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危化品知识及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 (1)

教案危化品知识及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 (1)
教案危化品知识及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 (1)

员工安全培训教案(6)

教学内容1.危化品知识;

2.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

教学目标1、通过培训使员工初步认识什么是危化品及防护;

2、懂得主要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造纸企业危化品的种类及防护;

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口授结合幻灯片教学,提问式互动课堂

练习

课后作业1、谈谈你对安全的理解,请阐述安全生产的意义。

2、请说明安全标志有几种类型,各是什么含意?

教学过程1、造纸企业危化品的种类及防护

1.1 硫化氢

化学品名称:硫化氢 (H

2

S)

1.1.1 硫化氢化学品描述:

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毒性气体。当空气中硫化氢的体积分数过0.1%时,就能引起头疼晕眩等中毒症状,故制备或使用硫化氢是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化学式H

2

S。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克/升3。熔点-85.5℃,沸点

-60.7℃。有毒、恶臭的无色气体。当空气中含有0.1%H

2

S时,就会引起人们头疼、晕眩。

当吸入大量H

2

S时,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与H

2

S接触多,能引起慢性中毒,使感觉变

坏,头疼、消瘦等。工业生产上,要求空气中H

2

S的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H

2

S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化学性质不稳定,点火时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还原性。能使银、铜制品表面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可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它和许多非金属作用生成游离硫。

用途:H

2

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制法:可由硫蒸气和氢直接化合而成;也可由金属硫化物同酸作用来制取。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但极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

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 另外,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度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锣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极高浓度(1000mg/m'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1.1.2 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措施(清洗浆池安全操作规程)

1、清洗浆池属高危作业,为保障安全,各相关人员必须严守操作规程;

2、清洗浆池时,提前通知安保部派安全员到现场指导;

3、将池内剩余浆料全部放空,并在池口用清水冲洗池内一遍,打开排渣口将污物放空;

4、、进入浆池前,先做好以下工作:

4-1、切断推进器电源,拉开电源开关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识牌;

4-2、准备好36V安全低压照明灯具(用于池内工作时的照明);

4-3、排风口安装排风机排风不少于4小时;

4-4、准备好氧气瓶、安全绳、防毒面具、安全梯;

4-5、用硫化氢探测器测试浆池内硫化氢气体浓度,符合安全指标方可入池工作。

5、进入浆池内工作时,做好如下工作:

5-1、清洗浆池时,工作人员不能少于四人,两人池内工作,两人池口监护;

5-2、进浆池人员要系好安全绳,备好氧气带,放置好安全梯;

5-3、池内一人工作,一人站在池口底部协助;

5-4、进入浆池时从进风口进入、背风向进行工作,在清理浆池时排风机必须继续运转;

5-5、池口监护人员和池内工作人员要不间断交流;

6、池内万一发生意外,池外监护人员及时用安全绳施救,需要进入池内施救时,先要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盲目进入池内施救,避免事故扩大;

7、工作结束时,清理所用工具是否齐全,原数取出。

1.2氢氧化钠NaOH

1.1.2 氢氧化钠化学品的描述

性质:密度2.130克/厘米3,熔点318.4℃,沸点1390℃。钠(N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为第11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第Ⅰ主族)第3周期,属于碱金属族(该族元素均呈强碱性,氢(H)元素除外)。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1(1s2,2s2,2p6,3s1),最外层3s1电子为其价电子,Na元素很容易失去3s1电子而形成正一价的钠离子(Na+),故呈强金属性。Na元素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时,应用烧杯并在烧杯上

加盖玻璃片,反应时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呈球状,游于水面,有“丝丝”的响声,并有生成物飞溅),生成强碱性NaOH溶液,并放出氢气。固体NaOH中OH以O-H共价键结合,Na与OH以强离子键结合,溶于水其解离度近乎100%,故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或使PH试纸变蓝等。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53g ,即100克的水溶解氢氧化钠53克

在工业上,氢氧化钠通常称为烧碱,或叫火碱、苛性钠。这是因为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会腐蚀表皮,造成烧伤。它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由于其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与酸烧伤相比,碱烧伤更不容易愈合)。用0.02%溶液滴入兔眼,可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小鼠腹腔内LD50: 40 mg/kg,兔经口LDLo: 500 mg/kg。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溅到皮肤上,尤其是溅到粘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灼伤后留有瘢痕;溅入眼内,不仅损伤角膜,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组织损伤,严重者可致失明;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绞痛、粘膜糜烂、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有时发生声哑、吞咽困难、休克、消化道穿孔,后期可发生胃肠道狭窄。由于强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予以注意。

1.1.2 防止氢氧化钠危害的措施

大量接触烧碱(NaOH)时应佩带防护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应用棉布或适当的合成材料制作。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应涂以中性和疏水软膏于皮肤上。接触片状或粒状烧碱时,工作场所应有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中国MAC 0.5毫克/米3(以NaOH计),美国ACGIH TLVC 2毫克/米3。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处理泄漏物须穿戴防护眼镜与手套,扫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碱液触及皮肤,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如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

1.3盐酸

1.3.1盐酸化学品的描述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可看做是酸类化合物。纯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通常浓盐酸约含37%HCl,密度约为1.19g/cm3,易挥发有氯化氢刺激气味,逸出的氯化氢遇潮湿空气形成白色酸雾。工业盐酸因含铁盐杂质,因而呈黄色,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盐酸是强酸,具有酸类通性:可使石蕊、甲基橙变红,可跟比氢活动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可跟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发生中和反应,可跟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1)跟石蕊的作用:用玻璃棒将稀盐酸一滴分别涂在红色和蓝色石蕊试纸上。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这是酸的通性。

(2)跟金属的反应:往两支各盛有5毫升稀盐酸的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锌粒和铜屑。前者反应很剧烈,有气泡发生。把生成的气体收集在另一支试管里,在火焰上检验能发出爆鸣声,表明释出的是氢气。后者不见有反应发生。

(3)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在两支试管里各盛稀盐酸5毫升,分别放入生锈的铁钉一枚和极少量氧化铜粉末。过一会儿把铁钉取出,用水冲洗后,看到表面上的铁锈已被除去,而溶液变成黄色。在放入氧化铜这一试管里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在火焰上加热后,黑色氧化铜粉末才溶解,溶液变成绿色。

(4)跟碱反应:取两支试管,分别盛稀盐酸和蒸馏水各5毫升,各加入少量氢氧化铜,振荡,氢氧化铜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酸中生成绿色的溶液。

(5)跟盐的反应:在一支试管里盛碳酸钠溶液5毫升,注入少量稀盐酸,即见有大量气泡发生,这是二氧化碳气。在另一支试管里盛蒸馏水5毫升,加入稀盐酸几滴,摇匀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几滴。振荡,见有白色沉淀生成。倾去上层液体,加入少量硝酸,沉淀不溶解。这是检验可溶性氯化物常用的方法。

(6)跟氧化剂的反应:在试管里盛浓盐酸3毫升,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微微加热,用手扇动试管口部,可以嗅到有氯气的臭味。氧化剂能使盐酸氧化成氯气。

1.3.2防止盐酸危害的措施

(1)工程控制是防止盐酸伤人根本性措施,生产场所应注意通风,管道容器应严加密闭,操作人员不能暴露于有盐酸蒸汽或烟雾的环境中,尽可能以机械化、自动化取代手中操作。

(2)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等,都必不少的个人防护,以防工程措施的失效。呼吸系统防护主要是指在可能接触盐酸蒸汽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在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3)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是确保眼睛不受伤害。戴橡皮手套和穿防腐材料制作的工作服,是为了保护手和身体安全。再就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作业后要淋浴更衣;被盐酸污染过的衣服要单独存放,洗后再用。

1.4 双氧水

1.4.1 双氧水的性质

H 2O 2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氧化性,因它是一种不造成污染的强氧化剂,大量用于消

毒和漂白,随着应用技术的开发,其使用领域也日益扩大,现在在火箭上将其作发射燃料。

双氧水稳定性

双氧水可被催化分解,分解是放热反应,同时产生气体。

2H 2O 2(液)—→2H 2O (液)+ O 2(气)

2H 2O 2(气)—→2H 2O (气)+ O 2(气)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 值和催化杂质等。

1.4.1.1 温度:

H 2O 2在较低温度和较高纯度时还是较稳定的。纯H 2O 2如加热到153 。C 或更高温度时,

便会发生猛烈爆炸性分解。较低温度下分解作用平稳进行:

2H 2O 2—→2H 2O + O 2↑ +46.94kcal 。

1.4.1.2 PH 值:

介质的酸碱性对H 2O 2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酸性条件下H 2O 2性质稳定,进行氧化

速度较慢;在碱性介质中,H 2O 2很不稳定,分解速度很快。H 2O 2作为氧化剂的反应速度,

通常在碱性溶液中快。因此加热碱性溶液可很完全地破坏过量的H 2O 2。

1.4.1.3 杂质:

杂质是影响H 2O 2分解的重要因素。很多金属离子如Fe 2+、Mn 2+、Cu 2+、Cr 3+等都能加速

H 2O 2分解。工业级H 2O 2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较大量的稳定剂来抑制杂质

的催化作用,其原理是还原和络合。

1.4.1.4 光:

波长3200—3800A 的光也能使H2O2分解速度加快。

为阻止H 2O 2的分解,必须对热、光、PH 、金属离子四大因素提出措施。

1.4.2 双氧水安全资料

1.4.

2.1 毒性

H 2O 2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无毒的,对皮肤、眼睛和粘液膜有刺激作用,浓度较低时可

产生漂白和灼烧感觉,浓度高时可使表皮起泡和严重损伤眼睛。其蒸汽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刺激肺部,甚至导致器官严重损伤。当H 2O 2沾染人体或溅入眼内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1.4.

2.2可燃性

任何浓度的H 2O 2均是不可燃的,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特别是当浓度高时,它容易

引起其它可燃物质燃烧。H 2O 2引起燃烧的过程是其分解与氧化的结合。H 2O 2浓度愈高,燃

烧愈易开始。当外溢的H 2O 2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稀释,并将H 2O 2洗去。

1.4.

2.3爆炸性:

H 2O 2在催化杂质存在下可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温度和浓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

因此一旦诱发了分解,则分解随着放热和温升自行加速,其结果进一步使物料温度上升,并产生更多的气体(氧气和蒸发的蒸汽),且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此时如容器密闭将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容器爆破。因此贮存H 2O 2的设备均应有防尘的通风口,以安全释放

可能产生的气体。H

2O

2

溶液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不会爆炸,但H

2

O

2

分解产生的氧在一定条件

下也能与可燃蒸汽或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混合物一经引发(如火花、静电等)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1.4.3 使用双氧水的安全措施

1.4.3.1 贮存

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

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混存;

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

2O

2

的纯度,防止污染;

1.4.3.2 使用

如有容器破裂、渗漏,应用大量水冲洗。

一年内浓度下降不超过原来浓度的3%。

请勿直接用手接触,操作应配戴塑胶手套;若不慎接触或包装发生泄漏,请用水冲净。

2、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2.1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或者有害因素,会伤害职工的身体,损害健康,有时甚至致人死亡。长期以来,人们汲取了各类事故的教训和经科学试验,在劳动中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十分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防护用品,可以起到不同的防护作用,具体说明如下:

2.1.1 头部防护用品,主要是安全帽,它能使冲击力分散,使高空坠落物向外侧偏离;

2.1.2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是防尘、防毒用的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2.1.3 眼(面部)防护用品,主要是护目镜和面罩;

2.1.4 听力防护用品,主要是耳塞或耳罩;

3.1.5 手和臂防护用品,主要是防护手套,如耐酸(碱)手套、焊工手套、橡胶耐油手套等;

2.1.6 足部防护用品,主要是安全鞋,如胶面防砸安全靴、绝缘鞋、焊接防护鞋等;2.1.7 躯干防护用品,主要是防护服,如灭火人员应穿阻燃服,从事酸(碱)作业人员应穿防酸(碱)工作服,易燃易爆场所应穿防静电产生的工作服等;

2.1.8 高处坠落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等;

2.2 目前公司常见的防护用品有安全帽、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安全带、安全绳、安全鞋护目镜和面罩等。

常用防护用品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2.2.1 安全帽的防护作用:

防止物体打击伤害

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防止机械性损伤

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2.2.2 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

要有下颏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与碰掉;

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者受过较严重的冲击后,虽然肉眼看不到损伤痕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使用期限为两年半;

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2.2.3 防护眼镜和面罩的作用:

防止异物进入眼睛

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害

防止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

防止微波、激光和电离辐射的伤害

2.2.

3.1防护眼镜和面罩使用注意事项:

选用的护目镜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

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及时调换;

护目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

焊接护目镜的滤光片要按规定作业需要选用和更换;

防止重摔重压,防止坚硬的物体磨擦镜片和面罩。

2.2.4 防护手套的作用:

防止火与高温、低温的伤害。

防止电磁与电离辐射的伤害。

防止电、化学物质的伤害。

防止撞击、切割、擦伤、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

2.2.4.1防护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绝缘手套应定期检验电绝缘性能,不符合规定的不能使用。

橡胶、塑料等类防护手套用后应冲洗干净、凉干,保存时避免高温,并在制品上撒上滑石粉以防粘连。

操作旋转机床禁止戴手套作业。

2.2.5 防护鞋的作用:

防止物体砸伤或剌割伤害。如高处坠落物品及铁钉、锐利的物品散落在地面,这样就可能引起砸伤或刺伤。

防止高低温伤害。冬季在室外施工作业,可能发生冻伤。

防止酸碱性化学品伤害。在作业过程中接触到酸碱性化学品,可能发生足部被酸碱灼伤的事故。

防止触电伤害。在作业过程中接触到带电体造成触电伤害。

防止静电伤害。静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引起心理障碍,产生恐惧心理,引起从高处坠落等二次事故。

2.2.5.1绝缘鞋(靴)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穿用绝缘靴时,应将裤管套入靴简内。穿用绝缘鞋时,裤管不宜长及鞋底外沿条高度,更不能长及地面,保持布帮干燥。

非耐酸碱油的橡胶底,不可与酸碱油类物物质接触,并应防止尖锐物刺伤。低压绝缘鞋若底花纹磨光,露出内部颜色时则不能作为绝缘鞋使用。

在购买绝缘鞋(靴)时,应查验鞋上是否有绝缘永久标记,如红色闪电符号,鞋底有耐电压多少伏,等表示;鞋内有否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2.2.6 安全带的作用:预防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2.2.6.1安全带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安全带时,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金属配件的各种环不得是焊接件,边缘光滑,产品上应有“安鉴证”。

使用围杆安全带时,围杆绳上有保护套,不允许在地面上随意拖着绳走,以免损伤绳套,影响主绳。

悬挂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因为低挂高用在坠落时受到的冲击力大,对人体伤害也大

2.2.7 耳塞的作用:

防止机械噪声的危害。由机械的撞击、摩擦、固体的振动和转动而产生的噪声。

防止空气动力噪声的危害。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等产生的噪声。

防止电磁噪声的危害。如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

耳塞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各种耳塞在佩戴时.要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并尽可能地使耳塞体与耳甲腔相贴合。但不要用劲过猛过急或插得太深,以自我感觉适度为宜。

戴后感到隔声不良时,可将耳塞稍事缓慢转动,调整到效果最佳位置为止。如果经反复调整仍然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改用其他型号规格的耳塞反复试用,以选择最佳者定型使用。

小结

劳动防护用品基本知识

劳动防护用品基本知识 (第二季度培训教材) 第一节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与用品分类 所谓劳动防护用品,是指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防护品。劳动防护品分为,特种防护用品和一般防护用品两种。 1、特种防护用品: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预防或减轻严重伤害和职业危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一般防护用品:除了特种防护用品以外的防护用品。 二、防护部位分类 1、头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普遍采用安全头盔和头部保护器,即安全帽。通常没有帽███。他们的功能是提供对阳光、雨水和对头部冲击的防护。头部保护器对重装的防护能力是相当局限的,它主要是在有限的空间中提供对冲撞击的保护,因此它代替不了安全头盔。安全头盔的使用寿命在3年左右,当过长地暴露在紫外线下或者收到反复冲击时,其寿命还会缩短。 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呼吸保护装置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滤呼吸保护器,它通过讲空气吸入过滤装置去除污染而使空气净化;另一类是提供气式呼吸保护器,它是通过一个未受污染的外部气源,向佩戴者提供洁净空气

的装置。绝大多数设备尚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总有少量的污染物补课避免地吸入呼吸区。

(1)过滤式呼吸保护器 过滤式呼吸保护器有5类: 口罩:覆盖鼻子和嘴,由可以去除污染的过滤材料制成。 半面罩呼吸保护器:覆盖鼻子和嘴部位的面罩,用橡皮或塑料制成,带有一个或多个可拆卸的过滤盒。 全面罩呼吸保护器:覆盖眼、鼻子及嘴部,有课拆卸的过滤罐。 动力空气净化呼吸保护器:用泵讲空气松紧过滤器,在呼吸保护器内形成微正压,防止污染物从缝隙中进入呼吸保护器。 动力头盔呼吸保护器:包括过滤器及装载头盔上的风扇。净化的空气吹到头盔之内供呼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式呼吸保护器在缺氧空气中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2)供气式呼吸保护器 供气式呼吸保护器主要有3种: 长管洁净空气呼吸器:它通过未污染的气流提供洁净的空气。 压缩空气呼吸器:压缩气流通过柔性长管向佩戴者提供空气。 在器官上要有过滤装置以出去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及油污。要有面罩或头盔,空气的压力由阀门来减压。 自被气源呼吸器:空气从钢瓶中通过特殊的面罩提供给佩戴者,全套装置均佩戴在操作者身上。

工会劳动保护知识一百问

劳动保护知识100问 1 、什么是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综合性、跨门类的边缘科学。 2、劳动保护科学由哪些部份组成? 答:劳动保护科学由劳动保护科学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三个部份组成。 3、什么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 答:"劳动保护科学管理"是指从立法和组织管理措施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处理好生产(经营)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组织关系,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 4、什么是"职业卫生(健康)"? 答:"职业卫生"(又称劳动卫生、工业卫生)是指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防治职业病和职业性多发病等职业性危害,在技术上、设备上、医疗卫生上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 5、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经历了建立和发展、停顿和倒退、恢复和提高三个阶段。 6、当前我国劳动保护管理工作体制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相结合的劳动保护管理工作体制。 7、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什么是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 答:"四不放过原则"是指发生职工伤亡事故以后,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的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制定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不放过。 9、什么叫"三同时"? 答:凡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含引进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验收使用。 10、为什么要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答: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一项有益于国家和社会、有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大事。其意义非常重大: (1)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任务;(2)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保证;(3)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保障劳动者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的需要;(4)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庞大工程。 11、什么是国家劳动保护监察? 答: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设立的监察机构,以国家名义并运用国家的权力,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关部门履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情况,依法

劳动防护用品知识

劳动防护用品知识 什么是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菅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并公布;未列入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如何分类 (1)按照用途以及防护部位,劳动防护用品可以分为: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防护用品;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的防护用品;以防护人体指定部位为目的的防护用品。 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防护用品包括: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防冲击用品,如安全帽、防冲击护目镜等;防触电用品,如绝缘服、绝缘鞋、等电位工作服等;防机械外伤用品,如防刺、割、绞碾、磨损用的防护服、鞋、手套等;防酸碱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服和靴等;耐油用品,如耐油防护服、鞋和靴等;防水用品,如胶质工作服、雨衣、雨鞋和雨靴、防水保险手套等;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等。 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的防护用品包括:防尘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防毒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防放射性用品,如防放射性服、铅破璃眼镜等;防热辐射用品,如隔热防护服、防辐射隔热面罩、电焊手套、有机防护眼镜等;防噪声用品,如耳塞、耳罩、耳帽等。 以防护人体指定部位为目的的防护用品包括:头部防护用品,如防护帽、安全帽、防寒帽、防昆虫帽等;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面罩)、防毒口罩(面罩)等;眼部防护用品,如焊接护目镜、炉窑护目镜、防冲击护目镜等;手部防护用品,如一般防护手套、各种特殊防护(防水、防寒、防高温、防振)手套。、绝缘手套等;足部防护用品,如防尘、防水、防油、防滑、防高温、防酸碱、防振鞋(靴)及电绝缘鞋(靴)等;躯干防护用品,通常称为防护服,如一般防护服、防水服、防寒服、防油服、防电磁辐射服、隔热服、防酸碱服等。 (2)劳动防护用品还可以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与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

防护用品规范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及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的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第四条劳动防护用品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辅助性、预防性措施,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管理措施。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鼓励用人单位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八条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

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九条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处于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按照与进行作业的劳动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章劳动防护用品选择 第十条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以下十大类: (一)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头部伤害的头部防护用品。 (二)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呼吸防护用品。 (三)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眼面部伤害的眼面部防护用品。 (四)防噪声危害及防水、防寒等的听力防护用品。 (五)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手部伤害的手部防护用品。 (六)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足部伤害的足部防护用品。 (七)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躯干伤害的躯干防护用品。 (八)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疾病的护肤用品。 (九)防止高处作业劳动者坠落或者高处落物伤害的坠落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训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培训 一、劳动防护用品简介:劳动防护用品又称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 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 供劳动者个人随身使用,是保护劳动者不受职业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劳动安全卫生技术 措施尚不能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 也暂时无法进行技术改造时,使用护品就成为既能完成生产劳动任务,又能保障劳动者的安 (3)眼防护类。是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的护具。如电焊面罩、焊接镜片及护目镜、一般眼镜、防冲击眼护具、有机防护眼镜等。 (4)听力防护类。是用以保护听力的护具。如耳塞、耳罩、耳帽等。二 (5)防护鞋类。是用以保护足部免受伤害的护具。如绝缘鞋、耐油鞋、雨鞋等。 (6)防护手套类。是用以手部保护的护具。如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于套、电焊手套、布手套、纱手套等。 (7)防护服类。是用以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的护具。如绝缘服、耐酸碱防护服、耐油防护服、防静电工作服、防火服、雨衣、工作服、防寒服等。 (8)防坠落类。是用以防止坠落的护具。如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等。 (9)护肤用品类。是用以外露皮肤的保护用品。如护肤膏和洗涤剂等。二|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 是使用一定的屏蔽体或系带、浮体,采取隔离、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体免受外界危害因素的侵害。可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注意事项:~ (一)安全帽的使用、维护和注意事项: 1、安全帽的防护作用: (1)防止物体打击伤害。 (2)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 (3)防止机械性损伤。 (2)佩戴安全帽前,要仔细检查合格证、使用说明、使用期限,并调整帽后调整带使适合自己头型尺寸,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并调整帽衬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必须保持20 50mm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能形成一个能量吸收系统,使遭受的冲击力分布在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减

劳动防护用品基础知识指导试题

劳动防护用品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部门: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照章执行。 A、劳动防护用品 B、劳动工具 C、福利待遇 2、《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特大火灾、交通事故 C、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3、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 A、工人在放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作业时应该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B、允许将劳动防护用品折合为现金发给个人 C、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转卖 4、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A、穿工作服 B、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C、佩戴呼吸器具 5、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履行()义务。 A、遵守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C、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时,要在劳动合同中写 明工作过程中(),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工资福利等 B、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C、单位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7、进口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制度。 A、安全许可证 B、国家统购制度 C、国家适当限制 8、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 A、特别 B、特种 C、个别 9、()负责申报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检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国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0、操作机械时,工人要穿“三紧”式工作服,“三紧”是指()紧、领口紧和 下摆紧。 A、袖口 B、裤口 C、裤腿

劳动保护知识问答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劳动保护知识问答简易版

劳动保护知识问答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什么是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 (经营)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综合 性、跨门类的边缘科学。 2、劳动保护科学由哪些部份组成? 答:劳动保护科学由劳动保护科学管理、 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三个部份组成。 3、什么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 答:“劳动保护科学管理”是指从立法和 组织管理措施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处理好生产 (经营)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组织关系, 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

进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 4、什么是“安全技术”? 答:“安全技术”是指为防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方法,分析事故的原因,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而在技术上、设备上、个人防护上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 5、什么是“职业卫生”? 答:“职业卫生”(又称劳动卫生、工业卫生)是指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防治职业病和职业性多发病等职业性危害,在技术上、设备上、医疗卫生上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 6、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劳动防护用品知识试题(通用版)

Carry out the relevant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do a good job i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防护用品知识试题(通用版)

劳动防护用品知识试题(通用版)导语: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认真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协助领导贯彻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照章执行。 A、劳动防护用品 B、劳动工具 C、福利待遇 2、《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特大火灾、交通事故 C、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3、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 A、工人在放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作业时应该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B、允许将劳动防护用品折合为现金发给个人 C、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转卖 4、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A、穿工作服 B、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C、佩戴呼吸器具

5、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履行()义务。 A、遵守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C、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时,要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中(),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工资福利等 B、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C、单位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7、进口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制度。 A、安全许可证 B、国家统购制度 C、国家适当限制 8、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 A、特别 B、特种 C、个别 9、()负责申报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检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国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常识示范文本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常识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常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或有害因素,会伤害职工 的身体,损害健康,有时甚至致人死亡。长期来,人们汲 取了各类事故的教训和经科学试验,在劳动中按规定使用 劳动防护品是十分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不同 种类的防护用品,可以起到不同的防护作用。 (一)头部防护用品,主要是安全帽,他能使冲击力 分散,使高空坠落物向外侧偏离; (二)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是防尘、防毒用的防 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三)眼(面部)防护用品,主要是护目镜和面罩; (四)听力防护用品,主要是耳塞或耳罩; (五)手和臂防护用品,主要是防护手套,如耐酸

(碱)手套、焊工手套、橡皮耐油手套,防X射线手套等; (六)足部防护用品,主要是安全鞋,如胶面防砸安全靴、绝缘鞋、焊接防护鞋等; (七)躯干防护用品,主要是防护服,如灭火人员应穿阻燃服,从事酸(碱)作业人员应穿防酸(碱)工作服,易燃易爆场所应穿防静电产生的工作服等; (八)高处坠落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等; (九)皮肤防护用品,主要有各种类型的劳动护肤用品。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外出务工指南之劳动保护保障知识参考文本

外出务工指南之劳动保护保障知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外出务工指南之劳动保护保障知识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用人单位能否和劳动者签订安全生产事故免责协议?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对 从业人员因安全生产事故作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 协议无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 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的罚款。 2.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方面的权利? 依法享有对所从事职业卫生状况的知情权,同时,用 人单位也负有告知义务。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劳 动者享有以下职业卫生保护权:(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 培训。(2)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

防治服务。(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如实告知劳动者。如果企业违反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该工作。(4)要求用人单位,改善工作条件。(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没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作业。(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劳动保护基本知识

劳动保护基本知识 第一章劳动保护概述 第一节劳动保护的概念 劳动保护,就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危及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因素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 所谓直接的因素,如矿井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冒顶、片帮、水灾、火灾;机械加工可能发生机器绞碾、电击电伤;建筑施工可能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交通运输可能发生车辆伤害和淹溺;有毒有害作业可能发生职业病害;等等。 所谓间接的因素,如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或劳动强度过大,造成过度疲劳,容易发生事故或积劳成疾;女工从事过于繁重的劳动或有害特殊生理的作业,造成危害;等等。 为了消除这些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都属于劳动保护的范畴,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国家采取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属于组织措施的有,制定劳动保护方针政策;进行劳动保护立法,制定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各项政策;建立劳动保护管理机构;总结劳动保护工作经验,交流劳动保护情报和信息,开展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实行劳动保护监察,依法强制企业重视劳动保护工作。 属于技术措施的有,开展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和封闭化,达到本质安全;应用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技术,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供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提高预防能力、补偿特殊损害,以减轻危害程度;等等。 我国劳动保护的完整概念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以及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第二节劳动保护工作的意义和指导方针 一、劳动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劳动保护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加强劳动保护,

职业健康知识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生产作业场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缩写为PPE)。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下面主要介绍3种分类方法。 (一)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 2005年7月22日,《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号令)中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两大类。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直接消除危及职工人身安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称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明确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安全标志管理等,并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如下六大类: (1)头部护具类。 (2)呼吸护具类。 (3)眼(面)护具类。 (4)防护服类。 (5)防护鞋类。 (6)防坠落护具类。 2.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未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如一般的工作服、手套等。 (二)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分类

(三)按劳动防护用品用途分类

(1)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 1)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2)防冲击用品,如安全帽、防冲击护目镜等; 3)防触电用品,如绝缘服、绝缘鞋、等电位工作服等; 4)防机械外伤用品,如防刺、割、绞碾、磨损用的防护服、鞋、手套等; 5)耐酸碱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服和靴等; 6)耐油用品,如耐油防护服、鞋和靴等; 7)防水用品,如胶制工作服、雨衣、雨鞋和雨靴、防水保险手套等; 8)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等。 (2)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 1)防尘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2)防毒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3)防噪声用品,如耳塞、耳罩、耳帽等; 4)防辐射用品,如隔热防火服、防辐射隔热面罩、电焊手套、有机防护眼镜等; 5)防放射性用品,如防放射性服、铅玻璃眼镜等。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一)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 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标准,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责任为:

劳动防护用品基本知识

页眉内容 劳动防护用品基本知识 (第二季度培训教材) 第一节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与用品分类 所谓劳动防护用品,是指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防护品。劳动防护品分为,特种防护用品和一般防护用品两种。 1、特种防护用品: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预防或减轻严重伤害和职业危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一般防护用品:除了特种防护用品以外的防护用品。 二、防护部位分类 1、头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普遍采用安全头盔和头部保护器,即安全帽。通常没有帽███。他们的功能是提供对阳光、雨水和对头部冲击的防护。头部保护器对重装的防护能力是相当局限的,它主要是在有限的空间中提供对冲撞击的保护,因此它代替不了安全头盔。安全头盔的使用寿命在3年左右,当过长地暴露在紫外线下或者收到反复冲击时,其寿命还会缩短。 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呼吸保护装置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滤呼吸保护器,它通过讲空气吸入过滤装置去除污染而使空气净化;另一类是提供气式呼吸保护器,它是通过一个未受污染的外部气源,向佩戴者提供洁净空气

的装置。绝大多数设备尚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总有少量的污染物补课避免地吸入呼吸区。 (1)过滤式呼吸保护器 过滤式呼吸保护器有5类: 口罩:覆盖鼻子和嘴,由可以去除污染的过滤材料制成。 半面罩呼吸保护器:覆盖鼻子和嘴部位的面罩,用橡皮或塑料制成,带有一个或多个可拆卸的过滤盒。 全面罩呼吸保护器:覆盖眼、鼻子及嘴部,有课拆卸的过滤罐。 动力空气净化呼吸保护器:用泵讲空气松紧过滤器,在呼吸保护器内形成微正压,防止污染物从缝隙中进入呼吸保护器。 动力头盔呼吸保护器:包括过滤器及装载头盔上的风扇。净化的空气吹到头盔之内供呼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式呼吸保护器在缺氧空气中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2)供气式呼吸保护器 供气式呼吸保护器主要有3种: 长管洁净空气呼吸器:它通过未污染的气流提供洁净的空气。 压缩空气呼吸器:压缩气流通过柔性长管向佩戴者提供空气。 在器官上要有过滤装置以出去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及油污。要有面罩或头盔,空气的压力由阀门来减压。 自被气源呼吸器:空气从钢瓶中通过特殊的面罩提供给佩戴者,全套装置均佩戴在操作者身上。

劳动防护知识

劳动防护知识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概述 1、个人防护用品 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2、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1)、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静电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2)、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防溅眼镜等。 3)、呼吸防护器 根据结构和原理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两大类: (1)自吸过滤式是以佩带者自身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的防护器。 (2)隔离式呼吸器工作原理是将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人体正常呼吸的防护器。用在缺氧、尘毒污染严重、情况不明或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合。 4)、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5)、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泡制成的手套。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 3、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1)、企业有义务为工人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工人应了解自己的工作需要哪些防护用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对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要进行反复训练,达到能迅速正确使用。 3)、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换。用于急救的呼吸器更要定期检查,以免急救时无法正常工作。急救呼吸器平时要妥善地存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邻近地点,便于及时取用。

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设施的基础知识教案

学习情境二化工作业职业健康与劳动 防护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1. 能熟练应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辨识及分类方法。 2. 能熟练应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3. 能熟练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的防护级别。 4. 能熟练使用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5. 能熟练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的保养方法。 6. 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 知识目标: 1. 职业危害的定义及分类。 2. 化工职业危害辨识的内容及辨识方法。 3. 各种防护用具的防护极限。 4. 现场各种安全标识的识别。 素质目标: 1. 锻炼学生沉着冷静面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3. 使在潜隐默化中牢固树立安全观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点1: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设施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在现场的安全模拟环境下掌握危 害职业健康的职业危害的理论基础,结合创设情境、 评估总结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时、教学资源和课前准备 学时:12学时 教学资源:工作任务单、国家和行业化工产品标准、化工 HSE 防护设备资料、化工 电子资源;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灭火器,投影仪等。 课前准备:学生工作任务单,教案,模拟现场环境所需器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专业知识考核(学习过程回答问题、笔试) (20%) 技能考核(熟练掌握程度)(40%) 方法能力考核(实训计划、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15%) 职业素质考核(10%)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 (15%) 化工HSE 基础知识、化工原理、基本动手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学法:案例引导法;任务分解法;行为导向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活动 内容 目标 教学资源 主要方法 参考时 观察分析、时间操作、讨论比较、 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 子学习情境2.1 职业危害的识别与防护 学时数 4学时 学生基础

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一.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劳动保护的目的 劳动保护的目的是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工作条件,消除和预防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伤亡、职业病和急性职业中毒,保障劳动者以健康的劳动力参加社会生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劳动保护工作的意义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促进经济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大事,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劳动保护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是载入我国宪法的神圣规定。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劳动保护工作。早在1956年国务院发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时就指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健康,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要“加强劳动保护,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劳动安全监察,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努力降低企业职工伤亡呈矿率和职业病发作率。加强安全技术政策,劳动保护科学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努力过错善检验手段。”目前,国家正在不断通过健全劳动保护立法,强化劳动保护监察和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安全技术、职业卫生技术与有关工程等措施,来保证宪法所要求的这一基本政策的实现。 既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健康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当然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类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加强劳动保护,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不少企业中工伤事故频繁和职业危害严重的不良局面。不然,势必严重损害千百万职工的切身利益,伤害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精神,不利于社会安全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所有这些,都有悖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根本宗旨,损害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必须努力防止。 (二)劳动保护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劳动保护不仅包含着重要的政治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保护又有着深刻的经济意义。在生产过程中,人是最宝贵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探索和

个人防护用品PPE基础培训

个人防护用品()基础培训个人防护用品()培训 课程目录 职业危害因素基础知识 各类个人防护用品介绍眼脸部防护 听力防护 呼吸防护 手部防护 职业危害因素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因素基础知识

职业危害因素基础知识 眼部防护培训教程 为什么要对眼部防护?请观看影片 伤害因素 伤害因素 一、异物性伤害 二、生物性伤害 三、化学性伤害

四、电磁辐射伤害 伤害因素 一、异物性伤害 在工业中,铸造、机器制造 、建筑、采石是发生眼(面) 伤害的主要部门。特别是干 碾磨金属、切削非金属或铸铁,使用手工工具,或手提电动工具,或用气动工具冲刷和修补金属铸件,切割铆钉或螺钉,刮锅炉、碎石或混凝土等作业时的砂粒、金属碎屑异物可进入眼内或冲击面部,引起溃疡、感染,严重的发生眼球破裂或穿透性损伤、面部皮肤破裂或鼻骨损伤等。 伤害因素 二、生物性伤害

主要发生在养蜂人员、林业、野外勘测人员遇到虫咬、蜂蜇。 伤害因素 三、化学性伤害 生产过程中酸碱液体或腐蚀性烟雾进入眼中或冲击面部皮肤,可造成角膜或面部皮肤的烧伤。例如,打开装有腐蚀性液体的筒或罐由于压力过大使液体喷出等。 伤害因素 四、电磁辐射伤害 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有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等,非电离辐射有近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射频与微波辐射及激光辐射等。 电磁辐射 1、电离辐射

核爆炸中产生的γ射线、β射线中子辐射可引起眼结合膜炎、晶体不完全浑浊或完全浑浊。 中子辐射对眼视网膜的损伤,可引起血管 膜水肿、肿胀。常见于对石油勘测时使用 镅-铍中子设备引起。 电磁辐射 2、非电离辐射 紫外辐射,可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生产中电焊和乙炔焊接或切割作业,碳弧灯和水银灯制板或摄影紫外线等会产生。此外,雪地、高空、高山、沙漠、海面作业也常易发生。 红外辐射,主要引起晶体损伤。红外线被眼组织吸收产生热效应致使晶体浑浊及视网膜灼伤。常见于金属加热、熔融玻璃、强发光体、焊接等作业。 电磁辐射 2、非电离辐射 射频辐射和微波辐射,主要是加速晶体老化,引起白内障。相关设备有高频淬火、塑料制品热合、微波发射和食品加工设备等。

劳动防护用品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日期:姓名:部门: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 分,共计45 分)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照章执行。 A、劳动防护用品 B、劳动工具 C、福利待遇 2、《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特大火灾、交通事故 C、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3、下列( )的说法是正确的。 A、工人在放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作业时应该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B、允许将劳动防护用品折合为现金发给个人 C、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转卖 4、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 A、穿工作服 B、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C、佩戴呼吸器具 5、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履行( )义务。 A、遵守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C、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时,要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中( ),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工资福利等 B、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C、单位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7、进口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制度。 A、安全许可证 B、国家统购制度 C、国家适当限制 8、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 )劳动防护用品。 A、特别 B、特种 C、个别 9、( )负责申报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检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国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0、操作机械时,工人要穿“三紧”式工作服,“三紧”是指( )紧、领口紧和下摆紧。 A、袖口 B、裤口 C、裤腿 11、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二是( )。 A、必须系紧下颚带 B、必须时刻佩戴 C、必须涂上黄色 12、安全带应( )。 A、将绳打结后使用 B、高挂低用 C、将挂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 13、下列说法( )是正确的。 A、操作旋转机设备的人员必须戴手套

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设施的基础知识教案

学习情境二化工作业职业健康与劳动防护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能熟练应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辨识及分类方法。 2.能熟练应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3.能熟练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的防护级别。 4.能熟练使用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5.能熟练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的保养方法。 6.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 知识目标: 1.职业危害的定义及分类。 2.化工职业危害辨识的内容及辨识方法。 3.各种防护用具的防护极限。 4.现场各种安全标识的识别。 素质目标: 1.锻炼学生沉着冷静面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3.使在潜隐默化中牢固树立安全观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点1: 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设施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在现场的安全模拟环境下掌握危害职业健康的职业危害的理论基础,结合创设情境、观察分析、时间操作、讨论比较、评估总结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 学法:案例引导法;任务分解法;行为导向法;讲练结合法 学时、教学资源和课前准备 学时:12学时 教学资源:工作任务单、国家和行业化工产品标准、化工HSE防护设备资料、化工电子资源;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灭火器,投影仪等。 课前准备:学生工作任务单,教案,模拟现场环境所需器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的着眼点应放在限制和消除燃烧爆炸危险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者的相互作用上,防止燃烧三个条件(燃烧三要素)同时出现在一起。主要措施有着火源控制与消除、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和限制火灾蔓延措施等几方面。 一、着火源的控制与消除措施---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着火源,如明火、火花和电弧、危险温度(>80℃)、化学反应热、生物化学热、物理作用热、摩擦撞击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等等。因此,控制和消除这些着火源对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严格明火管理措施---在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都是由明火引起的,所以严格明火管理,对防火防爆工作非常重要 ①、加强加热用火管理措施:严格生产性用火管理,对蒸汽、油浴盐浴、电加热等使用,要严格管理。生产区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明火加热,因生产需要用蒸汽、油浴、盐浴、电热来加热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的设计,明火区应远离生产区,并在常年风下风处……等。 ②、加强检修用火管理:对检修动火、使用喷灯、浇注沥青等作业要严格管理措施。制订检修动火制度,对未办动火证、动火证未经审批,未做好有效隔绝、未做好清洗置换,未做动火分析,无人监火,不准动火。 ③、加强流动火花和飞火管理措施:对机动车进入生产区、烟囱飞火、穿化纤服装、吸烟等要严格管理制订相关规定。对机动车排气管要戴阻火器,防止火花喷出。对燃煤、烧柴的烟囱要设置阻火措施(水幕除尘等)消除飞火。对防火防爆要求高且特别危险岗位,要禁止穿化纤服装进入生产岗位,生的避免静电火花的产生。在生产区严禁吸烟,违者重罚。 吸烟危害多,吸烟会消耗我们辛苦得来的钱财,还会伤害人体的健康,因香烟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同时,在吸烟时不注意极易发生火灾事故。这是因为香烟在抽吸时,烟头中心温度可达700~800℃,表层温度可达200~300℃,而一般的可燃物和易燃物的燃点和闪点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