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4]SummersRW。SwitzDM。SessionsJT。eta1.NationalCo-operativeCrohn’SDiseaseStudy:results

ofdrugtreatment.Gastroenterology,1979.77:847-869.

[5]GreenbergGR,FeaganBG。MartinF.eta1.Oralhudes—onideforactiveCrohn’sdisease.Canadia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tudyGroup.NEnglJMed,1994?331l836‘84l-

[6]RutgeertsP。LOfbergR,MalchowH,eta1.AcomparisonofbudesonidewithprednisoloneforactiveCrohn’sdisease.NEngIJ

Med,1994.33】:842—845.

[7]ThomsenOO,CortotA?JewellD?eta1.AcomparisonofbudesonideandmesalamineforactiveCrohn’Sdisease.Inter—nationalBudesonide-MesalamineStudyGroup.NEnglJMed,1998。339:370—374.

[8]GreenbergGR。FeaganBG?MartinF,eta1.Oralbudes一onideasmaintenancetreatmentforCrohn’sdisease:aplace—bo-controlled,dose-rangingstudy.Canadian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

StudyGroup.Gastroenterology。1996,110l45—51.

[9]SandbornWJ,L6fbergR。FeaganBG?eta1.BudesonideformaintenanceofremissioninpatientswithCrohn’sdiseaseinmedicallyinducedremission;apredeterminedpooledanalysis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PodolskyDK

夏冰陈志涛译

在过去几年中,炎症性肠病(IBD)病理生理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五个方面:①遗传易感性;②屏障功能;

③肠道菌群;④天然免疫;⑤适应性免疫。

一、遗传易感性

遗传因素在IB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患者的一级亲属罹患IBD的危险性明显较高。单卵双生子的同患率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随着遗传疾病相关研究方法学的巨大进步,现已识别出一些具有IBD危险性的基因。采用微卫星标记法在16号染色体上发现了IBD的易感基因NOD2。两项大规模的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GWAS)确认了白细胞介素(IL)-23受体(IL23R)和至少两个涉及细胞自噬关键过程的基因(ATGl6LI和IRGM)。

作者单位:美国哈佛医学院

译者单位: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科

———797--——

offour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eontrolledtrials.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2005。i00:1780-1787.

[10]CortotA.ColombelJF。RutgeertsP。eta1.SwitchfromsystemicsteroidstObudesonideinsteroiddependentpatientswithinactiveCrohn’Sdisease.Gut,2001,48:186—190.

[11]MantzarisGj,PetrakiK。SfakianakisM。eta1.Budesonideversusmesalamineformaintainingremissioninpatientsrefu-singotherimmunomodulatorsforsteroid—dependentCrohn’Sdisease.ClinGastroenterolHepatol,2003,1

122-128.

[1z]SchoonEJ,BollaniS.MillsPR。eta1.Bonemineraldensityinrelationtoefficacyandsideeffectsofbudesonideandpred—nisoloneinCrohn’Sdisease.ClinGastroenterolHepat01.2005。3:113—121.

[13]LiehtensteinGR,FeaganBG,CohenRD,eta1.Seriousin-fectionsandmortalityinassociationwiththerapiesforCrohn7sdisease:TREATregistry.ClinGastroenteroIHepa—tOl。2006。41621-630.

(牧稿日期;2008—09—30)

(本文编辑:陆稀)

这两项大规模研究资料的联合分析为二十多种易感基因的鉴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IBDl基因编码的NoD2/CARDl5与西方人回肠克罗恩病(CD)相关。IBDl位点编码基因变异导致的功能变化可致CD危险性增高。这为探索IBD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作用提供了依据。IBD5位点基因编码一种在肠上皮细胞表达的小分子转运载体。

二、屏障功能

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对于维持黏膜动态平衡十分重要。许多有意义的间接证据均支持一个基本假设:上皮屏障功能的改变是IB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IBD患者及部分一级亲属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胃肠黏膜通透性主要由控制通透性结构和功能的基因所决定。一些影响屏障功能的药物可加重IBD或导致某些与lBD相似的肠道炎性反应。那些主要或仅在上皮细胞表达、导致黏膜紧密连接、功能屏障变化的重建上皮连续性基因靶

万方数据

?——798?——

向改变,与“自发性”结肠炎的发生有关。mdrl-null小鼠上皮层显性表达负性转化生长因子(TGF)一日Ⅱ受体,从而对TGF-13无功能性应答,提示上皮屏障的重要性。OCTNl、IBD5的假定基因产物几乎全在上皮细胞中发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构成紧密连接的结构性蛋白表达发生改变:Occludin、Claudin-1和Claudin-4表达减少,Claudin-2表达增加。

三、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沿肠腔纵轴分布逐渐复杂和密集。肠道黏膜并非处于非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而是处于主动耐受状态。直接和间接证据都表明,肠道菌群是IBD炎症始发的必要诱因。IBD可从根本上被理解为是对肠道菌群或其组分的异常炎性反应。支持这个假设的间接证据来自于临床观察,如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及CD患者肠转流术的效果。最近的研究更直接表明,IBD患者肠道中某些菌群数量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如粘附性肠侵袭大肠杆菌(AIEC)。在基因突变小鼠中,肠道菌群的存在是结肠炎性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此外,T细胞对某些特定细菌产物的应答在转染模型中可导致炎性反应发生。最新研究显示,某些鼠类肠道菌种与肠道炎性反应易感性相关。IBD患者肠道菌群与非IBD人群相比是否存在差异、存在于正常人肠道中的菌群是否在易感个体中促使疾病发生尚未明确。

四、天然免疫

肠黏膜屏障及微生物环境的功能性改变可能为炎性反应的发生创造条件。微生物菌群宿主反应激活是IBD特有的发病机制。天然免疫机制在宿主与微生物间的起始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各种跨膜和胞内识别受体家族能识别胃肠道主要微生物所产生的不同分子。这些受体能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导致不同的细胞反应,其中核因子(NF)-JcB的活化尤其重要,在与免疫及炎性反应相关的多种介质表达中起中心作用。正常入肠道中存在一些具有免疫下调功能的分子,能下调上述活化通路,维持肠道低反应状态。在肠道共生菌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有利于避免持续炎性反应。天然免疫平衡控制的改变在IBD相关炎性反应发生的最早期阶段十分关键。IBDl编码的蛋白NOD/CARDl5是一种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目前许多研究正致力于探讨这一特殊受体如何调节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几种关键的信号分子(包括GRIMl9和centaurinJ3—1)能直接与NOD2作用,通过受体上调或下调NF-xB的活性。另外还有研究发现。NOD2能调节肠上皮细胞尤其是潘氏细胞的防御素抗微生物蛋白产量。NOD2的突变型与机体防御素产量及分泌量下降、导致宿主黏膜暴露于更多的微生物中有关。NOD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所激发的信号通路与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LR)家族间存在紧密的协调关系。与CD相关的N()D2突变体由于缺乏对TLR一2起始信号通路的控制,可能促使免疫反应过度活化。但也有相反的研究结论认为,NOD2突变体可下调NF—KB对NOD2配体胞壁酰二肽(MDP)的反应。NOD2的功能有待进一步阐明。除了NOD2外,一些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已被证实与IBD发病机制相关。IBD患者中一些TI,R表达增高,某些人种TLR4和其他TI。R家族成员基因变异会增加IBD发病风险。动物实验显示,上述受体的表达对初期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但一旦损伤发生,它们却能扩大炎性反应并刺激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发生。这些受体的总体功能效应及其促发的反应似乎是双向的。因此,不能认为这些受体是单一的保护性或损伤性因素

五、适应性免疫

/BY)的组织学特征包括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大量浸润。早期的IBD发病机制研究多集中在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作用上。通过这些研究,人们逐渐达成共识,CD的炎性细胞浸润以Thl免疫反应为主。UC患者的炎性细胞浸润则主要表现为以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浓度升高为主的不典型Th2免疫反应。由于这两种类型的免疫紊乱对IBD发病机制的影响尚未明确,所以对长期患病及发病初期免疫环境的差异进行研究极为必要。过去几年对适应性免疫反应在IBD中重要性的研究有以下两个重要突破。其一是发现了另一类辅助性T细胞Thl7,以产生细胞因子IL-17为特征而得名。IL-17已被证实与导致组织损伤的细胞活化有关。Thl7细胞的分化受11.-23控制,而11723受体突变是IBD的危险因素。IL_23的鉴定极具临床意义。IL-12p40亚单位也是IL_23的一个组分。针对11.-12p40亚单位的抗体对IBD有治疗作用。调节性T细胞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IBD患者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对减少。

万方数据

综上所述,尽管大量的细节问题仍有待解决,IBD的发病机制正在逐步明确。天然免疫系统活化的改变似乎起中心作用。天然免疫反应的功能状态可反映上皮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肠道菌群或其产物刺激天然免疫应答的能力及肠道菌群的成分。当正常情况下耐受肠道菌群的天然免疫反应状态发生改变时,适应性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多种炎性反应产物,最终导致IBD。但目前仍不能

遗传学的临床应用

JewellDP

吴开春张永国译

本文主要阐述与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一些新基因以及遗传学研究在IBD发病机制方面的进展,同时探讨遗传学在预测家系其他成员的发病风险、疾病的自然病程及治疗效果方面的潜在价值。

一、基因与发病机制

据目前所知,许多染色体至少包含一个IBD相关基因,这些基因要么可能决定个体对克罗恩病(CD)或溃疡性结肠炎(UC)的易感性,要么可能影响疾病的临床表型及自然病程。虽然对这些基因还不能精确鉴定。对其突变造成的功能学影响也还知之甚少,但许多新的发病模式已经开始提出,并为CD和UC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现已明确,不同的遗传变异可以出现相同的临床表型,例如CD无论是在西方人还是在东方人中。其临床表型是非常相似的,但是许多与西方人CD相关的基因或易感位点在东方人中并不存在,如CARDl5/NOD2、IBD5位点。也有一些基因在东西方人中存在相同的遗传变异,但变异的频率不同,如TNSFl5。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许多都参与炎症过程,但疾病相关突变位点的功能学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已开始呈现出一种发病模式,该发病模式提示这些基因的突变通过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和自噬途径来影响宿主对肠腔内细菌的应答。

作者单位:英国牛津大学

译者单位t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消化科很好解释IBD的高度特异性。后者包括IBD在胃肠道中的区域分布.如CD患者肠道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而UC患者肠道病变仅在结肠。整体机制病理生理模型不容易解释疾病的特征,如患者可经历复发,并能最终得到缓解。

(收稿日期:2008-09-30)

(本文编辑:杨学文)

1.适应性免疫: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识别、加工处理成小肽片段(抗原表位),进而与白细胞抗原(HI。A)一Ⅱ分子结合并表达于树突状细胞表面。为T细胞所识别。关于HLA分子参与IBD发病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获得的结果却千差万别,这主要是由于样本量较小的缘故及检测方法的不恰当应用所致。近来的研究由于采用大样本和分子方法学的检测技术,因而获得较一致的结果。无论是CD患者还是UC患者与HI。A—DR等位基因间的关联是非常微弱的,且这一关联存在种族差异。在高加索人中,HI。ADRBl*0103的基因型频率在UC患者中为8%,而对照人群为2%~3%;然而在日本人中却发现与UC相关的不是HLADRBl*0103,而是HI。A—DR2。如结合临床表型考虑,DRl03的相关性就显得更为突出,对于那些出现过一次或多次重型结肠炎的患者(尤其是接受结肠切除术的患者),有ll%~15%的患者携带该等位基因。病变位于结肠的CD患者也与DRl03相关。此外携带该等位基因的患者更易出现I型关节炎(与结肠炎同时出现的大关节反应性炎症)、葡萄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肠外表现。与此类似,结节性红斑与肿瘤坏死因子(TNF)-a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密切相关。对于病变部位位于小肠且不携带任何CARDl5/NOD2突变位点的CD患者,HLA—DR7与其密切相关。-

既然HLA一Ⅱ类等位基因能够递呈细菌抗原肽给T细胞,由于特定等位基因与特定表型间存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