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加工

大豆加工
大豆加工

大豆加工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古人将其称为“菽”,英语则为“soybeam”。

大豆是豆类中的一个品种,在众多的豆类品种中,目前均以大豆,特别是黄豆为最优,其次是花生,其他豆类目前的加工深度还不太大。

第一节大豆的化学成分

一.种子的组成

大豆种子由三部分组成:种皮、子叶、胚,其各部由于细胞组织形态各异,其构成物质的量间

二.营养组成

大豆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磷脂、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含量与大豆的品种、产地、收获时间等密切相关。

1.蛋白质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40%左右,个别品种可达50%以上。通常大豆被誉为“植物肉”。

(1)分类

根据蛋白质的溶解特性,大豆蛋白质包含了大豆球蛋白、清蛋白、谷蛋白、结合蛋白、非蛋白态氮等。其中大豆球蛋白是最主要的蛋白质,因为该蛋白加酸调节至等电点,则有沉淀析出,故又称为酸沉淀蛋白。

根据沉降速度,大豆蛋白可分为4个组分,2s、7s、11s和15s

(2)组成

大豆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完全蛋白质。组成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有18种之多,除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较少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水平。

2.脂类

(1)脂肪酸

大豆油脂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尤其亚油酸,所以大量食用大豆制品或大豆油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也必要明白,从贮藏角度考虑,大豆油不易保存,易被氧化。(2)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包含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磷脂酸等,它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记忆,延缓衰老的作用。

(3)不皂化物

不皂化物是指脂质与碱同时加热时,中性脂肪皂化,未皂化的残留成分即不皂化物。

大豆油脂中的不皂化物主要为甾醇类、类胡罗卜类、植物色素及生育酚类物质,总含量约为0.5-1.6%。

3.碳水化合物

(1)可溶性的

即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及蔗糖。其中水苏糖、棉子糖均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对水苏糖、棉子糖是否属于人体内的胀气因子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2)不溶性的

即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主要存在于种皮、子叶等中。这些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的一个共性就是都不能被人体所消化吸收,正好符合食物纤维的定义。

4.其他营养因子

包括维生素、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等。

第二节大豆加工

大豆经过加工以后可以得到众多的加工产品。

一.油脂加工

1.提取:压榨(冷榨、热榨)、熬炼法、浸出法、离心法

2.精炼

↗起酥油

粗油→除杂→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精制油→氢化油

↓↘人造奶油

色拉油

二.传统豆制品加工(豆腐制品)

1.加工原理

大豆磨浆,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形成凝固性食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

↗凝固→成型压制→南北豆腐

大豆→清洗→浸泡→磨浆→过滤→煮沸→冷却

↘葡萄糖内酯→加热→内脂豆腐

3.工艺要点

(1)浸泡

目的使豆粒吸水膨胀,利于大豆粉碎后充分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温度~时间

温度(o C) 5 10 18 27

时间(hr)24 18 12 8

用水量大豆的2-2.3倍。

(2)磨浆,过滤

磨浆必需带水,2-5kg/kg泡好的豆,水在磨浆中的作用:润滑;冷却,防

止大豆蛋白质热变性;蛋白质的溶出。

磨浆所得豆糊应及时加水过滤,不可久置,特别是夏季,以防变质。

老豆腐,豆糊细度为80目,嫩豆腐,豆糊细度为100-110目。

(3)煮浆

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为点浆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减轻异味,提高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杀灭细菌。

直接火煮浆时浆面很易生成很多泡沫,会发生溢锅,必要时添加一些消泡剂,分别为:油脚、油角膏、硅有机树脂、脂肪酸甘油酯等。

(4)凝固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由溶胶状态成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A 点浆大豆蛋白质凝固过程的凝胶网络形成的第一阶段

影响因素

温度:70-90o C,

浓度:北豆腐 7.5-80o Be ,南豆腐 8-9 o Be

PH值:最好控制在7左右。

B 蹲脑大豆蛋白质凝固过程的凝胶网络形成的第二阶段

蹲脑过程宜静不宜动,否则已经形成的凝胶网络结构会因振动而破坏。蹲脑时间视品种而异,北豆腐 20-25min ,南豆腐 30min

C 凝固剂

盐类:

石膏主要成分CaSO4 , 不同生熟度石膏的凝固作用强弱不同,其中熟石膏对大豆蛋白质凝固作用虽较慢,但易控制,实际操作时常采用,一般情况下每百千克大豆约需石膏粉2.2-2.8kg。

卤水主要成分Mgcl2,它对大豆蛋白质凝固速度快,但蛋白质的网状结构易收缩,使得制品持水性差,合适制造含水量的产品,一般情况下每百千克大豆约需卤水2-5kg。因为卤水点浆不易操作,为了缓和蛋白质凝固过快的缺陷,可采取添加缓凝剂式加以缓解。

◆梗子糖:在点浆的同时或之前添加豆浆量的0.02-0.03%梗子糖,可明显减慢豆浆的凝固

速度,制成品光滑细腻,风味良好,出品率高。

◆小麦胚芽:大豆磨浆时,添加豆浆量的5-30%的小麦胚芽,效果同上。

◆卤水分散液:由卤水、食用油、乳化剂、水混合而成,其中食用油可以是植物油、也可

以是动物油,乳化剂可以是大豆磷脂或甘油酯。

D δ-葡萄糖内酯

属于酸类凝固剂,易溶于水,在水中会渐渐地分解为葡萄糖酸,加入δ-葡萄糖内酯的熟豆浆,当其温度加热至600C时,大豆蛋白质开始凝固,当温度达80-900C时,凝固成的蛋白质凝胶持水性最佳,制成品弹性大,有劲,质地滑润爽口。为改善风味及质量,常添加保护剂,如各种磷酸盐等。

E 复合凝固剂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加工成的凝固剂。有有机酸、涂覆膜及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有机酸颗粒凝固剂;葡萄糖内酯、磷酸氢钙、酒石酸钾、磷酸氢钠、富马酸及玉米淀粉组成的复合凝固剂等。

(5)成型

将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通过一定的压力,榨出多余的黄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豆制品。

除嫩豆腐加工外,其他豆腐制品一般都需要破脑及上箱压榨前从豆腐脑中排除一部分豆腐水。

老豆腐只需轻轻地破脑,脑花团块在8-10cm范围较好。

第三节现代豆类加工

由于植物蛋白的经济性、功能性和营养性,在国外,植物蛋白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它不单作为增量剂,而且是一种营养添加剂,已成为加工厂不可缺少的原料。

一脱脂大豆蛋白

蛋白质含量60%左右,由豆粕或豆饼干燥、粉碎、得到,多用于饼干、面包、馒头、肉制品等。

二浓缩大豆蛋白

蛋白质含量70%左右,在用浸出法提取大豆脂肪后,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豆粕脱溶,去除其中所含的可溶性糖、灰分极其他微量成分,保留一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所的即浓缩大豆蛋白。

工业化生产浓缩大豆蛋白主要有三种方式,湿热浸提法、稀酸浸提法及含水乙醇浸提法。

三分离大豆蛋白

蛋白质含量95%以上,把豆粕中的除蛋白质以外的可溶性物质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类都除掉。采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大豆蛋白质。

四组织状大豆蛋白

在脱脂大豆粉、浓缩蛋白或分离蛋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份及添加剂,搅拌使它混合均匀,强行加温加压,使物料在水分、压力、热和机械剪切力的作用下而塑型化,再经膨化并凝固,成为蛋白质分子间排列整齐具有同方向的组织结构,

具有空洞的组织状蛋白质。

五纤维状大豆蛋白

俗称“植物肉”,将分离大豆蛋白凝乳配成水溶液,加碱制成的原液送入喷头,在酸性凝固液中喷成丝状物,再由滚筒导入水浴拉伸至长度的4倍,最后经水洗、切断、冷冻即纤维状蛋白。

食品行业授信分析

食品行业授信分析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国食品工业生产经营和食品消费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产品品种丰富多样,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商品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和区域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十一五”规划将发展食品工业、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结合起来,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为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环境,食品工业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生产力持续提高;加之“入世”后,国际贸易日益扩大,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也大大促进全国食品饮料工业发展速度,成为建国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 本次主要在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GDP占比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食品行业“优选客户,总量控制在信贷资产10%以下 (含食品包装及食品机械等相关子行业)”的授信原则,以及具体的选择标准和着重把握的风险点,包括: ●有一定经营历史,生产及管理经验丰富。 ●产品质量及安全成熟稳定,形成了较突出的产品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资产和收入达到一定规模,行业地位较好。 ●自然条件优越,靠近所需原材料产地,原料成本及运输成本低,具有资源优势。 ●销售渠道成熟,产销两旺,存货和往来款比例、质量及周转正常。 ●经营管理规范;财务信息透明。 ●股权结构明确,股东背景清晰,高层管理人员具备良好从业经验和职业操守。 ●专注主营业务,投资活动围绕主业进行,投资项目有利于完善主业链条,提升主业竞争 力。较少参与资本市场投机等高风险活动。 ●负债适中,借款量与收入规模、获现能力及盈利水平匹配,信用记录正常。 ●具备一定创新能力。 重点关注: 各类型龙头食品企业、民族品牌企业、大型品牌企业以及健康发展的民营企业。 ●对中小型企业,重点选择有民族传统特色、技术改造能力,自我定位准确,小而精、小 而专的老字号。对无特色、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污染环境的、浪费资源能源的小型 企业和小作坊,禁止进入。 ●对国内、国外引进的新原料、新资源、新包装材料、新型食品添加剂应用的安全性,以 及新型生物制品、转基因等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安全性,密切关注国家监测通报、预 警信息。

木材加工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木材加工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发展面临木材供需矛盾 木材加工业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 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初加工产品有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再 加工产品有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 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内木材 需求不断增长,推动木材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工业木材消费约60141 万立方米,其中造纸消费占64.48%;其它人造板、实木地板和木质家具制造等约占35.52%。 不过,虽然木材加工业取得显著进步,但在原木和锯材等很大程度上 依赖进口,国内木材产量有限,供需矛盾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具体来看,2017 年,中国进口木材合计(原木+锯材,原木材积)首次突破1 亿立方米,达到10849.7 万立方米,金额199.86 亿美元,分别增长15.6%和23.2%;2018 年1-7 月,合计进口木材6598 万立方米,预计全年将超过1.1 亿立方米。 其中,俄罗斯、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7 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木材占我国进口木材的八成以上,2018 年上半年达81%。 国内木材产量方面,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用材林的成熟林 过少、质量差,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 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木材产量增长后劲不足,2014 年开始已进入下行通道。 2013 年,国内木材产量达到8438.5 万立方米,而到2016 年木材产量

大豆加工

大豆加工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古人将其称为“菽”,英语则为“soybeam”。 大豆是豆类中的一个品种,在众多的豆类品种中,目前均以大豆,特别是黄豆为最优,其次是花生,其他豆类目前的加工深度还不太大。 第一节大豆的化学成分 一.种子的组成 大豆种子由三部分组成:种皮、子叶、胚,其各部由于细胞组织形态各异,其构成物质的量间 二.营养组成 大豆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磷脂、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含量与大豆的品种、产地、收获时间等密切相关。 1.蛋白质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40%左右,个别品种可达50%以上。通常大豆被誉为“植物肉”。 (1)分类 根据蛋白质的溶解特性,大豆蛋白质包含了大豆球蛋白、清蛋白、谷蛋白、结合蛋白、非蛋白态氮等。其中大豆球蛋白是最主要的蛋白质,因为该蛋白加酸调节至等电点,则有沉淀析出,故又称为酸沉淀蛋白。 根据沉降速度,大豆蛋白可分为4个组分,2s、7s、11s和15s (2)组成 大豆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完全蛋白质。组成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有18种之多,除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较少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水平。 2.脂类 (1)脂肪酸 大豆油脂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尤其亚油酸,所以大量食用大豆制品或大豆油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也必要明白,从贮藏角度考虑,大豆油不易保存,易被氧化。(2)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包含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磷脂酸等,它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记忆,延缓衰老的作用。 (3)不皂化物 不皂化物是指脂质与碱同时加热时,中性脂肪皂化,未皂化的残留成分即不皂化物。 大豆油脂中的不皂化物主要为甾醇类、类胡罗卜类、植物色素及生育酚类物质,总含量约为0.5-1.6%。 3.碳水化合物 (1)可溶性的 即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及蔗糖。其中水苏糖、棉子糖均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对水苏糖、棉子糖是否属于人体内的胀气因子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2)不溶性的 即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主要存在于种皮、子叶等中。这些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的一个共性就是都不能被人体所消化吸收,正好符合食物纤维的定义。 4.其他营养因子 包括维生素、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等。 第二节大豆加工 大豆经过加工以后可以得到众多的加工产品。 一.油脂加工 1.提取:压榨(冷榨、热榨)、熬炼法、浸出法、离心法 2.精炼 ↗起酥油 粗油→除杂→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精制油→氢化油 ↓↘人造奶油 色拉油 二.传统豆制品加工(豆腐制品) 1.加工原理 大豆磨浆,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形成凝固性食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 ↗凝固→成型压制→南北豆腐 大豆→清洗→浸泡→磨浆→过滤→煮沸→冷却 ↘葡萄糖内酯→加热→内脂豆腐 3.工艺要点

2021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1年大豆加工行业市 场调研报告

目录 1.大豆加工行业现状 (4) 1.1大豆加工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大豆加工市场规模分析 (6) 2.大豆加工行业前景趋势 (7) 2.1大豆供给压力凸显 (7) 2.2价格持续上扬 (7) 2.3延伸产业链 (7) 2.4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8) 2.5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8) 2.6服务模式多元化 (9) 2.7需求开拓 (9) 3.大豆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9) 3.1国产大豆精深加工水平低 (10) 3.2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性 (10) 3.3国产大豆小规模分散种植、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 (11) 3.4耕作管理粗放 (12) 3.5行业服务无序化 (12) 3.6供应链整合度低 (12) 3.7基础工作薄弱 (12) 3.8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3)

3.9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3) 4.大豆加工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4) 4.1大豆加工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4) 4.2大豆加工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4) 4.3大豆加工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4) 4.4大豆加工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5) 5.大豆加工行业竞争分析 (16) 5.1大豆加工行业竞争分析 (16)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6)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6)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7)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7) 5.2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8) 5.3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8) 6.大豆加工产业投资分析 (19) 6.1中国大豆加工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19) 6.2中国大豆加工行业投资风险 (19) 6.3中国大豆加工行业投资收益 (20)

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现状与对策分析正文草稿

我国木材加工产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1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木材迅猛发展的三十年,先进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对木材工业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加入贸易组织为我国木材加工企业创造了最佳的发展条件。有利于木材工业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紧缺的国家,也是木材产业不发达的国家,而木材产业涉及到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经济贡献等几方面的容,因而,木材产业及木材加工产业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2 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 2.1 木材加工业简述 木材加工业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在森林工业中,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化学加工同为森林采伐运输的后续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现在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2.2 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木材迅猛发展的三十年,先进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中国木材制品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进步,即使在原木和锯材等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的品类上,中国木业界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变进口为出口,以得到其中的价值提升。中国依靠自己的森林资源,进行木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木材生产基地与木材加工工业体系逐渐形成,有关的科学研究也得到较大发展。从1949~1986年,木材产量从年产 567万立方米增加到6502万立方米目前,木材加工业已成为立国际上各国发展较快、前景较好的制造产业之一,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是制造业的重要支柱。2005年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11%,占GDP的5.6%。立木材加工业主要包括木材及制品业、家具业和造纸业,主要产品是锯木、胶合板、木质板材、家具、木箱、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

1 中国大陆大豆加工行业分析 一、 大豆供需状况 1、需求状况 大豆是重要的食用油、蛋白食品和饲料蛋白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国大陆大豆产量排名世界第四,大豆加工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二,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1996年以前,中国大陆年产大豆1,000万吨左右,主要是直接食用或作为副食品如豆芽、豆浆、豆腐等,基本可满足大陆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膳食消费水平升级,对精炼食用油和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食品需求迅速增加,使大豆的需求迅速增加。大豆压榨后的产品主要为豆油和豆粕,产业链涉及种植、加工、食用油供应、饲料养殖等等,比小麦、玉米、大米的环节要复杂得多。 中国大陆是一个食用油严重短缺的国家,2008年植物油及油籽折油净进口总量为1,535.2万吨,占大陆植物油供给能力的62%,同比上升了1.1%,对外供给依赖进一步上升。2008年中国大陆豆油消费1017万吨,占植物油消费的40%左右,其中进口豆油259万吨、进口大豆3,744万吨,折油693万吨。大陆大豆产量1,650万吨,用于榨油约380万吨,折油65万吨,进口豆油及油籽折油占比为93.6%。 中国大陆是世界第一大饲料消费国,第二大商品饲料生产国,但饲养所用的蛋白质原料长期短缺,一直依赖大量进口,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豆粕的蛋白含量高达43%以上,占饲料工业蛋白原料的60%左右,约85%的豆粕被用于养殖业和家禽的饲养,作为补充禽畜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图1:大陆大豆历年需求及增长 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20% 0%20%40%60%縂需求(万噸)增長率% 资料来源:农业部 2007年中国大陆大豆压榨量达到3,400 万吨,比2000 年的1,977 万吨增长72.0%,年均增长8.1%,占大豆消费总量的比重从73.1%提高到78.7%。豆油产量从349 万吨增至631 万吨,年均增长8.8%;豆粕产量从1569 万吨增至2,664万吨,年均增长7.9%。 大陆国家粮油资讯中心预计,2008年度中国大陆大豆压榨量将达到3,790万吨,预计未来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00001)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特点 发达国家食品行业的一个显著发展特点是高加工率、高附加值。 发达国家的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70%以上,有的高达92%,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仅为20%-30%。由此可见,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基本是以吃“原料”为主, 而发达国家的人民是以吃“成品”为主,发达国家把这么多原料加工成即食方便、品种齐全、 质量优良和数量充足的食品,是靠科技优势,靠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优良的机械设备武装的强 大的食品工业。 发达国家有很高的食品工业产值,食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很高,一般在10%以上,最高的接近18%。食品工业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支柱产业之一。这些发 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很高,一般是 1.6:1-2.4:1,这说明他们把农业 产值翻了一番到二番。 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3000多种。食品工业加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观,由于不断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都较高。 在发达国家,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食品机械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3000多种。食品工业加 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观,由于不断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都较高。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一般具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优点,如生产1吨奶粉耗煤、耗电及耗水分别为0.8吨、400-800kWH、1.5吨,燃料及动力消耗的费用为乳品整个 加工费用的7.5%。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原料利用率高、得率高。例如,美国生产的淀粉糖制造设备用于淀粉糖生产,能做到无废渣、废水或废气排出,即无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食品机械工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高,食品机械出口比例都比较大。例如,法国食品机械的进出口额各为其国 内产值的一半左右,日本出口额占其生产总值的50%,进口额占出口额的72%。

木材加工行业报告-中国综述

中国木材加工行业的分析报告 一、木材加工行业概述 目前,木材加工行业已经成为国内发展速度较快且具有良好前景的制造产业之一,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从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在世界四大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中,木材工业由于具有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非常重要地位。 现在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板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1367家,中国木材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549.92亿元,同比增长15.38%,行业负债总额为218.21亿元,同比增长9.26%。2013年1-9月,木材加工行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为1161.87亿元,同比增长15.76%;木材加工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达75.4亿元,同比增长48.20%。 未来我国林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形成了国内林产品市场的巨大空间,为农村发展林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林业的需求已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木材等可再生性原材料和生物质能源需求增长显著,木本粮油产品、森林食品、药品及保健品需求日趋旺盛,森林旅游快速发展,这些都为培育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动力。此外,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多、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住房消费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快速增长,这些都将继续推动装饰装修业、地板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机会。 林业产业概述补充: 1、我国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产值增长迅速 森林通常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竹林;

关于中国大豆产业的分析

关于中国大豆产业的分析 一、背景分析 目前,世界大豆主产国有四个,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从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生产情况看,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巴西是第二大豆生产国,阿根廷、中国的大豆产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三、四位。07年在全球23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是转基因大豆主要生产国,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率91.9%,阿根廷90.4%,巴西70.3%,它们的产量占全球转基因产量的82%,占全球出口量的90%。在世界转基因大豆这场漩涡中,由于转基因大豆的成本远低于非转基因大豆,我国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 中国从1995年开始变成大豆净进口国,2003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2074万吨,这一年国内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国内产量。同时来自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显示,2002-2003年度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首次超过欧盟跃居世界第一。2004年是2022万吨,2005年是2659万吨,2006年则为2826万吨。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3082万吨。2008年进口大豆的压榨量达到3900万吨,国产大豆则为200万吨,也就是说有超过95%的油脂压榨企业使用进口大豆。2009年全年大豆的进口量是4200万吨,占到了全国大豆油市场的9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约占世界的1/3。而且未来国内大豆仍存较大的供给缺口。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将延续递增走势,直到中国人口增长出现拐点。(见图1) (图1) 二、美国阴谋的开始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对大豆产业这意味着大豆加工行业将对外资开放。由于低廉的进口成本,利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加工行业在此期间获得了丰厚利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Array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行 业定义与 分类 食品行 业是对农、 林、牧、副、 渔等部门生 产的产品进 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 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 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 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 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 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 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 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

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现状分析 2010-10-30 一、产能严重过剩,布局集中于东南沿海各港口,大型企业规模急剧扩张 当前国内大豆油脂的加工能力已经超过9000万吨,产能的无节制扩张也是大豆进口失控的原因之一。”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说,仅仅2009年一年,新增油脂加工产能就已经接近1000万吨。 “港口新建的油脂加工厂越来越多,大豆进口量必然要增加。”九三油脂总经理田仁礼说,在产能已经明显过剩的情况下,一些中资和外资项目仍在投建扩产,行业今年新增的压榨能力预计将超过750万吨。 “现在港口新建的加工厂越来越多。”刘登高说,不少是大型央企的项目。中粮集团新建的年处理能力总计超过200万吨的两座大豆压榨工厂今年就将投产,加上2011年将投产的项目,届时中粮的大豆压榨能力将突破1000万吨。 这一状况与政府调控的预期背道而驰。2008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曾发布了《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文件中设定的目标,政府希望到2010年,大豆油脂加工能力控制在7500万吨/年;到2012年,这一数字控制在6500万吨/年。 目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主要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大豆压榨能力快速扩张,我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各省的油厂日压榨大豆能力已达到17万吨。年可加工大豆5100万吨。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油厂日压榨大豆能力为10万吨左右,其中有一半的压榨能力位于沿海地区,压榨进口大豆也是这些企业的首选。以全国大豆日压榨能力为30万吨计算,沿海地区的大豆压榨能力占70%以上,这些地区的油厂每年加工进口大豆数量占其大豆压榨量的比重超过90%。 由于产能过剩、布局集中,2003年至2005年间,我国建成的大型大豆初榨油厂,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因经营困难破产倒闭或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 二、我国大豆压榨厂继续增加,规模继续扩大

中国食品行业主要企业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食品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第一节河南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肉类加工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特大型食品集团,是国务院确定的520家重点企业和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确定的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1997年,双汇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1999年"双汇"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商誉价值现已达49.65亿元;2000年,双汇集团率先在国内同行业中被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1年,双汇集团在国内首家通过偶蹄性动物HACCP 质量认证和对日本国注册认证,双汇系列产品被确定为"卫生安全食品"和上海APEC会议专供双汇生鲜肉。2001年12月,双汇集团被确定为"三绿工程"试点单位;2002年2月,双汇集团荣登中国500强第151位,9月初,双汇系列火腿肠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并颁发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同时,双汇集团荣获“2002年国家质量经管卓越企业”称号,这是全国质量经管最高荣誉。9月下旬,全国"三绿工程"办公室授予双汇肉类联合生产线为“全国三绿工程示范生产线”。 目前,双汇集团资产总额40亿元,员工20000余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拥有40多家国内外子公司,并在洛杉矶、莫斯科、荷兰、香港等地和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和办事机构;公司有从日本、瑞士、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1000余台套,形成了以肉制品加工为主,以饲料、养殖、屠宰加工、调味素、塑料包装制品、纸制品包装、彩色印刷、生化制药、果蔬加工、罐头制品、商业、金融证券业等相配套的复合互补型产业结构。“双汇”牌肉制品具有"品种多样化,

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隐患调研报告

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隐患调研报告 随着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我县的加 工企业也不断增多。由于一般木材加工厂的厂房耐火性能较低,加工的原料都是可燃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锯未、刨花、木屑等比木材更易燃烧,同时多数企业常采用人工干燥法(烤房)进行干燥,使用明火多,用电量大,有的工序还需使用易燃易爆液体做胶料。因此,木材加工企业事故隐患较多,火灾危险性极大,认真分析木材加工企业消防隐患,进而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确保木材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作用。 我县目前持证经营的木材加工企业有40家,近年来,各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直接监管职责,木材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各项指标都控制在规定的数值内,但安全生产的形式依然严峻。xx年7月28日,**县工业集中区细木工板厂因生产场地电力线路老化,发生短路,造成粉尘燃烧起火,导致加工场地内的木材发生大火,火烧面积近千平方米,烧毁木材800立方米;xx年3月28日夜,**木业有限公司加工厂房发生火灾,大火烧毁2 间厂房,机器设备3台和1000多立方的木材半成品,直接经济损失 近100万元;另据统计:我县自xx年至xx年,木材加工企业已发生火灾10起,锅炉爆炸1起,死亡2人,直接财产损失800多万元。 连续多起木材加工企业火灾的发生,已经为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敲响警钟,消除木材加工企业的火灾隐患 __。

(一)主管审批的各职能部门缺乏相互制约机制。长期以来,在木材加工企业审批过程中,各主管部门之间没有完全建立起相互制约的机制。造成许多木材企业在建厂之期漏审,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投入生产,厂房、仓库、消防设施都没有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个别单位未经联席会审,擅自批准企业扩建或新建木材加工厂,造成先天性隐患突出。 (二)木材加工企业多是简易建筑,耐火等极低。从事木材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和库房有的是租用居民住宅,有的则是用木板石棉瓦(油毛毡)搭建,绝大多数木材加工企业都是耐火等级低的简易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必将助长火势的迅速蔓延扩大,给防火、灭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规划不合理,违章用电、用火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到土地的限制,大部份木材加工厂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布局随意性较大,厂内的生产区、木材堆场、库房、生活区等混为一体。电气设备的安装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厂内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老化、穿越可燃物的线路不穿管保护,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自备发电机、柴油机加工,在通道、门口、机器设备和电气设备周围堆放原料和成品等现象普遍存在。

大豆加工业行业发展研究

大豆加工业优胜劣汰 中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大豆加工业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相关产业、产品市场、国家政策的变化,这一传统产业又一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行业综述 1.从大豆种植格局说起 大豆是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料作物。数千年来,大豆对中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和健康水平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大豆加工业是与种植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大豆的历史就是二者互相促进的历史。世界大豆的产量很不稳定,加工业发展也很不平衡。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大豆总产达216,900,000吨,占主要油料作物总产的57%。美国,巴西,阿根廷是大豆的主产国,而中国的大豆产量仅次于阿根廷,位居第四,四国大豆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90%(图4-1)。值得注意的是在20年间,这四个国家产量比例发生巨大变动,20年前美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64%,巴西占16%,中国占10%,阿根廷占5%,但随着全球大豆消费需求强劲增长,90年代初期,由于全球大豆市场供求失衡所引发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大幅上扬,直接刺激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种植大豆热情,加上90年代南美地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最终使这一地区大豆产量迅速崛起。2001~2002年度以来,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美国。2004年,美国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0% ,巴西占24% ,阿根廷超过中国占18%,中国大豆产量为1760万吨,只占8%。 图4-1 2004年世界大豆产量 中国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安徽及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和总产量约占中国的80%左右。随着中国大豆加工业

的进一步发展,2004年中国进口大豆1970万吨,已远远超过中国大豆生产总量。目前,中国已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2.大豆加工业行业现状 在发达国家,现代大豆加工业主要以高技术、高产量、高效益为特征的大豆深加工企业为主。目前大豆加工的主要产品表4-2所示。 表4-2 大豆加工制品简表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Array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 行业定义 与分类 食品 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 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 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 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 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 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 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 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万吨,味精产量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万吨,啤酒产量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 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我国食用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食用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王萌 食用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粮油市场的逐步开放,食用油行业的进展也出现出勃勃生气。不管是食用油的品种、质量,依旧生产能力、加工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等都得到了相当水平的进展。相伴着食用油新标准的实施,以后食用油的行业格局将会发生较大改变,几大食用油巨头获得历史性的进展机遇。 一、2004年7月底行业差不多现状 (一)行业要紧经济指标概述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食用油的市场容量高达1200亿人民币,其中小包装食用油(以品牌油为主)的年增长速度超过15%。2004年7月底累计产成品1146517.8万元,同比增长66.32%,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2004年7月底,规模以上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320家,亏损企业326家,占全行业的25%,累计亏损金额76819.6万元,同比增长138.24%,行业亏损程度。累计产品销售收入920705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75%;实现利润总额119368.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0%,行业利润率降低。 食用油行业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据资料显示,国内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然而与世界食用油大国相比,我国食用油行业的集中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小型厂家。在以后,大型厂家的兼并和众多小型厂家的灭亡,必定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04年7月底食用油加工行业累计销售收入9207057.6万元,比2001年全年销售收入额7595194万元增长了21.22%,占到2003年全年累计金额的68.63%,食用油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据保守估量,至2004年12月底,全年累计销售收入将超过1900亿元,食用油的市场前景十分宽敞。 (二)行业利润率下降 市场竞争猛烈大大压缩了食用油加工行业的利润率,各企业都在纷纷查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004年7月食用油加工行业资金利润率为1.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33%,相关于去年同期分别降低0.45和0.55个百分点。 (三)价格变化多受外界环境阻碍 进入9月上旬以来,国内食用油市场受“双节”采购高峰等因素的阻碍,市场价格显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市场交易明显好转。笔者分析认为,尽管近期国内食用油市场差不多出现全线上升态势,但受整体行情大环境的阻碍,估量后期食用油市场价格依旧面临不小压力,市场价格大幅走低的时刻应该在10月份。据估量,到10月份国内食用油因消费者购买数量已备齐,销售数量将大幅回落,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食 品行业 发展现 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行 业定义与分类 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 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 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 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 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 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

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5103.7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14.5%。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856.2万吨,味精产量91.28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08.55万吨,啤酒产量2273.3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 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前言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又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全面的政绩观,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加快林业建设,促进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宿迁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实施“差别竞争、特色取胜”竞争策略的一项现实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在崛起为世界木材加工产业大国的历史关头,一方面,木材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引起世人瞩目,另一方面,因受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制约而影响成长。今后5-10 年,既有需求持续强劲增长、全球生产要素流入和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又面临资本全球化、市场化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木材加工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发展的引擎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按照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如此大规模的内需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前,木材加工产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一样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强劲地拉动着木材加工产品的需求。宿迁木材加工产业只有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超越自我,才能做大、做强。 宿迁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地级市,是一个历史悠久又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也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宿迁市委、市政府制订和实施了以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强农富民的战略,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大豆深加工项目

1 立项背景,必要性,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立项背景 ` 项目研究开发的必要性 1.2.1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XX是一个位于湘中,靠近湘西的农业地区,多年来农业以粮食种植业为主。XX市人均粮食为300公斤,比湖南平均水平高%,但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突出,农民人均收入为800元,反而比湖南人均水平低%。实际上,XX的大豆种植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总产和单产都位于湖南前列。但是由于大豆加工业不发达,大多数大豆是作为原料销往外地,不但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种植积极性,也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遇到了一定困难。本项目建成后,XXXX堂高科持农业有限公司年消耗大豆达万吨以上,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重要意义。 1.2.2是我国农业应对WTO挑战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大豆年产量在1400吨左右,而进口大豆已超过1500吨。我国大豆无论是在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和流通体系的建设上都处于劣势,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我国国产大豆的卖难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面临进一步被国外大豆瓜分的危险。但是由于我国大豆的蛋白质和大豆异黄酮等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含量高,基本没有转基

因品种,因而我们应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国产大豆的比较优势,推进大豆发酵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将我国的传统特色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1.2.3是提高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的需求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加工技术也大多起源于中国。但是几千年后我国大豆加工业特别是大豆发酵食品加工业仍处于生产水平低下,卫生条件差、产业化水平低的境地。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经济效益差,对发酵制品的功能性研究没有足够重视,而且大多数产品含盐量高,主要作为调味料或佐餐用,消费量连年徘徊不前。而与此同时,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却加大了对大豆发酵制品的科研和开发力度,使它们的功能性做到了家喻户晓,极大地促进了大豆发酵食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为公司的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项目的实施对我国众多豆制品加工企业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有望促进我国大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1.2.4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从解决温饱进入到了有益健康、口感新颖的新阶段。但是我国原有食品受历史条件限制,在有益健康这个方面考虑不够。以传统大豆发酵制品为例,存在含盐量高,对健康影响不清等问题。更有甚者,由于生产过程得不到严格控制,黄曲霉毒素超标等有害人体健康的事也不少见。通过发展大豆深加工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趋利避害,生产新型的健康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