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远古时代,土地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不得买卖,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协田制,西周后期的井田制。与生产力相适应。“众人”“协田”是殷商时期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孟子曾把这种集体耕作的田称为“井田制”。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同时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级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土地私有,争夺,买卖,家庭个体生产。土地买卖出现。春秋晋国时已有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农耕私有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商品经济发达较早,缺乏独立的性格,有依附性,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西欧古代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自给自足,没有商业往来)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商品经济对于农耕经济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业者的普遍归宿,是最终回到经营土地的老路上去,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结合。这种性格大大削弱了商品经济对于农耕自然经济的腐蚀瓦解作用。但就总的趋势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深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而这种不断进步的商品经济,推动了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更新,对旧的生产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量。正因为如此,到了明清两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变动时期。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手工业:灵巧的工艺品,造船业的发达,冶炼业的久盛不衰,炼丹术,还有四大发明。商业: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

2、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a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有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的互相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B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等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C早熟的发展又使人们迷恋于现有的成就,夜郎自大,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掠夺方式:利用政权直接掠夺,垄断重要商品的交换,严厉的禁海措施,政治上的歧视。

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每当一个新的王朝盛衰解体,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这种王朝更替的变化周期又是与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兴衰周期的大体同步的。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铁器农具和农耕的普遍使用,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奠定了中国农耕技术的基本格局。明中叶以后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也受到严重的挫折。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官吏的双重性格,经济剥削,科技不受重视,政治布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双重性格: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重农抑商观念的知道下,工商业经济所受到的剥削尤为严重。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

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是落后地区拖住了先进地区的后腿,于是,17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拉开了差距。

3、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净超逸,墨家的谨言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的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农耕经济对国民性格的影响:有私德,无公德;保守,缺乏探索精神;重天命,轻人力;专制(集权主义)将“小民”集权起来,没有民主“奴性”。平均主义思想,一方面固然成为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恶性循环。

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上古即设有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夏商周设有国学,乡学;春秋战国,设有私学;西汉,太学,察举制度(优点:扩大选人才的范围,缺点:后期被氏族垄断);魏晋南北朝,儒史玄文四学制,九品中正制(家世品行);隋唐:科举考试制度(自由报名,定期举行,严格考试)学制体系,开成石经,乡试,省试,(吏部考试,尚书省考试)身(外貌)言(语言)书(书法)判(审案);唐宋以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明清。中央地方学校: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制优点:客观公正,普及民众;儒家思想深入社会,成为精神核心;读书尚文传统,促进教育发展,造就大批人才;缺点:重经轻德;束缚思想;追求利禄,学校和社会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西周时不仅设有国学,还有乡学,大学还有小学,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西汉时,中国已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它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东汉出现了“大都授”——集体讲授的教学模式。汉代的学校,是官学与私学并举。东汉时,隶属书写的《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家财,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察举考察贤良方正,注重上层的政务及文学水平;察举孝廉则偏重于德行。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种为国子学,一种为太学。北魏太学亦设五经博士,南朝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四学制”,打破了儒家一统教育的状况。隋唐时期针对九品中正制的流弊,建立的健全的科举考试制度,这促进了唐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也是寒门庶士有了学优从政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政治革新。“生徒法”“贡举法”“科举法”。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总辖各学。国子监具有双重性格,既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唐代时,《周易》《尚书》等十二经以楷书记录,史称“开成石经”。唐宋以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书院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建立“讲会”制度,教学方法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讲解和质疑问难相结合。书院成为批判社会现实社会黑暗腐朽势力的一股力量,如明代无锡的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清末以降,我国学校教育以吸收西学成为第一要务,开始有了近代化的大,中,小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特色:综合观(大教育观);辩证观(对立统一观)德智统一:孔子,董仲舒,道德观念的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才能统一,教学师生间的统一;内在观:强调启发立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上起孔孟老庄,中经佛教禅宗,下迄宋明理学。

综合观:教育放在治国之民的首要地位,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治国安邦的基础的思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辩证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

内在观: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强调人心中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自省,自反,慎独,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求舍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

2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由博返约;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政治结构特点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包括嫡子之制,庙数之制,,分封制度等;专制主义严密,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宗法制的产生:先是原始群居,后是氏族(古代婚姻形式:原始群婚—血缘群婚(兄妹婚)--抢亲婚---族外群婚---对偶婚(母系)----一夫一妻制);出现阶级和国家后,中国保留血缘家庭,而古希腊城邦社会则是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建立以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善,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确立:周公制礼作乐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嫡长子继承制:商朝实行兄终弟及制(亲亲),周王室从成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尊尊)。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分封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封为大夫,小宗;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为大宗,其余庶子为士,小宗。封帮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具体内容:逐层分封;仪式:司空授土,司徒授民;天子与诸侯有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宗庙祭祀制度:强调尊祖敬宗;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由“宗子“主持祭祀仪式;明清前左宗(祖先)右社(土地)。

宗法制度下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这种家天下思想不止统治者有,还深深的影响到广大的民众;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通知一个朝代,但民族家庭财产继承关系,改为诸子均分。封国制度不断:汉代的消番,推恩令,左官律,附溢法都没有把风过干脆去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汉代:豪强地主;魏晋南北朝:豪门与寒门,重视家谱族谱;宋代以后:以祠堂族谱,族亩联系家庭,族长,族规;建国后: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家族观念复兴。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原因: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特点:驾驭过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奴隶社会是宗法奴隶制,是家族的政治化)家国同构的格局,所谓“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对家族“孝”对国家“终”。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A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商时的统治者崇尚祭祀,需通过贞人请示上帝,但他们没有独立人格,要服从统治者的意志;周武王:天子于诸侯之间的关系及时宗法血缘关系,也是君臣关系,这种体制也是一种专制,这种制度持续到8世纪初;新制度就是以郡县制为其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体,从春秋时代起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皇帝为止。B经济基础稳固: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田制,均田制,两税法,一条鞭法,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秦始皇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东汉建立后,把大全完全集中到宫廷,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物的中枢,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魏晋时期,尚书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到唐代定型为六部二十四司(吏,户,礼,兵,刑,工),皆有尚书统领,实际上从东汉中期以后尚书已取代丞相执掌朝政。当尚书省成为像三公九卿那样的外朝官僚机构时,皇帝有从身边提拔亲信,门下省的出现也是皇权强化的例证。尚书省就成了单纯的行政执行机构。D对人身控制严密中国式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秦简中有傅律)连坐法,要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正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注重道德修养,负价值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盲目的排外心理)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正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

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文人学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等等,负价值是是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大一统炎黄子孙,奴性十足“男人女性化”)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在是伦理政治化,“身修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和政治伦理化。“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突出的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原始观念文化:自然崇拜:太阳神天地自然物;生殖祖先崇拜:女性始祖神---男性;图腾崇拜:单一和复合实与虚,龙凤,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

2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西汉司马谈“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汉刘歆“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儒家: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学为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在天道观上:重人轻神;在历史观上:“信而好右”而不排友变通;在社会伦理观上:以仁释礼,又外向内,变为自由追求;在修身治国方面: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道家:以老庄为代表。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提倡“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法家:切于东周事势,代表人物:管仲,子产,商鞅,申不害,李斯,韩非集大成。他们主张强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墨家:鲁国人墨翟,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兼爱非攻尚力节用天志。阴阳家:邹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方式:阴阳消息,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观。

孔墨老庄开创学派,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走向大致确定。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成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西汉《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到了东汉时代,加上《孝经》《论语》,合称“七经”,这就是汉代的官方哲学——“经学”。“今文经”是朝廷为了便于经学传播,下令搜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写为定本,作为传授的依据。由于这些经书系用但是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就有了“今文经”之称。“古文经”诗鲁共王刘余等人通过种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书都用古文写成。概要说来,今文经学的特点诗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古文经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名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含义。今文经讲政治,为当时统治者服务。成为“官学”。

玄学复兴: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宗旨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的思考;主题面貌上于两汉儒学不大相同;兴起背景:经学繁琐,儒学虚伪,社会动乱和政权更迭,自我意识的觉醒。崇本贵无的本体论兴起思辨新风,学术富玄理色彩;越名教而任自然,到自然中体悟道的真实意义,兴起新的美学观;构建理想人格摆脱礼教束缚,追求符合人自然本性的人生或徜徉山水“琴师自乐”如陶渊明。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全唐诗》中48900首中2300多首隋唐的诗。篆书圆劲,草书飞动,行书纵逸,楷书端正(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欧阳询)画圣吴道子改造传统线描技巧,散文:韩愈,柳宗元,他们发起古文运动。

理学建构: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带是理学的建构。朱熹《大学》:正心诚意,实质上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与求,亦及伦理学上的“自律”,有了这一自律,方有诚意—正心—修身。以天理遏制人欲,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为片面的重义轻利的观念,理学通过强调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市民文化的勃兴:两宋市民阶层崛起,中晚唐以来的都市经济发展为基础,《清明上河图》,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广阔的普及性。参军系,“诗人小说”,表现自我的固定游艺场所---瓦舍。

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汉语而又浸润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回人的形成;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力的气候和土壤;欧亚大陆的沟通,也为东方和西方旅行家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由于蒙古的西征,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两代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社会形式的变化相适应,又出现了多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王阳明打破),否认用外在规范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的兴起,金瓶梅,三言二拍,清代出现的《儒林外史》《红楼梦》

古典文化的大总结:《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药学,植物学;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治理黄河的专书;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工学百科全书。

西学东渐及其中断:近代科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证实方法和数学语言,但由于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固以及伦理型文化传统的身后沉重,“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国境,中断。1840年鸦片战争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历史阶段。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局多元走向,隋唐:隆盛时代,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明清:沉暮与开新。

中国古代宗教

1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主要思想渊源: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道教的创立与其历史发展:东汉时期,张陵学与鹤鸣山,之后有张衡,张鲁接替,“三张”所创的道教为“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治病,尊张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东汉时期另外一派叫做“太平道”,信仰黄老道的张角创立。东晋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的丹鼎一系,代表作《抱朴子》,是一本儒道并举之书,南宋时陆修静,陶弘景加入,形成经录系,史称“南天师道”,南北朝时,北魏寇谦之改革“五米道教”,创立“北天师道”,由原来的民间宗教一变而成为官方宗教。唐宋以后道教合流,统称“正一道”,崇拜鬼神,注重符篆,其道士可以结婚;唐宋之际的另一大派系是“全真道”,反对符咒,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进入明清之后,道教日趋衰落。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道教信奉的最高神:三清尊神,也是道的人格化(原始天尊,洪元;灵宝天尊,混元;道德天尊“太初”),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因此长生久视,全性葆真久成为道教的一个基本教义。道教的不同派别有不同的修炼方法。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道教提供了一个出世与入世,成仙与现实享福的两全其美的方案。道教风靡在于重现世,并信奉“羽化登仙,设功名利,禄神,财神,”以满足人们的双重需求。古代科学:华学医学,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对药物学研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提供了三组意象,有关神仙和仙境的,有关鬼魅精怪的,有关道士与法术的,两个主题,生死与爱情《东游记》《搜神记》;对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影响:信灶神,心理调节:有病求医,遇灾求神。

2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尊称。“四谛说”:苦(人生皆苦,一切皆苦)集(弄清出造成痛苦的原因)灭(涅槃,入灭)道(摆脱痛苦的方法)。修行方法: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定(磨练受苦的耐力专注一境)慧(通法事理,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由注重个人解脱发展为强调慈悲普度。到了公元12世纪左右,佛教的中心东移至中国。

佛教的中国化及在中国的发展:佛教在刚传入中国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神不灭”却成为佛教的根本义。

东汉末年形成安译(小乘佛教,使自己脱离苦海,重静坐修持)和支译(大乘佛教,使大众脱离苦海,证现实的虚幻)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概括为三个派别,心无,即色,本无。南北朝的主要代表人物:慧远,梁武帝。隋唐二代使中国佛教的鼎盛期,也是成熟时期,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佛教与中国文化,民俗进一步融合。以心为宗本的禅宗,是最能代表佛教中国化的特征。中国化佛教(禅宗)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先秦的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唐朝中期,破除繁琐,主张不要读经,不礼佛,宣扬“即心即佛,见性即佛”直指人心。创立:渊于五祖洪恩弟子,神秀的北宗,慧能的南宗,后来南宗成为主流。总之禅宗宣扬心就是佛,只要认识本心,即可成佛,在政治上禅宗具有明显的欺骗作用。语言上:极乐世界契机;哲学上:魏晋玄学;艺术: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民俗:节日蜡人节,民俗火葬;文学诗歌:诗风的通俗化,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境界,扩大了小说的题材,形象创造增加了鬼魂。他们表现了佛德“诸法皆空”的世界观和宿命论和轮回报应的人生观,还是佛教观念的虚伪透露的社会丑恶和人生苦难的真实。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文化的特点: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同化力(外域文化中国化)融合力(汉文化吸收各地域各族文化)延续力和凝聚力(文化心理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传统节日的由来。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导致的一种群体价值倾向,包含着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循环论是盛行于农业社会的一种推原思维。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以家庭为细胞的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族关系;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这些处理原则是以“义务”观念为核心的;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中国农业之社会决定了君主集权政体;中国农业社会培育了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民本主义”;民本主义植根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它是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的;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殷周之际,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产生了重要变化,宗法道德观念确立;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理性的一面,儒家和道家给出了道德是从哪里来的的回答;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中国古代文化起源的看法:皇帝,物质和私人化;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所谓经学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敬学文主流:六经五经,东汉七经,唐九经,十一经,十二经,宋十三经。

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天人合一(实质:整体思维---人与自然统一,自然结合精神统一,不探究“物理”不能将世界量化,不能制定出必然的法则。影响:过于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使其太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术数学,易学异常发达,同时由于过于强调人对于自然的融合,而忽视甚至不敢对自然进行利用,阻碍了科技发展;它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将不相及的自然文化归因于人世,一方面产生了软弱心里,另一方面产生了自卑心理,限制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贵尚和中(西周末年的史伯:有不同元素的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他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深讨得的思想家;晏婴丰富了“和”的内涵,孔子继承了重和去同的思想。意义: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食物是多样的统一,主张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的气概,容纳不同意见,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文化价值观方面: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民族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素以礼仪道德平等待人,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价值;在治国之道方面:兼容天下的胸怀,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能顾及多方利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总体上看,先秦两汉儒家的中和理论,是以“中庸”观念为理论基础,以“礼”为标准,以对统一体的保持,对竞争观念和行为的意志为特征的)刚健有为。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 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二、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 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我们将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答案: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 2、下列最能表现文化超地域性的概念有() 答案:“ 地球村” 文化 3、下列对文化“趋同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答案: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 4、以下对文化的特征,理解恰当的有() 答案: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具有多样性 5、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 答案:对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答案:汉疆域 2、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 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描述的是那种体制。() 答案:贵族制 4、下列不属于现代官僚体制的是 答案:民主制 5、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因此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周易》,可能是以古文也就是篆文写成的费直易为底本,流传而来。包括哪两部分() 答案:《易经》本经及《易大传》 2、《周易》中只有一卦的卦辞吉而无凶,利而无害,这一卦是() 答案:谦卦 3、孔子说:“知几其神乎!”(《系辞传》),这里的几是指 ( ) 答案:苗头、兆头 4、《乾》之《文言》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以下选项与此句含义相近的有()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5、《易传》强调“生生之谓易”,以“生”为“易”,从而为冰冷客观的宇宙世界赋予了一种人文德性。() 答案:对 第4章单元测试 1、所谓人文主义,是一种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人文主义相对的主要有两种倾向,它们是() 答案:神文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极端化 《尚书·大禹谟》记载尧向舜传授了修身治国之法,被后人称为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2、 惟精惟一,”,空出的两处是() 答案:道心惟微、允执厥中 3、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我们可以理解为() 答案:道德性是人的天赋本能 4、荀子认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以下选项对“情性”的解释恰当的有()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 8.尚书皋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容和合理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简答题 1. 简述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人及人类群体的心理差异决定了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2.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有哪些。 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体性,研究协调与协和,可为现代智能理论提供启示。 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和人际协调理论对调节工业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⑶中国儒学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引起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 3.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本有的对于他人的关爱。这种对于他人的关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孔子更强调的是内在的自觉追求,它是要通过艰苦的追求才能取得的。作为君子,在任情况下都不能没有仁。仁是全德之德,恭、宽、信、敏、惠、敬、忠、礼、恕、勇、孝、刚、毅、木、纳及爱人等德目与仁相较而言也能说成是对仁的某一方面的限定。仁应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孔子并不轻意以仁许人。仁的本质内涵是给他人与社会带来益处。 4. 简述孔子的礼学。 孔子认为春秋明期礼崩乐坏,礼乐所代表的等级秩序观念已丧失殆尽,社会动荡而不稳定,因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复礼,即复归周礼。仁是礼的基础,但内心之仁外现的行动要以礼来规范,最终并表现为合礼的规范,因此也可以说复礼是仁的目标所在。 5. 简述庄子的相对论。 庄子认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等一切都是相对的.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强弱,知识涵养有大小,立场观点有不同,因此对于同一问题解答方式、应答内容就会有不同。井底之蛙、望洋兴叹都表达了人的认识有限性的思考。与其以人的有限性观察各种存在物,不如尽量舍弃身从道,从道的角度思考问题。 6. 简述《周易》一书的构成。 现行本的《周易》一书,由经与传两部分组成,传为七篇十翼。每卦皆有卦爻辞组成。义理与象数都是周易不可缺少的部分,辞、变、象、占四者皆可成为学易的门径,但四者皆知才能真正懂易。 7. 什么是文化传统? 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一般指“软文化”部分)特征或个性。? 8. 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强为,顺应道而为。道并非不作为,而是无心于作为,无意于作为,而是为而不宰治,为而不居功,为而不图报。无心于万物,无心于为仁,任其自然,顺其自然。而无不为并非目的,它只是顺从道作为的自然而的结果。 9. 中国古代系统论有何特点。 (1)着眼于整体稳定、协调的对立互补,以及有别有序的阴阳交感的矛盾观。(2)着眼于整体的完善和连续的物极必反,生生不息的回圈运动观。如阴阳双方,有别有序。 (3)以应变为目的,以全体用中为要点的实践辩证法。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经修改,以下显示答案均为正确答案) 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3.00分) A.旧石器时代 B.五代十国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D 、 2、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3.00分) A.君民同体关系 B.舟与水 C.上与下的绝对服从 D.征服与被征服 正确答案: A 、 3、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国人举行 B.野人举行 C.定期举行 D.造就国人团结 4、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 (3.00分) A.民本 B.人本 C.家族 D.人道 5、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3.00分) A.郡县 B.羁縻 C.督察 D.州府 6、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 (3.00分)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兼爱 D.君子的事 7、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游说 B.非乐 C.兼爱 D.非攻 8、中国权力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3.00分)

A.小农 B.王权 C.军人 D.商户 9、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3.00分) A.教化论 B.礼乐 C.和平 D.官僚 10、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3.00分) A.征服与被征服 B.平等 C.舟和水的关系 D.军民同体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 11、大蒐礼什么什么时候举行的比较频繁(3.00分) A.耕种 B.祭祀 C.战后 D.战前 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3.00分) A.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 B.是一种集体军事训练 C.是我国戏剧的早期萌芽 D.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正确答案:C 、 13、周代的国人指的是(3.00分) A.周人 B.住在城里的人 C.士阶层 D.贵族阶层 14、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3.00分)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民族制度 D.军事制度 15、周代较早的文献中,小人指的是(3.00分) A.小孩 B.奸诈之人 C.不在位的人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优势 万里长城----------防御心态 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血缘融和史的整体趋势农业居于主导地位,工商业处于补充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钳制与束缚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分封制的出发点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庙祭祀制度的影响:形成“礼乐文化”,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宗庙祭祀制度是为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文化集团:华夏、苗蛮、东夷 殷商文化的特点:游耕文化,甲骨文、尊神重鬼 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的建立、制礼作乐 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居于官学正统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玄学:有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周易》、《庄子》、《老子》是其经典著作。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化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现实意义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玄学促进了魏晋人放任、率真、豁达的理想人格的构建。

2014年10月份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答:①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他们的地理条件,从而展开其文化创造历程;②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③了解文化时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④地理对人文的影响,有许多复杂的中介内容。 2、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答:了解中国文化的基干,必须涉及先秦区域文化的发展。其为: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经融汇,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 3、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答:①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②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故而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4、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答: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因此,产生乡土意识。例如,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是因为苞、姚等人的影响所致。浙东重史学,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所致。徽州尚经术,是因为戴震的影响所致。 5、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答:⑴华北平原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利于舟楫之便和人的交流。⑵东部有泰沂山地,有利于人们的文化创造。⑶该地区历来就是发达的农业区,有利于农业文明的创造与发。⑷该地区在很长时期内人口稠密。 6、统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其表现有哪些?答:①自有人群以来就相互交流;②甲骨文中有“四方”的明确记载;③西周时代“天下”观念就已十分清晰;④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础,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7、简述古代林木滥砍乱伐的重要原因及严重后果。答:林木乱砍乱伐的原因是统治者大兴土木。森林资源的损失,意味着黄河水土流失的加重。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答:中国是稻作农业的故乡,然而稻作农业却起源于长江中下游,而不是原始籼稻资源更加丰富的岭南地区。为什么?专家指出,(1)这是因为岭南籼稻生长四季不缺,那里的原始居民没有改良籼稻品种的必要。倒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籼稻的生长是有季节的,人们必须储备粮食才能过冬,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籼稻才得以改良。(2)这说明,自然条件优越到“不劳而获”的地步,不利于文化的创造。当然,自然条件太恶劣也不利于文化的创造。(3)西方有史学家曾提出自然的“挑战”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也就不难理解了。四、论述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答:①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②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2分)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③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2、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答:区域文化构成的因素:①自然环境:人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文化决定地域人群文化的第一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起,该层次内容所起的作用就越大。②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③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人群形成竞争关系。④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3、试论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答:⑴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共同的活动。⑵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⑶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1、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答:①农业;②制陶;③石器的磨制与钻孔。2、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答:①战争。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皇帝与蚩尤曾经大战而皇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②高级宗教确立。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3、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答:①原始农业出现;②陶器的制造;③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 ④村落的出现及氏族的形成。4、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答:①中国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理想。②中国人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观念和思想法则。③先秦文化作用于后世文化。④稳定的价值观念对后代施以深刻影响。4、简述敬顺吴天的宗教现实功能。答:⑴其现实功能是“敬授民时”⑵其关系农业大事,是皇帝的后代建立宗教凝聚力的根源。⑶其得以聚族是因为该宗教中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因此,五帝时代的历史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5、简述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答: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是承认了异族人的生存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之分封,实 则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制天下的局 面。第三,分封制是一种激发历史创 造力的制度。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民族大融合。答:南朝:中原人群 的南迁以及对南方的的开发过程也正 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北方:十六 国时代许多北方政权的建立者,都深 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北魏与其说是汉 化,还不如说是南朝化。不能将北方 的民族融合简单的视为汉化,融合在 相当程度上也是胡化,隋唐立国思想 的很多方面,须要从其制定者的北方 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够得到准确的 理解。2、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 功能。答:⑴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汉 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思想正 是上升为国家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 两千多年。⑵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 生影响的是文学方面,“诗三百”的影 响。两汉形成了诗词大国的风范。⑶ 经学与王莽新政。王莽新政就是受“尧 舜禅让”影响的结果。但其失败实则 是经学的失败,也是,只重视《周礼》, 而脱离现实的结果。3试述秦汉王朝政 治的新格局。答(1)郡县制的建立。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 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 复。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 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 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 格局由此正式形成。(2)中央集权制。 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最高 权力者称皇帝,表示他的地位与上天 同尊。皇帝之下是所谓的三公,即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3)官员选拔 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 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 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 官员人才的制度。三、1、简述造纸术 发明及传播的历史。答:①造纸术的 发明者相传为东汉时期的蔡伦;②蔡 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纸; ③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 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入中东阿 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2、 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答: ①环境标准,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 饰略有差异;②性别差异,服饰体现 了性别的差异;③体形标志,人体高 矮瘦胖的不同,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 ④年龄标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服 装的颜色、样式等也有所不同。3、简 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①血缘 凝聚力。家族内部的每一个家庭按照 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外 姓移入者为了求得同情和依靠,多与 原社会内部的大姓认干亲,寻求社会 关系网络的保护。②地缘凝聚力。家 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 域,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 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家庭的同一 条血脉。4、.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 管理方式。答:①祖师崇拜,各行各 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②师徒传承, 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在师傅和徒弟 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拜师、出师 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③行业禁 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 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 5、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⑴交通设备的习俗传承。⑵交通 工具的习俗传承。⑶交通行旅行业的 习俗传承。6、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 富观念的文化价值。答:①它促成了 程式的出现;②它发展了市民文化; ③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 城市的信息;同时也把地方或民族文 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它地方。7、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答:第一, 农业岁时历法即根据农耕生产而制定 的历法。第二,它是我国南北农业区 所共同发明,共同遵守的。第三,我 国官时和民时都受到他的影响。统治 阶级把它当做是礼制规范,向天下推 行。第四,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 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你了农业社会的 发展。四、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 义。答:居住方式:居住方式的选择 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居民住房主 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 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 居住建筑格局:多位前院后屋或前园 后屋的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 产。居室外格局:院墙、院门、庭院; 居室内格局:睡处、神位、照明、取 暖和贮藏、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 方。居住建筑仪式:选址仪式、上梁 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仪式、 祭灶仪式、搬迁仪式。2、试述我国历 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 产知识。答:①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提整地出、浇水、种植、施肥、收获 和准备在耕一盘棋的思想。之处关键 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 任何农业经营都不得违反自然规律。 ②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要整体的看 待农作物的栽培,要协调好劳力、农 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选择 雇工,勤俭持家等。③“荒政”思想。 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 识,在中央国策中应该包括“备荒”” 救荒”的内容。④人力胜天说。即调 整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认为人 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 足。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3、试析中 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答:中国古代 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 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古代 建筑的一大特点。在这些人文思观念 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突出等级, 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 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 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组合中建筑物之 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 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 故宫即是如此。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 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 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和室内外的装修, 装修方面。4、试述中医药学的腹脏、 经脉、针灸等学说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答:中医药学的腹脏、经脉、针灸等 学说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有:一、腑脏 学说1、这一学说的核心是“脏象之 说”,即认为五脏六腑长在体内,但其 形象和功能却表现于外。腑脏在中医 学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解剖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传统文化概念。它的 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2、在这 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 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 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 系在一起考察,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器 官与内脏之间的某种联系和根据临床 经验进行辨证施治。它在祖国医学几 千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实证效果。二、 经脉学说1、经脉学说惟见于中国的传 统医学理论,而不见于世界其他国家 的古代医学。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另 一支柱。这一学说把人的生理系统看 做是一个如环无端的循环圈,其中有 人体器官的配属关系,人体与外界的 天人配合关系,人体中的气结、聚、 散与筋肉的关系等,并将其付诸临床 应用。2、这一学说对于中医学的长期 临床实践,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 用。它强调人体的外表、肌肉与内脏 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生理健康与 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为依据, 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整体观念和事物联系发展的观念是 相一致的。三、针灸学说针灸是针刺 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 说直接应用的结果。1、按照针灸学说, 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 即可直接施治,其要点是辩证解决人 体健康中的“阻滞”与“疏通”的矛 盾关系。这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维方法。2、许 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医学可以分为两 大体系,即以神农——草药为脉络的 药物学治疗体系,和以黄帝、伏羲— —针砭为脉络的针灸学治疗体系,便 是从医学史和文化史两方面加以综合 得出的。针灸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文 化的一种创造,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 各地。1、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 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啊?答:①皇帝 总揽天下大权;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 事机构;③严密的人身控制。2、.简述 科举制的历史地位。答:①在科举制 度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制 度,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 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②它在世界 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代西方 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 举制度为基础。3、中国传统礼俗规约 的特点是?答:⑴传统礼俗的等差性。 ⑵传统礼俗的调和性。⑶传统礼俗的 规范性。4、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 文化特色。答:①以儒家伦理学说作 为立法的指导思想;②家族本位的伦 理法占有重要地位;③皇权至上,法 自君出;④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 异罚。5、简述我国宗法制度的特点。 答: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利用 自然血缘关系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又运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 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限制人们 社会关系的发展。简述“家天下”的政 权模式。答: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 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王朝的更迭往 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1)秦 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 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但是他并没有 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他自命为“始 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 位。(2)(《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 世灭亡之后,代之而起的是刘姓的汉 家天下,布衣刘邦一旦成为帝王,就 将天下视为私产,他与臣僚约定,“非 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3)在皇位 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 承制的宗法原则。历史上虽然不乏非 嫡传子孙继承皇位的事例,但他们没 有越出血亲的宗法范围,他们只是对 嫡长子继承制的补充。(4)齐家治国 平天下是传统社会的政治理想,齐家 与治国并称,人们能够将齐家术转换 为治国策,说明家国一体的互通性质。 四、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 会的影响。答:①秦汉时期确立中央 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传袭达 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 的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②秦汉以来,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 办事机构,严密的人身控制,成为中 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显著特点。③ 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与 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给传统 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专制 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与民 众生活几乎很少不收到集权政治的影 响,特别是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 孔不入的政治权利造成了传统文化的 沉闷与单调。2、试述中国古代家训族 规的礼俗教育与规范功能。答:①以 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 的伦理关系;②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 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③以 规劝惩罚的礼俗规条。3、试述中国古 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答:其文化 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 儒家理论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 位。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 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4、 试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答:地位: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 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 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开创性的 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 影响,现在西方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 古代文官制度为蓝本。作用:⑴科举 制度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广到社会的各 个层面,成为国家的精神内核。⑵科 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造 就了大批的文化人才。5、试述中国古 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答:其文化特 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⑴以儒家的 伦理学说作为指导思想,⑵家族本为 的伦理法占有重要的地位。⑶皇权至 上,法自君出。⑷强调等级特权,同 罪异罚。三、1、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 维的特征。答:重整体;②重体悟; ③以经验为基础;④直观思维。2、简 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答:①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 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 行类比。②中国古代类比思想中,有 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 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 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3、简述五帝 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答:该历史时 期的宗教崇拜大体为:①超自然神; ②天神地衹;③祖先神:④商朝力量 愈大,祖先神灵祭祀愈占主要地位。4、 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答:①宋 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 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 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而带着 明显的宗教功能。②理学家们强调与 实行“半日读书,半日坐禅”,“主静, 居敬”,“戒惧、慎独”,也是有宗教意 识、功能的。6、简述中华民 族的理想人格。答:中华民族的理想 人格,主要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代表。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 包括两个理想两个理想人格的追求, 即圣和贤。圣指圣王,贤通常用“君 子”一词表示。7、简述古代关于天人 关系的几种观点。答:⑴“天人合一” 起源于西周,这是天人关系的一种全 面的观点。⑵“天人交胜“由唐代的 刘禹锡提出。⑶”天人之分“由战国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8、简述中国 古代原始宗教的种类。答:早在远古 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 崇拜、鬼魂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崇 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在中国古代 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影响较 大的有上帝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 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9、简述“天 人合一”的含义。答:“天人合一”是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 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是天地生成 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二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的道 德的主要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10、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答:(1) 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中国画不要求 形象逼真,而强调传神达意。(2)以 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 书、印密切配合。四、论试题1、答: 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 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它主要包 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其 家族性特征在每一阶段均突出地表现 出来。从诞生礼仪看,婴儿一出生, 甚至在出生之前就收到父族与母族的 精心呵护,婴儿的教育和培养成为家 族的重要事务;成人礼原本是独立的 人生礼仪,由于传统的社会重视家庭 形式,个人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个 人的资格与能力从属于家庭的需要, 因而成年礼逐渐演变为婚礼的一部 分;婚姻礼仪的各个缓解都要贯穿着 明确的家族原则,婚姻缔结着家族关 系,婚姻延续了家族的香火;而丧葬 礼仪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 服礼制,亲属要依与死者血缘关系的 远近穿着不同的孝服“守制”。2、论 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 及基本特点。答:①中国古代“知行 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修养、道 德实践。②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 的基本特点是并不注重重建构理论体 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 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3、试 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 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答:中国古 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 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大 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 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 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大学教 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明德”,第二是 “亲民”,“泛爱众而亲仁,第三是达 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止于至 善”,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 标。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 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目标 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则,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 用。4、试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 文化的影响。答:在中国哲学中,天 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 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 响。择其主要而言之,这种影响有三 个方面:①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 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②造成 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③ 造成了“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 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 现人格、品德的完善。“天人合一”的 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 面的影响,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 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 过分强调社会和谐与统一;缺乏进取 精神,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脱离实 际;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限制了实 证科学的发展。5、试述商代文化的宗 教特征。⑴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 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 而这些发现,殷商宗教生活有关。事 例:殷人生活几乎无事不占卜,巫师 在商朝政治生活中占有崇高地位等。) ⑵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 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 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 事例:殷人一年中总是不间断的祭祀 祖先神。三、1、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 的内容。答:①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 象的看法,如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 与社会关系的讨论等;②是对语言交 际能力的不断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 追求,对言辞技巧的不断探索等。2、 谚文:古代朝鲜仿照汉字创制的文字, 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 一个方块。3、简述建国后在语言文字 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答:建国以 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文字规范工 作。一是针对方言歧义不变交流的情 况,大力推行普通话;二是针对汉字的 繁难的问题,对文字进行简化运动, 并不断针对语言文字中的新问题进行 及时的规范工作。4、简述科举取士制 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答: 中国科举取士制度,带来语言教学中 重文轻口语的做法,和作文中言文脱 节的严重后果。言文脱节不利于文化 的普及,却利于文化的统治和专治。5、 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答:对汉字 的认识是与中华民族的盛衰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 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对汉字的 多维思考。6、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哪几 项主要内容?答: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汉字教学和识字教学。传统的语言教 学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7、简述 孔子“正名”思想的历史影响。答: 孔子由语言的社会功用而提出的“正 名”问题,使中国对“名”“实”的思 考,并没有像西方人关于词与物的讨 论那样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而是始 终关注语言的政治伦理作用和社会实 践作用。8、简述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 地位。答: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类型 相比,汉语具有自己的特点。(1)按 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 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 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 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 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 与词的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 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 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声调 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 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 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因为多词 同音,所以单凭语音会发生理解的歧 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单凭听到 的语音无法领会语义。9、新中国建立 后,为促进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采 取了哪些措施?答:新中国建立后,政 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以保障各少 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 合法权利,并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 措施保证民族语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比如:(1)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 言调查,并为一些少数民族创制、改 革文字;(2)不断扩大民族自治机关 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3)在 民族地区的学校,凡有本民族通用语 言文字的地方,大都实行双语教学; (4)在中央和各民族地区,广泛建立 民族文字的出版、翻译机构,建立民 族语言广播电台、电视台;(5)大力 培养少数民族语文人才。这些尊重和 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和措施 对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促进各民 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也仍是 今后民族语文工作的方向。四、1、试 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答: ①汉语使用地区的扩大和共同语的存 在,在汉民族共同思想、文化的形成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为各民族的相 互交流融合和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汉字表意 文字的特点,使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 顺利交流,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 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三、1、简述禅宗的传播。答: 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 少林寺创立,后分北、南两宗。后来 南宗成为禅宗正宗。中晚唐时期禅宗 开始流传城外。2、简述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的作用。答:这些美德不仅为过 去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力 量;也会为未来中华民族的腾飞发挥 重要的作用。3、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答: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 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答:①向中 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 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 乐、美术等。②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5、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答: 从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 面的文化变革,最后进入文化变革的 核心——价值观念层面的变革。四、1、 试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答:①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 综合创新”的道路。②“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这 一文化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 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③一部中国 近代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 化的实践,已经雄辩证明,综合创新 之路,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之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