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最新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最新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

践的反思

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暨对铜矿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实践的补充探讨

(昆明云铜杆业有限公司李鹰 2014/5/14)

关键词:再生铜反射炉焚烧炉循环利用原料预处理环境治理商业模式前言:传统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链,在已经占据了铜及铜合金产品近40%左右产业份额的同时,却一直都面临着来自于原料分类混乱、财税支持政策不到位、环境治理要求日益提高、供销市场与生产衔接不畅通等方面的制约和困扰。本文试图从再生铜循环利用制造业的实践出发,对原料分类及预处理、环境治理、盈利模式等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式的补充探讨。为了避免本文对一些刊物已有定论的重复,特别是已经非常成熟的精炼加工的工艺、技术、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废铜直接电解技术等方面的论述,均不在本文赘述。又为了让读者对再生铜循环利用的业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在参考文献里罗列了大量与再生铜循环利用有关的文献和资料,供参阅。

1.0产业背景

1.1再生铜的循环利用的流入闭合环

(图一)再生铜流入闭合环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再生铜↓

⑿循环利用⑼

↑闭合环↓

⑾←⑽

图例:⑴含铜矿物。⑵采选冶加工。⑶铜及铜合金产品。⑷使用。⑸报废。

⑹回收。⑺分类。⑻预处理。⑼加工。⑽铜及铜合金产品。⑾使用。⑿报废。

1.2再生铜循环利用状况

因国内废铜资源不足,依靠大量进口,形成了遍布各地规模庞大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国内再生铜循环利用量早已突破百万吨,占国内铜的总用量已接近40%,在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上的产品,形成的工业增加值达到百亿元以上,且涉及到众多的行业受惠。

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工艺、技术、设备的不断创新,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延伸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链,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挑战和机遇,再生铜循环利用无疑将长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这也可以视为寻找铜矿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的渠道之一。

2.0原料的预处理

2.1原料的回收

废铜回收不同于一般性的垃圾回收,属于一个贵金属回收的特种行业,零星、分散、杂乱、无序,缺乏统一的行业质量标准是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废铜回收的上游是电力线路改造、设备改造和更新、房屋拆迁的线路回收、设备维修、报废汽车及电子电器的拆解,下游是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制造业。伪劣的铜及铜合金产品报废后,参与了再生铜的循环利用,客观上给废铜回收识别造成了障碍,且增加了下游企业的工作量。加之在废铜回收的商业环节中存在的个别不良行为,还给废铜回收掺杂了或多或少的非铜材料。规范废铜回收产业的各个环节和杜绝伪劣铜及铜合金产品流入市场,当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这就必须正视摆在我们面前的废铜成分复杂的局面。既要加深对废铜回收行业的特殊性的认识,又要提高便携式金属成分检测设备及其它检测手段的使用技能。在分类回收废铜的环节上,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回收分类作业的可操作性。统筹兼顾报废物资拆卸、废铜回收、废铜分类和最终产品设置等工序对废铜回收分类的需求:一方面,按不同成分尽可能的细分废铜回收料,按质论价,将废铜分类意识引入到报废物资拆卸和废铜回收环节,既减少了下一道工序的工作量,又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增加回收环节产生的利润。另一方面,针对下游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应供货,不仅能使废铜原料物尽其用,还能拓宽废铜的下游市场。例如:对是否用于生产电工用铜?是否有含磷的要求?是否对其它合金成分有要求等等,满足不同生产工艺对废铜原料的不同需求。

2.2原料的分类

2.2.1原料分类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国内外对废铜的分类标准不尽相同,国内主要参照美国的废铜分类标准,在沿海一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灵通废旧金属网的分类标准,在国内其它欠发达地区,基本上就只是分为电机铜、光亮铜、杂铜三大类。其实,从理论上对废铜提出严格的分类标准,就必须在铜及铜合金的制造、使用和报废的漫长而繁杂环节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产品标识,但在物联网还只是一个概念的今天,这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

废铜回收的收购交易环节中,以贸易为目的的分类标准,与下游企业以生产需求为目的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双轨制的分类标准。在收购环节所指附着了非金属物的高纯铜材料(大型电机、变压器绕组)含铜80%多,并不能直观反应真实的铜含量。同理,相当多的光亮洁净的伪劣铜导线Cu﹤99.95%(光亮铜)远远达不到导电用铜材所需要的铜含量的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非金属物燃烧残留物将形成炉渣,并不会影响精炼铜的纯度。而光亮洁净的伪劣铜导线将在精炼过程中进行造渣除杂,从而产生表观铜金属量的损失,影响金属平衡,最终降低产品的工业增加值,降低了下游生产企业原本就已经非常小的制造环节的收益率。况且,以电炉熔炼利用废铜生产上引铜杆的企业,因无法进行造渣除杂,不能放心利用所谓的光亮铜,还经常因此而生产废品或死炉。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环节是,废铜收购完成时,一般情况下收购商出于防盗和便于堆码的考虑,都要对废铜进行打包堆码。由于不能统一收购和分拣两个环节的分类标准,造成下游企业要对打包后的废铜进行二次拆包分拣,每增加一次拆包分拣形成的工作量、人工成本、搬运成本都是巨大的,耗费的时间是漫长的。这种无谓的海量的重复工作,严重的侵蚀了再生铜循环利用靠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利润。统一收购和分拣两个环节的分类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在铜的总消耗量中电工用铜占据80%以上的比例,在再生铜循环利用的闭合环里也不例外。因此,再生铜循环利用应注重考虑以电工用铜为重要类别来设置废铜分类标准。同时,废铜回收利用的分类标准,应兼顾电工用铜的回收与精炼加工对分拣需求的一致性。电工用铜的常用参数是:导电率100%

IACS;电导率58.00MS/m;电阻率0.017241Ω·mm2/m;这三个参数对应的是T2

阴极铜的标准:Cu>99.97%,且其余微量元素达标。对用户而言,由于铜与铝的单位重量的价格和单位体积的价格悬殊都非常大,与其使用不合格的铜导体(导电率小于60% IACS),还不如使用合格的铝导体(导电率大于60% IACS)。下表真实的列出收购环节部分废铜的计价铜含量与其对应的实际导电率不一致。

收购环节的分类名

称计价铜含量Cu % 实际导电

率%IACS

马达铜86%左右大于97

光亮铜合格品:大于99.95% 大于97

不合格品:大于99.95% 小于60 变压器铜86%左右(细线);或92%左右(粗线)大于97 塑料绝缘导线合格品: 86%左右(细线);或90%左右

(粗线)

大于97

不合格品:86%左右(细线);或90%左

右(粗线)

小于60

合格的铝导体纯铝(电阻率:2.83 ×10-8Ω·mm2

/m)

大于60

实际上,现有再生铜循环利用的最终产品并不像铜及铜合金的种类那么繁多;最终产品设置又主要是电工用铜类的铜材料;加上考虑到废铜反射炉火法精炼加工可以对原料精炼造渣后去除杂质,所以对原料成分的要求不太严格;再兼顾到环境治理提出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要求;以及其它与工艺、设备的相关要求;这就确立了废铜分类的目的是为生产工艺和最终产品设置服务。那么,大致可以按最终产品设置对工艺流程(含预处理)和原料成分的不同需求来对废铜原料进行合适的分类。(废铜图片)

2.2.2原料分类标准的建议

如果综合考虑最终产品设置对工艺流程(含预处理)和原料成分的不同需求,并统一收购和分拣(满足生产需求的分拣)两个环节的分类标准。废铜原料可区分为十一大类十七小类。表中的铜含量是除杂后金属材料中的含铜量,因为它可以间接的反应实际导电率%IACS,这也是再生铜循环利用的主要参数。对于不具备自有回收环节条件的企业,在废铜回收的交易环节中,双方讨价还价所依据的铜含量分类标准,还是以各地区习惯的分类标准执行起来较为方便。对于具备自有回收环节条件的企业,为了减少拆包分拣的次数来降低成本,只进行一次分拣就能满足收购、分拣和生产的综合需求,即可直接按十七小类来设置统一的分类标准。由于电工用铜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铜消耗量,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最终产品设置分为电工用铜和非电工用铜(含铜合金)两个大类,有利于简化思路,来优化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布局。

B1,2,…N为非电工用铜及铜合金。

这里所说的“扣杂”是指传统废铜收购的一个环节。扣杂的岗位技能包含了丰富的废铜识别经验和对废铜行情的深刻认识。资深的废铜收购熟手,见多知广,熟悉绝大多数的规格各异的绝缘导线、电机线、交联电缆(包括铠装交联电缆)、各类电机、变压器、微电机、各类换热水箱、换热器、通讯电缆、以及被火烧过的绝缘导线等等废铜的扣杂比例,他们是废铜收购商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废铜收购环节准确的扣除杂物,实现实收金属量的最小误差,决非一日之功。前文已经支出,唯一不足的是“扣杂”对伪劣铜导体(光亮线)的导电率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下游企业吃尽了苦头。有的废铜收购商自有的铜金属压延企业,使用不合格的回收光亮线生产电工用铜

线杆,也难逃厄运。“扣杂”主观上重视金属量,客观上忽视了导电率。因此,有必要将收购环节的扣杂标准和生产环节的分类标准统一起来。

2.3原料的预处理

2.3.1人工分拣:借助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便携式金属分析仪,对收购的废铜进行手工分拣,按分类标准进行标识和堆码。

2.3.2机械打包:使用液压打包机,兼顾后工序对原料的要求,按散装或打包尺寸要求,对下一道工序配料。

2.3.3机械分离:使用剥线机、粉碎机、重选设备,分离铜与绝缘层材料。洁净的铜材料流入配料工序。对绝缘层材料分类标识堆放,利于后续对非金属物的回收利用。

2.3.4烟道余热式焚烧隧道窑炉或干馏:打包堆码,由台车载料入窑炉,800℃以下焚烧或干馏,集中烟气治理,杜绝无组织排放。还利用了高温烟气的余热。

2.3.5脉冲抛式炉排焚烧炉或干馏:散装入炉,800℃以下焚烧或干馏,集中烟气治理,杜绝无组织排放。

2.3.6环境治理:

在再生铜循环利用环境治理工艺流程中,煤气及其它燃料的烟气净化都比较成熟了,包括脱硫脱硝除尘的各种处理手段。为了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有的企业甚至采取了一种以逸待劳的方法,围着生产厂的厂区建设了超长的烟道,烟尘沉降的效果也不差。其实,再生铜循环利用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体现在含有有机物废料的预处理工序的烟气治理上。也就是杜绝有机物产生的有害烟气的无组织排放,消除有害成分和烟尘是烟气治理的关键。采用焚烧窑炉预处理带绝缘层废铜或是废电路板。首先将废铜在特制的焚烧窑炉中进行焚烧,温度约为800℃以下,保证在焚烧过程中铜、贵金属和玻璃纤维不熔化,使有机物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继续燃烧,使二恶英分解。通过二次燃烧室的烟气迅速进入快速冷却设施,使烟气温度在几秒内降到400℃以下,避免了二恶英的再次合成,消除了污染。带绝缘层废铜或废电路板中的主要燃烧残留物是玻璃纤维即二氧化硅,可以替代反射炉精炼所需的部分溶剂。

若选择干馏法,还可以回收其中的环氧树脂。

若选用焚烧预处理→废铜直接电解的工艺流程,可以避免大规模火法精炼的巨额投资,也可以避免反射炉的无组织排放,以及精炼需要原木还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2.3.7预处理工序环节的综合利用:回收环氧树脂、塑料、交联物料、及其它利用机械分离的非金属残留物;余热利用;含贵金属的废铜相对富集,进行精炼可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

对白色污染、黑色污染及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的一些认识

对白色污染、黑色污染及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的一些认识 —杨欣爽一、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上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环境危害,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我国每年用于白色污染的治理经费大约1850万左右。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 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潜在危害” 第一、侵占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第三、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第四、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次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第七、因为体积大,所以填埋之处会滋生细菌,污染地下水。 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一、产业理解 1 、政策导向 2005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6 年 1 月,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6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等等。 表1 近年来有关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法规(部分)

. 1

. 近几年来,我国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出台的多项政策法规, 对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给予了方向上的指导。 除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外,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 相关地方性法规。总之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越来越 受到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我国生态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 、技术解读 2006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 意见》中,将再生资源解释为“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 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赋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 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2007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将再生资源定义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 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 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再生资源覆盖了商品和资源在生产和生活 环节流通的全过程。从开采和生产过程的尾矿、伴生矿、工业废渣等,到流通环节的包装、运输,再到终端消费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从 类型来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类再生资源、非金属类再 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见表 6-2)。 表 2 再生资源分类表 再生资源产业是专门或主要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即收购与销售作 为各种再生资源赋存形式的物品)与加工利用(即以再生资源为原料

第四节 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生

第四节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生 一、塑料的循环再生 20世纪70年代塑料工业获得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塑料废弃物而成为社会环境问题,塑料在制造过程和使用后的废弃物达到产量的一半以上。 (一)塑料循环再生的方法分类 (二)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的分离和预处理 为了有效地利用高分子材料废弃物,一般就要根据再生材料的种类、再生品的形态和使用目的进行收集、分离、筛选、洗净、干燥和破碎等处理。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的品种越单纯其再生品的附加值越高,虽然高分子材料品种繁多,实际大量使用的只有聚乙烯、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和聚酯类。所以实际操作也有这种可能性。 最简单和最经常使用的分离方法是手工分离,所以一些国家制定了塑料种类标识,要求生产厂在出厂前印上标识,而大多数国家还是按经验识别。为使分离达到高效率化开发了许多先进技术,其中包括CO2、SF6超临界连续分离法,根据材料不同的导电性、热电效应及带电特性的静电分离法,利用光学分离的近红外光谱分离法和X光分离法,颜色分级分离法,冲击粉碎分离法,利用对溶剂溶解度不同的溶剂分离法等。 (三)化学方法循环再生 选择化学方法循环再生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焚烧回收热能相比,高分子材料裂解产物附加值更高;受技术或经济因素未分离的混合高分子材料废弃物;废弃物不能进行物理循环和进行物理循环经济不合理;食品或药物包装材料不允许使用再生材料。 化学方法循环再生是使高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低分子量产物或进行高分子化学反应,可分类如下。 1.解聚回收原料单体加成聚合和开环聚合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在高于聚合的上限温度时解聚反应优先,使回收单体有了可能,但是适用这个方法的高分子材料还是有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体回收率可达到95%,而聚苯乙烯只达到72%,消费量大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单体回收率极低,没有实际应用意义。 2.用化学分解反应回收单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等水解和醇解单体回收率均很高。PET由于产量大、价值高,循环利用一直受到重视,尤其是再生料不适合物理方法循环利用,采用加压水解、乙二醇醇解、甲醇醇解、碱解和氨解等方法回收单体。采用碱解甚至可以定量地回收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二钠盐,用含10%二氧己环的甲醇醇解,在60℃,40min就可以完成反应。聚氨酯是有独特加工性能的高聚物,用途广泛,所以废弃物的回收也受到重视。聚氨酯采用水解、醇解、碱解和氨解法回收多元醇、多胺,尤其是醇解法已有工业规模的实践。为减少复杂的分离过程,研究发展了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混合废塑料回收多元醇的方法。 3.以化学方法循环再生为前提的高分子合成反应典型的例子是聚碳酸酯的回收利用,目前工业生产采用双酚A和光气反应制取聚碳酸酯,考虑环境的调和性,采用无氯甲烷(有机溶剂)和聚毒的光气的固相聚合或熔融聚合方法进行,聚碳酸酯碱解可回收双酚A但不能回收光气。新方法是双酚A 和二苯基

高分子循环与再利用

高分子循环与再利用-热固性环氧树脂的循环技术 与研究发展 高分子<一>班

热固性环氧树脂的循环技术 与研究发展 () 摘要:设计与合成带有可降解官能团的环氧树脂是热固性树脂回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传统回收环氧树脂的方法并指出其缺点,然后分别对国内外热降解型、光降解型、生物降解型环氧树脂的降解特性、环氧固化物的降解条件和降解机理予以重点解释和举例介绍。最后,指出了降解型环氧树脂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氧树脂(Epoxy resin);循环利用;应用;合成原理;降解 1.引言 环氧树脂由于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与各种材料的黏接性能以及其使用加工的灵活性而被广泛用于复合材料、浇铸件、电子电器、涂料与黏合剂等领域,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时需专门的固化剂,由于种类繁多的固化剂的使用,可以获得各种各样性能优异的、各具特色的环氧固化体系和固化物,几乎能适应和满足各种不同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要求。但是,环氧树脂固化以后,生成较高交联密度的三维网状结构体,不溶、不熔,虽然具有很好的抗老化性能,但是却成为环氧固化物回收再利用的难题。在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中,环氧树脂价格偏高,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环氧树脂固化产物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日益受到关注。 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的环氧基非常活泼,能和酸酐、羧酸、(酰)胺类等化合物交联成三维网状大分子。实际应用中,各种添加剂如颜料、增塑剂、抗氧化剂等的存在,使得环氧树脂分子结构更为复杂,难于分离。从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结构角度讲,回收再利用的关键在于破坏交联点。目前已经实用化的做法是粉碎和焚烧、超临界流体法(水热降解法)、溶剂回收法等。但是,焚烧往往造成环境污染,超临界流体法存在安全隐患,采用有机溶剂回收势必造成较高的成本。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对环氧树脂进行分子结构改造,使其固化后的产物能很方便地溶于适当溶剂中或适当加热便可生成低分子量的复杂混合物,从而利于回收。因此,在环氧树脂中引入可降解的官能团,固化之后给予适当的条件,使之方便地降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方法。易降解官能团有很多,为了满足环氧树脂回收再利用的要求,选择可降解的官能团应符合以下标准[14]:降解迅速;不干扰正常的环氧固化行为;在固化条件下能保持稳定;可降解官能团的引入简单高效且成本不能太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具有可降解官能团环氧树脂的研究发展概况。 1.1 环氧树脂的性质 环氧树脂具有伸羟基和环氧基,伸羟基可以与异氰酸酯反应。环氧树脂作为多元醇直接加入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的组分中,使用此方法只有羟基参加反应,环氧基未能反应。用酸性树脂的、羧基,使环氧开环,再与聚氨酯胶黏剂中的异氰酸酯反应。还可以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添加磷酸加温反应,其加成

最新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 践的反思

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暨对铜矿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实践的补充探讨 (昆明云铜杆业有限公司李鹰 2014/5/14) 关键词:再生铜反射炉焚烧炉循环利用原料预处理环境治理商业模式前言:传统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链,在已经占据了铜及铜合金产品近40%左右产业份额的同时,却一直都面临着来自于原料分类混乱、财税支持政策不到位、环境治理要求日益提高、供销市场与生产衔接不畅通等方面的制约和困扰。本文试图从再生铜循环利用制造业的实践出发,对原料分类及预处理、环境治理、盈利模式等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式的补充探讨。为了避免本文对一些刊物已有定论的重复,特别是已经非常成熟的精炼加工的工艺、技术、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废铜直接电解技术等方面的论述,均不在本文赘述。又为了让读者对再生铜循环利用的业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在参考文献里罗列了大量与再生铜循环利用有关的文献和资料,供参阅。 1.0产业背景 1.1再生铜的循环利用的流入闭合环 (图一)再生铜流入闭合环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再生铜↓ ⑿循环利用⑼ ↑闭合环↓ ⑾←⑽ 图例:⑴含铜矿物。⑵采选冶加工。⑶铜及铜合金产品。⑷使用。⑸报废。 ⑹回收。⑺分类。⑻预处理。⑼加工。⑽铜及铜合金产品。⑾使用。⑿报废。 1.2再生铜循环利用状况 因国内废铜资源不足,依靠大量进口,形成了遍布各地规模庞大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国内再生铜循环利用量早已突破百万吨,占国内铜的总用量已接近40%,在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上的产品,形成的工业增加值达到百亿元以上,且涉及到众多的行业受惠。 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工艺、技术、设备的不断创新,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延伸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链,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挑战和机遇,再生铜循环利用无疑将长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这也可以视为寻找铜矿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的渠道之一。 2.0原料的预处理

废旧塑料如何循环再生-这几个发展方向不可不知

废旧塑料如何循环再生-这几个发展方向不可不知

2016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已超过7700万吨,产值近2万亿。塑料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环境危害也逐步显现。如何正确处理废旧塑料?如何促进塑料制品循环再利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废旧塑料如何循环再生这几个发展方向不可不知1、塑料的两面性 2016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已超过7700万吨,产值近2万亿,且每年还在递增。如此大的市场也承载了无数人的英雄梦,使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传奇人物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曾经就是从塑胶制品开始的。

但是,完美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老天也是不容许的。同样,塑料也已经被人们冠以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因为其严重的污染性逐渐被人们发现并越来越重视。更糟糕的是,这种污染的处理难度超乎想象。 曾经,一代杰出的化学家为实现目前塑料所具有的优良理化特性和耐用性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塑料以其质轻、耐用、美观、价廉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但出乎预料的是,恰恰是这些优良的性能制造了大量耐久不腐的塑料垃圾。用后丢弃的大量塑料制品已成为危害环境的一大祸害。

2、废旧塑料的处理方法 在城市塑料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目前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回收再利用三种方法。因国情不同,各国有异,美国以填埋为主,欧洲、日本以焚烧为主。 (1)填埋处理,因塑料制品质大体轻,且不易腐烂,会导致填埋地成为软质地基,今后很难利用。 (2)焚烧处理,因塑料发热量大,易损伤炉子,加上焚烧后产生的气体会促使地球暖化,有些塑料在焚烧时还会释放出有害气体而污染大气。 (3)采用回收再用的方法,由于耗费人工,回收成本高,且缺乏相应的回收渠道,目前世界回收再用仅占全部塑料消费量的15%左右。 但因世界石油资源有限,从节约地球资源的角度考虑,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目前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各种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致力于降低塑料回收再用的成本的开发其合适的应用领域。 3、废旧塑料的回收方法 目前废旧塑料回收方法有如下几种: (1)热能回收法

高分子材料老化类型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915850489.html,) 高分子材料老化类型 塑料的老化主要是环境降解,其降解主要有热老化、大气老化、机械降解、化学降解、应力开裂、离子化辐射、磨蚀和腐蚀、生物降解。同一种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同时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即有几种老化过程同时发生,一般说来几种老化过程的结合往往使材料损坏更加严重。但实际过程中单一的老化过程是很少的,往往是几种过程的结合。 其实树脂合成出来后,从加工到使用等一系列过程中都会发生老化。 原始树脂首先遇到的环境老化是在塑料加工厂,塑料粒子在热、微量湿度和氧的作用下进行挤出、注射模压及其它加工过程,有热老化和力老化;产品中存留残余应力,使老化更加容易;塑料容器或制品离开加工厂,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受阳光的照射,大气降解、辐射降解会发生;最后制品的使用过程中,例如包装有机溶剂或洗涤剂溶液会产生环境应力,会发生化学降解、环境应力开裂等老化。当塑料制品到达废品收集箱,并进入循环回收过程,塑料亦要经历一系列老化过程,非常复杂。塑料的老化程度限制着制品的再生利用性。 严重老化的塑料只能进行四级循环。以下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老化过程。 1、热老化过程 热老化在高分子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会遇到。热老化通常分为三个过程:热降解、热氧化降解和水解。热降解过程也有自由基产生、增长和结合过程。自由基的反应过程伴随着无规链剪断、交联和解聚过程。交联是热降解中出现的一个明显过程,可以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微凝胶。如PE、PVC、PC在150~200℃以上会发生交联。

高分子链在热的作用下会发生链剪断过程,剪断地点往往在分子链的薄弱点上或反应点上。若反应点在链的末端,则发生解聚反应,形成单体产物,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醋降解会分别产生大量的单体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醋(MMA);若反应点在分子链的任何处发生,会发生无规链剪断,通常不形成单体或形成的单体非常少。 热氧化降解与热降解类似,主要在降解过程中有氧的存在。氧的存在往往影响降解过程,降解产物往往是氧化物,如醇、醛、酸等物质。高分子在氧存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容易产生自由基,然后进行自由基的增长和终止反应,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此过程中,有含氧自由基的参与。湿气的作用会使聚合物发生水解,加速老化,尤其对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如PET、聚酰胺、聚碳酸酯等。水可以自然地吸附于树脂表面,在加工前如不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树脂的分子量降低,甚至降低材料的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2、一些聚合物的热老化 ①聚烯烃 聚乙烯在无氧状态下在200~290℃会发生交联和链剪断反应,但是温度高时,以剪断为主。交联反应与叔碳原子有关,叔碳原子多少决定着交联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低密度聚乙烯比高密度聚乙烯易发生交联反应,这与分子链上氢原子被抽提的难易程度有关。支化PE的支化程度高,其分解速率高。在氧存在下,支化聚烯烃也比线型聚烯烃 更易氧化。聚烯烃氧化后性能显著降低,1gLDPE树脂与5X10-7g氧反应后的性能变化如下表所示。 聚烯烃降解程度不仅依赖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还依赖于聚合物的结晶结构。结晶聚合物比非结晶聚合物的热氧化困难,原因是氧在非晶区的扩散比在结晶区的扩散更快。大家知道,HDPE的结晶度比LDPE高,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它们的热氧化性,发现LDPE 对氧的摄取比HDPE}决,HDPE的降解要慢于LDPE。当温度提高时,随结晶结构的破坏,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更加容易。

建筑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浅析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 摘要:长期以来,基于建筑材料垃圾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来利用的认识,分析了建筑材料垃圾的成分及特征,并结合建筑材料垃圾的管理现状及综合利用技术的调查和总结,对建筑材料垃圾综合利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建筑材料垃圾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building material waste, as a kind of important resources to use of understanding, analysi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of garbag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garbag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building material wast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on building materials garbage cycle management model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引言:建筑材料垃圾的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建 筑材料垃圾是在建(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

高分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高分子材料与可持续 发展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王小雨 学号:20100206 专业:自动化

目录 一、前言 二、高分子材料简介 三、高分子材料本身就是使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的范例 四、高分子材料为人类提供了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五、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废弃和污水处理 六、高分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七、结束语

前言 材料是现代文明和技术进步的基石。历史学家常用材料来作为历史阶段划分的标志,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可见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极为迅猛,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的优异性能,已经在信息、生命等新技术领域以及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等各个经济部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高分子材料以大量取代了金属、木材、陶瓷、等材料,人类应用高分子材料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汽车轮胎、建筑材料、塑钢门窗、化纤衣服,尼龙丝袜…….用于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随处可见。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分子材料本身就是使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的范例,它可以为人类提供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也可以用于废气和污水处理。高分子废弃物也可以回收、利用和处理,做到物尽其用,清洁环境。在未来,高分子材料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高分子材料简介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 material),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论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

论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化工行业渗透在各个方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化工环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对原材料成本和副产品循环利用效率为重中之重。本文综述塑料、橡胶、复合材料和其他交联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现状和进展,简述了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高分子聚合物的产量已超过2亿吨,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处理、循环、消耗、使用、回收和废弃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担。聚合物废料的来源主要有:1、生产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废品,边角料等。其特点是干净,易于再生产;2、商业废料:一次性用于包装物品,电器,机器等包装材料,如泡沫塑料。3、用后废料:指聚合物在完成其功用之后形成的废料,这类废料比较复杂,其污染程度与使用过程,场合等有关,相对而言污染比较严重,回收和利用的技术难度高,是材料再循环研究的主要对象。我国每年废弃塑料和废旧轮胎占城市固态垃圾重量的10%,体积30-40%,难以处理,形成所谓“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和黑色污染(废弃轮胎),影响人类生态环境,也影响高分子产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对建设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字】高分子材料化工环保回收利用 1、国内外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研究及现状 1.1国内外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现状 废弃高分子材料又叫废弃塑料,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全世界塑料总产量已超过一亿一千万吨,中国总消费两也超过数百万吨,随着塑料产量的增加,废弃塑料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全球废弃塑料量也已经达到四千万吨,已成为全世界的“白色污染”,这是环境保护的一大公害,已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由此,已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有的国家投入巨大资金进行治理,美国采取限制塑料的生产,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三令五申,严禁乱扔塑料薄膜袋,减少或杜绝“白色污染”。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回收高分子材料的工作,但是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差,不自觉,乱扔,所以到处都是塑料袋,已造成对环境的“白色污染”。 1988年我国废弃塑料收购量为22.7万吨,2000年收购量为125万吨,在1988年废弃工程塑料和聚酯树脂分别占其产量的2%和5%,各为400吨和5万吨,由于聚酯废弃量较大,故国内首先开发聚酯塑料的回收利用。在烯烃方面,回收废弃塑料量最大的是聚氯乙烯树脂,约占烯烃塑料的40%,其回收率也高,其次是聚乙烯约占5%-30%,而对聚乙烯包装袋回收利用还是比较低的,再其次是聚丙烯,其积压量很大,没有开展利用起来。我国从国外引进回收废塑料设备的企业有好几家。其中,北京从日本引进一套废弃塑料回收装置;上海由联合国提供一套比利时回收废弃塑料装置;成都引进一套奥地利废弃塑料回收装置。另外中国还有几家自己制造的回收废弃塑料设备。其中有衡阳废弃塑料回收制造厂,江西回收废弃塑料制造厂。然而,国内引进的几套废弃塑料回收装置,都不能投入正常生产。其原因有二:一是废弃塑料难以集中起来,难以满足生产装备的需要,大部分的回收塑料(约占60%)都被乡镇企业所收购,尤其是江苏和浙江一带废旧塑料回收非常活跃,而城市塑料回收的原料满足不了生产,都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二是进口设备耗电量太高,每处理一吨废弃塑料需耗电在300KW·h以上,另外设备损坏率高,一个月要更换一次,需要大量的外汇。 全世界循环利用废旧塑料的数量由1988年的9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430万吨,到2000年约为1250万吨,世界各国废塑料的处理中其利用率约占废旧量的7%左右。世界废弃旧塑料主要是在包装、建筑、消费、工业用途、汽车等领域的废弃物;按品种分为聚烯烃、聚酯、聚氯乙烯、尼龙、聚苯乙烯、工程塑料等。 1.2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技术现状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一、产业理解 1、政策导向 2005 年9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6 年1 月,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6 年2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等等。 表1 近年来有关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法规(部分)

近几年来,我国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出台的多项政策法规,对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给予了方向上的指导。 除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外,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地方性法规。总之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我国生态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技术解读 2006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在《“ 十一五” 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将再生资源解释为“ 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赋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2007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将再生资源定义为,“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再生资源覆盖了商品和资源在生产和生活环节流通的全过程。从开采和生产过程的尾矿、伴生矿、工业废渣等,到流通环节的包装、运输,再到终端消费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从类型来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类再生资源、非金属类再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见表6-2 )。 表2 再生资源分类表 再生资源产业是专门或主要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即收购与销售作为各种再生资源赋存形式的物品)与加工利用(即以再生资源为原料

废旧材料在可循环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中的利用

No.1No.1732008年第4期(总第176期) JBH 交通标准化COMMUNICATIONSSTANDARDIZATION COMMUNICATIONSSTANDARDIZATION.No.4,2008(ISSUENo.176) 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出现的各种病害,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加筋沥青混凝土。该纤维的加入虽然使路面的初期成本有所增加,即每吨沥青混凝土中加入0.25t博尼维合计成本增加50元/t(博尼维 20000元/t),本合同总计增加成本约80万元,但后 期的养护费用却明显降低(若按一般一级公路大修费用100万元/km折算,本合同双幅11.5m宽的路面,大修费用约为1400万元,加上五年内的日常养护费用约为300万元,可节省1000余万元的开支),而且大大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从 长远综合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沥青砼的应用在河南尚属首次,相关施工经验不足,仍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使博尼维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交通事业。参考文献 [1]史建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收稿日期:2007-08-08 !!!!!!!!!!!!!!!!!!!!!!!!!!!!!!!!!!!!!!!!!!!!!! 废旧材料在可循环再生骨料 水泥混凝土中的利用 郑 涛1,蒋 玮1,任蓬勃2 (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2.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利用废弃的混凝土、废砖块、废砂浆、玻璃、矿物废料等一系列废旧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再生骨料重新拌制混凝土,这是绿色混凝土发展的主要趋势,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工程造价与成本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起到一定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废旧材料;循环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86(2008)04-0128-03 UtilizationofDiscardMaterialonCirculateRecycled AggregateConcrete ZHENGTao1,JIANGWei1,RENPeng-Bo2 (1.SchoolofHighway,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2.ShannxiHighwayEngineeringExperimentTestCo., Ltd.,Xi′an710086,China) Abstract:Itisamaintrendforthedevelopmentofgreenconcretethatdiscardmaterialistakenadvantageoftobedealwithrecycledaggregateintobornconcrete,whichisincludeddiscardconcrete,discardbrick,discardmortar,glass,mineralwasteandsoon.Andalsoithavesocialsignificanceandacceleratefunc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savedsocietyinfuturethatthereisinviewofconservationofresources,protectionofenvironment,lowerthecostofengine. 公路工程与运输 128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DOCX 60页)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DOCX 60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处理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编制单位:济南盖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3年11月21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1.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2)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4) 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5) 1.4可行性报告编制范围 (6) 1.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6) 1.6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承办单位概况 (8) 2.1项目建设背景 (8) 2.1.1.1氮和磷的污染 (9) 2.1.1.2 恶臭对环境的污染 (10) 2.1.1.3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10) 2.1.1.4 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10) 2.1.1.5 抗生素、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11) 2.1.1.6 矿物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11)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

2.3协作单位介绍---济南盖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16) 3.1 市场现况 (16) 3.2 市场预测 (18) 3.3竞争对手 (20) 3.4建设规模 (21) 第四章厂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21) 4.1厂址概况 (21) 4.3建设条件 (24) 4.3.1供电 (24) 4.4原、辅材料的供应 (24)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24) 5.1工程技术 (24) 5.2快速无害化生物发酵设备介绍 (26) 5.3设备专利 (31) 第六章项目工程建设 (31) 6.1项目组成 (31) 6.2抗震标准 (32)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1.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2)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3) 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4) 1.4可行性报告编制范围 (5) 1.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6) 1.6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6)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承办单位概况 (7) 2.1项目建设背景 (7) 2.1.1.1氮和磷的污染 (8) 2.1.1.2 恶臭对环境的污染 (8) 2.1.1.3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9) 2.1.1.4 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9) 2.1.1.5 抗生素、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9) 2.1.1.6 矿物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10)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2.3协作单位介绍---济南盖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第三某某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14) 3.某某市场现况 (14) 3某某市场预测 (16) 3.3竞争对手 (19) 3.4建设规模 (19)

第四章厂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19) 4.1厂址概况 (19) 4.3建设条件 (22) 4.3.1供电 (22) 4.4原、辅材料的供应 (22)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22) 5.1工程技术 (22) 5.2快速无害化生物发酵设备介绍 (24) 5.3设备专利 (28) 第六章项目工程建设 (28) 6.1项目组成 (28) 6.2抗震标准 (28) 6.3建筑设计原则 (29) 6.4建筑结构设计 (29) 6.5总平面布置 (30) 6.5.1总平面布置方案 (30) 第七章生产线设备概算 (31) 7.1生产设备预算 (31) 7.2实验器材预算 (33) 第八章工程概算 (35) 8.1工程投资预算 (35) 8.2成本效益分析 (35) 8.3 经济效益分析 (36)

废弃沥青材料的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陈佳铮

废弃沥青材料的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陈佳铮 摘要:本文就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展开研究,针对沥青路 面老化和再生机理进行了剖析,研究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循环 利用和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满足目前形势下资源循环利用、沥青路面再生和环 境保护的需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沥青;路面;废旧料;循环利用;热再生技术;再生沥青混合料 通过翻挖、破碎、回收、筛分后,再与沥青再生剂、新材料、新沥青进行一 定比例的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料,用它来重新铺筑路面的成套技术,就是沥青路面 热再生技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目前正在被广泛研究和推广的新技术。 一、沥青路面再生 1、路面再生的定义 人们通常认为路面维修时挖出的旧沥青混合料进行重复利用就是沥青路面再生,殊不知使用不同再生方法,沥青旧料利用率有很大的差别。冷再生技术只是 将价格高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普通利用,当成了“黑集料”,并非真正的沥青再生。沥青路面再生的定义应为将旧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使其能够 达到沥青标准混合料技术要求,并且重新摊铺成新沥青路面。此处的再生包含了 三重要素,即沥青、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再生。沥青的再生是沥青路面再生 的首要条件,然后才是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最后将之铺设成为路面。旧沥青无 法单独分离,只能在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过程当中完成沥青再生。 2、路面老化的机理 沥青的老化和沥青混合料老化就是沥青路面的老化,沥青路面老化通常是因 为长时间的水、温度以及行车荷载作用,使得沥青混合料原有特性慢慢丧失,胶 质和沥青质增加,油分减少;开裂、松散、坑洞、麻面等现象开始在沥青路面出现。沥青物理特征的表现包括:一是软化点升高、延度降低、针入度减少;二是 非牛顿性质、反应流变质、粘度增加。 3、再生的基本原理 作为沥青老化的逆过程,沥青的再生也就是沥青路面的再生,理论上总结为 以下两点,第一,以需要的粘度范围为指标,将旧沥青材料的粘度适当调低。第二,减弱旧沥青的非牛顿特性,通过调整旧沥青材料的流变性来实现。作为一种 低饱和酚、低粘度的矿物油料,再生剂粘度范围为0.1~20Pa?s,它的作用就是分散沥青质、溶解旧沥青质,改变沥青的流变性,降低沥青的非牛顿特性。通过必 要的抽提试验测定旧沥青混合材料当中沥青性能、沥青含量以及矿颗粒级配,进 一步确定需要重新添加的旧料和新集料的掺和比例,达成合理的级配水平。同时,再生剂和新沥青的添加用料需要进行确定,再生混合料全新拌制试块成型后,要 进行劈裂试验、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对再生混合料各项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 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达到能够正常使用的标准。 二、沥青热再生技术施工 1.施工材料准备 使用于沥青热再生技术当中的沥青和细集料的粘结力要求较高,粗集料则要 保证无杂质、干净和干燥,同时耐磨性能和强度也要足够,这样才能确保有良好 沥青混合料强度。再生料当中的沥青,则对抗飞散性、流动性能和耐高温等相关 性能要求较高。在实践当中,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材料延度性能、软化点 和抗老化性能都有很高的设计要求,所用的集料也都有很高的级配要求,比如干

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

长期以来,建筑材料主要依据对其提出的力学与功能要求进行开发。结构材料主要追求高强度、高耐久性等,而装饰材料则追求高功能性和造型图案的美观性。但是,随着地球环境的曰益恶化和资源日趋减少。作为建材不仅应具有高强度和高功能性,还必须考虑再生循环的利用问题,使建材工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筑材料作为一种产业,节约资源、能源也是为了本身能够持续发展的需要。例如,利用煤矸石制作砖和水泥;利用粉煤灰和煤渣制作蒸养砖和烧结砖,生产陶粒硅酸盐砌块,作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掺合料;利用高炉渣制作水泥和湿碾矿渣混凝土;利用钢渣制作砖和水泥等。 一般来说,传统材料主要追求材料的使用性能。而可持续发展的材料追求的不仅是良好的使用性能,而且从材料的制造、使用、废弃直至再生利用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必须具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存性、舒适性,对资源、能源消耗少,生态环境影响小,再生资源利用率高,或可降解使用的具有优异使用性能的新型材料。 统计表明,我国单位数量产品的能耗与资源消耗比工业先进国家高得多,资源再生利用率低,最终产品只是原料投入的30%,大部分原料变成了废弃物。既消耗了宝贵的资源、能源,又污染了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主要建材产品(如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粘土砖、石灰)的产量,均达到世界第一。然而,另一方面的严重问题是:资源与环境的沉重负荷制约着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各种建筑材料要消耗资源50亿t以上,消耗能源达2.3亿t标准煤,保温不良的墙体材料造成的热损失达1.2亿t标准煤,破坏农田6700多万ha.同时还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粉尘。如每生产1t水泥熟料要排放1t二氧化碳、0.74 kg二氧化硫、130妇粉尘,每生产1t石灰排放1.8t二氧化碳,仅此两种产品每年排放二氧化碳多达6亿t。又如粘土砖全国每年毁掉约6000多ha土地来烧制,这使本来缺少耕地的我国雪上加霜,所以国家规定要淘汰实心粘土砖,代之以其他再生制品(如利用废渣制砖等)。并从结构上强调逐步取消砖混结构。

德国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验

德国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验 德国就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的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其资源消耗量大,自身能源与资源不足问题日渐突出,制约其工业、经济向前发展。然而,时至今日,德国从战后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发达而美丽的国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解决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对立方面,有很多做法与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一、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历史背景与效果 德国本身自有资源相当贫乏。矿产资源中,仅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探明地质蕴藏量为2300亿吨,可开采量为240亿吨,其她能源类与工业原材料类矿产资源很少,有的甚至完全依赖进口。以2006年为例,德国硬煤产量为2070万吨,石油产量为350多万吨,天然气与石油气开采量约为198亿立方米,铁矿砂产量为411973吨,钾盐共计3810万吨,其她还有氟石(开采量为53009吨)、重晶石(开采量为85524吨)、高岭土(开采量为377万吨)、石英与石英砂(开采量为3497万吨)以及硅石(开采量为53282吨)等,有色金属少之又少。而与此同时,德国又就是资源消耗大户。为满足生产需求,除了进口途径外,德国便思考可再生资源问题,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位于世界前列。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经济”,当前的做法就是使废物经济管理贯穿于整个经济循环当中,德国废物管理政策的目标就就是实现一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其政策重心首先就是资源保护,其次就是尽可能有效地处理废物。德国在废弃物管理方面坚持预防为主、产品责任制与合作原则,着眼于避免不必要的废弃物的产生。法律就是德国成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鼓励来自工商企业界的自愿承诺,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富有特色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在德国,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企业以及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垃圾处理与再利用就是德国循环经济的核心。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 二、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1972年,德国颁布的《废弃物处理法》在循环经济实践道路上开启了历史先河。该法要求关闭垃圾堆放厂,建立垃圾中心处理站,进行焚烧与填埋。石油危机后,德国开始从垃圾焚烧中获取电能与热能。到上世纪中后期,德国意识到,简单的垃圾末端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德国在1986年颁布了新的废弃物管理法,试图解决垃圾的减量与再利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