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广 播 电 视 业 务》 ↓ ↓ ↓ ↓

采访的选题

…准备

…方法

一、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记

录等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基本特点(5个):求新性; 新近发生

突击性; 时效

灵活性; 采访灵活,采访对象变化、线索跟进

广泛性; 采访对象遍布各行各业

持续性。 随事物变化不同角度连续报道

新闻采访的要求(4个):熟悉带机采访; 带机采访对后期编辑的重要性

灵活把握记者角色;受众引导者(对环境从宏观到微观把握)、传播者、调查者

熟练操作摄录器材;

注重分工协作。

2、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是记者追寻新闻的

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特点(4个):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新闻要素残缺不全

时间短暂、稳定性差; 记者没有新闻敏感就很难发现

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评论的特点、功能 评论的说理 评论类型 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节目编辑合成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写作基本要求 新闻的结构要求 消息

现场报道

新闻专题

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广播电视业务

采访 写作 编辑 评论

反映现象,变动性大。假象

新闻线索来源(4个):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

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有关政策和领导人的讲话;

来自受众信息;

其他媒体。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

3、选题——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

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确立的标准(3个):新闻价值标准——事实本身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

值要素包括(5个)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

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

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2个):政治标准。

新闻宣传思

想。随形势发展变化

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①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和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②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以及有关条令;

③合乎民俗风情、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

④维护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

选题的方法(3个):①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综合看待5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价值再大,不符合政策标准,不能刊播。

③是否呵护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的步骤(3个):①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对新闻线索中潜在的新闻事实价值评估,主要内容预想

②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内容表现多面:从报道方式到角度,从报道结构到具体表达手段。

③可行性论证。

4、广播电视采访准备包括(6个):

首先,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材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

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形势;

补充相关知识;广博知识

熟悉采访对象;

设计采访问题;

采访的物质和技术准备。

广播电视记者所面临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有:旁观式;

参与式。

5、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1)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擦刊于思考活动。

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5个):观察的直接性;亲眼所见

综合性;眼耳口鼻各器官考察

客观性;客观的视点,不能有色眼镜

经常性;不仅某一采访过程中,贯穿于整个记者生涯

敏感性。

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3个):

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注意采录生动细节;事件突发已过,但有迹可循

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抓住瞬间

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情绪变化现场观察和采录时注意(5个):恰当的观察位置全面、准确、清晰

开拓观察的视野积极、主动、多角度、灵活机动,不能“一根筋”

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旁观式还是参与式

把握好开机时间细心观察事态发展,及时抓住先兆性信息

将观察与思考结合思考分析和判断信息内容和传播价值(2)采访对象选择(3个):知情、愿讲、善于表达。

开放型问题——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闭合型问题——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具体问题。适于不善言辞对象

(3)广播采录基本要求(6个):

注重音响的素质;

音响绝对真实:①本体真实——采录的音响必须是所报道的人物或事物,以及与报道

内容确

有关联的事物或人物发出的声音。

②采录真实——坚持采录的同步性,严格按音响本来的面目和实际发

生过程采录音响。

力求自然;吸引力、感染力

捕捉特点;吸引力、新鲜感

尽量清晰;

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

(4)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4个):

恰当运用景别。景别——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全景——介绍性景别,表现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又称“定位镜头”。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景别,便于显示人物之间关系

近景——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表现人物情绪和人物主次

特写——任务头部和物体细部的景别。某一富于典型意义的局部,视觉冲击力

调整、转换景别的方法(2个):改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距离;

机位不变,改变镜头焦距。

精心选择拍摄角度。正面正面拍摄,庄重稳定、缺乏立体感

侧面分正侧面和斜侧面

背面不确定性和悬念

平角度亲切熟悉自然

仰角度崇高庄严伟大

俯角度辽阔、气势

巧妙运用光线。

恰当运用长镜头。

电视摄录基本原则(2个):真实性原则;

时机原则。即使画面音响不完美,时机最重要

电视摄录的基本方法(3字):挑。挑选最能说明本质的形象

等。等突发或拍摄目标出现马上启动摄像机

抢。体现记者功力最重要的一环。

二、广播电视写作

1、广播电视写作需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的特点(5个):受众广泛;

具体形象,感染力强;

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快速及时,先声夺人;

线性传播

新闻写作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的意见。

4种“用事实说话”的手法(4个):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运用背景材料(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新闻背后的新闻”)说话

借用同期声说话。

2、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3个):结构线索单一和报刊的区别

层次清楚总分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3、广播电视消息——及时、简单扼要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

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和人、何事、何故、如何。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4个):倒金字塔式结构

金字塔式结构

时间顺序结构

逻辑关系结构

4、新闻背景——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

新闻背景作用(6个):阐明新闻事实、传递信息、揭示新闻主题

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序;

……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新闻有滋有味。

5、导语——凝练简洁的语言向受众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是整篇消息的第一单元。

导语写作特点(4个):选材精粹;事件性消息:何时、何事

人物新闻:何时、和人

经验性消息:何因、如何

具体形象;

简短精炼;

照应主体。

常见的导语类型(2个):直接式导语直线交流易被理解

延缓式导语描写、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写一些东西,再引出事实。

6、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运用广播和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4个):主题开掘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why、how

用形象说话;声音形象、视觉形象

表达方式多样;描写、抒情、议论,音乐、音响、特效

表现功能多样反映、解释、分析等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结构的特点:脉络单纯清晰,层次井然有序

内容上精心剪裁,繁简合乎受众的关注重点;

逻辑过渡上顺乎思路。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3个):

纵式结构;时间顺序

横式结构——按照新闻事实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的新闻素材。分为:同时异空结构——同一时间作为一个平台,将不同空间上的事实串联起来,以显示题材的丰

富和场面的宏大。

多侧面拼接结构——围绕主题展开不同事实拼接。

递进式结构——透过现象看本质,“剥笋式”

7、广播电视现场报道——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

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快捷迅速传播

现场报道的结构形式(2个):线索单一的时序结构;时间顺序,进程一致

导引结构;记者对新闻事件概括唤起受众兴趣,再把报道内容转到现场事态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同步,利用广播电视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形式。

现场直播分:重大活动类现场报道和新闻直播。

8、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

系列报道——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

系列报道的3个特点:集中性(围绕同一主题)、广博性(多侧面、信息量大)、深刻性

系列报道基本要求:从整体目标出发,发挥单项新闻作用,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

在总主题的统领下,每条新闻横纵开拓,报道立体感

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以小见大,观众可感可知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1、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新闻信息的统合;

把关;社会角色定位:社会责任、政治责任

专业角色定位:业务水准

受众角色定位:新闻信息的服务性

发言

新闻编辑的具体工作(编辑工作流程):

①选题确定→

②内容、形式的确定。(开展策划、组织稿源;选择、修改符合需要的稿件,制作标题、编排稿件、确定节目播出形式)→

③按照不同栏目的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

④通联。(节目播出后,手机受众反馈,继续联系稿源,及时调整、改进栏目的内容编排。)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认识预测而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新闻报道策划的具体内容(4个):确定一定时期的报道中心与重点

制定报道时机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

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体规划与组织实施;

大型报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选择稿件衡量标准:是否有新闻价值

社会效果

优先选择更有广播电视优势特点的稿件,传播效果↑

修改稿件的原因:内容本身有问题

相对性修改——本身无问题,依据栏目的特殊定位、传播意图的变化做出相应修改修改差错的两个方面:订正事实

矫正思想政治差错

修改辞章——从传播内容方式的角度对稿件修改。包括:对符号系统的调整与推敲

对稿件从整体上加以调整和

增删组合

制作标题,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相对报刊标题的主要特点(3个):

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

消息类:伴随图像的方式出现

非消息类:除文字、色彩、字形字号等于报刊相似,还可图像、音

乐、特技、音响组合成片头,更具冲击力

写作要求有所不同。消息类:与图像伴随,信息并行传播,言简意赅即可,不用辅题

非消息类:主标题相对简短

作用不同。除了提示、评价、吸引、感染等作用,还有:

以片头出现时,通过其重复,调控节奏

………………,划分节目结构和层次的作用;

与其他信息系统配合,起强调、对比作用。

栏目编排——把经过选择与修改的独立节目、稿件按照一定的传播意图加以组合排序、整合成一档栏目的工作。

如撰写节目提要、开头语、结束语、串联词、选定其中口播部分的背景图像等

2、节目编辑合成——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响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

解说词、字母、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传播者的意图

客观性原则

逻辑性原则

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防止歧义畸变,保证信息准确传达

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最重要的是音响的选用与合成。

使用音响的方法和技巧:报道中音响应尽量早出

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说明的最好用音响,解说时背景音响增强现场感;

根据报道内容不同,把音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注意音响在全篇报道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

注意不要滥用音响。

声音合成处理方法:切换;一种声音结束,出现另一声音

淡入淡出;

混播:解说和音响分出主次叠放同时播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等。

影像组接常用方法:合乎接受逻辑;时序连贯

镜头长度恰当;

注意轴线规律——影像拍摄与编辑中保证同一时空中相邻镜头间空间统一感的法则。

使镜头衔接流畅。动接动,静接静。

转场的技巧。特技、声音、特写、承续

电视新闻中,声音包括:①有声语言:播音播报语言

语言实况音响。与讲话人的身份、职业、年龄相

②音响;

③音乐。

字幕类型:独立型字幕、主导型字幕、辅助型字幕、转译型字幕、表达型字幕、伴随型字幕。

3、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

①要具有良好的大局观,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与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

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

②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研究新闻的配置和

优化组合,充分完觉新闻价值,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③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信息接受的生理、心里特点和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4、新闻编排技巧:突出重点

优化组合。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配合

巧妙安排结构

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标题、音乐、片花、结尾、广告等

保持风格统一。

四、广播电视评论

1、新闻评论——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

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

新闻宣传的两种重要手段: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题和基础

新闻评论………………旗帜和灵魂

两者的区别:传播内容不同客观事实~事实基础上的意见和观点

传播目的不同:满足受众事实性信息~满足受众已渐行信息

传播方式不同:“用事实说话”~直抒胸臆

2、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群众性、论理性、前瞻性的统一。

…………功能:新闻评论在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进行舆论监督方面有着与新闻报道

不同的功能,具体表现为4个功能:

解决功能;人们思想上矛盾和疑虑→化解

表态功能;针对国内外大事表示态度、申明主张

深化功能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化,揭示

引导功能对社会进行控制和引导

协调功能调节舆论过冷过热温度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稍纵即逝,不易留存→深入浅出

平易亲近

生动

综合特征(语言和画面结合,视听说理,烘托评论的感情色彩,在道理上说服人,

在画面上感动人,在感情上打动人)

3、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和凝练。

新闻评论的论点的几个基本要求:观点正确、立论的鲜明和论点的明了;论点的新鲜独到;论点的集中论据——用来说明和证明论点的材料。分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新闻评论论据注意:论据真实;精当;新鲜。

论证——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新闻评论论证的方法主要有:

①据事说理——依托一定的事实材料引发一轮、说明或证明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的事实材料包括:新闻事实;

具有新闻性的典型事例

史实性材料

知识性材料

以上事实材料的共同要求:客观存在的人和事,且具有一定新闻价值;

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

能启发人们思考或引起人们兴趣

据事说理的方法:依托式。

输入新闻事实。

夹叙夹议的事理糅合艺术。

②对比说理——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分为纵横、对比、类比。

③论辩说理——通过不同意见的论辩或争鸣,达到辩证然否的目的。

④算账说理——通过数据运用和对数据的推演换算,在议论过程中画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

逻辑力量和可信力↑。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代表媒介编辑部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本台短评——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短、新(新鲜独到)、活(生动活泼)、深(就实务虚)编后话——依附新闻报道的画龙点睛简短的编者评论。4个作用: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既报道事实,又对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评价,评述结合。区别于新闻综述。

……特点:评述结合,虽述篇幅多,但以评为本;

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新闻述评独特的写作要求:选材精当、立意新颖;

即事明理,重在分析;、

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谈话类评论分漫谈式、对话式、讨论式、现场参与式四种谈话节目。

舆论监督节目最常用的是新闻批评。

制作舆论监督节目原则:坚持建设性监督、坚持科学监督、坚持依法监

督、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企业管理笔记

第一章.企业基础知识 一、产业、行业和企业 1、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1)第一次产业:农业 (2)第二次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3)第三次产业:商业(包括流通和服务) 市场经营主体:法人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人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个体工商户: 2、行业 3、企业 市场经营主体 法人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人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个体工商户: 企业特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5、我国企业改制 (1)产权关系重组 国有资产分解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市、县四级所有,分别由同级政府行使所有权,其资产视为一级政府所有的资产,国有企业被称为公共企业。 6、企业类型 按占用资源的集约程度不同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二、企业设立与年检 1、企业设立条件 (1)独资企业设立 ●投资人为自然人,承担无限责任 ●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注册资本) ●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注册资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注:出资不需要一次性缴情)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方式:发起设立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方式: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 2、企业设立登记 企业成立时间以营业执照签发日为准。

三、现代企业制度 1.含义:是以法人制度为基础,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组织与管理制度。 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 基本内容:是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2、两次分离 (1)原始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相对分离。 3、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公司制度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表现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注:包括母公司、子公司等分公司、部门不是法人企业。) 公司的组织结构 1、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 3、经理机构:执行机构 4、监事会:最高监督机构 四、常见企业形式简介 1、农业企业 2、工业企业:(1)重工业(2)轻工业 3、建筑企业 4、房地产企业 5、批发企业 6、零售企业 7、代理商 8、金融类企业 9.、保险公司 (2)保险类型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保险,是国家管理部门以法律为依据,以行政手段强制性实施和管理的保险是参加工作或自谋职业的成年人都必须参加的保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特点是参保人每人有且仅有一份,且保障水平低。 ●商业保险 10、连锁经营企业 (1)含义: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2)形式 ●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自愿加盟 (3)特点: ●有规模优势●统一管理●容易产生定向消费或依赖●质量保证 (4)连锁店类型 ●超市连锁店●便民连锁店●精品专卖连锁店●大型百货连锁店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简答题题库(55题 附答案)

简答题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答: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 答: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 (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 (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 (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 (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 答: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份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品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广 播 电 视 业 务》 ↓ ↓ ↓ ↓ 采访的选题 …准备 …方法 一、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记 录等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基本特点(5个):求新性; 新近发生 突击性; 时效 灵活性; 采访灵活,采访对象变化、线索跟进 广泛性; 采访对象遍布各行各业 持续性。 随事物变化不同角度连续报道 新闻采访的要求(4个):熟悉带机采访; 带机采访对后期编辑的重要性 灵活把握记者角色;受众引导者(对环境从宏观到微观把握)、传播者、调查者 熟练操作摄录器材; 注重分工协作。 2、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是记者追寻新闻的 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特点(4个):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新闻要素残缺不全 时间短暂、稳定性差; 记者没有新闻敏感就很难发现 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评论的特点、功能 评论的说理 评论类型 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节目编辑合成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写作基本要求 新闻的结构要求 消息 现场报道 新闻专题 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广播电视业务 采访 写作 编辑 评论

反映现象,变动性大。假象 新闻线索来源(4个):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 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有关政策和领导人的讲话; 来自受众信息; 其他媒体。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 3、选题——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 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确立的标准(3个):新闻价值标准——事实本身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 值要素包括(5个)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 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 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2个):政治标准。 新闻宣传思 想。随形势发展变化 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①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和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②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以及有关条令; ③合乎民俗风情、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 ④维护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 选题的方法(3个):①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综合看待5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价值再大,不符合政策标准,不能刊播。 ③是否呵护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的步骤(3个):①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对新闻线索中潜在的新闻事实价值评估,主要内容预想 ②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内容表现多面:从报道方式到角度,从报道结构到具体表达手段。 ③可行性论证。 4、广播电视采访准备包括(6个): 首先,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材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 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形势; 补充相关知识;广博知识 熟悉采访对象; 设计采访问题; 采访的物质和技术准备。 广播电视记者所面临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有:旁观式; 参与式。 5、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1)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擦刊于思考活动。 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5个):观察的直接性;亲眼所见 综合性;眼耳口鼻各器官考察 客观性;客观的视点,不能有色眼镜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模拟题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估计占10%,每小题1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 1、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评论体裁是: a.社论 b.本台评论 c.编后话d.谈话类评论 2、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叫做()。 a.广播评论 b.广播漫谈c.编后话 d.谈话类评论 3、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叫做()。 a.新闻述评b.新闻调查c.电视述评d.舆论监督节目 4、在新闻评论中,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叫做()。

a.评论的要素b.论据c.论点d.论证 5、按照编排好的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录制合成为完整的播出带,以备按时播出,这种播出方式就叫做() a.录播b.录像c.播出d.直播 6、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这一环节叫做()。a.栏目编排b.统筹策划c.录制播出d.通联e.稿件编排 7、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效果、音乐等而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叫做()。 a.音像编辑合成 b.栏目编排c.录制播出d.稿件编排e.修改稿件 8、广播电视中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即()。 a.片头b.评论c.专题d.节目e.栏目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广播: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狭义,专指声音广播。本课程所说的广播,单指声音广播;而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则称为电视(Television)。 电视广播:又称为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 (它所用的信息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和色彩。可能会填空)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初创时期(1865-1928) 首座广播电台: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后期: 匈牙利最早建立大型有线广播系统。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 除了新闻节目以外,出现了评论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等 3、竞争时期(1970以后) 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开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注意力集中于下列几个方面: 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 多样性等; ②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 ③办多套节目; ④办多种语言节目; ⑤办专业台广播; ⑥加强对外广播。 (二)、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首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是电视广播诞生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 彩色电视阶段:早在1949年9月,美国就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的试验研究。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通讯卫星的出现是传播史上的又一场革命,对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三、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 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 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 Audio 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A、党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群众性原则 2.【】首次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A、列宁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3.【】“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于年提出。 A、1941 B、1945 C、1980 D、1989 4.【】“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这是同志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 A、毛泽东10 B、邓小平30 C、江泽民50 D、江泽民60 5.【】世纪开始出现一些以采集和发布新闻为生的专职人员。 A、14 B、15 C、16 D、17 6.【】是中国古代的报纸,通常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 A、邸报 B、小报 C、京报 D、宫门钞 7.【】民国初期的名记者被称为“新闻界全才”。 A、黄远生 B、徐宝璜 C、邵飘萍 D、胡政之 8.【】与胡适曾在《每周评论》上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9.【】《》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迄今能见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由瞿秋白主编。 A、热血日报 B、解放日报 C、新华日报 D、人民日报 10.【】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采访,所撰写的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 A、《中国的西北角》 B、《塞上行》 C、《延安归来》 D、《西行漫记》 11.【】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第一次真实生动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A、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12.【】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 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B、延安人民广播电台 C、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D、陕北人民广播电台 13.【】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由澳大利亚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拥有,其业务覆盖了电影制作发行、电视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体育运动方面,拥有全球最强大的体育电视。 A、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B、美国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14.【】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和。 A、引导舆论 B、传播知识 C、提供娱乐 D、刊播广告 15.【】新闻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信息力、力、产业力和文化力。 A、舆论 B、凝聚 C、影响 D、向心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知识点整理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知识点整理 一、播音主持中的备稿六步: 答:“备稿六步”是狭义备稿六个步骤的简称。狭义备稿是播音员主持人播出稿件的具体准备方法、要求和步骤。可概括为六个步骤:1、划分层次;2、概括主题;3、联系背景;4、明确目的;5、分清主次;6、确定基调。 二、主持人临场应变的要求及应变策略: 答:1、临场应变的要求:1)反应迅速,举重若轻;2)恰当得体,自然天成;3)化险为夷,锦上添花;4)情理之中,意料之外。2、临场应变的策略:1)借题发挥,自圆其说;2)欲扬先抑,顺势而发;3)善解人意,及时调整;4)有意岔题,峰回路转;5)以攻为守,合理“冲撞”。 三、播音主持创作中情景再现的内涵: 答:1、情景再现的定义:情景再现就是播音员主持人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2、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情景再现的内涵:1)情景再现属于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再造想象特点的概括。2)播音员主持人的联想与想象必须以语言内容为依据,以符合稿件的需要为前提,必须遵循稿件规定的目的、性质、范围、任务,不能信马由缰,任意驰骋。

3)依据语言内容想象出的画面应是连续的、活动的、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4)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联想、想象的目的应该是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需要强调的是,情景再现一定要产生于具体感受中,要以情为主。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对语言内容的具体感受,要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进而激发强烈的播讲愿望,而不能只满足于“画面”清晰,只重视景而忽视情。 四、在播音中气息运用的方法: 答:在播音发声中,气息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气息的激发因素——思想感情的运动。气生于情而融于声,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2、注意开源节流——呼和吸是一对矛盾,但呼气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是在呼气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加强呼气发声时的控制能力更重要; 3、要注意播音发声中呼吸控制只是综合状态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其他方面(如: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等)的配合; 4、注意联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如何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 答:1、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关系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职业形象是播音主持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形象,个人形象是工作之外的生活所表现的形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播音员支持人身上的光环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依托于特殊的公共资源-广播电视强势媒体的影响力而存在的,播音员主持人不能滥用职业形象、将个人形象“神话”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

精心整理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电视纪录片 1、概念(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发生的真人、真事) 简言之,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2、三个必备条件:真实非虚构有艺术感染力拍摄、布局安排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基本特征:真实性纪实性利用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 4、题材: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1、罗伯特弗拉哈迪 加拿大人纪录片创始人。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偏远、荒蛮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2、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 前苏联人,新闻纪录片的创始人,他的创作观念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思地结合起来。 3、约翰格里尔逊 20世纪20至40年代英国着名的纪录片导演,其创作信条是:“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 3、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格里尔逊式 2、“真实电影”式 3、访问谈话式 4、个人追述式 4、自然风格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点

1、观点含蓄,回避结论; 2、重过程,谈话结果; 3、作者直接出面,强调即兴采访、捕捉第一感觉; 4、声画并重,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5、注重一定章节以致整个节目的情节化、故事化; 6、最大限度地压缩解说词和音乐 5、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 1、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2、题材选择变窄; 3、画面构图、用光过分讲究,声画分类; 4、编导摆布、组织拍摄盛行。 6、《望长城》在纪实手法上也有开拓性的创新 1、声画合一,恢复电视画面的本来面目; 2、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较完整地保持生活片段的自然流程,将纪实推向新的高度; 3、注重主客观结合,以“情节”来结构纪录片,从而提高审美品格; 4、用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5、用航摄、水下摄影、显微摄像等技术,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和视点,扩展和延伸人的视野。 7、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2、建立完整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3、设立专门播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广电网络分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广电网络分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XXXX年,我县分公司在省、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按照“以市场运作为原则,开拓进取树形象;以确保收入为目标,与时俱进谋发展”的经营方针自我加压,认真贯彻省公司“四个以”的决策,发扬创新求实、发展进步的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了各项工作,各项经营指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年共实现总收入xxx万元,占比上年增收15.25万元,增长13.49%,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1、完善了全员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机制 健全激励机制,实施绩效管理。把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行量化积分考核奖惩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xx县分公司20xx年员工岗位责任制及目标考评方案》,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实施月度考核,季度末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当季效益工资,有效激发了员工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2、严控费用支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一是加强材料成本核算,健全材料领、退料制度,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节约率;二是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按工程进度核拨款,加强工程监管,加强跟踪问效;三是压缩日常费用开支比例,尽量减少不必要支出。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抓好安全教育,树立“安全至上”观念,强调“安全也是效益”。增加安全防护投入,为每个员工办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在企业形成“时时讲安全、人人关注安全”的氛围,有效避免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由于安全管理抓得严,我县分公司全年未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二、推出有力举措,大力拓展业务范围。 1、稳步发展基本业务。我县分公司采取有力措施发展网络基本业务,年初顺应市场需要,制定了《xx分公司关于租赁店面经营户安装使用有线电视优惠办法》,既大大拓宽了有线电视的业务范围,增加了收视维护费,又从源头上堵住了私拉乱接有线电视信号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过努力,全年共新增城区用户xxx户,使我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了xxxx户,新增用户率达8.9%。 2、重点发展数字电视业务。一是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细分市场,并写出了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用户群采取不同的促销手段;二是加大宣传,精心策划。投入宣传经费3000多元,举行现场咨询演示会,印发宣传单,配送邮政广告10000多份,利用有线电视进行广告宣传,并在收视率极高的自办节目《xx新闻》前配播“xx数字电视欢迎您收看《xx新闻》”的广告,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积极发展集团用户。充分利用省公司的有关优惠政策,由分公司领导亲自出面洽谈,争取到了县地税局、国税局、农发行、发改局等单位集体购买数字电视机顶盒,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四是做好优质服务。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人员少、时间紧、安装任务集中的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合法斗争 B、罢工 C、示威游行 D、武装斗争 2、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 A、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 C、空间的无限性 D、时间的无限性 3、地理环境是: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B、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5、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曾经是新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由于该工程没有考虑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可能会造成三门峡水库的淤塞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门峡水库泥沙日益淤积,库容不断减少,对下游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是 A、世界是多样性 B、世界是统一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一切从实用出发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B、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C、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D、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 7、2002年,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 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 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 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8、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

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教案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之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目标。 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广播电视广告学整理笔记

第一张广播的诞生 第一节广播诞生的物质条件和内在因素 1,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2,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电磁炉并证明电磁波的反射,折射,衍射,绕射等性质。 3,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各自通过独立的研究,完成了无线电通讯(电报)的发明和实验,制成了最初的无线电接收机,为无线电广播的问世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无线电热”促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利用无线电技术传送人的语言和声音,加拿大人费森登首先获得成功。 4,美国的广播电台,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广播电台的国家。第一个取得营业执照(商业执照)的电台是匹兹堡市的西屋电气公司电台,呼号为KDKA.。11月2日,KDKA广播电台开播,广播的第一个节目是报告共和党候选人哈定和民主党候选人柯克斯竞选的选票统计情况和最终结果。1926年9月成立了全国广播公司(NBC);1927年,一些较小的独立电台组合成立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45年,在蓝色广播网的基础上,成立了美国广播公司(ABC 5,1922年12月1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1926年12月30日英王颁发了一项“皇家约章”解散了BBC,1927年元旦,新的英国广播公司成立,这才是现在的BBC。英国的广播制度属公私(商)并营制。 6,1921年,法国邮电部经手筹建广播电台。 7,前苏联也是世界谁管你最早建设广播事业的国家之一,前苏联广播事业的创建是同列宁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起始。1921年2月18日,列宁签署委任书,任命奥斯塔利亚科夫为莫斯科中央无线电话太工程部主任,负责筹建中央广播电台,1922年5月27日,该台建成并进行了试播,8月21日正式播出,11月7日,该台被命名为“共产党国际广播电台”。 第三节 1,我国的广播事业,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一,步履维艰的昨天;上海是中国广播的发源地,旧中国官办广播电台始于1926年,1932年夏,“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成立,1939年,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建立了对外广播台——国际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我国无线广播呼号的第一个字为X,这一天成为人民广播的创办日,1949年6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成立。 二,蓬勃发展的今天;1,我国的社会主义广播事业,1950年4月,我国正式开办了对外广播,建立了国际广播电台,呼号是“北京广播电台”。1952年4月1日,吉林省九台县有线广播站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的开始。1958年5月1日,我国建成了第一座电台——北京电台。1986年2月1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广播通信卫星。 2,台湾的广播事业,台湾“中国广播公司”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1968年7月31日,“中国广播公司”的台北地区调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标志着台湾广播进入调频广播时代。 3,香港的广播事业,成立于1928年6月30日。 4,澳门的广播事业,创办于1950年。 三,光明灿烂的明天 第四节 1,互联网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实时互动,开放度高。 2,广播与互联网联姻的好处:(1)拓宽信息渠道,丰富节目内容;(2)扩大传播空间,获取更多受众;(3)改善自身局限,增强自身活力;(4)借助互动优势,得到更多反馈。 3,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主要指用数字技术取代广播电视业务操作中传统的模拟技术。 4,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的基本特征是,以高度压缩信息量和离散的方式快速处理信息。 5,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具有三个特点(1)频道资源由模拟时代的稀缺变为丰富;(2)高画面,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简答题题库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简答题题库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答: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 (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 答: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 (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 (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 (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 (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 答: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份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品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