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2,14.第十四章思考题

大学物理2,14.第十四章思考题
大学物理2,14.第十四章思考题

1、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4的单缝上,

对应的衍射角为30°,则单缝处的波阵面可以划分成多少个半波带 【答案:4】

详解:依题意,在衍射角为30°的方向上的最大光程差为

λλθ230sin 4sin ==οa

因此单缝处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

42

/sin =λθ

a 2、一束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单缝AB 上,装置如图14-11所示。在屏幕E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条暗纹的位置,则BC 的长度是波长的多少倍

【答案:1】

详解:由于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条暗纹的位置,因此

λθ==sin a BC

即BC 的长度是波长的1倍。

3、在如图14-12所示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如果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如何变化

明暗条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答案: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都不变】

详解:由于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与单缝和透镜之间的距离无关,因此当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时,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都不改变。

4、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在衍射角等于30°的方向上,单缝处的波面可以划分成4个半波带,则狭缝宽度a 等于的多少倍 【答案:4】

详解:依题意有

E 图14-11

P

A

B L

f

C

E

图14-12

L

f

(移动方向)

42

/30sin =λο

a

解之得

λ4=a

即此时狭缝宽度a 等于的4倍。

5、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为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个用来观测衍射条纹的屏幕。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三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等于多少 【答案:1m 】

详解: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k 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λa

f

k

x 2=? 由此解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λ

k x a f 2?=9

3

3105003210121025.0---??????=

m)(1= 6、在如图14-13所示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明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如果使单缝宽度a 变为原来的倍,同时使入射单色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倍,则屏幕E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x 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答案:】

详解:原来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λa

f

x =?

单缝宽度、入射光波长改变之后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λ75.05.1?=

'?a f x λa

f 5.0=x ?=5.0 即屏幕E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将变为原来的倍。

7、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条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多少个半波带如果将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的第三级暗纹处将是什么条纹 【答案:6;第一级明条纹】

详解:第三级暗条纹对应的最大光程差为

λθ3sin =a

因此单缝处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

E

图14-13

L

f

a

62

/32/sin ==λλ

λθa 如果将缝宽缩小一半而衍射方向不变,单缝处的波阵面对应的最大光程差变为

θθsin 21sin a a ='2

)112(23λ

λ+?==

即原来的第三级暗纹处将是第一级明条纹。

8、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如果波长为589 nm 的钠黄光中央明纹宽度为4.0 mm ,则波长为442 nm 的蓝紫色光的中央明纹宽度为多少

【答案:】

详解:对于同一个单缝衍射实验装置,两种波长光的中央明条纹宽度分别为

11λa f x =

? 22λa

f x =? 由此解得波长为442 nm 的蓝紫色光的中央明纹宽度为

0.4589

4421122?=?=

?x x λλ(mm)0.3= 9、如图14-15所示,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如果对应于会聚点P 的衍射光线在单缝处的波阵面恰好可以分成3个半波带,已知AB =BC =CD ,则光线 3和4在P 点的相位差等于多少 【答案:】

详解:依题意,光线 3和4在P 点的光程差为

2

λ

=

?S

它们的相位差为

π/2

π2π2=?=

?=

λλ

?S

10、如图14-16所示,波长为48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宽度为0.4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透镜的焦距为60cm ,当单缝两边缘点M 、N 射向P 点的两条光线在P 点的相位差为时,

P 点离透镜焦点F 的距离等于多少

【答案:】

详解:由相位差公式λ

?S

?=

?π2得M 、N 两点射

向P 点的两条光线在P 点的光程差为 E

图14-15

L

1 2 3 4

a

C A

B D

E

图14-16

F M

N

L

f

λ?π2?=

?S λπ2π=2

λ= 因此P 点离透镜焦点F 的距离为

a

f S a f x 2λ=?=33

9

210104.021********??????=---mm)(36.0=

1、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光栅常数d 等于狭缝宽度a 的多少倍时, k =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 【答案:3】

详解:在光栅衍射时,如果光栅衍射的k =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分别与单缝衍射的

k′=1、2、3等级次的暗条纹重叠时,这些光栅衍射的主极大实际上是不出现的,由缺级公

式得

3='

=k k

a d 即当d =3a 时, k =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

2、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个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什么颜色的光 【答案:红光】

详解:由光栅方程λθk d ±=sin 可知,在用白光做光栅衍射实验时,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即k 相同,但k ≠0)中,波长越长的光衍射角越大,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由于白光中的红光波长最长,因此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红光。

3、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450nm 和750nm 的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波长为750nm 的谱线的级数应该是多少 答案: 3、6、9、12、…】

详解:两种波长的谱线的光栅方程分别为

111sin λθk d = 222sin λθk d =

由于这两种谱线重叠,因此

1

=

2

,由上式容易得到

2211λλk k =

由此解得

3

54507501221===λλk k 可见,波长为450nm 的光的5、10、15、20、…光谱线分别与波长为750nm 的光的3、6、9、12、…光谱线重叠,即重叠处波长为750nm 的谱线的级数应该是3、6、9、12、…。

4、在光栅光谱中,假如所有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单缝衍射的暗纹方向上,因而实际上不出现,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a 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部分宽度b 的关系怎样 【答案:a =b 】

详解:在光栅衍射时,如果光栅衍射的k =2、4、6、…级次的主极大分别与单缝衍射的

k′=1、2、3、…级次的暗条纹重叠时,这些光栅衍射的主极大实际上是不出现的,由缺级

公式得

2='

=+k k

a b a 由此解得

b a =

即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a 与相邻两缝间不透光部分的宽度b 相等。

5、波长为55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为2×104

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光谱线的最高级次为多少 【答案:3】

详解:光栅方程为

λθk d =sin

可见,衍射角越大,光谱线的级次k 越大,衍射角

的最大值为90°,这时

λ

θ

sin d k =

7

410

55090sin 102--???=ο6.3= 在0~范围内的最大整数为3,即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高级次为3级。

6、衍射光栅主极大公式为d sin =±k ,k =0,1,2…。在k =2的方向上,第一条缝与第六条缝对应点发出的两条衍射光的光程差等于多少 【答案:10】

详解:k =2时的光栅方程为

λθ2sin 2=d

光栅中的第一条缝与第六条缝对应点发出的两条衍射光的光程差为

2sin 5θd S =?λ25?=λ10=

7、用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一块光栅常数为3m 、每条缝的宽度为1m 的衍射光栅上,则在单缝衍射的中央明条纹中共有多少条光栅光谱线 【答案:5】

详解:单缝衍射1级暗纹公式为

λθ=sin a

设在衍射角方向为光栅衍射的k 级明纹,由光栅方程得

λθk d =sin

以上两式相除,解得

3==

a

d

k 由于光栅衍射的3级明纹落在单缝衍射1级暗纹处,实际上是看不到的,因此在单缝衍射的中央明条纹中有0,±1, ±2共5条光栅光谱线。

8、用平行的白光垂直入射在平面透射光栅上时,波长为440nm 的第3级光谱线将与波长为多少的第2级光谱线重叠 【答案:660nm 】

详解:由光栅方程得

111sin λθk d = 222sin λθk d =

由于两种波长的光重叠,因此

1

=

2

,即

2211λλk k =

由此解得

2112k k λλ=

2

440

3?=

)nm (660= 即波长为440nm 的第3级光谱线将与波长660nm 的第2级光谱线重叠。

1、孔径相同的微波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相比较,前者的分辨本领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大】 详解: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λ

22.1d

=

可见,对孔径相同的光学仪器而言,采用的光的波长越小,其分辨率越高。

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大,因此微波望远镜比光学望远镜的分辨率低。 2、如果星光的波长按550nm 计算,则地面上孔径为127cm 的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两颗星的最小角距离等于多少

【答案:×10-7

rad 】

详解:该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这样两颗星的最小角距离为

d

λ

θ22.1=1271055022.17

-??

=)rad (1028.57-?= 3、一块直径为3cm 的会聚透镜的焦距为20cm 。入射光的波长为550nm 。为了可以分辨,两个远处的点状物体对透镜中心的张角必须不小于多少弧度这时在透镜焦平面上两个衍射图样中心间的距离不小于多少微米 【答案:×10-5

rad ;

m 】

详解:为了可以分辨,两个远处的点状物体对透镜中心的张角的最小值为

d

λ

θ22.1min =31055022.17

-??

=)rad (1024.25-?= 在透镜焦平面上两个衍射图样中心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f L min min θ=cm 1048.44-?=μm 48.4=

4、汽车两盏前灯相距l ,与观察者相距10km 。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 5.0mm 。人眼敏感波长为550nm ,若只考虑人眼的圆孔衍射,则人眼可以分辨出汽车两前灯间距l 的最小值等于多少 【答案:】

详解:汽车两盏前灯对人眼瞳孔的最小可分辨张角为

d

λθ22.1min =

因此人眼可以分辨出汽车两前灯间距的最小值为

L l min min θ=d

L λ22.1=3

4

9100.5101055022.1--????=m)(34.1= 5、波长为的X 射线以掠射角

射向某晶体表面时,在反射方向出现第一级极大,已知

晶体的晶格常数为 nm ,则 角等于多少度 【答案:30°】

详解:由布拉格公式

λθk d =sin 2

解得掠射角为

d k 2arcsin

λθ=168

.02168

.01arcsin

??=ο30= 6、波长为的单色光,以70°角掠射到岩盐晶体表面上时,在反射方向出现第一级极大,则岩盐晶体的晶格常数等于多少 【答案:】

解:由布拉格公式

λθk d =sin 2

解得岩盐晶体的晶格常数为

θλsin 2k d =

ο

70

sin 2426

.01??=)nm (227.0= 7、X 射线射到晶体上,对于间距为d 的平行点阵平面,能产生衍射主极大的最大波长是d 的多少倍 【答案:2d 】

解:由布拉格公式

λθk d =sin 2

解得X 射线的波长为

k

d θ

λsin 2=

为使波长最大,应使k 最小,sin 最大,由于

1min =k 1)(sin max =θ

因此波长的最大值为

d 2max =λ

即能产生衍射主极大的最大波长是d 的2倍。

大学物理第十四章相对论习题解答

§14.1 ~14. 3 14.1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为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14.2 s ′系相对s 系以速率v=0.8c ( c 为真空中的光速)作匀速直线运动,在S 中观测一事件发生在m x s t 8103,1×==处,在s ′系中测得该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 t =′x 1×108 m 。 分析:洛伦兹变换公式:)t x (x v ?=′γ,)x c t (t 2v ?=′γ其中γ=,v =β。 14.3 两个电子沿相反方向飞离一个放射性样品,每个电子相对于样品的速度大小为0.67c , 则两个电子的相对速度大小为:【C 】 (A )0.67c (B )1.34c (C )0.92c (D )c 分析:设两电子分别为a 、b ,如图所示:令样品为相对静止参考系S , 则电子a 相对于S 系的速度为v a = -0.67c (注意负号)。令电子b 的参考系为 动系S '(电子b 相对于参考系S '静止),则S '系相对于S 系的速度v =0.67c 。 求两个电子的相对速度即为求S '系中观察电子a 的速度v'a 的大小。 根据洛伦兹速度变换公式可以得到:a a a v c v v 21v v ??=′,代入已知量可求v'a ,取|v'a |得答案C 。 本题主要考察两个惯性系的选取,并注意速度的方向(正负) 。本题还可选择电子a 为相对静止参考系S ,令样品为动系S '(此时,电子b 相对于参考系S '的速度为v'b = 0.67c )。那么S '系相对于S 系的速度v =0.67c ,求两个电子的相对速度即为求S 系中观察电子b 的速度v b 的大小。 14.4 两个惯性系存在接近光速的相对运动,相对速率为u (其中u 为正值) ,根据狭义相对论,在相对运动方向上的坐标满足洛仑兹变换,下列不可能的是:【D 】 (A )221c u /)ut x (x ??=′; (B )22 1c u /)ut x (x ?+=′ (C )221c u /)t u x (x ?′+′=; (D )ut x x +=′ 分析:既然坐标满足洛仑兹变换(接近光速的运动),则公式中必然含有22 11c v ?=γ,很明显答案A 、B 、C 均为洛仑兹坐标变换的公式,答案D 为伽利略变换的公式。此题的迷惑性在于(B ),因为S '和S 系的选取是相对的,只是习惯上将动系选为S ',仅仅是字母符号的不同。 14.5 设想从某一惯性系K 系的坐标原点O 沿X 方向发射一光波,在K 系中测得光速u x =c ,则光对另一个惯性系K'系的速度u'x 应为【D 】

关于大学物理答案第章

17-3 有一单缝,缝宽为,在缝后放一焦距为50cm 的汇聚透镜,用波长为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试求位于透镜焦平面处屏上中央明纹的宽度。 解: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代入数据得 17-4 用波长为的激光垂直照射单缝时,其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第一极小与单缝法线的夹角为50,试求该缝宽。 解:单缝衍射极小的条件 依题意有 17-5 波长为20m 的海面波垂直进入宽50m 的港口。在港内海面上衍射波的中央波束的角宽是多少? 解:单缝衍射极小条件为 依题意有 0115.234.0sin 5 2sin 20sin 50===→=--θθ 中央波束的角宽为00475.2322=?=θ 17-6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一单缝,其衍射第3级明纹位置恰与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该缝时衍射的第2级明纹位置重合,试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明纹条件为 依题意有 2 )122(2)132(21λλ+?=+? 代入数据得 nm 6.428760057521=?== λλ 17-7 用肉眼观察星体时,星光通过瞳孔的衍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亮斑。 (1)瞳孔最大直径为,入射光波长为550nm 。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多大? (2)瞳孔到视网膜的距离为23mm 。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多大? (3)视网膜中央小凹(直径)中的柱状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约×105个。星体的像照亮了几个这样的细胞? 解:(1)据爱里斑角宽公式,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为 (2)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为 (3)细胞数目应为3.2105.14)104.4(52 3=????=-πn 个 17-8 在迎面驶来的汽车上,两盏前灯相距120cm 。试问汽车离人多远的地方,眼睛恰能分辨这两盏前灯?设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入射光波长为550nm.。 解: 17-9 据说间谍卫星上的照相机能清楚识别地面上汽车的牌照号码。(1)若被识别的牌照上的字划间的距离为5cm ,在160km 高空的卫星上的照相机的角分辨率应多大? (2)此照相机的孔径需多大?光的波长按500nm 计算。 解:装置的光路如图所示。 17-10 一光栅每厘米刻有4000 位)已知?和?谱线的波长分别为656nm 和解: S 1S 2

大学物理学 (第3版.修订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下册 第十四章习题14 答案

习题14 14.1 选择题 (1)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度变小时,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 ] (A) 对应的衍射角变小.(B) 对应的衍射角变大. (C) 对应的衍射角也不变.(D) 光强也不变. [答案:B] (2)波长λ=500 nm (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2m. (B)1m. (C)0.5m. (D)0.2m. (E)0.1m [答案:B] (3)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为d、缝宽为a、总缝数为N的光栅上.取k=0,±1,±2....,则决定出现主极大的衍射角θ 的公式可写成[ ] (A) N a sinθ=kλ.(B) a sinθ=kλ. (C) N d sinθ=kλ.(D) d sinθ=kλ. [答案:D] (4)设光栅平面、透镜均与屏幕平行。则当入射的平行单色光从垂直于光栅平面入射变为斜入射时,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高级次k [ ] (A)变小。(B)变大。 (C)不变。(D)的改变无法确定。 [答案:B] (5)在光栅光谱中,假如所有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单缝衍射的暗纹方向上,因而实际上不出现,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a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部分宽度b的关系为[ ] (A) a=0.5b(B) a=b (C) a=2b(D)a=3b [答案:B] 14.2 填空题 (1)将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投射于一狭缝上,若对应于衍射图样的第一级暗纹位置的衍射角的绝对值为θ,则缝的宽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 λθ] [答案:/sin (2)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a=4 λ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30°,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个半波带。 [答案:4] (3)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当缝宽变窄,则衍射条纹变;当入射波长变长时,则衍射条纹变。(填疏或密) [答案:变疏,变疏]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 静电场 (Electrostatic Field) 二、计算题 9.7 电荷为+q 和-2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x =1 m 和x =-1 m 处.一试验电荷置于x 轴上何处,它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解:设试验电荷0q 置于x 处所受合力为零,根据电力叠加原理可得 ()()()() 02222 0000(2)(2)??0041414141q q q q q q i i x x x x εεεε?-?-+=?+=π-π+π-π+ 即:2 610(3x x x m -+=?=±。因23-=x 点处于q 、-2q 两点电荷之间,该处场强不可能为零.故舍去.得 () 223+=x m 9.8 一个细玻璃棒被弯成半径为R 的半圆形,沿其上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沿其下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如题图9.4所示.试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 解:把所有电荷都当作正电荷处理. 在θ 处取微小电荷 d q = λd l = 2Q d θ / π 它在O 处产生场强 θεεd 24d d 2 0220R Q R q E π=π= 按θ 角变化,将d E 分解成二个分量: θθεθd sin 2sin d d 2 02R Q E E x π= = θθεθd cos 2cos d d 2 02R Q E E y π-=-= 对各分量分别积分,积分时考虑到一半是负电荷 ?? ? ???-π=??π ππθθθθε2/2/0202d sin d sin 2R Q E x =0 2022/2/0202d cos d cos 2R Q R Q E y εθθθθεπ πππ-=?? ????-π-=?? 所以

大学物理(华中科技版)第14章习题答案

习 题(第14章) 14—1 有一单缝,宽mm a 10.0=,在缝后放一焦距为cm 50的会聚透镜。用平行绿光 (nm 0.546=λ)垂直照射单缝,试求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及第二级明纹宽度。 解:中央明纹的宽度为f na x λ2=? 空气中,1=n ,所以 33 10 1046.510 10.01054605.02---?=????=?x m 第二级明纹的宽度 m f na x 31073.2-?== ?λ 14—2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为mm 0.1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m 0.2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mm 5.2。求入射光波长。 解:中央明纹的宽度为 f na x λ2 =? nm mm f a 500105400615 .0868.04=?=??== -λ 故入射光的波长为500nm. 14—3 在复色光照射下的单缝衍射图样中,其中某一波长的第3级明纹位置恰与波长 nm 600=λ的单色光的第2级明纹位置重合,求这光波的波长。 解:据单逢衍射明纹条件 2 600 1222 ) 132(2 )12(sin ) (则有 未知 +?=+?+±=λλ θk a 得未知波长为428.5nm. 14—4 用波长nm 4001=λ和nm 7002=λ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单缝。在衍射图样中,1λ的第 1k 级明纹中心位置恰与2λ的第2k 级暗纹中心位置重合,求1k 和2k 。试问1λ的暗纹中心位 置能否与2λ的暗纹中心位置重合? 解:据题意有

(1) 2 121221 1457002400 )12(2) 12(k k k k k k ==+?=+?λλ 即nm 7002=λ的第4,8,12等4的整数倍级明纹与nm 4001=λ的第5,10,15等5的整数倍级明纹重叠。 (2)置于两衍射图样中的暗纹中心位置能否重合,则由暗纹条件 2 122114 7k k k k ==λλ 即nm 7002=λ的第4,8,12等4的整数倍级暗纹与nm 4001=λ的第7,14,21等7的整数倍级暗纹重叠。 14—5 一光栅,宽为cm 0.2,共有6000条缝。如利用钠光(nm 3.589)垂直入射,在哪些角度出现光强极大?如钠光与光栅的法线方向成 30入射,试问:光栅光谱线将有什么变化? 解:(1)根据光栅方程,即光栅衍射明纹条件 现光强极大 等整数时对应的角度出,,,取3210) 1767.0arcsin(3.589sin 6000 102sin )(7 k k k k b a =?=?=+θθλθ (2)当钠光与光栅法线成30度入射时,由于在入射光栅之前以引入了附加光程差, λ θλθ) 30sin (sin )30sin )(sin ( ±± ==±+d k k b a 即斜入射时,零级谱线不在屏中心,而移到了 30=θ的角 位置。 14—6 某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每厘米刻有6000条刻线的光栅上,如果第一级谱线的偏角为 20,试问入射光的波长如何?它的第二级谱线将在何处? 解:据已给条件及光栅方程有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 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

大学物理第14章习题解答

第十四章习题解答 1选择题:⑴ B ;⑵ B ;⑶ D ;⑷ B ;⑸ B 。 2填空题:⑴ /sin λθ;⑵ 4;⑶ 变疏,变疏;⑷ 3.0nm ;⑸ N 2,N 。 3计算题: 1 用波长为nm 3.589=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每毫米刻有500条刻痕的光栅.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明纹?总共有多少条明纹? 解:500 1=+b a mm 3100.2-?= mm 由λ?k b a =+sin )(知,最多见到的条纹级数k max 对应的2π ?=, 所以有3max 2.010 3.39589.3 a b k λ+?==≈,即实际见到的最高级次为3max =k 总共可见7条明纹。 2 试指出当衍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为下述三种情况时,哪些级次的衍射明条纹缺级? (1) a+b=2a ;(2)a+b=3a ;(3)a+b=4a 。 解:由光栅明纹条件和单缝衍射暗纹条件同时满足时,出现缺级.即 ???=''±==±=+)2,1(sin ),2,1,0(sin )( k k a k k b a λ ?λ? 可知,当k a b a k '+=时明纹缺级. (1) a b a 2=+时,???=,6,4,2k 偶数级缺级; (2) a b a 3=+时,???=,9,6,3k 级次缺级; (3)a b a 4=+,???=,12,8,4k 级次缺级. 3 若以白光垂直入射光栅,不同波长的光将会有不同的衍射角.问(1) 零级明条纹能否分开不同波长的光? (2) 在可见光中哪种颜色的光衍射角最大?不同波长的光分开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1)不能。(2)红光。与波长有光。 4 一双缝,两缝间距为0.1mm ,每缝宽为0.02mm ,用波长为480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双缝,双缝后放一焦距为50cm 的透镜.试求:(1)透镜焦平面上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的宽度;(2)单缝衍射的中央明条纹包迹内有多少条双缝衍射明条纹? 解:(1) 中央明纹宽度为: 60480105010220.02l f a λ -???==?mm 4.2=cm (2) 由缺级条件:λ?k a '=sin ,λ?k b a =+sin )(知: k k a b a k k '='=+' =502 .01.0 ???=',2,1k 即???=,15,10,5k 缺级. 中央明纹的边缘对应1='k ,所以单缝衍射的中央明纹包迹内有4,3,2,1,0±±±±=k 共9条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量子物理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量子物理 一、选择题 1.4185: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1.2 e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0 ?,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 (A) 5350 ? (B) 5000 ? (C) 4350 ? (D) 3550 ? [ ] 2.4244:在均匀磁场B 内放置一极薄的金属片,其红限波长为??。今用单色光照射,发现有电子放出,有些放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的绝对值为e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那末此照射光光子的能量是: (A) 0λhc (B) 0λhc m eRB 2)(2+ (C) 0λhc m eRB + (D) 0λhc eRB 2+ [ ] 3.4383: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 频率为2??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A) 2 E K (B) 2h ??- E K (C) h ??- E K (D) h ??+ E K [ ] 4.4737: 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若散射光波长是入射光波长的1.2倍,则散射光光子能量?与反冲电子动能E K 之比??/ E K 为 (A) 2 (B) 3 (C) 4 (D) 5 [ ] 5.4190: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 (A) 1.5 eV (B) 3.4 eV (C) 10.2 eV (D) 13.6 eV [ ] 6.4197: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 (A) 一种波长的光 (B) 两种波长的光 (C) 三种波长的光 (D) 连续光谱 [ ] 7.4748:已知氢原子从基态激发到某一定态所需能量为10.19 eV ,当氢原子从能量为-0.85 eV 的状态跃迁到上述定态时,所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 (A) 2.56 eV (B) 3.41 eV (C) 4.25 eV (D) 9.95 eV [ ] 8.4750: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 eV 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只能是 (A) 12.1 eV (B) 10.2 eV (C) 12.1 eV ,10.2 eV 和 1.9 eV (D) 12.1 eV ,10.2 eV 和 3.4 eV [ ] 9.4241: 若?粒子(电荷为2e )在磁感应强度为B 均匀磁场中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运动,则?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 (A) )2/(eRB h (B) )/(eRB h (C) )2/(1eRBh (D) )/(1eRBh [ ] 10.4770:如果两种不同质量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则这两种粒子的 (A) 动量相同 (B) 能量相同 (C) 速度相同 (D) 动能相同 [ ]

大学物理答案第14章

第十四章 波 动 光 学 14-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 、S 2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 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图中的S ′位置,则( ) (A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B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分析与解 由S 发出的光到达S 1 、S 2 的光程相同,它们传到屏上中央O 处,光程差Δ=0,形成明纹.当光源由S 移到S ′时,由S ′到达狭缝S 1 和S 2 的两束光产生了光程差.为了保持原中央明纹处的光程差为0,它会向上移到图中O ′处.使得由S ′沿S 1 、S 2 狭缝传到O ′处的光程差仍为0.而屏上各级条纹位置只是向上平移,因此条纹间距不变.故选(B ). 题14-1 图 14-2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 和n 3,且n 1 <n 2 ,n 2 >n 3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 ()()()()2222222D 2C 22B 2A n e n e n e n e n λ λλ --- 题14-2 图 分析与解 由于n 1 <n 2 ,n 2 >n 3 ,因此在上表面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下表面的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故它们的光程差

2 22λ ±=?e n ,这里λ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因此正确答案为(B ). 14-3 如图(a )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 ,夹在两块平面晶体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形膜,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L 变小,则在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 (A )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B ) 数目减小,间距不变 (C ) 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D )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题14-3图 分析与解 图(a )装置形成的劈尖等效图如图(b )所示.图中 d 为两滚柱的直径差,b 为两相邻明(或暗)条纹间距.因为d 不变,当L 变小时,θ 变大,L ′、b 均变小.由图可得L d b n '==//2sin λθ,因此条纹总数n d b L N λ//2='=,因为d 和λn 不变,所以N 不变.正确答案为(C ) 14-4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单缝上时,可观察夫琅禾费衍射.若屏上点P 处为第二级暗纹,则相应的单缝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 (A ) 3 个 (B ) 4 个 (C ) 5 个 (D ) 6 个 分析与解 根据单缝衍射公式 ()()(),...2,1 212 22sin =??? ????+±±=k λk λk θb 明条纹暗条纹 因此第k 级暗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阵面被分成2k 个半波带,第k 级明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 +1 个半波带.则对应第二级暗纹,单缝处波阵面被分成4个半波带.故选(B ). 14-5 波长λ=55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 =='+b b 1.0 ×10-4 cm 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 (A ) 4 (B ) 3 (C ) 2 (D ) 1 分析与解 由光栅方程(),...1,0dsin =±=k k λθ,可能观察到的最大级次为 ()82.1/2dsin max =≤ λπk 即只能看到第1 级明纹,正确答案为(D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08-电学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08-电学习 题答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一、选择题 1.1003: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 场强可由定出,其中q 为试验电荷,q 可正、可负,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 2.1405:设有一“无限大”均匀带正电荷的平面。取x 轴垂直带电平面, 坐标原点在带电平面上,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随距离平面的位置坐 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规定场强方向沿x 轴正向为正、反之为负): [ ] 3.155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 场强的大小与试探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 (C) 试探电荷受力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q 0,则=0,从而=0 [ ] 4.1558:下面列出的真空中静电场的场强公式,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 ] q F E / =F E /q F E =E F F E F E ( x

(A)点电荷q 的电场:(r 为点电荷到场点的距离) (B)“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的电场:(为带电直线到场点的垂直于直线的矢量) (C)“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的电场: (D)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外的电场:(为球心到场点的矢量) 5.1035:有一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线上距中心O 点a /2处,有一电荷为q 的正点电荷,如图所示,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B) (C) (D) [ ] 6.1056:点电荷 Q 被曲面S 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A)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 ] 7.1255: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E ~r 关系曲线。请指出该静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 半径为R 的、电荷体密度为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2 04r q E επ= λr r E 302ελπ= r σ02εσ = E σr r R E 3 02εσ=r 0 3εq 4επq 0 3επq 0 6εq Ar =ρ q 1035图 q

大学物理2,14.第十四章思考题

1、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4的单缝上, 对应的衍射角为30°,则单缝处的波阵面可以划分成多少个半波带 【答案:4】 详解:依题意,在衍射角为30°的方向上的最大光程差为 λλθ230sin 4sin ==οa 因此单缝处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 42 /sin =λθ a 2、一束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单缝AB 上,装置如图14-11所示。在屏幕E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条暗纹的位置,则BC 的长度是波长的多少倍 【答案:1】 详解:由于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条暗纹的位置,因此 λθ==sin a BC 即BC 的长度是波长的1倍。 3、在如图14-12所示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如果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如何变化 明暗条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答案: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都不变】 详解:由于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与单缝和透镜之间的距离无关,因此当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时,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都不改变。 4、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在衍射角等于30°的方向上,单缝处的波面可以划分成4个半波带,则狭缝宽度a 等于的多少倍 【答案:4】 详解:依题意有 E 图14-11 P A B L f C E 图14-12 L f (移动方向)

42 /30sin =λο a 解之得 λ4=a 即此时狭缝宽度a 等于的4倍。 5、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为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个用来观测衍射条纹的屏幕。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三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等于多少 【答案:1m 】 详解: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k 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λa f k x 2=? 由此解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λ k x a f 2?=9 3 3105003210121025.0---??????= m)(1= 6、在如图14-13所示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明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如果使单缝宽度a 变为原来的倍,同时使入射单色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倍,则屏幕E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x 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答案:】 详解:原来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λa f x =? 单缝宽度、入射光波长改变之后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λ75.05.1?= '?a f x λa f 5.0=x ?=5.0 即屏幕E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将变为原来的倍。 7、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条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多少个半波带如果将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的第三级暗纹处将是什么条纹 【答案:6;第一级明条纹】 详解:第三级暗条纹对应的最大光程差为 λθ3sin =a 因此单缝处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 E 图14-13 L f a

关于大学物理答案第全新章

17-3 有一单缝,缝宽为0.1mm ,在缝后放一焦距为50cm 的汇聚透镜,用波长为546.1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试求位于透镜焦平面处屏上中央明纹的宽度。 解: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代入数据得 17-4 用波长为632.8nm 的激光垂直照射单缝时,其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第一极小与单缝法线的夹角为50,试求该缝宽。 解:单缝衍射极小的条件 依题意有 17-5 波长为20m 的海面波垂直进入宽50m 的港口。在港内海面上衍射波的中央波束的角宽是多少? 解:单缝衍射极小条件为 依题意有 0115.234.0sin 5 2sin 20sin 50===→=--θθ 中央波束的角宽为00475.2322=?=θ 17-6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一单缝,其衍射第3级明纹位置恰与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该缝时衍射的第2级明纹位置重合,试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明纹条件为 依题意有 2 )122(2)132(21λλ+?=+? 代入数据得 nm 6.428760057521=?==λλ 17-7 用肉眼观察星体时,星光通过瞳孔的衍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亮斑。

(1)瞳孔最大直径为7.0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多大? (2)瞳孔到视网膜的距离为23mm 。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多大? (3)视网膜中央小凹(直径0.25mm )中的柱状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约1.5×105个。星体的像照亮了几个这样的细胞? 解:(1)据爱里斑角宽公式,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为 (2)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为 (3)细胞数目应为3.2105.14)104.4(52 3=????=-πn 个 17-8 在迎面驶来的汽车上,两盏前灯相距120cm 。试问汽车离人多远的地方,眼睛恰能分辨这两盏前灯?设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5.0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解: 17-9 据说间谍卫星上的照相机能清楚识别地面上汽车的牌照号码。 (1)若被识别的牌照上的字划间的距离为5cm ,在160km 高空的卫星上的照相机的角分辨率应多大? (2)此照相机的孔径需多大?光的波长按500nm 计算。 17-10 一光栅每厘米刻有的?和?656nm 和410nm ,假定是正入射。 解: S 1 S 2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热学部分 一、选择题 1.425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A) (B) (C) (D) [ ] 2.425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的平均值 (A) (B) (C) (D) 0 [ ] 3.4014: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 有如下关系:(A) 和都相等 (B) 相等,而不相等 (C) 相等,而不相等 (D) 和都不相等 [ ] 4.4022: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 1 / V 2=1 / 2 ,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 (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 [ ] 5.4023: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百分之几(不计振动自由度和化学能)? (A) 66.7% (B) 50% (C) 25% (D) 0 [ ] 6.4058: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K /V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分别有如下关系:(A) n 不同,(EK /V )不同,不同 (B) n 不同,(EK /V )不同,相同 (C) n 相同,(EK /V )相同,不同 (D) n 相同,(EK /V )相同,相同 [ ] 7.4013: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 8.4012: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4);(B) (1)、(2)、(3);(C) (2)、(3)、(4);(D) (1)、(3) 、(4); [ ] 9.4039:设声波通过理想气体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速率,则声波通过具有相同 温度的氧气和氢气的速率之比为 (A) 1 (B) 1/2 (C) 1/3 (D) 1/4 [ ] 10.4041: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 和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A)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4 (B)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C)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D)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4 [ ] m kT x 32= v m kT x 3312 =v m kT x /32=v m kT x /2 =v m kT π8= x v m kT π831=x v m kT π38= x v =x v εw εw εw w εεw ρρρρρ2 2H O /v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2O p v ()2H p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大学物理学下册答案第14章

第14章 狭义相对论 一 选择题 14-1 (1) 对某观察者来说,发生在某惯性系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的两个事件,对于相对该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其它惯性系中的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否同时发生? (2) 在某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它们在其它惯性系中是否同时发生? 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 ] (A) (1) 同时, (2) 不同时 (B) (1) 不同时, (2) 同时 (C) (1) 同时, (2) 同时 (D) (1) 不同时, (2) 不同时 解:选(A)。根据1 212212[()()]u t t t t x x c γ''-=-+-,(1)因为同一地点12x x =、同一时刻12t t =,代入上式可知12 t t ''=,所以(1)同时;(2)因为同一时刻12t t =、不同地点12x x ≠,代入上式可知12 t t ''≠,所以(2)不同时。 14-2 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它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 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它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钟比与它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 (1) , (3) , (4) (B) (1) , (2) , (4) (C) (1) , (2) , (3) (D) (2) , (3) , (4) 解:选(B)。(1)根据光速不变原理,(1)正确;(2)由0m m γ=,0 l l γ = 和0 γττ=可知(2)正确;(3)根据1 212212 [()()]u t t t t x x c γ''-=-+-,因为同一时刻12t t =、不同地点12x x ≠,代入上式可知12 t t ''≠,所以不同时,(3)错误;(4)根据0γττ=可知0ττ>,(4)正确。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01 力学习题

一、选择题 1.0018: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 2.5003: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 ] 3.0015: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 (A) (B) (C) (D) 4.0508: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2p R /T , 2p R/T (B) 0 , 2πR /T (C) 0 , 0 (D) 2πR /T , 0. [ ] 5.0518: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E) 圆锥摆运动 [ ] 6.0519: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 ] 7.0602:质点作曲线运动,表示位置矢量,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 程,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1) , (2) , (3) , (4)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 ] 8.060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时,初速为v 0,则速度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A) , (B) , (C) , (D) [ ] 9.0014: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A 、B 二船都以2 m/s 速率匀速行驶,A 船沿x 轴正向,B 船沿y 轴正向。今在A 船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x 、y 方向单位 矢用、表示),那么在A 船上的坐标系中,B 船的速度(以m/s 为单位)为 j bt i at r 2 2+=()y x r , t r d d t r d d t r d d 2 2d d d d ?? ? ??+??? ??t y t x a a r v a a t = d /d v v =t r d /d v =t S d /d t a t =d /d v t k t 2 d /d v v -=0=t v 0 2 2 1v v += kt 2 2 1v v +- =kt 02 12 1v kt v += 2 12 1v kt v + - =i j

大学物理下第14章习题详解

大学物理下第14章习 题详解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4章习题解答 14-1 定体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气泡放入水的三相点的管槽内时,气体的压强为6.65×103Pa. (1)用此温度计测量373.15K 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大? (2)当气体压强为2.20×103Pa 时,待测温度是多少K 是多少℃ 解:(1)对定体气体温度计,由于体积不变,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即: 1133 T P T P = 由此 33 113 3373.15 6.65109.0810(Pa)273.16 T P P T ??===? (2)同理 31 233 3 2.2010273.1690.4182.8()6.6510P T T K C P ??====-? 14-2 一氢气球在20℃充气后,压强为1.2atm ,半径为1.5m 。到夜晚时,温度降为10℃,气球半径缩为1.4m ,其中氢气压强减为1.1atm 。求已经漏掉了多少氢气。 解:漏掉的氢气的质量 11221212 3335()210 1.24 1.5/3 1.44 1.4/3 () 1.01108.312932830.32mol M PV PV m m m R T T ππ-?=-= -?????=?-??= (kg ) 14-3 某柴油机的气缸内充满空气,压缩前其中空气的温度为47℃,压强为8.61×104 Pa 。当活塞急剧上升时,可把空气压缩到原体积的1/17,此时压强增大到4.25×106Pa ,求这时空气的温度(分别以K 和℃表示)。 解:压缩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所以有

大学物理答案第14章

第十四章 气体动理论 1、如果在封闭容器中,储有处于平衡态的A 、B 、C 三种理想气体。A 种气体分子数密度为n 1,压强为P 1;B 种气体分子数密度为2n 1;C 种气体分子数密度为3n 1。求混合气体的压强。 解:由P =n k T , 对于A 气体:P 1=n 1 kT ; 对于B 气体:P 2=n 2 kT =2n 1 kT ; 对于C 气体:P 3=n 3 kT =3n 1 kT ; 于是,混合气体: P =P 1+P 2+P 3=6n 1 k T =6P 1; 2、如果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质量为m ,玻耳玆曼常数为k ,气体摩尔常量为R ,求该理想气体分子数。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或由nkT P =kT V N = 气体质量: 得:kT PV N = 摩尔质量: 得 所以 3、打开空调后,某房间温度从7℃上升至27℃,计算打开空调前后房间空气密度之比。(房间内压强可认为不变) 解:由状态方程: 得 开空调前、后: 认为 则 kT PV N NkT PV k R N RT N N PV m N Nm M RT M PV A A A === = ===,μμ07 .1273 727327,,1 22 122112 12 22111=++= ====== = =T T T T P P RT P RT P RT P V M RT M PV ρρρρμ ρ μρ μρρμ及

4、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升到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百分之几? 解:由物态方程 温度为T 1和T 2时: 所以分子数减少4%。 5、统计规律与力学规律有什么不同?统计规律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解:力学规律表征的是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运动规律,而统计规律反映的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规律,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统计规律只对数目非常巨大的粒子系统适用,对于少数几个分子组成的系统不适用。 6、我们说分子运动是有规则的,但又说分子运动服从统计规律,这是否有矛盾?应当如何去理解? 解:由于气体分子数目十分庞大,分子之间由于互相碰撞频繁,其运动是无规则的,要根据力学规律对每个分子作计算是不可能的,但是对大量分子整体而言,可用统计平均方法,找出大量分子集体表现出的统计规律性,这与每个分子运动无规则并不矛盾。 7、在宏观上理想气体是如何定义的?在微观上应当如何去认识它?其宏观定义与微观假设是否一致? 解:宏观上,理想气体定义为满足三条实验定律的气体,即宏观量(P 、V 、T )满足状态方程的气体;微观上,理想气体可看成是由许多自由的无规则运动的弹性小球的集合,理想气体是真实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极限情形,分子之间作用力和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从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出发,可得到与其宏观性质相符的结论。 % 4300 12288 3002731527327,,1 1 2212211212 22111-=-=?=++= ==∴===== N N T T N N T N T N P P RT m N V P RT m N V P Nm M RT M PV 又μ μ 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