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课堂教学

生成性课堂教学
生成性课堂教学

第1讲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概说

第一节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概说

“生成”或者是“生成性学习”已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落实到课堂教学,它正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课堂形态,构建着新的课堂教学文化,虽然生成的理念已广为接受,但对什么是生成性学习,教学中如何采用更好的策略促进学生生成性学习有待于在教学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

一、概念界定

1、促进生成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促进生成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是指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容以及学生的知识、认知发展信息,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技巧,促进学生有效地生成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策略具体运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充分提供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机整合、重组课堂生成新的有效资源,灵活运用课堂提问、课堂讲述、课堂评价、弹性设计等策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行动者,个性化展开与教师、文本、环境诸因素的对话,从而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形成学生个性化的、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2、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是指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借其自身的经验,有意无意地对外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自发地形成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它主要体现在对问题解决的技能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对互动过程的认识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生成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石,强调学生本位,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萌生式的思考过程。

3、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容的确定以及学习策略方法的形成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性质,结合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的教学活动。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综合作用达到互助、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指的是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求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的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

二、理论认识

1、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其特殊性。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1)情感性情感是生成的动力。生成的课堂学习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和调动,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文本中去,对课文投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正因为如此,文本中静态的语言才成为学生动态的现实言语,文本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文本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情感、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这样的学习,自然就成了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成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生命之旅。

(2)交互性交互性是生成性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是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的。生成性学习认同师生、生生交往的“多主体”教学观,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和谐快乐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学生的“健康感情、诚实

和自信”只有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情景中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交互性是有效提升生成性学习的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3)多元性生成性学习是师生从事物的多维度、多层面、多细节、多因素、多层次来思考问题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运用各自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去解读同一个容,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认识,获取不同的信息。

(4)创新性生成性学习,是学生思维障碍被点拨,思维火花被点燃的课堂。一个生字词的巧妙记法,一个富有新意的片断,一种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一个富有情趣的游戏,尽管有些技法还比较稚嫩,但在这些过程中,他们既探究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孩子们的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认识事物,在得到肯定后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和创造着成功,由此更积极地去“探索新知”。

(5)开放性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在本质上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统一。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个人发展的结果。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生成性学习空间和教学容不应该是囿于教材和课堂,应该是开放的,不断吸收社会发展的信息和营养充实教学容,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育涵。面对社会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更高的技能。

小结综上所述,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最大优点在于能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同时对教师的潜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促进其专业成长。

;

第2讲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二节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生成性教学不是随意的、纯粹自发的课堂行为,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机地整合课堂上各种不同的信息,引发学生一系列行为的变化,在这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讲座中,提出下列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这些方法的适用性,科学性、完整性、有待于在教学中边运用边验证,边调整边完善。

策略一:以板块设计留给学生生成的空间

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容厚实;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较好地留给了课堂生成的空间。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设计时,我们注重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设置预案,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案例1:《田忌赛马》一文的教学:

课题组的一位教师把这篇文章分成这样的四个教学板块:玩纸牌,初涉文本世界。老师出示两副纸牌和学生一起玩,分别是10、8、5和9、6、3,学生亲历或输或赢的比赛过程,初步感受到牌的大小与比赛结果有关系和比赛结果不确定的原因;初读版块:给动画片配音,

进入文本视界。老师出示一段田忌赛马动画片,学生自主练习配音,使文语言化为学生语言。精读版块:学生辩论比赛,深入文本视界。以“田忌该输不该输”这话题展开辩论,弄清第一场输的原因和第二场赛马赢的方法和道理,相机进行语言思维训练。拓展板块:给文中人物写信,拓展文本视界。以写信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齐威王的视界,与历史人物同惊喜、共悲欢,丰富学生个性化体验。

这样,板块式教学在重视文章整体在的逻辑顺序的基础上,将教学环节整合为有连带关系的板块,实现了教学环节的优化整合,这比零敲碎击的小步牵引要优越得多。

案例2:《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围?

●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可以长期给人类作贡献。这样不是矛盾了吗?

●到底是怎样的威胁呢?

●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呢?

●为什么说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四自然段,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学生写话时播放班德瑞的《夜曲》)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孩子:

这是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所作的设计,是一种为生成而作的板块预设。我们看到,王老师的士备课已经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着重于学生的“学”,走向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性,更富有成效性,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多的为学生的“学”而预设,为课堂生成创设了空间。板块式的预设有下列特点:

1.从机械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程序。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容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从“西洋画”走向“中国画”,讲究“留白”的艺术,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悟出:要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3.从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走向重文本解读和学生研究。新课程的备课从“技术”走向“人文”,不能靠冥思苦想,在设计的精巧上下工夫,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研究学生上。老师自己“披文以入情”,课堂上才能“情动而辞发”。教师自己对教学文本的体验、感悟和解读的深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质量:我们看到,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上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的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策略二:以有效弹性问题引导学生生成性学习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解读这个经典故事,我们可以洞悉,人的成长着专业问题,学生的成长更是如此。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生长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提问是相互启迪,实现共识的手段,教学中教师要:

1、提出弹性问题。所谓“弹性问题”是以相机诱导的“巧”为提问方式,以曲径通幽的“曲”为提问角度,以导学促思的“精”为提问容,以促进探究生成的“新”为优化课堂提问的途径,以创设互动情境的“活”为优化课堂提问的形式,问题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思维活动。

案例3:《从熟悉的树叶中经历分数1/2的形成》

……

师:请用右手举起还剩下的半片树叶,你发现了什么?(适当合度的“精”问)

生1:我发现右手拿的是1/2片树叶。

生2:我发现2个1/2片树叶合起来是一整片树叶。

生3:老师,我有个疑问,大家举起的同样是1/2片树叶,为什么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呢?生4:这不是很好解释嘛!我把我的一片树叶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我的树叶的1/2;你把你的这片树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你的这片树叶的1/2。只要把你的一片树叶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片树叶的1/2。(学生不住点头)

师:你的评述太精彩了!我们已经知道一片树叶的一半可以用分数1/2表示,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2表示呢?(“巧”问)

生5:(举起一片叶子)老师,我觉得这不是1/2,因为他并不能平均分。

(全体同学此时都感到很非常的惊讶,老师也感到意外)

师:为什么认为它不能平均分呢?(反客为主,欲答“活”问。)

生5:因为这片叶子的两侧有点不一样,沿着中间的那条叶脉来分开,两边的叶子形状确实有点不同。

(他的话就象是一颗炸弹,顿时就把全班同学的兴趣都激起来了,通过他们自己仔细地观察,同学们有了发现。)

生6:我认为他说得是正确的,这半片树叶是不能用1/2表示的。

生7:就是因为它无法用平均分……

生8:老师,我还有一种看法,那就是如果真的用1/2表示半片叶子的话,还得把这片叶子的叶柄分成两半,不然的话,一半有柄,一半没柄,还是不能用分数表示的。

生9: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

由于教师提的问题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蕴含着课堂生成的可能,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就此看来,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的、智慧的选择学生兴趣的热点、构建提问序列,提出“趣、巧、曲、精、新、活”的弹性问题,就成了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容。

2、留下弹性时空。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至少有1/3的时间甚至2/3的时间让学生针对有关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在小组讨论后安排大组交流。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时教师特别关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在大家趋同时,让思维发散的学生发言,因为他的发言是引发点,能触发更多的生成性资源。

案例4:《商不变的性质》教学

环节一:激发质疑

口算抢答:18÷6 180÷60 1800÷600 18000÷6000 180000÷60000

学生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于是这位老师说:“除数是四位、五位数的除法,你们还没学过,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你们一定有窍门吧?”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追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说不清楚。此时,学生思维产生矛盾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环节二:自主探究

层次1:学生提供一组商是4的除法算式作为研究材料,发现商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猜到变化是有规律的,短短的几妙钟的观察,有的学生发现被除数、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同意她的发现。这时候学生的认识是不完整的,老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说:“怎么证明她说的有道理?选择算式试一试”。话音则落,同学们纷纷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虽然选择的是不同的算式,但都证明了这个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层次2:在证明的过程中,学生对于8÷2=4和12÷3=4这两个算式的被除数、除数有没有这种变化规律产生疑问,因为一眼看不出来变化规律,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反问:如果没有这种变化规律,为什么商不变呢?一句话激起学生用竖式算一算的欲望,老师及时提供计算器,学生在实物投影下操作,发现同样具有这种变化规律,并说出“只要商不变,被除数、除数就有这种变化规律”。此时学生的认识已经超越用眼睛观察的阶段,是对商不变性质的又一次深化理解。

层次3:学生的认知需求刚刚平衡,老师接着说“是不是只有商是4的除法算式才具有这种变化的规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更加活跃,异口同声地说:“商可以是1—9”。随即又有很多同学说:“不是1—9,只要不是0,什么数都行——”此时学生的认识又一次提升,老师马上说:“那你们小组想一个商,用不同的算式验证一下。”很快学生有了答案。

这位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学生创设观察、发现、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引起探究——产生新的困惑、再次探究——验证规律、达到高潮的过程。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实现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再创造,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的。这样,将抽象、枯燥的静态知识变成动态的有兴趣的探究对象,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悟发现规律的方法。

3、诱导质疑析疑。学生大胆的质疑是导致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们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我们认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案例5:《揠苗助长》的教学

……孩子们的心在在这寓言故事中时而撞击,时而淌洋。课,在酣畅而投入地行进,忽然,一个小男孩儿举起手说:“老师,在老家,我看见田里都是有水的,禾苗都长在水田里。可插图中田是黄黄的,像是沙地,没有水。”这一下,我先是一怔,接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孩子:“书中的插图会不会真的是有问题呢?你这样敢于质疑,又善于思考,真值得大家学习。”一石激起千层浪。片刻的沉默之后,课堂上纷纷议论开了:“对,没有水,禾苗肯定长不了,会旱死的。今年大旱,我家乡就旱死了不少禾苗。”“禾苗是几株捏在一起插下去的,不是单株单株插的,再说旱地怎么插秧啊?”……“不,老师,不仅仅是图不对,课文也不对。”看来,图的指误还没完,文的求疵又来了,于是我故意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吃惊地问:“课文有什么不对的,请大家找一找?”“‘一棵一棵’用得不对,禾苗应叫‘一株一株’。”“既然是禾苗,它一定很小,即使向上拨,也只能高一点,高不了一大截。”“再说,如果是水田,禾苗拨一下,也不会死的。”孩子们说得入木三分,还真在理呢?于是,我顺水推舟,进一步启发:既然图文存在这么多“毛病”,总不能让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下去吧,我们何不动手修改修改呢?接着,我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修改方案,并试着给编辑老师提建议。下面是孩子们给编辑老师的建议信——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

我们非常喜欢你们新编写的语文课本。读书时,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考,今天读了《揠苗助长》一课,我们觉得书中有几处不大妥当。我们分几个小组进行了讨论,有以下几个修改方案供您参考。

方案一:把图中旱地改为水田,单棵的苗儿改为一株株整齐排列的“禾苗”,“禾苗”改画为更像真正的禾苗些。改为水田后,图中人物应脱掉鞋袜,圈起裤腿,挽起袖子。最后一句“都枯死了”改为“都萎了”。

方案二:图中的旱地不改,那么,就把课文中五处的“田里”改为“地里”,把五处的“禾苗”改为“麦苗”或“玉米苗”,同时,文中写什么苗,图就画什么苗。

这不正是孩子们个性的扬和显现吗?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材和教参中的答案往往被视为“圣经”,不要说是学生,就绝大多数的教师而言,它们也显得神圣不可侵犯,教师往往被视为圣人,其权威不容置疑,不可冒犯,于是,我们的教学往往习惯于主客不分,教师给予,学生接受。学生稍有“旁逸斜出”就被无情地修剪。而生成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善问”使学生思维拓宽、灵活,“批判”和“析疑”也使学生敢于对课本的结论,教师的观点进行斟酌并常常迸发出创造的火花,独到的见解,有新意的答案。问不完的问题是

孩子的天性。而“质疑无禁区”为课堂的生成展现着无限的可能性。

策略三:以强化动机促进学生参与生成性学习

动机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如果学习效果好,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收获成正比例,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新的学习需要,学生便以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投入到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习更有效。这样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反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其互动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要使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之一是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基于宏观与现实的背景分析,生成性教育采取这样的评价策略:对传统的评价适当进行改良,注重激励学生进步的纵向评价方式,采用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基于动机是一种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有效展开的动力源泉。

1、对传统测验评价的改良

用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的方法是现在最普遍、最常用的,其诊断性、公平性、高效率是不言而喻的。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往往不能顾及,有时因试题太难、太多使部分学生有失败感。于是,我校在评价方法上灵活多样,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除闭卷考试外,还经常采用开卷课堂笔试,开卷课外笔试,课堂小组讨论,口试等方法,变学生在某种心理压力下的被动答卷为强烈兴趣下的主动探求,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又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打分的弹性,鼓励了学生的独创精神,凡有新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即使答题不完整、不全面,甚至结果不完全正确,也给予酌情加分,而不对照谋个“标准”答案,相一致就给高分,稍一偏离就给予减分,造成对独创萌芽的扼杀,对盲目顺从的鼓励。为适应学生的发展,我校还建立一个激励学生进步的评价方式,评价有“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两种视角,所谓“横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大的围(如全班或全年级等)进行评价。学生某次的“横向评价”成绩是指学生该次考试的成绩与相应的班级平均成绩之差。所谓“纵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进行考察。学生某次的“纵向评价”成绩指学生这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与上一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之差。这样考虑就排除了由于每次考试所考查的容和难度不一样而带来的干扰。学生的成绩不良,有两种概念:以教学标准绝对不良和以自己的发展为基准的相对不良。对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关注,给予较为合理的评价,通过“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我们的评价机制得以改进和完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表

①横向评价成绩

= - ((式①)

其中指学生第成绩,指第次班级相应的平均成绩。

②纵向评价成绩

((式②)

其中、分别指学生第次、第次横向评价成绩。

③每次进步成绩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崔桂璇希望小学王照华案例描述: 新学期开始,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五年级三个班英语,五年级这 群孩子自三年级起由于种种原因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英语基础很差,后来在四年级老师的努力下,英语学习兴趣稍有起色,但是有 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把学英语看作是一件苦差事,不会说英语,别人说简单的英语也听不懂。我想,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最重要,但小学高年级英语一周只有3节课,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焦思苦虑后还是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最有效。英语课堂中的表现性评 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通过事先了解,我知道这群孩子四年级课堂上几乎不比赛读单词、也不分角色读let’s talk ,所以开学第一节课学完单词后,我先让孩子们分男女两大组、分南北排两大组pk读单词,再读对话。同学们刚开始觉得挺好玩,在老师给予鼓励的评价后,同学们怕被另一组pk倒,所以一些平常不敢开口读英语的孩子也张大口,朗朗读起来。两组pk完后,互相评价读的怎么样,这时同学们大胆的互相评价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鉴于对手组的评价,再pk一边,最后老师进行评价总结,同学们兴致高涨,英语学习兴趣也有了提高。

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小组pk,互相评价的方法上课,课堂学习效果很理想。 案例反思: 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 评价学生己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这理念的支持下,我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入手,课后我实施班内分小组教学,小组的构建有尖子生,也有学困生,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让学生在学习上结伴,互相帮助,进步大的同学还有小喜报等奖励,使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开口朗朗说英语。 三.评价维度和观察点说明 根据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探究和思考的过程等等,我从课堂参与度、观察习惯、倾听习惯、模仿习惯、表达习惯这几方面制定课堂评价观察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日常观察。

4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

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经验丰富的老师总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喜欢上该老师的同时喜欢上该学科。作为一个刚上班的没经验的初学者来说,我一直在努力的培养学生对我所教科目的学习兴趣。做不了严师,就做一位亦师亦友的小老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点: 一.实验演示 实验是科学的基本技能,实验演示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体验抽象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记忆,更能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演示实验,更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的探索精神。几分钟的小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食物中含有能量一节中,用泡过的玉米做演示实验,只需要准备刀片、碘酒、小木板等很简单的实验器材即可。在切开的玉米纵切面面上滴加碘酒,观察到变蓝的结果后,学生们很快就能明白玉米中含有淀粉。检验花生中含有脂肪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动手制作道具,用易拉罐、剪刀、温度计、铁架台等器材加热烧杯中少量的水,并用公式计算出1g花生释放出的能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点。 二.视频欣赏 多媒体教学高效、简洁、方便,使课堂容量增加很多。在用课件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使知识点更系统的同时,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知识的视频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作为奖励也不失一个好做法。在讲解消化系统时,播放食物在胃内、小肠内的蠕动视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讲述血液循环一节时,播放心脏节律性跳动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命的旋律。 三.学生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我会非常注意这一点,比如在讲述呼吸作用时,让学生深呼吸,平静呼吸与快速呼吸做对比,体验呼吸的作用与意义。在讲述心率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测出自己的心率。在合理膳食一节中,小组谈论制作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但是,一些教学活动却背离了如此明白的原则,言不及义的课堂讨论,轻视学科知识而空谈能力的教学互动等,都应该列入无效的教学一类。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实效。下面我就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所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提高教学效率。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就是“优化”的过程。课堂教学应注意三个方面。 1.内容的优化 内容的优化无非在于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或许有人要问:大家手里都是拿着同一本书,这个内容你怎么优化?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掌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应使其传授的知识难度略高于学生的认知

水平,让他们跳起来能将“苹果”摘到,同时,努力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由此带动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掌握。好比先让学生跳起来摘到大苹果,并在摘的同时,抖动树枝,让其余已熟的苹果自然落地,为己所得,做到挂其一而得其万。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跳摘苹果”。 为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问题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层层推进。但学生通过理性到感性,又从感性回归到理性。使问题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讨论中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并展开有效的讨论,把重点和难点像“众星捧月”般地凸显出来,使知识的传授,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2.媒体的优化 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后,在数学教学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是多媒体课件能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严肃的问题趣味化,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了快捷途径。可是,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学生感到厌倦,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丰富多彩的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_生成性课堂_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案例】例如在教现行华师版《科学》教科书中的“熔化和凝固”、“观察水的沸腾”两小节的教学时,其中有通过海波的熔化、水的沸腾两个实验数据(温度和吸热时间的关系)作图象,从而较直观地建立“熔点”和“沸腾”概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当把实验做完后,在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作图象时,却遇到了麻烦.学生对图象知识一无所知,他们既不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图象,也不会观察分析图象,更谈不上根据图象理解和判断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笔者猛然醒悟,原来是学生还未学过九年级数学中的坐标系及图象知识。马上引用这样一段话:“‘图象'我们并不生疏.社会课本中常见的‘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 就是图象.由于图象表示一个量(如温度)随另一个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很直观、形象,所以各门科学都经常利用它.”。借助于此,迅速突破在教学中出现障碍。 【反思】 由此可见,当教学中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的超前,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认知障碍是,还可以从另外一门学科中独辟蹊径,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可谓波澜起伏,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更能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不失为动态生成的成功案例。新课程的实施策略,更显出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只能从学生的现状做出多种的假设、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是学习的最佳路径,以供学生运用,并在运用中随时得到调整。 【案例】 记得有一次讲授初中科学课《电热器》。 《电热器》是在欧姆定律、电流的磁效应、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及电功等基础知识学习后,电学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焦耳定律,其中焦耳定律是继欧姆定律后又一重要电学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是本章的重点,焦耳定律阐述了通电导体放出热量与相关因素的定量关系,教材是在定性实验的基础上直接引出焦耳定律,因此,做好影响通电导体放热因素的定性实验 是理解焦耳定律的前提和关键.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逐步说明与演示此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还没等我开始演示,在简单回顾了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刚开始要讲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应用 “常见的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热设备, 你认为有哪些? 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电热毯,电热棒,电炉,电烙铁,浴室里的浴霸……”。 这位学生的回答中前面几个都正确,对于浴室里的浴霸,大家颇有争议,这个实例也在我的预想之外。我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正确之处,然后要求大家讨论“浴霸”是不是直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着,最后各小组各抒己见,教学气氛空前的活跃. ..... 【反思】 一般地说,老师对一个学生回答的否定,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并带来一系列的负效应,比如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等。而像我在上述案例中所做的一样,不仅仅可以机智地把一个课堂中很尴尬的问题化解了,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的“真实经历”,去完成了一项讨论“浴室里的浴霸是否直接由电流的热效应工作”这个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让教师直接讲授出来的,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获得事实与依据、总结与交流,加强了科学思维过程的体验),这是比较严谨的探究过程,也是把原来可能造成

生成性课堂教学

第1讲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概说 第一节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概说 “生成”或者是“生成性学习”已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落实到课堂教学,它正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课堂形态,构建着新的课堂教学文化,虽然生成的理念已广为接受,但对什么是生成性学习,教学中如何采用更好的策略促进学生生成性学习有待于在教学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 一、概念界定 1、促进生成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促进生成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是指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认知发展信息,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技巧,促进学生有效地生成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策略具体运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充分提供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机整合、重组课堂生成新的有效资源,灵活运用课堂提问、课堂讲述、课堂评价、弹性设计等策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行动者,个性化展开与教师、文本、环境诸因素的对话,从而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形成学生个性化的、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2、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是指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借其自身的经验,有意无意地对外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自发地形成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它主要体现在对问题解决的技能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对互动过程的认识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生成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石,强调学生本位,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萌生式的思考过程。 3、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内容的确定以及学习策略方法的形成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性质,结合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的教学活动。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综合作用达到互助、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指的是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求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的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 二、理论认识 1、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其特殊性。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1)情感性情感是生成的动力。生成的课堂学习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和调动,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文本中去,对课文投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正因为如此,文本中静态的语言才成为学生动态的现实言语,文本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文本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情感、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这样的学习,自然就成了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成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生命之旅。 (2)交互性交互性是生成性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是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的。生成性学习认同师生、生生交往的“多主体”教学观,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和谐快乐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学生的“健康感情、诚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作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学校,面对生源的参差不齐,教师的结构老化,公办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课堂XX停留在表层。不少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面对如此的窘境,我们冷静思考,确定了“科研先导”的意识,提出了“以课题促进教学,让教学催生课题”的解决策略,因此,产生了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的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XX与创新型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办法或模式。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可行性强、实践性强的参考和借鉴依据。 1、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X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实效

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作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学校,面对生源的参差不齐,教师的结构老化,公办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课堂民主停留在表层。不少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面对如此的窘境,我们冷静思考,确定了“科研先导”的意识,提出了“以课题促进教学,让教学催生课题”的解决策略,因此,产生了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的研究为主。 2、对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九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 3、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具体阐述见研究内容一节)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研究认为:教学就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等,有效教学因此诞生。 有效教学研究有影响的国外以赫斯特为代表,他认为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

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认识

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认识 华东师大夏志芳 一、教学行为的界定 行为是在社会、个人及具体场景共同作用下人的心理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系统。狭义的行为是指人的外显行为,即可观察或可测量的个体活动。教学行为也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教师的个人素质与观念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观是决定其教学行为的关键,而教学观又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与发展的,因而不同的教学理论影响下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对于教学行为理论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形成不同的界定: .《教育大辞典》将教学行为定义为: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所采取的行为,它不仅包括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教师、学生与整个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i[]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时的表现,是在特定的外在教学情境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素养选择教学模式及自己的角色,然后进行教学,这就产生了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教师“教“的行为,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可观察的外显的教学活动方式。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指向教学内容的各种行为,二是为了使上述行为得以顺利实施而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进行组织管理的行为。ii[].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或表现。教学行为是外显的,是可以观察与记录的。iii[] .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经验与教学内部关系,对实施的可操作因素的选择、组合、运用与控制的工作行为。它包括对各种教学要素的专业化理解与教学运行中的设计、程序、手段、方式和方法。iv[] 对教学行为的不同定义从一定的层面反映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质。尽管各种定义表述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几个方面:①教学行为从广义上包括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狭义上看仅限于教师教的教学行为。②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即具有目的性。③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重要影响。④教学行为是受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是在一定情境中可观察的,它与教师所处的实践情境密切相关,是随时变化的。 本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概念界定为,主要在课堂时空范围内,教师基于一定的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与过程中,采取的有教学目的指向的一系列外化表现。 二、教学行为的特征 教学行为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外显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山东省冠县商业局联办小学殷晓静 最近,我校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出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许多老师谈了各自在教学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思考,很受启发,不禁又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在这里想与同仁切磋一二。我个人认为,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性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而不是站在演员这个角度上去表演。即使你的表演再精彩,如果学生要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节失败的课。因此,教学中教师做到: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在这方面,可借鉴我们聊城市茌平县杜朗口学校的成功经验。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不错误地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智慧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当然,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l、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学科的特点,明确基本的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平常的听课中,也不难发现一些老师,把握不好年段要求。在课堂上,不论几年级的课,都是一个模式,或者一讲到底,或者只注重解决识字、写字的问题,忽视了各年级段应解决的问题, 2、要注意研究教材。教师要由教材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只有做到整本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体系,深入了解内容,才能寻找到整本教材的价值取向,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

对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认识与利用

对课堂教学认识与利用 内容提要: 提高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的重要载体。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认识、发掘、利用生成资源是贯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理念和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一、对生成性资源的认识 《辞海》中解释的“生成”是相对于“预成”、“既定”的一种“自然形成”。所谓生成性资源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资源。它既不是教材上既定的产物,又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生成的资源。其具体认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成性资源在教学中的客观存在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想,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使得教师对教学过程难以预料,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生成课堂。 2、生成性资源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便利性。在课堂教学中,不同个体的行为、思想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生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因为这种资源来自于课堂本身,具有鲜活性,是学生参与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亲近感,参与性强、感受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利用这种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睿智地进行处理,冷静地思考,巧妙地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呈现精彩。 3、生成性资源在促进学生创造性方面的启发性。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对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地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产生的种种疑问,因势利导、及时鼓励,启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题多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二、对生成性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1、树立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理念。理念牵引导向,导向决定言行。一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因为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知识的获得必须包含精神的滋润和心灵的孕育,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转移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和学生智慧、情感、能力的投入,又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这个过程,在教学关系上是师生合作对话,在情感关系上是师生理解信任,在师生关系上是彼此平等互尊。这一过程有知识的生成、技能的生成和情感价值观的生成,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丰富

优质课堂教学的十大特征

优质课堂教学的十大特征 优质课堂应当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学习,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学习。包括:民主的课堂氛围、以教育任务为基础、师生协作、创建意义的教学导向(唤醒学生的判断力、培养其审美观和诚实正直的品质)、长远的能力发展(系统地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 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 一、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 1.过程明了,目标明确,内容清晰; 2.师生角色分配清楚,师生双方协商好规则、程序及自由空间。 二、高比例的有效学习时间 1.时间安排得当,守时; 2.拨冗去繁,日程安排有节奏。 三、促进学习的课堂气氛 1.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2.遵守规则,承担责任; 3.公正,关怀。 四、清晰明确的教学内容 1.任务设置明确易懂; 2.教学主题的展开合力可靠; 3.课堂教学成果能得到明确的保障,保障措施具有约束力。 五、创建意义的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规划,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2.举行交流研讨会,鼓励学生写学习日记,征集教学反馈意见。

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丰富的组织技巧,多样化的行为模式; 2.教学流程不拘于一格。均衡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七、促进个体发展 1.给与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与学生时间和耐心; 2.对学生进行内部的区分和整合; 3.分析个体学习水平,调整个体促进方案; 4.对于风险学生群体给予特别的帮助。 八、“巧妙”地安排练习 1.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2.布置明确有效的教学任务; 3.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 4.创造有助于学生完成练习任务的框架条件。 九、对学习成果有明确的期望 1.学习内容要以教育方针或教育标准为导向; 2.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3.检查测试学习情况后及时给予反馈,并给与帮助和促进。 十、完备的课堂教学环境 1.教学秩序井然; 2.教学设备和教具能正常使用。 优质课堂教学十项特征的衡量指标 特征一:“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的衡量指标 一级指标(直接观察到的指标)

如何增加课堂趣味性

如何增加课堂趣味性 1、奖励机制的丰富:可在白板上画各种孩子喜欢的东西;可用贴的,事先做 好精美、吸引孩子的卡片;可用notebook的形式,给孩子变出好玩有趣的东西。 2、选人机制的丰富:除了问答式、课管式、游戏式等,还可以用noteb ook上的随机式,不过最好这几种都穿插着用,才不会枯燥无聊。 3、教具的丰富:可拿实物做教具,如天气这主题,上到雨天可拿把伞做道具, 上到夏天冬天,可拿帽子、扇子、墨镜、围巾、手套等让孩子感受气温的变化;可自制教具,如卡片、转盘、颜料瓶子等,吸引孩子注意力。 4、游戏的设置:可做脱离白板的游戏,借助一定的道具,在game环节可 运用到的,如保龄球,卡片游戏,tigergame,sticke rball等。可做些与白板互动的游戏,如可自制noteboo k的游戏,或在线的英语小游戏等。 5、上课内容环节的丰富:LH环节可多设置些区角,除了画画,也能有其他 形式出现,如剪纸、折纸、粘贴、蜡笔、粘土、拼图、字母、走棋游戏等。 此外,尽量让孩子有完整的手工作品呈现,如一把扇子、一个晴天娃娃等,孩子会感到很新鲜。exploration的环节,最需要趣味性,可以让孩子们除了玩课件和在线小游戏外,做些类似像课本剧一样的简单的角色扮演,如天气这课,可扮演成天气预报员等。 6、课管的方式:做好课管时保证趣味性的前提,老师可以用奖励机制、st icker、小leader管人、强调课规、唱安静的歌来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 7、老师个人魅力:TPR的夸张到位,表情的丰富有趣,语音语调的起伏变化, 放开自己的肢体,可假装做错事,让孩子发笑来帮助你之类的,总之要把自己当成孩子,做个实力派的演员。 8、课上的灵活应变:根据孩子的表现情况,随时调整上课方式,这就要求老 师要贮备好很多好玩有趣的游戏,能穿插在课堂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总课题之子课题《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中期报告 本课题自2006年12月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积极探究,目前已完成阶段性工作,现对课题研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概况及具体事实规则 课题研究目标: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实效性的影响,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提升我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并将研究成果予以推广,为素质教育提供实践素材和成功经验。具体有以下6个目标: 1.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理念; 2.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有实效性的新课堂教学策略; 3.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策略; 4.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减负”,提高课堂的效率; 5.提升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高效优质的教师资源; 6.提高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使学校成为务实型和研究型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用于对信息资源文献材料的搜集、整理。 ⑵调查研究法:用问卷的形式对本课题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了解。 ⑶案例研究法:通过课堂跟踪观察,研究单个课程的效果。 ⑷比较研究法:用于试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研究。 ⑸评价研究法:通过专家指导和学生座谈,对案例的过程进行及

时评价。 2.步骤和时间 ⑴课题准备与考察阶段(2007年5月~8月),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检索相关研究领域情报,到南昌二中师大附中实地考察学习。 ⑵分学科教学设计研究阶段(2007年9月~2008年9月),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按照课题组总体方案,研究、对比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⑶结合新课标的背景研究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相融通。(2008年9月) ⑷最终形成成果和汇集阶段(2009年9月),成果有实践方案、经验总结、课堂实录、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 三、课题管理 1.组建研究队伍 确保实施三级研究管理体系。即由校长亲自主管,教研处具体分管,课题组具体实施。参与课题研究者为老中青搭配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工作水平和实践经验。在开展一个阶段的研究后,探索出了一定的高效课堂教学结构。 2.组织培训,提升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全课题组的教师就课题的目的、意义、方法、任务、要求等进行多次研讨。使全课题组教师有认同感。明确课题的研究方面和实施的意义。全课题组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理论经验。教师代表到南昌二中、师大附中考察学习。请市教师专家到校培训讲座。全体成员参加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课件制作培训、参观优秀网络教学录像等,使全体成员的课题研究能力都得到普遍提高。 3.学校硬件、软件支持。学校对教学设备进行全面升级,配有电子备课室、多功能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

2010年安徽省第九届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附件: 2010年安徽省第九届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篇目单位作者证书编号“学案导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初探蚌埠市第一中学刘春久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蚌埠市第二中学胡玉廷 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芜湖市第一中学鲁玉莲 思品课堂如何实现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效参与广德县励志中学丁进荣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构建和谐政治教学枞阳县宏实中学殷传德 活动体验探究践行――例谈思想品德“主题探究课”的开展 马鞍山市第七中学陆飞 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滁州市第二中学奚福芹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一中学相娅 新课程下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探究合肥市教研室卢庆生 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肥西中学黄静 让课堂“共鸣”奏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强音庐江县教研室马春霖 浅谈提高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寿县二中梁修旭 新课程下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反思宿州市萧城一中郭慧 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探索 黄山市教科所程文贵 对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淮北市相山区实验中学王进步 二等奖 篇目单位作者证书编号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六安市教研室张初平 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滁州市明光三中詹军 巧设教学主题营造魅力课堂――对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与运用的思考 定远县第三中学王庆荣 精思巧设,尽得其妙――新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致同学们》教学小议 淮南市第一中学孙奇志 政治课堂多元化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综合运用 合肥市三十八中学光善慧 提高课堂实效,让学生“心动”起来肥东县龙塘中学徐桂华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与思考铜陵市教研室江一新 在新课标下,对政治课教学的探讨和反思铜陵市第一中学杨平 高中政治课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铜陵市第一中学管婷婷 优化课堂提问创设“四度”空间铜陵市第二中学王士友

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成绩不好肯定跟兴趣有一定关系。学生在学校没学好会选择出来补习,那作为课外补习老师,如何使学生对你的课堂感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何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不再乏味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拙见。 一,课堂上适当的将一些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学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后,才能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么呢语言的兴趣。作业英语专业毕业的我我们都在大学时学习过英美文化和英美国家概况这两门课程,所以有些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拓展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做阅读完型也有帮助。例如,在讲到音译兼译的单词talk show 脱口秀;cool 酷;fee 费;clone克隆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最早的音译方法:sofa 沙发,model 模特,coffee 咖啡,chocolate 巧克力等等。让学生了解最初的音乐文化,加深对这些词的印象。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向学生灌输一些文化知识背景,将大大的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一些有趣的单词或短语。在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中,适当讲一些有趣的单词或短语,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词的记忆并激发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业。比如讲解a few/little 与few/little的区别时,a few/little 前有a,表示“有一点儿”,表肯定意义,而few/little 前没有a,表示“几乎一点也没有”表否定意义,学生就很容易分清它们的用法了。这样一描述,学生自然会对这些词加深印象。 三,适当应用一些速记方法。语法往往是让学生感到头痛的事,太枯燥,太乏味。为了让学生能轻松牢固的记住这些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我们可以适当应用一些速记方法。如在讲解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规则时,有些f/fe结尾的词要变f/fe为v再加es,有些又不变,这时我就叫学生记住要变的这些词:thief,wife,knife,leaf,wolf,half,life,shelf。但学生怎么记也记不好,于是我就要学生这样记:“小偷的妻子用刀子和叶子把狼看成两半,结束了它的生命,把她放在架子上”。 四,适当应用一些小游戏。众所周知,不管大人小孩,大家都喜欢玩游戏,学生都有好玩好胜的特点。所以如果能把游戏应用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游戏类型可以参考湖南卫视综艺节目里的那些,因为学生基本上都喜欢看综艺节目,对于游戏规则也非常清楚,把当堂课的一些重要单词与知识点穿插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总结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总结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模式操作策略。 (一)科学处理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的关键就是科学处理教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一条最基本的线索,意在帮助教师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就是“用教材教”。1.整体规划设计 这里的“整体”,指学科整体、或学年整体、或学期整体、或单元整体、或课题整体、或课时整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教师要做到“整体规划设计”,必须首先熟悉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段的教材内容和编写思路,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和系统。在此基础上,将以下各项措施加以落实.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及早渗透,及时综合 从有效学习的角度考虑,教材对重要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都是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所学内容的本质,及时捕捉适当的学习时机,提前对相关的内容、思想、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以达到强化学习重点、减缓学习坡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从巩固积累和应用提高的角度考虑,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得不到及时巩固,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学不会灵活应用.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没有能力有效提高。所以,教师应及时综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学到哪里就综合到哪里。 (2)一题多解,多题归一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基本思路。按这种思路实施教学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事,一个是针对单一问题的教学,一个是针对众多问题的教学。就单一问题教学而言,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资源.鼓励和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努力从不同角度寻求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众多问题的教学而言,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通过对比分析,对相互关联问题进行分类划归。这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聚敛思维。 (3)变式练习,分组呈现 练习是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吸收、巩固、提升的必要渠道,但练习题的内容必须精选巧编、练习题的形式必须灵活多变、练习题的出示必须分组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练习的问题上,彻底放弃题海战术的思路。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编写每一道练习题。练习题的形式,首先要保证课本中的基本题型,以达到训练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灵活多样,不拘泥于课本中的习题,有意识地和中高考题型对接,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第三要深入研究,努力编写一些有创意的新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出示,一定要以题组形式呈现。每一组题应由不同层次的几个小题组成,避免逐一呈现对全班学生解题速度的统一限制。这是课堂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的客观需要。 2.分层组织实施 整体规划设计,便于用更高的观点理解和领会教材的实质,便于从更高的层次把握和组织教材的内容。但教学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分层组织、分步进行。反思多年来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分层组织主要有以下各项措施。 (1)明确学习目标,分步组织落实,目标是行动的开始,有了目标才会确定行动的思路,才会迈开行动的步子。因此,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并注意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面对课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普遍存在着很多“虚假现象”,甚至于一些公开课也是“作秀”的产物,如交往的形式化、合作的固定化、课堂的垄断化、问题的单一化、媒体的滥用等。笔者从教二十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的路子,近几年来初中物理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现结合自己如何使课堂实效性作具体阐述。 一、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很重,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会越来越密切。二、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1.创设情景,还课堂给学生,为克服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需要教师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引入小组学习、个别指导。 2.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保持在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方面格外重要,课堂教学是日久天长的,保持兴趣不是一节课的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学生天天想上物理课,盼着上物理课才可以,嫌物理课时少,总感觉物理课堂时间比别的学科短。 如实验提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三、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作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从分重视。 。 总之,在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挖掘,还会有更多的经验总结出来,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行动起来,一起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堂表现评语

学生在校表现 新学期孩子表现得很好,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参加课堂讨论也很积极,要是上课回答问题能再积极一些就更好了。孩子的性格似乎有些内向,建议您鼓励孩子勇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我也会尽量提问他。 孩子本学期被同学们推选为班干部,做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能够严于律己,这让我十分欣慰!如果孩子能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多读一些好书就更好了。希望孩子回家后,您及时给予表扬并提出更高要求。让我们一同努力帮助孩子取得更大进步! 孩子的暑假作业做得很认真,值得表扬。只是孩子最近听课劲头不太足,与孩子交流后得知孩子暑假一般起床较晚,刚开学生物钟还没调整过来。建议您引导孩子早睡早起,养足精神,上课时像上学期一样积极发言,提高听课效率。 开学以来孩子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善于思考,积极发言,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望您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让他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希望我们及时沟通,让孩子进步更快! 孩子近来的学习劲头很大,上课注意听讲、踊跃发言,只是学习的计划性不太好,需要老师经常提醒和督促。孩子回到家,您可以问问他在校的学习、生活安排,根据情况,帮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孩子按计划完成任务,养成有计划的好习惯。 孩子最近学习很用功,课堂上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只是有点沉默寡言,不能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一直坚持主动和孩子交流,解答他的困惑。同时也请您在家多鼓励孩子主动和大家交流,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近段时间课堂上进步很大,不仅能专心听讲,而且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也很响亮。希望您给予表扬,另外请您提醒一下孩子,课堂上拿学习用具时候动作再轻一些、快一些。 近日老师们反映您孩子课间课下学习认真深入,并且有疑必问,都很为他这种质疑精神欣喜,学问学问,没有问题,怎么能学好学精呢?质疑精神促使了不少学术伟人的成功,相信您孩子能很快成为知识竞技场上的佼佼者。祝贺他取得长足进步! 我很高兴地看到,孩子最近学习劲头很大,但需转变一下听课习惯。孩子回到家,请您平心静气地和孩子交流,提醒他课堂只记录老师提到的重难点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好了,集中更多精力听讲、思考和回答问题,让自己的学习更加主动有效。谢谢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