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滴速总结

抗生素的滴速总结
抗生素的滴速总结

抗生素的滴速总结欢迎大家补充

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总结

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总结 xx 年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小结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科对 xx 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进行总结: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出院总人数 37 39 65 49 61 60使用抗生素人数 16 14 23 22 29 30抗生素使用率 43.3% 35.9% 35.4% 44.9% 47.5% 50%一、现将我科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列出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2、无指征用药。 3、预防用药过多。 4、给药方式存在问题。 二、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 , 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三、取得成效通过抗生素应用的监管及整改,医务人员减少了凭选用抗生素,根据

检查结果给药,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推出,为临床医师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 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同时也为合理用药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其使用的合理性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若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导致药物 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使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使现有的抗菌药物失去作用,同时,还可增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毒副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等。根据“自治区抗菌药物临床分级管理”要求,现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情况(一)非限制使用级药品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磷酸酯替硝唑使用数量 135 350 620 1400 2650 3950 4650 排 7 6 5 4 3 2 1 名(二)限制使用级药品名称阿奇霉素氟康唑奥硝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使用数量 840 1400 2850 4500 9500 排名 5 4 3 2 1(三)特殊使用级药品名称头孢尼西钠使用数量 60 排名 3 头孢吡肟加替沙星433 7502 1二、抗菌药物口服制剂使用情况药品名称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氟康唑甲硝唑头孢氨苄使用数量 180 45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 报告_调研报告 中国报告大厅日前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称,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XX年国内抗生素总产量为21万吨,国内消费量约18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就高达9.7万吨,约占54%。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那么, (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 (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本报告选取了不同区域和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企业、抗生素生产商、经销商、专家学者等为调研对象,全面调研了国内饲料厂及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特点,并对饲料厂及养殖场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包括: (1)饲料企业所用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大致在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在25-30亿元。 (2)生猪工业饲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吨全价料的药物添加剂成本平均在20元/吨;肉鸡全价料饲料药物添加剂成本略低,在15~20元/吨;蛋鸡和奶牛饲料中药物成本最低,且产蛋期和泌乳牛饲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 (3)养殖场用药的市场规模远大于饲料厂。XX年,生猪、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计用药支出(以养殖场支出计)预计在280~300亿元。生猪养殖场用药费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养殖场用药费用约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别占13%和10%。对于畜禽养殖场,抗生素支出约占用药总支出的70~80%。 (4)出栏每头生猪的平均用药成本(含母猪用药)为19元/头;肉鸡用药成本平均为1.5元/只;蛋鸡养殖全程的用药成本平均为1.9元/只;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年用药成本193元。一般而言,

抗生素总结

抗生素总结 一.细菌分类 (1)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 (2)革兰阴性杆菌:①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②弧菌科细菌: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③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3)革兰阴性球菌:奈瑟菌属。 (4)革兰阳性杆菌:棒状杆菌属。 3. 人体正常菌群 口腔:甲型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丙型链球菌、奈瑟氏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类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皮肤: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绿脓杆菌、丙酸杆菌。 肠道:正常菌群包括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尤杆菌、消化球菌等;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它们能产生毒素,具有生理作用和致病作用两方面。 * 阴道: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二. 临床常见疾病抗生素的选择方案 1.咽痛:多为链球菌感染(G+球菌),包括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利斯特菌……例如上感、青壮年肺炎。多选用青霉素类、阿奇霉素(国外首选,但在我国广泛耐药,可以覆盖G+球菌、非典型致病菌)、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类(针对G+球菌,G-杆菌效果差)、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百定(哌拉西林舒巴坦)或君尔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肺炎 (1)门诊患者:β-内酰胺类+左克

(2)病房: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G+球菌为主,选用百定或头孢米诺钠(头霉素类,对G+球菌、G-杆菌有效,介于二、三代头孢之间)。 如果感染面积大: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恐怖菌代表是: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此种要用到最顶级的万古霉素、替考拉丁、利奈唑才能搞定。 过敏者:林可霉素(上呼吸道、G+球菌、厌氧菌)+氨基糖苷类(G-杆菌,绿脓杆菌)如依替米星。或选用喹诺酮类:左克(轻症)、拜复乐(重症)。 ②医院获得性肺炎——以G-杆菌为主: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例如医院获得肺炎、肠道感染、女性泌尿系感染。普通的用头孢三代和/或喹诺就可以搞定了。严重的可以用泰能、美平。恐怖菌代表:铜绿假单胞菌(选药:舒普深、泰能、美平、特治星、环丙沙星、马斯平)。肺炎克雷伯菌(选药:碳青酶烯类:泰能、美平)、鲍曼不动杆菌(选药:泰能、美平,省钱方案或尝试:舒普深+丁胺卡那)。 ③支扩:绿脓杆菌为主,选用头孢他啶、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ICU患者可以连用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阿奇霉素治疗。 3.厌氧菌:一般消化系统的的胆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用到;妇科感染也常。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 4.支原体、衣原体:血象不高,用阿奇霉素(儿科的支原体肺炎常用)。 5.立克次体:内科的恙虫病必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6.其他杂菌:可考虑喹诺酮或阿奇来解决。 三. 抗生素作用机制: 阻断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 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达托霉素阻断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奈唑胺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 阻断RNA、DNA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新生霉素、乙胺丁醇、甲硝唑 四.抗生素分类: 1.喹诺酮类 (1)适应症:对各种各样的细菌,包括G-、G+、甚至衣原体、支原体、结核菌均有作用,最适用于肠道感染(伤寒、痢疾、霍乱),

抗生素试题总结及答案

抗生素试题 单选题: 1. 对抗菌药作用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 抗叶酸代谢 B. 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D.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 吞噬细胞 2.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正确的是 C A. 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多种需氧菌 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C. 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 炎症 D. 需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 E.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 内膜炎 3. 下列细菌容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 是 C A. 溶血性链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肺炎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4. 下列关于万古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万古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 仅对革兰氏阴性菌起作用 C. 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 细菌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 E.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5.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 是 A A. 抗菌谱广 B. 细菌对本类药物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C.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D.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 毒性低 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呋塞米合用 的原因是 D A. 呋塞米加快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排泄 B. 呋塞米抑制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吸收 C. 呋塞米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 D. 呋塞米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 E. 增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 7. 下列有关四环素类药物体内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 餐后服药吸收率低 B. 合用铁剂,吸收率下降 C. 碱性环境促进药物吸收 D. 可透过胎盘屏障 E. 在牙、骨、肝中药物浓度高 8. 下列有关两性霉素B 描述不正确的是 E A. 对深部真菌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B. 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C. 毒性较大,用药须谨慎 D. 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E. 不能和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合用 9. 下面有关庆大霉素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 耐药性产生较快 B. 临床上完全取代了链霉素 C.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逆性的肾损害 D. 常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心内膜炎等 E. 对厌氧菌和肺炎支原体无效 10. 诺氟沙星抗菌机制是 D A.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 抗叶酸代谢 C.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D. 抑制DNA 螺旋酶,阻止DNA 合成 E. 抑制蛋白质合成 11. 磺胺嘧啶对下列细菌感染疗效较好的是 D A. 细菌性痢疾 B. 伤寒 C. 膀胱炎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化脓性扁桃体炎 12. 舒巴坦与青霉素联用,能产生明显的抗菌协同作用,其原因为 B A. 它能增强青霉素的耐酸性 B. 可抑制β-内酰胺酶 C. 可结合PBPs ,与青霉素联合杀菌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总结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总结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马庄卫生院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3〕37 号),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围手 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 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9月18日9 点,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务科、院感办、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共同牵头 组织了以《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主题的培 训会。会议由高院长主持。 培训前,郭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会的 重要性。郭院长指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关系到能否提 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人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及 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关键,因此,抗菌药物的培训显得尤为 重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是长期的、艰巨的、持久 的,事关全院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信全院医务人员有 这个能力和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培训会上,高院长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细菌耐 药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和滥用结

果做了细致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做了详细讲解,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联合应用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做了重点解读。同时再次强调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了殷切希望。 本次培训会深入浅出,参会人员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通过培训,大家充分认识到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培训对提升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要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秩序改进和提高。 马庄卫生院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九日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

渭源县五竹卫生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 根据渭源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院的抗菌素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经过自查小组检查后发现: 自查中好的方面: (1)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领导小组)和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健; (2)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一般分别控制在10种以内; (4)医院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2种以内,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1—2种; (5)医院一般不使用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注射剂型不超过2个品种;作为一所基层乡镇卫生院,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总共不超过4个品种,不得使用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 (6)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100人/天以下; (7)医院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8)医院对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规范查处率达到100%; 自查中发现的缺点:

(1)广大的临床一线大夫对滥用抗菌素的危害性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 (2)经过处方抽查发现,有些医生的抗菌素的使用频率较高; (3)某些医师的处方中出项同类抗菌素既口服,又肌注或静脉给药的现象; (4)某些医师抗菌素联用情况较多,甚至有些上感或轻微感染情况也有抗生素联用的情况; (5)有些医师的处方中发现有多类抗菌素联用的情况; 整改情况: (一)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进行整改 医院在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必须按本实施方案具体目标的规定,严格控制本单位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力求使用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国家基本药物之内的抗菌素。 (二)结合医师处方医嘱点评制度进行整改 医院组织临床、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全院表扬、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年度内,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上报县卫生局处理,严重者取消其抗菌药物处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总结doc

彰武四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5月15日14点,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务科、院感办、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共同牵头组织了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主题的培训会。全院临床共73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医务科长赵晓玲主持。 培训前,赵科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会的重要性。赵科长指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人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及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关键,因此,抗菌药物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是长期的、艰巨的、持久的,事关全院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信全院医务人员有这个能力和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培训会上,药局徐科长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细菌耐药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和滥用结果做了细致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做了详细讲解,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联合应用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做了重点解读。同时再次强调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了殷切希望。院感科讲了些多重耐药菌的隔离知识。 参会人员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有利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秩序改进和提高。 彰武四院院感科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大丰市卫生局、大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大丰市农业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市开展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大卫〔2011〕 52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请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 1 、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 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 并非个人经验。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然而, 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然达到40 %左右,与目前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临床工作中,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 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偏高的现象, 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 抗菌药物被滥用。如在门诊或急诊,即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 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 便开始应用抗生素, 既不查询发热原因, 也不做相应病原检查。事实上, 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 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围手术期用药过多、起点过高、外科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类较多, 甚至在没有任何严重感染指征的情况下。手术患者抗菌素使用率过高,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几近为 100 % , I类切口联用抗菌药物率也相对较高。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非常不合理。在使用剂量方面,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屡见不鲜,大剂量、超剂量的使用, 不

常用抗生素总结

常用抗生素总结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剂。 1.青霉素类 ①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青霉素G抗菌作用强,但抗菌谱窄。 1)G+球菌常见包括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敏感金黄色葡萄糖球菌(MSSA),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效果较差(肺炎血绿,葡萄表皮肠)。 2)G+杆菌常见包括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白炭破产)。 3)G-球菌常见包括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您老)。 4)部分放线菌,李斯特菌,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鼠咬热螺旋体(放李梅鼠回沟)。 常见抗菌药:①普鲁卡因青霉素G ②苄星青霉素G。 ②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抗菌谱同青霉素G。 2)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硝西林,氟氯西林(甲苯非氯硝)。 抗菌谱同青霉素G,对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有效。 3)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G+抗菌谱同青霉素G。 阿莫西林:G-菌常见包括沙门菌,伤寒菌,流感嗜血杆菌,变形杆菌(沙寒流行)。 氨苄西林:G-菌常见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布氏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白流大变寒布)。 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哌拉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派美卡)。在广谱青霉素抗菌谱基础上,加上铜绿假单胞菌。 5)抗革兰阴性菌青霉素:美西林,匹美西林。

G-菌常见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枸橼酸杆菌,志贺菌,沙门菌(傻大克援贺)。 2、头孢类 ①第一代头孢: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安坐抢分啦)。 G+菌抗菌谱同青霉素类。 G-菌常见包括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门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卡门嗜血,克雷大肠变形计)。 ②第二代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丙烯(孟扶克丙烯)。抗菌谱同一代头孢。对部分厌氧菌敏感。 ③第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泊肟酯(他派曲伯赛)。抗菌谱同二代头孢。 ④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头孢匹罗(比啰)。抗菌谱同第三代头孢。 ⑤第五代头孢:头孢洛林,头孢托罗,头孢吡普(洛林比托罗)。 抗菌谱同一代头孢,对MRSA敏感。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①头孢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洗煤炭)。 抗菌谱类似于二代头孢,对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敏感。 ②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雅美怕他)。抗菌谱同三代头孢。 ③氧头烯类:拉氧头孢、氧氟头孢(拉夫)。抗菌谱同碳青霉烯类。 ④青霉烯类:法罗培南。抗菌谱同碳青霉烯类。 ⑤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对需氧G-菌敏感,常见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沙雷菌、枸橼酸菌,志贺菌(肺科流感,傻大志原形)。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2年1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率 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 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2年2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率 2月共出院患者45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1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进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1类次级 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资。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公道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公道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我们常说公道使用抗生素,所谓“公道”,其含义极广,通常是指哪些情况应当使用抗生素,哪些情况不该使用抗生素;对某种感染、某种细菌选择哪种抗生素;甚么情况应当选用两种抗生素的联合和哪两种联合为佳。事实上,我们虽然选用了所谓公道的抗生素,但临床效果却常常其实不尽人意,因此广义的说公道使用抗生素不但要从细菌的敏感性斟酌,还应从药物的药效学特点、药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等多方面斟酌。固然患儿的允从性和药物经济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斟酌因素。 (1)从细菌的敏感性斟酌:这是临床医师在选用抗生素时首先斟酌的因素,儿科经常使用抗菌药物大致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β-内酰胺类中最经常使用的为各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曲南与亚胺培南在儿科较少利用。不同种类的青霉素和不同的头孢菌素抗菌谱各不相同,如有作用于革兰阳性(G+)、革兰阴性(G-)球菌的青霉素G、青霉素V;有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有广谱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有对绿脓杆菌有活性的羧苄西林;亦有主要作用于G-菌的替卡西林。第1、2、3代头孢菌素类因其对G-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程度不同而作用各不相同,对G+ 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在内,第1代头孢菌素作用优于第2、3代,而对G-杆菌来讲则第3代头孢菌素胜于第1、2代。氨曲南

对肠杆菌与其他G-杆菌、绿脓杆菌有效,而对G+菌、厌氧菌无活性。亚胺培南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对金葡菌常耐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大多数的G+、G-菌和结核杆菌有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较窄,主要作用于G+菌和G-球菌,但对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有效,目前临床上亦广为利用。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多种耐药菌株有抗菌活性,但由于其对幼龄动物的软骨侵害,在儿科应谨慎利用。因此,抗生素无高级、低级之分,只有细菌对其敏感不敏感之分,临床医师应根据不同细菌的感染选用相应敏感的抗生素,广大儿科医师对此已10分熟习,应注意细菌的检查与药敏实验,有必要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目前临床上亦常常产生选用了针对性的抗生素乃至已加大剂量,疗效其实不满意,是不是剂量愈大杀菌能力愈强、用药间隔愈短愈好呢?我们不能不斟酌药效动力学的因素。 (2)从药效动力学的因素斟酌: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原理和作用规律的1门分支学科。临床医师10分重视因不同的作用原理而产生的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协同、累加、拮抗和无关等情况,事实上药物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与用药方案等都可影响药效,选择适合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方案以到达最好疗效也是10分重要的。 就抗生素而言,根据药效动力学特点按其杀菌活性及延续效应可大致分为3类,第1类为浓度依赖性杀菌并具有抗菌后效应特性者,如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此类药物浓度越高杀菌率和杀菌范围相应增加;同时此类药物具有抗菌后效应,即当血药浓度随时间从峰浓度降至该药对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时,仍有抗生素的后效应来禁止细菌的继续生长。如氨基糖甙类其血药峰浓度必须到达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陕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XX年版)》文件精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网络监测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结合实际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委员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明确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二、建立完善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实到实处。 三、制定并向市卫生局报备了我院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严格按照目录采购药品,未采购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品。 四、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全员培训。药师医师经培训合格后,分别授予药师抗菌药物调配权和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在电子信息系统设定。 六、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内部公示和报告制度,对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位或发现严重问题的医师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小组予以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对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经常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频繁发生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排名,并予以内部公示。 八、按时完成并上报抗菌药物网络监测要求内容。并对我院抗菌药物网络上报情况及存在问题按季度作出点评分析通报。具体评价分析如下:

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

年抗菌药物应用年度总结 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认真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我院自2011年起,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监测和超频预警、干预制度》等。 为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颁发的《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特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并与各科室签订了《2013年涡阳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上限,个体化规范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 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目录》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并认真执行,成立了抗菌药物监督点评小组,制定了《抗菌药物点评细则》和《抗菌药物奖惩办法》,点评小组成员由各科室专家组成,每月组织进行一次抗菌药物点评活动,抽查各科室病例共计400份(重点抽查了以下科室:感染科、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神经科),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点评结果通报各科室,奖惩到人。药剂科定期编写并出版《药学信息通讯》,公布了耐药信息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2013年度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如下:

2013年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率45.6%(标准≤60%),已达标;药敏试验率10.0%(标准≥30%),未达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5.1DDD(标准≤40DDD),已达标;I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占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24.6%(标准≥30%),未达标。 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均为β-内酰胺类,且前十名药物大多数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级别较高。 2013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18年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培训

2015年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培训 培训材料 主讲人: 培训对象: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材料 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适应症,绝不能滥用抗生素。 抗菌素只适用于“两菌四体”,即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细菌性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症。上呼吸道感染及咽痛、咽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一般无需抗生素。如能核定细菌,最好做药物过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而目前各级医疗单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不要将抗生素作为退热“万能药”,只要一见到感冒发热的患者就使用抗生素。 二、严格控制新品种和昂贵抗生素的使用。 滥用昂贵新品种抗生素,会加速耐药菌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临床治疗疾病产生不良的后果。在临床工作中本

来一线抗生素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使用二线、三线抗生素,更不能因患者及家属的要求而不坚持用药原则,迁就患者,只有根据临床上的实际需要,其他抗生素又无法控制感染时,才能考虑用新品种或昂贵抗生素。 三、应用抗生素不应该盲目下药和更换,遇到病情应尽力找出病原微生物,针对性用药。 疑为细菌感染的,除非病情危急,不轻易立即使用抗菌药物。例如:G+球菌的肺炎球菌,可选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如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要全面分析考虑是否药物剂量不足,用药时间短,给药途径不当,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如与此有关只要对这些因素加以调整,对症选择,疗效就会提高,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四、预防性用药必须严格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冒用药,对那些不明原因的发热,无明显细菌感染指征的,不要使用抗生素。不论病情需要与否都使用抗生素来提高保险系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合理停用或换用抗生素。 在临床上停用抗生素的指针是体温正常,血象正常,临床症状消退72~96h(3-4天)等。重症感染可以适当延长,若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时,急性感染可以于48~72h(2-3天)后考虑更换抗生素。 六、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联合用药要有可靠的依据。定的指征是: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1、表2、表3。

4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持续改进PDCA

2016年4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查持续改进 一、抗生素使用情况工作计划(P): 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全力做好抗菌药物的管控工作,做好PDCA持续改进工作,使二甲复审工作改进成果得以延续下去。 预计在3个月(二季度)内实现持续改进,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明显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率有下降趋势,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工作计划: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2、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统计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3、加强的抗生素使用原则、预防使用抗生素指引培训,要求所有医生掌握,定期并考核;4、对应用抗菌素情况进行监控。 二、实施(D): 1.根据科室情况加强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 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 3.加强各项制度学习; 4.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5.监督药品使用情况; 6.加强继续教育; 7.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三、检查(C) 4月份出院病例数104份,本次抽查病例数71份(68.3%),抗菌药物方面:4月份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44/71)62%;①.其中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8/16)50%,②.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率:50%;全部都在0.5h-2h给药;③.I类切口感染率(0/16)0;④.I类切口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38d/8)4.75d(24h),所有病历使用抗生素均超过72小时;II类切口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34d/5)6.8d(24h),III类切口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6d(24h);⑤.治疗用抗菌药物平均天数(159d/32)5d;⑥.所有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历中,包括I、II、III类切口及治疗性使用病历中,均使用二线以上药物,I线药物使用率0%;III级药物使用率4.55%;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34%,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申请术填写率(15/15)100% ;⑦.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病原微生物送检率:(8/28)28.6%;医院感染发生率(3/71)4.2%。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47.68%;⑨.抗生素占总费用比:7.85%,占药费比30.64%。 四、分析、改进措施(A):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学习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学习总结 一、《药品管理法》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三)变质的;(四)被污染的;(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2.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三)超过有效期的;(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3.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

药品等。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二、《处方管理办法》 1.处方——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2. 处方的书写。处方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五)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六)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七)

抗菌药物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检查情况总结 药剂科在医院等级评审抗菌药物检查中,整体情况良好,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记录完整,现将本次检查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抗菌药物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齐全。 本次检查中我们检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关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多项文件、查看了《抗菌药物目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用量及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处方权名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完备,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监管工作扎实。 临床药师能全面监控全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原始记录详细、从预防用药选择、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每月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详尽分析汇总。 3、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全面开展。

临床药学室、中心摆药室及门诊药房能够切实做好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发现不合理用药,能通过温馨提示卡等多种形式与医生进行沟通,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对于不合理用药通过药学简讯、药事会进行通报,绩效考评进行质控扣分,干预力度大,切实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4、实现了信息化分级监管,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持续改进。 通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软件,实现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信息化,切实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2012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8.7%、8.1%、7.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62%、62%、6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58.24、51.16、47.18;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 2013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6%、6.6%、7.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7%、57%、5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44.63、42.45、37.34;介入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8.69%、26.6%、4.16%;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9月份已降至83%。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明显降低,较2012年同期明显改善,显示出了持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