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秦瑞丰朱光明*杜宗罡周海峰

(西北工业大学化工系西安 710072)

摘要综述了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关注了结构和形状记忆效应之间的关系。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主要与聚合物的链结构、生色团的种类、生色团的含量、生色团的位置及聚合物体系所处的相态等因素有关。分别介绍了生色团位于聚合物侧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生色团位于主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以及含生色团的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经共混制得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另外还介绍了一种新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液晶弹性体。

关键词形状记忆聚合物生色团光敏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光异构化反应液晶弹性体

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Qin Ruifeng, Zhu Guangming, Du Zonggang, Zhou Haifeng Dept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Abstract The advances in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its shape memory effects are reviewed. The photoisomerization reaction of the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hape memory effects, such as: the type of the Chromophore Group(CG),the chain structure of the polymer, the content of the CG, the position of the CG and the phase state of the polymer, are introduced. A novel 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Liquid-Crystalline Elastomer is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 Shape memory polymer, Photoisomerization reaction, Chromophore group, 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Liquid-crystalline elastomer

形状记忆聚合物[1](shape memory polymer)是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变化的刺激,并响应这种变化,对其力学参数(如形状、位置、应变等)进行调整,从而回复到预先设定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其实现记忆功能的条件不同,可分为温敏型、光敏型、电磁敏感型和酸碱度敏感型等多种类型。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是指宏观尺寸发生变化的光响应聚合物(photo-responsive polymer)。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波长的光(通常为紫外线)照射下聚合物发生形变,停止照射后聚合物又可回复为初始形状[2]。对固体试样而言,光致形状记忆过程通常表现为聚合物试样对光的照射产生可逆的收缩-膨胀行为,一般将固体试样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称为光力学效应(photo-mechanical effect)。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记忆效应属于双程记忆,因此,其在光开关、分子传感器、光机械执行器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种类

秦瑞丰男,24岁,硕士生,现从事功能高分子的研究。*联系人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一般通过引入光致变色基团(photochromic groups)来实现,所用的生色团主要有偶氮苯类和螺吡喃类。一般认为,生色团发生的可逆光化学反应是产生光响应效应的根本原因。这类光化学反应主要是可逆光异构化反应,即分子结构随着辐照光波长的可逆改变而发生可逆变化。伴随着可逆异构化反应,聚合物的构象、偶极矩会发生可逆

变化,这就会引起宏观尺寸的可逆变化。记忆过程可表示为:

L L ±?L

制备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将生色团直接引入到聚合物的侧链或主链上;二是将聚合物和含生色团的有机小分子进行掺杂,得到光敏聚合物体系。另外,液晶弹性体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也值得关注。

1.1 生色团位于侧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这类聚合物的光响应特性主要与骨架结构、生色团的种类、生色团的含量等因素有关。其中两类典型的生色团是螺吡喃类和偶氮苯类生色团。偶氮苯基团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从稳定的反式(trans -)结构转变为较不稳定的顺式(cis -)结构。停止照射后,发生逆向反应,顺式结构又可转变为反式结构,可见光(λ>400nm)的照射会加速逆向反应的进行。光异构化反应发生时结构的变化一般通过测定试样在异构化反应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来反映。紫外光源一般采用一定功率的汞灯,通过使用滤波镜获得一定波长的紫外光对试样进行照射。为了排除热效应的影响,试样一般置于恒温体系中。在紫外光照射以前,试样要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消色。

为了揭示光敏性形状记忆的机理,有研究者选取了较简单的单分子膜作为研究对象。Seki 等

[3~6]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研究了含有偶氮苯侧链的聚乙烯醇(PV A)单分子膜6Az10-

PV A ,结构如图1所示。

500

图1 6Az10-PV A 的分子结构图[3]

Fig.1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6Az10-PV A [3]

这种位于水面上的单分子膜经紫外光(365nm)照射和可见光(436nm)照射,会表现出面积的膨胀和收缩,最大膨胀幅度可达3倍,是目前为止已报道的此类聚合物面积改变的最大幅度。其中响应时间与初始面积有关,随着初始面积的扩大,响应时间也相应变长。变形的机理被认为是:紫外光照射引起的光异构化反应使偶氮苯基团的偶极矩由0.5D变为 3.1D,聚合物的极性增加,使水表面和聚合物产生吸引力,从而引起面积膨胀。再经可见光照射时,发生可逆的过程,引起面积收缩。这种行为可示意为图2。

图2位于水表面的6Az10-PV A单分子膜的光致变形示意图[6]

Fig.2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photoinduced deformation of 6Az10-PV A monolayer on a water surface[6]

在PV A侧链引入极性基团会影响光异构化反应,比如侧链带有极性基团的6Az10-PAA(6Az10-PV A侧链上的烃基被-CH2NH3+Cl-取代)与6Az10-PV A相比,表现为面积改变幅度发生变化,响应时间缩短。

Seki等还发现,置于云母表面的6Az10-PV A单分子膜也可表现出光致面积可逆变化。云母表面的湿度对该种变化有重大影响,只有当湿度达到一定值时,才可表现出光致面积变化。若使用表面干燥的云母,光的照射不会带来面积的明显变化。当石英表面相对湿度为30%~40%时,用紫外光(λ=365nm,4.5mW/cm2)照射试样7h后,该单分子膜表现出明显的膨胀,其网络结构的宽度由大约100nm变为200nm以上,照射后的试样再置于高湿度的黑暗环境中,经4d 又可恢复到其初始状态。

侧链长度不同,光照引起的形状(面积)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不同。用紫外光照射6Az-PV A 时,在试样的相对面积(A/A0)和照射时间关系图中,侧链亚甲基数目n=5和10的试样对应的面

积和照射时间关系曲线呈S型,即最初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相对面积变化缓慢,然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最后进入平稳区,相对面积基本不随时间改变。而n=1的试样对应图基本为一条直线[6]。在n=1、5、10时,随着侧链长度的增加,面积变化幅度也增加。

Eisenbach等[7]用偶氮苯类生色体作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的聚丙烯酸乙酯(其结构如图3所示),并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室温时,这种弹性膜在恒定负载下,经紫外光(λ=365nm)照射后产生收缩,长度缩短。再改变照射光波长,用λ=436nm的可见光照射,弹性膜的长度产生部分回复,只有停止光照,长度才可以完全回复到其初始值,此过程可以重复多次。但这个体系产生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较小,一般为0.15%~0.25%。Matejka等[8]也在交联光致变色聚合物体系中观察到了光致形状记忆效应,光致形状记忆效应随生色团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含有5.4(mol)%偶氮基团的试样光照后收缩率大约为1%。

图3交联的聚丙烯酯的结构图[7]

Fig.3 The structure of poly(ethyl acrylate) network with azo-aromatic crosslinks[7]

1.2 生色团位于主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相比于生色团位于侧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生色团位于主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较难制备,研究得也相对较少。当处于溶液中时[9],生色团位于主链的聚合物也可以发生可逆的光异构化反应,但是只有一部分生色团发生异构化反应。当处于固态时仅有很少部分生色团发生可逆异构化反应,而且光异构化反应的速率很低。另外,主链共轭度是影响光异构化反应的重要因素[10]。若主链上含有的生色团产生大的π共轭体系,就会表现出聚合物相对于生色团单体的吸收峰“红移现象”,即最大吸收峰向可见光区域移动。当最大吸收峰移至可见光区域内时,紫外光照射就不再会引起明显的光异构化反应。因而要使光异构化反应发生,其最大吸收峰必须位于紫外光区内。

对于生色团位于主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其形状记忆效应由异构化反应而引起,异构化反应发生的程度决定了其形状记忆效应的大小。该类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较小,如由4,4-二氨基偶氮苯和均苯四甲酸酐缩合得到的含偶氮苯的聚酰亚胺制成的膜在紫外光照期间应力随时间而增加,在恒应力、200℃时收缩0.6%。

Blair等[11]发现结构如图4所示的聚合物体系在固态时均可表现出光致形状记忆效应。他们观察到尺寸为 6.0cm×1.5cm×33μm的试样光照后最大的应力变化是17N/cm2,他们认为仅有少量的光响应基团参与了引起光致形状记忆效应的反应。

图4 Blair 等所用聚合物体系的分子结构图[11]

Fig.4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azo-polyamides used by Blair [11]

1.3 生色团小分子和聚合物经共混制得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

这类聚合物体系的共混方法可分为物理共混和化学共混,所使用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有螺吡喃类和偶氮苯类。对这个体系而言,一般认为也是生色团的光异构化反应导致了形状记忆效应的产生。在共混体系中,影响光异构反应的因素主要有有机小分子的种类和含量、聚合物基体、环境温度等。一般而言[12],聚合物基体的玻璃化温度越高,光异构化反应的速率越低;聚合物基体的玻璃化温度越低,自由体积就越大,光异构化反应发生时受到的阻碍就越小,光异构化反应就易于发生。

最早报道的具有光致形状记忆效应的固态聚合物便属于这一体系。1969年Husy 等[13]发现,经偶氮染料染色后的乙酸乙烯酯聚合物条经阳光照射后会收缩,长度缩短,再置于黑暗中又可回复到初始长度,而没有染过的聚合物条没有这种效应。他们认为,这种光致形状记忆效应是由偶氮染料的光异构化反应引起的。

Blair 等[13]采用物理共混法将结构如

PMMA 、PS 共混,制得了具有光致形状记忆效应的聚合物体系,他们研究了生色团含量对光致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对PS 而言,5(wt)%的生色团使该效应达到最大。当含量小于5%时,随着含量的增加,光致形状记忆效应增加;含量大于5(wt)%时,该效应随着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他们认为,光致形状记忆效应是大量生色团分子发生光异构化反应的结果。每个小分子的异构化反应会使相邻的原子产生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相应地使聚合物分子发生重排,在宏观上就表现为试样的收缩和膨胀。生色团含量达到某一临界值后,随着含量的继续增加,生色团的体积增加,会使重排的程度变小,导致光致形状记忆效应下降。

另外,Blair 等[14]发现含有β-胡萝卜素的尼龙-66膜也具有光致形状记忆效应。用β-胡萝卜素浸染后的尼龙-66表现出光响应性。该体系经紫外光照射后,400nm 处的吸收峰值明显下降,

而305nm处的吸收值有所上升并形成吸收峰。经紫外光照射15min后,膜的长度收缩0.6%,再置于黑暗中72h后,长度大约回复70%。第二个循环时,紫外光照射后长度收缩为0.5%,置于黑暗中72h后,长度回复68%左右。

Eduardo等[15,16]研究了含有6-N-螺吡喃和6-N-双螺吡喃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他们采用的就是光致形状记忆效应典型的测定方法,使用张力实验仪测定试样在固定长度下,张力随照射时间的变化。具体实验为,从试样条上剪下一矩形条(50mm ×10mm×0.5mm),测试前将试样置于黑暗中48h以消色。将试样固定在张力仪上,保留30mm 供照射用,试样保持固定长度。使用吸热层去除灯的热辐射,试样置于恒温体系中,一个热电偶置于试样附近,显示温度并控温在20±0.08℃。用紫外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再将试样置于黑暗中一定时间。然后再重复紫外光-黑暗循环,记录下每一个循环的张力变化并作图,便得到试样的光力学响应曲线。这类聚合物体系对紫外光-黑暗循环的一个典型的响应如图5所示。经光照射后,作用于试样的张力下降,表明试样产生了膨胀,长度增加;而在黑暗中,张力增加,这表明试样收缩,又回复到了初始长度,张力下降-增加过程可以重复多次。实验发现随着丙烯酸酯含量的增加,光致形状记忆效应也相应增加。他们认为,在这个体系中,聚丙烯酸酯作为硬段能更容易地转移由生色团产生的功导致变形发生,而较软的聚氨基甲酸酯会吸收这些功。也就是说,生色团产生的功在塑性体中比在弹性体中会导致更大变形。

图5典型的光力学响应曲线[16]

Fig.5 A typical photomechanical response curve[16]

1.4 具有光敏形状记忆效应的液晶弹性体

最近有研究者[17~19]发现了一种新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其作用机理与上述体系有所不同。2001年,Finkelmann等[17]首先发现,经适当设计的液晶弹性体(liquid-crystalline elastomers, LCE)可以表现出强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Hogan等[18]做了一些详细的研究。该类体系与上述三种体系相比,其光致形状记忆效应要强的多。

典型的LCE是将介晶基团引入到交联网状高分子链的骨架或侧链上得到,LCE的形状依赖于介晶相的排列,当液晶体发生向列-各向同性转换时,由向列排列引起的各向异性就会消失,这会导致LCE形状的改变。一般而言,LCE的向列排列是温度的函数,而且向列排列参数还可以通过其它手段来控制,如光照、外力、电场等。将可光异构化的基团引入到LCE的分子链上,

通过光照可以控制向列排列参数。比如引入偶氮苯基团后,当N=N键处于反式结构时,基团呈刚性棒状,有助于形成全部的向列排列。经紫外光照射后,偶氮苯发生了异构化反应,基团处于亚稳的顺式结构,N=N键发生了强烈的弯曲,该基团不再呈棒状形状,就使一部分向列排列转变为各向同性相,而导致LCE形状的改变。该类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响应速度慢,响应时间一般为数分钟,有时甚至达数小时。

Cviklinski等[19]就该类聚合物的光响应特性做了一些详细的研究,发现光致形状记忆效应随着试样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光响应速率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另外照射光强度提高,光响应速率也提高,而且,这类光致形状记忆效应也是可重复的,只是经多次循环后光致形状记忆效应有所减弱,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少量的偶氮苯基团受到破坏(光褪色)所致。

2 结语

已报道的光敏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均是通过将生色团引入聚合物体系而得到。光异构化反应与主链结构、生色团种类、生色团的位置、生色团含量及聚合物的相态等因素有关。而所得到的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光敏性聚合物还存在很多缺陷,诸如形变量低、光响应时间或恢复时间较长等。这些缺陷决定了要将这类功能性聚合物用于实践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由于光敏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具有易控制、记忆效应为双程形状记忆等优点,因而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因而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笔者认为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到这种记忆效应的机理上,找到其内在的规律,对以后的研究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光明.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 张福强. 高分子通报, 1993, (1): 34~42.

[3] T Seki, H Sekizawa, R Fukuda et al. Polymer Journal, 1996, 28: 613~618.

[4] T Seki, K Tanaka, K Ichimura. Macromolecules, 1997, 30: 6401~6403.

[5] T Seki, H Sekizawa, K Ichimura. Polymer Journal, 1999, 31: 1079~1082.

[6] T Seki, H Sekizawa, K Tanaka et al. Supramolecular Science, 1998, 5: 373~377.

[7] C D Eisenbach. Polymer, 1980, 21: 1175~1179.

[8] L Matejka, M Iiavsky, K Du?ek et al. Polymer, 1981, 22: 1511~1515.

[9] A Izumi, M Teraquchi, R Nomura et al. Macromolecules, 2000, 34: 5347~5352.

[10] A Izumi, R Nomura,T Masuda. Macromolecules, 2001, 34: 4342~4347.

[11] H S Blair, H I Pague, J E Ridrdan. Polymer, 1980, 21: 1195~1198.

[12] D H Kwon, H W Shin, E K Kim et al. Chem. Phys. Lett., 2000, 328: 234~243.

[13] H S Blair, H I Pogue. Polymer, 1982,23: 779~783.

[14] H S Blair, T K Law. Polymer, 1980, 21: 1475~1476.

[15] E G Santos, M J Lozano-gonzales, A F Johnson. J. of Polym. Sc., 1999, 71: 267~272.

[16] E G Santos, M J Lozano-gonzales, A F Johnson. J. of Polym. Sc., 1999, 71: 259~266.

[17] H Finkelmann, E Nishikawa,G G Pereira et al. Phys. Rev. Lett., 2001, 87: 015501.

[18] P M Hogan, A R Tajbakhsh, E M Terentjev. Phys. Rev. E, 2002, 65: 041720.

[19] J Cviklinski, A R Tajbakhsh, E M Terentjev. Eur. Phys. J. E, 2002, 9: 427~434.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综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应用 一、引言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 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的能够记住其原始形状的功能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 ,SME) 。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二、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史与现状 在金属中发现现状记忆效应最早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8年。当时美国的 Greningerh和Mooradian在Cu-Zn合金小发现了马氏体的热弹件转变。随后,前苏联的Kurdiumov对这种行为进行了研究。1951年美国的Chang相Read 在Au47·5Cd(%原子)合金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马氏体界面随温度的变化发生迁动。这是最早观察到金属形状记忆效应的报道。数年后,Burkhart 在In-Ti 合金中观察到同样的现象。然而在当时,这些现象的发现只被看作是个别材料的特殊现象而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和重视。直至1963年,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的Buehler等人发现了Ni-Ti合金中的的形状记忆效应,才开创了“形状记忆”的实用阶断[1]。

关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若干论述

关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若干论述 摘要:19世纪70年代,世界材料科学中出现了一种具有“记忆”形状功能的合金。这种记忆合金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今记忆合金已然在交通、医疗、自动化控制等方面有了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它的相关概念、微观机理、分类及其在材料学中的地位。 关键字: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功能材料;机理;应用 引言: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可以认为是始于1963年。当时美国的海军武器实验室的 W.J.Buchler博土研究小组,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TiNi合金工件因为温度不同,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这说明该合金的声阻尼性能与温度相关。通过进一步研究,将这种材料制成的细丝的一端弯曲,并靠近点烟火柴火焰,发现弯曲的细丝伸直了,近等原子比TiNi合金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并且报道了通过x射线衍射等实验的研究结果.以后TiNi合金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记忆合金是一种颇为特别的金属条,它极易被弯曲,我们把它放进盛着热水的玻璃缸内,金属条向前冲去;将它放入冷水里,金属条则恢复了原状。在盛着凉水的玻璃缸里,拉长一个弹簧,把弹簧放入热水中时,弹簧又自动的收拢了。凉水中弹簧恢复了它的原状,而在热水中,则会收缩,弹簧可以无限次数的被拉伸和收缩,收缩再拉开。 这些都由一种有记忆力的智能金属做成的,它的微观结构有两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高温下这种合金可以被变成任何你想要的形状,在较低的温度下合金可以被拉伸,但若对它重新加热,它会记起它原来的形状,而变回去。这种材料就叫做记忆金属。它主要是镍钛合金材料。 一、相关概念:形状记忆效应 一般金属材料收到外力作用后,首先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屈服点,金属就产生塑性变形,应力消除后就产生了永久变形。有些金属在高温下定形后冷却到低温并施加变形,从而形成残余形变。当材料加热时,材料的残余形变消失,并回复到高温下所固有的形状。再进行加热或冷却时,形状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形状记忆效应,它就像合金记住了高温状态的形状一样。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通常是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因此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1] 形状记忆效应是在马氏体相变中发现的。通 常把马氏体相变中的高温相叫做母相,或奥氏体 相(P),是一种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CsCl相(又 称B2)。低温相叫做马氏体相(M),是一种低对 称性的单斜晶体结构。从母相到马氏体相的相变 叫做马氏体正相变,或马氏体相变。从马氏体相 到母相的相变叫做马氏体逆相变 [2][3]。 这类相变具有热滞效应。四个相变特征温度分别 为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终了温度Mf、母相转 变(即逆转变)开始温度As和终了温度Af。热滞 回线间的热滞大小一般为20K~40K[3]。 二、微观机理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 秦瑞丰朱光明*杜宗罡周海峰 (西北工业大学化工系西安 710072) 摘要综述了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关注了结构和形状记忆效应之间的关系。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主要与聚合物的链结构、生色团的种类、生色团的含量、生色团的位置及聚合物体系所处的相态等因素有关。分别介绍了生色团位于聚合物侧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生色团位于主链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以及含生色团的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经共混制得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另外还介绍了一种新的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液晶弹性体。 关键词形状记忆聚合物生色团光敏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光异构化反应液晶弹性体 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Qin Ruifeng, Zhu Guangming, Du Zonggang, Zhou Haifeng Dept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Abstract The advances in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its shape memory effects are reviewed. The photoisomerization reaction of the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hape memory effects, such as: the type of the Chromophore Group(CG),the chain structure of the polymer, the content of the CG, the position of the CG and the phase state of the polymer, are introduced. A novel 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Liquid-Crystalline Elastomer is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 Shape memory polymer, Photoisomerization reaction, Chromophore group, 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Liquid-crystalline elastomer 形状记忆聚合物[1](shape memory polymer)是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变化的刺激,并响应这种变化,对其力学参数(如形状、位置、应变等)进行调整,从而回复到预先设定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其实现记忆功能的条件不同,可分为温敏型、光敏型、电磁敏感型和酸碱度敏感型等多种类型。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photosensitive shape memory polymer)是指宏观尺寸发生变化的光响应聚合物(photo-responsive polymer)。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波长的光(通常为紫外线)照射下聚合物发生形变,停止照射后聚合物又可回复为初始形状[2]。对固体试样而言,光致形状记忆过程通常表现为聚合物试样对光的照射产生可逆的收缩-膨胀行为,一般将固体试样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称为光力学效应(photo-mechanical effect)。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记忆效应属于双程记忆,因此,其在光开关、分子传感器、光机械执行器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光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种类 秦瑞丰男,24岁,硕士生,现从事功能高分子的研究。*联系人

形状记忆合金论文

形状记忆合金 摘要:扼要地叙述了形状记忆合金及其机理,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应用 引言:有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即具有回复形状的能力,这种材料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Shape Memory Alloy ,简称为SMA) ,这种能力亦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 , 简称为SME) 。通常,SMA 低温时因外加应力产生塑性变形,温度升高后,克服塑性变形回复到所记忆的形状。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2Ti 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 和CuAlNi) 。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 SMA)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变形,恢复其变形前原始形状的合金材料。除上述形状记忆效应外,这种合金的另一个独特性质是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发生的“伪弹性”(又称“超弹性”,英文 pseudoelasticity)行为,表现为这种合金能承载比一般金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可恢复应变。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些独特性质源于其内部发生的一种独特的固态相变——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一、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史 最早关于形状记忆效应的报道是由Chang及Read等人在1952年作出的。他们观察到Au-Cd合金中相变的可逆性。后来在Cu-Zn合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直到1962年,Buehler及其合作者在等原子比的TiNi合金中观察到具有宏观形状变化的记忆效应,才引起了材料科学界与工业界的重视。到70年代初,CuZn、CuZnAl、CuAlNi等合金中也发现了与马氏体相变有关的形状记忆效应。几十年来,有关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相变会议和材料会议的重要议题,并为此召开了多次专题讨论会,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引言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SMP)作为一类智能材料,因其可以在适当的刺激条件(如温度、光、电磁或溶剂等)下,响应环境变化,而相应发生形状转变的能力,为解决科学技术难题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1950年,第一次报道了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交联聚乙稀聚合物,并在文中描述了具体的表征方法。这类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与其它形状记忆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和陶瓷相比,具有变形量大、赋形容易、响应温度易于调整,质量轻、价格低、以及易加工成型等优点。而且易于设计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的生物材料,比如手术缝合线、支架、心脏瓣膜、组织工程、药物释放、矫形术及光学治疗等。 1.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SMPs根据刺激响应的不同可分为热致型,电磁致型,光致型,化学型以及水致型,其中热致型是研究最广也是研究最成熟的一种高分子材料。热致型SMPs 由固定相和可逆相两部分组成,其中固定相通常是由化学交联或物理交联点构成,其可以决定初始形变;可逆相通常由结晶结构构成,可随温度变化而进行可逆的软硬化转变。 1.1 热致型SMP 热致型SMP是指材料在初始条件下开始受热,当加热温度达到相转变温度时,同时给材料施加外应力,然后再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迅速下降至室温,材料会保持暂时形状,即使在撤去外应力后材料依旧可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再次在无应力条件下加热,温度再次达到相转变温度时,材料才会自发地恢复到初始形状。以聚氨酯为例其可以通过改变嵌段共聚物的成分和比例,来改变聚氨酯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相容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生物降解性质。形状记忆聚氨酯由软段和硬段组成,其中硬段主要由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组成,因此刚度比较大,抑制了材料变形过程中大分子链的塑性滑移;软段主要由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等线性分子组成,因此能够进行较大的形变.一般情况下,在温度增加到软段的转变温度之上时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处于高弹态,而且软段微观布朗运动的加剧,致使材料容易变形,此时因为硬段还处于玻璃态,所以阻止了分子链滑移的同时产生了一个内部的回弹力;当温度从冷却的温度增加到软段的转变温度以上时,硬段储存的应力释放,进而导致了材料能够回复到初始形变。但是并非所有的聚氨酯都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只有当软硬段分子量控制在一个的合适范围内时,聚氨酯才具备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文献综述

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及其应用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高阻尼特性、电阻突变效应以 及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等一般金属不具备的力学特性,使其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机器人、机械制造、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工程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其本 构性能和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的研究十分必要。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 材料,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关键字: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分类应用 1形状记忆合金简介 1.1 形状记忆材料是指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SME)的材料。形 状记忆效应是指将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一定限度以内的变形后,再对材料施加适当的 外界条件,材料的变形随之消失而回复到变形前的形状的现象。通常称有SME的金属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2Ti 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 和CuAlNi) 。 1.2 至今为止发现的记忆合金体系: Au-Cd、Ag-Cd、Cu-Zn、Cu-Zn-Al、Cu-Zn-Sn、Cu-Zn-Si、Cu-Sn、Cu-Zn-Ga、In-Ti、Au-Cu-Zn、Fe-Pt、Ti-Ni、Ti-Ni-Pd、Ti-Nb、U-Nb和Fe-Mn-Si等。 1.3 形状记忆合金的历史只有70多年,开发迄今不过20余年,但由于其在各领域的特效应用,正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神奇的功能材料",其实用价值相当广泛,其应用范围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宇航、能源和医疗等许多领域。 2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分类 2.1 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

形状记忆合金在医学上的应用

论文名: 形状忆合金在医学上的应用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内容摘要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是近几年工程技术界颇为关注的一项 高新尖技术,其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工程建筑、医学医疗等相关领域已取得了一些应用性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特点、功能、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医学领域 1.前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材料更是高科技发展的先导。形状记忆合金正是新科技领域的一朵奇葩,正在灿烂的绽放。 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人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合金的开发迄今不过20余年,但由于其在各领域的特效应用,正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神奇的功能材料"。 1963年,美国海军军械研究所的比勒在研究工作中发现,在高于室温较多的某温度范围内,把一种镍-钛合金丝烧成弹簧,然后在冷水中把它拉直或铸成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再放在40 ℃以上的热水中,该合金丝就恢复成原来的弹簧形状。后来陆续发现,某些其他合金也有类似的功能。这一类合金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每种以一定元素按一定重量比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都有一个转变温度;在这一温度以上将该合金加工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将其冷却到转变温度以下,人为地改变其形状后再加热到转变温度以上,该合金便会自动地恢复到原先在转变温度以上加工成的形状。 1969年,镍--钛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首次在工业上应用。人们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管道接头装置。为了将两根需要对接的金属管连接,选用转变温度低于使用温度的某种形状记忆合金,在高于其转变温度的条件下,做成内径比待对接管子外径略微小一点的短管(作接头用),然后在低于其转变温度下将其内径稍加扩到该接头的转变温度时,接头就自动收缩而扣紧被接管道,形成牢固紧密的连接。美国在某种喷气式战斗机的油压系统中便使用了一种镍-钦合金接头,从未发生过漏油、脱落或破损事故。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了人类的脚印,并通过一个直径数米的半球形天线传输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信息。这个庞然大物般的天线是怎么被带到月球上的呢?就是用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先在其转变温度以上按预定要求做好,然后降低温度把它压成一团,装进登月舱带上天去。放置于月球后,在阳光照射下,达到该合金的转变温度,天线“记”起了自己的本来面貌,变成一个巨大的半球。科学家在镍-钛合金中添加其他元素,进一步研究开发了钦镍铜、钛镍铁、钛镍铬等新的镍钛系形状记忆合金;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种类的形状记忆合金,如:铜镍系合金、铜铝系合金、铜锌系合金、铁系合金(Fe-Mn-Si, Fe-Pd)等。 而今形状记忆合金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现状与发展_姜敏

收稿日期:2004210214;修改稿收到日期:2004211228。 作者简介:姜敏,女,1972年生,湖北公安人,湖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 综 述 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现状与发展 姜敏 彭少贤 郦华兴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 摘要:讨论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类型和特点,综述了聚氨酯、交联聚乙烯、反式1,42聚异戊二烯等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机理及其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形状记忆 聚合物 机理 述评 自1960年美国海军试验室Bucher 等人首次发现镍钛合金中的形状记忆效应以来,形状记忆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且其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所谓“形状记忆”是指具有初始形状的制品经形变固定之后,通过热能、光能、电能等物理因素以及酸碱度、相转变反应和螯合反应等化学因素为刺激手段的处理又可使其恢复初始形状的现象。形状记忆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SMA ),形状记忆陶瓷(SMC )和形状记忆聚合物(SM P )[1]。其中形状记忆合金,目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并已在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及人们日常生活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形状记忆聚合物在1984年才取得第一个专利,但由于其具有变形量大,赋形容易,形状响应温度便于调整,且还有保温、绝缘性能好、不锈蚀、易着色、可印刷、质轻价廉等特点,都是SMA 所无法比拟的,因而,SM P 以后来者居上的身份成为目前热门的功能材料之一。1 SMP 的研究进展 世界上第1种SM P 是法国的Cdf Chime 公司(即现在的Orkem 公司)于1984年开发的聚降冰片烯。日本的杰昂( )公司购买这项制造专利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了它的形状记忆功能[2]。目前已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商品名为NORSO EX 。 近年来,SMP 在国外发展很快,尤其是日本,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拥有工业化应用的固体粉末(或颗粒)SMP 生产技术。如日本可乐丽( )公司于1988年成功地开发了结晶度为40%,用硫磺和过氧化物实施部分交联的反式聚异戊二烯形状记忆材料,该材料具有形变速度快,回复力大及回复精度高等优点[1];日本旭化成公司于1988年开发了由聚苯乙烯和结晶性聚丁二烯组成的混合型性能优异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3,4];日本纤维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用γ射线照射聚乙烯基醚(PVME )的水溶液,得到交联的PVME 形状记忆聚合物;日本信州大学通过将聚乙烯醇(PVA )水溶液冻结解冻,获得高弹性的水凝胶,再用戊二醛进行交联处理,开发了形变量高达200%~300%的形状记忆水凝胶等[5]。 国内SM P 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如中科院化学所严瑞芳等通过控制天然杜仲胶(TPI )交联度制备了医用功能材料、形状记忆温控开关、密封形状记忆材料等;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黄宝琛等人进行人工合成反式聚异戊二烯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系王诗任等人证明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质量分数在0.5%时,乙烯2乙酸乙烯共聚物(EVA )具有优异的形状记忆功能[7];南京大学表面和界面化学系喻春红等人对形状记忆 ? 35?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05年第17卷第2期 MODERN PLASTICS PROCESSIN G AND APPL ICA TIONS

形状记忆合金及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及应用 XXX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材料化学1001) 摘要形状记忆效应自20世纪30年代报道以来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加以应用,本文扼要地叙述了形状记忆合金及其机理以及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原理应用 Abstract The shape memory effect since the 1930s reported gradually get people's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memory alloy and its mechanism, and in some areas. Key words Shape memory alloys Principle Application 1.引言 形状记忆合金( Shape Memory Alloy, 简称SMA) 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 通过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类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合金,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ME)[1]。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 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 应用得最多的是Ni-Ti合金和铜基合金( CuZnAl 和CuAlNi) 。 2.SMA 2.1 发现历史 形状记忆效应是张禄经和Read在1951年在AuCd合金中最早观察到的[2], 直到1963年Buehler的课题组在Ni-Ti合金中发现了类似的形状记忆效应之后[3],才真正引起很多科学家的重视。 2.2 晶体学特性 SME 的本质是合金中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4]。马氏体相变发生的能量条件是马氏体的化学自由能必须比母相的低。也就是说,只有当母相过冷到马氏体相与母相化学自由能平衡温度T0以下适当温度Ms 时,马氏体将长大,直到热化学自由能和弹性非化学自由能两者之差最小时,马氏体的生长过程才告结束。同样,只有当马氏体过热到T0以上温度As 时, 在相变驱动力作用下, 马氏体缩小的逆转变过程才能开始。这种马氏体的长大或缩小受热效应和弹性效应两因素平衡条件的制约的相变称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相变并不是发生在某一温度点, 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不同的合金系具有不同的温度范围。 图1 相变温度曲线 图( 1) 显示了相变特性及相变循环中的关键点, 其中Ms, Mf为马氏体相变的开始和结束时的温度, As,Af为逆相变的起始和结束温度,人们通常用相变温度Af表征合金的特性。多数的合金, 相变发生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 而且伴随着滞后现象,以致加热与冷却的转变过

热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热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内容摘要 简要介绍了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形状记忆原理、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类型和用途。其类型大致分为电致感应型、光致感应型、化学感应型和热致感应型, 重点介绍了热致感应型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品种、研究现状和用途。概括了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记忆原理热致感应型 Abstract Shape memory principle, kinds and application of shape memory polymers including electric inducedpolymer, photo induced polymer, chemical induced polymer, and thermal induced polymer were briefly introduced.The emphasis was on the main kind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 of thermal induced polymers. The futuretrend of shape- memory polymer wassuggested. Key Words:shape memory polymermemory principlethermal induced polymers.

热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Shape Memory Polymer,简称SMP) 可通过热、化学、机械、光、磁或电等外加刺激, 触发材料做出响应, 从而改变材料的技术参数, 即 形状、位置、应变、硬度、频率、摩擦和动态或静态特征等。由于形状记忆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诸如形状记忆效应高回复形变、良好的抗震性和适应性, 以及易以线、颗粒或纤维的形式与其他材料结合形成复合材料等, 使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或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一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是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应用的一个新分支, 并且由于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与纺织材料具有相容性, 在纺织、服装以及医疗护理产品中具有潜在应用优势。迄今为止,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相继开发出聚降冰片烯、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聚酰胺等多种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种类很多, 根据形状回复原理大致可分为: 电致感应型、光致感应型、化学感应型、热致感应型等。由于热致感应型材料应用范围较广, 是目前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开发较为活跃的品种, 因此, 对其研究现状及用途作较详细介绍。 一、热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它是指在一定温度下, 即记忆温度下, 具有橡胶的特性, 主要表现为材料的可变形性和形状回复性, 也就是材料的记忆性能。在记忆温度下, 使材料变形至所需要形状并保持该形状, 冷却至室温成为坚硬固体, 一旦需要, 将该同型体加热至记忆温度, 该形变体又可回复至原来的形状, 循环往复。该类高分子材料的形变温度控制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且制备简便, 应用范围比较广。 (一)形状记忆原理 通过20 多年的研究, 国内外的学者已经从分子结构及分子相互作用的角度, 对形状记忆分子材料的记忆机理进行解释, 并且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力学和数学的模型来模拟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的过程。日本的石田正雄最先发现[, 热致型SMP形状记忆功能主要来源于材料内部存在不完全相容的两相, 即记忆起始形状的固定相和随温度变化能可逆地固化和软化的可逆相。当固定相为化学

功能材料论文形状记忆合金

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摘要:Ti-Ni形状记忆合金是现代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其简介、制备方法、主要性能和主要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背景:在研究Ti-Ni合金时发现:原来弯曲的合金丝被拉直后,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它有恢复到原来弯曲的形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SME,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称为形状记忆合金(SMA)。形状记忆现象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在研究Al-Cd合金时观察到马氏体随温度变化而消长;1938年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现Cu-Sn,Cu-Zn,合金在马氏体相变中的形状记忆效应;同年前苏联对Cu-Al-Ni,Cu-Sn合金的形状记忆机理进行了研究;1951-1953年,美国分别在Au-Cd,In-Ti,合金中观察到形状记忆效应。知道60年代初,形状记忆效应制备看作是一种现象,Ti-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发现后,美国研制了最初实用的形状记忆合金“Nitinol”。 形状记忆合金SMA(Shape Memory Alloy)是指具有一定的初始形状,经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热、光、电等物理刺激或者化学刺激处理又可以恢复其初始形状的一种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由于这种合金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仪器、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空间技术、能源开发等领域。 形状记忆效应:形状记忆效应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称为单向状,再重新加热到As以上,马氏体发生逆转变,温度升高至Af 点,马氏体完全消失,材料完全恢复母相形状。一般形状记忆效应,即将母相冷却或加应力,使之发生马氏体相变,然后是马氏体发生塑性变形,改变其形没有特殊说明,形状记忆效应都是指这种单向形状记忆效应。 有些形状记忆合金在加热发生马氏体逆转变时,对母相有记忆效应;当从母相再次冷却为马氏体时,还回复马氏体形状,这种现象称为双向形状记忆效应。 第三种情况是在Ti-Ni合金系发现的,在冷热循环过程中,形状回复到与母相完全相反的形状,称为全方位形状记忆效应。 目前已发现的形状记忆合金种类很多,可分为镍钛系、铜系、铁系合金三大类。另外,近年发现一些聚合物和陶瓷材料也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其形状记忆原理与合金不同,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已实用的形状记忆材料只有Ti—Ni合金和铜系形状记忆合金。 Ti-Ni合金的制备 1铸造 Ti-Ni合金是高温延展性良好的材料。当温度超过400℃后.拉伸强度下降,与此相反,延伸率迅速增加。可见.如果温度范围定得合理.Ti-Ni合金无论锤锻、压力机上锻造或径向锻造都是比较容易进行的。实践表明锻造温度不宜高于900℃.否则合金表面将剧烈氧化而产生Ti-Ni—Ti4Nb2低熔点混合物相。过是间隙氧污染物质,具有脆化合金的作用。另一方面温度分布不宜低于750℃,否则材料的变形抗力增大.缺口敏感性突出,常易造成撕裂性质的破坏.使废品率增加。因此,锻造温度范围为750~900℃。铸锭锻造前需经850℃、l2h均匀退火.然后.机加工去表面氧化皮和冒口,再锻成棒料。 2热挤压 从Ti-Ni的高温拉伸性能来看.Ti-Ni合金适宜挤压。但不能进行冷挤压。Rozner 在0.7Tm(Tm为金属的熔点)温度成功的进行了Ti-Ni的热挤压。铸锭经机加工后用碳钢

形状记忆型高分子原理和制备方法总结

1、形状记忆高分子定义 形状记忆高分子(Shape Memory Polymer)SMP材料是指具有初始形状的制品,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其初始形状并固定后,通过外界条件(如热、光、电、化学感应)等的刺激,又可恢复其初始形状的高分子材料。 2、记忆的过程 SMP记忆过程主要描述如下的循环过程: 2.1引发形状记忆效应的外部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热能,光能,电能和声能等。 化学因素:酸碱度,螯合反应和相转变反应等。 2.2 状记忆高分子分类 故根据记忆响应机理,形状记忆高分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热致感应型SMP 2)光致感应型SMP 3)电致感应型SMP 4)化学感应型SMP 3、高分子的形状记忆过程和原理 3.1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相结构 3.2产生记忆效应的内在原因 需要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由于柔性高分子材料的长链结构,分子链的长度与直径相差十分悬殊,柔软而易于互相缠结,而且每个分子链的长短不一,要形成规整的完全晶体结构是很困难的。

这些结构特点就决定了大多数高聚物的宏观结构均是结晶和无定形两种状态的共存体系。如PE,PVC等。高聚物未经交联时,一旦加热温度超过其结晶熔点,就表现为暂时的流动性质,观察不出记忆特性;高聚物经交联后,原来的线性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结构,加热到其熔点以上是,不再熔化,而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弹性体的性质,如下图所示。 3.3 形状记忆过程

4、热致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 定义:在室温以上一定温度变形并能在室温固定形变且长期存放,当再升温至某一特定响应温度时,能很快恢复初始形状的聚合物。 这类SMP一般都是由防止树脂流动并记忆起始态的固定相与随温度变化的能可逆地固化和软化的可逆相组成。 固定相:聚合物交联结构或部分结晶结构,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用以保持成型制品形状即记忆起始态。 可逆相:能够随温度变化在结晶与结晶熔融态(Tm)或玻璃态与橡胶态间可逆转变(Tg),相应结构发生软化、硬化可逆变化—保证成型制品可以改变形状。 4.1热致SMP形状记忆过程 以热塑性SMP为例: (1)热成形加工:将粉末状或颗粒状树脂加热融化使固定相和软化相都处于软化状态,将其注入模具中成型、冷却,固定相硬化,可逆相结晶,得到希望的形状A,即起始态。(一次成型) (2)变形:将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逆相分子链的微观布朗运

形状记忆高分子介绍

形状记忆高分子介绍 (一)、定义 形状记忆高分子(Shape Memory Polymer)SMP材料是指具有初始形状的制品,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其初始形状并固定后,通过外界条件(如热、光、电、化学感应)等的刺激,又可恢复其初始形状的高分子材料。 (二)、聚合物形状记忆机理 高聚物的各种性能是其内部结构的本质反映,而聚合物的形状记忆功能是有其特殊的内部结构决定的。目前开发的形状记忆聚合物一般是有保持固定成品形状的固定相和在某种温度下能可逆的发生软化—硬化的可逆相组成。固定相的作用是初始形状的记忆和恢复,第二次变形和固定则是有可逆相来完成。固定相可以是聚合物的交联结构、部分结晶结构、聚合物的玻璃态或分子链的缠绕等。可逆相则为产生结晶与结晶熔融可逆变化的部分结晶相,或发生玻璃态与橡胶态可逆转变(玻璃化温度Tg)的相结构。 1.形状记忆原理 形状记忆性是指某种材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形成某种固有形状的物品,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形并被固定下来后,当需要它时只要对它施加一定手段(如加热,光照,通电,化学处理等),使其迅速恢复到初始形状。 也就是说,具有形状记忆性的物质就像有生命的东西,当其在成型加工中被塑造成具有某种固有的初始形状的物品后,就对自己所获得的这种初始形状始终保持有终生记忆的特殊功能,即使在某些情况下被迫改变了本来面目,但只要具备了适当的条件,就会迅速恢复到原有的初始形状。 这种可逆性的变化可循环往复许多次,甚至几万次。高分子材料的形状记忆性,是通过它所具有的多重结构的相态变化来实现,如结晶的形成与熔化,玻璃化与橡胶态的转化等。 迄今开发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都具有两相结构,即能够固定和保持其成型物品固有初始形状的固定相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能可逆地发生软化与固化,从而获得二次形状的可逆相。这两相结构的实质就是对应着形状记忆高分子内部多重结构中的结点(如大分子键间的缠绕处,聚合物中的晶区,多相体系中的微区,多嵌段聚合物中的硬段,分子键间的交联键等)和这些结点之间的柔性连段。 简言之,就是由固定相或称硬相(hard domain)和软化-硬化可逆相或称软相(soft domain)构成,通过可逆相的可逆变化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及其应用综述 引言: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高阻尼特性、电阻突变效应 以及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等一般金属不具备的力学特性,使其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机器人、机械制造、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工程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其本构性能和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综合了自1971年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对形状记忆合金做出的各方面的研究,并做出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本课题研究内容,为对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国内外研究现状: 1、SMA材料种类研究现状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Au-Cd合金具有记忆效应以来,进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的形状记忆合金按相变特征类,可分成如下几个系列[1]: 1、由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呈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 1) TiNi系列,发生体心立方——无公度相——菱方R相——单斜BI9相变。包括TiNi、TiNiFe、TiNiCu、TiNiNb(宽滞后)、TiNiCo等。 2) β铜基合金系,包括:Cu-Al-Ni(Cu-Al-X=Ti或Mn),发生体心立方—近正交γ1’(2H)或单斜β1’(18R1), γ1’—单斜β1”(18R2),β1”--单斜α1, β1’--单斜α1相变(视应力大小而定);Cu-Zn-Al-X(Cu-Zn-Al-X,X=Mn或Ni等),发生体心立方(β2、DO3或Lα1)--单斜9R或18R相变;其它,如Cu-Zu和Cu-Zn-X (X=Si、Sn、Au等)。 3)其它有色合金系,包括:Au-Cd、Ag-Cd、In-Ti、Ti-Nb、Co-Ni、Ni-Al等。 4) Fe3Pt(γ—α’,γ—fct)和Fe-30at%Pd(γ—fct)。 5) Fe-Ni-Co-Ti系,发生时效γ一薄片状α’(bcc和bct)马氏体相变,如Fe-33Ni-l0Co-4Ti、Fe-31Ni一I0Co-3Ti及Fe-33Ni-l0Co-(3~4)Ti-Al等。 2、由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呈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 1) Fe-MIn-Si系,发生γ一六方ε相变,包括Fe-30Mn-1Si(单晶)、Fe-(28~33)Mn-(4~6)Si、Fe-Mn-Si-Ni-Cr、Fe-14Mn-6Si-5Ni-9Cr、Fe-20Mn-5Si-5Ni-8Cr、Fe-Mn-Si-9C、Fe-8Mn-6Si-6Ni-13Cr- 12Co等。 2) Fe-Ni-C系,发生γ一薄片状α’马氏体相变,如Fe-3INi-0.4C 和Fe-(26~28)Ni-12Co-4Al-0.4C。 其中Ni-Ti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最佳,是重要的形状记忆材料。Ni—Ti中具有多种相变:无公度相变、R相变(马氏体型)、马氏体相变、沉淀。 2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研究现状 虽然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一些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但是直到70年代muller等人提出SMA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以来,有关形状记忆合金的机理和本构模型的研究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SMA的模型可大致分为三类:微观热力学模型、宏观现象学模型和基于微观力学的宏观模型。 微观热力学模型有助于了解材料宏观特性的微观机理,揭示SMA的物理本质。微观热力学模型主要有从相界运动的动力学角度给出的本构模型和以能量耗散理论为依据的细观力学模型。Patoor[3]等人首先从微观角度研究了SMA的本构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应用

2004年11月第10卷第4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 ourna l of Anq ing Te a che rs Co lle ge(Na tura l S c ie nce) Nov.2004 Vo l.10NO.4 Ξ ΞΞ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应用 吴根华 (安庆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安徽安庆 246011) 摘 要:形状记忆合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对N i2T i基合金、Cu基合金和Fe基 合金的分类、记忆机理、记忆性能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N i2T i基合金;Cu基合金;Fe基合金 中图分类号:TB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60(2004)04-0020-04 形状记忆合金(Shap e M e m o ry A ll oy,简称S M A)是一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能感知温度和位移,并能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新型功能材料。1951年美国的L ead首先在A u2Cd、In2T i合金中发现形状记忆效应(S M E),他利用A u247.5%Cd合金的记忆效应制作升降机模型,但由于合金元素价格高、有毒,没有进行实用化尝试而销声匿迹。1963年美国海军研究所的W.B ueher等人发现N i2T i合金也有形状记忆效应,并设计了新的机械实验装置,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969年美国R ayche m公司生产T i2N i2Fe记忆合金管接头用于F14战斗机上的液压管路系统连接。这是S M A第一次成功应用。70年代以后S M A真正进入实用化阶段。至80年代末S M A的研究才遍及世界。90年代初,该合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现已出现第三代形状记忆合金,且进入商品化阶段。本文简要介绍S M A的形状记忆机理、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1S M A的形状记忆机理 S M A经高温加热后骤冷获得以马氏体(M a rten site)为主的不平衡组织,这种结构组织由于马氏体相对称性差且相界面容易移动,所以较容易使移动路径调转方向往回走,发生向有序晶格逆转,也使其外形恢复到原先的状态,即发生形状记忆效应,这种相变称为热弹性型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M a rten site)相变是无扩散型晶格相变,也是由于剪切位移而改变晶体结构的相变。在低于马氏体相变点M s温度下,随着冷却马氏体长大,系统的热力学化学自由能减少,同时由于相变时产生的原子剪切位移,使系统产生非化学自由能的弹性能增大[2]。当自由能减少与弹性能增加之和达到某一 极小值时,马氏体停止长大,热效应与弹性效应达到平衡状态,可通过加热或者弹性应力来破坏热平衡,即只有当马氏体过热到T0以上温度A s时,在相变驱动力作用下,马氏体缩小的逆转变过程才能开始。这种马氏体长大或缩小受热效应和弹性效应两因素平衡条件的制约的相变称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相变并不是发生在某一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不同的合金系具有不同的温度范围[3]。图1显示了相变特性及相变循环中的关键点,其中M s,M f为马氏体相变的开始和结束时的温度,A s,A f为逆相变的起始和结束温度,人们通常用相变温度A f表征合金的特性。大多数的合金, 相变发生在较窄的温 M f M s A s A f 图1 相变温度曲线 Ξ ΞΞ作者简介:吴根华(1962-),男,安徽枞阳人,教授,研究无机材料化学。 收稿日期:2004-03-17

2019年形状记忆合金6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及其应用综述 引言: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高阻尼特性、电阻突变效应以及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等一般金属不具备的力学特性,使其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机器人、机械制造、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工程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其本构性能和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综合了自1971年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对形状记忆合金做出的各方面的研究,并做出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本课题研究内容,为对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国内外研究现状: 1、SMA材料种类研究现状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Au-Cd合金具有记忆效应以来,进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的形状记忆合金按相变特征类,可分成如下几个系列[1]: 1、由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呈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 1) TiNi系列,发生体心立方——无公度相——菱方R相——单斜BI9相变。包括TiNi、TiNiFe、TiNiCu、TiNiNb(宽滞后)、TiNiCo等。 2) β铜基合金系,包括:Cu-Al-Ni(Cu-Al-X=Ti或Mn),发生体心立方—近正交γ1’(2H)或单斜β1’(18R1), γ1’—单斜β1”(18R2),β1”--单斜α1, β1’--单斜α1相变(视应力大小而定);Cu-Zn-Al-X(Cu-Zn-Al-X,X=Mn或Ni等),发生体心立方(β2、DO3或Lα1)--单斜9R或18R相变;其它,如Cu-Zu和Cu-Zn-X(X=Si、Sn、Au等)。 3)其它有色合金系,包括:Au-Cd、Ag-Cd、In-Ti、Ti-Nb、Co-Ni、Ni-Al等。 4) Fe3Pt(γ—α’,γ—fct)和Fe-30at%Pd(γ—fct)。 5) Fe-Ni-Co-Ti系,发生时效γ一薄片状α’(bcc和bct)马氏体相变,如Fe-33Ni-l0Co-4Ti、Fe-31Ni一I0Co-3Ti及Fe-33Ni-l0Co-(3~4)Ti-Al等。 2、由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呈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 1) Fe-MIn-Si系,发生γ一六方ε相变,包括Fe-30Mn-1Si(单晶)、Fe-(28~33)Mn- (4~6)Si、Fe-Mn-Si-Ni-Cr、Fe-14Mn-6Si-5Ni-9Cr、Fe-20Mn-5Si-5Ni-8Cr、Fe-Mn-Si-9C、Fe- 8Mn-6Si-6Ni-13Cr- 12Co等。 2) Fe-Ni-C系,发生γ一薄片状α’马氏体相变,如Fe-3INi-0.4C 和Fe-(26~28)Ni-12Co-4Al-0.4C。 其中Ni-Ti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最佳,是重要的形状记忆材料。Ni—Ti中具有多种相变:无公度相变、R相变(马氏体型)、马氏体相变、沉淀。 2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研究现状 虽然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一些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但是直到70年代muller等人提出SMA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以来,有关形状记忆合金的机理和本构模型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