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同义词讲义

现代汉语 同义词讲义
现代汉语 同义词讲义

职业技术学院备课纸

程现代汉语

录日

检查签字班级节次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同义词课型□理论□实践教

学目的了解同义词的类型和作用,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同义词的修辞效果——准确生动地表达情意

熟练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1.课堂教学时间20 2.练习时间65 3.实训时间4.归纳小节时间 5

教学后记课

预习

P144反义词含义和类型

P333 3、4、5

一、同义词的作用

(一)(试着由学生自己把书上内容概括)准确表意。例如:

我是主张先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溶化,要使它们不知不觉地和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溶合在一起。这种溶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把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这段话中,作者选用“溶化、溶合、化合、混合、焊接”(依*上下文而形成的临时性同义词,或叫条件同义词)五个意义上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同义词,精确而严密地阐明“溶化”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

(二)协调音律。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英雄赞歌

教拳脚武术的老板练铁沙掌耍杨家枪。——双截棍的歌词

(三)含蓄委婉

(四)增强语势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请不用客气。画意诗情带笑意只为等待你——北京欢迎你

二、为什么会存在同义词

词义与概念的关系P130

三、同义词的类型

1、等义词

2、概念同义词

3、风格同义词

四、同义词的辨析

一般说来,同义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

1.语素方面的差别

讲到双音同义词中,构成成分有的有相同的部分,这就是说,一个语素相同,一个语素不同。它们之所以是同义词,就因为有相同的语素;之所以存在某些差别,就因为有不同的语素。我们辨析同义词,特别是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时,可以利用这一构造特点,注意其中的不同语素。

例如:“欢畅”“欢快”“欢乐”“欢喜”“欢欣”

久别相逢,心情十分(欢畅)

(欢快)的乐曲

她看到孩子上进心这样强,满心(欢喜)

(欢欣)鼓舞

是一组同义词,都有高兴、愉悦的意思,其中:“欢畅”含畅快、舒畅之意,如“欢快”含愉快、轻快之意,“欢乐”含快快乐乐之意,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欢喜”含高兴、喜爱之意,“欢欣”含欣欣然之意,再如:“辩论”“辩解”“辩白”“辩护”“辩驳”

通过这次(辩论),谁对谁错很清楚了

事情明摆着,(辩解)也没用

对人家的(辩白)要耐心听,不能冤枉人

对别人的指控你可以为自己(辩护)

你的(辩驳)很有说服力,对方无话可说了

是一组同义词,都有运用言辞分辨是非曲直、正误真伪的意思,其中:“辩论”含论述、理论之意,“辩解”含解释、消解之意,“辩白”含弄清楚、使明白之意,“辩白”亦作“辨白”。“辩护”含保护、维护之意,“辩驳”含反驳、驳斥之意,

2.功能方面的差别

(1)搭配对象不同。

(2)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

如“安定”和“稳定”

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

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

例如:“刚才”和“刚”、“刚刚”;

(刚才)的电话是找小王的

你(刚才)上哪儿去了

他(刚)下课

小张(刚刚)还在这儿

“刚才”和“刚”、“刚刚”,都有不久之前的意思,但“刚才”是时间词,可以做主语(刚才下了一阵雨,现在停了)、定语、状语;“刚”和“刚刚”则是副词,只能作状语

如:“愿望”和“希望”;

请用造句法辨析区别

“愿望”和“希望”都有想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但“愿望”是名词,可以做主语(愿望是好的,做法不可取)、宾语(他终于实现了当一名医生的愿望);而“希望”是名词,又是动词,作为名词,可以做主语(希望寄托在年青一代)、宾语(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我们的希望);作为动词,可以做述语(希望大家事业有成)。

再如:“假冒”和“伪劣”

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

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

3.色彩方面的差别(这方面学生高中时接触多些,可以不做重点)

(1)感情色彩不同。

A.“结果”、“成果”和“后果”;

B.“巨大”、“宏大”和“庞大”;

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的状况应该改变

这是一个(宏大)的规划,真鼓舞人心

对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工程,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要防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的同义词它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态度却不相同,也就是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带有赞许的意味,叫褒义词;有的带有贬斥的意味,叫贬义词;有的不带褒贬意味,叫中性词。例如:“结果”、“成果”

和“后果”,都指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其中,“结果”中性词,可以用于好的事物,也可以用于坏的事物。如“他们商谈的结果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结果”用于好的事物;“我们商谈的结果崩了”,“结果”用于坏的事物。“成果”,褒义词,意思是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是一种好的结果,如“祝贺你们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后果”,贬义词,意思是后来的结果、结局,多用于坏的方面,如“滥伐森林的行为再不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再例如:“巨大”、“宏大”和“庞大”,都有很大的意思,其中,“巨大”中性词,如“巨大”用于好的事物;“巨大”用于坏的事物。“宏大”,褒义词,有雄伟、壮阔之意,如“这是一个宏大的规划,真鼓舞人心”。“庞大”,贬义词,常含过大或大而无当之意,(2)语体色彩不同

“儿童”和“小孩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瞧,这位老爷爷在逗(小孩儿)呢

“恐吓”和“吓唬”

“吝啬”和“小气”,

这里主要指书面语和口语的色彩不同。书面语一般经过文学加工,有的受古代文学的影响还比较大,所以跟平时口头说的话有些不同。书面语和口语各有自己的色彩特点,适用的语境、场合也不相同。例如:“儿童”和“小孩儿”都是指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人,但前者比较庄重,后者比较亲切。在“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里,如换用“小孩儿”就不协调;而在“瞧,这位老爷爷在逗小孩儿呢”里,如换用“儿童”,也会失去原有情味。再如“恐吓”和“吓唬”,“吝啬”和“小气”,均为同义词,前者多用于书面,后者多用于口头。

4.意义方面的差别

(1)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

(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

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

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

——“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

-----“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

再如:“生命”和“性命”

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同样值得学习

亏得躲闪快,要不我这条(性命)就没了

“生命”和“性命”都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意义范围较广,而且引申用于政治、艺术、体育运动以及其他有活力的事物,“性命”多指人,也指动物,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口头,

(2)语意轻重不同

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可以先从我们熟悉的搭配方面来辨析)

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

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

党纪国法不容(违犯)

胆敢(违抗)政府法令的人,定将受到严惩

“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违抗”强调对抗、抗拒,是蓄意的行为,性质恶劣,

再如:“指摘”、“指责”和“指斥”都有指出错误批评否定之意。

他说话随随便便,伤了一些人,受到了大家的(指摘)

对酒后驾车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应该加以(指责)、处罚

这种荒谬论调理所当然地为人们所(指斥)

“指摘”表示指出缺点错误,进行批评,语意较轻,“指责”强调责备,语意较重,“指斥”强调斥责,多用于性质严重的事情,语气很严厉。

练习P146 6

五、同义词误用的辨析

1、发展中国家要把发达国家走了几百年的路程浓缩在短暂的过程中,其困难是可以想见的。(报)

句中“浓缩”用错,应改为“压缩”。“浓缩”和“压缩”都有表示减少的语素“缩”;但“浓缩”有使物体中不需要的部分减少,从而使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加的意思,用在这里不贴切。“压缩”则有通过加“压”,使之紧密从而实现减少的意思。

(2)*大家密切配合,越战越勇,连续打败了敌人五次进攻。(报)

这个句子看上去似乎“打败”是和“敌人”搭配的,其实不是。跟“打败”搭配的主要成分是“进攻”。“敌人”和“五次”是“进攻”的修饰语,“敌人”表示领属,“五次”表示数量。“打败”是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的意思,而这里要说的是通过战斗使敌人退却。应为“打退”,在“打”后再加上表示结果的词“退”。

(3)*到处爆发的农民大起义有如熊熊烈火,惊动了封建地主阶级。(报)句中“惊动”应改为“震动”。“惊动”有举动影响旁人,使吃惊或受侵扰的意思,分量过轻。而“震动”则有使震颤的意思,常用于重大事件。

(4)*小林谢绝了一些人要她在城里另找对象的劝告,不料社会上的舆论便向她袭来:“回城当了工人还要和农民结婚,事迹可以上报了。”(报)“舆论”,中性词;这个句子的动词既然用了个“袭”,前面就应该用含有贬意的词语跟它配合。可以改成“冷言冷语”。

(5)*年青人比较容易接受新观念,而父辈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样它们之间就存在差异,形成了“代沟”。(习作)

“它们”用错,应为“他们”。“它”指代事物,“他”指代人。这里指代的不是“新观念”和“看法”,而是“年青人”和“父辈”。

(6)*秋天的早晨是舒爽的。走出家门,一阵凉风扑面而来,人精神了好多。(习作)

“舒爽”,生造词。应改为“舒适凉爽”,或其中的任何一个。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短语(高三年级复习)

第四节短语 短语在汉语语汇里也是一个大家族,它上接词语,下连句子,最能体现汉语语法规律。大多数短语加上语气后可以成为句子,因此对短语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句子结构的熟练把握。划分句子成份能力较差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一节知识的学习。 一、短语的概念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由此可与看出短语的特征:一是由词语与词语组成,二是能够独立运用。要注意的是,短语与词语和句子有相像之处。像词语,是说有些短语具有词语的语法功能;像句子,是说短语只是书面上没有标点,口语中没有语气。比如“多么迷人的九寨沟”这是短语,可口语里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句话——“多么迷人的九寨沟洼!” 二、短语的类型 短语的分类,可以用词性和结构来考察。为什么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呢?因为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有其内在合理性,短语由词语和词语构成,它必然就带有词语的特点,有些短语就相当于一个词语(并不是说它就是词语!),语法功能跟词语相同。至于结构,就不用多说,任何语言都有其意义和结构,汉语中的短语也不例外。 (一)短语的词性分类 短语按照词性来考察,可以分为三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1、名词短语 名词短语是以名词为主体构成的,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子中作主语和宾语。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名词和名词直接构成,或者名词与连词结合组成,有并列关系和偏正关系两种短语,可以简单地表示为:n.+n./n.+link.+n.,例如: 法与情法与理灵与肉胡同文化历史文化富裕与贫困丰富与贫乏 ②名词与代词(常常还有数量词)构成,代词置于前面复指后面的名词,是一种偏正关系的短语,简单表示为:pron./aum.+n.,例如: 这个人这种事那个人那种事什么人哪个人此种情况这位委员一江春水 三千里三头六臂四库全书五湖四海八月桂花一碗阳春面七根火柴 ③名词与形容词组成,有时候借助助词“的”,形容词在前,对名词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也是一种偏正关系的短语,可以简单的表示为:adj.+n./adj.+的+n.,例如: 艰难时世困难时期金色年华美好的岁月光荣的使命悠久的历史 弯弯的月亮绯红的黎明永恒的丰碑曲曲折折的荷塘孜孜不倦的努力 ④动词或者动词短语与名词构成,也是偏正关系。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漢語通論(三) 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我們研究古代漢語的時候,需要了解單音詞和複音詞的關係,複音詞和同義詞的關係,因為這有助於我們更徹底地了解古代漢語。 我們隨便把一篇古文翻譯成為現代漢語,就會發現譯文比原文長了許多。這主要是因為古代漢語的詞彙以單音詞為主,而現代漢語的詞彙以複音詞(主要是雙音詞)為主。例如“蹇叔之子與師”(《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這一個句子中,“子”字在現代一般總說成“兒子”,“與師”更非譯成兩個複音詞“參加軍隊”不可。 古代單音詞和現代複音詞的對比,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換了完全不同的詞,例如“與”變成“參加”,“師”變成“軍隊”;第二種情況是加上詞尾詞頭,如“虎”變成“老虎”,“杯”變成“杯子”,“石”變成“石頭”;第三種情況是利用兩個同義詞作為詞素,構成一個複音詞,例如“兒”和“子”是同義詞,合起來成為複音詞“兒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種情況。有許多古代的單音詞,作為詞來看,可以認為已經死去了;但是作為詞素來看,它們還留存在現代漢語裏。舉例來說,古代漢語有單音詞“慮”字。《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詩經·小雅·無雨》:“弗慮弗圖”。但是,在現代漢語裏,“慮”字只作為詞素留存在“顧慮”、“考慮”等雙音詞裏,或者只出現在“深謀遠慮”,“深思熟慮”等成語裏,而不能作為單詞自由運用了。 漢語大部分的雙音詞都是經過同義詞臨時組合的階段的。這就是說,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兩個同義詞的並列,還沒有凝結成為一個整體,一個單詞。這可以從兩方面證明:第一,最初某些同義詞的組合沒有固定的形式,幾個同義詞可以自由組合,甚至可以顛倒。例如“險”“阻”“隘”(注:“隘”單用時,是狹的意思,同“險”“阻”的區别較大。)是同義詞,在上古常常單用,又可以互相組合。《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後兩句“阻”和“隘”雖然連在一起,但顯然還是兩個詞。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馬陵道陝(狹),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組合得緊一些。又《史記·淮陰侯列傳》:“恐吾至阻險而還”,是“阻”和“險”相結合。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左傳》成公十三年有“險阻”(逾越險阻),《離騷》中有“險隘”(路幽昧以險隘)。這說明三個同義詞組合時,各自的獨立性還很強,沒有組成新的單一的詞,還是自由組合的情況。第二,古人對於這一類同義詞,常常加以區别。例如“婚姻”很早就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 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

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 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 Google 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 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 7 000 万字的语料。总共 2.5 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 个,双音节词语40 351 个,三音节词语 6 459个,四音节词语 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 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讲授提纲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第二讲变换分析法 第三讲语义特征分析法第四讲配价分析法 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法第六讲句法空位与成分提取第七讲篇章语用与语法研究第八讲认知语法分析法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方法: 1.工作程序: (1)用国际音标如实记录语言资料; (2)从上述资料中切分出语言的各级单位; (3)列出单位清单,并考察其分布; (4)根据分布,对每层单位进行分类。 2.基本思路: 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3.主要方法: 替换、对比、分布和直接成分分析。 二、替换: 1.语素的确定: 蜡烛:a.花烛、香烛、火烛;b.蜡人、蜡纸、蜡笔。 (1)必须同时替换:蝴蝶:粉蝶、彩蝶、蝶泳。 (2)意义基本一致:马虎:a.老虎、猛虎、幼虎;b.马车、马尾、马匹。 (3)剩余语素:不能替换,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菠菜、荞麦、牦牛;槐树、柏树、苋菜;渤海、泰山、渭河;卡车、啤酒、尼姑(Buddhist nun)。 2.形容词的确定: (1)很+;(2)*很++宾语 想、爱、怕、关心、同意、怀疑……:动词 三、扩展: 1.扩展的条件: (1)扩展式的长度超过原式:买房子→买木头房子。 (2)扩展式与原式分布相同:买房子不容易→买木头房子不容易;买房子的人→买木头房子的人。 (2)原式中被替换的项目在扩展式的相应替代部分中为核心:小丽喜欢干净→*小丽喜欢干净的房子。 2.扩展的类型: (1)替换性扩展:干家务→干完家务;我去→我去韩国;马上说→马上说清楚。 (2)组合性扩展:去→他去/去韩国;吃饱→吃饱肚子、吃饭→*吃饭肚子。 (3)插入性扩展:洗干净→洗得/不干净、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可能补语)、洗得干净不干净(状态补语)。 四、分布: 1.分布的含义: (1)能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副词(只能作状语)、区别词(只能作定语)。 (2)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不能出现在什么位置:连词(句首、主语后)、篇章连接成分。 (3)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不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很~、不~、~了、~着、~过。 2.分布的作用: (1)作为分类的依据:如词类划分。 自主动词:别~、别~了;非自主动词:*别~、别~了。 (2)作为确定语言单位同一性的根据: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表A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表A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表 阿爸阿昌阿飞阿里阿妈阿曼阿呀阿姨啊呀啊哟哎呀 哎哟哀愁哀悼哀叫哀乐哀求哀伤哀思哀叹哀痛哀怨 埃及挨打挨饿挨个挨近挨整挨着癌症矮杆矮胖矮小 爱吃爱戴爱抚爱国爱好爱护爱美爱民爱幕爱慕爱情 爱人爱惜爱憎碍事暧昧安插安达安定安顿安放安分 安抚安徽安家安静安居安康安乐安谧安眠安民安宁 安排安培安祺安庆安全安然安上安身安危安慰安稳 安息安闲安详安祥安歇安心安恙安逸安葬安置安装 氨化氨基氨水鹌鹑鞍钢鞍马鞍山俺们铵盐岸边岸然 岸上按此按理按量按摩按捺按年按钮按期按日按时 按说按序按语按月按照按着案犯案件案卷案例案情 案由案语案子暗暗暗藏暗处暗淡暗害暗号暗箭暗杀 暗伤暗示暗室暗算暗想暗中暗自黯然肮脏昂贵昂然 昂首昂扬盎然凹凸遨游翱翔鏖战傲骨傲慢傲气傲然 奥秘奥秒奥妙澳门澳洲懊悔懊恼懊丧 阿富汗阿根廷阿拉伯埃菲社癌细胞艾滋病爱国心爱国者爱好者爱科学爱劳动爱面子爱人民爱学习爱滋病爱祖国安哥拉安徽省安家费安乐死安乐窝安理会安全带安全阀安全感安全局安全帽安全区安全性氨基酸氨碱法按比例按惯例按规定按计划按键式按理说按钮式暗地里凹面镜凹透镜奥地利奥委会奥运会澳门元

阿基米德阿拉伯语阿拉善盟阿弥陀佛阿塞拜疆阿司匹林阿谀奉承唉声叹气挨门逐户爱不释手爱厂如家爱国精神爱国侨胞爱国热情爱国人士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爱护公物爱民模范爱莫能助爱沙尼亚爱憎分明安安静静安安稳稳安定团结安度晚年安分守己安家立业安家落户安居乐业安民告示安排不当安排工作安排生产安排生活安全保密安全保卫安全保证安全部队安全操作安全措施安全地带安全第一安全技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可靠安全设备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无害安全系数安全系统安全行车安全运输安全装置安然无恙安危冷暖安下心来安心工作安营扎寨安于现状安置工作安装公司安装时间氨基树脂氨基塑料铵态氮肥按兵不动按步就班按部就班按劳分配按劳取酬按捺不住按钮开关按时完成按需分配按原计划暗下决心暗中摸索黯然失色昂首阔步昂首挺胸凹凸不平奥林匹克澳大利亚

高中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讲解 实词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复习 第一讲词语 汉语词语分类: 实词: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 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包括空间、方位和时间)名称的词。 名词可以分为 普通名词:老师、学生、作家、工人、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专有名词: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鲁迅、联合国、太阳、地球 抽象名词:方法、科学、法律、事业、理想 方位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处所词: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时间词: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练习:请把下列句子中的名词找出来。 1、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2、明天是劳动节。 3、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4、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5、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二、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 动词可以分为: 一般动词:走、看、说、进行、开始 心理动词:想、爱、恨、喜欢、担心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愿意、应该 趋向动词:来、去、上、进、出、回过、上来、起来 特殊动词:有、无、没、没有、是(判断动词) 练习:请把下列句子中的动词找出来 1、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2、我给她一本书。 3、他走出去了。 4、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5、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6、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 7、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或状态、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的词。 形容词的分类: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例:整洁、宽阔、干净、漂亮、聪明、伶俐、老实、泼辣、共同、慢性、万能、大型、新式、初级、高速、天然 练习:请把下列句子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1、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2、他们是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3、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4、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5、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 6、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四、代词 具有指称、代替作用的词。 根据其意义和功能,可分三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大家、人家、你、我、他们、我们、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什么、怎样、哪、哪里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五、数词 表示数目或次序先后的词。 分类: 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浅论现代汉语同义词解读

浅论现代汉语同义词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词汇异常丰富,有着大量的同义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同义词的研究仍然是一大热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现代汉语同义词的发展、类型、作用以及同义词的辨析角度及方法。 关键词:同义词;发展;类型;作用;辨析角度;方法 引言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是反映一个义位的词的横向组合系统。一种语言的词汇中,同义词的丰富发达,是这种语言发展水平高,表现力强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同一事物,同一现象,有时可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义词。比如表示“看”的动作,就有“看、瞧、瞅、盯、瞟、瞪、瞥、窥、望、观察、观光、观摩、观看、看望、看见、眺望、仰视、俯视、平视、斜视、鸟瞰、东张西望”等等意义相近的词。同义词的大量存在,为我们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贴切而细微地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感情,或者为表现不同的语言风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学会辨析同义词,对于同义词的用法,意义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同义词的发展 用不同的词指称相同或相近的事物,这些词的词义就是相同关系,有这样关系的一组词称为同义词。上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有了丰富的同义词。据统计,上古汉语同义词不下1000多组。

到了中古,汉语同义词进一步发展,同义词的构成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首先是词义变化形成同义关系。有的词上古并不同义,由于词义演变的结果,某一个词产生了另一词所具有的意义,或者两个词引申出同一个意义,于是变成了同义词。例如:灰—尘,“灰”本指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庄子·齐物论》“形固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六朝时引申出“尘土”义。《代挽歌》“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于是“灰”与“尘”产生同义关系。两者连用为复音词“灰尘”。 其次是新词与旧词形成同义关系。中古产生的新词跟上古已有的某一个词意义相同。例如:“满、盈、拍”“满”和“盈”古今都有“充满”义。例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泣满衣裳。”“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都有“充满”义,作“充满”讲的“拍”,产生于中古。如:“拍岸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数。”这样,三字在中古成为同义词。 在近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基础上,近代同义词也有了巨大的发展。首先,上古和中古产生的同义词,有许多近代仍然广泛应用,成为近代汉语同义词的一部分。同时随着近代汉语新词的大量产生,近代汉语同义词也空前增加。有的是新词和新词形成同义关系,有的是新词和旧词形成同义关系;有的是方言词和普通词形成同义关系;也有的是词义引申形成同义关系。跟中古汉语不同的是近代汉语复音词发展更多,各种形式的同义词更加丰富,显得更为纷繁复杂。 二、同义词的分类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同义词只能是统一语言符号系统内的共时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教学大纲】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词为主,故不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中的一个词素。复音词中要注意偏义复词和单纯联绵词。要注意辨析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可以从含义差别、使用范围、使用条件等方面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的特点,以提高阅读古文的水平。 一、字和词的区别。 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字是书写符号,是组成词的要素,而 词则是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的有意义成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在古汉语中,有些字的本身就是词,如“上” “天”“香”“祸” “山”“牛”“热”“乐”等,因为它们都具有作为一个词的条件:是 最小的成分,都有意义,都能独立活动。有些字本身不能成为词,必须与别的字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词,如“葡萄” “苜蓿”“蟋蟀”等连 绵词。有些字在有的情况下是词,有的情况下仅仅是字,如“犹”和“豫”都是词。“犹”有“像 , 一样”的意思,“豫”有事先的意思,它们都能够独立运用,具备词的条件,但在“犹豫”一词里,它们各自不能独立活动,不表示任何意义,仅仅起记录音节的作用。 二、单音词概说 (一)概念

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词,一般是用一个字记录,如“学”“而”“时”“习”等。 (二)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着绝对的优势 1.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 主。 例一: 韩厥梦子与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齐晋鞌 之战》(教材 32 页) 这段文字共计83 个字, 73 个词,其中单音词64 个,复音词 9个,分别是韩厥 3 次、子与 1 次、齐侯 1 次、邴夏 1 次、綦毋张 1 次、 君子 2 次,复音词占 88%。 例二: 秦国轻而无礼必败。 这句话译为现代汉语为“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字数增加 1 倍。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 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主。 2.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对的优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现代汉语 同义词讲义

职业技术学院备课纸 课 程现代汉语 执 行 记 录日 期 、 星 期 检查签字班级节次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同义词课型□理论□实践教 学目的了解同义词的类型和作用,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同义词的修辞效果——准确生动地表达情意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熟练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 主 要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1.课堂教学时间20 2.练习时间65 3.实训时间4.归纳小节时间 5 教学后记课 外 作 业 预习 P144反义词含义和类型 P333 3、4、5

一、同义词的作用 (一)(试着由学生自己把书上内容概括)准确表意。例如: 我是主张先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溶化,要使它们不知不觉地和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溶合在一起。这种溶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把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这段话中,作者选用“溶化、溶合、化合、混合、焊接”(依*上下文而形成的临时性同义词,或叫条件同义词)五个意义上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同义词,精确而严密地阐明“溶化”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 (二)协调音律。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英雄赞歌 教拳脚武术的老板练铁沙掌耍杨家枪。——双截棍的歌词 (三)含蓄委婉 (四)增强语势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请不用客气。画意诗情带笑意只为等待你——北京欢迎你 二、为什么会存在同义词 词义与概念的关系P130 三、同义词的类型 1、等义词 2、概念同义词 3、风格同义词 四、同义词的辨析 一般说来,同义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 1.语素方面的差别 讲到双音同义词中,构成成分有的有相同的部分,这就是说,一个语素相同,一个语素不同。它们之所以是同义词,就因为有相同的语素;之所以存在某些差别,就因为有不同的语素。我们辨析同义词,特别是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时,可以利用这一构造特点,注意其中的不同语素。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集说课讲解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 名词解释 1、语法:语言中的词语之间相互结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2、语法形式: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等形式。 3、语法意义:凡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 4、语意意义:一个词所发生的形式变化,又称屈折变化。 5、后缀:附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 6、形态: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7、狭义形态:同一词在不同功能上的语法形式的屈折变化,又称构形法形态。 8、语法范畴:词法内语法意义的归类与概括。 9、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不是逻辑概念上的分类。 10、主语:就是位于句子前半部的被陈述对象。 11、宾语就是谓语动词(述语)后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12、谓语:位于句子的后半部(主语之后)的陈述词语。是用来陈述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 13、扩展:是拉长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简单到复杂。 14、紧缩:即缩小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复杂到简单。 15、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16、狭义同构:要求两个语法形式长度相同,词的排列次序相同,词类一一对应,层次构造也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也同。即要求功能与层次全面对应 17、广义同构:两个语法形式其基本结构相同。 18、同一性原则: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19、语法条件限制:语法上的某些差别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20、语音条件限制:音节的多少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21、三向谓词:指可以与施事格,受事格,与事格组合的谓词。 22、位移动态义:这是一种与句式相关的类别。包含两个特征:一是核心动词具有[+位移] 语义特征,一是具有表源点或终点的名词项。

浅谈同义词辨析

浅谈同义词的辨析 【摘要】古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同义词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要想正确理解古代汉语词汇、增强阅读古文的能力,就要学习辨析同义词。反过来,对同义词进行辨析,也是研究同义词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是从意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如何辨析同义词,以达到理解并灵活辨析同义词的目的。 【关键词】同义词、意义、色彩、用法 同义词,顾名思义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它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种,但广义上的同义词就是近义词。由于古代汉语同义词与现代汉语同义词的不同特点,《古代汉语词汇学》(赵克勤)中给古汉语同义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它们所包含的一个意义相同,而在其他的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或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就叫同义词。我们所说的同义词辨析其实就是近义词的辨析。古代汉语中同义词的差别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分析,就可能发现不同的差别。辨析同义词我们只要从主要方面的差别进行辨析即可,而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意义、色彩、用法上。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古代汉语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意义上的差别,而词义差别又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两点: (1)有些同义词概念的内涵不一样。概念不同表现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枉”和“曲”的概念内涵存在区别,“枉”本为木不直,《礼记·投壶》:“某有枉矢哨壶”,孔颖达疏:“枉,谓曲而不直也。”“曲”的本义是弯曲的受物器。《说文》:“象器曲受物之形也。”其实两者的本义不同,但在后来的“弯曲”“不正直”等意义上成了同义词。“驰”和“驱”在概念的外延存在区别,它们都有“赶马快跑”和“马快跑”的意思,《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驰”“驱“连用都是指“马快跑”;《诗经·大雅·板》:“无敢驰驱”,“驰”“驱”连用都是指“赶马快跑”。但是后来“驰”主要沿着“快跑”这个意思发展下去;而“驱”主要沿着“使快跑”的意思不断发展。 (2)有些同义词表现的程度也不同。程度不同也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步”“趋”“走”三个字就表现出了速度的不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二上》:

2018届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20xx届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 义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cture Notes on Modern Chinese Grammar for the 2018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20xx届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高三年级复习用) 第一节概说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实际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虽说这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畴,但是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核心,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要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主要主要方面(这里只从高考的角度球入,实际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反义词”“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

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要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短语的概念 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节概说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有很大的帮助。 词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词的知识包括词的构成、词类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复句类型以及单复句辨析、多重复句等。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第二节语素 一、语素的概念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这便是语法单位的基本特征。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因此语素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它是汉语的一级语法单位。“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指一个语素在具备语音最小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语义也最小的特点,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子: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最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是一个一个的语素了。这里的“沙发”语音上

[歌诀]学语素,好处多,理解词义更深刻! 语素练习题 一、请按要求把下列词语进行归类,只填写序号。 ①恍惚②流苏③滥觞④佳丽⑤歇斯底里⑥法西斯⑦仓皇⑧婵媛⑨氤氲⑩啾啾 一个语素的有: 两个语素的有: 二、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素 1、奥林匹克运动会。 2、我很爱吃巧克力。 3、园中的葡萄熟了。 4、学生在山上植树。 三、用语素知识做下面词语填空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总裁把全部精力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究中。(2)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如长江黄河的滚滚东流,不可。 (3)《五国联合公告》在亿万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了一座光明和希望的灯塔。 A 灌注遏制树起 B 灌注遏止竖起 C 贯注遏止树起 D 贯注遏制竖起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人脑是人的思想器官,这个器官和其他人体器官一样,愈用愈发达,不用则。(2)以往,在语文学习中,课文是精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的权利。 (3)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人大在立法、监督等方面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做了很多新的工作。 A 退化质疑职能 B 蜕化置疑职能 C 蜕化质疑职责 D 退化置疑职责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石——现汉语法 概述 语法就是讲用词造句的法则与原则。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词法,讲词的分类以及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另一部分是句法,讲词与词的组合,句子的构成以及句子的成分和类型。 一、词类 词类指的是词在语法方面的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2类: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和量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名称概念举例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 的名称的实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 上海。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 范畴、思想。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 东、西、南、北、前面、后边。 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 的动作、行为、发展、 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 尊敬,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 愿动词”,如能、应、肯、敢、得(dei)、能够、 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必须,这些能愿动词 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 以考虑、应该说明。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 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 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 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 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一般动词的用法一 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归类集合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归类集合 A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 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

的行为就用“必须”。 02、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03、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04、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0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06、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07、表示、显示、显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08、边疆、边境:前者指*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近边界的地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课主要参考书目 一、重要参考书 现代汉语方言(xx)xx教育出版社 汉语方言概要(xx等)语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语文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xx)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汇(xx)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 语法答问,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 语法丛稿,朱德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陆俭明、马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汉语语法研究,张斌、胡裕树著,商务印书馆,1989年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汉语语法三百问,邢福义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 现代汉语句法论,陆俭明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高更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高更生、王红旗等著,语文出版社,1996年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张涤华、胡裕树、张斌、林祥楣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 语法学词典,王维贤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刘月华等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 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陈昌来,书海出版社,2002年 二、一般参考书1汉语语法问题试说,高更生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长句分析(修订版)高更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汉语语法研究,高更生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汉语语法专题与研究,李志霄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年 汉语如是观,史有为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词·词组·句子,张静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汉语比较变换语法,李临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现代汉语句型,李临定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

现代汉语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分析题参考答案 辨析下列和组同义词 纠正——改正 “纠正”和“改正”都含有“改正错误和缺点”的意思,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纠正侧重在“纠”,一般是督促别人改正,而改正侧重在“改”,意在自我改正。 鼓励——怂恿 “鼓励”和“怂恿”都含有鼓动别人做什么事的意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感情色彩上,鼓励是一个褒义词,而怂恿则是一个贬义词。 商量——商榷 二词都含有商议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色彩不同,“商榷”的书面色彩较浓,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而“商量”口语色彩浓一些,用得比较随意。 摧毁——摧残 二者都有摧毁的意思,但侧生点不同,摧毁侧重于摧而致其毁灭,摧毁则重于于摧而使其致残。摧毁的程度要比摧残大。 夸大——夸张 二者都有夸大其词的意思,但二者的色彩不同,夸大含有贬义;而夸张较为中性,尤其“夸张”是一种修辞格式,是一种合理的夸大。 接收——接受 二者都有收受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搭配的对象不完全相同。“接收”的对象一般比较具体,是具体的事物,而“接受”的对象比较抽象,往往是指观念,任务等。 请求——恳求 二者都有请求的意思,但二者的程度不同,“恳求”的程度比“请求”的程度要深一些。保护——庇护 二者都有保护的意思,但二者在感情色彩上存在差别,“保护”是褒义词,而“庇护”是一个贬义词。 战争——战役 二者都停职有战争的意义,二者范围大小不同,“战争”所指的范围要比“战役”大。溜达——散步 二者都有闲庭漫步的意思,二者的区别也在语体色彩,溜达是一个口语词,一般不会用在较为正规的场合。

二者所指时间差不多,都是在深夜。二者的区别在于语体色彩不同,半夜的口语色彩深一些,用得比较随意,而子夜多半出现在书面语中,用得比较正规,时间也更精确。 担任——担负 二者都有担当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搭配对象不完全相同,“担任”的对象比较具体,“担负”的对象比较抽象。 辨析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仔细——研究 “仔细”可以受否定副词和程度副词的修饰,可以做谓语,估谓语时不带宾语,其重叠方式是“仔仔细细”,是形容词。“研究”可以受否定副词的修饰,但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可以做谓语,并带宾事。是动词。 现在——刚刚 “现在”可以修饰名词,如“现在时间”,可以放在介词后面,“从现在开始”,可以做主语,“现在是北京时间十点”,是时间名词。“刚刚”不可以修饰名词,不可以放在介词后面,也不做主语,只做状语,是时间副词。 进行——进展 “进行”要以受否定副词修饰,可以做谓语,可以带宾语,是动词。而“进展”可以受量词短语修饰,不受副词修饰,主要做主语和宾语,是名词。 最近——马上 “最近”可以修饰名词,如“最近的事”,可以放在介词后面,“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做主语,“最近没有空”,是时间名词。“马上”不可以修饰名词,不可以放在介词后面,也不做主语,只做状语,是时间副词。 高级——高等 二者都可以修饰名词做定语,但高级可以做谓语,可以受副词修饰,而高等则没有这两个语法性质,所以,高级是形容词,高等是区别词。 同意——同感 “同意”可以受否定副词修饰,可以做谓语,并带宾语,是动词。同感可以受量词短语修饰,不受副词修饰,主要做主语和宾语,是名词。 效能——效法 “效能”可以受量词短语的修饰,不受副词修饰,可以做主语和宾语,是名词;而效法可以受否定副词的修饰,可以做谓语并带宾语,是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