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5篇模版)

4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5篇模

版)

第一篇:4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第45课时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

——证明平行与垂直

编者:刘智娟审核:陈彩余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第一部分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二、知识回顾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l上的向量e(e≠0)以及与e共线的向量叫做直线l的方向向量.

(2)如果表示非零向量n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那么称向量n垂直于平面α,记作n⊥α.此时,我们把向量n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或l1与l2重合)⇔ v1∥v

2(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1和v2,则l∥α或l⊂α⇔存在两个实数x,y,使=xv1+yv2

(3)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α的法向量为,则l∥α或l⊂α⇔⊥.(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u2,则α∥β⇔u1 ∥u2.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v2=0.(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v1⊥v2⇔v1·

(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α的法向量为,则l⊥α⇔∥

u2=0.(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和u2,则α⊥β⇔u1⊥u2⇔u1·

三、基础训练

1.两条不重合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1,0,-1),v2=(-2,0,2),则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2.已知AB=(1,5,-2),BC=(3,1,z),若AB⊥BC,BP=(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z分别为______________.

b=(2,0,4),c=(-4,3.已知=(-2,-3,1),-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①∥c,b∥c;②∥b,⊥c;③∥,⊥;④以上都不对.

→→4.已知AB=(2,2,1),AC=(4,5,3),则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为____________.

5.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v1=(2,-3,5),v2=(-3,1,-4),则α、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探究案

探究一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问题

1、如图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 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 的中点.

求证:PB∥平面EFG.探究二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问题

2、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的中点.

求证:AB1⊥平面A1BD.探究三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

问题

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1,E为CD的中点.

(1)求证:B1E⊥AD1;

(2)在棱AA1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P∥平面B1AE?若存在,求A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问题

4、如图所示,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2倍,P为侧棱SD上的点.(1)求证:AC⊥SD.(2)若SD⊥平面PAC,则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我的收获

第三部分训练案见附页

第二篇: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练习题

§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

一、选择题

1.若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2,4,-4),b=(-6,9,6),则().

A.l1∥l2B.l1⊥l

2C.l1与l2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正确

2.直线l1,l2相互垂直,则下列向量可能是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是()

A.s1=(1,1,2),s2=(2,-1,0)

B.s1=(0,1,-1),s2=(2,0,0)

C.s1=(1,1,1),s2=(2,2,-2)

D.s1=(1,-1,1),s2=(-2,2,-2)

35⎫15⎫⎛⎛3.已知a= 1,-,b= -3,λ,-满足a∥b,则λ等于(). 22⎭2⎭⎝⎝

2992A.B.C.-D.- 322

34.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能使l∥α的是().

A.a=(1,0,0),n=(-2,0,0)

B.a=(1,3,5),n=(1,0,1)

C.a=(0,2,1),n=(-1,0,-1)

D.a=(1,-1,3),n=(0,3,1)

5.若平面α,β平行,则下面可以是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A.n1=(1,2,3),n2=(-3,2,1)

B.n1=(1,2,2),n2=(-2,2,1)

C.n1=(1,1,1),n2=(-2,2,1)

D.n1=(1,1,1),n2=(-2,-2,-2)

6.已知a=(2,-1,3),b=(-1,4,-2),c=(7,5,λ),若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62636065A.B.C.D.7777

7.已知平面α内有一个点A(2,-1,2),α的一个法向量为n=(3,1,2),则下列点P中,在平面α内的是()

A.(1,-1,1)3⎫⎛B. 1,3,2⎭⎝

⎫⎛

C. 1,-3,2⎭⎝

二、填空题

⎫⎛

D. -1,3,-

2⎭⎝

8.两不重合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1,0,-1),v2=(-2,0,2),则

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9.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n=(0,1,-1),如果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的单位方向向量是s=________.→

=0的_______.

12.已知→AB=(1,5,-2),→BC=(3,1,z),若→AB⊥→BC,→BP=(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z分别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3.已知:a=(x,4,1),b=(-2,y,-1),c=(3,-2,z),a∥b,b⊥c,求:

11.已知AB=(2,2,1),AC=(4,5,3),则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是________.

10.已知点A,B,C∈平面α,点P∉α,则AP·AB=0,且AP·AC=0是AP·BC

a,b,c.1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1C、B1C1的中点.求证:

MN∥平面A1BD.证明法一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直

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1⎫

则M 0,1,N ,1,1⎪,D(0,0,0),A1(1,0,1),B(1,1,0),2⎭⎝⎝2⎭→

1⎫⎛

1于是MN= ,0,2⎭⎝

2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是n=(x,y,z).⎧x+z=0,则n·DA1=0,且n·DB=0,得⎨

⎩x+y=0.→

取x=1,得y=-1,z=-1.∴n=(1,-1,-1).→

1⎫⎛1

又MN·n= ,0,·(1,-1,-1)=0,2⎭⎝2→

∴MN⊥n,又MN⊄平面A1BD,∴MN∥平面A1BD.15.如图,

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AA1上,点F在CC1上,且AE=FC1=

1.(1)求证:E,B,F,D1四点共面;

(2)若点G在BC上,BG=M在BB1上,GM⊥BF,垂足为H,求证:EM⊥面

BCC1B1.→→

证明(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BE=(3,0,1),BF=(0,3,2),BD1=(3,3,3).

→→

→→→→

所以BD1=BE+BF,故BD1、BE、BF共面.又它们有公共点B,所以E、B、F、D1四点共面.(2)如图,设M(0,0,z),→

→→

2⎫⎛

则GM= 0,-,z⎪,而BF=(0,3,2),3⎭⎝

→→

由题设得GM·BF=-×3+z·2=0,得z=1.→

因为M(0,0,1),E(3,0,1),所以ME=(3,0,0).→

又BB1=(0,0,3),BC=(0,3,0),→→→→

所以ME·BB1=0,ME·BC=0,从而ME⊥BB1,ME⊥BC.又BB1∩BC=B,故ME⊥平面BCC1B1.16.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AF=1,M是线段EF的中点.

求证:(1)AM∥平面BDE;(2)AM⊥平面BDF.证明(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C∩BD=N,连接NE.则点N、E的坐标分别为⎛22⎫

,0⎪、(0,0,1).

2⎝2⎭→⎛22⎫∴NE= -,-1⎪.2⎝2⎭

⎛2⎫

2又点A、M的坐标分别是2,2,0)、 ,1⎪

2⎝2

⎛22⎫∴AM= -,-1⎪.2⎝2⎭

→→

∴NE=AM且NE与AM不共线.∴NE∥AM.又∵NE⊂平面BDE,AM⊄平面BDE,∴AM∥平面BDE.⎛22⎫

(2)由(1)知AM= -,-1⎪,2⎝2⎭

∵D2,0,0),F(2,2,1),∴DF=(0,2,1)→→

∴AM·DF=0,∴AM⊥DF.同理AM⊥BF.又DF∩BF=F,∴AM⊥平面BDF.→

第三篇: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

平行与垂直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υυυρυυυρ1.已知空间三点A(0,2,3),B(-2,1,6),C(1,-1,5)若a

a分别与AB,AC垂

直,则向量a为()

A.(1,1,1)

B.(-1,-1,-1)

C.(1,1,1)或(-1,-1,-1)

D.(1,-1,1)或(-1,1,-1),2.已知a=(1,1,1),b=(0,2,-1),c=ma+nb+(4,-4,1).若c与a及b都垂直,则m,n的值分别为(),A.-1,2B.1,-2C.1,2D.-1,-

23.已知a= 1,-,⎪,b= -3,λ,-

A⎛⎝35⎫22⎭⎛⎝15⎫⎪满足a∥b,则λ等于()2⎭2992.B.C.-D.-

3223υυυρρυυυυυυρυυυρυυυρ4.已知AB=(1,5,-2),BC=(3,1,z),若AB⊥BC,BP=(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z分别为() A.33154015,-,4B.,-,4 77774040,-2,4D.4,-15 77C.5.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能使l∥α的是(),A.a=(1,0,0),n=(-2,0,0)

B.a=(1,3,5),n=(1,0,1)

C.a=(0,2,1),n=(-1,0,-1)

D.a=(1,-1,3),n=(0,3,1)

二、填空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6.设a=(1,2,0),b=(1,0,1),则“c=(,-,-的条件.

7.若|a|,b=(1,2,-2),c=(2,3,6),且a⊥b,a⊥c,则a=.,

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BC、DD1上的点,如果B1E⊥平面ABF,则CE与DF的和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44分)

9.(14分)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BB1、C1D1的中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平面AMN的一个法向量10.(15分)如图,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AA

1上,点F在CC1上,且AE=FC1=1.(1)求证:E,B,F,D1四点共面;

2(2)若点G在BC上,BG=,点M在BB1上,GM⊥BF,垂足为H,求证:

3EM⊥面BCC1B1.11.(15分)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AF

=1,M是线段EF的中点.

求证:(1)AM∥平面BDE;

(2)AM⊥平面BDF.答案

1.C

2.A

3.B

4.B

5.D

6.充分不必要

7. -23132)”是“c⊥a,c⊥b且c为单位向量”31⎫⎛181⎫⎛18,2,⎪或 ,-2,-⎪

8.1 5⎭⎝55⎭⎝

5.9.解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

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A(1,0,0),M(1,1,11),N(0,1)).∴2

2υυυυρ⎛1⎫υυυρ⎛1⎫AM=1,0,⎪,AN=0,1⎪设平面AMN的一个法向量为2⎭⎝⎝2⎭

n=(x,y,z),υυυυρ1⎧n⋅AM=y+z=0⎪⎪2⎨υυυρ⎪n⋅AN=-x+1y+z=0⎪⎩2

令y=2,∴x=-3,z=-4.∴n=(-3,2,-4).

∴(-3,2,-4)为平面AMN的一个法向量.

υυυρ10.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BE=(3,0,1),υυυρ→BF =(0,3,2),BD1=(3,3,3).

ρυυυρυυυρυυυρ→υυυ→所以BD1=BE+BF,故BD1,BE,BF共面.

又它们有公共点B,所以E、B、F、D1四点共面.

(2)如图,设M(0,0,z),υυυυρ2→0,-z⎫,而BF=(0,3,2),GM=⎛3⎭⎝

得z=1.υυυυρ→2由题设得GM⋅BF=-⨯3+z⋅2=0,3υυυρ因为M(0,0,1),E(3,0,1),所以ME=(3,0,0).

→→又BB1=(0,0,3),BC=(0,3,0),→→→→所以ME·BB1=0,ME·BC=0,从而ME⊥BB1,ME⊥BC.又BB1∩BC=B,故ME⊥平面BCC1B1.11.证明(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C∩BD=N,连接NE.则点N、E的坐标分别为⎛22,0⎫、(0,0,1). 2⎝2⎭

υυυρ⎛22∴NE=-1⎫.2⎝2⎭

又点A、M的坐标分别是,0)、⎛22⎫22→,AM=⎛-,1⎫.,1,22⎝2⎭⎝2⎭υυυρ→∴NE=AM且NE与AM不共线.∴NE∥AM.又∵NE⊂平面BDE,AM⊄平面BDE,∴AM∥平面BDE.υυυρ22⎫→⎛(2)由(1)知AM=1,∵D(2,0,0),F22,1),DF=(0,2,2⎝2⎭

1).

→→→→AM·DF=0.∴AM⊥DF.→→同理AM⊥BF,又DF∩BF

F,∴AM⊥平面BDF.

第四篇:9-5用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

2012-2013学第一学期数学理科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号:9-5班级:姓名:学习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例2.(线线垂直)

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BAC=30°.BC=1,AA1=,M是例5.(面面平行)

如图所示:正方体AC1中,M,N,E,F分别是棱A1B1,A1D1,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CC1的中点.求证:AB1⊥A1M.例3.(线面平行)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1C、B1C1的中点.求证:MN∥平面A1BD.例4.(线面垂直)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B 和BC的中点,试在棱B1B上找一点M,使得D1M⊥平面EFB1.第三页

面AMN∥平面EFDB.例6。(面面垂直)

如图,底面ABCD是正方形,SA⊥底面ABCD,且SA=AB平面ABCD.第四页E是SC中点.求证:

平面BDE⊥y,2012-2013学第一学期数学理科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号:9-5班级:姓名:学习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8.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v1=(1,2,1),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v2=-(2,4,2),则平面α与平面β()A.平行

B.垂直C.相交

D.不能确定

9.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则()A.面AED∥面A1FD1B.面AED⊥面A1FD1 C.面AED 与面A1FD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不对

10.已知l∥α,且l的方向向量为(2,m,1),平面α的法向量为⎛

1⎝1,2,2⎫⎭,则m=________.11.如右上图所示,已知矩形

ABCD,AB=1,BC=a,PA⊥平面ABCD,若在BC上只有一个点Q 满足P Q⊥QD,则a的值等于________.

9.如下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AE⊥CD;(2)PD⊥平面ABE.第三页

10.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分别是BB1、DD1、DC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平面B1C1F;(2)平面ADE⊥平面A1D1G;

(3)在AE上求一点M,使得A1M⊥平面DAE.11.如图所示,PD⊥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2,E是PB的中点,cos 〈DP,AE〉=33

.(1)建立适当的空间坐标系,写出点E的坐标;(2)在平面PAD内求一点F,使EF

⊥平面

PCB

.第四页

第五篇: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姓名

2.掌握正确的判定和证明平行与垂直的方法.D

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更进一步掌握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

例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ABCD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C1O//平面AB1D1;(2)A1C⊥平面AB1D1.【反思与小结】1.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2.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AD

C1

BC【变式一】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1,点E在棱AB上移动。求证:D1E⊥A1D;

【反思与小结】1.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1.谈谈对“点E在棱AB上移动”转化的动态思考 2.比较正方体、正四棱柱、长方体

【变式二A】如图平面ABCD⊥平面ABEF,ABCD是正方形,ABEF是矩

形,且AF=

D

1A

E

B

C

C

AD=2,G是EF的中点,2(1)求证平面AGC⊥平面BGC;(2)求空间四边形AGBC的体积。

反思与小结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2.如果把【变式二A】的图复原有什么新的认识?【变式二B】.如图,在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ABC-A1B1C1中,AB=8,AC=6,BC

(Ⅰ)求证:

=10,D是BC边的中点.AB⊥A1C;(Ⅱ)求证:AC1∥ 面AB1D;

【反思与小结】和前面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平行比较有什么新的认识?【变式三】如图组合体中,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ABB1A1 是圆柱的轴截面,C是圆柱底面圆周上不与A、B重合一个点.(Ⅰ)求证:无论点C如何运动,平面A1BC⊥平面A1AC;

(Ⅱ)当点C是弧AB的中点时,求四棱锥A1-BCC1B1与圆柱的体积比.

【反思与小结】

1.观察两个图之间的变化联系,写出感受。

2.和【变式一】进行比较,谈谈你把握动态问题的新体会

【变式四】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平面ABE,AE=EB=BC=2,F 为CE上的点,且

BF⊥平面ACE.

(1)求证:AE⊥BE;

(2)设M在线段AB上,且满足AM=2MB,试在线段CE上确定一点N,使得MN∥平面DAE.【反思与小结】1.和前面两个动态问题比较,解答本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什么不同?_P【变式五】如图5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CA=3,M为AB的中点,四点P、A、M、C都在球O的球面上。

(1)证明:平面PAB⊥平面PCM;(2)证明:线段PC的中点为球O的球心;

【反思与小结】1.探讨球与正方体、长方体等与球体之间的关系。

2.结合前面几组图形的分割变化规律,说明正方体、正四棱

柱、长方体、直三棱柱、四棱锥、三棱锥的变化联系。

3.总结立几中证明“平行与垂直”的思路和方法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B1,AC1⊥平面A1BD,D为AC的中点。(I)求证:B1C//平面A1BD;

(II)求证:B1C1⊥平面ABB1A

(III)设E是CC1上一点,试确定E的位置,使平面A1BD⊥平面BDE,并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三角形ACD

为等边三角形,AD=DE=2AB,F为C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BCE;

(2)求证:平面BCE⊥平面CDE;

P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1)求证:CD⊥AE;

A

D(2)求证:PD⊥面ABE.

2.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A=AB,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BAD=90°,

PA=BC=_A_M_B_C1AD.2B

(I)求证:平面PAC⊥平面PCD;

(II)在棱P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CE∥平面PAB?若

存在,请确定E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A=AB=

2,SB=SD=底面ABCD是菱形,且∠ABC=60︒,E为CD的中点.(1)证明:CD⊥平面SAE;

(2)侧棱S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CF//平面SAE?并证明你的结论. D【课后记】1.设计思路(1)两课时; C(2)认识棱柱与棱锥之间的内在联系;

(3)掌握探寻几何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4)强调书写的规范性

2.实际效果:

(1)用时两节半课;

(2)平行掌握的比较好,但垂直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尤其是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后便不知所措。

(完整版)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

c c ∥∥b a b a ∥?本文档系统总结归纳了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特别适合于高三总复习时对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探求解题思路、归纳梳理解题方法。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 (一)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 1) 利用某些平面图形的特性: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3) 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5)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6)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α β b a a =??βαβ α∥b a ∥? b a b a ////??? ? ?? ==γβγαβαI I β α ⊥⊥b a b a ∥?α a b

7) 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 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 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常见证明方法: 1)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α b a β α a β αα∥?a β ∥a ?α αββ////∩??b a P b a b a =α β//?α β b a P b ∥a b a αα??α ∥a ?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证明平行与垂直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基础检测】 1.思维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2)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或重合.( ) (4)若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2.已知A (1,0,0),B (0,1,0),C (0,0,1),则下列向量是平面ABC 法向量的是( ) A .(-1,1,1) B .(1,-1,1) C .? ?? ? - 33,-33,- 33 D .?? ?? 33,33 ,-33 3.已知直线l 的方向向量v =(1,2,3),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5,2,-3),则l 与α的位置关系是__ __. 4.设u ,v 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u =(-2,2,5),当v =(3,-2,2)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 _;当v =(4,-4,-10)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 __. 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是D 1D 的中点,N 是A 1B 1的中点,则直线ON ,AM 的位置关系是__ __.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1)恰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 (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需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共面,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平面外即可.这样就把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

4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

第45课时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 ——证明平行与垂直 编者:刘智娟 审核:陈彩余 第一部分 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2. 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二、知识回顾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l 上的向量e (e ≠0)以及与e 共线的 向量叫做直线l 的方向向量. (2)如果表示非零向量n 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那么称向量n 垂直于平面α,记作n ⊥α.此时,我们把向量n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v 和2v ,则l 1∥l 2(或l 1与l 2重合)? 1v ∥2v (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1v 和2v ,则l ∥α或l ?α?存在两个实数x ,y ,使=x 1v +y 2v (3)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平面α的法向量为,则l ∥α或l ?α?⊥.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1u ,2u ,则α∥β?1u ∥2u . 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v 和2v ,则l 1⊥l 2?1v ⊥2v ?1v · 2v =0. (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平面α的法向量为,则l ⊥α?∥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1u 和2u ,则α⊥β?1u ⊥2u ?1u · 2u =0. 三、基础训练 1.两条不重合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v =(1,0,-1),2v =(-2,0,2),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2.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x -1,y ,-3),且BP ⊥平面ABC ,则实数x ,y ,z 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2,-3,1),b =(2,0,4),c =(-4,-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①∥c ,b ∥c ; ②∥b ,⊥c ; ③∥,⊥; ④以上都不对.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关系

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关系 平行与垂直是向量的重要性质,可以用向量的方法进行证明。接下来,我将介绍如何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平行和垂直关系,以及一些相关的性质和 定理。 1.平行性质的证明: 两个向量a和b平行的定义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并且它们的长 度可以不相等。下面是两个向量平行的证明方法: 方法一:向量比例法 如果向量a和b平行,那么可以找到一个非零实数k,使得a=k*b。 可以通过比较向量的坐标分量来找到这个常数k。如果两个向量平行,它 们的对应坐标分量之间的比值应该相等。 举例来说,如果有向量a=(1,2,3)和向量b=(2,4,6),我们可以通过 将它们的相同位置的坐标分量相除来证明它们平行,如下所示:1/2=2/4=3/6=1/2 这表明向量a和b的对应坐标分量比值相等,因此它们是平行的。 方法二:向量点乘法 如果两个向量a和b平行,那么它们的点乘等于它们的长度之积。即a·b=,a,*,b,其中,a,和,b,分别表示向量a和b的长度。 假设有向量a=(x1, y1, z1)和向量b=(x2, y2, z2),那么它们的点 乘为a·b = x1*x2 + y1*y2 + z1*z2、另一方面,它们的长度之积为,a,*,b, = sqrt(x1^2 + y1^2 + z1^2) * sqrt(x2^2 + y2^2 + z2^2)。如

果将这两个等式相等,即a·b = ,a,*,b,那么可以得出向量a和b 平行。 2.垂直性质的证明: 两个向量a和b垂直的定义是它们的点乘为零,即a·b=0。下面是 两个向量垂直的证明方法: 方法一:向量内积法 两个向量a和b的点乘为a·b=x1*x2+y1*y2+z1*z2、如果a·b=0, 那么可以证明向量a和b垂直。 举例来说,如果有向量a=(1,2,3)和向量b=(2,-1,-2),我们可以计 算它们的点乘为: a·b=1*2+2*(-1)+3*(-2)=0 因此,向量a和b垂直。 方法二:向量叉乘法 向量a和b的叉乘为一个新的向量c,记为c=axb。如果向量c与向 量a和b都垂直,那么可以证明坐标系中三个向量a、b和c互相垂直。 举例来说,如果有向量a=(1,0,0)和向量b=(0,1,0),它们的叉乘为:c=axb=(0*0-1*1,1*0-0*0,0*1-0*0)=(0,0,-1) 可以观察到向量c与向量a和b都垂直,因此可以证明向量a和b垂直。 平行和垂直性质的定理:

向量空间证明(精选多篇)

向量空间证明(精选多篇) 第一篇:向量空间证明 向量空间证明 解题的基本方法: 1)在立体几何图形中,选择适当的点和直线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2)若问题中没有给出坐标计算单位,可选择合适的线段设置长度单位; 3)计算有关点的坐标值,求出相关向量的坐标; 4)求解给定问题 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是在平面中选择二个向量,分别与已知直线向量求数积,只要分别为零,即可说明结论。 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关键是在平面中寻找一个与直线向量平行的向量。这样就转化为证明二个向量平行的问题,只要说明一个向量是另一向量的m(实数)倍,即可 只要多做些这方面的题,或看些这方面的例题,也会从中悟出经验和方法 2 解: 因为x+y+z=0

x=-y-z y=y+0*z z=0*y+z (x,y,z)=(-1,1,0)*y+(-1,0,1)*z y,z为任意实数 则:(-1,1,0);(-1,0,1)是它的一组基,维数为2(不用写为什么是2) 步骤1 记向量i,使i垂直于ac于c,△abc三边ab,bc,ca为向量a,b,c ∴a+b+c=0 则i(a+b+c) =i·a+i·b+i·c =a·cos(180-(c-90))+b·0+c·cos(90-a) =-asinc+csina=0 接着得到正弦定理 其他 步骤2. 在锐角△abc中,设bc=a,ac=b,ab=c。作ch⊥ab垂足为点h ch=a·sinb

ch=b·sina ∴a·sinb=b·sina 得到a/sina=b/sinb 同理,在△abc中, b/sinb=c/sinc 步骤3. 证明a/sina=b/sinb=c/sinc=2r: 任意三角形abc,作abc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交⊙o于d.连接da. 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度 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等于∠c. 所以c/sinc=c/sind=bd=2r 类似可证其余两个等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 设向量ab=a,向量ac=b,向量am=c向量bm=d,延长am到d使am=dm,连接bd,cd,则abcd为平行四边形 则向量a+b=2c(a+b)平方=4c平方a平方+2ab+b平方=4c 平方(1) 向量b-a=2d(b-a)平方=4d平方a平方-2ab+b平方=4d 平方(2)

推导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推导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关系是两个重要的几何概念。本文将通过推导的方式来探讨平行和垂直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它们在空间中的性质和应用。 1. 平行线的推导 在立体几何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推导过程来证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省略推导过程,只列出结论) 结论1:如果两条直线分别与一条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这两个交点的两组内角互补或对顶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结论2:如果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截断,并且这两组截断线的对应角互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结论3:如果两条直线被同一平面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截断,并且截断线上的对应角互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 垂直关系的推导 垂直关系是指两条线段、两个平面或两个立体体素之间的相互垂直性。下面是垂直关系的推导过程。 结论4:如果两条线段的斜率相乘为-1,则它们是垂直的。 结论5: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这两个平面是垂直的。

结论6:如果两个立体体素的对应面之间的相交线段互相垂直,则 这两个立体体素是垂直的。 通过上述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明确平行线和垂直关系在立体几何 中的性质和判定条件。这些性质和条件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和工程测量等领域。 总结起来,平行和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推导我 们可以得出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和垂直关系的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它 们在空间中的应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深入学习几何学来说,这些 知识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在实践中, 我们可以通过几何题目的解答来进一步巩固对平行和垂直关系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读者对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有了 更深入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概念 和推导方法,更好地解决与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立体几何作为数学 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深入理解 并掌握平行和垂直关系是我们学习立体几何的关键。

向量法证明平行与垂直-人教版高中数学

知识图谱 -利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利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利用向量方法证明线面平行关系利用向量方法证明线线与面面的平行关系利用向量方法证明线线垂直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方法证明线面垂直利用向量方法证明面面垂直第02讲_向量法证明平行与垂直 错题回顾 利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知识精讲 一.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 1.点的位置向量 在空间中,我们取一定点作为基点,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用向量来表示,我们把向量称为点的位置向量. 2.直线的方向向量 空间中任一直线的位置可以由上的一个定点以及一个定方向确定,如图,点是直线上的一点,向量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则对于直线上任一点,有,这样点和向量,不仅可以确定直线的位置,还

可具体表示出上的任意点;直线上的向量以及与共线的向量叫做的方向向量. 3.直线的向量方程 直线上任意一点,一定存在实数,使得①,①式可以看做直线的参数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还可以作如下表示:对空间中任意一确定点,点在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满足等式 ②,如果在上取,则上式可以化为 ③;①②③都叫做空间直线的向 量参数方程. 二.平面的法向量 1.平面法向量的定义 已知平面,如果向量的基线与平面垂直,则向量叫作平面的法向量或者说向量与平面正交.

2.平面法向量的性质 (1)平面上的一个法向量垂直于平面共面的所有向量; (2)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限多个,它们互相平行. 三.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线线平行 设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则要证明或与重合,只需要证明,即. 2.线面平行 (1)设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要证明,只需要证明; (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直线(平面外)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所以,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即可; (3)根据共面向量定理可知:如果一个向量和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是共面向量,那么这个向量与这两个不共面向量确定的平面一定平行.已知两个不共线向量与平面共面,一条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则由共面向量定理,可得或在内存在两个实数,使.

用空间向量讨论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用空间向量讨论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编稿:周尚达审稿:张扬责编:严春梅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立体几何问题。 重点: 空间向量共线与垂直的充要条件;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立体几何问题。 难点: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正确建立,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用向量语言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垂直、平行关系的问题. 学习策略: 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可以确定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因此用向量讨论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和垂直问题,关键就是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讨论这些向量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从而得出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关系。 对于垂直问题,一般是利用进行证明;对于平行问题,一般是利用共线向量和共面向量定理进行证明.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基本定理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若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知识点二:空间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

若,,则 ①,, ② 知识点三: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的方向向量: 若A、B是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则为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与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直线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 如果直线垂直于平面,那么直线的方向向量就叫做平面的法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为,A、P为平面内任意两点,则。 知识点四:用向量语言表述线与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设空间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 ①线线平行: 或与重合 即:两直线平行或重合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 ②线线垂直: 即: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关系

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关系 LT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μ,则0//=⋅⇔⊥⇔μμαa a l ; ③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只要证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能够用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表示即可. (3)面面平行: 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两个平面的法向量νμ//; ②证明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例2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O 是11D B 的中点,求证: 1 1//ODC C B 面. 证方法一:∵1 B C =1 A D , ∴D A C B 1 1 //,又1 1 ODC D A 面⊂,1 1 ODC C B 面⊄ ∴1 1 //ODC C B 面 证法二: ∵1 B C =1 1 B C +1 B B =1B O +1O C +1 D O +OD =1OC +OD . ∴ 1B C ,1 OC ,OD 共面. 又B 1C ⊄ 面ODC 1,∴B 1C ∥面ODC 1. 证法三: 如图建系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D -,设正方体 的棱长为1,则可得

- - 6 - - B 1(1,1,1),C(0,1,0),O ⎝ ⎛⎭ ⎪⎫ 12,12,1, C 1(0,1,1), 1B C =(-1,0,-1), OD =⎝ ⎛⎭⎪⎫-12,-1 2,-1, 1 OC =⎝ ⎛⎭ ⎪⎫ -12,12,0. 设平面ODC 1的法向量为n =(x 0,y 0,z 0), 则 10, 0, n OD n OC ⎧⨯=⎪⎨⨯=⎪⎩ 得 ⎩⎪⎨⎪⎧ -12x 0-12y 0-z 0=0 ① -12x 0+1 2 y 0=0 ② 令x 0=1,得y 0=1,z 0=-1,∴n =(1,1,-1). 又 1 B C ·n =-1×1+0×1+(-1)×(-1)= 0,

用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

用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 要证明两个向量是平行的,我们需要证明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而 要证明两个向量是垂直的,我们需要证明它们的内积为零。 首先,我们考虑平行向量的证明。设有两个向量u和v,我们可以将 它们表示为: u = (u1, u2, ..., un) v = (v1, v2, ..., vn) 其中n代表向量的维度。如果u和v是平行的,那么它们的方向相同 或相反,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证明: 1.方向相同:我们可以证明向量u和v的比例关系。即对于任意的i,我们有: ui/vi = u1/v1 = u2/v2 = ... = un/vn 如果我们找到一个非零常数k,使得: ui = k * vi,则u和v是平行的。 2.方向相反: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常数k,使得: ui = -k * vi,则u和v的方向相反,它们也是平行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1:证明(1,2,3)和(2,4,6)是平行的。 解:我们可以计算向量的比例: (1/2)=(2/4)=(3/6)=1/2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非零常数k=1/2,使得: (1,2,3)=(1/2)*(2,4,6) 因此,向量(1,2,3)和(2,4,6)是平行的。 接下来,我们考虑垂直向量的证明。设有向量u和v,我们可以将它们表示为: u = (u1, u2, ..., un) v = (v1, v2, ..., vn) 如果u和v垂直,那么它们的内积为零,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证明:u·v=0 我们可以将内积展开为标量乘积的形式: u · v = u1 * v1 + u2 * v2 + ... + un * vn = 0 这意味着对于任意的i,我们有: ui * vi = -u1 * v1 - u2 * v2 - ... - un * vn 如果我们能找到满足上述等式的向量u和v,则u和v是垂直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2:证明(1,2,3)和(-1,2,-1)是垂直的。 解: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内积: (1,2,3)·(-1,2,-1)=1*(-1)+2*2+3*(-1)=-1+4-3=0 因此,向量(1,2,3)和(-1,2,-1)是垂直的。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判定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判定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关系和性质的一门学科,平行与 垂直判定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解题过程中,准确判定两个线、面 或空间立体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 判定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一、平面与平面的判定 在立体几何中,平面与平面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经常需要判断的。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 1. 垂直判定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垂直。设平面1的法向量 为n1(x1, y1, z1),平面2的法向量为n2(x2, y2, z2),则平面1和平面2 垂直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n1·n2 = 0(向量的点积为0) 例如,假设平面1过点A(1, 2, 3),其法向量为n1(2, -1, 3);平面2 过点B(4, -1, 2),其法向量为n2(1, 2, -1)。我们可以计算两个法向量的 点积: n1·n2 = (2, -1, 3)·(1, 2, -1) = 2×1 + (-1)×2 + 3×(-1) = 0 因此,平面1和平面2是垂直的。 2. 平行判定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平行。设平面1的法向量为n1(x1, y1, z1),平面2的法向量为n2(x2, y2, z2),则平面1和平面2平行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n1 = k·n2(k为非零实数) 例如,假设平面1过点A(1, 2, 3),其法向量为n1(2, -1, 3);平面2过点B(4, -1, 2),其法向量为n2(1, 2, -1)。我们可以通过判断两个法向量的比例关系来确定其是否平行。在本例中,两个法向量的各个分量之间的比例并不相等,因此平面1和平面2不是平行的。 二、直线与直线的判定 在立体几何中,直线与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也经常需要判断。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 1. 垂直判定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方向向量垂直。设直线1的方向向量为v1(x1, y1, z1),直线2的方向向量为v2(x2, y2, z2),则直线1和直线2垂直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v1·v2 = 0(向量的点积为0) 例如,假设直线1过点A(1, 2, 3),其方向向量为v1(2, -1, 3);直线2过点B(4, -1, 2),其方向向量为v2(1, 2, -1)。我们可以计算两个方向向量的点积: v1·v2 = (2, -1, 3)·(1, 2, -1) = 2×1 + (-1)×2 + 3×(-1) = 0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总结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基础篇一(几何证明) •求直线方向向量 1•已知A 1,1,2 ,B 2,2,4且a (6,x,y)为直线AB的方向向量,求x,y 二.平面的法向量 2•在空间中,已知 A 1,0,1 ,B 0,1,1 ,C 1,1,0 ,求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 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 PD 平面ABCD, PD DC 2, E 为 PC 中点 (1)分别写出平面PAD, ABCD , PDC的一个法向量; (2)求平面EDB的一个法向量; (3)求平面ADE的一个法向量。 i B 三.向量法证明空间平行与垂直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证:AM //平面BDE

B 2.如图,正方体 ABCD A'B'C'D'中,E, F 分别为BB',CD 的中点,求证: D'F 平面ADE 。 D f C f 3.如图,在四棱锥 E ABCD 中,AB 平面BCE,CD 平面BCE AB BC CE 2CD 2, BCE 1200 ,求证:平面 ADE 巩固练习: 平面ABE 。

(1)求证:B 'O PAC 1.如图,在正方体ABCD A'B'C'D'中, P是DD'的中点, O是底面ABCD的中心,

B 2.如图,在直棱柱 AB C A'B'C'中,AC 3, BC 4, AB 5, AA' 4 (1) 求证:AC BC' (2) 在AB 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AC'//平面CDB',若存在,确定 D 点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长方体 ABCD A'B'C'D'中,AB BC 2,AA' 4, E 为CC'的上的点,BE B'C , 求证:A'C 平面BED 4. 在三棱柱 ABC A'B'C'中,AA'平面ABC, AB BC, AB BC 2, AA' 1,E 为 BB'的中点, 求证:平面AEC' 平面 AA'C'C B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第一篇: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方法归纳小结 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 1、根据公理4,证明两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2、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A,过a的平面B与平面A相交于b,则 a//b。 3、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与直线b都与平面A垂直,则a//b。 4、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平面A//平面B,平面C与平面A和平面B的交线分别为直线 a与直线 b,则a//b。υυυρυυυρ 5、由向量共线定理,若AB=xCD,且AB、CD不共线,则向量AB所在的直线a与向量cd所在的直线b平行,即a//b。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根据线面平行的定义,证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若平面 A内存在一条直线b与平面外的直线a平行,则a//A。(用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3、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4、向量法,向量c与平面A法向量垂直,且向量c所在直线c不在平面内,则c//A。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根据定义,若两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 2、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或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一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3、垂直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4、平行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5、向量法,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 四、两直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直线所成的角为90° 2、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也垂直于另一条. 3、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4、根据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若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平面的一条斜线(或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则它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或平面的斜线). 5、向量法.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一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所有)直线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 2、根据判定定理,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则直线垂直于平面. 3、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 4、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5、根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6、向量法,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表示该直线的向量共线.六、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两平面垂直。 2、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平面垂直。 3、一平面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 4、向量法,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七、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1、根据定义,平移其中一条和另一条相交,然后在三角形中求角。 2、利用中位线,将两异面直线平移至一特殊点(中位线的交点)然后在三角形中求角。 3、cosθ=cosθ1cosθ 24、向量法.八、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1、根据定义,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然后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角。 2、转化为距离(sinθ=h/l) 3、向量法,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然后求平面的斜线与法向量的夹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5篇模版)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5篇模版) 第一篇: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姓名 2.掌握正确的判定和证明平行与垂直的方法.D 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更进一步掌握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 例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ABCD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C1O//平面AB1D1;(2)A1C⊥平面AB1D1.【反思与小结】1.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2.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AD C1 BC【变式一】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1,点E在棱AB上移动。求证:D1E⊥A1D; 【反思与小结】1.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1.谈谈对“点E在棱AB上移动”转化的动态思考 2.比较正方体、正四棱柱、长方体 【变式二A】如图平面ABCD⊥平面ABEF,ABCD是正方形,ABEF是矩 形,且AF= D 1A E B C C AD=2,G是EF的中点,2(1)求证平面AGC⊥平面BGC;(2)求空间四边形AGBC的体积。

反思与小结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2.如果把【变式二A】的图复原有什么新的认识?【变式二B】.如图,在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ABC-A1B1C1中,AB=8,AC=6,BC (Ⅰ)求证: =10,D是BC边的中点.AB⊥A1C;(Ⅱ)求证:AC1∥ 面AB1D; 【反思与小结】和前面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平行比较有什么新的认识?【变式三】如图组合体中,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ABB1A1 是圆柱的轴截面,C是圆柱底面圆周上不与A、B重合一个点.(Ⅰ)求证:无论点C如何运动,平面A1BC⊥平面A1AC; (Ⅱ)当点C是弧AB的中点时,求四棱锥A1-BCC1B1与圆柱的体积比. 【反思与小结】 1.观察两个图之间的变化联系,写出感受。 2.和【变式一】进行比较,谈谈你把握动态问题的新体会 【变式四】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平面ABE,AE=EB=BC=2,F 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 (1)求证:AE⊥BE; (2)设M在线段AB上,且满足AM=2MB,试在线段CE上确定一点N,使得MN∥平面DAE.【反思与小结】1.和前面两个动态问题比较,解答本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什么不同?_P【变式五】如图5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CA=3,M为AB的中点,四点P、A、M、C都在球O的球面上。 (1)证明:平面PAB⊥平面PCM;(2)证明:线段PC的中点为球O的球心; 【反思与小结】1.探讨球与正方体、长方体等与球体之间的关系。 2.结合前面几组图形的分割变化规律,说明正方体、正四棱 柱、长方体、直三棱柱、四棱锥、三棱锥的变化联系。 3.总结立几中证明“平行与垂直”的思路和方法 课后练习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1.直线的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直线的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非零向量作为它的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程组求出:设a ,b 是平面α两不共线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程组为⎩ ⎨ ⎧ n · a =0,n · b =0.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或l 1与l 2重合)⇔v 1∥v 2. (2)设直线l 的向向量为v ,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 1和v 2,则l ∥α或l ⊂α⇔存在两个实数x ,y ,使v =x v 1+y v 2. (3)设直线l 的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或l ⊂α⇔v ⊥u .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u 2,则α∥β⇔u 1 ∥u 2. 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v 1⊥v 2⇔v 1·v 2=0. (2)设直线l 的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v ∥u .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和u 2,则α⊥β⇔u 1⊥u 2⇔u 1·u 2=0.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的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 (4)若两直线的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 (5)若a ∥b ,则a 所在直线与b 所在直线平行.( × ) (6)若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