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三章消解原理

离散数学第三章消解原理
离散数学第三章消解原理

*第三章消解原理

斯柯伦标准形

内容提要

我们约定,本章只讨论不含自由变元的谓词公式(也称语句,sentences),所说前束范式均指前束合取范式。

全称量词的消去是简单的。因为约定只讨论语句,所以可将全称量词全部省去,把由此出现于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均约定为全称量化的变元。例如A(x)实指xA(x)。

存在量词的消去要复杂得多。考虑xA(x)。

(1)当A(x)中除x外没有其它自由变元,那么,我们可以像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所做那样,可引入A(e/x),其中e为一新的个体常元,称e为斯柯伦(Skolem)常元,用A(e/x)代替xA(x),但这次我们不把A(e/x)看作假设,详见下文。

(2)当A中除x外还有其它自由变元y1,…,y n,那么xA(x, y1,…,y n) 来自于y1…y n xA(x, y1,…,y n),其中“存在的x”本依赖于y1,…,y n的取值。因此简单地用A(e/x, y1,…,y n)代替xA(x, y1,…,y n) 是不适当的,应当反映出x对y1,…,y n的依赖关系。为此引入函数符号f,以A(f(y1,…,y n)/x, y1,…,y n) 代替xA(x, y1,…,y n),它表示:对任意给定的y1,…,y n, 均可依对应关系f确定相应的x,使x, y1,…,y n满足A。这里f是一个未知的确定的函数,因而应当用一个推理中尚未使用过的新函数符号,称为斯柯伦函数。

定理(斯柯伦定理)对任意只含自由变元x, y1,…,y n的公式A(x, y1,…,y n),xA(x, y1,…,y n)可满足,当且仅当A(f(y1,…,y n), y1,…,y n)可满足。这里f为一新函数符号;当n = 0时,f为新常元。

定义设公式A的前束范式为B。C是利用斯柯伦常元和斯柯伦函数消去B中量词(称斯柯伦化)后所得的合取范式,那么称C为A的斯柯伦标准形(Skolem normal form)。

以下我们约定:斯柯伦标准形中,各子句之间没有相同的变元。

定义子句集S称为是可满足的,如果存在一个个体域和一种解释,使S中的每一个子句均为真,或者使得S的每一个子句中至少有一个文字为真。否则, 称子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

习题解答

练习

1、求下列各式的斯柯伦标准形和子句集。

(1)┐(xP(x)→y zQ(y, z))

(2)x(┐E(x, 0)→y(E(y, g(x))∧z(E(z, g(x))→E(y, z))))

(3)┐(xP(x)→y P(y))

(4)(1)∧(2)∧(3)

解(1)┐(xP(x)→y zQ(y, z))┝┥┐xP(x)∧y zQ(y, z)

┝┥x┐P(x)∧y zQ(y, z)

斯柯伦标准形:┐P(e1)∧Q(e2, z)

子句集:{┐P(e1),Q(e2, z)}

(2)x(┐E(x, 0)→y(E(y, g(x))∧z(E(z, g(x))→E(y, z))))

┝┥x y z (E(x, 0)∨(E(y, g(x))∧(┐E(z, g(x))∨E(y, z))))

┝┥x y z ((E(x, 0)∨E(y, g(x)))∧(E(x, 0)∨┐E(z, g(x))∨E(y, z)))

斯柯伦标准形:(E(x, 0)∨E(f(x), g(x)))∧(E(x, 0)∨┐E(z, g(x))∨E(f(x), z))子句集:{ E(x, 0)∨E(f(x), g(x)), E(x, 0)∨┐E(z, g(x))∨E(f(x), z)}

(3)┐(xP(x)→y P(y))┝┥xP(x)∧┐y P(y)

┝┥xP(x)∧y┐P(y)

┝┥x y (P(x)∧┐P(y))

斯柯伦标准形:P(x)∧┐P(y)

子句集:{P(x),┐P(y) }

(4)(1)∧(2)∧(3)

斯柯伦标准形:┐P(e1)∧Q(e2, z)∧(E(x, 0)∨E(f(x), g(x)))∧(E(u, 0)∨┐E(y, g(u))∨E(f(u), y))∧P(w)∧┐P(v)

子句集:{┐P(e1),Q(e2, z), E(x, 0)∨E(f(x), g(x)), E(u, 0)∨┐E(y, g(u))∨E(f(u), y), P(w),┐P(v)}

2、设公式A1,A2的子句集分别为S1,S2,如果S1与S2等值(表示对应的斯柯伦标准形有相等的真值),问是否一定有A1与A2等值,为什么

解 不一定有A1与A2等值。例如,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A1为y P(y),A2为y Q(y),P(y)表示:y 是偶数,Q(y)表示:y 是负数。y P(y)与y Q(y)不等值,但P(e1)与Q(e2)在解释I 把e1,e2确定为奇数时,却是等值的。

3、假如要利用子句集不可满足性来证明(P →Q)∧(Q →R)→(P →R)永真。试作出待证公式否定的子句集。

解 待证公式否定的子句集为:{ ┐P ∨Q, ┐Q ∨R,P, ┐Q}

4、要利用子句集不可满足性来证明例的推理是正确的。试作出这一推理的否定(┐(前提1∧前提2→结论))的子句集。

5. 试简述A(e/x) 或A(f(y 1,…,y n )/x, y 1,…,y n ) 可以在应用消解原理的推理中代替 xA(x) 或 y 1…y n xA(x, y 1,…,y n ) 的原因,以及选择e,f 应注意的事项。

解 A(e/x) 或A(f(y 1,…,y n )/x, y 1,…,y n ) 可以在应用消解原理的推理中代替 xA(x) 或 y 1…y n xA(x, y 1,…,y n ) 的原因是:

(1) (1)用消解原理证明定理A 或证明 ┝A ,是通过确认┐A 和B 1∧∧B n ∧

┐A(B 1,,B n 为中公式)的不可满足性来实现的。

(2) (2)A(e/x) ,A(f(y 1,…,y n )/x, y 1,…,y n )与xA(x) ,y 1…y n xA(x,

y 1,…,y n )的不可满足性是相同的。

选择e,f 应注意选择新常元和新函数符号,即在推理过程中尚未使用过的常元和函数符

号。

命题演算消解原理

内容提要

关于命题演算的消解原理。设C1,C2为两个子句,L1,L2是分别属于C1,C2的互补文字对,用C-L 表示从子句C 中删除文字L 后所得的子句,那么消解原理可表示为

)22()11(2

,1L C L C C C -∨- 其中C1,C2称为消解母式,L1,L2称为消解基,而(C1-L1)∨(C2-L2)称为消解结果。

特别地,当C1,C2都是单文字子句,且互补时,C1,C2的消解结果不含有任何文字,这时我们称其消解结果是“空子句”(nil ),常用符号 □ 表示之, 空子句□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

关于消解原理我们有:

定理 设C 是C1,C2的消解结果,那么C 是C1和C2的逻辑结果。

本定理的证明可仿以上对式()的证明,请读者自行完成。据本定理知,消解原理作为推理规则是适当的。

作为特别情况,p 与┐p 的消解结果是□,□实质上是p ∧┐p 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们都是不可满足的,因而也满足定理的结论。

定义 设S 为一子句集,称C 是S 的消解结果,如果存在一个子句序列C 1,C 2 ,…,C n (= C ),使C i (i = 1,2, …,n) 或者是S 中子句,或者是C k ,C j (k,j < i) 的消解结果。该序列称为是由S 导出的C 的消解序列。当□是S 的消解结果时,称该序列为S 的一个否证

(refutations )。

定理 如果子句集S 有一个否证,那么S 是不可满足的。

习题解答

练习

1、 1、完成定理证明。

证 设C1,C2为两个子句,L1,L2是分别属于C1,C2的互补文字对,用C-L 表示从子句C 中删除文字L 后所得的子句,那么消解原理可表示为

)22()11(2

,1L C L C C C -∨- 设C1,C2分别为L1∨C1’,L2∨C2’ ; L1,L2为消解基, 即C1’=C1- L1 ,C2’= C2- L2。

由于L2 = ┐L1,那么

(L1∨C1’)∧(L2∨C2’)┝(L1∨C1’)∧(┐L1∨C2’)

┝ (L1∧C2’)∨(C1’∧┐L1)∨(C1’∧C2’)

┝ C1’∨C2’

于是我们有

(L1∨C1’)∧(L2∨C2’)┝(C1- L1)∨(C2- L2)

即C1∧C2┝(C1- L1)∨(C2- L2)。这就是说,C1与C2的消解结果是C1和C2的 逻辑结果。

2、证明下列子句集是不可满足的。

(1)S = {p ∨q, ┐q ∨r, ┐p ∨q, ┐r}

解(1)p ∨q

(2)┐q ∨r

(3)┐p ∨q

(4)┐r

(5)┐q 由(2)(4)消解得

(6)p 由(1)(5)消解得

(7)┐p 由(3)(5)消解得

(8)□

(2)S = {p ∨q, q ∨r, r ∨w, ┐r ∨┐p, ┐w ∨┐q, ┐q ∨┐r}

解(1)p ∨q

(2)q ∨r

(3)r ∨w

(4)┐r ∨┐p

(5)┐w ∨┐q

(6)┐q ∨┐r

(7)┐r ∨q 由(1)(4)消解得

(8)q 由(2)(7)消解得

(9)┐w 由(5)(8)消解得

(10)┐r 由(6)(8)消解得

(11)r 由(3)(9)消解得

(12)□ 由(10)(11)消解得

3、用消解原理证明下列逻辑蕴涵式。

(1)(p ∨q)→r ┝ (p →r)∧(q →r)

解 S = {┐p ∨r,┐q ∨r, p ∨q , p ∨┐r, q ∨┐r, ┐r}

(1)┐p ∨r

(2)┐q∨r

(3)p∨q

(4)p∨┐r

(5)q∨┐r

(6)┐r

(7)┐p 由(1)(6)消解得

(8)┐q 由(2)(6)消解得

(9)q 由(3)(7)消解得

(10)□由(8)(9)消解得

(2)(p→r)∧(q→r) ┝ (p∨q)→r

解S = {┐p∨r,┐q∨r, p∨q , ┐r}

(1)┐p∨r

(2)┐q∨r

(3)p∨q

(4)┐r

(5)┐p 由(1)(4)消解得

(6)┐q 由(2)(4)消解得

(7)q 由(3)(5)消解得

(8)□由(6)(7)消解得

(3)(p→(┐q∨(r∧s)))∧p∧┐s┝┐q

解S = {┐p∨┐q∨r, ┐p∨┐q∨s, p,┐s, q }

(1)┐p∨┐q∨r

(2)┐p∨┐q∨s

(3)p

(4)┐s

(5)q

(6)┐q∨s 由(2)(3)消解得

(7)s 由(5)(6)消解得

(8)□由(4)(7)消解得

(4)(p∨q)∧(p→r)∧(q→s) ┝ r∨s

解S = { p∨q,┐p∨r, ┐q∨s, ┐r,┐s }

(1)p∨q

(2)┐p∨r

(3)┐q∨s

(4)┐r

(5)┐s

(6)┐q 由(3)(5)消解得

(7)p 由(1)(6)消解得

(8)r 由(2)(7)消解得

(9)□由(4)(8)消解得

4、已知有如下化学反应方程式

MgO+H2→Mg+H2O

C+O2→CO2

CO2+H2O→H2CO3

现假定有物质MgO,H2,O2和C,形式证明可生成H2CO3。(用∧代替方程式中+,用分子式作为命题符号,表示该物质存在,例如MgO表示:“有MgO”,而┐MgO则表示“没有MgO”,从而得到一系列命题演算公式,再用消解原理证明,由它们可推出H2CO3。)

解 S = {MgO, H 2, O 2, C, ┐MgO ∨┐H 2∨Mg, ┐MgO ∨┐H 2∨H 2O, ┐C ∨┐O 2∨CO 2 , ┐CO 2∨┐H 2O ∨H 2CO 3,┐H 2CO 3 }

(1)MgO

(2)H 2

(3)O 2

(4)C

(5)┐MgO ∨┐H 2∨Mg

(6)┐MgO ∨┐H 2∨H 2O

(7)┐C ∨┐O 2∨CO 2

(8)┐CO 2∨┐H 2O ∨H 2CO 3

(9) ┐H 2CO 3

(10)┐H 2∨Mg 由(1)(5)消解得

(11)┐H 2∨H 2O 由(1)(6)消解得

(12)┐O 2∨CO 2 由(4)(7)消解得

(13)Mg 由(2)(10)消解得

(14)H 2O 由(2)(11)消解得

(15)CO 2 由(3)(12)消解得

(16)┐H 2O ∨H 2CO 3 由(8)(15)消解得

(17)H 2CO 3 由(14)(16)消解得

(18)□ 由(9)(17)消解得

谓词演算消解原理

内容提要

定义 形如{t 1/v 1, t 2/v 2, …, t n /v n }的有穷集合称为一个代换(substitution ),其中v 1,…, v n 为任意变元,t 1,…,t n 为任意个体项,但t i ≠v i (i = 1,2, …,n)。当代换为一空集合时,称为空代换。代换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空代换记为,“对任意公式或项X 作代换”记为X ,其意为对X 中变元v 1,v 2,…, v n 分别作代入t 1,…,t n ,即 X = X{t 1/v 1, t 2/v 2, …, t n /v n }

对于空代换有X = X 。

定义 设={t 1/x 1,…,t n /x n }, ={s 1/y 1,…,s m /y m }是两个代换,与的合成,记为 ? ,指如下所得的代换:

从{ t 1/x 1,…,t n /x n , s 1/y 1,…,s m /y m }中删去

(1)s i /y i , 当y i 恰为x 1,…,x n 之一

(2)t i /x i ,当t i = x i 。

很显然,由于作了(1),(2)删除, ? 仍为一代换。直觉地,它是指与先作代换、再作代换效果一样的一个代换。 ? = ? 一般不能成立。

定义 代换 称为表达式集合{X 1 ,… , X n }的一致化(unifier ),如果 使 X 1 = … = X n 。

{X 1 ,… , X n }的一致化称为是最一般的(most general unifier ,简记为mgu ),如果对{X 1 ,… , X n }的每一个一致化,均有一代换δ,使 = ?δ 。

{X 1 ,… , X n }有一致化(或称可一致化),则它必定有最一般的一致化mgu 。 考虑谓词公式斯柯伦标准形的子句集中的子句。

设C1,C2为两子句(我们曾约定它们无公共变元),分别含有文字L1和L2,且L1和┐L2(或 ┐L1和L2)可一致化,其mgu 为 。那么,下列推理规则称为一阶谓词演算的消解原理:

)22()11(2

,1θθθθL C L C C C -∨- 这一过程表示:先对C1,C2作代换,使L1与 ┐L2(或 ┐L1和L2)一致化,然后再消解掉L1和L2,其余文字的析取便是C1,C2的消解结果。

如果在一阶谓词演算中引进了等词,那么光靠消解原理来进行推理便不够了。例如,由t1 = t2及P(t1)可推出P(t2),这一推理无法通过消解来实现,因而在带等词的一阶谓词演算中,还要引进一条规则,它与消解原理联合使用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就是所谓换位原理(paramoduration principle )。

考虑下列规则:

)()(,2121t P t P t t = 它可以推广为 2122

1121)()(,C C t P C t P C t t ∨∨∨∨= (3-3)

对式(3-3)再作推广便是换位原理。

设子句C 1含有文字L(t),记为L(t)∨C 1’,子句C 2含有原子公式t 1 = t 2,记为t 1 = t 2∨C 2’,且t 与t 1,(或t 2)有mgu ,那么

σσσσσσσσ'2'11'2'12'2212'11)()()

()

)((C C t L C C t L C t t C C t L C ∨∨∨∨∨=∨或 这里C 1,C 2称为换位母式,L(t)及t 1 = t 2称为换位基,其结果称为换位结果。注意:L(t)

表示文字L 中含项t ,L ( t 2)指:对L 作代换后,将原有项t 改为t 2。

消解原理和换位原理的联合使用,对于带等词的一阶谓词演算的定理证明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只要A 是该系统的定理(永真式),那么必可用消解原理和换位原理导出┐A 的一个否证。

习题解答

练习

1、 1、设代换 = {a/x, f(z)/y, y/z},δ= {b/x, z/y, g(x)/z}试计算 ○δ和

δ○ 。

解 ○δ= { a/x, f(g(x))/y, g(x)/z }

δ○ = {b/x, g(a)/z , f(z)/y }

2、下列子句对可否一致化若可一致化,试作出它们的mgu 。

(1){Q(a) , Q(b)}

(2){P(a,x) , P(a,a)}

(3){R(a,x,f(x)) , R(a,y,y)}

(4){S(x,y,z) , S(u,h(u,v),u)}

(5){T(x,g(x),y,h(x,y ),z,i(x,y,z)) , T(u,v,k(v),w,f(v,w),w’)}

解(1)不可一致化。

(2)可一致化,mgu={a/x}

(3)不可一致化。

(4)可一致化,mgu={u/x, h(u,v)/y,u/z}

(5)可一致化,mgu={x/u, g(x)/v, k(g(x))/y, h(x, k(g(x)))/w, f(g(x), h(x, k(g(x))))/z, i(x, k(g(x)), h(x, k(g(x)))))/ w’}

3、用消解原理判定,下列子句集是否可满足:

(1){┐P(x) , P(a)∨P(f(x))}

(2){┐P(x)∨P(f(x)) , P(a)}

(3){┐P(x) , P(f(x))}

(4){┐P(x)∨┐P(f(x)) , P(f(x))}

解(1){┐P(x) , P(a)∨P(f(x))}等价于{┐P(x) , P(a)∨P(f(y))},用代换{a/x}和{f(y)/x}作两次消解即可得到空字句,因此{┐P(x) , P(a)∨P(f(x))}不可满足。

(2){┐P(x)∨P(f(x)) , P(a)}可满足。

(3){┐P(x) , P(f(x))}等价于{┐P(x) , P(f(y))}, 用代换{f(y)/x}作消解即可得到空字句,因此{┐P(x) , P(f(x))}不可满足。

(4){┐P(x)∨┐P(f(x)) , P(f(x))}等价于{┐P(y)∨┐P(f(y)) , P(f(x))} 用代换{y/x}和{f(x)/y}作两次消解即可得到空字句,因此{┐P(x)∨┐P(f(x)) , P(f(x))}不可满足。

4、设子句集S由下列子句组成:

(1)M(a,f(c),f(b))

(2)P(a)

(3)M(x,x,f(x))

(4)┐M(x,y,z)∨M(y,x,z)

(5)┐M(x,y,z)∨D(x,z)

(6)┐P(x)∨┐M(y,z,u)∨┐D(z,u)∨D(x,y)∨D(x,z)

(7)┐D(a,b)

用消解原理证明S不可满足。

解(8)D(x, f(x)) 由(5){x/y,f(x)/z},(3)消解得(9)┐M(y,z,u)∨┐D(z,u)∨D(a,y)∨D(a,z) 由(6){a/x},(2)消解得

(10)┐D(x, f(x))∨D(a,x) 由(9){x/y,x/z, f(x)/u},(3)消解得

(11)D(a, x) 由(8),(10)消解得

(12)□由(11){b/x},(7)消解得

5、用消解原理证明:

x(H(x)→A(x))┝x(y(H(y)∧N(x,y))→y(A(y)∧N(x,y))) 证作出子句集,它包括

(1)┐H(x)∨A(x)

(2)H(e2)

(3)N(e1,e2)

(4)┐A(y)∨┐N(e1,y)

进行消解

(5)A(e2) 由(1){ e2/x},(2)消解得(6)┐A(e2) 由(4){ e2/y},(3)消解得(7)□由(5),(6)消解得

6、用消解原理证明例的推理是正确的。

解例的推理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S

x

D

x

y x L

y

S

y

x

P

x

y x L

y

D

y

x

P

x

∧??

?→

?

→?→

?

?

作出子句集,它包括

(1)(1)P(e1)

(2) ┐D(y)∨L(e1,y)

(3) ┐P(x)∨┐S(z)∨┐L(x,z)

(4) D(e2)

(5) S(e2)

进行消解

(6)┐S(z)∨┐L(e1,z) 由(3){ e1/x},(1)消解得

(7)L(e1, e2) 由(6){ e2/z},(5)消解得

(8) ┐D(e2) 由(2){ e2/y},(7)消解得

(9)□ 由(5),(8)消解得

7、用消解原理证明下列推理是正确的:

)))()(())()((())

()())(),((()))

(()()(()))

(,()()((x C x P x V x P x y E y P x P x y W x y x f C x V x E x x f x W x V x E x ∧∨∧?∧∧→??∨→?∨→? 解 作出子句集,它包括

(1)┐E(x)∨V(x)∨W(x,f(x))

(2) ┐E(x)∨V(x)∨C(f(x))

(3) ┐W(e,y)∨P(y)

(4) P(e)

(5) E(e)

(6) ┐P(x)∨┐V(x)

(7) ┐P(x)∨┐C(x)

进行消解

(8) ┐V(e) 由(6){ e/x},(4)消解得

(9) ┐C(e) 由(7){ e/x},(4)消解得

(10)┐E(e)∨V(e)∨P(f(e)) 由(1){ e/x,f(e)/y},(3)消解得

(11) V(e)∨P(f(e)) 由(5),(10)消解得

(12) P(f(e)) 由(8),(11)消解得

(13) V(e)∨C(f(e)) 由(2){e/x},(5)消解得

(14) C(f(e)) 由(8)(13)消解得

(15)┐C(f(e)) 由(7){f(e)/x},(12)消解得

(16)□ 由(14),(15)消解得

8、利用消解原理和换位原理证明下列子句集S 是不可满足的:

(1)S = {┐Q(a)∨┐R(a)∨a=b , Q(a)∨a=b , R(a)∨f(a)≠f(b) , f(x)=f(x)}

(2)S = {┐Q(c)∨c=d , ┐Q(c)∨f(c)≠f(d) , Q(c)∨a=b , Q(c)∨f(a)≠f(b) , f(x)=f(x)}

解 (1)S = {┐Q(a)∨┐R(a)∨a=b , Q(a)∨a=b , R(a)∨f(a)≠f(b) , f(x)=f(x)}

1) 1)┐Q(a)∨┐R(a)∨a=b

2) 2)Q(a)∨a=b

3) 3)R(a)∨f(a)≠f(b)

4) 4)f(x)=f(x)

5) 5)┐R(a)∨a=b 由(1),(2)消解得

6) 6)f(a)≠f(b)∨a=b 由(3),(5)消解得

7) 7)□ 由(5){a/x},(2)换位消

解得

(2)S = {┐Q(c)∨c=d , ┐Q(c)∨f(c)≠f(d) , Q(c)∨a=b , Q(c)∨f(a)≠f(b) , f(x)=f(x)}

1)┐Q(c)∨c=d

2)┐Q(c)∨f(c)≠f(d)

3)Q(c)∨a=b

4)Q(c)∨f(a)≠f(b)

5)f(x)=f(x)

6)┐Q(c)∨f(c)≠f(c) 由1),2)换位得

7)┐Q(c) 由5){c/x},6)消解得8)Q(c)∨f(a)≠f(a) 由3),4)换位得

9)Q(c) 由5){c/x},8)消解得10)□由(7),(9)消解得

9、图表示一个消解、换位过程,请依图写出原始子句集及消解、换位的详细步骤。

a=b P(a)∨R(a,b) ┐P(c)∨a≠b a=b a=c a=a P(a)∨R(b,b) ┐R(b,b) ┐P(c) c=a

P(a) ┐P(a)

解原始子句集S={a=b,P(a)∨R(a,b),┐P(c)∨a≠b,a=c,a=a,┐R(b,b)}

(1)(1)a=b

(2)(2)a=c

(3)(3)a=a

(4)(4)┐R(b,b)

(5)(5)P(a)∨R(a,b)

(6)(6)┐P(c)∨a≠b

(7)(7)P(a)∨R(b,b) 由(1),(5)换位得(8)(8)┐P(c) 由(1),(6)消解得(9)(9)c=a 由(2),(3)换位得(10)(10)P(a) 由(4),(7)消解得(11)(11)┐P(a) 由(8),(9)换位得(12)(12)□由(10),(11)消解得

电大政治学原理第三章自检自测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第三章自检自测

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力?如何理解这一含义 (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 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及其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

北邮离散数学第一次阶段作业

北京邮电大学 离散数学 第一次阶段作业 判断题 1. 如果A∪B=B,则A?B。【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2. 如果a∈A∪B,则a?A或a?B。【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3. a∈{a,a}。【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4.{?}是空集。【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5.设ρ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则当a,b∈ρ时,aρ=bρ。【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单项选择题 1. 设A={a,a},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答案:B】 A. a∈2A B. {a}?2A C. {a}∈2A D. {a}?2A 解:2A={?,a,a, a,a} 2.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答案:C】 A. ??? B. ?∈{?} C. ??? D. ?∈{?,?} 3. 设ρ是集合A上的关系,则()不是ρ为反对称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答案:D】 A. ρ是反对称关系 B. ρ∩ρ?i A C. 对任意x,y∈A,当x,y∈ρ且x≠y时y,x?ρ D. 对A的某两个元素x, y,当x,y,y,x∈ρ时有x=y 4. 设A,B,C是集合,ρ,μ分别是A到B,B到C的关系,x∈A,z∈C,则存在y∈B使得x,y∈ρ且y,z∈μ是x,z∈ρ°μ的()条件【答案:C】 A. 充分而非必要 B. 必要而非充分 C. 充分必要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5. 设A={0,b},B={1,b,3},则A∪B的恒等关系为【答案:A】 A.{0,0,1,1,b,b,3,3} B. {0,0,1,1,3,3} C. {0,0,b,b,3,3} D. {0,1,1,b,b,3,3,0}

政治学原理(1—7章习题)

第一、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公认政治学学科的创始人是() A、孟德斯鸠 B、西塞罗 C、马基雅维利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斯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其代表作是( ) A、《政府论》 B、《君主论》 C、《政治学》 D、《共和六论》 3、民主概念来自于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民主实践,______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将民主与少数人的统治区分开来。()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伊壁鸠鲁 D、伊斯顿 4、“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表明了国家的() A、职能 B、本质 C、作用 D、地位 5、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是( ) A、神权论 B、契约论 C、暴力论 D、有机体论 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源是( ) A、暴力 B、契约 C、神授 D、阶级矛盾 7、洛克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 A、《共和六论》 B、《政府论》 C、《君主论》 D、《论法的精神》 8、“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列宁 9、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 A、国家政权 B、阶级关系 C、政治革命 D、政治运动 10、亚里士多德把一人掌权的正常国家称为( ) A、君主国 B、贵族国 C、专制国 D、寡头国 11、提出“无为而治”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 12、奴隶制国家的实质是( ) A、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 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C、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D、统治权集中于一人 13、欧洲中世纪存在的主要国家类型是()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贵族制国家 C、资产阶级国家 D、神权国家 14、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 A、地主占有制 B、国家占有制 C、自耕农占有制 D、领主占有制 15、垄断资本家为维护私人占有制而采取的根本手段是( ) A、控制国家政权 B、缓和阶级对抗 C、制定福利政策 D、加强经济剥削

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离散数学作业7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三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2010年12月19日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7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 一、填空题 1.命题公式()P Q P →∨的真值是 1 . 2.设P :他生病了,Q :他出差了.R :我同意他不参加学习. 则命题“如果他生病或出差了,我就同意他不参加学习”符号化的结果为 (PQ)R . 3.含有三个命题变项P ,Q ,R 的命题公式PQ 的主析取范式是 (PQR) (PQR) . 4.设P(x):x 是人,Q(x):x 去上课,则命题“有人去上课.” 可符号化为 (x)(P(x) →Q(x)) . 5.设个体域D ={a, b},那么谓词公式)()(y yB x xA ?∨?消去量词后的等值式为 (A(a) A(b)) (B(a) B(b)) . 6.设个体域D ={1, 2, 3},A(x)为“x 大于3”,则谓词公式(x)A(x) 的真值为 . 7.谓词命题公式(x)((A(x)B(x)) C(y))中的自由变元为 . 8.谓词命题公式(x)(P(x) Q(x) R(x ,y))中的约束变元为 X . 三、公式翻译题 1.请将语句“今天是天晴”翻译成命题公式. 1.解:设P :今天是天晴; 则 P . 2.请将语句“小王去旅游,小李也去旅游.”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设P :小王去旅游,Q :小李去旅游, 则 PQ . 3.请将语句“如果明天天下雪,那么我就去滑雪”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设P:明天天下雪 。 Q:我去滑雪 则 P Q . 4.请将语句“他去旅游,仅当他有时间.”翻译成命题公式. 7.解:设 P :他去旅游,Q :他有时间, 则 P Q . 5.请将语句 “有人不去工作”翻译成谓词公式. 11.解:设P(x):x 是人,Q(x):x 去工作,

北邮-离散数学-第三阶段作业 答案

第三阶段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设图G是连通的,则任意指定G的各边方向后所得的有向图是弱连通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3. n阶完全图的任意两个不同结点的距离都为1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 5. 设都是命题公式,则也是命题公式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命题逻辑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6. 7. “如果8+7>2,则三角形有四条边”是命题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命题逻辑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8. 9. 设都是谓词公式,,则是永真式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一阶逻辑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10.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设D是有向图,则D强连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A. 略去D中各边方向后所得到的无向图是连通的 B. D是单向连通图,且改变它的各边方向后所得到的有向图也是单向连通图 C. D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结点都可以相互到达 D. D是完全图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学生答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3. 图和的结点和边分别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是(同构)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离散数学第三章消解原理

*第三章消解原理 斯柯伦标准形 内容提要 我们约定,本章只讨论不含自由变元的谓词公式(也称语句,sentences),所说前束范式均指前束合取范式。 全称量词的消去是简单的。因为约定只讨论语句,所以可将全称量词全部省去,把由此出现于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均约定为全称量化的变元。例如A(x)实指xA(x)。 存在量词的消去要复杂得多。考虑xA(x)。 (1)当A(x)中除x外没有其它自由变元,那么,我们可以像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所做那样,可引入A(e/x),其中e为一新的个体常元,称e为斯柯伦(Skolem)常元,用A(e/x)代替xA(x),但这次我们不把A(e/x)看作假设,详见下文。 (2)当A中除x外还有其它自由变元y1,…,y n,那么xA(x, y1,…,y n) 来自于y1…y n xA(x, y1,…,y n),其中“存在的x”本依赖于y1,…,y n的取值。因此简单地用A(e/x, y1,…,y n)代替xA(x, y1,…,y n) 是不适当的,应当反映出x对y1,…,y n的依赖关系。为此引入函数符号f,以A(f(y1,…,y n)/x, y1,…,y n) 代替xA(x, y1,…,y n),它表示:对任意给定的y1,…,y n, 均可依对应关系f确定相应的x,使x, y1,…,y n满足A。这里f是一个未知的确定的函数,因而应当用一个推理中尚未使用过的新函数符号,称为斯柯伦函数。 定理(斯柯伦定理)对任意只含自由变元x, y1,…,y n的公式A(x, y1,…,y n),xA(x, y1,…,y n)可满足,当且仅当A(f(y1,…,y n), y1,…,y n)可满足。这里f为一新函数符号;当n = 0时,f为新常元。 定义设公式A的前束范式为B。C是利用斯柯伦常元和斯柯伦函数消去B中量词(称斯柯伦化)后所得的合取范式,那么称C为A的斯柯伦标准形(Skolem normal form)。 以下我们约定:斯柯伦标准形中,各子句之间没有相同的变元。 定义子句集S称为是可满足的,如果存在一个个体域和一种解释,使S中的每一个子句均为真,或者使得S的每一个子句中至少有一个文字为真。否则, 称子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 习题解答 练习 1、求下列各式的斯柯伦标准形和子句集。 (1)┐(xP(x)→y zQ(y, z)) (2)x(┐E(x, 0)→y(E(y, g(x))∧z(E(z, g(x))→E(y, z)))) (3)┐(xP(x)→y P(y)) (4)(1)∧(2)∧(3) 解(1)┐(xP(x)→y zQ(y, z))┝┥┐xP(x)∧y zQ(y, z) ┝┥x┐P(x)∧y zQ(y, z) 斯柯伦标准形:┐P(e1)∧Q(e2, z) 子句集:{┐P(e1),Q(e2, z)} (2)x(┐E(x, 0)→y(E(y, g(x))∧z(E(z, g(x))→E(y, z)))) ┝┥x y z (E(x, 0)∨(E(y, g(x))∧(┐E(z, g(x))∨E(y, z)))) ┝┥x y z ((E(x, 0)∨E(y, g(x)))∧(E(x, 0)∨┐E(z, g(x))∨E(y, z))) 斯柯伦标准形:(E(x, 0)∨E(f(x), g(x)))∧(E(x, 0)∨┐E(z, g(x))∨E(f(x), z))子句集:{ E(x, 0)∨E(f(x), g(x)), E(x, 0)∨┐E(z, g(x))∨E(f(x), z)} (3)┐(xP(x)→y P(y))┝┥xP(x)∧┐y P(y) ┝┥xP(x)∧y┐P(y) ┝┥x y (P(x)∧┐P(y)) 斯柯伦标准形:P(x)∧┐P(y) 子句集:{P(x),┐P(y) }

国开大学政治学原理2020

导论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第一讲知识点1:政治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 ) 。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答案:ABCD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权力本位或官本位,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详见教材P3页 第一讲知识点2: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 2、讲政治的目的是() A.学习弄权之术 B.了解政治常识 C.探索构成良好政治秩序的机制 D.做官 答案:C 讲政治的目的是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详见教材P3页 第一讲知识点3: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 3、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政治分析原理和()

A.政治执行原理 B.政治操作原理 C.政治科学原理 D.政治制度原理 答案:B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详见教材P4页 4、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 A.权力 B.国家 C.正义 D.效率 答案:C 正义,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详见教材P4页 第一讲知识点4:政治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5、宪政与法治之下的自由民主以及()则是迄今为止被人类的智能所发现的最为高明的政治制度。 A.代议民主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有限政府 答案:D 宪政与法治之下的自由民主以及有限政府则是迄今为止被人类的智能所发现的最为高明的政治制度,详见教材P7页 第一讲知识点5:政治学原理提供什么知识?

北邮离散数学第一次阶段作业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如果,则或.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集合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是空集.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集合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 设为集合上的等价关系, 则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 设集合,则是到的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5. 设集合,,则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6.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设为实数集合,下列集合中哪一个不是空集 A. B. C. D. 知识点: 集合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设是集合A上的关系,则()不是为反对称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 A. 是反对称关系 B. ∩ C. 对任意 D. 对A的某两个元素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 设为集合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其等价类为 A. 空集 B. 非空集 C. 是否为空集不能确定 D.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 设,,则的恒等关系为 A. B.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利 一、“公权”与“私权”划分的意义 1.“公权”与“私权”的定义及其性质 “公权”即指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私权”即指公利。公利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公利的外延大于政治权利的外延,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其中,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利的首要容。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利益的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利存在的基础。 (1)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个人或机构)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公民人人生而平等,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现代政治的基本信念。因此,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的时候,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个人利益和权利将得到保护。但是,一旦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相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公利就会受到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权力部门和个人的威胁和侵害。此外,社会成员出于个人私利,也可能会违背公共权力意志,增加公共权力运行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公权”与“私权”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界限不清的问题。如果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的界限进行清晰的划分,从法律上对“公权”和“私权”的界限进行明晰的规定,就能保证公共权力有效行使,并使公利得到有效保障。 (2)公共权力表现为在全社会围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公利表现为公民在私人领域的自主和自由。公共权力因为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公共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非公共领域的私人领域,公民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享有绝对自由。划定个人自由围,由法律做出规定,并通过确认公利的形式予以保护,对于公共权力机关(政府)合理合法行使其权力,保护公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及其意义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

电大 离散数学作业7答案

离散数学作业7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三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本学期第17周末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7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 一、填空题 1.命题公式()P Q P →∨的真值是 1或T . 2.设P :他生病了,Q :他出差了.R :我同意他不参加学习. 则命题“如 果他生病或出差了,我就同意他不参加学习”符号化的结果为 (P ∨Q )→R . 3.含有三个命题变项P ,Q ,R 的命题公式P ∧Q 的主析取范式是 (P ∧Q ∧R)∨(P ∧Q ∧?R) . 4.设P (x ):x 是人,Q (x ):x 去上课,则命题“有人去上课.” 可符号化为 ?x(P(x) ∧Q(x)) . 5.设个体域D ={a , b },那么谓词公式)()(y yB x xA ?∨?消去量词后的等值式为 (A(a) ∨A(b)) ∨((B(a) ∧B(b)) . 6.设个体域D ={1, 2, 3},A (x )为“x 大于3”,则谓词公式(?x )A (x ) 的真值为 0(F) . 7.谓词命题公式(?x )((A (x )∧B (x )) ∨C (y ))中的自由变元为 y . 8.谓词命题公式(?x )(P (x ) →Q (x ) ∨R (x ,y ))中的约束变元为 x . 三、公式翻译题 1.请将语句“今天是天晴”翻译成命题公式. 设P :今天是晴天。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第二阶段练习答案(第四五章)

离散数学第二阶段作业(第四第五章) 1.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每个人都有心脏。 令M(x):x是人,H(x):x有心脏。命题符号化为:?x(M(x)→H(x)) (2)有的狗会飞。 设D(x):x是狗,F(x):x会飞。命题符号化为:?x(D(x)∧F(x)) (3)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设M(x): x是人,F(x):x犯错误,命题符号化为 ①┐?x(M(x)∧┐F(x)) ②?x(M(x)→F(x)) (4)发光的不都是金子。 设L(x):x是发光的东西,G(x):x是金子。命题符号化为 ①┐?x(L(x)→G(x)) ②?x(L(x)∧﹁G(x)) (5)一切人都不一样高。 设F(x):x是人, H(x,y), x与y相同, L(x,y): x与y一样高, 命题符号化为 ?x(F(x)→?y(F(y)∧?H(x,y)→?L(x,y))) 或?x?y(F(x)∧F(y)∧?H(x,y)→?L(x,y)) (6)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比火车快。 设F(x):x是汽车, G(y):y是火车, H(x,y):x比y快, 命题符号化为 ??x?y(F(x)∧G(y)→H(x,y)) 或?x?y(F(x)∧G(y)∧?H(x,y)) 7)没有一个自然数大于等于任何自然数。

设 N(x):x 是自然数,G(x,y):x ≥y 命题符号化为:??x(N(x)∧?y(N(y)→G(x,y))) (8)有唯一的偶素数。 设:Q(x):x 是偶数,P(x):x 是素数, E(x,y):x =y 命题符号化为: ?x(Q(x)∧P(x)∧??y(Q(y)∧P(y)∧?E(x,y))) 2.填空:求下列各式的前束范式。 )),()(()),((x xF y t G x F y x y t G y →????→??)( (2))),()((),(2121211x x G x x H x x F x ??→→? )),()((),(2323211x x G x x H x x F x ??→→?? )),()((),(2332411x x G x H x x x F x ?→?→?? ))),()((),((2334121x x G x H x x F x x ?→→??? 3.在自然数推理系统F 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前提:))())()((()(y R y G y F y x xF →∨?→?,)(x xF ? 结论:?xR(x) ①)(x xF ?前提引入 ②F(c) ①EI ③))())()((()(y R y G y F y x xF →∨?→?前提引入 ④))())()(((y R y G y F y →∨? ①③假言推理 (1)?xF (x ) →?yG (x , y )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六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5.确定下列命题是否为真: (1)? ?真 ? (2)? ?假 ∈ (3)} ?真 {? ? (4)} ?真 ∈ {? (5){a,b}?{a,b,c,{a,b,c}}真 (6){a,b}∈{a,b,c,{a,b}}真 (7){a,b}?{a,b,{{a,b}}}真 (8){a,b}∈{a,b,{{a,b}}}假 6.设a,b,c各不相同,判断下述等式中哪个等式为真: (1){{a,b},c,?}={{a,b},c}假 (2){a ,b,a}={a,b}真 (3){{a},{b}}={{a,b}}假 (4){?,{?},a,b}={{?,{?}},a,b}假 8.求下列集合的幂集: (1){a,b,c}P(A)={ ?,{a},{b},{c},{a,b},{a,c},{b,c},{a,b,c}} (2){1,{2,3}}P(A)={ ?, {1}, {{2,3}}, {1,{2,3}} } (3){?}P(A)={ ?, {?} } (4){?,{?}}P(A)={ ?, {1}, {{2,3}}, {1,{2,3}} } 14.化简下列集合表达式: (1)(A B) B )-(A B) (2)((A B C)-(B C)) A 解: (1)(A B) B )-(A B)=(A B) B ) ~(A B) =(A B) ~(A B)) B=? B=? (2)((A B C)-(B C)) A=((A B C) ~(B C)) A =(A ~(B C)) ((B C ) ~(B C)) A =(A ~(B C)) ? A=(A ~(B C)) A=A

电大作业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一、填空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二、选择题 窗体顶端 1.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政府职能 B.政府体制 C.政府结构 D.政府管理 2.(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效率精神 B.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 D.法治观念 3.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奖酬方式)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4.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受教育权力,健康,选择职业,保持最低生活标准)和居住等权利。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权力 一、权力与政治权力

(一)权力的字面含义 (二)权力的政治学含义 在政治分析中,权力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关系,即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权力就是使他人不以其选择而行事。 在一般的政治学研究中:(1)权力被看成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权力被认为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 (3)权力也被看作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三)政治权力的含义 2.政治权利 1、权利的定义 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2、权利观念的演变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 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 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

离散数学作业答案完整版

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 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 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 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 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 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 过程,要求本学期第11周末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3任务界 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 一、填空题 1.设集合{1,2,3},{1,2} ==,则P(A)- A B P(B )={{3},{1,3},{2,3},{1,2,3}},A? B={<1,1>,<1,2>,<2,1>,<2,2>,<3,1>,<3,2>} . 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 1024 . 3.设集合A={0, 1, 2, 3},B={2, 3, 4, 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 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2,2>,<2,3>,<3,2>,<3,3>} . 4.设集合A={1, 2, 3, 4 },B={6, 8, 12},A到B的二元关系 R=} ∈ y x∈ y < > = {B , , x , 2 y A x 那么R-1={<6,3>,<8,4>} 5.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 , , },则R具有的性质是没有任何性质. 6.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 , , },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 称性. 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 2 个. 8.设A={1, 2}上的二元关系为R={|x?A,y?A, x+y =10},则R的自反闭 包为 {<1,1>,<2,2>} . 9.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且1 , 2 , 3是A中的元素,则R中至少包含 <1,1>,<2,2>,<3,3> 等元素. 10.设集合A={1, 2},B={a, b},那么集合A到B的双射函数是 {<1,a>,<2,b>}或{<1,b>,<2,a>} .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北邮离散数学阶段作业一二三

阶段作业一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命题公式的真值分别为0,1,则的真值为0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命题逻辑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设P,Q都就是命题公式,则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命题逻辑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 空集就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集合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设为集合上的等价关系, 则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5.设为集合上的等价关系, 则也就是集合上的等价关系 C. 正确 D. 错误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下面哪个联结词不可交换 A. B. C. D. 知识点: 命题逻辑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就是 A. B. C. D. 知识点: 集合 学生答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 设为集合,若,则一定有 A. B. C. D. 知识点: 集合 学生答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 设为集合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其等价类为 A. 空集 B. 非空集 C. 就是否为空集不能确定 D. 知识点: 关系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5. 设A,B就是集合,则下列说法中()就是正确的、 A. A到B的关系都就是A到B的映射 B. A到B的映射都就是可逆的 C. A到B的双射都就是可逆的 D. 时必不存在A到B的双射 知识点: 映射 学生答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阶段作业二 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政治学第三章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主要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政体形式(单选09.1) 儒(影响最大、占统治地位)、道、法三家在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意义 A儒家的主要代表:孔子、孟子、荀子(06.10 多选) 儒家的主要著作:《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主要政治学说观点:礼治、德治、王道(以德行仁者王)(04.10多选) B法家学派与儒家对立,韩非是其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05.1 06.1 单选)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慎到(势)、商鞅(法)、申不害(术)(08.1单选) 主要观点:依法治国、霸道(以力假仁) 韩非关于君主统治术的论述早于马基雅维利1700多年 C道家学派较前二者治世消极手段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主要观点:无为而治、小国寡民(08.10 多选) 2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A 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代表人物柏拉图(最为出名)和亚里士多德(西方第一个试图区分政治和伦理、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02.10单选) 西方政治思想萌芽的标志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总结于希腊的治国经验(10.1单选) “以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为命题;认为最好的城邦政治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民主政治B中世纪是个西欧的黑暗时代,神学政治学占统治地位,蒙昧主义色彩重 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主要观点: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君权神授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王权从于教权)(06.1单选) C转折性时代到来——文艺复兴(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 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形成时期:15—16世纪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思想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提出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第一次提出政治与伦理问题的根本区别 不丹,《共和六论》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02.10 单选)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 意义:揭开了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第一页,并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说提供了直接思想资源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17—18世纪 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荷兰的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杰弗森、潘恩、汉密尔顿 著名的学说及理念(03.10 多选):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08.1多选)、分权制衡学说、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 意义: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 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代表人物: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里和巴贝夫

离散数学作业7答案(数理逻辑部分)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三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并在07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作业应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完成后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 一、填空题 1.命题公式() →∨的真值是 1 . P Q P 2.设P:他生病了,Q:他出差了.R:我同意他不参加学习.则命题“如果他生病或出差了,我就同意他不参加学习”符号化的结果为P∨Q→R . 3.含有三个命题变项P,Q,R的命题公式P∧Q的主析取范式是(P∧Q∧┐R)∨(P∧Q∧R) . 4.设P(x):x是人,Q(x):x去上课,则命题“有人去上课.”可符号化为?x ( P ( x) ∧Q ( x)). 5.设个体域D={a, b},那么谓词公式) xA? ∨ x ?消去量词后的等值式为 yB ( ) (y (A(a)∨A(b))∨(B(a) ∧B(b)). 6.设个体域D={1, 2, 3},A(x)为“x大于3”,则谓词公式(?x)A(x) 的真值为0 . 7.谓词命题公式(?x)((A(x)∧B(x)) ∨C(y))中的自由变元为y .8.谓词命题公式(?x)(P(x) →Q(x) ∨R(x,y))中的约束变元为x . 三、公式翻译题 1.请将语句“今天是天晴”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

北邮数学

第一部分: 高等代数, 包括九个方面. 第一章:多项式 一元多项式,整除的概念,最大公因式,因式分解定理,重因式,多项式函数,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有理系数多项式; 第二章:行列式 排列,级行列式,级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的计算,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克拉默法则,行列式的乘法规则;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 消元法,维向量空间,线性相关性,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二元高次方程组; 第四章:矩阵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乘积的行列式与秩,矩阵的逆,矩阵的分块,初等矩阵,分块乘法的初等变换及应用,广义逆矩阵; 第五章:二次型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标准形,惟一性,正定二次型; 第六章:线性空间 集合、映射,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维数、基与坐标,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线性子空间,子空间的交与和,子空间的直和,线性空间的同构; 第七章: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定义,线性变换的运算,线性变换的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对角矩阵,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不变子空间,若当(Jordan)标准形介绍,最小多项式; 第八章:矩阵 矩阵,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标准形,不变因子,矩阵相似的条件,初等因子,若当(Jordan)标准形的理论推导; 第九章:欧几里得空间 定义与基本性质,标准正交基,同构,正交变换,子空间,对称矩阵的标准形。 第二部分: 概率论,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 随机试验、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2) 概率的定义及概率的性质 3) 概率空间的概念4) 条件概率和三个重要公式 5) 事件的独立性 6)贝努利试验和二项概率公式 2、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 随机变量的概念和分布函数 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4) 六个常用的分布 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3、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 多维(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条件分布和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 二维随机变量(包括二维到二维)函数的分布 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参考 2009年06月10日 南川电大 《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答题参考(1-4) 案例分析:(案例略)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 本题要结合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相关知识点来作答。 一结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审题,得出有三个问题: 1、什么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进行权力制约? 2、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更好? 3、如何制约政治权力? 二、答题要点; 1、什么是政治权力?(教材P68)及其特点(P68—69) 2、结合本案例来说明梁锦松利用职权购车的“好处”(避税) 3、为什么要进行权力制约?(教材P185)以及权力制约的几种形式(权力制约、权利制约、制度制约和道德制约) 4、结合本案例(社会监督对本案梁锦松购车形成的压力和后果),你认为那种制约形式会更好? 5、怎样制约政治权力?说明自己的观点。(可以比较分权制约(P98—99)与社会监督(P185—193)的作用。)

参考知识 制约政治权力的方式: (1)权力制约:(P98) 是指宪法规定了的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它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2)权利制约权力:即以公民的政治权利来制约政治权力。(P186) 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功能划分;同时,根据人民主权思想,国家权力从根本上属于人民,人民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因此,人民在把自己的权力委托给国家机关去执行之后,仍享有监督制约国家权力运作的民主权利,据此,为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还应建立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样一来,我们把运用国家的一种权力去对另一种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3)制度制约:即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来制约政治权力的行使。 (4)道德制约:即以公众及权力行使者的道德标准为基础,来制约政治权力的行使。 《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2)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联系实际讨论作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的舆论监督所具有的功能及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

国开放大学离散数学本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国开放大学离散数学本离 散数学作业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学生提交作业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1. 可将此次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完成作业后交给辅导教师批阅. 2. 在线提交word文档 3. 自备答题纸张,将答题过程手工书写,并拍照上传. 一、填空题

1.设集合{1,2,3},{1,2} ==,则P(A)-P(B )= {{1,2},{2,3},{1,3}, A B {1,2,3}} ,A B= {< 1,1>,<1,2>,<2,1>,<2,2>,<3,1>,<3, 2> } . 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 1024 . 3.设集合A={0, 1, 2, 3},B={2, 3, 4, 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 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 {< 2,2>,<2,3>,<>,<> } .4.设集合A={1, 2, 3, 4 },B={6, 8, 12},A到B的二元关系 R=} y x y x∈ ∈ < > = A , , 2 , y {B x 那么R-1= {< 6,3>,<8,4> } . 5.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 , , },则R具有的性质是反自反性. 6.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 , , },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 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2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