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消化系统

奶牛繁殖程序

奶牛繁殖程序 北京龙德农业有限公司钟海 奶牛的繁殖一直是牛场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牛场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很多的牧场还只是停留在发情配种,自然观察,发现多少配多少的阶段。为此,奶牛的繁殖应该是有一套相应的程序进行管理,以提高奶牛的正常发情,配种受孕。 一、助产标准 1、提倡自然分娩,奶牛出现分娩征兆后10分钟未发现犊牛露蹄和嘴时,进行胎位检查。 2、羊膜囊破裂后,奶牛无怒责时,实施助产。 二、产后管理 1、胎儿产出后,立刻进行母牛产道检查,注意出血及撕裂受伤。 2、奶牛产后立刻饲喂麸皮红糖水。 3、肌肉注射缩宫素100单位,V ADE10ml。 4、要求在产后半小时内立即驱赶奶牛站立。 三、产后护理 1、产后奶牛的体温监测:夏季:39.5℃、冬季:39.2℃(特别注意炎热季节体温变化)。 2、产后12小时不见胎衣称为胎衣不下,不主张手术剥离,可配合药物治疗实行保守疗法。

3、胎衣不下牛注意体温变化,出现感染可进行输液,配合子宫投药。 四、产后牛繁殖护理 1、观察恶露排出情况,注意恶露滞留、恶露颜色异常。 2、产后11~13天肌肉注射6~10mg雌二醇。 3、产后15~21天检查子宫复旧情况,通过检查可刺激子宫恶露排出。 4、产后18~21天肌肉注律胎素半支,促进内容物的排出。 5、产后28~30天第二次直肠检查,发现子宫炎症牛进行投药治疗。 6、产后45天子宫必须净化,等待自然发情。 7、产后60天出现不发情牛立刻进行处理。(因随着产奶量越来越高,子宫恢复期延迟。另子宫炎牛处理不及时,容易形成子宫蓄脓、子宫黏连、输卵管炎及卵巢炎)。 五、产后牛理想配种时间 1、头胎日产30Kg,70天以上配种。 2、头胎日产20Kg,60天以上配种。 3、经产日产小于20Kg,45天以上配种。 4、经产日产小于25Kg,60天以上配种。 5、经产日产大于35Kg,70天以上配种。 六、发情观察 1、夏季早班观察时间应在挤奶前进行。

为奶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奶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2011-02-24 访问量:548牛奔黑龙江飞鹤克东二牧繁殖主管[ 字号:大中小] 黑龙江飞鹤克东二牧繁殖主管 养牛感悟 从出生就与牛有了不解之缘,属牛、姓牛、曾用名还叫牛犇,这让我觉得在牧场工作有种归宿感。所以在牧场工作我很开心,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对奶牛的喜爱。“善待奶牛,它们也是母亲,是人类的养母!奶牛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属相牛籍贯辽宁牛龄 3年 毕业学校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学历大专业余爱好上网听歌看电影 最大心愿奶牛高产健康 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让每头奶牛都怀孕 在牛场最喜欢做的事情逛牛舍观察牛群 牛场基本情况牛场技术伙伴 存栏量 7000头挤奶机利拉伐韦斯伐里亚 泌乳牛 2400头 T M R JAY?LOR 司达特 平均单产≥8吨冻精环球种畜亚达艾格威 乳脂肪率≥4.0%牧草安德森 乳蛋白率≥3.2%兽药辉瑞东方澳龙元亨兽药 体细胞数<20万/ml 饲料普瑞纳 细菌数<5000/ml 奶牛是高等经济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为奶牛营造舒适度生活环境是现代化牧场牛性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牧场最求利益的最大化要求。在舒适度环境中奶牛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延长它的使用年限。下面将从奶牛的生活空间、生产管理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简述如何营造舒适的奶牛生活环境,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

一、奶牛所处环境的舒适性 1. 适当的通风 奶牛舍有适当的通风,关键在于牛舍内气体的交换。新鲜空气进入到舍内,置换出被污染空气。但是冷的环境下空气的流通要慎重。冷环境下的牛舍,一个设计适当和管理规范的通风系统能提供均衡的气体交换,提供一个与周围环境匹配的气体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水平。 奶牛舍通风系统应当能够防止冬季空气湿度过高和夏季热量聚积。湿度大的牛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奶牛易患湿疹、疥癣等皮肤病,所以,舍内湿度应控制在50%-70%为宜。其他通风不良的表现包括:舍内空气有氨气味,氨、硫化氢、二氧化碳、总悬浮颗粒物超标。除二氧化碳外,其他均为有毒有害气体,超过卫生指标许可,均会给奶牛带来严重损害。 2. 牛舍内的温度 牛舍内的温度应满足奶牛不同群 的要求,以降低牛群发生疫病的机会。 一般要求大牛舍控制在5℃-27℃,小牛 10℃-24℃。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 低于-4℃,则产奶量减少。荷斯坦奶牛 外界温度升高到25℃以上,奶牛呼吸频 率加快,食欲不振,产奶量开始下降。 因此,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鼓励 生产者采取稳妥的措施,一旦气温达到 21℃以上,就要考虑使用风扇和喷水器, 特别是在潮湿的季节。相对而言,奶牛 不怕冷,据资料介绍,荷斯坦奶牛在外界气温达到-13℃时产奶量才开始下降。 3. 奶牛场地面 总的来说,要给奶牛提供一个干净、干燥、舒适的栖息、运动地面。无论是栓系、散放,还是放牧饲养,奶牛每天都会躺下休息达12小时或者更多时间。畜舍设计和管理一定要能为奶牛的出入、休息、站立等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如果畜舍中的某个因素是不合适的,牛舍的作用就会降低。 奶牛喜欢软地面,硬地面只是集约化奶牛场管理的需要。在奶牛比较集中活动的区域,如采食区、饮水池周围、挤奶厅和走廊等一般做成硬地面。它有其好处,但它对奶牛的腿和蹄部来讲是坚硬的。如果可能,应尽量为奶牛多留软地面面积,如运动场和自由卧栏等,但软地面必须排水良好并进行定期维护。为减少奶牛损伤,提高奶牛去往采食区、饮水点和休息区的机动灵活性,促进奶牛在发情期间的爬跨活动,所有行走和运动区的硬地面都应该是防滑的。如果注意到奶牛行走非常缓慢,或表现胆怯,叉开后腿,就说明地面处理很差,奶牛不敢自然行走。混凝土地面应该开槽或做成麻面来防滑,新浇注的混凝土地面在使用前必须去掉尖角毛刺以防牛蹄损伤。目前就如何模仿牛舍地面草坪表面属性已经获得进展,例如橡胶地板产品,已经获得了普及。但是,几乎没有科学证据显示橡胶地板对奶牛影响和经济的投资回报的效果。研究表明,橡胶地面对奶牛的泌乳性能和蹄部健康要好于水泥地面。奶牛也已经用行动表示,他们更愿意在橡胶地板上行走。考虑到使用橡胶地面的成本较高,所以国内很多牧场选择使用渗水性好,又柔软的沙土地面。 4. 卧床 卧床材料:很多材料都可以选择作为奶牛卧床的垫料,例如干燥的锯末和刨花、铡短的干草或稻草、橡胶或塑料类产品或废旧轮胎等等。选择卧床垫料材料需要综合考虑适用性

奶牛常见消化道疾病与防治

实用养殖技术,请见哈尔滨华达饲料制造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c3420625.html, (一)食道阻塞 食道阻塞,是指牛吃入的饲料或异物突然堵塞于食道官腔内导致的急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吞咽障碍、流涎和瘤胃臌胀。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病因: 引起发病的直接原因是采食直径过大而不能自由通过食道的快根茎饲料所致。 食道器质和机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梗塞,称原发性食道阻塞,如牛多因吞食大块坚硬饲料及其异物,如甘薯、芜菁、胡萝卜、马铃薯、玉米棒、布片、毛线团、塑料布等引起。在食道麻痹、狭窄和扩张时所引起的梗塞称继发性食道阻塞。也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发生食管痉挛,采食中引起食道阻塞。 症状: 突然停止采食,骚动不安,缩颈伸头,空嚼吞咽,并从口和鼻腔里流出草料,大量流涎,或有流泪、咳嗽,反刍、嗳气停止,并有瘤胃臌气,呼吸困难。颈部食道阻塞,颈部可见臌大部,触诊可摸到阻塞物,胸部食道阻塞,有多量唾液积于阻塞物上方食道,触压颈部食道有波动感。 防治: 加强管理,定时定量饲喂,防止因饥饿采食过急;合理调制饲料,适当切碎块根饲料,禁止异物混入等。 治疗原则: 早期确诊,及时排除阻塞物。 1当阻塞物发生在颈部上1/3处时,先用开口器固定口腔,从外部把阻塞物由下向上推到咽部附近,直接从咽部取出。 2当阻塞物发生在颈部的中或下1/3处时,可用胃管向下推送,使阻塞物塞进瘤胃。可先用胃管灌入3%~5%盐酸普鲁卡因液50~60mL,经10min后再灌入液状石蜡油100~150ml,并用胃管向下推进,此法可将大多数阻塞物推送到瘤胃内。 3采用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手术取出阻塞物。手术时要避开颈静脉和颈动脉,食管包埋缝合。 4阻塞疏通后,由于食道局部炎症,应配合抗菌消炎疗法,并限制喂食1~2天。脱水病畜,还应适当补液。 (二)前胃迟缓 前胃迟缓,也叫瘤胃消化不良,是前胃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所致的消化机能性障碍,临床上以食欲不振、反刍减少和瘤胃蠕动减弱为特征。本病在临床上主要指瘤胃而言,因而将原发性的前胃迟缓也可成为瘤胃消化不良,多发生于舍饲的牛。 病因: 原发性前胃迟缓的主要原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如长时间多量地饲喂富含水分的酒糟、糖渣、豆腐渣、粉渣、青贮等而干草缺乏时;或秸秆等粗硬难消化的饲料过多而多汁、青贮

奶牛繁殖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奶牛繁殖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肖定汉(北京奶牛中心100192) 繁殖力(Fertility)是表示家畜繁殖性能的一种常用术语。通常用受胎率、不返情率、受胎指数、繁殖率、成活率、产犊指数等具体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奶牛的繁殖直接影响到母牛泌乳量的高低,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全场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发情、妊娠、分娩和泌乳是奶牛正常的生理功能,而繁殖管理水平则是直接关系到这些生理功能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牛场繁殖管理水平高,母牛就能按期怀孕、分娩和泌乳;反之,母牛就不能按期怀孕、分娩和泌乳。“没有牛(胎儿),就没有奶,就没有再生产(奶)”。 牛群繁殖力受多种因素影响,犊牛成活率直接与繁殖管理水平有关。如果用A表示发情鉴定,B表示母牛繁殖力,C表示公牛(精液)繁殖力,D表示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时间和技术,E表示疾病及难产情况,那么活犊牛可以由下列公式表示:A×B×C×D×D×E=活犊牛。式中任何一项为零,其结果产品都为“零犊牛”。因此,加强繁殖管理,提高母牛的繁殖力,是奶牛场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目前,我国奶牛场特别是高产牛场,奶牛繁殖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产问题。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多而复杂,各地区、各牛场不尽一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与繁殖力 营养和机体状况的好坏在维持奶牛良好的繁殖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日粮中能量高低是影响奶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日粮中营养水平和机体状况是相关的,营养好,体况就好;营养差,体况就差。 Mulvaney(1978)对奶牛采用测定腰部和尾根部脂肪层的厚度实行5级评分制来评定体况评分。其评定标准:0级,脊柱非常突出,脊柱横突明显,其外侧检测不到脂肪。1级,脊柱突出,横突不明显。2级,可感觉到横突;但被覆一薄层脂肪。3级,拇指用力压才能感觉到个别的横突。4级,用力压迫也难感觉到横突。5级,尾根部周围覆盖一后层脂肪及沉积的脂肪,横突完全不明显。体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见下表)。母牛产犊期间的体况应保持在2.5-3,直到下一次配种受孕。 表1体况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牛群平均交配体况产犊间隔(天)犊牛天数 1-2 418 78 2 382 85 2-3 364 95 3+ 358 93 体况评分较低,产后母牛营养不良,卵泡周期出现滞后,不能排卵、产犊间隔延长,怀孕期推迟,能量比蛋白质在维持母牛正常繁殖更为重要,摄入能量多少与繁殖性能之间呈正相关,摄入能量过低导致产后母牛发情周期延长,后备母牛成熟卵泡减少,孕酮水平降低及受胎率降低(Hill等,1970)。 1.1能量对繁殖力的影响 1.1.1 能量不足 干奶期管理不善,能量供应不足,机体消瘦,产后机体状况未能及时恢复;以及泌乳早期

议“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

议“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 摘要:住得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指以居住生活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中有形或无形的外部条件,一般涉及气候、声光、空气和水等自然条件和各种人为条件。也就是说,它是由周围条件、用地条件、公共设施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生活环境,是指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完善和提高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本文结合“九州·怡景苑”工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浅的诠释。 关键词:居住环境;九州·怡景苑;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城市大多数居民在经历了“住得下”(有基本的居住面积)、“分得开”(有一定的居住面积和房间数量)、“住得宽敞”(居住功能可以适当进行划分并且能进行装修)之后,人们开始关心“住得舒适”,甚至期待能“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或许在今天来看还只能是一种“期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生活环境培育和陶冶一方人。人们长期定居在特定的居住环境中,这种环境整体组织的长期作用是产生、维持和“控制”人们生活活动格局的有力结构。“存在决定意识”,从而形成相应的生活方式、价值和意识观念——以至文化形态。因此,从广义的概念上,我们期待城市居住环境应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进步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精神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促成潜能开发和素质培育,尊重并持续发展民族和地方的优秀传统和习俗文化,等等。 而住得舒适是“诗意地栖居”的基本前提。住得舒适,固然与住宅建筑设计本身密不可分,但更与特定的居住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因为,居住环境已经成为消费者甄别居住区或楼盘品质、决定购房意向的首要标准之一。环境已经成为“楼盘的名片,更是提升楼盘价值与居住品质的重要砝码。”优秀的居住环境及景观设计已使楼盘的附加值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那么,什么是住得舒适的居住环境? 从目前人们的普遍认识来看,所谓住得舒适的居住环境应该是指以居住生活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中有形或无形的外部条件,一般涉及气候、声光、空气和水等自然条件和各种人为条件两方面内容,而人为条件是指除了包括道路、公园、交通、商店、医院等公共设施条件之外,还包括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如人际关系、土地情况)。也就是说,它是主要由周围条件、用地条件、公共设施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生活环境。 西方发达国家从生活环境的目标着眼,以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和舒适性为基本原则,来评判居住环境质量并进行住宅区环境的规划建设工作。这种从生活环境出发的居住环境质量评定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基本生理方面的内容。包括户外空间、绿化、空气、日照和噪声等要素。户外空间要更多地为老年人和儿童着想,保证儿童安全成长的室外环境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室外的无障碍化和考虑老年人生活的室外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基本生活方面的内容。包括商店、学校、邻里关系和景观等要素。今天社区建设中体育健身和文化活动设施也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从居民基本需求人手,站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居住要求,来建设配置各种公共设施,并重视促进人际交往互助和社区的建设。 基本卫生与安全方面的内容。包括给排水、火灾、交通、安全等要素。环境优质的卫生与安全的住区,不仅要以整合的方法提供环境无害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增进人口的总体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2007/12/15]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1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一般技术措施 1.1 饲料营养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饲养者应根据奶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按照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饲养标准,配制饲粮,精青粗合理搭配,实行科学饲养,保持奶牛7-8成的种用体况,切忌掠夺 式生产,造成奶牛泌乳期间严重负平衡。 1.2 降低热应激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温度为0-21℃,最适温度6-8℃,而夏季气温往往高达30℃甚至更高,对奶牛采食量、产奶、繁殖等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是夏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1.3 实行产后监控母牛产后监控是平常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分娩开始至产后60d之内,通过用观察、检测(查)、化验等方法,对产后母牛实施以生殖器为重点,以产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系统监控,及时处理和治疗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或繁殖障碍,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个体尽早进行子宫净化治疗,促进产后母牛生 殖机能尽快恢复。 1.4 减少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主要有慢性子宫炎、隐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颈炎、卵巢机能不全、持久黄体、卵巢囊肿、排卵延迟、繁殖免疫障碍、营养负平衡引起生殖系统机能复旧延迟等,高产奶牛更为普遍。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不当,二是生殖器官疾病,三是繁殖技术失误。主要对策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严格繁殖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和提高奶牛不孕症防 治效果。 2 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和配种率的技术措施 2.1 发情检测发情检测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发情观察,可显著提高母牛发情检测率。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观察法、尾部涂漆法(群养)、直肠检查法等,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检测率更高更准确。 2.2 及时查出和治疗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奶牛出现不发情或乏发情多数与营养有关,应及时调整母牛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对因繁殖障碍引起的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可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氯前列烯醇(1c1)、三合激素等激素进行催情,能收到良好效果,但不同药物、不同使用剂量与处理方式效果各异。 3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3.1 采用优质冻精精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率。引进冻精时,除要求所选公牛具有很高的tpi性能指数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确定引进的冻精应在当时抽取一定比例的冷冻精液进行包括精子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在内的精液品质检查。引进后冻精也应定期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大地厚土,承载万物,无论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的泰山,还是蜿蜒绵长的滚滚黄河,都在大地恬静的怀抱中展现着自己的壮美。不仅体现了乾坤天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浑厚气象,并且以平等慈悲、博大的能量,蕴育滋养着一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峦河海与万类万物,为一个个辉煌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永恒的印迹。 天地运行,自然大道与四时更替,演绎着万物成长的过程。春天,青翠秀丽的气息,唤醒沉睡的大地,为万物带来无限生机;夏天,明朗奔放的节奏,谱写大地热诚的乐章;秋天,成熟辉煌的捷报,大地收获果实累累;冬天,高阔睿智的宁静,大地在沉睡中积蓄生命的力量。 大地是如此的博爱和一视同仁,无论多么污秽肮脏的物质倾入大地,都能被她分解甚至化成有益的养分,化育出美丽的花朵。万物生长在大地的怀抱里,效法着大地传递给世间的种种美德,水行于地,利万物而不争,海纳百川成其深广,厚德载物利益四方。这是大地母亲无上的智慧,无私的关怀和无尽的给予,默默化育了世代子民。 大地是如此的柔顺宽厚,谦恭无争。自古以来先祖们都有祭天祀地的活动,并满怀虔诚地写下「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是多么深沉的敬重和感恩。然而如今的我们,却成了大地母亲的不孝子孙。在我们为人类日益进步的高科技文明而骄傲的时候,大地母亲向人类的无知,发出了警告,风云突变,灾祸连连。

因为大地母亲生病了,贫瘠了,沙漠化和地表流失正威胁着全世界的土地,越来越多的牧场和耕地,变成了沙漠。一片片森林倒下了,美丽的草原不见了,换来了飞扬肆虐的沙尘。对石油矿藏无止尽的开采,换来的是能源日渐枯竭。对农药化肥的泛滥应用,产生了变质的农产品。人类无度膨胀的私欲,不仅遮盖住了祥和的天空,也让大地母亲伤痕累累。沉重的呼吸凝成飓风,无奈的颤抖纠结成地震,痛苦的泪水汇聚成洪流,这是大地母亲用她那古老而低沉的声音,在向她的不孝子民,发出无奈的警示。 珍惜土地,就是珍惜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每一寸皮肤上,都粘有土粒,这是大地母亲的气息,我们都是土地的族系,立足厚土,怎能不感恩戴德?为了后世子孙的美好家园,为了大地母亲永远的健康,我们必须反省端正行径,呵护母亲的身躯和血脉,因为那是我们后世子孙,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 母亲是坤、是地、是厚德,任何损伤大地母亲的行为都该为之思过忏悔,地球母亲对万物的这份大爱,每一位子女怎能不虔诚地奉上自己恭顺的孝心,这是大自然最本真最质朴的孝道。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A1型题 1.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 ) 1.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2.生物性、放射性、化学性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癌物 5.致癌物、致突变物、内分泌干扰物 2.当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天然污染物 2.化学性污染物 3.物理性污染物 4.生物性污染物 5.内分泌干扰物 3.当前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 1.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形成的 2.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3.工业污染造成的 4.燃料燃烧造成的 5.交通运输造成的 4.大气污染的人为来源中最主要的是 1.工业污染 2.农业污染 3.生活废弃物污染 4.交通运输污染 5.生产事故造成污染 5.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有害物质 2.汽车废气 3.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4.燃料燃烧 5.地面扬尘 6.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工业燃料是 1.石油制品

2.天然气 3.生物燃料 4.煤气 5.煤 7.用煤量最大的企业是 1.火力发电、冶金、化工、机械、建材 2.造纸、纺织、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3.化工、造纸、纺织、印染、玻璃制造 4.建材、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5.造纸、纺织、焦化、印染、玻璃制造8.在交通运输工具中产生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是 1.火车 2.轮船 3.飞机 4.汽车 5.电车 9.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1.二氧化硫、烟尘 2.二氧化碳、铅 3.汽车废气 4.地面扬尘 5.植物花粉 10.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 1.室外空气污染 2.生活炉灶 3.烹调油烟 4.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 5.人体代谢废物 11.室内的氡主要来自 1.地基土壤和建筑材料 2.装饰材料和物品 3.室外空气 4.燃料燃烧 5.香烟燃烧产物

第七版奶牛营养需要(中文版)

一、干物质采食量 1. 概述 干物质采食量(DMI)在营养学上极为重要,这是因为它决定着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养分的数量。真实或精确估计DMI对于制定饲料配方尤为重要,它可以防止供给养分的不足或过剩,以及促进养分的有效利用。养分供应不足会限制动物的生产性能,并影响健康;养分供应过剩,会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并造成排放到环境中的养分增多。超量的养分排放对环境有毒害作用,并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有多种因素影响奶牛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已经提出了各种用以确定和预测干物质采食量的理论,其中包括基于瘤-网胃物理充满程度(Allen,1996;Mertens,1994)、代谢-反馈调节因子(Illius和Jessop,1996;Mertens,1994)和氧消耗(Ketelaars 和Tolkamp,1996)等理论。虽然每种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适用的,但更可能的是,包括在上述几种理论中多种刺激因素的加性效应在共同调节DMI(Forbes,1996)。 据认为,消化率较低的饲料限制DMI,原因是它们在瘤胃中被清除的速度和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慢。在瘤-网胃(可能还包括皱胃)的胃壁上分布着连续的接触性受体。这些受体随着食糜重量增多和体积增大的刺激,会限制饲料DMI(Allen,199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组分的消化速度通常较慢,所以被认为是与瘤胃充满程度效应相关的主要饲料成分因子。 代谢-反馈调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动物本身具有最大的生产潜力,并具有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而最大限度利用养分的能力(Illius和Jessop,1996)。当养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能量)的吸收超过需要或者吸收的养分比例不当时,机体启动负代谢-反馈调节机制来调节DMI。 另外一个代谢调节理论是Ketelaars和Tolkamp(1996)提出的基于氧消耗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动物会以一定的速率消耗摄入的净能,在这一速率下,动物利用氧的程度最优,而产生导致衰老自由基的数量最少。 除了物理、代谢和化学稳恒因素的错综复杂性及其相互作用影响动物DMI外,动物的心理和感觉因素也起作用(Baumont,1996)。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准确预测反刍动物的DMI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其原因主要是调节DMI的刺激因素复杂、纷乱和了解甚少。其他有关DMI的讨论和综述文章,请参见Baile和McLaughlin(1987);Forbes(1995);Ketelaars和Tolkamp(1992a,b);Mertens(1994),以及NRC(1987)。 对于泌乳奶牛来说,产奶(消耗能量)高峰通常出现在产后4~8周,而DMI(能量采食量)高峰通常滞后,在产后10~14周才能达到(NRC,1989)。关于是否采食促进产奶还是产奶促进采食? 至今仍存争议。基于能量进食调节理论和其他理论(Baile and Forbes,1974;Conrad等,1964;Mertens,1987;NRC,1989),似乎是奶牛消耗饲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能量需要,也就是说产奶促进采食。 泌乳奶牛通过增加能量采食量来补偿其能量消耗的情况,在许多添加生长激素的试验中得到明确证实。在这些试验中,干物质采食量随产奶量的升高而增加(Bauman,1992;Etherton和Bauman,1998)。 2.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方程式 1.1 泌乳奶牛以前版本的《奶牛营养需要》采用了不同方法来预测DMI。1971年版《奶牛营养需要》(NRC,1971)简单地推荐泌乳牛前6~8周及以后阶段根据能量需要来预测随意采食量。在1978版本的《奶牛营养需要》(NRC,1978)中,DMI指南的建立是根据一套精心挑选的试验结果建立起一个修正数据表格。将奶牛体重和4%校正乳作为因子来估测DMI,DMI一般占体重的2%~4%。在NRC(1989)版本中,预测DMI以能量需要理论为基础,并简单地表示为: 式中产奶净能(NEL)包括用于维持、产奶和补偿体重损失所需的能量。预计的干物质采食量还需要进行校正,在产奶最初3周阶段DMI预测值应减少18%;当饲喂发酵饲料时,饲粮水分含量在50%基础上水分含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100kg体重的DMI应减少0.02kg。在NRC(1989)的版本中,DMI的预测完全是以能量平衡为基础,也就是说,奶牛长期

奶牛繁殖技术手册

奶牛繁殖技术 (1)人工授精AI技术 1.技术方法描述:人工授精(AI)是以人工的方法,使用器械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经特定处理后的精液输入到雌性动物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以代替雌、雄动物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 2.优点:提高优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和种用价值,一头种公牛一年生产的冷冻精液可配上万头母牛;所用种公牛的生产性能和遗传品质优秀,改良效果好,从而充分利用优秀的遗传资源,加快遗传进程及品种改良速度,促进育种工作进程;可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尤其是生殖道传染病;冷冻精液运输方便,可使母牛配种不受地域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种公牛不足地区母畜的配种问题;操作简便安全,适合于不同年龄、体型和品种的母牛,不会对母牛造成损伤;精液的质量有保证,配种适时,输精部位深,受胎率高;经济方便,可随时取用,减少了种公牛的饲养头数,节省了饲养管理费用。 3.缺点: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经严格健康检查和遗传性能鉴定的冷冻精液,防止遗传缺陷和某些通过精液传播疾病的扩散和蔓延。人工授精技术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要求很高,以防止受胎率下降等问题的发生。 4.注意事项:操作时注意输精器的卫生,防止污染;插入输精管时要小心谨慎,不可用力过猛,以防输精器穿破子宫颈或子宫壁;操作时应主要靠直肠内的手调整子宫的位置,不能靠持输精器的手硬戳;输精前应准确判断母牛输精时间。

1.技术方法描述:母牛的发情鉴定方法主要有: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试情法等多种方法。一般多采用综合方法进行判断。发情母牛精神兴奋不安、哞叫、食欲下降、产奶减少、排尿次数增加;阴门肿胀,内壁潮红,有粘液排出(“吊线”),色泽似鸡蛋清透明(不是白色),由稀逐渐变稠;相互间舔舐、嗅闻、爬跨其它母牛;有公牛、阉牛或其它母牛尾随,开始不接受爬跨,进入发情旺期后,被爬跨时站立不动,这是发情最可靠的标志。其它牛尾随试图爬跨时,站在前面的牛不逃避,并回头探望,也是发情牛的独特表现。到发情后期,母牛逐渐安静,不再接受爬跨。以上只是母牛发情的外部表现,发情的实质是卵巢上有卵泡发育,并有一个成熟卵泡排出卵子。 2.优点:通过综合发情鉴定方法,可以准确的将发情牛检出以及确切的发情时间。 3.缺点:每天至少早晚两次对发情牛进行观察、鉴定,多次观察和鉴定能提高发情母牛的检出率。 4.注意事项:被爬跨时站立不动,既是发情最可靠的标志,也可以作为发情开始的时间点,以确定最佳配种时间。

生活环境与健康答案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答案 A型题 1. D 2. A 3. B 4. C 5. D 6. A 7. B 8. B 9. C 10.E 11.A 12.B 13.C 14.A 15.D 16.B 17.D 18.B 19.D 20.C 21.E 22.C 23.C 24.C 25.C 26.B 27.A 28.E 29.B 30.B 31.B 32.C 33.B

35.C 36.A 37.D 38.C 39.D 40.D 41.C 42.E 43.B 44.A 45.A 46.E 47.B 48.C 49.A 50.A 51.C 52.A 53.E 54.B 55.D 56.E 57.C 58.A 59.D 60.A 61.D 62.B 63.E 64.C 65.E 66.D 67.B 68.D

B型题 1. B 2.D 3.C 4.B 5.C 6.A 7.B 8.D 9.B 10.D 11.E 12.B 13.A 14.A 15.C 16.D 17.A 18. B 19.D 20.C C型题 1. E 2. C 3. D 4. B 5. A 6. C 7. A 8. B 9. B 10. A X型题 1.ABCE 2.ABC 3.ABCD 4.ABCD 5.ACD 6.ACD 7.ABCE 8.ACD 9.ABD 10.ABCDE 11.AC 12.ABCE 13.BCDE 14.ABE 15.ABC 16.ABCDE 17.BD 18. ABC 填空题 1.末梢神经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障碍、共济失调 2.低、好、高、差 3.燃料燃烧、人类活动、建筑和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 4.筛除作用;接触凝聚作用;沉淀作用 5.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粮配合

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粮配合 奶牛属反刍动物,它有一个由四个部分(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真胃)构成的复胃。其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纤毛原虫和厌氧性真菌。这些微生物统称微生物区系。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牛体之间形成了很复杂的“共生”关系。依靠这些微生物,完成了对牛所采食的各种精、粗饲料的发酵、降解、生物合成和结构的改造等化学和生物学变化。由此也引发出了奶牛的一系列特殊的消化生理现象。诸如, 1. 反刍(由逆呃、再咀嚼、再混合唾液和再吞咽四个动作组成。每天反刍时间6~8 小时) 2 . 唾液分泌(114升/日)和氮的再循环(每天约60g氮) 3 . 嗳气现象:7~ 12次/分钟 4 . 食道沟和食道沟反射 由于牛瘤 - 蜂胃中这些微生物的生物发酵和合成作用,每天的发酵产物—— VFA 可以供给牛体所需能量的70~80% ,通过微生物所合成的菌体蛋白质(MP)可供牛体所需蛋白质的60~65% 。 可见: 1. 瘤-蜂胃微生物活动对牛体的重要性。 2 . 调控瘤-蜂胃的内环境,促进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则显得更为重要。

一、奶牛营养调控的目标和内涵 1 . 对反刍前犊牛的调控目标——实现两个过渡: ①从单胃消化到复胃消化 ②从奶食营养到草(料)食营养 措施: ①早喂、多喂、喂好初奶 ②合理使用常乳喂养 ③早期训食干草和精料(开食料) ④早期断奶 2 . 对反刍后奶牛的调控目标 ①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②激活、平衡好微生物区系,最大限度的地发挥其对饲料成 分的发酵、合成和改造作用。 调控内涵: ①保持瘤胃内容物的 pH 值: 6.4 ~ 6.8 ②维持瘤胃温度 39 ~ 40 ℃ ③保持日粮阴阳离子平衡( DCAB )在母牛产褥期达到 -100 ~ -150meq/kgDM ,而在热应激时保持在 -10meq ~ 20meq/kgDM 之间。 ④微生物区系细菌和原虫的正常比例达到 800~2000:1 ,在原虫过量的情况下要添加 CuSO 4 和茶皂素以杀死过量原虫。 ⑤ VFA 的比例:乙酸 60% ~ 65% ,丙酸 20% ,丁酸 15% 。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消化系统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湘潭县梅林中学王正光 【教学思路】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第3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最后一节,因此他包含两个内容:食物的消化以及吸收。在教学安排上,可以用两个课时分别加以解决。 本堂课是第一课时,要解决的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什么是消化,以及人体消化系统的构成。 由于消化系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的比较密切,但又因绝大部分的器官都分布在人的体腔内部,所以学生对其是即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消化器官的名字他们都很熟悉(也许通过广告等多种途径);说其陌生是因为学生往往都对其“一知半解”。比如胃是学生最熟悉的,但他们很多都先入为主地误以为胃是消化系统最重要的。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知识紧密联系生活的教学思想,我确定了以下: 1、教学目标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构成以及消化的含义。 ▲通过对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特点的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重点 ◆消化系统的构成(主要是消化道以及它们在人体内的位置分布)。 ◆小肠适合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 3、教学难点 ●消化的含义 ●小肠适合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4、教学流程: 消化系统

5、注意事项: 本堂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本堂课的重点:1消化道(消化腺次要) 2有关于消化系统的卫生习惯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从结构讲功能,从功能理解结构―――――――――――――――――――――――――――――― 板书的几个时机 ①学生看书时 板书:标题“人体的消化系统”和“一、构成” ②学生看影片时 板书:消化道 消化腺 ③学生搅拌时 板书:“二、消化方式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幻灯片刚切换的时候说明消化器官的解剖学位置。

奶牛习性与奶牛舒适

奶牛习性与奶牛舒适 利拉伐(天津)有限公司,黄鸿威 谈及奶牛舒适度这个话题需要听取和理解许多观点。但什么是真正的奶牛舒适度?怎样判断?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这一技术提高养牛的利润率?观察和经验显示,圈养在舒适环境下的奶牛产奶更多,通常更健康、更长寿。奶牛无法解释什么能让他们更舒服。但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和权衡奶牛活动、习性和环境并结合我们的判断来确定奶牛是否舒适。本文将通过介绍奶牛习性,让牧场主了解奶牛的需求是什么,怎样给其创造舒适的环境。 检验奶牛舒适度意味着让我们回到过去,找出奶牛在草原上放牧的自然习性,她们会按照自然习性模式生活。当奶牛被转移到牛舍和圈栏中,这些自然生活习性受到限制。为了判断奶牛的舒适程度,最重要的是了解奶牛有哪些自然行为。在牛舍中她的行为越接近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对她和你就越好。下表是泌乳奶牛简单的每日时间分配。 数据来源:Grant, Rick: Incorporating dairy cow behavior into management tools 恐惧孤独 奶牛是群居的动物,单独离群后会受到很大的应激,比如已经发现单独待在栓系式牛舍中的奶牛的牛奶白细胞会增加。 噪音 奶牛比人类对噪音更敏感。奶牛的耳朵对8000HZ的高频噪音最敏感,而人对1000HZ到3000HZ 的噪音最敏感。因为这个原因,奶牛对比如金属制品在金属上的摩擦噪音比人更敏感。断断续续的和奇怪的噪音对奶牛应激特别大。生活在安静环境下的奶牛比生活在不安静环境下的奶牛对噪音更敏感。在德克萨斯州的一项研究中,电话铃声明显地增加了牧场犊牛的心律。持续不断的以正常音量播放音乐有助于奶牛忍受意外的噪音。 视觉 奶牛的视野很开阔,能看到她们周围300°的物体,但奶牛仅仅对正前方有3D视觉。只有在这个 方向上她们能很好的估计距离。用固体障碍物或门挡住她们的视线可以减少处理时的应激。奶牛也能看到颜色,当有突然的颜色改变,奶牛就不肯前进了。她们通过衣服的颜色来认人。如果你不得不处理一头奶牛并且知道那样将伤害她,穿上正确颜色的衣服并在专门的地方处理,而不是在牛舍或奶厅。 空间/自由 奶牛在她周围有自己的逃离区,当其它动物或人越过这一区域她会用攻击来反抗,或者融入这一群体或逃离。这一区域的大小取决于奶牛的性格。平静的奶牛比不安的奶牛需要的空间小。青年母牛比成年母牛的个体空间大。在奶牛的生活中,当她习惯人类和她们的生活环境时需要的个体空间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在群体等级上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她们不再害怕其它奶牛。

环境与健康 教学大纲

《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48 课程名称:环境与健康 英文名称:Environment and Health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18 学分:1.0 适用对象: 全院各专业各年级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环境与健康是一门跨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应用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影响。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促进健康,从而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了解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3.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4.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 5.熟悉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 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环境与健康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的构成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了解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熟悉环境污 染的概念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 究内容。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敏感人群、环境因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独立 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健康影响的类型(急性中毒、慢 性中毒、致敏性、三致作用);流行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等基本原理概念的含义;掌握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特征;掌握流行 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进 行调查研究。 (三)课后练习 试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第二章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 (一)目的与要求 i.了解大气环境的构成及运动; ii.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iii.熟悉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大气环境的结构与运动;大气污染;极端天气对健康 的影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的组分(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污染物)与各成分的作用;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暖层、逸散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污 染及其来源。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其对人 类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掌握大气中主要的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物 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

奶牛环境与健康

奶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奶牛产量和牛奶品质,而环境是否舒适又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因此,要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保证奶牛的健康,就应该为奶牛提供一个清洁、干燥、舒适、和谐的环境。 牛舍环境舒适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 奶牛最适宜温度为等热区,但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维持在等热区范围,故一般以适宜温度为标准。大牛9-21℃,小牛10-24℃。为控制适宜温度,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应搞好防暑降温,北方地区冬季应搞好防寒保温工作。 2. 湿度 奶牛用水量大,舍内湿度会高,故应及时清除粪尿,污水,保持良好通风,尽量减少水汽。湿度大的牛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牛易患湿疹、疥癣等皮肤病,气温低时,还会引起感冒、肺炎等病。所以,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为宜。 3. 害气体浓度 氨(NH3)不应超过20mg/m3;硫化氢(H2S)不应超过8mg/m3;二氧化碳(CO2)不应超过1500mg/m3;总悬浮颗粒物不应超过4mg/m3。除CO2外,其它均为有毒有害气体,超过卫生指标许可,则会给奶牛带来严重损害。CO2虽为无毒气体,但牛舍内含量过高,说明卫生状况极差,奶牛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使牛生产能力下降。 4. 气流 夏季气流能减少炎热,而冬季则加剧寒冷,所以在冬季舍内的气流速度不应超过0.2m/s。低温潮湿的气流,易引起奶牛发生关节炎、肌腱炎、神经炎、肺炎等病,严重时,还会使奶牛瘫痪。 5. 光照 牛舍一般为自然采光,进入牛舍的光分直射和散射两种,夏季应避免直射光,以防增加舍温,冬季为保持牛床干燥,应使直射光射到牛床。为了增加牛舍的光照,屋面可以使用阳光板。 6. 噪声 据报道,噪声超过110-115dB时,牛奶产量下降10%,个别会更加严重。同时还会引起早产、流产。奶牛能忍受的噪声极限,虽尚无资料可查,但从上述报道来看,不应超过100dB。国际组织规定暂用人的标准90dB为极限,并在90dB条件下每天停留不得超过8h,否则健康将受到损害,声级每高3dB停留时间应减半。 7. 地面 与牛蹄直接接触的任何地面不能太光滑,但也不能太粗糙。地面光滑,容易造成牛只的摔倒;地面粗糙会加大牛蹄与地面的磨损,对牛蹄有害。牛只站立和行走区有防滑设施。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挤奶通道和挤奶厅铺设橡胶垫,以满足奶牛需要。

奶牛繁殖经验谈

奶牛繁殖经验谈 发布时间:2013-07-15 摘自:荷斯坦奶农俱乐部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发情、保证奶牛饲喂和舒适、以及员工的团队合作是帮助今年奶牛繁殖协会(DCRC)五位繁殖奖获得者取得成功的一些因素。在第四个评选年,该奖项收到了来自美国17个州、加拿大和墨西哥53家奶牛场的提名。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奶牛场是如何进行繁殖工作的。 配种前:什么时候开始配种? Collins奶牛场:我们牛场的主动停配期(VWP)是75天。所有的奶牛在产后72~79天内都接受配种,而且所有的奶牛在之前注射前列腺素时都接受兽医的检查以决定是否进入同期计划。对那些有囊肿或发情周期不正常的奶牛进行治疗,第一次配种就会被延期。 我们的目标是在13个月龄时对后备牛进行配种。我们对配种栏内14个月龄还没有接受配种的后备牛进行检查。 Dutchland奶牛场:我们牛场所有奶牛的主动停配期是60天。我们以前在后备牛12个月龄时进行配种,但去年改为13个月龄了,因为我们发现后备大一点再配种产奶会更多。而且,大一点的后备牛在挤奶厅的表现也更好。 Kloppe奶牛场:我们的兽医在产后30天对经产牛和头胎牛进行一次产后检查。所有奶牛在产后55天开始配种,或之后任何观察到明显的发情表现时配种。只要后备牛健康和体况良好,我们在其14个月龄时进行配种。我们在后备牛配种前的一个月注射配种前疫苗。 Shilling奶牛场:经产牛的主动停配期是70天,而头胎牛是80天。 SunBurst奶牛场:我们奶牛场所有奶牛的主动停配期是70~75天。因为我们的后备牛供应很充足,在产犊时我们将决定那些奶牛被列为不适合配种(DNB)的名单。列为不适合配种(DNB)名单的原因包括乳房结构差、运动性差或体细胞数高。我们在后备牛13个月龄时配种。 配种前:你使用任何同期计划预处理吗? Collins奶牛场:我们使用基本的两针前列腺素同期计划预处理项目。在同期排卵计划开始前,间隔14天注射两次前列腺素。这个简单的计划可以允许每周利用两天时间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