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考纲变化解读及应变策略

上海高考语文考纲变化解读及应变策略
上海高考语文考纲变化解读及应变策略

上海2009年高考语文考纲变化解读及应变策略

“步点”简明“落点”清晰

由于参加2009年上海市高考的应届学生全部统一使用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试验教材,2009年上海市语文科高考《考试手册》在总体保持原有内容基础上,在“考试内容”和“考试细则”等方面及时作了适当调整,出现了一些“变点”。总体的感觉是变动的“步点”简明,考点清晰、具体,易于找到相应的“落点”,也便于采取相应的复习策略。“步点”简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试目标”的表述,将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对学生的测试,表述为“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应用等方面测量考生能力”,更显直接;二是“考试细则”中将“类型”和“示例”结合在一起,统一在“题型”中分别加以说明,更为紧凑。“落点”清晰主要在“考试内容”部分的考点较为具体。

主要“变点”有哪些

较大的“变点”如下:在“识记与理解”中主要有以下六项:

“1.1写出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文学和文化常识。”这标明了考查范围,是所使用的教材中出现过的内容,不仅是所学课文篇目的作家作品,还包括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是新增的扩大部分,这一考点的主要内容有著名作家的艺术风格,著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著名作品的体例,古代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和各类散文的特点及分类,现代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的特点及分类等。

“1.2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词语的意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某一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是确定的,要确定它必须读懂文章内容,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它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的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义项。这种“词语”往往是文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对文章结构其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等。

这个考点要求我们能够把握指代词和临时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正确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确定义项,能够辨析文中的近义词和同义词的细微差异。

“1.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语法是用语言材料(词、短语)构造句子的规律。词语和短语应该怎么用,句子应该怎么造,都有一定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法知识包括词类、短语和句子等方面的知识。如: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分类的目的在于指明各类词的用法,说明语言的结构规律。现代汉语共有12个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为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上为虚词)。实词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这一知识点要求我们要了解词的分类及其相关的语法功能。

“1.5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常见”是考查范围。所谓“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主要指常用词和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的频率的角度讲的;从词义的角度,又应当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理解”、“意义”,这是考查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它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对文言实词来说,就是要能识别和掌握通假字,理解和掌握古今异义,掌握一词多义,能辨析和把握偏义复词。好在在“附录”部分已列出“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科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其中高中160个,初中140个,使复习有迹可寻。

对文言虚词来说,关键是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就是具有在阅读材料时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懂得并加以解释的能力。常见的文言虚词有: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焉、也、以、已、矣、因、犹、于、与、哉、则、者、之等。“1.6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理解”提高了考查的要求。“常见的文言词法”主要指的是词类活用,一般由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动词等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等的意动用法)。要做到能识别,会翻译。理解“句式特点”不仅要求能判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而且在翻译句子时要体现出句式特点。“1.7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和意译,并达到翻译的标准——“信”、“达”、“雅”。而“解释”的要求较低,主要要求意译——译出原文大意,侧重“达”——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应对策略:以“本”为“本”,以“死”求“活”

现代文复习应适当突出基础知识的复习,做到:能够掌握词类的特点;能正确使用词语,掌握常见单句和复句的基本结构;能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能分析一般单句和复句的层次;能识别常见修辞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注意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把提高在具体语境下正确使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内容。

文言文复习总的原则应该是“以本(课本)为本,以死求活”,就是要把高中课本中的文言知识作比较全面的梳理,同时兼顾初中课本,按文学和文化常识、300个常见实词义项、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项目分类进行细化整理,归纳时要注意理解并掌握文言知识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适当涉及课外阅读,最好选择近十年上海市语文高考试题和全国、外省市高考试题,通过有目的的训练,检测并巩固所学、所得。

文言实词:掌握其主要规律,一词多义的规律是它的各个义项间都有一定联系;古今异义的特点是文言实词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情况阅读时要按两个单音节处理;通假字遵循“同音替代”的原则,通假字与本字或完全同音或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最好在整理时细心揣摩,能记住典型的例句。

此外,还应掌握其基本解题方法,学会推断词义: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借助成语来推断;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借助整齐的句式来推断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其意义;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语的意义等。

文言虚词:要熟记常用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文言句式:记住文言特殊句式的四种类型和各句式的主要标志;用“直译法”进行判断,先直译,再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句序或补出省略成分,然后看调整的或补出的词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据此判断其句式。

词类活用:结合句意,看它用一般的意义去理解是否通顺,如不通顺就可能是活用;结合句意,看词性是否有变化,有变化就是活用;看词语的词义有没有增加,增加了就是活用。

2017上海高考考纲

2017届上海高考数学考纲分析与解读 2017-02-23 分类:高考数学作者:Ada徐阅读:70782 一、数学科目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具体为:(1)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2. 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灯基本教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3、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以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 (2)逻辑推理能力 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3)运算能力 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空间想象能力

1、能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和相互关系; 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5)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 3、能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4、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 5、能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能正确地表述过程和结果。 二、试卷结构: 1. 题型 整卷含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填空题和选择题占总分的50%左右,解答题占总分的50%左右。 2.考试目标和内容占总分的比例 按测量目标划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占40%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占40%左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占20%左右。按课程内容划分,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占65%-70%,图形与几何占30%-35%。 3.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布在各题型当中,且它们的分值原则上分别占总分的30%、50%、20%左右——个人经验预估。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doc

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咏史饮酒·其五 作者:左思【魏晋】作者:陶渊明【魏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最后一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香菱学诗) 【高一上】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旁宫赋最后一段)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第一段)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汇总-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汇总: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对于上海的考生们来说,高考语文默写题型是必考题,因此要掌握高考提纲要求的背诵篇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一) 1、论语十则(《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上海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上海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上海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附录:教材章节目录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数学科高考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是2012年全日制高中阶段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报考理工农医类、文史类各专业的选拔性考试。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高等学校根据学生成绩,按计划、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考试目标 考察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 三、行为目标 1. 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1 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 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与概率统 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知识。

1.2 领会几何、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 模、概率、统计以及化归、数形结合、分 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掌 握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和等价转换 等基本数学方法。 1.3 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画 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以及文字 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 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器进行有 关计算。 2. 逻辑思维能力 2.1 能从数学的角度有条理地思考问题。2.2 具有对数学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分 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论 证的能力。 2.3 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能合乎 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4 会正确而简明的表述推理过程,能合理 地、符合逻辑地解释演绎推理的正确性。 3. 运算能力 3.1 理解数和式的有关算理。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上海市2021届高考数学考点全归纳

2021上海高考数学考点笔记大全 1.上海高考数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 难点:函数、数列、圆锥曲线。 2.上海高考数学考点: (1)集合与命题: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命题、充要条件。 (2)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3)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的零点、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4)三角比与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万能公式、辅助角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反三角函数、最 简三角方程。 (5)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线性运算、三点共线、坐标运算、数量积、三角形“四心”及其应用。 (6)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法、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与运算、无穷等比数列。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方向向量、法向量、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圆锥曲线方程:椭圆的方程、双曲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中点弦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参数方程。 (9)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与球面距离、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向量。 (10)排列、组合: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概率与统计:古典概型、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独立事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12)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复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计算、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13)矩阵与行列式初步:二元线性方程组、矩阵的基本运算、二阶行列式、三阶行列式、对角线法则、余子式与代数余子式。 (14)算法初步:流程图、算法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及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及2017年复习建议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 况纵览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 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 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 有较强的针对性; 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 实水平。 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年份试卷选材内容考查点 2012全国卷《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2013全国Ⅰ卷《〈老子〉的年代》①分析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全国Ⅱ《试论中国风文化的“历史素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 合文中 卷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 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层涵义》度。 2014全国Ⅰ卷《美的奥秘》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理解文章重要内 容;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 全国Ⅱ《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卷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2015全国Ⅰ卷《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全国Ⅱ卷《艺术是什么》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 度。 2016全国Ⅰ卷《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全国Ⅱ《塞壬的歌声》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卷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全国Ⅲ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 卷史》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 共9分。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 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从近五年考查的篇目 看,社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本只是偶尔出现。 2014年,全国I卷是文艺论文,全国II卷是史学论文; 2015年和2016年,全国I卷是史学论文,全国II卷是文艺论文; 2016年全国II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 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 的金融特点。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 :如U=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4.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逆否命题 否命题?逆命题 5.充分必要条件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P ? p 是q 的必要条件:q P ? 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 6.复合命题的真值 ①q 真(假)?“q ?”假(真) ②p 、q 同真?“p ∧q ”真 ③p 、q 都假?“p ∨q ”假 7.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M, p(x )否定为: ?∈M, )(X p ? ?∈M, p(x )否定为: ?∈M, )(X p ? 二、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0>a ,02 =++c bx ax 有两实根βα,)(βα<,则 02<++c bx ax 解集),(βα 02>++c bx ax 解集),(),(+∞-∞βα 注:若0a 情况 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a x a a x <<-?a x a x >或a x - 0) () (>x g x f ?0)()(>x g x f ?>)()(x g x f a a )()(x g x f >(a >1) ?>)(log )(log x g x f a a f x f x g x ()()() >

上海高考考纲

上海高考考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2017届上海高考数学考纲分析与解读 一、数学科目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具体为:(1)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2. 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灯基本教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3、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以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 (2)逻辑推理能力 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3)运算能力 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空间想象能力

1、能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和相互关系; 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5)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 3、能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4、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 5、能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能正确地表述过程和结果。 二、试卷结构: 1. 题型 整卷含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填空题和选择题占总分的50%左右,解答题占总分的50%左右。 2.考试目标和内容占总分的比例 按测量目标划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占40%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占40%左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占20%左右。按课程内容划分,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占65%-70%,图形与几何占30%-35%。 3.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布在各题型当中,且它们的分值原则上分别占总分的30%、50%、20%左右——个人经验预估。

上海高考语文课内背诵篇目整理

上海高考语文课内背诵篇目整理 第一册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二册 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9.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0.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1.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2.塞下曲(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13.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及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及2017 年复习建议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 纵览2019 到2016 五年全国卷试题 均没有多大变化; 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 看, 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 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2016 年到2019 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 分,共9分。 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 字左右。从近五年考查的篇目看,社 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本只是偶尔出现。 2017 年,全国I 卷是文艺论文,全国II 卷是史学论文; 2015 年和2016 年,全国I 卷是史学论文,全国II 卷是文艺论文; 2016 年全国III 卷兼顾文学与史学。 2017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7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 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 在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

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要将各选 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2019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上海统一考试 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 1.已知集合()(),3,2,A B =-∞=+∞,则A B =I ________ 2.已知z C ∈,且满足 15 i z =-,求z =________ 3.已知向量()()1,0,2,2,1,0a b ==r r ,则a r 与b r 的夹角为________ 4.已知二项式()5 21x +,则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为________ 5.已知x 、y 满足002x y x y ≥??≥??+≤?,求23z 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6.已知函数()f x 周期为1,且当()201,log x f x x <≤=,则32f ??= ??? ________ 7.若,R x y +∈,且123y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n n S a +=,则5S =________ 9.过曲线24y x =的焦点F 并垂直于x 轴的直线分别与曲线24y x =交于A B 、,A 在B 上方,M 为抛物线上一点,()2OM OA OB λλ=+-,则λ=________ 10.某三位数密码,每位数字可在0—9这10个数字中任选一个,则该三位数密码中,恰有两位数字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11.已知数列{}n a 满足()1N *n n a a n +<∈,若()(),3n n P n a n ≥均在双曲线22 162 x y -=上,则1lim n n n P P +→∞=________

最新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数学(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数学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考试。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二、考核目标、要求与等级 (一)考核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全面考察和评估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和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的检测考试。 (二)考核要求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数学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教学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其含义如下: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能记住和识别数学符号、图形、定义、定理、 公式、法则等有关内容,并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模仿,进行直接应用。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能运用所学知识按基本的模式与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4)综合运用: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基本属性,能熟练运用有关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综合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熟练掌握,综合解决问题等。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科目 (完整版)

高一第一册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高一第二册 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1、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框架及考点分布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框架 及考点分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框架及考点分布 选者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6题约16%) 1.识记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并纠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诗词阅读(13题约4%) 非选择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5题约19%) 1.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 (因、于、与、则、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份省略、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3.分析综合 ①筛选文中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二、现代文阅读(4题约11%) 1.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曰10%) (一)文学类 1.分析综合 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②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②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③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作评价 3.探究 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②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③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作评价 (二)实用类 1. 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中结构,概括中心 ③分析文本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 鉴赏评价 ①评价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判断 3. 探究 ①从不用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 四、写作 1.等级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本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畅,结构完整⑥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解释内在因果、观点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

(完整)2018年上海高考考纲数学学科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数学科目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学科目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依据的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应该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2018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宄能力。具体为: I.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1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 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1,2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纳、 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I. 3 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 以及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 器进行有关计算。 II.逻辑推理能力 II.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II.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III.运算能力 III.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ni.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IV.空丨司想象能^3 IV. 1 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IV.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V.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V.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 关数 学问题。 V.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

上海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全

高一第一学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西晋?左思《咏史》 4、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古体诗)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高一第二学期 4、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北宋?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nèn)凝愁。 6、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整体稳定 20xx年上海中考语文卷仍分为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作文四个基本板块。徐传胜老师用“守规则”来形容本次中考语文试卷整体特点。他认为,试卷题型稳定,符合中学语文教学与考纲的基本要求,没有偏题、怪题、冷题,给人一种亲和感。如文言文默写、阅读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常规题型,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试卷考点分布合理,题干淡化概念,化静态为动态,注重能力考查。如18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答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注重传统文化传承 文言文课外选文没有选择叙述性的故事,而是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了人世的哲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种切身反思的寓言写法,从先秦诸子一直延续至今。这样的选文能激发学生对古老智慧的阅读兴趣,更好地从古代典籍中吸取人生的养料。试卷的命制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突出了“文以载道,以德教化”的思想。比如《十七岁那年的单车》在“青春期的逆反、代沟、冲突”后回归温暖的“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的传统观念。 选材贴近生活

现代文阅读板块《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这篇说明文贴近现代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事物。《十七岁那年的单车》是一个文学类文本,虽然描述的是北方农村生活,但考生在年龄体验和心灵体验上都能够产生共情。教考一致,考点与知识点匹配,学生能够进行生活还原、经验还原,与初中的教学实际是一致的。 选材的文字具有品读性,出现了不少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品读文字,寻求文本依据,注重对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如18题“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23题“说说结尾的妙处”、26题要求补写倡议书等试题的设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积累、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试卷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文化积累、理性思考等多方面语文素养,既体现了中考的基础性,又不乏一定的选拔功能。 综合运用板块中,关于博物馆的选文富有都市气息,贴近生活,有亲近感。试题要求学生为博物馆选择宣传语、为倡议书补充内容,强调学以致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文题有亮点 今年上海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为: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今年的作文题目有亮点,能有效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究竟是指“怎样”?“种子是怎样的种子”?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