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目录

导言………………………………………………………………………………1 

 

一、媒介文化的界定…………………………………………………………………

1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1、全能性……………………………………………………………………… 

4 

 

2、动态性及可易性…………………………………………………………… 

3、复杂的多面性………………………………………………………………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2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走向………………………………………………………… 

24

结 语…………………………………………………………………………… 26 

 

注 释…………………………………………………………………………… 27 

 

参考文献…………………………………………………………………………… 31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导言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媒介的崛起成为可能,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动的因素,根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可将文化史作如下时代划分:口头媒介文化,书写媒介文化,活字媒介文化和电波媒介文化。按照麦氏的观点,媒介的发展可以一一嵌入文化史相应的发展区段中,即各种媒介文化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口头文化象征着部族社会;活字文化所代表的是作为同质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近代社会;电视文化则产生出将地球全体居民连结起来的大部族社会。

一. 媒介文化的界定

德福勒在1966年曾提出,“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媒介愈发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与传播媒介的交往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日常交往活动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传播媒介不仅指社会传

播或交流的工具,也包括凝结于这些工具之中并通过这些工具表现出来的符号交往的形式和常规。对于传播媒介与文化的关系,有学者提出三种理论范式来加以解释,一、媒介是表述现实的工具;二、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三、媒介是社会交往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的场所。(2)

媒介表述现实是指媒介是文化的表述工具,即媒介利用符号对于一个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映,这种反映被认为是特定社会或历史阶段的文化的缩影。通常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可以通过对于媒介内容的系统分析来了解和解释特定社会或历史阶段的文化。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在分析大众媒介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时提出,“无论是就质或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和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社会与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够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了许多。……这是现代媒介的首要的文化功能:提供并选择性地建构了‘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像,透过这些知识与影像我们才对于‘种种世界’、‘种种人们曾经生活过的实体’产生认知;透过这些,我们也才通过想象建构他们的及我们的生活,使之合并为可资理想的‘整体的世界’。”(3)这是对于媒介反映现实的真实注解。一直以来,“媒介是表述现实的工具”的观点是人们对于媒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常识性理解。但是这种观点中存在着对于表述符号与被表述事物之间关系的极大误解,就是仅把表述符号作为一种表意手段,作为一种指涉外在事物的工具,认为表述符号是从外在的思想和事物中派生出来的,其本身不具有本体性价值,其意义存在于与其所表述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而且这种关系有时被认为是一种因果关系。事实上媒介对于现实的表述存在着很大的片断化的嫌疑,所以不能单纯地认为媒介符号与其所表现的事物之间必然的构成相对应的因果关系。

将传播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的观点,认为传播是将信息及文化观念由时空的某一位置传递到时空的另一位置,通过媒介对于这些观念和行为的传送来对人及社会产生影响。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不仅缩短了信息传递所用的时间,也使信息所能抵达的空间随之扩大。“……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理解认知

的社会文化系统主要是家庭、邻里、村落、社区及其相互间的礼俗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其主要媒介是语言。但是现在,人们日日夜夜被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包围着,它们负载着各种各样文化价值信息,网络了整个社会生活,构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世界,构成了一个与传统生活环境不同的第二现实,自然,也构成了一个人们理解认知的新的社会文化系统。……可以说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意识主要是从大众文化传播系统建构起来的,他们的绝大部分感受、感知是通过大众文化传播系统获得的,不仅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也获得各种各样人生价值观念。因此,大众文化传播系统成了人们的理解认知和价值心理、价值观念的主要源泉。”(4) 事实上,认为媒介传送信息的观点也只是对于媒介与文化之间关系的一种常识性认知,即信息在媒介中的流动是单向的、线性的,而且传播产生效果所必须依赖的前提是受众接触。这种关系模式有助于确认传播媒介对于社会及文化现象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确认传播媒介的力量。但是这种观点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即它将传播媒介与文化分离开来,认为传播媒介只是外在于文化的一种工具,而非将传播媒介看作“与人类的存在俱来的符号处理、创作和交流活动、手段的扩展。”(5)

关于传播媒介与文化之关系的第三种理解是传播是社会交往仪式,是文化的生存与再生的过程。持有此种观点的是美国传播学界文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詹姆士?凯利,他认为传播活动是人们交往的一种仪式,其作用在于通过符号的处理和创作,定义一个人们活动的空间和人们在这一空间扮演的角色,使得人们参与这一符号的活动,并在此活动中确认社会的关系和秩序,确认与其他人共享的观念和信念。他认为传播的最高表现不在于信息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送,而是通过符号的处理和创造,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有序的、有意义的、成为人的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6) 根据凯利的观点, 我们可以得出传播就是文化的结论,或者说文化就是蕴含在人的传播活动之中。因为文化的基本构成因素可以被看作符号系统和由此所组成的社会现实,没有符号的处理、创造和交流会造成文化的失落和变化的缺失。因此我们可以将“符号表述活动本身就是文化”作为研究人的传播活动的前提,在这一命题当中,有两点

需要厘清。首先符号表述是现实的基础,现实是人们以符号的形式进行构筑、理解和应用的,这并非是唯心地认为现实的世界仅存在于人的意念之中,而是认为人们行为和活动的空间是人们以符号的形式创立的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这种理解成为人们活动的现实基础,正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使这种基础成为可能。其次传播媒介的内容是现实的符号表述,虽然这一符号表述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创造,但基于符号与主体互动这一前提,对于处于特定时空内传播媒介的使用者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也必须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重视。

如果将文化看作是特定条件下人类的生存方式,那么媒介文化即可被看作是人类在媒介环境下的生存方式。在文化学视域里,文化身份一般被建构为一种社会构成现象,它标识着相关文化的存在位置及其话语的成立方式和作用力度。媒介文化,作为科学技术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文化形式。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媒介文化的理解长期停留对其“介质”性的理解和使用而忽视了对其文化本体存在与特质的认识。传播媒介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指媒介的文化价值。因为媒介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又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媒介文化可以被看作文化社会系统中的一个亚文化系统。“文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在该文化中,偏重使用某种或某些媒介的人的比例。”(7) 这句话所体现的正是媒介的亚文化偏倚。据此,本文采用戴元光在《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关于媒介文化的定义,即媒介文化指“在社会总体文化体系中,以媒介影响人的方式为主要原因而构成的亚文化系统。”(8)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1.全能性。

席勒在《思想管理者》中提出“美国的媒介管理者创造、筛选、精炼、主宰着我们的形象与资讯的流通,从而决定我们的信仰、态度------最后,还有我们的行为举止。”(9) 虽然这段话显示的是席勒对于美国媒介权力过于强大的一种担心,但它同时也从侧面揭示了媒介文化全能性存在的可能。媒介文化作为一种以技术为前提的出现与存在,其技术性能塑造了其身份的与众不同,即媒介

文化具有天然的全能性。首先它不像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那样能够边界较为清晰的归属某一文化区域,它具有大于人类自然力量的技术整合力,使其在文化的任一区域均可以兼跨。亦即文化系统所包含的三个区域的内容,都可以与之轻易结合,从而成为其文化构成。从文化区域的大小而言,它通常隐含以下三种意义:“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指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以及思想、信仰、风俗、艺术等;三是指与政治、经济并列的一种形态,并由此又派生出一种更狭小的含义,即指认字与学习。”(10) 从此角度讲,文化系统所包含的三个区域均可以和媒介文化兼容,成为其文化构成。政治文化、经济文化、艺术文化更可以在媒介文化中觅其影踪。其次从文化思维方式角度讲,它不像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由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思维方式来支撑,而是同样呈现出全能性的思维倾向。由于媒介文化中由技术分析带来的可确定性,不仅需要人们运用时间性思维、空间性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经验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尤其要借助于语言思维这一人类基本的文化思维方式。当媒介发展到高端时期,其文化思维中又显现出很强的对模糊思维的需求。因此,媒介文化预示着一种全能思维方式的出现。第三,媒介文化不像相异文化形态那样具有相对稳定的某一种属性,将其界定为大众文化不仅过于单纯,也过于武断。无疑,属于现

“大众文化研究分析的代文化的大众文化是随一系列大众传媒的崛起而登场的。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往往必然地与当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11) 它“意欲消解文化的阶级性、阶层性和垄断性,是一切现代文化形态均有的属性。即使是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也只有千方百计地搭乘大众文化快车,才有可能传播到位。”(12) 大众文化并非是精英文化二元对立的存在,其具有包含一切文化形态宏观气质。因此,在大众文化的疆域内,媒介文化不仅体现着大众文化的精神,也兼容并包着精英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娱乐文化的精髓,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形态。

2.动态性及可易性。

依托于媒介发展而演变的媒介文化,由于媒介变迁的动态性特征呈现出动

态的存在过程。从媒介诞生的那天开始,技术就成为决定其出现与发展的主要动因,这一决定的直接后果就是随着技术的日益更新,媒介也在动态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着。口头传播时期、书写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这些传播时期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显示出不同程度上的在时间沿革上的稳定性,即它们各自都曾在人类历史上经历并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这丝毫无法掩盖媒介发展中近乎本质化的动态性特征。以书写传播时期为例,虽然人们将约四千年的人类传播史全部称为书写传播时期,但事实上这四千年中承载书写内容的媒介也是在不断更新的,由木简到布帛,再到便于携带的纸张,这一动态性的特征贯穿这一传播时期的始终。最能体现动态性这一特征的就是网络传播时期,以电脑为技术前提和保障的网络传播,由兴起至今虽然仅仅经历了短暂的50年,但今日的网络传播与50年前的网络传播意义绝对是不同的,因为电脑的更新、变化是每天每时都在发生的。因此网络文化的今日与其昨日已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文化本身亦是一个动态性的发展过程。“人类文化总是处于创造与消解之中,一切貌似永恒的本质总是受到挑战”,(13) 就是对这一动态性的极佳注解。在媒介文化发展的动态性的过程中,虽然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依然存在多种媒介形式共存的局面,但是技术的优势会使某些媒介会成为某一传播时期的主导媒介形式,比如目前人们所处的网络传播时代,网络传播代替了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成为这一传播时代的代言人,这一主导媒介形式的变化带来了人们对于新的主导媒介文化形式的预期与关注。因此在主导媒介形式的更迭过程中,必然产生主导媒介文化形式的更迭,通常这一主导媒介文化形式都具有极强的前卫性和先锋性,随着旧有的主导媒介文化其前卫性及先锋性的弱化,新的传播媒介文化必将以更前卫、更先锋的形式出现并发展。

3.复杂的多面性。

在媒介文化的世界里,各文化构成不再以单一的面貌出现,而是表现出复杂的多面性特征。我们利用文化学的概念“群”来解释媒介文化和多面性。“群”是文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人们认为文化的生成与存在是以群的内部关系为前提的。同时,“群”又是人类的社会化生存系统,在一定范围的“群”中,“人们会在调适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的过程中结成形态相对稳定的‘同文化群

落’”(14) 诸如政治群落、经济群落、文化群落、宗教群落等等。如果将社会作为人类生存所共有的公共空间,那么任何一个‘同文化群落’都是在“抢占公共空间份额的过程中建立自身的话语权力和话语方式的”。(15)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已成为各个‘同文化群落’走向公共领域、抢占公共话语空间的基本营垒,因此媒介的文化身份无疑具有了复杂的多面性。这表明媒介文化身份已从“实物决定论”走向“关系决定论”,亦即媒介文化身份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现象性存在所能影响和决定的,而是由整个社会系统的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决定的”(16)。对于存在于现代社会生活庞大系统中的媒介文化,各个‘同文化群落’都想让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生变动或转移,例如政治群落想让它成为发布政令、解释政策的“喉舌”;经济群落希望它成为塑造企业形象、促销企业产品的“市场”;文化群落则希望它兼具塑造人类精神品格、完善人类思想道德的崇高使命。因此,在现代社会系统中,媒介文化身份会由整合力最强的群落来决定,但同时也会受到其它群落的干预,以合力的方式变化和发展。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1.伴随着媒介的加速度发展,媒介文化亦呈加速发展。

人类的传播革命一直呈加速度的状态向前发展着,从动物传播进化到人类的语言传播,这一过程经过了200万年的时间;从语言传播进入到书写传播这一过程用了9﹒5万年;从书写传播跨入印刷传播大约用了4千年;而从印刷传播迈进电讯传播只用了1200年;从电讯传播进入互动传播的时间更短,只有102年。互动传播发展至今只经历了50年,但在这技术取胜的50年中,作为互动传播的基础的电脑更新速度初期为每四年更新一代,接着每一年更新一代,而在1995年这一年中却换了两代。(17) 媒介发展的时间间隔明显呈现非匀速而是加速向前的趋势,这成为新兴媒介以加速度介入热门历史事件传播的基础与前提。以大众传播媒介勃兴后的历史事件为例,1941年珍珠港事件,无线电广播是大众了解事态的主要媒介;1969年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电视

成为人们了解事件进展的主要媒介;1991年海湾战争,卫星和有线电视成为这一新闻事件的主角;1997年美国“探路者”宇宙飞船在火星成功登陆,因特网成为此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18) 媒介介入并参与历史事件是媒介文化产生及发展的前提,其本身也是媒介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上一个例子中,同为报道战争,五十年后的主要媒介与五十年前的差距就很大;同为报道宇宙飞船登陆外太空,三十年间主要媒介的变化更大。在这四个历史事件先后发生的五十余年间,主导媒介形式的变化依然呈现加速向前的势头。媒介的变化自然引起人们对于新闻事件关注及参与的形式的不同,自然由此所衍生的媒介文化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2.在叠加还是替代的媒介文化发展规律的争论中,整合替代的媒介文化生态发展规律日益明显。

关于发展中的各种媒介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媒介发展观认为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的发展始终呈叠加型状态。即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因为新的媒介革命的爆发而被抛弃,也就是说传统的媒介不会因为新的媒介的出现而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与新媒介并行发展。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并不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而更符合共生共存、同演同进的原理。因为书写传播的出现并未导致语言传播的消亡,印刷传播在以广播、电视为表征的电讯传播的勃兴之后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后者形成鼎足之势。与叠加发展观相对的观点认为媒介的发展是替代式的,即在新媒介产生及取得一定的发展之后,传统媒介即会消亡。因为与旧媒介相比新媒介代表了质的革新。在人类传播史上,当便捷、低成本的新型纸媒介产生之后,传统的“笨媒体”由于其成本高昂、不利于广泛传播即被替代了。如果说媒介叠加发展观体现的是对传播史的描述与总结,那么媒介的替代发展观表现的更多的则是其预言性质。因为目前迅猛发展的网络媒体虽然不具有太长的发展历史,但其狂飙突进的气质大有在不远的未来一统媒介天下的趋势。这种替代的基础即为现今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体现了质的革新。事实上,与自然环境一样,媒介世界中亦存在媒介生态,各种媒介的共存及发展亦要遵循生态法则,即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指导下,各媒介之间呈整合---替代发展趋势。

即新媒介的崛起并不会必然的导致旧媒介的消亡,相反,新媒介在其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整合旧媒介的传播优势,以保障自身的长远发展。“新媒介不是要淘汰以往的媒介,而是要开拓新的需要。人们不再仅仅依赖报纸、电视等获取信息,而是能够利用更新的有线电视、图文电视、电脑信息网等多样的信息媒介。如果说,需求个别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的话,那么,新媒介正是为了能更加细分化地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而大丰富人们的选择余地。”(19) 回顾人类传播史,电话是对语言传播和电报传播的整合,广播是对电话和唱机和整合,电视是对广播和电影的整合,目前的网络媒体体现的是对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更多媒体的整合。但是整合的必然性结果并非是替代。因为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物种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中,高级物种诞生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相对低级的物种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可以共存共演的。而且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只有单一的食物链,只要其中一环由于某种原因被打破,那么整个生态系统便会很快陷入崩溃的危险之中。媒介环境中亦是如此。埃弗里特?罗杰斯和其他媒介学者已经清楚地指出,“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20) 新的形式往往是偏离和增加媒介大家族的品种,而不是巩固或替代旧的形式。如果媒介环境中只有单一的媒介形式,那么无论这种媒介形式具有如何的传播优势,任何人也无法认为这种媒介环境是健康和正常的。因为科学家在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时,他们发现有机系统内部存在大量的交互作用,这种作用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时实现自发的“自组织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复杂系统才有适应性。“它们并不是仅仅消极地回应事件,像地震中的岩石那样四处滚动。它们积极地想方设法让无论发生着什么事情都有朝着对它们有利的方向发展。”(21) 当我们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传播媒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适应性的系统之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各要素之间互相依存的媒介生态环境。当新的媒介技术革命发生以后,正像物种进化是为了让各物种在一个不断改变的环境里更好地生存一样,传播媒介形态的变迁中,传播系统的“每一种形式都会受到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自组织过程的影响而逐渐适应这一新的环境”(22)。因此,保持媒介环境的多样性是建立健康的媒介环境的前提,媒介文化环境也一样。“文化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

去自主和多样性。”(23) 所以建立文化多样性,达到整个文化系统的协调发展对于保证文化系统的正常发展也至关重要。媒介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文化相对主义强调的文化间的不可通约性。媒介生态观念不仅强调文化的多样性(cultures),而且承认即便文化之间存在质的不同,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各子系统之间仍可以建立功能结构性关系。(24) 3.媒介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构关系使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具有了天然的不可分性。

文化与时代发展的节奏永远是同步的,与变化不断的社会现实永远是形影相随的。当社会渐趋复杂,人们对于一个有效、可靠并迅速的传播文化系统的需要也同时增加。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在《社会组织》(1909)一书中论述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报纸、书籍和杂志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仅有助于消除人们相互隔绝的障碍,影响社区相互作用方式,而且有助于推进社会的组织和功能的重大变化,甚至可以永久地改变媒介使用者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结构。即传播媒介的革命可以使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前所未有甚至无法预计的深刻变化。从人类历史上五次传播革命形成的结果看,结论确实如此。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语言传播不仅使人类可以交流信息,积累知识,它同时也成为社会的凝固剂,使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书写传播不仅可以让人类记录下来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让人类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享有的传播特权,带来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也使人类传播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讯传播不仅是传播方式上质的改变,同时也将人类由区域内传播时代引入区域间传播时代。互动传播则将人类以往的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发展为多功能的媒体,而且也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在《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中,克斯泰尔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25) 可见人类的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不仅空前地提高了人类的传播能力,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社会对信息的巨大需求成为媒介变革的动力,而媒介变革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冲击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媒介变革导致现代社会人们在价值观念和社会理念等到方面发生重大改变。比如,在工业社会里,人们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和合理,而在信息时代,人们受到后现代主义、后资本主义思潮的冲击,越来越追求福利、享受和精神方面的东西,社会的理念就是服务、消费、沟通、福利。(26) 在传播革命推动社会进步层面上,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不仅为新型社会的生存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其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印刷业的飞速发展,印刷品的大量出现,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和科学的启蒙,以及社会的进步;同时,公共文化知识的提高又导致了对宗教、科学、哲学、文学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更大需求,于是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也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诞生。目前进行着的互动传播和信息革命正在使现实的社会进入一种“临界状态”,在《特色的力量》中,克斯泰尔论及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引起的资本主义的重新建构,已经催生出一个新的社会模式---网络社会。这个社会的特征是:经济行为的全球化,网络成为社会的组织形式,工作是灵活而不固定的,劳动是个性化的。网络通过改变生活、空间和时间的物质基础,来构建一个流动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27)新的社会将包容着整个世界,在新的社会性里互动传播将连接起整个人类。事实上,每一种新的传播科技及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都在缩短着时间和空间,都在力图消弥文化差异,扩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传播媒介文化的发展固然与某种特殊的传播技术的发明有关,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文化的发展所推动的。同时,媒介文化的急速变化又推动了社会的变迁。

从积极的方面说,媒介变革能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受众的选择权和支配权的强化即为明证。随着现代社会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几乎每个公民在现代政治活动中都要做出种种政治决策。由于具有个人的政治决策权,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公民需要一定的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在这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正如

约翰?鲁宾逊和马克?莱维在《主要的来源获悉于电视新闻》一书中指出的:“电视提供了达到印刷媒介望尘莫及的目标和机会。能够使相对来说拥有较少政治知识的人对政治产生举,并促使他们卷入到社会集团之中去。通过提供有用的信息,电视正在改进社会和政治参与的质量。”(28)

从16世纪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席卷全球的文化主轴。所谓现代化,是一个包含极大、极广的概念,汤林森在对这一进程加以说明时认为,现代化“指的是一整套生产用消费行为、都市化、大众传播现象的勃兴、一个以‘技术---科学---理性’作为根基的支配性意识形态、众多(主要已是世俗化的)‘民族---国家’的体系之形成、一种组织社会空间及经验的特定方式,以及从个人自觉出发而发展到某种‘主观而存在主义式’的认知模式。”(29) 其中大众传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现代传媒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又推动着这一进程在全球的延伸及深化。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媒介的发展使信息的可接近性不断增强,从而加速了以掌握信息为标志的权力的分散。但在媒介资本的推动下媒介巨头加速融合的趋势,促使垄断性媒体的产生重新又影响了对信息权力的掌握。

盖茨认为:“传媒上的每一进步,都对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有极大的影响。印刷出版业以及背后发行极广的报纸改变了政治辩论的性质,广播,还有接下来的电视,使得政府领导人可以直接地、亲切地和大众交谈。类似地,信息高速公路也将对政治起到独特的影响。政治家们将第一次可以立刻看到对公众意见的有代表性的调查,投票者将可以在家里或通过他们的袖珍个人计算机直接投票,从而减小了统计错误或有意欺骗的危险。信息高速公路对政府的意义将和它对工业的意义同样重大。”(30) 可见媒介对于权力的影响是重要而直接的。英尼斯在五十年代曾经把历史上传播媒介分为偏于空间的质重的和偏于时间的质轻的两类。前者如碑石、雕刻、建筑、铸器等,往往适应于等级森严的王朝对于有限区域的强制统治。后者如便于书写、便于批量制造和携带的天然草纸、

人造纸张等,则适应于文化的扩张的传播,这便于建构一个版图辽阔、并有统一宗教道德信仰的帝国。(31) 印刷术发明,不仅给世界文明带来了曙光,而且为人类传播真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奠定了基础。在印刷术发明以前,由于媒介笨重、昂贵,复制困难造成的传播垄断,不仅使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且使当时对于媒介的使用权利也只能在上层社会中流传。只有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传播才打破了少数人对传播的垄断及特权,才使多数人使用媒介的权力得以实现。在继印刷术发明后的人类的第四次传播革命中,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讯传播,不仅突破了传播时间及空间上和限制,使信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高,而且摆脱了印刷传播中对于物质及运输的极端依赖,为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通道。在卫星广播及卫星电视出现以后,信息传播的对象突破了疆域的限制,出现了全球化的大众,大众对于媒介的接触权以及信息的选择权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电讯传播不像印刷传播那样对于使用者的身份有前提性的限制,即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字及阅读能力,电讯传播是“在没有识字需要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了超越识字障碍,跳入大众传播的一个方法。”(罗杰斯,1988)(32) 每一个新媒介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夸张的宣传,伴随着对其即将展现的乌托邦未来的猜测登上世界舞台的”(33),这种趋势在网络媒介诞生与发展中显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网络传播在信息交流上具有空前的开放性及互动性,由此带给人们的自由感与平等感使人们将其与人类的民主化理想天然的联系在一起。于是人们在畅想网络社会未来的同时,认为网络的崛起与壮大无疑是全球民主复兴的曙光。首先网络空间信息的全面开放,使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有利于保证信息自由流通的多个、独立的信息来源模式有可能得以实现。其次信息传播的个人化打破了少数人对信息的垄断,使用权信息共享成为可能。第三,网络“使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出版商,不受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的审查,经济能力的限制与以往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34)。甚至一些学者把BBS与传统的自由主义传播理论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意见的自由市场”在BBS上成为了现实,借助于BBS,“重建‘公共领域’的曙光已经出现”(35)。网络传播所具有的上述三个特点使“人们在这里

不必阅读来自一个信息源的信息,不必说一个话题,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一句话,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36)。信息的共享和言论的自由必然带来社会权力的分散和公众参与社会能力的提升,因此无论是托夫勒,还是尼葛洛庞帝,都把“分权”视为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质,认为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观念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为过去。整个社会的民主化,狭义上指大众政治上的自主和自治,广义上指个人、少数、弱者能够和机构、多数、强者较量,争取到其应有的权力。网络文明所带来的正是这种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变化。当信息、财富、技术被网络平民化了后,强者和弱者的力量重新平衡了。(37) 黑客文化作为网络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是网络中权力分散的衍生物。自古以来,权力一直是与反抗权力者相应而生的,没有了反抗权力者的执着,也就没有了拥有权力者的威严与可畏,拥有权力者热衷于确立权力中心去验证并保证自己权力的可行,在网络中将“中心化控制”碎尸万段是黑客们的基本企图,从这个意义上讲,黑客天然地具有了挑战中心这一反抗权力者所具有的基本气质。黑客是电脑革命的革命家,也在网络这一国度中担当着政治家和持不同政见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刻意保持着与IT精英的差距,他们推行着自己独有的黑客伦理,他们认为进入电脑的权利应该是不受限制的,而且为一切人所有;一切信息应该是免费的;在电脑上你能创造出艺术和美;电脑能改进你的生活。“他们的离经叛道包含了对于网络的某种政治、法律设想。”(38) 他们闯荡网络空间的一处重要目的“即是打破信息的垄断,让权力机构难堪。他们的无政府主义主张以及他们那种来去无踪的神秘和诡异为网络空间制造了一种活跃而又不安的气氛。”(39) 但是黑客的存在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网络空间独有的自由精神。

传播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沟通能力。同时这一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也影响到了人的生存状态。但是新技术与新媒介的出现并无法解决现存的问题,也就是说,由技术做出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是一种可能。因为技术的延伸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的权力的必然延伸,尤其对每一个公民来说,权力能否得以延伸首先取决于其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能力能否为他提供享受新技术的可能。技术上或理论上

的平等互利,决不意味着参与者事实上的平等。(40) “资讯的丰富及其硬体将解决我们现存的社会弊病,这种观点既浅陋,又骗人。如果认为贫民区的儿童在电脑面前,将会奇迹般地克服数代被剥夺者身上的弊病,那就太浅薄了。如果让人们用技术与技巧,去影响体制基础------这种基础仍在继续负责新工具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那是在骗人。……有关新技术资讯特性、前途的中心问题仍然是:新资讯技术对谁有利?它在谁的控制下被实施?……军事利益和私人的商业利益,已经主宰了新资讯技术的发展。它是目前控制着美国资源决策的集中性私营经济结构过程和机制的需要。……公司不仅牢固掌握着资讯流通权,而且垄断着打开封闭系统极为有关的数据。”(41) 席勒在1996发表的《信息不平等》(Information Inequality) 中指出,个人被授权更多、交互性增强、享有的人更多的新媒介的到来,决不就意味着新闻独占时代的终结,即在信息新技术时代信息的“有者”与“无者”的鸿沟依然没有消除。(42) 因为计算机“创造了一个新的、僵硬的阶级壁垒,使受到良好教育者和未受良好教育者阵线分明,素以人人平等著称的美国,在经济上的不公正已经超过了阶级界限较分明的欧洲社会”(43)。电脑网络发展至今已把社会人群分化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由于他们获取和支配信息能力的差异会迅速拉开。在信息决定一切的后工业社会,社会分层将完全取决于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熟练程度,信息差距和两极分化,使网络民主事实上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而且信息差距所造成的个体知识更新渠道的扩大,将导致社会紧张因素的增加。

(44)

那种认为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社会个体平等的参与传播过程,于是大众传播技术特权与权威都已崩溃的观点在现实当中并无法得到相应的验证。因为据美国近几年的传媒动态显示,凭借资金、技术、专业人员及信息内容等实力,传统优势媒介在网络竞争中依然占有优势地位。1996年美国出台的“电讯法”引发了新旧媒介与电信业之间的合并热潮,使得以宽带技术为基础的“三网合并”的“大汇流”预言将成定势。西方学者理查德?莫尔在《民主与网络空间》一文中提醒人们:未来宽带、综合、全球化的信息茂盛设施将成为所有大众媒介产品的主要发布、销售渠道,因此目前美国四大广播公司---时代华纳、迪斯尼、

通用电器、西屋电器业已形成的全球性信息垄断体系将在未来的网络空间得以延伸(45)。当“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时,不少的专家表示了与席勒同样的担忧。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希光就曾惊呼:“这是否意味着,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落入少数媒体寡头的手中,信息全球化是否意味着全球的信息都将在媒体巨头的严格控制下流通?这种新旧媒体结合而形成的新的超级媒体霸王在信息的内容上和网络上究竟会有多么开放?这次合并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和可以发表独立声音的论坛的终结?这种‘富有的媒体、贫穷的民主’的局面会不会继续下去?”(46) 他认为:这次合并将把对影响世界新闻、娱乐、出版的几大传媒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媒体寡头将控制着全球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这项合并无疑将会削弱媒体的独立性,对自由市场理念和全球化神话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47) 这也再次验证了威廉斯的观点,现代社会的传播危机是由传播技术发明的速度与找到运用这些技术手段的恰当制度机构、惯例的难度所造成的。(48)

2.人类的情感遇到媒介,人类的情感愈发地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人的需要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的系统。根据马斯洛的假设,可以将人的需要归纳成两个主要的层次。一是基本的“低级”的需要,包括人的生存、繁衍以及与创伤恐惧相联系的归属需要,而食、色和拥有权力是其中最主要的动机。二是成长需要,被看成“高级”需要,它包括人的尊重、爱、理解、认知、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爱情为例,爱是人类在满足了较低层次需要之后才进而萌发的一种崇高而深刻的感情需要。爱是一种源于内在生命的伟大情感能力,被爱则是满怀虔诚地接受对生命意义的关怀。爱是一种精神超越的神圣奉献,被爱则意味着对人性价值的又一种深刻体会。在爱与被爱的关系中,精神的内在性和情感生命的坚定理想总是把人引向一种存在价值的体验、生命理性的辉煌确证。(49) 在《诗经?国风》中有这样的记载,“氓之蚩蚩,报布贸丝,蜚来贸丝,来与我谋。”当时的社会处于纸媒介产生之前,确切地说是处于“笨媒体”时代。(50) 当时人们的爱情观念还没有从婚姻观念中脱胎出来,婚姻不仅是爱情的终极,也是表征爱情的唯一符码。媒介的缺乏使爱情的表达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上。媒介的发展使爱情日益游离于此种关照。传统纸质媒介时

代的爱情既包含了“才下眉头,却下心头”的缠绵,也记录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无奈。这个时代的爱情在文字与语言的迂徊中带给人们的是浪漫的想象,世俗的纷扰在文字的世界中失去影踪。当现代化的大众报纸与杂志成为纸质媒介的主流时,爱情观念在人们心中再次转弯,征婚启示成为人们借以表达爱情向往的心灵寄居地。“某女,未婚,心地纯良,容貌娇好,国企职工,诚征一位有事业心,顾家庭的优秀男士为伴”,这是若干年前人们征婚时的爱情模版,如今纸质媒介中的爱情模版变为“某男,外企高级职员,国外留学归来,有住房,欲觅一位容貌佳、气质好的年轻女子为友”。这种爱情模版的先后变化折射出的不仅是爱情观念在不同的社会阶段的变迁,媒介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尤其在电子媒介介入婚恋传播市场之后。“空中红娘”曾经是各地电台中红极一时的栏目之一,人们不仅在节目中表达自己的爱情理想,也因为广播媒介具有的广泛的渗透性和天然的间隔性使人们认识到广播可以成为表达爱情的理想传媒,这也是后来广播逐渐演变为情感倾诉媒介的原因之一。在电视这种视听兼具的媒介之中,电视剧曾经是其对于爱情观念的唯一解读,但是当“非常男女”、“玫瑰之约”这样的现场速配节目大行其道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电视是表达爱情的更理想的媒介形式。在这样的节目中,参与者可以在镜头前面阐发自己的爱情理念,男女嘉宾之间也可以交换恋爱经历及心得,现场还有亲友团的鼓励与支持,速配成功的有情人会得到现场所有人的祝福。整个过程完全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恋爱经历的完全电视版本,唯一的区别是在这里展示的意义胜过最后的成功,爱情由于展示而有意义。于是“爱”从生命活动的精神超越领地被拉回到日常生活的仪式上,“耐心与关心”也由此成了人们借以炫耀自己盈盈爱意的温情形式,它予人以一种自我展示的快感。“……‘示爱’游戏倘若离开‘以假当真’的自我表演与自我实现的感觉可能性,就会失去修饰日常生活的当下满足这一感觉性能力,‘爱’的‘关怀’就会像一团飘忽不定的水汽一般很快蒸发干涸。显然,对于‘示爱’游戏的整个过程来讲,表演与表演的仪式化是‘爱与被爱’的感觉满足所必需的存在条件。”(51) 毫无疑问,在这种“示爱”的表演仪式中,当下过程的游戏快感十足体现了感性在人的世俗性活动中的全面胜利;在这个人人都有忙忙碌碌却又不知从何处寻得持久和

真实的心灵价值的日常生活世界里,生命本身的神圣意味是人现在根本无法等待的东西,而“示爱”的游戏却把人对“爱与被爱”的欲望引导到了日常消费的自我满足,引导到了对人那份“耐心与关心”的形象欣赏。(52) 媒介再次向前发展带给人们的是网络。曾经有人说过,有一样东西会流行很久,这就是网络;和网络一样一直流行下去的会是“网恋”。所谓的“网恋”,概括起来可以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一对男女在网上结识,然后两情相悦,发展下去是见面,最终的结局则或是终成眷属或是形同陌路;其二是大家在网上或网下结识,不管是否真的投入感情,也不管对方是否已婚或已嫁,只是在网络中寻求一种空幻的感情寄托。“网恋”最大的妙处就在于因为网络的存在而产生的那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事实上这也正是它最大的困境。无论在任何时代,人们都愿意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爱情,所以人类历史上才会流传着这么多关于爱情的美妙故事,如今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按照网络逻辑来推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网恋”。回顾人类历史上各个媒介时代人们的爱情观念时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爱情像如今的网络恋情一样与媒介的联系如此紧密,网络不仅是网络恋情的成功前提,更是其之所以存在的现实物质基础。可以说是网络的虚拟使“网恋”变得如此美丽。没有了世俗的纷扰,网络成了爱情的天堂。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质也使得这份感情变得缥缈。曾经有人计算过由“网恋”发展为现实的成功,其概率仅为0.0625,但就是这百分之六的成功机率还是让众多网友趋之若鹜。“网恋”成为时尚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爱情观念的反叛,但这其中的有很重要的心理因素,孤独与宣泄的渴望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事实上,“网恋”是内心孤独的真实缩影,是另一种形式的现代梦想。在网络时代,爱情成了彼此的想象。一如网络中曾流行过这样的一种类似口号似的句子,“没有东西比爱情好,一分钱比没有东西好,所以一分钱大于爱情,即爱情一文不值。”美妙的推理,简单的词句让连篇累牍的山盟海誓和爱情教义统统死于言下,爱情的唯美与崇高在网络中被彻底颠覆。

3.在某种程度上,媒介的发展造就了明星制度,媒介发展中日益幻化现实的趋势更加加剧了明星崇拜的技术可能。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某一侧面看是一部人类由崇拜外化的神灵到崇拜

人类自身的转化史。在初民社会,人类对于外在的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感和神秘感。卡莱尔说:“那时的人们不认为仅仅靠一些科学名词便可以弄清天地间的一切。而是主张人们应怀着敬畏和惊奇之情直接地注视它们,因而他们更能感觉到人与自然中的神性。”(53)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愚昧或无知来评判我们的祖先们对神灵的虔诚崇拜,因为对神灵的崇拜不仅仅是出于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感及由此产生的需要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对神灵的崇拜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局限性的超越,体现了人类提升自己价值的愿望。它是一种“诗意的幻想”。(桑塔耶纳语)(54) 众多学者对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神灵崇拜进行了研究,结果是许多人提出了近似相同的观点,即人类崇拜的神灵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自身形象的翻版和善化。神与人的这种在想象中互换性指代,使神的形象中张扬着人性。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神灵的缺席,随着神灵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淡化,这种神灵崇拜逐渐被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所制造的明星崇拜所取代。陈刚在《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中阐述过近似的观点,“生活在乌托邦之城的居民是神祗。神祗的存在增添了乌托邦的真实性,而当整体的乌托邦动摇之后,神祗就成为十分可疑的问题,神话也不再具有以往的魅力,它不被看作引发意义的来源,不能作为见证的历史资料,只是虚幻的话语。而在这个比以往更需要乌托邦的时代,大众不断地寻找乌托邦,即使是有限的乌托邦,也需要偶像点缀其间,以使其获得真实的感觉。在神话流行的前工业社会,神灵是引人进入乌托邦的桥梁,而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中,大众也需要借助一种介质度入形象的乌托邦,这种介质当然还是形象,只不过它是一种更具典型性的形象,或者说是彻底物化的形象。在它的身上,充分揭示了形象的物化的极限,于是这种形象成为最精美的文化产品,能以最高的价值进入交换领域,这种形象,就是明星。”(55) “明星”一词最早为梅里爱与路罗斯创立于1896年的电影制片公司所应用。稍后,好莱坞的创建者之一楚柯尔成立“名演员公司”大获成功,该词开始盛行,意指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演员,类型演员尤甚。在媒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明星在被人化的同时,也被神化着。大众与明星的关系可以简言为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这种看与被看之中隐藏着视觉与权力的关系。原本“看”表征的是主体的权力;“被看”则意味着成为观看的对象,是这种“看”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 对媒介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

(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而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可见,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中国学界来说,媒介文化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计其数。但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媒介文化却一直众说纷纭。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文化是一种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不能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反而以虚假的自由误导大众,让大众沉醉于单向度的感官享受中。而费斯克(JohnFiske)则倾向于从消费实践角度理解媒体文化。他认为,媒介文化是动态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产品,并能动地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陕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突出强调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形塑力量。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媒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媒介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文化样态的不同;媒介会消灭一种文化,同时引进另一种文化。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媒介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拟仿”世界,它使一切真实失去稳定性,并最终促使主体趋向多重化、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填充人们不断变换的、不确定的需要。显然,媒介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给它的理论界定带来了难度,因为我们既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媒介文化,也可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f3614455.html,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作者:杨思宇 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技术和泛娱乐化浪潮下粉丝社群内的文化生产实践活动为主要研 究对象,分析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原素材创作衍生文本及零盗猎原创两种文本生产形式,以及粉丝基于文本展开的阐释和互动行为。由此说明粉丝群体在大众文化景观中的地位和其庞大的“粉丝效应”,进而呈现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画像。 【关键词】文本生产;阐释性;群体互动;身份认同;社会区隔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批量化的文化生产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受众消解了大众传媒对传播技术的垄断,开始以多种形式进行文本创造与自我表达。作为积极受众的粉丝,无疑是新媒体时代“生产型消费者”中的突出代表。在网络虚拟社区中,“身怀绝技”的粉丝借助传播技术平台,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的原文本综合偶像特质和自身情感进行再创造,赋予原文本以粉丝个体或社群整体的意志和意愿。这些文本一经发出,便得到流通和使用,经过搜集、储存、编辑加工、重组整合、意义阐释与重新赋予等多环节完成意义生产,形成粉丝特有的辨识力与创造力。其生产与消费行为正如费斯克所描述的,粉丝对原始文本积极重构,通过阐释、重读、盗猎、挪用等策略,将媒介上的原始文本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构建一个粉丝自己独有的文化世界。[1] 一、挪用拼贴与原始创作 保罗·威利斯在对比共同文化与通俗文化后提出:共同文化与日常的、每天的实践活动有关。日常文化、日常感知和意义生产,将以划时代的方式,从形形色色的顺从和偏狭,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开放性和世俗的自主性。[2]在粉丝社群中,粉丝作为熟练的媒介使用者,善于将 媒介技术为己所用并不断融合创新,通过文本生产、传播、解读与交流等日常性活动,不断构成粉丝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如詹金斯所言:粉丝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但与此同时,粉丝也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自身家园的建设者。 费斯克将粉丝生产力分为闲聊、文本创造、对原始文本的建构三种。可见,再生性文本和原创文本大量存在于粉丝社群中。原创文本多为粉丝编辑和拍摄,包括原创歌曲、录像、日志后记、粉丝小说、信件等。其中包含个人经历、经验和叙事习惯,突破了批量生产的同质化。再生性文本则是粉丝以官方提供的图文视频素材为原文本,以群体价值规范和阐释标准为基准进行再创作,为其他粉丝提供可供观赏和使用的衍生文本,作为“礼物经济”在社群内免费分享。拥有修图、剪辑、手绘、手工、词曲制作等技能的粉丝对原始素材进行拼贴和拟像,形成文字、图片、影像、手绘、手工作品在社群内流通。部分粉丝文本还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物,如钥匙扣、台历、玩偶等,通过赠送和售卖实现私人占有和价值最大化。除以上基本生产实践外,规模庞大、机制成熟的粉丝社群还出现了专业化的自媒体工作室。因此,在粉丝的生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目录 导言………………………………………………………………………………1    一、媒介文化的界定………………………………………………………………… 1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4 1、全能性………………………………………………………………………  4    2、动态性及可易性……………………………………………………………  5 3、复杂的多面性………………………………………………………………  6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7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2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走向…………………………………………………………  24 结 语…………………………………………………………………………… 26    注 释…………………………………………………………………………… 27

参考文献…………………………………………………………………………… 31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导言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媒介的崛起成为可能,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动的因素,根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可将文化史作如下时代划分:口头媒介文化,书写媒介文化,活字媒介文化和电波媒介文化。按照麦氏的观点,媒介的发展可以一一嵌入文化史相应的发展区段中,即各种媒介文化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口头文化象征着部族社会;活字文化所代表的是作为同质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近代社会;电视文化则产生出将地球全体居民连结起来的大部族社会。 一. 媒介文化的界定 德福勒在1966年曾提出,“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媒介愈发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与传播媒介的交往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日常交往活动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传播媒介不仅指社会传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尼克·史蒂文森,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史蒂文森最近的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的《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的《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以下简称《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的。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002年,《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补了一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 《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这些问题,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早在1871年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出版《原始文化》时,就有了对文化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 文化,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里、习俗、信仰、和观念等密切相关。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这样定义:“文化”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宾值得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③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通常都被译为“大众文化”,也有人将后者译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在西方,Mass 与Mass culture的使用,往往与大众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对群众(“群氓”“乌合之众”)及其文化的贬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不愿意使用Mass culture这个概念来描述普通民众所参与的那种文化,而更愿意使用中性的Popular culture这个概念。④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译林出版社 ④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核心提示:时代的性质往往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会影响这个时代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在周末的休息时间, 这么早过来一起分享对新媒体和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些想法。我们每个人 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我们前所未有地 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最近,党和 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三番五次强调互联网和新媒介环境对现代政治、 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在研究观察、使用分析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不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未必都能提供正确的结论,但是可以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都知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媒介如此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深刻地把天各一方和近在咫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应该是战略性的。我们要这样理解新的媒体与环境。 一、互联网信息时代 大家都知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互联网时代,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有表述,这本书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写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知识界推荐过这本书,也向当时的管理层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描述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新型革命,但是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个想象,今天它正在变成现实。 实际上,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媒介对一个社会的变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一位在传播学界被大家公认的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学者叫麦克卢汉。他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第二个是媒介即信息。所有的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这个信息首先是人的延伸产生的信息,所以麦克卢汉是第一个从媒介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变革的学者。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我们在劳动中会使用工具。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工具,媒介工具让人

北京邮电大学真题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回忆版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 一、名词解释 40分(每小题5分) 1、大众文化 2、大众传播 3、网络文化 4、互联网 5、人际传播 6、跨文化传播 7、通俗文学 8、亚文化 二、简答题 60分(每小题15分) 1、互联网的起源 2、大众文化的特征 3、网络中的传播 4、网络文化的特色 三、论述 50分(每题25分) 1、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 2、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与传统的艺术审美之比较 2008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传播隔阂 2、后工业社会 3、讯息 4、廉价报纸 5、社会责任理论 6、传播媒介 7、知晓权 8、世界信息流通失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3、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4、简述1980年“教科文组织麦克布莱德大会”决议要点。 5、简述关于社会传播的“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阐述美国的赖利夫妇和德国的马莱克兹关于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2、阐述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说的三个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3、阐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简要谈谈你对互联网作为一种“拟态环境”的认识。 4、阐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简要概括其理论意义。 大众文化于网络传播

一、回答问题:30分(每小题5分) 1、大众文化 2、数字鸿沟 3、网络文化 4、把关人 5、意见领袖 6、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要回答:60分(每小题15分) 1、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它与跨国传播有何区别? 2、试分析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3、网络时代的艺术和审美有何新特点? 4、在网络中,文化的同质化是如何形成的? 三、论述:60分(每题20分) 1、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方面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急剧加速文化的同质化,请就此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2、如何看待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和劣势? 3、是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易中天现象。 2009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3、传播过程的序列性 4、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5、民主参与理论 6、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7、“沉默的螺旋” 8、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传播学的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2、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3、简述施拉姆提出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简述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实行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5、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阐述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和盖尔顿、鲁治的新闻选择标准理论,并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把关”的认识。 2、阐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就大众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影响做一简要评价。 3、阐述当今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和对国际传播媒介的改变,并就“文化帝国主义”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当今文化一般主要被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次,其中,大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面最广、影响最大。大众文化也在我国意识形态斗争中占有重要的领地,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生成和发展。因此,对大众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大眾文化的积极价值及其负面影响,以便于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标签:新媒体;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思想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在众多的媒体声音中逐渐被冷落、被淡化,意识形态工作日益复杂艰难。当前在主要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构成的文化领域中,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流通规模极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其发展十分迅猛,对我国的文化传统、人们价值观念和大众的生活方式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不同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先生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大众文学”,其最根本点在于他们得以出现的文化环境不同。后两者都是农业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且是出于非常时期的一种特殊政治需要而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则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它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属性,突出了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日益数字化和技术化,促使其在我国的文化形态中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 我国学术界对大众文化有不少的研究,对大众文化的定义也较多,在《大众文化导论》中,王一川是这样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或的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一般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 二、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在当今社会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1、满足了普通大众的精神需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由于时代的快节奏,普通大众也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压力与精神冲突。大众文化显著的娱乐性特征能够很好地缓解大众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给人们带来一些欢乐与放松。大众文化产品很了解大众的心理,往往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内容轻松

(广告传媒)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1、《泰坦尼克号》风波 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 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1) 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 Tomlinson )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 (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 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这一论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媒介工业霸权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媒介与其他文化面向是不可分离的,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带有文化的后果,必须揭露媒介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帝国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媒介文化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xxxxxxxxxxxxxxxx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xxxxx化学工程与工艺)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可以在虚拟群体中传递信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今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区别于现实生活交流所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语言通网络的迅速传播,在网上流行开来,成了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虽然这些语言在网络上流行,但是他们来源于现实又影响着现实。那么,我们来剖析他形成的原因,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囧形象符号 如今,打开互联网,有一些网络“热词”总能蹦入你的眼帘,诸如:“打酱油”“俯卧撑”“很傻很天真”“范跑跑”“猪坚强”“看星星”……看似简单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故事,都连接着网民关心的社会热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这些新词汇不止在网上盛行,有些甚至“跳”出了网络,出现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面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词汇,应当促进其发展;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些年轻网民自娱自乐,应任其自生自灭。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网民中广为流传,首先是因为反映了社会之现状,其道出了网友内心所思所想,能够引起共鸣。再者,由于网络流行语普遍具有简短精辟、诙谐幽默、容易记住等特点,使得广大网友能够过目不忘,这也为其能够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这种方式也是值得商业炒作借鉴的,抓住时下热点,制造网络流行语,巧妙地将品牌融入其中,才能引起共鸣,对于品牌企业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未来将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 (一)网络是大众文化的崭新平台 大众文化在英文里面对应的词是“popular culture”,而不是“mass culture”,这就说明了大众文化的对象并不是毫无个性的、统一的的大众,而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单独的个人,不将其经济能力、社会阶层、知识结构等因素纳入考量的范围之内。大众文化是“一

当代社会媒介状况与流行文化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①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公民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四方面内容 “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是由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播放模式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第二媒介的本质特征就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以网络为例,互联网“博客”“播客”的开通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个公民既是受众,也可能是传者,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近几年,各种虚假新闻,搞笑文字,恶搞图片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规范网络行为的新要求,政府发布了相关法律政策,然而对公众自身内在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关键。 媒介的三类界定: 1.社会学定义: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2.传播学定义:(*^__^*) 此处没记下来,不过是出自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一书。 3.哲学定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 新的定义:媒介即技术,一种符号技术。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冷媒介与热媒介: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