商学院”的愿景,以“创造商学新知,贡献商业智慧,培养商界精英”为使命,知行求真,诚信致远,打造中国和世界商科教育领域的“中南派”!经过二十余年发展,MBA教育形成了以下特色与优势: ◆举全校之力:专业整合二十多年MBA办学经验 学校是全国第二批办MBA教育,办EMBA教育的院校,树立“举全校之力”办MBA教育的方针,设立专门的MBA教育中心,作为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举全校之力,专业办MBA教育的平台。专业、专注的办学体制,保障我校MBA 教育办学资源与质量,累积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学科特色优势:整合全校“经、管、法”优势学科资源 MBA教育以会计、金融、法律、财政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师资为基础,围绕每一门核心课程构建了20个虚拟课程教研室,从全校相关领域优选教师团队,保障了MBA教育师资质量。 ◆复合技能导向:“精财务、通管理、懂法律、善投资” MBA项目整合了学校“经、管、法”优势学科资源,设计了独特的课程体系,除了工商管理核心课程外,突出“经、管、法”领域的特色内容,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团队项目、企业调研突出“经、管、法”知识的融合,培养财经与政法融通、专业与责任并重的复合型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影响和引领中国商业文明。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上明确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的理念。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于企业管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的重要。 其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之上,停留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之上,需要联系实际,密切的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

我的大学(完整版)

我的大学 1.序: 我叫XX,现系武汉X大学管理学院06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学生。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村里人都不富裕,但人们都很淳朴。勤劳善良朴实的父母给予了美好的童年,家境贫寒造就了我独立自主,懂事的性格。虽然也曾有过一段家境殷实的生活,但因我被一段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往日生活的平静,夺走了原本幸福的一切。接下来就是一家人为了给我看病到处颠沛流离,尝遍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甚至是在我生命垂危的时刻,父母也没有放弃过为我治疗,虽然最终倾其所有,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大家还是蛮欣慰的。 虽然我一直对家人感到内疚,特别是在我正需要大笔钱治疗的时候,哥哥放弃了读高中,提前出去找工作了,每当想起此事,我都感到愧疚万分。但父母总是安慰我:“困难总是暂时的,我们的生活会慢慢变好的,你现在就是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你不欠我们的,我们所做的都是应该的。” 其实我知道,父亲怕我干不了体力活,才会痛下决心,让我继续读书。哪怕是在我高考失利后还是毅然决定让我上本科院校,接受一个良好的教育,更好的成才。 也许我的经历很普通,因为我们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学生游离于辍学的边缘,究其主要原因,那就是贫困,又人为的,也有天灾,越是贫穷防范风险的能力就是越差,很难想象,如果家中的一个顶梁柱倒下了,对整个家庭无异于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生活还要继续,活着的人还要还要顽强的走下去。积极探索如何预防和减小风险方法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现在继续,将来也会。 2.理想篇: 曾经和一个同学一起讨论“自己为什么而活?”的话题,当时那个同学感慨万千的说:“以前是为父母高兴而活,拼命学习考出好成绩让他们高兴,经过这几年来的思索,我总算明白了,我要为自己而活,这正是父母所期待的,学习成绩好只能让父母高兴一时,但我要是活的快乐的话,那父母就会长久的快乐。” 听了他的话,我只是笑笑,我很赞同的他的想法,但是要我为自己活的精彩而活的话,我放不开,也许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先让父母一时的高兴也值得的。 曾经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给了我热心的帮助,国家政策也给了我无私的帮助,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让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让我体验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那就是尽自己有限的精力让其他的人活的快乐,回报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就必须付出百倍的艰辛,要想将来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像海绵一样尽最大的可能吸收水一样来吸收知识,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3.政治篇: 青春是美丽的,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可以因虚而懊悔,也可能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向辉煌壮丽的成年。没有追求与理想,人便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缺少了人生航线上航标,人便会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难以到达理想的彼岸,更不会完全发出自我的光和热,激发出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一个人要想大有作为,必须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政治紧密的联系起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毕生的梦想。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开展的各种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党的认识。

全国名校简介

一: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问题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81个研究机构,145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有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 7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大学、科 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

? 1. 、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 (1/1分)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正确答案: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D、有机化学成就E、地质渐变论 答案解析: ?多选2. 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主要方法有: (1/1分)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从感性到理性 创新思维 顿悟(直觉与灵感) 观察与记忆 正确答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顿悟(直觉与灵感) 答案解析:无 ?多选3.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 (1/1分) ①人与自然的矛盾 ②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③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④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⑤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正确答案:①人与自然的矛盾④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答案解析: ?多选4. 技术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1分) 目的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多样性与专用性的统一 社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功利性与折衷性的统一 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目的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多样性与专用性的统一社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功利性与折衷性的统一 答案解析:无 ?多选5. 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1分) 不可替代性 不可加和性 不可逆性 非磨损性 不可分性 可共享性 无限增值性 正确答案:不可替代性不可加和性不可逆性非磨损性不可分性可共享性无限增值性 答案解析:无 ?多选6. 以下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的是: (1/1分) 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辩证法与历史教学

辩证法与历史教学 ——浅析辩证法思想在历史探究学习活动中的渗透 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 王建辉 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转化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动态的探究学习方式。在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辩证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教育理念,在四年的课程改革中,我努力将辩证法思想溶于历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精神与素养。 一、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塑造的,人的性格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综观中国历史上众多的人物形象,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皇帝的开明、残暴、昏庸,历史名人的聪明睿智、博学多才,反面人物的阴险奸诈、反复无常,一般人物的多才多艺、性格奇特等等,构成了一个个复杂的历史画面,也给我们学习、探析历史人物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1、暴君。秦始皇、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秦始皇奉行专制统治:焚书坑儒、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利用残酷的法律统治人民。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开凿大运河、巡游江都、发动战争,扰得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有同学发表观点:“虽然他们的暴行确实导致了农民起义,造成了亡国的悲剧,但是用历史的眼光看,他们也有其历史的伟大功绩:秦始皇顺应历史与人民的愿望,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创立了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他在位期间,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方面的措施,整顿了战国时期各国混战留下的混乱局面,治愈了战争创伤,发展了当时的文化与经济;修筑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的骚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商业城镇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巩固了国家统一。他们的功绩也将永载史策,而我们习惯上被他们的残暴遮住了眼睛,看不到他们的历史功绩,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大忌”。 2、明君。在众多的帝王之中,比较开明的当数汉武帝、唐太宗。汉武帝在位时期,发动了三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稳定了边境;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改革货币制度,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发展了经济;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题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释义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法经 2、决事比 3、五服制 4、官当 5、保辜 6、刺配 7、厂卫司法 8、预备立宪 9、贿选宪法 10、保安处分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唐朝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 3、简述《大清新刑律》相对于传统刑法典的主要变化 三、论述题:(共1题,共20分) 论《唐律疏议》的历史地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横线上。共10题,每题1分) 1.汉朝时的判例法叫做。 A.廷行事 B.条例 C.断例 D.决事比 2.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于时期。 A.元 B.明 C.清 D.南京临时政府 3.首次规定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的法典为。 A.《九章律》 B.《北齐律》 C.《开皇律》 D.《唐律疏议》 4.古代刑法典中的“名例律”篇为首创。 A.《九章律》 B.《魏律》 C.《北齐律》 D.《开皇律》 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A.《法经》 B.《唐律疏议》

C.《开皇律》 D.《宋刑统》 6.中国近代第一部效法西方的专门刑法典为。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现行刑律》 C.《暂行新刑律》 D.《中华民国刑法》 7.在代,对宗教教徒的审判实行专门管辖。 A.夏 B.商 C.元 D.清 8.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司法机关最早形成于时期。 A.汉朝 B.曹魏 C.北齐 D.唐朝 9.“训政”理论首创于。 A.袁世凯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蒋介石 10.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公开颁布成文法的国家为。 A、晋国B、郑国 C、魏国D、秦国 二、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5分) 1.春秋决狱 2.廷杖 3.六礼 4.领事裁判权 5.秋审 6.折杖法 7.保安处分 8.义绝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唐律疏议》中对官僚贵族在刑法适用上规定了哪些特权?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174125221.html,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指出:积极应对法学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媒体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体现法学用户意愿的资源建设与营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5、体现用户意愿的资源建设与营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6、夯实工作基础、净化学术环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制度建设实践为例 7、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问题调查分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为例 8、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9、填补世界会计史的空白——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道扬 10、伟大的人格,卓越的贡献——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纪念杨时展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1、相对“就业易”形势下财会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心理与指导——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政治经济学丛书”评介——兼评《生产关系二维理论与产权分析》和《交汇与分野》 13、论公法学博士培养机制改革——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其他典型培养单位的比较分析 14、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索--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为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174125221.html, 15、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思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 汉学院为例 16、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先行者——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 17、特色鲜明成绩显著——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博士点导师文集 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灿明同志为《湖北财税》题词 19、探索就业举措抵御就业寒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促进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 20、水污染防治须出台“硬’’法——专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吕忠梅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大全 1、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2、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战略及其实现机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3、中国新型法治智库研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 4、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模式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卢现祥教授访谈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王波作品选登 6、高校研究生导师聘任制度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7、科研训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为例 8、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 9、将风险评估引入食品安全风险行政调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戚建刚谈风险评估与行政调查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台生刘哲瑜曾经的合唱队领唱讨厌现在 的民进党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范文

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基本内容。P4 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过程。P8 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P11 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 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P19 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现在自然观发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 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论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它的基础思想是什么?P31 P32 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发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发展?P32 P34 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P39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 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特征?P43P44P45 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基本特征?P47P50P52 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规律性?P53 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 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 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 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 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 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 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 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 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 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 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基本思想?P99P101 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P102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P106 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 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 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P119 3.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性?P127 5.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则?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 2.科学研究的经验层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 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则?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 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 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 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 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 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 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 P183 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基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 P183P185 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 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 2.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常见模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 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 P214 P216

历史辩证法主客体向度的双重推进__省略_路易_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_的解读_王巍

历史辩证法主客体向度的双重推进 )))对5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6和5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6的解读 王 巍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1848年欧洲革命对马克思哲学发展有重大影响。5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6和5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6构成了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到狭义历史唯物主 义转变的关键环节。这种转变表现为历史辩证法主体线索与客体线索的双重推进,尤其是对主体线索(无产阶级)的理解不再是外在于客体线索的发展,而是负载于其上。同时,马克思对工人的阶级意识与资本主义异化社会中的观念形态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也做出了深层剖析。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客体向度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09)03-0300-05 收稿日期:2009-01-08 作者简介:王巍(1986-),男,安徽黄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如果说5德意志意识形态6是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地,而5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6展现了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历史现象学批判 [1] ,那么可以说,51848年至 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6(下文简称5法兰西阶级斗争6)和5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6 (下文简称5雾月十八日6)及同时期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形成的5伦敦笔记6则是马克思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向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过渡的关键性文本。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窥见5伦敦笔记6的全貌1 ,但通过对5法兰西阶级斗争6和5雾月十八日6的文本分析,还是能够捕获到马克思此时思想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痕迹和特征的。 从1848年革命爆发到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确立帝制的整个过程中,巴黎的无产阶级都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激情,但却毫无例外地遭到了失败。他们非但没有像5德意志意识形态6和5共产党宣言6所宣称的那样失掉锁链,从而使/社会本身获得了新的内容0,反而使/国家回到了最古老的形态,回到了宝剑和袈裟的极端原始的统治0 [2]588 。如何看待这 一复杂曲折的历史,并将它同自己的理论思考结合起来,成为马克思当时面临的重要任务。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之后,马克思开始意识到现实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并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的阐释。5法兰西阶级斗争6和5雾月十八日6便是马克思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两个 十分重要的文本。正像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在1848年革命之初还残留着对革命的盲目乐观情绪,而5雾月十八日6则/永远抛弃了这种幻想0 [3]508 。马克思先前那种对革命激 进的、乐观的态度明显让位给了沉闷的悲观情调,但他从未放弃革命的理想和目标,而是在理论上进一步思索这一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 一、重评5雾月十八日6的理论意义 传统研究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在5德意志意识形态6中马克思已经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之后的著作不过是用这种基本原理去解释和说明具体的现实问题。譬如说,梅林的5马克思传6对5雾月十八日6的评价就侧重于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去分析现实问题这一视角:/在这部闪烁着智慧和 300

某勤工助学爱心报亭公益创业项目

报 亭 项 目 策 划 书 新长城自强社 二零一二年三月一日

目录 一、校园书报亭项目概述 (4) (一)校园书报亭项目概述 (4) (二)主要业务 (4) (三)地理位置 (5) (四)经营时间 (5) (五)特色经营 (5) 二、市场调查情况以及分析 (6) (一)周边书报亭调研 (6) (二)市场状况分析(SWOT) (7) (三)综合现状分析 (8) 三、运营方案 (9) (一)产品范围、价格 (9) (二)营业时间 (11) (三)特色经营 (11) 四、财务报表 (12) (一)初期投入预算 (12) (二)投入—产出分析 (15) 五、人力资源管理 (15) (一)创业团队介绍 (15) (二)企业结构 (16)

(四)人员招聘 (17) 六、收益与展望 (18) (一)直接收益 (18) (二)间接受益 (19) (三)实习基地 (19) 七、合作方式 (19) (一)我方出资自负盈亏 (19) (二)前期我方出资自负盈亏,后期转型为勤工助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双方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校方出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具体运作制度 (20) (一)日常营业制度 (20) (二)财务管理方法(见附录) (21) (三)销售表、经营登记表、结算表、现金日记账表、财务审批表(见附录) (21) 九、附录 (21) (一)校园报亭财务管理办法 (21) (二)销售表 (25) (三)经营登记表 (26) (四)结算表 (27)

武汉高校变化史

武汉高校的变化: 本文主要着重介绍武汉高校的变化,包括高校的数量,学校条件的改善,在校生人数,办学质量,办学模式及各个高校之间的合并史。 武汉高校的数量变化: 武汉现在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中国第二(一本高校10所,二本12所,三本高校23所,高职院校30所,另有军事院校7所。在国家允许独立学院创办后,武汉地区的独立学院开始迅速增加,但是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滥竽充数之流,武汉的独立院校取得不俗成绩。 武汉高校人数 在全国高校扩招的氛围下,武汉的高校人数也创下历史之最,也为世界之最,现在武汉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为104万。这个数字不仅表明武汉高等教育的欣欣向荣,同时也是武汉学子素质的提升。众多的高校学子将为武汉乃至全国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 武汉高校的硬件设施 在国家对教育的大量投资下,加上各个高校的自力更生,武汉高校的硬件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的学习条件有了质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不仅在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的同时,也将学生的课外活动设施和生活条件作为重点。 武汉高校的办学模式 武汉高校的办学模式基本上是和全国高校的办学模式变化步骤一致。总共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转型是20世纪20年代,以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为标志,武汉高校主要以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参照系进行的变革。这个时期比较有名的大学是国立武汉大学。 第二次转型是新中国成立后,以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改革为标志,中国大学开始了对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全盘照搬,整顿综合性大学,发展专门学院,其中首先是高等工业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对政法、财经院系予以适当合并集中。这次的转型为新中国及时提供了众多的人才。经过这一调整,高校规模扩大了,内部结构得到根本性改造,各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均较前明确,高校区域布局也得到了改善;工科院校得到了发展,综合大学得到了整顿。调整后工科学生数大增,使高等教育基本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调整奠定了武汉高等院校的基本格局。 第三次转型是改革开放以后,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为标志,中国大学以欧美高等教育模式为主,参照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经验,走上自主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模式的道路。在这个时期,以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众多武汉高校均开始不同程度的转型,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武汉高校的强势学科 原先的武汉地区的高校因为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各个高校的科目设置单一,毕业生缺少对其他科目最基本的认识,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横向发展。在90年代的转型后,这种情况有了质的转变。现如今,武汉的高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大门类中都有突出表现。 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这两所高校同时为985高校,在两个学校的不同侧重点下,均在各自领域取得骄人成绩,如武汉大学的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名2015【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薪火相传,学校秉持博文明理middot;厚德济世之校训,传承希贤希圣middot;不舍昼夜之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中南财经大学2015的排名: 2015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总分 全国排名 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 办学类型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65.21 59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64.40 73 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3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64.25 76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63.97 81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63.72 87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63.20 111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62.48 138 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62.19 159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61.58 200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0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61.57 202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一切学说的基础,这就必须从对物质世界本身的研究开始,而“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离开了自然界来讨论辩证法,一切都是空话,因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本文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的两大主要内容,西方学界对其的批判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几个方面来阐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历史渊源主要内容批判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 2012级——安全技术与管理郑毅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凸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体现了社会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互动性,彰显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和尊重社会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解决新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是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发展的最新阶段。 一、科发展观凸现了人民群众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中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那么这个“人”是谁?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还是具体的现实的有联系的人?答案是明确的,即这个“人”是“人民群众”,是有知识的人民群众,是有素质的人民群众。人的概念明确了,“本”又是什么呢?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本”是指根本、本源,是指评判一切工作得失的最终标准。 “以人为本”是建立在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是伴随着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各种发展观演变的历史。从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阿奎那的“上帝推动论”,到康德的“人是目的”,再到尼采的“上帝死了”,人们经过了原始图腾崇拜时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中世纪经院神学时期的“以神为本”的发展观,金钱拜物教时期的“以钱为本”的发展观,最终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以神为本”的。在人类诞生伊始,对于刚刚从

古代类人猿经长期劳动形成的人类来说,每一个个体的生存能力相比较于强大的自然力则非常弱小,但是人之为人,在于人要创造一个意义的世界,要创造一个价值的世界。因此,人类是不甘于像动物那样本能地生存于自然界之中而沦为自然的奴隶,而是力图创造一个属人的生活世界从而成为万物之灵长,但是人类的这种从奴隶到主人的转变历程却是相当的漫长。在狮身人面像那里,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己是来源于动物界的,但人却是力图挣脱动物性的束缚而以人的面目出现,体现了人类开始对自己“从那里来”的反思,体现了人对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统一的原始认识。然而这种人类对自身清楚的原始认识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日渐模糊,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上帝形象,高高在上地悬浮在空中,而人只能仆伏在地虔诚地对上帝进行礼拜,以期待在自己生命终结之后能进入天堂,这表达了人类对自己“到那里去”的关注,说明了人以神圣的名义将自己的肉体与精神断然裂开。然而神圣的上帝由于其高高在上而远离了人的世界,上帝的光辉由于对其需要帮助的人无能为力和对其必须惩戒的人放任自流的结果而日渐消退,上帝的破灭让尘世的人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开始重新确立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也充分表达了人类对“现在在世”的思考,说明了人正努力重新将肉体和精神统一起来。因此,“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建立在整个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 以人民群众作为评判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准的形成也是建立在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夺取政权过程中,由于与敌对阶级和反动势力之间的阶级斗争具有“你死我活”的残酷性,我党在阶级斗争中逐渐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革命斗争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并且人民群众也的确发挥了主体性的作用,从而确保了革命的成功。建国以后社会主义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