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如何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

专题讲座如何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
专题讲座如何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

如何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如何听课和评课、教学反思及其写作

如何编写教学设计与教案

汤清修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编写一份教案。作为教师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教案打交道,教师这么熟悉的一个话题,还有讨论的必要吗张老师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张为老师:我认为很重要,最近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用生命书写平凡与崇高的等式,追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授陆永杰”。文章中提到陆永杰教授讲课23年,没有用过重复教案,每一年的授课内容相同,但授课方式和备课笔记却不相同,陆永杰教授从不拿上一年的教案给学生上课。他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课教师应该把抽象的理论给学生讲明白,让学生学以自用。他这种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工作风格,不但受到同事们的尊重,也赢得了学生们的信赖,他们为拥有这样一位平易近人、课又讲的好的老师感到庆幸。

汤清修老师:陆永杰教授的事迹确实非常感人,另外教案确实是上课的一个依据,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措施,现在学校也有一些措施来保证教案的实施,比如说,一些学生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教案是每年都要定期检查的,每年还对优秀教案进行评选,保证教案的书写。但是现在网络技术非常的发达,也有一些老师会从网上下载大量的教案,那么如果交教案、检查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话,那就失去了教案应有的作用。写教案这样重要,那么如何写好一份教案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搞清楚教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问题1: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在前面的两讲中,我们的刘老师专门用两节课的时间讲了教学设计的概念、发展、教学设计如何准备、以及它的一些要素、如何进行撰写等等问题,那么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1、他们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除了概念界定上的区别以外,它们还有哪些不同

张为老师: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我还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我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

之处是教学设计栏目有教学任务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及说明,教案栏目有基本信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后记。

4、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汤清修老师:在栏目中同样可以看出教学设计和教案关注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在这个表格中,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在前面,其强调的是——分析、依据、理由、策略、流程;而教案它更多强调是——细节、操作、行为、语言、设问、板书、作业、后记。所以说它们关注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张为老师:教学设计、教案尽管我们谈了四个方面的不同,但是它们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目前新课程理念下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汤老师你是怎么看这样的问题

汤清修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问题2:如何处理好教学设计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观点一: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好比建筑工程当中,设计图与施工图之间的关系,施工图是具体用来指导施工的一个详细的设计文件,新课程理念下教案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教学设计虽然有自己的理念框架,但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充实和完善,因此两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教育实践中,两者会走到相互融合的道路上,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现代教育、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会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观点二: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先进行教学设计,后书写教案。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开展校本教研,将学校的工作重点转向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研组经常开展教学研讨课。现在的一般做法是,选择一节教学内容,同一备课组教师分别进行教学设计,然后集体讨论,这时主要是针对教学设计讨论设计思路依据是否科学,选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教学流程是否符合逻辑等。对教学设计讨论成熟以后,再确定具体承担上课的教师,确定好上课教师,这位教师就必须将原先大家讨论成熟的教学设计变成具体上课使用的一个教案,那就要求他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进行细节化的处理,这样的话这个教案就烙上了这个教师特有的烙印。

观点三:我们认为一份教学设计可以演绎成不同的教案。因为地域间的差异,造成学生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们的教学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会用不同的例子来引出他的课堂教学。所以同样的一份设计方案当中,比如说情景引入部分,那么两位不同的老师上同样的内容,他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情景引入,而这个情景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必须能够突现出这个教师的一些风格、特点。另外,提问方式也是带有教师个人鲜明个性的。因此,老师上课时的教案应该会带有上课教师自己的烙印。

张为老师:教学设计和教案,还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有了教学设计教师在写教案时,还有必要按照上面的教案栏目再写一遍吗

汤清修老师:我想,如果是一节公开的教学研究课,或者是参加一次教学大奖赛或教学评比,他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应该是相当完整的。老师应该先对整个要上的内容进行框架的构架,而这时候出现的应该是一个粗线条的教学设计,然后到具体上课之前,他必须细化为教案,也就是他要把原来设计流程中的环节具体化,环节与环节之间必须要有过渡,另外可能在另外一些栏目上还必须加强。但是我们也认为,教师每天都在上课,每天都要去书写这么一份教案或者教学设计的话,他的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作为平时的教学,教师只需要在课堂教学之间完成他的教案即可,但在完成教案的时候,他也必须对他的学生,对他的教

学内容作详细的分析,然后确定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重难点。第二,现代信息技术那么发达,我们也不要求我们的老师每一份教案都要详细地来书写,他可以从网上下一份教学设计,同样的内容,但是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1)、我的学生是否适合这个教学内容和要求;(2)、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适当的做一些调整,特别是对前面的,换句话讲,对教学设计前面的学情分析、任务分析当中对教材内容、学情都要做一些分析,然后做适当的调整即可,而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必须要详细地书写,因为这样的话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所以下面就具体的来讨论第三个问题。

问题3:如何将教学设计演绎成一份教案

张为老师: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教案上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流程在六个方面进行细化:

(1)、教学环节具体化

(2)、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

(3)、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4)、精心设计教学板书

(5)、课后学生作业设计

(6)、落实课后教学反思

(1)、教学环节具体化:

是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解决教学问题的具体策略,例如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提出什么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设置的探究点在哪里,学生活动的形式等等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下面我们就以浮力这节课一位老师的教学流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请看图。他设计的教学流程主要有:情景引入、活动猜想、实验探究、交流与分析、知识应用五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具体的方案,例如情景引入环节可以通过某些图片、播放一段视频或设置几个问题引入,也可以是实验引入,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演示实验:将准备好的两只颜色、大小相同的皮球放入水中,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当老师放手以后,两个皮球会浮上来吗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先要让学生造成认识中的冲突,因为大部分的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认为两个皮球是应该向上浮的,但是当老师松手后,让学生看到的现象却是一个皮球浮上来,而另一个皮球沉下去。这时学生感到很惊讶、又很好奇,看似相同的皮球为什么会一个球浮上来,而另一个球沉下去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想看看这两个球到底是否一样,并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汤清修老师:这样的一个情景,是老师精心设计过的,而且它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形为引入,通过与原有的认识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思维。

张为老师:其实不同的老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将泡沫块放在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慢慢的将泡沫按入水中,通过问题引导,你的手有什么感受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可以多做几次实验,让学生体验、观察,让他们通过手的感受和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再根据刚才实验中的感受,结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觉得浮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这样的设计意图,是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因为学生喜欢实验,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去思考,才能主动去探究,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体现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汤清修老师:不同的老师,由于他的个性和教学风格的不同,对形成知识的过程、方法的设计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刚才的例子当中,可以看到,第一个情景的导入,它主是要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而第二个同样的浮力的引入,他采用的是体验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慢慢下压的过程当中,浮力发生的变化,但是因为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探究活动,而探究活动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猜想环节,是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话,那么第二个实验给学生的体验可能会更深刻一点。另外,写教案的时候,我们还有探究环节。那么在探究环节当中,我们必须要预设实验的探究点。按照课程标准,探究的要素应该有七项,比如说,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而这7个要素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的探究中全部实施,所以在一节课当中,我们主要是针对几个探究的要素或者针对几个探究的环节来落实,这样就可以突

出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就以刚才浮力的流程图为例,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实施探究的具体方案。

张为老师:好,请看流程图,如果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放在让学生经历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感受猜想、控制变量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在实验探究上,那么就可以将活动猜想、实验探究这两个要素作为本节课的探究点。在教案中,还要预设学生可能根据生活经验猜测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有关。因为他们知道木块是浮在水面上的,而铁块是沉在水底的,这和物体的密度有关,他们还知道小木块比大木块更容易按入水中,这又与物体的质量及体积有关。学生还可能猜测浮力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对学生猜想的众多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归纳,排除不必要的探究因素,这里可以再分析引入学生做过的实验,当泡沫慢慢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这就是说同一个物体,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发生了变化,就可以排除了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体积、质量的关系,这样就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指向了液体的体积、密度和深度等因素上。有了确定的探究点学生就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汤清修老师: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实际上我们并不是让学生去瞎猜。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猜想,并且要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那么在这里学生开始的猜想,他分成这样两类,一类是与物体有关,而另一类却是与液体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把学生引导到和液体相关上来我们前面引入的情景,将同样一块泡沫塑料缓慢压入水中的这个过程,就可以很好的将学生引导到我们所在探究的问题上来了。所以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做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对问题中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式解释,猜想和假设一旦得到实验结果支持的话,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科学的结论。我们刚才在教学的环节当中,就是要求将教案和教学设计不同点,教案应该将教学设计的环节具体化。

(2)、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

也是教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环节与环节之间教师要精心地设置过渡的问题,或者是一种过渡的语言。

张为老师:因为环节与环节之间,虽然相对独立,但同时又循序渐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不能出现脱节,不然会中断学生的思维,必须要精心设计一个问题或过渡语言,这样就可以保证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才能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情景引入过渡到猜想环节,在学生经历了浮力大小以后,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过渡,根据刚才实验中你的感受,综合观察到的现象,你觉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个设问相当关键,让学生把感受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是学生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顺利的进入到下一个猜想环节。又例如,在猜想完影响浮力大小的几种因素以后,要进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过渡:“同学们,是否设计一个实验将浮力的变化用仪器显现出来,用实验数据让老师相信浮力的变化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过渡,是在启发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突出力的变化用仪器显示,同学自然会想到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浮力,使这两个环节自然过渡,同时通过这样的设问,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浮力的测量。

汤清修老师:一个好的设问,是可以引起全班同学处于一种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至于一个问题该怎样去提,我们后面有专门的讲座进行讨论,但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是一定要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因为流畅的过渡语言可以使学生很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

(3)、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在同一份教学设计当中,不同的教师教案,在各个环节的分配上是可以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所教的学生不同,认知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科学合理,当然教学的重难点也是课堂上花时间最多的地方。

张为老师:这我很赞同,我听了某位老师浮力的公开课。他在教学的前一部分,情景引入、实验的探究等环节用的时间比较少,主要是通过讲授的方式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两个结论,而在知识应用这个环节用的时间比较多,列举和解释了浮力的许多应用。他这样的时间分配,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这是一节新课,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在浮力概念的得出和实验探究活动上,而不是在结论的应用上,知识应用部分可以在得出结论以后,用一些时间列举在生活、生产上的一些应用,体会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浮力的应用可以专门安排一课时,利用二力平衡条件重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所以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应该提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基础不一样,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像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在猜想与设计过程安排的时间多一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可以在这些过程少用一些时间,让老师以讲授的方式为主,其它环节多用一些时间。

汤清修老师:刚才张老师所举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一节浮力课,作为新授课来讲,我们认为概念的形成和猜想活动得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投入的时间必须多一点。而最后有一个知识应用环节,只是为了体现一下所学的知识与平时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如果你把时间的重心放在了知识应用上面,那么我认为你的重心后移了,作为一节新授课是不合适的。所以时间的分配应该体现教学的重难点,时间的分配同时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因为我们这里的学生,学校与学校之间是有差异的,地区地区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在确定时间分配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能力弱的话,那么前面的猜想和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多引导一点,而后面可能在得出结论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多讨论一会儿,所以算的时间的比例可以有不同;如果是学生能力比较强的,那么他通过你前面课堂的导入、引入部分,他就完全可以做出猜想,根据老师的引导把猜想整理以后归到了液体上面,然后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的研究,每一组可以研究不同的因素,最后进行交流合作,这样一个教学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所以相对来讲学生的水平略高的学校就可以采用这样的一种方法。

(4)、精心设计教学板书: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所以我们的教师现在上课多采用PPT的形式,可以节省我们课堂上许多板书的时间。那么这样一来,反而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整堂课的教学没有一点板书,全部用PPT来替代,但是大家都知道最后课的小节部分,因为前面的教学内容在PPT上的话,不断一页一页就这么过去了,到课结束的时候,希望学生对这节课学了点什么,要有所体会,然后让学生来进行交流,这个时候因为没有板书,所以学生的思路会比较的混乱,因此,我们觉得这种方式也并不可取,那么具体的我们请张老师来谈一下。

张为老师:板书设计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机制。PPT并不能代替板书,因为随着教学的进度PPT的切换不能留下痕迹,而板书则可以使所讲内容的知识结构、重难点一目了然。同时老师在板书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促进思维的形成,所以板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板书时,非常随意缺乏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布局,把板书设计当做纯粹的知识堆积,就不能形成一种清晰的思路和立体的构架,不能发挥其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板书设计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是:(1)纲目要清楚、条理性要强,(2)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3)书写要规范。

(5)、课后学生作业设计:

汤清修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在教案的书写中专门有一个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教师要精心地设计学生的作业,布置的作业教师一定要自己事先做一遍。

因为作业,尤其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续。作业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能帮助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作业还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教师实施个别辅导的载体。

因为我们许多老师非常重视一个作业批改,是采用一种面批的方式,把学生叫到自己这里进行个别的辅导,那么这个辅导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它可以帮助师生情感的交流。实践也表明,作业的品质包括作业的类型,就是我们布置的作业它可以是短时的作业,起到一种复习的作用。当堂课结束以后,针对这节课的内容设计的学生作业,回家以后学生在做的过程当中,就是在复习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另外还有一种类型,我们可以称它为长时作业。有些内容之后,我们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长时作业,用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那么这样的作业实际上带有一种拓展性和研究性,希望学生能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继续学习。另外数量上也是有要求的,我们一天的作业,一门学科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布置的过多的话,学生会反感、不做、抄袭,那么没有起到原先作业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做作业的作用,所以作业数量一定要适量。还有一个要注意它的典型性与范例性,我们选择这个题目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可能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这样的一个练习来反馈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反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便于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所以提高作业的品质,是当前改进作业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作业的品质实际上就是教师要精心的设计和选择作业,

(1)首先、要使其符合我科现在课程标准的要求,千万不要任意的拔高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加深它的难度,这样的话学生会觉得学了以后还是不会做,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信心,这样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所以选择的题目一定要适合于课程标准,不要任意地拔高要求。

(2)、要控制作业的量,来保证基础的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因为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层次是有差异的,如果光顾及了一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的话,那么对于好的学生来讲,他可能就存在吃不饱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采用一种分层要求的,比如基础题A、B大家都要做的,但是我还可以设置一两道较高标的题目,供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选择,他觉得有能力做的,他就完成这个作业,他觉得达不到这个要求的,也可以选择不做,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来完成这个作业。

(6)、落实课后教学反思:

最后我们谈一下课后的教学反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教后记。我们要求教案的最后要留有教学反思栏目,把上课的一些感受以及体会写下来,如: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课堂深层资源的利用等等,以及考虑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举个案例:

有位老师准备开一节浮力的公开课,课前他做了精心的准备,情景就预备的动画、视频、实验演示、预设了学生可能的猜想、学生要探究的实验、甚至准备了学生定量的探究实验,这位老师充满信心的进行了试讲,预想这堂课一定会上的很顺,但是在课堂中他发现了有三个主要问题,(1)、新课的时间引入长了,后面的教学进度有些紧张,(2)、当一系列的实验现象观察完以后,再要求学生进行猜想,这时学生不大敢猜想,深怕猜错,因为他们总认为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定要正确,(3)、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难度,感到无从下手。经过认真的反思和思考,在第二次备课时,这位老师对教案进行了修改,第一步、他在猜想这个环节,删去了多媒体动画中一些情景引入,第二、删去在演示实验中一些重复的实验,第三、在观察完第一个现象或情景后,就让学生进行讨论、猜想,这样学生在当时的情景下就会大胆地猜想,第四、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做了适当的引导。这样在第二次试讲时,课堂引入就比较紧凑,学生猜想较第一次要大胆的多。但是教学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学生在实验探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到位,课后这位老师又对教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为学生探究实验铺了台阶。在学习活动卡上,设计了一些表格,并进行了适当的提示,减小了实验的难度。经过第三次试讲,由于学生实验探究的难度减小了,能够按照实验表格的要求进行实验,并得出了实验的结论。但在课堂中这位老师又发现,学生在汇报实验结果时,过于关注实验的结论,没有关注过程,学生汇报中只汇报实验得出的结论,没有具体汇报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数据,没有达

到定量测量的效果。课后这位老师根据反思对教学又进行了修改,使教案在不断地反思修改中得到完善,这样每一次上课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

如果我们老师把这些体会和感悟及时地写在教案上,就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把这些资料和经验进行总结,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经验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就是一篇很好的教学案例,使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汤清修老师:张老师刚才所举的这个例子是非常典型的,我们教师在一次次上课过程当中,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教案,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是一个很好的成长。但是,在平时教学当中,我们的教后记也要求老师这么去写的话,是不太现实的,最后造成的结果是这个地方留出的是空白。所以张老师刚才说这是公开课的教学,因为这位老师通过三次的试讲,对这课节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记录下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希望我们的老师在教案当中要留出教后记栏目,用三言两语的形式将自己今天上课的体会和感受真实地写下来,而且不需要很长,自己是怎么体会的,觉得哪个地方上的比较好可以写上两笔,觉得哪个地方讲的不太好或者学生反映好像不是很好,都可以记录下来,字数不在多,关键是及时的记录自己的感受。因为时间长了人都会遗忘的,而这个记录可以在第二次同样教学的过程当中拿出来借鉴、反思,可以对原来的教学进行改进。所以我们觉得每节课后的教后记老师还是有必要去书写,并且用一种很简短的方式将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教学研究提供素材。

谈谈评课

一、评课的意义

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对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认识课

以教学理论为先导,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课,把课上升到一定教学理论去再认识,同时也接受评课人新的教学理论和信息。

2、研究课

以“课标”要求为基准,帮助教师研究自己的课,促进教师掌握课标,解读教材,依“标”施教。

3、改进课

以治学精神指导,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课,研究制定改进方案。

4、导引课

评课的过程是教育理论实践的过程,对教育教学起导向作用。

二、评课的内容

1、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而教学理念是否正确又是最为关键的。

教学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因为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才会有这种观念下的教学方法。(李元昌)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生活

知识与思维

知识与智慧

2、评教材处理

①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

②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

③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中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④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3、评教法选择

①培养自学能力;(自主学习)

②培养创新精神;(张扬个性)

③积极参与学习;(合作探究)

小语教学十大策略:

创设情境诵读涵咏

比较品评反复复沓

层次递进举一反三

归谬反诘穿插牵引

悬念铺垫放泛而学

4、评学法指导

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理状态、灵活的思维品质。

*是否注意培养预习、复习、听讲、记笔记、做作业,阅读、理解、记忆、反思、查找资料等习惯。

5、评能力培养

6、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片段评分标准:

(1)文本的解读30分

主题思想、价值取向、重点难点、语言特点、艺术特色、写作方法、作者背景等。

(2)教学策略的运用30分

扎实有效、灵活多变、巧妙恰当、富有创新

(3)基本功的展示30分

文学素养、情感表现、语言书写、才艺特长、组织能力

(4)教学的艺术与特色(个性)10分

三、评课的切入点

1、突出课堂教学热点、难点、重点

·不面面俱到·不责备求全

·不舍本逐末·不吹毛求疵

前沿性新问题

·潮流性热点问题

·普遍性难点问题

2、抓住课堂关键事件

在课堂中发生的一些关键事件,评课时通过叙事的方式加以说明,讲出自己对事件的理解,对事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不足。

3、分析课堂教学亮点、特点

教学方法多样性,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而评课就是要善于从中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特点,围绕这些亮点多下功夫,多着笔墨。

4、点评课堂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

评课案例:

一双慧眼

五脏俱全

四肢发达

*凝聚文章的魂

*把握文章的脉

*点击文章的心

*辐射文章的身

5、反思课堂教学成效

评课者可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进行评课,在评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仅促进了执教教师完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授课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上课教师与评课教师通过评课分享彼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乐趣”。

四、评课杂感:

真诚善意辩证海纳百川

教学反思及其写作

校长应该提升哪些能力

学校发展策划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能力;课程领导能力;了解与研究学生的能力;价值领导力;教育研究能力;

[案例]

在我所教的班上,有个学生经常打人,在班上称老大。我想,让他当班干部也许他会收敛些,没想到,他利用班干部的职务变得更坏。我是耐着性子和他讲道理,但收效不大。有次上课,他没带书,我问他为什么不带书,“不带书,你来上什么课”他居然两眼恶狠很地盯着我。我一下子无法控制住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你来学校是干什么的”他反击道:“你也不是我的老师,你滚回去,不要来这里教书……”当时我真的气呆了。想想平时的教育、说理,做了那么多的工作,我真的好灰心。

有一次,数学老师上课时批评了他一句,(此时老师正好在这学生的面前),他竟往老师的手臂上吐口水,老师让他擦了,他说:“谁让你的手在我这舞过”这样的学生,你的表扬鼓励对他作用不大,一不小心的批评,就可能让你哭笑不得,甚至下不了台。我真觉得挺无奈的,当老师真的太苦了,管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又不能不管。真要做到全身心投入,的确太难了。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伯纳斯(G..)教师的反思有两个方面:

一是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目的是提高教学成效——教学反思;

二是指向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目的是清晰自己今后专业发展的方向——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

一、教学反思概述

(一)教学反思:

教师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过去教学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的活动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层次

1、反思课堂教学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

2、主要针对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以便作出独立决策

3、针对课堂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反省与检查有关行动的规范化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流程

确定内容(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收集与分析资料);重新概括(提出解决办法);

实际验证(验证效果)

1、确定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对教学实际的感受,意识到自己教学中问题的存在。

2、观察分析:观察:广泛收集有关的经验,特别是自己活动的信息。分析: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

3、重新概括: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积极的验证:检验新思想和新策略是否正确。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

(一)教学前的反思

(二)教学中的反思:

主要指向课堂,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后的反思:

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它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的理性分析。

(1)教学前宏观思考的问题

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

怎样传授这些知识才有价值

传授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

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对待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应该使学生有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哪些知识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何解决人类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和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的矛盾

知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如:什么是比喻

程序性知识: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知识如:如什么情况下打比方手法、怎么

比喻合适

策略性知识:关于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知识。如:怎么学习比喻知识、如何记住知识。

(2)教学计划过程思考(微观):

这节课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

这节课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什么样深度和广度的材料对学生合适

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

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到目标

如何组织材料和学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气氛

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的反思即教学监控

1、如何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2、是否应该调整教学内容,怎样调整

3、能否适当变化教学程序

4、教学节奏是否要调控

5、是否应该改变教学方法

6、教学有无失误,如何对待

教学后的反思

1、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

2、是否如我所希望的。

3、怎样用教与学的理论解释我的课。

4、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目的。

5、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哪些内容,为什么

6、是否有另外的教学活动或方法会更成功,为什么

7、是否有问题困扰着我,使我苦思冥想。怎样才能找到答案。

三、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是否都要写呢

成功教师的教学人生是以教、学、读、思、研、写来支撑的。

2、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于2002年6月26日在“教育在线”发了“开业启事”: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10年后持3650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果10年后未进入成功者之列,愿以一赔百,即投保万元者可成百万富婆或富翁。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最早投保,6个月在网上发了10万字,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了50篇文章。

教师写反思的几种表现:

1.记录(多、全)+分析(少、泛)

2.经验总结

3.论文

4.别人的案例点评

5.教学记录

教师反思难的原因:

1.对反思的理解把握有偏差

2.没有好的切入点(问题意识和视角)

3.教育理论不丰富

4.教育实践平淡

(整体反思与专题反思)

1、写什么

教材内容取舍或补充,课时计划安排,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策略选择,重难点的确立,教学程序编排,教学媒体应用,教学现象分析,典型问题探讨,学生学习的设计与引导,对学生反应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

2、写反思的原则

反思就是“回顾事件”和“寻找更好的办法”

1.问题性原则:从自己感受到的问题或困惑出发来写;

2.具体性原则:从事件的真实发展过程来写;

3.评价性原则:不仅记录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解

决对策;

3、切入点

(1)得意之处;(2)遗憾之处;(3)反馈结果;(4)再设想;(5)评价意见

4、形式

(1)批注式;(2)提纲式;(3)摘记式;(4)随笔式;(5)叙事式;(6)报告单反思报告单

附录:教学论文的撰写

(一)教师教学论文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

(1)选题跟风走

好文章应以自己工作中感受深的问题入手确定题目

(2)题目宽大

如:《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如:《研究性学习中的困难帮助》、《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3)题目平淡

如:《非智力因素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如:《数学合作学习失效的现象与根源》、《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2、思路模糊

一篇好的教育论文必须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形成三者间的逻辑统一。(1)关键概念界定不清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2)解决问题的思路含糊

如;《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素质

—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气氛

—积极创设合作探究的氛围

—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创设美的课堂环境

—丰富实践活动

(3)论述主次倒错

文章轻重不分,重点不突出,文章没有深度。

表现:

——前言部分不惜笔墨,侃侃而谈;

——每个论点出现时,意义论述多,如何解决轻描淡写;

——论证时,事例堆积多,概括提升少;

3、思维浅显

(1)人云亦云

跟着专家说,跟着书本说

(2)事例堆积

“粘贴式”论文

(3)泛泛而谈

文章停留于一般分析

4、反思注意问题

(1)秉承新的教育观念

(2)具有鲜明问题意识

(3)联系已有经验进行分析,构建个人化理论

(4)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系统思考

关于合作学习的误区

(1)合作是小组的必然产物

(2)合作学习是避风港

(3)合作学习是微型的传统课堂

与的分与合教案

与的分与合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8、9的分与合教案 主备人:邓梅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章第52页。 教学目标 1.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领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说一说7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谁的小星星最多?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小朋友说明他表现得很优秀,大家要向他学习。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小星星,你们来帮老师分一分好不好? 三、探索新知 1.谈话:小朋友数一数,老师这儿有几个小星星?(课件展示) 我先移动一个,请你说说它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如果我再移动一个,想一想,8又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就这样,每次移动一个小星星,移一次,说两句话,你会吗? 请把你的8个小星星横着摆成一排,自己练习一遍,然后再移给同桌看,说给同桌听。学生操作、表述,教师巡视、指导。 2.下面我请两位小朋友上黑板来板书他们的学习成果,其余的小朋友观察他们的答案和你的一样吗? 3.9的分与合 (1)情境引入。 妈妈买了9枝花,请小明插在2个花瓶里,可以有几种插法? (2)探究学习。 你可以一边摆花的学具图片,一边把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在纸上直接写出你是怎么分的。一边做,一边说。 (3)汇报结果。 1)全面展示:老师板书。 2)探究规律:还有别的分法吗?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看一个就能记住另外一个,因此9的分与合就只需要记住4个,这样简便了很多。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 老师板书9的组成,简写。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9的组成,老师任选一个板书,问:这个式子可以怎样读?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8和1,8和1组成9。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读其它的式子? 你能用这种方法记忆8的分与合吗? 四、活动游戏,巩固应用

如何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如何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生物教师培训讲座如何编写教学设计方案一、概念: 教学设计是为老师们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 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 定义一: 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规划的过程。 定义二: 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三要素: 1.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求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去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 2.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3.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此处可适当与普通教案进行比较)三、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 1 / 12

1.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的联系。 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在教学中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若干小步骤,并在每一步后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主要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等。 2.认知主义;认知主义把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 其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与行为主义相比,认知主义重点入在引发行为的思维过程上,而不是行为本身。 认知主义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 主要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 3.建构主义。 建构主认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其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

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2.品味写景语句,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更、挐、沆砀、焉得、强”等文言词。 【学习重点】 品味写景语句,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学习难点】 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句段法。 3.资料助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热场(热情、轻松、自信) 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失眠了。猜一猜,为啥?丢钱了?我的兜比脸都干净。失恋了?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捡钱了?做梦都想呢,可惜没碰着。生病了?别看长得瘦,浑身是肌肉。玩游戏了? 不难为你们了,昨天我见了你们一面,就想了你们一夜啊!相逢是首歌,希望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同学们,上课! 一、导入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季节的美。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湖心亭看雪》。看注释1。(板书课题、作者) 张岱生于明朝,明朝灭亡后,他满怀沉痛,以遗民身份入山隐居不出,写文著书,寄情山水。这篇文章就写于他隐居的时候。 二、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老师:现在我们朗读课文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准停顿,重点字音在这里。第二遍读出感受,读出味道。 1、学生练读 崇祯是日更定 挐一小船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余强饮三大白 (学生读课文,教师缓慢巡视学生。) 2.学生展示读 大家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第一段? (两名学生读第一段。) 你读得很流畅,如果读得再慢点儿就更美了。谁再来试试? 读得真棒!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及反思20

10的分与合 执笔:教学内容: 10的分与合,教材第41页例题4、“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合作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不看实物图,熟练地说出10的分与合。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至9的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2~9的分与合 (大家学得真好) 2.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魔术的名字叫“神奇眼睛”,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配合一下,请你从盒子里抓几个球出来,数一数有几个,告诉大家,老师用神奇眼睛从盒子外一看就知道里面还有几个,有谁不相信的?(请一生再数数袋子里的数量)老师说的对吗?还有谁再来试一试老师的神奇眼睛? 有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看出来的吗?其实,这个盒子里一共有10个球。 我的神奇眼睛靠的就是有关10的分与合的知识。只要你认真学习,你也会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的分与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1. 羊博士听说我们要学习10的分与合,给我们送来了5串智慧珠。(出示珠子图)请你数一数每串珠子都有几颗? 仔细看,第一串和其他的4串有什么不同,第一串智慧珠被分成了几部分,1个红色的和9个黄色的,也就是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谁能根据第一串写式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指名解释“10”代表什么,1指什么,9指什么。 2.让学生涂色,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 指名说说第2串珠子是怎么涂的,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这样一涂,也就是把10个珠子分成了几和几。

教学资源:怎么写教学设计

怎么写教学设计 怎么写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

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

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

日本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本着以上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适应未来的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一章的第一节《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2013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数学类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课题内容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年级高三授课教材数学(拓展模块)上册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拓展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2.教学内容 抛物线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中,并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深。最早见于初中数学,作为二次函2 y ax bx c =++)0 (≠ a的图像,以二次函数的形式初步探讨过。高中阶段,它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最大(小)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这种曲线的本质学生并不清楚,从二次函数的角度研究的抛物线是不完善的。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渐完备,尤其是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知识之后,已具备了探讨这个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认知方面: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并能够画出开口向上(下)的抛物线,具备一定的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方法。 能力方面:初步具备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方法,但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意识、类比等合情推理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情感方面:学生愿意学习与实际生活贴近、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但对数学科目有畏惧心理,自信心不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需要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加以带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②明确抛物线标准方程中P的几何意义,能解决简单的求抛物线标准方程问题。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通过四种不同形式标准方程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捷美、和谐美。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俊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 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例外?(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例外的分法。 10 10 10 ∕ \∕ \∕ \ □ □ □ □ □ □ 10 10 ∕ \∕ \ □ □ □ □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专题讲座如何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

如何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如何听课和评课、教学反思及其写作 如何编写教学设计与教案 汤清修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编写一份教案。作为教师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教案打交道,教师这么熟悉的一个话题,还有讨论的必要吗张老师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张为老师:我认为很重要,最近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用生命书写平凡与崇高的等式,追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授陆永杰”。文章中提到陆永杰教授讲课23年,没有用过重复教案,每一年的授课内容相同,但授课方式和备课笔记却不相同,陆永杰教授从不拿上一年的教案给学生上课。他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课教师应该把抽象的理论给学生讲明白,让学生学以自用。他这种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工作风格,不但受到同事们的尊重,也赢得了学生们的信赖,他们为拥有这样一位平易近人、课又讲的好的老师感到庆幸。 汤清修老师:陆永杰教授的事迹确实非常感人,另外教案确实是上课的一个依据,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措施,现在学校也有一些措施来保证教案的实施,比如说,一些学生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教案是每年都要定期检查的,每年还对优秀教案进行评选,保证教案的书写。但是现在网络技术非常的发达,也有一些老师会从网上下载大量的教案,那么如果交教案、检查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话,那就失去了教案应有的作用。写教案这样重要,那么如何写好一份教案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搞清楚教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问题1: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在前面的两讲中,我们的刘老师专门用两节课的时间讲了教学设计的概念、发展、教学设计如何准备、以及它的一些要素、如何进行撰写等等问题,那么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1、他们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除了概念界定上的区别以外,它们还有哪些不同 张为老师: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我还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我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

《我 看》优质课 教案 教学设计

《我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穆旦的相关情况,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二、文学常识 1.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这一笔名是将查

姓上下拆分,木与穆同音,得穆旦之名,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哀国难》等。 2.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3.诗歌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范读录音或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文,诵读过程中注意:朗读指导:(1)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重读的词语;(5)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3.学生朗读比赛后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5分钟 四、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与说课稿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三维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作业布置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三、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精品教案

《10的分与合》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10的分与合 教材第41~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涂,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10的分与合。 2.掌握10的分与合。 3.通过练习,巩固10以内数的分与合。 重点难点 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具学具 投影,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数数,边打手势边数,从0数到10,再从10数到0。 2.师生对口令说组成。如教师说:“5可以分成1和几?”学生说:“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成5,4和1合成5。”并让学生和学生对口令。 引导学生有规律地说。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41页例题。教师指导做第一个。学习10可以分成9和1。 投影(或课件)出示一串珠子。(都是白色的) 提问:数一数,一共有几颗珠子。 在学生数的基础上教师板书“10”。 教师把最左边的一颗珠子涂上色。 提问:这10颗分成了几和几?(1和9) 引导学生说出:10可以分成1和9,1和9合成10。 提问:如果按顺序,第二串珠子应该涂几个?(2个)第三串呢?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每串珠子分一分吗? 2.自己探索学习10的分与合。

(1)涂珠子。 (2)填。 3.集体交流、学习。(可投影出示学生的答案) (1)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总结板书: 让学生说说10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如10可以分成2和8,2和8合成10。 (2)看到每一种分与合,你还能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为什么只有一组?(因为5和5相同,交换位置后还是5和5) (3)同桌互记10的组成。(可用对口令形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请你连一连。教师巡视,连完后自己先说说,看所连的两个数是否合成10。最后同桌互查。 2.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可以在书上完成,也可以组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两个人拿的数字凑成10,那么你们俩就是好朋友。如学生拿卡片3,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7的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人走在一起后,分别说:“3和7合成10,7和3合成10。” 3.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先仔细观察图,弄清是什么意思,教师加以点拨,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小组交流互查。 4.教材第42页练习四的第1题,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看哪两个同学说得全,是有次序地说的。如第1个,把8个蘑菇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这样放: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而在教学前进行的设计、规划等。 教学设计可以是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一个学年的教学设计、一个学段的教学设计。 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课时的设计,微观的设计。他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每一节课的质量都能够达到,整个学期的质量就能够达到,整个学年、学段的质量就能够达到,所以,一个科室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内容单元进行的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师相对较微观的教学设计,它需要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课时的计划安排,例题与习题的选取,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具、课件的配置的内容 一个学年的教学设计与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是较宏观的设计。他主要是针对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的。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进度、课外活动和教学研究的安排、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整合等,只是集中于学年或学期。它是由本年级的本学科的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制订的。 一个学段的教学设计是最宏观的教学设计。它是针对整个学段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当地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由全体本学科的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共同制订的。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目的确定、学生学习

的指导、本学段的教学计划、本学科课外活动的安排、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教师的教学研究、培训进修等。 一、教学内容:主要描述教材使用版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主要学习内容简介。 二、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 三、设计思想:主要描述教学过程中模拟实践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五、教学的重难点: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具体说明教学各个教学环节安排,重难点的处理,教与学双边活动安排 七,教学反思和评价:目标是否达到;情境创设是否得当;教学过程是否流畅;重难点是否突出;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个体差异是否得到尊重;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学中存在什么困惑等等; 二、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的异同点 1、它们的不同点有: ⑴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对教学进行规划,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展开教学过程等;编写教案则更多地考虑具体内容与细节。 ⑵教学设计是原则性的、指导性的和纲领性的,它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教案通常是针对一个班级或一类学生撰写的,他的适用范围较窄。 ⑶教学设计不能直接用于教学,要对其进行加工、创造,适用具体化,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 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

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 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写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

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 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课题:《小纸船的梦》 第二中心小学 魏翔 2012年6月 课题:《小纸船的梦》 开课时间:2012年5月9日 班级:四年二班 执教者:魏翔教学目标: 1. 学生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统一的音色来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感受小纸船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太度,进一步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2.聆听和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通过唱理解歌词的思想内涵。初步感受合唱曲中的和声效果,通过二声部合唱表达出主人公向往成长的梦想。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体会小纸船带给我们的乐观、奔放地情绪。 3.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并能准确唱出八分休止符,贯穿全曲的进行方式与三拍子结合,感受到小船随波飘荡的韵律感受和声的美。 教材分析: 《小纸船的梦》是一首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给予了孩子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 了解船的发展历史,唱好曲子的副歌部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新课教学 1、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是由水覆盖的。【此环节从科学地理方面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件,引入课题 引出交通工具:船 【从前一个环节,圆润地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船”】 3、新课学习 (1)介绍船的历史 【了解人类的船舶发展历史,丰富学生的人文科技知识】 (2)认识各式各样的船 独木舟、有桨船、帆船、蒸汽机轮船、现代船舶 出示课件。 【用各种精美的有代表性的船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观看图片 (4)学唱歌曲 《小纸船的梦》 【从船舶的认识,过渡到本课歌曲的教学,学生的学唱积极性极大的增强】 (5)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

优秀教学设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团队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面试方法与技巧》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成效特色五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属于“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次课属于第七单元模块三《面试方法与技巧》的内容,所需学时4学时。 (二)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自动化系三年级学生,即毕业班级,学生对求职知识需求强烈,面试知识略知一二,但不系统;90后的高职生具有信息化能力强、爱动不爱静、爱做不爱钻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面试知识、提升应聘能力和信息化设备使用、审美、协作等各项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信息化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找到成就感,增强求职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面试自我介绍与面试礼仪——教学重点 面试问题回答——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对象与目标,以做中教、做中学、错中学的教学理念为引领,选择运用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自我训练法、游戏法,形成课堂的有效翻转,最终完成对面试知识的理解深化和面试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手段

片及游戏软件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即时互动,提供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本次课由课前学习与准备、课堂任务实施与分析、课后训练与提升三个阶段,聆听面试、准备面试、体验面试、面试反思、面试检验、面试拓展6大教学环节组成。 (一)课前学习与准备——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1 聆听面试 学生在网站“教学内容”、“拓展资源”板块,自主学习教案、课件、教师自制微课、网络优秀微课,形成对面试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2 准备面试 教师在两周前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下发《职来职往实践教学方案》和任务单。对不同角色提出不同任务要求。 职来职往角色分工及任务要求 了解活动流程之后,自愿选择不同角色,并按要求进行相关内容准备,并制作课堂所需ppt 。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

课题: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10的分与合。教学难点: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手,一双手共有几根手指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分与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手指游戏 请小朋友伸出双手面向自己,弯曲一只大拇指,你能说两道10的分成式子吗? 接着每次弯曲一根手指,让学生说出两道式子,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教学例题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7页,数数这页书的上面画了几串珠子? 再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第一串珠子中有几颗涂色的?几颗没有涂色? 你能根据第一串珠子的涂色情况说10的分成吗? 你能接着有序地涂一涂,把每串10颗珠都分成两部分,最后根据涂色结果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独立做后,指名回答。 你还能想到什么? 10的分与合共有9道式子,你为什么只填这里5道? 你能闭上眼睛有序地说出10的分成吗? 10的合成呢? 三、检测完善 1、“想想做做”第一题:接受鲜花 向日葵姐姐看到你们肯动脑筋,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好几朵花,印在了你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一题,向日葵姐姐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用铅笔在书上还还合起来是10的两朵花连起来。

2、“想想做做”第二题:验收货物 向日葵姐姐用火车给我们送来一批货物,让我们都当小验收员验收,这些货物也印在我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二题,你能看出每辆小车上的货物是多少吗?怎么看出来的?许多车上只写了一个数,你能把缺少的数写出来吗? 3、“想想做做”第三题:找朋友 你们看题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你知道为什么7是3的好朋友吗? 你能动手连一连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10的分与合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 一、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 首先要明确新课改理念下,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关系。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广大考生在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之前,首先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考题中,试卷编写者也把教案编写的题目直接设计成“教学设计”题目,这里,广大考生要引起注意。 二、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广大考生,在面对具体的教学设计题目时,首先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考生需要知道什么是教学设计,以及写教学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具体来说,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划;二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必须按教学准备有序有效实施;三是教学研究的成果,教学设计是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四是教学实施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参照系,可以提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标、思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每一次教学。2、内容齐全,要点具备 那么明确了教学设计的作用以后,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或者指定的章节,如何设计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课时、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应对教学设计的题目,一定要在心中清楚教学设计所涵盖的这几个方面。 接下来,具体谈一下每个方面所涉及的具体内容。 (1)课题:说明所选章节的的名称,也即本课的标题。 (2)课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说明第几课时。 (3)课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而确定的课的类型,即为课型。例如: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实习课、检查课、测验课、综合课、活动课等。 新授课是以讲解新知识为目的的课。 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的课。 实验课、实习课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课。 检查课、测验课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程度为目的的课。 综合课、活动课是将讲授、复习巩固、检查提问、作业练习等活动交叉进行的课。 任课的教师要根据选择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的类型。 (4)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本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 ②过程与方法: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写教学目标时,请广大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