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的有关精神,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确定为我校的“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核心课题。选择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网络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第二,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带来了更加实用的辅助;第三,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本立意的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次课改关系到亿万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教师来说,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广大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取决于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参差不齐:有些教师使用比较恰当,信息技

术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不少教师程度不等地被信息技术所左右,信息技术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变成了“高科技污染”。如何使整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我们想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做一些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新课改进绵薄之力,发挥我校作为现代化示范初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3、我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2002年,我校被评为省首批现代化示范学校,2004又被市教育局授予课改学校实验基地铜牌,这些促进我校把整合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我校也因此得益,成为一所热门学校。

本课题研究针对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优化课堂结构,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的广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地演示工具,课堂上热热闹闹眼花缭乱,使信息技术变成教学过程中的“高科技污染”,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和谐相处、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或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圆满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我校从一所热门学校向品牌化学校发展。

二、课题界定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我们课题里主要指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相互渗透,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或过程,从而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它强调各自特征和继承性,在整合中并不丧失各自的特征。整合是一种和谐,被整合对象要彼此适应这种和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在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日益普及,理论研究研究日益深入细化,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专著已经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实践层面,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而且推出了大量的精彩的教学实例。

我校作为省级示范初级中学,十五期间的研究更加深入,着力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研究信息环境下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学校被南京市教育局确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向各学科普及,推出大量成功案例,课题研究顺利结提,被评为优秀课题。可以说学校在信息环境下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上已经总结了宝贵的经验,锻炼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对新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而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构意义的,因此每个个体可以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方式理解知识的一部分或某些方面。为了使学生建构知识的完整意义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主义采用以下的教学原则:(1)采用情境教学;(2)协作学习(支架式教学);(3)随机通达教学(4)自上而下的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而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自由与多样,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师传授,他们可以更加主动!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说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手段支持下的课堂更具有优势与活力;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有利于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的激发;

3、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4、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突显开放性与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六、课题研究的变量

1、自变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

2、因变量:教师的教学方法、整合水平

3、干扰变量:社会环境、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及态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等因素,会对本课题产生一定的干扰。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尽可能避开突出的个体情况而研究老师的整体发展情况

七、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所有老师

八、学科范围

以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为重点研究学科,课题研究辐射到化学、生物等学科。

九、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的素质。让学生在新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整合的意识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一代科研型的教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走出师生减负增效的新路,使我校成为一所品牌化的学校。

十、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目前我校在整合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整合环境下备课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3)整合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

(4)整合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

十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

(1)调查目前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现状;

(2)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教学效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

2、个案研究法

选取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实例个案研究。

3、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

4、文献法

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十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有效整合方面的研究,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课前备课、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解决好主体和客体、手段和目的、预设和生成等之间的矛盾,力争使整合达到最佳结合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2月—2006年6月

2006年4月: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组;开始对我校如何进行此课题的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研究方案。运用调查研究法,调查我校在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撰写《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状的调查及分析》(负责人:肖莉萍)2006年5月到6月:制定课题研究的活动计划,课题组开会学习讨论国内外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负责人:王跃平)第二阶段:2006年7月—2007年7月

课题组组织课题阶段实施,重点研究子课题2,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在有效整合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并从中选出部分向全市展示,撰写《整合环境下备课方式的探索和研究》(负责人:董秀明);摄制优秀实验课例录像;收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等。(负责人:赵晓燕)

第三阶段:2007年8月—2008年4月

课题组中期评估:分析第一阶段的材料与数据,写出中期实验报告与研究论文;进行中期评估、交流、研讨等活动。

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子课题3:在第一阶段研究探索的基础,吸取经验教训,加强理论指导,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撰写《整合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负责人:桑青),并向全校推广。

收集有关研究的教学案例、案例分析和研究论文,撰写《整合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初探》(负责人:马菁)。

第四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2月

准备结题,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整理有关材料,编辑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的研究专辑;申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做好结题工作。(负责人:王跃平)

十三、技术路线

研究中以网络技术应用和软件自主研发并重。

1、网络技术中以合理开发与应用校园网络平台为主,合理运用好校园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以及资源库平台。辅以广域因特网技术的应用。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体现则以教师自制软件的技术路线加以体现和实施。

十四、课题研究的现有基础与保障条件

1、国内外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阐述和实践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如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等教育技术理论。

2、围绕本课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06年3月,我们确定了课题,组织了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进行一些相关的调研工作,了解我校目前在整合方面达到的水平,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学习新特点及模式探索》《建立动态的时尚语文的学习体系》《挖掘语文资源,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一道选择题的思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计算机网络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观下理科探究教学的若干思考》等获得国家级、省市级的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研究,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我校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均是教学方面的骨干,在教科研方面有能力更有热情,其中“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六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3人;从组成结构来看,有教学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他们在各自学科的教学中有着自己个性化的研究和探索,他们都负责或参加过学校重要课题的研究。

十六、课题研究的研究措施

1、由组长常务管理;

2、教科室具体落实课题研究内容,统筹课题进度;

3、信息处负责信息技术的环境营造,提供技术支持;

4、专人负责资料搜集与整理;

5、每学期检查并向课题负责人汇报实验进度与阶段成果。

十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2、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3、研究论文《整合环境下备课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整合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整合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初探》等。

4、研究案例:《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活跃》等

十八、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1)宋成栋《现代教育技术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

(3)米竞《必然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国电化教育)

(4)李子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

(5)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

(6)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

(7)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

(8)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

(9)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中国教育报)

长沙理工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怀通高速公路K65+000~K66+400段 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课题类别: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夏赞良 学号:201124050321 班级:道路卓越1101班 专业(全称):土木工程(道路工程)

指导教师:邵腊庚 2015年 3 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1.1 设计背景及意义 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洪涝灾害或由地震等原因引起的水质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灾情发生时若能对水体进行快速提取并确定水域面,则对救援及预防工作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在提取水体信息、分析土壤含水量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因此对灾害地区水体区域进行快速准确提取并设计成软件,对后续的大规模应用尤为重要。 1.2毕业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除了毕业典礼,毕业设计其实也是完成大学学业的一个象征。要想真正达到毕业的要求,就必须通过毕业设计把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知识巩固与加深,熟悉各种行业规范,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本次毕业设计包括分析现有的水域范围提取、水域面积计算较为经典和实用的方法,利用MATLAB或C/C++进行软件编写,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测试等。其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培养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软件操作到设计,测试到应用等各种流程,从而掌握水体提取软件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始资料的采集方法与内容;掌握

水体提取参数的测定、选用及计算;基本掌握水体提取分析的程序与方法,达到熟练从事电信专业工作的能力。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1设计现状 2.1.1沥青路面设计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采用的是力学-经验法。其路面模型借鉴了SHELL 的理论设计法,把路面作为一种多层弹性体系。材料特性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表征, 土基回弹模量可根据现场实测法、查表法、室内试验法或换算法求得。各层材料统一采用圆柱体试件测定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模量。弯沉指标计算时, 沥青混合料用20 ℃抗压回弹模量,层底弯拉应力计算采用15 ℃抗拉强度与弯拉回弹模量, 也可以采用劈裂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 交通荷载以双轮组单轴载100 kN 为标准轴载,轮胎接地压强0 .70 MPa , 单轮当量圆直径d 为21 .3cm , 两轮中心距为1 .5 d 。路表弯沉计算时须计算双圆均布荷载的轮隙中心点的弯沉。验算沥青混凝土层和半刚性材料层的底部拉应力时, 须计算单圆荷载中心、轮隙中心处拉应力并取其较大值。设计标准是以2004 规范规定的设计弯沉和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标准。设计弯沉是表征路面整体刚度大小的指标, 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

录音笔常识

录音笔常识 数码录音笔知识一点通/录音笔小常识 1、录音模式 数码录音笔一般有提供LP(长时间录音),SP(标准录音)、HQ(高音质录音)三种录音模式。其录音的时间与音质成反比,录音时间越长,音质就越差,在不同的场所可采用不同的录音模式。 2、录音格式 录音格式,是指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格式有MP3,WMA,LPEC,ACT,ADPCM,TRC等录音格式。每个厂家使用的压缩技术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厂家,不同型号的录音笔采用的录音格式也不尽相同。 3、频率范围 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以恒定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响产

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成为频率响应,频率响应范围是最低有效声音频率到最高有效声音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为赫兹(Hz)。一般录音笔的频率响应在20~20KHz之间。 4、信噪比 信噪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它是指音源产生最大不失真声音信号强度与同时发出噪音强度之间的比率称为信号信噪比,简称信噪比(Signal/Noise),通常以S/N表示,对于音频播放来说,这个值越大越好。 5、声控录音 启用该功能,数码录音笔就能自动感应声音,无声音时,它始终处于待机状态,有声音时才启动录音,最大限度地避免存储空间和电能的浪费,延长了可录音时间。目前录音笔与MP3都有录音功能,但两者在产品定位上是有显著不同的。录音笔以录音为主,MP3播放器主要功能是音乐播放,录音只是其附件功能,两者使用的对象及场合也不同,录音效果也不同。雅佳A09在录音品质效果类型时有四种模式,分别为:

超高保真录音SHQ 384kB比特率 高保真优质录音HQ 192kB比特率 Android目前的应用丰富,能完成大部分PC的工作,而且兼容性和电池续航性更好。 优质录音模式SQ 64kB比特率 长时录音模式LQ 32kB比特率国内最高品质--384KB高保真无损还原。 (比特率越高,效果最佳,占用的内存空间相对要大。) 在语音模式停止(■)状态下,短按【循环】键在四种录音品质之间切换(即四种比特率)。雅佳A09针对不同的录音环境拥有五种模式,分别为: 降噪模式:适用于环境噪音很大,距离音源较近;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计算题题库

1.题目:电荷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杆上,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为a的P点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答案:解:设坐标原点位于杆中心O点,x轴沿杆的方向,如图所示. 细杆的电荷线密度λ=q / (2l),在x处取电荷元d q = λd x=q d x / (2l),它在P点产生的电势为 4分 整个杆上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势 4分2 题目:圆形平行板电容器,从q= 0开始充电,试画出充电过程中,极板间某点P处电场强度的方向和磁场强度的方向. 答案:解: 见图.,2分;,2分 3题目:氢原子可以看成电子在平面内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带电系统.已知电子电荷为e,质量为m e,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求圆心处的磁感强度的值B.

答案:解:由 有2分 2分 2分 2分 4 5 题目:一平面线圈由半径为0.2 m的1/4圆弧和相互垂直的二直线组成,通以电流2 A,把它放在磁感强度为0.5 T的均匀磁场中,求: (1)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如图),圆弧段所受的磁力. (2) 线圈平面与磁场成60°角时,线圈所受的磁力矩. 答案:解:(1) 圆弧所受的磁力:在均匀磁场中通电圆弧所受的磁力与通有相同电流的直线所受的磁力相等,故有 F AC = N 3分 方向:与AC直线垂直,与OC夹角45°,如图. 1分

(2) 磁力矩:线圈的磁矩为 本小问中设线圈平面与成60°角,则与成30°角,有力矩 M =1.57310-2 N2m 3分 方向:力矩将驱使线圈法线转向与平行. 1分6 题目:两根导线沿半径方向接到一半径R =9.00 cm的导电圆环上.如图.圆弧ADB是铝导线,铝线电阻率为ρ1 =2.50310-8Ω2m,圆弧ACB是铜导线,铜线电阻率为ρ2 =1.60310-8Ω2m.两种导线截面积相同,圆弧ACB的弧长是圆周长的1/π.直导线在很远处与电源相联,弧ACB上的电流I2=2.00A,求圆心O点处磁感强度B的大小.(真空磁导率μ0 =4π310-7 T2m/A) 答案:解:设弧ADB = L1,弧ACB = L2,两段弧上电流在圆心处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为 3分、方向相反. 圆心处总磁感强度值为

网上书店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5.2 用户管理 5.2.1 用户注册 如果成为会员,在购物的时候可以获得优惠,基于这个想法,顾客一般都会在这里先注册成为会员的。在主页上点击“新用户注册”就可以跳到会员注册页面,在会员注册资料中,分为必填资料和选填资料。注册页面为reg1.jsp填好一切资料后点击“好了我要提交”,提交到注册处理页面reg3.jsp.并使用JAVASCRIPT脚本进行验证,将用户名与原有的user表进行比较,若用户名已存在,则提示“此用户名已存在请重新填写”,经过验证后填写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的usr表中,点击“不行我要重填”进行重新填写。 5.2.2 用户登录 顾客经过注册后,可以用注册过的帐号进行登陆。在登陆界面login.jsp中或首页的登录框中输入帐号、密码、会员类型提交到user_login.jsp页面处理登录请求,将提交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原有userName,userprd,userType进行组合查询比较,验证通过后就可以登陆会员系统。如果是管理员进入管理页面manager/index.jsp,普通会员进入网站首页index.jsp,并且显示出用户名,将用户名存入session中后可以进行购物等所有操作。 5.2.3 用户登陆_2 顾客经过注册后,可以用注册过的帐号进行登陆。 5.2.4 用户信息查看 用户登录后可以查看自己的注册信息和在网站的消费信息,通过myinfo.jsp 显示用户信息。并出现信息修改链接,可以修改密码和注册信息,但是用户名不可改变。 5.2.5 用户信息修改 可以分别进行修改密码和注册信息,但是用户名不可改变。表单提交信息的约束由JavaScript完成,修改密码的处理页面是modify_password_save.jsp。用户信息修改处理页面是modify_info_save.jsp。数据库更新操作过程中,定义一个整

推荐-ISD44语音芯片翻录器设计 精品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 设计()题目:ISD4004语音芯片翻录器设计

()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任务书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计应041 姓名 一、课题名称:ISD4004语音芯片翻录器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1、项目包含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2、硬件包括:ISD4004读写模块、录放模块、输入模块、功放模块、电源模块。3、毕业符合规范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1、系统分析、功能模块设计 要求: 1) 描述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2)画出系统功能分析图 3)描述每一模块的功能 2、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 要求:1)根据系统功能分析的结果画出硬件电路模型图(草图) 2) 根据硬件电路模型图画出原理图并布出PCB板,用制板机制出电路板 3)在所制的电路上,焊接所需的元器件(同时在万能板上焊上所需的元器件,用于调试 电路时用,这样可以减少设计成本)。 3、各功能程序设计 要求: 1)跟据用户所需的功能,编写程序(在Keil uVision2编译环境下),主要以C语言为主,嵌入部分汇编语言。 2)思路清晰、各功能模块标明注释 4、系统功能调试 要求:1)画出实现每一功能的用例图 2)设计实现这些功能用到的视图、宏或程序代码 5、编著设计 要求:1)中应含各项工作内容 2)的最后一部分应含设计总结 3)满足要求的字数、严禁抄袭 四、主要参考文献: 1、《Protel 99SE电路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单片机高级语言C51Windows环境编程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大学毕业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毕业生毕业设计开 题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表 课题题目热氧化大豆油荧光物质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学生姓名王浩 所学专业农产品加质量与安全 导师姓名 *** 报告日期 2013-12-02 滁州学院教务处制 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为切实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工作,保证论文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设计(论文)之前都必须作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的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前,学生必须根据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师双向选择后确定选题,根据任务书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四、学生设计(论文)开题前需认真填写开题报告表,并向导师提出申请,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负责开题报告的评议。

五、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评议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学生开题报告评议结果须为“合格”方可开始论文写作。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不得少于3人 六、开题报告表应送交所在院(部)保存。 七、表中各项可自行加页

软件工程火车票预定系统的需求分析说明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火车票预定系统) 需求分析说明书The Specification of Requirement Analysis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0804班 姓名: 报告日期:2011年5月19日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计算机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已经变得普及化。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能高速度地处理事物的计算机更能提高企业办事的效率,减少由于人为因素所照成的误差,使他们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保持不败的地位。火车票订票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份,火车票订票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了火车票订票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系统实现了乘客查询信息、订票操作、取票操作、销售统计等功能,可明显提高对火车票订票的有效管理。 1.1 编写的目的 1)根据火车站工作人员的要求,探究此系统是否符合了火车工作人员和乘客的要求,以便于为软件的后期开发和维护做准备。预期的读者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和所有的乘客。 2)本报告是由谢缅(200850080404)独立完成。 1.2 背景 1)火车站工作人员要求为其设计一个火车票订票系统,以便方便工作人员和乘客对火车飘得相关操作。开发者是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4班的谢缅,用户为所有坐火车的乘客。 2)本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基本上没有相互来往关系。 1.3 定义 软错误:由于输入信息,或无法满足要求时产生的错误。 硬错误:由于其他问题,如网络传输超时等,产生的问题。 1.4 参考资料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惊雷.VC++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Google Web APIs Reference[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176861332.html,/api/reference,2005.5 2、任务概述 2.1 目标

毕业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1.选题背景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的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在一个国家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发展水平,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基于B/S 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实现方便快捷地管理、浏览、查询学生基本信息。系统设计并没有采取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模式,而是借鉴于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校友录形式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灵活多样化地管理,设计清晰、简洁,使用简单、明了,通过学生注册记录学生基本信息,省去了大量的信息录入工作,管理者只需通过后台管理界面轻松管理,无需直接操作数据库。与目前已有的一些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比较,整个系统新颖、灵活,方便操作,实用性极强。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B/S 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 的结构,运用ASP技术,以Sql Server 数据库为后台数据库,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和Microsoft FrontpageXP 为前台开发工具,Macromedia Flash MX 和Adobe Photoshop 6.0 为辅助设计软件,将实现方便、快捷查询学生基本信息作为基本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栏目: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取回密码、修改资料、用户排行、班级排行、班级留言、校园杂谈、班级管理、教师通信录、班级通信录、班级注册、访问统计、班级邮件列表、教师邮件列表、班级管理员申请、班级管理员辞职、退出班级、短消息、班级相册等,同时支持多种邮件组件,强大的系统管理,无需任何组件照片上传、安全处理非法用户注册和非法用户登录,定制班级开放等级等多种附加功能。该系统在结合网站安全的基础上,页面设计清晰、简洁,自成功运行以来,已经挂靠教育学院网站试用。 3.国内外研究动态 对管理信息系统较完整的定义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Gordon B.Davis 提出:“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这一定义说明计算机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工具,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计算模式从集中式转向了分布式,尤为典型的是C/S 结构(Client/Server 的简称,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两层结构C/S 模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得到了大量应用,最直接的原因是可视化开发工具的推广。之后,它开始向三层结构发展。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Web 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计算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 结构向更加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即B/S体系结构(Browser/Server 的简称,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4.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方法 4.1 系统组成和本人负责的模块 4.1.1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两大模块组成:.管理员管理基本功能和学生使用基本功能。 4.1.2 各模块简介 1.管理员管理基本功能包括系统管理员登录、管理员帐号修改、参数设置、班级和用

基于单片机的录音笔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录音笔设计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录音笔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论文通过对多种录音笔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选定STC90C52单片机设计了一个数码录音笔。本文提出并设计实现了基于STC90C52 单片机和ISD4004语音芯片的多功能录音笔方案。首先介绍了设计方案的选择,接着进行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音频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按键控制电路的设计、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等,设计中以STC90C52单片机主控制为核心,采用了美国ISD公司制造的ISD4004语音芯片实现录放系统的功能。其中按键控制电路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显示电路用LCD1602更直观的录音放音,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器采用通用型音频功率放大器LM386来实现。系统模块包括主程序模块、语音信号的采集模块、键盘扫描模块等,进行了程序流程的设计,编写了程序代码。系统实现了语音数据的录制、播放、暂停、循环播放、重复播放、选择上一段、选择下一段以及用LCD1602等显示相关操作等功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ISD4004 STC90C52录音笔录音

Recording pen based on MCU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digital voice recorder has been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favored paper on the design of a variety of voice recorder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elected SCM STC90C52 designed a digital voice recorder. This paper is proposed based on STC90C52 SCM and ISD4004 pronunciation chip voice storage and playback design schem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design scheme, then the hardware design, including audio input/output circuit design, button control circuit desig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ircuit design, design with STC90C52 single chip computer master control as the core, using America ISD companies manufacture of ISD4004 pronunciation chip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recording system. One button control circuit to control the whole system, display circuit with a LCD more intuitive recording playback, audio amplifier circuit amplifier using universal model LM386 audio amplifier to realize. System modules including main program module, speech signal acquisition module, the keyboard scan module, speech signal storage module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flow and write program code. System realizes the speech data recorded, play,pause, looping, aired, choose a long, choosing the next paragraph and use LCD1602relevant operating functions such as design has certain, the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ISD4004 STC90C52 Recording pen Recording

计算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计算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各种观念开始发生惊天巨变,各行业也开始转向信息化。而随着internet的普及与发展、随着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在不同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it产业的不断膨胀,各种各样的软件项目被飞快的开发出来。各种应用软件,各类实施项目不断被推出,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各类软件项目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规范的,系统的,安全的,高效的管理好各类软件项目,成为了当前各软件项目开发公司的最大难题。要想去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应用到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系统。软件项目开发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他需要各种软件开发人员投入到这个开发大军来,相互协调配合,相互提升。而对众多的软件公司或开发团队来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软件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给这一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带来可操作性的简便和准确的数据信息。softwareprojectsexploitationmanagementsystem就是为着这一目的开发出来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帮助软件公司架构规范的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过程(项目计划管理、监督与跟踪、需求管理、测试管理、缺陷管理…)包括:1、帮助软件公司进行有效的项目数据度量管理(针对seicmm3/cmmi3的标准);2、帮助各软件公司长效实施组织过程体系规范(iso9001、seicmm/cmmi);3、帮助软件公司建立项目过程数据库和知识库等。故本综述分别从基于b/s模式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对软件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综述。4、提高过程透明度,加强对项目的监

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河南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数字温度计设计 院(系):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200848300225 学生姓名:顾林 指导教师:管爱红 2012年2月26 日

一、选题依据 1.课题来源 a、电信系08级学生毕业设计选题 b、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温度传感器DS18B20具有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器、粮仓等日常生活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又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趋数字化,多功能的数字温度计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简化了数字温度计的设计,降低了成本;以美国MAXIM/DALLAS半导体公司的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以ATMEL 公司的AT89S52为控制器设计的DS18B20温度控制器结构简单、测温准确、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智能温度控制器。 2.课题背景 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系统、高级计算器、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多片微机应用系统。单片机的潜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当前用CMOS工艺制成的各种单片机,由于功耗低,使用的温度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一些特殊要求的应用场合,更加扩大了单片机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促使单片机性能的发展。而现在的单片机在农业上页有了很多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用到的一个物理量。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是使用温度计直接读取温度。最常见到得测量温度的工具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例如:水银玻璃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等。它们常常以刻度的形式表示温度的高低,人们必须通过读取刻度值的多少来测量温度。利用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构成的电子式智能温度计就可以直接测量温度,得到温度的数字值,既简单方便,有直观准确。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S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3.课题研究目的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而且现在单片机是市场热门的产品,我觉得我们应该熟悉、学习它。对单片机的进一步学习,使自己能够灵活的应用它。对C语言的有更加深刻的学习。

开题报告

辽宁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Dijkstra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研究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系)物流工程专业091 班 学生姓名黄仕勇 学号091204013 指导教师王冬梅 开题日期:2013年3月22日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 1、来源:生产实践 2、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 配送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是通过配送运输,配送中心才得以最终完成货物从生产商到用户的转移。由于配送中心每次配送活动一般都面对多个非固定用户,并且这些用户坐落地点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它们的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也都不尽相同。如果配送中心不进行运输路线的合理规划,往往会出现不合理运输现象,不仅造成运输成本上升,而且导致配送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经常对配送路线进行规划调整是大多数配送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在配送运输路线规划上,基本问题就是求最优路线,最优路线的核心算法就是最短路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其算法有很多种,其中传统的Dijkstra算法一般用于计算一个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小代价路径,并且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性能稳定,因而将Dijkstra作为研究对象对流配送运输路线规划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1、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是使用Dijkstra算法对配送路径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Dijkstra算法进行进一步改进,使其达到最好的优化效果。具体内容及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配送基本理论 2.1配送与物流 2.2配送运输 开题报告要点: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2、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3、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4、完成题目所需要的实验或实习条件。5、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不够用时可另附同格式A4纸) 1

应用电子毕业设计题目

应用电子毕业设计 题目

应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 总体要求: 1、给出方案与论证; 2、画出系统原理图和电路图; 3、主要电路设计与计算; 4、系统软件或程序;关键内容可在正文出现,其它程序列入附件 5、系统测试与指标; 6、稳定性与可靠性; 7、论文格式规范,其中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8、所有未在正文中列出的电路图、器件参数、测试数据等均列入附件; 7、在规定的时间内选定设计题目,制订设计方案,查阅文献; 8、每组任选一题,可一人一组,也可多人一组,分组最多4人。二人及二人以上一组的必须说明分工。 A类 1..智能化门锁系统 2.机动车驾驶员电子桩考试系统设计 3.多点温度采集与控制网络监控系统的实现-下位机传输协议及

应用程序设计 4.公交车汉字显示系统 5.XX商务楼智能化设计 6.XX商务楼智能化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7.某商场2~ 7层消防报警系统设计 8.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算法及输出驱动电路的实现9.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 10.自整定PID仿真研究 11.智能交通灯 12.手持机文本阅读器的设计---上位机软件13.手持机文本阅读器的设计手持机硬件14.EDA技术来实现数据通信 15.XX花园智能化系统设计 16.基于数字控制的三相逆变器设计 17.空调自控系统设计 18.三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19.无限传媒制播网络系统 20.交流双速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1.具有双闭环微机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22.单片机控制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23.信号发生器 24.单片机温度控制

25.单片机设计电热水壶 26.基于AD7135数据采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系统硬件设计及抗干扰处理 27.基于AD7135数据采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系统硬件设计 28.基于USB的数据通信模块研究与设计——驱动程序部分29.多点温度采集与控制网络监控系统的实现 30.应用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接口的设计 31.电流检测仪软件研究 32.软测量理论及其应用 33.远距离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数据采集模块 34.锅炉汽包水位和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 35.微机控制V-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36.基于USB的数据通信的研究与设计 37.电视监控系统 38.笼式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vvvf)设计——SPWM控制39.汽车站智能化系统设计 40.电话报警控制器的研制 41.关于某料筒切割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42.商场消防报警系统设计 43.XX大厦消防自动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44.行政楼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通讯系统设计

【最新2018】商务礼仪的开题报告-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商务礼仪的开题报告 篇一:礼仪的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分校外语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B.A. Thesis Proposal 论文题目: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s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与融合 专业:英语 学生:陈华 班级:0621011 学号:19 指导教师:吴西顺 日期:201X-4-6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业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作者:姬婉璐 学号: 201X3812109 专业:商务英语091

指导老师:岳晓娜 201X年9月7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秘书礼仪课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对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礼节的研究 学生姓名:李盈学号:201X41982 所在院系:文学院 专业班级:13级秘书指导老师:钟扬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古装剧占据着当今电视剧产量的相当比重。古装剧在亚洲地区盛行,其中又以 中国的拍摄水准及故事情节较为优秀。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古装剧的发行及热映,制片方面及剧情情节却越来越不严谨,以至于一些剧情偏离现实,从而影响观 众们对古代礼仪的认知偏差。对此题目的研究就是为了让人们对古代礼仪中的 日常生活礼节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研究中国古代生活礼仪对移风易俗建设 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文化史上下五千年,中国人以 礼而著名于世,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代礼仪中的生活礼仪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研究古代生活礼仪有助于我们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建设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对于此课题进行研究的人不在少数,当然也有很多关于这个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现。但是这些研究大都是对古代生活礼仪中的较大的部分进行研究,很少有进 行全面详细的研究。对此课题的研究要么是太笼统,要么是只选取其中一部分 进行详细研究。其中对古代日常生活描写的较全面较详细的书是《中国风俗通史》,此书按时代划分有原始社会、夏商、两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民事十二卷,此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风俗发 展的历史轨迹。但是十二卷实在太多了,我希望可以以论文的形式来展现古代 的日常生活礼节。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详略得当,通俗易懂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此课题研究目标是让人们了解古代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对古人的生活有个基本 的认识。

基于单片机的录音笔设计1

基于单片机的录音笔设计 作者姓名:谢斌专业班级:信息工程2009050101 指导教师:周冬梅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录音笔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论文通过对多种录音笔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选定STC90C52单片机设计了一个数码录音笔。本文提出并设计实现了基于STC90C52 单片机和ISD4004语音芯片的多功能录音笔方案。首先介绍了设计方案的选择,接着进行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音频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按键控制电路的设计、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等,设计中以STC90C52单片机主控制为核心,采用了美国ISD公司制造的ISD4004语音芯片实现录放系统的功能。其中按键控制电路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显示电路用LCD1602更直观的录音放音,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器采用通用型音频功率放大器LM386来实现。系统模块包括主程序模块、语音信号的采集模块、键盘扫描模块等,进行了程序流程的设计,编写了程序代码。系统实现了语音数据的录制、播放、暂停、循环播放、重复播放、选择上一段、选择下一段以及用LCD1602等显示相关操作等功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ISD4004 STC90C52录音笔录音

Recording pen based on MCU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digital voice recorder has been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favored paper on the design of a variety of voice recorder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elected SCM STC90C52 designed a digital voice recorder. This paper is proposed based on STC90C52 SCM and ISD4004 pronunciation chip voice storage and playback design schem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design scheme, then the hardware design, including audio input/output circuit design, button control circuit desig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ircuit design, design with STC90C52 single chip computer master control as the core, using America ISD companies manufacture of ISD4004 pronunciation chip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recording system. One button control circuit to control the whole system, display circuit with a LCD more intuitive recording playback, audio amplifier circuit amplifier using universal model LM386 audio amplifier to realize. System modules including main program module, speech signal acquisition module, the keyboard scan module, speech signal storage module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flow and write program code. System realizes the speech data recorded, play,pause, looping, aired, choose a long, choosing the next paragraph and use LCD1602relevant operating functions such as design has certain, the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ISD4004 STC90C52Recording pen Recording

河南工业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河南工业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河南工业大学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 1.撰写本论文的背景、意义 本论文的背景: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并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企业会计领域出现一种新的局面,财务会计人员处处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打交道,执业会计人员需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并在会计业务中使用计算机;会计管理人员需要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状况,利用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参与企业的决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人员需要审核和评价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评价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会计咨询人员需要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经济社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论文的意义: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顺应了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作一展望,针对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2.本论文的基本内容 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2.1会计电算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

2.2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更加规范 2.3商品化会计软件将更加实用 3.今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本论文的重点: 1.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当前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2. 分析和展望中国会计改革问题与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 本论文的难点: 1. 如何将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 2. accounting personnel business level how to improve, and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accounting itself 4.论文的撰写计划 第一、二周(XX.8.29-XX.9.11)写开题报告 第三、四周(XX.9.12-XX.9.25)查资料 第五周(XX.9.26-XX.9.30)初稿 第六周(XX.10.8-XX.10.14)定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