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统计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

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归纳推断法:分为归纳和推断。

归纳: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

推断:指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判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推理方法。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总体必须具有同质性,这是形成总体的基础。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统计标志:简称标志,它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文字描述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数字表示。标志值。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都是数值表示,指标值。

统计数据:是对所考察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对于不同现象,能够计量的程度是不同的。截面数据:指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时间序列数据:指在不同时间上所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动态数列(时间序列):由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排列而得出的一组数据。

面板数据:是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数据集。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变量值:离散变量取整数,连续变量有小数点。

统计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

流量: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数量,具有时间量纲。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表示现象在某一点的状态,不具有时间量纲。

第二章

统计调查:作为统计工作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根据研究的目的或任务,采用适当的、科学的调查方法,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各项资料的过程。

原始资料:也称初级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直接向总体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

次级资料:也称间接资料、第二手资料,是指经过加工整理,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资料。

统计报表制度:是基层单位和主管机关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和报送程序,定期向上级机关和国家报告自身基本情况、计划执行情况和重要经济活动情况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专门调查:为了一定目的,研究某些专门问题所组织的一种调查方式。(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全面调查: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

非全面调查:抽取被研究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非全面统计报表)

经常调查:指随着调查对象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进行调查登记,以了解事物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

一次性调查:指间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对事物的变化进行一次调查,用以了解事物在一定时间点上的状态。

直接观察法:由调查人员道现场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直接点数和计量。

报告法:报告单位利用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作基础,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料。

调查对象:就是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即调查总体。是由许多性质相应的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总体单位,也即所要登记标志原始、直接的承担者。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承担着。填报单位:则是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

调查项目:是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它完全是由调查对象的性质、调查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调查方案的核心市调查表的设计。

调查时间:市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调查期限:指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讫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

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

普查:市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重点单位:是指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比重的那些单位。

典型调查:就是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由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统计报表:是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发表调查:是指通过印发调查报表来达到定期或不定期地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问卷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按调查问卷所提的问题和给定的选择答案进行回答的一种调查形式。

访问调查:是按所拟调查事项,由计划地通过访谈、询问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来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它也是调查的一种基本形式。

电话调查:是指调查者通过查找电话号码簿,用电话向被调查者进行询问,以达到搜查调查资料目的的一种调查形式。

留置调查:指采用由调查者将调查表或调查问卷面交被调查者,并说明调查目的和要求,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回收的一种调查形式。

日记调查:是指向被调查单位或被调查者发放登记簿或账本,由其逐项记录,再由调查人员定期收集、整理、汇总的一种调查方式。

文案调查:也称二手资料应用,它是指搜集、取得并利用现有的有关资料,对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一种调查形式。

第三章

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得以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内在差异,按照某一标志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或若干组的统计整理方法。也可以说,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中性质

相同的单位归并在一起,性质不同的单位区分开来。

品质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将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

数量标志分组:就是将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将总体划分成若干数量各异的组。

简单分组:又称单一分组,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

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又称次数分布或频数分布。

品质分配数列:是指如果总体按品质标志分组就形成品质分配数列。

变量分配数列:是指如果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就形成变量分配数列。

统计表:就是用来表现统计资料汇总整理结果的汇总表,它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形成的左右两侧无边先的开口表式。

简单表:是指表的主词未经任何分组,仅罗列总体各单位名称,或仅按时空顺序简单排列的统计表。

简单分组表:是指主词仅按一个标志进行简单分组的统计表。

复合分组表:是指表的主词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注进行复合分组的统计表,又称复合表。

第四章

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对总体从数量上进行总括性描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绝对数。

时期指标:反映了在某一段时间(时期)内发展累计的总数量。

时点指标:则反映了某一时刻(时点)瞬间的总量。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特征表明实物规模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

货币单位: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物质财富或者劳动成果的一种价值量计量单位。

相对指标:也称相对数,就是将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的结果。

有名数:是当分子分母计量单位不一致时,形成分子计量单位和分母计量单位结合使用的情况,用来表明事物的密度、普遍程度和强度。(人口密度、电脑普及程度)

无名数:一般是抽象化的数值,即以分母为某种基数来表现分子相对大小。具体表现为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用百分数表式。

结构相对指标:由同一性质基础上各种有差异的部分组成,结构相对数就是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反映了同一总体中不同组成部分指标数值的比例关系。

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件下的两个相同指标作静态对比而得到的,反映在不同空间范围或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一般是两个相对指标或者平均指标进行对比。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指标的对比,用来反映事物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标。

动态相对数:是用来比较相同空间的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对比,反映随着时间的变化,指标的变动情况,实际就是发展速度。

集中趋势:处于较大和较小两个极端的变量值发生的频数一般比较少,而大部分变量值都集中发生在某个相对较小的区域中,使全部变量值呈现一种趋向中间变量值的内部趋势。

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某一变量值的具体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算数平均数:又称均值,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使用最广泛地一种集中趋势测度指标。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先计算变量值的倒数,然后求倒数的算数平均数,最后对这个倒数平均数求倒数。

几何平均数:是对变量值连乘后再开项数次方求出的。

中位数:是位置平均数中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总体个单位标志之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之就是中位数。

众数: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能直观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是使用最普遍的位置平均数之一。

标志变异指标:经济统计中,离散趋势表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程度的大小,或者分布的均匀性。主要有:极差、四分位数、平均差、方差、变异系数(离散系数)。

极差:一种最简单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方法。

平均差:就是离差绝对值的算数平均数,计算包括了所有的变量值,因而有较充分的代表性。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算数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平均数。

时间序列(动态数列):是指将某一系列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数列。

绝对时间序列:这是由一系列同类的总量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各个时间达到的绝对水平及发展变化情况的数列。

时期数列:是由时期指标形成的,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都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时点数列:是由时点指标形成的,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都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间点上所达到的状态或水平。

相对数时间序列:是将一系列同类相对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是将一系列平均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指标数值,以反映现象在各个不同时期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它是计算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增长量: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适量,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水平。

平均增长量: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从广义来说,它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即是租期增长量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反映现象平均增长水平。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相对比而求得,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可以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求得,通常用百分比或倍数表示。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那个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平均增长速度:是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叙事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逐期平均增长变化的速度。

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受到季节交替、生产条件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每年重复出现的由规律性的周期变动。

统计指数:简称指数,广义的煮熟是指用来测定一个变量对于一个特定的变量值大小的相对数;狭义的指数是指因不用度量而不能直接加总的多种事物在不同时间对比的综合相对数。指数:一般是两个同类统计指标在时间上的动态对比。

数量指标指数:是根据数量指标计算的,是表明总体单位数。规模等数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质量指标指数:是根据质量指标计算的,是表明总体单位水平、工作质量等质量指标的变动的相对数。

静态指数:指同一指标在同一时间的同一经济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分别反映现象在地区之间的比例变化和经济计划的完成程度等,它实质上就是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和比较相对数。动态指数:是指同一总体的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欢动速度的相对数。

定基指数:是在一个指数数列中,按照某一固定的基期所编制的指数,即定基指数的基期是固定不变的。

环比指数:是指在一个煮熟数列中,各期指数都以它前一期作为基期所编制的指数,即环比指数的基期报告期的变化而变化。

综合指数: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在总量指标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被研究因素以外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被研究因素的变动,这样编制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它是在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综合指数中,固定质量指标因素,只观察某一数量指标因素的变化情况。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是在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综合指数中,只观察某一质量指标因素的变化情况。

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的。

因素分析法:在综合指数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

指数体系:广义的是指由若干个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由于现象之间的联系时多种多样的,因此指数间相互联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狭义的是指不仅经济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因素分析法:是指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抽样推断法包括抽样调查和抽样推断。

抽样调查:指按照随即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观察,获得各项数据。抽样推断:是进一步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根据抽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对研究对象即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判断,达到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认识。总体:又称母体,是所要认识的对象的全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样本: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代表该总体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全体。

总体指标(总体参数):根据总体各个单位的变量值或标志值计算的、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

抽样估计的误差:是以样本指标(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指标(总体参数)是产生的误差。登记性误差: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登记、计算机录入、汇总、计算等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难以避免。

代表性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结构和总体结构不一致而使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从而样本指标(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指标(总体参数)是所产生的误差。

偏差:是指调查研究者违背了随机原则而使样本结构偏离总体结构,所产生的估计误差。主观故意造成。可以避免也应该避免。

随机误差:是指在遵守了随机原则的前提下,由于变量的随机波动而使样本结构异于总体结构而产生的估计误差。难以避免,可以控制和估计。

抽样分布:就是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它是对总体参数做区间估计的前提条件。

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样本统计量或样本指标(样本平均数、样本比率等)的标准差。

点估计:就是一样本统计量(样本指标)直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指标)。

区间估计:就是样本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一个随机区间,使该区间以一个给定的概率包含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或总体指标。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N个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单位做样本,使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的可能性被抽中。

类型抽样(分层抽样或分类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照某个标志分称若干类或组,然后再各类中直接随机抽取样本单位,可见它是统计分组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结合体。

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把总体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抽取样本单位。

整群抽样(分群抽样或集团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每个组称为一个群,把每一个群作为一个抽样单位,整群地进行抽样,然后再被抽中的群内进行全面调查。

第八章

函数关系:指变量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值是固定的,当自变量取某一个值时,因变量就有一个完全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并且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形式反映这种关系。

相关关系:指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不严格的非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系。

单相关:也称一元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复相关:也称多元相关,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一个因变量与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复杂依存关系。

偏相关(净相关):当研究因变量与两个自变量的相关时,如果把多余的自变量看做不变,只研究其中某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线性关系(直线关系):这种关系近似的表现为一条直线。

非线性关系(曲线关系):这种关系近似的表现为一条如抛物线、指数曲线、双曲线等等。正相关:指相关变量之间呈相同方向的变动,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的是指也相应增加(或减少)

负相关:指相关现象之间,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减少(或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则增加(或减少)。

完全相关:即函数关系,是指链各个变量之间,其中一个变量的数值变化由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变化所唯一确定的。

无相关:也称不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彼此不影响,其是指变化各自独立。

不完全相关:是指变量之间的关系介于完全相关和无相关之间,(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是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

简单相关系数:就是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和方向的统计分析指标。

判定系数(可决系数):是对估计的回归直线拟合优度进行度量的重要指标。

判定系数R的平方:便是测定回归直线拟合优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估计标准误差则是反映回归方程代表性与精确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第九章

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上一个枞横交错、极其复杂的网络般经济活动的有机整体。

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1001自考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50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位被国际统计学界称为“统计学之父”?( D ) A.威廉·配第政治算术 B.康令国势 C.帕斯卡数理统计学派 D.凯特勒 2.下列数据中,计量精度最差的数据是( A )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观测数据 3.下列哪项不是 ..问卷调查的特点(B ) A.通俗易懂实施方便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 4.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 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5.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6.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D )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 A.10% B.90.9% C.100% D.110% 8.第一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第二批不合格率为1.5%,第三批不合格率为2%,第一批产品占总数的35%,第二批 占40%,则这三批产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为( A ) A.1.5% B.1.45% C.4.5% D.5.1% 9.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 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C )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间不能预料到什么值的变量。 2.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5.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 7.概率: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 8.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 9.参数:又称为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统计量:样本的那些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特征值。 第二章统计图表 1.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整理、归类、排列、填写在内的一种表格形式。一般由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组成。 2.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称为数值轴。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组成。 3.简单次数分布表: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 4.分组次数分布表: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划归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 5.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1)求全距 (2)定组距和组数 (3)列出分组组距 (4)登记次数 (5)计算次数 6.分组次数分布的意义: (1)优点:A.可将杂乱无章数据排列成序,以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B.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2)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从而依据这样的统计表算出的平均值会与用原始数据算出的值有出入,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7.相对次数分布表: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数来表示次数 8.累加次数分布表: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加在一起。最后一组的累加次数等于总次数。 9.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统计学概论试题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50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 A.480 B.420 C.450 D.460 4.比较相对指标是( ) A.现象在时间上数值的对比 B.现象在空间上数值的对比 C.现象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 D.现象内部的部分与部分的对比 5.某校学生人数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8%,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15%,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8%,则2004-2007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 A.8%+15%+18% B.8%×15%×18% C.(108%+115%+118%)-1 D.108%×115%×118%-1 6.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7.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8.相关系数R的数值( ) 05087# 统计学概论试题第 1 页共4 页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统计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 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归纳推断法:分为归纳和推断。 归纳: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 推断:指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判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推理方法。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总体必须具有同质性,这是形成总体的基础。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统计标志:简称标志,它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文字描述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数字表示。标志值。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都是数值表示,指标值。 统计数据:是对所考察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对于不同现象,能够计量的程度是不同的。截面数据:指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时间序列数据:指在不同时间上所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动态数列(时间序列):由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排列而得出的一组数据。 面板数据:是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数据集。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变量值:离散变量取整数,连续变量有小数点。 统计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 流量: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数量,具有时间量纲。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公式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学习指导 统计学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检验领域。本章首先介绍统计学的含义和应用领域,然后介绍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来源,最后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如下表所示。 概念: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的其他应用领域。 概念: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不同数据的特点。 概念: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概念: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二手数据的特点。 概念:抽样调查,普查。 数据的间接来源。 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方案的内容。 概念。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统计数据的质量。 概念:总体,样本。 概念:参数,统计量。 概念:变量,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 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 二、主要术语 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 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22.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 23.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 四、习题答案 1.D 2.D 3.A 4.B 5.A 6.D 7.C 8.B 9.A 10.A 11.C、12.C 13.B 14.A 15.C 16.D 17.C 18.A 19.C 20.D 21.A 22.C 23.C 24.B 25.D 26.C 27.B 28.D 29.A 30.D 31.A 32.B 33.C 34.A 35.A 36.A 37.D 38.B 39.B 40.C 41.C 42.D 43.C 44.D 45.A 46.B 47.C 48.A 49.C 50.D 51.A 52.C 53.D 54.A 55.B

自考统计学概论05087总复习

自考统计学概论05087总复习 05087统计学概论总复习 之一 简答题 , 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二者的关系。 ,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 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 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什么是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有什么意义, , 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 什么是变量,他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 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举例说明。 , 什么是流量、存量,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 统计调查有何作用, , 统计调查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特点和适用场合。, 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 , 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 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 统计表分为哪几种, 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 什么是统计分布, ,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 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 相对指标有什么作用,

, 平均指标有什么作用, , 为什么说算术平均数是最基本平均指标计算方法, , 强度相对数和平均指标有什么区别, ,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说总量指标是基础指标, , 什么叫时间序列,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 , 时期数列和时点序列有什么区别, , 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有什么关系, , 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说说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础思路,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 测定长期趋势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测定的目的是什么, , 实际中如何根据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的数量特征来来判断合适的趋势方程的形式, , 影响时间序列指标数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模型有哪些, , 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作用是什么, , 统计指数有哪些分类, , 统合指数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试就社会经济现象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其作用是什么, , 编制统合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问题, 它有哪些形式, , 什么是平均指数, , 试述平均指数与统合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 什么是指数体系,它与因素分析有什么关系,

统计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总体:指在同一组条件下所有成员的某种状态变量的集合;或者说是某一变数的全部可能值的集合;或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个集团. 样本:从总体中取出来用作分析、研究的个体称样本。 随机样本:总体中的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为样本单位,由这种方法抽得的样本叫随机样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出一个部分;等概率抽取的样本。)随机抽样: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体在每一次抽样中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取为样本。 复置抽样: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在每次抽样中都有同等的概率被取为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样本中变量的个数.) 观察值:每一个体的某一性状测定值叫做观察值。 变数:若干有变异的观察值叫随机变数,简称变数。 连续性变数:指在任意两个变量之间都有可能存在只有微量差异的第三个变量存在,这样一类变数称为连续性变数. 间断性变数:只能取整数的一类变数。 参数:由总体获得的代表总体的特征数.(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如μσ .)统计数:由样本获得的代表样本的特征数。(描述样本的特征数。) 数量资料(数量性状资料):以测量或称重的方式获取的试验资料称为数量资料。 计量资料、质量性状资料 次数资料:凡是试验结果以次数表示的资料称为次数资料。 算术平均数、众数 几何平均数:变量对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反对数, (lg) lg Y G n = ∑ 调和平均数: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反倒数, 1 () n H Y = ∑ 中位数:将变量顺序排列,处在中间的变量称中位数,计作M d。极差:一组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极差. 方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对于总体 ()2 2i Y N μ σ - = ∑ ,对于样本 2 2 () 1 Y y s n - = - ∑ 。 (描述变量平均变异程度的统计量.定义为 2 1 2 () 1 n j j Y y s n = - = - ∑ 。) EMS:期望均方,是对均方MS的期望值。 标准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总体标准差: () N Y ∑- = 2 μ σ ,样本标准 差: () 1 2 - - = ∑ n y Y s .(变数的平均变异量.) 标准误:统计数变异度的度量,12 y y y s s - == 。(统计数的标准差。)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9.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10. 误差(error):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1.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2.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13. 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间的差别。由于观察单位通常即为观察个体,故变异亦称为个体变异(individual variation)。 16. 平均数(average):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等。 17.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或不规则分布资料和开口资料。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值。当n 为奇数时,M=X (n+1)/2;当n 为偶数时,M=[X n/2+ X n/2+1]/2。 18.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小于Px 小,有(1-x%)的观察值大于Px 。 19.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100%X s/CV ?=,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0.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在n 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22. 概率(probability):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 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 ,这个常数p 就称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 来表示。 23.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总体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ρ表示,而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取值范围均为[-1, 1]。 25.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直线回归方程Y ?= a+b X 的系数b 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26.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也称为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医学上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99%等等,最常用的是95%。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确定包括95%的人的界值。 28. 统计推断(statistic inferenc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29.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σ称为标准误。 30.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它包括两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对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又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33. 95%可信区间含义:如果重复若干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有95个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5个未估计到总体均数。 34.Ⅰ类错误(type Ⅰerror):统计学上规定,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35.Ⅱ类错误(type Ⅱerror):统计学上规定,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6.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有差别,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37. 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38.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x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 、u 检验、方差分析。 39.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0.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1.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 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 ):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 ):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自考2011统计学概论习题

2010年《统计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 B、收入 C、电话号码 D、体重 2.要了解在杭高校的学生的视力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每个学生 B、每个学生的视力 C、每个学校 D、每个学校的所有学生 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个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C、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质量指标或数量指标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 4、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5.政治算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威廉.配第 B、阿亨瓦尔 C、凯特勒 D、康令 6.在对某高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中,不变标志是( ) 。 A、性别 B、学校名称 C、年龄 D、身高 7.下列各项属于存量的是()。 A、出生人数 B、期初资产额 C、国民收入 D、最终消费 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9.统计表从内容上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填表人 B、表头、表身和表脚 C、主词、宾词 D、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 10.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11.具有统一规定的表式、指标、报送程序和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报表 12.杭州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3.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4.有意识地选取了100亩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都不对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采取计量尺度,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按统计数据收集方法,观测、实验数据;按被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截面、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有限总体指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如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一批待检查的灯泡。无限总体指总体包括的元素是无限不可数的,如科学实验中每个试验数据可看做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无限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 5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国民经济统计学概论-自考复习真题荟萃冲刺预测卷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调查各品牌电视机的质量和市场占有份额,下列标志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经营方式 B. 销售价格 C. 使用用途 D.销售量方式 2.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 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3.“成绩”60分、75分、92分、93分() A.这是4个变量值 B.这是4个指标 C.这是4个变量 D.这是4个指标值 4.我国2008年末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这两个指标是()A.时点指标 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 时期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5.某企业计划本月产品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2%,则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97.14% B. 40% C. 103.16% D. 96.94% 6.甲、乙两车间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8件和15件。若两个车间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变,但甲车间工人数占两车间工人数的比重下降,则两个车间工人劳动生产率()A.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8名研究生的年龄分别为24,21,22,28,26,24,22,20岁,年龄中位数为()A.24 B. 23 C. 22 D . 21 8.某地区某年末城市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是16和27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4和8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A.城市大 B. 农村大 C. 城市和农村一样 D.二者不能比较 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 A一半 B一倍 C 三倍 D四倍 10.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居民收入和商品销售量 B.居民收入和银行储蓄额 C.个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 D.物体下落速度与下落时间 11.已知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指出下列哪一个回归方程肯定是错误的()。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

名词解释 一、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使用文字来表述的。 二、顺序数据(ran k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三、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 )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四、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的抽取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法被称为系统抽样。 五、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是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的,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取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六、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七、四分位数(quartile)也称四分位点,他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四分位数是通过3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为4部分,其中每部分包括25%的数据。 八、离散系数也成为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s s v x = 离散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九、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 )是用来描述在一指定时间范围内或在指定的面积或体积之内某一事件出现的次数的分布。 十、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设从均值μ、2σ(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 的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 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2σ/n 的正态分布。 十一、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在区间估计中,有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其中区间的最小值称为置信上限。 十二、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t level)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或风险,其实这就是前面所说假设检验中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它是由人们根据检验的要求确定的,通常取0.05α=或0.01α=,这表明,当做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概率为95%或99%。 十三、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 A )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十四、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十五、回归模型(regression model )对于具有线性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用一个线性方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 和误差项ε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 十六、点估计 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 的一个特定值0x ,求出y 的一个估计值就是点估计。点估计可分为两种:一是平均值的点估计;二是个别值的点估计。 十七、时间序列(time series )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序列。 十八、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 )是通过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t+1期的预测值等于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t 期的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十九、指数,或称统计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一种重要统计方法。指数是测定多项内容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这个概念中包含两个重点:第一个要点是指数的实质是测定多项内容;指数概念的第二个要点是其表现形式为动态相对数,既然是动态相对

1110自考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范文

浙江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50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级别 D.工资收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C)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宾词) C.横行标题 D.纵列标题 4.某企业今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而实际却提高了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D) A.5% B.50% C.-5% D.95.45% 5.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A)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分配数列 D.平均数数列 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 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7.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 A.可以避免的 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 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 8.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C) A.同一个问题 B.不同的问题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 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 9.从部门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可得到部门增加值,这种计算增加值的方法叫(A) A.生产法 B.分配法 C.使用法 D.中间产品法 10.职工总平均工资增长3.5%,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C) A.18.5% B.119.03%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第一章导论 统计学: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教育统计学:专门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数学推论,找出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描述统计: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如制表、绘图),并计算其各种代表量数(如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量数等),其基本思想是平均,如在集中量数中将原始数据进行平均,在差异量数中将离均差进行平均,在相关量数中将积差进行平均等等。 推断统计:又称抽样统计。它是根据对部分个体进行观测所得到的信息,通过概括性的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去推测相应团体。换言之,就是根据已知的情况推测未知情况。 实验设计:研究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获得观测资料,如何更正确、更经济、更有效地达到实验目的,以揭示试验中各种变量关系的实验计划。 统计常态法则: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样本,差不多可以保持总体的特征。这种样本特性保持着总体特性的现象叫做统计常态法则。 小数永存法则:第一个样本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在其他样本中也会存在,这就是小数永存法则。此处“小数”是指小数量的意思。 大量惰性原则:某一事物的某一性质或状态,在反复观察或试验中是保持不变的。

有效数字:指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数字。 变量:又称随机变量。具有变异性的数据。三个特性,离散型,变异性,规律性。 数据:某个数值一旦被取定了,则称这个数值为随机变量的一个观察值。即数据。 总体:性质相同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基本单位或单元。 样本:总体抽出的部分个体。 参数:表示总体特征的量数。 统计量:直接从样本计算出的量数,代表样本的特征。 名称变量: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类别上不同。 顺序变量: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顺序排列起来的变量。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等距变量:只具有相等的单位,而没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比率变量: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连续变量:指取值可以是某区间内任一数值的随机变量,它是指测量单位之间可以划分成无限多个细小单位,其数字形式多取小数。 离散变量:指测量单位之间不能再细分的数字资料,其数字形式常取整数。 计数数据:计算人或物的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度量数据: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测量时所获得的数据。 指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又称统计指标,它是把各个个体的特征加总起来的综合结果。

名词解释统计学【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word版

第一章 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 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 2.统计标志简称为标志,它是用来说明 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统计指标简称为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3.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 8.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第三章 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内在差异,按照某一标志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或若干组的统计整理方法。 2.简单分组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 3.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4.组中值指本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其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来描述。数量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 4.多少的总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规模大小、数量 质量指标是表明总体质量的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5.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能从多个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不同的方面综合反映总体现象的状况和发展变化过程,反映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依存关系和平衡关系等。6.名称)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 。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统计数据,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7.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分类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 顺序数据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该尺度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计量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