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零件的工艺设计流程与专用夹具的设计

端盖零件的工艺设计流程与专用夹具的设计
端盖零件的工艺设计流程与专用夹具的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的工艺流程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11班

姓名

学号 11316129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等级

评阅签字

评阅日期

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2014年6月12

目录

1端盖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 (1)

1.1

端盖的用途 ............................................................... 1 1.2 端盖的工艺性分析 ..........................................................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 选择毛坯 ................................................................. 1 2.2 绘制毛坯图............................................................... 3 3 工艺路线的确定 .. (3)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 4 3.3 加工工序的安排............................................................ 4 3.4 确定工艺路线.............................................................. 5 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 (6)

4.1 机床设备的选用............................................................ 6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6)

5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计算 (6)

5.1 工序1:粗镗、半精25Φ圆 (6)

5.2 工序2:粗车左端凸起端面 .................................................. 7 5.3 工序3:粗铣、半精铣右端面 ................................................ 8 5.4 工序4:粗铣左端环面及越程槽 ............................................. 11 5.5 工序5:粗车,半精车凸台外圆 ............................................. 12 5.6 工序6:钻4Φ孔、及锪10Φ孔 ............................................. 13 6 夹具设计 . (15)

6.1 夹具设计任务............................................................. 15 6.2

确定夹具的加工方案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一 零件加工工序卡 (17)

附录二 零件图及夹具装配图 (25)

1端盖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

1.1 端盖的用途

端盖应用广泛,是非常重要的机械零件之一。端盖的一般作用是:(a )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b )防尘和密封,除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c )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的作用,使主轴箱的转动平稳。

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钢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端盖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的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须重点考虑。端盖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生产成本、使用性能和寿命等。

1.2 端盖的工艺性分析

分析零件图可知,端盖的4个端面和025

.0025+φ的圆均要求车销加工;零件左、

右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

程中铸件偏斜;另外,该零件除主要表面(025.0025+φ孔、0300010。+φ及4φ台阶孔、040

.0120.075+-φ外圆和端盖右端端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

加工,通过车削,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即该零件的工艺性能良好。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2.1 选择毛坯

由于该零件的结构比较简单,在工作工程中不会受很大的力。由于该端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强度和冲击韧度,和较好的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端盖的轮廓尺寸不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采用机器造型方法铸造毛

坯,选择HT150。HT150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减震性、耐磨性和切削加工性能,适合铸造该端盖零件。

该零件各表面的加工余量是由各个表面的粗糙度、加工方法以及加工等级来确定的。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

2.1.1 025

0025。+φ圆加工余量的确定

2.1.2 左端凸起端面的加工余量的确定

2.1.3 右端面加工余量的确定

2.1.4 左端环面加工余量的确定

2.1.5 左端凸起外圆面加工余量的确定

毛坯 38.9

2.1.6 其余尺寸的加工

4×9φ孔可以直接钻出,再利用锪钻加工14φ孔,4φ孔也可直接钻出,再用锪钻加工10φ孔。

2.2 绘制毛坯图·

图2-1毛坯图

3 工艺路线的确定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3.1.1 粗基准的选择

以右端非加工面和左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3.1.2 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

φ孔中心轴线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

原则,以精加工后的25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图3.2

3.3 加工工序的安排

3.3.1 主要加工工序

φ圆中心轴线。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基准—25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端盖右端面,后加工端盖左端环面。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端盖端面,再加工端盖的各孔。

3.3.2 辅助加工工序

由于加工零件为端盖,材料为HT150,主要面进行热处理工序,当加工完主要平面后,可安排一次中检。加工完后,需去除毛刺,在安排清洗和终检工序。

3.4 确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列出端盖的工艺路线。

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4.1 机床设备的选用

考虑到本文的端盖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本文采用的机床主要有:卧式镗床、车床CA6140、铣床X51、钻床Z525等。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根据以上机床设备进行加工时,要选用的工艺装备有车刀、钻头、锪钻、百分表、游标卡尺等。

5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计算

5.1 工序1:粗镗、半精25Φ圆

5.1.1 粗镗孔至82.24φ,

2Z=0.82mm 则

Z=0.41mm

min

/509254010001000r d v n w =??==ππ

查有关资料,确定镗床的切削速度为v=40m/min ,f=0.3mm/min 由于卧式镗床主轴转数为无级调数,故以上转数可以作为加工时使用的转数。

mm l 58=,mm l 21=,mm l 42=

则:

i f n l

l l t w m ?++=

21s 5023.05094258=??++

s

t t m a 5.715.0==

s

t t t t a m x b 45.3%6)1=+?=+)((

5.1.2 半精镗孔至25φ

2Z=0.18mm ,Z=0.09mm f=0.2mm/r v=40m/min

min

/5091254010001000r i d v n w =???==ππ 计算切削工时

mm l 58=,mm l 21=,mm l 42=

则:

i f n l

l l t w m ?++=

21=s 3812.05094258=??++

s

t t m a 7.515.0==

s

t t t t a m x b 62.2%6)1=+?=+)((

5.2 工序2:粗车左端凸起端面

工件材料:HT150,铸造。

加工要求:粗车75φ端面及表面粗糙度值R a 为12.5。 机床:卧式车床CA6140。 刀具:刀片材料为YG6

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单边余量为0.7mm ,加工等级取IT12级,取,

v=20m/min d=75mm

mm

a p 7.0=

mm f 4.0=

则,

min /857520

10001000r d v n =??==

ππ

卧式车床CA6140为无级调整,可取,

min /85r v =。

计算切削工时mm l 5.37=,则:

nf l t m =

=s

664.0855

.37=?

s

t t m a 9.915.0==

s

t t t t a m x b 55.4%6)1=+?=+)((

5.3 工序3:粗铣、半精铣右端面

铣床:X51

铣刀:选用立铣刀d=16mm 、齿数Z=5 5.3.1 粗铣至59.4-58.5mm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切削速度: v=19m/min f=0.2mm/r ,

min

/378161910001000r d v n =??==ππ

采用X51立式铣床,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取

r/min

380w =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1.191000

380

161000

m n d v w

w =??=

=

ππ

m in

/380r n w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m f 应为

m in

/38038052.0mm zn f f w z m =??==

L=18mm

s f L t m m 7.23538018=?==

s

t t m a 56.315.0==

s

t t t t a m x b 64.1%6)1=+?=+)((

5.3.2 半精铣至58.5-58mm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切削速度: v=19m/min f=0.1mm/r

min

/378161910001000r d v n =??==ππ

采用X51立式铣床,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取

r/min

380w =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1.191000

380

161000

m n d v w

w =??=

=

ππ

m in

/380r n w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m f 应为

m in

/19038051.0mm zn f f w z m =??==

L=18mm

s f L t m m 4.47519018=?==

s

t t m a 16.715.0==

s

t t t t a m x b 27.3%6)1=+?=+)((

5.3.3 倒角C1

采用锪钻。 5.3.4 钻94Φ?孔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f=0.1mm/r V=16mm/min 所以,

n=41000?πV

=1273r/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

min

/1225r n w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4.151000

1225

41000

m n d v w

w =??=

=

ππ

切削工时,

mm l 44.21=,mm l 02=,mm l 15=

则:

f n l l l t w m ++=

21=s

5.81.0122515

044.2=?++

s

t t m a 28.115.0==

s

t t t t a m x b 59.0%6)1=+?=+)((

5.3.5 锪钻14Φ孔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f=0.1mm/r v=4m/min

所以,n=14

1000x v

π=91r/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

m in

/100r n w =

则实际切削削工时

mm l 9=,mm l 11=,mm l 02=

则:

f n l l l t w ++=

21=s

601.01001

9=?+

s

t t m a 915.0==

s

t t t t a m x b 14.4%6)1=+?=+)((

5.4 工序4:粗铣左端环面及越程槽

5.4.1 粗铣左端环面至51.7-51mm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mm

a p 7.0=

f=2mm/r v=28.8m/min d=115mm 取, n=80

机床可直接选取

m in

/80r n w =

则计算工时,

mm l 15=,mm l 21=,mm l 02=

则:

f n l l l t w ++=

21=s 5.822.0800

220=?++

s

t t m a 38.1215.0==

s

t t t t a m x b 33.17%6)1=+?=+)((

5.4.2 粗铣越程槽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mm

a p 4.1=

f=0.4mm/r V=25m/min d=75mm 所以,

n=751000?πv

=106r/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

m in

/100r n w =

则,

min

/55.231000

100

751000

m n d v w

w =??=

=

ππ

mm l 4.1=,mm l 21=,mm l 42=

则:

f n l l l t w ++=

21=s 1.114.01004

24.1=?++

s

t t m a 67.115.0==

s

t t t t a m x b 77.0%6)1=+?=+)((

5.5 工序5:粗车,半精车凸台外圆

5.5.1 粗车凸台外圆至77mm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f=0.3mm/r v=24 d=75mm

min /102750

24

10001000r d v n w c s =??==

ππ

计算切削工时

mm l 4=,mm l 31=,mm l 02=

则:

i f n l

l l t w ?++=

21=s 2.4133.0102403=??++

s

t t m a 18.615.0==

s

t t t t a m x b 84.2%6)1=+?=+)((

5.5.2 半精车凸台外圆至7

6.0-75mm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f=0.25mm/r v=25m/min d=75mm

min /10675

25

10001000r d v n w c s =??==

ππ

计算切削工时

mm l 4=,mm l 31=,mm l 02=

则:

i f n l

l l t w ?++=

21=s 7.31225.0106034=??++

s

t t m a 76.415.0==

s

t t t t a m x b 2.2%6)1=+?=+)((

5.6 工序6:钻4Φ孔、及锪10Φ孔

5.6.1 钻4Φ孔

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f=0.2mm/r

v=12.25m/min[5]

min)/(398425

.1210001000r d v n w s =??==

ππ[4]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

w n =40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in

/02.51000

400

41000

m n d v w

w =??=

=

ππ

切削工时计算:

mm l 15=,mm l 5.21=,mm l 02=

f

n l l l t w 2

1++=

=min

13.132.04000

5.215=?++

s

t t m a 97.115.0==

s

t t t t a m x b 9.0%6)1=+?=+)((

5.6.2锪10φ孔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锪孔时进给量及切削速度约为钻孔时的1/2-1/3,故

d=10mm

r

mm f f /1.06.031

31=?==钻 min /12m v =

min

/2551014.31210001000r d v n s =??==π 按机床选取:

m in

/275r n w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6.81000

275

101000

m n d v w

w =??=

=

ππ

切削工时计算:

mm l 5.21=,mm l 02=,mm l 12= min

6.311

.027512

5.221=?+=++=

f n l l l t w

s

t t m a 74.415.0==

s

t t t t a m x b 18.2%6)1=+?=+)((

6 夹具设计

6.1 夹具设计任务

所要加工的部位是4φ、10φ台阶孔,该工件的材料为HT150,毛坯为铸件,所选用的机床为Z525型立式钻床,成批生产规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因此要为此工序设计专用夹具

6.2 确定夹具的加工方案

6.2.1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确定定位元件

根据工序简图规定的定位基准,选用一面双销定位方案,长定位销与工件定位孔配合,限制四个自由度,定位销轴肩与工件定位端接触,限制一个自由度,削边销与工件一通孔接触限制一个自由度,实现工件正确定位。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尺寸取25。对于工序尺寸20mm 取工件右端作为工序基准不便于装夹,而且精度要求较低,故选择工件左端为定位基准。

(2)确定导向装置

本工序要求被加工孔依次进行钻、铰等2个工步的加工,最终达到工序简图上规定的加工要求,故选用快换钻套作为刀具的导向元件……

(3)确定夹紧机构 此夹具选用螺栓夹紧机构。

6.2.2 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及技术要求

(1)确定元件之间的尺寸,定位销与削边销中心距尺寸无公差要求。标注尺寸为55mm 。

(2)根据工序简图上规定的被加工孔的加工要求,确定钻套中心线与定位销定位环面(轴间)之间的尺寸取为38mm 。

(3)钻套中心线对定位销中心线的位置公差取0.03mm 。

(4)定位销中心线与夹具底面的平行度公差取为0.02mm。

(5)注关键件的配合尺寸:φ10F7、φ15g6、φ22r6、φ25f6、φ8n6、φ20r6、φ9F7。

参考文献

1、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工业大学,2000.5

2、、卫红.机床夹具的现代设计方法.:航空工业,2006.11

3、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机械工业,2004.8

4、周开勤.机械零件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2001.7

支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学院 设计说明书 题目:支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学生类别: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2015年5月1 日

摘要 这篇文章是基于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包含支架制定零件图,毛坯的选择,制定夹具,零部件的工艺路线,刀具选择,切割的确定方法填充工艺文件的数量。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的合理设计。此外,两个流程加工件填充盖设计了专用夹具。 许多类型的夹具,夹具,其中最广泛使用的通用夹具,尺寸和更加标准化,以及专业工厂进行生产。在大规模生产应用广泛,适用于工件的加工流程服务专用夹具,你需要来设计和制造自己的工厂加工的工件。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加工车¢60孔夹具设计。 关键词:支架,工艺处理,夹具,工艺文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based on bracket parts, including bracket making parts diagram, the choice of blank, making process, parts of the fixture, tool selection, the number of filling method determines cutting process documents. Choose the correct processing methods, reasonable desig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 two process filled cover designing special fixture. Many types of fixture, fixtur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universal fixture, size and more standardized, and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factory. Widely used in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cessing service special jig is suitable for the workpiece, you need to work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ir own processing plan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lete the processing of car of 60 hole fixture design. Keywords: support, process, fixture, process documents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图七

摘要 本设计所选的题目是有关轴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通过设计编程,最终用数控机床加工出零件,数控加工与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制图软件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等专业知识对零件进行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熟悉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对加工与编程的具体掌握,通过设计会使我们学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同时还会对本专业有较完善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知识的目的。 此次设计也是我们走出校园之前学校对我们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检验以及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和完成毕业论文也是我们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对零件的分析与加工工艺的设计,提高我们对零件图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一个毕业生应有的能力,使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得以巩固,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此次设计主要是围绕设计零件图七的加工工艺及操作加工零件来展开的,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质量,加工精度及以及生产的经济成本来完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内容有:分析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加工程序的编辑,加工时的实际操作,加工后的检验工作。撰写参考文献,组织附录等等。 关键词 加工工艺、工序、工步、切削用量:切削速度(m/min)、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n、mm/r)。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端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计依据: 设计零件质料:零件图一份 零件年产量:2500件 每日一班8小时,全年按300个工作日计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的“端盖”零件,设计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原始资料 被加工“端盖”零件图1张 完成材料

零件的零件图和三维图如下页

目录 一.序言 (4) 二.零件图分析 (5) 2.1零件的作用 (5) 2.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5) 2.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5) 三.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 3.1选择毛坯 (6) 3.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 (6) 3.3绘制毛坯图 (7) 四.工艺路线拟定 (8)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4.1.1精基准的选择 (8) 4.1.2粗基准的选择 (8) 4.2加工方法的确定 (8)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9) 5.1工序的安排 (9) 5.1.1机械加工工序 (9) 5.1.2热处理工序 (9) 5.1.3辅助工序 (9) 5.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9) 六.工艺设计 (10) 6.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0) 6.1.1工序2,3中的粗铣端盖左右端面 (10) 6.1.2工序8:钻-铰-精铰φ14孔 (11) 6.2确定切削用量 (12) 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3) 八.参考文献 (13) 九.小结 (14)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为我们在大学学完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提供的一次很重要的锻炼机会。这是我们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 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 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 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最重要的是综合运用所

机械设计端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院、系: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湖北文理学院 2012年5月27日 端盖零件图 1、端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端盖的用途 端盖主要用于零件的外部,起密封,阻挡灰尘的作用。故其在机器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对机器的稳定运行影响不是很大,其在具体加工的时候,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加工起来也十分容易。 、端盖的技术要求: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该端盖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一般的盘盖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有端盖左、右端面,方形端面,要求其端面跳动度相对中心轴线满足,其次就是φ25孔及φ10孔,φ25孔的加工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φ10孔的加工表面虽然在圆周上,但通过专用的夹具和钻套能够保证其加工工艺要求。该零件除主要加工表面外,其余的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性较好。 、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5000件/年,m=1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取3%和%。代入公式得: N=5000台/年X1件/台X(1+3%)X(1+%)= 端盖重量为,由表1-3知,端盖属轻型零件;由表1-4知,该端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选择毛胚 端盖在工作过程中不承受冲击载荷,也没有各种应力,毛胚选用铸件即可满足工作要求。该端盖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亦不是很复杂,故采用砂型铸造。 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2-1至表2-5可知,可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由端盖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CT=9。 3、拟定端盖工艺路线 、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端盖零件的技术要求,选择端盖右端面和φ25孔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基准统一”原则。φ25孔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竟基准定位端盖两端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端面跳动度要求。选用端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是遵循了“基准重合”

支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零件分析 (1) 1.1零件的作用 (1)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工艺规程设计 (1) 2.1 毛坯选择 (1) 2.2 工艺路线的拟定 (1) 2.3基准的选择……………………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3.夹具的设计………………………………………………………… 附图………………… 参考文献……………………………………………………………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支架”,它的主要作用是起固定支撑作用。 图1 支架零件图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来,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和公差还有技术要求齐全。从加工表面上看来,毛坯采用铸件,部分加工表面是主要的工作表面。加工表面有: 1).零件的左、右端面(由图纸所示),粗糙度达到6.3 2).Φ80H7的孔,要满足圆度公差为0.005,和前端面以及底面的平行度要求,自身的直线度要求. 3).前端面,精度要求较高,粗糙度达到1.6,用于连接固定其它部件. 4).底面,和前端面的精度要求一样,粗糙度达到1.6 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和设计毛坯图 2.1选择毛坯 根据零件图可知,零件材料为HT15-33,零件形状为异形件,且属中批及大批生产,因此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形状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加工的表面比较少,而且形状比较复杂,故用铸件.

2.2确定毛坯尺寸和设计毛坯图 为保证铸件加工表面的表面特征与尺寸精度要求,在设计铸造工艺时预先增加在机加工时要切去的金属层厚度,根据国家标准GB/T6414-1999,毛坯尺寸=零件尺寸+RMA+铸件公差等级对应的数值CT[1],对圆柱体铸件部分及双侧加工的表面RMA应加倍,对孔以及内腔加工的表面,毛坯尺寸=零件尺寸-RMA-铸件公差等级对应的数值CT.机器造型时,根据零件的最大尺寸,查表得出RMA=1.4mm,CT=0.1mm。故毛坯尺寸是加工表面上的零件尺寸加上1.5mm。毛坯图尺寸见图纸。 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规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由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应以不加工面为粗基准;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便于工件装夹原则;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选择零件的不加工面为粗基准,加工底面和内孔。 (2)精基准的选择。 由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选设计基准为精基准。用以加工好的底面、平面、内圆柱面为定位精基准。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端面,内孔,底面等,材料为灰铸铁。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左右端面:为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1800-79规定,需要进行精铣和半精铣。 Φ80H7孔:标注了公差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值1.6,精度较高,需要进行粗镗,半精镗,精镗。 前端面:标注了表面粗糙度值1.6,精度较高,需要进行粗铣,半精铣,精铣。 底面:标注了表面粗糙度值1.6,精度较高,需要进行粗铣,半精铣,精铣。 3.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

端盖零件的工艺设计流程与专用夹具的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的工艺流程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11班 姓名 学号 11316129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等级 评阅签字 评阅日期 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2014年6月12

目录 1端盖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 (1) 1.1 端盖的用途 ............................................................... 1 1.2 端盖的工艺性分析 ..........................................................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 选择毛坯 ................................................................. 1 2.2 绘制毛坯图............................................................... 3 3 工艺路线的确定 .. (3)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 4 3.3 加工工序的安排............................................................ 4 3.4 确定工艺路线.............................................................. 5 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 (6) 4.1 机床设备的选用............................................................ 6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6) 5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计算 (6) 5.1 工序1:粗镗、半精25Φ圆 (6) 5.2 工序2:粗车左端凸起端面 .................................................. 7 5.3 工序3:粗铣、半精铣右端面 ................................................ 8 5.4 工序4:粗铣左端环面及越程槽 ............................................. 11 5.5 工序5:粗车,半精车凸台外圆 ............................................. 12 5.6 工序6:钻4Φ孔、及锪10Φ孔 ............................................. 13 6 夹具设计 . (15) 6.1 夹具设计任务............................................................. 15 6.2 确定夹具的加工方案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一 零件加工工序卡 (17) 附录二 零件图及夹具装配图 (25)

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

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 明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1.夹具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要求 夹具设计的目的意义 焊接工装夹具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焊接生产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在焊接生产中推广使用它,对提高产品质量,加速焊接生产过程,减轻焊工的劳动强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焊接工装夹具的特点是 1)可以对简单零件组焊而成的焊件按照顺序,对各个零件单独定位夹紧。 2)在焊接过程中,零件会因焊接加热而伸长或因冷却而缩短,为了减少和消除焊接变形而使用刚性夹固;为了减少焊接应力,又允许某些零件在某一方向可以自由伸缩。因此焊接工装夹具不是所有零件都做刚性拘 束。 3)对用于熔焊的夹具,工作时主要承受焊件的重力、焊接应力和夹紧力,有的还要承受装配时的锤击力;用于压焊的夹具还要承受顶锻力。 4)焊接工装夹具往往是焊接电源二次回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绝缘和导电是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5)焊接工装夹具一般比较大,设计难度大。 6)焊接工装夹具主要用来保证焊接结构各连接件的相对位置精度和整体结构的形状精度。 夹具设计的要求 对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要求:

1. 焊接工装夹具应动作迅速,操作方便,操作位置应处在工人容易接近,最宜操的部位。特别是手动夹具,其操作力不能过大,操作频率不能过高,操作高度应设在工人最容易用力的部位,当夹具处于夹紧装态时,应能自锁。 2.焊接工装夹具应有足够的装配焊接空间,不能影响焊接操作和焊工观察,不妨碍焊件的装卸,所有的定位原件和夹紧装置应与焊道保持适当距离或者布置在焊件的下方和侧面。夹紧机构的执行元件应能够伸缩或转位。 3. 夹紧可靠,刚性适当,夹紧时不破坏焊件的定位位置和几何形状,夹紧后不使焊件松动滑移,又不使焊件的拘束度过大,产生较大的应力。 4. 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 5. 夹紧时不应损坏焊件的表面质量,夹紧薄件和软质材料的焊件时,应限制夹 紧力,或者对压头行程限位,加大压头接触面积,添加铝铜衬垫等措施。 6. 接近焊接部位的夹具,应考虑操作手把的隔热和防止焊接飞溅对夹紧机构和定位器表面的损伤。 7. 夹具的施力点应位于焊件的支撑处或者布置在靠近支撑的地方,要防止支撑反力与夹紧力,支撑反力与重力形成力偶。 8. 注意各种焊接方法在导热导电隔磁绝缘等方面对夹具提出的特殊要求。 9. 用于大型板焊接结构的夹具,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是夹具体的刚度,对结构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影响较大。 10. 在一个夹具上,定位器和夹紧机构的结构形式不宜过多,并且尽量选用一种 动力源。 11. 工装夹具本身应具有较好的制造工艺和较高的机械效率。 12. 尽量选用已通用化标准化的夹紧机构及标准零部件来制作工装夹具。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5半轴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半轴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半轴是汽车的轴类中承受扭矩最大的零件,它是差速器和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实心轴,其内端一般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连接,外端与轮毂连接,该零件在机械设备中具有传动性,在进行半轴的工艺和工装设计时,首先对半轴的工艺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出了加工的工艺过程,根据加工要求设计专用夹具设计,一付是用来车削半轴的外圆,一付是用来钻削半轴圆盘上均匀分布的小孔,在设计中注意的夹具的经济性和使用性,尽量降低加工时的成本,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除此还进行了组合量具的设计,用来检查6个均匀分布的小孔的位置度公差。 关键词:工艺工装设计夹具设计组合量具设计 Abstract:The half stalk is in automotive stalk the acceptance twist the biggest spare parts of sqire , it is bad soon machine and drive the round of delivers to twist the of solid stalk, it inside carry generally pass to spend the key and half stalk wheel gears to connect, carry outside with a conjunction, that spare parts is in the machine equipments have to spread to move sex, at carry on the half stalk of craft and work equip to account, the half axial craft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first, designing processed craft process, according to process to request to design the appropriation tongs design, a pay is to use to come to car to pare the outside circle of the half stalk, on pay is use to drill to pare a dish of the half stalk up even distribute of eyelet, in the design the economy of the advertent tongs and usage, as far as possible lower to process of cost, reduce the worker of labor strength, in addition to this still carried on the design that the combination quantity have, use to check 6 even distribute of a business trip of position of the eyelet. Key Words:The craft work packs the design The tongs design Combine the quantity has the design

端盖夹具设计word版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 工艺规程及加工 摘要 本文是有关轴承座工艺步骤的说明和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轴承座是变速器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中传动作用和正常工作的。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轴承座 This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steps of the bearing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methods specifically addressed. Process design is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production internship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part design proces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jigs and fixtures, parts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o develop a feasible the process route and a reasonable fixture program to ensure that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f th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data shown in bearing the main external parts of the transmission, its main role is the role of transmission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normal work. Process design bearing machining process by look-up table metho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total margin and the margin of tolerance of each surfac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machin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ing tool, feed rate, cutting speed, power, torque used to improve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its processing. Keyword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special fixtures, bearing

支架套筒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支架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 计 设计者姚泳 指导教师张莉 台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014-4-2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支架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原始图纸(见附页)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材料45钢) 设计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装配图 1套 6、夹具零件图若干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 10机械3班 姓名姚泳 学号 1036210068 指导教师张莉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的分析 (1) 1. 零件的作用 (1) 2. 零件的材料 (1) 3. 零件的结构 (1)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工艺规程设计 (2)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2.基面的选择 (2) 2.1粗基准的选择 (2) 2.2精基准的选择 (2) 3.制定工艺路线 (2) 3.1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3) 3.2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4)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 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0) 1.问题的提出 (10) 2.夹具设计 (11)

四、总结 (11) 五、参考文献 (12)

序 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指导老师能在查阅的过程中指出我所存在的问题,谢谢!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支架套筒零件是支架上的支架套(见零件图),它与支架紧密配合。其主要的作用为支架套筒与其他零件的连接配合。 2.零件的材料 考虑到该零件的工作要求,主要用于零件之间的配合,工作强度不高,故 45号钢 能满足要求.大多在 3.零件的结构 3.1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重要表面的粗糙度最高要达到2.5的精度,两端面的 粗糙度可达到0.04的精度.而且两个重要的内孔的粗糙度的要求也达到了0.63和0.16的精度.所以该零件的是一个重要连接结构零件. 3.2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加工装夹次数,尽可能使加工在同一轴线锪表面间完成,这样可使零件的加工工艺更迅捷,并能保证表面粗糙度。 4.零件的工艺分析 4.1先加工左边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车外圆00 5.050-φmm ,外圆5 .84φmm, 钻内孔025.0034+φmm,倒内孔025 .0034+φmm 的圆角和外圆005.050-φmm 的圆角.车外圆退刀槽.还有就是与孔025.0034+φmm 相互垂直的左端面.其中要保证孔的圆柱度公差

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典型夹具设计(年产量为8000件) 内容: 1.零件图1张4# 2.毛坯图1张4#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 4.夹具装配图1张2# 5.夹具零件图1张1# 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摘要 这次设计的是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包括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最后拟定拨差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20GrMoTi,需要模锻,模锻性能优良,工艺较复杂,但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少,为此以下是十字轴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四处Φ25外圆及四个Φ8、Φ4的内孔、 2、右端面Φ50×60°内孔及M8丝孔。 3、Φ25外圆的同轴度为0.007,位置度为Φ0.02,两端的对称度均为0.05.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先上四爪卡盘粗车,然后上弯板采用专用夹具压紧、找正进行加工,并且保证形位公差精度要求。并且此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十字轴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083Kg/个,查参考书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 2、确定毛坯 零件材料为20GrMnTi,考虑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经常性的交变载荷,因此选用锻件,从而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

端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4孔工艺装备设计

端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4孔工艺装备设 计 摘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次设计的是端盖,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第一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端盖。了解了端盖的作用,接下来依照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依照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端盖零件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1端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 1.1端盖的用途 (3) 1.2端盖的技术要求: (4) 1.3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4)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5) 2.1选择毛胚 (5) 2.2端盖铸造毛坯尺寸工差及加工余量 (5) 2.3绘制端盖毛坯简图 (6) 3.拟定端盖工艺路线 (6)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3.1.1精基准的选择 (6) 3.2.2.粗基准的选择 (6) 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7) 3.3加工时期的划分 (7)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7) 3.6确定工艺路线 (8) 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的确定 (9) 5.切削用量、时刻定额的运算 (9) 6时刻定额的运算 (10) 7.机床夹具的设计 (12) 7.1提出问题 (12) 7.2设计思想 (13) 7.3夹具设计 (13) 7.3.1、定位分析 (13) 7.3.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运算 (14) 7.3夹具操作说明 (14) 7.4.确定导向装置 (15) 8.参考文献 (15)

支架夹具设计说明

题 目 支架钻孔加工 专用夹具设计 院(系)别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级 别 2009级 学 号 0911116036 姓 名 沈华坤 指导老师 黄国钦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2012年10月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

目录 第一章夹具设计任务 (1) 1.1 零件(产品)结构分析及零件图 (1) 1.2 支架钻孔工序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2) 第二章拨叉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3) 2.1 基准面的选择(夹具体方案的确定) (3) 2.2 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选择 (3) 2.3 夹紧方案及夹紧元件选择 (3) 2.4夹具结构 (4) 第三章主要零件设计及计算说明 (6) 3.1夹紧力计算 (6) 3.2其他零件设计计算 (8) 第四章夹具定位误差计算 (14) 第五章夹具的装配要求及使用说明 (15)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章夹具设计任务1.1零件(产品)结构分析及零件图 1、零件的二维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支架CAD图 2、零件的三维图如图1.2所示 图1.2 支架三维图

1.2 支架钻孔工序六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1、支架钻孔工序图六如图1.3 所示 图1.3 工序图 2、工装及切削要素数据表如表1.1所示 表1.1工装及切削要素数据表如表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in m/min mm/r mm 机动 辅助 01 钻与φ18垂直的孔 φ10至φ9.8 X525卧式铣 床 545 17.1 0.4 4.9 1 0.18 02 粗铰与φ18垂直的 孔φ10 锥柄麻花钻 8.9φ 680 21 0.3 0.1 1 0.15 3、工序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由工件的零件图和三维立体图可以看出,钻与18φ垂直的孔10φ至8.9φ的重 点是保证两通孔的垂直度要求。故夹具体应围绕保证其垂直度的精度来设计,同时也要保证其表面粗糙度及位置精度。

端盖夹具设计

端盖零件图

1、端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端盖的用途 端盖主要用于零件的外部,起密封,阻挡灰尘的作用。故其在机器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对机器的稳定运行影响不是很大,其在具体加工的时候,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加工起来也十分容易。 1.2、端盖的技术要求: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1.3、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该端盖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一般的盘盖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有端盖左、右端面,方形端面,要求其端面跳动度相对中心轴线满足0.03mm,其次就是φ25孔及φ10孔,φ25孔的加工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φ10孔的加工表面虽然在圆周上,但通过专用的夹具和钻套能够保证其加工工艺要求。该零件除主要加工表面外,其余的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

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性较好。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1选择毛胚 端盖在工作过程中不承受冲击载荷,也没有各种应力,毛胚选用铸件即可满足工作要求。该端盖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亦不是很复杂,故采用砂型铸造。 2.2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2-1至表2-5可知,可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2.2.1公差等级 由端盖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CT=9。 2.2.2端盖铸造毛坯尺寸工差及加工余量 2.2.3绘制端盖毛坯简图

3、拟定端盖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1.1.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端盖零件的技术要求,选择端盖右端面和φ25孔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基准统一”原则。φ25孔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竟基准定位端盖两端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端面跳动度要求。选用端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是遵循了“基准重合”原则,因为该端盖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多以该端面作设计基准。 3.2.2.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欠缺。这里选择端盖左端面和φ60外圆面作为粗基准。采用φ60外圆面定位加工内孔可保证孔的壁厚均匀;采用端盖右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左端面,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端盖

·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 设计者: 郑四成 学号: 33 指导教师: 郭强 : ; 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系

机电091班 2012年12月02日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 二、设计内容: 1.零件图一张 、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套 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周一:绘制零件图 周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 周三:修订并完成科技设计说明书 周五:答辩 三、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 ¥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 — !

年月日 : 目录 1端盖的零件图 (5) 2 零件的分析 (6) 零件的作用 (6) 零件的工艺分析 (6) 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 ( 4端盖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8)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选择毛坯 (13) 毛坯材料的分析 (13) 毛坯的结构简图 (13) 端盖的技术要求 (13)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 (13) 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14) ~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粗基准的选择 (14) 精基准的选择 (14) 工序顺序的安排 (15) 机械加工工序 (15) 热处理工序 (15) 辅助工序 (15) 确定加工的设备、刀具、和夹具 (15) ] 6、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 (17) ? ,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6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设计说明书题目: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支架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CT 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 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Keywords: 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