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分析

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分析
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分析

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

2-1 有人认为从连续性方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慢,而从泊肃叶定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快,两者似有矛盾,你认为如何?为什么?

解:对于一定的管子,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管子愈粗流速愈慢;在管子两端压强差一定的情况下,管子愈粗流速愈快。 2-2水在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已知截面S 1处的压强为110P a ,流速为0.2m /s ,截面S2处的压强为5P a ,求S 2处的流速(内摩擦不计)。

解:由伯努利方程在水平管中的应用 P 1+

=P 2+ 代入数据 110+0.5×1.0×103×0.22=5+0.5×1.0×103×

得 =0.5 m /s

2-3 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的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 /s ,问最细处的压强为多少?若在此最细处开一小孔,水会不会流出来?

解:由连续性方程S 1v 1=S 2v 2,得最细处的流速v 2=6m /s ,再

由伯努利方程在水平管中的应用P 1+ =P 2+

代入数据 1.01×105+0.5×1.0×103×62=P 2+0.5×1.0×103×62

得: 管的最细处的压强为 P 2=0.85×105 P a

可见管最细处的压强0.85×105P a ,小于大气压强 1.01×105P a ,

所以水不会流出来。

2-4在水平管的某一点,水的流速为2m /s ,高出大气压的计示压

强为104P a ,

管的另一点高度比第一点降低了1m ,如果在第二点处的横截面

积是第一点的

半,求第二点的计示压强。

解:由连续性方程S 1v 1=S 2v 2,得第二点处的流速v 2=4m /s ,再由

伯努利方程求得第二点的计示压强为 P 2-P 0= P 1-P 0-

+

ρgh 代入数据得P 2-P 0=1.38×104(P a )

第二点的计示压强为 1.38×104P a

2-5一直立圆形容器,高0.2m ,直径为0.1m ,顶部开启,低部有一面积为10-4m2的小孔。若水以每秒 1.4 ×10-4m3的流量自上面放入容器中,求容器内水面可上升的最大高度。若达到该高度时不再放水,求容器内的水流尽所需的时间。 解:(1)设容器内水面可上升的高度为H ,此时放入容器的水流量和从小孔流出的水流量相等,Q= S 2v 2=1.4×10-4m 3/s 。由连

续性方程S 1v 1=S 2v 2,因为S 1? S 2,所以可将容器中水面处流速v 1

近似为零。运用伯努利方程有 =ρg H

计算得到小孔处水流速

v 2= 再由Q = S 2v 2= S 2 得

H = 代入数据得 H=0.1m

(2)设容器内水流尽需要的时间为

T 。在t 时刻容器内水

的高度为h ,小孔处流速为v 2= ,液面下降dh 高度从小孔

流出的水体积为dV =-S 1·d h ,需要的时间d t 为D v /Q ,代入计算

结果得

则 代入数据得 :T=11.2s

2-6试根据汾丘里流量计的测量原理,设计一种测气体流量的装置。(提示:在本章第三节图2-4中,把水平圆管上宽、狭两处的竖直管连接成U形管,设法测出宽、狭两处的压强差,根据假设的其他已知量,求出管中气体的流量)。

解:设宽处的截面半径为r1,狭处截面半径为r2,水平管中气

体的密度为ρ,压强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U形管的两液面高度差为h,由连续性方程可知宽狭两处流速之比为

可得

由压强计得

将上两式代入伯努利方程

计算可得最后计算得到流量

2-7将皮托管插入流水中测水流速度,设两管中的水柱高度分别为5×10-3m和 5.4×10-2m,求水流速度。

解:由皮托管原理

=0.98(m/s)

2-8一条半径为3m m的小动脉血管被一硬斑部分阻塞,此狭窄段的有效半径为2mm,血流平均速度为0.5m/s。设血液的密度为1.05×103Kg/m3,粘滞系数为3×10-3P a.·s,试求:

(1)未变窄处血流平均速度;

(2)会不会发生湍流;

(3)狭窄处血流动压强。

解:(1)由S1v1=S2v2,得л×0.0032×v1=л×0.0022×0.5

=0.22(m/s)

v

1

(2)<1000 不会发生湍流

=0.5×1.05×103×0.52=131.25(Pa)

2-9 20℃的水在半径为1×10-2m/s的水平管中流动,如果在管轴处的流速为0.1m/s,则由于粘滞性,水沿管子流动10m后,压强降落了多少?

解:流体在水平细圆管中稳定流动时,流速随半径的变化关系为

管轴处(r=0)流速

所以,压强降落=40(P a)

2-10设某人的心输出量为0.83×10-4m3/s,体循环的总压强差为12.0kP a,试求此人体循环的总流阻(即总外周阻力)。

解:

2-11粘滞系数为0.18P a·s的橄榄油,流过管长为0.5m、半径为1c m的管子时,两端压强差为2×104N/m2,求其体积流量。

解:由泊肃叶公式=8.72×10-4

(m3/s)

2-12假设排尿时,尿从计示压强为40m mH g的膀胱经过尿道口排出,已知尿道长为4c m,体积流量为21×10-6m3/s,尿的粘滞系数为 6.9×10-4Pa·s,求尿道的有效直径。

解:由得代入数据得R=0.72m m

D=2R=1.44m m

2-13设血液的粘滞系数为水的5倍,密度为 1.05×103kg/m3,如以0.72m/s的平均流速通过主动脉,试用临界雷诺数为1000来计算其产生湍流时的半径。(水的粘滞系数为 6.9×10-4P a·s)

解:=4.6×10-3(m)=4.6(m m)

2-14一个红细胞可以近似看作是半径为 2.0×10-6m、密度是1.09×103Kg/m3的小球。试计算它在重力作用下在37℃的血液中沉淀1c m所需的时间。假设血浆的粘滞系数为 1.2×10-3P a·s,密度为 1.04×103K g/m3。如果利用一台加速度(ω2r)为105g 的超速离心机,问沉淀同样距离所需的时间又是多少?

解:=0.363×10-6(m/s)

=2.8×104(s)

若利用一台加速度ω2r为105g的超速离心机时

第三章振动

1、简谐振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表达式中都有个负号,这是否意味着速度和加速

度总是负值?是否意味着两者总是同方向?

答:这不意味着两者总是负值,也不意味着两者方向总是相同,要比较的话,应将它们都化成同一余弦函数形式,即 s=Acos(ωt+

)

)= Aωcos[ (ωt+)+]

v=-Aωsin(ωt+

a=-Aω2 cos(ωt+ )= Aω2cos[ (ωt+ )+ ]

由此看出速度的相位比位移超前,而加速度的相位比位移相位差π,即恒反向。

2、一沿x轴作简谐振动的物体,振幅为5.0×10-2m,频率2.0Hz,在时间t=0时,振动物体经平衡位置处向x轴正方向运动,求振动方程。如该物体在t=0时,经平衡位置处向x轴负方向运动,求振动方程。

解:此题为已知个量求方程。先求出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A、ω、

然后将特征量代入振动方程的标准形式,化简得所求的振动方程。

特征量:A=5.0×10-2m;ω=2πγ=4π;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 =;向x 轴负方向运动时, =。代入方程标准形式得

S=5.0×10-2cos(4πt+ )m

S=5.0×10-2cos(4πt+ )m

3、一个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0. 10cos(2.5πt+ )m,试求:(1)

周期、角频率、频率、振幅和初相位;(2)t=2s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解:(1)此题为已知振动方程求个量。解题的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振动方程与标准方程相比较,直接写出特征量。由方程S=0. 10cos(2.5πt+ )m

=2.5π;周期T= =0.80s;频率γ=1/T=1.25Hz;

振幅A=0.10 m;角频率

初相位=

(2)t=2s时:S=0. 10cos(2.5πt+ )m=-5×10-2m

v=-0.1×2.5πsin(5π+ )=0.68m/s

a=-0.1×(2.5π)2cos(5π+ )=3.1m/s

4、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方程为S1=4cos(3πt+ )和S2=3cos(3π

t- ),试求它们的合振动方程。

解:先用公式求出合振动的振幅、初项,代入标准方程可得到合振动方程

ψ=

合振动方程为 S=5cos(3πt+ )

5、设两个频率相近、振幅相等,初相位相同和振动方向相同的简谐振动,运动方程分别为s1=Acos(ω1t+ );s2=Acos(ω2t+ )。求合振动方程,并说明合振幅的变化情况。

解:利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求出它们合成的结果是

s= s

1+ s

2

= Acos(ω

1

t+ )+ Acos(ω

2

t+ )=

其中合振幅为

=2Acos

由于振幅是个正值,即 =2A│cos│

合振幅随时间作缓慢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合振动显然不再是简谐振动。因为余弦

函数绝对值的周期等于π,因此,振幅变化的周期T为即

合振幅变化的频率,是两个振动频率之差。在两个简

谐振动频率相近的情况下,合振动的振幅将随时间缓慢地时大时小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拍。把合振动变化的频率称为拍频。

第七章第七节液体的表面现象习题解答

8、吹一个直径为10cm的肥皂泡,设肥皂液的表面张力系数α=40×10-3N/m。试求吹此肥皂泡所做的功,以及泡内外的压强差。

解:Δs=2×4πr2(两个表面)

ΔW=α·Δs=8π×10-4(J)

9 、一U形玻璃管的两竖直管的直径分别为1mm和3mm。试求两管内水面的高度差。(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73×10-3N/m)

解:设U形管的两竖直管的半径分别为r1,r2。

在水中靠近两管弯曲液面处的压强分别为,,且有

。由上面三式可得 =19.86×10-3 (m)≈2(cm)

10、在内半径r=0.30mm的毛细管中注入水,在管的下端形成一半径R=3.0mm的水滴,求管中水柱的高度。

解:在毛细管中靠近弯曲液面处的水中一点压强为,在管的下端的

水滴中一点的压强为,且有。由上面三式可得

≈5(cm)

第十四章几何光学

一、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共分五节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

1.单球面折射折射公式公式成立的条件及相应的符号规定第一、二焦距的计算

2.在共轴球面系统成像法中,先求出第一折射面的像I

1

以I

1作为第二折射面的物,求出第二折射面的像I

2

,这样依次

类推可求出多个单球面组成的共轴球面系统最后所成的像I。

3.薄透镜:⑴成像公式:

⑵焦距公式:

4.厚透镜的三对基点及其特性和它的作图法。

5.眼球的结构特点和光学性质;简约眼模型的光学结构和描述参数;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的概念;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的光学特点以及矫正方法。

6.放大镜成像特点;放大镜的角放大率公式。

7.显微镜的光学结构

8.显微镜放大率:M=αm;

(注:S—镜筒长度;—物镜焦距;—目镜的焦距。)

9.瑞利判断

10.显微镜的分辨能力,物镜的孔径数N·A;显微镜分辨

的最短距离:;提高显微镜分本领的方法。

11.特殊医用显微镜:⑴偏光显微镜;⑵相差显微镜;⑶电子显微镜;⑷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二、解题指导—典型例题

例11-1 眼睛瞳孔深度为 3.54mm,眼球的平均折射为 1.33,平均曲率半径为7.8mm。求瞳孔的视深。

解:由题意可知,物点是被观察的瞳孔。入射光由瞳孔发出,入射光第一次经过媒质的折射率n=1.33,第二次经过的媒质是

=1.0。若将眼睛当成简约眼,曲率中心与入射光空气,折射率n

同在一侧,显然是虚像。由于物距u=3.54m m,根据单球面折射公式有:

代入相应数据

解得=-2.99m m

答:眼球瞳孔的深度为-2.99mm。

例11-2 一个焦距为10c m的凸透镜与一个焦距为10c m的凹透镜相隔5c m。一物体最后成像于凸透镜前15c m处。求⑴此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位置;⑵像的大小和性质。

三、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11-1 直径为8c m的玻璃棒(n’=1.5)长20c m,两端是半径为4c m的半球面。若一束近轴平行光线沿棒轴方向入射,求像的位置。

解:设:第一折射面的物距为u

1,像距为v

1

;第二折射面的

物距为u

2,像距为v

2

。折射面的曲率半径r=4c m,空气的折射率

n=1.0,玻璃的折射率n’=1.5,则

解得=12

对于第二折射面:u

2

=20-12=8cm,r=-4cm,则

解得=-16cm

答:最后成像在棒内距离棒左端16cm处。

11-2 一圆球形透明体能将无穷远处射来的近轴平行光线

会聚于第二折射面的顶点。求此透明体的折射率。

解:设圆球形透明体的半径为R、折射率为n、空气的折射

率n

=1.0由题意可知,第一折射面的物距u=∞,v=2R,则

解得n=2

答:圆球形透明体的折射率为2。

11-3 折射率为 1.5的平凸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为50cm。求凸面的曲率半径。

解:已知透镜的折射率n=1.5,空气的折射率为n

=1.0,透

镜的焦距f=50cm。设透镜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

1和r

2

由公式:

由于r

2

=∞,则

解得r

1

=25c m

答:透镜凸球面的曲率半径为25cm。

11-4 折射率为 1.6的薄透镜,凸面和凹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0.7c m和0.5c m,求在空气中的焦距。

解:透镜的折射率n=1.6,空气的折射率为 1.0,透镜凸面

的曲率半径r

1=0.7m,透镜凹面的曲率半径r

2

=0.5m。设透镜在空

气中的焦距为f。则

解得f=-2.92m 答: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为-2.92m

11-5 把焦距为20c m得凸透镜与焦距为40c m的凹透镜紧密贴合,求贴合后的焦度。

解: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 1=20c m ,凹透镜的焦距为f 2=-40cm 。

则贴合后的焦度:

答:贴合后的焦度为 2.5D 。

11-6 折射率为 1.5的透镜,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半径为0.20m 的凹面,将此透镜水平放置,凹面一方充满水。求整个系统的焦距。

解:设玻璃透镜的折射率n 1=1.5,玻璃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

为f 1,水的折射率

,水形成的透镜的焦距为f 2,空气的折

射率n 0=1.0,透镜凹面的曲率半径r=0.20m ,平面的曲率半径r 0=∞。

玻璃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

水形成的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

整个组合系统的焦距:

答:整个组合系统的焦距为-1.2m 。

11-7 折射率为 1.5的玻璃薄透镜焦度为5D,将它浸入某种液体中焦度变为-1D。求此液体的折射率。

解:设玻璃薄透镜折射率n

1

=1.0;在空气中的焦距

,在某种液体中的焦距f

2=-1m;空气的折射率n

=1.0;

液体的折射率n

2;玻璃薄透镜两球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

1

和r

2

将上述两式相除得

解之得=1.7

答:此液体的折射率为 1.7。

11-8 一近视眼患者的远点为2m,它看远处物体时应配戴多少度何种眼镜?

解:近视眼患者配戴眼镜看无穷远(u=∞)的物体时,必须将此物体成像在眼前2米处,即v=-2m,才能看清楚,则眼镜的焦度:

答:近视眼患者应配戴50度的凹透镜。

11-9 远视眼戴2D的眼镜看书时须把书拿到眼前40cm处,此人应配戴何种眼镜才合适?

解:透镜的焦距,物距u

1=0.4m,则像距v

1

解之得=-2m

在正常情况下,书本应放在眼前0.25m处,但必须成像在远视眼前2m处才能看得清楚,这时透镜焦距:

答:此人应配戴350度凸透镜的眼镜。

11-10 显微镜目镜的焦距为 2.5m,物镜的焦距为 1.6 c m,物镜和目镜距22.1c m,最后成像于无穷远处。问:

⑴标本应放在物镜前什么地方?

⑵物镜的线放大率是多少?

⑶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多少?

解:物镜的焦距f

1=1.6c m,物镜的物距和像距分别为u

1

v

1;目镜的焦距f

2

=2.5cm,目镜的物距和像距分别为u

2

和v

2

,且

v

2=∞;则目镜的物距u

2

=2.5 c m。

⑴物镜的像距v

1

=22.1-2.5=19.6cm,物镜的物距

解得u

1

=1.74cm

(倍)

(倍)

答:⑴标本应放在物镜前 1.74c m处;

⑵物镜的线放大率为11倍;

⑶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110倍。

11-11 用孔径数为0.75的显微镜去观察0.3μm的细节能否看清?若改用孔径数为 1.2的物镜去观察又如何?设所用光波波长为600n m。

解:N·A

1=0.75,N·A

2

=1.2,λ=600n m,Z=0.3μm

由于Z

1

>Z=0.3

所以用孔径数N·A

1

=0.75的物镜不能分辨0.3的细节。

Z

=Z=0.3

=1.2的物镜刚好能分辨0.3 的细节。

则用孔径数N·A

答:用孔径数N·A

=0.75的物镜看不清楚0.3的细节;

=1.2的物镜刚好能分辨0.3 的细节。

用孔径数N·A

11-12 人眼可分辨的最短距离为0.1mm,欲观察0.25的

细节,对显微镜的要求什么?(所用光波的波长为600nm,N·A1.5,400倍)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倍)

答:若要观察清楚0.25

的细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00

倍,物镜的孔径数为 1.5。

四、自我评估题

11-1 一直径为200nm的玻璃球,,折射率为 1.5,球内有一小气泡从最近的方向看好像在球表面和中心的中间。此气泡的实际位置:(D)

A在球心前方50n m; B 在球心前方100n m;

C在球心后方50n m; D 离球面60nm。

11-2 一位近视眼患者站在视力表规定的5m距离时,对最上面一行E字看不清,当它走到距离视力表2m处的地方才能看清最上面一行E字,此患者的视力为:(C)

A0.01;B0.02;C0.04; D 0.1

11-3 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应:(C)

A增大显微镜的孔径和入射光波长;

B增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增大显微镜的孔径数和减小入射光波长;

D减小入射光波长和显微镜的孔径数。

11-4折射率为 1.5的月牙形透镜,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5cm,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0cm,如果用平行光束沿光轴对着凹面入射。⑴求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相交点;⑵如果将此透镜放在水中,问折射的交点又在何处?(60c m,240c m)

11-5 眼睛的光学结构可简化为一折射单球面,共轴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5.55mm,内部平均折射率为4/3,计算两个焦距。若月球在眼睛节点所张的角度为1°,问视网膜上月球的像有多大?眼节点到视网膜的距离取15mm(1.665c m,2.22cm,0.26mm)

11-6一显微镜,已知其N·A=1.32,物镜的焦距f0==1.91m m,目镜焦距f e=50m m。求⑴显微镜的最小分辨距离;⑵有效放大率;⑶显微镜的光学筒长度。(取光波波长为550n m)(208.3n m,476倍,23.2c m)

第十三章波动光学习题解答

1、在杨氏实验中,如果光源S到两狭缝S1和S2的距离不等,例如S S1>S S2,则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光源S到两狭缝S1和S2的距离不等,S1、S2虽然不再同相位,但仍然是相干光源,仍然能产生干涉,只是由于初相的改变使干涉加强和减弱的条件有所变化,干涉条纹的分布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2、为什么挡住光线容易,而挡住声音难?

答:因为光波的波长比声波的波长短得多,一般障碍物的线度比起光波的波长大得多,光波不容易产生衍射,而声波容易产生衍射,所以挡住光线容易,挡住声音难。

3、在观察单缝衍射时:(1)如果单缝垂直于它后面的透镜的光轴向上或向下移动,屏上衍射图样是否改变?为什么?(2)若将光源S垂直于光轴向上或向下移动,屏上的衍射图样是否改变?为什么?

答:(1)因为在单缝衍射中凡是衍射角θ相同的平行光都会聚在屏幕上相同的点,因此单缝衍射图样在屏上的位置与狭缝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无关。所以,如果单缝垂直于它后面的透镜的光轴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屏上衍射图样的位置不会改变。

(2)因为在单缝衍射中,中央明纹的中心就是几何光学中透镜所形成的缝的像的位置。所以,若将光源垂直于光轴向上或向下移动,屏上衍射图样的位置将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4、在杨氏实验中,两狭缝相距0.2m m,屏与缝相距1m,第3明条纹距中央明条纹7.5m m,求光波波长。

解:由公式得

5、在杨氏实验中,两缝相距0.3mm,要使波长为600n m的光通过后在屏上产生间隔为1m m的干涉条纹,问屏距缝应有多远?

解:根据题意,由公式得

6、波长500nm的光波垂直入射一层厚度e=1u m的薄膜。膜的折射率为 1.375。问:(a)光在膜中的波长是多少?(b)在膜内2e距离含多少波长?(c)若膜两侧都是空气,在膜面上反射的光波与经膜底面反射后重出膜面的光波的相位差为多少?

解:(a)光波在膜内的波长为

(b)在膜内2e距离含的波长数为

(c)膜面上反射的光波与经膜底面反射后重出膜面的光波的相位差为

若半波损失为,则=12

7、用一层透明物质涂在玻璃上,使波长520n m的光反射最少。若玻璃的折射率为 1.50,透明物质折射率为 1.30,求涂层的最小厚度。

解:由于两次反射都有半波损失,两次反射光波互相

消弱的条件是,所以涂层的最小厚度应为

8、一玻璃劈尖,折射率n=1.52,波长λ=589.3nm的钠光垂直入射,测得相邻条纹间距L=5.0m m,求劈尖夹角。

解:由公式,根据题意可得

=(2.06265)

=7.98”≈8”

9、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明环的直径为 3.00m m,它外面第5个明环直径为 4.60mm,平凸透镜的半径为 1.03m,求此单色光的波长。

解:根据题意,,

R=1.03m,由公式得

流体力学龙天渝课后答案第三章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1.直径为150mm 的给水管道,输水量为h kN /7.980,试求断面平均流速。 解:由流量公式vA Q ρ= 注意:()vA Q s kg h kN ρ=?→// A Q v ρ= 得:s m v /57.1= 2.断面为300mm ×400mm 的矩形风道,风量为2700m 3/h,求平均流速.如风道出口处断面收缩为150mm ×400mm,求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解:由流量公式vA Q = 得:A Q v = 由连续性方程知2211A v A v = 得:s m v /5.122= 3.水从水箱流经直径d 1=10cm,d 2=5cm,d 3=2.5cm 的管道流入大气中. 当出口流速10m/ 时,求 (1)容积流量及质量流量;(2)1d 及2d 管段的流速 解:(1)由s m A v Q /0049.0333== 质量流量s kg Q /9.4=ρ (2)由连续性方程: 33223311,A v A v A v A v == 得:s m v s m v /5.2,/625.021== 4.设计输水量为h kg /294210的给水管道,流速限制在9.0∽s m /4.1之间。试确定管道直径,根据所选直径求流速。直径应是mm 50的倍数。 解:vA Q ρ= 将9.0=v ∽s m /4.1代入得343.0=d ∽m 275.0 ∵直径是mm 50的倍数,所以取m d 3.0= 代入vA Q ρ= 得m v 18.1= 5.圆形风道,流量是10000m 3/h,,流速不超过20 m/s 。试设计直径,根据所定直径求流速。直径规定为50 mm 的倍数。 解:vA Q = 将s m v /20≤代入得:mm d 5.420≥ 取mm d 450= 代入vA Q = 得:s m v /5.17= 6.在直径为d 圆形风道断面上,用下法选定五个点,以测局部风速。设想用和管轴同心但不同半径的圆周,将全部断面分为中间是圆,其他是圆环的五个面积相等的部分。测点即位于等分此部分面积的圆周上,这样测得的流速代表相应断面的平均流速。(1)试计算各测点到管心的距离,表为直径的倍数。(2)若各点流速为54321u u u u u ,,,,,空气密度为ρ,求质量流量G 。

流体传动与控制 西交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流体传动与控制 一、单选题 1、液压传动中的是将流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元件。(B ) A、动力元件 B、执行元件 C、控制元件 D、辅助元件 2、液压缸运动速度的大小取决于。(A ) A、流量 B、压力 C、A和B都是 D、A和B都不是 3、负载大,功率大的机械设备上的液压系统可使用( C )。 A、齿轮泵 B、叶片泵 C、柱塞泵 D、螺杆泵 4、能形成差动连接的液压缸是。(A ) A、单杆液压缸 B、双杆液压缸 C、柱塞式液压缸 D、均可 5、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D ) A、O型Y型 B、M型H型 C、Y型H型 D、H型M型 6、如图1所示回路,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6.3MPa,减压阀的调定压力为1.8MPa,活塞运动时负载压力为1.2MPa,其他损失不计,活塞运动期间A处压力,活塞碰到挡铁B 处压力。(A ) A、1.2MPa, 1.8Mpa B、1.8Mpa,1.8MPa C、1.8MPa,1.2MPa D、1.2MPa, 6.3MPa 图1 7、在节流调速回路中,哪种调速回路的效率高?(C ) A、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进油—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8、为使减压回路可靠地工作,其最高调整压力应系统压力。(B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9、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中溢流阀的作用为。(C ) A、安全保护 B、背压 C、溢流稳压 D、卸荷 10、流量连续性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C ) A、能量守恒定律 B、动量定理 C、质量守恒定律 D、其他 11、伯努利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A )

流体力学习题解答

《流体力学》选择题库 第一章 绪论 1.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的因素是: A 、压强、速度和粘度; B 、流体的粘度、切应力与角变形率; C 、切应力、温度、粘度和速度; D 、压强、粘度和角变形。 2.在研究流体运动时,按照是否考虑流体的粘性,可将流体分为: A 、牛顿流体及非牛顿流体; B 、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 C 、均质流体与非均质流体; D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 3.下面四种有关流体的质量和重量的说法,正确而严格的说法是 。 A 、流体的质量和重量不随位置而变化; B 、流体的质量和重量随位置而变化; C 、流体的质量随位置变化,而重量不变; D 、流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重量随位置变化。 4.流体是 一种物质。 A 、不断膨胀直到充满容器的; B 、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 C 、不能承受剪切力的; D 、在任一剪切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静止的。 5.流体的切应力 。 A 、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不会产生; B 、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内聚力,可以产生; C 、仅仅取决于分子的动量交换; D 、仅仅取决于内聚力。 6.A 、静止液体的动力粘度为0; B 、静止液体的运动粘度为0; C 、静止液体受到的切应力为0; D 、静止液体受到的压应力为0。 7.理想液体的特征是 A 、粘度为常数 B 、无粘性 C 、不可压缩 D 、符合RT p ρ=。 8.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作用在单位_____液体上的质量力。 A 、面积 B 、体积 C 、质量 D 、重量

9.单位质量力的量纲是 A、L*T-2 B、M*L2*T C、M*L*T(-2) D、L(-1)*T 10.单位体积液体的重量称为液体的______,其单位。 A、容重N/m2 B、容重N/M3 C、密度kg/m3 D、密度N/m3 11.不同的液体其粘滞性_____,同一种液体的粘滞性具有随温度______而降低的特性。 A、相同降低 B、相同升高 C、不同降低 D、不同升高 12.液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气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A、减小,升高; B、增大,减小; C、减小,不变; D、减小,减小 13.运动粘滞系数的量纲是: A、L/T2 B、L/T3 C、L2/T D、L3/T 14.动力粘滞系数的单位是: A、N*s/m B、N*s/m2 C、m2/s D、m/s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也不能承受压力。 B、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但能承受压力。 C、液体能承受拉力,但不能承受压力。 D、液体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1.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 A、同一种液体; B、相互连通; C、不连通; D、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 2.压力表的读值是 A、绝对压强; B、绝对压强与当地大气压的差值; C、绝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 D、当地大气压与绝对压强的差值。 3.相对压强是指该点的绝对压强与的差值。 A、标准大气压; B、当地大气压; C、工程大气压; D、真空压强。

液压传动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液压传动期末考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 1、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的一种传动方式。其主要参 数为(压力)和(流量)。 2、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称为相对压力。 3、液体粘性用粘度表示,常用的粘度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或相对粘度)。 4、液体能量的表现有(压力能)、(位能/势能)和(动能)三种。 5、容积式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进行工作的。 6、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排量只随(几何尺寸)的变化而变化。 7、液压缸运动速度的大小决定于(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8、减压阀常态时阀口常(开)。 9、油箱的功用有(储存油液)、(散发热量)、逸出气体和沉淀污物。 10、流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黏性力起主导作用,(湍流) 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Re)来判断,其计算公式为()。 11、改变单作用叶片泵转子和定子之间(偏心距)的大小可以改变其流量。 12、常用的液压泵有(齿轮)、(叶片)和(柱塞)三类。 13、调速阀是由(调速)和(节流)串联而成的。 14、若换向阀四个油口有钢印标记:“A”、“P”、“T”、“B”,其中(P)表示进油口,(T)表示回油口。 15、密封装置是解决(泄漏)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16、(调压)回路的功用是使液压系统整体或部分的压力保持恒定或不超过某个数值。 17、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装置、(辅助)装置和工作介质组成。 18、根据度量基准的不同,压力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19、静力学基本方程的表达形式为(p=p0+ρgh)。 20、在液压传动中,能量损失主要表现为(温升)。 21、为了防止产生(空穴)现象,液压泵吸油口距离油箱液面高度不宜太高。 22、执行元件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元件。 23、压力继电器是一种将油液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液控制元件。 24、液压传动是以(有压)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与自动控制 的学科。 25、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 26、O型密封圈一般由(耐油橡胶)制成,其横截面呈(圆形/0形)型。 27、在实验或生产实际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即负载为零时泵的流量)视为(理论)流量。 28、液压泵的机械损失是指液压泵在(转矩)上的损失。 29、差动回路中,活塞直径为D,活塞杆直径为d,为使活塞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D和d满足关系(d )。 D2 30、溢流阀的作用有(稳压)、(保护)和(背压/卸荷)等。 31、滤油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一定的过滤精度)和足够的过滤能力。 32、进油和回油节流调速系统的效率低,主要原因是(节流)损失和(溢流)

流体力学习题解答

流体力学习题解答一、填 空 题 1.流体力学中三个主要力学模型是(1)连续介质模型(2)不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3)无粘性流体力学模型。 2.在现实生活中可视为牛顿流体的有水 和空气 等。 3.流体静压力和流体静压强都是压力的一种量度。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作用在某一面积上的总压力;而后者是作用在某一面积上的平均压强或某一点的压强。 4.均匀流过流断面上压强分布服从于水静力学规律。 5.和液体相比,固体存在着抗拉、抗压和抗切三方面的能力。 6.空气在温度为290K ,压强为760mmHg 时的密度和容重分别为 1.2a ρ= kg/m 3和11.77a γ=N/m 3。 7.流体受压,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的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 ;流体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少 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胀性 。 8.压缩系数β的倒数称为流体的弹性模量 ,以E 来表示 9.1工程大气压等于98.07千帕,等于10m 水柱高,等于735.6毫米汞柱高。 10.静止流体任一边界上压强的变化,将等值地传到其他各点(只要静止不被破坏),这就是水静压强等值传递的帕斯卡定律。 11.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12.液体静压强分布规律只适用于静止、同种、连续液体。= 13.静止非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等密面和等温面。 14.测压管是一根玻璃直管或U 形管,一端连接在需要测定的容器孔口上,另一端开口,直接和大气相通。 15.在微压计测量气体压强时,其倾角为?=30α,测得20l =cm 则h=10cm 。 16.作用于曲面上的水静压力P 的铅直分力z P 等于其压力体内的水重。 17.通过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来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称为欧拉法。 19.静压、动压和位压之和以z p 表示,称为总压。 20.液体质点的运动是极不规则的,各部分流体相互剧烈掺混,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紊流。 21.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k v 小于 由层流转变为紊流的临界流速k v ',其

三流体动力学基础作业题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基础复习题 一、概念部分 1、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有和;前者以为研究对象,而后者以为研究对象。 2、流体运动的几何描述有:,,和。 3、流线有什么特点?流线、脉线和迹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流体微团基本运动形式有,和变形运动等, 而变形运动又包括和两种。 5、描述有旋运动几何要素有、和。 6、判断正误:理想流体不存在有旋运动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7、表征涡流的强弱的参数有和。 8、在无涡流空间画出的封闭周线上的速度环量为。 9、简述汤姆孙定理的内容 10、速度势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流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1、简述流函数的物理意义的内容,并证明。 12、流网存在的条件是什么?简述流网的性质所包含的内容? 13、无环量圆柱绕流运动由流、流和流叠加而成,有环量的圆柱绕流运动是无环量的圆柱绕流运动与流叠加而成。 14、是驻点。通过驻点的流线一定是零流线,是否正确?为什么?零流线是。轮廓线是。 15、描述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有、和。 写出它们的表达式。 16、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中的速度只能是平均速度,是否正确?为什么? 17、写出总水头和测压管水头的表达式,并说明各项的物理意义。 18、写出总压、全压和势压得表达式,并说明各项的物理意义。 19、简述系统和控制体的定义和特点 二、计算部分 1、已知拉格朗日描述:求速度与加速度的欧拉描述 2、试判断下列流场的描述方式:并转换成另一种描述方式 3、已知用欧拉法表示的流场速度分布规律为: 试求在t=0时刻位于点(a,b)的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及拉格朗日法表示的速度场 4、粘性流体在半径为R 的直圆管内做定常流动。设圆管截面(指垂直管轴的平面截面)上?????==-t t be y ae x ()()?????+-=+-=-t y t x e b u e a u 1111???+=+=t y u t x u y x

液压传动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液压传动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的一种传动方式。其主要参数为(压力)和(流量)。 2、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称为相对压力。 3、液体粘性用粘度表示,常用的粘度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或相对粘度)。 4、液体能量的表现有(压力能)、(位能/势能)和(动能)三种。 5、容积式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进行工作的。 6、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排量只随(几何尺寸)的变化而变化。 7、液压缸运动速度的大小决定于(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8、减压阀常态时阀口常(开)。 9、油箱的功用有(储存油液)、(散发热量)、逸出气体和沉淀污物。 10、流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黏性力起主导作用,(湍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 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Re)来判断,其计算公式为()。 11、改变单作用叶片泵转子和定子之间(偏心距)的大小可以改变其流量。 12、常用的液压泵有(齿轮)、(叶片)和(柱塞)三类。 13、调速阀是由(调速)和(节流)串联而成的。 14、若换向阀四个油口有钢印标记:“A”、“P”、“T”、“B”,其中(P)表示进油口,(T)表示回油口。 15、密封装置是解决(泄漏)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16、(调压)回路的功用是使液压系统整体或部分的压力保持恒定或不超过某个数值。 17、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装置、(辅助)装置和工作介质组成。 18、根据度量基准的不同,压力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19、静力学基本方程的表达形式为(p=p0+ρgh)。 20、在液压传动中,能量损失主要表现为(温升)。 21、为了防止产生(空穴)现象,液压泵吸油口距离油箱液面高度不宜太高。 22、执行元件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元件。 23、压力继电器是一种将油液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液控制元件。 24、液压传动是以(有压)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与自动控制的学科。 25、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 26、O型密封圈一般由(耐油橡胶)制成,其横截面呈(圆形/0形)型。 27、在实验或生产实际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即负载为零时泵的流量)视为(理论)流量。 28、液压泵的机械损失是指液压泵在(转矩)上的损失。 29、差动回路中,活塞直径为D,活塞杆直径为d,为使活塞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D和d满足关系 30、溢流阀的作用有(稳压)、(保护)和(背压/卸荷)等。 31、滤油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一定的过滤精度)和足够的过滤能力。 32、进油和回油节流调速系统的效率低,主要原因是(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 33、顺序动作回路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行程)控制和(压力)控制。 34、某液压系统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则其绝对压力为(大气压力+相对压力)。 35、定常流动是指液体流动时液体中任一点处的(压力)、(密度)和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 36、由于液体具有(粘性),液体在管道中流动要损耗一部分能量。 37、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脱开啮合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进入啮合一侧是(压油)腔。 38、液压泵的功率损失包括(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 39、柱塞缸由于柱塞与缸筒无配合要求,所以它特别适用于行程(长/大)的场合。 40、液压缸的(容积)效率是液压缸的实际运动速度和理想运动速度之比。

流体的运动习题集解答

第三章流体的运动 习题解答 1.应用连续性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答:不可压缩的流体作定常流动。 2.在推导伯努利方程的过程中,用过哪些条件?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在推导伯努利方程的过程中,用过条件是不可压缩、无内摩擦力的流体(即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方程的物理意义是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同一流管的不同截面处,单位体积流体的动能、势能与该处压强之和都是相等的。 3.两条木船朝同一方向并进时,会彼此靠拢甚至导致船体相撞。试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因为当两条木船朝同一方向并进时,两船之间水的流速增加,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它们间的压强会减小,每一条船受到外侧水的压力大,因此两船会彼此靠拢甚至导致船体相撞。 4.冷却器由19根Φ20×2mm(即管的外直径为20mm,壁厚为2mm)的列管组成,冷却水由Φ54×2mm的导管流入列管中,已知导管中水的流速为1.4m/s,求列管中水流的速度。 解:已知Φ120×2mm,d1=20-2×2=16mm,n1=19,Φ254×2mm,d2=54

-2×2=50mm ,v 2=1.4m/s ,根据连续性方程知: S 0v 0= S 1v 1+S 2v 2 +……+S n v n ,则 72.016194.1504 1412221122221122211221=??==ππ==d n d d n d S n S v v v v m/s 5.水管上端的截面积为4.0×10-4m 2,水的流速为5.0 m/s ,水管下端比上端低10m ,下端的截面积为8.0×10-4m 2。(a)求水在下端的流速;(b)如果水在上端的压强为1.5×105Pa ,求下端的压强。 解:(a)已知S 1=4.0×10-4m 2,v 1=5.0 m/s ,h 1=10m ,S 2=8.0×10-4m 2,1p =1.5×105Pa ,根据连续性方程:S 1v 1=S 2v 2 知: 5.210 0.80.5100.4442112=???==--S S v v ( m/s ) (b) 根据伯努利方程知:222211212 121p gh p gh ++=++ρρρρv v ,h 2=0,水ρ=1.0×103 kg/m 3 (Pa) 106.25.2100.12 1105.11010100.15100.1212 12152 353232221121?=???-?+???+???=--++=gh p gh p ρρρρv v 26.水平的自来水管粗处的直径是细处的两倍。如果水在粗处的流速和压强分别是1.00 m/s 和1.96×105Pa ,那么水在细处的流速和压强各是多少? 解:(a)已知d 1=2 d 2,v 1=1.00m/s ,1p =1.96×105Pa ,根据连续性方程知:S 1v 1=S 2v 2

液压传动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液压传动中,压力决于___负载__________,速度决定于_____流量________。 2.液压传动中,_ 实际输出流量____和____泵的出口压力__相乘是液压功率 3.我国生产的机械油和液压油采用_40o C时的运动粘度(mm2/s)为其标号。 4.管路系统总的压力损失等于_沿程压力损失_及__局部压力损失__之和。 5.方向控制阀的操纵方式有如下五种形式___手动式_、__机动式___、__电磁式____、_液动式、____电液动式_。 6.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都有____直动式______和____先导式_______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7.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功率损失由______溢流损失_________和______节流损失____两部分组成。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压力对粘度的影响是( B ) A 没有影响 B 影响不大 C 压力升高,粘度降低 D 压力升高,粘度显著升高 2.目前,90%以上的液压系统采用( B ) A 合成型液压液 B 石油型液压油 C 乳化型液压液 D 磷酸脂液 3.如果液体流动是连续的,那么在液体通过任一截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没有空隙 B 没有泄漏 C 流量是相等的 D 上述说法都是正确的 4.在同一管道中,分别用Re紊流、Re临界、Re层流表示紊流、临界、层流时的雷诺数,那么三者的关系是( C ) A Re紊流< Re临界 Re临界> Re层流 D Re临界

流体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7-1油在水平圆管内做定常层流运动,已知 d =75 (mm ),Q=7( litres/s ),P =800 (kg/m 3 ),壁面上T o =48 ( N/m 2 ),求油的粘性系数 V 。 答:根据圆管内定常层流流动的速度分布可得出 即卩: U m d _ 8 皿m 7-2 Prandtl 混合长度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把湍流中流体微团的脉动与气体分子的运动相比拟。 7-3无限大倾斜平板上有厚度为 h 的一层粘性流体,在重力g 的作用下做定常层流运动,自 由液面上的压力为大气压 Pa ,且剪切应力为 0,流体密度为P ,运动粘性系数为V ,平板 倾斜角为 日。试求垂直于x 轴的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 答:首先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二维定常N-S 方程为: c u 丄 c u , 1 c p U ——+v ——=f e x c y d v 丄点V 上 u ——+V ——=f y cy 甘勺 易知 u =u(y ),p = p(y ), V = 0,f^ gsin 日,fy = —g cos9 ; 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 其中:A 是阻力系数,并且 、64 人-—; Re U ;是平均速度,u m 3 7x10 2 =1.585( m/s )。 1 .2 0.25x3.14x0.075 一兀d 由于阻力系数Z ,因此 64 64 Pu ; 8Pu m 所以油的粘性系数为 48X0.075 8X800X1.585 = 3.55X10^( 2 (m /S )。 (-2 -2 、 c u + C u -2 - 2 W 对于如图所示的流动, r 2 列丿

两端同时积分,得到: 竺 --Zgsiney +G c y V 由于当y=h 时,— =0,即—=0,代入上式有: 列 列 1 G = — g si n 日h V 因此: 邑 JgsiMh-lgsiney by V V 即x 方向速度u 和压力p 仅是y 的函数,y 方向速度分量v = 0。 因此上式可改写为: du u ——=f x +v ,—2 次 I 冰 c 2 u 1

液压传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 1. 液压传动是以(压力)能来传递和转换能量的。 2. 、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 (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五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 液体在管中流动时,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液体的流动 状态可用(临界雷诺数)来判定。 4.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即常说的表压力,指的是(相对)压力。 5.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一元件的工作状态突变引起油压急剧上升,在一瞬间突 然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同时发生急剧的压力升降交替的阻尼波动过程称为(液压冲击)。 6.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1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 下,改变它的(偏心距)可以改变其排量。 7. 三位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其油口P、A、B、T 间的通路有各种不同的联 结形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将这种位置时的内部通路形式称为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8. 压力阀的共同特点是利用(液体压力)和(弹簧力) 相平衡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9. 顺序阀是利用油路中压力的变化控制阀口(启闭),以实现执行 元件顺序动作的液压元件。 二、选择题(请在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前面划"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问题的 空格内)(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分,共10 分) 1.流量连续性方程是(C )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利方程是(A )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 能量守恒定律; B 动量定理; C 质量守恒定律; D 其他; 2. 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MPa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为(C ) A)等于10MPa;B)小于10MPa;C)大于10MPa 3. (A )叶片泵运转时,存在不平衡的径向力;(B )叶片 泵运转时,不平衡径向力相抵消,受力情况较好。 A单作用;B、双作用 4. 一水平放置的双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

3第三章_流体运动学

第三章 流体运动学 3-1 已知流体质点的运动,由拉格朗日变数表示为 x =ae kt ,y =be -kt ,z =c ,式中k 是不为零的常数。试求流体质点的迹线、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题给条件知,流体质点在z=c 的平面上运动,消去时间t 后,得 xy =ab 上式表示流体质点的迹线是一双曲线族:对于某一给定的(a ,b ),则为一确定的双曲线。 (2)0kt kt x y z x y z u kae u kbe u t t t -???= ===-==???,, (3)220y kt kt x z x y z u u u a k ae a k be a t t t -???=== ===???,, 3-2 已知流体运动,由欧拉变数表示为u x =kx ,u y =-ky ,u z =0,式中k 是不为零的常 数。试求流场的加速度。 解:2d d x x x x x x x y z u u u u u a u u u k x t t x y z ????= =+++=???? 2d d y y u a k y t ==,d 0d z z u a t == 3-3 已知u x =yzt ,u y =zxt ,u z =0,试求t =1时流体质点在(1,2,1)处的加速度。 解:2()3m/s x x x x x x y z u u u u a u u u yz zxt zt t x y z ????= +++=+=???? 2()3m/s y y y y y x y z u u u u a u u u zx yzt zt t x y z ????=+++=+=???? 0z z z z z x y z u u u u a u u u t x y z ????=+++=???? 3-4 已知平面不可压缩液体的流速分量为u x =1-y ,u y =t 。试求(1)t =0时,过(0, 0)点的迹线方程;(2)t =1时,过(0,0)点的流线方程。 解:(1)迹线的微分方程式为 d d d d d d d d d d y x y x y x y x y t t t y u t t t u u u u ======,,,, 积分上式得:12 2C t y +=,当t=0时,y=0,C 1=0,所以 2 2t y = (1) 2d d (1)d (1)d 2x t x u t y t t ==-=-,积分上式得:23 6 C t t x +-= 当t =0时,x =0,C 2=0,所以 6 3 t t x - = (2) 消去(1)、(2)两式中的t ,得x =有理化后得 023 49222 3=-+-x y y y

最新流体的运动 习题解答资料

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 习题解答 1.应用连续性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答:不可压缩的流体作定常流动。 2.在推导伯努利方程的过程中,用过哪些条件?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在推导伯努利方程的过程中,用过条件是不可压缩、无内摩擦力的流体(即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方程的物理意义是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同一流管的不同截面处,单位体积流体的动能、势能与该处压强之和都是相等的。 3.两条木船朝同一方向并进时,会彼此靠拢甚至导致船体相撞。试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因为当两条木船朝同一方向并进时,两船之间水的流速增加,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它们间的压强会减小,每一条船受到外侧水的压力大,因此两船会彼此靠拢甚至导致船体相撞。 4.冷却器由19根Φ20×2mm (即管的外直径为20mm ,壁厚为2mm )的列管组成,冷却水由Φ54×2mm 的导管流入列管中,已知导管中水的流速为1.4m/s ,求列管中水流的速度。 解:已知Φ120×2mm ,d 1=20-2×2=16mm ,n 1=19,Φ254×2mm ,d 2=54-2×2=50mm ,v 2=1.4m/s ,根据连续性方程知: S 0v 0= S 1v 1+S 2v 2 +……+S n v n ,则 72.016194.1504 1412221122221122211221=??==ππ==d n d d n d S n S v v v v m/s 5.水管上端的截面积为4.0×10-4m 2,水的流速为5.0 m/s ,水管下端比上端低10m ,下端的截面积为8.0×10-4m 2。(a)求水在下端的流速;(b)如果水在上端的压强为1.5×105Pa ,求下端的压强。 解:(a)已知S 1=4.0×10-4m 2,v 1=5.0 m/s ,h 1=10m ,S 2=8.0×10-4m 2,1p =1.5×105Pa ,根据连续性方程:S 1v 1=S 2v 2 知:

流体传动与控制 习题

1、设某外啮合齿轮泵的齿数Z=17,齿宽B=28mm ,模数m=4mm ,齿轮无变位,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2.5MPa ,转速为2000r/min ,容积效率V η=0.9,机械效率m η=0.9,设流量修正系数k=1.06。试求: (1)齿轮泵的理论流量t q 和实际流量q ; (2)齿轮泵的输入功率r P ; (3)输入轴上的实际输入轴扭矩T 和泵的理论扭矩t T 。 解:(1)齿轮泵的理论流量 n 22t B kZm q π= =min /20002841706.114.3232mm ?????? =min /4.101min /10014.138L mm =? 泵的实际流量 min /26.91min /9.04.101.L L q q V t =?==η (2)泵的输入功率 kW W W pq P m t r 69.41069.460 9.0104.101105.2336=?=????==-η (3)泵的理论扭矩 m N m N n pq T t .2.20.2000 14.32104.101105.2236t =?????==-π 输入轴上的实际输入扭矩 m N m N T T m .4.22.9 .02.20t ===η 2、已知某单位作用外反馈限压式叶片泵的有关参数如下:定子内圆直径D=52mm ,叶片数目Z=9,叶片宽度B=25mm ,反馈液压缸活塞有效作用面积A=202 mm ,调压弹簧的刚度k=m N /1043?。设泵的转速min /1500r n =,当泵在卸荷状态下运转时的流量为min /20L q t =,而在输出压力为a p MP 2=时的流量为min /19L q =,且该压力为泵的流量拐点,即当压力进一步加大时,流量线性下降。试求: (1)定子与转子间的最大偏心距max e ; (2)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0χ;

流体传动与控制D卷答案

201803考试批次2流体传动与控制D卷 1、 消防队员手握水龙喷射压力水时,消防队员()。 ? ? A、 ? 受拉力 ? ? ? B、 ? 不受力 ? ? ? C、 ? 受推力 ? ?收藏该题 2、 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

? ? A、 ? 液压阀 ? ? ? B、 ? 液压泵 ? ? ? C、 ? 电动机 ? ? ? D、 ? 液压缸 ? ?收藏该题 3、 使三位四通换向阀在中位工作时泵能卸荷,应采用()? ? A、 ?

“Y”型阀 ? ? ? B、 ? “P”型阀 ? ? ? C、 ? “M”型阀 ? ?收藏该题 4、 能输出恒功率的容积调速回路是()。? ? A、 ? 变量泵---定量马达 ? ? ? B、 ? 目前还没有 ? ? ?

C、 ? 变量泵---变量马达回路 ? ? ? D、 ? 定量泵---变量马达 ? ?收藏该题 5、 溶解在油液的空气含量增加时,油液的等效体积弹性模量()。? ? A、 ? 减小 ? ? ? B、 ? 基本不变 ? ? ? C、 ? 增大 ? ?收藏该题 6、 为使三位四通阀在中位工作时能使液压缸闭锁,应采用()型阀

? ? A、 ? “Y”型阀 ? ? ? B、 ? “P”型阀 ? ? ? C、 ? “O”型阀 ? ?收藏该题 7、 设计合理的液压泵的吸油管应该比压油管()。? ? A、 ? 粗些 ? ? ? B、 ?

长些 ? ? ? C、 ? 细些 ? ?收藏该题8、 在同一管道中,分别用Re 紊流、Re 临界 、Re 层流 表示紊流、临界、层流时的雷诺数, 那么三者的关系是()。? ? A、 ? Re紊流> Re临界> Re层流 ? ? ? B、 ? Re紊流< Re临界

第三章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

第三章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 2-1 有人认为从连续性方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慢,而从泊肃叶定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快,两者似有矛盾,你认为如何?为什么? 解:对于一定的管子,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管子愈粗流速愈慢;在管子两端压强差一定的情况下,管子愈粗流速愈快。2-2水在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已知截面S1处的压强为110P a,流速为0.2m/s,截面S2处的压强为5P a,求S2处的流速(内摩擦不计)。 解:由伯努利方程在水平管中的应用P1+=P2+ 代入数据110+0.5×1.0×103×0.22=5+0.5×1.0×103×得=0.5 m/s 2-3 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的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s,问最细处的压强为多少?若在此最细处开一小孔,水会不会流出来? 解:由连续性方程S1v1=S2v2,得最细处的流速v2=6m/s,再由 伯努利方程在水平管中的应用P1+=P2+ 代入数据 1.01×105+0.5×1.0×103×62=P2+0.5×1.0×103×62

得: 管的最细处的压强为P2=0.85×105Pa 可见管最细处的压强0.85×105P a,小于大气压强 1.01×105P a,所以水不会流出来。 2-4在水平管的某一点,水的流速为2m/s,高出大气压的计示压强为104P a, 管的另一点高度比第一点降低了1m,如果在第二点处的横截面积是第一点的 半,求第二点的计示压强。 解:由连续性方程S1v1=S2v2,得第二点处的流速v2=4m/s,再由 伯努利方程求得第二点的计示压强为P2-P0= P1-P0-+ρgh 代入数据得P2-P0=1.38×104(P a) 第二点的计示压强为 1.38×104P a 2-5一直立圆形容器,高0.2m,直径为0.1m,顶部开启,低部有一面积为10-4m2的小孔。若水以每秒 1.4×10-4m3的流量自上面放入容器中,求容器内水面可上升的最大高度。若达到该高度时不再放水,求容器内的水流尽所需的时间。 解:(1)设容器内水面可上升的高度为H,此时放入容器的水流量和从小孔流出的水流量相等,Q=S2v2=1.4×10-4m3/s。由连续

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分析

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习题解答 2-1 有人认为从连续性方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慢,而从泊肃叶定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快,两者似有矛盾,你认为如何?为什么? 解:对于一定的管子,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管子愈粗流速愈慢;在管子两端压强差一定的情况下,管子愈粗流速愈快。 2-2水在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已知截面S 1处的压强为110P a ,流速为0.2m /s ,截面S2处的压强为5P a ,求S 2处的流速(内摩擦不计)。 解:由伯努利方程在水平管中的应用 P 1+ =P 2+ 代入数据 110+0.5×1.0×103×0.22=5+0.5×1.0×103× 得 =0.5 m /s 2-3 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的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 /s ,问最细处的压强为多少?若在此最细处开一小孔,水会不会流出来? 解:由连续性方程S 1v 1=S 2v 2,得最细处的流速v 2=6m /s ,再 由伯努利方程在水平管中的应用P 1+ =P 2+ 代入数据 1.01×105+0.5×1.0×103×62=P 2+0.5×1.0×103×62 得: 管的最细处的压强为 P 2=0.85×105 P a 可见管最细处的压强0.85×105P a ,小于大气压强 1.01×105P a , 所以水不会流出来。 2-4在水平管的某一点,水的流速为2m /s ,高出大气压的计示压 强为104P a , 管的另一点高度比第一点降低了1m ,如果在第二点处的横截面 积是第一点的

半,求第二点的计示压强。 解:由连续性方程S 1v 1=S 2v 2,得第二点处的流速v 2=4m /s ,再由 伯努利方程求得第二点的计示压强为 P 2-P 0= P 1-P 0- + ρgh 代入数据得P 2-P 0=1.38×104(P a ) 第二点的计示压强为 1.38×104P a 2-5一直立圆形容器,高0.2m ,直径为0.1m ,顶部开启,低部有一面积为10-4m2的小孔。若水以每秒 1.4 ×10-4m3的流量自上面放入容器中,求容器内水面可上升的最大高度。若达到该高度时不再放水,求容器内的水流尽所需的时间。 解:(1)设容器内水面可上升的高度为H ,此时放入容器的水流量和从小孔流出的水流量相等,Q= S 2v 2=1.4×10-4m 3/s 。由连 续性方程S 1v 1=S 2v 2,因为S 1? S 2,所以可将容器中水面处流速v 1 近似为零。运用伯努利方程有 =ρg H 计算得到小孔处水流速 v 2= 再由Q = S 2v 2= S 2 得 H = 代入数据得 H=0.1m (2)设容器内水流尽需要的时间为 T 。在t 时刻容器内水 的高度为h ,小孔处流速为v 2= ,液面下降dh 高度从小孔 流出的水体积为dV =-S 1·d h ,需要的时间d t 为D v /Q ,代入计算 结果得 则 代入数据得 :T=11.2s

流体传动与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流体传动与控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用定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进、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若使节流阀起调速作用,在液压系统中必须有()( ) A.与之并联的溢流阀 B.与之串并联的溢流阀均可 C.有否溢流阀没关系 D.与之串联的溢流阀 2、影响液压油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容积 B.压力 C.温度 D.流速 3、流量连续性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 A.能量守恒定律 B.动量定理 C.质量守恒定律 D.其他 4、努力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 A.能量守恒定律 B.动量定理 C.质量守恒定律 D.其他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液压传动() 6、空穴现象() 7、过滤精度() 8、爬行现象() 9、速度刚度() 10、双伸出杠液压缸,采用活塞杆固定安置,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 程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11、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时,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摩擦力是指()() A.动力黏度 B.运动黏度 C.相对黏度 D.其他

12、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3MPa和5MPa的顺序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A.2MPa B.3MPa C.5MPa D.8MPa 13、在液压系统中,不考虑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系统的压力取决于() () A.外负载 B.流量 C.相对压力 D.绝对压力 14、用同样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和液压缸组成下列几种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刚性最差,而回路效率最高。() A.进油节流调速回 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进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15、液压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实验标准规定允许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马达的()() A.工作压力 B.额定压力 C.最高压力 D.绝对压力 16、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串联组成调速阀。() A.定值减压阀 B.定比减压阀 C.溢流阀 D.定差减压阀 17、液压传动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习 题 一、单选题 1、在稳定流动中,在任一点处速度矢量是恒定不变的,那么流体质点是 ( ) A .加速运动 B .减速运动 C .匀速运动 D .不能确定 2、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流量受血管内径影响很大。如果血管内径减少一半,其血液的流量将变为原来的( )倍。 A .21 B .41 C .81 D .161 3、人在静息状态时,整个心动周期内主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为0.2 m/s ,其内径d =2×10-2m ,已知血液的粘度η =×10-3 Pa·S ,密度ρ=×103 kg/m 3,则此时主动脉中血液的流动形态处于( )状态。 A .层流 B .湍流 C .层流或湍流 D .无法确定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小动脉半径约为3mm ,血液的平均速度为20cm/s ,若小动脉某部分被一硬斑阻塞使之变窄,半径变为2mm ,则此段的平均流速为( )m/s 。 A .30 B .40 C .45 D .60 5、有水在同一水平管道中流动,已知A 处的横截面积为S A =10cm 2,B 处的横截面积为S B =5cm 2,A 、B 两点压强差为1500Pa ,则A 处的流速为( )。 A .1m/s B .2m/s C .3 m/s D .4 m/s 6、有水在一水平管道中流动,已知A 处的横截面积为S A =10cm 2,B 处的横截面积为S B =5cm 2,A 、B 两点压强之差为1500Pa ,则管道中的体积流量为( )。 A .1×10-3 m 3/s B .2×10-3 m 3/s C .1×10-4 m 3/s D .2×10-4 m 3/s 7、通常情况下,人的小动脉内径约为6mm ,血流的平均流速为20cm/s ,若小动脉某处被一硬斑阻塞而变窄,测得此处血流的平均流速为80cm/s ,则小动脉此处的内径应为( )mm 。 A .4 B .3 C .2 D .1 8、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密度为×103kg/m 3 ,血液在内径为6mm 的小动脉中流动的平均速度为20cm/s ,若小动脉某处被一硬斑阻塞而变窄,此处内径为4mm ,则小动脉宽处与窄处压强之差( )Pa 。 二、判断题 1、有水在同一水平管道中作稳定流动,管道横截面积越大,流速越小,压强就越小。( ) 2、由直径为15cm 的水平光滑的管子,把20℃的水抽运到空气中去。如果抽水保持水的流速为30cm/s ,已知20℃水的粘度η=×10-3 Pa/S ,则水在管子中的流动形态属于湍流。( ) 3、烟囱越高,通风效能越好,即把烟从炉中排出来的本领就越大。( ) 4、在深海中下落的一个铝球,整个过程始终是加速运动的。( ) 5、飞机机翼的升力来自机翼上下表面压强之差,这个压强之差主要由于机翼上表面流速大于下表面流速所致。( ) 6、流体的内摩擦力与固体间接触表面的摩擦力共同的特点都是阻碍相对运动,但流体的内摩擦力不存在最大的静摩擦力。( ) 三、填空题 1、流管的作用相当于管道,流体只能从流管一端____,从另一端______。 2、液体的粘度与液体的______、温度、_______因素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3、理想流体是指 的流体,是一理想的模型,它是实际流体的近似。 4、稳定流动是实际流体流动的一种特殊情况, ,称为稳定流动。 5、为形象地描绘流速场的分布情况,可在其中描绘一些曲线,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