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枞菌种植技术是什么

鸡枞菌种植技术是什么
鸡枞菌种植技术是什么

鸡枞菌种植技术是什么

一、菇棚的建造

二、母种的扩繁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制一千毫升母种培养基需要去皮土豆200克,麸皮1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硫酸镁0.5克,

磷酸二氢钾2克,蛋白胨5克,清水一千毫升。首先选择质量较好

的土豆将皮削掉,称取200克,切成块状,加入锅中,在加入一千

毫升的清水,在称取100克麦麸,在放之前为了防止麦麸散乱在锅里,要先用纱布把麦麸包起来,文火煮沸,沸腾后小火保持30分钟。待土豆煮成浆状用1000目的纱布过滤煮好的土豆液,如果不够一千

毫升可以加入50摄氏度的温水补足。然后在将过滤好的土豆液继续

放在锅中煮3分钟左右,这时候将称量好的葡萄糖、琼脂、蛋白胨、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放入锅中文火煮20分钟。为了防止锅底烧焦,

要边煮边搅拌。直到琼脂等原料完全溶化,在将煮好的溶液倒入量

水杯中,母种培养液就做好了。

2、分装,因为母种培养基的温度降到45度以下时会凝固,所以制备好的培养基要尽快乘热分装入试管。试管规格为直径20毫米,

长200毫米。分装时使每支试管的分装量相当于试管长度的四分之

一左右,分装好后还要进行封口,可以用未经脱脂的原棉,塞入的

松紧度以用手抓棉塞不脱落为标准。

4、接种。接种要在无菌室中的操作台上进行,接种前首先要准

备好以下工具,酒精灯,酒精棉,接种铲和接种耙。

接种时接种人员的手和接种针要用75%的酒精棉球擦洗,之后点

燃酒精灯,使火焰周围空间形成无菌区。接着一手拿着接种铲在火

焰上进行灼烧灭菌,一手拿着培养基试管和母种试管,试管口也要

在火焰上稍微烤一下以杀来管口上的杂菌。把试管上的棉塞取下,

用接种铲取一块体积大约为1立方厘米的母种,迅速放入母种培养

基试管斜面的中部,这时要注意,试管的接种铲都要靠近酒精灯火焰,不能离开无菌区,否则会感染杂菌。然后塞上过火焰后棉塞,

接下来按照同样的方法连续操作就可以了。每支母种试管可以扩接

母种培养基试管30支左右。接下来就要进行母种培养。

5、母种培养。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3摄氏度左右,正常情况下培养一个星期就萌发菌丝了。如果菌丝萌发好以后还不需要接种

的情况下,要把发好菌丝的试管放在冰箱里防止菌丝老化。

三、制作枝条种

2、原种培养基配方。锯木屑39%、麸皮20%、白糖0.1%、轻质

碳酸钙1%、含水量65%左右。

3、装袋及灭菌。装袋前要先准备好宽15厘米,长30厘米,厚0.05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把准备好的培养料放入袋中五分之一处。每个袋子里放30根左右的枝条种,让它们紧靠在塑料袋内壁,多余

的部分填满培养料。装好后还要用盖子进行封口,选用的塑料盖子

里面装有杂质棉并布满了小孔,这种盖子不但可以防潮,还可以透气,过滤杂菌。这些工作完成后把培养袋转移到高温灭菌器里进行

高温灭菌处理。培养袋装好后,将高温灭菌器完全封闭,然后在开

始加热。加热三个小时后,灭菌室里的压力达到0.15兆帕,温度达

到121摄氏度时就可以了。加热完成后不要马上打开高温灭菌器,

要等待30分钟左右待菌袋冷却后就可以将菌袋取出进行接种。

4、原种接种。原种接种工作也要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前

的消毒工作和母种接种时是一样的。消毒完成后从母种试管中挑取

一立方厘米的菌种块轻轻放入原种菌袋中,并及时用盖子进行封口。这里需要注意接种时的母种试管要始终对着酒精灯的火焰,可以起

到防止其它杂菌侵入,感染菌袋。正常情况下1支母种试管可以接

种3—4个菌袋,接种完成以后就可以将菌袋入到培养室中了。

四、栽培种扩繁

1、栽培种培养基配方。配方有两种:

第一种,锯木屑29%、玉米芯29%、麦麸20%、玉米粉10%、豆粕10%、轻质碳酸钙1%、石灰1%。

第二种,棉籽壳35%、麦麸20%、玉米芯18%、锯木屑18%、玉米粉5%、豆粕3%、石灰1%。

在制作培养基之前先把锯木屑和玉米芯提前预湿,将预湿好的锯木屑和玉米芯放在太阳下面爆晒、发酵,半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

2、装袋灭菌。将发酵好的锯木屑,玉米芯和按配方比例配好的

原料一起放入自动搅拌机加水进行搅拌,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保持在65%。搅拌好的培养料通过自动传输带送到自动装袋处,操作人员将

聚乙烯塑料袋套在自动装袋机上,这里选用的是宽17厘米,长33

厘米,厚0.05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装完以后称量菌袋,确保每个

菌袋的重量在1.2—1.4千克左右,用透气防潮的塑料盖封口。封好

口的菌袋也需要放入高温灭菌器进行加热灭菌,灭菌的方法和原种

培养袋一样,待菌袋冷却以后就可以接种了。

3、接种。接种在无菌的接种间内进行操作,并且操作人员一定

要穿着经过消毒的工作服,接种前先将菌袋敲打几下,打散菌块,

在用消毒后的小刀将原种培养袋的底部1—2厘米左右的部分切掉,

以便于接种的都是发菌均匀的菌种,然后用接种夹从原种袋里取出

一根枝条种放进栽培袋中,在掰下一块菌种放进栽培袋中,大小能

塞进接种袋又能填满为好,用盖子封好口就算接种完成了。

每个菌袋接30袋栽培种并确保无漏接。接种完成后就可以将栽

培种放到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了。

4、培养。把菌袋直接摆放在架子上就可以了,每排架子间隔1—1.2米,相邻再排的架子间隔20厘米左右,为了防止地面潮湿

架子下面在放三到四行砖,架子上使用铁丝结成的方块网格,网格

的大小要与栽培袋的直径相当。菌种培养大约需要30—40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要注意培养室内温湿度的控制,培养室内的温度保持

在20—2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5%—68%,室内每天通风两次,早

晚各一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

五、覆土栽培

在建好畦的菇棚内,将菌袋的塑料袋去掉,把菌棒取出。为防止杂菌感染,要把菌棒顶端残余原种挖去大约1.5厘米,然后将菌棒

竖立放入菌床内。菌棒与菌棒之间的间隔为5厘米,上面覆土,直

到把菌棒盖严,用大水浇透,最后在覆上一层3—5厘米的草炭土,

使土壤的PH值保持在5.5—7之间。

六、日常管理

棚内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昼夜温差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地温控制在25—27摄氏度之间,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

按照三分阳七分阴的原则,给与鸡枞菌一定的散射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300勒克斯左右。

如果温度过高要打开排风扇进行降温,温度过低,降下保温棉被增加棚内温度。菌床变干的时候,可以在菌床与菌床之间的过道里

浇水,以增加菌床湿度。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要直接往菌床上浇水,

会导致已出菇的鸡枞菌变质腐烂,并且每周要有二次的消毒工作,

消毒时用石灰粉在菇棚的过道和地面上均匀地洒一遍,防止人员进

出带入病菌,感染鸡枞菌。

七、出菇管理

鸡枞菌覆土后25天左右就开始出菇了,这个时期的管理不能忽视,否则会影响鸡枞菌的质量。

1、温度。出菇时期的棚内温度要保持在15—30摄氏度,昼夜温差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在8—10摄氏度的温差刺激下有利于子实

体的快速分化,地温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

2、空气。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要及时通风降温,降温时

打开排风扇,一般通风一个小时。

3、光照。出菇时期鸡枞菌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光照强度应控

制在100—300勒克斯之间。

4、采收。出菇五天左右,当菌盖直径长到2—5厘米时既可采收第一潮菇。采收鸡枞菌要抓紧时间,鸡枞菌以顶上菌盖未完全张开

时最鲜嫩肥美,菌盖一张开肉就老了,会影响鸡枞菌的口感。平均

每潮每平方米可采收鲜菇2—4千克,一共可以采收三潮菇,采收的

第一潮菇的质量最好,每潮菇的间隔时间为十天左右。采收时手握

菌柄轻轻旋转连根一同拔起,放入筐内。鸡枞菌采收完以后还要对

床面进行处理。

5、床面管理。每潮菇采完以后,床面上留下的菇根和死菇都应

及时清理干净,以免引起腐烂,招致杂菌感染。最常见的感染要数

绿霉菌,如果遇到出现绿菌霉的情况,要用铲子将带有绿霉菌的土

壤清除掉,在清除后的空穴处及时补充湿润的细土,保持床面的平整。

6、初加工。首先用不锈钢的刀具削去假根,去除泥土和其它杂质。在把塑料膜铺在底部留有孔眼的纸盒里,这时要把纸盒底部的

孔眼打开,这样有利于增加鸡枞菌的透气性,然后轻轻地把鸡枞菌

放入包装盒内,最后套上包装袋就能上市销售了。不能及时销售的

鸡枞菌可以把它晒干,做为干品上市。

(1)养殖白蚁:

b.预备20%体积比的松散泥土,以及50%体积比的不规则块状半

干杉木、树枝、木板,先将20%的泥土铺设于蚁窝底部,再将杉木、树枝、木板混合料均匀铺设于泥土上,在混合料上方预留30%的空间;

d.育种30~45天,蚁巢基本成形,将巢室整体挖掘,转移到饲

养池中,分别放入预留空间的蚁窝中,对蚁窝进行遮光处理;在育种

池中剩下的白蚁会形成新的蚁巢,后续成巢后继续将蚁巢转移到饲

养池的蚁窝中。

(2)鸡枞菌育种:

a.菌丝培养基配方:按重量份计,粒径为4~5cm的阔叶树木枯

枝60%~65%,碎落叶13%~18%,麸皮18%~22%,葡萄糖1%~2%,

石膏粉1%~2%,料水比为1:1.2~1.5;

b.菌丝培养:灭菌后将切块的母种块1.5~2cm2,轻放入培养基中,在18±1℃且遮光条件下恒温培养,两周后母种块上开始出现

菌丝,再45~50天菌丝长成,且头端多呈球状,以菌丝浓密且较强

壮为宜;

(3)鸡枞菌定植:将上述步骤中的菌丝移植到饲养池中的蚁窝中,平均每个蚁窝定植15~18株,均匀分布,泥土覆盖到菌丝球状体下,完成定植后少量浇水,保证土面为半湿润状态,遮光,常温培育

50~60天;

(4)肥水管理:每周对土面浇水一次,保持土面湿度65%~70%;

夏季无雨天每2~3天对覆盖物浇水一次,保持覆盖物湿润;培育过

程中,可备玉米面、甘蔗茎颗粒、带甜味的果皮混料,每3~5天投

放一次,每次每蚁窝投放15~20g即可;

(5)采收:夏末秋初,待菌株的菌盖完全撑开,即用剪刀或割刀

距地面约1~2cm将成熟的菌株切下,完成采收。

鸡枞菌作为一种天然野生的珍贵食用菌,含有较为丰富的多糖物质。王化远等人的测定结果为鸡枞菌菌丝体中多糖的含量为 6.33%,高于野生鸡枞菌(0.99%),更高于灵芝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0.64%)。尉小慧等人利用超微粉碎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微粉化,结果使鸡枞菌

的多糖提取量比普通粉碎提高4~5倍,所测结果为子实体多糖含量

高达33.54%(干物质)。二者采用的测定方法均为硫酸——苯酚法,

而所测子实体多糖相差甚远,这可能是由于所采用的子实体品种不

同以及超微粉碎所产生的效果。赵呈裕等人测定的深层发酵所得菌

丝体的多糖含量约为7%,与王化远等人的测定结果相近。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方案1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方案1 《食用菌培训技术》培训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培训期限 1、招生对象:具有初中或相当初中文化程度的残疾人,生活能够自理。 2、培训期限:20天。 二、培训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与分类。 2、重点掌握平菇、香菇、银耳、黑木耳、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 3、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具有食用菌栽培专业技能。 2、具有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 3、具有食用菌管理技术和收获贮藏的技术技能。 4、具有食用菌加工技术技能。 三、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平菇、香菇、银耳、黑木耳、杏鲍菇、白灵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熟悉菌种的培养、配方、接菌、田间管理、杂菌污染的防治、害虫的防治、采收等方法,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四、教学计划安排

1、总课时:120课时 2、理论知识课时数:60课时。 3、技能操作课时数:60课时。 五、培训计划表 课时分配表 理论知识部分实验部分 总课总课内容内容时时 6 6 食用菌基础知识平菇栽培 10 6 菌种的制作香菇栽培 4 6 平菇栽培技术食用菌母钟培养基配制 1 4 6 香菇栽培技术母钟无菌操作 4 6 灵芝栽培技术银耳栽培 4 6 鸡腿菇栽培技术黑木耳栽培 4 6 银耳栽培技术杏鲍菇栽培 4 6 黑木耳栽培技术原种制作 4 6 杏鲍菇栽培技术原种接种(无菌操作) 4 6 金针菇栽培技术白灵菇栽培 4 白灵菇栽培技术 4 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 4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与加工 60 60 合计 总课时:120课时 六、教学内容

鸡枞菌种植技术是什么

鸡枞菌种植技术是什么 一、菇棚的建造 二、母种的扩繁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制一千毫升母种培养基需要去皮土豆200克,麸皮1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硫酸镁0.5克, 磷酸二氢钾2克,蛋白胨5克,清水一千毫升。首先选择质量较好 的土豆将皮削掉,称取200克,切成块状,加入锅中,在加入一千 毫升的清水,在称取100克麦麸,在放之前为了防止麦麸散乱在锅里,要先用纱布把麦麸包起来,文火煮沸,沸腾后小火保持30分钟。待土豆煮成浆状用1000目的纱布过滤煮好的土豆液,如果不够一千 毫升可以加入50摄氏度的温水补足。然后在将过滤好的土豆液继续 放在锅中煮3分钟左右,这时候将称量好的葡萄糖、琼脂、蛋白胨、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放入锅中文火煮20分钟。为了防止锅底烧焦, 要边煮边搅拌。直到琼脂等原料完全溶化,在将煮好的溶液倒入量 水杯中,母种培养液就做好了。 2、分装,因为母种培养基的温度降到45度以下时会凝固,所以制备好的培养基要尽快乘热分装入试管。试管规格为直径20毫米, 长200毫米。分装时使每支试管的分装量相当于试管长度的四分之 一左右,分装好后还要进行封口,可以用未经脱脂的原棉,塞入的 松紧度以用手抓棉塞不脱落为标准。 4、接种。接种要在无菌室中的操作台上进行,接种前首先要准 备好以下工具,酒精灯,酒精棉,接种铲和接种耙。 接种时接种人员的手和接种针要用75%的酒精棉球擦洗,之后点 燃酒精灯,使火焰周围空间形成无菌区。接着一手拿着接种铲在火 焰上进行灼烧灭菌,一手拿着培养基试管和母种试管,试管口也要 在火焰上稍微烤一下以杀来管口上的杂菌。把试管上的棉塞取下, 用接种铲取一块体积大约为1立方厘米的母种,迅速放入母种培养

羊肚菌栽培技术

当前我国羊肚菌的栽培模式主要分为:菌种制备、整地播种、外源营养袋处理、保育催菇、出菇管理和采收干制6个环节。然而,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认知匮乏给人工栽培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每年因菌种质量、管理技术、自然灾害等问题,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事故时有发生。栽培羊肚菌需要掌握以下这些技术: 1.保湿和防涝。羊肚菌和其他食用菌一样,对基料的含水量比较敏感。由于羊肚菌的 栽培生产是在田间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有近一半时间属于发菌阶段。该阶段的土壤水分对菌丝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而发菌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高低。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发菌阶段通常是秋冬季节,降水量偏少,且北方地区常伴有大风天气,容易造成土壤水分流失,影响菌丝发育;而此时的长江以南地区,雨量较多,特殊年份常伴有长时间连阴雨天气,造成土壤水分偏多,土壤氧含量不足,而导致菌丝发育受阻,甚至发生菌种腐烂不萌发等情况。覆膜技术可有效避免土壤含水量过大波动,雨水可以顺着地膜,流入沟内,即便是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也不会对畦面上的菌丝造成损害。

2.避光和抑制杂草。羊肚菌菌丝发育不需要光线,强光会抑制菌丝生长,这是目前多采用黑色遮阳网的原因所在。羊肚菌菌丝在偏黑暗环境下发菌速度快,菌丝浓密、健壮,使用白色地膜可有效避免光线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当前的大田栽培特别是四川、湖北及以南等地区一般都在水稻田进行,随着春季的临近,大田内的杂草即迅速生长。待到羊肚菌出菇季节时,茂密非常的杂草已成为蛞蝓等害虫的栖息环境,且影响通风、光线等,致使羊肚菌畸形,菌柄长,菇脚大,商品性变差,同时也增加了采收难度。杂草丛生也易造成小环境高温高湿,诱发羊肚菌细菌、真菌病害。白色地膜具有阻挡光线作用,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3.加快积温。虽然当前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数据明确不同品种的羊肚菌的最短积温,但实践经验已确定覆盖地膜可以缩短出菇周期,实现提前出菇。覆盖地膜可以加快积温的原因在于,地膜可以吸收太阳光热量进而增加土壤的温度,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地温散失。经测量发现,覆盖地膜可使土壤增温2~5℃,其中白色地膜的增温效果最为明显,白色地膜增温效果相对偏弱。地膜的增温效果有助于羊肚菌菌丝在秋冬低温季节健康生长,促进菌丝发育并积蓄营养,进而拉长羊肚菌的生产期并缩短出菇周期,提高生产种植的可伸缩性。

食用菌培训教材——用原种直接栽培食用菌

怎样用食用菌原种栽培食用菌 食用菌培训技术教材之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 摘要: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研发成功的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是利用食用菌菌种原种2级种直接栽培,打破了食用菌常规栽培用栽培种3级种栽培的历史沿革,缩短了食用菌栽培生产周期,使食用菌栽培变得更加简单容易了。 关键词:食用菌原种2级种栽培创新技术 概述:常规食用菌栽培都是用食用菌栽培种3级种进行栽培,常规的食用菌栽培种大多经历了“母种→原种→栽培种”多代甚至于几十代的菌种转接种扩繁生产操作,使得菌株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抗性弱化,自然而然就会给食用菌终端生产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研发成功的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弥补了上述短板,砍掉了食用菌栽培种的生产工艺流程,直接用食用菌原种进行栽培,省工省时,食用菌品质和产量也大大提高了。现将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介绍如下: 1.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简法复制技术 1.1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试管培养基简法生产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试管培养基简法复制生产采用湖北省宜

都市1湾3市8食7252用菌天麻3358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发明的“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生产技术”。这种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以颗粒型谷物为原料,谷粒、麦粒、玉米粒均可,简称颗粒培养基(下同),又称天然无公害培养基。这种颗粒培养基制作方法特别简单,取谷粒、麦粒、玉米粒一种或多种,与胡文华发明的食用菌种包衣剂混合均匀后,就可以分装试管了。1支试管(18毫米×180毫米玻璃试管,下同)装入颗粒培养基约10克,成本不足1角钱,棉花塞堵封试管口。一次可根据生产需要,制作分装试管500支~1000支。分装完后,分别放入家用压力锅内消毒灭菌40分钟,取出冷却至常温后即为食用菌菌种母种试管培养基(简称试管培养基,下同)。 1.2 食用菌菌种母种试管培养基接种 以EP318平菇(简称平菇,下同)为例:EP318平菇,是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13术0总8516监8616胡文华1995年6月在市郊318国道旁已砍伐的榆树蔸上采集到1丛重8500克的野生平菇,经孢子分离自交融合耐碱性驯化培育而得,2000年6月又经亲本正交融合二次驯化选育。其耐碱性特强,能在PH6.5~11偏碱性的生态环境生长茁壮,能抗拒和抵御病菌、霉菌、杂菌的侵蚀。菌丝在5~38℃长势良好,4~39℃出菇正常。菇朵丛生,中低温期黑褐色,高温期铁黑至浅灰色,柄短盖大肉厚,肉质肥嫩清香,野味浓郁。南北各地均可选用木屑、酒糟、蔗渣、玉米芯、谷壳、花生壳、棉籽壳等颗粒型培养料,采用“袋畦通氧全转化高产法”周年栽培,

鸡纵菌栽培技术要点

鸡枞菌栽培技术要点 鸡枞,又名鸡菌、鸡肉丝菇、伞把菇、三坛菌等,日本人称为姬白蚁菌。鸡枞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蘑菇目,鹅膏科,蚁巢伞属,是我国云、贵、川等省区最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其肉质鲜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具有益胃、清神、治痔、治疗风湿病等功效,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睬,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由于鸡枞菌需与土栖性白蚁共生的特殊生活条件,人工驯化历尽艰辛。通过我国广大食用菌科研工作者的多年努力,鸡枞菌人工栽培已初获成功。现将鸡枞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鸡枞菌多数群生,3~10~100支不等,子实体初期菌盖呈圆锥状至钟形,后伸展,有时边缘翻起,中央具有一乳突笠状至宽圆锥形,直径3~33厘米,浅土黄色或灰褐色,边缘近白色,表面光滑,老熟后辐射状开裂。菌肉厚,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老后变成微黄色,宽5~15毫米,与菌柄弯生或近离生:菌柄近圆柱形,长7~19厘米,粗1~2厘米,白色,肉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细长假根,一般长11~27厘米,最长假根可达70~80厘米。 二、生物学特性 1.温度与湿度菌丝生长、原基分化适温为12~24℃,最适温为20℃;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子实体形成温度为25~35℃,最适温25~30℃;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85%~95%。 2.光照与空气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的形成和发生均对光照和空气要求不严,且能抗高浓度二氧化碳。子实体开伞是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 3.酸碱度鸡枞菌适宜偏酸性生态环境。要求培养料及覆土材料PH值在4~5,最适PH值为4.5。 4.鸡枞菌与白蚁的关系鸡枞菌是与白蚁共生的真菌。一方面,白蚁建筑蚁巢、为鸡枞菌生长提供营养,为子实体的形成和发生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白蚁取食鸡枞菌的活菌丝体,两者互助互利,同栖于一个生活环境,白蚁取食的鸡枞菌的活菌丝,在白蚁体内体内分泌出多种酶,有助于白蚁将吞食的植物残体进行消化,并排出大量的粪便。其粪便含有大量氨基酸和蛋白酶,为鸡枞菌的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成提供氮源和营养。白蚁的活动和繁殖又将鸡枞菌担孢子得以传播。人工栽培可取白蚁巢土。 三、菌种生产 1.母种制作培养基配方: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白蚁巢浸出液1000毫升(白蚁巢土250克于1200毫升水中煮沸5分钟或浸泡48小时,取滤液1000毫升)。制作方法按常规。 2.原种和栽培种制作培养基配方:①木屑78%,麸皮20%,白糖和石膏各1%。②阔叶树落叶40%,木屑35%,米糠22%,过磷酸钙、白糖、石膏各1%。③棉籽壳45%,木屑30%,麦麸22%,白糖1.5%,碳酸钙1%,硫酸镁0.5%。各配方加蚁巢滤液120%~140%(含水量65%左右)。制作方法按常规。 四、栽培要点 1.栽培季节安排当气温稳定在12~24℃之间时,可安排制袋,经40~60天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植入土中。此时气温巳回升至25℃以上,为最佳催蕾出菇季节。 2.培养基的制备①堵养基配方:木屑75%,麸皮20%,石膏1.5%,白糖1%,白蚁巢土3%,水140%。②配制方法:将配料分别称量后翻拌均匀、堆闷2小时后检查,含水量约65%左右,即用手抓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却不下滴为度。③装袋接种:用17×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栽培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单位: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黄春梅 项目建设地点:红河州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 项目时间: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

目录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2、财务状况 二、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设备、建筑物及进度安排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 5、项目效益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社会效益 第二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方案和规模 1、建设方案 2、建设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 ①建筑物②设备③其他。 (2)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 (3)技术培训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技术 2、设备方案 3、实施进度安排 第三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依据 二、投资概算 三、资金来源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2、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建设阶段的机构设置及职责 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3、经营管理措施 4、技术培训 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评价与审批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以上,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2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云南省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云南

鸡枞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对氮源的要求

鸡枞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对氮源的要求 发表时间:2012-03-22T15:40:29.9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3月总第51期供稿作者:李怡 [导读] 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在相同的温度和PH值下研究鸡枞菌人工培养的最适氮源,这为人工利用和栽培鸡枞菌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李怡重庆市綦江县古南中学401420 摘要: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在相同的温度和PH值下研究鸡枞菌人工培养的最适氮源,这为人工利用和栽培鸡枞菌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鸡枞菌液体培养氮源 鸡枞菌俗称“伞把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蚁巢伞属,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珍贵食用菌,自古以来就是名高誉重的厨珍。它的生长与白蚁有密切关系,生态习性较复杂,培养难度大,迄今为止对人工栽培技术没有得到确切的报道。长期以来,鸡枞菌的驯化栽培是野生食用菌驯化中难度最大的课题之一。 为了早日实现人工栽培以及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鸡枞菌菌丝体生长所需的液体培养基的氮源要求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合成培养基 蔗糖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水1000ml,加入不同的氮源(分别用20种氨基酸单独培养,再选用最佳的一种进行定量测试,最后将20种氨基酸随机分为5组进行培养)。 2.测试方法 菌体干重的测定:发酵液经滤纸过滤,菌丝体在60℃烘干恒重,用电子天平称重。 3.方法 (1)菌种活化。先在原种中取出一环,接种在母种培养基中,22℃恒温培养5天,即活化。每次活化试管长度均为 15cm,培养基斜面生长度为6cm。 (2)接种量。往母种培养基加入5ml无菌水,洗下菌丝倒入装有45ml无菌水和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打碎菌丝混匀。每次取出1ml菌悬液接入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即控制接种量在1%。 (3)培养。加完氮源后,分别用0.5N的盐酸和1N的NaOH调节PH至4.5,各取100ml,121℃湿热灭菌30min,置于22℃、145r/min振荡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2h。重复3次。 二、结果与讨论 1.不同氮源下菌丝生长的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以谷氨酸为单一氮源、浓度为0.3%的条件下,菌丝体的得率最高。 2.鸡枞在谷氨酸的不同浓度下生物量的比较(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以谷氨酸为单一氮源、浓度为0.37%的条件下,菌丝体的得率最高。也就是说在这种培养条件下,鸡枞菌菌丝体的代谢活动旺盛,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细胞,而增加了个体体重。 3.鸡枞在随机组合的各组氮源中生物量的比较(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以亮氨酸0.05%、丝氨酸0.05%、谷氨酸0.093%、赖氨酸0.075%的组合为氮源的条件下,菌丝体的得率最高。

食用菌栽培教学计划

食用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记载的不少于850种,著名的有1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已超过60种,有一定生产规模的30种左右,除了已商业性栽培的常见菇类,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外,各种新开发或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如姬松茸、真姬菇、杏鲍菇、灵芝、阿魏菇、白灵菇、茶薪菇、杨树菇、大球盖菇等也引起各地菇农的重视,成为继常见品种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栽培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地完善成熟,我区的下岗职工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次培训的人员大多是有一定食用菌基础的职工,因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进行推广,使广大下岗职工快速脱贫致富,推动我区食用菌事业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黄毅教授38年的研究成果,全书讲述了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讲解了食用菌类的基础知识、制种方法,详尽地讲述了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商业性较强的食用菌栽培步骤、操作要点,以及食用菌的保鲜加工、病虫害防治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分基础篇、制种篇、栽培篇、保鲜与加工篇、病虫

害防治篇,共计二十四章,73节。具体包括:绪论、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与发育;第二章大型真菌的生态;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第四章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第五章菌种培养基的制备;第六章灭菌与消毒;第七章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第八章香菇栽培;第九章蘑菇栽培;第十章平菇栽培;第十一章秀珍菇栽培;第十二章金针菇栽培;第十三章杏鲍菇栽培;第十四章白灵菇栽培;第十五章茶薪菇栽培;第十六章滑菇栽培;第十七章黑木耳栽培;第十八章银耳栽培;第十九章草菇栽培;第二十章鸡腿蘑栽培;第二十一章灵芝栽培;第二十二章竹荪栽培;保鲜与加工篇第二十三章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篇第二十四章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教材重点主要有:掌握常规、特殊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消毒、灭菌技术;熟练掌握接种技术;掌握菌种培养的条件;掌握菌种质量鉴定与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常规和一些稀特菌类的栽培技能;掌握一定的食用菌加工方法。 教材难点有: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灭菌与消毒;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册教材共安排150学时的讲授内容,350学时的实践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员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理论,提高对食用菌基本

羊肚菌大田种植技术

羊肚菌大田种植技术 一、播种 播种时间选择在10月下旬至11月,播种前用4-6针遮阳网搭棚。 1、场地消毒:先用杀虫剂将选好的场地杀虫,再用耕地机将地 打碎,按厢面1米、行道0.5米开厢以备播种。 2、用种量:装500克的菌种袋,每亩用300袋。 3、播种:播种方式可采取撒播、穴播、条播等方式。将种子挖出、捏碎,用大容器成装.将准备好的菌种均匀的撒在已准备好的厢内,再用大小粒径1-3公分的土均匀的覆盖在上面,覆土厚度不超 过3cm。 二、管理 1、播种后的发菌管理 播种后,菌丝开始萌发,经常观察厢面覆盖物下的表土,检查土的湿度。手捏有裂口为最佳,保持含水量在60%—65%左右,空气相 对湿度80%—85%, 摆营养袋后的管理和播种后的管理一致。 三、病虫的防治 四、采收及修削整理 羊肚菌一般出菇在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2-16度,从小原基到成型需20天左右,采收时要详细观察羊肚菌的个体大小,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羊肚菌的个体大小不一,采收 时需观察菌盖,幼菌的菌盖顶尖上面的棱形凹槽紧密而细小,随个 体增长,棱形凹槽增大,顶端近圆形凹凸部分逐渐平坦、润滑光亮,色泽由深褐色或黑色转为黄褐色或肉色,菌把肥厚成米黄。

采收后,用剪刀将菌托的泥沙修剪干净,若菌盖和菌柄有创伤、变色部位,同时修剪整齐,修剪做到轻拿、轻剪、轻放,分级和消 剪一次完成,以免再次分级造成创伤。 1品种选择 选购人工栽培高产品种,或采摘野生健壮尖顶羊肚菌,经分离培养制得母种。 2菌种制作 2.1拌料装瓶 菌种培养料用麦粒作主料,辅以其他配料构成,料含水65%,主料、辅料拌合均匀,装入600mL罐头瓶。装料时注意松紧适中,装 至瓶颈处即可,用聚丙烯薄膜套上橡筋封口、装筐。 2.2灭菌 采用高压灭菌,菌种瓶装筐后,及时送人高压菌锅内灭菌,压力1.5kg/cm2,灭菌2.5h。 2.3接种培养 灭菌的菌种瓶经冷却后,控制接种温度在20℃以下,在接种箱、接种室、超净工作台等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将菌种瓶摆放于清洁、干燥、暗光、通气的培养室中,控制培养温度16~18℃,培养18~20d菌丝即可长满,长成熟。成都地区种植羊肚菌,原种制作 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宜,栽培种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宜。羊肚菌属于低温型菌类,菌种培养温度要求在18℃以下,温度偏高 菌丝生长不良,并极易感染杂菌。 3栽培季节安排 羊肚菌是一种低温型菌类,尖顶羊肚菌适宜在较低温度的秋季播种,在5~20℃范围内均可播种。 4栽培管理技术 4.1开厢作畦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培训

农业生态种植进一步发展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种植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种植,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3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 由于概念边界过窄,局限于种植业内部的山、水、田、滩、路的多维利用,忽略了兴起中的食用菌、农牧药材、种植,以及庭院种、养加工,容易使立体农业同间作、套作混淆起来;第二种概念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立体农业的本质特征,它既有区域内垂直梯度的立体种养循环布局,又有单位面积(水体)立面空间的种养(加工)合理配置;第三种概念边界过宽,包容农、工、商综合发展,边界的无限延长无疑否定了立体农业本身的特点,造成与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概念重叠和模糊,失去了立体农业存在价值。 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

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构成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单元是物种结构(多物种组合)、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循环)和技术结构(配套技术)。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

鸡枞菌之栽培简介修订版

鸡枞菌之栽培简介修订 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鸡枞菌栽培介绍 一、介绍 鸡枞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蘑菇目,鹅膏科,蚁巢伞属,是着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其肉质鲜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具有益胃、清神、治痔、治疗风湿病等功效,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睬,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由於鸡枞菌需与土栖性白蚁共生的特殊生活条件,人工驯化历尽艰辛。然而在大陆,鸡肉丝菇人工栽培已初获成功。 [学名] Termitomyces eurrhizus(Berk.) Heim [别名]鸡肉丝菇、桐菇、鸡菌。鸡菌、鸡枞、伞把菇、三坛菌。日本人称为姬白蚁菌。 [习性]约在5-8月间,气温於26℃以上时可於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的旧蚁巢上发现。 [分布]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西藏等地。 (一)形态特徵 鸡枞菌多数群生,3~10~100支不等,子实体初期菌盖呈圆锥状至钟形,後伸展,有时边缘翻起,中央具有一乳突笠状至宽圆锥形,直径3~33厘米,浅土 黄色或灰褐色,边缘近白色,表面光滑,老熟後辐射状开裂。菌肉厚,白色;菌 褶稠密,不等长,白色,老後变成微黄色,宽5~15毫米,与菌柄弯生或近离

生:菌柄近圆柱形,长7~19厘米,粗1~2厘米,白色,肉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细长假根,一般长11~27厘米,最长假根可达70~80厘米。 图1. 鸡枞菌之形态 图2. 鸡肉丝菇与白蚁巢 (二)鸡枞菌与白蚁的关系: 鸡枞菌是与白蚁共生的真菌,其共生关系主要可从两方面探讨: 1.白蚁筑巢、管理真菌花园以抑制鸡肉丝菇之外的其它真菌过度生长。另外, 白蚁粪便含有大量氨基酸和蛋白酶,可为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成提供氮源 和营养。 2.白蚁取食活菌丝体,并在白蚁体内体内分泌出多种酶,有助於白蚁将吞食的 植物残体进行消化、排泄;又白蚁的活动和繁殖可将鸡枞菌之担孢子得以传 播。 图3. 鸡枞菌与环境互动示意图 图4. A、长在野地的鸡枞菌子实体。B、由黑翅土白蚁的地下巢穴中取出约13 公分宽的真菌花园。C、用显微镜放大真菌花园的一小 部份可见到晶莹剔透的小菌球 (fungal nodules)。D、在更高倍 的显微镜下可见到小菌球内混合着圆球形细胞与透明、长椭圆形 的分生孢子。 (三)用途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羊肚菌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属高级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特别是有机锗含量高,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能;主治精肾亏损、阳痿不举、性欲冷淡;对头晕失眠、肠胃炎症、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饮食不振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还可以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在医学上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由于它功能齐全,香味独特,食疗效果显著,目前国内每千克售价800~1000元,尤其在西欧国家供应十分紧俏,价格更昂贵。 因羊肚菌与其它食用菌不同,栽培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在异地栽培稳定性差。因此,利用当地的羊肚菌品种分离制出的菌种,能适应当地环境,可避免异地购种的地区性差异和邮寄途中的影响,建议种植户最好分离当地的品种。它能适应当地环境,但也要注意羊肚菌的菌种隔年使用效果不好,有变异现象。这就给大面积栽培和推广带来了困难。所以羊肚菌的菌种最好每年分离、驯化。这是迄今尚未实现商品化栽培的原因之一,加上栽培管理或环境达不到要求就会不出菇。这就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困难的奥秘。 一、制种注意事项 羊肚菌的菌种性能与其它食用菌不同,菌种分离方法和育种手段及栽培管理技术与其它食用菌也有很大差异。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退化、变异、生霉。这对栽培羊肚菌带来很大困难。对此,首先要控制菌种传代,无论母种、原种、栽培种,若违反技术要求,多传一代就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或不长子实体。母种只能经过原种栽培种,到栽培中的一次流程和3次破菌愈合才能保住质量;若超过3次菌丝断裂而重新萌发的新菌丝,会失去或降低酶的分解作用,以致抗病力差,易生杂菌,不出菇。 二、母种制作 (一)培养基配方 ①黄豆芽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羊肚菌基脚~50克,水1升。 ②黄豆芽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升。 ③栎木屑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升。 ④马铃薯2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蛋白胨0.5克,牛肉膏0.5克,水1升。 ⑤蛋白胨1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1,1克,水1升。pH值自然。 上述配方任选一组。将木屑或豆芽加水1升煮30分钟,过滤取汁,并将余下的水补足1升,加入其它原料,煮至溶化后,按母种制作常规方法,分装于18毫米×180毫米或20毫米×200毫米试管的1/5,塞上棉塞,使用高压灭菌锅彻底灭菌;在0.68千克压力下维持60分钟,自然冷却至指针回到原位才可打开,放成斜面备用。 (二)菌种分离 首先要具有食用菌专业基础知识、多年的菌种分离经验及菌丝鉴别能力,其次要购置母种培养基、无菌接种箱、恒温培养箱、冰箱、高倍显微镜等必要设备。根据当地羊肚菌生长季节,趁羊肚菌生长旺盛时做菌种分离工作。 1.分离方法。羊肚菌的分离方法与其它食用菌大不相同。它需要一种助生菌与羊肚菌菌丝共生时才能出菇。这种助生菌长期活动在土壤中,有时以芽孢菌形式出现,有时以菌丝形式出现。它为羊肚菌的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土壤中分离该菌比其它任何方式分离要好些。但从土壤分离难度太大,成功率不到万分之一,并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食用菌栽培工》(初级)培训班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掌握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价值、了解食用菌栽培的发展方向; 2、掌握食用菌菌种的分类、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分离、 培育方法、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类型与制作,了解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判断方法; 3、掌握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平菇、香菇、金针菇); 4、掌握珍稀食用菌栽培与管理方法、病虫害的预防与防治。 二、教学重点 1、食用菌栽培发展方向; 2、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分离、培育方法,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质量判断的方法; 3、常见食用菌栽培与管理方法、栽培的过程和关键步骤; 4、珍稀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与管理、间歇期的管理。 三、教学难点 1、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以及产业化发展方向; 2、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与培育过程中条件的控制; 3、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栽培出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菌; 4、食用菌出菇期管理以及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四、教学内容

§5.1食用菌栽培技术概述 §5.2食用菌菌种的来源与培育 §5.3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 §5.4珍稀食用菌栽培实例 五、教学原则: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工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适应岗位要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强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确保学员达到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初级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 六、培训开始时间:2017.10.27 七、培训地点: 五、课时安排: (一)培训课时: 总课时数:42课时 理论知识:18课时 技能操作:24课时 (二)课时安排表: 授课内容理论实操授课教师日 次 1 绪论 6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2 菌种的制作 6 3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6

鸡枞菌之栽培简介

雞樅菌栽培介紹 一、介紹 雞樅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蘑菇目,鵝膏科,蟻巢傘屬,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其肉質鮮嫩、香味濃郁,味道鮮美,具有益胃、清神、治痔、治療風濕病等功效,頗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睬,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由於雞樅菌需與土棲性白蟻共生的特殊生活條件,人工馴化歷盡艱辛。然而在大陸,雞肉絲菇人工栽培已初獲成功。 [學名] Termitomyces eurrhizus(Berk.) Heim [別名]雞肉絲菇、桐菇、雞菌。雞菌、雞樅、傘把菇、三壇菌。日本人稱為姬白蟻菌。 [習性]約在5-8月間,氣溫於26℃以上時可於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的舊蟻巢上發現。 [分佈] 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臺灣、西藏等地。 (一)形態特徵 雞樅菌多數群生,3~10~100支不等,子實體初期菌蓋呈圓錐狀至鐘形,後伸展,有時邊緣翻起,中央具有一乳突笠狀至寬圓錐形,直徑3 ~33釐米,淺土黃色或灰褐色,邊緣近白色,表面光滑,老熟後輻射狀 開裂。菌肉厚,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長,白色,老後變成微黃色,寬5 ~15毫米,與菌柄彎生或近離生:菌柄近圓柱形,長7~19釐米,粗1 ~2釐米,白色,肉實,基部膨大具有褐色細長假根,一般長11~27釐

米,最長假根可達70~80釐米。 圖1. 雞樅菌之形態 圖2. 雞肉絲菇與白蟻巢 (二)雞樅菌與白蟻的關係: 雞樅菌是與白蟻共生的真菌,其共生關係主要可從兩方面探討:

1.白蟻築巢、管理真菌花園以抑制雞肉絲菇之外的其它真菌過度生 長。另外,白蟻糞便含有大量氨基酸和蛋白酶,可為菌絲體生長和 子實體生成提供氮源和營養。 2.白蟻取食活菌絲體,並在白蟻體內體內分泌出多種酶,有助於白蟻 將吞食的植物殘體進行消化、排泄;又白蟻的活動和繁殖可將雞樅 菌之擔孢子得以傳播。 圖3. 雞樅菌與環境互動示意圖 圖4. A、長在野地的雞樅菌子實體。B、由黑翅土白蟻的地下巢穴中取出約13 公分寬的真菌花園。C、用顯微鏡放大真菌花園的一小部份可見到晶瑩剔透的小 菌球(fungal nodules)。D、在更高倍的顯微鏡下可見到小菌球內混合著圓球形 細胞與透明、長橢圓形的分生孢子。 (三)用途 1.食用:菌肉細嫩,氣味香濃,味道鮮美。雞肉絲菇營養豐富,尤其 蛋白質的含量較高,蛋白質中含有20多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

丹麻镇锦州村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 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要求,围绕丹麻镇农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食用菌示范基地为基础,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逐步整体推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任务目标 按照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项目安排,积极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累积技术和管理经验搞好示范基地,并作为锦州村食用菌种植技术现场观摩、培训和推广中心,带动锦州村民规模化种植食用菌,从而达到创业富民的目的。 三、工作重点 示范优质品种:主要是双孢菇、平菇等。 集成高产技术: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种化,良种良法配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利用农作物秸杆栽培食用菌,拉长生物链条,开发高蛋白食品。 加强病虫害防控:优先采用科学育种、选用抗病品种、利用天敌、灯光诱杀等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菇体生长期杜绝施用化学农药,无菇期适量使用低残农药,在突出生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掌握适时适期防治,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主要技术内容 (一)主推技术 该技术通过利用选育低温型优良食用菌品种进行反季节栽培,实现低温、高海拔地区成功栽培食用菌的目的,对于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社会对食用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1.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技术。根据锦州村特殊气候条件,采用反季节栽培模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篇一: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的培育方式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 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 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鸡枞菌仅西南、东 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众所周知,云南因其山川地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关系,被誉为 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是菌簇中的上品,因 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在贵州遵义等地区也生长,当地人给予的名字叫做三八姑,据说它的来历是只要你找到一把,附近就还有二把。听老人说 摘它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吓走,而且要在雨过天晴后才能 生长出来。 鸡枞菌的生存环境鸡菌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 包谷地中,基柄与白蚁(odontotermessp.)巢相连,散生至群生。夏 季高温高湿,白蚁窝上先长出小白球菌,之后形成鸡子实体。 1.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在条件下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与之共生的白蚁是大白蚁亚科的某些种,比较常见的土栖白蚁有黑翅土白 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云南土白蚁(o.yunnanesis)、黄 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等。 (1)白蚁在建巢中为鸡菌传播菌种。 (2)白蚁又从鸡枞菌的小白球获得各种和抗病物质。 (3)鸡菌又从白蚁巢菌圃及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源。 2.蚁巢是白蚁与鸡菌共生理想的生态环境。蚁巢多建于地下 20~100厘米处,体积从0.1~1.0立方米不等,有中央大巢和分散的卫 星巢,之间有蚁道相互连接。蚁群在蚁巢中会长期繁衍达几年至数十 年之久,一蚁巢群白蚁个体可达1,000,000~2 10,000,000个(贺新生,1995)。 (1)蚁巢内有稳定的生态条件蚁巢内有稳定的生态条件适宜与白蚁与 鸡菌共同生存。 ①稳定的温、湿度。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实施方案 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从业、择业、创业能力,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本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天理论课四天实践课,让农民朋友能学习到一到两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二、培训对象 重点面向全县有意从事现代食用菌产业生产经营的人员,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有志在现代食用菌产业务农创业的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农村新生劳动力等。 三、任务目标 培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现代食用菌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经营技能,能够从事现代食用菌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本次培训为期7天,30人次,围绕食用菌产业,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的培训,通过对平菇的生产过程的实践,

让参与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平菇、香菇的栽培技术,培训出一批骨干菇农,辐射带动更多的一般农民。 四、培训内容 以贴近农民、贴近实际、方便学习为原则,围绕食用菌产业概论,重点讲解平菇、香菇及其他几种名贵食用菌栽培技术,通过对平菇栽培过程的实践,以及食用菌的深加工和营销,组织开展培训。详细内容见下表:

五、主要措施 (一)、培训班管理制度 1、制定班次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选聘培训教师,落实培训场所。 2、具体安排培训时间、课程及培训教师。 3、按照要求选择培训学员,登记资料发放规定教材和技术资料。 4、每天培训采取签名报到上课,学员不得无故缺席。 (二)、负责人制度 1、培训班由班主任张世春负责,全程组织协调安排工作。班主任按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好培训,做好教务管理、学员管理等项工作,及时发放培训教材,做好教学日志、考勤记录。同时兼任巡回技术指导员,在实践过程中巡回指导。 2、明确负责人的任务,实行责任到人,加强培训管理。 3、组织农民培训工作。负责培训组织和信息反馈,宣传发动和确定基本学员、培训场地,组织学员参加培训,收集农民培训意见,组织基本学员填写学员登记表、签到,填写培训台账等。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篇一: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的培育方式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鸡枞菌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众所周知,云南因其山川地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关系,被誉为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是菌簇中的上品,因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在贵州遵义等地区也生长,当地人给予的名字叫做三八姑,据说它的来历是只要你找到一把,附近就还有二把。听老人说摘它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吓走,而且要在雨过天晴后才能生长出来。 鸡枞菌的生存环境鸡菌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包谷地中,基柄与白蚁(odontotermessp.)巢相连,散生至群生。夏季高温高湿,白蚁窝上先长出小白球菌,之后形成鸡子实体。 1.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在条件下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与之共生的白蚁是大白蚁亚科的某些种,比较常见的土栖白蚁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云南土白蚁(o.yunnanesi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等。 (1)白蚁在建巢中为鸡菌传播菌种。 (2)白蚁又从鸡枞菌的小白球获得各种和抗病物质。 (3)鸡菌又从白蚁巢菌圃及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源。 2.蚁巢是白蚁与鸡菌共生理想的生态环境。蚁巢多建于地下 20~100厘米处,体积从0.1~1.0立方米不等,有中央大巢和分散的卫星巢,之间有蚁道相互连接。蚁群在蚁巢中会长期繁衍达几年至数十年之久,一蚁巢群白蚁个体可达1,000,000~2 10,000,000个(贺新生,1995)。 (1)蚁巢内有稳定的生态条件蚁巢内有稳定的生态条件适宜与白蚁与鸡菌共同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