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晚期患者不治疗能长期存活吗

乳腺癌晚期患者不治疗能长期存活吗
乳腺癌晚期患者不治疗能长期存活吗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着患者朋友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病情发展到晚期,患者往往要承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有些患者会选择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为自己赢取一线生机,而有些患者则会放弃治疗,不愿忍受治疗所带来的痛苦以及投入更多的金钱。那乳腺癌晚期患者不治疗能长期存活吗?

一般来说,如果乳腺癌晚期患者不治疗,其存活时间会大打折扣。相比病情早期,晚期已经相当严重,不治疗的话病情发展更快,加速患者的死亡。相反,如果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有助于延长生存期的。所以不管病情是否已经发展到晚期都不要轻言放弃,即使到了乳腺癌晚期,经过治疗还是有可能延长生存期的。

就目前来说,常见乳腺癌晚期治疗方法有很多,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允许,可以先采用手术或者放化疗,然后用中医进行辅助治疗。有些患者可能会问,手术或者放化疗后为什么还要用中医进行辅助?手术和放化疗虽然对乳腺癌治疗有效,但多多少少也存在一些弊端。就像刨树,尽管看上去树没了,但树根还在地下,并没有刨完,没除根,树迟早还会发芽。中医辅助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乳腺癌病灶本身,有助于改善患者局部症状以及全身状况。当然,如果患者身体情况不好,无法承受手术以及放化疗,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部分参考案例:

陈林凤,女,66岁,乳腺癌,河南洛阳市人

2008年7月,陈林凤在洗澡时发现左乳房有个凹陷的“坑”,随后在洛阳市乳腺病医院确诊为乳腺癌,随后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以及6个疗程的化疗。由于臀部疼痛,无法站立,2008年11月29日就医检查的陈林凤又被告知出现骨转移。复发后,陈林凤又按照医生要求做了2个疗程的化疗。此时,骨转移及严重的毒副反应令陈林凤的身体虚弱,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极度绝望的陈林凤开始安排后事。

2009年1月5日,不愿意放弃的女儿拉着陈林凤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袁希福院长一边为其开具药方,一边对陈林凤进行开导,让陈林凤当场热泪盈眶,“求医半年来,我都没有碰到过说话这么和和气气的医生。”而治疗效果更令她开始重获治疗信心。仅仅用药3天,需要人搀扶的陈林凤就可以慢慢挪着去厕所了;10天后,陈林凤的精神、体力有了明显好转;20天后,全身乏力、腿沉、便秘症状消失,右髋骨疼痛减轻;50天后,除阴雨天髋骨轻微疼痛外无不适症状。8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更让陈林凤欣喜万分:癌胚抗原为

0.38ng/mL。她为了让更多正在受病痛折磨的癌症患者重拾信心,常常义务到医

院为他们做心理上的安慰和开导,给他们讲自己的抗癌经历,让他们不放弃,充满希望。

2017年9月24日,陈林凤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深有感触地说:“中医多好呀,整个都是调理,把全身各部位都调理顺了,免疫力提高了,病自然也就控制住了。”2019年11月13日,经陈林凤介绍到希福医院就医的患者反馈:陈林凤现在的精神好,气色好。

(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即使到了乳腺癌晚期,患者也不应该轻易放弃治疗。好的治疗是有助于控制病情以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提示:乳腺癌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Tag:乳腺癌存活期|乳腺癌治愈率|乳腺癌5期治愈率|乳腺癌可以活多久|乳腺癌活多久|乳腺癌早期终身不复发|乳腺癌早期能活多久|乳腺癌年轻人复发几率|乳腺癌不治疗能活几年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答:乳汁淤积 2.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 答:金葡菌 【新课导入】 【案例】 李女士,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房癌,需手术治疗。 思考: 1.乳房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2.该患者确诊为乳房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指导女性术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维持术后患肢最大活动范围。 2.专业理论知识:乳房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术后护理。 3.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女性进行自我乳房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 乳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 二、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 2.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 ①同侧腋窝淋巴结(多见)②然后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③锁骨上淋巴结④癌灶位于内侧向胸骨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 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若癌块侵犯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则可使乳头偏移、抬高或内陷,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癌肿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若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时,乳房局部隆起。乳腺癌晚期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其表面易出血,且有恶臭的分泌物。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腋窝,开始为少数散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随后肿大的淋巴结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堵塞腋窝主淋巴管时,则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肺、肝、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钼靶摄片和干板照相检查,对区别乳房肿块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乳癌的普查;超声显像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肿瘤,属无损伤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囊性肿块与实质性肿块。(视频) 2.病理学检查可用细针穿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对疑为乳癌者,最好是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准备,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切缘有无癌残留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而定。

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塞化疗的护理

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塞化疗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9-07T11:36:50.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3期供稿作者:高春玲 [导读] 紫杉醇是一种有丝分裂抑制剂,其作用原理主要是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促进微管装配,抑制微管的解聚。 高春玲(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340-02【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药物多西他塞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塞联合其它药物治疗,3周为一疗程,每位患者均接受5-6疗程。给于患者以一般性护理、化疗过程的严密观察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 32例患者中1例出现过敏反应,7例出现骨髓抑制,1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2例出现脱发,13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化疗的副反应发生率、减轻副反应发生程度,确保化疗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患者多西他塞静脉化疗护理 注射用多西他塞(商品名艾素)是我国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紫杉醇类抗癌药,目前已被广泛作为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第一线或第二线化疗药物[1]。其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快,危害性大,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笔者医院应用多西他塞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32例次,通过给于患者个体化护理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了患者化疗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12月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32例,年龄40-78岁。均经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综合治疗,所有患者采用紫杉醇与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化疗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及既往史,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及三大常规,其均在正常范围内,KPS(百分法)评分均在70以上,均签署了化疗同意书。 1.2方法 1.2.1一般性护理 1.2.1.1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病死率和复发率都较高,往往危及患者生命。乳腺癌一经确诊,患者情不自禁都会产生悲伤、恐惧和沮丧的情绪。因此,笔者首先要做好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首先接受疾病的事实。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配合医生积极做好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还要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素质、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因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特征的患者,对乳腺癌的认知程度、心理耐受能力和对治疗成功的期望值会大不一样。针对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其多方面的身心需求,充分实施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化疗前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所用化疗药物的特点,主要药理作用、用药后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用药期间患者和家属应注意的事项等,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在相对较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尽可能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计划,为战胜疾病创造条件。 1.2.1.2饮食护理因肿瘤消耗、代谢异常、疾病进展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患者多有恶心、呕吐、腹泻、营养得不到改善,应嘱其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化疗反应严重者宜进清淡、易消化且营养的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出。 1.2.1.3静脉血管的保护及护理宜选择血管以软、粗、直、有弹性的,避开关节部位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从远端到近端,左右手交替,避免在同一条血管土反复穿刺。如静脉不明显或充盈度差者,可在穿刺前用温盐水浸泡5-10分钟,也可每晚用温盐水浸泡,必要时可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可避免对血管的损伤。滴注化疗药物时,用30%硫酸镁纱条沿静脉走向湿敷注射静脉。如注射部位刺痛、烧灼痛或水肿,则提示药液外渗,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更换注射部位。用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加0.9%氯化钠注射液等做环形封闭后冷敷48h,并用50%硫酸镁湿敷直到症状消失。发生静脉炎时可行局部热敷,沿血管走行外涂如意金黄散或理疗。 1.2.2化疗过程的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因紫杉醇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故在紫杉醇滴注开始的l小时内提倡进行重要的体征监测,滴注开始后第1小时每15分钟测血压心率,呼吸1次;第2小时每30分钟测血压、心率、呼吸1次,之后l小时测血压、心率、呼吸1次。连续6小时,同应监测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反应应遵医嘱适当用药。在整个过程中,应派专人护理、观察、记录病人的一般情况。穿刺静脉的护理:给药前检查静脉是否通畅,是否有回血,是否肿痛、疼痛;在给药过程中,可沿穿刺静脉走向予以硫酸镁加维生素B12湿纱布预防性湿敷,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性,同时输液肢体制动。 1.2.3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1.2.3.1过敏反应据文献报道紫杉醇引起的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第1次和第2次用药后最初的10min内,发生率约39%,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和休克[2]。预防性用药是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的最有效措施,方法为:用紫杉醇前12h和6h各服用地塞米松20mg,用药前30min,分别肌注异丙嗪25mg和静注雷尼替丁50mg,配制好的液体须使用专用的带有过滤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滴注。开始滴注的前10min内速度宜慢,每分钟10~20滴,之后视情况可加快输液速度,至少输注3h。在滴注过程中做好心电监护,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抢救。如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从第3次用药起,可改用简化预处理方法[3]:在应用紫杉醇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20mg静脉点滴,同时给予雷尼替丁50mg静注和苯海拉明50mg肌肉注射。 1.2.3.2胃肠道反应化疗前30分钟可给予止吐剂应用,以达到预防为主的效果;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分散注意力;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少食多餐。腹泻时可进食少渣饮食,便秘时可进食粗纤维饮食,多喝开水;腹泻严重患者测液体出入量、体重及电解质;做好口腔护理,使患者舒适,增加食欲。肿癌患者机体消耗大,代谢异常,营养得不到改善。故应配制适合患者口味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1.2.3.3骨髓抑制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白细胞降低严重时酌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注意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数。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病房2次。嘱多休息,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预防继发感染。血小板减少患者常有出血倾向,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瘀斑以及有无血尿、便血等。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进易消化、有营养饮食,禁食过硬及过热食物。保持室内温度,鼻黏膜、口唇部涂液状石蜡防止干裂,避免挖鼻孔,以防出血。注射穿刺后压迫针眼时间宜长,必要时使用止血带。 1.2.3.4脱发和神经毒性反应紫杉醇和表阿霉素均可导致严重脱发。脱发的发生与化疗药物损伤毛囊细胞有关。因此化疗前向患者说明

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论文

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论文 论文关键词:艾易舒注射液;晚期乳腺癌;化疗 论文摘要:且的:观察并评价艾易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4年7月2006年7月诊断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共100例,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行长春瑞滨加吡柔比星化疗两个疗程,观察组同时使用艾易舒注射液,于化疗第1天及最后1天采血,检查患者血象、肝肾功能及一般情况记录。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毒性反应小于对照组。结论:艾易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化疗相关毒性反应。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及生活幸福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乳腺癌普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乳腺癌已经成为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然而,仍有许多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早期发现,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无法行手术治疗。对于晚期乳腺癌,全身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院于2004年7月2006年7月使用艾易舒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共51例,同时设置49例单纯化疗的对照组,从而评价艾易舒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总共100例患者皆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经《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诊断为乳腺癌Ⅳ期患者。患者全为女性,并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艾易舒联合化疗)及对照组(单纯化疗)。其中观察组共51人,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4,3岁,其中肝转移6例,淋巴结转移8例,肺转移5例;对照组共49人,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0,1岁,其中肝转移5例,淋巴结转移9例,肺转移7例。所有患者皆为初次治疗病人,之前未经过任何全身化疗,局部淋巴结放疗等。所有患者皆无明显骨髓抑制表现(白细胞>3.5×109/L),无化疗禁忌证,治疗前KPS评分都大于80分。 1.2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护理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二)体征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1)部位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重点】 晚期乳腺癌定义 晚期乳癌的治疗方法 晚期乳癌的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全身呈恶病质表现: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转移途径多经淋巴到腋下、胸骨旁、锁骨下、上淋巴结,但各期乳腺癌均可发生血行转移,转移常见部位是肺、骨、肝。 一、晚期乳腺癌 1.局部晚期乳腺癌指乳腺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有严重病变,但尚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一组病变。 2.临床Ⅲ期乳腺癌指肿瘤直径>5cm;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相互融合、固定;局部复发乳腺癌;炎性乳腺癌。 3.临床Ⅳ期乳腺癌 二、晚期乳腺癌治疗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早期癌细胞即可进入血管发生全身播散、远处转移。所以,应尽早进行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局部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全身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1.化学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使微小转移病灶尽早得到控制;减少术中肿瘤转移扩散机会;估计肿瘤对化疗敏感性,指导选择后续化疗药物;使肿瘤和淋巴结转移灶缩小,简化手术、减少手术难度;控制肿瘤发展。 (1)主要用药: 1)蒽环类、紫杉类(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毒副作用:粒细胞减少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应严格检测心功能,其中多西他赛血液系统毒性和非血液系统毒性较大。 2)抗代谢类:卡培他滨(希罗达):副作用为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以及疲劳;诺维本:局部组织刺激性,外渗致组织坏死。 2.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当前采用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施行手术,并辅以化学抗癌药物、放射、激素、免疫疗法等综合措施,日前采用的术式有: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患侧全部乳腺组织,覆盖肿瘤表面的皮肤、腋窝和锁骨下脂肪及淋巴组织,腋动脉、静脉向腋下的分支整块切除。 (2)保留乳房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包括完整切除肿块及腋淋巴结清扫。肿块切除时包括肿块周围适量正常乳腺组织,确保切除标本边缘无肿瘤细胞浸润。

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7-08-22T16:23:42.3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9期作者:王秋菊[导读] 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意义突出,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肃宁县人民医院外三科河北沧州 062350)【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价值作出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乳腺外科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0例为此次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观察,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4%,生活质量改善率 为6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3%,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0.0%,经过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使用。【关键词】乳腺癌晚期;卡培他滨;维持支持;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89-02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着近年来女性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而呈上升趋势[1]。随着国内外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乳腺癌的生存率已经较以前提高不少,但是仍然存在30%的患者会发生转移或复发,一旦发生转移或复发其生存期多为1~2年[2]。近年来,维持治疗开始逐渐被临床重视,本次研究以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临床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预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乳腺外科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0例为此次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5例,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年龄分布在30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45.2±2.6)岁,按照疾病的转移情况分为:脑转移2例、肺转移15例、肝转移6例、淋巴转移8例、骨转移4例;试验组年龄分布在28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45.7±2.2)岁,按照疾病的转移情况分为:脑转移3例、肺转移16例、肝转移5例、淋巴转移9例、骨转移2例。对两组病人的年龄、病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 0.05,说明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观察,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用法用量为:给予口服1000mg/m2卡培他滨,一天两次,维持2周持续给药,21天为一周期,每3个周期对临床疗效进行1次评价。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率。临床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患者经过治疗CT显示肿瘤靶病灶缩小不少于50%,且其他病灶面积未增大,未产生新增病灶;有效:患者经过治疗CT显示肿瘤靶病灶面积缩小不低于25%,未产生新增病灶;无效:患者经过治疗CT显示肿瘤靶病灶面积未缩小甚至增大,或者发现新病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生活质量采用KPS评分进行判断[4],改善:治疗后KPS评分增加不少于10分;稳定:治疗后KPS评分增加或减少小于10分;下降:治疗后KPS评分减少大于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性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4.3%,经过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更优,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1T16:44:57.6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谢晓敏 [导读] 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55例 谢晓敏 如皋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江苏南通 226500 摘要:目的: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55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常规组27例,常规组实施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姑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姑息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与情绪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总满意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姑息护理能对其自身生活质量加以改善,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姑息护理;晚期乳腺癌;生活质量;满意度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晚期乳腺癌不具有治愈机会,患者的疼痛感剧烈与死亡的恐惧感导致其自身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往往采用姑息护理,其以生存时间较短患者为基点,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与功能性的护理服务,确保其在生命最后阶段具有最佳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确保其自身临床症状能得以缓解[1]。为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55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常规组27例。实验组患者中,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为(55.21±4.34)岁;常规组患者中,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为(57.28±4.57)岁,两组患者的资料不具有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意识清晰,对自身疾病了解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患者预计生存时间低于3个月给予排除;具有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排除。 1.2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姑息护理,具体如下:相关护理人员要整体评估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对患者病情及实际需求进行了解掌握。确保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同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积极配合相关医师加以治疗。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相关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让家属给予患者关怀与关爱,确保治疗过程能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采用音乐疗法减少患者疼痛感,同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防止其自身产生不良情绪,同时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者能保持身心愉悦,为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可靠性保障[3]。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与情绪功能四项生活质量评分,评分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填写本院自制的健康问卷调查表,分为满意、良好以及不满意三项,总满意率越高,护理效果越好[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数据,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卡方检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用()表示,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采姑息护理后,患者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与情绪功能四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中国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中国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每年新发患者约27万例[1],其中3%~8%的乳腺癌患者初诊时即为转移性[2]。即便是接受了手术及规范治疗的早期患者,仍有30%~40%会复发转移[3]。晚期乳腺癌目前虽难以治愈,但可通过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维持治疗的理念,最早在白血病治疗中被提出,而后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肠癌等实体肿瘤治疗中陆续得到认可。一项基于11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延长一线化疗时间,能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4]。且有研究表明,持续治疗直到疾病进展能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5,6]。自此,乳腺癌也开启了维持治疗模式的探索。关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指南或共识。亟需结合研究数据与临床经验,达成共识。 一、维持治疗的概念 1.维持治疗的定义: 本共识所指的维持治疗,是接受规范的一线化疗(通常6~8个周期)后达到疾病控制(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通过延长药物治疗时间,控制肿瘤进展,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PFS的目的。

2.维持治疗的模式: 维持治疗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1)原方案维持:将一线化疗方案延长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2)原方案中部分药物维持:一线化疗后,从原有效方案中选择单个或部分药物来进行维持。(3)换药维持:经过一线化疗后,换用其他适合维持的化疗药物或内分泌药物进行维持。 3.维持治疗的时间: 建议持续到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难以耐受。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经济水平、家庭照顾及心理状况,适时调整方案。 二、维持治疗的药物及方式选择 1.联合化疗方案: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发现,环磷酰胺联合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CMF)方案的延长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但对于总生存的改善不明显,且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7,8,9]。以蒽环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延长治疗,虽有研究表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10],但多数研究都只能观察到近期疗效的提高[11,12]。 随着更加高效和低毒药物的开发,联合维持的方案得到进一步改善。KCSG-BR0702研究显示,一线接受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化疗6个周期后,达到疾病控制的患者继续接受该方案维持化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PFS(7.5与3.8个月,P=0.026)和OS(32.3与23.5个月,P=0.047)。亚组分析显示,年龄≤50岁、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发生内脏转移、转移部位≥2个,以及激素受体(HR)阴性的患者,更能从联合方案

NCCN 指南:晚期乳腺癌全身治疗(2015 版)

NCCN 指南:晚期乳腺癌全身治疗(2015 版) 2015-04-03 17:15来源:丁香园作者:单飞瑜 字体大小 -|+ 2015 年3 月12 日,随着第20 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年会的召开,NCCN 指南进行了最新一次的更新,其中包括乳腺诊治的一系列方案,本文整理了指南中晚期乳腺癌的全身治疗方案,包括内分泌及靶向治疗,供读者参考。 一、概述 乳腺癌目前仍是美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4 年全美共有235030 名女性被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40430 名患者死于乳腺癌。另外2013 年有64640 名女性被诊断为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过去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稳步上升,死亡率却在下降,这得益于早期诊断及更有效的治疗。 二、更新要点 本次指南在晚期乳腺癌诊疗上的更新不多,主要包括: 1. 乳腺癌转移患者,应对转移灶再次活检以确定ER/PR 及HER-2 状态。如果无法安全取得活检样本,则按照原发肿瘤的ER/PR 及HER-2 检测结果治疗。 2. 唑来膦酸的最佳使用方案是1 月1 次,持续12 个月后减为3 月1 次。 3. 有限的研究显示,ER、HER-2 阳性并且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病人中加用曲妥珠单抗或者拉帕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有所获益,但无证据显示总生存期(OS)延长。 4. 已经接受化疗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可考虑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方案,同时结合或者不结合细胞毒药物(如长春瑞滨、紫杉醇)。 三、病情检查与评估 1. 怀疑乳腺癌复发或转移患者,建议行胸部CT 和腹部±骨盆CT 或MRI 检查。 2. 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建议行脑部MRI 检查。 3. 当PET/CT 在PET 和CT 两部分都清楚提示骨转移时,可不必行骨扫描或氟化钠PET/CT 检查。 4. 专家组不推荐使用氟化钠PET/CT 作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检查手段,除非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评估目前病情。 5. 初次复发与疑似转移的病灶需再行组织活检。 6. 对遗传性乳腺癌高风险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7. 由于原发肿瘤ER/PR 及HER2 检测可能存在假性结果,因此建议再次检测转移灶ER/PR 及HER2 状态,特别是在初始未知或初始阴性或未过表达的情况下。 四、局部 / 区域复发治疗 1. 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如可能则行手术再切除。如最初未接受放射治疗,于术后行胸壁、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照射。必要时先予全身治疗,达到最佳缓解率后再行手术切除。 2. 对于初治局部病灶切除术的局部复发患者,行全乳切除术+ 腋下淋巴结清扫。 3. 区域复发的患者均应对胸壁、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及相应区域淋巴结进行放射治疗。 4. 局部治疗后应继续全身治疗 五、骨转移的治疗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 疼痛 2. 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3.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4. 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5. 患肢肿胀 6. 患肢活动受限 7. 自我形象紊乱的可能 一、疼痛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情绪稳定,疼痛程度减轻 3. 护理措施: (1)术后48 小时内按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 (2)麻醉消退后予半卧位 4.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疼痛是否减轻 (2)是否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1. 相关因素:与术后痰多、刀口疼痛或咳嗽无力有关 2. 预期目标: 病人咳嗽或咳痰后呼吸平稳,呼吸道通畅,病人掌握有效的排痰技巧 3. 护理措施: (1)术后24 小时鼓励患者坐起活动 (2)协助病人扣背、咳痰、双手保护切口 (3)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有无胸闷、气短、必要时吸氧 (4)观察体温变化,测四次温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4 次,湿化 呼吸道,促进排痰 4. 健康教育: (1)指导术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2)指导术后正确的咳嗽咳痰技巧 (3)讲解应用雾化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是否有效的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常(2)病人是否掌握了解健康教育内容

三、活动自己能力缺陷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后生活能够自理 3.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生活所需,做好晨晚间护理 (2)术后48 小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保护患者 (3)根据病情做晨晚间护理 4.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生活是否自理 (2)病人是否掌握了健康教育内容 四、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区辅料清洁无渗出 3. 护理措施:

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理念

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理念 维持治疗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最初来源于结核病治疗经验,后续在白血病治疗中得以应用。“肿瘤维持治疗”是指对接受若干个疗程联合治疗后疾病无进展患者,为巩固疗效而采取的进一步治疗。经典模式是保留其中一个药作为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另一种方式是换药维持。 随着研究深入和治疗手段的进步,2003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将恶性肿瘤作为一种慢性疾病,2011 年圣安东尼奥国际乳腺大会也进一步强调晚期乳腺癌的“慢性病”治疗理念。因此晚期乳腺癌需转变现有治疗策略,将其作为“慢性病”进行长期治疗和管理,而这也正契合了维持治疗的治疗策略。可以说,目前人们对维持治疗理念是有共识的。但是,如何进行维持治疗,包括患者的选择、方案的选择等,还需更多深入的研究。 维持治疗应遵循什么原则 随着人们对分子肿瘤学研究的深入,现在认为乳腺癌不再是单一疾病,根据基因分析或免疫组化的结果可分为不同亚型,而这些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2011 年,St.Gallen 国际乳腺癌会议专家组达成共识,根据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HER2 和Ki-67 状态分为五类: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 阳性型、三阴性型和其他特殊类型。因此,对于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应

遵循根据分子分型予分类治疗的原则。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后的维持治疗虽然无数据支持,但已成为临床专家的经验共识。 ☆对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有效后,若出现不能耐受的化疗不良反应,可采用曲妥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这也是临床通常采用的做法,且被一些临床研究证实行之有效。 ☆对于 HER2 阴性、激素受体阴性或激素受体阳性但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首选化疗。临床经常发生的一幕是:一位激素受体阴性、HER2 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若干年出现复发转移,此时医生会告诉她需要接受化疗,患者马上就会问:“医生,我需要进行多长时间的化疗?”不同的医生对这个问题一定有不同答案:有的医生回答先接受 4~6 个月化疗,然后停药观察,直至疾病再次进展后再治疗;有的医生认为目前无法确定疗程,有赖于疗效和耐受性。两种回答哪个是对的? 基于晚期乳腺癌的“慢性病”和“维持治疗”理念,有学者提出与“慢性病”治疗目标更为一致的治疗模式,取代原有“停止化疗,等待复发”的治疗模式,使用“细水长流”的治疗策略,达到“延年益寿”的治疗目的。此即对于适合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 6~8 个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分析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7T15:07:31.0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5期作者:郭翠萍[导读] 卡培他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维持治疗,能有效缓解其症状,增强疗效,且安全性较理想,有在实践中推广的价值。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 515041 摘要:目的:对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治疗的乳腺癌晚期患者62例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结果:对照组效果明显比观察组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培他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维持治疗,能有效缓解其症状,增强疗效,且安全性较理想,有在实践中推广的价值。关键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对女性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时间上,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化疗、手术生物靶向等,这些方法有着一定的疗效。乳腺癌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分裂,干扰癌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的合成等方式来降低癌症的风险不断蔓延[1]。卡培他滨是临床上对晚期乳腺癌进行维持的药物,为观察其疗效,我院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治疗的6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并观察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治疗的乳腺癌晚期患者62例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32-58岁,均龄(46.7±2.5)岁;对照组,30-59岁,均龄(45.3±2.4)岁。患者中,20例髓样瘤,18例单纯癌,16例腺癌,8例硬癌。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一般资料无差异,可进行比较(P> 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均进行2周的常规化疗,之后对观察组行卡培他滨治疗,口服,剂量为1000mg / m2,每日两次,两周后休息一周,再治疗21天[2]。治疗约2—3个周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如何,若无病情进展则可以继续使用卡培他滨进行持续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化疗,不行卡培他滨治疗。 1.3 观察指标 完全缓解:患者病变完全消失;部分缓解:基线病变直径缩小30%;病情稳定:基线病变最大直径减少不超过30%,肌肉增强不超过20%的患者;病变进展:基线病变最大直径增加20%,或有新的病变出现。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n*100%[3]。 1.4 统计学分析 文章以SPSS19.2软件行数据处理,用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10例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3例病情稳定,2例病变进展,有效率83.87%;对照组5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6例病变进展,有效率45.16%,对照组疗效显著比观察组差,且差异显著(P <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1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不良反应率6.45%。对照组1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1例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率9.68%。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女性严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乳腺并非人类机体必备的组织,发生在乳腺上的肿瘤,本不该致命,但乳腺癌会导致患者的乳腺上皮组织发生病变,严重得摧残着患者的心灵,随着病情的加重,癌细胞的扩散,往往会危及生命。在临床实践中,乳腺癌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但乳腺癌的发病,却有着一定的规律,而其中家族史和年龄,是其中最大的高危因素。家族史,是指女性的母亲、姐妹中有患乳腺癌的,明显比没有此类家族史的女性,发病率高。另外是年龄因素,在女性24岁前,是乳腺癌发病率比较低的阶段,54岁之前,其风险会逐年上升,其中50-54岁之间风险最大,55岁以后,其风险又会逐年下降。另外,月经初潮、绝经的时间、婚育时间、哺乳、乳腺良性瘤的诊治情况、酗酒等,也都是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当然,有以上因素的女性,也并非必然地会患有乳腺癌,仅风险比他人较高。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晚期乳腺癌是乳腺癌发展比较严重的时刻,此时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或化学治疗有效的对肿瘤细胞进行消除并抑制其扩散。由于乳腺对女性患者的形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保证患者器官健全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中不断探寻的内容。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发病人群日趋老年化,对晚期乳腺癌治疗中选择的药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耐受性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目前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药物有紫杉醇类药物以及顺铂类药物等,不同的药物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不尽相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选择安全、高效对患者身体危害较轻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4]。 作为实践中常用的,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性药物,卡培他滨的治疗作用比较理想,能够抑制癌细胞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在防治晚期乳腺癌肿瘤细胞扩散或转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用[5]。卡培他滨的不良反应较小,用于乳腺癌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的效用,卡培他滨在人体内不会自身产生毒细胞,并且被人体吸收后能够转化为氟尿嘧啶,进而对肿瘤细胞进行治疗。卡培他滨在人的体内,能有选择地转化为氟尿嘧啶,减少了人体的损伤。同时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可以口服的抗肿瘤药物,使用较为方便,不良反应小,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发挥着良好的效用。 观察组患者通过卡培他滨的维持性治疗,效果明显比没有进行此治疗的对照组理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组不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也略低于对照组。所以,卡培他滨对维持性晚期乳腺癌,效果理想,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有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的必要。

乳腺癌晚期的最佳治疗方法

乳腺癌晚期的最佳治疗方法 乳腺癌在全世界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的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的。因此一旦发现乳腺癌晚期症状那么就要及时的有效的给予治疗,来避免病情急剧的恶化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那么乳腺癌晚期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有专家介绍。 在乳腺癌晚期病患的治疗中,多年来,中医药探索乳腺癌晚期病患的有效治疗方法,实践证明,中药治疗不但有效改善了乳腺癌晚期病患的痛苦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且病患的生存期也得到明显延长。中医药治疗在乳腺癌晚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整体观强:乳腺癌进展到一定程度,也就发展为了全身性的疾病。因此治疗并不能局限于原发灶,而应从整体考虑。中药治疗乳腺癌就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对机体各功能状态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2)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抗肿瘤作用明显: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无论是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还是清热解毒、化痰祛湿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对体质虚弱,不宜行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患及放、化疗间歇期病患可以达到有效地控制肿瘤、防止复发转移的目的。

(3)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疗效:中药治疗乳腺癌可明显减轻化疗所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可明显减轻乳腺癌病患放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副反应,适当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则能达到放疗增效的目的。目前,复方消癌汤在防止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方面效果都很好,不但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对其还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洛阳九洲中医肿瘤医院“九洲独家专病专方” 那么,治疗乳腺癌先进的中医疗法是什么呢?目前,专家们一直推荐的治疗乳腺癌的中医疗法是——【洛阳九洲中医肿瘤医院】的九洲独家专病专方,它在治疗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从根本出发,抓住肿瘤病患的病因、病理、病机、病症,局部攻邪,整体扶正的治疗方向,通过“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现有的放矢、调整机体内环境,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延长生存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以上文章内容就是“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专家提醒乳腺癌病患,一定不要放弃对自己疾病的治疗,要让自己树立良好的心态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抗肿瘤君。

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 徐兵河,江泽飞,胡夕春 代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晚期乳腺癌(ABC)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方面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且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是每一位肿瘤科医师面临的挑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2~3年,不同分子亚型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抗HER2治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自然病程,并显著延长了生存时间;但是对于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其总体预后尚未取得明显改善;另外,对于最常见的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近年来新增了多种治疗药物,如氟维司群、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等[1,2]。2016年,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倡导下,国内乳腺癌病理和影像诊断、治疗方面的专家对国内外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和讨论,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制订出《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需要强调的是,本共识是供中国范围内应用的诊疗建议,而各个地区可能需要根据现代肿瘤学的基本原则进行必要的调整,即结合晚期疾病的特殊性和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一、指南总则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预计2015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27.2万,死亡约7万余例[3],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3%~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30%~4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约20%[4]。ABC是乳腺癌

发展的特殊阶段,在治疗选择及疗效方面均不同于乳腺癌的其他阶段。ABC患者面临着来自疾病本身、心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 20世纪末提出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是肿瘤学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医师需要为每个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措施,同时各学科相关人员的积极合作有助于为患者制订更好的治疗方案。乳腺病专科的建立是另一重要举措,我国最早的乳腺癌中心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以不断完善。多学科合作和乳腺病专科的成立在乳腺疾病诊疗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尤其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ABC患者的治疗,多学科合作尚显不足,尤其是针对某些特定转移部位(例如骨转移、脑转移)的综合治疗还亟待加强。本共识中的一部分建议针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和转移性乳腺癌(MBC)或Ⅳ期乳腺癌均适用,而另一些建议则仅适用于MBC。 1、ABC管理复杂,多学科参与非常重要(包括肿瘤科、放疗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妇科、心理肿瘤学家、社会工作者、护士和姑息治疗专家)。 2、患者一旦被诊断为ABC,个性化提供适当的心理关怀、支持治疗和症状相关的干预作为常规。 3、确诊为ABC后,同患者讨论未来的治疗及护理目标,与患者沟通ABC虽然通常很难治愈,但合理的治疗能够显著延长生存时间,部分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谈话时应选择患者易于接受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同时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文化差异,并尽可能提供文字信息。 4、选择治疗决定时,应平衡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考虑患者意愿,尽可能鼓励患者与其亲属一同商讨治疗决定,遵循个体化原则,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