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特征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目录

纤维特征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 (2)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纸张介绍 (3)

第三章纤维特征 (4)

第一节纤维的长度 (6)

第二节纤维的粗度 (7)

第三节纤维的强度 (7)

第四章与纸张结构的关系 (8)

第一节成形性能 (8)

第二节紧度 (8)

第三节光散射系数 (9)

第五章抗张强度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纤维特征在造纸过程中影响纸页的结构,并决定纸页的性能。本文主要概述了造纸纤维的几种重要特征,如纤维长度、纤维粗度、纤维的内在强度,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纤维的特征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关系。

第一章前言

纸张是以纤维为主体的多相网状结构材料,并具有各向异性、多孔性、柔软性和再利用性等特点。造纸用纤维主要包括植物纤维,如木材纤维、草类纤维、棉麻纤维等,和非植物纤维,如化学纤维、无机纤维、微生物纤维等。不同的纤维种类和特征,其成纸性能的差异很大。

关于纤维特征和纸张性能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两种研究方法[1]:

(1)对浆进行分级或以不同的原料制浆,以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纤维,并通过打浆来改变纤维和纸页的性能,研究纸张对纤维性质的依赖关系。但由于纤维各种性质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打浆导致纤维性质的改变,很难确定单个因素的影响;

(2)用不同尺寸的人造纤维抄片,研究纤维特征对成纸性能的影响。虽然能获得纤维与纸页性能之间实验关系,但对真实的纸浆是否适用尚存疑虑。

第二章纸张介绍

纸张是一种非匀质材料,结构复杂,其结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具有多种元素: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等,其中纤维是纸张结构最基本的元素,纤维原料的种类和加工方法不同,纸张的结构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填料、胶料等也因品种不同而有性能差异。

(2)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在纸页X-Y-Z3个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各向异性,表现在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尺寸的纤维分布不同,以及填料、胶料、色料和空气含量等的分布不同。这种结构的各向异性,主要决定于抄纸的方法和使用的设备。

(3)大多数纸张具有两面性,即纸张两面的性质不同。

(4)纸张具有孔隙结构,纸张的多孔结构(孔隙率)决定了纸张具有透气性、吸湿性、吸收性和可压缩性,这是纸张能吸收水、油墨等液体物质的基础。(5)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之间的结合决定着纸张的机械强度和与其他物质的结合力。

第三章纤维特征

纤维特征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造纸过程中影响纸页结构的成形,二是决定纸页的性能。造纸用纸浆包括机械浆和化学浆,他们对于纸张性能的影响不同,纸张结构取决于纤维尺寸和湿纤维的机械性能,干纤维和纸张的机械性能则取决于他们干燥时的压力[2]。

纤维素分子结构

纤维素

纤维的性能包括纤维间的结合力、纤维的尺寸和浆料准备及化学品添加阶段的优化性能[3]。纤维长度、粗度和强度是造纸纤维的三个基木性质,与成纸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反映了纤维形态的基本特征,对纸张的物理性能和印刷性能影响较大,对纸页的吸收性和孔隙率影响更大[4]。

图1

不同的浆种和处理方式,所得纤维的特性也有很大差异。由图1(图中纸浆均为商品浆,由松树、云杉、桦树和白杨组成)可以看出,针叶木浆纤维长度分布高于机械浆和阔叶木浆,但宽度分布的区别级别则没有那么显著,即不同浆料纤维的宽度平均值差别不大。另外,不同浆种的壁厚和横截面积分布反映的平均值差异不大,但横截面积大的纤维,其细胞壁厚度也大。

纸浆纤维的尺寸在造纸流程中不断变化。在化学制浆和漂白过程中,木素和半纤维素从纤维细胞壁上溶出,纤维变得更薄而更柔软。机械处理,如混合、打浆、增浓等,使纤维发生变形,导致纤维卷曲,从而影响纤维长度。化学浆的纤维由5%-10%细小纤维、30%中间组分和保留的长纤维组分组成,机械浆中的纤维组分则各占1/3。

纤维素纸卷

纤维的长度、粗度和强度是造纸纤维的三个基本性质,与纸张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前两者反映了纤维形态的基本特征,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变化主要影响纸页的强度,而纤维粗度的影响几乎遍及所有纸页的性质。

图1 不同浆种的纤维长度、宽度、纤维壁厚、横截面积分布特性曲线[5]

第一节纤维的长度

长度是造纸纤维的一个最重要特征。纸浆纤维的平均长度与纸张综合强度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6],长纤维可以提供更大的结合面积与更好的作用应力分布,在纤维之间产生更多的键结合,使得纤维网络强度更大。湿纸页的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抗张强度、撕裂度、耐破度业虽纤维长度提高而改善。但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在纸浆悬浮液中极易絮聚成团,对纸页匀度有负面作用,甚至降低纸页强度。

纤维长度以及柔韧度、细度和纸页密度控制各单根纤维所产生的纤维接触面积,因此,纤维的长度对纸张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较宽的、较厚的长纤维使挺度增加,粗长的纤维不易压溃,所以可获得较高的松厚度、接触面积少而更疏松的结构,以及较低的耐破度和抗张强度。

纤维长度本身作为主要的纸浆质量参数,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纤维的规格,如长度、宽度、细胞壁厚度和粗度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综合考量,才能科学评价其对制浆造纸的影响,进而确定纤维特征与纸张性能的关系。

第二节纤维的粗度

纤维粗度是指单位纤维长度的质量,以100m长纤维的绝干质量( mg)表示。粗度的数学表达式为:C=d×105/n, d是单位容积重量,n是每平方毫米的纤维数量。粗度在抄纸中与纤维长度一样重要,但由于其测量较难而很少应用。造纸用的最粗纤维,其粗度可超过30mg/100m,而极细小纤维则小于l0mg/100m[7]。

粗度对纸张的多数强度性能、空气和液体渗透性以及表面平滑度均有重要的影响。粗度与每克重的纤维数之间有一个相反的关系,它可影响纸张的许多强度性能。Sastry发现在纤维质量和长度之间有接近线性的关系,并指出较长的木材纤维一般比短纤维要粗一些。粗度对确定纸浆质量很重要,对纸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它通常不受打浆的影响。

第三节纤维的强度

图2

如图2所示,植物纤维的强度比许多工程材料还要大,但纸页强度并不高,纤维本身的强度远大于由其组成的纸张强度。这一方面说明单根纤维的强度并不能决

定纸页的强度,另一方面也表明纸页的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纤维间的结合强度、纤维长度和纤维本身固有强度,真正决定纸张强度的是纤维—纤维的结合强度。要提高纸张强度,必须从提高纤维—纤维的结合强度着手。

纤维的强度一般用零距离抗张强度值表示。随着纸页紧度的增加,纤维的强度对纸张抗张强度和耐破度的影响更大。最近的研究认为,在一定抗张强度时的撕裂度与纤维强度的立方几乎成正比。纤维的强度愈大,其借助于纤维间的结合力对纸张强度所作的贡献也就愈大。

第四章与纸张结构的关系

纸张是由纤维、辅料、空气、水分组成的多相网络式孔状材料。网状结构与纤维和键合微观特性之间的联系来自于纸张干燥过程(纤维网络产生内应力),这种内应力是局部性的,作用于纤维内部和纤维之间。宏观上,这种内应力为零,它取决于纤维收缩的各向异性,干燥时作用于纸页。

第一节成形性能

在造纸湿部影响纸张匀度的两个主要参数是:纤维间结合点的数量及其结合强度,他们同时也影响纤维悬浮液的强度。纤维之间接触点增加,可提高纤维悬浮液的强度,却破坏了纸页的匀度。受纤维悬浮液浓度和纤维尺寸影响的絮聚因子,可用来表示纤维间的结合点数量[9]。

纸张的匀度与纤维的长度和粗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未漂的硫酸盐浆,随着纤维长度的降低,其纸页的匀度提高。长纤维纸页成形差,主要是由于在抄片过程中长纤维的絮聚程度较大,而短纤维易流动、滤水好,形成的纸页较均匀。对于纤维的粗度,有着类似的结论,即纤维越细,其匀度越好,越有利于成形。

第二节紧度

当纤维的长度和粗度都较低时,纤维的网络系统有更加紧凑的趋势。随着纤维长度的降低,所形成纸页的紧度提高。类似的,纸张紧度随纤维粗度的增大而下降。纸张紧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纤维的粗度、细纤维化、干燥时的起皱性及浆中细小纤维含量。而纤维粗度对纸张紧度的影响可能是由纤维粗度对纤维的湿柔韧性的

影响所致,因为粗度越大的纤维其湿柔韧性相对越小,因而在纸页成形时,纤维间的交织面积及结合力相对也越小,从而使纸张的紧度也越小。粗度较大的纤维细胞壁较厚,单位质量浆中纤维数目少,因而造出的纸松厚、多孔和粗糙。同时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可供光射散的面积较少,因而构成的纸页不透明度较低。

第三节光散射系数

低粗度的纤维意味着较为细小并具有较多的结合面积,使未结合面积(非光学接触面积)减少,而光的反射和散射只能发生在未结合面积上,因此浆张的散射系数和不透明度,随着纤维粗度的下降而降低[10]。

未键合纤维的光散射系数来自于比表面积或单位质量面积。如图3所示,纤维细

越高,例如早材纤维。机械浆纤维由胞壁厚越小,化学浆纤维的光散射系数S

f

于比表面积较低,比化学浆纤维散射的光少。机械浆纤维成纸具有更加多孔和松厚的结构,也与这种差异有一定联系[11]。

细小纤维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高的键合能力,从而有利于纸页巩固。化学和机械浆的细小纤维的恶影响由于不同的表面化学和比表面积而不同。机械浆的细小纤维比化学浆的粗糙、硬挺。全化学浆成纸的表观紧度可达1200kg/m3以上,而机械浆成纸则大约500kg/m3。

机械浆的细小纤维组分对成纸光散射系数有很大影响,这是因为细小纤维即使在

可以达到纸页中也保留一些外露区域。机械浆未键合细小纤维的光散射系数S

f

100m2/kg以上,相比之下,化学浆的细小纤维几乎都成键,S

可低达5 m2/kg.。

f

由图4可知,当添加化学浆细小纤维时,纸页紧度增加,但光散射系数维持恒定或略微降低;当添加少量机械浆细小纤维时,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添加量较大,纸页紧度恒定,光散射系数急剧增加。

第五章抗张强度

层的纸页,每单位克重W,其中λ为纤维长度,π为纤维粗度。公式显示对任意N

L

每单位宽度所需的力正比于纤维的长度,反比于纤维粗度的平方;f是纤维—纤维间的摩擦力,C是每单位纤维长度的平均质量。这些假设和试验的结果基本是吻合的,公式为我们展示了纤维本身的特型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在一定的纸页紧度时,抗张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提高,由于长纤维能提供更多的结合点,同时长纤维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有利于应力均匀分布。但当长度达到某个值(2. 95mm)时,继续增加纤维长度并不能导致抗张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这是因为当纤维达到一定长度,有相当多的结合点时,拨出纤维比拉断纤维困难,此时抗张强度主要受纤维强度控制,不再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变化。

在不同的打浆转数下,由不同纤维粗度的纤维抄得的纸张,其抗张强度随纤维粗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这是因为纸张抗张强度主要取决于纤维间的结合力。随着纤维粗度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少,抗张强度下降。由纤维粗度较大的纤维抄得的纸张,其纤维间结合力相对要小一些,因而,其纸张的抗张强度也相对要小。另外,随着打浆的进行,提高了纤维结合力,纸页的抗张强度也不断增加。

细小纤维组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改善纤维结合:

①比结合强度(类似胶水的作用);

②纤维交叉部分的键合面积(结合边界的累加);

③纤维之间的结合数量(拉近纤维)。

因此,在纤维中加入细小组分(也含有细小纤维组分)可以提升抗张指数就很正常。

参考文献

1.华同文等著《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 武汉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4. 武汉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5.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等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6.彭崇慧等编著,《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7.南京化工学院等校编,《无机化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

8.杭州大学化学系粪臭化学教研编,《分析化学手册》,化学工艺出版社,1979年

9.李赋宁,化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林天送,纤维素的结构与制造,建宏出版社,1999年

12.刘榕,纸张的基本制造理论,人们教育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章

•制浆废液总糖含量的快速检

•偶极矩的测定实验中剩余液

•新型隔热耐火材料前景广阔

•铝土矿资源简介

•SM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

•碳化硅纤维的相关介绍

•电厂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

•新型干法窑耐火材料的配置

•利用粉煤灰生产高强和超轻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高悟实老师热心的帮助与指导,所以,我的成绩与高悟实老师也是分不开的,在此我向他表示忠心的感谢。

感谢我学习期间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正是有他们的支持才使我能够圆满完成学业。

纸的结构与性能详解

纸的结构与性能详解 纸是一种由纤维素纤维构成的薄片状材料,由于其具有轻便、易于加 工和可再生等特点,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应用。纸的结构和性能对其使用 的场合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纸的结构和性能。 纸的结构主要由纤维、胶凝物和填料组成。纤维是纸的主要成分,常 用的纤维素纤维包括木质纤维、棉纤维和麻醉纤维等。纤维的形状、长度 和直径等参数会影响纸的结构和性能。纤维的长度越长,纸的强度和透明 度越高,但易于产生结聚现象;纤维的直径越细,纸的紧密程度越高,但 易于断裂。胶凝物是纤维之间的粘合剂,可以提高纸的强度和稳定性。填 料是增加纸的厚度和光泽度的材料,可以是无机物如粉状石灰、粉状白云 石等,也可以是有机物如淀粉、天然胶等。 纸的性能主要包括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1.机械性能:纸的机械性能是指其在受力时的表现。纸的强度是衡量 其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有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抗弯刚度等。拉伸 强度是指纸在一定宽度条件下,经受拉力时的最大承载力。撕裂强度是指 纸在撕裂方向上承受的最大力。抗弯刚度是指纸在弯曲时所用的力和弯曲 角度之间的关系。纸的机械强度受纤维的长度、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以及纤 维的排列方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2.光学性能:纸的光学性能是指其在光线照射下的表现。透明度是衡 量纸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表示光线穿透纸的能力。通常,纸的透明度与 纤维的排列和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有关,透明度越高,纸的质量越好。另外,纸的光泽度和白度也是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3.化学性能:纸的化学性能主要包括耐水性、耐酸碱性和保鲜性等。 耐水性是指纸对水的抵抗能力,其取决于纸的纤维和胶凝物的组成。耐酸 碱性是指纸对酸和碱的抵抗能力,纸的pH值决定其耐酸碱性。保鲜性是 指纸对食品等物体的保护能力,要求纸不能释放有害物质。 纸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根据不同的需求,纸 可以制成各种类型的纸张,如普通纸、卫生纸、包装纸、卡纸等。不同类 型的纸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要求。 总之,纸的结构和性能是由纤维、胶凝物和填料等组成,其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会影响纸的使用。通过对纸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控制,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纸,满足不同领域对纸的需求。

纸和纸板的结构与性能简答题

简答题: 1、影响纸张的紧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分析说明之。 答:①原料:草浆>针叶材>阔叶材;机械浆比化学浆紧度号;半纤维素越多,紧度越好。②打浆浓度和打浆方式:打浆浓度上升,紧度上升;游离状打浆的紧度比粘状打浆的紧度好。 ③压光:超级压光>机械压光>软压光 ④化学助剂:填料多,紧度增加;阳离子淀粉影响不大;Al2(SO4)3增加,紧度下降;松香胶降低 ⑤压榨:紧度越好 ⑥干布紧度成都越高,紧度大。 2、试分析比较纸张的抗张强度和耐破度之间的区别,说明影响纸张抗张强度和耐破度的主要因素 答:抗张强度:15mm宽的纸或纸板试样在断裂时的极限抗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纸和纸板的综合强度。 耐破度:指纸或纸板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均匀地增加的最大压力,其结果以KPa表示。 ①影响抗张强度的因素: 主要因素:纤维间的综合强度、纤维长度 次要因素:纤维本身的强度、纤维分布 ②影响耐破度的因素: 主要因素:纤维间的综合强度、纤维长度 次要因素:纤维本身强度 3、单根纤维的径向收缩和纵向收缩的区别,它对纸张的形稳性有何影响? 答:找不到 4、试分析说明纸张产生卷曲的原因,以及在造纸过程中的解决措施? 答:(1)原因:①纸张定量太小,纸张太薄;②打浆度(叩解度)过大;③纸张紧度过大;(2)解决措施:改变蒸汽压力;改变烘缸温度 5、什么是纸张的形稳性?影响纸张的形稳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形稳性是指当纸浸在水中或在不同的湿度下增湿或减湿时尺寸的相对变化,以尺寸的增减对试样原来的尺寸的百分率表示,故又称湿稳性或水稳性。 影响因素:①原料的种类②打浆:打浆方式,打浆浓度,打浆度③浆网速差④干燥 6、试分析说明影响纤维间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对纸张抗张强度、耐破度、耐折度及撕破度的影响? 答:(1)影响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 ①原料化学成分:化学浆>机械浆;半纤维素含量高 ②打浆打浆方式:粘状打浆>游离状打浆浓度:如果是粘状打浆,打浆度上升,纤维匀度下降,抗张强度下降 ③生产工艺压榨;干燥速度;干布张紧;压光 ④和含水率,施胶率成反比

芳纶纸的分类以及特点性能

芳纶纸的分类以及特点性能 一、芳纶纸定义 芳纶纸(又名“聚芳酰胺纤维纸”),以芳纶短纤维和芳纶沉析纤维为造纸原料,斜网抄造湿法成型,再经热压成型制得。 二、芳纶纸的分类 芳纶纸根据用材不同,分为间位芳纶纸和对位芳纶纸。 1、间位芳纶纸:也称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纸(简称芳纶纸),是用纯 间位芳纶(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制成的一种特种纸,具有高强度、低变形、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阻燃和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高速列车、电工绝缘等领域,是一种关系国家安全的高科技新材料。 2、对位芳纶纸:是以对位芳纶短纤维(又称芳纶1414)和对位芳纶沉析纤维(芳纶浆粕)为原料,按造纸技术抄造成的纸,再经热压成型制得。 三、间位芳纶纸的特点 1、热稳定性 芳纶纸最重要的特性是长久热稳定性。其可在l80℃下使用10年以上,使用寿命高于工业用有机耐高温纸。在200℃干热状态下放置1000h,力学强度仍保持原来的75%;在12O℃湿热状态下放置1000h,力学强度仍保持原来的6O%以上;在370℃以上分解出少量CO2、CO和N2气体。 2、阻燃性能

芳纶纸的极限氧指数(LOI)值≥28,是一种阻燃材料,不会在空气中燃烧、熔化或产生熔滴,而只在极高的温度下(>370℃)才开始分解。 3、电绝缘性 芳纶纸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由于芳纶纸的热稳定性好,其在高温下仍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芳纶纸具有较低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可以使绝缘电场分布更均匀和运行介质损耗更小,是一种良好的环保型绝缘材料。 4、力学性能 芳纶纸是由高强度间位芳纶短切纤维制成的膜状材料,结构致密,表面平滑,柔韧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张和抗撕裂性能。尺寸稳定性好,比强度高,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非金属蜂窝结构原材料。 5、化学稳定性 芳纶纸的分子是由酰胺桥键互相连接的芳基所构成的线型大分子。在它的晶体中,氢键在两个平面内排列而成氢键的三维结构。由于较强的氢键作用,使之结构稳定,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能耐大多数高浓的无机酸,对其他大多数化学试剂和有机溶剂十分稳定。 6、耐辐射性 芳纶纸耐β、α和χ射线的辐射性能十分优异。例如在50KV的χ射线辐射100h,它的强度保持原来的73%,而此时的涤纶和锦纶产品已经变成粉末;在β射线辐射量积累到1000Mrad时,其强度仍基本保持不变。

纸张结构与印刷性质

0.纤维定量:将纤维单根排列所形成的纸页的定量,即一层纤维形成的纸的定量。 Bf=纤维粗度(mg/m)/纤维宽度(μm)*1000 覆盖层:一定面积纸页上的纤维根数。 平均覆盖层:纸平面上任意一点的纤维平均数。C=b/βf (b:纸的定量)相对键接面积:总键接面积对可用于键接的总面积之比,一般通过紧度和光散射系数来反映。RBA=So-S/So(So:推算出的未键接的网状结构的光散射系数值。S:纸页的光散射系数值。 纤维的定向排列指的是纸页结构中的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形成原因:浆流中每个质点的流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纤维上每个质点受到流速的作用力就不一样,这种作用力的差异使纤维受到力矩的作用,力矩作用使纤维顺浆流方向流动,也就是说,只有纤维的横断面上纤维受到的力矩最小。影响纤维定向排列的因素:①纤维性质的影响(长度、挺度、浆浓)长纤维比短纤维更易于定向,浆浓较大,各向异性较弱。②网部的层流剪切(速差):浆网速差大,定向程度高。③浆流喷射。④湍动:适当湍动可以降低纤维排列的各向异性。 1.纤维定向排列对纸张的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降低纤维的定向排列? 答:纤维的定向排列是机制纸的一个显著特点。指纸页结构中的各向异性。它直接影响纸的平面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通常用纤维定向排列指数和定向排列角来描述。定向排列指数小,纸张在各方向上的性质相似,抗张强度或其他机械性能的纵横比较小,是有利的;纸水分变化时,偏离纸机方向的定向排列角导致纸张尺寸稳定性不好。纤维在纸页厚度方向排列的变化,即纸页表面和中间层之间排列不同影响弯曲的挺度,两表面之间排列不同,会导致卷曲。降低纤维定向排列的方法有:①调节浆网速差到合适值②纤维的流动和成形条件的改善(流浆箱角度、唇板开度、着网点位置等),产生高强微湍流,可以防止纤维絮聚,提高纸张匀度,降低纤维排列的各向异性③改善干燥方式,在保证纸张干度要求下,升温尽量缓慢和均匀,防止不均匀干燥造成纸幅收缩导致横向纸幅纤维定向排列角变化。 2.分析纸张产生两面差的原因,总结减轻纸页两面差的措施。 答:原因①浆网速差—网面速差大,致使网面纵向排列的纤维比正面多,产生两面差②正面细小纤维的留着率高于网面③细小纤维表面积大,对染料有较大亲和力④纸浆配比—纤维长度均匀的纸浆,抄成纸张的两面差小⑤施胶剂正反面留着率不同⑥颜料正反面留着率不同⑦在网部以后的压榨、干燥、施胶和压光等工序也会有出现两面差的可能性 措施:①采用夹网成形—双网两面成形②在长网纸机上增设叠网—使纸页正面也进行适当脱水③采用助留剂—尽可能增加填料和细小纤维在反面的保留,减少流失④合理使用压榨和压光方法⑤进行表面施胶或涂布(双面)

造纸工艺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造纸工艺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原纸的物理性能,即纸张强度,直接影响到纸品的强度和对内装货物的保护性能。不同生产工艺的原纸,其物理强度差别非常之大。通常原纸的物理强度由以下几点因素决定: 一、原纸纤维 1.针叶木纤维所生产的原纸的物理性能指标如耐破值高,环压强度,挺度,抗 戳穿力都比阔叶木纤维高。 2.而阔叶木纤维的一些印刷性能,如平滑度、松厚度、不透明度等,却往往优 于针叶木纤维。 3.草纤维生产的原纸无论是耐破值,环压强度,抗冲击力,还是抗戳穿力等均 较低,但其粘合强度优于木浆纤维。 4.木浆纤维中,慢生林的纤维由于生长时间长,其纤维的紧密度较好,韧性也 较高,所生产的原纸的强度也较高;而速生林的纤维由于生长时间短,其纤 维较膨松,韧性也较差一些,所生产的原纸强度也就相应低一些。 二、原纸的抄纸工艺 原纸的抄纸方法,主要有长网式生产和圆网式生产两种工艺。圆网式生产中,又有喷浆式生产和浸浆式生产。 一般来讲,长网式生产的原纸纤维呈交叉网状分布,具有不规则性。而圆网式生产的纤维呈顺向分布,在圆网生产中,喷浆式生产,部分接近于交叉网状分布,而浸浆式生产的纤维基本呈顺向分布,具有规则性。 纤维分布不同也是影响原纸强度的一大因素。交叉网状分布的原纸其耐破值,环压值、耐折性,包括瓦楞原纸的裂断长指标均较高,而顺向分布的原纸,其相应的指标会偏低,故此所生产的瓦楞纸板的强度也相应会受到影响。 三、原纸生产的制浆工艺 原纸生产的的制浆工艺分为化学制浆,机械磨浆和化学机械制浆等三类。 a)化学制浆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硫酸盐法,将原料加入NaOH,硫酸盐等化学辅 料,在高温高压下蒸煮而成,其纤维较细短且软,主要用于白板纸等文化生 活用纸或纸箱用纸的面浆。 b)化学机械制浆是先将纤维原料用化学药品进行处理,然后再用机械的方法磨 解成浆。 c)机械磨浆属于物理制浆法,保持了纤维的硬度,主要用于牛皮箱纸板等高级 包装用纸的生产。 通常机械磨浆纤维的强度大于机械化学浆纤维,而机械制化学浆纤维的强度又大于全化

纸和纸板结构与性能

一、名词解释 定量:单位面积纸或纸板的质量。 厚度:在一定的单位面积压力下,纸和纸板两个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紧度:单位体积的纸或纸板的质量。 松厚度:单位质量的纸或纸板的体积。 干纸强度:纸张经过干燥以后的强度。(干度﹥50%) 湿纸强度:在抄造过程中,干度在35——50%以前纸张的强度。 湿强度:纸张经干燥以后再浸湿所具有的强度,一般只保持干纸强度的4——10%。 静态强度:纸或纸板在缓慢受力的情况下所显示出来的强度。 动态强度:纸或纸板所能经受瞬时冲击的程度,即表示纸或纸板受力后瞬时扩散而破裂的动态情况。 抗张强度:纸或纸板能够承受的最大张力。 环压强度:一定尺寸的环形试样在一定的加压速度下平行受压,当压力增大至样品压溃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撕裂度:撕裂预先切口的纸或纸板至一定长度所需要的力。 耐折度:纸或纸板在一定张力下所能经受往复折叠的能力,以往复折叠的次数的对数表示。 挺度:纸或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测定时是将规定尺寸的试样一端夹紧,另一端受力弯曲至一定角度所需的力或力矩。 透气度:在规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和单位压力差情况下,单位面积的纸或纸板所通过的平均空气量。 白度:对波长为457nm蓝光的反射因数。

透明度:单层试样反映被覆盖物影响的显著程度。 不透明度:单页纸张在“全吸收”的背衬标准黑垫的反射率与完全不透明的一叠同种纸张做衬垫的单页纸的反射率的比率。 形稳性:纸或纸板被水浸湿或在增湿或减湿的环境中形状尺寸的伸缩性变化。 平滑度:在一定的真空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受一定压力、一定面积的试样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 匀度:纸或纸板中纤维及其他固体物质分散的相对均匀程度。 脆性:纸或纸板使用过程,经弯曲、压折时易断、易产生裂口、易碎,或韧性欠佳,承受冲击能力差,易受外力冲击而破裂或破碎即脆。 柔软度:在一定作用力下,把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试样压入一定宽度的缝隙中一定深度时,试样本身抗弯曲力和试样与仪器缝隙之间摩擦阻力的矢量和。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纸? 纸就是(GB4687-84)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型设备上,经干燥制成的一页均匀的薄片。 第一代纸:以纤维素纤维为主构成的纸。 第二代纸:合成纸 以化工树脂等为基材制成的纸 成膜→纸型化处理 第三代纸:功能纸

(完整版)纸和纸板结构与性能知识汇编(2)

纸的定义:从悬浮液中适当处理(如打浆)过的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形设备上,经干燥制成一页均匀的薄片。纸张的结构特点: 1.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要素成分,(长短纤维,填料,胶料,染料) 2. 纸和纸板的结构间有结合力(纤维的氢键结合力和机械的互相扭结、物理的相互吸引) 3. 具有复杂多孔的结构(网状结构,多孔结构) 4.具有三维结构的结构要素: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尺寸的纤维分布不同、辅料的分布不同 5..绝大多数纸的结构都具有两面性(成形网对细小纤维及细小物质截留程度的不同而引起的) 纸张的功能性质:1.吸湿性显著、吸水性大 2. 有氢键结合3.有一定的强度 4.纸张显白色 5.具有柔软性 6.具有易燃性 为什么纸张强度比造纸纤维强度低的多? 纸张的强度取决于纤维间的结合强度,纤维间起氢键结合的前提是游离状的羟基,纤维中能够游离出来的羟基只占纤维总羟基的0.5%--2%,而98%的羟基体现纤维本身的强度。因此纸张的强度小于纤维的强度 为什么草浆造纸紧度大?1.半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间的结合力大;2.草浆纤维短;3.草浆纤维中杂细胞含量高,在纸张中有填充作用;4.纸浆纤维中暴露的羟基多 纸张纵向:与纸机运行平行的方向横向:与造纸机运行方向垂直 影响纸的方向性的主要因素 1.纤维有方向性的排列所影响:网面纤维纵向排列明显,正面纤维纵向排列不明显 造成纸张正反面纤维纵横向分布差的原因是:纸页在抄造过程中,受到铜网的加速作用,形成了纵向剪切,使纤维沿着纵向排列,靠近铜网网面的纤维,受到加速作用大,故纤维排列的方向性明显,距成型网愈远这种加速作用愈弱,故正面纤维排列方向性较弱 2.受牵引力大小的影响, :,为了避免纸幅的产生皱褶,,必须以一定的牵引力来维持纸幅的 前进,牵引力大些,方向性也大些,反之亦然 3.受浆速与网速关系的影响速度差小,方向性小些,反之亦然 4.网案振动网案的振动是沿着纸机横向运动,可以使顺着纸料流动方向排列的纤维,在 横动的牵引力下,改变其排列方向,降低纤维排列的方向性 5.纸机的形式:圆网纸机长网纸机夹网纸机,大多数纸张要求纵横向性质比较接近 减少纸张纵横向差别的主要途径 对于中低速长网造纸机 1..调整浆速与网速的关系,根据纸张的品种,造纸机的车速和纸料的性质等因素进行调节R=浆速/网速R 增大浆速增大速度差减小纤维横向排列增大,方向性降低;R减小浆速减小速度差增大纤维间纵向排列增大匀度增大 印刷纸书写纸R=0.87—0.93 纸袋纸胶版纸R=1.0—1.05 纸绳纸电缆纸R=0.83—0.87 2采用网案摇振并合理调节振幅和振次 3调节干燥过程中纸幅的牵引力和干毯的张紧程度 对于圆网纸机,网案的振动是不可控的,浆速和网速的调节也是很有限。主要通过改善网槽结构:a.采用测流式网槽,网槽纸料的流动方向与网笼回转方向垂直;b.采用喷浆成形吸收长网纸机的上浆原理和方式,用类似于长网纸机的流浆箱代替网槽,使传统的挂浆成形变为喷浆成形的方式c.采用改良式网槽(1)缩小牛角道提高浆速,让浆网接近,改善纵横向拉力差;(2)缩短成形弧,减少定向作用,但匀度有所降低;(3)在进料板上增加导流栅片,有意识的进行不同方向的梳理和作用,使纤维交错排列

纸和纸板结构与性能

纸和纸板结构与性能. 湖北工业大学09轻一 第一章 纸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687-84)规定,所谓纸就是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型设备上,经干燥制成的一页均匀的薄片。 第一代纸:以纤维素纤维为主构成的纸。 第二代纸:合成纸。以化工树脂等为基材制成的纸。成膜→纸型化处理 第三代纸:功能纸。采用某些特殊材料,抄出具有某些性能的新纸种。如:气味吸收纸、太阳能保温化、金属纤维纸(钢纸)、发热纸、陶瓷纸。 纸张的功能性质 纸张的功能性质就是那些与纤维性质有密切关系的性质。 吸湿性显著,吸水性大。纤维→纤维素→葡萄糖基→游离羟基吸附极性水分子 提高纸页的孔隙率,可以抵挡一部分单根纤维对纸页的影响。 有氢键结合;有强度;显白色;有柔软性;易燃性 3、纸张结构的特点? (1)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要素成分。 (2)纸的结构要素之间具有结合力。 (3)具有复杂的多孔结构。 (4)具有三维结构的结构要素。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尺寸的纤维分布不同,辅料分布不同。 (5)大多数纸的结构都具有两面性。 4 为什么纸张的强度小于造纸纤维的强度? 纸张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纤维间的结合强度;而纤维间氢键结合的前提是具有游离状态的羟基,纤维中能够游离出来的羟基只占纤维总羟基的0.5-2%,而98%的羟基体现的是纤维本身的强度。因此,纸张强度小于造纸纤维的强度。 1造成纸张纵横向差别的原因。 答:①纤维大多数是纵向排列:(反面:纵向排列纤维数量是横向的10倍;正面:纵向是其他方向的2倍);②在干燥时纵向纸张所受张力交大;③受浆速与网速关系的影响。由于纸张具有方向性,因此纸张的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纵向比横向大;撕裂度和伸长率则是横向比纵向大。 2怎样鉴别纸张的纵横向? (1)纸条弯曲法 平行切取两条互相垂直的纸条,将其重叠,用手指捏住一端,使另一端自由地弯向左方或右方,如果两个纸条分开,则下面的纸条为纸的横向;如果两个纸条弯向另一方,则上面的纸条为横向。依据:纵向的挺度大于横向的挺度。 (2)纸页卷曲法 平行的切取方形或圆形试片,并标出相当于原试样边的方向,然后将试样片漂浮在水上,试样片卷曲时,与卷曲轴平行的方向为纸的纵向。依据:横向润胀大于纵向润胀。 (3)抗张强度鉴定法 平行地切取两条互相垂直的纸条,测定其抗张强度,一般情况下,抗张强度大的为纵向。(4)纤维定向鉴别法 根据纸张表面的纤维排列方向,特别是网面上的大多数纤维,是沿纵向排列的,来鉴别纸或

纤维特征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目录 纤维特征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2)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纸张介绍 (3) 第三章纤维特征 (4) 第一节纤维的长度 (6) 第二节纤维的粗度 (7) 第三节纤维的强度 (7) 第四章与纸张结构的关系 (8) 第一节成形性能 (8) 第二节紧度 (8) 第三节光散射系数 (9) 第五章抗张强度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纤维特征在造纸过程中影响纸页的结构,并决定纸页的性能。本文主要概述了造纸纤维的几种重要特征,如纤维长度、纤维粗度、纤维的内在强度,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纤维的特征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关系。 第一章前言 纸张是以纤维为主体的多相网状结构材料,并具有各向异性、多孔性、柔软性和再利用性等特点。造纸用纤维主要包括植物纤维,如木材纤维、草类纤维、棉麻纤维等,和非植物纤维,如化学纤维、无机纤维、微生物纤维等。不同的纤维种类和特征,其成纸性能的差异很大。 关于纤维特征和纸张性能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两种研究方法[1]: (1)对浆进行分级或以不同的原料制浆,以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纤维,并通过打浆来改变纤维和纸页的性能,研究纸张对纤维性质的依赖关系。但由于纤维各种性质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打浆导致纤维性质的改变,很难确定单个因素的影响; (2)用不同尺寸的人造纤维抄片,研究纤维特征对成纸性能的影响。虽然能获得纤维与纸页性能之间实验关系,但对真实的纸浆是否适用尚存疑虑。

第二章纸张介绍 纸张是一种非匀质材料,结构复杂,其结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具有多种元素: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等,其中纤维是纸张结构最基本的元素,纤维原料的种类和加工方法不同,纸张的结构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填料、胶料等也因品种不同而有性能差异。 (2)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在纸页X-Y-Z3个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各向异性,表现在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尺寸的纤维分布不同,以及填料、胶料、色料和空气含量等的分布不同。这种结构的各向异性,主要决定于抄纸的方法和使用的设备。 (3)大多数纸张具有两面性,即纸张两面的性质不同。 (4)纸张具有孔隙结构,纸张的多孔结构(孔隙率)决定了纸张具有透气性、吸湿性、吸收性和可压缩性,这是纸张能吸收水、油墨等液体物质的基础。(5)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之间的结合决定着纸张的机械强度和与其他物质的结合力。

纸纤维的三种主要化学成分

纸纤维的三种主要化学成分 纸纤维是目前最常用的纸质材料之一,它主要由纤维组成。纸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下面将对这三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纤维素 纤维素是纸纤维的主要成分,也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纤维素在纸张制造过程中起到了增强纸张强度和韧性的作用。纤维素分子链有很强的亲水性,可以吸收水分并形成氢键,使纤维之间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使得纤维素纤维之间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网络结构,赋予纸张良好的机械强度。 二、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多糖类物质,与纤维素一起构成了纤维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半纤维素主要由木聚糖、木葡聚糖和木果聚糖等多种单糖组成。与纤维素不同,半纤维素的分子链中存在一些侧链,这些侧链可以与其他分子形成更多的氢键和范德华力,增强纤维素之间的结合力。半纤维素的存在使得纸张的抗水性和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三、木质素 木质素是纸纤维中的非纤维素成分,它是一类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

物。木质素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通常由苯环、苯丙烷环和侧链组成。木质素的存在对纸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木质素的存在增加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纸张的强度和刚性;另一方面,木质素的存在也使纸张增加了一定的抗光、抗氧化和抗化学腐蚀的能力。此外,不同类型的木质素还可以赋予纸张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纸纤维的三种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共同构成了纸张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纤维素赋予纸张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半纤维素增强了纤维素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纸张的抗水性和耐久性,而木质素则增加了纸张的强度、刚性和抗光、抗氧化性能。这些化学成分的合理组合和相互作用,使得纸纤维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材料。

芳纶纤维-云母混合制备芳纶云母纸及其纸张性能研究

芳纶纤维-云母混合制备芳纶云母纸及其纸张性能研究 芳纶纤维/云母混合制备芳纶云母纸及其纸张性能研究 摘要: 芳纶云母纸是一种由芳纶纤维和云母材料制备而成的新型纸张材料。本研究采用湿法成型的方法,将芳纶纤维与云母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芳纶云母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芳纶云母纸的纤维形貌和结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芳纶纤维与云母能够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纸张结构,提高了纸张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此外,芳纶云母纸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和抗油性,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维持纸张的完整性。该研究为芳纶云母纸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芳纶纤维、云母、纸张、性能研究 1.引言 纸张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的纸张主要由木浆、棉纤维等天然植物纤维制备而成,具有较好的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纸张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纸张的机械性能、耐温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能无法满足现代各行业的需求。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纸张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芳纶纤维/云母混合制备芳纶云母纸 芳纶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是一种理想的纸张增强材料。云母是一种层状的硅酸盐矿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隔热性能。本研究采用湿法成型的方法,将芳纶纤维和云母混合悬浮液浸渍到纸张模具中,通过湿法成纸的工艺将悬浮液中的纤维和云母结合在一

起,形成一种新型的纸张材料。 3.芳纶云母纸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芳纶云母纸的纤维形貌,发现芳纶纤维与云母有良好的结合,纤维分散均匀,形成了纸张的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芳纶云母纸的结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芳纶纤维和云母的作用下,纸张材料的结晶度得到了提高。 4.芳纶云母纸的物理性能测试 通过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对芳纶云母纸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芳纶云母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满足了纸张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此外,芳纶云母纸表现出较好的抗水性和抗油性,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维持纸张的完整性。 5.结论 本研究采用湿法成型的方法,将芳纶纤维和云母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芳纶云母纸。通过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表征和测试,发现芳纶纤维和云母能够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纸张的强度和热稳定性。此外,芳纶云母纸还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和抗油性,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维持纸张的完整性。该研究为芳纶云母纸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芳纶云母纸在纸张材料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纸张材料——芳纶云母纸,通过将芳纶纤维和云母结合在一起。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纤维与云母有良好的结合,纤维分散均匀,形成了纸张的结构。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表明,在芳纶纤维和云母的作 用下,纸张材料的结晶度得到了提高。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芳纶云母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满足了高温环境下纸

纸张特性相关概念

1、覆盖层(coverage):描述完全无规则二维网状结构的一个概念,是指一定面积A上的纤维根数N,平均覆盖层C则指纸平面上任意一点的纤维平均层数。通常也可以只被纤维覆盖的那一部分面积。C=N.Lf.Wf/A=b/Bf,其中,.Lf.Wf分别为纤维的长度和宽度,b为纸张定量,Bf为纤维的定量,指将纤维单根排列而形成的单层纤维纸页的定量,N是单层排布时所有的纤维总数,A是测定面积。 2、相对键接面积(RBA):总键接面积对于可用于键接的总表面面积之比。它不可能是100%,通常用来描述纸页的结合度。 3、纸张的匀度(Formation):在一定面积的纸张上,纸张的质量和定量的真实分布状况。指在纸页平面内小规模定量的波动,是颗粒不均匀分布的结果。(部分取决于单根纤维沉积内在的随机性,部分取决于纤维的相互作用) 4、纤维定向排列(Fiber Orientation):机制纸的一个结构特点,纸页结构的各项异性,纸机方向排列的纤维和垂直纸机方向排列的纤维。直接影响纸的平面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 5、纤维定量:单位面积单层纤维层的纤维的质量,可表示为g/cm2(basis weight of fibers) 6、(Hydrodynamic smoothing)流体动力滤波:指的是悬浮液在脱水过程中能够改善匀度,在纤维层的最低定量区域内,通过沉积的纤维层流速最高,流动阻力小。因此,悬浮液流向定量低的地方,这种机理就是流体动力学滤波。 7、Jentzen effect:指从未干燥过的纤维,如果在干燥过程中对其施加轴向拉力,则干燥后其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会增大,而伸长率减小,如果施加轴向的压缩力,则效果相反,能够解释什么样的干燥条件会改变纤维特性。 8、MD:纸和纸板的纵向,即为纸机运行的方向。 CD:纸和纸板的横向,即为垂直于纸机运行的方向。 9、Density/bulk:(紧度/松厚度):紧度是指单位体积纸或纸板的质量,以g/cm3或kg/m3。松厚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纸或纸板的体积,用表示,是紧度的倒数。 10、Thickness(厚度):在一定的单位面积压力下,纸和纸板两个表面间的垂直距离,用mm 或m表示。(Apparent thickness):表观密度:指纸张和纸板的厚薄程度。 11、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形变成比例关系(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 12、定量:单位面积的纸或纸板的质量,可表示为g/cm2 13、平滑度:平滑度是用以衡量纸或纸板表面凹凸,平整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指在一定的真空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收一定压力,一定面积的式样与玻璃之间的间隙所需要的时间,用s表示。roughness(粗糙度):指纸页表面的凹凸不平的程度。 14、brightness(亮度):在单一波长457nm下纸浆、纸及纸板等产品的百度值(反射率) 15、不透明度(opacity):指入射光线照射纸和纸板时的不透光的程度,他是描述纸张阻光能力的一项指标。 16、抗张强度:指能够承受的最大张力除以纸样宽度。 17、撕裂强度:指撕开一定距离的纸或纸板所需要的力,主要决定因素是纤维形态。 18、耐破度:纸或纸板能承受外力顶压的能力。它指在一定条件下单层纸或纸板所能承受垂直于纸面均匀分布的最大压力,单位为KPA。 19、挺度:纸或纸板抗弯曲的强度性能。 20、耐折度:在一定张力条件下所能承受往复折叠一定角度的折叠能力。

纺织纤维的性质和特征

纺织纤维的性质和特征 1、纤维的吸湿性能 吸湿性能纺织纤维放在空气中,会不断地和空气进行水汽的交换,即纺织纤维不断地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同时也不断地向空气中放出水汽。纺织纤维在中吸收或放出水汽的性能称为纤维的吸湿性。 纺织纤维的吸湿性是纺织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能之一。纺织纤维吸湿性的大小对纺织纤维的形态尺寸、重量、物理机械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其加工和使用性能。纺织纤维吸湿能力的大小还直接影响服用织物的穿着舒适程度。吸湿能力大的纤维易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调节体温,解除湿闷感,从而使人感到舒适。所以在商业贸易、纤维性能测试、纺织加工及纺织品的选择中都要注意纤维的吸湿性能。 在常见的纺织纤维中,羊毛、麻、粘胶纤维、蚕丝、棉花等吸湿能力较强,合成纤维的吸湿能力普遍较差,其中维纶和锦纶的吸湿能力稍好,腈纶差些,涤纶更差,丙纶和氯纶则几乎不吸湿。 目前,常将吸湿能力差的合成纤维与吸湿能力较强的天然纤维或粘胶纤维混纺,以改善织品的吸湿能力。 在纤维的吸湿性能中,除吸湿性外,纤维材料的吸水性也与服用织物的穿着舒适性密切相关。纤维的吸水性是指纤维吸着液体水的性能。人们在活动时所产生的水汽和汗水,主要领先材料的吸湿和吸水性能,进行吸收并向外发散,从而使人感到舒适。一般来说,外衣主要是受雨水的浸湿,所以可选择吸水性小的纤维作外衣材料;内衣主要是受身体的不显性蒸发和出汗浸湿,因此要选择

吸湿和吸水性大的纤维作内衣材料。 2、纤维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纺织纤维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和种变形的性能称为纺织纤维的机械性能。外力作用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磨擦等各种形式。 纺织纤维的机械性能应包括纤维的强度、伸长、弹性、耐磨性、弹性模量等。纤维的强度:纤维的强度是指纤维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纺织商品的耐用程度。 纤维的强度可用纤维的绝对强力来表示,它是指纤维在连续增加负荷的作用下,直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其法定讲师单位为牛顿(N)或厘牛顿(cN)。过去习惯用克力或公斤力表示。 由于纤维强力的与纤维的粗细有关,所以对不同粗细的纤维,绝对强力无可比性,因此,常用相对强度来表示纤维的强度。相对强度是指单位线密度(每特或每旦)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法定计量单位为牛/特(N/tex)或厘牛/特(cN/tex)。过去习惯用克力/旦表示。 纤维的弹性:纤维及其制品在加工和使用中,都要经受外力的作用,并且产生相应的变形。当外力的作用去除后,纤维的一部分变形可恢复,而另一部分变形则不会恢复。根据纤维的这一特性,可将纤维的变形为成三个部分,即当外力去除后能立即恢复的这部分变形称急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缓慢地恢复的这部分变形称缓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的这部分变形称塑性变形。 纤维的弹性就是指纤维变形的恢复能力。表示纤维弹性大小的常用指标是纤维的弹性回复率或称回弹率。它是指急弹性变形和一定时间的缓弹性变形占总变

纸张性能检测

*纸的含义 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型设备上,经干燥制成的一页均匀的薄片。 *纸张结构的特点 1、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要素成分 2、纸的结构要素之间具有结合力. 3、具有复杂的多孔结构 4、具有三维结构的结构要素 5、大多数纸的结构都具有两面性 *纸张的功能性质 1、吸湿性显著,吸水性大 2、有氢键结合 3、有强度 4、显白色 5、有柔软性 6、易燃性 *为什么纸张强度比造纸纤维的强度低得多? 纸张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纤维间的结合强度,而纤维间氢键结合的前提是具有游离状态的羟基,纤维中能够游离出来的羟基只占纤维总羟基的0.5-2%,而98%的羟基体现的是纤维本身的强度。因此,纸张强度小于造纸纤维的强度。 *造成纸张纵横向差别的原因? 1纤维有方向性排列所影响2受牵引力大小影响3受浆速与网速关系影响4纸机形式5网案振动 *怎样鉴别纸张的纵横向? 1纸条弯曲法2纸页卷曲法3抗张强度鉴定法4纤维定向鉴别法 *改善纸张纵横向差别的主要途径 1、网案振动2调整浆速与网速的关系3园网纸机 *影响z强度的因素? 1纤维平均长度、单根纤维长度对z强度影响很小,可忽略。2 z强度不受纤维强度的影响3z强度与紧度的关系4纤维竖向排列情况对竖向性质影响很大. *造成纸张两面性的原因 多数纸页是单面接触成形网,将接触成形网的一面称为网面或反面,另一面称为正面,。一般来说,反面总是要比较粗糙,粗长纤维含量比较多,结构比较疏松,而正面细小物质含量较高,结构细致紧密,且比较平滑。 *改善纸张两面性的途径? 1用案板代替案辊2采用光泽压榨、反压榨3用施胶压榨进行两面施胶4采用助流剂 *分析打浆对纸张匀度的影响。 打浆度增加,纤维絮聚减少——切断、润胀从某一打浆度开始,打浆度增加,纤维絮聚增加——纤维的细纤维化:比表面积增加,接触点增加。滤水速度下降:脱水时间延长,引起再絮聚。打浆度进一步提高时,长纤维粘状浆絮聚加重:这主要是由于细纤维化增加了絮聚的可能性;短纤维粘状打浆减轻絮聚:由于纤维切断和润胀的共同效应,有可能抵偿表面细纤维化的影响,从而减轻絮聚。 *使用PEO应注意那些问题? PEO——聚氧化乙烯,白色粉末。使用PEO注意的问题:1分子量和用量PEO分子量一般在400万左右,用量0.1%左右2放置在阴暗、干燥的地方,避免与阳光空气接触,否则易氧化3溶解PEO时,粉状PEO应均匀分散与雾状水膜混合4稀释过滤:PEO用10倍水稀释,用40——60目过滤5加入位置:PEO最好在纸机前的高位箱加入6加入PEO后,有时会产生泡沫,应加消泡剂 *怎样改善纸张的匀度? 1产生微湍流2改善纸料性质3合理地控制上网浓度4加入添加剂一阻絮聚剂 *产生微湍流的途径? 在纤维层的低定量区,沉积的纤维层脱水速度较高,水流阻力较小,网上的纸浆悬浮液会流

第二节造纸植物纤维化学成分与纸张耐久性

第二节造纸植物纤维化学成分与纸张耐久性 一、纤维素(cellulose) 〔一〕纤维素的结构 纤维素是由假定干个ß-葡萄糖(ß-glucose)脱水聚合构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前一个ß-葡萄糖上C1的〔-OH〕和后一个ß-葡萄糖C4上的〔—OH〕脱去一个H2O,以氧桥即甙键〔—O—〕相连。 纤维素分子式〔C6H10O5〕n,其中C6H10O5为葡萄糖基(glucosyl),n为聚合度,n表示纤维素长度。n越大,链越长,甙键越多,纸张纤维耐久性越好。 1.纤维素的构成 两个化学反响:植物体内光协作用(photosysthesis)生成葡萄糖〔单糖化合物〕,ß-葡萄糖脱水聚合(polymerization)生成纤维素〔同种单糖聚合而成的均一多糖化合物〕。 6CO2 +6H2O 光C6H12O6+6O2 nC6H12O6脱水聚合(C6H10O5)n + nH2O 2.纤维素的结构特点与纸张耐久性 〔1〕纤维素的直链结构有利于纸张耐久性 直链分子之间容易接近,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大,耐久性好。 (2)纤维素分子之间能构成氢键(hydrogen bond),有利于纸张的耐久性 氢键的构成,纤维素分子间不可胜数个氢氧基接近到2.6nm的距离内时,一个纤维素分子链上〔-OH〕中的H原子与另一个纤维素分子链上〔-OH〕的O原子相互吸引构成

氢键。靠静电引力相结合〔OH······O〕。氢键以虚线表示。 分子链越长,氢键结合越多,键能总和越大对纸张强度贡献越大。 结晶区(crystal lattice)的构成:由于氢键的作用,假定干个纤维素分子陈列划一有序,相互靠的很近,构成的结晶形状称为结晶区。结晶区内有害物质和水分难以侵入,纤维素分子不易发生有害反响,提高纸张耐久性。 结晶区〔动摇区〕非结晶区〔不动摇区〕 〔二〕纤维素的性质 1.溶解性(solubility) 常温下不溶于水和普通无机溶剂,溶解功用动摇。 2.纤维素水解(hydrolysis) 纤维素水解反响概念:纤维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发作加水分解反响,ß-葡萄糖1.4甙键(C1—O)断裂,水分子参与,生成比原来纤维素分子链短的一群物质,即水解纤维素(hydrocellulose)的进程。

纺织纤维的性质和特征

纺织纤维的性质和特征 1 、纤维的吸湿性能 吸湿性能纺织纤维放在空气中,会不断地和空气进行水汽的交换,即纺织纤维不断地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同时也不断地向空气中放出水汽。纺织纤维在中吸收或放出水汽的性能称为纤维的吸湿性。 纺织纤维的吸湿性是纺织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能之一。纺织纤维吸湿性的大小对纺织纤维的形态尺寸、重量、物理机械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其加工和使用性能。纺织纤维吸湿能力的大小还直接影响服用织物的穿着舒适程度。吸湿能力大的纤维易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调节体温,解除湿闷感,从而使人感到舒适。所以在商业贸易、纤维性能测试、纺织加工及纺织品的选择中都要注意纤维的吸湿性能。 在常见的纺织纤维中,羊毛、麻、粘胶纤维、蚕丝、棉花等吸湿能力较强,合成纤维的吸湿能力普遍较差,其中维纶和锦纶的吸湿能力稍好,腈纶差些,涤纶更差,丙纶和氯纶则几乎不吸湿。 目前,常将吸湿能力差的合成纤维与吸湿能力较强的天然纤维或粘胶纤维混纺,以改善织品的吸湿能力。 在纤维的吸湿性能中,除吸湿性外,纤维材料的吸水性也与服用织物的穿着舒适性密切相关。纤维的吸水性是指纤维吸着液体水的性能。人们在活动时所产生的水汽和汗水,主要领先材料的吸湿和吸水性能,进行吸收并向外发散,从而使人感到舒适。一般来说,外衣主要是受雨水的浸湿,所以可选择吸水性小的纤维作外衣材料;内衣主要是受身体的不显性蒸发和出汗浸湿,因此要选择吸湿和吸水性大的纤维作内衣材料。 2 、纤维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纺织纤维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和种变形的性能称为纺织纤维的机械性能。 外力作用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磨擦等各种形式。纺织纤维的机械性能应包括纤维的强度、伸长、

三叶形粘胶纤维对过滤纸性能的影响

三叶形粘胶纤维对过滤纸性能的影响 仲昭琳;梁云;王贵州;胡健;曾靖山 【摘要】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y and drainability of trilobal viscose fibers and ordinary viscose fibers which have the same fineness wereanalysed. The effect of the contents of two kinds of fibers on the physical and filt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filter paper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viscose fibers less than 50% , the average pore size, air permeability and burst strength of the sheet had little difference, but the thickness of the sheets containing trilobal viscose fibers was higher than the sheets containing ordinary viscose fibe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rilobal viscose fibers, the fil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sheet declined and the contaminant holding capacity increased, but the filtration efficiency declined meanwhile. When the content of viscose fibers was 30% , the contaminant holding capacity of the sheet containing trilobal viscose fibers was 1.2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containing ordinary viscose fibers, and the filtration efficiency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对两种纤度相同的三叶形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形态和滤水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就两种粘胶纤维的用量对过滤纸物理性能和过滤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粘胶纤维含量低于50%时,两种纤维对过滤纸平均孔径、透气度和耐破度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含三叶形粘胶纤维的纸张厚度比含普通粘胶纤维的要大.随着三叶形粘胶纤维含量的增加,滤纸的过滤阻力降低、纳污容量增大,但过滤精度有所下降;当粘胶纤维加入量为30%时,对于含三叶形粘胶纤维和含普通粘胶纤维的两种滤纸,二者的过滤精度无显著差异,前者的纳污容量是后者的1.28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