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705)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

物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

1. 膜周边蛋白与生物膜结合比内在膜蛋白更紧密。()

答案:错误

解析:内在膜蛋白与生物膜结合更紧密。

2. 温度敏感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周期控制蛋白的有用突变体。()

答案:正确

解析:该实验利用了所谓的条件突变体。核酸条件突变体所产生的蛋

白质在某一温度下是稳定的、有功能的,但在其他气压条件下,则变

得不稳定且失去功能。细胞可以先在突变蛋白正常工作的温度下培养,然后转换到蛋白质功能下要丧失的温度下培养。

3. G0细胞是永远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错误

解析:G0细胞是暂时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在受到适当的刺激后会回细胞周期进行分裂繁殖。

4. 肌肉的收缩是细肌丝收缩的结果。()

答案:错误

解析:肌肉的收缩是粗肌丝和细肌丝相对滑动的结果。

5. 顺式作用因子在基因表达中起正控制作用。()

答案:错误

解析:起开关的作用,到底是正控制还是提议负控制则是由与之作用的蛋白质决定。

6. 在生物发育过程中,DNA的甲基化是诱导相关基因活化表达的条件之一。()

答案:错误

解析:DNA乙酰化一般是诱导相关基因活化表达的条件之一,而特异性一般与基因表达的阻抑有关。

7. 磷酸化的CDK2cyclinE不一定表现出激酶活力。()

答案:正确

解析:正如CDK1在Thr14和Tyr15磷酸化时无活性,只有Thr14和Tyr15去磷酸化。才能被激活。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答案: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是指用荧光素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

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或使被照射区的荧光逐渐变暗,停止照射后,由于膜的流动性,变暗区域的亮度日渐增加,最后恢复,根据的恢复

荧光速度可推算出膜蛋白或膜脂的扩散速率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是研

究膜蛋白或膜脂流动性的基本试验技术之一。

解析:空

2. 基因座控制区(locus control region,LCR)

答案:基因座控制区(locus control region,LCR)是指由许多增

强子或隔离子等顺式作用元件组合而成组成的 DNA序列,它具有稳

定染色质疏松构型的功能,可以控制基因座的各个基因顺序表。

解析:空

3. 支原体(mycoplasma)

答案:支原体是目前察觉到的最小细胞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

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由于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故称为支原体。绝大部分有腺支原体没

有致病性,只有如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等少数支原体会引发相应

疾病。

解析:空

4. microspectrophotometry

答案:microspectrophotometry的中文名称是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是指将显微镜技术与分光光度计结合起来的技术。它以物质分子的光吸收、荧光发射和光反射特性作为测定基础,可用哺乳类来分析生物样品深浅结构中的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

解析:空

5. 巨型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

答案:巨型线粒体是指体积线状异常膨大的线粒体。蜂巢线粒体一般呈线状,也有细粒或短线状,其直径一般在0.5~1.0μm,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1.5~3μm,长的可达10μm乃至40μm。

解析:空

6. facilitated diffusion[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

答案:facilitated diffusion的中文名称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又称“促进扩散”或“易化扩散”,是细胞膜被动运输物质的一种型式形式。这种运输形式借助于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不需消耗能量。每种载体只能运送某一类防腐剂。

解析:空

7.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答案: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的中文名称

是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指像SEM一样,用电子束在样本的表面扫描,但又像TEM,通过电子穿透样品激光。STEM能够获得TEM所

不能获得一些关于样品的特殊信息。STEM技术要求较高,要非常高

的真空度,并且电子技术系统比TEM和SEM都要复杂。

解析:空

8. cell strain

答案:cell strain的中文名称是表型,是指从一个生物学鉴定的细胞

系由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细胞株是通过舍去法或克隆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

殊性质或标志的培养生物体,从培养代数来讲,可培养到40~50代。

解析:空

3、填空题(75分,每题5分)

1. 着丝粒DNA具有性,并为所染色。

答案:高度重复|碱性染料

解析:着丝粒是指中期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连接处,位于染

色体的主缢痕处,着丝粒将两条染色单体分为短臂(p)和长臂(q),由高度重复的反复异染色质组成,并为氯化钙染料所染色。

2. 细胞质骨架包括、和。

答案:微丝|微管|中间丝

解析:细胞质骨架主要指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三类成分:微管、微丝和中间丝。它们都是与细胞运动有关的结构。

3. 在线粒体的呼吸链中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转移体的是、、。在光合磷酸化的电子传递体中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转移体。

答案:复合物Ⅰ|复合物Ⅲ|复合物Ⅳ|PQ

解析:线粒体的呼吸链是按排泄电子传递的方向和顺序,即电子从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传递体依次通过较高还原电位氧化的传递体逐步流向氧原子双键递氢体与电化学梯度的建立。组成呼吸链的成员电子元件中除了电子载体外,有些还具有将氢质子跨膜到膜间隙的作用,将能够传递氢质子的核糖体氙称为递氢体,或称递质子体。在呼吸链的四个复合物中,复合物Ⅰ、Ⅲ、Ⅳ既是电子载体,又是递氢体。在光合磷酸化的电子传递体中PQ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转移体。

4.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植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但二者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线粒体转化的是,而叶绿体转化的是。

答案:化学能|光能。

解析:

5. 是染色质包装的基本单位,每个基本单位包括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以及一分子的。

答案:核小体|200|组蛋白八聚体|H1组蛋白

解析:核小体是由DNA和细胞器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由200bp左右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以及一分子H1组蛋白形成。

6. 细胞成熟促进因子包括两类蛋白质:①;②。

答案:P34cdc2蛋白激酶|细胞周期蛋白

解析:

7. 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两种,从总体上看,位于核糖体的内部,附于核糖体的表面。

答案:RNA|蛋白质

解析:核糖体是一种细胞内一种核糖激酶颗粒,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从总体上看,RNA位于核糖体的内部,蛋白质附于核糖体的表面。

8. 构成纺锤体的微管有三种:、和。

答案:星体微管|动力微管|极性微管

解析:纺锤体是由纺锤丝构成的,纺锤丝是由微管组成。构成纺锤体

的微管有三种,分别是星体微管、动力微管和极性微管。

9. 和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相比较,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两个突出特

点是和。

答案:不含中心体|以中间板形式进行胞质分裂

解析:和噬菌体的细胞周期相比较,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由两极发

射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植物细胞移去的方式

有丝分裂是在末期形成细胞板。

10. 被认为是膜泡运输的主要分选站之一,其中的酸性环境在分选

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答案:胞内体

解析:

11. 细胞有丝分裂时,对染色体平衡运动和分配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有丝分裂器

解析:有丝分裂器由中心体已经形成,并负责执行有丝分裂功能,在ATP提供能量之下产生推拉力量,以两套遗传物质能均等地分配给两

个子细胞,对染色体平衡运动和分配示范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12. 细胞是由包围着所组成,而细胞质与原生质是两个概念,细胞

质指的是,原生质指的是。

答案:质膜|含有细胞核的一团原生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生活物质|生

活神经元生活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解析:

13. 从蛋白结构看,蛋白激酶A是由组成的,而蛋白激酶C是组成。答案:四个亚基|只有一条肽链

解析:

14. 年轻的功能健全的细胞的膜相是典型的相。衰老的或者是缺陷的膜通常处于相或相。

答案:液晶|凝胶|固相

解析:细胞衰老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结构中齿痛的退行性变,如在细胞核,核膜凹陷、最终导致核膜崩解、染色质结构变化等。年轻的功能健全的细胞的膜相是典型的液晶相。衰老的或者是缺陷的膜通常处于凝胶相或固相。

15. 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并不参与形成最终产物的一类分子称为,如(举一例即可)。

答案:分子伴侣|Hsp70蛋白家族

解析:分子伴侣是一类协助细胞内分子组装和协助蛋白质的蛋白质,包括热休克蛋白Hsp60和Hsp70两个家族。

4、简答题(35分,每题5分)

1. 细胞内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1)提高多肽合成的速度:细胞内各种大分子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的表面积或是mRNA的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在相同数量的mRNA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多肽合成的速度。

(2)mRNA在不断氢化的同时,也在渐次地发生降解,使mRNA的种类与浓度连续不断不断发生变化,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

解析:空

2. 何谓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在细胞骨架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组成。微管基本功能大致分为四个方面:支架作用,维持细胞形态、定位细胞器;作为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作为纤毛、鞭毛的运动元件;参与细胞分裂。微丝的功能包括:肌细胞中参

与肌原纤维收缩;在而非肌细胞中参与一般而言胞质分裂、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细胞变形运动、膜泡运输、细胞黏着与连接起来等。中间

纤维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参与细胞连接(桥粒与半桥粒);维

持核膜稳定;结蛋白(desmin)及相关蛋白对肌节的稳定作用。

解析:空

3. 什么是蛋白质分选,有哪些途径和类型?[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答案:(1)蛋白质分选

蛋白质分选是指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酶起始合成部位转

运蛋白质到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蛋白质分选分选不仅保证了蛋白

质的正确城市布局,也有效保证了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

(2)蛋白质分选途径

①后翻译转运途径:在核糖体上完成肽链的合成,之后再转运至

膜围绕的细胞器中,或成为细胞质基质中可溶性蛋白和骨架蛋白。

②共翻译转运途径:在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及其与之结合的SRP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边合成边向糙面内质网腔或定位在ER

膜转运,如分泌蛋白的分选。

(3)蛋白质分选类型

①蛋白质的跨膜首要转运主要指共翻译转运,蛋白质多肽在特异

性督促信号肽或者导肽的指导下所跨过细胞中膜系统而实现转运。

②膜泡运输:各种转运膜泡将蛋白质从糙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

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③选择性的门控转运:核孔复合体使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双向脂质

可以完成核质的运输。

④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

解析:空

4. 根据信号假说,膜蛋白(单次和多次跨膜)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膜蛋白的跨膜形成主要是由停止转移信号及其数量决定的。

(1)新生上以是否含有停止转移信号决定了新生肽是否全部穿过内质网膜,成为内质网腔中的可溶性蛋白还是成为膜蛋白。

(2)N端的信号序列和内含信号序列都可作为起始转移信号,但N端的信号序列是可切除的,而外加信号序列是不可切除不可的。膜

蛋白的跨膜次数是由其内含信号序列和停止转移数能信号序列的数目

决定的,这些信号序列都是多肽链中确实的疏水氨基酸区。因此,根

据多肽链中疏水氨基酸区穿数目和位置可以判断其的膜情况。

(3)此外,由于膜蛋白总是从胞质溶胶穿入内质网膜,并且总是保持信号序列中含正电荷多的氨基酸一端朝向胞质溶胶面,因而相同

糖类在内质网中的取向也必然相同。结果造成内质网膜中蛋白质取向

的不对称性,并由此决定了该蛋白质思路在其他膜积极探索细胞器的

膜结构中的方向。

解析:空

5. 简述中间纤维的形态和分类。

答案:(1)中间纤维两大类是类蛋白质纤维系统,呈中空管状结构,其直径介于间微管和微丝之间,约为19nm。

(2)中间纤维具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根据其组织特异性的不同主要分为5类:①角质蛋白纤维;②神经纤维蛋白;③结蛋白;④胶

质纤维酸性蛋白;⑤波形纤维蛋白。

解析:空

6. 通过交换小的代谢产物和离子,间隙连接提供细胞间的代谢和电

偶联。那为何神经元通讯主要是通过突触而不是间隙连接?

答案:动作电位可通过间隙连接在细胞间传递,事实上心肌细胞心肌

就是以这种方式相连的,确保细胞群在受到刺激时避免出现同步收缩。但是这种在细胞与细胞传递信号的机制是相当局限的,突触远比它更

复杂厚重,可以以使信号得到调节,并使信号与细胞接收到的其他信

号相整合。因此,间隙连接就像电器元件之间的简单焊点,而大脑皮

层则像复杂的中转中转装置,使神经元系统能执行运算操作。

解析:空

7. 如何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骨架?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用磷光显微镜研究细胞骨架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理。

(1)组成的蛋白亚基能够同小分子的荧光染料共价结合,以使细胞骨架带上荧光标记,发出荧光。

(2)可以制备细胞骨架的萤光抗体,然后用荧光抗体展开细胞骨架的研究。借助于这两方面原理,可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骨架的动

力学。例如,用小分子的荧光染料标记细胞骨架的蛋白亚基,搜寻就

可以追踪细胞骨架蛋白在细胞活动中的催化作用,包括组装、去组装、物质运输等。这种基本原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观察在活体细胞时就

可以观察。

可用荧光抗体研究以很低浓度存在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因

为标记的荧光抗体同特异的蛋白质具有很高的亲和性,只要有相应的

脂质存在,就一定会有反应。这种反应是特异的,已确定通过荧光显

微镜观察就可确定。荧光抗体既可以直接注射活细胞进行反应,也可

以加到紧固的细胞或组织切片中进行反应和分析。用这种方法可对细

胞器、肌动蛋白纤维、中间纤维进行布局。

解析:空

5、论述题(15分,每题5分)

1. 什么是细胞程序性死亡?试述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基因调控机制。答案: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按某种预定程序开展处理过程的生

理性的自然死亡过程,它是有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1)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死亡受体属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其共同特征都有相似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细胞不仅如此结构域。

死亡受体还有一个同源的、被称为死亡结构的域的胞内序列。死亡结

构域一般体系使死亡受体与胞内凋亡机制相连,但有时也会介导与凋

亡无关或抑制的过程。

(2)核糖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脊椎动物细胞凋亡昆虫过程中所,线粒体被看来认为处于凋亡调控的中心位置。死亡信号诱使线粒体进

入渗透性转换孔开启,导致瓦解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崩解,从而激活使

凋亡相关活性物质释放,继而对caspase酶系激活是细胞凋亡实现的最根本的生物化学途径。

(3)凋亡相关基因:在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有多种基因参与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其中包括ced、bcl2、ICE、p53、FasApo、cmyc基因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其他几种可能与凋亡调控有关的基因,只是研究起步最晚,许多控制机制尚无法

阐明。

解析:空

2. 什么是细胞衰老?细胞衰老有哪些特征?

答案:细胞的衰老是指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后,停止分裂,形态和生理代谢活动发生显著改变的现象。

一般指细胞的技术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如下逐渐经

济衰退的总现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衰老过程中细胞质膜体系涂层的变化。细胞质膜体系的变化主要包括:细胞表面电荷的变化,年老蛋白涨落表面蛋白多糖组成的

变化,衰老细胞膜的渗漏引起外界钙的大量进入钙细胞质;内质网排

列变得无序。

(2)衰老过程中细胞骨架体系的变化。细胞骨架被认为是细胞动物细胞代谢功能的调节者,尤其是微丝网络系统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分

化开闭的调节直接相关。细胞骨架的改变包括线粒体系统的结构和成

分发生变化骨架和核骨架的变化。

(3)衰老过程中所线粒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有人认为线粒体是细胞衰老的生物钟。

(4)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化是衰老细胞核另一个重要变化,染色体端粒的变化。

(5)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变化。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蛋白质速度降低,原因是核糖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及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的

数量和活性降低所造成。另外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另一个

特点是,一些特异蛋白质的出现或原有蛋白质的衰老有关发生结构上

的改变。

(6)原生质与水分的降低。细胞到了衰老期,细胞内的生活物质逐渐减少,而原生质中出现一些非生命物质。另外,新陈代谢细胞常

发生水分减少的大大减少现象,结果使细胞收缩,体积缩小,失去正

常的球形。

(7)酶的活性与含量的涨落。衰老细胞内酶的变化和含量的增减,也可能出现与细胞衰老有密切关系。

(8)色素的生成和蜡样物质的沉积。许多细胞内胶原蛋白的生成,随着衰老而增加。有人发现猕猴的当地人神经细胞内,脂褐素的增加

与动物结婚年龄年龄增长存在着平行关系。

(9)核质比例减少。细胞核与细胞壁的比例逐渐所占比例减小,繁衍速度也逐渐降低,甚至细胞有的细胞最后连核都吕桑县。

解析:空

3. 说明内膜系统的形成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案:内膜系统是叶绿体指真核细胞所特有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电子系统泡的一种膜系统。内膜系

统中的膜是相互流的,处于动态平衡,在功能上才相互协同。内膜系

统的形成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少有以下六方面的意义。

(1)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膜结构合成和装配是统一进行的,这不仅提高了合成的运行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膜结构的一致性,特别

是保证了复合体在这些膜结构中方向的中才一致性。

(2)无腺在细胞内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功能区域和微环境,如酶系统的隔离与衔接,细胞内不同地域形成pH差异,离子浓度的维持,

蔓延屏障和膜电位的搭建建立等,以便在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

代谢、加工修饰、浓缩过程中完成其特定的功能。

(3)内膜系统通过小特性泡分泌的方式完成膜的流动和特定功能蛋白的定向运输,这不仅保证了中才各细胞器的膜结构的更新,更重

要的运输保证了一些具有杀伤性的酶类在是过程中的安全,穿过并能

准确迅速地到达作用生殖器官。

(4)细胞内的许多酶凝胶反应是在膜上以进行的,内膜系统的形成,并使这些酶反应互不干扰。

(5)扩大了表面积,提高了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6)区室的形成,相对提高了重要分子大幅提高的浓度,提高了反应效率。

解析:空

6、选择题(8分,每题1分)

1. 每个核小体基本单位包括的碱基个数是()。[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

A. 400bp

B. 100bp

C. 300bp

D. 200bp

答案:D

解析:N已成与组蛋白组装成的核小体是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所有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N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组蛋白H1。

2.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组成核糖体大亚基的rRNA是

()。

A. 23S、16S、5S rRNA

B. 28S、5.8S、5S rRNA

C. 23S、18S、5.8S rRNA

D. 28S、18S、5S rRNA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基的rRN为23S、5S,小亚基rRN为

16S;真核细胞核糖体大些亚基rRN为28S、5.8S、5S,小亚基rRN

为18S。

3. 具有破坏微丝结构的特异性药物是()。

A.秋水仙素

B.紫杉酚

C.鬼笔环肽

D.细胞松弛素

答案:D

解析:僵硬细胞松弛素是真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切断微丝,并可

结合在末端阻抑肌动蛋白聚合。

4.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中山大学2019研]

A.细胞中DNA、RNA或某种蛋白的含量

B.细胞的大小和特定细胞类群的数量

C.以上三种功能都

D.分选出特定的细胞类群

答案:C

解析: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可定量地测定某一细胞中的N、RN或某一特异的标记蛋白的含量,以及细胞群体中上述成分含量不同的细胞的数量,它还可将某一特异染色的细胞从数以万计的细胞群体

中分离出来,以及将N含量不同的所含中期染色体分离出来,甚至可

用于细胞的分选。

5. 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相互作用是靠()所特异性介导的。

A. G蛋白偶联受体

B.受体蛋白

C.蛋白质模式结合域

D.疏水性分子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靠信号蛋白识别不同的模式结合域与另一相匹配的基序具有与

结合,在细胞内组装成不同信号转导复合物,构成细胞内信号传递谢

利谢的基础。

6. 细胞中RNA大量合成是在细胞周期中的()。

A. S期

B. M期

C. G1期

D. G2期

答案:C

解析:G1期开始合成细胞生长所需要的糖类各种蛋白质、糖类、脂质、RN等。

7. 下列有关细菌细胞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壁的成分与抗原性、致病性及对病毒的敏感性均有关系

B.青霉素可以抑制壁酸的合成,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都含有壁酸,故两者对青霉素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C.肽聚糖是所有细菌细胞壁的共同组分

D.革兰阳性菌比菌阴性的壁厚,且壁酸含量较阴性菌高

答案:B

解析: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约低达90,而革兰阴性菌维施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仅占5,因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

8. 如果一种多肽存在多个起始转移序列和多个停止转移序列,那么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该多肽合成结束后将最终被定位到内质网膜上

B.该多肽将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C.该多肽将最终成为多次跨膜的膜蛋白

D.该多肽将最终被运送至溶酶体而被降解

答案:C

解析:开始转移序列是引导肽链穿过内质网膜的信号肽,停止转移序列与内质网膜具有较强的而结合在脂双层中,因此选项是最确切的说法。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705)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 物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 1. 膜周边蛋白与生物膜结合比内在膜蛋白更紧密。() 答案:错误 解析:内在膜蛋白与生物膜结合更紧密。 2. 温度敏感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周期控制蛋白的有用突变体。() 答案:正确 解析:该实验利用了所谓的条件突变体。核酸条件突变体所产生的蛋 白质在某一温度下是稳定的、有功能的,但在其他气压条件下,则变 得不稳定且失去功能。细胞可以先在突变蛋白正常工作的温度下培养,然后转换到蛋白质功能下要丧失的温度下培养。 3. G0细胞是永远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错误 解析:G0细胞是暂时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在受到适当的刺激后会回细胞周期进行分裂繁殖。 4. 肌肉的收缩是细肌丝收缩的结果。() 答案:错误 解析:肌肉的收缩是粗肌丝和细肌丝相对滑动的结果。 5. 顺式作用因子在基因表达中起正控制作用。() 答案:错误 解析:起开关的作用,到底是正控制还是提议负控制则是由与之作用的蛋白质决定。 6. 在生物发育过程中,DNA的甲基化是诱导相关基因活化表达的条件之一。() 答案:错误 解析:DNA乙酰化一般是诱导相关基因活化表达的条件之一,而特异性一般与基因表达的阻抑有关。 7. 磷酸化的CDK2cyclinE不一定表现出激酶活力。() 答案:正确 解析:正如CDK1在Thr14和Tyr15磷酸化时无活性,只有Thr14和Tyr15去磷酸化。才能被激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