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三版笔记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三版笔记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三版笔记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它是以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目标管理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构件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半血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现代科学。

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③教育管理学具有独特的文化性。

7、教育管理学的特点:①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②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③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④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⑤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8、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是受着三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管理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③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就对教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

9、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教育管理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

14、什么是教育管理?

教育就是在一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方化环境下,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在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近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1、对管理的理解。

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管理具有两个重要职能,一个是组织和开发生产力的职能,另一个是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职能。

②管理是观念形态的方化,管理行为是受着某种价值观所支配的。

③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决策:管理者为了实现预计目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或方案中,经过价值判断或决策论证选择出既满意又可行的方案的行为。

3、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观念定势、思维定势和价值定势。

4、为什么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决策一旦失误,速度越快,力度越大,其后果就越严重在西蒙看

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在管理

中唯有对现实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有价值的决策。

5、为什么西蒙教授说“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以往的管理过度看重管理过

程和管理职责,而忽略了决策的正确与否是最为重要的,决策一旦失误,后果危害巨大。在西蒙教授

看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在

管理中唯有对实现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

6、教育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共同特点和自己特点。

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它具有社会管理的共同特点:①任何一级教育组织都存在于一定社区

环境之中,社区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教育组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②办教育离不开资源,办教育的

资源来自政府、社会团体、私人自愿者的投入。③教育事业内部必须和谐、平衡的发展。④建立正常

的教育工作秩序和合理规章制度是办好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育管理又不同于社会管理,它具有自己的特点:①管理育人。②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

务。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办好教育的关键。④教育管理主要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

盾和问题。

8、管理现代化: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既是以现代管理意识为指导,又是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

制化为载体,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实现信

息化和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9、教育管理现代化就是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10、传统的教育管理现代化和80年代的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的比较:①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到学校

的效能管理。

②由重视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化管理转到整体优化管理。

③由重视对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为主转到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为主的管理。

④以强调教育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为主的管理,转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更加灵活

多变的管理。

⑤在教育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法为主,转到行政方式和科学手段相结合。

1、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

①行政学、法学理论流派(最早提出是施泰因)

②“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泰勒)

③科层管理理论流派(马克思.韦伯)

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说说是前身)

⑤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为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为詹姆斯.布坎南)

⑥行政伦理学

2、施泰因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

时间,除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

③每个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取决于标准化管理。

④为了造就标准化的工人,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们训,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不能上岗。

⑤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⑥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人员不要相互对立。

2、施泰因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

①保障了政府的权力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

②保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义务和责任,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和公平的原则。

③维护了教育事业内部的正常秩序的稳定性,有利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④促进了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的有效性。

3、施泰因从行政角度对教育管理的分析。

教育行政管理理论是从行政学的视角讨论管理的实效性。它的基本观点是:

①教育行政机构是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的组织。

②教育行政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管理行为不应该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③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和执行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和法规,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

的工作计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扩大教育的投入比重,提供咨询与服务,开展督导和评价等。

④协调社会、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使各方面

的义务、责任和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3、泰勒科学管理的特点:1.目的和中心是提高生产销率2.管理人员用科学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

作程序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时间,出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 3 .标准化管理4.

对工人人进行标准化培训5.简历岗位标兵和实行计件差别工资制6工人和管理人员不能对立

泰勒科层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组织学派的一个分支。科层体制又称官僚体制。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

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

泰勒科层管理理论基本观点: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⑥

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

4、梅奥的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

①人是社会人,这是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出发

②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

④人的行为是最复杂的。有合乎逻辑的行为,也有不合逻辑的行为,管理人员不要简单处理。

5、什么是行为科学?

广义的:凡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统统属于行为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的行为

的一门科学。

6、为什么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要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门科

学。世界上一切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完成。管理者在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时,

他首先想到是:什么是人,然后才是采用什么方式去影响人。这样才会有利于管理者的管理。

人性假设包括:工具人假设(X理论);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复杂

人假设;决策人假设;

7、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同个体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一定数量的人群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

相互作用的共同体。

8、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区别:正式群体:1.由于工作需要集体和起来的群体当工作不需要时群体解

散或调整后,人不在属于这个群体,关系终止2.组织内有职责权的分配,每个人的言行是受组织性和

纪律性的约束3.领袖人物是受上级任命的,就是群众选举也要经过上级领导机关批准。非正式群体:

1.感情需要集合起来的群体,一旦感情淡化或破裂关系自动结束

2.群体没有组织性或纪律性靠道义来约

束自己的言行3.关键人物是领袖,但不许要认命。

9、行为科学理论主要是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A.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B.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C.群体行为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D.领导行为理论是行

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出发点。

1、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

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

分等构成。

2 集权制:行政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或下属机关没有货很少有自主权,

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知识为准。

分权制: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其管辖方位内,又完全独立权利,中央政府对其在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涉

3、教育行政的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利弊:

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又极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于因要制宜地发展教育,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行政上的分权制的最大的长处在于,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可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权力保留在地方,还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下级机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权力过于分散,全带来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上的政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以致造成教育发展上的盲目混乱、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5.三次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成果:1.人们在教育行政体制方面有了一个观念上的转变2.放权之后,各级地方与学校办教育积极性得到提高3.在改革实践中,不断的以教育法律法规的形式将以上的改革确定下来,进而以教育法规去规范这一改革。

7、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什么?

概括起来讲,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就是在中央统一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对教育事业实行中央教育行政与地方教育行政两级管理。如上所述,我国现行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相结合的体制。中央社教育部,地方上在省、市、县、乡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组)等各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

1、教育行政组织的涵义及特征:

教育行政组织是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2、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行政组织结构模式对行政组织的效能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3、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它是对行政组织进行纵向垂直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层级节制的阶梯系统。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即行政组织部门结构,它是在对各级行政组织内部工作进行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能否高效、低耗地完成行政组织的目标与任务。

4、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即中央教育行政组织它包括国务院与国家教育部)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7、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及意义: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就是指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任免、培训、待遇、退休、监督、保障等各个具体制度和体制系统的有机构成总体。

①“双轨制”的公务员制度。②建立统一的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即依据法律和国家公务员条例组织

起来的公务呐管理系统。③法治化。④实行职位分类。⑤择优录用。⑥职位常任,这主要是对业务类

公务员而言。⑦强调讲求业务道德。总之,建立和实施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公务员素质,提高国家公务的执行效益,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

要。

8、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相比较主要异同:①我国的公务员在政治上必须接受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不能像西方国家的文官那样恪守什么“政治中立“。另外我国公务员要求必须具有一

定的社会主义的觉悟,应成为行政管理的专家,可以说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根本区

别。②在引入竞争机制,采用考试,考核的方能择优录用,实行职位分类,政务与业务分开,职务常

任制,终身培养等方面,我们同西方文官制度有着共同之处。

9、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在教育行政机构中担任执行各类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条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方式主要有委任及考试录用两种)

①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

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辞,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努力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现学校

教育目标服务。

③要有尊重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和民主作风。

④要有胜任工作的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⑤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即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⑥身体健康。

1、政策的基本特征:1.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2.政策具有公共服务的功能3.政策

具有过程性特征

2、

3、教育政策:为了解决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公共问题挣到政府所制定的个总成,是对教育目的策略的总

体规定。实质是对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

2.教育法:是关于教育的法规。具体讲,它是举办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依据和规范。它是国

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文件的总称,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具有法的一般特征。

2、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不同:

教育法是以法律程序和手续确定下来的教育政策,从内容上讲,教育政策是教育法的渊源,从教育法

的形成过程来看,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从贯彻实施上来看,教育法又是教育政

策得以贯彻的有效形式。教育政策是由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所授权的部门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不经过立

法程序,对教育机构和个人教育行为都具有指导性,教育政策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和弹性而教育法是经

过立法手续制定的,有制约性。教育法体现为一种规范,这种规范有确定的质和量的界限,具有强制

性的约束力,即具有普遍性和反复适用性。教育法与教育策相比,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教育法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为什么现代教育行政管理要求法制化:)

①教育法保证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②教育法保证必要的教育行政管理秩序。

③教育法加强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④教育法促进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功效。

5、教育法制定:简称为教育立法。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教育法规的专门活动。

教育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止教育法律规范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和手续。

6、教育法制定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立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稳定性与适时变化相统

一的原则、本国与外国教育立法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7、教育法的实施的具体方式主要有:①教育法的遵守。首先教育法的遵守是教育法规得以实施的基本

实施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的基本环节。其次教育法规的遵守也是公民应尽的法律

义务。第三教育法的遵守有利于国家对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以利教育的发展,第四教育法的遵守也是

整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现。

②教育法的适用。也可以称之为教育法的执行。即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

序,将教育法运用于各种具体的与教育有关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教育法实施的又一基本形式。

有效地适用教育法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及教育公职人员的神圣职责。其次教育法的适用同其他法律一

样具有平等性。第三由于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法规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效力不同就形成了法律适用

中的法律次序原则。

9、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整体尚不完善,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具体问题主要有:在立

法方面。①教育法规体系尚不完备。②教育法律实施细则出台滞后。③教育法律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

1、教育督导的涵义:是对教育工作(包括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的组织领导、教育、教学、总务、人事

工作)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建议的活动。

2、教育督导的意义:1.教育督导的实质市行政监督2.作为行政监督的教育督导所具有的指令性只发行

和权威性

3、从教育督导职能的角度理解、概括,教育督导的任务:①监督和检查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情况,以及其他有

关事项。

②评价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③指导和帮助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

④反映下级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反映意见和建议。

⑤教育督导人员应鼓励并协助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就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活

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性的调查及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改革的依据。

1.两个比例: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

费占国内生占总值的比例达到百分之4.

2.三个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的拨款增长应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学校学生人

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费用逐步增长。

1、教师人事行政:就是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和措施对教师的选拔任用、调配、培

训、考核、工资、奖惩及福利待遇等事宜所实施的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质量高,

数量足的教师。

2、教师人事行政的意义:教师人事行政是开发教师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①教师人事行政可以对教

师实施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②教师人事行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3、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具有:①公共性即为公众服务的性质。②具有知识、技术性。③需要经过长时

间的训练。④职务的执行需要自觉性。⑤需要个人责任感。⑥具有非利润性。⑦具有明确的伦理纲领。

⑧需要成员的自我管理。

4、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远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其中原因主要有:①作为专门职

业的核心属性的高度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已形成的专门职业加以比较的

话,在专门知识技术方面明显的相形见绌。②教师在其专业领域内的独立自主性的低弱。③现实中仅

具有最低限度的职业意识和最小限度的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师还大量存在。④教师待遇的偏低。

5、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措施。(如何提高教师专业性的从教能力)

①提高教师素质,改革师范教育。首先要通过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与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来获

取。其次是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第三是建立起较完备的教师进修制度。

②提高教师待遇。首先要努力使教师工资水平在国家财力限度内,尽快达到不低于或略高于其他行业

中具有同等学历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其次是改善教师工作条件。

③形成尊师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社会价值的外在表现,社会大众是否尊重这种职业的社会价值,

承认这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是决定这种职业是否达到专业化程度的一个因素。

6、我国现行的教师聘任制的长处与不足是什么?如何完善?

①从本质上讲,聘任是学校与被聘用教师基于双方地位平等原则,在双方意愿一致基础上的民事法律

关系。②聘任的行为主体是签约双方,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人选并可以解聘不称职教师。

同样受聘教师也有依自己的愿望决定受聘与否及合同期满后决定续聘与否权利。③聘任制有利于建立

公平择优、平等竞争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向上精神。

聘任制虽然有许多优越性,但它在我国毕竟实践时间不长,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自身的不足如容

易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聘任权的滥用,与教师的不安全感等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突出,必

须努力在实践中去完善与发展。

8、教师考核: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职责,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考查与评价。教师的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

目的与作用:A.为教师的使用、培训、晋升、奖惩提供依据;B.引导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

9、教师考核的方法:按形式分有教师自评法、学生评价法、教师相互评价法。按内容分有单项考核法和综合评价法。按时态分有平时检查考核法和阶段性集中考核法。按考核性质分有定性考核法和定量考核法。

1、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四环节是计划、执行、检查、修正)(戴明揭示的规律)

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递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

②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的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

③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

2、为什么要制定学校计划?

①为学校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方向与政策,以便以为指导和协调工作的方针。

②通过说明学校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成果及其标准,工作步骤和日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明白对全校、所在部门及个人的期望是什么,同时使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明白自己与其他们的工作联系,以加强彼此的协调。

③预先估计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会发生些什么问题,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校的工作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工作目标、政策与规定、活动内容与程序、日程安排、方式和方法、组织、绩效及其衡量标准、必要的控制措施。

3、学校计划的类型:①按层次可分为总体计划、中间计划和具体工作计划。

②按时限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③按内容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综合计划和单项计划。

④按作用可分为进入计划、常规计划和应急计划。

4、决策: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研究和选择的全过程。

5、决策的程序:

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明确问题、设定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先粗后细)、评价与选择方案、在实施中追踪决策等几个基本环节。

评价与选择方案:A.方案选择标准除与设定目标保持一致之外,还要注意这一阶段特殊价值的选择,极优,满意还是渐进;B.决策方案的选择方法大致有经验判断法,数学计算法和实验法三种。

明确问题阶段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查明问题的范围、程度和特点。②分析问题的原因。③预测事态发展趋向。确定目标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要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②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

6、衡量决策质量的指标有哪些?决策质量的指标大致包括:决策先进程度、决策的可行程度、决策

的效率、决策成本即决策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②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A.决策群体的影响 B.决策

群体中如果存在权力之争,将会降低决策效率,还可能由于不同意见的冲突与制约,将会大大削弱决

策的有效性 C.“组织惯性“的存在。

组织惯性,指组织中大多数人信奉的价值观,所遵循的行为模式,已有的规章,各种先例。

10、目标管理:它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

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的任务。

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面向未来。②系统性的管理。③重视成果的管理。④重视人的管理。

1.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理性的分工合作,按照一定的规律建立联系和从

事活动的社会单位。

2、组织在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①组织是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自觉地实现预定目标的工具。②组织发挥聚合人们力量的作用。③

组织发挥着沟通作用,使人们的活动更有效能和效率。④组织发挥着教育作用。

3、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纵向各层次工作群体、横向各个部门的设置及其关系的总和。

4、学校是科层组织还是非科层组织?

根据分析,学校具有官僚组织的特点,包括:①在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建立起专业分工的体系。②存

在权力等级,③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④人员任用有严格的资格限制,并要通过考核。

但是学校又不只具有科层组织的属性,它还有另外一些自己的特点:①在学校中,行政职位不是唯一

的权力来源,学术影响也产生权力性威望。②学校中教师存在较强的自律要求,希望自己能受到像对

成熟的人那样的尊重,由自己约束自己,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处处受到约束。③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

的愿望和能力较强,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比较多,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彼此横向上对学术和管理

问题的沟通很多。④学校中的人际关系重视情感,这与学校工作的育人性质有关也有学样管理者和教

师的文人素质有关。

5、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精兵简政,与学校目标、任务相一致的原则;统计领导的原则;分工协作的原

则;职、责、权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监督机制,促进民主管理的原则;因校制宜的原则。

6、学校组织方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成和遵循

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

10、学校文化的建设:①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②要经常引导师生员工务“虚”。③要有延续性

地建设一支骨干队伍。④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长期进行。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9-12章)【圣才出品】

第9章教育财政 9.1复习笔记 一、教育财政概述 1.教育的公共性 教育的公共性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的定义。 (1)公共品 萨缪尔逊(Samuelson,1954)最早给出了公共品的定义。他认为公共品是指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人对其消费减少的物品。根据他的观点,是否存在消费量的减少是区分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关键特征。其他经济学家根据他的定义概括出了公共品的两个重要特征,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 ①非竞争性(也称为供应的联合性)是指增加消费者的成本为零; ②非排他性是指排除那些从消费中受益但拒绝付费的人需要很高的成本或者从技术上不可行。 纯公共品同时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和收益非排他性的特征。现实中,纯公共品和纯私人品的种类都比较少,大量物品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品(准公共品)。尽管纯公共品同时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和收益非排他性的特征,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具有非竞争性特征的物品并不一定具有非排他性。 (2)外部性 外部性(外溢效应)是指一方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直接成为另一方的生产或效用函数变量的现象。外部性的存在会改变第三方的效用,增进了第三方效用的外部性为正外部性,降

低了第三方效用的外部性为负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消费者的效用受到了第三方的影响。由于人类机会主义行为的普遍性,第三方会隐瞒自己的偏好进行“搭便车”。因此,外部性会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定,最终引起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公共性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很多具有外部性的物品同时具有公共性。 (3)教育产品的属性 关于教育的产品属性,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多数学者认同教育为混合品,同时具有公共品和私人品的特征。但教育还具有正外部性,会导致市场提供的不足。 教育的正外部性和公共性是教育财政得以存在的逻辑基础,也使得政府利用财政举办公立教育有充足的理论依据。 2.教育的公权属性 教育的公权属性是从法学的角度进行的定义。 (1)公权、私权和社会权 公权和私权的区分主要看强制性的强弱。对于社会权的定义学术界尚没有统一意见,但不论人们对教育权的属性如何进行界定,教育权在现代社会带有一定社会性是肯定的。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公权、社会权与私权本身构成了一条强制性由强到弱的权利链条。 (2)教育的权利属性 教育的权利属性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古代社会,受教育权基本属于私权,随着社会演进,教育才逐步具有了公权与社会权的属性。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公立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教育权开始具有社会性和强制性的重要标志。 现代教育包含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法律属性也不尽相同。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最强,因此更多地体现了公权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强制性最弱,更多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三版笔记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它是以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目标管理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构件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半血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现代科学。 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③教育管理学具有独特的文化性。 7、教育管理学的特点:①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②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③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④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⑤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8、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是受着三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管理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③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就对教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 9、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教育管理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 14、什么是教育管理? 教育就是在一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方化环境下,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在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近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1、对管理的理解。 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管理具有两个重要职能,一个是组织和开发生产力的职能,另一个是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职能。 ②管理是观念形态的方化,管理行为是受着某种价值观所支配的。 ③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决策:管理者为了实现预计目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或方案中,经过价值判断或决策论证选择出既满意又可行的方案的行为。 3、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观念定势、思维定势和价值定势。 4、为什么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决策一旦失误,速度越快,力度越大,其后果就越严重在西蒙看 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在管理 中唯有对现实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有价值的决策。 5、为什么西蒙教授说“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以往的管理过度看重管理过 程和管理职责,而忽略了决策的正确与否是最为重要的,决策一旦失误,后果危害巨大。在西蒙教授 看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在 管理中唯有对实现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 6、教育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共同特点和自己特点。 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它具有社会管理的共同特点:①任何一级教育组织都存在于一定社区 环境之中,社区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教育组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②办教育离不开资源,办教育的 资源来自政府、社会团体、私人自愿者的投入。③教育事业内部必须和谐、平衡的发展。④建立正常 的教育工作秩序和合理规章制度是办好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育管理又不同于社会管理,它具有自己的特点:①管理育人。②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 务。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办好教育的关键。④教育管理主要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 盾和问题。 8、管理现代化: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既是以现代管理意识为指导,又是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 制化为载体,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实现信 息化和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9、教育管理现代化就是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10、传统的教育管理现代化和80年代的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的比较:①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到学校 的效能管理。 ②由重视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化管理转到整体优化管理。 ③由重视对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为主转到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为主的管理。 ④以强调教育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为主的管理,转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更加灵活 多变的管理。 ⑤在教育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法为主,转到行政方式和科学手段相结合。 1、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 ①行政学、法学理论流派(最早提出是施泰因) ②“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泰勒) ③科层管理理论流派(马克思.韦伯) 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说说是前身) ⑤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为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为詹姆斯.布坎南) ⑥行政伦理学 2、施泰因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 时间,除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 ③每个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取决于标准化管理。 ④为了造就标准化的工人,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们训,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不能上岗。 ⑤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⑥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人员不要相互对立。 2、施泰因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 ①保障了政府的权力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 ②保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义务和责任,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和公平的原则。 ③维护了教育事业内部的正常秩序的稳定性,有利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④促进了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的有效性。 3、施泰因从行政角度对教育管理的分析。 教育行政管理理论是从行政学的视角讨论管理的实效性。它的基本观点是: ①教育行政机构是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的组织。 ②教育行政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管理行为不应该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③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和执行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和法规,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 的工作计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扩大教育的投入比重,提供咨询与服务,开展督导和评价等。 ④协调社会、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使各方面 的义务、责任和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3、泰勒科学管理的特点:1.目的和中心是提高生产销率2.管理人员用科学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 作程序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时间,出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 3 .标准化管理4. 对工人人进行标准化培训5.简历岗位标兵和实行计件差别工资制6工人和管理人员不能对立 泰勒科层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组织学派的一个分支。科层体制又称官僚体制。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 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 泰勒科层管理理论基本观点: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⑥ 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 4、梅奥的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 ①人是社会人,这是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出发 ②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 ④人的行为是最复杂的。有合乎逻辑的行为,也有不合逻辑的行为,管理人员不要简单处理。 5、什么是行为科学? 广义的:凡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统统属于行为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的行为 的一门科学。 6、为什么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要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门科 学。世界上一切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完成。管理者在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时, 他首先想到是:什么是人,然后才是采用什么方式去影响人。这样才会有利于管理者的管理。 人性假设包括:工具人假设(X理论);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复杂 人假设;决策人假设; 7、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同个体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一定数量的人群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 相互作用的共同体。 8、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区别:正式群体:1.由于工作需要集体和起来的群体当工作不需要时群体解 散或调整后,人不在属于这个群体,关系终止2.组织内有职责权的分配,每个人的言行是受组织性和 纪律性的约束3.领袖人物是受上级任命的,就是群众选举也要经过上级领导机关批准。非正式群体: 1.感情需要集合起来的群体,一旦感情淡化或破裂关系自动结束 2.群体没有组织性或纪律性靠道义来约 束自己的言行3.关键人物是领袖,但不许要认命。 9、行为科学理论主要是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A.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B.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C.群体行为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D.领导行为理论是行 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出发点。 1、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 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 分等构成。 2 集权制:行政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或下属机关没有货很少有自主权, 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知识为准。

陈孝彬的教育管理学笔记样本

第一章教诲管理学性质和特点 1、教诲管理学:教诲管理学是研究教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科学。按照教诲管理对象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诲系统管理作为自己研究对象。 狭义教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对象。 2、为什么教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诲存在与发展有着勉励或制约双重作用。教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办法可以激法教诲中勉励因素,变化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诲管理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大小为准蝇。 3、为什么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①社会是一种开放系统。存在于开放系统中教诲,经常受到两类因素影响,一类是拟定性因素,一类是不拟定因素。 ②社会科学是人科学。社会是由人所构成,人是主体,人又是按照利益不划分为若干个群体。 ③社会科学整体性。社会是一种有机整体,它是由若干个互相区别、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要素所构成,因而咱们研究社会问题时必要从整体出发,解决好局部和整体关系。 4、为什么说教诲管理学是教诲科学构成部之一呢? 由于教诲科学是研究教诲现象及其规律科学。教诲科学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如社会环境与教诲环境、教诲目的、教诲对象等等。当这些教诲因素各自处在孤立状态时,它们形成不了教诲过程,更达不到教诲预期目的。教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诲质量和效益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而教诲管理学就成为教诲科学中一种重要构成某些。 5、为什么说教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一种分支呢? 由于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其中也涉及教诲领域。但是教诲管理又有自己特点,它不同于其她行业和部门管理。教诲管理学就是把教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诲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诲,对影响教诲质量和效益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引、协调和控制。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教育政策与法律)【圣才出品】

第6章 教育政策与法律 6.1 复习笔记 一、政策概述 1.政策 (1)政策的含义 政策是指国家、政党等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或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表现为一系列的纲领纲要、发展规划、法律条令、行政决议、措施方法等形式。政策是以利益为基础的。 (2)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从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理解,政策与法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规范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政治措施。在内涵上,政策的含义更为宽泛,包含法律等多种形式,而法律则是定型化、强制性实施的政策准则。政策的法律化是现代国家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种配置社会资源和利益的制度安排,政策集中表现了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政策制定的基本宗旨是国家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维护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政策具有公共服务的功能

这一功能是由国家属性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和利益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也承担着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 (3)政策具有过程性特征 从时间序列上来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表现为社会问题的感知和界定、提出和评估解决问题的方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执行效果评估、政策的修正与调整、政策的终结与废止等阶段,这些阶段的总和被称为政策过程。 3.政策的分类 (1)从横向的政策方面来分类,可以将政策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等方面。 (2)从纵向的政策体系来分类,可以将政策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类。 4.政策活动者 (1)含义 政策活动者也被称为政策行动者、政策相关者等,是指那些影响或左右公共政策决策,同时也被公共政策决策影响而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或群体。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政党、政府与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大众媒介、利益团体、社会公众、政策目标群体等机构、人群、个人或组织等都是政策活动者。不同体制之下的政策活动者的构成及其活动方式存在着差别。 (2)我国的政策活动者

教育管理学(陈孝彬主编)整理笔记

教育管理学(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节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2、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③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3、为何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绳的。 4、为何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①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开放系统中的教育,常常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确定性因素,一类是不确定因素。 ②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是主体,人又是按照利益不划分为若干个群体。 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5、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之一? 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如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等。当这些教育因素各自处于孤立

的状态时,它们形成不了教育过程,更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教育管理学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6、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因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第二节教育管理学的特点 7、教育管理学的特点 ①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 ②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 ③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 ④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 ⑤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第三节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8、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是受着三种因素的影响: 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③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就对教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 第四节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9、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教育管理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10、学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教育管理就要从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入手。以下几个方面是普遍需要关注的问题: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圣才出品】

第5章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答:(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 教育行政组织是作为一类行政组织或者说国家行政组织的一个构成部分,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2)教育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首先,教育行政组织的全部活动内容,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我国则为人民教育意愿的体现,人民利益的代表。其次,教育行政组织是运用国家权力,行使行政权,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世界各国虽然国家体制不尽相同,但作为管理政务、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组织,都形成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上下沟通、密切配合的层级式组织体系。教育行政组织也不例外。这是由于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都有一定的职权范围,承担一定的任务,在整个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在实现其职能时,需要同上下左右的组织进行沟通与协调。 2.在教育行政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行政组织的结构? 答: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教育行政管理中要重视教育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因为行政组织的结构模式对行政组织的效能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有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 教育行政组织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建立的,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上下沟通的密切配合的层级式组织体系。因此,只有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才会使信息顺利地上传下达,以便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2)合理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有助于人员的管理和资源的配置 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科学合理、权职明确,才可能合理地配置人员,进行人员管理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从而避免人员过多、效率低下的情况。 可见,合理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对于教育行政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是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3.各级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是什么? 答: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它们各有自己的职能。下面主要就我国的情况分别加以介绍: (1)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职能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组织,也有人称它为中央教育行政组织。它包括国务院和国家教育部。 ①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组织。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教育行使领导和管理的职权,因此,国务院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组织。它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教育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6章教育政策与法律 6.1 复习笔记 一、政策概述 1.政策 (1)政策的含义 政策是指国家、政党等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或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表现为一系列的纲领纲要、发展规划、法律条令、行政决议、措施方法等形式。政策是以利益为基础的。 (2)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从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理解,政策与法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规范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政治措施。在内涵上,政策的含义更为宽泛,包含法律等多种形式,而法律则是定型化、强制性实施的政策准则。政策的法律化是现代国家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种配置社会资源和利益的制度安排,政策集中表现了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政策制定的基本宗旨是国家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维护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政策具有公共服务的功能

这一功能是由国家属性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和利益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也承担着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 (3)政策具有过程性特征 从时间序列上来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表现为社会问题的感知和界定、提出和评估解决问题的方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执行效果评估、政策的修正与调整、政策的终结与废止等阶段,这些阶段的总和被称为政策过程。 3.政策的分类 (1)从横向的政策方面来分类,可以将政策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等方面。 (2)从纵向的政策体系来分类,可以将政策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类。 4.政策活动者 (1)含义 政策活动者也被称为政策行动者、政策相关者等,是指那些影响或左右公共政策决策,同时也被公共政策决策影响而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或群体。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政党、政府与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大众媒介、利益团体、社会公众、政策目标群体等机构、人群、个人或组织等都是政策活动者。不同体制之下的政策活动者的构成及其活动方式存在着差别。 (2)我国的政策活动者 在我国,公共政策活动者可以分为“官方的”政策活动者和“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两

教育管理学(陈孝彬主编)整理笔记[1]

教育管理学(陈孝彬主编)整 理笔记[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管理学(完整版) 第一编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2、为何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蝇的。 3、为何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①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开放系统中的教育,常常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确定性因素,一类是不确定因素。②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是主体,人又是按照利益不划分为若干个群体。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4、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之一呢? 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如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等。当这些教育因素各自处于孤立的状态时,它们形成不了教育过程,更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教育管理学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5、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呢? 因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③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7、教育管理学的特点:①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②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③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④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⑤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8、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是受着三种因素的影响: 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③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就对教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管理学的定义 (1)广义的教育管理学 广义的教育管理学是指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研究的对象,以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 (2)狭义的教育管理学 狭义的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构建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现代科学。 2.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 (2)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一方面,教育管理学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教育管

理学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学又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因此,它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3)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有其共同的地方,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除了经济与物质条件上的差异之外,主要表现为观念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国处理教育工作各方面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教育管理学的特点 1.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 管理需要智慧、经验和勇气,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启迪思考、开阔眼界、增长智慧的科学。 2.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 管理者不能仅靠从历史文献、前人的科学著作以及各种法令、法规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来解决新问题,教育管理学就是让人学会如何迎接挑战,同自己的困境做斗争的科学。 3.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处理问题要经过三个阶段:识别信息、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为管理行为的准则。 4.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 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要灵

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陈孝彬-完整版)

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 (陈孝彬完整版) 教育管理学---修订版---陈孝彬主编 第一编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2、为何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蝇的。 3、为何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①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开放系统中的教育,常常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确定性因素,一类是不确定因素。 ②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是主体,人又是按照利益不划分为若干个群体。 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4、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之一呢?

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如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等。当这些教育因素各自处于孤立的状态时,它们形成不了教育过程,更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教育管理学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5、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呢? 因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③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7、教育管理学的特点:①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②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 ③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④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⑤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8、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是受着三种因素的影响: 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就对教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 9、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教育管理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 10、学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教育管理就要从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入手。以下几个方面是普遍需要关注的问题:①学校管理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教师人事行政)【圣才出品】

第11章 教师人事行政 11.1 复习笔记 一、教师人事行政的含义与意义 1.含义 教师人事行政是指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和措施对教师的选拔任用、调配、培训、考核、工资、奖惩及福利待遇等事宜所实施的管理。教师人事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质量高、数量足的教师。 2.意义 教师人事行政是开发教师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教育活动需要人、财、物等多种资源的投入,而现代资源理论和人事管理新观念指出人是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开发,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就可以使其升值,进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1)教师人事行政可以对教师实施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 教师的选拔任用、培训等工作不仅注意教育的现实需要而且预测到未来的需要,不仅要注意现实的选拔还要为未来投资,不仅要对适用的教师个体进行分析还要对全国或地区的教师整体进行分析。此外还要考虑各级各类教师之间的比例,优化组合与平衡发展的问题,以保证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和教育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2)教师人事行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承担者,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

专业人员,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师人事行政工作的对象、客体,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教育的发展制定教师需求预测和培养计划、制定师资的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人事行政的最终目的,即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1.专业的含义 专业是指具有高度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也称为专门职业,是相对于普通职业而言的。从事专门职业的人员通常被称之为专业人员。一般认为典型的专业人员是指医生、律师、工程师、建筑师等。对于教师是否为专业工作者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 2.专业标准 (1)专业工作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职业,必须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2)专业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 (3)专业工作必须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是为社会大多数人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必须强调服务精神而不计较经济报酬。 (4)专业工作人员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享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 (5)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职业道德。 (6)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不断地在职进修。 (7)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陈孝彬的《教育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2、为何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蝇的。 3、为何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①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开放系统中的教育,常常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确定性因素,一类是不确定因素。 ②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是主体,人又是按照利益不划分为若干个群体。 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4、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之一呢? 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如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等。当这些教育因素各自处于孤立的状态时,它们形成不了教育过程,更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教育管理学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5、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呢? 因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③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教育管理学(陈孝彬第三版)笔记整理

教育管理学(完整版) 第一编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2、为何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蝇的。 3、为何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①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开放系统中的教育,常常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确定性因素,一类是不确定因素。②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是主体,人又是按照利益不划分为若干个群体。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4、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之一呢? 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如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等。当这些教育因素各自处于孤立的状态时,它们形成不了教育过程,更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教育管理学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5、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呢? 因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③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7、教育管理学的特点:①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②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 ③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④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⑤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8、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是受着三种因素的影响: 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过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研] 答:教育管理过程是为实现教育管理的预定目标,将系列的教育管理活动,按一定顺序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动态管理的客观程序;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机关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职能,使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有效运转、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 2.形成性评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研] 答: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它测试的次数较频繁,概括的水平较低,重在实施过程中依据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育教学过程及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即对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予以有步骤的矫正,对已经掌握的学生进行强化和鼓励,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掌握学习。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形成性测验来判断,同时也应辅之以日常作业和评价者的观察来共同完成。 3.教育计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研] 答:教育计划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计划的前提;二是教育计划是量化了的教育政策目标或教育发展目标;三是教育计划具有技术性。

4.校本培训[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规划指导下,由中小学校长组织领导,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开展,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践,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修养为目的的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校本培训的核心在于教师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培训的目的在于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 5.领导权变理论[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领导权变理论是指领导的有效性既不完全取决于领导的人格特质,也不完全取决于某种领导行为,而是取决于领导或领导行为是否能与特定的领导情景相匹配的一种领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认为一成不变的、普通适用的领导方式是不存在的。管理者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或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中。 6.校长负责制[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学校内部的根本组织制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和行政首长,在学校里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指挥权,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全面责任。校长负责制的特点有: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7.教育行政行为[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教育行政行为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对教育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教育行政行为的特点是:(1)教育行政行为由教育行政机关做出。(2)它是教育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其行政职责的行为。(3)它必须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