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浙江自考试卷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答案

2007年10月浙江自考试卷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答案
2007年10月浙江自考试卷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答案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有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__________和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

A.学校教育机构

B.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

C.社会教育机构

D.大众传媒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由四类对象、四个过程、__________和社会大背景等四个要素构成。( )

A.学校环境

B.三种环境

C.两种环境

D.家庭环境

3.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美国,但其主张和方法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属于群婚制家庭,又称为团体婚姻的是( )

A.普那路亚家庭

B.对偶家庭

C.一夫一妻制家庭

D.血缘家庭

5.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呈现出__________的倾向。( )

A.多极化和小型化

B.大型化和核心化

C.核心化和小型化

D.联合化和大型化

6.在家庭关系中被称为家庭中第一关系的是( )

A.亲子关系

B.夫妻关系

C.祖孙关系

D.婆媳关系

7.以下属于家庭的历史的功能的是( )

A.教育功能

B.抚养赡养功能

C.生育功能

D.性生活功能

1

8.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系统思想、学习型组织”管理科学新技术中迁移过来,产生了__________的概念。( )

A.活动性组织

B.优化型组织

C.发展性组织

D.学习型家庭

9.近三十年,世界上发达国家把“推进__________、建立学习社会”作为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新问题的主要途径。( )

A.基础教育

B.终身教育

C.素质教育

D.英才教育

10.“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生存的权利

B.安全的权利

C.受教育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1.《儿童权利公约》是在__________年颁布的。( )

A.1959

B.1969

C.1979

D.1989

12.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 )

A.亲子关系

B.父子关系

C.母子关系

D.亲情关系

13.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的是( )

A.鲍尔特温

B.西蒙兹

C.鲍姆令特

D.施艾弗

14.日本心理学家广泛研究了双亲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双亲如果采取__________的教养方式,儿童就显得幼稚、神经质、依赖性等性格特征。( ) A.拒绝、干涉、支配、独裁、压迫 B.溺爱

C.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宽容

D.忽视型

15.学前儿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安全感需要、交往的需要、被信任的需要、创造的需要、成功的需要等,这些属于孩子的( )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精神需要

D.社会需要

16.学前儿童家长在自然环境中测量孩子自然发生的社会行为的一种方法,称为( )

2

A.投射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

C.移情测验法

D.自然测验法

17.著名的人类学家__________从文化传喻方式的角度研究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影响,提出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概念。( )

A.A·哈尔切夫

B.E·齐格勒

C.M·米德

D.玛格丽特·米勒

18.许多学者提出了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在( )

A.0-3岁

B.2-6岁

C.4-8岁

D.8-17岁

19.孕期甲状腺功能活跃,甲状腺能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故孕妇__________的需要量应增加。

( ) A.碘 B.铁

C.钙

D.锌

20.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牛乳与母乳相比,牛乳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

A.恒温

B.不需消毒

C.造成婴儿便秘

D.含天然抗体

21.产生非期望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父母方面的是( )

A.期望太高

B.身体不舒服

C.不知怎么做是对的行为

D.自暴自弃

22.吉诺特在《父母与子女》一书中,对__________进行了阐述。( )

A.管教策略

B.父母效能训练

C.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D.沟通的策略

23.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是__________的一种。( )

A.幼儿学校教育指导

B.幼儿社会教育指导

C.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D.幼儿教育指导

24.在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家庭教育专业报刊(杂志)中,就有杭州的( )

A.《中华家教》

B.《父母必读》

C.《为了孩子》

D.《家庭教育》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并且指出学校可以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该法颁布于__________年。( )

3

A.1985

B.1986

C.1993

D.199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家庭的纽带是__血缘__________,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因它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判断家庭的又一个重要指标。

2.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__父母教育子女__________。

3.亲子关系是以_____血元和收养_______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

4.《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了无歧视原则、_儿童利益优先原则___________、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和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5.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

6.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_人的社会化___________。

7.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把家庭___体育_________放在第一位。

8.著名个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基本的__信任感__________,发展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9.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有:理智型原则、渐进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

10.家庭教育指导是教育家长学习如何教育子女的教育形式,是教家长如何当孩子的教师的教育,因此带有一种__师范教育__________的性质。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验总结

2.主干家庭——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且每一代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30

3.祖辈家长——比父母亲丈一辈的家长,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4.正面说理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提高他们变比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的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期望行为的方法。

5.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2.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3.简述孩子本身的特点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4

4.简述胎教的内容。

5.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联系实际论述学前儿童家长了解幼儿需求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5分)

一天,一家三口陪老家来的爷爷奶奶外出吃饭。4岁的儿子主动给大人们用勺子盛菜,爸爸妈妈高兴地夸奖孩子:“这么小,就知道体贴大人,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宝宝。”而爷爷奶奶却说:“光顾别人,自己可能就没得吃了。要做个小人精,善待自己,好好享受。”请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的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5

全国自考00408《小学科学教育》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年份:201704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个开放的系统、一种文化的过程,科学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关于自然世界的 A.经验 B.知识 C.本质 D.方法 2.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条件是 A.提出问题 B.课堂讨论 C.教师引导 D.问题导向 3.对光学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光走直线,并爵发现了反射定律的是A.泰勒斯 B.毕达哥拉斯 C,欧几里得 D.阿那克西米尼 4.用实验对小孔成像进行了周密研究,并指出小孔成像规律的是我国古代的实验物理学家赵友钦所著的 A.《草象新书》 B.《正蒙》 C.《周髀算经》 D.《物种起源》 5.最早使科学教育系统化的小学科学课程是 A.实物教学”模式B“自然学习”模式c”进步主义”模式 D.“要素主义”模式6.1 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份报告是 A.《学会生存》 B.《我们共同的未来》 C.《课程与发展》 D.《文化知识》 7.“倾向于排除道德或价值思考,是一种固执的程式化、技术化的思维方式”指的是 A.技术理性 B.经济理性 C.科学理性 D.现代理性 8.将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分为自然现象和生活需要两个类别的是 A.《钦定小学堂章程》 B.《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C.《小学课程标准》(自然) D.《小学高年级自然课程标准》 9.从课程理念层面看,我国在1960_____1977年闷确立的小学科学课程的主旨理念是

2018年10月自考04737C 真题及答案(20190417175937)

2018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C++程序设计试卷 ( 课程代码04737) 本试卷共l0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审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2.设X 和y 均为bool 量,则x&&y 曲为真的条件是 A. 它们均为真 B .其中一个为真 C. 它们均为假 D .其中一个为假 3.拷贝构造函数应该是 A .不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B .带有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C .带有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D .缺省构造函数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 .C++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C. C++ 中函数必须有返回值 D .C++中函数名必须唯一 5.下列虚基类的声明中,正确的是 A .class virtual B :public A B .class B :virtual public A C .class B :public A virtual D .virtual class B :public A 6.下列哪个类型函数不适合声明为内联函数

A .函数体语句较多 B .函数体语句较少 C .函数执行时间较短 D .函数被频繁调用 7. 以下类模板定义正确的为 A .template B .template C .template D .template 8.C++中要实现动态联编,调用虚函数时必须使用 A .基类指针 B .类名 C .派生类指针 D .对象名 9.下列对静态成员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静态成员不属于对象,是类的共享成员 B .静态数据成员要在类外定义和初始化 C .调用静态成员函数时要通过类或对象激活,所以静态成员函数拥有this 指针 D .非静态成员函数也可以操作静态数据成员 10.下列对派生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个派生类可以作为另一个派生类的基类 B .派生类至少有一个基类 C .派生类的成员除了它自己的成员外,还包含了它的基类的成员 D .派生类中继承的基类成员的访问权限到派生类保持不变 11.下列函数原型声明语句中,错误的是 A .int f(void) ; B .void f(hat) ; C .int f(a) ; D .void f(double a) ;12.如果有洒t 型变量a,则定义指向变量 a 的指针P 正确的写法是 A .int P=&a B .int * P= &a C .int &p=*a D .int*P = a 13.假定指针变量P 定义为“int 冰P=flew int(100) ;”,要释放P 所指向盼动态内存,应使用语句 A .delete p ; B .delete* p ; C .delete &p;D.delete[]p ; 14.假定A为一个类,则执行“ A a[3] ,b(3) ;”语句时调用该类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A .3 B.4 C .5 D .9 15.C++中定义标准输入输出的痒为 A .stdio B .math C 。iostream ;D.stdlib 16. 允许用户为类定义一种模式,使碍类中的某些数据成员及某些成员函数的返函值能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对感性材料加以改造以达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性问题是通过() A.创造B.实践 C.观察D.思维 2.可以使贸易双方资金积压减到最少程度,同时大大加快资金周转的现代通信技术是() A.数据变换B.电子支付 C.可视图文系统D.邮政快递 3.等级分制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容要求更广泛,这就要求调整()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D.教学评价 4.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10年的标志是() A.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B.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C.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D.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 5.“培养好奇心、进取心、关心”是下列创造探讨式科学教学哪个阶段的目标?() A.把握问题阶段B.推论阶段 C.设计验证阶段D.解释阶段 6.综合学科和横向学科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 A.方法化特征B.整体化特征 C.社会化特征D.定量化特征 7.现代科学教育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科学实践教育B.科学思维教育 C.科学观察教育D.科学知识教育 8.预计未来100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 A.10%B.20% C.30%D.40% 9.近年来在各国广为推行的STS课程70年代首先出现在() 1

A.英国B.美国 C.法国D.中国 10.现代信息技术中,信息传递的媒介主要是() A.电子B.分子 C.电缆D.光纤 l1.台湾师大欧阳钟仁教授强调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创造性的探讨方式必须先研究() A.课题选择B.提问方式 C.教学策略D.内在动机 12.科学教育的中心应该是问题的() A.发现B.研究 C.解决D.探索 13.泰勒创造性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途径是() A.情境B.结果 C.问题D.过程 14.青少年学习自然科学,认识自然界,毫无疑义,是掌握() A.认识系列B.事实系列 C.技能系列D.科学概念系列 15.计算机内部由集成电路组成的存储器简称() A.硬件B.软件 C.E-mail D.微处理器 16.运用教育测量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表现用数据描述的是()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 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 17.皮亚杰认为,知识在本源上() A.从客体发生B.从主体发生 C.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发生D.既不从客体发生也不从主体发生 18.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 A.功能材料B.复合材料 C.硬性材料D.柔性材料 19.角色扮演的演出环境不需要专门的() A.背景B.服装 C.道具D.舞台 20.观察人员不凭借任何工具,而是用自己的自然器官进行观察,身临其境,这种观察法是() 2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9.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日本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美国与俄国 10.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12.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2020年4月全国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 004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教育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的依据是()。 A. 是否控制观察环境 B.是否借助仪器设备 C.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D.是否有一定结构的内容 2.对应用性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应侧重于评价其()。 A. 学术价值 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 D.理论价值 3.从两个班各随机抽取 5 名学生进行语文测验,测验成绩分别是, A 班: 86、 59、79、 94、80;B 班: 83、 60、 78、80、 90。要想说明他们的平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应采用()。 A.t 检验 B. 平均数单总体Z 检验 C.平均数双总体 Z 检验 D.四格表χ2检验 4.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履盖评价目标,它满足的是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 A. 一致性要求 B.可测性要求 C.有效性要求 D.操作性要求 5.在教育经验总结中,容易被忽视的经验是()。 A. 成功经验 B. 失败经验 C.值得推广的经验 D. 典型经验 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较宽泛的研究范围,这说明它具有()。 A. 单一性 B. 整体性 C.学科性 D. 综合性 7.用教育理论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属于()。 A. 基础研究 B.实验研究 C.应用研究 D.理论研究 8.若教育实验的因变量为思维的敏捷性,那么其检测的最适宜指标是()。 A. 难度 B.强度 C.深度 D.反应速度 9.教育观察法的功能主要在于()。 A. 了解对象的行为表现 B.深入人的内心世界 C.确定因果关系 D.区分无关变量的影响 10.教育理论最基本的单位是()。 A. 教育命题 B.教育事实 C.教育判断 D.教育概念 11.事件取样观察法的观察重点是 () 。 A. 一定时间内事件是否发生 B. 事件发生、发展的线索 C.观察对象的全面行为表现 D.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 1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精粹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斯密和李嘉图是(B)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考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人物,绪论01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成果的升华 D.马克思主义是先天智慧的结晶 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绪论01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 B.数学 C.物理学 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霍曼斯 B.科塞 C.达伦多夫 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奥地利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 B.学会组织 C.社会学课程 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8.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访谈法 B.观察法 C.个案研究 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实地研究 B.问卷调查 C.实验方法 D.统计调查 10.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采借 B.文化互斥 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二级社会化 D.文化反馈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杯斯馆人站面锦营触品试共家具应手和教 A.知识积累 B.社会实践 C.观察学习 D.角色扮演何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金恩带口,密样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洗温 C.自发性合作想要麻满目前顶好会 D.指导性合作=实刻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当来氨年滨病目的意划,发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避 C.社会距离无等 D.公众距离谦难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本基湘五变会练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全国自考00408《小学科学教育》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年份:201504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o 1.与科学知识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适用性的是 A.科学实验 B.科学设备 C.科学方法 D.科学理论 2.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A.创造和生产 B.实践和规律 C.客观事实和规律 D.客观事实和认识 3.科学教育的中心应该是问题的 A.发现 B.研究 C.解决 D.探索 4.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 A.意志结构 B.价值规范结构 C.道德结构 D.观念结构 5.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特别强调和重视 A.选择作用 B.决定作用 C.建构作用 D.中介作用 6.在科学教育中除了要进行精神、法律等广泛的社会教育,还要着重进行 A.思维教育 B.道德教育 C.技术教育 D.人文教育 7.综合理科的具体教学内容的两个维度:范围和强度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孔德 C.加涅 D.布鲁姆 8.STS教育中,组织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是 A.从知识出发 B.从规律出发 C.从概念出发 D.从问题出发 9.自然课知识部分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 A.记忆、认识、实践 B.认知、熟悉、应用 C. 观察、理解、归纳 D.了解、知道、理解 10.提倡发现学习成为逻辑必然是因为布鲁纳要求传授给学生初步的态度和 A.启发的方法 B.观察的方法 C.实验的方法 D.游戏的方法 11.新时期的教育价值观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 A.考勤制度 B.教育评价制度 C.奖惩制度 D.管理制度 12.评价目标要体现方向性和客观性,是因为评价具有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改进功能 D.鉴定功能 13.在期末或期中考试中进行的覆盖面较大的评价是 A.宏观评价 B.微观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外部评价 14.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l0年的标志是 A. 原子熊的释放与利用 B.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C.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 D.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 15.认识过程得以进展,最关键的是提出可以检验的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公关协会成立于 A. 1985 年 B. 1986 年 C. 1987 年 D. 1991 年 2、被称为公关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著作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修辞学 D.高卢战论 3、《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草拟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是 A.1985 年 B.1986 年 C.1987 年 D. 1989 年 4、公关的功利意识指的是 A.形象意识 B.服务意识 C.沟通意识 D.互惠意识 5、横向展览会指的是 A.混合商品展览会 B.室内展览会 C.单一商品展览会 D.露天展览会 6、某银行举办存款突破亿元大关的庆祝活动,该活动属于 A.开幕庆典 B.周年庆典 C.重大成果庆典 D.特殊嘉奖庆典 7、“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提出者是 A.巴勒克拉夫 B.麦克卢汉 C.拉斯韦尔 D.伯尼斯 8、人们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这种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9、许多人竞相效仿某些有影响的特定人物的某种新奇行为而形成的社会风尚被称为 A.流行 B.流言 C.舆论 D.风俗 10、那些能够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为A.策划人B.创意人 C.把关人 D.监督人 11、公关策划全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确定目标 B.设计方案 C.选择方案 D.实施方案 12、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的“随大流”行为是 A.自我评价行为 B.社会逆反行为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科学活动基本要素的是( ) A.探索 B.生产 C.观察 D.组织 2.首先在物理学研究中创造、形成,而后又在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数学方法 3.当代科学发展的特征是方法化、整体化、社会化和( ) A.信息化 B.多样化 C.定性化 D.定量化 4.科学知识的根本特性是逻辑系统性和( ) A.持续发展性 B.广泛联系性 C.客观真理性 D.深奥专业性 5.以1973年重组DAN实验的成功为标志的是科技发展的( ) A.第一个10年 B.第二个10年 C.第三个10年 D.第四个10年 6.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了计算机的( ) A.微处理器 B.软件 C.存储器 D.硬件 7.运用发现法的程序是发现过程的设计和发现过程的( ) A.实施 B.讨论 C.教学 D.评价 8.下列对右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右脑有语言逻辑功能 B.右脑具有可逆性 C.右脑理解隐喻方面的功能比左脑差 D.右脑在创造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9.《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使考试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减弱的一个作用是( ) A.诊断 B.选拔 C.激励 D.审核 第 1 页

10.人们通常把计算机存储器中1024个字节叫做( ) A.1M字节 B.1K字节 C.16M字节 D.1000K字节 11.科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主要是( ) A.商品交换的需要 B.理论研究的需要 C.物质消费的需要 D.物质生产的需要 12.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是( )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 13.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是( ) A.理论 B.认识 C.真理 D.现象 14.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特别强调和重视的作用是( ) A.顺应 B.同化 C.平衡 D.建构 15.在社会生活中,不少人办事情往往迷信人事关系、个人影响、感情因素及社会地位等,他们缺乏的观念是( ) A.遵纪守法 B.公平民主 C.公正公开 D.诚实守信 16.STS教育中第一重要的是( ) A.科学 B.技术 C.社会 D.生活 17.观察者通过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而达到观察目的的方法是( ) A.直接观察 B.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 D.客观对象观察 18.角色扮演的演出环境不需要专门的( ) A.灯光 B.舞台 C.音响 D.服装 19.微观评价也叫( ) A.广义的教育评价 B.狭义的教育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目标参照评价 20.教育评价对整个教育工作起定向指挥作用是因为评价具有( ) A.激励功能 B.改进功能 C.导向功能 D.鉴定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 2 页

2018年10月自考《管理信息系统》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管理信息系统》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系统除了具有层次性、目的性的特性之外,还具备 A.无边界性 B.整体性 C.非相关性 D.静态性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元素包含通信子网和 A.资源子网 B.计算子网 C.传输子网 D.交互子网 3.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个二维表,这个二维表称为 A.关系 B.元组 C.属性 D.主码 4.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中,具有省时、省事优点的方式是 A.独立开发和委托开发 B.委托开发和购买现成软件 C.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 D.合作开发和购买现成软件 5.信息系统项目成本管理包括的过程有成本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以及 A.成本核算 B.系统规划 C.资源计划 D.成本变更 6.在可行性分析的各项工作中,关于项目的支出费用和取得的收益分析属于 A.技术可行性分析 B.管理可行性分析 C.时间可行性分析 D.经济可行性分析 7.数据流程图中,系统以外与系统有关联的人或事物指的是 A.数据流 B.数据处理 C.外部实体

D.数据存储 8.在下列选项中,关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解正确的是 A.精确描述原有业务流程 B.以简洁描述业务流程为目标 C.对原有业务流程翻版或简单描述 D.对现有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 9.数据字典中,用以描述数据的来源或去向的条目是 A.数据流 B.加工处理 C.数据结构 D.数据存储 10.系统分析阶段的最后一步是 A.分析优化 B.系统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新系统逻辑方案的产生 11.系统设计时,要求各模块独立性强,模块内部关系紧密,模块间的相互依赖较少,这属于系统设计的 A.系统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12.根据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系统设计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具有独立性的子系统和模块,其中独立性是指 A.子系统和模块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模块间具有较高的联系性 B.子系统和模块内具有较低的相关性,模块间具有较低的联系性 C.子系统和模块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模块间具有较低的联系性 D.子系统和模块内具有较低的相关性,模块间具有较高的联系性 13.目前我国使用的手机号码为11位,其编码规则为:前3位是网络识别号,第4~7位是地区编码,第8~11位是用户号码。这种代码设计属于 A.顺序码 B.层次码 C.特征码 D.助记码 14.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信息系统的评价除了包括立项评价、结项评价外,还包括 A.计划评价 B.实施评价 C.中期评价 D.运行评价 15.在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体系中,对设备的运行环境,如温度和湿度,采取预防措施的活动,属于 A.物理环境安全控制 B.软件及数据安全控制 C.网络安全控制 D.计算机操作安全控制

2018年10月自考00408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使形而上学代替自然哲学,从而把研究自然的目光转向自身的学派是 A.米利都学派 B.毕达哥拉斯学派 C.希波克拉底学派 D.雅典学派 2.第一次对日食、月食的原因做了理论总结的我国古代典籍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草象新书》 3.发生于近代科学产生前夕的科学史重大事件是 A.几何学的建立 B.《物种起源》的发表 C.牛顿力学的建立 D. 哥自尼日心说的提出 4.20世纪初,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科学的功利性和实用价值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产生的科学课程模式是 A.实物教学 B.自然学习 C.进步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5.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 布鲁纳 C.施瓦布 D.斯金纳 6.以下哪种当代科学教育的特点是在STS(科学、技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基于 对结构化课程弊端的反思而形成的? A.探究学习的兴起 B.科学课程的综合化 C.关注学生科学概念转变 D.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7.强调按照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组织学校课程的是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教师中心课程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 1.认为世界的本源存在于形式和数中的古代西方哲学学派是()。(分数:1.00) A.米利都学派 B.毕达哥拉斯学派√ C.希波克拉底学派 D.雅典学派 解析: 2.指出力是使物体开始运动或加速运动的原因的我国古代典籍是()。(分数:1.00) A.《周髀算经》 B.《墨子》 C.《考工记》 D.《墨经》√ 解析: 3.公认的经典力学的创立者是()。(分数:1.00) A.牛顿√ B.笛卡尔 C.阿奎那 D.波义耳 解析: 4.科学课程真正合法地进入到西方大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是在()。(分数:1.00) A.18 世纪末 B.19 世纪后半叶√ C.20 世纪初 D.20 世纪中期 解析: 5.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来类比人脑的认知过程,用信息的接收、存储和提取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学习理论是()。(分数:1.00)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情境学习理论 解析: 6.倡导使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去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科学结论,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元探究能力的教育家是()。(分数:1.00) A.施瓦布√ B.布鲁纳 C.杜威 D.巴格莱 解析: 7.以下用于指导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中,特别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的是()。(分数:1.00) A.基于哲学视角的依据 B.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依据 C.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依据√ D.基于教育学视角的依据 解析: 8.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学者是()。(分数:1.00) A.米勒 B.泰勒 C.科南特√ D.杜威 解析: 9.儿童在接受学校正规科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源自生活经验的关于自然现象或科学问题的认识,如“电在流过灯泡时被用掉了”,儿童的这些概念被称为()。(分数:1.00) A.跨领域概念 B.科学概念 C.核心概念 D.迷思概念√ 解析: 10.以下国家的科学教育内容中,特别强调人类科学史维度的是()。(分数:1.00) A.美国 B.新加坡 C.日本 D.澳大利亚√

全国自考00408《小学科学教育》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年份:201710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毖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人是自然世界唯一必须劳动的动物”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恩格斯 C.马克思 D.苏格拉底 2.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 A.提出问题 B.问题贯穿 C.反思问题 D.解决问题 3.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根据丈量土地的经验规则,创立了 A.几何学 B.微积分 C.物理学 D.地理学 4.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所著,其中包含了力学和热学方面物理知识的科技著作是 A.《墨经》 B.《考工记》 C.《梦溪笔谈》 D.《九章算术》 5.科学课程合法地真正进入到西方大中小学课程体系的时间大约在 A.19世纪上半叶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下半叶 D.20世纪上半叶 6.在科学课程方面,提出“螺旋式”课程主张的是 A.杜威 B.巴格莱 C.布鲁纳 D.施瓦布 7.从知识论的观点来看,展示了知识问差异的是核心知识的 A.相对性基础 B.相关性基础 C.同一性基础 D.建构性基础 8.在《科学素养:它在美国学校的意义》—文中对科学素养加以阐明的是 A.米勒 B.布兰斯科姆 C.赫德 D.科南特 9.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初步完成的标志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的 A.《K一12科学教育框架(草案)》 B.《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 C.《科学教育标准》 D.《K一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 10.1992年,我国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将沿用40年的“教学计划”更名为 A.教学规划 B.教学设计

2018年10月自考《票据法》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票据法》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票据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57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调整票据关系的法律是 A.票据法 B.物权法 C.合同法 D.支付结算办法 2、引起票据关系的发生和变更的是 A.委托付款协议 B.承兑协议 C.资金关系 D.票据背书 3、基本票据行为是 A.保证 B.背书 C.出票 D.承兑 4、甲与乙订立一份买卖合同,约定3个月后交货同时付款。甲签发了一份3个月后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本例中的买卖关系是票据 A.预约关系 B.原因关系 C.资金关系 D.合法依据 5、属于票据关系的是 A.甲为支付货款开出支票,甲与支票收款人乙的关系 B.甲向乙银行申请签发本票,甲与乙银行的关系 C.甲与银行协议约定银行以贴现或者承兑方式向甲授信,甲与银行的关系 D.汇票最后被背书人甲委托银行代为收款,甲与银行的关系 6、有关票据权利,说法正确的是 A.票据收款人甲委托乙代为收款,乙取得票据权利 B.票据收款人甲将票据背书给乙,乙取得票据权利 C.票据收款人甲将票据质押给乙,乙取得票据权利 D.票据收款人甲将票据交付给乙,乙成为票据权利人 7、—份商业承兑汇票出票日2017年1月10日,出票后3个月到期。如果提示承兑,应当在 A.2017年1月20日前 B.2017年2月10日前 C.2017年4月10日前 D.2019年1月10日前 8、一份银行本票出票日是2017年2月20日,其提示付款期应在 A.2017年3月20日前 B.2017年4月20日前 C.2017年6月20日前 D.2019年2月20日前 9、体现票据行为要式性特征的是 A.票据行为的效力依文义确定 B.票据行为无关公共利益 C.票据行为不附条件 D.票据行为须在票据上作记载 10、关于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权利能力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自考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笔记试题汇编

1.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C】A.教育现象B.教育规律C.教育问题D.教育理论1.2.最早提出论证自然知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模式——“归纳一演绎”程序的是【D】A.弗兰西斯·培根B.罗吉尔·培根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 1.3.在中国,“方法”一词最早的含义是【A】A.度量方形之法B.工具C.手段D.程序 1.4.将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收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撰写报告的方法的分类标准是【C】A.研究问题的性质B.研究的不同目的C.研究过程的阶段D.研究方法上是否定量 1.5.教育科研要追求的目标一是“求真”,二是“求善”,这里的“求善”指的是【B】A.求得完善B.追求改进或改善C.追求认识效果D.培养善良的人 1.6.教育科研的目的是【C】A.求真B.求善C.求真与求善并重D.发现新方法 1.7.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四大领域的分类标准是【A】A.研究问题的性质B.研究的不同目的C.研究的阶段D.研究方法上是否定量 1.8.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方法的分类标准是【B】A.研究问题的性质B.研究的不同目的C.研究的阶段D.研究方法上是否定量 1.9.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受试者权利和审慎解释研究成果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A】A.伦理原则B.科学原则C.操作原则D.客观原则 2.1.由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并组织申报、审批、检查和验收的研究项目,称为【A】A.纵向课题B.横向课题C.自选课题D.国家课题 2.2.从医学理论中得到启发,开展教育病理学研究,这是【C】策略的运用。A.怀疑B.变换思考角度C.类比与移植D.探究与体察 10.9.对某市一所小学的一组儿童作了简单的、描述性的自我概念研究,这个题目应是【D】A.自我概念研究B.儿童的自我概念研究C.某市儿童的自我概念研究D.一组某市儿童的自我概念研究 10.10.研究报告摘要部分的一般字数限定是【A】A.100~300;B.300~500;C.500~1000;D.100~500 10.11.一般来说,一篇论文的关键词以【A】个为宜。A.3~5;B.3~8;C.5~10;

10月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2)

2011年10月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 2011年10月(全国)小学科学教育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A.健康领域B.社会领域 C.科学领域D.操作领域 2.英国小学综合理科教育重视儿童的天生的好奇心、所处环境、生活经验及 A.特长B.兴趣 C.智力D.理解力 3.使每个公民对自然科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知道自然科学不是万能的课程是 A.STS课程B.自然课程 C.社会学课程D.综合理科 4.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是 A.生物技术B.航天技术 C.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卫星遥感技术 5.目标为“培养好奇心、进取心、关心”的创造探讨式科学教学的阶段是

A.把握问题B.推论 C.设计验证D.解释 6.教育评价的科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评价理念的提升B.评价内容的更新 C.评价方法的进展D.评价对象的选择 7.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因而科学的生命就在于 A.改造B.创新 C.实践D.验证 8.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一个逼真的环境中去 A.检验知识B.认识自我 C.体验感情D.学习交往 9.“以某一集团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指的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 C.宏观评价D.微观评价 10.美国医学生理学家佩斯里博士创立的理论是 A.大脑开发理论B.全脑开发理论 C.右脑开发理论D.左脑开发理论 11.在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情

【真题】全国2018年10月自考小学科学教育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小学科学教育考试真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使形而上学代替自然哲学,从而把研究自然的目光转向自身的学派是A.米利都学派B.毕达哥拉斯学派 C.希波克拉底学派D.雅典学派 2.第一次对日食、月食的原因做了理论总结的我国古代典籍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D.《草象新书》 3.发生于近代科学产生前夕的科学史重大事件是 A.几何学的建立B.《物种起源》的发表 C.牛顿力学的建立D.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4.20世纪初,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科学的功利性和实用价值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产生的科学课程模式是 A.实物教学B.自然学习 C.进步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 5.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布鲁纳 C.施瓦布D.斯金纳

6.以下哪种当代科学教育的特点是在STS(科学、技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基于对结构化课程弊端的反思而形成的? A.探究学习的兴起B.科学课程的综合化 C.关注学生科学概念转变D.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7.强调按照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组织学校课程的是 A.学科中心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D.教师中心课程 8.标志着我国小学教育肇始的文献是 A.《新学制课程纲要》B.《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C.《小学课程标准》D.《钦定小学堂章程》 9.以下不属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内容的是 A.物质科学B.生命科学 C.地球与空间科学D.信息科学 10.将“亲近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列入科学课程总目标的国家是A.美国B.澳大利亚 C.英国D.日本 11.科学教育中主持并编写了第一个有实际影响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学者是A.哈里斯B.帕克 C.杰克曼D.克雷格 12.直接承载科学教学内容的媒体资源是指 A.课内资源B.内容资源 C.条件资源D.方法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