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知识讲解

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知识讲解
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知识讲解

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

记-必过

现在开始

资料分析

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90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5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

1、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

去年同期数x100%

=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

显然后一种快得多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

2、百分数、百分比(略)

3、比重(略)

4、倍数和翻番

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2^n次变化

5、平均数(略)

6、年均增长率

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第1年为B

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1)≈b×(1)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

看到有个选项比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x越小越精确

÷(1)≈(1)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x越小越精确

特别注意:

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

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10%,不适用此方法

2、分子分母比较法

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

⑵差分法★

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2008年产猪6584头,2009年产猪8613头,2010年产猪10624头,问2009与2010哪一年的增长率高

答:2009增长率8613/6584-1 ,2010增长率10624/8613-1,-1不用看,利用差分法(10624-8613)/(8613-6584)=2047/2029显然<8613/6584 所以10624/8613<8613/6584

我们把分子、分母都比较小叫做小分数,分子、分母都比较大的叫做大分数,(大分子-小分子)/(大分母-小分母)所得的分数叫做差分数。

差分法的原理:

我们假设小分数代表一种某浓度的溶液A,差分数代表另一种浓度的溶液B,大分数代表A和B的混合溶液,若差分数小于小分数,即B的浓度小于A,那么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浓度必然小于A,即大分数小于小分数。反之亦然。

结论

差分数实际上是在代替大分数跟小分数比较

⑴若差分数大于小分数,则大分数大于小分数

⑵若差分数等于小分数,则大分数等于小分数

⑶若差分数小于小分数,则大分数小于小分数

3.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

X≈(1)是基数表示经过n年

注意正确答案略小于(1)

4估值计算

▲尾数法应用条件:当题目所给的选项尾数不同时,可用于排除干扰项

▲首数法应用条件:当题目所给的选项前几个数位不同时,可用于排除干扰项

▲取整法当计算中遇到带有多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时,我们可以将其个位、十位或者百位以下的数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舍位

应用条件:取整法主要用于乘除计算,数据取整后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应远小于选项间的差距。

◆误差估值:当除法分母扩大或者缩小且分子大于1时,我

们可以用分子乘以扩大或者缩小的值与原来的数的差距来估计误差

◆范围限定法:根据题干所列出的式子,将其进行放缩

举例:1439996可以缩放为1440000

注意:务必在适当的范围里放缩,切忌放缩范围过大,导致错误

5、数字特性法

(1)分母小于10的一些基本分数

1/2=0.5 1/3≈0.333 2/3≈0.667 1/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

4/5=0.8 1/6≈0.167 1/7≈0.143 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

1/9≈0.111 2/9≈0.222 4/9≈0.444 5/9≈0.556 7/9≈0.778 8/9≈0.889

(2)5的奇数数 5=10/2 15=30/2 35=70/2 175=700/4 225=900/4

(3) 25的奇倍数 25=100/4 75=300/3 175=700/4

225=900/4

(4) 125的奇倍数 125=1000/8 375=3000/8 625=5000/8 875=7000/8

具体运用方法,举个列子,225x17=900x17/4=3825

7、运算拆分法

将一个拆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容易计算的数的和或者差的形式

三、个人在做题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

●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选项,一般算出前两位答案就

可以选了

●做题先看题目再看资料,带着题目找资料信息,闷头看资料

就是浪费时间

●特别注意百分点和百分比的区别,多(少)5个百分点跟多

5%不是一个概念

●定期做一定数量的资料分析,熟能生巧,熟练和直觉很重要●对于文字过多,要算的数值过多的综合类题目可以适当放弃

数字推理

一、基本类型

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主要考查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3、和数量及其变式

4、积数列及其变式(出现频率相对不高)

5、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弱项,特别需要重视)

(1)以题干中的多次方数或者多次方数附近的数为突破口,这是解决平方数列变式、立方数列变式、多次方

数列的关键

(2)当题干数字出现0或者1的时候,数字推理规律与多次方相关的可能性较大

6、分式数列(必考题型,难度较大)

(1)首先采用作差、作积、作商等方式快速处理题干数字,观察是否存在基本数列或者基本数列变式

(2)在考虑分子、分母分别综合变化时,多数情况下需要对某些项进行改下,有意识地构造基本数列,猜证结

合。

7、组合数列

8、图形形式数字推理

★奇数法则

(1)如果一个圆圈中有奇数个奇数,那么这道题通常无法仅仅通过“加减”来完成,一般优先考虑乘除(2)如果每个圆圈中有偶数个奇数,一般从简单的加减入手

(3)中心数字不易分解,应当优先考虑“先乘除后加减”

9、其他数列,如根号数列、阶乘数列、质合数列及其变式等

二、做好数字推理必备的基本功

1、多次方表(滚瓜烂熟)

注意红色的数字,因为不唯一,很容易考到

特别注意的一类问题:

1^2+2^2=5 3^2+4^2=25 5^2+6^2=61 7^2+8^2=113 9^2+10^2=181

其他还有很多形式,比如多次方和质数、合数的组合,和自然数的组合等等

2、常考数拆分表

红色字体的不容易看出来

3阶乘

4、质数和合数

质数列:2,3, 5,7, 11, 13, 17, 19, 23, 29,31…

特征(1)相邻两项相乘得到:6,15,35,77,143…

(2)相邻两项作差得:1,2,2,4,2,4,2,4,6,2…

(3)作差后大小相差在6以内,也就是说拿到一

个数列作差在6以内,无其他明显特征,就

可以考虑质数列

合数列:4,6, 8, 9,10, 12, 14, 15, 16, 18,20…

特征(1)相邻两项相乘得:24,48,72,90,120,168…

(2)相邻两项作差得:

2,2,1,1,2,2,1,1,2,2,2,2…

(3)作差后相差在2以内,比较相近

质数和合数组合:

相加:6,9,13,16,21,25,31…

相乘:8,18,40,63,110,156…

5、构造法

设分别代表数列中连续四项,n为常数或者项数

(1)加减结构形式, ()±等

(2)除结构形式 ()/2, 2, ()/3等

(3)乘结构形式±常数,, 2,, 2(), () 2b±n等

(4)多次方结构形式 ()^2, ^2, ^2±n, ^2+2a, ()^2

三、个人对数字推理的一点心得体会

●数字推理归纳得再多对实际做题也无太大裨益,关键在于一

个练字,多练把不会的题目摘下来,过段时间拿出来做一下,反复多次就可以提高

●考场上要沉着冷静,拿到题目,先作常规处理,猜证结合

●实在没有思路的题目,可以根据趋势判断,共同性寻找等方

法猜出答案

数学运算

一、数的整除性质

1. 整除的性质

(1)如果a和b都能被c整除,那么与能被c整除,如3,6能被3整除,那么他们的和9,差3也能被3

整除

(2)如果a同时被b与c整除,c是任意整数,那么积也能被b整除

(3)如果a能被b整除,并且b与互质,那么a一定能被积整除,反过来,如果a能被整除,则a能同时

被b与c整除

整除实战注意事项

(1)运算中涉及人、物、产品的数量,这个数肯定是整数,因为人、物、产品不可能出现一半或者几分之

(2)任意连续三个自然数之和或者积能被3整除

(3)一个数如果不能被3.7.11整除,则商是无穷小数一些常用数字的整除

2秒杀实战

(1)百分比类题秒杀

◆百分比类题秒杀利用的就是题中涉及人、物、产品等的数

量都是整个的情况。通过已知题目信息,能够得出所求的答案应该被某个数整除,列如,该产品比上年减少40%,

求今年该产品有多少?设去年为x,那么今年应该有(1-

40%)603/5x,即答案肯定是能被3整除,若题目求去年x, 那么x一定能被5整除

例题1:

某高校2009年度毕业生7650名,比上年增长了2%,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而研究生比上年度增加了10%,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人

A3920 B4410 C4900 D5490

秒杀实战:设去年研究生为A,本科生为B,那么今年的研究生为1.1A, 本科生为0.98B

1.1A 里含有11的因子,0.98B里面含有98的因子,所以研究生应该是11的整数倍,本科生应该是98的整数倍,所以答案是C,可以进一步验证研究生人数为7650-4900=2750,是11的倍数。

(2)分数类题秒杀实战方法

◆分数类题当中会带有分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答案与分数

的关系,如产品a占产品总数的1/3,求产品的总数一定能被3整除

A是b的1/2,说明b能被2整除,的和是3的倍数

A是b的1/3,说明b能被3整除,的和是4的倍数

A是b的1/4,说明b能被4整除,的和是5的倍数

(均为人、物、产品等的数量,由于此类物质具有不可分割性,故数量一定是整数)

例题2

甲乙两人的月收入都是四位数,大于等于1000元,小于10000元,已知甲月收入的2/5和乙月收入的1/4正好相等,甲、乙两人的月收入最大相差是多少元?()

A3216 B3665 C3720 D3747

秒杀实战:2/5、 1/4通分后为8/20,5/20.两者相减:

8/20-5/20=3/20,所以两者相差的收入含有3因子,即答案能

被3整除,题中求的是最大相差,只需从最大的数开始验证是

否被3整除,3747=3+7+4+7=21,21能被3整除,答案D

(3)倍数相关类题秒杀

◆如果通过已知信息得到答案应是某个数的倍数,选项中仅有

某一选项含有该数因子,则该选项就是答案,如果有两个选项

都含有该数的因子,则要通过代入进行排除

例题3

在自然数1至50中,将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相加,所得的

和是()

A865 B866 C867 D868

秒杀实战方法根据整除性质:如果a与b都能被c整除,那么

与也能被c整除,自然数1至50的和为

(a12)/2=50x(1+50)=50x51/2,51能被3整除,说明是能被3整

除的,所以当1至50的和减去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其结

果能被3整除,只有C符合

(4)余数类题秒杀

◆对于同一个除数m,两个数和的余数和余数的和同余,两个数差的余数和余数的差同余,两个数积得余数与余数的积同余。有一类常见问题:有一个数,除以a1余b1,除以a2余b2,除以a3余b3…问在某个范围内(如一个n位数,一个数小于10000等)这样的数有多少个?

一种方法是用同余问题核心口诀

同余问题核心口诀:同余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作周期

①余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则取

1,表示为601

②和同“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则取

7,表示为607

③差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则取-

3,表示为603

另一种方法是用万能公式:

①这个范围内最大的数除以或干个除数的积,如果余数大于最

小符合数则商加1,如果余数小于最小符合数则不加(一般情况下余数大于200直接加1)

②注:最小符合数是指这个范围内符合题意的最小数

例题4一个三位数除以9余数为7,除以5余数为2,除以4余数为3,这样的数有几个?

实战秒杀 1000/(9x5x4)=5…100,最小符合数从最大被除数代入计算,即从除以9余7入手,97代入验证,当0时,7代入符合除以5余数为2,除以4余数为3的条件,说明最小符合数为7,余数100>最小符合数7,所以需要加1,这样的数有

5+1=6个

(5)奇偶性质类题秒杀

◆奇偶法则核心公式

①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

②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他们的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

③连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

其差也为偶数

例题5: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依次是11,9,7的倍数,并且都在500和1500之间,那么这三个数的和事多少?

秒杀实战连续三个自然数之和是3的倍数,设三个数是11,则和为3x.三个连续自然数依次是11,9,7的倍数,所以x是9的倍数,得3x是27的倍数,代入只有B符合

(6)浓度倾向判断

◆典型问题:假设一个容器里有若干千克盐水,往容器里加入一些水,溶液浓度为10%,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溶液浓度为8%,问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这时溶液浓度是多少?

设浓度为x,倾向性分析 10%→8%→(x≈6%),每次减小2%,按照每次减2%的倾向,则x的值的范围是6%﹤x≦7%(7%是原来x 的值加上倾向的一半即622=7%)

假设一个容器里有若干千克盐水,蒸发掉部分水以后,溶液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溶液浓度为12%,问第三次蒸发同样多的水,这时溶液浓度是多少?

设浓度为x,倾向性分析 10%→12%→(x≈14%),每次增加2%,按照每次增加2%的倾向,则x的值的范围是14%﹤x≦15%(15%是原来x的值加上倾向的一半即1422=15%)

★浓度倾向核心口诀:每次浓度减小那么其变化幅度会更小,每次浓度加大那么变化幅度会更大。

二、数学运算

1、一些基本的算法

(1)辗转相除法,用来求大数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举例:求414与378的最大公约数

414÷378=1…36取余数36和378进行计算

378÷36=10…18取余数18和除数36进行计算

36÷18=2无余数,则除数18为414和378的最大公约数

(2)弃九法

把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和事一个一位数(和是9,就要减去9得0),这个书就叫原数的弃九数。与尾数法类似,两个数的弃九数之和等于和的弃九数,两个数的弃九数之差等于差的弃九数,两个数弃九数之积等于积得弃九数。可以用来简化一些复杂的计算。

弃九数法本质上是原数除以9的余数

弃九数法不适用于除法。

(3)乘方尾数核心口诀

①底数留个位

②指数末两位除以4留余数(余数为0,则看作4)

注:尾数为0,1,5,6的数,乘方尾数不变

(4)裂项相加法

①依据两项分母裂项公式()=(11/())可得:() + ()x(2a) + ()(3a) +…()(11)

②依据三项分母裂项公式()(2a)=(1()-1/()(2a))2a可得:()(2a) + ()(2a)(3a)…(2a)()(1()-1/()n)2a

(5)循环数转化

我们把类似于20022002或者198198198这样的数叫做循环数,一定要熟悉掌握这类数的因式分解,比如

198198198=198x1001001,注意数清楚位数

2、必备的公式与结论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公共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第五部分公文写作与处理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打印版)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三部分法律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人文常识题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人文常识题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著作,它()。 A.与《国语》一样是孔子编写的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史 C.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美誉D.是以语录的形式记叙历史大事的 2.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决定在台湾正式设立行省,()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A.刘铭传B.左宗棠C.关天培D.冯子材 3.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 A.钟繇B.王羲之C.顾恺之D.吴道子 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在()。 A.新疆B.印度C.西藏D.甘肃 5.古希腊神话中,常叫过路人猜谜,猜不出就将行人杀害的是()。 A.斯芬克司B.普罗米修斯C.阿波罗D.雅典娜 6.八股取士始于何时?() A.秦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7.被国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梦溪笔谈》 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官名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郡守,北宋时设置,戍守边郡,起初为地方边郡官员,后逐渐演化为太守,即最高行政区域官员 B.郎中,始置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后改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历代沿置 C.钦差大臣,古代中央掌握军、政、监察的最高职官 D.巡按,清代总督、巡抚、将军的随从官称巡按,有文、武两种,文巡按以本省的佐杂官充任,武巡按以本省低级武官充任 9.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下列选项中,对于变法运动的原因和条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这是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B.旧中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运动 C.新兴地主阶级(奴隶主贵族,将士)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大,他们渴望国家的制度能够更有利于自己势力的扩大,故他们强烈的愿望是变法运动的精神力量 D.随着新的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的出现,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统治者改革是为了满足其巩固统治的需要 10.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流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水诗派和边塞派是盛唐以及两宋诗歌最大最重要的两个流派。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边塞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 B.江西诗派,北宋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称“苏黄”的苏轼和黄庭坚,黄庭坚即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C.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他们是元代杂剧和散曲中最重要的四位作家 D.公安派以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为代表,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其主要成就主要是小说

数学笔记:集合

集合:把一些不同的,可以确定的对象看做整体。(明确表达、无序性、不重复) 1)元素: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2)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互异性: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无序性: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 a∈A 读作:a属于集合A a?A 读作:a不属于集合A 4)数集 N: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N*或N+:正整数集 Z:整数集(Zahlen) Q:有理数集(quotient) R:实数集(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C:复数集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5)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一般用于元素个数较少、元素为有限个的集合。 A={a,b,c,} B={(1,2)} ②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数集{x/y=x2} 点集:{(x,y)/y=x2} ③图示法 ⑴venn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⑵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④区间: 开区间:区间边界的两个值不包括在内;(a,b) 闭区间:区间边界的两个值包括在内。[a,b] 半开半闭区间:开区间一边的边界值不包括在内,而闭区间一边的边界值包括在内。[a,b)、(a,b]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最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及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P3)※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及教学组织的规范) 3、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二、教育的要素(P3-P4)※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受教性(受教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和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及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教育的形态 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及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及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 (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事业单位考试复习方法

一、(1)笔试 ①行测 行测部分,知识点有限,一张白纸可以写下所有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同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考点,甚至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样的战线太长。所以复习的第一步应该尽快的把所有知识点熟练掌握,赢在起点。 熟知考点之后,用每个考点的规律解题,反复练习,熟练应用,铺垫好每个部分的解题思路,打好扎实的基础,此时的付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技巧是给有基础的学生准备的,在复习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题目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一定的技巧解决,秒杀,这样为我们的必胜增加筹码。 行测的言语部分需要给大家专门强调一下,对于考生来说其实没有增多知识,但是需要大家用心的去阅读。片段阅读部分很多学生说都不明白,可能更恰当的应该说成是不想读。因为片段阅读就是一段文字,每个人应该是能够读懂的,这个部分是应该提分的。所以片段阅读需要我们从基础知识,到最终的阅读技巧各方面都用心的去学习,掌握住考场中这次给分的机会。逻辑填空部分,很多学生靠读的通顺与否解题,其实这也不是最好、最合理的解题方法,逻辑填空需要我们从已给的信息中去寻找准确的答案。

总之,行测的复习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行测的复习是一个提分的过程,行测的复习是一个技巧无穷的过程,只要用心,都能取得好成绩! ②申论、写作及其他主观题 第一,真题训练,提高能力。 真题,是考生除了《大纲》之外,能够接触到的最为直接的考试信息。考生要认真研究历年真题,通过“做题——对照答案——总结”的过程,考生可以掌握试题的命题意图、考试规律,考生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第二,模拟练习,巩固提升。 事业单位考试时间很短,在答完客观题以后需要考生迅速转换思维,进行主观题的写作。因此,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要求比较高,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动笔写东西的人,难度更大。如何提高作答速度?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练。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和反省,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改正,从而提高做题速度。 第三,重视储备,全面备考。 事业单位写作,相比申论写作,给定材料通常比较简短,多为200-400字。有时还会出现无给定材料的命题作文,如以“如何发挥正能量”为主题写文章。因此更需要考生发挥储备知识进行作答。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关注时政热点、理论政策。一是可以使文章言之有物。二是能帮助我们读懂材料,准确立意。

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全讲解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逻辑推理之推断结论型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是事业单位行测考试重点。下面我们就对于逻辑推理题中的推断结论题型进行详细地分析。 【出题形式】 以题干的陈述为前提,要求在选项中选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不可能推出的结论。此类题型通常要求直接从题干中可以推出,而不需要附加其他条件,并且推断出的结论不是在原文中直接出现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才能得出。 【提问方式】 主要有:“由此可以推出……”“由此推不出的一项是……”“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真的?”“如果上述信息时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类型分析】 1.言语推理型 言语推理型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在此不做详细的阐述,只要是对片段阅读掌握的充分,相信此类型的试题将会很容易解答。 【例题】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缨勒解释道:“宗教是一种内心的本能,或气质,它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能使人们领悟在不同名称和各种伪装下的无限。”把宗教解释为“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而领悟“无限”的才能,真是高明之极。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因为科学知识无论怎样发展,始终是“有限”的,那些“未被科学知识体系说明其原因的经验事实”也就永远成为“无限”——“神和上帝”的领地。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测( )。 A.作者认为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在于掌握了领悟无限的才能 B.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 C.作者认为麦克斯解释使“无限”成了“神和上帝”的领地 D.科学知识无法触及支撑宗教发展乃至繁荣的智慧核心 【解析】答案为C。A项偷换概念,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才能”,其高明是在于领悟了“无限”,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B项中的“永远”本身就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并且由题干并不能推出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C项是正确的,题干最后一句话恰好是表述了这一意思。D项属于无关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 2.话语真伪型 根据题目的表现形式把这类考题归结为真话假话型,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基本质是逻辑基本规律的运用问题。此类题型在表述中,通常涉及几个有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的陈述,并且根据一定的条件可知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或者真话,要求推断出各个命题的真伪。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行测练习题资料答案附后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行测练习题资料答 案附后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1.例题:若风大,就放飞风筝。若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若天空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假设以上说法正确,若放飞风筝,则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风大 B.天空晴朗 C.气温高 2.例题:现有如下假设。所有纺织工都是工会成员,部分梳毛工是女工,部分纺织工是女工,所有工会成员都投了健康保险,没有 一个梳毛工投了健康保险。下列哪个结论从上述假设中推不出来。() A、所有纺织工都投了健康保险 B、有些女工投了健康保险。 C、有些女工没有健康保险 D、工会的部分成员没有投健康保险。 3.例题: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情况如下。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乙是法国人,还会说日语。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汉语。戊是法国人,还会说德语。请问如何安排?()

A、甲丙戊乙丁 B、甲丁丙乙戊 C、甲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乙 1.此题看起来很简单,许多人可能会选择答案A,但是正确答案是B。 思路一:我们分析一下三个前提。第一个,风大,放飞风筝,第二个,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第一个前提被第二个前提限定,也就是说风大,但气温高,不能放飞风筝,答案D是不成立的。有些人只考虑第一个前提,而没有考虑第二个前提,就会选择A。第二个前提,气温高,不放飞风筝;但气温不高的时候,是否放飞风筝不确定。第三个前提,若天空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可以推出,天空晴朗,就放飞风筝。而且,第三个条件不受第一和第二个条件的限制。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来观察一下A、B、C、D四个答案,A、C、D是错误的,答案是B。上述解法是一个正常的推理过程。 思路二:利用排除法和逻辑知识首先运用排除法,根据三个前提,C、D错误,然后根据逻辑常识,第三个条件可以推出,天空晴朗,放飞风筝,B正确。此种方法最快,但需要一定的形式逻辑知识。 2.解析:此题中一共给出了5个前提条件,给人以很复杂的感觉,实际上此题是很简单的。我们用排除法,先看答案再看前提条件。很明显答案D与第五个前提条件相矛盾,答案为D。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行政管理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第四部分行政管理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P3)※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泛指凡就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狭义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她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与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3、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二、教育的要素(P3-P4)※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就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2、受教育者就是教育的对象,就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受教性(受教性就是人的身心发展与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 3、教育影响就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与。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与方法。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与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与联系就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教育的形态 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就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与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 (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与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三)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社会形态出发: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 (后一种形态总就是包含着对前一种教育的批判、修正与重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延续性)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 ?【测查内容】 ?常识判断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生物、地理、历史、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测查考生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答时,要仔细阅读问题题干部分和四个备选答案,根据常识对事物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并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答案。常识判断题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观察和思考,它不依赖于任何一门具体的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 ?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常识记忆;另一类是在常识基础上偏向于判断。 应试技巧: ?(1)有选择有重点地复习和记忆。各类常识浩如烟海,没有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因此,一方面要靠考生的平时积累,另一方面考生应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在考前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忆相关常识。 ?(2)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习和记忆。综合基础知识准备过早意义不大,因为会不断遗忘。因此比较好的做法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在考前的适当时间开始背诵和记忆。 ?(3)考试时不必无谓地花费过多时间。常识题对考来说通常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考试时考生只需要看清题目,而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进行思考。对不会的题目可尽快猜一个答案,然后进入下一题。 ?【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完整打印版)

一、人际关系<核心:把工作做好>,认真审题,时间可以短一点 1、帽子<符合题干,忌假大空> 例:虽然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对我造成困扰,也会影响我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我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妥善处理。 2、自查(将反思的内容说出来)+合理假设(假设未必要表态,根据题干决定)。 3、如何沟通?(说出具体如何沟通)。 4、怎么想办法把工作做好(最终目的)。 5、要表明如果实在解决不了,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找领导,希望领导指示,注意题干中领导的称呼。 6、鞋子(紧扣题眼,说将来)。 注意:主体分析法,原则与矛盾的处理,阳光心态,坚决服从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越权。 实例:你们单位在审查下属工作时发现了违法事件该事的主要负责人是局长的亲戚,这是局长找你,希望你去帮忙解决这一问题,你会怎么办? 首先,(说认识)局长找我,希望解决此事,是为了告诉我要严格依法办事、秉公处理,不要因为与他有亲戚关系而有不必要的顾虑,一切以国家利益、单位利益为上<阳光思维>。 我会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违法事件彻查,并将有关资料、证据记录并保存(原则+自保)。 对此事彻查后,如果并未对单位、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按规定只要内部纪律处分的话,我会提交相关资料及处理意见给领导,由领导决定。 如果对单位、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如挪用公款等,我一定会坚持对事原则,同时也建议局长要让负责人弥补损失、承担责任。 作为本次调查人员,必须坚持国家利益为上,严格遵守法律制度,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切实调查清楚,按规定处理。(表态) 人际沟通N字方针:控制情绪理性对待;大局为重责任意识;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尊重领导服从安排;沟通协调消除误会;谦虚谨慎学习请教;团结协作营造氛围;总结经验自我反思。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笔记的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笔记的内容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笔记:经济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 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 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 关系。 【重点】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 【复习建议】法律部分的知识点非常多,记忆有难度,但是题目较简单,容易得分。特别注意的是:法律部分的出题重复度非常高,所以这部分的题库是复习重点,会有非常多的原题出现。虽然最近 一两年法律部分的占分在降低,但是相对于其他模块而言仍然是占 分比重较大的模块,仍然要重点备考。 复习笔记:管理 1、管理原理 (1)管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意义 (2)系统原理的含义、特征、内容 (3)人本原理的含义、实质、内容 (4)责任原理的含义及内容 (5)效益原理的含义、内容

2、管理功能 (1)管理功能的概念及分类 (2)决策的概念及特征 (3)科学决策的原则和程序、方法 (4)组织工作的概念、特点 3、管理方法 (1)现代管理方法应具备的思想方法 (2)经济方法的概念、特点、作用 【重点】决策、组织、领导。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熟悉公文的含义、特点、作用、分类以及公文的行文规范、语言规范、处理规范及其它相关知识;把握常用法定公文的含义、特点、种类及写作要求;把握常用事务文书的含义、特点及写作要求。 【重点】一般公文的格式、规范及写作。 1、信息技术 3、新材料技术 4、能源技术 5、空间技术 6、农业高科技技术 测试内容包括上述高新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 【重点】今年国家取得的最新科技成就,或科技方面的奖项。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及解析

2013辽宁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及解析(一) ? 【导语】行测考试内容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题目也多。它既考查我们的能力也同时考察着考生的知识储备量。想要行测轻松的通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怎么样能够提升行测备考能力呢?首先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是必备,要相信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这里也不为过。我们在之前也有介绍很多的行测答题技巧,考生要在掌握技巧的同时通过做题来加以巩固。 1、关于我国战国七雄地理位置描述准确的是( )。 A. 齐国的纬度最高 B. 楚国的纬度最低 C. 燕国的经度最小 D. 秦国的经度最大 2、“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另起炉灶”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假设其他因素都相同,下列消耗燃料最少的卫星发射方案是:( ) A. 发射场设在海口,朝东经方向发射 B. 发射场设在漠河,朝东经方向发射 C. 发射场设在海口,朝西经方向发射 D. 发射场设在漠河,朝西经方向发射 4、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现代海洋和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重点打造三个海洋经济新区,加快建设三个中外合作园区,着力推动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和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发展。“三个海洋经济新区”指的是: A. 青岛海岸、烟台滨海、日照南海

B. 日照沿海、烟台沿海、威海沿海 C. 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 D. 青岛西海岸、日照滨海、威海南海 5、关于我国兵役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征集服现役的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 B.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C.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三年,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 D. 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根据需要可适当延长 6、生态整体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是: A.发展人居环境 B.人类整体利益 C.自由主义 D.生态系统整体利益 7、“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8、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 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 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 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 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9、根据《食品安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实施监督的部门分别为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部门 B.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不需购买样品 D.名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由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2010年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完全整理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