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应,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考试与质量分析”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不回避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最好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如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问题;C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会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做一些步骤相对较少的习题。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用课堂提问和板演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比如,让一些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小的模仿性题目;让一些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让一些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对回答或板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作业布置与批改,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着力注意两个问题:

1.布置作业要因层制宜。布置数学作业,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习题,要求全体学生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做好,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数学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简练解法、具体姓名等;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课外活动与辅导”,也应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学生的课外活动,不是针对数学一科而言的,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数学,使课外活动既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又不单纯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教师主要应注意好两点:

1、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与辅导中的着力点。对数学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数学特长;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

2、要分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把课外活动搞成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续与重复,以致全部用来补课、做作业。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数学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数学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数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并通过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多让学生显显身手,以促其尽快形成数学特长;在较低要求的数学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常犯错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通过帮助他们打牢数学基础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配合课堂上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时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丈量操场、教室、黑板等面积;配合课堂“比例”教学,立即组织学生测量旗杆、电线杆、教学楼和树木的高度,使课外活动真正体现出“活”和“动”,能有效地促进课堂分层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考试与质量分析”,要落实分层目标教学法考试与质量分析,是检验和反馈分层目标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

1.考试命题要注意层次性。教师命题的立足点应以中、下层次学生为主,试题应有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时有选择性,让教师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分时有灵活性。比如,针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考卷一般应设计一些附加题,这些附加题,要求数学较好层次的学生必须做,且列入打分范围;而其他层次的学生则视自己的能力而定,不列入计分范围。

2.考试质量分析要体现出激励性。对各层次学生的考试情况,要通过全班“数学质量分析课”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不仅是通报考试成绩,而应是着重分析解剖各层次学生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把握情况;反馈的标准要有弹性,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适度从严从紧,对中、下层学生应适度从宽从松,A层学生要在90分以上才为优秀,B层学生要在85分以上才为优秀,C层学生在80分以上即为优秀,对每次考试达到优秀的B、C层学生及时将其划入上一个层次,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挑战;对成绩仍不理想的B、C层学生,允许他们对做错的题目在搞懂订正后,再评分;通过分层评价和激励,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都能朝着更高层次的目标不断攀登。分层递进教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一个老师面对全班学生的管理状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仍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层,只是从B层学生的实际出发,可再分为两层,即B1和B2层。B1层是由接近A层而又可能降至A层的学生组成,B2层是由接近C层而又可能升入C层以及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组成。这样,在全班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层次。据此,在教师总体把握、分层指导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提高的原则下,将分为四个层次的学生再进行组合。组合的原则主要是C层对A层、B2层对B1层,目的是让高层学生管好和带动低层学生,这样就为全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矗这种方法就叫“分层组合法”。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以下四种:

①、个人对个人的组合,这种组合是一名高层学生与一名低层学生组成两人小组,由教师授权高层学生管理低层学生,在座位安排上,让他俩坐在一起。管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新课预习。高层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要求,帮助低层学生完成预习。(2)是帮助完善课堂答题。当低层学生上课答题答不出

或答不完整时,高层学生要及时举手帮助解答,使低层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答题的内容与方法。(3)是监督完成作业。(4)是帮助进行总复习。大考前的复习要讲究实际效果,帮助掌握基本的复习方法和抓住复习内容的要点。这种组合方式适合于C层对A层。两人小组的优点就在于让c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直接影响A层学生,以达到共同递进的目的。

②、个人对小组的组合当高层学生同低层学生的距离不是非常大,而低层学生又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时,可采用个人对小组的组合方式,一般是由一名高层学生对二到三名低层学生,由高层学生任组长,座位的安排可采用前后左右的形式,以便于课堂的讨论和平时的监督检查。高层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有:(1)是检查低层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解答并探讨有关问题,力求上新课前得出共识;(2)是注意低层学生上课答题的情况,课后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及时消化上课内容;(3)是关心低层学生的作业,指导他们解答不懂的题目,并督促他们按要求完成作业;(4)是大考总复习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理解一些重要课文和关键题目中的问题。这种组合方式适合于B层中的两个层次。个人对小组的组合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缩短了高低层学生间感情上的距离,增加了低层学生的学习机会,增强了学习信心,创造了一个个良好的学习小环境。二是激发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大家考虑的不光是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更多关心的是集体的成绩和进步,这样就促使每个人为集体而不懈努力地学习。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质量。这样,就会带动全班自然地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为共同递进创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

③、小组对个人的组合。为了促使少数学习困难学生有所递进,宜采用小组对个人的组合方式,就是集C层和B2层的二到三名高层学生同一名A层学生的组合。具体做法主要是:(1)是高层学生配合老师,同低层学生交朋友,逐步改变他失败者的心态,唤起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是在学习上关心他,帮助他。高层学生可以进行分工,以语、数、外为主攻方向,一人把一关,与他共同学习、探讨,逐步排除他在学习上的障碍;(3)是发现肯定学习困难学生的长处和进步,一旦发现其特长和成绩,就应该多做宣传表扬。在老师的帮助下,创造条件,给他以施展的机会,由此消除他的自卑感,激发其好胜心和进取心。小组对个人组合的优点在于以人数和质量上的优势对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外部帮助圈,不断对帮助对象施加正面影响,调动并发挥他潜在的学习能力,促使其内因的变化,以达到同班级共同递进的目的。

④、小组对小组的组合如果在分层中出现B层中B1和B2的学生人数基本相等,就可采用小组对小组的组合方式,即由二到三名B1层和二到三名B2层的学生进行组合,组合后的管理内容可参照个人对小组的组合管理内容。宋体>以上所述,是“分层组合法”的四种组合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四种方式一般不宜同时采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择而用之。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在实行“分层组合法”的组织管理方式时,班主任老师必须是整个实施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要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积极进行组织、落实、指导、协调、检查、总结等工作,帮助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工作,可开辟递进专栏,以新闻、小结、经验介绍、图表等形式报道、展示各组以及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以此来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过一段时间(以半个学期为好),同相关任课老师一起进行分层递进工作经验总结,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分层递进的组织形式做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方法,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最佳条件,使全体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能共同递进。

问题教学法心得体会

问题教学法心得体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实施心得体会 一、 “情境——问题”教学法 情境问题教学学习是教师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典型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情境问题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探究性、主动性四个基本特征。本文从心理学、认识论、数学教育理论三种不同角度探讨了情境问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问题教学可采用随机进入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此模式的核心: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全过程。 内在联系:创设数学情境是前提, 提出数学问题是核心, 解决数学问题是目标, 应用数学知识是归宿 二.“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 ( 教师导学: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 )

实施“问题教学法”教学,首先要理解“启发”的意义: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质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疑——问——思——进!”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总结出来的关于学习的真理,只有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启”、“发”,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启发”重点体现在“问题教学法思维”上,例如:已学的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那样得到的结论可靠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您是怎么想到的您依据什么说….还有哪些途径都理解清楚了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你打算怎样去思考等等。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创设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情境是前提。在情境的预设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取学科情境以形成学科问题链。之后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这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最后通过迁移练习等手段、在知识的应用中拓展升华、形成技能。 三、“问题教学法”的具体要求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的操作要义: 1.分层编组、按组定标。 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智能实际,按学科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不同的学习竞赛小组,分组的目的是适应学生学习要求,便于教师辅导,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引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组不打破学生座次,不宣布学生等级。分组后根据教学大纲向各组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种只宣布每组学生姓名和对每组人员分别要求的方法,不但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而且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希望;学生强烈的荣誉感,好胜心又激励自己向目标迈进。同进鼓励组内竞争,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奖励并恰当调整其要求,符合学生好胜心理,能培养学生的注意、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进一步诱发学生内动力。 2.分层教学,教师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控制论原理和学生实际,将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分成几个相应的教学层次。 在统一授课,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保证低层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要求,适当分层发散学生思维,使上等生“吃得饱”、下等生“吃得了”。实际上,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食量”(接受能力)不同,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要尽可能达到每个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如在教学第十一册数学第五页“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可分这样三层画线段图教。①第一中学买了40000块砖,盖房用去3/5,用去多少块?②第一中学买了40000块砖,盖房用去3/5,还剩多少块?③第一中学买了40000块砖,盖房用去3/5,修码头用去剩下的1/4修码头用去多少块?先集体授课第一层,布置低层组学生练习适当作业,再分别引导中、高层次组学生学习第二、三层知识(不要求全部掌握),并布置相应的作业。然后回过头来检查和指导第一组学生学习情况(要求人人过关)。在分层教学中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特别是对低层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导,牵着低层次学生“过河”,指导高、中层次学生“过河”,为每个学生掌握新知识内容,达到知识的彼岸,开发学生智能创造了条件。 3.分层辅导,教师根据学生信息反馈,利用复习课和练习课按复式班教学形式进行分层辅导。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分这样三层辅导不同层面的学生:①

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王宗平(执笔)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校是一所城区中学,有一大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相当部分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而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英语分层教学是以我校教学现状为背景的教学探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它的有效实施能为我校英语组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形成更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校实验班的老师爱岗敬业,教学基本功扎实,并深入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分层教学是把“因材施教”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依靠现有的条件和已有经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它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强调的是“大众化”教育。 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策略”的理论,他认为,“世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为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 分层教学的人文性。“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优化专业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优化专业课堂教学 作者:***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专业技能是技校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探索更优的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操作型人才至关重要。本文对专业课堂教学方法和误区等方面作较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技校专业技能教学方法 随着各层次学校的不断扩招,进入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应下滑,无论是个人学习能力,还是班级的整体学习态度,均呈下行态势。而学生及其家长期望在技校的学习,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能掌握立足社会的本领。教师若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是机械的模仿新型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适应,并产生新的厌学情绪。我们应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新型教学理念,努力优化专业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技工人才。 1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施展良好教学方法的前提 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师生互动,在平等的合作中,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在教学中要求师生间的和谐,教师在情感上获得学生认同,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师生之间要坦诚相待,让教育充满人情味。教师面对学生的过失,应该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查找原因,改正错误;面对违纪的学生,首先要沉得住气,设法把违纪学生对课堂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引导其他学生集中精神上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用微笑来代替语言,微笑是对发言较好的同学的赞赏,是对胆小不敢发言的同学的鼓励,是对于发言不够好的同学的安慰。 1

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

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 -“网页制作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The Task- And- Objective Mode Of Teaching Prof Yulaihu 一、引言 网上教育对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教育所使用,对于教师,正在要求他们适应网上教学,而学生则被允许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于是学生和教师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通过网上教学可以获得那些好处呢?这篇文章的目地是探索在远程教育中如何建立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借鉴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学习,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协调地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理论基础 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许多人只注重模式的形式,将各种媒体或活动的种类都放到教学环节中,认为这就是新的教学模式了,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如何在教学中选择媒体、或在学习内容中搭配学习的策略。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霍曼(R.P. Feynman,1985)曾说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二次大战期间,美军曾使用南太平洋中的某个小岛,做为飞机运送后勤物资的转运点,为了表示友好,美国政府送了一些物资给当地土箸人。大战结束后美军撤走,这些土箸人希望还会有天上的铁鸟飞来送东西给他们,因此,他们在原跑道上点上火把(模仿指示灯),盖了茅屋(模仿塔台)派人守在里面,耳朵上绑了两块木片(模仿耳罩),头上再插根树枝(模仿天线),就痴痴的等在那儿,结果当然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些南太平洋的土箸人,千方百计的模仿形式,学足了外表,但由于不懂事件发生的原因,落得什么也没得到。我们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时,千万不要模仿了外表,忘了实质,因此在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前,我们要先来看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抽象空洞的精神或意识的探讨,只研究具体、可观察的行为。它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长久改变,也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关系。经过长期的实验与观察,行为主义心理学者以制约理论建立了一套有效、容易操作的行为改变程序。华森(J.B.Watson)曾很自豪的说:给我一百个孩子,我可以教他们成为医师、警察、小偷或流氓等任何职业;华森的信心来自于行为主义对教学内容的精密分析,要建立一个复杂的目的行为,他们的首要步骤就是将目的行为分析成为一个个连续而且容易完成的渐进目标,每个渐进目标再往下分析成为更细的目标,直到最小的目标对应到一个很

(完整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开题报告(新)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适应学生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构建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自2011年开发区实验初中建校以来,广泛开展常态化的诊断式听评课、示范式教学论坛课、引领式专家指导课、展示式交流观摩课等活动,并利用教改会客厅找寻制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效益、效果的瓶颈问题。经过调研、汇总、归类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停留在对课改专家所提出的理念认知层面,面对新课改后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大多数教师没有找到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落实新课改理念。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得不到学习天性的充分释放、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发、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自主学习、合作参与、探究体验、拓展运用等多方面仅流于形式,没有找到有效的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有效方法。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问题”意义建构方式,源于师“导”和生“学”的双核动力,根据新课改理念,突出“教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以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宗旨而形成的。既微观剖析,从常态化教学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那些共性的、制约性的问题,又宏观构建,探索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学模式,按知识问题化,工作科研化,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找到一个可以持续推进课改的切入点和支撑点,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学生的成材、成功,教师的成名、成家,走一条返璞归真之路,走一条求实求效之路。 本课题是充分综合各流派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势提出来的,我们取其精华,舍其不足,破除文化差异制约,打破区域地域界限,还原学习本质,是基于“问题系统”牵引,源于“导、学”活力驱动,目的是构建的一种简洁易学、便于操作、容易推广的

两套分层教学法的对比研究

两套分层教学法的对比研究 [摘要]分层教学提出已有多年,但很多学校未能真正实施,鉴于此,笔者提出了第二套分层教学方案。这种分层教学方案可以克服第一套分层教学的弊端。文章试图比较两种分层教学的优缺点,以期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关键词]第一套分层教学第二套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一、第一套分层教学 (一)第一套分层教学产生的背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被奉为经典的传统教育观念上千年来框定了教师的职责。他们重在灌输知识,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占主体核心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办学的国际化,东西方教育体制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等传统英语教学的产物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它的弊端,所以,现在兴起了一股探索英语学习方法的热潮。 (二)传统分层教学的引出 众所周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最佳目标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学校却普遍存在这样一对很难解决的矛盾:一方面,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由于受到知识、能力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学生智力的高低、学习基础的好坏、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学习方法的对与不对、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学生个性的差异等,这一切都会导致学生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学习能力的高低不匀。另一方面,我们传统教育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政府办学、政府督学,对全体学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多年来我们的做法是同一年级学校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进度,考试也实行统一试卷,这虽然方便了管理者,但忽视了差异性,从而产生“吃不饱”“吃不了”这种老生常谈的现象,也是长期困扰我

分层目标教学

分层目标教学的过程 学生分层。首先,在初一第一学期开学的第一、二个月内,教师通过自己的 观察以及与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谈,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现有基础、表现等各方面深入了解,把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具体到某阶段某学生属于某层次等,并记录在案,谨记于心,同时做好成绩的跟踪。为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避免助长“高层”学生的骄气和挫伤“低层”学生的自尊心,我采取的是隐性分层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分层是一个动态的分层,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分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层教学是“保底不封顶”的教学,尽量使更多的学生尽快达到更“高”的层次。具体的分层如下:各科成绩优良,智能水平较高,接受能力好,反应快的学生,定为高层生,即优生;各科成绩中等,智能水平中等,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定为中层生,即中等生;各科成绩较差,反应慢,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定为低层生,即所谓差生。但也有例外的,如中等生中有特别偏爱生物学,学习勤奋的学生,亦可定为优生。低层生中有特别喜欢学生物学且认真学的,亦可定为中等生。学生分层只是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在原有层次中不断努力,争取进入更高层次。 目标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客观差异和划分类别层次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制定出各层次学生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使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并

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台阶。根据学生划分的 三个层次,教学目标也分为三个层次:紧扣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或稍为降低要求的,定为基础目标,为差生制定;能体现教学大纲的较高要求的,定为提高目标,为中等生制定;能全面体现教学大纲的最高要求的,定为深化目标,为优生制定。下面以“有机物的制造”一章为例,简要说明分层目标的制定:知识点 1、完全叶的组成 2、叶脉的种类 3、单叶、复叶的区别 4、叶序的种类 5、叶的向光性 6、叶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7、制作徒手切片 8、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及表皮 9、画叶片表皮细胞图 10、光合作用的概念 11、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12、光合作用的意义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发表时间:2011-04-29T10:20:58.8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6期上供稿作者:杨冬梅[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杨冬梅河北省永清县刘街乡小五间坊小学06560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我根据课程标准的目的和建议,以及教材的特点和明确的培养能力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吕淑湘先生历来认为,教法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语文教材,它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极为丰富的。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需要几种方法的融合。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努力完成两个“转化”,争取做到两个“坚持”,教学方法采用“三多”“三鼓励”“四为主”。以前,我们上课,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现在我把它改过来,变成学生学,老师导,学生由消极接受,变为主动索取。课堂讲授坚持“少而精”,做到“精讲”“少讲”;按照读读、讲讲、练练的方法,坚持做到读、讲、练的有机结合。这样,老师完成了由独角演员向导演转化;学生也由以前的听众、观众开始转化成演员、主角。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三多”“三鼓励”“四为主”。所谓“三多”,即多启发、多直观、多引导实践;“三鼓励”,就是鼓励质疑、鼓励辩论、鼓励有创见;“四为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加强了基础训练,发展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改变了过去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倾向,努力做到在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增长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运用点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擅于精讲,长于点拨,自然地渗透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一篇具体的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悟出学习方法,抓关键处精讲,扶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以加深理解。 例如,在教学《中国石》的课后练习第2题要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段意。我就让学生复习一下第七册的分段方法,让学生回忆一下旧知识。学生思考片刻,结果想出来,马上用这样的方法给第三课分段,课文可以分三段。又让学生归纳段意,我也让他们想想第七册里是怎样教归纳段意,让他们想想方法,学生想了一会儿,请二个同学分别讲讲两种归纳段意方法。方法有了,让学生归纳。这样新旧知识联系,学生得到学习的方法,可以受益终身。 三、精选精讲,突破教学重难点 抓住教材中重点和难点。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字词教学、课文讲读、作业练习等方面,都应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展开。为了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我认为应该先了解整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课文进行详细备课,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进行层次分析,所以在备课文时做好全册备课文和单元备课的工作。我在备课本前的第一页就先进行全册备课,有全册的要求目标、重点、难点、安排等,在每一个单元备课也包括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 例如:在教第八册的第一课,我抓住了第一课的《小足球赛》的第二段为重点段,第一课作为单元重点课文进行教学。在教学这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抓住第二段作为整篇课文的重点段详讲。教学这段时,首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共几句话,哪几句是讲小守门员的?写了他哪些方面?学生说出了第二段有四句话以后,我又抓住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作为重点句,要学生认真默读,说说第一句写了什么?怎样写?教师作指导,学生轻易地说出第一句讲了小守门员的外貌、神态,而且补充说明了专注神情,就是指戒备心很强。以第一句作为重点句理解了句意后,我就要学生运用这一句话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至四句话,由于学生懂得了学习第一句的方法,因而很容易理解第二句讲“小守门员的动作,姿态”,第三句讲了候补守门员的衣着、神态,第四句讲“候补守门员的心情”。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了每一句话以后,我又问“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讲小守门员的?写了他哪些方面?”由于学生已弄清了每句话讲什么,因而很容易回答就说:“这段话先写守门员的外貌、神态,再讲他的动作、姿态来具体介绍画面的中心人物。”学完这段话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回忆小结出学习这一段话的方法。经过小结,学生明白了这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出读懂课文的读书方法是: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判断出哪一段是与其它自然段意思联系得比较紧;3、略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问题。最后,老师小结:以后我们要读懂这个单元的课文时,都可以运用本文的读书方法进行自学。 四、课后多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多练就是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课后练习中选取与课文重、难点有关的练习进行反复多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点训练项目的有关知识,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例如,教完了《古井》一文时,这篇课文是一篇以古井位置和作用——人们取井水——乡亲们助人——古井教人做人的方式构段的。要求学生根据预习的提示:“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联系比较紧,可以合并成一段。”以后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我立即要求学生试给课文分段,首先学生了解分段方法的情况下,分段比较顺利,通过检查分的有92%,36人当中有33人分对,只有3名中下生分错了其中的两段。分好段后让学生归纳段意,写好后四人小组交流,并小结出归纳段意的方法。最后还要求学生仿照《古井》的写作特点:借物喻人,先写物,再写人,写人是为了写物,但最终目的还是用物来启迪人这样的写作方法来进行一次练笔写作。这样,每学完一篇课文,都抓与重点训练项目有关的练习进行反复多练,学生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耳鼻喉咽科的应用

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耳鼻喉咽科的应用 目的对阶段性教学法在耳鼻喉咽科的应用的探讨。方法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耳鼻喉咽科实习的100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为50人,对照组临床学生在实习期间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临床学生在实习期间采用阶段目标教学法。观察采用阶段目标教学法后学生的实习结果和成绩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在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总满意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可避免传统教学一些缺点,学生在实习期间轻松学习技术和理论知识,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具有获得感,提高实习水平,使实习更加科学、人性化。 标签:阶段性;目标教学法;耳鼻喉咽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ge Goal Teaching Method in Otolaryngology Department YU Wen Sichuan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four Zero five hospital,Dujiangyan,Sichuan Province,6118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ime-phased teaching method in E.N.T department. Methods 100 clinical students of making the internship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 our E.N.T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Th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onal teaching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time-phased objective-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achievement and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evaluation score of communication skill,operation abi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for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overal satisfaction for observation group (90.0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56.00%)(P<0.05). Conclusion The time-phased objective-based teaching can avoid the disavantages of traditonal teaching. During the internship process,the more scientific teaching promotes the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active and easier to learn the technique and theory knowledge,improve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personal working ability. [Key words] Time-phased;Objective-based teaching method; E.N.T department 据以往耳鼻喉咽科实习,具有很多弊端,临床学生普遍反映,实习任务无非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关键。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与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只有教或者只有学的片面活动,或者只是这两项活动简单相加而没有“结合”,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近期我参与了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我发现他们均能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但我从中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当教师提出或学生发现一个需要课堂教学解决的问题,而学生又无法解决时,我们的教师却束手无策,只好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或认识,采取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是否能理解,只为了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教科书第14—19页内容《分数与除法》一课的教学中,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下: 信息窗2: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 .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带有方格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寒假中,小红和小明自己动手制作了些日常用品, 看课本14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①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 ②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 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解决问题一: 谈话: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怎么求? 学生列出算式:1÷3= 谈话: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3。 谈话:1 ÷3得多少? 学生可能用循环小数表示或保留两位小数。还有可能说得三分之一。 谈话:可以,不过保留两位小数不够准确,算式的结果一般不用循环小数表示。用1/3表示,是怎样想的?谁能说一说。下面我们用手中的纸条表示1米来研究一下。 学生操作后交流。 谈话:两数相除,除不尽时,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1÷3就等于1/3。 2、解决问题二: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 列出算式:2÷9= 学生可能得出2/9, 谈话: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借助手中的纸条来研究。 实验后请几名学生交流各种分法,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分层教学法剖析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 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录 简介 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法的好处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分层次教学的坏处 分层教学法的四个环节 1.学生编组 2.分层备课 3.分层授课 4.分类指导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大纲的编写 (三)教材的选用 (四)教师的配备 (五)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六)成绩考核办法的改革 (七)激励机制的建立 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一、教材分层,让学生都“吃饱” 二、学生分层,让个性都发展 三、双层结合,让学生都提高

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教学目标要层次化 作业、辅导要层次化 建立分层评价机制 分层教学实施难度 简介 分层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分层教学法思路导图) 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

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不可分割。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 第二、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应; 第三、让学生有可以支配的时间; 第四、尊重儿童、尊重自我教育。 分层次教学法的好处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分层次教学的坏处 人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坚强乐观,有些则脆弱自卑。对学生分层次,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可同时也是对落后学生的伤害。分层次教学对一些学生有鞭策作用,但对另一些

分组教学法

小组分层教学法 海孜中心学校数理组 由于我们海孜中心学校地处农村,家长对小孩的教育不够重视,放任自留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基础千差万别,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单从掌握的知识角度讲,可以有初中水平,小学高年级水平,小学低年级水平。如果同一尺度,同一要求,有一半以上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有些中等程度的学生可能也会下滑。分层教学能够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因此我校在学习了杜郎口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小组分层教学法,以八年级数学为试点年级。具体做法如下: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三组,即学优生(A)、中等生(B)、学困生(C),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各组学生的不同要求: 首先将学生按平日成绩划分为A\B\C三组,宣布不同要求: C组学生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既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在形成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 B组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能够比较灵活

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 组习题及部分B 组习题; A 组学生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 、 B 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 、 C 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小组分层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如图: 备课环节 挖掘教材 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 实际差异科学地制定分层目标,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一、概述和概念 针对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逐年增加的状况,我们进行了“分层、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所谓分层分组合作教学,就是针对教学班内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意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一方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利用差异资源开展合作学习。我们认为,学生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的主要手段是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合作学习中,这种差异资源的效益方可释放。“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因内容、要求、方法同步划一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且保证了教师、学生在教学程序中的不同环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保持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把教学系统诸要素合理组合,并把“合作”融入“分层”之中,较一般的“分层”教学更具有优越性和创新性。 二、理论和主张 ⒈“掌握学习”理论。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并能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 ⒉教学形式最优化。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认为,个别指导、分组学习和集体讲授的最佳结合是教学形式的最优化。

⒊合作学习理论。我国古老的教育专著《学记》中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 三、方法和程序 (一)准备 ⒈调查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意志、合作精神等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问题。调查的形式采用集体问卷、个别谈话和心理咨询。我们设计了六份调查或测试问卷,其中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察;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智力因素的测试;对学生的人文性格的测试。我们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尽量采用统计量化的方法,为教学班分层分组做好准备。 ⒉培训教师。“分层、分组、合作”教学实质上是在探索新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模式,因此,它必然会涉及到课程和课程改革的诸多领域。我们注重教师重新认识现代教育的本质;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任务;认识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认识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高起点的理论学习为教学模式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 ⒈对教学班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在掌握了学生学习成绩、心理情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应,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考试与质量分析”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不回避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最好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如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

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分析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摘要: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它是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制定合理、适度、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我们会出现很多问题,归根到底是不知道对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学生要掌握到什么层次。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它是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是评价一节数学课实效性的尺子。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制定合理、适度、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经常产生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制定与教学容脱节 比如:一位说课比赛的老师设计《梯形》一课目标如下: 1、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能正确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推理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4、通过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5、通过动手实践、相互间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同时,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 目标设计包括了知识技能、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但她在说课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等腰梯形的性质,再小

组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性质。我没有感受到哪一个容是让学生动手事实践、观察、猜想的活动,也没有感受到哪个活动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能力的。整体上她设计教学过程和容根本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改进措施:我觉得她如果让学生在一有平行线的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观察、猜想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想等活动对等腰梯形性质有直观感受,再进行理性的思考证明就实现第2个目标。 二、教学目标制定过多。 即在一节课上要求掌握多个基础知识、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应用意识,还要达到德育目标、环保目标等等,使一节课承载的任务容过多,面面俱到,失去重点,难以落实。如:我在上《梯形》一课时这样设计目标: 1、通过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质中的运用; 2、通过思考题的设置和例题的变式训练,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能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动手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用化归思想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 基本简介 分层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不可分割。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 第二、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应; 第三、让学生有可以支配的时间; 第四、尊重儿童、尊重自我教育。 提高所有学生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同事时,分层次教学方法还和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提升教师全面能力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当然,分层次教学也会给老师日常工作带来比传统教学多数倍的工作量,教师应该能以自身素质提高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提升其效率。 人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坚强乐观,有些则脆弱自卑。对学生分层次,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可同时也是对落后学生的伤害。分层次教学对一些学生有鞭策作用,但对另一些学生是严重的打击。所以分层次教学也需要考虑一下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