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重点难点分析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重点难点分析

关于第二节的重点难点分析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从时间上讲,商品经济出现在先,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当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出现,必然出现商品市场,但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出现以市场作为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

2、商品经济侧重强调的是经济形态的性质,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而市场经济侧重强调的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或手段,实质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

3、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和方式,市场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当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必然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二)市场的作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1、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与商品交换活动在时间空间范围上是一致的,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因而,价值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2、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来实际的。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引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协调生产与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实质就是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的调节作用。而这一调节作用又是通过价值规律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导致价值规律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来实现的。

隧道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本合同段共有隧道1.5座,分别为ZZ隧道和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ZZ隧道左线长118m;XX隧道左线长3709m,右线长3658m。隧道长度较长,且IV、V级围岩分布较多,并有断层分布,是本合同段的重点控制工程。 5.1 施工方案概述 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采用光面爆破以降低爆破对围岩的扰动,采用中空直眼掏槽以提高进尺和爆破效果。隧道围岩由III~V类围岩构成。V类围岩地段采用CD开挖法,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个别机械开挖不动需爆破的地方,严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的原则,采用微震爆破施工;Ⅳ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开挖法,光面爆破,周边眼间隔装药;III类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钻孔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 5.2 施工工艺流程 隧道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测量放样→洞门刷坡、防护→排水→洞身开挖→通风、排烟→清帮、找顶→初期支护或辅助施工措施→监控量测→出渣→完成初期支护→仰拱→填充→边墙基础→初期支护变形量测稳定→防水层→二次衬砌→附属设施→路面施工→洞内装饰。 5.3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㈠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⑴测量控制网布设 如中标,我单位将进行线路中线和高程复测,确定准确无误后,放出护桩,并编号绘制示意图。为了加快测量速度与精度,拟采用我集团公司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整体布网测量,具体测设方法待中标后编制专项测量方案。

㈡ 洞内控制测量 ⑴洞内计划采用双导线法布设控制测量网,在施工中经常对水准点、控制桩复测,洞内与洞外测量结果闭合,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⑵洞内主控网 ⑶洞内基本网图 ⑷施工测量 洞内施工导线测量和洞内施工测量,均采用激光全站仪、激光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以加快测量进度。自基本控制网点,向洞内布置边长约为50~80m 长的单支导线,控制洞内开挖和衬砌施工。 ㈢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实施二等精密几何水准控制。 5.4 通风、供风、供电及给排水 ⑴ 施工用电 上场后立即和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增设施工专用线路。协商安装变压器。隧道洞口处设配电房,配备250kvA 发电机以备应急使用。洞内施工临时电线路采用橡胶电缆,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不小于2.0m ,并安装三级漏电保护器。 ⑵ 施工降尘 隧洞施工降尘采用水幕降尘和个人带防尘口罩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实施方法按《隧道通风降尘净毒综合治理工法》实施。 ⑶ 施工供水、排水 精密测边

文化产业的特点及作用

文化产业的特点及作用 (一)文化产业的特点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所具有的特征,还具有其特殊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服务性与营利性 文化产业是将人类的智力、知识、精神、艺术等转化为供人们消费、享受的商品,文化产业是以为人们提供无形的商品服务,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文化产业具有服务性。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运转,改善自身的条件,必然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因此文化产业具有营利性。 2.传播性与政策引导性 文化产业最终目的在于将创作出来的文化产品传播出去,送到消费者身边,用以丰富消费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文化产业的传播性也就体现的越明显。同时,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因此,文化产业也成为了政党、国家宣传自己的政策方针,治国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主要通过有关部门对电视台所播放的电视节目,电视剧以及上映的电影的内容的上审核,审核通过的节目通常与国家所强调的政策思想是保持一致的。同时,经过审

核也避免了一些不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内容的传播。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性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3.知识性与创造性 文化产业是通过为人们提供音像、艺术、文字、信息、知识等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定蕴含有文化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文化内容被称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而“创造性”又是文化内容产生的关键,所谓的创造性既是指“创新、原创”。一个成功的文化作品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但是必须要在这之上有所创新,不可重复他人的东西。没有那个人的成功是通过复制他人的作品而获得的。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成功,无论是在15年前还是在15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能吸引观众走向电影院去观看这部电影,因为它取材于真实的海难悲剧,但是经过创作者的改编,把它演绎成了一个催人泪下的凄美爱情故事。如果当时的创作者只是单纯的描写那场海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再次走进电影院去观看! 4.文化产品可复制性 虽然没有谁的成功是通过复制他人的作品而获得的,但是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发展,也在于它的可复制性。这里的复制并非是对前人创作的抄袭,而是对已经创作完成的原创文化进行重新编码,然后制造出具有同样文化内容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复制,文化产品就不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分析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农业产业化基础的急待加强 (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 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农业和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进入90年代,山东实施按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的新思路,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同年4月,山东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及其所辖县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之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的报告。1993年7月18日和8月19日,农民日报》两次刊登了时任山东省农委主任的王渭田同志的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这篇文章是已知全国性报刊上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篇文章(姜奇平,1997)。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更是在全国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和版面介绍了潍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国民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定党在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化转变。” (二)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的现状 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②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原因)和客观必然性;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④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⑤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大家对第二方面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其它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据农业杂志社的综述(农业经济杂志社,1997)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至少有11种观点。本文认为,意见分歧是由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总的说来,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从角度看有人侧重从宏观进行研究,也有人侧重从微观进行研究,而从“产业”这一中观层次,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加以全面研究的却较为少见。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①位置特征: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②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 ③气候特征: 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④水文特征: 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 ⑤人口特征: 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⑥经济特征: 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

中国农村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特征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相当于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却只消费了全国1/3的消费品。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消费市场随之悄然升温,国内外企业早已对这块大“蛋糕”觊觎已久,纷纷踏足或者正准备进入农村市场。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等原因,中国农村消费者与城市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来自城市的营销商若在“决战”农村时一着不慎,则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失败的境地。显然,进入农村市场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因而在进入农村市场之前,必须事先对农村消费者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当代中国农村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企业又应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有针对地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呢? 一、中国农村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总体而言,当代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主要有如下六个特点: 1、消费偏好:以求实消费为主 与城市居民不同,农村居民的收入不高,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1]数据显示,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3:1,而且他们的收入不仅要用于生活消费,还要用于生产投资,因而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高层次的消费,消费仍以追求实用为主,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和耐用性要求比较高,对价格较为敏感,而对产品的品牌、包装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则不是十分的看重,概念性、奢侈性产品在农村基本没有市场。虽然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受到外出打工者带回的新潮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逐渐从实用型向注重时尚和品牌的方向发展,但在短期内,他们以求实消费为主的偏好将不会改变。 2、消费决策:倾向于从众趋同 相对于西方消费者而言,中国人的消费决策受群体影响较大,对于生活在熟人社会的农村居民来说尤其是如此。农村居民的攀比心理相当突出,他们中的多数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来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而是依据他人的消费行为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他们非常注重个人消费在社会关系成员中的反应。具体而言,他们在消费时普遍存在从众趋同的现象,购买商品前喜欢向亲戚、邻居和熟人打听,并且对他们深信不疑。例如,近些年来,手机消费开始在农村兴起,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由2000年的4.3部上升至2009年的115.2部。农村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趋同性和从众心理比较突出,往往由于一定区域内的先购者买了某种品牌、型号和价格的手机,并产生了良好的评价,追随者也会在同一零售商处购买相同或相似的手机,造成在同一区域内的手机消费趋同。这与城市居民手机消费的时尚化和个性化倾向形成鲜明对比——城市居民把手机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延伸,通过手机显示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农村居民在购买手机时表现得相当谨慎,不愿意承担购买新品牌、新型号手机的风险,再者,农村居民社区归属感更强,喜欢通过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来保持群体一致性,而不喜欢标新立异[2]。 3、消费观念:节俭与奢侈并存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提倡量入为出,强调储蓄和积累,这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受低收入水平、未来收支不确定性以及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农村居民平时保持较低的消费水平是一种理性选择。农村居民更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深远,他们的消费观念与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思想大解放的城市居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出节俭的特点,精打细算,舍不得花钱,更不敢超前消费;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如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等,则一改平日的节俭,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尽情消费。从吃到用,从穿到行,大肆采购。更有甚者,不惜举债消费,承受欢乐几天换来背债数年的痛苦。事实上,费孝通先生早就发现,在农村,人们从小就受到节俭的教育,生活很节俭,衣服都是几代人穿,剩饭也从来不倒掉,但在婚丧礼仪场合,他们节俭的思想就消失了[3]。如此两极化的消费特点,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呈现出集中的

道路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第二章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一、工程包含专业较多,合理安排交叉施工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一 本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包含道路、排水、桥梁、隧道、绿化、电气化等专业,种类繁多,专业性强,施工内容多样,需组织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等穿插施工,造成工期紧张,工序合理穿插安排非常重要。 二、工期较紧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二 本工程施工场地地质条件不是很好,周围存在很多池塘,不便于施工,所以在前期准备中,修建临时道路,临时用房,耗费的时间较长,相应的就削减了正式施工的时间,造成工期较紧张。 其次,场地周围道路非主干道,道路易受气候影响,下雨会对道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将对施工材料、机械的运输造成不便,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造成工期较紧张。 三、施工安全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三 本工程主要为明开挖,部分地段开挖深度较深,若围护结构及水平支撑未能达到质量要求,将很容易造成围护结构的变形,位移,边坡失稳,这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四、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难点之四 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桥面外观平整光滑是施工重难点。要合理确定水泥品种、用量、砂率等,确保混凝土的膨胀能补偿收缩。 五、土方开挖、基槽降水是本工程的重难点之五 (一)施工现场基槽降水对本工程能否顺利的进行至关重要,因此,维护结

构施作后,应尽快解决好井点降水问题,使地下水位降低至施工作业中所要求的深度,并在降水过程中监测水位情况,从而随时掌握降水进展情况。 (二)本工程主要为明挖,土方量较大,土方的开挖和调运需进行合理的部署,开挖前应保证足够的钢支撑,以确保安全,开挖过程中要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支撑安装的施工,并且不间断地观测支撑结构的受力状态,土方调运的高峰期,应保证足够的施工机械,及人工量,并提前确定最佳出运路线和堆土场所。

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思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创意产业。许多学者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创意产业,并指出创新性、创意性是最主要动态特征。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必须运用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去创造财富。 2、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兼容性与渗透性。任何产业形态都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如饮食文化、汽车文化、家居文化、企业文化等。随着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性加快,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与拓展空间显现前所未有的放射型状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开放性空间。3、文化产业通过创作文化和开采文化资源和生产文化产品、围绕文化为开展服务,它的核心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进入20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席卷全球,经济与文化加快融合,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竞争重要战略,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各自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面对这种形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005年,中央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个省市,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院团等单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2006年初,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在全面推开,文化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起步晚,我国文化产业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只有全面了解分析全球文化产业形势,找出差距,提出对策,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需求,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有文化的需求,就会有文化产生。原始人在劳动中“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在实物上刻的铭文,都是一种文化。文化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活动的历史沉淀,记录人类的智慧、文明和进步。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传播、

农业产业化定义

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河北省今年实施农业产业化“111”行动计划,即省、市、县三级各抓10个标志性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 1、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 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 [] 3、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并且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它的目的之一是使农民真正得利。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使农民富裕起来。实行农业产业化还会使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流通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龙头”企业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两个市场,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且建设一批主导产品、“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商品基地。农业产业化定义和实现方式

隧道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现场施工方法、办法及其措施

精心整理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本合同段共有隧道 1.5座,分别为ZZ隧道和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ZZ隧道左线长118m;XX隧道左线长3709m,右线长3658m。隧道长度较长,且IV、V级围岩分布较多,并有断层分布,是本合同段的重点控制工程。 5.1施工方案概述 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采用光面爆破以降低爆破对围岩的扰动,采用中 空直眼掏槽以提高进尺和爆破效果。隧道围岩由III~V类围岩构成。V类围岩地段采用CD开挖法,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个别机械开挖不动需爆破的地方,严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 的原则,采用微震爆破施工;Ⅳ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开挖法,光面爆破,周边眼间隔装药;III类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钻孔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 5.2施工工艺流程 隧道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测量放样→洞门刷坡、防护→排水→洞身开挖→通风、排烟→清帮、找顶→初期支护或辅助施工措施→监控量测→出渣→完成初期支护→仰 拱→填充→边墙基础→初期支护变形量测稳定→防水层→二次衬砌→附属设施→路面施工→洞内 装饰。 5.3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㈠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⑴测量控制网布设 如中标,我单位将进行线路中线和高程复测,确定准确无误后,放出护桩,并编号绘制示意图。为了加快测量速度与精度,拟采用我集团公司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整体布网测量,具体测设 方法待中标后编制专项测量方案。 ㈡洞内控制测量 ⑴洞内计划采用双导线法布设控制测量网,在施工中经常对水准点、控制桩复测,洞内与洞外测量结果闭合,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⑵洞内主控网 精密测边距 ⑶洞内基本网图 ⑷施工测量 洞内施工导线测量和洞内施工测量,均采用激光全站仪、激光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以加快测

文化产业概论题库_含答案

文化产业概论 第一章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一、阅读理解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一切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一方面,只有通过符号的创造,人类才能创造文化。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是通过语言符号来建构和传达的,我们情感和对世界人生的感觉,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符号才能够充分地捕捉和表达。另一方面,任何符号,都是一定文化的体现,一切文化,都是符号,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 二、文化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精神要素:文化的精神内容,主要指哲学、艺术、宗教、伦理道德等思想意义层面的内容。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 表达要素:文化的表现形态,是表达特定精神意义的物质形态。 规范要素: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思维规范,如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艺术程式、风俗习惯,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三、文化创意产业 答: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手段、以文化内容创作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特征的产业。 四、内容产业 答:内容产业又叫数字内容产业,指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提供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服务的产业,其范围包括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游戏、动画、影音、数字出版和数字化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五、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答:1、产品的精神性 人类的精神构成了文化产品的基本内核,尽管文化产品也有一定的物质形态,但物质形式只是一定精神文化内容的载体,精神的内容才是文化产品的本质。 2、消费的娱乐性 文化产品的精神性,使人们在文化消费的时候,能得到教育价值、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但对于一般大众文化消费而言,娱乐价值是文化产品价值的主要和基础的价值。人们的喜闻乐见,就成为文化产品的首要要求和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 3、产业的依附性 产业的依附性,是指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文化产业对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政策、制度环境有更大的附属性和依赖性。(1)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2)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政策制度环境。 六、材料分析 如何看待学者明星化的社会现象?(《百家讲坛》和《公开课》) 答:1、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走向大众是有必要的 学者明星化并不一定是一种文化堕落的现象,因为学者所研究的学术是应该被公民大众所共同享有的,因此,应该鼓励学术走向大众,从而发挥学术更多的作用。 2、在鼓励学者、媒体、大众亟需“文化自省” (1)学者关键要做好真正的学问,给公众展现更科学化、立体化的思想与知识谱系,拒绝“学术失身”与“学术泡沫”;(2)大众对于媒介照单全收的心理也需要有所调整,需要提升媒介素养;(3)媒体最关键的是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坚守正确的文化导向,而不是一味地倒向市场与消费。 七、从文化产业的依附性谈如何适应国家政策制度环境 答:1、经营者要多研究国家的政策制度环境,尊重文化市场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 2、国家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条件。 八、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答:1、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从生产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

农业产业化经营答案

农业产业化经营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 1.龙头企业的基本类型是由加工企业做龙头。(×) 2.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应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 3.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应依靠外部市场的一系列一次交易,实现群众经营一体 化。(×) 4.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的表现形态。(√) 5.生产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简要地说,就是“围绕龙头建基地,连片开发扩基 地,突出特色强基地”。(√) 6.按生产基地联结农户的方式对生产基地进行分类的好处在于,能够了解不同 生产基地的产品特性,并根据不同产品的产业链长短,选择适宜的产业化方式。(√) 7.主导产业的运行机制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8.所谓收入弹性,或者叫需求的收入弹性,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 求数量的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总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9.农业产业化是开放型的,是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甚至是跨省市、跨越 国界的。(√) 10.在选择和确立农业产业化项目时,应首先选择那些纵向联系深远,横向联系 广泛的项目。(√) 11.跨省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应由有关省区协调规划。(×) 12.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中心,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 信息等多种要素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13.市场功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范围,取决于市场的性质以及社会生产、流通的 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 14.市场主体是指参加市场活动的有自身经济利益的人或集团,它包括参与市场 活动的全部生产者、经营者。(√) 15.批发市场的投资者与管理者是可以合二为一的。(×) 16.供销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应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脱去 “官办”外衣,还其本来面目。(√) 17.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服务机 构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农业提供各项产中服务。(√) 18.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是指组成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运转的条件和功能。(√) 19.龙头企业带动型适合在市场风险大、技术水平高、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以 及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生产领域实施。(√) 20.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带动型要求农民及其领导有较高的素质,能创造品牌和 名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在纵向一体化方面,最典型的模式是( A )。 A.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B.农民合作社+农户 C.专业市场+农户 D.行业协会+农户 2.最受农民信赖和接受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 B )。

隧道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隧道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本标段主要施工内容为:南北岸岸边通道、河中段明开挖通道、两岸道路、北岸过河桥梁、通道附属机电安装、消防设施、智能交通、绿化景观等内容。对施工内容及工程特点进行分析后,我单位制定出以下工程重难点。 1、现场施工组织 (1)分析 工程围堰体量大超过65万立方,水上作业多,大型船只超过60艘,通道明开挖,土方开挖量超过60万立方;北岸通道为中信住宅小区道路,南岸为东屿岛永久会址,对通行要求严格;河道内管线分部有温泉管线、市政给水管线、煤气管线等各种管线,管线在河道内埋设有漂管、有拉管、顶管等工艺;严重制约着施工组织。 (2)对策措施 1)以项目现场组织管理为中心,设立精干高效、执行有力、高效运转的项目管理部。 2)要储备足够的技术力量,保证施工过程中有可靠的技术支持; 3)人员、设备、机械配备按照正常需要的1.3倍供应,确保24小时连续作业;材料提前进场,保证汛期、台风季节材料供应正常; 4)在金海岸酒店主楼西侧,通道线路附近增加一条6m宽钢便桥,载重量不小于80吨,利用镇道路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材料物资进入施工现场;提高现场的交通纾解功能。 5)北岸通道具备工作面后,及时进行结构施工,结构外侧预留10m宽施工道路,作为河中段施工物料通道。 6)通道采用放坡开挖,增加二级平台,两侧坡面设置两条临时道路进入基坑底部,作为材料运输通道,围堰顶部设置临时道路,增加交通纾解功能;基坑底部结构外侧预留10m道路 7)与交警部门协调,确保道路畅通;施工现场设立调度中心,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确保施工疏解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8)对取土场、弃土场进行优选,做到路面运输距离最小,路面等级最高,通行能力最强; 2、围堰及沙坝施工 (1)分析 围堰体量大,顶面宽度15m,局部坝底宽度约180m,围堰高度最大约10m;每个坝体的用沙量约30万方;采用膜袋围堰工艺,膜袋短期内加工数量大,船只数量多,配合难度大,上游沙坝距离煤气管线只有20m左右,煤气管线在水面以下2.5m左右,施工风险高; (2)对策措施 1)施工船只做好计划,备足施工船只,按需要量1.3倍安排船只设备计划,统一协调指挥; 2)每艘船只取沙位置进行统一协调,取沙点统一排布,保证抽沙船施工有序; 3)泵船排布顺序、施工顺序安排好计划,平面有序,空间占满,时间上连续; 4)河床清淤后及时安排潜水员探摸,工序衔接做到“无缝连接”;土工格栅、土工布、土工膜安装集中人力、船只设备空间占满,快速施工;膜袋施工分为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耙吸船指定位置取沙卸至沙池,砂泵船负责充填沙袋;24小时连续作业; 5)止水钢板桩采用“机械手”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增加工作面,增加打桩机械,缩短施工时间,接头位置安排注浆作业,确保接头质量; 6)注浆止水措施及时跟进,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钢板桩接缝注浆; 7)现状河床水深浅、暗礁多、对船只航行要求高,对于船只航行路线进行引导,采用绞吸船进行航道疏浚,航道疏浚完成进行标示;采用GPS进行航线定位。 8)上游沙坝施工前,将煤气管线进行探摸、定位;在两岸设置警示标志;施工过程中,耙吸船取沙卸至沙池,绞吸船浮管漂至指定位置,进行绞吸充填沙

文化产业概论

文化的特点: 文化的特点: 1、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 2、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 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 。 3、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 我们可以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的表意系统” 。 我们可以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的表意系统” 怎样理解“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怎样理解“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文化是积累的结果,文化积累的时间越长,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强盛,作为交流的平台的 价值就越高。但是 ,其积累的时间按越长,其惰性也越大,需要改变的内容就越多,也越 难以改变。所以,发展文化的主要方式 就是逐渐改良文化之中的惰性内容, “有立有破” , 使其不断发展。 文化,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经济部门中的一个产业群。 文化事业就是要体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要求, 追求文化建设的社会 效益。对文化事业而言,经济效益只是附属的,只是为了保护文化事 业的筹集资金的渠道。 其联系在于, 文化 事业提供了基础的文化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 并以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作为支撑;其区别在于,文化产业 是经济问题,它主要是通过产 品、市场和国际竞争来促进发展的。两者在经营主体、运作方式、资金来源、组织形式上存 在本质的差别。 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 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 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 (主要指营利性公司, 但是也包括国家组织和非营利组 织) 。 把文化的内容进行产业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指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 再生产、供应和传播。 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 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产品的精神性:文化产品的核心是精神性:人们看电视,报纸,小说,消费的并不是物质, 而是其承载的精神 内容——“内容产业” ;意识形态性——主观印记——道德观念、政治思 想、审美情趣等。如《世贸中心》《空军一号》《2012》《拆弹部队》 、 、 、 。 消费的娱乐性: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娱乐:愉悦身心、宣泄情 绪、平衡心理、陶 冶情操。耳目刺激:吸血鬼片;打发时间: 《康熙来了》 ;寻求精神提升:看经典文学。 产业的依附性: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支付能力、技术水平、 设计理念等等。 (阿凡达、 黑客帝国) 其次, 。 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政策制度环境。 (需 宽松自由的制度最大程度发挥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1-

明挖隧道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保证措施

第六节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施工前应熟悉整个设计文件,正确理解设计意图,注意斜交角度、异形段、右线隧道开孔段的布置、各项高程及桩位坐标等重要资料。隧道采用明挖法现浇施工。 一、明挖基坑开挖施工 1、开挖前必须制定可行、可靠的降水方案,保证框架基坑开挖施工作业面无地下水渗入。 2、基坑开挖前应在围护结构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及地表水冲刷围护结构边坡。 3、地道基坑内应设置临时排水沟,确保钢筋及新浇筑混凝土不侵泡于积水中。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保证基坑内不积水。 4、开挖前应探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情况,现状地面以下2.0m范围内,须采用人工开挖。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期间既有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如地道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挖至设计基坑垫层标高以上300mm时,须进行基坑验收。然后采用人工捡平,严禁超挖,捡平合格后及时施工碎石垫层,并尽快灌注垫层混凝土。 6、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大锅底”开挖。 二、主体结构 1、所有结构施工前,必须详细核对相应的结构设计图和各工种、各设备等有关专业设计图,确定是否有预埋件、预留孔,以免遗漏。 2、地道结构各点标高、坡度、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应严格按线路坐标,平、纵、横断面图施工,如有疑问及时提出。 3、框架结构的截面尺寸必须严格控制。 4、主体结构构件受力筋的接头位置除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以外,还须注意各构件的受力方向,正确判定各截面的受拉面,从而选定钢筋连接的最佳位置。 5、所有配筋图中的钢筋长度除标注者外,其余均按实放样,并满足构造要求。 6、钢筋绑扎前应安放具有一定强度的垫块,防止钢筋网挠度过大,保证受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研究(一).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研究(一) 在我国,文化领域长期以来是作为非经济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事业’’而非产业。文化产业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以区分,二者的功能日渐明确,2002年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官方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目前,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迅猛发展,不仅成为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而且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随着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日渐重要,已经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美国不仅以高科技产业称雄于世界,也是世界头号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文化传媒产业不仅在政治上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成为主导世界的力量,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和走向,而且在经济上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成为美国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促使各国政府结合本国实际,对文化产业的范围进行界定。我国国家统计局2004年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和《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两个文件,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的活动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可分成三类:1.核心层:包括(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2.外围层:主要包括(1)网络文化服务;(2)文化休闲娱乐服务;(3)其他文化服务,如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3.相关文化服务层:主要包括文化用品、文化设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由于各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文化产业界定。但这些界定虽然简单明了,便于执行,人们却通常无法从这些这种界定从中理解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 学术界首先提出文化产业概念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阿多诺(Theodor Adorno)(1947),他们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首次从批判的立场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此后,有关文化产业的内涵和界定,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学术界之所以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义,主要是因为只有在内涵上对文化产业加以正确说明,对文化产业本质特征上有所认识,才能揭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国内学术界不同学者的看法侧重点有所不同。谢名家认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1.这是从精神生产角度定义文化产业的。而我国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则从现代工业社会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特点,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工业标准生产、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与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开幕式上,江泽民在政治报告中,明确地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传统封闭的农业生产经营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是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地理标志,品牌创建,旗舰店】 二是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四带四片一走廊】 三是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征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新常态下,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将为中 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动力,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 这些年中国农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粮食生产实现了举世无双的十一连增, 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2014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第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望缩小到3:1以内。但是,华丽高产的数据背后埋藏着隐忧。粮食连续丰收的同时进口量也在暴增,2013 年我国粮棉油糖四大产品净进口量相当于8亿多亩耕地播种面积的产出量, 已快赶上中国耕地总量的一半,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产品内外价格倒挂越来越 严重,2014年9月份国内大米、玉米、大豆、棉花价格分别比主要港口到岸税后价每吨高34.2%、58.1%、35.9%、16.9%。其次各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农业生产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物点位 超标率达19.4%,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分别仅为33%、35%和42%,中低产田还占耕地总面积的2/3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低下,集约化、可持 续发展进度缓慢,种种压力日积月累,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4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 农业现代化的五项工作的第一条。会议提出,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 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会议同时表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农业接二连三、 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就是要让三产融合成为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新的增长极。而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和相关

《文化产业》考题—— 答案

《文化产业》考题+答案 一、名词 1、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认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服务的形态出现。‘文化产业’通常被称为‘创造性产业’,但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称谓。在经济学术语里,文化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在技术领域,它被视做‘内容产业’。”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会展、旅游、体育等产业。 2、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是指满足人们文化兴趣和需要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不以商品和货物的形式出现,它是指政府、私人机构和公共机构为人类社会文化实践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支持,包括举行各种演出,组织文化活动,推广文化信息以及文化产品的收藏等。文化服务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有商业目的。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文化、贸易与全球化》。 3、恩格尔系数:食品购买另占总收入的比值。系数越大,经济水平越低。 4、创意产业:那些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潜力,而潜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实现的产业 5、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科学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物和遗址。其特点具有时代性和不可再生性。 6、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200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被各共同体、团体,有时成为个人当作其文化遗产之一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达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和工艺品,文化空间。其特点是时代延续性。 7、当代电影八大制片商:电影产业八大制片商分别是: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米高梅、雷电华、环球、联艺和哥伦比亚。 8、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势。 9、文化经济:是以人的精神生产方式提供可供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二、简答: 1、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 1.“内容为王”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内容产业,它以内容的创造、制作、生产和传播为主要任务。例如, 一种媒体传播形式(比如报纸)的成败关键看传播的内容是否能够抓住读者、影响读者。 2.技术促动技术对于文化产业至关重要,没有技术和载体,就没有文化的“产业化”。技术进步大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产业化又不断刺激技术创新的速度,缩短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的周期。 3.创新是关键文化产业又叫“创意产业”,突出了创造性、创新在其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既是一个技术过程,又是一个商业过程。 4.文化和意识形态敏感性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敏感性。全球化增加了文化产业的敏感度。文化产业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广播电视等产业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例如:澳大利亚传媒大亨只有在取得美国国籍后,才能收购美国的广播电视企业。 2、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从历史、艺术、科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物和遗址。其有连个特点:1、时代性:任何文物只能体现该时代的特点,而不能体现其他时代特点。它是静态的文化。2、不可再生性:任何物质文化遗憾一旦遭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