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行业简介

计算机仿真行业简介
计算机仿真行业简介

(一)计算机仿真行业简介

计算机仿真行业,属于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新兴行业。

1、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经济、安全、可重复和不受气候、场地、时间限制的优势,被称为除理论推导和科学试验之外的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第

三种手段。

美国政府在1992 年提出的22 项国家关键技术中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列为第16项,21 项国防关键技术中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列为第6 项。2007 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决议案(H.RES.487 )明确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项国家关键技术,指出其对提升美国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2006 年2 月9 日发布)和《我国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 年12 月25日发布〕)中均被列为关键技术。《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建成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和一批重要的高水平试验验证设施,提高设计水平和研制成功率";我国的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等已明确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我军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和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手

段。

2、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及其他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航空、航天、兵器、国防电子、船舶、电力、石化等行业,特别是应用于现代高科技装备的论证、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

(1)国防领域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贯穿于武器装备设计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维护的全过程。在设计论证阶段,需要在实物实现之前通过仿真模拟进行预先验证,降低项目风险;在研制阶段,要通过仿真模拟试验进行调试、测试,避免弯路,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在生产阶段,要通过仿真模拟测试完成部件测试、工位测试和出厂测试,以保障参与组装的设备或部件达标,生产出合格装备;在使用维护阶段,需要通过仿真模拟训练,建立保障预案、进行使用效能评估等。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保障武器装备的成功研制,降低研制风险、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提高武器装备的使用效能等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工业领域

由于工业领域中大量系统、项目具有复杂性和大型化的特点,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虚拟电子产品、仪器、能源、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在各类大型复杂工程系统和项目建设之前的概念研究与系统的需求分析过

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其他应用领域

在为武器装备研制、作战训练和工业领域服务的同时,计算机仿

真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向交通、教育、通讯、社会、经济、娱乐等多个领域扩展。近年来,国内研制了能够表述交通流特征和交通流质量的交通仿真软件平台,可以对交通规划、交通控制设计、交通工程建设方案等进行预评估。在引黄入晋输水工程中,建立了全系统运行仿真系统,利用仿真系统验证了工程设计,提出了现有工程设计中影响运行的重大问题,寻找调度运行最佳模式等。在医学仿真方面,建立了有关人体的生物学模型和三维视觉模型,为深入开展人体生命机理研究和远程医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此外,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娱乐业、旅游业中亦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虚拟圆明园",就是利用视景仿真等多媒体高新技术,通过建造立体电影放映厅、播放三维圆明园软件等方式,来重现圆明园原貌,对于部分景观进行虚拟修复。

3、计算机仿真行业的发展历程

仿真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20 世纪50、60 年代,仿真技术开始应用于洲际导弹的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核电站运行等方面。到了70 年代中期,仿真技术开始扩展到民用领域,用于培训民航客机驾驶员等。从80 年代开始,仿真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了计算机仿真的崭新时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仪器仪表、虚拟制造、电子产品设计、仿真训练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

方面。

我国国内自20 世纪60、70 年代开始首先在自动控制领域采用仿真技术,这一时期我国自行设计的飞机模拟器、坦克模拟器等相继研制成功,民用领域的火电机组培训仿真系统、化工过程培训仿真系统、

机车培训仿真器、汽车模拟器等也相继研制成功。自90 年代开始,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国内建设了一批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如射频制导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红外制导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歼击机工程飞行模拟器、歼击机半实物仿真系统、驱逐舰半实物仿真系统等,这些半实物仿真系统在武器型号研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进入21 世纪,我国开始对分布交互式仿真、虚拟现实等先进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复杂系统仿真,由单个武器平台的性能仿真发展为多武器平台在作战环境下的对抗仿真。

目前,计算机仿真行业已经成为代表国家关键技术和科研核心竞争能力,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根据赛迪报告,2008 年全球计算机仿真市场的总体规模达883亿美元以上,中国计算机仿真市场的总体规模达298 亿人民币以上,未来计算机仿真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行业管理体制及国家相关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计算机仿真行业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新兴行业,当前的管理主要采取国家法律法规约束、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

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计算机仿真技术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提出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我国计算机仿真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其下属

的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是推动和发展中国计算机仿真事业的重要社会团体,由全国范围内从事计算机仿真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单位组成。主要职能:负责对我国计算机仿真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重大问题开展决策论证,提出政策建议;接受有关主管部门委托,开展科技项目论证、开发、评估、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标准和规范修订,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等。

此外,国家对国防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实行行政许可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行政许可的政府主管部门(原由国防科

工委主管行政许可)。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计算机仿真行业是国家发展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前沿科技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 )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行政许可管理方面,主要政策包括:

序号政策

1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若干意见》

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3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管理办法》

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核心优势之企业】

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计算机仿真行业按仿真技术的应用特点可以划分为计算机仿真测试、仿真模拟训练、虚拟制造等领域,其中计算机仿真测试又可分为机电仿真测试和射频仿真测试、通用测试等。

(1)国际竞争状况和市场化程度

计算机仿真行业是一个全球竞争的行业。目前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和成熟仿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仿

真主要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在机电仿真测试领域,由于工业环境便于将经验成果快速复制推广,容易获得较好的商业利益,相关企业较多,竞争也较为激烈,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NI ")、德国dSPACE 公司。其中:NI 公司是计算机化虚拟仪器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虚拟仪器供应商。德国dSPACE 公司传统优势领域集中在汽车/车辆控制仿真领域,全球七大汽车集团有五大集团是其主要用户,是汽车控制仿真市场的龙头企业。

在射频仿真测试领域,部分成熟领域的产业规模较大,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仿真测试产品,竞争较为激烈,而利润较丰厚、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仿真模拟和仿真测试产品领域垄断程度较高,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少数规模较大的专业制造商占据,主要有国际仪器业巨头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专业领域厂商有阿法克斯(AreoFlex )、英国思博伦公司(Spirent)等。

在仿真模拟训练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有CAE 公司、Rockwell Collins 公司、Cubic 公司等三大巨头,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包括民用飞行器、机车、军用的海、陆、空战斗系统以及联合作战模拟系统等,作为系统集成商和核心软硬件综合性制造商,上述三家公司在国际仿真模拟训练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另外VT SystemMAK,METAVR,PRESAGIS 作为软件生产商占据虚拟仿真工具软件主要份额;科视和巴可(Christie、Barco )公司作为硬件生产商占据虚拟现

实子系统的主要市场。

(2 )国内竞争状况和市场化程度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包括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在开放的民用市场,国外的NI 公司、dSPACE 公司、思博伦公司、安捷伦公司和CAE 公司等凭借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发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在相应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国内厂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面向应用的基础软件、硬件产品开发,面向行业应用的专业仿真产品开发方面与国外厂商存在较大差距,从业公司数量众多但普遍进入行业较晚,经营规模小,大多以代理和系统集成为主,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不高,进口产品占据了国内计算机仿真市场大约70%的市场份额。在国防军工、核能源、航空航天以及其他尖端核心技术等军用领域,受国防安全和国外禁运等多重影响,国外企业和产品受到很大限制,难以直接进入,拥有国防军工资质的国内厂商特别是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内厂商可以凭借自主产品和贴近终端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参与竞争,并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如在半实物仿真系统方面虽然仍以国外品牌为主,但国产品牌已经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射频仿真测试领域,由于产品定制性要求较强,技术门槛高,再加上国外产品和技术禁运,使得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在该领域的所占比例较高。

此外,在国内计算机仿真市场,仿真产品用户本身也是潜在的竞争者,由于某些军工项目的保密要求不便请商业公司介入或其它原因,需要自制非标设备满足仿真应用的要求,并可能在军工伙伴间交流或转让部分成果。事实上这部分需求原本该由商业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由于传统军工行业市场较为封闭,变成了行业内部的"自给自足",导致单个军工用户花费大量的科研生产资源从事非"份内"的工作。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社会化大协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国防产业分工将趋于合理,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相关装备研制资质的专业企业将有机会进入一个曾经封闭的领域,发挥技术专业特长,参加国防产业合作化分工,获得

更大的市场机遇。

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 ~2011 学年第 2学期 学生姓名:林泽佳专业班级:08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钟秋海工作部门:信息学院一、课程设计题目 :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本课程设计共列出10个同等难度的设计题目,编号为:[0号题]、[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6号题]、[7号题]、[8号题]、[9号题]。 学生必须选择与学号尾数相同的题目完成课程设计。例如,学号为8xxxxxxxxx2的学生必须选做[2号题]。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一)《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课题设计内容|

! " [2 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二)《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课题设计要求及评分标准【共100分】 , 1、求被控对象传递函数G(s)的MATLAB描述。(2分) 2、求被控对象脉冲传递函数G(z)。(4分) 3、转换G(z)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并按z-1形式排列。(2分) 4、确定误差脉冲传递函数Ge(z)形式,满足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稳态误差为零和实际 闭环系统稳定的要求。(6分) 5、确定闭环脉冲传递函数Gc(z)形式,满足控制器Dy(z)可实现、最少拍和实际闭环系统稳 定的要求。(8分)

6、根据4、5、列写方程组,求解Gc(z)和Ge(z)中的待定系数并最终求解Gc(z)和Ge(z) 。 (12分) 7、求针对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并说明Dy(z)的可实现性。 (3分) ! 8、用程序仿真方法分析加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7分) 9、用图形仿真方法(Simulink)分析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8分) 10、确定误差脉冲传递函数Ge(z)形式,满足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稳态误差为零和实际 闭环系统稳定的要求。(6分) 11、确定闭环脉冲传递函数Gc(z)形式,满足控制器Dw(z)可实现、无波纹、最少拍和实际 闭环系统稳定的要求。(8分) 12、根据10、11、列写方程组,求解Gc(z)和Ge(z)中的待定系数并最终求解Gc(z)和Ge(z) 。 (12分) 13、求针对单位速度信号输入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并说明Dw(z)的可实现性。(3分) 14、用程序仿真方法分析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7分) 15、用图形仿真方法(Simulink)分析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 (8分) 16、根据8、9、14、15、的分析,说明有波纹和无波纹的差别和物理意义。(4分) 三、进度安排 6月13至6月14: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复习控制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知识,收集资料、熟悉仿真工具;确定设计方案和步骤。 6月14至6月16:编程练习,程序设计;仿真调试,图形仿真参数整定;总结整理设计、 仿真结果,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月16至6月17:完成程序仿真调试和图形仿真调试;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答 辩总结。 [ 四、基本要求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后期新秀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新兴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起到了只管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在科研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人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法,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领域技术成果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本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理论思想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产生的基本原因,也就是人们用计算机模拟解决问题的优点所在,讨论了模拟、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并预测了计算机仿真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对比,这对于初步认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模拟;仿真技术;发展 一、引言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多种学科和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为工具,通过虚拟试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早期称为蒙特卡罗方法,是一门利用随机数实验求解随机问题的方法。其原理可追溯到1773年法国自然学家G.L.L.Buffon为估计圆周率值所进行的物理实验。根据仿真过程中所采用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仿真大致经历了模拟机仿真、模拟-数字混合机仿真和数字机仿真三个大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仿真主要采用模拟机;60年代后串行处理数字机逐渐应用到仿真之中,但难以满足航天、化工等大规模复杂系统对仿真时限的要求;到了70年代模拟-数字混合机曾一度应用于飞行仿真、卫星仿真和核反应堆仿真等众多高技术研究领域;80年代后由于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机才最终成为计算机仿真的主流。现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工程、经济管理、工程建设、军事模拟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 模拟:(Simulation)应用模型和计算机开展地理过程数值和非数值分析。不是去求系统方程的解析解,而是从系统某初始状态出发,去计算短暂时间之后接着发生的状态,再以此为初始状态不断的重复,就能展示系统的行为模式。模拟是对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模拟要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模拟的关键问题包括有效信息的获取、关键特性和表现的选定、近似简化和假设的应用,以及模拟的重现度和有效性。可以认为仿真是一种重现系统外在表现的特殊的模拟。 仿真:(Emulation)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又称模拟。即使用项目模型将特定于某一具体层次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它们对目标的影响,该影响是在项目仿真项目

计算机仿真在电工特种作业培训中的应用(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计算机仿真在电工特种作业培 训中的应用(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计算机仿真在电工特种作业培训中的应用 (新版) 传统的培训方法大多是在实际系统中进行的。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系统的规模日益庞大、复杂,系统的造价日益昂贵,训练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破坏和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因此,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事关重大,关键在于人员培训。为了解决培训问题,需要有这样的系统,它能模拟实际系统的工作状况及环境,又可避免采用实际系统时所带来的危险性及高昂代价,这就是培训仿真系统。根据特种作业事故的基本特点,人为因素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要保证电工特种作业安全,必须控制电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要控制电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他们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这主要靠培训来完成。目前,电工特种作业培训主要以授课演示加实物模拟平台训练的方法。由于电的危害性,在实物模拟

平台上进行训练也存在许多危险;加之实物模拟平台数量有限,受时间、地点等限制,不能供人员反复使用。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培训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出更为有效且具有重复性好、安全性高、经济性好、效率高等优点的电工特种作业仿真培训平台。 计算机仿真培训原理 仿真是以相似原理、系统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领域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与相关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利用模型对系统进行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性技术。 计算机仿真培训原理图。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即前台多媒体培训仿真界面、信息响应和计算机后台分析计算模块。后台分析计算是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的核心,它包括计算机仿真模型、仿真模块、仿真结果分析、资源库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用户在前台操作,通过响应模块将用户的操作信息传递给后台,在后台通过仿真模型的判断和运算,做出决策,并将决策信息由后台经过信息处理与响应模块传递到用户操作前台多媒体培训仿真界面,实现交互操作训练。

中国计算机仿真行业研究-发展环境、行业特征、上下游行业、行业特征、行业主要企业

中国计算机仿真行业研究 -发展环境、行业特征、上下游行业、行业特征、行业主要企业 (二)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国家应急管理部)等机构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轨道交通、安全作业、军工等行业仿真培训的发展。在轨道交通领域,政策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总体规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具体培训考核岗位等作出明确规定。在安全作业领域,政策对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试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和考点用设备等作出系列规定,各省市安监局亦先后出台关于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试实操点建设的具体指导意见。在军工领域,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再次提出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有利于为轨道交通、安全作业和军工等行业营造良好 的外部发展环境,激发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2)行业发展带来巨大需求和机遇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全作业实操点的全面推广、船配行业产值和国防军工投入的持续增长,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和军工领域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硬件设备的持续增加将带来巨大的操作人才缺口,进而拉动

对仿真实训设备的需求,为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供应商提供了稳定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3)信息技术的进步将持续拓展计算机仿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研发厂商众多,配套软硬件和应用等层出不穷,设备性能亦不断提升,应用领域涵盖娱乐、教育、军事、旅游和购物等领域。依托成熟的软硬件设备和VR、AR 等新技术的拓展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至传统应用外的领域,用户也将获得更加细腻、逼真的沉浸式仿真体验。

实验3 Okumura-Hata方法计算计算机仿真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3G移动通信实验 学院通信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3083414 学号13081403 学生姓名李倩

实验Okumura-Hata 方法计算机仿真 【实验目的】 ? 加深对奥村模型的理解; ? 能够使用C 语言(或者Matlab )利用Okumura-Hata 方法计算基本传输损耗; ? 比较奥村模型和Okumura-Hata 方法获得的基本传输损耗的差异,分析Okumura-Hata 方法的误差。 【实验内容】 ? 使用C 语言(或者Matlab )利用Okumura-Hata 方法计算基本传输损耗; ? 分析Okumura-Hata 方法的误差; 【实验设备】 ? 一台PC 机 【实验步骤】 1. 采用Okumura-Hata 方法分别计算大城市市区地区准平滑地形、郊区和开阔区,基站天线高度是hb=200米,手机天线高度是hm=3米情况下,不同传播距离d 和不同载波频率f 条件下的传播损耗中值。画出相应的曲线。 050010001500 20002500300080100 120 140 160 180 200 大城市 频率/MHz 损耗中值/d B

2. 将计算结果和通过奥村模型实测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050010001500 2000250030008090 100 110 120 130140150 160 170 180 郊区 频率/MHz 损耗中值/d B 050010001500 200025003000100120 140 160 180200 220 240开阔区 频率/MHz 损耗中值/d B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仿真 院(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003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吴莉朱忠敏 2012年1 月14 日至2012年1 月25 日 华朴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 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5)

一、Simulink 仿真设计 (6) 1.1 低通抽样定理 (6) 1.2 抽样量化编码 (9) 二、MATLA仿真设计 (12) 2.1 、自编程序实现动态卷积 (12) 2.1.1 编程分析 (12) 2.1.2 自编matlab 程序: (13) 2.1.3 仿真图形 (13) 2.1.4 仿真结果分析 (15) 2.2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 (15) 2.2.1 双线性变换法的基本知识 (15) 2.2.2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个巴特沃斯数字低通滤波器 (16) 2.2.3 自编matlab 程序 (16) 2.2.4 仿真波形 (17) 2.2.5 仿真结果分析 (17) 三、总结 (19) 四、参考文献 (19) 五、课程设计成绩 (20) 摘要 Matlab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及数值分析领域的高级仿真平台。它功能

强大、简单易学、编程效率高,目前已发展成为由MATLAB 语言、MATLAB 工作环境、MATLAB 图形处理系统、MATLAB 数学函数库和MATLAB 应用程序接口五大部分组成的集数值计算、图形处理、程序开发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系统。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MATLAB 和SIMULINKL 两个部分。首先利用SIMULINKL 实现了连续信号的采样及重构,通过改变抽样频率来实现过采样、等采样、欠采样三种情况来验证低通抽样定理,绘出原始信号、采样信号、重构信号的时域波形图。然后利用SIMULINKL 实现抽样量化编码,首先用一连续信号通过一个抽样量化编码器按照A 律13折线进量化行,观察其产生的量化误差,其次利用折线近似的PCM 编码器对一连续信号进行编码。最后利用MATLAB 进行仿真设计,通过编程,在编程环境中对程序进行调试,实现动态卷积以及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 本次课程设计加深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课上所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仿真实验作业答案

五、(10分)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6 168682)(232+++++=s s s s s s G 。 语言建立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并求: ⑴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2分) ⑵ 输入函数为u(t)时的响应;(3分) (u(t)正弦信号,周期2秒,仿真时间8秒,采样周期0.1); (3) 输入函数为u(t)时的响应;(3分) (u(t)方波输入信号,周期10秒,仿真时间20秒,采样周期0.05) (4) 绘出系统的波德图(Bode )。(2分) 解答: num=[2 8 6]; den=[1 8 16 6]; sys=tf(num,den); t=0:0.1:8; y1=step(sys,t); u=sin(t*pi); y2=lsim(sys,u,t); subplot(2,2,1);plot(t,y1); grid; title('阶跃响应曲线'); xlabel('响应时间'); ylabel('响应值'); hold on; subplot(2,2,2);plot(t,y2); grid on ; title('对sin(t)的响应曲线'); xlabel('响应时间'); ylabel('响应值'); t=0:0.05:20 u=square(pi/5*t) y3=lsim(sys,u,t); subplot(2,2,3);plot(t,y3) grid on ; title('对方波信号的响应曲线'); xlabel('响应时间'); ylabel('响应值'); subplot(2,2,4);bode(sys);

grid ;title('bode 图'); 运行结果: 六、(10分)设二阶动力学系统的传递函数如下,假设将无阻尼固有频 率固定为ωn =1 rad/s ,将阻尼比的值分别设置成ζ=0,0.1,0.2,0.3,…, MATLAB 语言编程,分析在这些阻尼比ζ的取值下该系统的阶跃响应。 2222)(n n n s s s G ω?ωω++= 解答:wn=1; kesi=[0:0.1:1,2,3,4,5]; figure('color',[1 1 1]); hold on for i=kesi num=wn.^2 den=[1,2*i*wn,wn.^2]; step(num,den);

2011计算机仿真大赛一等奖作品解析

编号: 重庆邮电大学 第五届计算机仿真大赛 一等奖作品 题号: C 组别:高年级组 2011年 4 月 6 日

单级移动式倒立摆动态控制仿真 摘要 单级移动式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单输入双输出的自然不稳定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高阶次等特性,作为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它是一个理想的教学实验设备,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直观地表现出来。应用上,倒立摆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研究、航空航天控制、机器人、杂技项杆表演等领域,在自动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研究倒立摆的精确控制对工业生产中复杂对象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倒立摆仿真或实物控制实验是控制领域中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可观性、系统收敛速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控制过程中,它能有效地反映诸如可镇定性、鲁棒性、随动性以及跟踪等许多控制中的关键问题,是检验各种控制理论的理想模型。因而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单级移动式倒立摆为被控对象,参考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最优控制)的设计方法。针对单级移动式倒立摆系统的单输入双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的不稳定性,我们采用线性二次最优LQR控制和PID控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实时控制(摆杆的角度和小车的位移)和系统仿真实验实现对小车位置和摆杆偏角的同时闭环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动态仿真)。 关键词:非线性倒立摆实时控制系统仿真动态

1.问题重述 单级移动式倒立摆原理如下图1-1 所示, 图1-1 其中小车质量M = 3KG;摆杆质量m = 0.1KG;摆杆为均匀的,质心l=0.5米;重力加速度g=9.81;设x1为摆杆角度,x2为摆杆角速度,x3为小车位移,x4为小车速度,其中小车水平受力为输入量,建立其状态方程: 采用状态反馈进行控制,其控制原理如下图1-2 所示:

计算机仿真行业简介

(一)计算机仿真行业简介 计算机仿真行业,属于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新兴行业。 1、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经济、安全、可重复和不受气候、场地、时间限制的优势,被称为除理论推导和科学试验之外的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第 三种手段。 美国政府在1992 年提出的22 项国家关键技术中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列为第16项,21 项国防关键技术中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列为第6 项。2007 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决议案(H.RES.487 )明确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项国家关键技术,指出其对提升美国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2006 年2 月9 日发布)和《我国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 年12 月25日发布〕)中均被列为关键技术。《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建成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和一批重要的高水平试验验证设施,提高设计水平和研制成功率";我国的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等已明确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我军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和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手 段。

2、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及其他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航空、航天、兵器、国防电子、船舶、电力、石化等行业,特别是应用于现代高科技装备的论证、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 (1)国防领域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贯穿于武器装备设计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维护的全过程。在设计论证阶段,需要在实物实现之前通过仿真模拟进行预先验证,降低项目风险;在研制阶段,要通过仿真模拟试验进行调试、测试,避免弯路,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在生产阶段,要通过仿真模拟测试完成部件测试、工位测试和出厂测试,以保障参与组装的设备或部件达标,生产出合格装备;在使用维护阶段,需要通过仿真模拟训练,建立保障预案、进行使用效能评估等。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保障武器装备的成功研制,降低研制风险、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提高武器装备的使用效能等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工业领域 由于工业领域中大量系统、项目具有复杂性和大型化的特点,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虚拟电子产品、仪器、能源、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在各类大型复杂工程系统和项目建设之前的概念研究与系统的需求分析过 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其他应用领域 在为武器装备研制、作战训练和工业领域服务的同时,计算机仿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算机仿真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号:08057102,08057127 班级:自动化081 姓名陈婷,万嘉

目录 一、设计思想 二、设计步骤 三、调试过程 四、结果分析 五、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

选题一、 考虑如下图所示的电机拖动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有双输入,给定输入)(t R 和负载输入)(t M 。 1、 编制MATLAB 程序推导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2、 若常系数增益为:C 1=Ka =Km =1,Kr =3,C2=0.8,Kb =1.5,时间常数T 1=5, T 2=0.5,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求出闭环零极点,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若)(t R 和)(t M 分别为单位阶跃输入,绘制出该系统的阶跃响应图。(要求C 1,Ka ,Km ,Kr ,C2,Kb , T 1,T 2所有参数都是可调的) 一.设计思想 题目分析: 系统为双输入单输出系统,采用分开计算,再叠加。 要求参数均为可调,而matlb 中不能计算未赋值的函数,那么我们可以把参数设置为可输入变量,运行期间根据要求赋值。 设计思路: 使用append 命令连接系统框图。 选择‘参数=input('inputanumber:')’实现参数可调。 采用的方案: 将结构框图每条支路稍作简化,建立各条支路连接关系构造函数,运行得出相应的传递函数。 在得出传递函数的基础上,使用相应的指令求出系统闭环零极点、画出其根轨迹。 通过判断极点是否在左半平面来编程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 二.设计步骤 (1)将各模块的通路排序编号

(2)使用append命令实现各模块未连接的系统矩阵 (3)指定连接关系 (4)使用connect命令构造整个系统的模型 三.调试过程 出现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在调试过程出现很多平时不注意且不易寻找的问题,例如输入的逗号和分号在系统运行时不支持中文格式,这时需要将其全部换成英文格式,此类的程序错误需要细心。 在实现参数可调时初始是将其设为常量,再将其赋值进行系统运行,这样参数可调性差,后用‘参数=input('inputanumber:')’实现。 最后是在建立通路连接关系时需要细心。 四.结果分析 源代码: Syms C1 C2 Ka Kr Km Kb T1 T2 C1=input('inputanumber:') C2=input('inputanumber:') Ka=input('inputanumber:') Kr=input('inputanumber:') Km=input('inputanumber:') Kb=input('inputanumber:') T1=input('inputanumber:') T2=input('inputanumber:') G1=tf(C1,[0 1]); G2=tf(Ka*Kr,[0 1]); G3=tf(Km,[T1 1]); G4=tf(1,[T2 1]); G5=tf(1,[1 0]); G6=tf(-C2,1); G7=tf(-Kb,1); G8=tf(-1,1); Sys=append(G1,G2,G3,G4,G5,G6,G7,G8) Q=[1 0 0;2 1 6;3 2 7;4 3 8;5 4 0;6 5 0;7 4 0;8 0 0;]; INPUTS1=1; OUTPUTS=5; Ga=connect(Sys,Q,INPUTS1,OUTPUTS) INPUTS2=8; OUTPUTS=5; Gb=connect(Sys,Q,INPUTS2,OUTPUTS) rlocus(Ga)

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

第四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 长江大学选拔赛题目 请各小组从以下的12题中任选两题做答,可以参考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也可以请教各自的指导老师,祝大家成功! 1、设计一个仿真蚂蚁,蚂蚁会去收集食物并返回巢穴,并且能够自动寻路避开 障碍物。首先,蚂蚁会知道食物的位置并找到食物,找到食物之后便返回巢穴,当它口渴时会去喝水,喝水之后继续寻找食物。假设蚂蚁知道所有食物和水的位置。 2、某石油公司在海湾拥有几个石油钻井平台,每个平台开采出的石油需要运往 海岸上的炼油厂,要在平台与炼油厂之间建造一个石油运输网络,问管道如何设计,才能是成本最低。(提示:可以自己先给出钻井平台和炼油厂的位置,并给出经过勘测之后可能的管道铺设走向和建设费用,假设有十个钻井平台,一个炼油厂) 3、排队问题:假设某银行有4个对外业务办理窗口,从早晨银行开门起不断有 客户进入银行,由于每个窗口某个时刻只能接待一个客户,因此在客户人数众多时需要在每个窗口进行排队,对于刚进入银行的客户,如果某个窗口空闲,则可立即上前办理业务;否则,就排在人数最少的队伍后面。请模拟银行一天的业务情况并统计客户在银行的平均停留时间。 4、巡回售货员问题:有一个售货员,从他所在城市出发是访问n-1个城市,要 求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然后返回原地,问他的旅行线路如何安排才最经济?(提示:即为求赋权图上的最短汉密尔顿回路,没学过图论的同学请根据提示查阅相关资料)。 5、中国邮路问题:一个邮递员送信,要走完他负责投递的全部街道,完成任务 后回到邮局,应按怎样的路线走,他所走的路程才会最短?(提示:即为求赋权图上的一条欧拉回路,请注意,并不是所有图中都存在欧拉回路,必要时可以通过增加边的方法,让图中存在欧拉回路,没学过图论的同学请根据提示查阅相关资料) 6、八皇后问题:国际象棋中,皇后可以在横、竖、斜线上不限步数地吃掉其他 棋子,如何将8个皇后放在8×8的棋盘上,使得它们不能互相攻击? 7、有五座房子,每座房子的颜色不同,里面分别住着不同国家的人,每个人都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社会的诸多方面,并为不同行业的发展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仿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模拟实验又称计算机仿真实验或计算机虚拟实验,是近几年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开辟的新领域。它通过计算机把实验设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和学生的操作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部活的、可操作的物理实验教科书和根据需要在瞬间建立的模拟实验室。近几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计算机模拟实验则成为学生学习与考核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模拟实验的产生打破了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限制,他尤为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思路,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试验方法、教学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进行深入理解,进而锻炼时间操作技能。 2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交通是由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一个复杂人机系统,事故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交通安全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人、车、路和环境诸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本交通安全仿真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方法。该评价体系是通过建立虚拟环境,并在这个虚拟环境中设计各种事故诱发因素,并对某区域和某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进行全过程(设计后,施工中,运营后)的跟踪和评价。 计算机仿真是交通安全仿真系统的中心组成部分。该仿真系统与一般意义的数据仿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某区域的交通安全评估上,交通安全仿真系统不仅仅使用绝对数法和事故率法来评估,它还蒋该区域人们的交通一世与行为因素也整合其中。在模拟的交通路段中,可以选择任意交通工具,设计任意的路段环境,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进行交通事故实验与分析,进而对交通路段做出相对准确的安全评估,为交通事故评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3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介入汽车制造业,可以有效缓解许多难度高,投资成本大的相关问题。例如计算机仿真的多缸柴油机发动机,其仿真数据与发动机实际数据高度重合,应用与多功能发动机的模拟。在汽车流场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成功的模拟出气流分离的状态,构建了空气动力学的汽车模型。在汽车碰撞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依据实际的汽车碰撞事故状况与人员损伤之间的数据,构建汽车碰撞的。 本文来源于:元计算官网

《计算机仿真技术》试题(含完整答案)

、数值计算,编程完成以下各题(共20分,每小题5 分) 1、脉冲宽度为d,周期为T的矩形脉冲的傅里叶级数如下式描述: d[i.^= sin(^d/T)cos(^:n.) T n」n rd /T 当n =150,d..「T =1;4,- 1/2 :::.::: 1/2,绘制出函数f(.)的图形。 解: syms n t; f=((si n(n *pi/4))/( n*pi/4))*cos(2*pi* n*t); s=symsum(f, n,1,150); y=(1+2*s)/4; x=-0.5:0.01:0.5; Y=subs(y,'t',x); plot(x,Y) 2 0 05x2 5 ■ 5 2、画出函数f (x)二(sin 5x) e .- 5x cos1.5x 1.5x 5.5 x 在区间[3, 5]的图形,求出该函数在区间[3, 5]中的最小值点X min和函数的最小值f min . 解:程序如下 x=3:0.05:5; y=(si n(5*x).A2).*exp(0.05*x.A2)-5*(x.A5).*cos(1.5*x)+1.5*abs(x+5.5)+x.A2.5; mix_where=fi nd(y==mi n(y)); xmin=x(mix_where); hold on; plot(x,y); plot(xmi n,min (y),'go','li newidth',5); str=strcat('(' ,nu m2str(xmi n),',' ,nu m2str(mi n(y)),')'); text(xmi n,min (y),str);

Ylabel('f(x)') 经过运行后得到的图像截图如下: 运行后的最小值点X min =4.6 , f m in = -8337.8625 3、画出函数f (x) = cos2x「e^'x — 2.5 X在口,3]区间的图形, 解该非线 并用编程求性方程 f (x) = 0的一个根,设初始点为X o = 2 . 解: x=1:0.02:3; x0=2; y=@(x)(cos(x).A2).*exp(-0.3*x)-2.5*abs(x); fplot(y,[1,3]); Xlabel('x') Ylabel('f(x)') X仁fzero('(cos(x).A2).*exp(-0.3*x)-2.5*abs(x)',x0) 运行后求得该方程的一个根为z=0.3256 。 4、已知非线性方程组如下,编程求方程组的解,设初始点为[1 0.5 -1].

计算机仿真技术与CAD习题答案

第0章绪论 0-1 什么是仿真?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试验性科学。 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0-2 仿真的分类有几种?为什么? 答: 依据相似原理来分: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混合仿真。 物理仿真:就是应用几何相似原理,制作一个与实际系统相似但几何尺寸较小或较大的物理模型(例如飞机模型放在气流场相似的风洞中)进行实验研究。 数学仿真:就是应用数学相似原理,构成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研究。它由软硬件仿真环境、动画、图形显示、输出打印设备等组成。 混合仿真又称数学物理仿真,它是为了提高仿真的可信度或者针对一些难以建模的实体,在系统研究中往往把数学仿真、物理仿真和实体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复杂的仿真系统,这种在仿真环节中有部分实物介入的混合仿真也称为半实物仿真或者半物理仿真。 0-3 比较物理仿真和数学仿真的优缺点。 答: 在仿真研究中,数学仿真只要有一台数学仿真设备(如计算机等),就可以对不同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和研究,而且,进行一次仿真实验研究的准备工作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受控系统的建模、控制方式的确立和计算机编程。数学仿真实验所需的时间比物理仿真大大缩短,实验数据的处理也比物理仿真简单的多。 与数学仿真相比,物理仿真总是有实物介入,效果直观逼真,精度高,可信度高,具有实时性与在线性的特点;但其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制造、安装、接线及调试工作,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耗时过长,灵活性差,改变参数困难,模型难以重用,通用性不强。 0-4 简述计算机仿真的过程。 答: 第一步:根据仿真目的确定仿真方案 根据仿真目的确定相应的仿真结构和方法,规定仿真的边界条件与约束条件。 第二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于简单的系统,可以通过某些基本定律来建立数学模型。而对于复杂的系统,则必须利用实验方法通过系统辩识技术来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系统仿真的依据,所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

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

附件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 月16 日 附件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 学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信息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本课程设计共列出10个同等难度的设计题目,编号为:[0号题]、[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6号题]、[7号题]、[8号题]、[9号题]。 学生必须选择与学号尾数相同的题目完成课程设计。例如,学号为8xxxxxxxxx2的学生必须选做[2号题]。

[0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1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一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2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3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一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4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5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一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 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6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 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7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电力电子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电力电子系统的计算机仿真》题目:方波逆变电路的计算机仿真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了电子电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电力电子器件自身的开关非线性,给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一般常用波形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仿真技术为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提供了崭新的方法。 我们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仿真,对于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掌握了仿真的方法,学生的想法可以通过仿真来验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意义,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毕竟是有限的,也受到学时的限制。而仿真实训不受时间、空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外自行上机。仿真在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电力电子,MATLAB,仿真。

第一章电力电子与MATLAB软件的介绍 一、电力电子概况 二、MATLAB软件介绍 第二章电力电子器件介绍 一、电力二极管特性介绍 二、晶闸管特性介绍 三、IGBT特性介绍 第三章主电路工作原理 一、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二、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三、PWM控制基本原理 第四章仿真模型的建立 一、单极性SPWM触发脉冲波形的产生 二、双极性SPWM触发脉冲波形的产生 三、单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四、双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第五章仿真结果分析 第六章心得体会 第七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电力电子与MATLAB软件的 介绍 一、电力电子概况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大到数百MW甚至GW,也可以小到数W甚至1W以下,和以信息处理为主的信息电子技术不同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 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交流技术(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两个分支。 一般认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是以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的第一个晶闸管为标志的,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础就是由于晶闸管和晶闸管变流技术的发展而确立的。此前就已经有用于电力变换的电子技术,所以晶闸管出现前的时期可称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史前或黎明时期。70年代后期以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型晶体管(BJT),电力场效应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全速发展(全控型器件的特点是通过对门极既栅极或基极的控制既可以使其开通又可以使其关断),使电力电子技术的面貌焕然一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后期,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 可看作MOSFET和BJT的复合)为代表的复合型器件集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通态压降小,在流能力大于一身,性能优越使之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导器件。为了使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小,常常把若干个电力电子器件及必要的辅助器件做成模块的形式,后来又把驱动,控制,保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目前PIC的功率都还较小但这代表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工业规模电能变换的技术,有时也称为功率电子技术。一般情况下,它是将一种形式的工业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工业电能。例如,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或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将工频电源变换为设备所需频率的电源;在正常交流电源中断时,用逆变器(见电力变流器)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能变换成工频交流电能。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还能实现非电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例如,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与电子技术不同,电力电子技术变换的电能是作为能源而不是作为信息传感的载体。因此人们关注的是所能转换的电功率。 电力电子技术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工原理和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上的新兴学科。因它本身是大功率的电技术,又大多是为应用强电的工业服务的,故常将它归属于电工类。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系统。电力电子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最常用的材料为单晶硅;它的理论基础为半导体物理学;它的工艺技术为半导体器件工艺。近代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中大量应用了微电子学的技术。电力电子电路吸收了电子学的理论基础,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performance test product or system integration after production, but also can be applied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 models developed, including demonstration program, tactical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feasibility studies, design analysis, manufacturing, testing, maintenance, training and so on various stages.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knowned as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simulation of so-calle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system, it is used of computer systems for real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or digital models of physical model test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such a model experiment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a real system. When tested in the actual study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o achieve,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Keyword:message,network,simulation,communication,research 计算机仿真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的应用已不仅仅限于产品或系统生产集成后的性能测试试验,更可应用于产品型号研制的全过程,包括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论证、设计分析、生产制造、试验、维护、训练等各个阶段。系统仿真技术也称为系统模拟技术,所谓电子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实际电子通信系统物理模型或数字模型进行试验,通过这样模型实验来对一个实际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当在实际电子通信系统中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时,仿真技术就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字:信息,网络,仿真,通信,研究 1、什么是计算机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以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其可以再现系统的状态﹑动态行为及性能特征,用于分析系统配置是否合理﹑性能是否满足要求,预测系统可能存在的缺陷,为系统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1]它具有经济、可靠、实用、安全、灵活、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 已经成为对许多复杂系统( 工程的、非工程的) 进行分析、设计、试验、评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设施为设备工具, 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仿真研究的一门综合技术。在计算机问世以前,基于物理模型的实验一般称为“模拟”,它一般附属于其他相关学科。自从计算机特别是数字计算机出现以后,其高速计算能力和巨大的存储能力使得复杂的数值计算成为可能,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而使计算机仿真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仿真应用的日益扩展,计算机仿真的外延也在延伸。如现代的各种仿真训练器:飞行器,船舶、轮机仿真训练器等,尽管在景观、声响、操纵和监控系统等方面大量地采用物理仿真,但其核心部分仍然是对系统及其各组成元件的实时计算机数学仿真。广义地.这些仿真也纳入了计算机仿真的范围。 2、现代仿真技术 现代仿真技术的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 2.1系统建模方面: 传统上,多通过实验辩识来建立系统模型。近十几年来, 系统辩识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辩识方法上有时域法、频域法、相关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等;在技术手段上有系统辩识设计、系统模型结构辩识、系统模型参数辩识、系统模型检验等[2]。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提出了用仿真方法确定实际系统模型的方法;基于模型库的结构化建模方法: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等。特别是对象建模,可在类库基础上实现模型的拼合与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