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3——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图书馆)

建筑设计3——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图书馆)
建筑设计3——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图书馆)

建筑设计课程3

图书馆设计

一、题目:大学图书馆设计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中心式建筑组织结构;

2、学习序列与中心原理;

3、掌握以空间秩序为组织结构的方法;

4、学习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5、培养设计过程中客观现实性与主观创造性相结合的能力。

三、建设地点(见附图)

拟建图书馆位于绵阳市郊区某大学校园内。(用地范围详见地形图),环境幽雅,地势平坦。

四、设计内容和使用面积分配

(一)设计规模: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5%

(二)设计内容

1、书库1500~1600平方米,(开架为主,可酌情设200~300平方米特藏书库)

2、阅览1200平方米,其中:

⑴综合阅览室(二处)共400平方米200座;

⑵报刊阅览室100平方米50座;

⑶期刊阅览室200平方米100座;

⑷专业参考阅览室(二至三处)共300平方米100座;

⑸集体视听室(含视听资料储藏,控制室)200平方米60座。

(注:阅览室均设开架书柜,亦可以加设辅助书库)

3、借书180平方米,包括目录室,借览处

4、讲堂,陈列,包括:

⑴学术报告厅(含放映控制室,休息室,单独卫生间)共300平方米200座;

⑵陈列(新书,日报等)可利用门厅,过道等,亦可专门展厅,过道等,亦可专门展厅100~150平方米;

5、办公,服务500平方米,其中:

⑴办公室5~8个,每室面积15-20平方米;

⑵复印室80平方米;

⑶修复,登录室共200平方米;

⑷小会议室15~80平方米;

⑸备用房两个共50平方米;

⑹辅助交通,卫生间等1000~1200平方米。

五、设计要求

1、图书馆内部功能复杂,在建筑中,根据各功能房间的使用性及联系性,将其分为四大功

能区域:藏书区、办公区、阅览教学区以及其他区域。阅览教学区作为图书馆建筑人流相对较大及使用性较高的区域,其对通风、采光的要求都较高,藏书区由于承重荷载相对其他功能区大,故结构设计与其他区域相对较高,因此将其在各层平面上设置于竖向上相对固定的空间区域,使结构上有连续性,并考虑到运输的要求,设置专用货梯。藏书区对空间的通风性要求较高,但其内部使用上对光线要求不高。办公区与其他三区域相比相对独立,采光通风都有要求,并且单独设办公出入口。作为建筑的其他区域,包括售书、陈列报告厅等,结合各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设置于各层空间中。

2、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

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设计要达到上述要求,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工艺设计,从使用功能上确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采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合理安排各部门间的关系和日常工作流程,用以指导设计。

3、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

4、尽可能多地为读者创造方便舒适的阅览环境,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5、图书馆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6、技术要求

(1)建筑覆盖率≯40%绿化率≮30%

(2)结构形式和建筑造价不限

(3)遵守有关设计规范和法规

六、图纸要求(均为二号图纸,每套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1、各层平面1:200

要求: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

各层平面均应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须注明。

2、剖面1个1:200

要求: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3、立面2个1:200

要求: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总平面(考虑自行车,入场处理)1:500

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活动场地、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

注指北针。

5、表现图整体外观透视一幅(应为彩色,表现方式不限)

要求:应看到主入口,可结合于图纸中。

6、设计说明:

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

a、设计构思说明

b、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等

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七、时间进度(共八周)

设计时间:8周

(一)、第一次草图阶段:3周

这一阶段之初将进行图书馆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图书馆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做出初步方案。

(1)了解各房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房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

(5)合理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可先做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

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二)第二次草图阶段:2周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

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户外活动设施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楼梯设计,卫生间设计等。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4)研究建筑造型,推敲立面细部,根据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特点。

在该过程中,能经常草拟局部室内外透视草图,随时掌握室内外建筑形象,进行较为完善的深入设计,计算房间使用面积和建筑总面积。

(三)第三次草图阶段:2周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满足各项要求。

三草要求与正式图同,细致程度也与正式图相仿,用工具绘制,图纸尺寸和图面布置也应和拟绘制的正式图相同。

(四)上版阶段:2周(课程设计周)

对第三次草图作少许必要的修改后,即行上版。正式图务必正确表达设计没有差错,无平立剖不符之处,并要求通过上版系统细致地绘制线条图,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能力。

八、参考书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_87)

2、《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_87)

3、《建筑设计资料7》

4、图书馆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工系)

5、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南京大学)

6、国外图书馆建筑实例

九、评分尺度

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南方某大学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中国南方某城市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建筑面积为100002。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新建教学楼旁。该地段西北面临校园道路,靠近规划人工湖边,图书馆选址地段为地形平坦,用地面积约8900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依据城市技术管理规定相关条例进行退让。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书库区 3000 m2 (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报刊库1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350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2)专业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室; (4)外文图书室; (5)参考阅览室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7)教师研究室12间; (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2 (1)采购20 m2; (2)中文编目60 m2; (3)外文编目60 m2; (4)装订40 m2; (5)馆长40 m2; (6)办公2X40 m2; (7)接待兼会议80 m2; (8)监控中心80 m2; (9)保安20 m2; (10)储藏40 m2。 4、读者服务区 1260 m2 (1)出纳目录厅500 m2;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 l 总则 1.0.1 为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 图书馆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功能、安全、 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 图书馆建筑必须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等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1.0.4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的要求,并力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 1.0.5 图书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公共图书馆 Public Library 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技术设备用房,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如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图书馆,其特点是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 2.0.2 高等学校图书馆 College Library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强的大专院校和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简称高校图书馆。 2.0.3 科学研究图书馆 Research Institution Library

具有馆藏专业性强,信息敏感程度高,采用开架的管理方式和广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服务手段的各类科学研究院、所的图书馆,简称科研图书馆。 2.0.4 专门图书馆 Special Library 专门收藏某一学科或某一类文献资料,为专业人员服务的图书馆,如音乐图书馆、美术图书馆、地质图书馆等。 2.0.5 普通阅览室 General Reading Room 以书刊为主要信息载体供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是图书馆中数量较多的一种阅览室。 2.0.6 特种阅览室 Special Reading Room 指“音像视听室”、“缩微阅览室”、“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等。这类阅览室,读者须借助设备才能从载体中获取信息。对建筑设计有特殊要求。 2.0.7 开架阅览室 Open Stack Reading Room 藏书和阅览在同一空间中,允许读者自行取阅图书资料的阅览室。 2.0.8 文献资料 Document Literature 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书刊资料和非 书刊资料等多种形式,一般统称文献资料,系图书馆馆藏信息载体的总称。 2.0.9 非书资料 Non,print Materials 非印刷型的非书本式的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投影片、电影拷贝、缩微胶卷、图片、模型、智力玩具、机读磁盘、磁带、光盘等。 2.0.10 基本书库 Basic Stack Rooms 图书馆的主要藏书区,对全馆藏书起总枢纽、总调度作用,具有藏书量大,知识门类广的特点。基本书库的藏书内容范围、品种和数量反映一个馆的性质、规模和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常作为划分图书馆规模的指标。 2.0.11 辅助书库 Auxiliary Stacks

毕业设计任务书(办公楼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_______ ****办公楼设计__________ 函授站点: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丁春静 职称:教授 起止日期2015 年12 月____________ 日至2016 年 4 月 _____________ 日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及要求 1.1建筑设计部分 (1)办公室10间25 —35吊; 2 (2)首层设食堂及餐厅150 —250m; (3)培训教室10-20间80 —120吊,客房每层设服务室25 —35吊 2 (4)标准间客房30间每间30m左右; (5)高级客房10间每间60吊左右,其中;里间为卧室,外间为接待室; (6)设活动室一间 (按容纳50人计); (7)—层设值班室1间30m2左右; (8)设档案室及资料室各一1间,面积60—90斥; (9)各层设卫生间(男按40人计,女按50人计) (10)除顶层外每层设会议室一间60-90 m 2;顶层会议室120-150 m2 2)设计内容 (1)建筑方案及其初步设计; (2)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 (3)主要部位的建筑构造设计及材料作法; (4)绘制建筑施工图。 3)成果形式 (1)建筑设计论述(在毕业设计说明书中完成,约3000字左右),主要内容: ①教室及各种房间的布局,在功能、人流、交通等方面的考虑及处理; ②各房间面积、高度(层高)及采光通风方面的说明; ③主要立面、出入口的考虑; ④防火及安全等措施; ⑤主立面装饰材料作法及颜色的选用; ⑥关于建筑构造说明; ⑦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2)绘制图纸 ①图纸目录;建筑设计说明;材料作法表;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广州某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内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建筑面积为1hm2。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自校门至教学主楼中轴线的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东侧。该地段四周环以校园道路,东侧隔绿化带为学生生活区,图书馆以南的校园中轴线两侧为教学区。该地段地势平坦,占地约1.5h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退让西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3m,退让东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退让北两侧道路红线各不得小于3m。退让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总建筑面积 13000 (误差不得超过±10%) 1、书库区 1200 m2 (1)基本书库6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报刊库 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512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400 m2; (2)专业期刊阅览室; 400 m2; (3)中文图书室; 400 m2; (4)外文图书室; 400 m2; (5)专业阅览室; 6X400=2400 m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400 m2; (7)教师研究室12间; 12X60=720m2; 3、自修室800 m2 (8)学生自修室2间。 2X400=800 m2; 3、采编区及办公区 660 m2 (1)采购 60 m2; (2)中文编目 60 m2; (3)外文编目 60 m2; (4)装订 60 m2; (5)馆长 60 m2; (6)办公 2X60 m2; (7)接待兼会议 120 m2; (8)监控中心 60 m2;

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任务书

城市办公楼综合体建筑设计 任务书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专业2009级 指导教师:肖瑜李艳菊

一、建筑设计步骤和方法 1、资料分析 明确任务,包括了解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熟悉设计资料;进一步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 (1)建筑耐火等级:使设计者了解设计对象的质量标准。查阅防火规范,以便确定平面设计中应解决的问题。 (2)自然气侯条件:根据设计地区的气侯条件,确定排水、防水、防潮处理,考虑取暖、隔热、通风等要求以及建筑色彩的确定。 (3)地震烈度:根据该地区地震烈度,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 2、设计研究 在掌握设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所学原理及系统理论方法,采取先原则后具体、先有构思后做设计、先分析后动手、由浅入深的方法顺序交叉的进行设计。 (1)根据设计任务书,明确目标,拟定原则,蕴酿构思。 (2)总平面设计对所给地形进行分析,按照任务书所提的要求,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对人流、车流、疏散广场、绿地的规划与分析。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并满足城市规划及防火规范要求。 (3)建筑平面及空间设计熟悉了解该类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要求,根据任务书所提供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分区,从总体布局上运用建筑设计构图原理,处理好该建筑的型体,立面细节处理。要适合于当地的特点,并能体现该建筑的个性。 (4)建筑结构选型设计:重点了解常用结构类型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其结构体系的特征与适用范围,熟练掌握结构选型的基本方法。 (5)建筑构造设计了解和熟悉有关构造的特点以及对建筑方案的影响;熟悉各类墙体以及屋盖的特点,根据使用功能和自然条件的要求,正确选择构造方案。熟悉全国统一编制及地区部委或的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设计中尽可能参考和选用并对其设计方案中局部具有特点的构造能自行设计。 (6)设备设计掌握建筑设备的相关知识,了解配电房、水泵房、电梯设备间、消防控制室等相关设计知识。 (7)方案设计 平面设计 ①根据基本资料,设计依据及参观调研结果,确定建筑平 面功能分区及内部联系。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一)建设项目名称和建设地点 1、建设项目名称: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 2、建设地点: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一期中部 (二)批准项目建设的文号 批准文号: Q文发[2005]85号 (三)建设项目的用地情况、规划情况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该场地位于华侨大学厦门校 区一期1160亩的中部,占地面积 7.5万平方米,容积率≤0.4,建筑 密度小于15%,绿地率大于45%, 场地内无建筑物、构筑物,无文物, 无要求保留的树木。 具体位置及竖向标高详见华 侨大学校区规划总平面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1e3852998.html,/j sxm.php。 (四)建设项目所在地 区自然环境条件 1、气象条件: 基地标高都在3米以上,高于本地50年一遇洪水标高2.4米(1.9米加浪高0.5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2.9米(2.4米加浪高0.5米)。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50年一遇最大风基本风压0.8KN/M2。冬季:一月份气温0。C~16。C,夏季7月份气温24。C~36。C 2、地理条件: 该场地位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一期1160亩的中部,属七度近场地地震烈度设防区。 3、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为海滨相冲淤积地貌,场地地下水位埋深0.30-3.3米属潜水类型,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水位随季节和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场地

覆盖层厚度大于10米,小于70米,土层波速Vsm>140m/s,≤250m/s,属中软场地土,可划分为Ⅱ类场地。 (五)材料供应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条件 给水:以校园内自来水为水源;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电源:由校区总变配电站供应。 交通条件: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北靠天马山,南临杏林湾,与厦门园艺博览园和杏林湾中心区紧密相连。在高速公路方面,学校附近有沈海高速、厦漳高速、泉厦高速,一小时可到漳州、泉州。区内交通道路方面,区内有集美大道、孙坂南路、杏林湾路通往厦门岛内外各区,与三条高速公路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新建的厦门北站位于集美区后溪镇中铺路附近,可达全国各铁路站点。距厦门火车站仅半小时车程。此外,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距项目所在地只有15公里,半小时车程可到达。 (六)建设项目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该建设项目位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筑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设资金5800万元(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容积率≤0.4,建筑密度小于15%,绿地率大于45%,符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总规划要求)。 该图书馆集藏、借、阅、管理及行政办公合为一体,图书馆楼高五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二期建设。一期馆建筑面积14639平方米,二期馆建筑面积17560平方米。 (七)项目的要求、设计原则、标准及总投资 1、项目总体要求: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是厦门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校区的中心位置,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位置。图书馆既是学生学习、查阅图书资料、自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步行交通的主要联系通道,规划上应体现总体规划中资源共享的设计理念。 2、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不仅要满足一期建设的校区信息资源共享要求,又要立足长远,高起点规划;同时也要满足整个大学远景规划的要求。 2.1 建筑设计的总则: 2.1.1 厦门校区图书馆是全校区文献资源信息中心和师生从事学习和研究的学术活动中心。 2.1.2 厦门校区图书馆在设计上应遵循“环保”和“人文”理念,应力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使之能吸引读者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和满足个性化服务,为校区师生提供环境优美、舒适、安静的学习和交流场所。 2.1.3 厦门校区图书馆的建设要采用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以便于对文献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提供利用,使之具备外向型高等学府学术殿堂的品位,以适应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需求尤其要充分考虑对网络和电子文献资源的收集和利用。 2.1.4 厦门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要求是高雅、美观、灵活、实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应有灵活性和发展余地,对目前不可预测的因素,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既能满足近期的要求,又要为事业的成长留有较大拓展空间。因此,在设计上必须提升图书馆的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l总则 1.0.1为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图书馆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图书馆建筑必须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等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1.0.4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的要求,并力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 1.0.5图书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技术设备用房,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如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图书馆,其特点是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2.0.2高等学校图书馆College Library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强的大专院校和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简称高校图书馆。 2.0.3科学研究图书馆Research Institutionl。lbrary 具有馆藏专业性强,信息敏感程度高,采用开架的管理方式和广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服务手段的各类科学研究院、所的图书馆,简称科研图书馆。 2.0.4专门图书馆Sneciall。lbrary 专门收藏某一学科或某一类文献资料,为专业人员服务的图书馆,如音乐图书馆、美术图书馆、地质图书馆等。 2.0.5普通阅览室General Reading Room 以书刊为主要信息载体供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是图书馆中数量较多的一种阅览室。 2.0.6特种阅览室SPecial Reading Room 指“音像视听室”、“缩微阅览室”、“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等。这类阅览室,读者须借助设备才能从载体中获取信息。对建筑设计有特殊要求。 2.0.7开架阅览室OPen Stack Reading Room 藏书和阅览在同一空间中,允许读者自行取阅图书资料的阅览室。 2.0.8文献资料Documentl。Lterature 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书刊资料和非书刊资料等多种形式,一般统称文献资料,系图书馆馆藏信息载体的总称。 2.0.9非书资料Non-Print Materla1S 非印刷型的非书本式的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投影片、电影拷贝、缩微胶卷、图片、模型、智力玩具、机读磁盘、磁带、光盘等。 2.0.10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 图书馆的主要藏书区,对全馆藏书起总枢纽、总调度作用,具有藏书量大,知识门类广的特点。基本书库的藏书内容范围、品种和数量反映一个馆的性质、规模和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常作为划分图书馆规模的指标。 2.0.11辅助书库Auxiliary Stacks 采用闭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种辅助性书库。如外借处、阅览室、参考室、研

某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金融城项目功能设计任务书 [终稿]

4.1电梯初步要求 4.8.1需要布置垂直交通系统,用作办公设备、生活用品、器材、职 员等在楼层间的交通和运输。服务性的专用货梯应与客梯分 离,同时用作消防用梯。客梯将进行装修,并配合智能卡控制 出入。电梯的容量,布置与尺寸应争取运输的最大效率,并具 有灵活性,满足所有楼层中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使用需要。 4.8.2应根据有效办公面积和居住密度确定合理的电梯分布方案,确 认合适的电梯有效服务方式、数量和运行速度。人口密度估算 基本标准可根据: ?金融交易空间4~6 m2使用面积/人 ?开放办公空间14 m2使用面积/人 4.8.3服务电梯应服务于所有楼层。建议服务电梯的载重量最少应达 到1350公斤。电梯轿箱至少要能容纳尺寸为1.95米宽x 1.75 米深的货物,门宽至少为1.25米。 4.8.4客梯应服务于每个出租层。主要载客电梯载重在运输高峰期, 等候时间不应超过30秒。 4.8.5客梯轿箱应具精心设计的梯门开关控制和室内装璜,并便于维 护。轿箱有内置LCD显示楼宇信息。 4.8.6电梯应有触摸式面板并满足残疾人使用需要,建筑师应确保电 梯的设计符合当地规范要求。 4.8.7考虑贵宾出入和服务地下金库的专用客梯,1350公斤载重量。

4.8.8地下停车场和首层大堂间设转换客梯,并由智能卡控制出入。1电力系统 6.1高压系统双电源供电通过联络开关进行双路互联;低压系统双 电源自投自复,互为备用; 6.21#后备应急发电机在双路高压系统同时停电情况下能自动投入 运行(15秒),满足大厦办公区域计算机房的需要(含计算机 房专用空调机组需要)。建议发电机容量需满足以下标准: -办公楼为20伏安/平方米 -交易大厅为60伏安/平方米 -会议大厅为20伏安/平方米。 6.32#后备应急发电机在双路高压系统同时停电的情况下亦应于15 秒内投入进行,满足消防系统供电,应急照明系统供电(办公 区域应有30%的照明通过应急系统投入); 6.4照度: 控中心应设UPS电源设备; 6.6供电容量:110W/建筑平方米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建设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建设项目名称:大学城校园图书馆 一、总则: 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 1、新图书馆大楼的建设要符合省委省政府把大学城建成国内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质量的要求,按照一流的标准去规划设计,建成校园标志性建筑。 1、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必需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的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条件。 2、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紧密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运行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供灵活性强,适应性高的空间。 3、新馆大楼整体设计理念是:开放式、多功能、人文化。要突出文化品位,注重智能设计,节约 资源,健康环保,将这一新校区标志性建筑建设成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文化气息,既有适应时 代发展的各种使用功能,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既符合图书馆建筑规范,又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要求,造型美观,匠心独具,与整个校园风格相协调一致的图书馆。 5、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设计以人为本,处处为读者着想,力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使之能吸引读者更好的利用信 息资源和满足个性化服务。 6、具备外向型高等学府学术殿堂的品位,以适应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需求。 7、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应有灵活性和发展余地,对目前不可预测的因素,应具有较强的 应变能力,适合今后的发展需要。 8、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以探求自然生态作为 设计的重要依据。应突破单学科的局限,对图书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其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考虑,优化选择,提供一个投资合理,使用效率高,经常运行费用低的建筑设计。 二、规模及选址:

办公室装修设计任务书样本

办公室装修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重庆公共住房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 二:项目概况 五层淸水交付 三:设计依据 1、本项目的装修设计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图、结构设计图、机电设计图。 2、设计规范及标准 1)《全国室内装饰行业管理暂行规左》; 2)《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 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 4)《CAD工程制图规范》(GBE8229-);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GB50222-1999); 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 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限物质限呈:》(GB18581-); 1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2-); 1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3-); 1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4-); 1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限物质限疑》(GB18585-); 1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6-); 1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1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O21O-); 18)英它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文件。 四、设计风格与要求 1、设计方案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合理、科学地考虑平而布局与流程,充分满足使用要求。设汁风格以现代欧式、大气、庄重为主格调,装饰配套要突出时代要求,体现轻装修重装饰的设计原则。 2、设il?要充分体现和谐工作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做到舒适轻松与大气庄重的结合。要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内涵及现代、舒适、以人为本的工作空间搭配。美观、简约大方、轻松与庄重,富有现代气息,又要协调统一; 3、功能空间要包括前台区域、项目展示区域、总经理办公室、总裁办公室、独立办公室(若干)、大会议室、小会议室、财务资料室、档案室、员工工作区域、司机休息室、杂物间等(具体参考重庆市公共住房投资有限公司人员配程表)。重视对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可按照部门为一区域的设计手法,重视对声光环境的设计,包括人造光源设计及自然光源环境设计以及相应的避光、隔声和吸音措施; 4、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尽力降低能源消耗,体现生节能观念。总裁办、总经办及重要办公区域必须满足自然采光通风。 5、功能房大小由设计公司参考人员配巻表自行考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及时与甲方沟通; 新办公室按5年的办公使用周期设计规划。 员工办公区优先解决光线,光线需明亮;办公桌不宜太小,具备储物空间。 总经理、副总经理与各部门总监配宜独立办公室;独立办公室设计可考虑透明玻璃,设计、简

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酒店部分建筑面积约22782M2,其中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目前项目已竣工验收。(二)、设计功能要求(包括但不仅限于): 1. 公共区域 1.1 主入口及雨棚 1.2 酒店大堂(包括接待区、行李房、休息区等) 1.3 多功能厅 1.4 会议室 1.5 商务中心 1.6 厨房 1.7 餐厅 1.8 儿童游戏室 1.9 娱乐休闲室 1.10公共过道 1.11 影音室 1.12 健身房(约150M2并附带瑜伽房) 1.13 男女更衣室 1.14 淋浴、桑拿房 1.15 露天游泳池(裙楼屋面) 1.16 公共卫生间(所有楼层) 1.17 电梯厅及电梯轿厢(所有楼层) 1.18后勤区域 2.客房层 2.1 单身公寓 2.2 一居室 2.3 两居室 2.4 三居室 2.5 其他房型 2.6 布草间

2.7 储藏间 2.8 走廊及电梯厅 (三)、设计阶段及成果要求: 1. 第一阶段—方案投标阶段: 1.1 成果形式:在本阶段中,投标人将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图纸、设计任务书等相关的设计资料,重新规划整个酒店设计范围内的平面功能,提供装饰饰面材料的意向搭配,并通过空间手绘草图或彩色意向图等对主要空间进行设计概念表达; 1.2 成果深度: 1.2.1酒店客房区及公共区域各专业设计图纸及房型配比表 1.2.2客房区、公共区域效果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需能反映各功能空间效果: 公共区域:一层大堂各角度3张,休息区1张,电梯厅1张,公共走道1张;二层走道1张,会议室各角度2张,视频会议室1张,多功能厅各角度2张;六层走道1张,电梯厅1张,全日制餐厅各角度2张,影音室1张,健身房1张,娱乐活动1张。 客房区域:单身公寓卧室、厨房、卫生间各1张,一居室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各1张,二居室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各1张,客房层公共走道1张。 1.2.3以上成果深度需达到评审及编制工程量清单要求。 1.3 需提交的设计成果:A3格式彩色文本5套,本阶段设计成果电子版资料光盘1套。 2. 第二阶段—施工图阶段 2.1 成果形式:在本阶段中,承包人将根据发包人对方案投标设计的意见,提供酒店客房区及公共区域主要空间深化平面布置图、电脑彩色效果图以及天花吊顶图,并与暖通、给排水、强、弱电等机电专业单位紧密配合,确保机电设备及系统管线布置的有序和终端位置的准确定位,最终满足室内装饰的要求 2.2 成果深度: 2.2.1 调整后最终的全套装饰施工图,包括:家具平面布置图、立面索引图、立面图、墙体定位放样图、地材平面图、天花吊顶图、大样图、节点详图、机电末端点位图、天花灯具点位及回路图、电气系统图、照明电气平面图、给排水设计说明、平面图等。 2.2.2 调整后最终效果图不少于30张。 2.2.3 调整后最终项目投资预算。 2.2.4 协助甲方完成消防报审、施工图报审工作。 2.3 需提交的设计成果: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某大学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校园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73万册。建筑面积为12000m2。(四)用地概况 该图书馆位于某高校校园,建筑平面围66×66米左右,与其他三个同为66×66米的建筑构成校园的新建教学组团,并以风车状结构环绕一个广场,共同作为校园中的一个模块。其他三个建筑分别为一栋教学楼、一栋科研实验楼、一栋建筑艺术设计楼。可以在任务书后附的中国北方和中国南方两个地块中任选一个进行设计。 (五)规划设计要求 1、在设计中体现对所选地块的地理、气候、文化差异等因素所做回应。 2、规划建筑檐口高度18 米是整个地块建筑群总体规划的统一性指导高度。个别建筑高度可以配合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特殊区域可以高于或低于18 米。 3、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四组建筑组团所围合的中央广场同为综合体的一部分,需进行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4、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5、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书库区3800 m2 (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开架库2400 m2(156册/ m2)计33万册。可分散于阅览室; 2、阅览区420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2)专业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室; (4)外文图书室; (5)参考阅览室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7)教师研究室12间; (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520 m2 (1)采购20 m2; (2)中文编目60 m2; (3)外文编目60 m2; (4)装订40 m2; (5)馆长40 m2; (6)办公2X40 m2; (7)接待兼会议80 m2; (8)监控中心80 m2;

设计任务书——行政办公楼建筑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行政办公楼建筑设计

一、结构型式: 采用框架结构 二、建筑规模与要求: 1、建筑面积:2000㎡ 2、用地性质: 3、容积率:≤2.8; 4、建筑密度:≤35%; 5、绿地率:≥35%; 6、建筑层数:四层; 7、地形条件:四周为平地,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左右,要求底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高差为450mm。规划建筑物纵墙外边缘距兴平路马路边为21m,如图 兴平路 9、具体要求:底层及二层为开敞式办公区,底层应有门厅,大堂,休息厅与值班室等;三四层除设单间办公室外还需设小型会议室;另外整幢楼应设一大型会议室。

10、有关数据:基本风压:0.4KN/m;基本雪压:0.6KN/m;地基承载力:200KN/m;地基土为Ⅲ类红黏土;抗震设防烈度:6度;屋面荷载:根据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的不同查规范得具体数值。 11、建筑形式采用现代风格,造型新颖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2、其它: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1、建筑方案设计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并绘制草图,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2、成果形式及要求,详见表1所示 表1 建筑设计内容及要求

注:表中“√”为必作内容,其余为选作内容;以后类同。 四、设计成果要求: 答辩前,要上交建筑图纸一套装订成A3文本,图纸装订成A3文本,内容及格式采用学校统一要求。 五、文献查阅指引: (1)有关教材: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构造、建筑环境与设备、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 (2)有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商业建筑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等

中小城市社区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

中小城市社区活动中心设计 授课年级:建筑学二○一○级 制定时间:2013年03月 一教学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的选题,以位于中小城市的社区活动中心设计为主要内容。通过前期授课、调查与资料收集以及设计训练全过程,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1、了解本次设计背景,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全新理念,“引导生态节能建筑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倡导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地域、文化、环境、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社会因素、生态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努力实践建筑与人的和谐、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生态节能建筑的特点,促进建筑设计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小”的新路子,创建绿色、生态、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动建筑创作理论的持续更新。 3、了解社区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概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已建成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这类公共建筑的基本设计规律。具体包括场域景观要素调研、基地选址可行性分析和评价、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组织、空间形态凝练等,应特别关注具有地域特征与生态特征双重属性的案例。 4、进一步熟悉公共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加强方案构思的创新能力;强化消防规范意识;培养空间尺度感;加强制图的规范性;选择与运用恰当的表现方式表达设计意图,并由此增进图面表达能力。 二基地条件 本次课程设计的基地条件大致拟定为四种,学生可选择其一,也可选择其他: 1、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场域; 2、具有特色自然风貌的场域; 3、具有特色经济产业的场域; 4、符合特定使用人群的场域; 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按照节约用地原则,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调整、共享、租赁、收购等多种形式,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图书馆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处理功能较复杂、造型艺术要求较高并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 2.充分认识和了解规划条件和相关规范,综合处理好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各种问题。 3.训练和培养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处理好复杂功能建筑室内与室外以及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 4.初步理解艺术性要求较高的文化类建筑设计中,在满足复杂功能的同时,从场所精神、建筑流派、文化气质、地域特色、生态技术等不同切入点突出建筑的个性,创造有新意的设计作品。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为改善大学教学环境,方便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拟在某大学教学区内建造一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为7500m2,总藏书量为55万册,总建筑投资1200万元。 地段A:拟在河南省某学院内建一图书馆,选址于校前广场教学楼东侧,总用地面积约5200m2,基地详见地形一。 地段B:拟在浙江某大学校区内建一图书馆,选址于科技馆北侧,新教科大楼南侧,总用地面积约7120m2,基地详见地形二。 2.设计要求 充分考虑地形条件,以及周围条件对建筑的影响,遵循相关设计规范。建筑密度小于40%,绿化率大于30%。建筑要求:妥善处理主次入口位置,安排好建筑外部的人流、车流的布局和外部环境设计;合理组织内部功能,妥善处理人流、书流,内部工作人员流线与读者流线;造型注意体现图书馆的文化个性,考虑不同地域的地方特色。 3.建筑组成及面积分配 A.书库1900m2 基本书库1500m2期刊书库270m2视听、缩微资料库130m2

B.阅览室1420m2 科技图书阅览室170m2科技期刊(现刊60座120m2,过刊25座50m2) 科技情报资料阅览室35m2教师阅览室(60座)80m2 缩微资料阅览室(10座)25m2 研究生阅览室(75座)170m2学生阅览室(350座)680m2 视听资料阅览室60m2(第一视听10座25m2,第二视听15座35m2) C.读者公共活动用房680m2 门厅100m2目录、出纳厅100m2计算机检索终端室40m2 学术报告厅200座300m2陈列展览及接待室60m2 其它用房(休息、存放等)80m2 D.技术业务用房700m2 采访交换室40m2图书流通80m2编目加工室60m2照相室40m2 消毒室40m2期刊部30m2阅览部20m2参考咨询部20m2科技情报资料部20m2技术服务管理部20m2复印室60m2 视听资料管理部20m2照相缩微工作室90m2油印室30m2 图书修整装订室40m2宣传工作室20m2计算机房80m2 E.行政办公及辅助用房200m2 馆长室20m2办公室(4x20m2)80m2会议室40m2 值班室20m2储藏、休息等用房若干间40m2 F.设备用房(交配电、空调制冷、水泵、风机、电梯机房等)120m2 4.图纸内容及要求 总平面1:500(表达屋顶平面、注明层数;画出室外环境设计;注明各出入口;表达建筑与周围道理的关系;注明指北针) 各层平面1:100~1:200(首层表现局部室内外关系;画出剖切符合、标注标高,各层标注标高) 立面2~3个1:100~1:200(至少一个立面能看到主要入口;标注标高) 剖面1~2个1:100~1:200(标注室内外地面、各层楼地面、建筑檐口和最高处的标高) 建筑效果图若干(室内外表现)

商业、办公大楼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YYDC-H-SH-001 ##大楼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地产() 研发中心 2011年4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3)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甲方特殊要求 (3) 三、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4) 四、设计原则 (4) 五、总体设计要求 (5) 六、各专业设计要求 (6) 建筑专业要求 (6) 结构专业要求 (9) 暖通专业要求 (11) 电气专业要求 (16) 七、建筑成本控制 (18) 八、建筑设计造价概算 (18) 九、设计成果及设计周期要求 (18) 十、设计配合 (21) 十一、其它 (21)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云逸小区 2.发展商:##地产() 3.建设地点:##路###号 4.占地面积:8765.8㎡ 5.建设容:高层办公(一至五层为商业、地下一层为仓库和车库,地下二层为车库)6.建设周期: 21个月(暂)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甲方特殊要求 1、市规划国土局方案审批意见书(附件) 2、市消防局方案审批意见书(附件) 3、市人防办建设意见征询单(附件) 4、市规划国土局扩初设计审批意见书(附件) 5、市消防局扩初设计审批意见书(附件) 6、市人防办扩初设计审批意见书(附件) 7、市其他行政部门审批意见书(附件) 8、本项目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以本任务书第三节有关规定为准。 9、设计中的建筑、市政、水、电、燃气、电信等用量及标准应符合国家、建设部及市有关设计标准及规定。 10、设计深度需符合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有关的要求及甲方的其他要求。 11、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规 12设计特殊要求 出图时按两套施工图设计(一套图纸报批使用,另一套图纸实际施工使用): 1.第一套报建图纸:塔楼部分按住宅设计,并需满足国家90/70政策,达到报建要求, 住宅分户隔墙位置应与第二套施工图纸(塔楼按办公设计)分户隔墙相一致。此套图

图书馆装修设计任务书

关于三全学院平原新区图书馆 装饰装修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情况及设计范围。 三全学院图书馆为地上5层建筑,框架结构,占地面积6304.65平方,建筑面积24465.69平方,建筑高度22.5米,层高4.5米。主要功能为图书阅览、办公。空调系统建议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 此次设计为室内装修设计,设计范围:人员能够到达的所有区域。主要包含大厅、会议室、接待室、办公空间、公共区域(休息室、走廊、休闲学习、现刊阅览、书架区、宣传展示区等)。 二、设计依据 1、本项目的装修设计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图、结构设计图、设备电器设计图纸。 2、项目现场实地勘察情况。 3、设计规范及标准 (1)《全国室内装饰行业管理暂行规定》; (2)《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 (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4)《CAD工程制图规范》(GB/T18229-2000);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GB50222-1999);

(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01); (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0-2001); (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限物质限量》 (GB18581-2001); (1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限物质限量》 (GB18582-2001); (1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中有限物质限量》 (GB18583-2001); (1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限物质限量》 (GB18584-2001); (1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限物质限量》 (GB18585-2001); (1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限物质限量》 (GB18586-2001); (1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1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7)其它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文件。 三、设计风格与要求。 (一)设计风格 1、三全学院平原校区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是采用新古典与新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设计风格。

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1)

XX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拟在XX大学建造一新图书馆。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借阅需要,并与周围环境协调。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能够体现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一、用地 位于XX大学南侧,南邻学校院墙,北侧为一湖面,西邻其他发展用地,东侧为实训大楼,其间有一小道。 二、建筑内容与面积分配 1 总建筑面积:15000平米 2 书库1000平米 3 阅览室 基础课阅览室3×200平米 专业阅览室5×200平米 教师阅览室2×200平米 现期期刊阅览室1×200平米 过期期刊阅览室1×200平米 报刊阅览室1×200平米 工具书阅览室2×200平米 网络控制中心1×150平米 电脑培训中心2×200平米 特殊阅览室1×200平米 电子阅览室1×200平米 信息传播中心1×200平米 珍本阅览室1×200平米 缩微阅览室1×200平米 普通阅览室2×200平米 研究室4×100平米 资料传输室4×50平米 4 报告厅可容纳200人 5 借阅处 出纳厅1×200平米 目录室1×100平米 6 检索咨询部1×100平米 7 管理辅助用房 馆长办公室1×25平米 党团办公室1×25平米 接待室1×50平米 办公室8×25平米 小会议室2×75平米 收发室1×25平米 值班室1×25平米 采编室2×50平米 编目室2×100平米 配电室1×25平米

消防控制室1×50平米 复印室4×25平米 打字室4×25平米 8 读者服务中心1×100平米 三、图纸要求 1、总平面图1:500 2、各层平面图1:200 3、立面图(不少于两个)1:200 4、剖面图(纵横剖各一个)1:200 5、建筑渲染图 6、简要说明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0年,它的前身是沈阳机械高级职业学校图书室,1952年扩大为图书馆。1958年经国家批准,学校晋升为高等学校,校名改为沈阳机电学院,图书馆也更名为沈阳机电学院图书馆。1985年沈阳工业大学实行部、省联合办学,学校易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也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 中央校区图书馆座落在中央校区众多建筑的中央,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主体七层,馆舍雄伟壮观,室内宽敞明亮,清洁舒适,室外树木草坪环绕,环境幽静,楼前湖水清澈,是学校标志性建筑。 收藏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录、标准及各种工具书,馆藏纸质书刊123万余册 电子图书52万余册,订购的中外文数据库平台19个,自建数据库有3个。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料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馆藏结构已形成以工为主,理、经、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兼顾收藏其他社会科学文献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 中央校区馆藏分布 一层 (平面图查看) 校史展厅 114室 二层 (平面图查看) 样本书刊阅览室 211室收藏馆藏图书 (除小说外)的所有样本、特藏图书及本校作者所著图书等,开架阅览,本室图书不外借。阅报室 206室阅报室主要收藏中央、各省(直辖市)、市、地区报纸、部分报纸合订本、报刊索引等文献,开架阅览。总服务台总服务台办理开架借阅室(文学艺术图书借阅室、人文图书借阅室、科技图书借阅室、计算机、语言图书借阅室、基础图书借阅室)的借还书手续及续借、预约、图书丢失赔偿手续。 三层 (平面图查看) 中文期刊借阅室 301室中文期刊借阅室主要收藏我 校所设各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中文期刊和期刊合订本(含检索期刊)、博硕论文等文献。实行借、还、阅一体化,读者既可阅览又可借还本室期刊(仅供外借复印,需当天还回)。外文书刊阅览室 306室外文书刊阅览室主要收藏我校所设各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外文期刊和期刊合订本(含检索期刊)、外文图书等文献,开架阅览。 四层 (平面图查看) 文学艺术图书借阅室 401室文学艺术图书借阅室主 要收藏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类图书(I、J、K类图书),开架借阅。人文图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