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忠诚培养问题研究综述01

品牌忠诚培养问题研究综述01
品牌忠诚培养问题研究综述01

国内外关于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品牌忠诚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品牌忠诚的概念、品牌忠诚的分类、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品牌忠诚的测评、品牌忠诚的价值、品牌忠诚的建立和培养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品牌忠诚消费者行为品牌资产顾客满意

自1931年宝洁公司的麦克尔·罗伊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品牌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实业界的操作需求带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至今,品牌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品牌阶段、品牌战略阶段、品牌资产阶段、品牌管理阶段,在体验经济的到来、品牌消费者导向、关系营销的盛行、顾客关系资产的认同、品牌个性的奠基性研究的背景下,现在进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最新阶段——品牌关系阶段[1]。品牌关系包括品牌知名、品牌认知、品牌美誉、品牌购买、品牌忠诚等阶段,品牌忠诚是品牌关系的最高境界。展望今天和未来,企业用于计算价值的单位不再是商品,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忠诚。一个拥有庞大的厂房、昂贵的设备、丰富的物资的公司,并不会比一个拥有大量品牌忠诚的消费者更富有。在传统的4P营销理论的指引下,相当部分公司并不重视品牌忠诚的建立和维持,反而重视商品的交易,追求短暂的胜利。在品牌制胜的今天,营销就不应该局限于产品、定价、促销、分销这些因素上,它的责任应该是创造一个品牌忠诚导向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能创造利润的关系。为此,对品牌忠诚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上研究价值,在企业的品牌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外对品牌忠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忠诚的界定

关于品牌忠诚的概念在60、70年代存在一些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把它看作一种态度还是行为,但后来的研究大多同时考虑到了态度和行为两方面的因素。美国学者Day(1969)提出把品牌忠诚看作在强烈的内在倾向驱动下产生的重复购买行为,他区分了真正的忠诚和“引发性”忠诚,后者仅仅表现为由于环境因素而不是强烈的内在驱动引发的购买行为。Day(1969)、Lutz和Winn(1975)提出了将态度和行为结合以测量忠诚度的指标。这些与传统的“行为忠诚即品牌忠诚”是相对照的。Jacoby和Kyner(1975)进一步将品牌忠诚看作包含态度因素的重复购买行为的多纬度构成。Jacoblr和Cheshut(1978)使用“偶然性”和“必

然性”这两个概念来分别标识认知和行为上的品牌忠诚[2]。Dick和Basu则将顾客忠诚概括为对一个品牌的态度和惠顾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强度。

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品牌忠诚定义是“指由于质量、价格等诸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感情,形成偏爱并长期重复购买该品牌产品。”奥立弗(Oliver,1997)将品牌忠诚定义为“一种对偏爱的产品和服务的深深承诺,在未来都持续一致地重复购买和光顾,因此产生了反复购买同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系列的行为,而不管情境和营销力量的影响,不会产生转换行为。”[3]Brown 指出品牌忠诚度是消费者偏爱特定品牌,而且购买产品时依赖这一品牌的倾向。Newman 和Werbel 认为忠诚度是消费者只购买自己信任的某一品牌,对其他品牌不进行信息搜索的行为。Aaker 认为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资产的核心,它指的是对特定品牌的持续的依恋感(attachment )[4]。国内学者徐洪水(2001)认为品牌忠诚是指由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等诸多营销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产生感情依赖,使其表现出对某个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有偏向性的行为反应[5]。这种偏向性的行为反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商品或服务有强烈的偏好,进行长期地重复性地购买;其次,消费者对特定品牌有强烈的偏爱,不断地向其他消费者传播该品牌的美誉信息,极力向他们推荐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品牌忠诚度只产生于高涉入(涉入是指消费者对品牌认识和学习的过程)的消费行为。低涉入情况下重复购买同一品牌的现象称为品牌惰性,而不是品牌忠诚,因为低涉入消费者只是出于方便省事而进行习惯性购买。而在高度涉入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处理、评估之后选出最合意的品牌,对其忠诚的品牌有强烈的偏好。涉入理论从消费参与的角度考察品牌忠诚行为.对该行为的界定较为清晰和准确,比传统的从行为和态度角度进行的研究有一定的优越性。

国内学者温冬开认为,品牌忠诚没有顾客忠诚这么宽广的外延,它包括行为和态度上的忠诚,价格、方便、功能上的满足是产品被消费者接受的基本水平,它们可能包括在品牌忠诚因素当中,但不是品牌忠诚的主要解释因素。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认识的角度不同,顾客忠诚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主要着眼于对顾客消费行为的认识。而品牌忠诚是以消费者为基础,从品牌的角度出发,主要着眼于顾客对品牌的态度和心目中某个品牌的形象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二是顾

客忠诚可以忠诚于多个品牌,而品牌忠诚只是针对某个品牌。三是顾客忠诚包括了品牌忠诚[6]。

二、品牌忠诚的分类

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品牌忠诚进行了分类。徐洪水(2001)根据消费者对品牌偏好程度把品牌忠诚度分为五个层次[5],由低到高分别为:第一层级:品牌忠诚度很小的消费者,可称之为“潜在顾客”;第二层级:品牌忠诚度较低的消费者,可称之为“过客”;第三层级:品牌忠诚度一般的消费者,可称之为“习惯型顾客”;第四层级:品牌忠诚度较高的消费者,可称之为“常客”。第五层级:品牌忠诚度最高的消费者,可称之为“种子顾客”,即一种能为企业带来顾客的顾客。吴京芳(2000)基于顾客关注度、品牌大小、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等因素的考察,将顾客分为忠诚者(又称高度忠诚者,是重复购买概率在50%以上的顾客)、跳跃者(又称中度忠诚者,重复购买概率在10%~50%之间)、价格驱使者(又称低度忠诚者,重复购买概率在10%以下)[7]。

品牌忠诚往往也与产品、价格、竞争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田涌泉考虑到竞争品牌的情况,按忠诚程度把消费者分为四类,分别是无品牌忠诚者、其他品牌忠诚者、习惯品牌忠诚者、本品牌忠诚者。李克琴、喻建良(2002)认为以产品为基础可将品牌忠诚分为消费品市场品牌忠诚、耐用品市场品牌忠诚和服务市场品牌忠诚;基于顾客对价值的认知偏重可将品牌忠诚分为重品牌的品牌忠诚、重价格的品牌忠诚、重品质的品牌忠诚、不专一型品牌忠诚[8]。

三、形成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

传统上对品牌忠诚是从产品方面寻求解释,基础是刺激——反应或S—R动机理论。无论是根据简单的动机理论,还是现代发展了的动机理论,产品特性都是人们强调的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现在,单纯用产品的吸引说明品牌忠诚这一购买现象,虽然有某些合理和可信的成份,但并不全面和圆满。宋先道(2002)在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忠诚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是产品的品质和商家的广告等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且受到年龄和收入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品牌形象为影响忠诚度的关键因素。沈蕾、杨桂云(2001)认为影响品牌忠诚和品牌资产的因素有广告、销售促进、零售店陈设、市场份额、消费者信任等[9]。符国群认为品牌忠诚的形成一定存在着产品以外的其它因素,包括时间压力、风险因素、自我形象等。

目前对什么原因驱动着顾客的忠诚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理论:顾客满意是最早提出来的理论,认为满意是预测顾客满意的唯一重要因素,宝利嘉顾问(2003)认为超级满意才能赢得客户忠诚。但是也有人认为“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意愿具有高相关性,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行为无相关性。针对满意论的弊端,学界提出价值一致论,认为顾客忠诚是由价值驱动的,而非满意驱动。三是价值和满意双因素理论。王月兴(2002)在区分顾客忠诚的内在态度取向和外在重购行为两个维度的基础上,认为在顾客忠诚的诸驱动因素中,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作为全驱因素同时在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两个维度上推动顾客忠诚[10]。

徐林清(2002)认为换制成本是形成品牌忠诚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和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不同,换制成本是一个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因素[11]。而王月兴(2002)认为高转换成本、高认知风险、高投入等半驱因素只推动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并不能真正地驱动顾客忠诚[10]。

四、品牌忠诚的测评

与品牌忠诚的界定相对应,对于品牌忠诚的测量研究也是从态度和行为两方面进行的。前期研究主要是表现为重复购买的行为测量,后来的研究大多考虑到了态度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裘晓东、赵平(2002)在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测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测评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和巩固品牌价值。具体说,一是可以更透彻地了解品牌,从而确定品牌地位,更好地进行品牌营销;二是更加有效地细分市场,从而使企业营销行为更具有针对性。并提出了对消费者品牌行为忠诚度和态度忠诚度的测评结果利用的程序[12]。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田涌泉在其硕士论文《利用IMC提高品牌忠诚度》中认为,衡量品牌忠诚度的大小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界定品牌的地位,二是为了区分消费者,找出自己品牌的忠诚者。

符国群认为品牌忠诚度的测定有三种方法:(1)比较法。即根据某一消费者对某类产品购买的历史资料,比较A品牌与该消费者选择的其它品牌(B、C、D……)等的购买联系,确定该消费者的品牌忠实度。(2)频率测定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顾客对某类商品购买的品牌选择的历史资料,记下某段时间内取客购买这类商品的总次数T和选择某特定商品的发生频率S,然后以S与T的比值即S/T来表示顾客对这一品牌的忠实程度。(3)货币测定法。通过销售试验,观察消费者对某特定品牌所愿意支付的额外费用,即较之于同类其它的品牌产品为多的支出,

来确定品牌忠实程度。同时,合适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确定,在品牌忠诚度的测定中是非常重要的。

仅仅以行为来衡量品牌忠诚是不够的,有必要进行品牌忠诚的态度测量。Aaker的态度忠诚测量是以消费者“是否愿意继续购买”或者“是否愿意向他人推荐这个品牌”为指标的。因为高度满意有非常强的行为倾向所以更为常用的是以满意度作为态度忠诚的测量指标,一般用5分制或10分制衡量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满意度。但态度的衡量不象行为的衡量那样具体和不容易引起歧义。

朱晓丹认为对品牌忠诚度的评估的内容大致从三方面入手:消费者购买行为评估,消费者心理满足程度评估和消费者转移费用评估[13]。徐洪水(2001)认为一般地可用下列变量来衡量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转移效用与转移成本,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重复购买次数,消费者向他人传播美誉信息的次数及传播的规模,购买挑选的时间[5]。罗子明(1999)提出的品牌忠诚度测量方法,把测量细分为六个方面的指标: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状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价值评判,消费者使用该品牌的经验,行为测量,向其他消费者的推崇与介绍[14]。计建、陈小平(1999)运用情感忠诚度与行为忠诚度组成的两维坐标,结合对情感忠诚度、行为忠诚度进行的分类、量化,得出了品牌忠诚度分析的行为一一情感模型。这一分析模型建立在情感忠诚度和行为忠诚度形成的矩阵的基础上,并将两者按前述概念分别划分为低、中、高三类忠诚度,从而形成了9个区域。田涌泉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测量品牌忠诚度:购买倾向加权平均法和以区分消费者为基础的消费群体加权法。

五、品牌忠诚的价值

大卫·A·艾认为品牌忠诚是一种战略资产;沈蕾、杨桂云(2001)认为品牌忠诚是品牌资产的核心维度[15];李丁(2002)认为目标顾客对品牌的忠诚才是决定品牌价值的关键。开展品牌忠诚营销应该是提高品牌资产价值的惟一途径,品牌忠诚营销的目标是争取并且维护品牌忠诚顾客。

品牌忠诚对企业的价值之一在于对企业的重要的利润意义等(沈蕾、杨桂云,2001);品牌忠诚的消费者是最好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关系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苏勇、陈小平,2003);品牌忠诚带动、吸引新的消费者,保持品牌销量稳定(沈蕾、杨桂云,2001)[15];品牌忠诚为品牌提供了稳定的不易转移的顾客群,从而保证了品牌基本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不断地吸引新的顾客进入到品牌消费的行业(王永龙,2003;大卫·A·艾)。

品牌忠诚还可以减缓竞争威胁(沈蕾、杨桂云,2001);王永龙(2003)认为品牌忠诚能够为企业缓解竞争威胁,提供巨大的商业影响。苏勇、陈小平(2003)认为品牌忠诚关系是竞争者的巨大障碍,有利于吸引消费者,能为竞争威胁的响应创造时间;符国群认为消费者一旦对本企业产品形成偏好与忠实,就很难为其它企业的产品所动,无形中可以减轻企业的竞争压力;当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很高时,有时甚至在市场形成一道壁垒,阻止新的竞争产品的进入;制造该品牌产品的企业可以在稍高于同类竞争产品的价格下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可在产品价格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六、品牌忠诚的建立和培养

提供满意的产品是建立品牌忠诚的基础。屈云波(1996)在《品牌营销》一书中认为使顾客对产品满意可以产生和维持品牌忠诚。徐洪水(2001)认为可以采取提高和维护产品的高质量,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葛玲英(2000)认为让顾客参与到产品的开发甚至生产流程,和顾客一起共同创新,使我们的产品更强健和更有针对性;朱晓丹认为不断创新来保证和提高产品价值,这是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根本;Nancy Giddens 和 Amanda Hofmann(2002)认为要开发无懈可击的产品(Develop an unbeatable product )。

满意的服务也是提高品牌忠诚度的重要途径。屈云波(1996)、徐洪水(2001)、葛玲英(2000)还认为可以通过建立顾客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套完整的顾客服务体系,以自身的努力为满足顾客可能出现的各种需求,借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朱晓丹认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措施,增强消费者的满足感,这是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核心;Nancy Giddens 和 Amanda Hofmann(2002)认为要做好产品的支持服务(Stand behind your product),成为消费者服务的冠军(Become a customer service champion)。

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对于提升品牌忠诚度具有重要意义。徐洪水、朱晓丹认为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这是提高品牌忠诚度的保证;沈蕾、杨桂云认为,利用整合营销传播提高品牌忠诚度的策略思考模式强调了对消费者的关注,使营销策略始终有明确的目标;还可以使整个公司群策群力,有效地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极具竞争力的认知价值,创造品牌忠诚或巩固和提高品牌忠诚度。

徐林清(2002)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影响换制成本来建立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品牌的忠诚;屈云波(1996)也认为应当产生转换价值。Nancy Giddens 和 Amanda

Hofmann(2002)认为要让品牌产品比竞争品牌更容易买到(Make it easier to buy your brand than competing brands);项保华(2002)认为高顾客忠诚度≠高业绩,高忠诚度只有辅之以高渠道可获性,才有可能转变为企业的高业绩,在进行忠诚度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渠道终端建设;丁俊杰、张树庭(1997)认为要销售品质而不是价格。

朱晓丹指出长期深入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这是提高品牌忠诚度的前提;Nancy Giddens 和 Amanda Hofmann(2002)认为要识别最有价值的消费者并善待他们(Know your trophy customers and treat them best of all);屈云波(1996)提出要正确对待顾客、接近顾客、测量和管理顾客。丁俊杰、张树庭(1997)认为品牌忠诚营销的要点中包括找出品牌忠诚者、避免惩罚忠诚者而奖赏非忠诚者等。吴京芳(2000)认为企业发展顾客的高品牌忠诚可以在认识阶段、需求相关阶段、突出内功阶段、广告推动阶段、忠诚建立阶段采取相应的品牌策略。

七、简要评述

一些已实行品牌忠诚营销的企业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能把握品牌忠诚概念的实质,而是超越概念把具体的一些手段、技巧来代替概念,这会使企业的营销,传播行为走入误区,如认为品牌忠诚是忠诚计划或建立消费者数据库等营销技术,认为顾客满意了就会忠诚,认为提高忠诚的办法就是打折扣,买得越多折扣越高,认为转换成本高就有品牌忠诚等。在学术界对品牌忠诚的研究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很不完善。品牌忠诚的界定在理论上比较清晰和准确,但是很多人还是停留在对品牌忠诚的价值认识阶段,对品牌忠诚度的分析模型、衡量尺度、品牌忠诚度与营销策略的对应关系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对品牌忠诚的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品牌忠诚的测量的研究上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从而没有能形成建立和培养品牌忠诚的比较可行的模式,也没有对品牌忠诚形成后如何充分利用加以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启杰,马永生.品牌关系管理的一个新视角:品牌体验管理[J].经济管理·新管

理.2002(4):56-60

[2]戴维·阿克. 管理品牌资产[M].北京:工业出版社,2006:42-53.

[3]金贞花.品牌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概念性文献考察[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8(4):101-106

[4]陆娟,张东晗,崔明杰.中西方品牌忠诚度测评研究及应用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10):17-20

[5]徐洪水.消费者品牌忠诚探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J].2001(6):28-30

[6]温冬开.什么是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概念理论探讨[J]. 中国营销传播网

[7]吴京芳.品牌的影响力与顾客的忠诚度[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2):41-42

[8]李克琴,喻建良.品牌忠诚分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2(5):25-28

[9]杨桂云,沈蕾.品牌忠诚界定与测量研究综述[J].上海商业.2001(9):41-43

[10]王月兴.顾客忠诚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4):103-107

[11]徐林清.产品换制成本与用户品牌忠诚[J].商业经济文荟,2002(6):45-49

[12]裘晓东,赵平.品牌忠诚度及其测评研究[J].现代财经.2002(10):62-66

[13]朱晓丹.论品牌忠诚度的构建和评估[J].北方经贸,2000(4):110-111

[14]罗子明.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构成及其测量[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2):46-48

[15]沈蕾,杨桂云.论品牌忠诚度的作用及影响因素[J].消费经济.2001(5):56-58

[16]李雪梅,杨若平.关于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的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1(10):55-58

[17]万正峰.顾客忠诚的价值分析与策略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02(6):38-41

[18]于信阳.品牌忠诚形成机制及营销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3):65-68

[19]胡德华.浅谈对品牌忠诚购买者的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2(5)(上半月版):45-47

[20]严浩仁.品牌服装营业推广与品牌忠诚的关系研究[J].企业经济,2004(4):57-59

忠诚度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目前对网络安全软件忠诚度的研究是比较缺乏的,忠诚度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消费品上,但是在先前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计算模型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一、品牌忠诚度的内涵研究 传统意义上认为品牌忠诚度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对某个品牌有偏向性的(而非随意的)行为反应。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过程。品牌忠诚度的形成不完全是依赖于产品的品质、知名度、品牌联想及传播,它与消费者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靠消费者的产品使用经历。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扩大市场份额极其重要。品牌忠诚度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它由五级构成,包括无品牌忠诚者、习惯购买者、满意购买者、情感购买者、忠诚购买者。 黄嘉涛认为品牌忠诚是态度与行为的综合反映,它不仅仅是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更是顾客的一种情感偏好,这种偏好实质上是顾客在长期品牌经历中形成的高强度的心理依恋和信任。并且认为承诺与信任是这种忠诚关系发展和维持的核心因素,因为承诺与信任是联结顾客与品牌的关键心理力量。 朱洁在《网络品牌忠诚度初探》中认为对于网络用户而言,网络品牌的忠诚度是指网民在某网站重复浏览或消费的行为。并且获得新顾客的成本比维持老顾客的成本高得多。 二、品牌忠诚度的价值研究 传统意义上品牌忠诚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降低行销成本。营销学中著名的“二、八原则”认为80%的业绩来自20%的经常惠顾的顾客。在微利时代,忠诚营销愈见其价值。企业创造优异的价值有利于培养顾客忠诚观念,反过来顾客忠诚又会转变为企业增长利润和更多的价值,企业创造价值和忠诚一起构成了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内涵。2、易于吸引新顾客,品牌忠诚度高代表着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成为一个活的的广告,自然会吸引新客户。根据口碑营销效应: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引发8笔潜在的生意;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个人的购买意愿,因此一个满意的、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顾客会为企业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品牌忠诚度高就代表着消费者对这一品牌很满意。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分析讲课讲稿

引言 本文是为了了解消费者更青睐的产品品牌,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品牌吸引顾客眼球的方法,了解企业和消费者忠诚度的关系,生产者的做法、销售者的服务。企业应知道,如果品牌没有自己的特色,消费者就不会认准那个品牌,也就难以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分析有利于企业获得高额的利润,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消费者购买产品次数自然会增多,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减少企业营销成本,有利于忠诚的老客户为企业反馈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创新。本文应使企业明白企业的目标是留住老顾客,而不是单纯的赚得利润。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真正意义是当消费者第n次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时,你也才真正的获得了利润。消费者是利润的源泉,懂得留住老客户很重要。企业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析、研究消费者,企业提供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服务。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企业的高效及方便,企业也就达到了目的。 一与消费者忠诚度理论相关的含义、现状 1.1消费者忠诚度的含义 消费者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品牌的忠诚程度,消费者忠诚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与品牌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企业与品牌的发展。 1.2产品、消费品、消费者的含义 产品是以满足某种欲望和需求而提供给市场的一切东西。它包括有形产品(苹果)和无形产品,无形产品又包括一种服务(理发)、一个观念(爱护环境)等。消费品是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1] 1.3消费者市场的含义、范围 消费者市场是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产品的个人或集体。消费者市场购买者众多,需求范围广,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2] 1.4三鹿集团的例子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在陕西、湖南、甘肃、宁夏、山东等各大省都出现患肾结石病例的婴幼儿。三鹿牌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了增加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发生此事件后三

如何提升对客户品牌的忠诚度

如何提升对客户品牌的忠诚度 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方法一、以我为主建立客户忠诚 古语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云:“正人先正己”。市场经理要想有效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首先就要让企业老板对自己品牌的忠诚信心和恒心打造品牌。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服装业内,客户所获得的产品和服务都是通过与企业老板接触获得的;这些客户在获得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接受”了企业老板对创造品牌的信心和恒心,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 为了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我们首先就要完善企业的制度薪水分配,让我们的员工对企业忠诚,尤其是那些直接与客户接触的市场人员,更需牢牢记住这一点;然后才可能真正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让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品牌忠诚。 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多下功夫: 1、充分利用企业强有力的服务平台支持。市场经理在提供优质服务时,不能仅仅依赖个人与客户的人际关系来维持代理商资源,虽然这也很重要。 2、建立一套顺畅的客户倾诉抱怨体系,给代理商一个倾诉抱怨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说出心中的不畅。 3、及时回复代理商信息。研究表明:企业反馈速度与客户对品牌忠诚度是密切相关、且成正比的。

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方法二、让客户得到“额外”价值发现并满足客户需求,能够维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但对于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并没有太大作用;要想提升代理商忠诚度,我们还必须尽量提供其他一些“增值产品或服务”,让客户得到“额外”价值。 提升客户对品牌忠诚度的具体做法: 其一,提供更多资讯。这些资讯包括:新品开发、企业整体动态、业界趋势、社会风云(与服装业息息相关的信息)、市场变局、主要竞争对手动静、调研数据与结论,等等。代理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在获得资讯利用方面往往比较消极于,但这些资讯对提高客户销量、拓展市场有极大帮助。企业如能有选择性的提供一些合适的资讯给代理商,往往能引起客户的特别注意、重视,从而赢得代理商的感激,这对提升代理商忠诚度是极有帮助的。 其二,协助代理商策划各类终端促销活动,并提供其他咨询方案。一般而言,代理商的优势在于终端促销和熟悉当地民情习俗,企业的优势则在于整体活动策划,两种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一些企业(市场人员)因为某些原因,总是回避、消极与代理商进行交流、合作,这从侧面造成代理商对品牌忠诚度的低落。事实上,代理商是非常欢迎企业与之进行全面合作的。 其三,加强对代理商的引导和建立、完善营销培训。许多代理商都没有专门的营销培训机构,但是相对于企业来说,应该主动与之联系引导,洽谈有关联合培训的事项。毕竟,受到培训的卖场员工能够为代理商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四,描绘出未来蓝图,并让代理商憧憬将来的“中长期利

品牌关系理论研究述评_视角_主题和核心观点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首先兴起的关系营销理论,至今方兴未艾。随着中国市场逐渐步入关系营销主导的时代,对关系营销理论的梳理分类,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三大方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类比于人际交往关系,并透过这一拟人化思想来寻求品牌管理思路,对品牌资产的建立与测量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所以,品牌关系的提出顺应了关系营销理论发展的趋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Blackston ,1992;Fournier ,1998,2004;Aggarwal ,2004;Aaker ,Fournier &Brasel ,2004,etc .卢泰宏等,2003;周志民, 2004,2005;黄静等,2006;何佳讯,2006; 等)。[2-10] 卢泰宏等(2003)将品牌关系理论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概括为:(1)品牌关系研究的思路如何?(2)在与消 江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企业品牌关系理论研究述评: 视角、 主题和核心观点□余可发(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13) [摘要]文章以全球品牌关系相关文献为分析对象,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品牌关系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将研究文献的视角归纳为关系主体研究视角、 关系流程研究视角、关系规则研究视角,在三个研究视角的统筹下,总结了研究主题和核心观点:品牌关系概念主题、品牌关系测量主题、品牌关系动态发展主题、品牌关系型态主题、品牌关系与其他品牌模型关系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品牌关系;视角;主题;核心观点[中图分类号]F713.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06(2009)02-0054-05 Review of Brand Relationship Research :Views , Themes and Core Issues YU Ke-fa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a literature overview of global research of brand relationship (BR ),the paper identified three views for the theory of BR ,named as view of BR structure ,view of BR development process ,view of BR norms.Then ,under the three views ,the paper included some themes and core issues of BR research which are the themes :the Model of Concept ,the Model of Measure ,the Model of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odel of BR forms ,the Relation between of BR and others Model of Brand .Finally , some prospec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in BR are offered.Key words :Brand Relationship ;Views ;Themes ;Core Issue

中国汽车品牌忠诚度调查报告

汽车品牌忠诚度调查报告 近日,行车尚网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消费者的汽车品牌忠诚度偏低,仅5%的消费者在换购新车时仍然选择原来的品牌车型,选择优先考虑原来的品牌车型的消费者占17%,而选择在尽可能多的品牌车型中挑选的消费者占68%,选择绝对不考虑原来的品牌车型的消费者达到10%。绝对不考虑原来的品牌车型的消费者超过品牌忠实拥护者一倍,这意味着国内汽车品牌建设仍不完善,需要从营销、服务等各个方面加强影响力。其中,丰田和福特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而奇瑞、吉利等大多数自主品牌车型忠诚度普遍偏低。这与最近自主品牌汽车全面飘红的形势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表明自主品牌汽车仍需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宝贵经验,加强品牌建设力度。 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增长让汽车得以驶入千家万户,从而也使得汽车品牌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随着汽车消费日趋理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作为人们选购汽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厂商和消费者双方的重视。 目前国内汽车消费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汽车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也越来越深入人心。除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买车提上日

程外,还有不少人甚至计划购买第二辆、第三辆车。在换购新车的过程中,品牌忠诚度对消费者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汽车品牌忠诚度调查行车尚网选取了市场上国产车的22个主流品牌,主要通过网络采访、电话采访和上门采访的方式,分别对各品牌的100名车主进行了调查访问,历时近3个月,共收集有效问卷2300份。 品牌因素抬头,价格仍占主导

调查显示,消费者在二次购车时对品牌的关注程度略高于首次购车,有19%的消费者在二次购车时将品牌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只有13%的消费者在第一次购车时把品牌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显然,消费者通过实际用车体验加强了品牌观念。把质量、服务看作首要因素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上升了4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而把价格、配置、外观看作首要因素的消费者比例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外观因素的

顾客忠诚度 ---文献综述

顾客忠诚度评价方法 一、顾客忠诚度的定义 第一个明确提出顾客忠诚这个名词是科普兰德,这一概念并很快就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这一领域研究。早期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消费者的再购率、消费者从本企业购买的产品数量在他们购买的同类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消费者的购买方式、消费者对企业的口头宣传、消费者与企业关系的持久性等方面计量消费者忠诚感.Tucker(1964)首次对顾客忠诚进行了数字化的度量,他认为“顾客忠诚的最好表述是顾客的行为,顾客连续购买某一品牌产品3次,既可以认为顾客忠诚于这个品牌”。Newman和Werbel(1973)从排他险角度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品牌忠诚定义为重复购买某一品牌,并且只考虑该品牌,而且不需要收集其他品牌信息”。Bloemer和Ksaper(1995)将顾客忠诚分为两类:真实的顾客忠诚和不真实的顾客忠诚,真实的顾客忠诚是来源于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的品牌承诺,而不真实的顾客忠诚则来源于顾客的惰性。他认为真实的顾客忠诚是偏向的、行为反应、在一系列类似的备选品牌中选择、以及是导致品牌承诺的心理过程的函数。而不真实的忠诚的定义则是是惰性的函数。基于认知、意动、情感、和行为这四个维度,Richard Ol iver(1999)对忠诚度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顾客忠诚是顾客对在其未来进行购买某种类似产品或者服务时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承诺,这种承诺会导致顾客在选择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趋向选择同一品牌或者公司的产品”。Rowley(2005)认为顾客忠诚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俘获(captive)型、便利寻找者(convenience一seeker)、满意(contented)型和承诺(committed)型。国内学者罗海

如何提升品牌忠诚度

《品牌管理》课程论文 题目:《如何提高品牌忠诚度》 姓名:曹巧玲 学号: 0201 班级:2014级工商管理班 如何提升品牌忠诚度 摘要 本学期通过学习《品牌管理》这一课程,在杨老师的讲解下,让我对品牌的定位、品牌成长、品牌的发展策略以及品牌的维护创新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主要体现在

品牌的忠诚度上,在一定意义上,品牌忠诚度决定了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的建立和巩固。本文在解释品牌忠诚与品牌忠诚度含义的基础上、指出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意义,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提高品牌忠诚度的策略。分析企业在建立和提高品牌忠诚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品牌忠诚度的对策。 关键词:品牌忠诚品牌忠诚度顾客满意度 一、品牌忠诚及品牌忠诚度的内涵 (一)品牌忠诚 品牌忠诚是指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产生感情依赖,并表现出对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有偏向性的行为反应。Oliver(1999)关于品牌忠诚的定义为:一种对产品或服务的深深承诺,在未来都持续一致的购买和光顾,因此产生了反复购买同一品牌或一个品牌系列的行为。笔者认为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长期购买和偏爱的行为特征。 (二)品牌忠诚度 1、品牌忠诚度的含义 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对某个品牌有偏向性的(而非随意的)行为反应。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过程。品牌忠诚度的形成不完全是依赖于产品的品质、知名度、品牌联想及传播,它与消费者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靠消费者的产品使用经历。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扩大市场份额极其重要。 2、品牌忠诚度的构成 (1)无品牌忠诚者 这一层消费者会不断更换品牌,对品牌没有认同,对价格非常敏感。哪个价格低就选哪个,许多低值易耗品,同质化行业和习惯性消费品都没有什么忠诚品牌。 (2)习惯购买者 这一层消费者忠于某一品牌或某几种品牌,有固定的消费习惯和偏好,购买时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如果竞争者有明显的诱因,如价格优惠、广告宣传、独特包装,销售促进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试用。让其购买或续购某一产品,就会进行品牌转换购买其他品牌。

消费者卷烟品牌忠诚度研究

消费者卷烟品牌忠诚度研究 通过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选择不同品牌卷烟的消费倾向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卷烟品牌倾向度对其购买卷烟有正相关影响,消费者对卷烟品牌的满意度对其购买卷烟有正相关影响,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购买卷烟有显著差异。 标签:卷烟品牌培育;卷烟品牌忠诚度;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1引言 “发展卷烟品牌是中国烟草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现实的”。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上水平”战略的提出,卷烟品牌间竞争的重点将由规模竞争转向品牌综合竞争力的全面竞争,卷烟品牌的竞争的胜败最终还需要消费者来评判。消费者购买何种品牌的卷烟,往往受到消费者对该卷烟品牌忠诚度的影响,所以研究消费者卷烟品牌忠诚度对卷烟品牌培育至关重要,更是我国卷烟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从卷烟消费者的卷烟品牌价值观、卷烟品牌满意度、卷烟品牌倾向度、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等相关因素切入,以探索卷烟消费者品牌忠诚读对其购买卷烟的影响。运用定量方法精确研究消费者卷烟品牌忠诚度对于“品牌发展上水平”、“市场营销上水平”有重要意义。 2模型构建 线性回归模型在定量分析的实际研究中是比较常见的方法,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线性回归受到限制,比如,当因变量是一个分类变量而不是一个连续变量时,线性回归就不适应了。Logistic回归模型从19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离散型资料的分析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该模型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二元logistic模型以及其推广形式——多元logistic模型。 3.2样本的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一种测度综合评价体系是否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信度是指根据测验工具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一般而言,两次或两个测验的结果愈是一致,则误差愈小,所得的信度愈高。在问卷调查中的信度分析处于十分重要的环节,问卷设计出来后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得到一些预调查的数据,通过对预调查数据的信度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问卷设计的量表是否是真正地满足了搜集信息的需要。 本文以克隆巴赫系数来测量各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各指标内部一致性如表2所示,本研究中各指标的信度系数在0.512和0.822之间,所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可以被接受。 3.4选择“固定购买某一品牌香烟、随机购买某一品牌香烟以及阶段性固定或

顾客忠诚度文献综述

关于顾客忠诚度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客户价值选择的变迁,当今企业市场竞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是客户对其满意程度以及拥有多少忠诚的客户。客户满意是企业留住客户,并使之发展为忠诚客户的前提;忠诚客户的数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关系的研究,对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执行顾客保留策略,降低顾客流失率以及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忠诚;客户满意 一、引言 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为买方市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开始集中为对顾客的争夺。争取和保持顾客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当今企业既要不断的争取新顾客,又要努力保持现有顾客。其中顾客忠诚以其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巨大贡献成为了当今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二、顾客忠诚度的内涵 第一个明确提出顾客忠诚这个名词是科普兰德,这一概念并很快就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这一领域研究。早期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消费者的再购率、消费者从本企业购买的产品数量在他们购买的同类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消费者的购买方式、消费者对企业的口头宣传、消费者与企业关系的持久性等方面计量消费者忠诚感。Tucker(1964)首次对顾客忠诚进行了数字化的度量,他认为“顾客忠诚的最好表述是顾客的行为,顾客连续购买某一品牌产品3次,既可以认为顾客忠诚于这个品牌”。Fredrick(2001)从排他险角度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品牌忠诚定义为重复购买某一品牌,并且只考虑该品牌,而且不需要收集其他品牌信息”。Fredrick将顾客忠诚分为两类:真实的顾客忠诚和不真实的顾客忠诚,真实的顾客忠诚是来源于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的品牌承诺,而不真实的顾客忠诚则来源于顾客的惰性。他认为真实的顾客忠诚是偏向的行为反应、在一系列类似的备选品牌中选择、以及是导致品牌承诺的心理过程的函数。而不真实的忠诚的定义则是是惰性的函数。基于认知、意动、情感、和行为这四个维度,

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研究论文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4-2015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4.9) 《消费者行为学》 主讲教师:李国林 学习中心:广东深圳宝安奥鹏学习中心[21]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何晓为学号:12093552790015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中国网络购物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以某某商品为例 2、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3、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口碑营销策略研究 4、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特征研究 5、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6、中国城市青年女性消费特征研究——以某某城市为例 7、中国大学生校园消费问题研究 8、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研究 9、消费者信息收集方式的比较研究 10、基于动机冲突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1)①。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品牌理论文献综述

品牌理论的演变 英国学者彻纳东尼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获得相关的、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 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以及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为我们研究品牌传播理论及品牌网络传播理论做理论基点,并期望能够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品牌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品牌是符号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认为品牌就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产品,或者说是区别产品的记号,他们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在1960年将品牌定义为:“品牌系指一个名称 (name)、语词 (term)、标志(sign)、象征 (symbol)、以及设计(design),或是上述各项的组合,以藉此辨识出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区别”;Chematory&Mewilliam(1989)“品牌是一种辨识的图案,使其与竞争者有所差异”;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 D.Benneh,1998);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力普·科特勒〔1〕进一步分析认为:品牌是一种或一组为了辨认某个销售者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的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拥有文化象征、个性特征、利益、属性、价值体现、用户暗示等六层含义;Lynn B.Upshaw (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 (2)品牌是情感 1955年,最早对品牌进行研究的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产品与品牌》,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

品牌忠诚培养问题研究综述01

国内外关于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品牌忠诚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品牌忠诚的概念、品牌忠诚的分类、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品牌忠诚的测评、品牌忠诚的价值、品牌忠诚的建立和培养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品牌忠诚消费者行为品牌资产顾客满意 自1931年宝洁公司的麦克尔·罗伊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品牌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实业界的操作需求带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至今,品牌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品牌阶段、品牌战略阶段、品牌资产阶段、品牌管理阶段,在体验经济的到来、品牌消费者导向、关系营销的盛行、顾客关系资产的认同、品牌个性的奠基性研究的背景下,现在进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最新阶段——品牌关系阶段[1]。品牌关系包括品牌知名、品牌认知、品牌美誉、品牌购买、品牌忠诚等阶段,品牌忠诚是品牌关系的最高境界。展望今天和未来,企业用于计算价值的单位不再是商品,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忠诚。一个拥有庞大的厂房、昂贵的设备、丰富的物资的公司,并不会比一个拥有大量品牌忠诚的消费者更富有。在传统的4P营销理论的指引下,相当部分公司并不重视品牌忠诚的建立和维持,反而重视商品的交易,追求短暂的胜利。在品牌制胜的今天,营销就不应该局限于产品、定价、促销、分销这些因素上,它的责任应该是创造一个品牌忠诚导向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能创造利润的关系。为此,对品牌忠诚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上研究价值,在企业的品牌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外对品牌忠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忠诚的界定 关于品牌忠诚的概念在60、70年代存在一些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把它看作一种态度还是行为,但后来的研究大多同时考虑到了态度和行为两方面的因素。美国学者Day(1969)提出把品牌忠诚看作在强烈的内在倾向驱动下产生的重复购买行为,他区分了真正的忠诚和“引发性”忠诚,后者仅仅表现为由于环境因素而不是强烈的内在驱动引发的购买行为。Day(1969)、Lutz和Winn(1975)提出了将态度和行为结合以测量忠诚度的指标。这些与传统的“行为忠诚即品牌忠诚”是相对照的。Jacoby和Kyner(1975)进一步将品牌忠诚看作包含态度因素的重复购买行为的多纬度构成。Jacoblr和Cheshut(1978)使用“偶然性”和“必

提高顾客忠诚度的三种方法

提高顾客忠诚度的三种方法 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方法,就是设法加强他们和品牌之间的关系。高知名度、受肯定的品质、以及强而有力的品牌设计,都能协助达到这个目标。对许多行业来说,那些能直接建立品牌忠诚度的营销策略,已经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 常客奖励计划 常客奖励计划最早是由美国和英国机甲航空业者的“累计杭城计划”演变而来的。现在则普遍被各行各业所采用。这些行业包括:书店、饭店、快餐店、停车场等等。 甚至连汽车公司也采用了这招手法,例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在92年推出“通用汽车万事达卡”,消费者如果持这张卡购买通用旗下的汽车和卡车,就可获得高达6%的折扣。通用汽车在推出这张卡之后的一年半里,就发行了超过1200万张信用卡,同时在这项计划下卖出车子高达14万辆。 常客计划是留住忠诚顾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不但能提高一个品牌的价值,同时能让消费者觉得,自己的忠诚获得了回馈。 会员俱乐部 会员俱乐部的促销方法,能够进一步加强品牌和忠诚顾客之间的关系,举例来说,参加“任天堂欢乐俱乐部”的孩子们几乎都是任天堂的超级“死忠”顾客,也是任天堂举起的最大成本。 苹果电脑公司的“用户组织”,也对顾客提供技术上的协助与支持,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和“常客奖励计划”一样,会员俱乐部也能让忠实顾客们感觉到自己被重视,相较之下,常客奖励计划比较静态,范围也比较小,而会员俱乐部能让顾客有较高的参与感。会员俱乐部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管道,抒发他们对这个品牌的想法与感受,同时还可以和其他与自己有相同品牌嗜好的人分享经验。 资料库营销 常客奖励计划与会员俱乐部这两个策略,都会带来一项非常重要的副产品,就是这些常客的个人资料,包括他们的姓名、住址、职业等等。业者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针对这些特定的顾客,来进行所谓的资料库营销。 业者们可以分析这些资料,将新产品的介绍、公司的特惠专案,寄给那些比较可能回应“信箱广告”的人,而这些收到广告的人会觉得,自己受到这家公司的重视,因此,也能进一步加强和这家公司的联系。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32 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2006年33期 牌是相关事物的象征,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 (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 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自1931年美国宝洁公司(P&G)的麦克尔?罗伊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品牌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实业界的操作需求带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繁荣。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笔者根据品牌一词在使用时具体语言环境的差异,把对品牌的理解划分为三类:服务的理念、利益的源泉和进化的角度。 品牌的传统观——服务的理念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让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 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 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纵览当前国内外品牌界,对于传统品牌观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张焱、张锐,2004)。 (一)符号说 Lynn B.Upshaw(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1960)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D.Benneh,1998);Philip Kotler(1997)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从本质上说,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允诺和质量的保证。 (二)情感说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是具有创新性的,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 :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 宋旭琴1 向 鑫2 (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州 5107252、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广州 510090) 品 内容摘要: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 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这些名称和标识等会由于不同的品牌表述方式而产生差异,又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观念。本文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并对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以期能对品牌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概括,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关键词:品牌 品牌理论 品牌观念 性价值(personality),因此,品牌管理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建立品牌的个性,要创造性地运用广告资源来为品牌建设(即企业的长 期收益)投资。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Lannon和Cooper(1983)坚持了品牌创建中的情感主题,他们运用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并指出美国广告方式(其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欧洲广告方式(其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的不同特点。 (三)关系说 奥美公司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Michael Perry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如何感受一个产品,它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而滋生的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David Arnold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结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王新新(2000)认为,品牌是一种关系性契约,品牌不仅包含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还包括其他社会关系,如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关系;苏晓东等(2002)认为,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它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基于这个认识从而架构了“7200品牌管理系统(BMS)”。 (四)资源说 Alexander L.Biel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及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无形资产,其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预期未来的进账远超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其他品牌所需的扩充成本;而陈伟航则指出,品牌会渗透人心,因而形成不可泯灭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的妥善运用可以给企业带来无穷的财富;韩志锋认为,品牌是企业内在属性在外部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资源,它不仅是企业内在属性的外部环境集中体现出来的(外化的)有价值的形象标志,而且因为其能整合企业外不同资源对企业内在属性发展产生反作用,它更是一种资源。 营销谋略 Sale Stratege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分析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分析 摘要 中国已迈入品牌经济时代,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使得企业不得不在重视创新性研发的同时也将品牌视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忠诚度是衡量品牌资产价值的重要维度。如何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让消费者增加重复购买的数量和质量,让消费者保持对特定品牌的持续偏好,成为中外营销学者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影响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心理因素有很多,依恋就是一个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影响品牌忠诚的重要心理变量。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切入,尝试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品牌依恋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理,试图验证: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情感通过消费者-品牌关系(特别是其中的满意、信任、承诺维度)的中介对其品牌忠诚产生影响。本文在对消费者心理分析的基础上,为品牌营销者设计出依恋营销的操作策略,以激发消费者增加品牌消费的频率与质量,提高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忠诚度,最终提升品牌运营企业的整体绩效与竞争力。 关键词:品牌忠诚品牌关系分析

目录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分析 (1) 一、品牌忠诚的内涵及衡量 (2) 1.1中国已迈入品牌经济时代 (3) 1.2 品牌忠诚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3) 1.3品牌忠诚的重要性 (4) 1.4品牌情感营销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方面 (5) 1.5品牌关系质量成为品牌营销研究的重要视角 (6) 二、品牌满意对品牌承诺的影响 (6) 2.1品牌信任对品牌承诺的影响 (7) 2.2品牌承诺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7) 三、品牌忠诚度分析 (8) 3.1品牌忠诚度很小 (8) 3.2品牌忠诚度较低 (8) 3.3品牌忠诚度一般 (8) 3.3品牌忠诚度较高 (9) 3.4品牌忠诚度最高 (9) 四、解决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问题的培养策略 (10) 4.1克服腐朽经商理念“无商不奸”影响的对策 (10) 4.2克服盲目逐利,不顾产品质量的对策 (10) 4.3克服不注重品牌忠诚度,宣传活动的培养的对策 (10) 4.4克服缺乏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眼光的对策 (10) 五、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一、品牌忠诚的内涵及衡量 品牌忠诚是指由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等诸多营销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产生感情依赖,使其表现出对某个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有偏向性的行为反应。这种偏向性的行为反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商品或服务有强烈的偏好,进行长期地重复性地购买;其次,消费者对特定品牌有强烈的偏爱,不断地向其他消费者传播该品牌的美誉信息,极力向他们推荐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偏向性行为反应的强烈程度,即为品牌忠诚度,它反映了消费者由一个品牌转换到另一个品牌的可能性太小。一般地可用下列变量来衡量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转移效用与转移成本。品牌忠诚,就

品牌形象文献综述

1前言 生存在于生命的延续,更在于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的激发和升华,企业的生命也是如此。面对当前残酷、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更需要企业在生存中不断开拓和创造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市场竞争、品牌竞争等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在信息日益共享的“信息时代”产生了众多趋同现象,即同类商品之间的技术、服务、价格等的水平越来越难分上下。为此,作为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手段——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制胜的法宝。 品牌形象是品牌构成要素在人们心目中的综合反应,也是消费者记忆中关于品牌的所有联想的综合感知。品牌形象由品牌的内在形象和品牌的外在形象构成,其中品牌内在形象主要包括品牌产品形象和品牌文化形象,品牌外在形象主要包括品牌标识形象和品牌信誉形象。品牌形象塑造,就是指成功地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构筑、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国内外关于品牌形象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将国内外关于品牌形象相关理论、品牌形象测评、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塑造四方面的研究资料整理归纳,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品牌形象相关理论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供理论依据。在品牌形象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USP理论、多重属性模型、BI理论、比尔品牌形象理论以及我国学者罗子明的品牌形象的特性及构成理论。 (1)USP理论又称独特销售说辞理论[1],是罗瑟·里夫斯提出来的,主要应用于广告策划中。该理论在消费者是理性思维者的前提假设下认为:消费者倾向于只记住品牌的一个东西即强有力的主张或概念,并进一步认为在消费者心目中,一旦将这种强有力的主张、说辞或许诺同某一特定的品牌联系起来,就会给该产品以持久受益的地位。 (2)多重属性模型多重属性模型是消费者行为学中最常用来解释和预测个体消费者品牌偏好的理论之一。多重属性模型有许多变式,如“信念-评价模型”、“信念-权重模型”、“决定-属性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来源于费什1996年提出的“期望-价值”模型。 (3)BI理论又称品牌意象说[2],是著名广告人大卫·奥格威在1948年提出和倡导的。品牌意象说中的“意象”与“品牌形象”中的“形象”所对应的英文都是“image”,但所指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指象征性的、表现价值观念的联想。奥格威认为:同类产品的许多品牌,就其物理属性的差别而言,消费者是很难区别的;营销者主要通过广告等手段赋予品牌不同的联想来达到这一目的。只要这些联想符合目标市场的要求,它们就会赋予品

提高品牌忠诚度的策略分析

提高品牌忠诚度的策略分析 摘要 (论文代笔扣扣:2316832301)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世纪。用品牌来培育和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竞争中运用的主要策略之一。因此,品牌的竞争对于如何提高品牌忠诚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品牌忠诚度含义、价值,分析了企业建立品牌忠诚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建立有效沟通、提供优质的服务、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把满意度上升为忠诚度等方法来培育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关键词:品牌;忠诚度;策略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1品牌忠诚度的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对品牌忠诚度含义的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品牌忠诚度的价值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2品牌忠诚度存在的几个误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衡量品牌的忠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消费者重复购买次数和购物时间的长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消费者对竞争产品的态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态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4建立企业品牌忠诚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深刻的认识品牌忠诚度缺乏的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无法和消费者需求相匹配的个性化消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对消费者满意度的认识和管理极其的缺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自认为包装就是塑造品牌............... 错误!未定义书签。5提高品牌忠诚度的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满足消费者人性化的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不断地创新产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提供的附加产品要物超所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