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怎么写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才合适?看看吧。在知识点结构中,知识被表述成为抽象的概念、具体的判断和现实中的案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知识点是知识体系的微观结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1、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系数,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这里是次数项,其次数是6;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5、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与字母前面的系数(≠0)无关。

2、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二者缺一不可、同类项与系数大小、字母的排列

顺序无关

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5、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6、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一去、二找、三合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2)结合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葫芦岛

初中数学公式归纳

1、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配方法:(X±a)2=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

(2)公式法:aX2+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2-4ac≥0

若b2-4ac>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b2-4ac=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b2-4ac

若b2-4ac≥0则用公式X=-b±√b2-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

(3)分解因式法

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

平方差公式:a2-b2=0→(a+b)(a-b)=0

②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0→(a±b)2=0

③十字相乘法

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对边比斜边,即sinA=a/c;

余弦(cos):邻边比斜边,即cosA=b/c;

正切(tan):对边比邻边,即tanA=a/b;

余切(cot):邻边比对边,即cotA=b/a;

3、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4、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5、两角和差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初中基础数学知识点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初中数学知识重难点理解

(一)有序数对

1、有序数对:用两个数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坐标:数轴(或平面)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或数对)来表示,这个数(或数对)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

2、X轴: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向右方向为正方向。

3、Y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4、原点:两个数轴的交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三)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四)象限

1、象限: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也叫四个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数轴为界,横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在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2、象限的特点:

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2、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

点到y轴的距离为|x|;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3、三大规律

(1)平移规律:

点的平移规律

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左减右加;

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上加下减。

图形的平移规律,找特殊点。

(2)对称规律

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重难点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

一、不等式

不等式及其解集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1:如果a>b,b>c,那么a>c(不等式的传递性)。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b,那么a+c>b+c(不等式的可加性)。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乘(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乘(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0,ac

性质4:如果a>b,c>d,那么a+c>b+d(不等式的加法法则)。

性质5:如果a>b>0,c>d>0,那么ac>bd(可乘性)。

性质6:如果a>b>0,n∈N,n>1,那么an>bn,且当0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法:

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注意:去分母与系数化为一要特别小心,因为要在不等式两端同时乘或除以某一个数,要考虑不等号的方向是否发生改变的问题。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组的解: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

3、解不等式组: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方法:

以两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为例:

①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同向左,就取在左边的未知数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解集,此乃“同小取小”。

②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同向右,就取在右边的未知数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解集,此乃“同大取大”。

③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相交,就取它们之间的值为不等式组的解集。若x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此时一般表示为a<x<b,或a≤x≤b。此乃“相交取中”。

④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向背,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空集,不等式组无解。此乃“向背取空”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a>b)。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1 一、数与式 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有效数字。

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未知数的公因式要回头检验! 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是去分母,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的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三、函数 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意义。 易错点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26、证全等的方法: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斜边-直角边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第一章 有理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32,7,3 π+8,sin60o .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 (3分) 1、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b a 23 14-,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b a 23 1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c b a 235-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 (11分) 1、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6分) 1、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为未知数,(0a x 0≠=+b ax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 是未知数x 的系数,b 是常数项。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3分) 1、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线面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2、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2.数轴3.相反数4.绝对值5.有理数比大小6.互为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9.有理数减法法则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2.有理数除法法则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4.乘方的定义15.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17.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3.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C 正方形=4a, 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πR2h. 七年级数学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邻补角 2.对顶角 3.垂线 4.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命题 7.平移 8.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10垂线的性质: 11.平行公理12.平行线的性质:13.平行线的判定: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有序数对 2.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 4.坐标 5.象限 第七章三角形 1.三角形 2.三边关系 3.高 4.中线 5.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6.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 8.多边形的外角 9.多边形的对角线10.正多边形11.平面镶嵌12.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4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4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 1.通过猜测,验证,计算得到的定理: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结论: 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③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与等边三角形相关的结论: ①有一个角是60°得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结论: ①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②勾股定理逆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③HL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在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两条特殊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边的距离相等互为逆定理{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的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这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 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互为逆定理{ ②在一个角的内部,并且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的点,在这个角的角

平分线上 3.命题的逆命题及真假 ①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与条件,我们就说这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逆命题 ②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他也是一个定理,我们称这两个定理为互逆定理 ③反正法:从否认命题的结论入手,并把对命题结论的否认作为推理的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得到与条件,定理相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所以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可以化成 aX?+bX+C=0(a≠0)形式称它为一元二次方程 aX?+bX+C=0(a≠0)→一般形式 aX?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叫常数项a叫二次项系数b叫一次项系数 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配方法:(X±a)?=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 (2)公式法:aX?+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4ac≥0 假设b?-4ac>0那么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假设b?-4ac=0那么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假设b?-4ac 假设b?-4ac≥0那么用公式X=-b±√b?-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 (3)分解因式法 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 平方差公式:a?-b?=0→(a+b)(a-b)=0 ②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2ab+b?=0→(a±b)?=0 ③十字相乘法 例题:X?-2X-3=0 1/111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知识要领:非负数,顾名思义,就是不是负数的数,也就是零和正实数。例如:0、3.4、9/10、π(圆周率)。 非负数 非负数大于或等于0。 非负数中含有有理数和无理数。 非负数的和或积仍是非负数。 非负数的和为零,则每个非负数必等于零。 非负数的积为零,则至少有一个非负数为零。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 常见的非负数 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偶次幂、算术根等都是常见的非负数。 常见表现形式 非负数的准确数学表达是a≥0、│a│、a^2n是常见的非负数。 知识归纳:任何一个非负数乘以-1都会得到一个非正数。 学好数学的方法篇二 1、上课前要调整好心态,一定不能想,哎,又是数学课,上课时听讲心情就很不好,这样当然学不好! 2、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作到耳到、眼到、手到!这个很重要,一定要学会做笔记,上课时如果老师讲的快,一定静下心来听,不要记,下课时再整理到笔记本上!保持高效率! 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别人谈论最讨厌的课时,你要告诉自己,我喜欢数学! 4、保证遇到的每一题都要弄会,弄懂,这个很重要!不会就问,不要不好意思,要学会举一反三!也就是要灵活运用!作的题不要求多,但要精! 5、要有错题集,把平时遇到的好题记下来,错题记下来,并要多看,多思考,不能在同一个地方绊倒! 总之,学习数学,不要怕难,不要怕累,不要怕问!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三 一、旋转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二、中心对称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 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有理数的运算: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两数相乘,同 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得0。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0不能作除 数。。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实数: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 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6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经常出现在各阶段的考试中,也是考试中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出现,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 如果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考试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应用题,在各阶段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2~3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考试总分的30%左右。

现在数学考试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查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应用题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3.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记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在考试中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4.圆,包括圆的基本性质,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圆心角与圆周角,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扇形弧长及面积,这章节知识是在初三学习的。 其中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中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中的一些线段长度及角度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 5.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各阶段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最多的一块知识,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基础,贯穿初二到初三的几何知识,其中的几何证明题及线段长度和角度的计算也是难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篇1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⑴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⑵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⑶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⑷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提示:利用菱形的性质可证得线段相等、角相等,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此又可与勾股定理联系,可得对角线与边之间的关系,即边长的平方等于对角线一半的平方和。 3、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4、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5、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6、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7、提取公因式步骤: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8、平方根表示法:一个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读作正负根号a。a叫被开方数。

9、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被开方数a≥0 10、平方根性质:①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②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0。③负数没有平方根开平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区别:定义不同、表示方法不同、个数不同、取值范围不同。 12、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存在条件相同;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都是0 13、含根号式子的意义:表示a的平方根,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a的负的平方根。 14、求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完全平方数类型:①想谁的平方是数a。②所以a的平方根是多少。 ③用式子表示。 求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只需找出平方后等于a的正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篇2 1、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配方法:(X±a)2=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 (2)公式法:aX2+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2-4ac≥0 若b2-4ac>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b2-4ac=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b2-4ac<0则无解 若b2-4ac≥0则用公式X=-b±√b2-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 (3)分解因式法 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 平方差公式:a2-b2=0→(a+b)(a-b)=0 ②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0→(a±b)2=0 ③十字相乘法 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整数 整数是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表示数轴上所有整数的集合。整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加法 加法是两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的过程。当两个正整数相加时,和仍为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加时,和仍为负整数;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数决定。 2. 减法 减法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被减数加上减数的相反数。 3. 乘法 乘法是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过程。规定正数乘正数为正数,负数乘负数为正数,正数乘负数或负数乘正数为负数。 4. 除法 除法是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过程。除法中,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当除法中有正数和负数时,商的符号由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决定。

二、小数 小数是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有限或无限不循环的十进制数。小数的运 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加法 小数加法要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加,最后保持小数点位置不变。 2. 减法 小数减法也要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减,最后保持小数点位置不变。 3. 乘法 小数乘法要使小数点右移,将小数乘以一个整数,最后确定小数点 的位置。 4. 除法 小数除法要使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一个倍数,使除数成为整数,然 后进行除法运算。 三、分数 分数是由一个整数表示的部分与一个非零整数表示的分母组成,表 示一个数与这个分母的比例关系。 1.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割的部分,分母表示分成的 份数。分数的值为分子除以分母的商。 2. 分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求分母相等,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数的乘法将 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分数的除法将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倒数。 3. 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将整数与分数进行运算时,需要将 整数转换为分数再进行运算。 四、代数 代数是研究数与数之间关系及运算的学科,将数用字母表示,进行 各种运算。 1. 代数式 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的一组数以及它们的运算。 2. 方程 方程是用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包含未知数。 3. 不等式 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表示大小关系。 五、几何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很多同学在复习初中数学时,因为没有对之前的知识进行梳理记忆,导致整体的复习效率不高。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⑴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⑵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⑶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⑷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提示:利用菱形的性质可证得线段相等、角相等,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此又可与勾股定理联系,可得对角线与边之间的关系,即边长的平方等于对角线一半的平方和。 3、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4、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5、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6、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7、提取公因式步骤: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8、平方根表示法:一个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读作正负根号a。a叫被开方数。 9、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被开方数a≥0 10、平方根性质:①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②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0。③负数没有平方根开平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区别:定义不同、表示方法不同、个数不同、取值范围不同。 12、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存在条件相同;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都是0 13、含根号式子的意义:表示a的平方根,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a的负的平方根。 14、求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完全平方数类型:①想谁的平方是数a。②所以a的平方根是多少。 ③用式子表示。 求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只需找出平方后等于a的正数。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1、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配方法:(X±a)²=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 (2)公式法:aX²+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²-4ac≥0 若b²-4ac>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b²-4ac=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b²-4ac<0则无解 若b²-4ac≥0则用公式X=-b±√b²-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 (3)分解因式法 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 平方差公式:a²-b²=0→(a+b)(a-b)=0 ②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0→(a±b)²=0 ③十字相乘法 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对边比斜边,即sinA=a/c; 余弦(cos):邻边比斜边,即cosA=b/c; 正切(tan):对边比邻边,即tanA=a/b;

最全面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精华版)

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知识点 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2 △ =b -4ac 当厶〉。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当AvO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 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 180度 ②多边心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个数Xi, X2X N,我们把(X 1+X2+ +X 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 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屮,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22、边角边公理 25、边边边公理 (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一、数的性质与运算 1. 自然数与整数 自然数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2. 有理数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3. 实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用数轴表示。 4. 数的分类与运算规律 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零,对于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有相应的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 二、代数表达式与简单方程 1. 代数表达式 代数表达式是用数、字母和运算符号表示的数学式子。 2.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具有相同的字母部分和相同的指数,可以合并同类项简化代数表达式。

3. 方程与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就是求出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三、平面图形与坐标系 1. 点、直线、线段与射线 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直线是由无穷多个点连在一起的路径,线段是在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射线是一个起点固定的直线段。 2. 角与三角形 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公共起点形成的,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相交形成的,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等。 3. 坐标系与坐标 坐标系由横纵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组成,坐标是表示一个点在坐标系中位置的数对。 四、比例与相似 1. 比例和比例的性质 比例是两个等式之间的比较关系,其中有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比例具有相等的比值。 2. 类比与相似

类比是指两个或多个比例关系相同的比,相似是指形状相似,但尺寸不同的图形。 3. 相似三角形与比例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有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定理可以解决各种相关问题。 五、数与代数 1. 分式与整式 分式是由分子和分母构成的,整式则不包含分式。 2. 一元二次方程与解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最高次项的次数为2的一元方程,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求解。 六、函数与图象 1. 函数的概念与函数的图象 函数是一个将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值域中唯一元素的关系,函数的图象可以表示函数各点的对应关系。 2. 线性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 线性函数是函数表达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为1的函数。 3. 常数函数、幂函数与指数函数

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优秀6篇)

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优秀6篇)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篇一 1、理清复习顺序 很多同学习惯从前至后复习,这样复习数学又一个好处,就是能一环 扣一环复习起来更加有条理;也有的同学从自己的薄弱环节入手,逐渐减 少疑问和错误,这样复习更有针对性,所以,复习阶段理清复习顺序很关键,找准复习目标很重要。复习最忌讳的就是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重视基础,切不可眼高手低 很多同学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简单的不想做,难 的不会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对基础知 识掌握的不牢固。每个定理的适用条件大家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在划分数 学定义域的时候,很多时候它就已经给你画出了你可用定理的范围。再根 据其他条件挑出最适合的那一款就是你要用的定理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大家要加强自己对基础知识以及基础定理的掌握。再难的题目也不过就是 几种简单方法的叠加而已。所以一定要记得打好基础!不要觉得一看我就 会而不去动手做,总要做做你才知道哪个题目你真的掌握了。 3、归纳出解题方法及技巧 虽然数学试题很少有完全重合的,但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方式也不过 是那几种。历经了这么久的考研,基本能考的方式前期都有所涵盖了。所 以很容易就能找到解题方式的固定套路。在多做题的过程中,你能够不断 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你想想,七十二般变化你样样精通,最终出题出一 样对你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4、做题之前摒弃答案 在做题之前,不要潜意识的就告诉自己不会,从而直接开始看答案, 看了一遍答案之后说,嗯,我会了,这不挺简单的吗?其实你还是不会! 所以不要先看答案再做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力去解决你看到的问题, 就算解决不了你也算仔细研读了题目内容,这样就算你看答案也不至于是 被动接受。所以一定要试试自己会不会做再开始做题,在最后不会看懂了 再自己放过答案重新做一次,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题。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篇二 1、从基础入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在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绞尽脑汁 的去想解题方法,仍旧解不出来,参照答案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定理理 解的不到位,公式记得不全面。 公式、定理都是基础,学习就像是盖房子一样,这些基础知识都相当 于地基,地基盖得不稳,你还想建成高楼? 所以,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基础打牢,不要好 高骛远,地基还没建牢固,就想盖高楼 2、研究突破重难点 这一环节一要在基础抓牢的基础上进行,在基础掌握的比较扎实之后,同学们既可以研究一下重难点的知识了 将笔记上的重点知识标记出,进行一下系统的记忆之后,可以对一个 的找一些专题进行一下系统的训练,最好多找一些综合题,因为综合题考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初中数学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

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_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_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_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_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

(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5篇

(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5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 一、线段的比 ※1、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 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 ※2、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注意点: ①a:b=k,说明a是b的k倍; ②由于线段a、b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是正数; 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④除了a=b之外,a:b≠b:a,与互为倒数; ⑤比例的基本性质:若,则ad=bc;若ad=bc,则 二、黄金分割 ※1、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2、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四、相似多边形 ¤1、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 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五、相似三角形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注意:证两个相似 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

似比. ※5、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6、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①两角对应相等; 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①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②两条边对应成比例: a.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b.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八、相似的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3.位似变换: ①变换后的图形,不仅与原图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并且对应点到这一交点的距离成比例.像这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叫做位似变换.这个交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