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基础训练教学大纲复习课程

现代舞基础训练教学大纲复习课程
现代舞基础训练教学大纲复习课程

现代舞基础训练教学

大纲

现代舞基础训练

一、介绍现代舞的概况

现代舞(Contemporary)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现代舞是20世纪产生的,是历史并不长的新艺术品种。现代舞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舞蹈的内容与形式更接近现实社会,更接近百姓生活,它反对古典芭蕾那些清规戒律,主张自由,宣扬人性,破除一切羁绊,不断更新。

现代舞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故称为现代舞。美国现代主义舞蹈家海伦?汤米尼斯概括现代舞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普遍的规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法典。”绝大多数观众(甚至包括职业舞者)认为,“现代舞”是艰深难懂的,更是遥不可及的。因为他们大多并未看过什么标准意义上的“现代舞”,更不知道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

现代舞之所以称为“现代”,是因为它是随着时代更替而变化的。几乎每一个伟大文明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现

代”艺术,它们的内容不落言诠、形式不拘一格,拒绝被传统艺术的观点所束缚,更不愿意被人为的概念所规范。它们的最高宗旨是标新立异、严肃探索、永远追求新观念和新方法。现代舞没有严格的动作规范、统一的审美标准和任何保留的剧目,并且轻视模仿论的作用。它所给予观众的不仅是审美享受,而且是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二)现代舞的产生

19世纪末期,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到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走向。内容与题材也仍旧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围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这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障碍。

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和古代文化,去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掀起了20世纪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这个窈窕淑女自信的光着脚丫、穿着透明绸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她认为古典芭蕾的练会造成人体的畸形发展。她向往原始的纯朴和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所以她被称为“现代舞之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现代舞应运而生了。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形体训练 课程的分类: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72学时(每周2学时,每个学期18周,共2个学期) 考试与考查方式:课程结束后进行随堂考试。平时20%,期末80%。基本教材: (形体训练) 参考书目:(形体训练)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让他们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针对讲解员所必须具备的身姿仪态进行系统的训练,令学员达到行走站立统一规范、亲切自然的姿态标准,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使学员真正的具备专业讲解员所必须的能力。 三、教学的内容、重点及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真真正正的了解、热爱形体训练,认识到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达到应有的标准。强调正确的体态位置,矫正错误的体态。提高学生的形体美感和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雅气质,陶冶美的情操。

课程以组合的形式进行全体训练、分组练习,个别动作重点练习的环节。新入学的学生应先了解些有关芭蕾形体和礼仪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运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磨合、完成六个方面。动作内容先分解,单一练习,再组合。音乐节奏要慢、稳,以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建立手臂、后背、髋部的稳定。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节把上压腿(前腿、旁腿) 教学内容: 一、压前腿。 二、压旁腿。 教学重点:拉长腿部肌肉线条。 第二节把上双手站姿组合 教学内容: 一、双手扶把基本站姿。 二、一位站姿。 三、 Releve 半脚尖直立。 四、 Releve 胸腰、旁腰。 教学重点:强调直立的体态站姿,加强学生上半身肢体伸展的训练。

动画专业可视化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可视化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241001 课程英文名称:Visualization design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8 实验:40 上机:40 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可视化应用设计是动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可视化软件来实现产品建筑等需要展示物体的分解与介绍动画,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所需进行三维产品的渲染。3d max & Maya软件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软件并且可视化作品需要后期合成软件的辅助,这也是需要综合的运用各种软件与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多媒体协同制作,最终目的达到可以制作各种完整的商用视频短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能深入的了解可视化项目的制作流程与服务对象。 2.具备拟写可视化设计项目文案能力,具备把握项目规律的能力。 3.掌握后期合成能力能对已经分解的产品模型进行标注等操作。 4.能对商业项目有自己的见解能归纳出符合此类项目的风格。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三维软件所应用的可视化领域包括军事、科技、医疗、地产、产品、教育等方面可视化应用的理论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可视化表现手法,能使用多种软件与制作技巧来完成可视化产品短片的制作。 3.基本技能:掌握三维模型搭建能力,掌握材质动态表现能力,掌握综合的后期合成技术,掌握背景音乐的拟合技术。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重点对基本知识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努力创新制作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可视化作品。 2.教学手段: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中采用三维群集渲染技术、摄影棚现场创作及户外航拍指导等先进教学手段,做好实践课的辅导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可视化应用设计:要求构思新颖、表现具有视觉冲击力,能精确的表现客户意图。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需要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设计色彩、动画软件基础、三维形态设计商业摄影以及影视后期技术等专业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每个相关技术种类都安排习题,使学生通过习题作业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后作业主要是解决授课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教师对作业中的重点和难点要特殊强调。学生必须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课堂安排作业讲评。授课与讲评出勤情况占课程成绩的20%。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147学时) 课程名称:《动画基础》 英文名称:The Animation Foundation 课程编号: 学分:3学分 学时:147学时 课程安排:二年级上学期 课程性质:动漫设计基础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 动画技法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法。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画设计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动画课程有别于漫画及美术课程、美术及漫画研究的是单幅艺术创作效果,而动画研究的是多幅连接画面产生的视觉停留效果。由于学生入学前对绘画的掌握较充分,对动画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在动画技法教学中,通过对动画原理的阐述和对动画制作技巧的讲解,注重技法与创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力求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动画技法及动画制作的基本规律。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迪生线拍、PEGS软件 动画部分 1 > 动画与动画工具 2、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 3、中I'll]画 4、动画(人物转头、转身) 5、曲线运动

6、循环动作

7各类动体运动规律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1、动画与动画工具(4学时)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画制作原理及制作流程。掌握什么是动画工具,如何正确使用,以及动画绘制半中的一般常识。 内容:①什么是动画;什么是原画;动画与原画的关系;制作流程的介绍;动画的主要任务;原画的标示;动画的标示;中间画的标示。 内容:②铅笔;动画纸;秒表;摄影表;规格框;定位尺。 2、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3学时) 目的:让学生了解线条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重要性,以及如何训练。 内容:①线条的徒手训练(直线、弧线、圆线),线条的衔接训练。 %1形象复描(拷贝)训练 线条要求:准、挺、匀、活。 3、中间画(7学时) 目的:让学生掌握中间画的基本技法。 内容:(1)中间画 %1等分中间画(1/2中间画)②不等分中间画(1/3中间画)③有加、减速中间画(2)对位法①直接法②一次对位和多次对位法 4、动画(人物转头、转身)(共21学时) 目的:让学生掌握“动画”与“中间画”的区别,再此基础上,除了掌握中间画的基本技巧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艺术造型能力。熟练地掌握过程动作的形态、结构、透视变化及运动规律技巧。 内容:①动画与中间画的区别 %1过程动作的透视变化 %1动作规律 %1人物头部形象转面(现实人物与卡通人物)(14学时) %1人物上半身转体(7学时) 5、曲线运动(共21学时)

《三维动画技法—角色建模》教学大纲(08-09)

《三维动画技法—角色建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三维动画技法—角色建模/ 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 Techniques –Role Modeling 二、课程代码 162Y036 三、课程类别 专业课 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专业必修 五、学时/学分 64/ 4(64h上机) 六、先修课程 素描基础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卡通漫画技法 七、适用专业 动画专业 八、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目的: 学习三维建模软件使用流程和制作三维模型的方法,通过学习主流三维软件让学生达到三维动画模型的熟练程度和技巧。从而也为后面开设的相关课程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三维动画软件MAYA进行角色模型制作灵活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作。 基本任务与要求: 掌握MAYA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及设计要点,以动画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

运用MAYA动画设计软件来进行准确、恰当的动画设计表达。 第一章 MAYA的简介(8学时)了解:MAYA软件概况 理解:MAYA与3DSmax的区别 掌握:MAYA运用领域 重点内容:MAYA与 3dmax的区别 教学难点:MAYA在业界的地位与运用领域 第一节MAYA软件概况 知识点:MAYA运用领域 第二节MAYA与3dsmax的区别 知识点:MAYA与 3dsmax的区别 第二章 MAYA的基础入门与基础流程(8学时)了解:MAYA的界面 理解:MAYA的绘制原理 掌握:MAYA的绘制流程 重点内容:MAYA的界面有何特点 教学难点:MAYA的核心 第一节MAYA的界面 知识点:MAYA的界面有何特点 第二节MAYA的绘制原理 知识点:MAYA的绘制流程 第三章卡通人物实例制作(16学时)了解:MAYA卡通人物的结构分析 理解:MAYA制作卡通人物的模型 掌握:MAYA雕刻卡通人物的模型制作,卡通人物的表皮细节效果重点内容:制作卡通人物的模型 教学难点:制作卡通人物模型的表皮细节效果 第一节MAYA卡通人物的结构分析 知识点:MAYA制作卡通人物的模型 第二节MAYA雕刻卡通人物的模型制作,卡通人物的表皮细节效果知识点:制作卡通人物的模型 第四章人物头部实例制作(16学时)了解:MAYA人物头部的结构分析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 适用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学时数:28 1.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通过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等不同阶段训练,使学生形成正常优美的体态,身体柔软、协调、匀称,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 2.课程内容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并了解舞蹈语言的内容和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的步法和手势,有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实践训练,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形象和体态。课程内容如下: 课题一舞蹈语言内容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舞蹈中常用的几种身体的基本方位动作。 课题二手位的训练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手及上肢与身体的几种姿态,是舞蹈训练的基础。 课题三柔韧性练习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腿、腰、上肢的柔韧性动作,以腿部柔韧为主。 课题四协调性练习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手、腿、身体的几种组合,使身体更加协调。 课题五灵巧性练习 本章重点:主要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灵活配合性。 课题六整体组合 本章重点:以前面内容为基础,组合动作训练使学生更协调灵活。

课题七特殊体型训练方法 本章重点:“O”型腿、驼背、含胸等几种常见的特殊体态。 课题八韵律操 本章重点:学习优美的缓慢节奏的韵律操,使学生身体舒展,体态优美。 课题九健美操 本章重点:通过节奏欢快的健美操学习,让学生更有节奏感,身体更加灵活。 课题十舞蹈 本章重点:通过几种常见民族舞蹈的训练,使学生感受民族舞蹈之美,增强民族亲切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体态优美,气质高雅。 3.学时分配 序号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备注理论教学课内实训 1 舞蹈语言内容 2 2 手位的训练 2 课后练习 3 柔韧性练习 2 课后练习 4 协调性练习 2 课后练习 5 灵巧性练习 2 6 整体组合 2 7 特殊体型训练方法 2 8 韵律操 4 课后练习 9 健美操 4 课后练习 10 舞蹈 4 课后练习 11 测验 2 12 合计28 4.课程与其他课的联系。《形体训练》是专业基础课,和后续的《使用美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从而和其他专业基础课一起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5.考核方式:考查(以测验或报告的方式进行)

《中外动画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动画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门课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56 理论学时56 实践学时0 制订日期制订人审核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优秀动画影片的分析,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勾画出动画电影创作的整体线条。由此学会去分析各种风格的动画片和其创作特点,深入了解动画创作的现状。 主要通过从剧作、人物造型、动画设定、镜头画面、CG技术、动画色彩、动画音乐以及市场营销、衍生品的开发等不同的视角,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为学生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为学生寻求动画艺术上的突破做准备。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动画鉴赏; 2、怎样欣赏动画作品; 3、掌握动画剧本评论书写技巧。 (2)能力目标 1、了解动画艺术鉴赏内涵; 2、提高动画审美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 第1章什么是动画 1.1 动画的定义 1. 已有的动画定义 2. 动画定义的总结 1.2 动画的特性 1. 动画艺术的特性 2. 动画片与非动画片的区别 第2章哪些是动画 2.1 动画的常规分类 1. 动画创作目的分类 2. 动画的造型分类 3. 动画的叙事结构分类 4. 动画的审美主体分类 2.2 类型动画 1. 类型动画分类 2. 类型动画的特征 第3章动画的发展是怎样的 3.1 动画的起源和技术发展 1. 原始意象“动画” 2. 早期“动画” 3. 动画技术发展

3.2 动画的发展阶段 1. 早期传统“动画” 2. 现代动画阶段 3. 新媒体动画阶段 第4章各国动画面貌如何 4.1 欧洲动画的发展 1. 法国动画 2. 德国动画 3. 英国动画 4. 俄罗斯动画 5. 南斯拉夫动画 6. 欧洲动画的特点 4.2 美国动画的发展 1. 美国动画发展的分期 2. 美国主要动画制作公司 3. 美国动画的特点 4.3 日本动画的发展 1. 萌芽时期(1917-1945年) 2. 探索时期(1945-1962年) 3. 全面振兴的阶段(1963-1978年) 4. 黄金时代(1978-1989年) 5. 世纪末的辉煌(1990-2000年) 6. 新世纪的发展(2001年至今) 4.4 中国动画的发展 1. 中国动画的历史 2. 中国动画学派的特点 3. 中国港台动画 第5章动画是怎样创作的 5.1 动画创作者 1. 动画创作者与社会 2. 动画创作者的基本修养 5.2 动画创作方法 1.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 2. 原创与改编 3. 改编的方法 5.3 动画制作流程 1. 传统二维动画片制作流程 2. 三维电脑动画制作流程 【知识拓展1】剪纸动画的制作流程【知识拓展2】黏土动画的制作流程第6章动画作品有哪些构成元素6.1 动画叙事 1. 动画的主题 2. 动画的母题

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专业《MAYA》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三维造型(MAYA)》课程标准 一、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MAYA是是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应用对象是专业的影视广告、角色动画、电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工作灵活,易学易用,制作效率极高,渲染真实感极强,是电影级别的高端制作软件。 本课程以MAYA软件目前在电影特效、影视广告、游戏角色创建等领域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三维建模 用MAYA软件的自身功能,运用多边形、曲面、细分等模式进行各类三维建模,这些模型可以应用于游戏、影视广告。 (2)灯光、材质与渲染 在场景中创建灯光,调整灯光的各种属性,同时将模型赋予合适的材质,渲染出能够应用于影视广告、电影特效中。 (3)动力学动画 用MAYA刚体力学、流体力学、布料等功能模块,结合关键帧动画,可以设计、制作电视广告中的特效。 (4)角色动画 运用MAYA骨骼绑定动画,设计角色的动作。 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该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指选课程之一,学生在掌握了素描、人体结构、动画原理等基本技能和理论后可以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掌握现今流行的三维建模技术和动画制作技术,该课程学习完成后,结合后续课程(影视后期处理相关课程),就可以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影视短片作品。 该课程能够帮助动漫专业的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中的最关键的技能——三维建模技能、或材质灯光技能、或动画设计技能、或渲染技能等。 三、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以社会所需求的职业技能为依据而设定,主要有: (一)能力目标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训练学生的三维建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能力,其能力目标如下: 以社会及用人单位(游戏公司、影视特效公司、各电视台广告部门等)的人才需求制定总体能力目标,并以职业的选择方向为依据,设定该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为四个方向,接受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其中一项(至少)能力即可。 (1)三维建模师 能够用MAYA软件自身的建模功能,结合其它辅助软件(如Zbrush),创建出符合标准需求的、用于游戏、影视广告或短片的三维模型。 (2)材质灯光师 能够应用MAYA软件自身的功能,给三维模型根据场景设计,赋予适合的材质,并配合灯光,完美表达模型的属性。 (3)动画师 应用MAYA的动力学模块,结合关键帧动画,应用骨骼绑定功能,调节各类动画。 (4)渲染师 能够应用MAYA软件的自身渲染功能,渲染出高品质的静帧作品和影视短片。 (二)知识目标 1.了解MAYA在业界的地位及其历史 2.认识MAYA软件在业界的作用(应用领域) 3.了解MAYA软件的功能模块及其作用 4.认识MAYA软件建模方法的类型及其相应的特点 5.认识MAYA软件的功能模块,了解各模块的作用 6.了解通用菜单各项命令的作用与功能 7.了解各功能模块中主要命令的作用与功能 8.理解、掌握一定的光学知识 9.理解、掌握一定的人体结构知识 10.了解一定的动画原理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通过MAYA软件的介绍,特别是在业内的成功应用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对该软件的浓厚学习兴趣,而该软件的广阔应用前景更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形体训练 二、教材:旅游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旅游教育出版社,主编:张 舒哲何霞) 三、课程简介: 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屈的动作,修塑高贵、纤美的身体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形体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芭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2、通过形体对各部分肌肉的静力练习 , 使学生掌握身体不同部位的正确姿势; 3、通过接触不同形式的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在正确完成动作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改变自身的形态习惯,通过规范、科学、严格的训练,训练出良好的体态;

2、使学生掌握肌肉的松紧和松弛能力,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听音乐,养成跟着音乐来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做动作的时注意美感、舒展、感觉,韵律,乐感等方面的协调。 (三)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锻炼学生刻苦、勤奋、团结互助的品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形体运动概述 2、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 3、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 4、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 难点: 1、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 2、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 3、如何理解音乐 4、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六、教学内容 (一)理论知识 1.什么是形体训练。 2.形体训练在美育中的意义。 3.形体训练的特点与作用

《动画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动画基础教程》专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动画基础教程》课程说明 (一)授课教师:邓强 (二)课程名称:动画基础教程 (三)开课对象:动漫专业 (四)课程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是一门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学科,是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及动漫方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的学习了解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相关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动画创作、设计和软件运用能力,提高学习的审美情趣。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动画流派、风格、分类,尤其是日美不同的动画漫画风格。了解制作流程及常用设备的使用,初步掌握文学剧本创作、角色设计、风格设计、分镜头台本和手绘画设计。掌握物体运动规律和常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要求学生能根据剧本要求设计人物、动物、自然环境的动作,会使用图形处理软件将手绘画转成电脑画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会使用动画软件让画面按要求动起来。会使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动画后期处理。 (六)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64学时 分数:4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 1 第一章动画设计概述 2 2 4 2 第二章二维动画设计方法 6 6 16 3 第三章动画原理 6 6 28 4 第四章动作设计与表示 6 6 40 5 第五章动画教学 2 2 44 6 第六章动画作品欣赏8 8 60 7 第七章总复习 2 2 64 合计32 32 64 (七)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八)教学方法 导入法:教师利用实例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环境。 分析法: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分析和研究项目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案例法:以案例驱动知识点的掌握。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提交作品。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动画设计概述

maya动画课程授课计划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课程授课计划(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Maya动画制作 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 教师姓名:王晓阳

授课计划编写要求(封二) 1、本计划应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交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由教务处、教师所在系部和授课教师各执一份。 2、同一门课程(计划学时相同)不论由几位教师给几个不同专业(班级)讲授,都必须使用同一授课计划。 3、“课程名称”要写规范的全称。 4、“课程类型”是指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5、“使用教材(参考书)”要注明教材名称、编者、出版社和版别。 6、“编写说明”应说明制订本计划所依据的教学大纲和各教学环节安排情况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授课计划审批表

编写说明 《Maya动画制作》课程授课计划是遵照校历的安排,根据《中文版Maya2016基础培训教程》和《Maya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本课程全部为上机课,其中分为上机理论课和上机实验课。 上机理论课是由教师在微机室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将教师演示与学生练习无缝对接,从而能够根据练习效果实时调整授课的进度和难度,优化课堂质量,提高效率。上机实验课是学生在学完某章节的全部知识点后,进行实际案例的制作。教师从旁辅助指导,并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关键步骤的演示,帮助学生彻底掌握知识点。 本课程授课计划从各章节知识点的实际难度出发,合理安排各知识点的授课用时,并将理论授课用时、实践练习用时和案例制作用时作出了合理的分配。力求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并融会贯通。并通过练习本专业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让学生所学与将来的工作内容接轨。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形体礼仪》是小学教育本科班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基础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肌群施加合理的负荷,训练学生力量、柔韧、速度、灵敏、耐久等能力及情感认知和节奏感,挖掘身体潜能,激发学生对审美的自觉体认,塑造优美姿态;调整肢体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自如地传情达意,规范礼仪动作,培养优雅的气质和风度;拓展学生思维向度,开发学生情感认知,体验形体张力,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观。 三、课程目标 小学教育师资班是为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培养的高素质小学师资人才,重视与就业接轨的人才培养趋势。本课程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形体的基本技能技巧,理解规范的动作与要领,了解表达和传授形体礼仪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和准确表现作品的能力,改善形体,优美仪态,结合其他形式和途径给予延伸和补充,最大限度的普及相关形体礼仪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出众表现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准确展示正确的形体姿态和审美构成,充分发挥形体礼仪训练的快乐教学,其本色表现为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重人际关系的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环境下愉悦心境,并通过学习、观摩、表演、小组比赛等不同形式来增进技能,增强动作思维训练,从而不知不觉地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和仪态稳定性,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形体礼仪的智能活动过程中,增强为人师表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形体训练体验美感,培养学生动作记忆力及深刻敏锐的感悟力,提高体能素质和文化修养;了解身体的奥妙,激发自身的自豪感,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校园舞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协作友爱的团队精神,坚定开拓创新和努力进取的敬业态度,树立为献身小学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人生理想。

林雪娇-《经典动画片赏析》教学大纲

《经典动画影片赏析》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总课时:32课时(理论教学32课时,实践教学0课时) 课程类别:选修课程 总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本科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经典动画影片赏析》是本科公选课程。 动画片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反映了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动画片能培养和提高儿童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丰富的审美判断力和审美创造力。目前中国动画片市场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过度转型阶段,鱼龙混杂,大量低质、劣质动画片充斥市场,而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影片却是凤毛麟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了解儿童喜欢动画片的原因以及动画片对儿童各方面的积极消极的影响;通过观摩分析中外经典动画片,提高学生的动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将有效的动画资源用于教学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事业打好基础。 教学基本方式:主要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同时加强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动画影片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讲解,并通过课堂动画影片赏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学习动画影片分析,利用其声、光、电等先进技术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大纲的使用说明:由于本课程暂时无任何教材可用,故大纲的制定以自编教材为蓝本;在每章的教学纲要中都标明了课时、讲授要点、重点和难点,在具体授课时可依此为参照;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在实际教学中,可结合实际适当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学的相应内容。 大纲正文 第一章动画片概述课时:4课时(理论教学4课时,实践教学0课时) 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动画。了解当代动画的几种表现类型。掌握动画片的的基本特点。 重点:当代动画的几种表现类型。 难点:动画片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外经典动画片片段欣赏 一、中外经典动画片片段欣赏 二、问卷调查

MAYA基础教学大纲

MAYA基础 课程代码: 2223120401 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 学时/学分: 90/6 先修课程:电脑平面设计课程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MAYA建模在三维动画中是一个最基础的模块,培养学生三维软件制作能力,摆脱二维的思维方式。它已成为电影、电视、游戏以及其他媒体中的一部分,它以动画自由化丰富和复杂的表现而著名。它已成为专业人员在这些中的首选工具之一。掌握MAYA的建模模块,利用相关的功能和命令加上自己的灵感创建出神奇的三维效果。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MAYA建模模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使用MAYA模拟自然界物体模型,理解MAYA 建模的各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自学MAYA的其他功能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的知识体系 知识领域1:MAYA的功能 知识单元1:MAYA界面 知识单元2:MAYA的基本操作

知识单元3:MAYA快捷菜单和热键 知识领域2:Polygon建模技术 知识单元1: Polygon简介及物体的创建与编辑 知识单元2:基础Polygo工具 知识单元3:Polygon扩展工具与常用工具 知识单元4:Polygon机械体建模实例、Polygon生物体建模实例知识领域3:NURBS建模技术 知识单元1:NURBS简介及曲线编辑 知识单元2:NURBS曲面创建 知识单元3:NURBS曲面编辑 知识单元4:NURBS建模应用实例 知识领域4:Subdivision建模技术 知识单元1:细分建模简介及创建 知识单元2:细分原始物体的编辑 知识单元3:细分建模应用实例 (二)课程涵盖的知识单元 知识单元1.1:MAYA界面 参考学时: 知识点 界面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MAYA主界面是由八大模块组成。 2.掌握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用途。 知识单元1.2:MAYA的基本操作 参考学时: 知识点 MAYA基本操作方式 学习目标 1.掌握项目及物体的创建 2.掌握视图操作及对物体的操纵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部分。结合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园舞蹈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有关的教育新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③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幼儿舞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 2、理解幼儿舞的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进行组合训练3—4个。 Ⅲ、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舞的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把杆训练的同时,应介绍地面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

动画专业《动画素描》教学大纲

《动画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教学目的 《动画素描》是针对于动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动画专业素描课程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提高素描、速写熟练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与专业实践技能,为学生后续动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动画素描概述及表现方法 4学时(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2学时) 第一节认识动画素描 第二节动画素描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动画素描的立体空间处理 第四节动画素描的表现方法 本章重点:动画素描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方法 第二章几何体空间运动 16学时(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14学时)第一节几何体空间运动原理与法则 第二节几何体空间运动的透视变化 第三节几何体空间运动的表现方法 第四节几何体空间运动的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几何体的透视变化及空间运动规律 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设计单个几何体的连续动态 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几何体的透视规律及空间结构,运用几何体空间运动规律、主观创意,进行空间运动变化的连续动态设计。要求学生具备理性分析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

本章作业要求: 以一种较复杂几何体为主体形象,设计一组完整的连续动态。要求创意设计要符合运动规律,并能够合理的表现几何体空间运动中的透视、结构及形体角度变化。 [学生课堂实践]:几何穿插体空间运动4开1张 第三章人物头像速写 10学时(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8学时)第一节头部解剖结构 第二节头部几何形体概括 第三节形象特征 第四节人物的表情 第五节人像的夸张与概括表现 理论教学重点:人物头部的造型结构及表现。 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建立人物形象资料库 1、典型的五官特征及典型形象 2、典型的表情特征 3、多角度人物头像速写练习。 4、短时人物头像速写练习 5、对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夸张的表现 要求: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人物头部的造型结构及变化规律,要求对结构形状与结构关系的理解立体而全面。 本章作业要求: 能够主动的用线造型,对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概括的表现。[学生课堂实践]:人物头像速写4开1张 第四章人物全身像速写 16学时(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14学时)第一节人体解剖结构

《Maya材质与渲染》教学大纲

《Maya材质与渲染》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 职业基础课学分数:6学分 学时数:96学时其中:实验/上机/实训学时:48学时 先修课程:PHOTOSHOP 后续课程:三维角色动画 适用专业:影视动画与特效开课单位:艺术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为动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技能课程。 目的和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三维计算机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三维动画软件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并能够制作简单的三维作品。 二、课程建议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讲授实践总学时 1 材质的制定方法和材质编辑器 4 6 10 2 基本材质制定 6 12 18 3 不锈钢,橡胶,水材质制定 6 12 18 4 贴图制作10 8 18 5 渲染器的使用 4 12 16 6 HDR 照明最终汇聚技术烘焙 4 6 10 合计40 56 96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Maya 材质的制定方法(学时:10 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 理论教学(4学时) 1、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材质基础 第二节认识材质编辑面板 第三节认识渲染器 2、教学基本要求 概述maya材质的基本概念从整体上了材质在三维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材质的基本概念难点:材质的表现力讲解

4、思考与练习 实践教学(6学时) 1、实验内容 卡通玩具上色练习 2、实验要求 完成自定义界面的设置和还原,练习视图窗口的切换 3、主要设备、耗材 计算机机房 (二)基本材质制定(18学时,其中理论6学时,实践12学时) 理论教学(8学时) 1、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创建金属材质制作 第二节玻璃材质的制作 第三节陶瓷材质的制作 2、教学基本要求 知道材质的概念,了解创建金属等材质的方法,理解材质调节操作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属材质的基本特点把握难点:环境球贴图方式制作反光4、思考与练习实践教学(12学时) 1、实验内容 金属文字练习 2、实验要求 制作金属质感的文字。 3、主要设备、耗材 计算机机房 (三)不锈钢,橡胶,水的材质制作(18学时,其中理论6学时,实践12学时) 理论教学(8学时) 1、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讲解不锈钢材质制作的方法 第二节讲解橡胶材质的制作方法 第三节讲解水的制作 2、教学基本要求 知道高反光材质的制作,了解创建调节物体质感的方法,理解完整的材质调节操作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反光物体的处理 4、思考与练习 实践教学(16学时) 1、实验内容

形体训练教学计划

《形体训练》教学计划 一、课程简介 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曲的动作,塑造高贵纤美的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形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形体运动概述 2 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 3 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 4 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 难点: 1 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

2 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 3 如何理解音乐 4 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四教学设想及措施 课的内容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课次的安排,动作数量运动量的大小等,应符合大多数练习者的水平,选择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使她们能接受,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每次课的基本要求,学用一致,因人而异。一般要着重从改变和纠正生活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身体姿势和习惯动作以及减肥入手,针对自己的身体不足部分,有选择的进行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练习,使体形趋于健、力、美。 动作从易开始,灵活掌握练到实处,以单一练习为主,对身体各个局部予以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使动作准确,以此作为整体练习的坚实基础,与其同时结合柔韧、灵敏、力量等素质练习,以提高身体机能和基本运动能力,不断扩大练习的深度和广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逐步深入,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抓住教材关键,脚踏实地,百练不厌,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不可操之过急,防止拔苗助长,反对粗制滥造,使训练具有系统性、渐进性,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1、为能使学生上好形体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2、从实际出发,抓好教材关键,帮助学生减缓压力,使训练具有系统性、渐进性,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3、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爱好,形成持久的训练习惯。 4、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舞蹈形体的基础动作以及简单套路和科学训练的方法。 5、增强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意识,提高身体机能、改善不良姿态,重视增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的健康水平。 6、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真正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7、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反思,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与积累。

定格动画(教学大纲)

西安翻译学院定格动画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定格动画 课程名称 英文:Design of Animation Shorts 课程编号学时68 所属教研室动画教研室 先修课程速描、水彩、线描造型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短片制作 开课专业动画专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定格动画》是动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是实践性环节教学,是检验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该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定格动画短片设计的基础技法,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创作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定格动画短片设计的学习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动画短片设计的能力。本课程从学生独力创作动画剧本开始,在进行短片风格设定、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原画与中间画设计后,更新学生的动画创作理念;通过运用定格动画短片技术制作短片,来强调其与新技术的巧妙结合,并努力在艺术鉴赏、审美意趣上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在创作的实践中,使学生熟练掌握定格动画创作技法与技巧,培养具有全新艺术理念和扎实创作能力的动画人才。 教学要求: 掌握定格动画短片制作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定格动画短片创作;利用传统的手绘方法或新数字制作技术,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定格动画作品;作业完成后,由任课老师对作业进行评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定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是一种古老的电影摄影术,它是由摄影机逐格地拍摄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来获得被拍摄对象连续运动假象的摄影技术 第二节定格动画的发展历程 1909年《尼古丁公主》 1915年,第一部黏土动画《失落的环节》 1925年《失落的世界》 1931年《第八奇迹》《金刚》等 教学重、难点:原理与应用。 基本要求: 了解定格动画的发展历程;理解定格动画的原理;掌握定格动画应用。 第二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偶形基础知识 偶形的制作品质是逐格动画片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