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

品牌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
品牌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

品牌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

我国旅游目的地已经进入竞争时代,竞争战略关系着旅游目的地能否构建持久竞争优势,关系着旅游目的地能否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品牌旅游目的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位于云贵高原与江汉平源接壤、承东启西的结合地带,是东中部与西部地区、珠三角经济圈与成渝都市圈在线交通的主要通道,南接张家界,北靠长江三峡,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一极。是武陵山区的核心板块之一。该州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但还不是知名度高、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的制定有助于旅游目的地依据其发展环境和资源进行长期规划,从而实现长远战略目标;而竞争战略的制定则针对影响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寻求构建持久竞争优势。

一恩施旅游发展前瞻:打造品牌旅游目的地

(一)品牌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

旅游目的地,又称旅游地,是指具有某种旅游资源,能够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促使其采取旅游行为,并能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地点和场所。对品牌的认识,引用最多的是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品牌指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用

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商群体的商品与服务,并且使它们与其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分开来[1]。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凯文?凯勒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对于产品属性的感知、感情的总和,包括品牌名称的内涵及与品牌相关的公司联想。品牌是扎根于顾客脑海中对某些东西的感知实体,根源于现实,却反应某种感知,甚至反映顾客的独特性[2]。购买品牌的顾客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和使用品牌后的满足感。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并意味着一定知名度、美誉度、成熟度。品牌范围很广,它可以是一种产品、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并非所有产品都是品牌产品,同样,并非所有旅游目的地都是品牌旅游目的地。基于此,笔者认为,品牌旅游目的地是指在旅游市场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独特的形象和价值,表现出明显竞争优势,有较稳定和充足客源的旅游目的地。简而言之,品牌旅游目的地就是主要品牌特性表现较好的旅游目的地,它是旅游地经过市场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品牌的创建以及竞争力的逐步提高而形成的。品牌旅游目的地由于品牌价值高,扩散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占有能力等都远远高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

(二)可行性分析

恩施州打造品牌旅游目的地就是要让恩施州在全国范围内树立独特的旅游形象,建立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取

得优势竞争地位,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品牌对于恩施州增强旅游竞争力,提升品牌资产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恩施州打造品牌旅游目的地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还有可行性。

1.旅游资源条件。

旅游资源决定了区域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和旅游活动的行为层次。恩施州旅游资源丰富,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山、水、洞、情”各具特色。全州有8大类旅游资源,占主类的100%;有29个亚类,占31个亚类的94%;有109个基本类型,占155个基本类型的70%。现有名胜风景区29处,其中A级景区14处,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是少有的“天然氧吧”;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多奇峰峻岭、河谷暗流、飞瀑奇洞。恩施州还是人类文明(人类起源地“建始直立人”遗址坐落于恩施州)和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巴文化在这里传承,巴渝文化、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又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抗战时期湖北省的临时省会。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使之成为一块旅游沃土。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和旅游资源的性质,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吸引力和旅游活动行为层次。优质的旅游资源为恩施州打造品牌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条件。

2.旅游区位与客源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区域是否接近中心城市、交通干线和人口稠密区,它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可进入性。从全国区域划分来看,恩施州在长江经济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区位优势。周围被邻近的武汉城市圈、成渝都市圈、长株潭城市圈环绕,辐射半径放大一点就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拥有广泛的客源。沪渝高速和沪汉蓉高铁横穿恩施州全境,交通便捷舒适,沿线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将成为恩施旅游巨大的客源市场[3]。武汉城市圈本身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又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成为恩施旅游的重要客源地之一。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高,购买力强,是全国最大、最有实力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成渝都市圈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在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此外,恩施州地处长江三峡与张家界两大著名旅游目的地之间,彼此通过合作也可以使客源大大扩展。

3.旅游交通条件。

恩施州在旅游交通上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综合运输网络。首先,穿境而过的沪渝高速和沪汉蓉高铁是贯通我国中西部

的生命线,它使得东中部与西部地区高速直达,它把恩施州与武汉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成渝都市圈等重要区域串联起来了。安张常、黔张常铁路项目及其他高速公路项目已经纳入规划。安张常铁路是西北部地区通往华南地区的南北通道;黔张常铁路是连接长株潭城市群与成渝都市圈的直线通道。航空线路已经开通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重庆等大城市的航班;水路有恩施巴东港,有多趟客轮通达长江沿岸城市。恩施州可形成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恩施州正逐步成为中西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旅游交通的巨大改善使恩施州成为一个便捷舒适的旅游目的地。

4.阶段性机遇。

基于顾客心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在交通和通信发展的影响下,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众多陌生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旅游者将会有多种选择的机会,而随着商品同质化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也逐渐变为品牌乃至顾客心智资源的竞争。顾客心智在顾客购买决策和产品品牌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顾客的目的地选择决策。一旦某个品牌占据了顾客的心智资源,就会促成顾客对该品牌的记忆和认同,顾客对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认同程度越高,说明品牌营销的效果越好。所以,旅游目的地若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竞争方式,品牌化就成为各旅游目的地重获竞争优势的武器,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市场化运作的途径。 关键词:顾客心智旅游目的地品牌品牌营销 Key Words: Customer mind Tourist destination brnad Brnad marketing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旅游者在选择出游的旅游目的地时,有更多的途径进行信息搜集对比,所以旅游目的地间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而品牌化就成为各旅游目的地重获竞争优势的武器,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市场化运作的途径。品牌是旅游者识别和辨认旅游目的地服务和产品特征的唯一途径,在旅游者的决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能够传达出目的地的某种特点,这种特点能让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无形的旅游经历产生一种体验式的憧憬和向往。旅游目的地明确的品牌形象可以帮助旅游者区分不同旅游目的地随提供的服务内容,从而影响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同时也降低了决策风险。对于旅游者来讲,品牌所具有的特殊含义,能够改变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看法和经验。 随着商品同质化现象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演变为品牌的竞争、顾客心智资源的竞争。顾客心智在顾客购买决策和产品品牌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顾客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一旦某个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占据了顾客的心智资源,就会促成顾客对该品牌的记忆和认同。顾客对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认同程度越高,说明品牌营销的效果越好。本文以“好客

安徽省部分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

安徽省部分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 旅游业的兴起促进了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发展,但是目前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分析了安徽省部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现状及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标签:品牌定位;品牌化;品牌传播;品牌管理 1引言 旅游业的兴起引发的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日渐严重,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并且已经从产品竞争上升到旅游地品牌竞争这一高度。建设旅游地品牌可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旅游地带来竞争优势,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忠诚度等,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效益。 最早提出品牌理论可应用于旅游领域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TTRA(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 Association)在Texas 州举行Forth Worth “旅游市场品牌化(Branding the Travel Market)”为主的年会上,此后,旅游目的地品牌这一关键因素被学者们从多种角度展开研究,促进了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理论发展。学者Morgan和Pritchard提出可从市场分析调查和战略选择、品牌识别系统的营建、品牌导入、品牌修正、品牌的监测与评估这五个方面去营建旅游目的地品牌。吕海燕在Morgan和Pritchard的基础上提出由品牌定位系统、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品牌运营推广系统、品牌管理控制系统构成的旅游地品牌系统模型。学者张霞认为应从调研、(再)定位、塑造、传播、评估、调整这六个步骤来塑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学者曲颖和李天元概括出品牌管理的流程,包括四个步骤,分别是:目的地定位、品牌设计、品牌沟通,最后到达消费者。学者母泽亮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的过程,对其提出的过程进行归纳整理可概括为:品牌定位,品牌识别要素设计、品牌传播、品牌形象管理、品牌再定位。综合上述学者关于品牌建设路径的观点可知,品牌建设一般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四个步骤,下文将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对安徽省部分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2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现状 各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逐渐被提上日程,各个旅游目的地逐渐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品牌建设意识加强,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品牌建设流程不够完整,通常只包含品牌建设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如没有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进行明确的定位,或是缺乏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管理等。 3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品牌定位不明确,定位模糊

基于品牌营销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以张家界为例易峰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86期2013年第4期Serial No.186 No.4,2013一、旅游目的地品牌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品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首次提出了品牌的概念。美国学者伯利·加德纳和西德尼丁·利维(1955)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产品与品牌》,人们开始对品牌进行深入研究,他们的观点:要认识品牌的性质,即品牌不仅具有功能性价值,而且具有情感性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和功能主义,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教授Giuseppe和Scott(2005)在《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地品牌化的影响力———一种方法论的探讨》中提供了如何评价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地品牌的影响力。国内关于旅游地品牌营销研究,关于旅游地品牌形象研究,梁明珠(2004)提出了广深珠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的创新理念和措施。周辉、李莉(2008)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是通过广告沟通来实现,有效的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的策略是很重要的。关于旅游地品牌的实证研究,刘晓峰(2004)研究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品牌的建设与完善问题,周彩屏(2008)以浙江黄大仙道教为例对地方道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张家界旅游品牌竞争力 1.旅游目的地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品牌竞争力包括品牌市场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和品牌基础能力三个层次,旅游目的地品牌是品牌的特殊形式,旅游目的地品牌竞争力也包括旅游地品牌市场能力、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能力和旅游目的地品牌基础能力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依次由高到低排列成金字塔状,越在高层越接近市场,越容易从外部感知。旅游目的地品牌市场能力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在市场上与竞争品牌相比较而产生的,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竞争力外在的、显形的表现。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能力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组 织在一系列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力,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市场能力的源泉。旅游地品牌基础能力是旅游地品牌化的基本资源禀赋能力,是旅游地品牌市场能力和旅游地品牌管理能力的基础。旅游地品牌竞争力,是一项复杂而又有主观性的工作,本文把许基南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地结合起来,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竞争力的评价。 2.张家界旅游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张家界位于湘西北,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族风情。张家界是中国传统的旅游城市,也是国家4个旅游单列市之一,旅游业是其主导产业,2011年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53.73%, 张家界的现代旅游业起步于1992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其运作模式成为全国各地发展旅游借鉴和学习的榜样。 经过“非典”等天灾人祸洗礼的张家界旅游近年仍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11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041.37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82.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58430万元,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36462万元,均创下了历史最好记录。旅游是张家界城市性格的重要方面,其中,1994年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是中国首个以风景区命名的地级市,成为中国旅游品牌营销的范例。2010年,由邓道理、毛坚坚、宋志光三人发起的借助电影《阿凡达》推广张家界事件,从“炮轰”卡梅隆,到悬赏十万求证,为张家界“南天一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这起民间发起的“借势”营销走红网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阿凡达营销事件,被有关专家称之为“可以载入旅游促销史册的成功范例”,也被评为2010—201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营销事件”。2011年9月,美国翼装飞侠杰布·克里斯成功穿越天门洞,活动成为2010—201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营销事件”。通过上述品牌营销活动,张家界旅游品牌形象得到了良好的塑造和提升,这也为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空前的发展契机。 收稿日期:2012-10-29 作者简介:易峰(1982-),男,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品牌营销研究。 基于品牌营销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以张家界为例 易 峰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基于品牌营销理论,分析张家界旅游品牌竞争力,构建旅游地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张家界旅游品牌竞争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提高张家界旅游品牌的竞争力,必须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 关键词:品牌营销;旅游产业;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85-02 185——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 林肖璐 本文从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形象和品牌维护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现状,借鉴西班牙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今后在国际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 一、引言 菲利普·科特勒说过:“任何有消费者选择的地方,营销者就能应用品牌化战略”,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塑造和营销有利于推动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强化地区或国家形象,增强软实力。可见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势不可挡。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聚焦于目的地品牌案例研究、目的地品牌战略发展、目的地形象、网络及现代媒体技术在目的地品牌化中的作用、目的地品牌定位、目的地品牌资产、品牌个性以及品牌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则聚焦于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目的地品牌构建、目的地标识评价、定位主题口号评价、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及以城市为例的旅游品牌形象要素的分析方面,缺少以国家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研究。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现状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尚无公认的定义,现公认较全面的定义是布雷恩等人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的集合,即通过创建名称、标志、徽标、文字标识活着其他图表,以识别和区分旅游目的地,始终如意的传递与旅游目的地相连的令人难忘的旅游经历的预期,巩固和强化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

的情感联系,减少游客的搜寻成本,降低风险”。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要先对目的地的品牌迸行定位,再根据目标市场对目的地品牌进行整体形象设计,通过品牌传播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最后因品牌的生命周期,要对品牌进行更新与维护。 (一)品牌定位 定位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某一旅游目的地与其他提供替代性度假选择的竞争性目的地区别开来,旅游目的地的所有促销和宣传工作都围绕此定位展开,并有效地反映和强化这一定位。根据此定义分析中国近20年的旅游主题定位。 由表一知,(1)中国旅游主题定位基本没有重复,除1997年和2005年“中国旅游年”。“中国旅游年”的定位很失败,不仅没有传达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且没有针对性。旅有自己的文化且都可以从文化旅游的角度定位,故抽象概括性的定位没有区分性。(3)国内外旅游主题定位相同,故无法针对性营销旅游目的地。如杰克·特劳特说的,多就是没有。一个面向所有目标市场的定位对所有的目标市场都不起作用。李天元提出在旅游目的地定位中,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该地旅游产品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而非其优点。

加快推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以下简称“十大品牌”)要求,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强化区域合作,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核心,以资源整合、文旅融合为路径,以市、县(市、区)为责任主体,坚持推进全域旅游、生态旅游、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统一,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统筹推进十大品牌建设。 (二)基本要求。突出文化的引领作用,整合文化资源,凝练文化特色,展示文化魅力,增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特质。品牌的核心吸引力突出,核心区域文化资源集中,核心旅游产品知名度高,对品牌具有显著支撑作用,对周边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符合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旅游环境良好,游客举止文明,居民热情好客,游客与居民和谐共处。 (三)发展目标。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整合全省最具特色

和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将十大品牌建设成为继“好客山东”之后,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集群,构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新高地。争取在2017年完成东方圣地、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鸢都龙城品牌建设规划,有2-3个旅游目的地基本完成品牌体系构建,在国内外形成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到“十三五”末,十大品牌形象基本确立,目的地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环境优良,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外消费者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忠诚度。 二、十大品牌主要内容 (一)东方圣地。 该品牌重点依托济宁市相关旅游资源,以文化朝圣、国学研修、历史体验为主要内容,构建东方文化旅游圣地,打造国际研学朝圣旅游目的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胜地。空间布局上以儒学文化发源地曲阜、邹城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以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邹城“四孟”(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为核心资源,西连运河之都,北接汶上佛都,东融圣源泗水,带动辐射微山湖、济宁古城、汶上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运河文化,汶上宝相寺、兖州兴隆文化园等佛教文化,曾子、颜子等东方圣地系列名人文化以及泗水泉林生态文化开发,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中华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核心区和中华传统国学研学旅游示范区。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8 [摘要]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定位和目的地品牌化是目的地营销研究领域3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通过一定的逻辑链条在目的地营销实践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理论上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目的地营销实践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本文对这3个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3者作用的发挥应遵循“目的地定位一目的地品牌化一目的地形象”这样一种逻辑链条,并构建了3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关键词]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定位;目的地品牌化;目的地营销 1 引言 随着业的持续快速和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目的地管理的重要工具,市场营销已成为众多目的地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利器,营销制胜将使目的地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目的地营销这一课题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以“目的地营销(destinationmar keting)”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当前,目的地营销已进人品牌化时代,目的地品牌化这一概念在各种场合频繁出现,与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定位一起成为目的地营销研究领域3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基于目的地营销的整体过程审视,这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目的地营销的最终效果,又相互联系,共同促成目的地营销实践的顺利开展。从理论上澄清这3个概念,并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目的地营销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者们对三者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亦相当模

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途径与方式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18316085.html, 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途径与方式研究 作者:朱玲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现代人放松休闲的选择之一,如何有效地宣 传旅游目的地品牌,被更多的游客熟知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的主要途径:自媒体传播、广告传播、人际传播、销售传播。除此之外,列举了几个较为新颖有效的传播方式:拍摄纪录片或宣传片、名人代言、赞助影视剧及综艺,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传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传播途径;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1c18316085.html,ki.1672-3198.2018.08.008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末,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中开始出现“品牌化”这一概念,为旅游目的地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学术界和旅游界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化作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例如旅游目的地定位、旅游目的地口号、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等,取得一些经验与成功。但是随着旅游目的地不断涌现、游客经验日益丰富、新媒体不断崛起等原因,导致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传播环境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如何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科学地传播有效信息,是当前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综述 1.1 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是指品牌所有者通过广告、人员、销售、自媒体等渠道及策略,用适当的方式持续与目标受众交流品牌信息,增加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认可和信任,树立差异化的品牌个性和形象,与相似的旅游目的地区分,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优化地增加品牌资产。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四部分:(1)传播主体,即旅游目的地品牌所有者;(2)传播内容,包括旅游资源、配套设施、环境情况、社会文化、特殊资源等;(3)目标受众,旅游目的地的受众不仅包括目标旅游者,还包括潜在旅游者,而且受众的身份也会发生转变:潜在旅游者—在途旅游者—抵达旅游者—返程旅游者。不同阶段的旅游者在接受旅游信息上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传播活动;(4)传播的渠道和媒介。 1.2 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的原则 (1)持续统一原则。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及其管理研究述评上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及其管理研究述评(上) 2013年09月18日16:54 来源:《旅游研究》2013年第02期作者:许春晓莫莉萍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74 摘要:随着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加剧,品牌化已成为目的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品牌资产作为品牌化的核心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利用国外学术数据库系统检索相关文献,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并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发现:总体上,西方学者们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研究文献表现出从单一的关注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向多维度方向发展的基本趋势;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扎实,制约着系统研究的展开;旅游目的地资产构成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需要大量的深入研究来完善。基础理论的全面系统化研究,是未来学术提升的基本方面;细化模型建构,精确测量指标体系,是未来学术探索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品牌资产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Y128);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2ZDA09);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90069) 一、研究价值 改革开放促进了管理科学的大发展,品牌问题的研究也开始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十分重视品牌建设,品牌研究成果很多。品牌资产问题,是品牌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注依靠品牌产生的市场效益,是品牌建设贴近实际运营的领域。随着品牌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品牌资产成为了近年的研究重点,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问题,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新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到各旅游目的地旅游的机会增多,目的地之间的可替代性进一步增强,而可识别性则逐渐减弱。因此,旅游目的地和其他消费品一样,必须借助品牌进行识别和区分,以吸引旅游者[1]。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旅游地品牌的研究,是竞争加剧的产物。国内外对品牌的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利用这些成熟的理论,结合目的地品牌的特殊性,深入地了解旅游者需求,全面而准确地评估和测度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提出品牌资产(Brand Equity,也称品牌权益)测量方案并予以实施。同时通过测度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资产构成要素和具体贡献,找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提升路径,从而直接指导旅游市场效益的提升。可见,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我国对品牌资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研究十分缺乏。通过对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研究进行分析,从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概念、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中国视角的评价与展望,科学借鉴,开拓创新,意义巨大。 二、文献获取方法 国外学者十分重视对品牌资产的研究,研究涉及面较宽也比较深入。笔者通过对Science Direct, Sage Publications, EBSCO和Wiley InterScience这四大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在篇名、关键词和摘要中分别输入“brand equity”,“destination branding”,“destination brand equity”进行联合检索,截止到2012年5月1日,共检索到与品牌资产和目的地品牌资产直接相关的英文期刊论文194篇,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

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研究

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研究——以游客体验为视角 2012年11月19日10:03 来源:《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1期作者:王栋梁李万莲胡旺盛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0 内容提要:进入新世纪,人类迈入了“新经济”时代,即体验经济时代,游客的旅游活动已被界定为一场体验活动。但是,到目前为止从游客体验视角去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成果较少。在对旅游体验与旅游目的地品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体验模型,借鉴博弈理论阐述了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对策,以期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介入旅游体验旅游目的地品牌品牌塑造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第一次构建了体验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1]。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指出现在的经济时代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出现的体验经济时代[2]。进入新世纪,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已被界定为一场体验活动。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资源旅游到品牌旅游的转型期[3],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品牌已成为区域旅游营销的利器。部分学者以旅游企业为参与主体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3],但这样会忽视旅游目的地政府在参与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旅游目的地品牌是为该地区所有的旅游企业所共享[4],且旅游目的地品牌作为公共产品,必然会出现旅游企业“搭便车”现象而获得收益,这样会削弱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文从体验视角出发,构建了博弈模型,认为旅游目的地政府应该积极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 一、文献回顾 (一)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国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的划分、理论研究、体验真实性、体验质量和体验的管理等5个方面。在旅游体验研究的长河中,国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旅游体验进行了研究,如布斯汀、麦克奈尔、特纳等。布斯汀(1964)用史学思维来研究旅游体验,他认为旅游是一种时代的病症,旅游者实际旅行在大量的“虚假事件”中[5];麦克奈尔(1973)将旅游体验研究置于社会学主流理论中,他认为旅游是旅游者追求真实性的过程,为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奠定了基础[6];特纳用“朝圣模式”来研究旅游体验;科恩(1979)从现象学角度审视旅游体验,他把旅游体验划分为5种主要的模式,即娱乐模式、转移模式、体验模式、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7];厄里(1990)把旅游体验解释为“凝视”[8]。 国内真正重视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有关游客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体验型旅游规划和产品设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者体验质量评价等。谢彦君是最早涉及这一领域的学者之一,开创了国内旅游体验的研究的先河。基于本文旅游体验的研究内容,现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和游客体验质量评价两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李淼(2004)分析了群体规模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小群体游客的体验规律,并进一步说明了不同景观类型与游客群体规模之间的关系[9];李晓琴(2006)认为6个因素(空闲时间、购买能力、知识结构背景、取得技能的自我努力、社会交际关系、接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

合人们的这种心理,突出旅游文化特色。我国旅游研究专家魏小安认为,“特色是旅游之魂,那么文化就是特色之基,只有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挖掘和各种文化的挖掘,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打出来的“牌”,必须是借助于丰厚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并把相关文化资源、文化素材旅游化,开发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为旅游者提供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旅游对象物,并保持较强的吸引力。这样的牌,才可能是“王牌”。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丽水金沙》就是成功的例子。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是这张“牌”的牌面,直接反映了该地区旅游发展的意境和品位,是给消费者留下第一印象、产生朦胧吸引力的开始。所以,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设计显得十分重要。好的主题形象必须是对旅游目的地优势资源(包括文化特色)的精辟而抽象的概括。如江苏旅游主题形象以“情与水”、“梦江苏”来表述,就充分展示了诗情画意、多姿多彩的吴越旅游文化美景。湖南旅游主题形象以“人文湘楚,山水湖南”来概括,给人展示了一幅具有雄浑历史、湖湘文化、山水秀美的壮丽画卷。2005年中国湖南旅游节以“祭拜中华始祖,感受人文潇湘”为主题口号,在世界华人群体中引起共鸣,反响巨大。上述这些经典的形象主题口号,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特色(其本身优美简洁的文字,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亲和力与诱惑力,使人们能很舒心地接受并产生旅游欲望,这就是文化吸引效应的结果。 三是情感传递效应。心理学家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往往高于理智作出的反应。根据这个理论,旅游目的地营销应注重用情感传递和情感分享的方式,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将旅游目的地和潜在旅游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群体,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文化素养,声情并茂的旅游宣传,必定会对他们的消费选择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时要做足“情感传递”这篇文章。如有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形象代言人,也就是要以情感传递和情感分享来吸引或影响旅游消费者。有的旅游目的地在多种场合下(如旅游广告、促销会等)作出“视游客为上帝”,“诚信优质服务”的承诺,也就是在向旅游消费者传递友好热情的情感信息。在营销工作中,要将情感传递这种方式运用得当,产生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客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深刻分析,根据时间、季节、地域、城乡、民族的差异向客人提供不同的信息,投其所好,满足客人的需要。同时,在旅游营销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场合之中,情感传递的设计也应各不相同。如在“请进来”(邀请客源地销售商来访)的宣传促销中,就要把情感传递融入到多种品牌化的服务(如湖南的湘女导游服务、湘厨美食服务等)之中,让客人产生难忘的、积极的、动人的情感印象,从而产生组团旅游动机,并即时组织客源地游客前来旅游,最终实现旅游营销的目标。 对旅游消费者来说,感官震撼效应可以增强感知度,文化吸引效应可以增强认知度,情感传递效应可以增强信任度。在旅游营销工作中,如果把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就能够得到树立,旅游业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者为该局局长;收稿日期:2006-05-30)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 郭英之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上海200433) 从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竞争力内涵来看,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竞争力应包含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双重内涵,只有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才能使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竞争力具有持久性和独特性。世界各国的旅游目的地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发达国家在发达的经济、整洁的环境、优美的景色等方面,都具有旅游目的地得天独厚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条件。与法国的浪漫文化、意大利的典雅文化、美国的现代文化、日本的精美文化相比,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民俗风情,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旅游者到中国旅游的主要原因。 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应具备三方面特点:一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科技力,它是旅游目的地营销成功的基础;二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形象力,它能对来自不同背景的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形成较稳定的信心归属,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推进;三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拓展力,它是在前两者基础上通过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广所形成的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征服旅游者的能力,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过程中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世界“时尚之都”巴黎、“时装之都”米兰、“音乐之都”维也纳、“动感之都”香港、“浪漫之都”大连,等等,都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范例。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应注意整合营销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 IBUNE第21卷 2006年第7期 月刊  9

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

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 高 静1,肖江南2,章勇刚 3 (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2.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3.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233000) [基金项目]2005年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支持项目(J05X02) [收稿日期]2006-03-25;[修订日期]2006-05-29[作者简介]高静(1981-),女,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E -mail :herb953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1c18316085.html, ;肖江南(1966-),男,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信息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营销;章勇刚(1979-),男,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 [摘 要]本文对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进行综述。近10年来国外研究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旅游目的地促销、信息技术与目的地营销4大方面。文章在简要评述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情况,认为强化实证研究及定量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及定位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应是我国近期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目的地营销,市场营销[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7-0091-06 市场营销理念在旅游与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基于企业和目的地两个层面。从整个旅游系统来看,大部分旅游活动发生于目的地,目的地在任何旅游系统模型中都是重要的“一极”,构成了旅游研究的基本分析单元(WTO ,2002)。从旅游目的地涵义及游客的旅游经历角度考虑,目的地才是研究旅游与旅游业营销的最佳落脚点。与旅游企业层面的营销研究相比,目的地层面的旅游营销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外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研究涉及,但对它真正加以重视并进行大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及目的地自 身的复杂性,旅游目的地营销涉及内容较多。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 gement 》)两 种SSCI 引用旅游期刊近10年发表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近10年的研究主要涉及4个大的方面,即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旅游目的地促销、信息技术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本文从这4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1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它在消费者旅游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理解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外对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1973年到2000年就有142篇相关文章发表[1] ,一直是目的地营销研究关注较多的一个领域。目的地形象的策划、传播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建立要经过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从目的地定位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目的地品牌设计,再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目的地品牌加以推广,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目的地形象。已有研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本身关注较多,而对其建立的前期工作(旅游目的地定位和品牌设计)关注较少。 1.1 旅游目的地定位 旅游目的地定位是整个目的地形象建立的第一步,它不仅要立足于目的地自身的特征,而且要考虑到目的地的目标市场。通过实施定位战略,旅游目的地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市场份额 [2] ,并且通过“定 制化”和“营销影响”对目的地旅游业的绩效产生影 响[3] ,恰当的定位是目的地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有效的旅游目的地定位能够以不同于竞争者的方式满足旅游者的利益需求,因此,旅游目的地定位不仅要求理解旅游者心目中的目的地形象,而且要求与竞争环境相联系,考虑目的地相对于竞争者在

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若干思考

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旅游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消费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作为旅游商品,消费者不能像传统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地挑选商品并在付款后形成快速消费。因此,购买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于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品牌传播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品牌的作用日益突显,品牌这一概念已渗透到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内的各个领域。旅游业也是其忠实使用者,导致当前对品牌化重视的原因包括:全球旅游业竞争的加剧;旅游目的地产品雷同化的增加;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日益成熟与挑剔等。随着旅游业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旅游目的地正逐渐成为旅游业中最大的品牌使用者,鉴于此,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概念入手,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1.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概念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目的地品牌化,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更加深入和细化,对目的地品牌化这一概念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Blain等人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品牌化经典研究文献及目的地品牌化相关研究的回顾,提出了自己的定义,认为“目的地品牌化是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这些活动①支持创造旨在识别并使目的地差异化的名称、符号、标识、文字或图形标志等;②一致地传达对与目的地独特相联的、值得记忆的旅游体验的期望;③巩固和强化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联系;④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和感知风险。这些活动共同创造出能够积极影响消费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目的地形象”。这一定义融合了品牌、品牌资产、品牌对于买卖双方的功能及目的地形象等概念,将目的地品牌化的实质界定为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指出了目的地品牌化与目的地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与目的地品牌化实践相吻合,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一个概念。 2.品牌塑造 2.1市场细分 市场分析是我们塑造一个旅游品牌的第一个步骤,通过对客源地市场状况、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资源状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提炼,为品牌定位做准备。 2.2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塑造品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所在,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各种定位法提炼出特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主要的定位法有如下几种。(1)比附定位法。也被称作“借光”定位法,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2)心里逆向定位法。它打破了消费者的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市场形象。(3)差异共生定位法。例如桂林和柳州区位紧邻,同属于桂北旅游经济区。桂林旅游以山水甲天下,柳州旅游则以风情而卓越。因此,柳州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风情感受为体验之源,构建以风情为核心,以互动体验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促进柳州发展成为体验性与人文性的互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与桂林旅游的差异定位,柳州才能与桂林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在桂北旅游大系统中共生共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