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归纳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考点归纳汇总

(新教材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多)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多)

1.劳动资加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有具有绝对的属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者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单*)

二、效用最大化(单*)三、劳动力市场(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

(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多*)

1.实证研究法的步骤(多*)(二)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多*)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单)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单*)

劳动力参与率(单)劳动力供给工资弹性的五大类(单*)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多)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率假说

两种劳动假说(多)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单*)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单大)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单*)

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五大类(单火)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定义(单**)

三个阶段(多)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单)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和客体(多*)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多)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多*)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多**)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结构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单,多夫)二、工资形式(多**,多)

(一)基本工资.工资率

1.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多大).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多大)

(1)计时工资(单*)

(2)计件工资(二)福利

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分为两类(多)福利的实质(单)

福利的特征(多*)实物支付的原因(多)

延期支付的优势(多*)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单)(二)就业总量决定(单)

二、失业及类型失业的概念(单)

失业的类型(多**).摩擦性失业(单大)

1.技术性失业(单*).结构性失业(单)

2.季节性失业三、需求不足性失业

(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多,单)

(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多*)失业的负面影响(多)

五、政府行和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支出(多*)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多* *).最低劳动标准(多*)

1.最低社会保障.工会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多**).财政正常

两种类型(多)措施(多* )

1.货币正常

定义(单)

类型(多)

措施(多大).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及其作用(多*)

(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一一基尼系数衡量指标(多)

最常用(单*)通常的基尼系数(单**)

(3)收入政策措施(多*)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多)

2)收入平等化措施(多**)第二章劳动法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多**)(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特点(多**)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多*)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多**).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权包括(多)劳动权的核心(单*)

劳动保障体现为(多**):

基本保护(单*)全面保护(单*, 06年11月三级第26题,06年11月三级第54题)

优先保护(单大).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具体内容(多*)

三方原则(多* *)

工会享有三权(多*).物质帮助权原则

定义(单)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单*)

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单*)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多*)

三、劳动法律渊源

(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单文)

(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单*,多)

1.劳动法律(单).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2.劳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

3.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正式解释(多*)

(1)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单)

(2)劳动(雇用)合同

(3)集体合同(单*, 03年11月三级第52题)

(4)习惯法(单)

(5)法官法或判例法(单)四、劳动法的体系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2.劳动标准制度(单).职业培训制度

3.社会保险好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4.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定义(单)

条件(多)区别(单*)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多*).劳动合同关系(单)

1.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单)•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单)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多*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多*)(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定义(多* )工会(单,03年n月三级第112题)

法律将自然人分为三种(多**):完全劳动行为能力的人(单*)、限制劳动行为能力的人(多)、无劳动能力的人(单*)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单)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单)三、劳动法律事实(多)

1.劳动法律行为(单*).劳动法律事件(单)

第三章.现在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定义(单)

实质(多大)特征(多*)

(二)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

(三)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外部环境的调研(多)

(1)获取口头信息(2)获取是吗信息

(3)专题性调研.外部环境的预测

(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多).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多)

1.潜在竞争对手分析(多). T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

2.顾客力量的分析.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多).政治法律环境

1.经济环境(多)

(1)经济体制⑵经济形势

(3)经济结构(多)(4)经济政策(多)

2.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二、企业分析(多*)

(一)企业资源状况.企业资源的概念

1.企业资源分析(多)

(二)企业能力分析.能力的概念及内容

(1)基本活动(多大)

(2)支持活动(多大).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多*)

1.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多,单*)

(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一一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单*)(四)企业的战略选择.总体战略(多*)

(1)进入战略(多*)1)购并战略(单)

2)内部创业战略(单)3)合资战略

(2)发展战略(多)1)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

2)横向发展战略(单)3)纵向发展战略(单*)

4)多样化发展战略(3)稳定战略

(4)撤退战略1)特许经营

2)分包(单)3)卖断(单*)

4)管理层与杠杆收购5)拆产为股/分拆

6)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一般竞争战略

核心内容(单*)分为(多)

(1)低成本战略1)降低成本的途径

2)降低成本的原则(多*)

(2)差异化战略1)差异化战略的途径(多*)

2)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多夫)

(3)重点战略.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

(1)新兴行业的战略1)新兴行业的特点(多*)

2)新兴行业的制定

(2)成熟行业的战略1)成熟行业的特点(多*)

2)成熟行业的制定

(3)衰退行业的战略1)衰退行业的影响因素(多)

2)衰退行业的制定(多)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单,多文)(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战略控制一般由三方面的活动组成(多).企业战略控制的特点(单,多)1.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多*).战略控制的方法(多*)

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

(一)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决定性因素(单*)

包括(多*):

1.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

2.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多)

3.决策方法科学化(单)

(二)确定型决策方法.量本利分析法

(1)量本利分析法的原理(单*)

(2)边际收益分析(计算单)

(3)经营安全状况分析(多)

(4)销售利润决策和生产方法的盈利性对比分析.线性规划法(多)1.微分法

(三)风险型决策方法(多*).收益矩阵

1.决策树(多).敏感性分析(单)

(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多*).悲观决策标准(单)

1.乐观系数决策标准(单).中庸决策标准(单)

2.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单).同等概率标准(机会均等标准)(单)

二、企业经营计划

(一)企业计划职能的特点和作用(多)

(二)制度企业计划的原则(多大)

(三)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

1. PDCA循环法(多*).综合平衡法

(四)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1)目标管理的含义

(2)目标管理的特点(多*).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多)

第三节市场营销一、市场分析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单)(二)市场的概念及分类

市场的三个主要因素(多)市场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1.按交换对象不同(多).按照买方的类型(多)

2.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多)

(三)消费者市场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多)

1.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1)参与购买的角色(多* )

(2)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多*)

(3)购买决策过程(多)

(四)组织市场分析.组织市场的构成(多,单文)

1.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

(1)产业市场的特点

(2)产业购买的决策参与者(多*)

(3)产业购买者的购买类型(多)

(4)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多)

(5)产业购买者购买过程的主要阶段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多)(一)分析市场机会

(二)选择目标市场.市场细分

(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多)

(2)产业市场细分的标准(多).目标市场的选择(多)1.市场定位

实质(多)

(三)设计市场营销组合(多)

(四)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市场营销计划的执行(多)1.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多夫)三、市场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产品组合策略(多)

(1)产品的整体概念(多)

(2)产品组合策略(多).品牌与商标策略(多)

1.包装策略(多).产品生命周期(多)

投入期的营销策略(多*)成长期的营销策略(多大)

成熟期的营销策略(多*)衰退期的营销策略(多*)

2.服务策略

(二)定价策略(多*).成本加成定价法(多)

1.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单)

(1)新产品定价策略(多)

(2)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

(3)心理定价策略(多)

(三)分销策略.销售渠道的概念(多)

1.销售渠道的设计(1)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多)(2)最佳分销渠道的选择

(四)促销策略(多).广告

1.人员推销.营业推广

2.宣传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归纳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考点归纳汇总 (新教材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多)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多) 1.劳动资加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有具有绝对的属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者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单*) 二、效用最大化(单*)三、劳动力市场(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 (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多*) 1.实证研究法的步骤(多*)(二)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多*)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单)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单*) 劳动力参与率(单)劳动力供给工资弹性的五大类(单*)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多)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率假说 两种劳动假说(多)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单*)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单大)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单*) 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五大类(单火)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定义(单**) 三个阶段(多)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单)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和客体(多*)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多)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多*)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多**)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结构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单,多夫)二、工资形式(多**,多) (一)基本工资.工资率 1.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多大).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多大) (1)计时工资(单*) (2)计件工资(二)福利 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分为两类(多)福利的实质(单) 福利的特征(多*)实物支付的原因(多) 延期支付的优势(多*)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员工招聘与配置 3、绩效考核 4、培训与开发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 二、常见的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 1、低级阶段:人事行政部设置1-2个专员,主要负责户口、档案、保险和少量招聘工作。 2、初级阶段:各个业务模块的组织结构已逐步建立起来,公司人员一般处于100-200人,这时人力资源部的日常性工作已由专人负责,如招聘工作、工资核算等。 3、中级阶段:人力资源部门各职能更加健全,分别设置招聘、考核、薪酬管理、人事服务、员工培训等职责岗位。

4、高级阶段:设置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其下分设人事主管、人事专员、人事助理等岗位,分级分管招聘、考核、任职资格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全方位支持企业经营运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支持支持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部门。 三、人力资源成本 (1)人力资源原始成本: A.人力资源获得直接成本:人员招募、人员选拨、录用安置。 B.人力资源开发直接成本:上岗引导培训、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教育。C.人力资源开发间接成本:培训期间的生产损失、职业发展辅导人员的时间投入、组织内部教师的时间投入。 (2)人力资源重置成本: A.人力资源获得直接成本:人员招募、人员选拨、录用安置。 B.人力资源离职直接成本:离职补偿费、离职管理费用。 C.人力资源离职间接成本:空职损失、新聘人员不及离职者所导致的损失;离职前离职者工作绩效的损失。 四、人力资源规划定义

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五、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4、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5、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6、实施人力资源规划 7、人力资源规划评估 8、人力资源规划的反馈与修正 六、招聘的概念 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及工作分析,通过各种方式将有一定技巧、能力和有兴趣人员吸引到企业一定岗位任职的过程。七、招聘需求信息产生的原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点终极总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点终极总结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力资源规划 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目的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合理预测和计划企业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2.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1) 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和范围 (2) 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 进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4) 进行人力资源缺口分析 (5)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6) 实施人力资源计划 (7) 监控和评估人力资源计划的执行情况 三、招聘与选拔 1. 招聘的概念和目的

招聘是指企业为满足组织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吸引并筛选合适的人才加入企业,以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2. 招聘的步骤 (1) 确定招聘需求和招聘目标 (2) 制定招聘计划 (3) 开展招聘活动 (4) 筛选和评估候选人 (5) 进行面试和考察 (6) 确定录用人员 (7) 进行入职和融入工作 四、培训与发展 1. 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目的 培训与发展是指企业通过各种培训和发展活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变化。 2. 培训与发展的步骤 (1) 确定培训与发展的目标和需求 (2) 制定培训与发展计划 (3) 进行培训与发展活动 (4) 评估培训与发展效果 (5) 调整和改进培训与发展计划

五、绩效管理 1. 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惩措施等方式,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管理和激励,以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 2. 绩效管理的步骤 (1) 设定绩效目标和指标 (2) 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 (3) 提供绩效反馈和奖惩措施 (4) 进行绩效改进和调整 六、薪酬福利管理 1. 薪酬福利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薪酬福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制定薪酬和福利政策,合理激励和回报员工的工作贡献,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2. 薪酬福利管理的内容 (1) 薪酬管理:包括薪资制度设计、薪资调查和薪资福利分配等方面的工作。 (2) 福利管理:包括员工福利计划、员工关怀和员工福利政策等方面的工作。 七、劳动关系管理 1. 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劳动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的管理,包括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促进劳资和谐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管理》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人力资管理》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 简答: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 功能: 1、吸纳:企业要吸引那些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企业当中。 2、维持:让加入到企业的人才继续留在企业工作。 3、开发:让员工保持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4、激励: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秀的绩效。 目标: (1)最终目标:就是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2)具体目标: 1、保证价值源泉中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 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3、保证价值评价的准确和有效。 4、实现价值分配的公平与合理。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X理论:类似我国古代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以金钱作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手段,对消极怠工的员工采取严厉的惩罚,以权利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2、Y理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不再是监督控制,而是创造一个发挥员工才能的环境,发挥员工潜质,使员工达到组织目标的同时达到自己目标,让员工承担挑战性工作,实现自我。 3、期望理论:人们之所以会采取某种行动,是因为她们觉得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 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可以带来他们认为重要的报酬。

公平理论:在组织中,对员工赋予的责任,职权和员工所获得的报酬,晋升等因素所造成的公平感对员工激励起着重要作用。 简答题 一、人性假设的种类,主要内容? ✧经济人假设: 1、人的工作动机是经济诱发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2、经济诱因在组织控制下,人总是被动的在组织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 3、以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报酬。 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社会人假设 1、人类的主要工作动机是社会需要,人们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力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获得同事认同感。 2、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结果使得工作单调而无意义,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意义。 3、人们对领导者最强烈的期望是能够承认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自我实现人假设 1、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区别,可划分为多个层次,最终目的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2、力求工作上的成就,实现独立自治,发展自己才能和技术。 3、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控制,外部和内部激励会对人产生威胁。 4、自我实现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冲突,能够达成一致。 ✧复杂人假设 1、每个人有不同需要和不同能力,工作动机复杂并且多变。 2、人的很多需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3、人在不同组织或部门有不同的动机模式。 4、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和工作性质,会对一定管理方式产生不同反应。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深层次的基本假设和信念,这种基本假设和信念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与人为事物和价值观区别开来。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点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点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考试,对于报考者来说,了解考试的重点和考点非常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考点,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劳动法律法规的考点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劳动法律法规是极为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熟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掌握其中的基本原则和条款。考生需要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修改、终止等相关规定,以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工资支付、工时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条款。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的考点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与方法,了解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岗位分析、招聘计划制定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要熟悉各种招聘渠道的优缺点,了解招聘流程和招聘方法的相关知识。 三、培训与开发的考点 在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培训与开发也是一个重要考点。考生需要了解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培训评估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需要了解员工发展规划、绩效管理与激励等相关内容。

四、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考点 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也是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考点之一。考 生需要了解有关薪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熟悉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流程。此外,还需要了解薪酬调查与绩效考核的相关工具和技术,以及绩效 激励与绩效奖励的设计与实施。 五、劳动关系的考点 劳动关系是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考生需要掌 握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劳动关系的协调与处理,熟悉劳 动争议解决的渠道与方式。同时,还需要了解劳动关系的政策法规, 如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的调解与仲裁等方面的知识。 六、员工关系与员工福利的考点 员工关系与员工福利也是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考点之一。考 生需要了解员工关系的管理与发展,熟悉员工关系的沟通与协商,了 解员工关系的调节与处理。同时,还需要了解员工福利的设计与管理,掌握员工福利制度的相关知识。 七、知识更新与自我提升的考点 知识更新与自我提升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作为一名优秀的人 力资源管理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自己。考生需要了解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知识分享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自我提升的方法与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知识点汇总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指在一定围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具有 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具体容:以体能和智力为基础,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特质等。特征:资本性(投入收益风险),时效性,生物性,主观能动性,耗型,持续性,再生性。 2.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 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舒尔茨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以人为载体,可用货币计量的价值要素。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 3.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运用各种管理技术与方法,以 影响员工的行为、能力和态度,从而改善其工作绩效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实践,包括为之建立的管理制度、政策以及实施的活动过程。人与事的匹配。 做到事得其才,人尽其用,有效使用。人与人的协调合作。工作与工作的协调合作。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使得酬适其需,人尽其力,最大奉献。 4.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战略伙伴,行政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变革 推动者,文化管理者,政策制定者。 5.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战略转变:以成本为导向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转向以顾 客服务为导向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6.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是根据企业战略而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纲领 性的长远规划,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实现企业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职能:人力资源战略要和企业战略相匹配,并服务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推动人力资源的职能转变,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为主逐步过度到战略合作伙伴。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任人唯贤,注重实绩原则,激励原则,竞争原则,精干原则,监督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获取功能,整合功能,奖酬功能(激励和凝聚),调控功能 7.人力资源规划的涵: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企业外部环境和 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过程 8.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包括: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现有人力资源供给;设 计并评价平衡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各种方案。 9.德尔菲法是归纳专家对影响组织发展的某一问题的一致意见的程序化方法。 10.岗位评价的含义:是在工作分析基础上,对各项工作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 从工作职责、难易度大小、责任大小以及任职资格等条件出发,对岗位进行系统衡量、评比和估价的过程。 11.岗位评价指标是根据岗位评价的要求,对影响岗位业绩的各个方面或各个要 素具体为可以测定的评价因素,这种评价因素就是岗位评价指标。 12.评分法(点数法):是在选定岗位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分值 (点数)表示每一因素,并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分值,然后将岗位每项因素的分值加总,最后得到各岗位的总分值,并作为判定不同工作相对价值大小的依据。 13.职务分析:也叫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 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即从事该工作的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然后加以系统、科学的描述和规定的活动。职务分析的结果是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知识点总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精要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统计研究证明,在经济衰退时期,附加性劳动力效应与悲观性劳动力效应同时存在,由于两种效应作用方向相反,所以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现为不同的波动状况。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因此,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亦称为劳动报酬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所谓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是: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划分为两类:其一为实物支付,包括各种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折价或优惠的商品和服务。其二为延期支付,包括各类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供求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这种类型的失业。其基本特征是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人力资源资格考试必知考点整理

人力资源资格考试必知考点整理 人力资源资格考试是一项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能力和素质评估 的重要考试。通过这项考试,可以评估考生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考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针对人力资源资格考试的必知考点进行整理和讨论。 一、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法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人力资源资格考试的重要考 点之一。考生需要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法律适用和操作方法,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保障监察法等。此外,还需要了解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劳动报酬的支付和福利待遇等内容。 二、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的学科,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 要理论基础。在人力资源资格考试中,组织行为学的考点主要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领导与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个体在组织中的动机、决策和行为特点,团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领导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等。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人力资源资格考试 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包括人才招聘、选拔和培养等方面。此外,还需要了解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培训方法和评估等内容。 四、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评估和提升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 容之一。在人力资源资格考试中,绩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绩效

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绩效奖励等方面。同时,还需要了解绩效管理的难点和挑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 五、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人力资源资格考试的重要 考点。考生需要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劳动关系的调解和处理等方面。此外,还需要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如何有效处理劳动争议和纠纷。 六、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人力资源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了解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薪酬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薪酬福利的管理和调整等方面。同时,还需要了解薪酬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如何合理制定和调整薪酬政策。 总结: 人力资源资格考试是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能力和素质评估的重 要考试。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劳动法律法规、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薪酬管理等重要考点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这些考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备考效果,更好地应对考试挑战,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归纳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归纳汇总 一、组织行为学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组织行为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对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汇总。 1. 组织结构和设计 - 组织结构类型:功能、地理、产品、多部门矩阵等 - 组织结构优缺点分析 - 组织设计原则和流程 2. 领导与管理 - 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区别 - 领导风格:任务导向型、员工导向型、变革型等 -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3. 沟通与冲突解决 - 沟通方式与技巧 - 冲突的来源和类型 - 冲突解决的方法 4. 动机与激励

- 动机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 - 激励方法:金钱激励、非金钱激励等 - 激励策略与实施 二、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以下是对该考点的归纳汇总。 1. 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战略对齐 - 人力资源规划 - 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分析 - 人力资源策略制定与实施 2. 人力资源规划模型 - 人力资源需求模型 - 人力资源供给模型 - 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3.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与决策

三、员工培训与发展 员工培训与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的重点考点之一。以下是对该考点的归纳汇总。 1. 员工培训与发展策略 - 培训与发展的目标与策略 - 培训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 培训与发展计划的制定 2. 培训与发展评估 - 培训与发展效果的评估方法 - 培训与发展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3. 职业生涯发展 - 职业生涯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路径 四、薪酬管理与福利制度 薪酬管理与福利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以下是对该考点的归纳汇总。 1. 薪酬管理 - 薪酬管理的目标与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 1、人力资源的含义: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她包括了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人力资源的特征: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高增值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活动。 4、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对员工的招聘、录用、选拔、任用、调配、考核、培训、奖励、晋升、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等。具体职能有: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优化远离、人事匹配远离、要素有用管理、互不增值原理 工作分析 6、工作分析的含义:也称作只为分析或者岗位分析,指了解企业内的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职位的有关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他人能了解职位的过程。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过程,工作分析的结果是产生工作说明书。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工作内容、

工作原因、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 7、职位:又称岗位,有一个人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职责组成的集合。 8、职务:指一组重要职责相似或相同的职位。 9、工作分析的过程: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10、工作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1、定性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法、观察法、工作实践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工作日志法 人力资源规划 12、人力资源规划:定员计划、调配计划、晋升计划。 13、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其他计划。 14、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根据组织发展的要求,对将来某个时期内组织所需员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预测。 15、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组织因素、人力资源自身因素。 16、人力资源需求的定性预测方法:经验预测法、综合预测法、德尔菲法、描述法。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汇总

1.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以及与组织规划的关系 1.战略规划 2.组织规划 3.制度规划 4.人员规划 5.费用规划1.组织规划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部分 2.人力资源要适应组织规划 2.简述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概念: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原则: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 3.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4.权责对应原则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类型:1.直线型2.职能型3.支线职能型4.事业部型 4.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内容: 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再对岗位活动进行分析 2.根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3.将分析的成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述;最终制定出人事文件作用: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程序:一准备阶段 1.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4.把任务任务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二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三总结分析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5.简述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衡量方法 概念: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衡量方法:1.用实耗工时来衡量 2.用实测工时来衡量 3.用标准工时来衡量 4.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 5.用标准差来衡量 6.简述劳动定额定期与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 劳动定额定期的内容和方法: 1.新产品的定额应在小批试制后完成 2.小批试制后;成批生产前;再修改一次定额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企业在以下情侣时;可进行不定期修改 1.产品设计结构发生变动 2.工艺方法改变 3.设备或工艺装置改变 4.源材料材质、规格变动 5.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变更 6.个别定额存在明显不合理可给予补加偏差工时;而不修改现行定额 7.简述实耗工时统计汇总和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实耗工时统计和分析的方法:一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 2.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3.按照重点产品、中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4.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工作日写实 2.测时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 1.按产量定额计算 2.按工时定额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分析方法: 1.分组法 2.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 8.简述企业定员的作用、原则;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和最新核算方法 企业定员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企业定员的原则: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汇总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2.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挑战 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 1.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及计算方法 2.人力资源供给的途径及计算方法 3.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策略 三、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 1.招聘的目标及方法 2.选拔的方法及程序 3.招聘与选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薪酬管理 1.薪酬管理的目标及原则 2.薪酬设计的方法及要素 3.薪酬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五、员工绩效管理 1.员工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步骤

2.绩效评估的方法及标准 3.绩效反馈与改进的策略 六、员工培训与发展 1.培训与发展的目标及方法 2.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 3.培训效果评估及持续发展策略 七、员工关系管理 1.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及目标 2.员工参与与沟通的策略 3.员工满意度调查及团队建设技巧 八、员工福利与保险 1.员工福利的分类及设计 2.员工保险的种类及策略 3.员工福利与保险的管理方法 九、劳动法律与法规 1.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及要素 2.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与规定 3.劳动法律与法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十、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1.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 2.员工行为规范的制定与执行 3.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影响及监督机制 以上是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的一个概述,涵盖了人力资源 管理方面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 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招聘、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培训与发展、员工关系管理、员工福利与保险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知识点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知识点整理 一、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设计 1.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组织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4.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5.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建立 7.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的关系 8.岗位分析与工作量核算 9.工作流程与职责划分 10.变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招聘与配置 1.招聘需求的确定和分析 2.招聘渠道的选择和开发 3.招聘广告的撰写和发布 4.应聘简历的筛选和面试的技巧 5.笔试与体检的组织和管理 6.招聘后的融入和培训

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8.配置指标的制定和评价 三、培训与发展 1.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培训需求的分析和制定 3.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4.培训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5.岗位能力模型和能力测评 6.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7.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建设 四、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 1.绩效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2.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4.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建立 5.薪酬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6.薪酬管理的基本形式和要素 7.薪酬制度设计和实施 8.绩效薪酬关联机制的建立

五、劳动法与劳动关系 1.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2.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解除 3.劳动用工方式和劳务派遣管理 4.用工制度和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 5.劳动争议处理和集体协商机制 6.企业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六、员工关系与队伍建设 1.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内外部员工关系的处理和维护 3.团队建设和员工的辅导与指导 4.员工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管理 5.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 6.健康心理与工作压力管理 七、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 1.企业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原则和目标 2.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4.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管理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总结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人才,提升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主要职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等。 二、招聘流程 1、确定招聘需求:根据组织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规划,确定招聘岗位和人数。 2、岗位分析:明确招聘岗位的职责、要求和任务。 3、发布招聘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如招聘网站、社交媒体、招聘会等。 4、简历筛选:根据招聘要求筛选合适的简历。 5、面试安排:邀请合格的候选人进行面试。 6、面试评估:通过面试官对候选人的表现进行评估。 7、录用决定: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合适的候选人。

8、发送录用通知:向录用的候选人发送通知,并协商入职时间、薪酬等事宜。 三、培训与发展 1、培训需求分析:根据组织战略和员工发展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 2、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3、实施培训: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参加培训。 4、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核、反馈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5、员工发展规划: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组织需要,制定员工发展规划。 四、绩效管理 1、制定绩效计划:根据组织目标和部门计划,制定绩效计划。 2、绩效辅导: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跟踪和管理,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 3、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计划,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 4、绩效反馈:向员工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并给予建设性意见。

5、绩效改进:根据绩效反馈结果,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提高员工绩效。 五、薪酬福利管理 1、市场调查:了解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和福利政策。 2、制定薪酬体系:根据组织战略和市场竞争情况,制定薪酬体系。 3、福利设计:根据员工需求和组织实际情况,设计福利政策。 4、薪酬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组织业绩,适时调整薪酬水平。 5、薪酬福利政策宣传:向员工宣传薪酬福利政策,确保员工了解并满意。 六、员工关系管理 1、劳动合同管理: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员工档案管理:建立员工档案,记录员工的基本信息和职业发展历程。 3、劳动争议处理: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4、员工沟通与关怀:与员工保持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关切,提供关怀和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考点汇总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口 口口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1、人力资源管理:宏观意义上,是指政府对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过程;本书所涉及的是为微观,即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P4 2、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进而 来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办法之一。 3、工作分析:是指对某特定的工作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由两大 部分组成: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P61 4、工作日志法:工作日志法,是由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百度) 5、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员工在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知识技能以及组织环境的 基础上,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并规划职业发展的过程。P109 6、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作出职业选择时,他所坚持的职业取向或择业的中心。P116职业锚理论包括五种类型:自主型职业锚、创业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 7、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 达到共同的目标。(百度) &团队管理: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百度) 9、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便这种行为出现的更多。P188如奖励、 晋级、升职、提拔等 10、绩效考核程序(绩效考评的横向程序与纵向程序) 横向程序是指按绩效考评工作的先后顺序过程进行的步骤,包括: ⑴制定绩效考评标准体系;⑵实施绩效考评。即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察、测定和记录;⑶ 绩效考评结果的分析与评定。与既定的标准对照进行分析与评判,从而获得绩效考评的结论;⑷ 结果反馈与误差校正。 纵向程序是指按组织层级逐级进行绩效考评的程序。绩效考评一般是先进行基层绩效考评,再进行中层绩效考评,最后进行高层绩效考评,形成由下而上的过程。其主要环节有下列几项:基层考评、中层考评、高层考评。 11、文化表层有哪些:表层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又称视觉文化或标识文化。它 将企业所创造的文化品位、文化理念,通过企业的物质设施和产品的造型、商标、包装等 表现出来,以其直观形象被更多的人所感知。(在百度百科找的,书上没找到) 12、股票奖励制(股票期权计划):属于长期薪酬,适用于公司的核心人才,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

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行公司发展战略,完毕公司生产经营目的,依照公司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运用科学办法,对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和供应进行预测,制定相宜政策和办法,从而使公司人力资源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有效勉励员工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内容: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依照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目的,对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运用大体方针、政策和方略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详细筹划核心,是事关全局核心性规划。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公司整体框架设计,重要涉及组织信息采集、解决和应用,组织构造图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节,以及组织机构设立等。3制度规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的实现重要保证,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公司人员总量、构成、流动整体规划,涉及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公司定员、人员需求与供应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5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公司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整体规划,涉及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内容:在公司公司中,每一种工作岗位均有它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工作资料。1在完毕岗位调查获得有关信息基本上,一方面要对岗位存在时间、空间范畴作出科学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即对岗位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有关岗位之间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总结和概括。2在界定了岗位工作范畴和内容后来,应依照岗位自身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素质规定,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原则、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资格和条件.3将上述岗位分析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程序和原则,以文字和图表形式加以表述,最后制定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重要知识点汇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4、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 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 6、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7、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 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9、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因事设岗。 10、工作岗位设计的方法: 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2、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 3、每个岗位是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4、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则。 11、企业定员的作用:1、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12、企业定员的原则: 1、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便关系要协调; 4、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适时修订。 13、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 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1按劳动效率定员: 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X出勤率

《人力资源管理》必背考点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一)人力资源 从广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一切智力正常的人。从狭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作为生产要素,为社会创造某种价值和财富的劳动人口的总和,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二)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达成组织目标而对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开发、调整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及技术方法的总和。 二、简答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要达到哪些目标? 一般而言,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 1.实现组织效益最大化 2.满足组织全体员工的利益需求 3.促进组织员工全面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获取 获取是指根据工作和组织的要求,通过招募和录用,选拔出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任职者的过程。 2.整合 整合又称为一体化,是指借助培训教育等手段实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3.保持 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是保持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具体体现为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如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4.开发 开发是指通过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及改变员工的态度等,实现人力资源增值的过程,主要通过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技能和知识培训、员工辅导等活动来实现。 5.控制与调整 控制与调整是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进行评价、鉴定、以及反馈改进的过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如何? 1.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生存发展和不断创新的保证。 2.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科学地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 3.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建立新型的组织文化。 4.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人力资源规划 2.工作分析与设计 3.招聘与甄选 4.培训与开发 5.绩效管理 6.薪酬与福利 7.职业生涯管理 8.劳动关系管理 9.安全与健康 第二章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一、名词解释 (一)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指组织在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组织战略来制订的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及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