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能力计算

运输能力计算
运输能力计算

矿井(露天)、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局、矿)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局、矿)技术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月日

生产矿井(露天)选煤厂核定能力汇总表

表1

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直管企业、司法系统应分别填报此表,各公司(局、矿)也应填报此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矿井(露天)生产系统能力核定汇总表

单位:万t/a 表2

注:1.各公司(局、矿)均填报此表

2.凡取得煤矿生产许可证的矿井均填报此表

二OO三年末矿井(露天)储量表

单位:万t 表3

说明:1.各煤矿均填报此表;可采储量计算严格按照《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规定》;

2.剩余服务年限=储量备用系数

年核定能力可采储量

剩余服务年限?=

2004

3.矿井储量备用系数~;露天储量备用系~

矿 井(露天)概 况 表

表4

说明:各煤矿均填报此表。

矿井主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说明:各煤矿(井工开采)均填报此表;本表适用于采用箕斗、罐笼、串车方式提升的主提煤井。

矿井副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表6

注:各煤矿(井工开采)均填报此表。

矿井主井胶带提升能力核定表

表7

注:1.三个公式按实际情况选用;

2.公式(1)、(2)参数的选择参见矿井提升运输选型设计;

3.本表及公式亦适用于大巷皮带运输计算。

矿井(露天)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表

表8

说明:1、铁路外运输能力计算公式 )/(104

a t K P 万?=

P ——铁路年外运能力(万t/d ) N ——每天列车对数(对/d ) W ——平均每列车净载重(t/列) K ——运输不均匀系数(取~) 2、装车仓容量,中型井为1日产量、大型井为半日产量,并应满足~倍牵引定数的净载重量; 3、贮煤场能力为3~7日产量;

4、地面生产系统由受煤仓到各环节设备的处理能力系数取~。

矿井排水能力核定表

表9

注:各煤矿均填报此表。

矿井井下运输能力核定表

表10

说明:核定采用数据可参照主井胶带提升能力计算方法。

采矿采掘能力核定表

表11

说明:1、采A =L ×T ×P ×n ;

采A -矿井回采产量;L -工作面平均长度;T -工作面年推进度;P -煤层生产能力;n -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 2、矿A =采A ﹢掘A ;

矿A -矿井生产能力;掘A -矿井掘进煤产量。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表

表12

注:1.矿井通风系数,系一综合通风系数,由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矿井内部漏风系数和配风不均匀系数等组成。

2.公式1、2为矿井吨煤瓦斯涌出量及矿井实际总进风量来框算矿井能力,仅提供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不涉及到矿井通风风量计算与通风设计方面。

3.矿井漏风系数是矿井总进风量与矿井有效风量之比,是反映一个矿井井下通风构筑物及通风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各矿必须填写实际值。

选煤厂入选能力核定表

表13

注:各选煤厂均填报此表。

新增、关闭破产矿井(露天)、选煤厂能力调查表

表14

注:1.各省(区、市)、中央直管企业、司法系统及各公司(局、矿)应分别填报此表;

2.各公司(局、矿)均应填报此表。

运输能力体现

运输能力 一、车队情况 1、公司现有车队情况 2、车队管理制度 2.1货运车辆与司机的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 1)车辆由公司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公司根据司机全年工作表现,从司机产值、安全行车、维修费用、服务态度、客户意见等各方面全面考虑,对表现好的司机给予奖励,对表现差的司机按公司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司机必须积极参加安全学习会,进一步落实各项交通安全措施,加强安全行车意识。 2)车辆由公司指定驾驶员专用,其它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驾驶,专车司机不能将车转借他人或其他单位使用,如有违反扣罚200元,造成后果由司机本人承担。 3)车辆除执行运输任务外,未经批准不得随便驶离指定的停车场,包括不得私自开车回家和办私事,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将车辆开回指定的停车场,不准起动发动机在车内睡觉和卸货,以上如发现第一次扣罚一百元并追究责任,重犯要从严处罚。 4)车辆进出仓库或厂区,均要遵守有关纪律、制度 5)司机每天按时上班(早上8时30分),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当天零时后收车者),不得无故旷工、迟到、早退。请假要事先通知管理人员,经批准后方可休息。否则,报公司从严处理。 6)司机执行运输任务时,在外遇特殊情况或不幸发生事故,不论在何时何地必须马上通知公司领导或公司管理人员。 7)司机报销过桥(路)费等必须要做到如实反映,不得弄虚作假、虚开发票收据,如发现经核实后要从严处理。 8)司机对待客户要文明有礼,努力提高服务素质。 9)在运输途中私自携带他人上车的,第一次罚款50元,重犯者从严处罚。 10)晚上私自提前休息的每次罚款50元,重犯者从严处罚。 11)对在工作时间内穿拖鞋或不穿上衣等影响公司形象的司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复习题 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 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 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 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 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 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 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 影响将技术作业停车 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 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 车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 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 运行时分称为区间纯 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 制区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 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 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 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 行方向列车数有显着 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 向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 时间,主要决定于工程 项目、工程复杂程度、 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劳 动组织和施工机械化 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 用区段通过能力的运 行图是平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 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 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 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 部时,必须规定摘挂补 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 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后 部时,仅需规定连挂补 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 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 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 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 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 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 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 目。 25.在客货运输密度均 较大的干线上,宜采用 的重载列车模式是整 列式。 26.除划一重量标准 外,我们有时还采用区 间差别重量标准、区段 差别重量标准和平行 重量标准。 27.我国目前电气化铁 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 式是单边供电。 28.为减少牵引供电系 统对邻近通信线路的 影响,一般采用的供电 方式为BT。 29.通常把变压器容量 分为三个概念,即计算 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 容量。 30.按车场位置不同, 区段站基本布置图分 为三种,即横列式区段 站、纵列式区段站和客 货纵列式区段站。 31.直接妨碍时间比较 直观,计算简单,可将 其列入道岔组占用时 间表。 32.下列会增加咽喉道 岔组空费时间的是咽 喉区平行进路多。 33.在同类列车的交叉 中,最为严重的是到达 进路之间。

简述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功能

物流简答题 一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技术装备主要有哪些? 1.物流信息设备 2.物流装卸设备 3.物流运输设备 4.仓储技术设备 5.包装与流通加工设备 二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 2.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 3.物流设施与设备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 4.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三简述物流设备配置选型的一般流程? 1.预选 2..细选 3.选定 四简述物流设备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1.P-产量,要完成产品产量的任务,设备的效率要高 2.Q-质量,保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3.C- 成本,生产成本最低 4.D- 交货期,保证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 5.S-安全,保证生产安全 6.M-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环境卫生,文明生产;二 是人机匹配关系较好,使工人保证旺盛的干劲和劳动情绪,这是行为科学的理念在设备管理 中的应用 五简述公路运输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特点:灵活、方便快速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投资少、效益高操作人员容易培训 功能: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六厢式汽车与普通载货车相比有何特点? 1.输安全可靠 2.对货物包装的要求低,防护条件好,不污染环境 3.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4..可以针对货物的不同类别及货物的性质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如冷藏、保鲜、隔离等 5.在其他如无电发射、维修服务、邮电、电信等行业中,厢式车的优点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七为什么说公路物流运输中拖挂车将会普 八试分析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因素? 1.汽车的结构 2.气候条件 3.道路状况 4.交通环境 九汽车维护的分级和主要作业内容? 我国的汽车维护制度将汽车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浅谈针对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人们的出行,还是物资的运转,都比过去几年要频繁得多。随着铁路这几年设备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铁路的运输能力也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旅客列车速度的大幅提高和货物列车载重量的提高。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应及时的和有计划的采取加强运输能力的措施,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根据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最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运能高、运距远、成本低、占地少、全天候、安全好、能源省、污染小等特点与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铁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我国的铁路建设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发展曲折、物质和技术基础薄弱,铁路运输行业更是成了近年来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引发出问题:如何在未来时期内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和路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的严肃课题。 1、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的总称。 1.1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

车对数或列数。 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 1.2铁路输送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等活动设备和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是表示铁路运输能力的另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能力在机车车辆等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但是它的发挥程度却也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受到其制约。因此,输送能力应小于或等于通过能力。 2 我国铁路目前运输能力的现状 我国铁路里程占世界里程的6.5%,然而却完成了世界客货周转总量的1/4以上,其中客运量为27.3%,货运量的24.8%。如此超负荷的运输量对铁路部门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目前,我国的干线铁路运输密度严重饱和的情况下货运也只能满足需求的60%,煤炭等重点运输物资只能“以运定产”,货车被迫迂回运输,仅绕行京九线每年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58亿元。春运40多天,为调整运力,主要干线短途客车基本停开,货物列车大量减少。 全国每天货运装车需求有14万—16万车,铁路只能满足60%左右,大量货物不能及时承运。以享受“重点运输”优惠待遇的煤炭运输为例,尽管煤运数量2005年比2004年增运6.8%,比1985年增运57.8%,达到8.2亿吨,但全

机电运输提升能力计算

机电提升运输系统能力核定 机电科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日

副立井提升机能力核定 一、副立井概况 矿副立井提升机选用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生产的JKD4╳4Z型多绳摩擦式塔式提升机,自2004年10月投入使用,担负着全矿人员、矸石、材料、大小型设备的提升任务。 副立井提升高度378.5m。提升容器采用一对特制的一宽一窄多绳罐笼,罐笼自重均为20598kg,钢丝绳为4根首绳、2根尾绳,宽罐主要完成全矿人员、矸石、材料、大小型设备的提升运送任务,窄罐主要作为平衡罐仅用作升降人员。 提升机摩擦轮直径4000mm,最大静张力720KN,最大静张力差180KN,配用上海电机厂生产的ZKTD215/63型,1000KW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额定电压660V,额定电流1830A,励磁绕组额定电压110V,额定电流168A,电机最大转速38r/min,采用电机与滚筒直连的方式,电控部分采用上海煤科院设计的以西门子S7-300型PLC为核心的提升机控制系统,电机电枢部分由两台西门子6RA70-95-4KV62型直流调速装置并联驱动,电机励磁部分由一台西门子6RA70-75-6DS22型直流调速装置驱动。制动系统采用盘形闸制动,盘形闸压力12MPa,绞车房有两台液压站控制盘形闸,一用一备。提升机具有完善的信号系统,绞车房、井口和井底各有一台信号箱,井底信号必须经井口转发才能到达绞车房,且信号与罐笼到位、安全门、摇台闭锁。井口和井底各有一套操车系统,可自动控制矿车进出罐笼,并且与罐笼到位闭锁。提升机各种保护齐全。

二、副立井主提升机各设备参数

三、计算牵引力依据: 1、副立井绞车电机型号ZKTD215/63,功率1000KW,额定转速38r/min。 2、连接方法:低速直联。 3、滚筒直径4米,允许最大静张力720KN,最大静张力差180 KN; 4、钢丝绳型号40ZBB6V×37S+FCSS,直径40mm,单位重量6.80Kg/m,破断力1260.36KN; 5、制动采用盘型闸制动,制动力矩691KN·M。 四、根据以上条件计算副立井主提升绞车允许最大静张拉力差。 1、根据电机转速、滚筒直径,计算钢丝绳线速度,根据电机轴功率计算允许最大牵引力,电机和滚筒直联,传动效率为100%:v=(38×3.1415926×4)/60=7.958m/s≈8m/s F1全速=1000/(8×100%)=125.00KN F1提物=1000/(8×80%)=156.25KN F1提人=1000/(8×60%)=208.33KN F1提大件=1000/(8×40%)=312.50KN 2、滚筒最大静张力差F2=180KN; 3、根据钢丝绳破断力和安全系数不小于7(《规程》第401条)计算最大牵引力 F3=1260.36 ×4/7=720. 21KN 4、根据盘型闸制动力矩691KN·M,和安全系数不小于3(《规程》第432条)计算 F4=691/(3×2)=115.12KN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复习 题 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 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 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 通过能力的影响将技术作 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 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 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 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 称为区间纯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制区 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 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 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 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 著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 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时 间,主要决定于工程项目、 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 业过程、劳动组织和施工机 械化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用区 段通过能力的运行图是平 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业是 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 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 规定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 补机挂于列车后部时,仅需 规定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 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 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 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 数目。 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 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 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 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 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 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1什么是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的总称。 1.1 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1.2 铁路输送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等活动设备和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是表示铁路运输能力的另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能力在机车车辆等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但是它的发挥程度却也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受到其制约。因此,输送能力应小于或等于通过能力。 2 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现状 2.1 铁路网运输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铁路发展长期滞后,铁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瓶颈”制约。铁路数量少、路网布局不合理、运输负荷重、运输能力紧的问题突出,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异常尖锐。 据铁路部门统计2003年到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每年增加两亿吨以上,是铁路运量增长最快时期.但我国目前运能非常紧,全路每天请求车满足率总体只有35%左右,“部分去向满足率很低”目前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数量已达28万车至29万车,但铁路部门每天最大装车能力仅在10万车左右,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我国煤炭、电力以及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非常旺盛,而2003年至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8.7%,低于全国GDP增幅以及煤炭、钢铁产量和发电量增幅;二是目前铁路正处于大规模路网建设阶段新线建设形成运力,需约4到5年周期;另外虽然全路总量增长较快但分布很不均衡. 从货运看,铁路对全社会的请求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一车难求”的问题十分严重。由于运输能力紧,铁路只能集中主要运力,优先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经常对电煤、粮食、棉花、石油和救灾物资等进行抢运。在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情况下,其他品类物资的运输空间越来越小。 从客运看,铁路旅客列车每天只能提供276万个席位,但目前日均输送旅客372万人以上,许多旅客列车常年拥挤。在春运、暑运、节假日等时段,客运能力更是极度紧,“一票难求”的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春运,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京广、沪昆等铁路干线运输一度不畅,加上公路中断、机场关闭,大量旅客涌向铁路,致使铁路客流暴满,滞留严重,铁路运输受到极大的冲击。 2.2 区段通过能力不高 2.2.1 列车牵引定数不一致 受到发线有效长度影响,加上区间线路曲线半径、坡度和牵引机型等因素,导致各区段牵引重量不一致,降低了区段通过能力,增加了编组站、区段站的改

55744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措施研究 5.13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研究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货运服务始终是以运输能力为前提,采用计划分配的形式进行,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市场化。虽然近年来铁路部门针对货运市场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客户需求一直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充分发挥客货分线后释放出来的铁路运输能力,推动铁路货运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不断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对于提高铁路经营效益,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分析掌握不同类型客户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铁路货运客户营销现状和铁路货运客户需求的深入分析,结合营销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改进和提高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的措施,具体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畅通客户营销渠道、提供多元化运输产品、应用先进技术与工具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铁路货运;运输能力;客户需求;对策

目录 引言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1.3 运输生产组织没有完全达到科学合理 1.4 运输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2、货运量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特点 2.1 货运总需求量逐年增长 2.2 大宗货物运量逐年增长 2.3 集装箱货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3、我国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制定 4、中国铁路货运改革发展策略 4.1 改革铁路物流管理体制 4.2 稳定并扩大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4.3 做大做强铁路专业化物流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不较大增强.但就铁路发展的总体状况而言.总量偏少、运能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运输能力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大幅提升,预计到2015年,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8亿吨,铁路货运能力远小于社会需求、开发货运新产品“有心无力"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从实践角度来讲,怎样提高我国铁路货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京广、陇海、石太、津浦线沿线分布着首都、广州、河北、河南、西安、山西、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几大区域性城市.人口比较稠密.工业相对发达.旅游资源丰富,铁路客、货运运输需求十分强劲,致使北京局、郑州局、武汉局、太原局、西安局、济南局、上海局管内各主要干线能力利用率大部分都达到或接近甚至超饱和,严重制约以上各铁路局客、货运量增长。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由于全路统一运价和各局成本差异的矛盾,还必须做到完全的自负盈亏.因而,局间分界口尽管目前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但其下稳定性对各铁路局仍然影响

【道路运输】通行能力计算

下面只是相关的计算方法只是要寻找更为专业只是还是要看专业书籍的。 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p=3600/ti(3.2.1-1)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m=αc·Np(3.2.1-2)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Npb=3600Nbt/(tf(ωpb-0.5))(3.2.2-1)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 m)); 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αb·Npb(3.2.2-2)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 αb——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自行车交通量大的城市采用大值,小的采用小值。 第3.2.3条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停止线法计算。

铁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doc

铁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一、铁路运输行业简介 铁道部是我国负责铁路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部门,它既担负着国家对铁路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也负责着铁路的运营的管理职能,可以这样说如今的铁道部仍然是保持着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模式。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铁路也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改革,但是铁路的改革无疑还是最迟滞的,仍然是保持着政企不分、垄断严重的现状。 如今的铁道部下属有14个铁路局,基本采用铁路局、铁路分局和基层站段的三级管理模式。铁道部对各铁路局的考核主要是实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各铁路局的收入和运营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业绩和效益,而铁路局对各铁路分局也基本是这个情形。此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为了加快铁路建设,铁道部与各省份成立了不少的地方铁路,各地方铁路基本都是实行独立的经营核算。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铁路目前的突出问题之一还是发展不足。与此相反,与铁路同属运输行业的公路和航空由于早已进行了政企体制分开的改革,市场化的程度较高,在这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铁路形成直接的竞争,铁路占运输的市场份额逐年减少,在局部的市场已经出现了客源和货流不足的现象。 现在,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突破7.19万公里,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目前,全国总计开行列车1194.5对,为旅客提供席位总数达242.44万个,长途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63对,其中铁路客运的拳头产品—“夕发朝至”列车达到了118对,特快列车总数达到188.5对.经过1997、1998、2000和2001年的四次提速,铁路已形成了“四纵两横”的提速网络,提速延展里程达到1.3万公里,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主要城市。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未来,铁路仍将持续提速。 二、铁路运输行业的主要经济特点 铁路运输与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一样是靠对旅客和货物的位移而产生收入的。但铁路运输又以其运距长、

绞车运输能力计算

绞车运输能力计算 一、副斜井提升绞车计算: 1、已知条件: (1)绞车参数: 绞车型号:JK-2×1.5型矿井提升机电机型号:YR355L1-8电机功率:220KW 钢丝绳直径:24.5mm最大静张力:60KN(2)钢丝绳规格: 绞车钢丝绳直径:24.5mm钢丝绳每米重量:P=1.57Kg钢丝绳破断拉力:398.7KN 副斜井长:L=530m巷道最大倾角:β=25°矿车的阻力系数:f1=0.03钢丝绳的阻力系数:f2=0.3斜巷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6.5G0—1t箱式矿车自重0.5T G1—1t箱式矿车最大载量1T2、JK-2×1.5绞车运输能力计算(1)绞车提升最大物件的重量根据公式 F=(G0+G1)(sinβ+f1cosβ)×g+p×L(sinβ+f2cosβ)×g根据以上公式可求得调度绞车最大提升物件的重量G=F-PL(sinβ+f2cosβ)g/(sinβ+f1cosβ)g={60000-0.85×200×(sin25°+0.3×cos25°)×9.8}/(sin25°+0.03×cos25°)×9.8=(60000-41533.12)/1.9=9719.41kg (2)绞车提放车数计算: n=F/(G0+G1)(sinβ+f1cosβ)×g+p×L(sinβ+f2cosβ)×g=60000/

(500+1000)×(sin25°+0.03×cos25°)×9.8+0.85×200×(sin25°+0.3×cos25°)×9.8=60000/11070.1 =5.42n取整数n=5车3、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 1t满载物料矿车计算:则总重量为4800Kg,可求得 绞车最大牵引力F为: F=(G0+G1)(sinβ+f1cosβ)×g+p×L(sinβ+f2cosβ)×g=(500+4800)×(sin25°+0.03×cos25°)×9.8+0.3×200×(sin25°+0.3×cos25°)×9.8=9983.2+4562.32=55.6kN 提升最大牵引力为55.6kN,JK-2×1.5型矿井提升机牵引力为60kN,绞车满足要求。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M=Qp/F =152000/10516.4=14.45>6.5所以钢丝绳选用合格通过以上对JD-1.6型绞车提放车数校核计算和钢丝绳安全系计算得出结论,JK-2×1.5型矿井提升机符合规定,考虑提放车时钢丝绳所受的破断能力及绞车地锚等固定因素,故规定在绞车上行时JD-2×1.5型矿井提升机最大提升矿车数为5辆。 二、25KW绞车运输能力计算 1、已知条件: (1)绞车参数 绞车型号:JD—1.6 电机型号:YBJ25—4 电机功率:25KW 最大静拉力:16KN 滚筒宽度:400mm 钢丝绳直径:15.5mm 钢丝绳破断力总和:152KN 最大绳速:1.033m/s

关于提高铁路货运效率措施的探讨

北京交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关于提高铁路货运效率措施的探讨 年级:2009级 学号: 姓名:陆萌 专业:交通运输 指导老师:肖会强 2014年 5月

院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专业交通运输 年级 2009级姓名陆萌 题目关于提高铁路货运效率措施的探讨 指导教师:肖会强 评语 指导教师 (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 (签章)

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月日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本任务书下达给: 09 级本科交通运输专业学生陆萌 设计(论文)题目:关于提高铁路货运效率措施的探讨 一、设计(论述)内容: 铁路货物运输管理效率的提高是铁路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之一,尤其在我国各类货物运输市场逐渐加大,需求量日益提升的前提下,强化铁路运输的管理效率并与现代物流融合在一起,实现货运物流化、货运现代化管理,从制度建设、廉政管理、现代化技术手段等运用上不断加强,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设计从铁路运输管理效率进行现场考察和调研,对当前铁路运输现状认真思考,结合实际站段的运输管理,提出如何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管理的效率,从提高装车站作业效率的意义,影响货车停时的因素以及压缩货车停时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如何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管理效率的对策。 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本论文关于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效率对策的探讨,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所以在论文的研究方式方法上,主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研究编写;论文书写格式及装订要求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指导书的要求执行。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为了更好地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必须要加大每个管理环节的力度。本文主要从提高装车站作业效率的意义,影响货车停时的因素以及压缩货车停时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如何提高铁路运输的管理效率。 四、主要技术指标: 1、完成规定的各项研究和实际实施应用; 2、提交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毕业论文、答辩幻灯片等; 3、对于研究成果保证能指导实际应用; 4、依托整个试验攻关工过程,确保全程参与。

铁路运输计算公式

交通拥堵的边际外部费用计算=行驶每公里的固定费用+乘车人的单位时间价值/行驶速度 运价=固定总成本/运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运量的利润 边际成本=运输成本/运输周转量 运费=运价率*计费重量=【发到基价+(运行基价*运价里程)】*计费重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总利润=(标价-单位折让费-生产和分销的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可控营销成本 运输需求弹性系数=运输需求量变动率/运价变动率 每对列车乘务组工作时间=2*(列车始发站至终点站间的距离/列车直达速度+接收移交列车的时间) 每个列车乘务组每月担当的列车回数=每个列车乘务组每个月的工作时间/每对列车乘务组的工作时间 基本票价=各里程区段的票价率*各里程区段的票价里程 保险费=基本票价*2% 旅客硬座票价全价=基本票价+保险费 管内旅客周转量=始发管内旅客人数*发、到站间运送里程 输出旅客周转量=始发输出旅客人数*发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 输入旅客周转量=输入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到站间运送里程 通过旅客周转量=通过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 全国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全国铁路始发旅客人数 国家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国家铁路旅客周转量/国家铁路发送旅客人数 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平均行程=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周转量/铁路运输企业运送旅客人数区段旅客运输密度=站间旅客运输密度*站间里程/区段里程 线别旅客运输密度=某营业线旅客周转量/该线里程 旅客周转量=运送旅客人数*平均行程 客运机车运用台数=年度客运沿线机车公里/客运机车日车公里*年日历数 技术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旅客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总时间)旅行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 速度系数=旅客列车旅行速度/技术速度 人公里收入率=报告期内旅客票价收入/报告期内始发旅客周转量 某车次人均票价收入率=该车次旅客票价收入/该车次全程始发旅客人数 货运吨公里收入率=货运收入/货物吨公里 换算周转量收入率=运输收入/ 换算吨公里 货物计费周转量=货物实际重量*计费里程 整车货物: 按重量计费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 按轴数计费运费=(基价2*运价里程)*轴数 零担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10 集装箱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箱数 铁路建设基金=建设基金费率*货物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运价里程 铁路电气化附加费=电气化附加费费率*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电气化里程 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牵引总重*实际走行公里 运输密度=区段载重吨公里/区段公里 重车每辆平均动载重=载重吨公里/运用重车车辆公里列车平均总重=总重吨公里/本务机走行公里 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单机)/本务、重联、补机走行公里之和 机车台日产量=该运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该运种机车台日 支配机车台日产量=各种运输总重吨公里/支配机车台日 机车日车公里=机车沿线公里(不包括补机)/运用机车台日(不包括补机) 空车走行率=空车辆公里/重车辆公里*100% 管内装卸率=装卸作业次数/工作量 货车全周转时间=1/24*(全周转距离/旅行速度+全周转距离/中转距离*货车平均中转停留时间+管内装卸率*平均一次作业停留时间) 运用货车数=日均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 货运机车日产量=货运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货运机车台日 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总数/人口总数 人力资源数量=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在业人口+正在谋业人口)/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 附加价值工资率=工资总额/附加价值*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额(或总产值)*100% 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消耗量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千换算吨公里/人)=运输换算周转量/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元/人)=运输收入/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换算周转量=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人数 成本费用降低率=工资占成本费用%*(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增长%)/(1+劳动生产率提高) 变动成本费用率=(最高运量总成本费用-最低运量总成本费用)/(最高时运量-最低时运量) 每辆重车的始发到达作业费=始发到达作业费总额/货物发送车数 每一总重吨公里平均支出=货运支出总额/货运总重吨公里数 谋批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基于发到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运行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中转作业量计算的成本 单位运输支出=每吨货物的始发到达作业费/运输距离+每吨公里货物运行和中转作业费 利润=销售收入*(1-税率)-销售总成本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100%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1-资金筹集费)*100% 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K S(1-T i) 利率(利润率)=利息(利润)/原有资金(初始投资) 复利公式:利息=本金*【(1+利率)n-1】、本利和=本金*(1+利率)n N是计息周期(一般为年) 年实际利率=(1+年名义利率/每年计算利息的次数)c-1 净现值率=项目净现值/全部投资现值 项目净现值=计算期(年数)*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t

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分析

浅谈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自从金融危机复苏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7%。而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回暖,我国铁路客货运实现了恢复到往年的平稳增长趋势。 铁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发展铁路交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加快铁路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一、我国铁路的现状 1.我国铁路建设状况 截至2010年底,由于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迅速增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5660.7公里、增长6.6%,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仅2010年全年投产新线4908.4公里、复线3792.4公里、电气化铁路6029.7公里。并且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拥有移动设备数量也居于世界前列。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1.94万台,其中和谐型大功率机车3372台。铁路客车拥有量达到5.21万辆,其中空调车3.66万辆,占70.3%。国家铁路货车保有量也已达到622284辆。 2.我国铁路运输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中无论是旅客运输量还是货物运输量,都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已突破16.5亿大关,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也已完成364271万吨。而在运输量和运输效率提高的同时,运输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2010年全年消灭了责任重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责任行车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同比下降33.3%,铁路交通事故路外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78%。

实用的煤矿运输设备选型与能力计算

.. 运输设备选型与能力计算 一、矿井人员提运设备选型与能力计算 (一)设计依据: 1、行人暗斜井斜长:L=520m(+278m至+50m) 2、倾角:β= 26o 3、运送人员:Q班=56人/班 (二)提运任务: 1、担负矿+126m水平、+50m水平的人员运送。 (三)设备先型: 1、名称:架空乘人装置 2、型号:RJY22-35/500型 3、数量:一台 4、主要参数:钢繩绳直径20mm,同时乘座人数60人,吊椅间距10m,托轮间距8m,最大输出效率346人。 行人暗斜井选索道架空人车1台。 (四)校核依据 1、行人暗斜井斜长:L=520m(+278m至+50m) 2、倾角:β= 26o 3、运送人员:Q班=56人/班 (二)设备运送能力校核: 钢丝绳的运行速度为1.0 m/s。 1、吊座间距

L max =班Q L v ?-1.13600=56 5200.13600-?=55m 吊座间距取L d =10m ,每边设置吊座Z =52个。 2、运输能力 单侧最大小时运输能力:Q = d L L v -3600=105200.13600-?=308(人/h ) 运输时间:T = v L Q L d ?+?601.1班=0 .160520561.110?+??=19min <60min 3、钢丝绳校核 钢丝绳每米质量 P k =)cos (sin 110)cos (sin min βωβδβωβ+-++L m S ZG B d )26cos 035.026(sin 5206 155110500)26cos 035.026(sin 7552+?-?++??= =0.90(kg/m ) Z —沿行人暗斜井斜长每侧所挂吊椅数量,52个; G d —吊椅及所乘坐人员质量,取75kg ; δB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55 kg/mm 2; m —钢丝绳安全系数,取6; L —运输线路长度,520m ; S min —钢丝绳最小张力,取500kg ; ω —托绳轮转动阻力系数,取0.035; β —运行线路倾角,26°。 架空乘人装置现配置安装6×19S+FC-20-1670-特-镀型钢丝绳,d=20mm ,P k =1.47kg/m ,R 0=1670MPa ,F 0=26700kg ,其参数满足延深后强度要求。 4、运行阻力计算:

铁路运输组织试题

复习思考与练习作业 1.1 铁路客流组织 1 简述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特点。 2 什么是客流?客流如何分类?客流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 简述旅客列车的分类。 4 什么叫客流调查?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 客流调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调查内容有何区别? 6 简述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及其内容。 7 简述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 8 什么是客流斜表?客流斜表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9 什么是客流密度图?客流密度图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10 在编制旅客运输计划时,直通、管内和市郊客流区段是如何确定的? 11 什么是旅客周转量?如何计算旅客周转量? 12 什么是旅客平均运程?如何计算旅客平均运程? 1.2 铁路货流组织 1.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和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特点。 2.简述国外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势。 3.什么叫普通货物?什么叫特殊货物?按运输条件如何对特殊货物分类? 4.简述我国整车、零担、集装箱运输的有关规定。 5.简述铁路运输中“一批”货物的含义。 6.简述运单和货票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7.什么叫货物运到期限?它由哪些因素构成? 8.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货源调查?货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0.什么是货运量预测?通过预测,主要了解货运量的哪些变化趋势? 11.简述铁路货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12.阐述负责运输、计划运输、均衡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和集中化运输的基本含义。 2.1 车站工种概述 1.车站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按业务性质和技术作业性质及其站场配置,车站如何进行分类?各具有什么特征?车站的等级又如何划分? 3.如何编制《站细》? 4.车站运输生产如何实行单一指挥?〖LM〗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措施研究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措施研究-.

————————————————————————————————作者: ————————————————————————————————日期: ?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研究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货运服务始终是以运输能力为前提,采用计划分配的形式进行,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市场化。虽然近年来铁路部门针对货运市场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客户需求一直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充分发挥客货分线后释放出来的铁路运输能力,推动铁路货运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不断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对于提高铁路经营效益,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分析掌握不同类型客户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铁路货运客户营销现状和铁路货运客户需求的深入分析,结合营销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改进和提高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的措施,具体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畅通客户营销渠道、提供多元化运输产品、应用先进技术与工具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铁路货运;运输能力;客户需求;对策

目录 引言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1.3 运输生产组织没有完全达到科学合理 1.4 运输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2、货运量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特点 2.1 货运总需求量逐年增长 2.2 大宗货物运量逐年增长 2.3 集装箱货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3、我国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制定 4、中国铁路货运改革发展策略 4.1 改革铁路物流管理体制 4.2 稳定并扩大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4.3 做大做强铁路专业化物流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不较大增强.但就铁路发展的总体状况而言.总量偏少、运能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运输能力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大幅提升,预计到2015年,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8亿吨,铁路货运能力远小于社会需求、开发货运新产品“有心无力"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从实践角度来讲,怎样提高我国铁路货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京广、陇海、石太、津浦线沿线分布着首都、广州、河北、河南、西安、山西、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几大区域性城市.人口比较稠密.工业相对发达.旅游资源丰富,铁路客、货运运输需求十分强劲,致使北京局、郑州局、武汉局、太原局、西安局、济南局、上海局管内各主要干线能力利用率大部分都达到或接近甚至超饱和,严重制约以上各铁路局客、货运量增长。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由于全路统一运价和各局成本差异的矛盾,还必须做到完全的自负盈亏.因而,局间分界口尽管目前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但其下稳定性对各铁路局仍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