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察范围

1.近义词的辨析与选择(包括成语);

2.关联词的辨析与选择;

3.判别词语(包括虚词、实词和成语)运用是否恰当;

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往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以词语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正确使用实词

1、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

汉语词语中有不少多义词,其中有一些词,在某个角度上与别的词意义相同或相近,这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或近义词。这些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词义常常同中有异,有些词汇意义完全一样,也不能无条件地替换使用,因为它们还有不同的色彩,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双音节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常常有一个相同的语素。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表现在那个不同的语素上。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辨析。

⑴色彩方面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①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鼓励成果抵御果断

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煽动后果抗拒武断

中义词:不表示褒贬鼓动结果抵抗

又如:成果--后果节俭--吝啬维护--庇护聪明--狡猾

横线左面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

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

又如‚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既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是个中性词;‚鼓舞‛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是个褒义词;‚煽动‛有挑唆、怂恿之意,是个贬义词。

②词的语体色彩不同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

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中。如:

陵墓--坟富态--胖兹--现在

马铃薯--土豆苍穹--天空默诵--嘟囔

又如:口语:聊天办法吓唬妈妈生日

书面语:谈话措施恐吓母亲诞辰

⑵从词义方面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如:

年华--年岁年代--年月风俗--风尚

书籍--书河流--河

事情--事故时代--时期战争--战役--战斗

广阔--宽阔出现--涌现--呈现

上面的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又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②词义侧重点不同

改造:造,建造;改革:革,除旧。改良:良,良好;改善:善,完善。

又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辨,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

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

制造--创造研究--探讨

损坏--破坏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

轻视--蔑视--藐视

以上各组词均是前轻后重。

⑶从运用上辨析

①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

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②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又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还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③适用的对象不同

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对人

关心:对人对物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抚养:用于长辈对晚辈。

奉养:用于晚辈对长辈。

(二)学习建议

1.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

2.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和技巧。

关于近义词的辨析涉及了三大点七小点,假如每一

个词都去这样逐一比较辨析,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不可能对所有常用词语从意义、色彩到功用都了解得清楚。因而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l)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

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一个成语是该成语中每个字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

(2)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其符合语境义者。

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运用这几方面的细微差别。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太太。‚化装‛与‚化妆‛,相异语素是‚装‛与‚妆‛。都有修饰、打扮意义,但‚装‛有‚服装‛义,‚化装‛就是改变自己的服饰而装扮成某种身份的人,‚妆‛就是‚打扮‛义,使自己容颜美丽。因而应选‚化装‛。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组同义词,辨析角度往

往不只是一个,有时是交错出现的,因此,辨析时要全面考虑。

(3)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该选何词。

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通过语素比较而鉴别是不行了。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由此而区分出其异同,再选合适的,如:‚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义。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这些词语都正确。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迟疑‛常指行动而言,‚犹豫‛常指态度而言,因而据语境应选‚犹豫‛。

二、正确使用虚词

(一)关联词语误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滥用关联词语。例:

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被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应去掉‚因为‛,本句是单句,主干为‚原因…是…‛)

2、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例: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尽管‛和‚不管‛是不尽相同的。‚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规律: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

例:由于炼铁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炼铁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炼铁二厂低,就是质量比炼铁二厂差。(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 (二)介词误用

1、不可滥用介词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罗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例:

(1)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都无不闪耀着为党为公的光辉。

(3)当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来了。

(4)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

分析:(1)中的‚从‛、(2)中的‚在‛、(3)中的‚当‛、(4)中的‚对于‛都使句子缺少主语,均应删去。

2.不可漏用介词

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没有使用,就是漏用介词。漏用介词同样会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如:

(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3)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4)战国时期出现的《禹贡》和秦汉之际出现的《管子〃地员》,就是我国古代土壤的专门著作。

分析:(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要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构和表意都不清楚。(2)应在‚动物‛之后加上介词‚在‛。(3)应在句首加上‚从‛。(4)应在‚就是‛之后加上‚关于‛。

3、不可误用介词

A.该用这个介词而误用了那个介词

(1)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2)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成长。

(3)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

(4)如果国家能够多生产一些这类配件,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分析:(1)中的‚对‛应改为‚给‛。(2)中的‚从‛应改为‚在‛。(3)中的‚对于‛应改为‚关于‛。(4)中的‚把‛应改为‚用‛。

B.介词宾语不完整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

(1)新秧歌剧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加斗争都有一定贡献。

(2)这与鲁迅当时认为文学是改变国民精神的有力武器基本一致。

(3)这部电影在塑造周总理的形象所提供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分析:(1)(2)(3)句中的介词宾语都不完整。(1)在‚斗争‛的后边应加上‚等方面‛。(2)在‚武器‛的后边应加上‚的观点‛。(3)在‚形象‛的后边应加上‚方面‛。

C.介词同后面的介词宾语不搭配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将占用的校舍尽早搬出。

(2)动物园根据大熊猫安排了大熊猫所需要的生活环境。

(3)当地球穿过彗星轨道,我们就能看到流星雨。

(4)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示懦弱者的本质与表现强者的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分析:(1)错用‚将‛,使前后文不搭配。应改为‚从占用的校舍里搬出来‛。(2)‚根据‛不能同‚大熊猫‛搭配,应改为‚根据大熊猫的习性‛。(3)应在‚轨道‛的后边加上‚的时候‛。(4)介词‚对‛的后边不能用‚……上‛,应把‚上‛删去。

(三)代词误用

1.指代不清

下面的例句中使用代词而未出现前词。造成了指代内容不清楚。

(1)洞庭湖气势磅礴。时而浊浪排空,时而皓月千里,那里有著名的岳阳搂,为湖光山色增加了光彩。

(2)《松柏巷里万家人》是一部受欢迎的赣味方言剧,虽然只是表现了他们的一些小事,却耐人寻味。

(3)在太阳的七色光带中,它们的个性并不一样。

分析:(1)中‚那里‛指代不明,因为岳阳楼显然不能建在洞庭湖上。‚那里‛应改为‚湖边‛。(2)中‚他们‛没有前词,指代不明,应改为‚万家‛。(3)中‚它们‛无替代对象,应改为‚七色光‛。

2.关系不明

下面例句中代词和前词的关系都不清楚。

(1)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能源,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2)农民们富了,想出去旅游,这是极其自然的事,不必把那同什么浪费金钱、不知发展生产联系在一起。

(3)校长及时找宋夏谈心,指出她打退堂鼓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有利条件,鼓励他克服一切困难,按时完成任务。

(4)如果我们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严肃认真地去帮助它,反而毫无原则地掩盖它,对先进单位就有害无益了。

(5)政协委员们希望改革医疗制度,他们认为目前有些医务人员素质较低,应当多方面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道德水平,完善管理机制,纠正滥收费的现象。

分析:(1)中的‚它‛指代内容不明,前词不清楚。(2)中同一前词的后边出现了‚这‛和‚那‛两个不同的代词,应都用‚这‛。(3)中同一前词后边分用‚她‛、‚他‛,性别不一致,应都用‚她‛。在一段话里,同一个代词,它所指代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前词是同一的,不能暗中转换指代内容。(4)中前一个‚它‛指先进单位,后一个‚它‛指缺点,应把后一个‚它‛改为‚缺点‛。(5)中前一个‚他们‛指政协委员,后一个‚他们‛指医务人员,应该把第二个‚他们‛改为‚医务人员‛。

3.选用不当

写作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意的要求选用恰当的代词。

(1)在第三节中诗人告诉我们,当时造成农民生活痛苦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敌人。

(2)大妈心里一酸,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你委屈透了,你的委屈向谁说呢?

(3)弟弟来信说:‚他在部队里很好,同志们都很关心他。‛

(4)四十多年前,刘胡兰壮烈牺牲了,这时她才十

五岁。

(5)新盖的实验大楼,我还没有去过,下星期我要到这里去。

分析:(1)中的‚这‛应改为‚它‛,指帝国主义。(2)中的两个‚你‛都应改为‚她‛,指大妈。(3)中的两个‚他‛都应改为‚我‛,因为是直接引用信中的话。(4)中讲的是四十多年前,应把近指代词‚这‛改为远指代词‚那‛。(5)中的‚这里‛应改为‚那里‛。

4.人称涵盖要得当

‚我们‛和‚咱们‛都是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但用法并不完全相同。‚咱们‛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我们‛既可以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又可单指说话人一方,要依上下文而定。

(1)要是你以后能出去的话,千万想法把那个东西交给咱们的人。

(2)近台没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

(3)四嫂,别小看我们俩,坐在一块我们就讨论问题。

(4)上星期,咱们学校的足球队到你们学校去比赛,你们输了一个球。

分析:(1)中的‚咱们‛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而且体现出革命同志间的亲密关系。(2)中的‚我们‛指船

上的小朋友,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3)中的‚我们‛不包括听话人‚四嫂‛。而(4)中的‚咱们‛不包括听话人,应改为‚我们‛。

‚自己‛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称代词,它主要有三种用法:一是专指句子里所说的某个人,二是泛指任何人,三是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5)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6)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

(7)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简单地当作‚我‛来用。以下(8)(9)中的‚自己‛都应改为‚我‛。

(8)由于我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一些进步,同学们把自己评为三好学生。

(9)我只是在学雷锋的活动中做了一些事,党和人民却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

三、正确使用熟语

(一)复习概要

从历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对成语(熟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

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平时对成语的练习、积累,要注意下面的一些情况:

1、成语的特点。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短语或句子。‚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句子‛包括谚语和格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如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又统称为‚俗语‛。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1)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2)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入木三分‛来源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遒劲,

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如果说成‚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又如‚九牛一毛‛不能改成‚十牛一毛‛;‚名副其实‛与‚名符其实‛,‚副‛是‚相称、符合‛的意思,与‚符‛的意思差不多,但‚名符其实‛就不是成语。再如‚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以上说的是一般情况。下面谈谈成语结构活用的情况。有些成语,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音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次序或是换成别的音节。如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异曲同工——同工异曲,每下愈况——每况愈下等,但也要注意约定俗成性。

如果由于变动顺序而改变原意,那就是另一个成语了。如‚小题大做‛与‚大题小作‛这两个成语,前者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后者则比喻把大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

(3)完整性。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如:‚义无返顾‛中,‚义‛是指应该做的事,正义的事;‚反顾‛指回头看。把‚义‛‚无‛‚反顾‛连起来理解为:做正义的事,勇往直前,绝不犹豫回顾,亦即指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回头。意义上的整体性要求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又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

无关。再如‚万人空巷‛不是说街上空荡荡、静悄悄,而是指人们从家里、巷子里走出来,聚集在一起。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中使用错误。

2、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含义

例1.不刊之论:‚刊‛指消除,‚不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这个成语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刊登、刊载‛,那么把这个成语解释为不能刊登的言论,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2.登堂入室:‚堂‛指古代宫室的前屋,‚室‛指古代宫室的后屋。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入室‛比喻达到最高境界,‚登堂‛仅次于‚入室‛,整个成语比喻造诣逐渐达到高深的程度。

3、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例1.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托了出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了解该成语的原义和比喻义,使用时就不会出差错。

例2.李代桃僵:语出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来是用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4、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例:‚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这两个成语只有开头的一个字不同。两者都有‚听了使人震惊‛的意思,而‚耸人听闻‛还有‚夸大或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的意思。如:‚他们散布了许多耸人听闻的谣言,企图扰乱人心。‛这句中的‚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因此用‚耸人听闻‛来与它搭配是恰当的,如果用‚骇人听闻‛就不确切。

(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例:‚功亏一篑‛与‚前功尽弃‛,这两个成语都有‚最后未能完成,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的意思,‚功亏一篑‛强调了接近成功且突出了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最后没有坚持,而‚前功尽弃‛这个成语本身并未指明以前的努力为什么白费。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如‚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松动,否则,功亏一篑,实在可惜。‛‚钻探工作遭到了好几次的挫折,……每遭一次挫折,总要前功尽弃,又得重起炉灶。‛

(3)褒、贬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事,他们俩可算是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

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

能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防范。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

5、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全国卷)‚汗牛充栋‛指搬运书籍时,(因为书多)把牛累得出汗,存放书籍时,(因为书多)装满了屋子。这里明显是因为不知道使用对象,而把用于书的成语扩大到人身。

6、弄清成语超常运用的特殊性

对成语的理解,既要掌握常规用法,又要了解非常规用法。如果被成语的常规用法束缚,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变通,就会误入歧途。如1995年‚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中的‚想入非非‛(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和1992年‚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热闹非常。‛中的‚灯红酒绿‛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和成语) 一、考点指津 正确使用词语是指在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具体语境,准确合理地使用词语。它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的使用。在考试大纲中能力层级属E。 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是一种“动态”的考查,一般放在句子中来判断其正误和选择恰当的词语。要正确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短语的结构意义等基础知识。准确把握词义是关键,了解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特点,结合语境,知其同辨其异。注意易混虚词的比较选择和易误虚词的选择,特别注意关联词的运用。熟语,结合具体类型,分析语境,准确辨析选用。 1.近义实词的辨析 ⑴词义角度,注意分清词义的轻重,把握词义的侧重点,辨明词义的范围大小,了解词义适用对象及词的属性特征的不同。 比如“妨碍”和“妨害”,前者指对人和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而后者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学历”和“学力”,前者重在“历”,侧重于学习的经历,而后者则重“力”,侧重于实际学习能力。 “贯串”和“贯穿”,前者只适用于抽象事物,而后者则有更大的适用范围。“船”和“船只”,前者是具体事物,而后者则是概括的,属集合名词。 ⑵色彩角度,注意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的不同,特殊情况下还要留意形象色彩的微妙差别。 比如“大力”、“大肆”和“大举”,分别属于褒义、贬义和中性词。 则有口语与书面语之别。“摇晃”和“晃荡”,“碧绿”和“绿油油”,每组的后者则具有浓郁的形象色彩。 ⑶用法方面,注意修饰和搭配对象的不同,词性及造句功能的不同。尤其一些表敬词和谦词的使用,更应引起重视。比如“伺候”和“侍候”,前者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牲畜,而后者却只能用于长辈或地位高者。“隐晦”和“隐讳”,前者是意思不明显(形容词),后者是隐瞒不说(动词)。“全力”和“鼎立”,前者使用较宽泛,而后者作为敬词而不能用于自己一方。还有,像带“惠”字的词语往往表敬,如“惠存”“惠顾”“惠临”“惠赠”;带“垂”字的词语往往表示长对幼、上对下,如“垂询”“垂爱”“垂问”“垂范”等等。 总之,在考试过程中要细读语言材料,把握具体的语言环境,细心辨析异同,可以分析它们的构成语素极其结构方式,可以找出它们的反义词进行推究,可以以具体语境来进行对比、分析和替换,找出不同词语的细微差别。在平日的学习中注意搜集整理近义实词,尤其是同音近义实词,强化积累,还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虚词的辨析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恰当的近义虚词(尤其关联词)填空,有时也以辨析句中虚词使用正误的形式考查。因此对虚词的辨析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词性、词义和语境等;二是从句间关系入手来选择符合关系的关联词。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察范围 1.近义词的辨析与选择(包括成语); 2.关联词的辨析与选择; 3.判别词语(包括虚词、实词和成语)运用是否恰当; 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往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以词语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正确使用实词 1、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 汉语词语中有不少多义词,其中有一些词,在某个角度上与别的词意义相同或相近,这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或近义词。这些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词义常常同中有异,有些词汇意义完全一样,也不能无条件地替换使用,因为它们还有不同的色彩,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双音节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常常有一个相同的语素。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表现在那个不同的语素上。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辨析。 ⑴色彩方面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①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鼓励成果抵御果断 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煽动后果抗拒武断 中义词:不表示褒贬鼓动结果抵抗 又如:成果--后果节俭--吝啬维护--庇护聪明--狡猾 横线左面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 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 又如‚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既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是个中性词;‚鼓舞‛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是个褒义词;‚煽动‛有挑唆、怂恿之意,是个贬义词。 ②词的语体色彩不同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正确使用词语,希望能帮助到您! 正确使用词语,在高考中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正确使用虚词。虚词考查主要包括一些副词、介词及关联词语等,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与填充两种。 (2)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侧重点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3)成语使用。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种方式。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 一、关联词语误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滥用关联词语。 例: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应去掉”因为”) 2、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例: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尽管”和“不管”是不尽相同的。“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规律: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 例:由于国棉布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 二、介词误用 1、不可滥用介词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罗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 例:

词语运用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

词语运用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词语运用: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 一、引言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准确运用词语能够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精确和生动。然而,由于汉语词汇的庞大和复杂性,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词语时常常遇到一些困惑和错误。本文将以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为话题,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词语,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 二、丰富词汇 词语的学习首先要从积累词汇开始。丰富的词汇量可以为我们的表达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并增加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以下是一些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 1. 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词汇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式。可以选择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报纸、文章或者电子资料等,将遇到的生词记录下来,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记忆:背诵和记忆也是积累词汇的重要方法。可以利用词卡、记忆软件等工具,将生词进行分类整理,进行重复记忆,加深印象与理解。

3. 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和移动应用的便利,可以有选择地利用一些 学习资源进行词汇拓展。例如,使用在线词典和单词学习应用,参加 在线学习课程等。 三、准确运用词语 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后,我们需要学会准确运用这些词语,以确保表 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下是一些准确运用词语的要点和技巧: 1. 上下文语境: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往往会受到上下文的限制和影响。在使用词语时,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确定词语的意义。同时,要注意避 免上下文的歧义和误导。 2. 语域适应: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使用的词语也会有所区别。要 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和社交场合,灵活运用词语。例如,在正式场合 使用正式的词语,而在日常交流中可以使用更为通俗的表达方式。 3. 区别近义词和同义词:汉语中存在许多近义词和同义词,这给我 们的词语运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对比来区别近 义词和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并在实际运用中选择更合适的词语。 四、常见错误用词及纠正 在学习和使用词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用词。 以下是一些常见错误用词及其纠正方法: 1. 误用词义:有些词语的意义较为接近,容易引起混淆。例如,“借用”和“租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借用”指借用他人的物品,而“租用”则是指付费使用他人的物品。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一、有关名人的成语典故 刮目相看—吕蒙投笔从戎—班超东窗事发—秦桧才高八斗—曹植 东山再起—谢安江郎才尽—江淹背水一战—韩信 二、张冠李戴 1.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 学、同事之间。 3.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三、望文生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0. 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四、重复赘余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⑶百姓生灵涂炭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⑼众多的莘莘学子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等 五、不辨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有的较为明显,从字面一看便知是贬义词;有的不明显,下列成语是贬义,不可褒用: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费尽心机、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评头品足、如丧考妣、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有用心、梁上君子、道貌岸然、衣冠楚楚、巧言令色、人模人样、好为人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一命呜呼、呜呼哀哉、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一团和气、改头换面。 成语中,像“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其感情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其感情色彩容易被搞错,造成误用。下列成语是褒义词,不可贬用: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沁入肺腑、别有天地、别出机杼、有头有脸、有口无心、惨淡经营、置之度外。

词语的正确用法

词语的正确用法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准确地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 正确使用词语,我们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 他人。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词语的正确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提升语 言表达能力。 一、词义的准确理解与运用 词语的准确用法首先要求我们对其词义进行正确理解。很多单词或 短语有着多种含义,我们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正确的词义。例如,“快乐”可以表示高兴、愉快,也可以表示迅速、敏捷。当我们讨论心情时,应该选择前者的词义;而当我们讨论速度时,则应该选择后者的词义。 二、词性的正确转换和运用 词性是指一个词语在句子中所担当的语法角色。有些词语可以根据 需要进行词性转换,以便更准确地表达意思。例如,“热”这个形容词 可以转换为“热情”这个名词,表示对某事物的热爱和热情。在句子中,我们可以说:“他对音乐充满了热情”,而不是说:“他很热音乐”。正确地进行词性转换有助于提升句子的表达准确性和连贯性。 三、习惯搭配的正确应用 词语在语言表达中往往和其他词语形成习惯搭配,这些搭配通常有 固定的用法和含义。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搭配,避免产生不 恰当的搭配或者更换搭配。例如,“做出决定”是一个固定搭配,我们

不能将其替换为其他搭配,如“作出决定”或“做一个决定”。只有正确地使用习惯搭配,我们才能使句子更地道、自然。 四、词形变化的正确运用 在汉语中,许多词语存在不同的词形变化,如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等。我们需要根据具体上下文和语法要求,准确地使用词汇的不同形式。例如,“child”是“children”的复数形式, 我们不能说“childs”。同样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也需要根据句子需要 选择正确的形式,如“He has gone to school”而不是“He has go to school”。 五、句型结构的正确运用 句型结构是句子的基本框架,它由词语的正确排列和词法功能的正 确投射所构成。我们需要遵循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选择正确的句型 结构,以保证句子的语法正确和意义清晰。例如,在英语中,主语和 谓语动词之间需要有一致性,即主语是单数时,谓语动词使用单数形式;主语是复数时,谓语动词使用复数形式。因此,我们不能说“She go to school”,而应该说“She goes to school”。 总结起来,词语的正确用法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理解词义,运用词性,掌握习惯搭配,正确使用词形变化,以及选择恰当的句型结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 在语言表达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 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词语分类: 一、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

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二、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 (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有人物名词: 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 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

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3、有行为动词: 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 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 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 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 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 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 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 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 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

词语运用学习常见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运用学习常见词语的正确使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 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让我们的沟通更加准确和流畅。然而, 由于词语用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容易混淆或错误 使用的词语。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旨在帮助读 者提升词汇运用水平。 一、词义辨析 1. 具体与抽象 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我们经常容易混淆词义。例如,“自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飞鸟”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因此,在表达时,应注意选用合适的词语,确保表达准确、明确。 2. 近义词 在中文中,存在着很多近义词,它们的意思相似或相近,但用法略 有不同。例如,“认为”和“觉得”都可以表示主观看法,但前者更加正式,后者更加口语化。因此,在文章写作中,根据语境和风格,选择最恰 当的近义词能够使文章更具准确性和地道性。 二、词性转化 1. 动词与名词

词性转化是日常生活中词语运用的常见问题之一。例如,“研究”和“研究者”,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在表达时,应根据语境选择合 适的词性,避免使用不当。 2. 形容词与副词 形容词和副词也是经常混淆的词性。例如,“快”是形容词,而“快速”是副词。正确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有助于准确表达事物的特性和行为方式。 三、搭配习惯 1. 动宾搭配 在中文中,动词和宾语之间存在着一些固定的搭配关系。例如,“写作”搭配“文章”,“吃”搭配“饭菜”。了解常见的动宾搭配关系,可以 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词语,使表达更加地道和自然。 2. 短语搭配 短语搭配是指在表达时使用一组或多组词语的固定搭配方式。例如,“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等。熟练掌握常见的短语搭配,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四、词语拓展 1. 同义词替换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一、近义词辨析 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同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同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细微差异。 (一)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可将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类。 1.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的词语。如:鼓励、成果、抵御、聪明、节俭、呵护。 2.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的词语。如:煽动、后果、抗拒、狡猾、吝啬、庇护。 3.中义词:不表示褒贬的词语。如:鼓动、结果、抵抗。 (二)从词语的语体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词语除感情色彩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称之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或公文。如:“表彰—表扬”、“贵宾—客人”、“陪同—陪伴”、“散步—溜达”、“马铃薯—土豆”,这几组词语义同而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属于书面语,后者属于口语,使用时适合不同的场合。语体色彩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等的不同。如“死亡”不带感情色彩,用于与自己不亲近的人;而“逝世”则用于自己尊敬的对象。“嘱咐”多用于临别场合,语气态度恳切;而“吩咐”多用于并不远离的对象,带有命令口气。

词语运用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与运用技巧

词语运用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与运用技巧 现代社会中,词语是我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基本单位。准确地运用词 语能够使我们表达更加精准、流畅,但是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也常 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误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与运用技巧,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词语的基本认知 在学习词语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词语的基本概念。词语是语言中 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单位,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词语组成短语、 句子等。词语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是能够表示事物、动作、属性等有具体指向的词,如“书”,“吃”,“高”的“高”,而虚词则是在语 法中起连接、修饰、标点等作用的词,如“的”,“了”,“呢”。对于不同 类型的词语,我们要根据其特点来运用。 2. 词语的搭配与固定搭配 在运用词语时,搭配是一个重要的要素。不同的词语之间具有一定 的搭配关系,只有正确地进行搭配才能使表达更加准确。例如,“大声 说话”、“深深地吸气”、“快乐的笑声”等都是常见的固定搭配,我们要 熟悉并灵活运用这些搭配。此外,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搭配习惯,避 免使用不恰当的搭配,比如“介意”和“在意”之间的区别,要根据具体情境正确选择。 3. 词义的辨析与运用

很多词语在表达意义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认真辨析,避免使用不当。比如,“美丽”和“漂亮”都可以表示外貌的好看,但“美丽”更强调内在的美,而“漂亮”则更注重外表的好看。此外,还要注意一些近义词的区别,如“购买”和“采购”都可以表示购物,但前者更偏向于普通消费,后者则更多用于商务采购等正式场合。通过积极学习,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词义的辨析能力,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 上下文的理解与推敲 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词语的正确运用离不开对上下文的理解与推敲。不同的语境会对词语的含义产生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选择适合的词语。比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时,如果上下文是正面的,我们可以用“英俊”、“帅气”等词语,如果是负面的,我们可以用“丑陋”、“邋遢”等词语。因此,我们在运用词语时,要善于从整体的语境出发,避免片面地理解与使用词语。 5. 反复练习与积累 准确运用词语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和积累,我们才能够熟练掌握它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结合实际运用中的场景,多进行模拟演练与口头表达。同时,可以积极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词典、词汇卡片等,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写作练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准确运用词语是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词语的基本认知、搭配与固定搭配的学习,词义的辨析与运用的训练,上

语文词语的正确使用

语文词语的正确使用 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正确使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运用词语,才能表达出精确的意思,避免混淆和误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不断强调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语文词语的正确使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 一、理解词语含义 在正确使用词语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词语的含义。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意思,有时候,一个词语会有多个意思,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含义。例如,词语“发达”,它既可以指物质的发展程度,也可以指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在使用词语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境来明确其含义,以免造成语义的混乱。 二、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近义词或同义词。虽然它们的意思相似,但在使用时却存在细微的差别。因此,我们要学会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以确保用词准确。例如,词语“悲伤”和“忧伤”,虽然都表示情感上的痛苦和悲痛,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痛苦,而后者更强调外界的因素导致的痛苦。因此,在不同语境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情感。 三、运用词语的固定搭配 词语的固定搭配是指该词语与特定的其他词语或短语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的表达形式。熟练掌握词语的固定搭配,可以使我们的表达

更加准确、地道。例如,词语“纷纷扬扬”,不仅代表了事物的丰富多 样和多姿多彩,还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而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词汇,就无法完整表达出这种意境。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学习和掌握词语的 固定搭配,以便在写作和口语中灵活运用。 四、避免生造词语和滥用词语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追求新颖和独特,而创造一些新的词语。 然而,生造词语往往容易引起误解和困惑,并且使文笔显得不够规范。因此,我们在使用词语时,应尽量避免生造词语,而是选择已经被广 泛接受和应用的词语。另外,我们还要避免滥用词语,过度使用某个 词语往往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和无聊。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词语的 多样性,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五、多读多写多积累 要掌握词语的正确使用,多读多写多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大量 的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词语,了解其正确的语境和用法。同时,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我们可以逐渐熟悉和掌握词语的用法, 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另外,积累词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 过背诵词语、记忆例句等方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丰富自己的表达 方式。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语文词语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通过理解词 语的含义,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运用词语的固定搭配,避免生造词 语和滥用词语,并进行多读多写多积累,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 达能力,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和地道。在今后的学习和写作中,我

认识并学习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认识并学习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在现代社会中,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准确地使用常用词语不仅 可以提高沟通效率,还能够展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养。然而,近年来,不少人在使用常用词语时出现了一些错误。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家, 有责任帮助大家认识并学习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在本文中,将从几个 方面介绍相关知识。 一、词义的辨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意义非常相近,容易混 淆的情况。比如,“爱好”和“喜好”这两个词语,都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对某事物的兴趣。然而,“爱好”强调的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情感,而“喜好”则更多是对某种事物的倾向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 情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搭配是准确使用常用词语的关键。举个例子,我们常说“感 慨万千”,而不是说“感想万千”。因为“感慨”和“万千”是一个固定的搭配,表示心情或情感矛盾复杂。而“感想”则更多指对某种事物的思考 和感受。因此,我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词语的搭配,避免出现语法和 语义上的错误。 三、词语的用法 正确地使用常用词语还需要注意其用法。比如,“因为”和“由于”都 可以表示原因,但是用法却不尽相同。我们可以说:“我没来得及赶去,

因为起晚了。”但是使用“由于”时,需要注意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一致性,可以说:“由于起晚了,我没来得及赶去。”这样的用法更加准确合理。因此,在选择常用词语时,需要考虑上下文,避免用词不当。 四、词语的正误辨析 我们使用常用词语时,还需要注意有一些常见的错误用法需要避免。比如,“现在已经”这个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简化为“现在”。因此,我们不能说:“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而应该说:“现在是下午两点了。”这样的用法更加简练。除了此类常见错误外,还有一些类似的地道用法 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总结 准确地使用常用词语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通过对词义 的辨析、词语的搭配、词语的用法以及词语的正误辨析进行学习,我 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使用常用词语,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作为教 育家,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词语的意识,使他们在日 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和关注这 一问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 个言之有物、精彩纷呈的语言世界!

字词搭配学习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字词搭配学习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字词搭配学习: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写作中,正确使用常用词语的搭配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词语的搭配,帮助读者在表达中增加准确性和流畅性。 一、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 1. 深刻的思考:深入思考/深度思考 例句: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不能草率做出决定。 2. 广泛的影响:普遍影响/广泛影响 例句:网络的普及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3. 严重的后果:严重影响/严重结果 例句: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名词与动词的搭配 1. 提供支持:给予支持/提供帮助 例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2. 引起关注:引发关注/激起兴趣 例句:这个话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3. 进行讨论:展开讨论/进行交流

例句:会议上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了各自的观点。 三、副词与动词的搭配 1. 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充分展示 例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2. 不断努力:持续努力/不断提高 例句:在学习上,我们应该持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快速发展:迅速发展/快速增长 例句:科技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四、介词与动词的搭配 1. 参与活动:积极参与/踊跃参加 例句:大家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2. 了解情况:深入了解/详细了解 例句:在做决策之前,我们应该详细了解相关的情况。 3. 依靠帮助:凭借帮助/依赖支持 例句:他凭借朋友的帮助才顺利完成了这个项目。 五、形容词与副词的搭配 1. 完全相信:坚定相信/完全依赖

词语的使用技巧

词语的使用技巧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正确地使用词语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准确、 生动、形象。在文章写作中,掌握一些词语的使用技巧,可以提升文 采和表达能力。本文将就词语的使用技巧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改善 写作水平。 一、恰当使用动词 动词是句子的核心,能够具体表现出动作或状态。在使用动词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具体、生动的动词:为了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使用具 体的动词来描述某个动作或状态。例如,使用“跳跃”代替“走路”,使用“披头散发”代替“头发乱”,可以让读者更加形象地感受到情景。 2.避免使用过于普通的动词:为了避免文章过于平庸,可以尽量避 免使用过于普通和常见的动词,如“做”、“说”等。可以使用一些更具体、更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来替代,如“创造”、“述说”等。 3.使用恰当的时态和语态: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态和 语态。一般来说,叙述过去事件时使用过去时态,叙述现在或普遍真 理时使用现在时态。在语态上,可以根据表达的重点选择主动语态或 被动语态。 二、巧妙运用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和副词能够给句子增添细腻的色彩,使句子更加生动。在使 用形容词和副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恰当的形容词或副词:选择适合语境的形容词和副词,使句 子更加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例如,使用“漫不经心地”可以描述某 人的态度,而使用“慎重地”则表达了不同的意义。 2.避免过度修饰:过度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可能会导致句子繁琐和累赘。因此,在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需要谨慎,避免过度修饰。 3.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 拟人等,来增加形容词和副词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三、合理运用名词和代词 名词和代词在文章中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使用得当可以让文 章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清晰。在使用名词和代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恰当使用具体名词:在描述具体事物时,使用具体、明确的名词 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例如,使用“橡树”代替“树”,使用“黄种人” 代替“人”,可以使文章更具细节和形象性。 2.适度使用代词:在一篇文章中,适度使用代词可以使句子更加简 洁和流畅。但是,过多的代词使用可能会导致句子不清晰。因此,在 使用代词时需要注意适度。 3.避免过度重复:在连续几句中使用相同的名词或代词时,可以适 当使用代词进行替换,以避免过度重复,保持语言的流畅性。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使用词语时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当的 情况。正确使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 加准确和清晰,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水平和形象。因此,在我们平 时的交流中,应该注意一些关于正确使用词语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词语的用法和搭配。有些词语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如果用错了地方就会造成误解。比如,“传说”和“传言”虽然发音相似,但含义不同,前者表示古代流传的故事或事迹,后者则是 指没有经过证实的传闻。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两个词语时要根据语境 正确选择,以免产生歧义。 其次,我们要注重词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有些词语的意思是有一定差别的,如果用错了词语可能会改变整个句子的意思。比如,“严肃”和“庄重”都有严肃的含义,但“严肃”更加强调态度和表情的庄重,而“庄重”更加强调言行举止的正式和庄严。因此,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 情感时,我们要选择适合的词语,做到言之有据,准确无误。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词语的地域性和专业性。有些词语可能在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适合的词语。比如,“饭馆”在北方常用,“餐厅”在南方常用;“方便面”是常见的俗称,“方便速食面”是正式的名称。而在法律、医学等专业 领域,更是有专门的名词和术语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在

使用词语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词语,不偏不倚,既要顾及语言的通用性和流畅性,也要注重准确性和专业性。 总的来说,正确使用词语是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它关乎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形象,也体现了我们的语言修养和素养。希望大家在平时的交流中多加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确、生动、优美。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好每一个词语,用好每一句话,用好每一次交流,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充实丰富,让我们的交流更加深入和有效。谢谢大家!

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词语的正确使用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的基础。准确运用词语不仅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还能提升语言的表 达力和魅力。本文将从词语的选择、搭配和用法等方面,探讨词语的 正确使用。 一、词语的选择 词语的选择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环节,一个准确、恰当的词语选择可 以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效果。在选择词语时,应根据所表达的意义、语境和受众的认知水平来综合考虑。 首先,要注意词语的准确性。在表达具体事物或概念时,应选用一 词一义的词语,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情况。例如,描述一个人 的身高时,应使用具体的单位词语,如“厘米”、“米”,而不是模糊的词语,如“高”、“矮”。 其次,要注重词语的精准度。在描述、解释事物或观点时,应尽量 选用具有明确含义和严谨用法的词语。避免使用词义模糊、歧义较多 的词语,以免给读者留下不清晰的印象。 再次,要关注词语的贴切性。在选择词语时,应尽量选用与句子意 思相符合、贴切的词语。通过对词性、词义、词汇搭配等方面的考虑,选择最符合句子表达需要的词语,以增强句子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二、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指在语境中将不同词语组合使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 或意图。正确的词语搭配不仅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还可以提升句子 的流畅度和自然性。 首先,要注意词性的匹配。在句子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等词性的选择应与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要求相匹配。例如,在描述一个 人的行为时,应使用适当的动词,而不是使用名词或形容词。 其次,要注意词义的搭配。在句子中,词义之间应具有一定的语义 关联,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例如,在表达时间的概念时, 应使用与时间相关的词语,如“年”、“月”、“日”,而不是与空间相关的 词语,如“米”、“公里”。 另外,词汇搭配也是词语正确使用的重要方面。在句子中,应根据 常用搭配习惯选择适当的词语搭配,避免使用不合乎语言习惯的词汇 搭配。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时,可以使用常见的词语搭配,如“开朗活泼”、“温柔体贴”,而不是不常见或用词不当的搭配。 三、词语的用法 词语的用法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和位置。正确的词语 用法可以使句子更加地道和自然。 首先,要注意词语的词序。在句子中,应根据语法规则和表达需要,合理安排词语的词序。例如,在一般疑问句中,助动词应该位于主语 之前,动词位于主语之后,如“Do you like apples?”而不是“You like do apple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