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八大行业分别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将为新时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建设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历史演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产业共性技术相伴而生并且在不断演进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大致经过了个发展时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计划‘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科研经费由政府统一安排和支配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完全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指令性研发”科研成果由政府向相关企业无偿推广使用。这种以行政、计划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在不长的时期内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发挥了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作用。年我国制订了第一个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至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以任务带学科”解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批关键性问题确保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与国防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该种模式也开始显露出。类国有企业”的弊端科研机构职能不清、机构庞杂、科研积极性不高及效率低下。同时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经济利益动机的增强导致原有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难以为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新旧体制过渡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为解决科技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国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指导方针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相继设立和实施了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组织研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瓶颈性、前沿性技术问题。这一时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显著特点是逐渐摆脱计划体制影响从服从“计划要求”向适应。市场需求”过渡一方面计划体制的惯性继续发挥作用例如政府要求研究机构。

另一方面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的赢利动机开始增强一些面向“市场”的项目开始增加。但是传统的开发理念和旧有的体制因素造成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力量独立于企业之外企业尚未成为科技研发的主体符合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真正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体制并未建立起来。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新体系的探索时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个科研机构的转制问题要求科研机构转为企业、企业下属研究机构或技术交易机构。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和探索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进人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新特点是“市场化”即绝大部分中央和地方所属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变为企业或中介机构。科研机构转制一方面推动科研机构面向市场充分激发了原有科研机构的创新潜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直接结合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但是另一方面很多科研机构在转制之前承担着共性技术研发的任务在转制后由于企业追求营利的动机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在研发具有前瞻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导致了一些准公共物品属性的某些共性技术供给。缺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我国于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以及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组织进入到了新体制构建与发展的新时期。一是以重大专项等方式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与组织在信息、生物、海洋航天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高技术制高点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这种模式突出了政府在国家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与组织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二是一些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共性技术研究的分配机制也逐渐趋于合理化共性技术研究主体也不断呈现多元化形成了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三是政策措施更加全面和具体。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采购等方式鼓励全社会增加技术投入特别通过产学研技术联盟等方式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进行基础性、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四是许多地方政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纷纷加大了地方重点产业的共性技术开发与组织力度。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基本现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调整为了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逐步形成了在政府协调和引导下、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体系。首先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构成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基本主体。一是大型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国际国内竞争压力下具有强烈的研发动力同

时又储备了科研力量购置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这些企业承担着某些前瞻性的共性技术研发任务对整个行业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行业科研院所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在转制后科研院所的共性技术研发职能有所削弱但是这些行业科研院所具有为本行业的重大共性技术研发服务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行业内企业技术需求。三是高校利用其科研实力从基础研究向共性技术研究延伸。高校为了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研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和信息交流搭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以满足行业的共性技术需求。例如北京科技大学于年牵头组建了。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共同针对行业中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专家“会诊”并整合冶金、材料、机械、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势组建了冶金工程研究院从而形成了多学科互动的创新平台。其次依托不同类型的主体建立了一批科研基地力图形成持续的共性技术研发能力。我国从上世纪年代开始在政府支持下依托高校、中国科学院、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了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希望通过科研基地的建设以点带面增强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能力。这批科研基地在解决产业共性技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数控系统国万方数据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完成。华中型高性能数控系统”、。华中型数控系统”、。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等多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项目等并与装备制造业机床厂家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突破了一批解决数控系统规模化生产所需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第三。不同主体之间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建科研实体和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等多种新的组织形式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例如在科技部等六部委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的推动下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煤炭开发利用和农业装备产业四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图围绕整个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以带动产业升级。又如中国网通以。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基础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华为、上海贝尔等单位组建了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形成了紧密合作的实体形式。同时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涉及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科技主管部门也包括一些具体的产业职能管理部门。一是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发挥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作用。如组织产学研的洽谈与对接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二是通过设立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以财政拨款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直接的资助。三是通过政策的制定鼓励和引导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明确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点领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研发组织基础不完善。近年来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面临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我国产业

发展对共性技术研发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基础的变化与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从属性上看转制后科研院所已经完全是独立的企业与行业内企业是市场竞争关系。因此转制后科研院所首先考虑是如何生存如何在市场中赚取更多的利益在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有所削弱。尽管在政府组织和指导下已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科研基地但是这些科研基地的组织制度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制约。依托企业建立的科研基地或者不愿意承担那些难以取得经济效益的共性技术研究或者独占共性技术。违背了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并向整个行业扩散的初衷依托高校组建的科研基地。研究人员的主要考核指标侧重于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的发表以便于体现学术水平、评定职称、成果鉴定及获奖对于产业共性技术成果向整个行业供给以及技术辐射的效果不够重视。而对于能够直接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往往采用校办公司的方式将关键技术转化为产品技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二是不同主体之间联合建立的研发组织层次不高。产业技术重大创新投入高、风险大系统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要求各参与创新的各部门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而我国目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形式比较松散缺乏战略性合作不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尽管近期开始探索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但整体上缺乏产业层次的研发组织。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学研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引导不够。三是反映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不充分。共性技术研究最终目的是市场应用因此共性技术研究要以满足企业需求和服务于产业为目标。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某些共性技术研究由独立于企业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承担由于受其思维惯性、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的影响往往对市场不够了解。另一方面对于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项目选择上项目是否列入国家计划支持力度多大大多由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内的专家评判确定来自企业的专家参与计划项目评估评审的机会不多同时也没有建立起征询企业对共性技术需求的持续稳定机制由此导致有些研究脱离企业现实需求。四是对共性技术研发缺乏连续稳定支持。我国产业共性技术项目的组织往往采取课题制的形式。课题制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技术开发任务导向性便于考核和管理而且能够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然而以课题制的形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往往缺乏连贯性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长期性存在着矛盾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的积累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五是多种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共性技术是有层次的对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研究政府的支持力度组织方式和资助比例应各不相同。而我国涉及共性技术的计划并没有反映出这种层次分明、点面结合的特点。目前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在组织形式上以项目为主对科研基地建设支持不足在支持方式上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贷款贴息、后补助、基金等其他方式较少。在政策拉动方向

上看供给型的政策较多而政府采购等需求型的政策少。万方数据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政策建议加快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科研体制改革之前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以行业科研院所为主体。科研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而新的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种局面已经对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有效互动的新的研发体系。一是推动企业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体。优先在国家需求迫切、急需突破技术瓶颈制约的领域重点推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国家科技计划适当向企业倾斜优先支持企业开展具有行业全局性、技术前瞻性的科研项目。二是鼓励行业科研院所继续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发挥关键作用。对行业科研院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给予项目资助或稳定支持以分散研发风险和降低研发成本落实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实行税前抵扣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关主体加大对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庞依托转制的行业科研院所启动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供给的组织保障体系。三是引导不同主体共建研发机构合作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近年来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或地方政府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研究院合作研发机构正在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新生力量。例如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深圳清华研究院中国铝业公司与中南大学共建中国铝业联合实验室等。为了鼓励和引导合作研究机构的发展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对合作研发机构的建立一方面可通过专项计划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应在机构设置、人员流动、工资待遇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一般投入多、难度大、风险高单凭一家单位的力量难以胜任产业技术联盟根据联盟成员需要和国家行业发展需求集聚不同的创新主体和要素在技术创新链条的不同阶段按照优势互补进行合理分工集中资源进行攻关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因此。产业技术联盟应作为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组织形式。一是选择一些重点产业进行产业共性技术联盟建设。继—产业联盟建设后我国在年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四个联盟涉及钢铁、煤炭、化工、农机等国家重要产业领域集中了一批优势企业、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今后我国应进一步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关系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产业和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技术产业组建一批以共性技术研发为主要宗旨的产业技术联盟通过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带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技术进步。二是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共性技术联盟。我国地域十分辽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区域各具特

色因此地方在建立产业共性技术联盟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特色以支撑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逐步将区域性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成为产业科技的创新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基地及吸纳和培训产业优秀人才的平台成为带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一是统筹规划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涉及到多个行业部门如果不进行统筹规划就会造成基地建设重复、资源浪费因此有关部门应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统筹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高效运行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格局。二是建立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需要加大后续运作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于企业集团技术中心集团每年需要从销售收入中提供一定的经费除了保证日常运作外还需要以项目研发经费的方式保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启动和研发力度对于企业联盟技术中心可以从三种渠道获得运作资金支持一是联盟中各股东企业以资本金方式按比例对技术中心进行投入二是国家以科研项目方式支持的研究经费拨款三是技术中心通过研发的产品技术、核心技术的成果转让、技术许可专利费方式获得运作资金。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基地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支持渠道以保证其持续创新的能力。下转第页万方数据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双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北京染料厂上海华元实业总公司、蓬莱新光颜料化工有限公司、苏州三威染料化学有限公司、浙江科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当前申报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当中。希望还没有申报预注册的企业尽快做好预注册所需要的资料抓紧时间及时申报。“三废”治理不放松产品安全要重视近几年染料行业在清洁生产、水循环套用和节能节水工艺改进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比如苯连续硝化、催化加氢联产技术项目的实施、喷雾干燥技术、纳滤膜技术、染料中间体酸清洁生产新工艺项目、硫化黑废水治理项目的实施等为整个行业的污染减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上先进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在行业内推广实施后在全行业废水排放量在万吨左右的基础上有望在。十一五”末实现减少废水排量万吨左右。虽然近几年。三废治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三废治理”目前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决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近几年市场对染料产品安全、绿色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环保部年提出要淘汰一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染料产品即“双高”产品淘汰名录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为了提高产品安全提高人们对染料产品的安全感加强检测认证工作。中国染料工业协会与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之一的天祥集团达成协议就中国染料和纺织助剂行业的企业申请进行化学品安全环保测试和认证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作为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化学品生态安全认证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对各类消费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染料

和助剂中是否含有禁用的有害物质进行评估认证符合要求的客户将被授权使用天祥集团化学品安全环保认证标志以提高其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皿上接第页三是建立完善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评估考核体系。完善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评估考核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当前存在的一些基地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因此是规范和激励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的重要举措。评估考核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研究制订评估考核指标体系采取不同的评估考核办法。评估考核结果要与国家对基地的支持挂钩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的引导作用一是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应实行分类支持和引导。由于基础性共性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性支撑政府主要通过国立或非营利的科研院所来承担这类研究。由政府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经费。对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计划对项目承担单位给予部分资助资助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总经费的。对于一般性共性技术研究政府应更多地发挥环境建设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间、企业与国家研究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研究。二是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基础设施是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的平台企业在此技术平台上能方便地以最小成本完成技术创新过程。因此政府要加大资助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立技术创新包括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大力推动技术基础设施共享机制的建立提高技术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小共性技术研发的成本提高共性技术研发的效率。三是政府的作用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相应变化。在产业发展初期企业的实力不强市场不成熟技术开发的风险比较大。因此政府需要给予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更大的支持支持方式以直接资助为主。当产业发展进入快速期企业的实力逐渐增强技术和市场风险逐渐减小政府就要采取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对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当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政府一般不再直接资助企业进行共性技术研发而是注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体。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只是分享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

形成性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功利组织: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的。 形成性作业4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单向沟通 P190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如作报告、发指示、下命令等都属于单向沟通。 2.主文化 P228 主文化是行政组织中上层管理人员或者领导人员所主导和支持的,与组织中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战略和政策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文化。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组织中的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代表,通常展现了一个组织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风格心态. 3.单环学习 P212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显然,单环学习只有单一的反馈环,它是在当前的系统和文化框架下提高组织能力,完成已确定的目标或任务。这种学习的目标是适应环境,取得最大效率,学会如何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组织任务。 4.敏感性训练 P281 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T-group training),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

关于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 年)》的通知 工信部科 [2011] 320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 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我部组织编制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发展指南( 2011 年)》,现印发你们。请积极组织做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一年七月一日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1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1年 7 月 、八— 前言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 升级和结构优化,我部组织编制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1 年)》,用于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产生影响和瓶颈制约的技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难度大、 周期长,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关键工艺、核心元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工业和通信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1年) 一、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二、原材料工业 三、装备制造业 四、消费品工业 五、电子制造业

产业经济学复习习题

为什么说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⑴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古诺假定市场上只有A、B两个生产和销售相同产品的厂商。厂商的生产成本为零,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两个厂商都是在将对方产量作为已知的条件下,分别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假定A厂商首先进入市场。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A厂商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在线性需求的条件下,最优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1/2。之后B厂商进入市场。B厂商在已知A厂商的产量之后决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产量:B厂商选择A厂商后剩余的市场容量的1/2,即全部时常容量的1/4。这之后,当A厂商知道B厂商留给他的市场容量为3/4,时,为了利润最大化,A厂商将调整产量至总市场容量的3/8。对应于A厂商选择后剩余的5/8的市场容量,B厂商再次按剩余市场容量的一半进行生产。如此等等,经过一系列的产量调整之后,A厂商的产量逐渐减少,而B厂商的产量逐渐增加。最终,当A和B的产量分别达到时常总容量的1/3时,市场处于均衡。而市场价格则由此时的两个厂商的数量总和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所决定。 ⑵纳什均衡指的是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当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给定的时候,自己的最优策略就是纳什均衡策略。假设第i个参与人的策略为Si* ,其他参与人的策略为S-I,那么为纳什均衡解的条件是ui(Si*,S-i*)≥ui (Si*,S-i*),其中Si为第i个参与人的任何一个其他的策略。这时候,(Si*,…,Sn*)就是纳什均衡。

⑶古诺模型的均衡产量就是各方都不会改变的均衡解。这正符合纳什均衡的定义。实际上,古诺模型的分析过程就是纳什均衡的实现过程。 请比较分析古诺模型与伯特兰德模型。 答:这两个模型的共同点是都具有非合作寡占的性质,但它们对于厂商是进行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以及是同时选择产量还是有顺序地选择产量,具有不同的假定,由此导致对于均衡的产出、价格、利润等都作出了不同的预测。如果只有一家企业,两个模型都预测是垄断行为。行业中厂商数目越多,古诺均衡越接近于社会最优或竞争均衡。但同质产品的伯特兰德均衡不受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影响,只要该行业中至少包括两家生产能力不受限制的厂商,伯特兰德寡占均衡与社会最优相同。但如果存在产品差别化,伯特兰德均衡将有别于竞争均衡,行业中厂商的数目将影响价格。 (1)假设。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产品是同质的,厂商的决策变量是产量,厂商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并且他们同时进行生产决策,没有其他厂商进入。简单的伯特兰德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两家企业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无差异的,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没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稍微复杂的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只是在竞争厂商数量上有所改变。伯特兰德模型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等多种类型。 (2)均衡。双寡头古诺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水平为(a-c)/3,利润水平为(a-c)2/9。而同质产品的伯特兰德均衡时的产量水平和利润水平与竞争均衡相同,分别为(a-c)/2和0。多家厂商的古诺均衡时单

30项关键共性技术

一、30项关键共性技术: 根据浙江各主要行业的技术水平及其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趋势,围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突破30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具体的产业或行业技术创新重点和关键共性技术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以系统级芯片为重点的专用集成电路;开发嵌入式软件、软件中间件、信息化支撑软件、信息安全及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以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下一代网络、光通信产品、宽带接入设备、智能网系统为代表的网络及通信产品;开发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音视频监控产品、流媒体应用技术产品及数字摄录放产品;开发光电子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电子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计算机及软件开发应用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 (二)医药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定向合成、手性合成、生物工程等新型药物,开发药物的质控技术;开发中药提取、浓缩、杂质控制等新技术;开发仿制药物的工艺创新、晶型创新和剂型创新的新技术;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生化诊断试剂和生物疫苗,开发针对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系统、艾滋病、慢性乙肝及免疫缺陷等重大疾病的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类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一批生物工程原料药;开发新型药用辅料和医疗器械。 关键共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手性合成技术;新型辅料的

开发生产应用技术。 (三)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高档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压电晶体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微纳电子材料、信息传输线等电子信息新材料,工程塑料,纳米材料和其它特种新材料;在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磁性材料、合金材料、包装材料、氟(硅)等化工材料等领域里取得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 (四)化学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氟精细化学品、高端氟聚合物,有机硅单体、硅油、硅橡胶、硅烷偶联剂;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和生物农药新品种以及农药新剂型;开发高效催化剂,各类新型助剂,高档颜料、染料、涂料和农药、医药中间体;开发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生物化学品、粘合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新型的分离和混合技术;新型催化及合成技术。 (五)仪器仪表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自动控制系统及仪表、现代光学仪器、高性能传感器等高技术产品,提升汽车仪表和电工仪表、流量仪表等公共计量仪表,发展科学测试仪器、环境监测仪器、轻工专用仪器等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高性能传感技术。 (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经济型轿车、高档客车整车;开发车用发动机,自动变

浅谈慈善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发展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慈善组织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专业: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陈银波 准考证号: 010********* 指导教师:陈征宇 完成时间年月日

浅谈慈善组织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摘要:这两三年来“红会事件”吵到沸沸扬扬,使人们对慈善事业有一种消极的影响。而我国是一个有慈善传统的古国。本文对慈善组织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论述和对慈善组发展方向作出个人的浅见。关键词:慈善;慈善意义;慈善组织; 慈善发展

目录【到三级标题】 前言 (4) 一、慈善组织历史意义和功能功 (4) (一)慈善的历史和意义 (4) 1、古代慈善起源与意义 (4) 2、近、现代慈善意义 (5) (二)慈善组织分类 (5) 1、政府慈善组织 (5) 2、社会慈善组织 (6) 二、慈善组织的功能和发展趋势 (6) (一)慈善组织的功能 (6) 1、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 (7) 2、保障社会救济促进社会平等 (7) 3、慈善事业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7) 4、有益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8) (二)慈善组织的发趋势 (8) 1、完善慈善组织机关制度和行政组织体系 (8) 2、对慈善组织实行监督 (8) 3、提高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推广宣传 (9) 4、慈善物品和资金应实行透明管理 (10)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慈善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观念。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慈善观念与行为具有现时代的特征。在当代,慈善事业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慈善行为过程的两个端点是捐助人和受益人。慈善就是个人或群体通过某种途径自愿地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援助。这些援助包括资金、实物及劳务等方面。从慈善行为的主体看,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慈善事业的重要载体是各种慈善组织或机构。有的组织或机构专门从事慈善事业,有的则是部分地参与慈善活动或者在其运作过程中程度不同地涉及或可能涉及慈善内容。与慈善相关的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服务组织和基金组织。在整个慈善行为过程中,基金组织与服务组织的位置、功能是不同的。社会服务组织的基本定位在于服务,利用慈善资源只是其发展的一种形式。在捐助人和受益人之间,社会服务组织起到组织和连接作用,其形式是运用捐助的资源服务于受益人。 一、慈善组织的历史地位和功能 慈善组织从古到今都深入民心,慈善是真善美的表现,是思想上的升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并发挥着其重要的功能,使社会走向和谐。(一)慈善的历史和意义 华夏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慈善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同时影响着一代又一华夏子孙。 1、古代慈善的起源与意义。所谓“慈”就是仁义、和善、慈祥,慈者爱也;恻隐、同情、怜悯叫做慈,佛祖、菩萨、爱护大众给人快乐叫做“慈”;“善”是吉祥、美好,中国字里凡是有个“羊”字的就代表美好。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作业题答案

项目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 1.企业战略环境的概念及结构是什么 答:(1)企业战略环境是指在战略期内对企业战略活动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和力量的总和。战略期是指从制订战略开始,到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期限。就具体企业而言,战略环境实际上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未来环境。 (2)企业战略环境的结构 企业战略环境从结构层次上看,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企业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属于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微观环境分析又称为企业实力分析或企业素质分析。 2.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 答:。企业制订战略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只有科学分析企业战略环境,才能准确把握环境中的机会,有效规避环境中的威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3.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结构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各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战略活动一般没有直接影响作用,却又能经常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因素和力量。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宏观环境中各类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如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新技术和顾客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企业难以改变和控制,只能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企业也并不只是一味地去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部分企业尤其是行业中的巨头或领袖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来影响宏观环境中一些因素的变化趋势。 (2)行业结构环境 行业环境是指对企业战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一系列因素和相关利益者。行业环境包括供应商、购买者、竞争者和替代者等。行业环境与企业直接接触,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如居民对住房需求上升会刺激和拉动房地产价格攀升,从而带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宏观环境的影响不直接作用于企业,而是通过改变行业环境对企业施加影响。 (3)微观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反映了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企业素质的体现。通过对企业实力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企业微观环境中的因素对企业而言是可以控制和调整的,企业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战略目标,调整企业的业务范围,分配企业的各种资源,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4.PEST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答: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 行机制研究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主体及分工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参加者主要包括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内部存在着包括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作为联盟的参与方,联盟成员之间存在着利益让与机制,联盟成员都必须对联盟有“贡献”与“承诺”。“贡献”意味着联盟成员应具有核心能力、异质性资源或异质性知识;“承诺”意味着联盟成员愿意在联盟内部实现某种程度的核心能力、异质性资源或异质性知识共享,愿意让度部分利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主要参与方及其职责分工可以用下图说明。 1.政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推动者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尝试,也是在产业层面落实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举措。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主要有三:(1)遴选产业与技术,即选择在那些产业构建技术创新联盟。一般而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应聚焦于对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战略产业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2)协调推动,即国家运用计划资源调控产学研等技术创新要素按市场规则组合;同时,调解联盟运行过程中的摩擦与冲突。(3)政策支持,即政府通过制定必要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引导、规范产业联盟的运行;(4)通过重大科技专项,提供必要的联盟运行资金。

2.行业内龙头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主导性力量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也是各种创新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创新利益的主要享有者。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可以获得两方面的竞争优势,一是团体优势;二是来自于企业特定能力而获得的竞争优势。 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产业内龙头企业处于联盟的“盟主”地位,其主要任务在于:(1)提供创新资源。这里的创新资源包括创新所必须的资金、技术人员、科研设施等创新资源;(2)参与研究开发。行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一起成立项目攻关组织,进行重大原创性技术开发、制定技术标准;(3)进行技术推广,实施创新技术产业化战略。 3.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异质性创新资源 组建联盟网络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实现资源共享、资源转移,即以联盟网络进行合作渗透,实现异质性资源外取。作为联盟的重要参与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必不可少。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盟友,应当以自己异质性的科技资源、智力资源参与联盟运行。 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部协调与信任机制建设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必须妥善解决成员间的摩擦,建立起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机制。这要求:(1)建立联盟信息交流机制。其内容包括资料交

2020年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2020-1-1实施 1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专项20*年度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国家质量基础(NQI)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NQI支撑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特征鲜明,不仅被国际公认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NQI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推进我国NQI的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升,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1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 1

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3个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11个重点任务: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新领域计量标准、高准确度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扁平化、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基础公益检验检测技术、重要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基础认证认可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和典型示范。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我国NQI总体水平达到并跑,在部分领域达到领跑水平:为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做出实质性贡献,研制计量基标准和测量装置100~120 台/套,研制国家标准物质500~600 项,计量科技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研制国际标准200 项以上,实现超过100 项中国标准走出去,研制基础通用、社会公益和产业共性国家标准1000 余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填补社会公益和重要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新方法和核心技术300 项,新装置51 台/套,诊断产品70种,实现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核心技术突破;建立6 套国际或区域领先的认证认可技术方案,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5 套以上全链条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 2

慈善事业发展思路展望

慈善事业发展思路展望 历经十余年努力,我国慈善事业的首部法律将走上前台。 慈善法将是今后我国慈善事业的“定盘星”,必将对慈善公益事业带来深刻影响。 我省慈善事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据了解,目前,全省基金会数量已达115个,慈善总会155个,社会捐赠接收站、慈善超市434个。慈善募捐方式不断创新,2015年全省慈善会系统募捐款物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以慈善项目为主要载体的慈善活动日趋活跃,鹤壁、荥阳等地开展全民慈善活动受到了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充分肯定,我省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21项。 那么,慈善法出台后我省慈善公益事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我省众多慈善公益人士,看他们如何解读。 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挑战 河南省慈善总会作为我省慈善界的“老大哥”,可以说是我省慈善事业的开拓者。以2001年河南省慈善总会成立为标年发展历程。16志,我省现代慈善事业已走过.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刘高贵认为,慈善法对慈善组织和慈

善活动进行全面规范,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引领、法律推动和法治保障。 “慈善法颁布实施后,既给我们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刘高贵对此解释说,我省慈善事业将加快转型升级,拓展慈善事业发展空间和活力,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支持慈善的热情,促进营造和谐有序、活力迸发的慈善生态链,推动我省慈善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向更广领域延伸。 另一方面,各类慈善组织将大量涌现,慈善组织之间的资源竞争必然加剧,在社会选择机制下,捐赠者对慈善组织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募捐和救助水平等,时刻面临社会公众的考验。 “尽早实现向枢纽型慈善组织的转身。”刘高贵提出了省慈善总会下一步发展目标。他说,随着慈善法颁布实施,慈善事业外部条件和发展环境都将发生变化,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在进一步做好省总会本级募捐救助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全省慈善会系统联动救助、实施公益伙伴计划、举办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引导、推动全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刘高贵还透露,他们正以民非形式筹建河南慈善信息中心,并积极争取省民政厅授权,收集和发布全省慈善信息,努力打造河南的透明慈善。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一) 2012年2月24日 一、如果需求曲线为p=a-bq,这里a=60,b=0.5,假定编辑成本和平均成本恒定,且MC=AC=10,垄断者在价格p m=35的水平上售出50个单位的产品,其中需求弹性为-1.4, 1.请计算该垄断者的利润和净损失。 2.如果需求曲线围绕它与MC线相交的点转动,与价格轴的交点为p=90,请计算此时该垄断者的利润和净损失。 3.比较(1)和(2)的计算结果,你所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二、你通过数年的努力,耗用了1.5亿元的资金,最终通过了FDA的许可,可以销售发明的具有特种功能的药品A。市场调查表明A的需求弹性为1.25。估计生产并销售A药的边际成本为1元。请计算 1.该药品在利润最大化时每剂的价格是多少? 2.当你的专利到期时,你希望A的需求弹性升高还是降低? 三、如果有A、B和C三种商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0.5、1.9和2.8,如果三种产品的价格均上涨10%,将会对收益产生什么影响? 四、如果你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有600辆车的停车场。该停车场的需求为Q=1000-2p,Q是持有停车场年度停车证的消费者人数,p是每辆车的年停车费,请 1.推导出你的边际收益曲线。 2.价格为多少时能产生最大收益? 3.你的利润最大化价格是多少? 五、某产品市场需求函数为:Q=30-2p,市场供给函数为:Q=2p。若考虑厂商在出售商品时,一半的销售收入被政府以税收的方式取走。求: 1.征税前的市场均衡价格、数量、消费者净剩余、生产者剩余。

2.征税后的消费者净剩余、生产者剩余及政府税收量,并分析征税前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变化。

2020行政组织学记分作业二2020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记分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提出中国官僚制成为一种早熟的组织形态的原因是() ?A)中国古代人最聪明 ?B)中国古代的王权专制 ?C)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达 ?D)中国古代的“治水社会”的需要 参考答案: D 2 1961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生态学》一书,系统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行政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A)里格斯 ?B)高斯 ?C)伯恩斯 ?D)伍德沃德 参考答案: A 3 ()是指必须善于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才,尽可能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A)适才适用原则 ?B)选贤任能原则 ?C)合理流动原则 ?D)竞争激励原则 参考答案: A 4“决策”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大学》 ?B)《孟子》 ?C)《韩非子》 ?D)《论语》 参考答案: C 5 西蒙曾指出:管理就是决策,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这句话体现了决策的()特征。 ?A)目标性 ?B)选择性 ?C)预测性 ?D)普遍性 参考答案: D 6沙因认为,()只是组织文化的显露与表面层次,而不是文化的基核。

?A)基本假设 ?B)人造的象征物 ?C)价值观 ?D)思维模式 参考答案: B 7行政组织结构方面的调整与改革,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的改革或调整改变行政组织系统()来实现的。 ?A)行政效率 ?B)效率指标 ?C)运作流程 ?D)内部构成方式 参考答案: D 8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共组织文化的内容和要求、树立典型、培训教育等具体做法属于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 ?A)选择标准 ?B)提炼定格 ?C)巩固落实 ?D)强化认同 参考答案: D 9()认为组织文化与个人的内心变化是相关的,并把这一方面称为组织文化的心理内容或心理学渊源。 ?A)沙因 ?B)路易斯 ?C)威廉·大内 ?D)鲍曼 参考答案: B 10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反映了我国古代行政思想中的( )。 ?A)民本思想 ?B)德治思想 ?C)法治思想 ?D)修身意识 参考答案: A 二、多选题 11西方国家行政组织职能的重构体现为以下哪几个层面? ?A)职能范围 ?B)职能结构 C)职能重心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 三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这就造成了慈善机构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违背慈善机构章程宗旨,捐赠人意愿的错误决定。慈善基金会的半官方化及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业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侵占、挪用、贪污捐赠款物的行为,使得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慈善立法。我国现在涉及慈善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三部法规。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立法机关应颁布相关的法律,使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制定《慈善事业条例》,从法制上规范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和原则。 二是建立健全各类慈善组织。现阶段,我国要着重培育劝募市场,强力推进募捐活动,逐渐实现募捐机构与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并存的格局。在慈善组织形式上,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可分为专门的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和南京爱德基金会等; 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如从事人道主义救助事业的红十字会;其他参与慈善活动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等。慈善组织的官办性再加上慈善组织建立时的非竞争性,导致慈善组织的低效率。因此,要实现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就必须推进慈善组织的民营化,实现以独立的民营慈善团体为主体,辅之以附属于某些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基金会、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讲解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是()。 A、《企业的性质》B、《企业的策略》C、《企业的方向》D、《企业的理论》2、提出“契约人”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西蒙B、威廉姆森C、张五常D、阿尔钦 3、下面哪一个是定量市场绩效的指标()。 A、税率B、生产率C、利润率D、GDP 4、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二战后的()。 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 5、()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 A、发展B、和谐C、高效D、协调 6、被誉为产业布局学鼻祖的经济学家是()。 A、韦伯B、胡佛C、杜能D、帕兰德 7、市场学派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 A、自由B、垄断C、竞争D、现代 8、目前实行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的国家基本上只有()。 A、德国B、中国C、美国D、法国 9、当代最重要的政府规制是()。 A、经济规制B、法律规制C、安全规制D、环境规制 10、德国经济学家韦伯认为,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就选择在()点上。 A、利润最高B、成本最低C、运费最低D、利润均衡 11、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 A、产业结构 B、产业关联 C、产业布局 D、产业政策 1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13、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 14、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15、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16.以下所列不属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A) A.国民经济总量B.产业结构C.产业政策D.产业组织 17.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B)。 A.克拉克B.马歇尔C.斯密D.贝利 18.以下不属于市场集中度指标的是:(C) A.行业集中度B.洛伦兹曲线C.需求弹性D.基尼系数 19.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用于20世纪(D)年代。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作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 基本信息 主要特征 折叠编辑本段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的每一要素都起作用,如果系统的某一要素有缺陷,失去了与它要素恰当地相互作用的能力,不能完成它特定的功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某项要素的建设,而忽略其它要素,仅仅变革一个要素有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后果,要把各要素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等同对待,共同发展。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 按照创新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开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也进行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着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合作。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 自组织理论揭示出,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了足够的负熵,使系统向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发展,然后通过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开系统,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重要必要 折叠编辑本段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①依靠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 ②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著名企业的共同选择 ③依靠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现实选择 ④依靠自主创新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行政组织学作业答案

行政组织学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1、行政机关 2、阶级性 3、行政组织目标 4、马基雅维利 5、韦伯 6、《行政学导论》 7、巴纳德 8、融合型、衍射型、棱柱型 9、社会公平、行政道德10、隋唐 11、行政组织结构 12、纵向控制、横向协调 13、金字塔结构、扁平化结构 14、水平分化 15、管理幅度 四、名词解释 1、行政组织是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而依法建立起来的一切行政机关的综合体。 2、是指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处理,自己只保留对重大政策决定和重要人事任免等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以便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大政方针并研究重要人事任免的合适性。。 3、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ation)、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on)、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 4、政组织结构可理解为行政组织各构成要素间的排列组合形态。其中,职位、职能、人员分布等形成了行政组织的主要构成要素。 五、简答题 1、答:行政组织的共同性是指任何类型的国家行政组织都具有的的共同功能,即政治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出自行政活动内在机制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功能。行政组织功能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类型国家的行政管理要体现不同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不同的行政组织功能。 2、答:(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社会功能 3、答:巴纳德给组织中的管理以自下而上的定义。他认为,权威“不决定于‘权威者’或发布命令的人,而在于下级是否接受命令”。巴纳德同时指出,权威要为组织所承认,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使人们能够明确传达的命令;②使人们认为这个命令同组织目标相一致; ③使人们认为这个命令同他们的个人利益相一致;④组织成员的精力和体力允许他们接受这个命令。 4、答: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②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③竞争性的政府;④卓有使命感的政府;⑤讲究效果的政府;⑥受顾客驱使的政府;⑦有事业心的政府;⑧有预见的政府;⑨分权的政府;⑩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 5、答:分权化组织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集权化程度,弱化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不利影响;提高下属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心,促进权责的结合,提高组织的绩效;减少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决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八大行业分别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将为新时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建设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历史演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产业共性技术相伴而生并且在不断演进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大致经过了个发展时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计划‘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科研经费由政府统一安排和支配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完全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指令性研发”科研成果由政府向相关企业无偿推广使用。这种以行政、计划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在不长的时期内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发挥了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作用。年我国制订了第一个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至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以任务带学科”解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批关键性问题确保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与国防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该种模式也开始显露出。类国有企业”的弊端科研机构职能不清、机构庞杂、科研积极性不高及效率低下。同时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经济利益动机的增强导致原有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难以为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新旧体制过渡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为解决科技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国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指导方针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相继设立和实施了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组织研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瓶颈性、前沿性技术问题。这一时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显著特点是逐渐摆脱计划体制影响从服从“计划要求”向适应。市场需求”过渡一方面计划体制的惯性继续发挥作用例如政府要求研究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