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鲁东大学04511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教育学简答题精编

2020年鲁东大学04511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教育学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一、2020年鲁东大学04511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教育学简答题精编

1.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答案】(1)教育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个体的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三个方面。

①人的主体意识可以看成是人对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教育正是通过对人的智力、能力、品德的培养而提高人对自我的认识。

②人的个体特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人的个体特征虽有先天因素,但其形成和发展却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正是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不同的教育形式,帮助个体充分挖掘内在的潜力并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③人的个体价值归根结底是通过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之大小来衡量的,人越有知识、越有能力、越有道德,便越能展现其生命的价值。而教育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赋予人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与力量。

2.简述你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识。

【答案】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角色观念是指教师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以及按照角色要求履行角色义务和角色行为的意识。教师具有如下多重角色:

(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教师是儿童继父母之后遇到的另一个社会权威,家长的代理人。有的同学视教师为朋友,分担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

(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论、行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并启发他们的智慧,解除他们的困惑,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3)“管理者”的角色。教师要管理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等。

(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教师因适应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5)“研究者”的角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3.综合实践活动有何价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解决“高分低能”的现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1)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经验,完善学生的生活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作用:面对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的状态,许多人针对“高分低能儿”的现象,提出了“中国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疑问。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潮流,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然而,当代的素质教育尚未落到实处,只停留在表面。实行所谓的“课改”、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措施往往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而西方国家重视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而其中必要的一环就是重视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将记入学分,作为其升学资格的一个重要考量。这也是西方国家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强的重要原因。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种学校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客观有效的途径。社会实践是从社会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探索和创新的源泉。

4.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答案】(1)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2)教学的作用:①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③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3)教学的任务: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在世界科学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掀起高潮的今天,我国学校的教学往往容易出现重知识、技能传授,重智力、创造才能发展,而忽视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的培养的不良倾向。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组织和进行教学更要注意全面完成教学的任务。

5.简述1951年学制的内容及其特点。

【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这个学制包含着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体系,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种学校。

(2)1951年学制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①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以及1922年学制和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②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方向的发展。③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贯彻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

(3)1951年学制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联系和结构的完整性,指导我国教育向现代教育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6.简述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案】①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②课程的教学功能和育人功能紧密联系;③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④课程教材多样化;⑤课程内容组织现代化,生活化;

⑥课程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7.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现代学制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不论从纵向学校系统,还是从横向学校阶段都表现出共同的趋势。首先,从纵向学校系统来看,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即双轨学制有并轨的趋势,表现为:(1)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就要并轨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的普及教育的好形式。

(2)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成为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其次,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1)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2)小学已不是结业教育,成为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3)义务教育延长到初中阶段。(4)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多样化。(5)职业教育层次、类型也趋于多样化。(6)高等教育也趋于多层次、多样化。

8.简述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答案】所谓“长善”,就是要贯彻积极引导、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使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断地成长起来;所谓“救失”,就是克服学生身上的缺点,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补救其过失,而使之自觉改正。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发展学生的优点而补救其过失。

9.简述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2)人口质量的高低对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因为人口质量体现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的发达程度。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人口群体的素质较好,那么它就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力条件。相反,若人口

素质较低,那必然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教育的发展。(3)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10.几种代表性的教育起源理论。

【答案】(1)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①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②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③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④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2)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3)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11.简述学生的基本属性。

【答案】(1)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时代,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通过自身的活动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既有自然性,又具有一个社会人的社会性和主体性。学生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成为社会的人。同时,在接受社会影响的过程中,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反应,体现出社会活动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能动性、也即学生依据自我调节水平对内外刺激进行有意义的反应的过程。它包括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等。

12.学校德育的特征。

【答案】(1)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2)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及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

13.教师的角色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冲突?

【答案】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

(2)“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

(3)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

(4)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为调适这些冲突,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与协调,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

客观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増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首先,教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最后,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