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简答题


1、一侧大量胸腔积液的体征?2、咯血和呕血的鉴别?3、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区别?4、渗出液与漏出液的特点
5、发热有几种类型?大叶性肺炎属哪一种热型?6、二尖瓣狭窄的体征?症状?7、病理性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8、按病因黄疸分为几类?9、简述室性早搏的ECG特征10、气胸在视触扣听上检查有何发现?11、中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
12、腹水和巨大卵巢囊肿鉴别?13、交界性早博心电特征心电图特征?14、现病史的内容?15、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16、窦性心律及特征?17、气管移位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18、房颤听诊特点及见于哪些病?19、腹部听诊内容及临床意义?20、引起血沉病理性增快的原因?21、肺实质检查有何发现?22、胸骨角标志及意义?23、二尖瓣关闭不全体征?24、脾测量及分度?25、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26、2度1型房室阻滞?27、心电图特征?29、腹部出诊30、心房颤动的特点31、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1、一侧大量胸腔积液的体征?答:大量胸腔积液时,可见呼吸浅快,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丰满,心尖搏动及气管移向健侧,语音震颤和语音振减弱或消失,在积液区可叩得浊音,呼吸音和语音共振或弱或消失。

2、咯血和呕血的鉴别?答;
咯血 呕血
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 鲜红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残潭、胃液
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有,可有柏油样便,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出血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无痰

3、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区别?
答:①S1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历时较长(持续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在心尖部最响;②S2音调较高而脆,强度较S1弱,历时较短(持续约0.08s)。

4、渗出液与漏出液的特点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剌激
外观敬 淡黄,浆液性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透明度能 透明或微混 多混凝土浊
比重 低于1.018 高于1.018
凝固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聚力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30g/L >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100×10g/L 常>500×10g/L
细胞分类 经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根据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学检查 阴性 可找到病原菌

5、发热有几种类型?大叶性肺炎属哪一种热

型?
答:①稽留热②驰张热③间歇热④波状热⑤回归热⑥不规则热。大叶性肺炎属稽留热。

6、二尖瓣狭窄的体征?症状?
答:①视诊:常有二尖瓣面容,心尖撑动可向左移。②触诊: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③叩诊:早期心异不太,发生为梨形心,向左、右扩大,肺动段膨出。④听诊:心尖区局限舒期隆隆样杂音,S1↑,P2↑,分裂,开瓣音可有Graham-steel杂音。⑤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偶有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可有咳嗽咯血。

7、病理性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答:(1)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血沉可加快。(2)病理性增快:①各种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时。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则无改变。③恶性肿瘤: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④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均可增快。⑤其他,部分贫血患者,血沉可轻度增快。

8、按病因黄疸分为几类?
答:①溶血性黄疸②肝细胞性黄疸③肝汁胞性黄疸(旧称阻塞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④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9、简述室性早搏的ECG特征?答:心电图表现:①期间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②期前出现的QP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T波方向多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③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10、气胸在视触扣听上检查有何发现?视诊:胸廓患侧饱满,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或消失。触诊:气管位置移向健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无罗音。语音共震:减弱或消失。

11、中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
NAP活性可因年龄、性别、应激状态、月经周期、妊娠及分娩等因素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在病理情况下,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①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菌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减低。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明显减低,积分值常为0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④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因此也可作为两者鉴别的参考。⑤其他血液病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⑥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激素等NAP积分值可增高。

12、腹水和巨大卵巢囊肿鉴别?鉴别点如下:①卵巢囊肿所致浊音,鼓音区则在腹部两

侧 ②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 ③尺压试验也可鉴别,则卵巢囊肿,使尺发生节奏性跳动。如腹水,则搏动不能被传导,硬尺无此种跳动。

13、交界性早博心电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表现:1、期前出现的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QRS-T形成与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2、出现逆行P波,可发生于QRS波群之前;或QRS波群之后或者与QRS相重叠,3、大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14、现病史的内容?
①起病情况与患者病的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 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病状⑥诊治经过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15、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①细胞体积:随着血细胞的成熟,胞体逐渐由大变小。但巨核系细胞体积通常由小变大,早幼粒细胞较朱粒细胞稍大。胞体大小变化的同时常发生形态变化如巨核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胸,从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②细胞质:㈠量;由少逐淅增多,但淋巴细胞变化不大,但淋巴细胞变化不大。㈡染色:由深蓝变浅染,甚至淡红,红细胞系最终变为橘红色。㈢颗粒:从无颗粒(原始细胞) 嗜天青颗粒(早幼粒细胞) 特异性颗粒(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颗粒),但红细胞质内一般无颗粒。③细胞核:⑴大小:由大变小,由规则变为不规则,甚至分叶,但巨核细胞核由小变大,红细胞系核变小,核形规则而最终消失。⑵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致密或凝集成块,着色由浅变深。⑶核仁:由有到无,经清晰、模糊不清至消失。⑷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

16、窦性心律及特征?①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特征:P波Ⅱ导联直立,avR倒置②P波规则出现③同一导联中PR间期差值<0.12s ④频率:60-100次/min。

17、气管移位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医师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销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销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如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而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18、房颤听诊特点及见于哪些病?房颤的听诊特点,心律绝对不规则,SL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和甲亢。

19、腹部听诊内容及临床意义?肠鸣时、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还可在脐下方听到胎儿心音。 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及胃肠动力低下等。如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用

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

20、引起血沉病理性增快的原因?①各种炎症性疾病 急性细菌性炎症时,②组织损伤及坏死
21、肺实质检查有何发现?①各种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时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 ③恶性肿瘤: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 泌糖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或贫血等因素有关。
22、胸骨角标志及意义?位于胸骨上切迹下约5cm,由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起,标志气管分叉处,主动脉弓上缘,第五胸椎的水平,计数肋骨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23、二尖瓣关闭不全体征?①视诊: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时,心尖搏动强,发生心力衰竭后减弱。②触诊:心尖搏动有力,可呈抬举样,在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可触及收缩期震颤③叩诊:心浊音向左下扩大,晚期可向两侧扩大,提示左右心室均增大。④听诊: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粗糙、音调较高的3/6级以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腑下和户胛下区传异。后叶损害为主时,杂音可传向胸骨左经受和心底部。S1常减弱,P2可亢进和分裂。严重反流时心尖区可闻及S3,以及紧随S3后的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4、脾测量及分度?①第1第测量: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厘米表示,脾脏轻度肿大时只作第1线测量。第2线测量和第3线测量:脾脏明显肿大时,应加测第2线和第3线,②前者系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③后者指脾左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

25、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①急性感染;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③急性大出血;④急性中毒;⑤白血病;

26、2度1型房室阻滞?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1个P波后脱漏1个QRS波群,漏搏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27、心电图特征?①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以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所以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 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②时间:正常人P波时间

一般小于0.12s。
③振幅: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PR间期为0.12-0.20s。
QRS波群,(1)时间:QRS时间小一0.12s。多0.06-0.10s。
正常人aVR导联的R波小于0.5Mv,I导联的R波小于1.5m V,aVL导联的R波小于1.2mV,aVR导联的R波小于2.0m V.
但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ST段上抬在V1-V2导联一般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在V4-V6导联及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
28、右侧胸腔积液体征?胸腔积液 胸廓: 患侧饱满 呼吸动度: 患侧减弱 气管位置:移向健侧 语音震颤: 减弱或消失 音响:实音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罗音:无 语音共振:减弱

29、腹部出诊①腹壁紧张度 ②压痛及反跳痛 ③脏器触诊 ④腹部肿块⑤液波震颤 ⑥振水音

30、心房颤动的特点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房颤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RR绝对不齐,QRS波一般不增宽,心房颤动时,如果出现RR绝对规则,且心室率缓慢,常提示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呈室上型。

31、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答:
鉴别要点 肾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从眼睑颜面开始延及全身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发展快慢 迅速 缓慢
水肿性质 软而移动度大 坚实移动度小
伴随症状 关有其它肾源性病症如高血压,管型尿,尿蛋白,血尿,眼底改变 半有心功能不全病症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