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周三多第六版重点总结复习课程

管理学周三多第六版重点总结复习课程
管理学周三多第六版重点总结复习课程

一:管理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①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②福莱特----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③比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④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⑤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⑥加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⑦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

●管理的属性:(1)自然属性: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

职能。此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

同而有所改变,这完成是一种客观存在(2)社会属性:实际上就是“为

谁管理”的问题

2、管理的职能有五种:

a.决策(计划):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b.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

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

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c.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认

识和活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d.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e.创新:在其他管理职能创新所取得的效果中表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

3、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指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要观点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进行一场彻底精神革命

●管理制度

科学操作方法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科学、选择、培训、提高工人

定制科学工艺流程

计划与执行分离

6、(1)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提升生产效率,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管理与执行职能分离

(2)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a、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经济人”b、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c、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7、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研究的主要内容:(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2)、管理的一般原则(3)、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8、管理人员遵循的14条原则(法约尔):(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对等(3)纪律(4)统一指挥(职工)(5)统一领导(任务)(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度的集权与分权(9)跳板原则(等级)(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利益

9、管理的五种职能:法约尔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0、管理的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1、对法约尔管理理论的评价:

(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

◆将管理学活动划分为五大职能,对管理学体系的形成打下基础。

◆五大职能和14条原则经过多年证明有效。

◆管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更强。

(2)法约尔理论的局限性

◆把组织看成一种封闭系统

◆管理原则缺乏弹性,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

12、行为科学学派:梅奥的霍桑试验: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发起,并于1927~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试验。它是形成“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它包括:

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照明试验)

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福利试验)

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谈话试验)

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群体试验)

13、人群关系理论内容: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年;

基本观点:(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2)生产率的提高需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和提高工人的士气;(3)注意到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4)一个新型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解决技术经济和处理人际关系两种能力。

●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

14、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a.保健因素: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

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

地位。

b.激励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

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

3)X、Y理论

●X、Y理论

按X理论来看待员工的需要,进行管理就要采取严格的控制、强制方式;按Y理论看待工人的需要,管理者就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工

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更好的实现组

织和个人的目标。

●超Y理论

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4)Z理论

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

15、管理道德:任何组织的管理行为都在文化深层上体现它所秉持的道德观,形成独特的管理道德

社会责任: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权力至上道德观、公平公正道德观、社会契约道德观、推己及人道德观。

16、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人们一步一步地依次通过这些阶段,而不能跨越;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4阶段上。

(二)、个人特征:自我强度:信念强度。一个人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越大;控制中心:内在和外在。

(三)、结构变量:规章、职务说明书、绩效标准等

(四)、组织文化:强组织文化;弱组织文化;亚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损害量大小;好坏判断;损害的可能性;损害的滞后时间;损害或影响的集中程度;受害或受益者与你的心理或社会距离。

17、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挑选高素质的员工;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级;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18、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19、管理环境:内部:组织文化

外部:一般环境

任务环境

二、决策与计划

1、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即利用机会的过程

理解:(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3)决策的母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

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2、决策类型(一)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三)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四)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六)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3、古典决策理论: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4、行为决策理论: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度原则

内容:1)人是有限理性的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直觉上的偏差影响。3)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不可能全部了解4)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5)只追求最满意的结果而不是寻求最佳方案

5、决策的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物质性价值准则和精神性价值准则)(3)、拟定备选方案(大胆假设,精心设计;整体详尽性,相互排斥性)(4)、评估备选方案(综合评价)(5)、作出决定(敢冒风险)(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

6、决策的影响因素:(1.环境:环境的特点、习惯反应模式

(2.过去的决策

(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4伦理

(5.组织文化

(6.时间(紧迫性)

决策有一定的时限性,可将决策分为时间敏感性和知识敏感性两种

7、决策方法: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的方法

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管理者面对面地提出并讨论方案

群体成员直到列出所有的方案后,才进行评价

在提出方案方面具有创造性

2. 德尔菲技术

应用一种书面形式,多专家应用个人观点与经验独立参与的决策

3. 名义小组技术

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性质和了解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活着彼此的意见分歧很大,可采用名义小组法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矩阵:该法是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建立,也称波士顿矩

相对竞争地位决定企业获取现金的速度与能力

业务增长率影响市场占有率和投资机会

步骤

●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经营单位

●计算各个单位的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

●根据其在企业中的资产比例来衡量各个经营单位的相对规

●绘制企业的经营单位组合图

●根据每个经营单位在图中的位置,来确认应选择的活动方向

波士顿矩阵的相关发展策略

◆对于金牛类业务的新投资应限制在必要的水平上,利用现金牛产

生大量的现金,投资于明星业务

◆对于明星业务大量投资,当明星业务的市场饱和和增长率降低

时,最终会转化为金牛类

◆对于幼童业务的决策,其中一些应当出售,另一些可能转化为明

星业务

◆对于瘦狗业务不存在战略问题,应当出售或瞄准机会清理变现

波士顿矩阵的战略意义: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表明:牺牲短期利润以获取市场份额,从而获取长期利润

2.政策指导矩阵

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

1.线性规划

2.量本分析法

8、☆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小中取大法:决策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决策时,对各种方案都按它带来的最低收益考虑,然后比较哪种方案的最低收益最高。{2}、大中取大发:决策者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决策时,对各种方案都按它带来的最高收益考虑,然后比较哪种方案的最高收益最高。{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决策者在选择了某种方案之后,若事后发现客观情况并未按自己预想的发生,会为自己事前的决策而后悔。其步骤为:○1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定义为:后悔值=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

益。○2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3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9、☆风险型决策方法:通常用决策树(树型图)分析方法。

决策树法的步骤:

○1、根据可替换方案的数目和对未来市场状况的了解,绘出决策树图。

○2、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计算各概率分枝的期望值;将各概率分枝的期望值

相加,将数字记在相应的自然状态点上。

○3、考虑各方案的投资,比较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4、剪去期望收益值较小的方案分枝,保留下来的方案即为实施方案。

10、计划的概念

名词:计划是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具体时间内行动的具体安排动词:计划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11、计划于决策的关系?

差异: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形式的选择。计

划是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具体时间内行动的具体安排;联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12、计划的性质:○1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要追求效率。

13、计划的类型:○1、根据计划的期限: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根据制定计划者的层次: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行动计划)○3、根据计划内容:综合计划、部门计划和项目计划;○4、根据计划执行者的约束力:指令(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指向)性计划;○5、西蒙: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14、计划编制的过程:○1、认识机会○2、确定目标○3、拟定前提条件,包括:外部前提条件,如产品市场,环境内部前提条件,如资源,生产能力,组织制度○4、拟订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5、制订主要计划○6、编制支持计划,如子计划;分计划;延伸计划○7、编制预算

15、计划的组织实施:一、目标管理

组织目标: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寻求的最终结果。它是计划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活动的期望成果,是组织使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化,是衡量组织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1目标管理的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得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罚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2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作用(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心得目标管理循环

○3目标管理的优点:(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

好的绩效。(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3)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12、滚动计划法:是保证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正和调整的一种现代计划方法。可以避免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基本做法: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组织内外条件的变化定期加以修改,使计划不断延伸,滚动向前。

评价:(1)计划更加切合实际。(2)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3)增加了计划的弹性。

13、网络计划技术:三个阶段的工作:分解任务;绘制网络图;计算路线路长,找出关键路线。

14、业务流程再造: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实现远景目标

三、组织

1、组织的概念:(1)一般意义的组织。

这是人们进行合作活动的必要条件,泛指各种各样的盈利或非盈利的社会组织(2)管理学意义的组织

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人们进行分工协作的过程及由此组成的一种权责角色结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完整齐全)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识记]管理的含义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管理是一门兼具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 4、在资本主义以前,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领会] 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⑴习惯化的管理方式;⑵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⑶简单的管理机构;⑷人格化的管理权利;⑸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⑴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⑶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 的作用受到限制;⑷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⑴科学管理;⑵分权管理;⑶法制管理;⑷经 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系统化管理;⑵民主化管理;⑶科学化管理;⑷ 法治化管理;⑸以人为本;⑹追求效率。 二、管理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 [领会]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2011年7月论述题) 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征:依据委托权利;平衡多元利益要求。 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特征: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 区别: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1、管理宗旨不同。(1)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2) 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 2、管理主体不同。(1)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 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2)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不同。(1)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 公共权力、委托权力。(2)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

周三多管理学总结

管理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 定义: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的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当今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变化。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大家能否分享组织的知识;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技能(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普拉哈拉得和哈梅尔的核心能力理论 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一项能力可以界定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不是单一的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不是物理性资产;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与竞争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价值;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计划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区别: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

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联系:决策时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任务的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目标管理 定义: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和程序,它是组织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上级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然后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基本思想: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分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特点:目标管理具有目标体系是一种系统管理;实行参与管理是一种民主管理;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自觉管理;注重管理实践是一种成果管理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4)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4)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5)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5) 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6)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6)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6)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7)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9) 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2)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13) 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13) 第二节系统原理 (13) 第三节人本原理 (14) 第四节责任原理 (15) 第五节效益原理 (15)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5) 第一节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15) 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16) 第三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7) 第四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经 (17) 第五节企业的社会责任 (18)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18) 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 (18) 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 (18) 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 (19) 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20) 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 (20) 第六节管理的技术方法 (21) 第六节伦理原理 (21) 第六章决策 (22)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22)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和特点 (22)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23)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24) 第五节决策的方法 (24) 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26)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26)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26) 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 (27)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28) 第一节目标管理 (28) 第二节滚动计划法 (29) 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 (29)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2、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3、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4、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5、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6、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7、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a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b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c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a行政管理思想b生产管理思想c教会管理思想 8、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1)、具有直观性:a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b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2)、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a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b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c包涵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9、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计划方面和成本核算) (2).亚当·斯密: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技巧、节约一个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机械的发明 (3).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5).安德鲁·尤尔:管理教育的先驱者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重点.docx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压榨 缺陷: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他的科学管理所涉及的问

管理学周三多第六版重点总结复习课程

一:管理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①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②福莱特----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③比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④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⑤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⑥加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⑦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 ●管理的属性:(1)自然属性: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 职能。此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 同而有所改变,这完成是一种客观存在(2)社会属性:实际上就是“为 谁管理”的问题 2、管理的职能有五种: a.决策(计划):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b.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 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 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c.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认 识和活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d.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e.创新:在其他管理职能创新所取得的效果中表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 3、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指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要观点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进行一场彻底精神革命 ●管理制度 科学操作方法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概念含义? 答: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管理职能的基本活动中。 这一表述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 2、管理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就是使个人努力与组织的预期目标一致。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决策都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任何组织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也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由于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还有精神需要,因此,社会与人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协调产生重要的影响。 5、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来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6、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7、管理活动即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的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在效果与效率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即“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其他: ⑴管理目的:管理是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 ⑵管理主体:管理者;一种职业;

⑶管理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⑷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 (5)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 2、管理的职能 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最基本智能。 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目标。另外,他们必须制定一个支配和协调它们所负责的资源的计划,从而能够实现工作小组的目标。 组织:计划的执行需要靠他人的合作。组织工作正是源自人类对合作的需要。应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领导;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全体成员的努力,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控制的时效性越强,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高;越是高层的管理者,对控制的时效性的要求就越弱,而控制的综合性越强。控制与信任不完全对立。管理中可能有不信任的控制,但不存在没有控制的信任,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创新: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活动的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不创新就无法维持。成功的关键就是创新。 各项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新的一轮管理循环。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这个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位置,成为推动管理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资料与参考答案、判断题: 0 ) 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1 ) 2、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0 ) 3、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0) 4、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情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效果较好。 1) 5、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0) 6、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0) 7、当重要细节必须被传递时,非语言沟通是最适宜的方式。 0) 8、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1、( 0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 2、( 1 )经验管理学派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 解管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3、(1 )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但它们是动员企业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去创造未来的手段。 4、(1 )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所制定的计划越实际,越能保证得到切实完成。 5、(0 )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6、(1 )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的管理。 7、( 1 )赫茨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 1 )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0 ) 3.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1 ) 4.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经济人”,不是“社会人”。( 0 ) 5.管理效益原理认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0 ) 6.管理原理和管理原则基本没什么区别,可以等同。(0 ) 7.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0 ) 8.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哥顿法属于集体决策方法。( 1 ) 9.运用期望值法进行决策时,期望值大的方案较优。(0 ) 10.经济批量模型中库存费用与订货费用是成反比的。( 1 ) 1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1 ) 12.边际分析法是制订计划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0 ) 13.力求维持最少部门是部门划分的原则之一。( 1 ) 14.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但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 0 ) 1.管理的双重性是指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0 )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0 ) 3.企业文化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 1 ) 4.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源于霍桑实验。( 0 ) 5.管理责任原理认为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0 ) 6.管理原理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因此不用因时、因地、因事而变。( 0 ) 7.按决策所处的层次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0 ) 8.法律方法的缺点是横向沟通困难。(0) 9.运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时,期望值大的方案较优。( 0 ) 10.经济批量模型中库存费用与订货费用相等时,总费用最低。(1 )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管理学要点笔记 周三多 第五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加◆◇符号为重点知识)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2:依存性 3: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 2 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1916年提出 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 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 7:管理就是决策。--1978赫伯特。西蒙 ◆◇管理的概念◆◇ 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 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 d:协调的中心是人

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二:◆◇管理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 为统治阶级服务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职能 卡次◆◇管理者三种技能◆◇ (一)技术技能 (二)人际技能 (三)概念技能 第三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

现代管理学要点2014 天津大学

管理学 1.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答: 普遍性:任何组织都有目标,都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都力求以尽量少的消耗来正确的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利用资源,这都是共同性,都要运用管理,即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这些管理职能或者管理活动才能完成。这些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普遍性。 重要性:管理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可以说,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越明显。先进的管理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构成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没有高水平的管理相配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技术月先进,对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 2.组织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因素答: 一般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治性团体,政府的方针和政策。 法律环境,是指与组织相关的社会法制系统及其运行状态。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 科技环境,包括四个因素社会科技水平,社会科技力量,国家科技体制以及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阶层形成和变动,人口状况,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社会权利结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自然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国际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国以为所有可能对组织发生影响的因素。 任务环境: 顾客,包括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企业的供应商包括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来源单位。竞争者,包括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替代商品生产者。同盟者。其他特殊环境因素,包括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所在社区机构。 3.法约尔对组织管理的贡献 答: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2)商业活动,只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活动,指资金筹措运用和控制 4)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6)管理活动,(五中职能)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原则: 1)分工,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权力与责任,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纪律,组织内所有成员都要通过各方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进行控制。 4)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5)统一领导,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 1、组织及其要素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 要素:成员、目标、活动、资源、环境 2、管理的必要性(6) 管理即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 3、企业特征 商品性、经济性、联合性 4、企业的任务,为完成这些任务要进行哪些活动 任务:满足社会需要、获取利润 活动:资源的筹措、资源的转换、产品销售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6、企业管理的性质和特征 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特征: 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7、企业管理的内容 (1)横向分析 经营管理 生产管理:生产条件、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管理 技术管理 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的管理 (2)纵向分析 计划:研究经营条件、制定经营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分析企业活动及其环境特点,研究并实施组织机构与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领导 控制 8、作为管理方法论基础的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启示 系统基本元素:物质、信息、能量 系统分类: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系统是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启示:企业管理必须有整体、层次观点;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顺道、重人、求和、法治(明法、一法、常法)、守信、预谋 2、工厂制度早期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管理的探索和思考 小詹姆斯·瓦特、马修·巴尔顿 欧文: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 查理·巴贝奇:计算机之父 3、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什么会在美国产生和迅速推广(29、30)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决策 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 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三)领导 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

现代管理学重点汇总

现代管理学重点汇总

现代管理学 7月份题型:单选1′×20;填空 1′×10;名解3′×5;简答5′×5;论述10′×2;案例10′×1。 名词解释: 1、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名,11-7) 2、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4、例外原则: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5、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名,08-7) 6、企业再造:是指企业未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7、“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 8、“蓝海战略”:是新型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即不参与瓜分现有的日趋萎缩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 9、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10、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名,10-7) 11、决策体制:是指由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 12、正式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设立,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机构与职位体系和规章制度的组织。 13、非正式组织: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名,11-7) 14、直线制:是一种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模式由最高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立垂直的领导关系,不设职能机构,形成直线,因此称为直线制。 15、职能制: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首创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是在组织内部除设置层级管理机构外,还按管理职能设若干职能机构。职能机构既协助行政主管工作,又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分别领导下级业务机构。 16、直线职能制:将直线制和职能制融为一体,其特点是行政主管对下级管理机构和职能机构均实行直线式的垂直领导;职能机构是本级行政主管的参谋和助手;上级职能

现代管理学重点简答题(精)

一,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 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二,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三,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集中体现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劳动生产效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五,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 法约尔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通意义的14项原则 六,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 美国学者迈克.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出版《企业再造》 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 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 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 4,制定企业再造方案 5,组织实施和持续改善 七,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波特出版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 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二节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特征 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三节人本原理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四节责任原理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五节效益原理 一:效益的概念 二:效益的评价 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总结

管理学复习总结 一、管理的定义: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3、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 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 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4、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二、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管理学科是边缘学科。科学管理思想的推行,要对员工和雇主进行心理革命。 3、泰罗制的基本内容 A、工作定额。时间和动作研究 B、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甘特 (1)甘特将图形引入管理学,创造出甘特图。 (2)计件奖励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代表人物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林德尔·厄威克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 1、法约尔的贡献 1)出身背景和经历 2)代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3)主要理论观点: (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A、企业的基本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