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先生的代表作品

鲁彦先生的代表作品

王鲁彦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等,散文《听潮》曾入选中学课本。

中国近代前50名作家及作品.

1. 鲁迅 2.老舍 3.朱自清 4.冰心 5.曹禺 6.矛盾7.巴金8.叶圣陶9.郭沫若10.舒婷11.林语堂12.光未然13.李大钊14.王蒙15.余秋雨16.余光中17.三毛18.金庸19.魏巍20.钱钟书21.席慕容22.丰子恺23.臧克家24.海子25.冯骥才26.沈石溪27.牛汉28.高维生29.林海音30.曹汉文31.曲波32.郭小川33.王小波34.碧野35.田汉36.周而复37.赵树理38.陈残云39.柳青40.汪曾祺41.贾平凹42.梁晓声43.史铁生44.沈从文45.赵树理46.刘心武47.余华48.秦牧49.白桦50.沙汀51.夏衍52.丁玲53.杨沫54.周扬55.贺敬之56.周作人57.杨朔58.柯岩59.李季60.周立波61.孙犁62.萧军63.萧红64.吴晗65.刘流66.路遥67.陈忠实68.王安忆69.胡适70.张爱玲71.梁实秋72.王国维73.张天翼74.吕叔湘75.吴伯箫76.顾颉刚77.冯铿78.胡也频79.鲁彦80.许地山81.丁西林82.莫应丰83.艾芜84.冯雪峰85.李健吾86.古龙87.姚雪垠88.萧乾89.吴强90.马南邨91.唐弢92.杨骚93.叶君健94.严文井95.刘白羽96.袁珂97.查良铮98.田间99.王力100.古华 【第一名】鲁迅!!!!!!!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 主要成就: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文学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第二名】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主要成就:一生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 评价: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张爱玲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

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我的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论鲁彦小说中的乡土世界

论鲁彦小说中的乡土世界 张兵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王鲁彦是二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拓荒者之一,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鲁彦建构起鲜明的乡土世界,成为当时乡土中国的 一个缩影,表现出他的独特认知和道德评价。当鲁彦把笔触伸到浙东农村时,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乡土人物便跃然纸上。鲁彦刻画了一系列乡土人物,剖示了他们的人性和灵魂,继承了鲁迅解剖“国民性”的特色。鲁彦乡土世界的 地方色彩、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犹如一幅幅江南水乡画。 [关键词]人性;风俗 ;乡土世界 乡土文学作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学 现象,主要是指许钦文、蹇先艾、许杰、王鲁彦、台静农等作家以 故乡农村为背景而进行的一些文学创作。这些乡土文学作家大多是 被“故乡放逐”到外地的年轻人,他们虽身在异乡,却总不能忘情 于故乡山水。于是他们通过对自己童年乡村生活的回忆,以故乡农 村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乡土文学作品。对于乡土文学的概念,鲁迅 曾这样界定:“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 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 文学。”[1]深受鲁迅影响的王鲁彦在自己的乡土小说创作中构筑了独 具特色的乡土世界,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乡土人物形象,阐释了这些 乡土人物身上的人性内涵,并展示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 一、农民形象的艺术画廊 鲁彦在异乡漂泊流浪的日子里,总会不时的想起自己的故乡浙 江镇海县,这里的山山水水、风俗民情都深藏在他的记忆深处。当 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时,便不由自主的把笔触伸到他所熟知的故乡 农村。鲁彦在他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然 而这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在他的早期作品《柚子》、《菊 英的出嫁》中,人物形象不很鲜明、突出,此时的作家还不善于塑 造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还不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而 在接下来的作品《黄金》、《童年的悲哀》、《阿长贼骨头》中则拥有 了性格鲜明、形象突出的人物。 对于王鲁彦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茅盾曾这样说过:“王鲁彦小说 里最可爱的人物,在我看来,是一些乡村的小资产阶级,例如《黄 金》里的主人公和《许是不至于罢》里的王阿虞财主。”[2]这可以说 是鲁彦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处,但我认为,在他所有作品中更为 突出的形象是乡村里受侮辱受损害的农民形象。茅盾之所以下以上 定论,是因为他只涉及了鲁彦前期的作品,而没有涉及他后来的创 作。如《阿长贼骨头》里的阿长,《童年的悲哀》里的阿成哥,《屋 顶下》里的本德婆婆和阿芝婶,《陈老奶》里的陈老奶,《愤怒的乡 村》里的葛生、华生兄弟等,都是性格鲜明、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的农民形象。 在《阿长贼骨头》里,鲁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既可怜又可悲的 流氓无赖者的形象。阿长是旧农村一个破产者之家的孩子,由于受 家庭的影响和病态社会的毒害,从小就狡狯、说谎、偷窃、拐骗、 调戏女人,什么不好的事情都敢做,受到谴责,仍不肯改悔。他虽 然具有普通底层人物的伦理感情——孝顺母亲、疼爱妻子,并有一 双能干的手,但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他没有走上正当的人生道 路,而变成了一个消极人物。他不安于劳动,他调戏妇女;他纵火 烧房子来报复人家对他的打骂;他挑拨人家的夫妇感情,从中取乐。 《童年的悲哀》里的阿成哥是一个“多才而又多艺的粗人”— —农村中的雇工。阿成哥是最善良不过的青年,虽然是个粗人,但 是他非常聪明,他拉得一手好胡琴,一支构造简单而且粗糙的胡琴, 到了他的手里,“便发出很甜美的声音,有时象有什么在那声音里笑 着跳着似的,有时又象有什么在那声音里哭泣着似的。”他拉着唱着, 人们围着他,静静地听着。穷乡僻壤里疲惫穷愁的乡民们,只有从 他那里找到一点精神上的慰藉。 鲁彦塑造的一个个性格鲜明、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是他构筑“乡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物与鲁迅笔下的润土、祥林嫂、阿Q一样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形象的艺术画廊增添了光彩。 二、人性内涵的多样阐释 鲁彦的小说创作深深的触及了人性,深刻的探讨了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的问题。鲁彦在塑造的乡土人物形象身上寄寓了作者自己的爱憎,在对他们的人性进行剖示的同时对人性内涵给予了多样的阐释。 (一)对美好人性的赞扬。鲁彦笔下的乡土人物身上有的散发出美好的人性光芒。如《童年的悲哀》里阿成哥的乐观、善良,《陈老奶》里陈老奶的坚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愤怒的乡村》里华生的勇敢、不畏强暴、敢于反抗。这些都是作者从他们身上挖掘出的美好人性,倾注了作者强烈的爱的激情,是作者所肯定和赞扬的。 《陈老奶》并不是写前方浴血战斗、可歌可泣的英雄,它写的是坚强地和民族共同求生存的人民!它是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个插曲,也是对美好人性的赞歌。“是鲁彦在‘热血沃国土,战火烛长空’的岁月里,昭彰民族灵魂,倡扬御侮精神的优秀作品。”[3] 华生是贫苦农民中具有强烈反抗性的人物。 “我——是人!”“我不做人家的牛马!”这是华生要求平等、敢于反抗的呼声。当华生受到地主阿如的侮辱时,他敢于反抗,追打到地主阿如的家里,面对以乡长傅青山为首的残暴势力,他决不妥协。当乡公所司务员黑麻子温觉元带领几个保安队丁来到他家强征捐钱时,他敢于与这伙吸血鬼发生冲撞,拒绝捐钱。荒年歉收,民不聊生,地主阿如凶狠逼租,竟打死了贫苦农民阿曼,这件事一下子点燃了华生的阶级怒火。他以广泛流传于群众的“我们还能活下去吗?”的呼声为口号,发动并组织大伙同傅青山、阿如、黑麻子等坏家伙作斗争。 鲁彦从华生身上所揭示的美好人性,是对“劳苦者的出路在哪里”做出了答案:不可忍耐苟活,要反抗斗争;不可单枪匹马,要众志成城。 (二)对丑恶人性的批判。鲁彦既发现了乡土人物身上存在的美好人性的一面,也揭示了乡土人物中丑恶人性的一面。鲁彦深受鲁迅的影响,注重揭示人性中的恶,批判“国民劣根性”。 《柚子》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月,是鲁彦最早的小说之一。它写的是在军阀混战刚过三天的日子里,“我”与丁君在长沙浏阳门外看杀头的故事。作品寄寓了作者对丑恶人性的批判,鲁迅先生指出:“《柚子》一篇,虽为湘中的作者所不满,但在玩世的衣裳下,还闪露着地上的愤懑,在王鲁彦的作品里,我以为倒是最为热烈的了。” [4]作品写到看杀头的人们的议论:有人盛赞刽子手的“本领真好了——反映了人们的麻木”;有人讥刺死者的“幸福”——表现了看客的愚钝;有人以能看到刑场的惨象为“骄傲”、“光荣”和“福气”——剥露了世道的冷酷和人性的低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愤懑地揭露了反动当局的罪行,同时也有力地鞭笞了人们的麻木和愚钝。鲁彦笔下“看杀头的人们”与鲁迅的《示众》中的看客的人性中有共同的东西——愚昧和麻木。 在《黄金》中,作者通过描写如史伯伯一家种种不幸的遭遇,揭露和批判了陈四桥人们的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劣根性。作者对如史伯伯寄以无限同情,也狠狠地鞭挞了人们之间那种可怕而冷酷的关系。 (三)对被扭曲的人性的同情。鲁彦在他笔下的乡土人物身上为我们展示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同时,也格外关注这些人物身上被扭曲的人性,并施予同情。 《安舍》是写一位生就冰肌玉骨,二十岁一过门便守寡,名叫“安舍”的女人的神志思想和生活习性。安舍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嫁给了一个“死人”,并且坚守“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为了守节禁闭了二十年。在禁闭的时候,“这一间房子,或者甚至可以说,现在坐着的这一个床,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寂寞的时候,将自己的思念,凝聚在观音菩萨的塑像上”。后来她过继了一个儿子毕清,而且把心思都放在了他的身上。然而她对毕清的爱不完全是母爱,似乎还有别的“东西”。文中写“她怕一切的男人,只不怕他。她对他

对王鲁彦研究资料中一些错误的辨析剖析

对王鲁彦研究资料中一些错误的辨析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周春英 本文为2010年度宁波大学人文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王鲁彦评传”(项目批准号XHQ1004)的成果 该文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1 期上发表 内容提要: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的中坚作家,王鲁彦一走上文坛,就引起茅盾的注意,1928年茅盾就写了论文《王鲁彦论》。1936年《新文学大系》(10卷本)出版,王鲁彦的小说同时被茅盾和鲁迅选中编入《小说一集》和《小说二集》,并在序中给予中肯评价。1980年范伯群、曾华鹏出版10万字专著《王鲁彦论》,同时,出现了很多学术论文。本人因撰写《王鲁彦评传》的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从中发现不少错误,现把它们归纳起来加以辨析。 关键词:王鲁彦研究资料错误辨析 王鲁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派的中坚作家,他只活了短短的44年,但留下了150万字的文学遗产。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王鲁彦一生遵循“为人生”和“改良这人生”的宗旨,进行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他紧紧抓住浙东沿海地区较早受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侵略、民众心理开始被金钱观念所锈蚀而失去应有的淳朴善良本性的特点,用扎实、纯朴的写实手法和生动流畅的语言塑造人物、叙写风俗民情,使他的作品在人生派创作和乡土写作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对于王鲁彦的研究,前期和后期比较热,中间沉寂了几十年。1928年,茅盾率先在《小说月报》第19卷第1期上发表论文《王鲁彦论》,对王鲁彦前期的十几篇小说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尤其对《黄金》、《许是不至于吧》中的乡村小资产阶级形象十分赞赏。1934年苏雪林在《现代》第5期第5卷上发表《王鲁彦与许钦文》一文,通过对两位作家作品的比较,得出了王鲁彦乡土小说的特色是善于描写乡村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心理与生活。1936年,《中国新文学大系》(10卷本)出版,王鲁彦的小说被茅盾和鲁迅分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和《小说二集》中,在小说集序中,茅盾对于王鲁彦乡土小说为人生的创作思想进行精确的评价;鲁迅对于王鲁彦乡土小说的特色和写实的笔致作了确切的定位,并把他归入乡土作家的行列。王鲁彦刚走上创作道路就受到这些大家的赏识,这在当时的文坛是很少见的,由此可以看出王鲁彦作品的独特之处。 1944年8月20日,王鲁彦因病在桂林去世,巴金、王西彦、艾芜、邵荃麟等作家纷纷撰写纪念性的文章,不过这些文章侧重于他的为人,对于其作品评价较少。 新时期开始,沉寂了几十年的王鲁彦再次受到关注。1980年,苏州大学的范伯群、曾华鹏两位教授出版了从50年代就开始撰写的学术专著《王鲁彦论》(10万字),作者用社会

听潮鲁彦

听潮鲁彦 听潮鲁彦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这里是佛国,全岛周围30里内,除了七八家店铺以外,全是寺院。 岛上没有旅店,每一个寺院都特设了许多客房给香客住宿。 而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有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 我们就在一个比较幽静的寺院里选了一间房住下来,——这是一间靠海湾的楼房,位置已经相当的好,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朝晚可以领略海景,尽够欣幸了。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当天晚上,我们靠着露台的栏杆,赏鉴海景的时候,妻欢心地呼喊着说。 大海上一片静寂。 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 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 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 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 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 没有风。 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

鲁彦先生作品集

鲁彦(19021.9—1944.8.20) 原名王衡,生于浙江镇海。少年时期曾受过高小教育。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夏,先后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任教。同年,在1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发表不少小说,其中包括描述军阀杀人暴行的早期代表作《柚子》。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1927年任湖北武汉《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春至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1930年,至福建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编辑。此后辗转在福建、上海、陕西等地的中学任教,在极不安定的生活中迎来了文学创作的丰收期。采用浪漫、象征等不同手法进行创作探索,逐渐成为乡土写实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发表于1927年7月号《小说月报》上的《黄金》描写了一个小有产者不断遭逢灾祸的境遇,深刻的反映了旧社会的人情世态。此后,他更多的关注现实。抗战前夕,重要作品长篇小说《野火》出版,作品描写了江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走向自发反抗斗争的真实图景。 抗战期间,创作了《炮火下的孩子》、《伤兵医院》等短篇小说并结集出版,并在《广西日报》副刊上连载长篇小说《青草》。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贡献是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为抗战后期大后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194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集《我们的喇叭》。1944年于贫病交困中在桂林逝世。 主要作品:1、著作书目: 《柚子》(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出版社 《黄金》(短篇小说集)1928,人间出版社 《童年的悲哀》(短篇小说集)1931,亚东出版社 《小小的心》(短篇小说集)1933,天马出版社 《屋顶下》(短篇小说集)1934,现代出版社 《驴子和骡子》(散文集)1934,生活出版社 《婴儿日记》(日记体小说)与夫人覃谷兰合著,1935,生活出版社 《雀鼠集》(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出版社 《乡土》(中篇小说)1936,上海文学出版社 《鲁彦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出版社 《河边》(短篇小说集)1937,良友出版社 《旅人的心》(散文集)1937,文生出版社 《野火》(长篇小说)1937,良友;又名《愤怒的乡村》,1938,中兴出版社 《伤兵医院》(短篇小说集)1938,汉口大路书店 《随踪琐记》(散文集)1940,上海三通书局 《桥上》(短篇小说集)1940,上海三通书局 《惠泽公公》(短篇小说集)1941,上海三通书局 《我们的喇叭》(短篇小说集)1942,重庆烽火社 《鲁彦散文集》1947,开明出版社 《鲁彦选集》1951,开明出版社 《鲁彦散文选集》1982,百花出版社 《鲁彦散文集》1984,上海文艺 2、翻译书目: 《犹太小说集》1926,开明出版社 《给海兰的童话》(童话集)俄国马明﹒西尔皮雅克著,1927,光华出版社 《显克微支小说集》波兰显克微支著,1928,北新出版社 《花束(文艺论文集)》法国查理斯?拉姆贝尔著,1928,光华出版社

近代文学作品

(1)1919——1927,重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巨匠鲁迅。 文学研究会: 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坠网劳蛛》 庐隐《海滨故人》 王统照《湖畔儿语》、《沉船》 王鲁彦《柚子》、《黄金》 茅盾(另记,但要记住他是这个社团一员) 该社团其他作家选择性识记:苏雪林、许钦文、许杰、王任叔、蹇先艾。 创造社: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郭沫若《女神》 田汉《获虎之夜》 张资平《冲积期化石》 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 该社团其他作家选择性识记:陶晶孙、成仿吾。 鲁迅的作品,不说了吧,说了都是吃饭太多。 本时期其他社团和作家: 浅草——沉钟社: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陈翔鹤《不安定的灵魂》 林语堂:《祝土匪》、《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戴望舒《雨巷》 (2)1927——1937,重点:左联,新月,东北作家群,海派,京派,巨匠茅盾、巴金、曹禺、老舍。 左联: 艾芜《人生哲学第一课》、《山峡中》 沙汀《丁跛公》、《在祠堂里》 张天翼《包氏父子》、《大林和小林》 新月社: 徐志摩(他的作品貌似不用介绍了吧) 闻一多《死水》、《红烛》 东北作家群: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军《八月的乡村》 海派: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施蛰存《梅雨之夕》 京派: 老舍(另记) 萧乾《栗子》、《檐下》 废名《竹林》、《桃园的故事》 沈从文《边城》、《湘西》 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最好把《京华烟云》一并识记) 通俗文学:张恨水《啼笑姻缘》、秦瘦鸥《秋海棠》 鲁迅作品本期以杂文为主,不用多说。茅盾、巴金、曹禺、老舍的作品,要是不知道也说不过去了吧。另外臧克家的诗歌《老马》、《罪恶的黑手》也应该知道吧。 (3)1937——1949,重点:七月派、国统区、孤岛——沦陷区、解放区。 七月派: 艾青(他的作品要再介绍那就太……,不说了吧)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 国统区: 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石青嫂子》 陈白尘《升官图》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张恨水《八十一梦》 孤岛——沦陷区: 张爱玲(这个真不该多介绍,自己看着办吧) 有条件选择性识记下列作家:梅娘、苏青、袁犀(李克异)、关永吉、爵青。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解放区: 赵树理(这个就不废话了) 另外识记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

鲁彦的作品

短篇小说《柚子》以反讽的语言描绘了在长沙处决犯人时人们倾城出动、争相观赏的“盛况”,一方面讽刺了民众的看客丑态与嗜血心理,另一方面抨击了军阀政府草荐人命残酷统治。作者本拟以反讽的语言表现激愤,但由于激愤的情绪太强烈,“冷峻”在此变成了“冷话”,反而削弱了情绪的单纯。 最体现鲁彦乡土小说特征的,是《菊英的出嫁》和《黄金》等。 《菊英的出嫁》描绘了浙东农村的“冥婚”(既为死人办婚事)的陋习。菊英七八岁时便死去,十年后她的母亲张罗为她寻找一个同在阴间的“丈夫”。先是请人说媒,合八字,然后大肆置办婚礼,极尽铺排。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笔调叙述菊英母亲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与金钱,描绘人物对于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所倾注的饱满热情。充实的物质铺张、忙碌的人物行为,反衬出人物精神的空白与生命本质的无意义。 《黄金》叙述了发生在浙东一个叫陈四桥的小镇的世态炎凉。主人公如史伯伯本是家境殷实的人家,儿子在外工作并按月汇款到家,而陈四桥又似乎是个民风淳朴的世界,如史伯伯在这一带相当受人尊重,邻里之间关系融洽。某月儿子的汇款不知何故过期还未汇来,如史伯伯的处境因此发生戏剧性的改变:人们猜测他的儿子出了什么事,无钱寄回家了,于是,关于如史伯伯破产的流言迅速蔓延开来,人们对他家的态度立即改变。上门行乞的乞丐突然变的盛气凌人,满含鄙夷起来;债主们纷纷提前上门索款,并动手搜拿东西;如史伯伯的女儿在学校无端受到欺侮,连他家的狗也被人打伤。仅仅因为一个毫无根据的臆猜,昔日倍受尊重的如史伯伯便如丧家之犬,世人以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市侩手段,给予如史伯伯一家难以承担的羞辱。鲁彦以他对故乡人情世故的谙熟,通过一种戏剧性情景的设置,将浙东小镇人们的势力心态揭示殆尽。《听潮》是王鲁颜的一篇很好的作品 《柚子》(短篇小说集)1926,北; 《黄金》(短篇小说集)1928,人间; 《童年的悲哀》(短篇小说集)1931,亚东; 《小小的心》(短篇小说集)1933,天马; 《屋顶下》(短篇小说集)1934,现代; 《驴子和骡子》(散文集)1934,生活; 《婴儿日记》(日记体小说)与夫人覃谷兰合著,1935,生活; 《雀鼠集》(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乡土》(中篇小说)1936,上海文学出版社; 《鲁彦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河边》(短篇小说集)1937,良友; 《旅人的心》(散文集)1937,文生;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王鲁彦作品精选精练

王鲁彦作品精选精练 陈老奶 王鲁彦 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一天,二儿子出去当兵了。在从前,当兵是升官发财的捷径,但现在不同,稍有知识的人都是抱着为救国而牺牲的目的去的,二儿子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没有谁晓得陈老奶的内心起了怎样的震动。第二天,她没有起床,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说,即使是顶心痛的孙子,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她的脸上没有泪痕,也没有悲苦,只是浮上了一层冷漠的光。 这样地一直躺了两天后,她忽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的心也好像平静了,她像是把一切都忘记了。她现在也爱说话,脸上也常有点笑容。在过去五六年中,许多事情她都依着大儿子和媳妇的意见,自己很少拿主意,她用全副精神管着二儿子。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 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 她最反对烟酒赌,可大儿子恰恰喜欢喝几口,有时也打打牌。他是一个商人,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做账房,算是个体面的人,无论怎样都戒不了酒和赌,许多交易往往就在喝酒打牌时谈妥了。 然每当他违了禁,陈老奶总是气愤地说:“你——?”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 不过在她的管理下,这个家并不因为少了一个年轻人就显出颓唐的气象,它反而如同一条张满了风帆的船,在激流中前进。 但是不幸,二儿子出门才半年,陈老奶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一个晚上,大儿子喝得微醺回来,挨了她一顿埋怨,第二天就起不了床了。他发着很高的热,两颊特别红,不时咳呛着,医生说洒入了肺。服了几天药,却愈见严重,到后来竞不认识人了。

鲁彦

鲁彦资料 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原名王燮臣,又名王衡、王鲁彦、返我,浙江镇海县人。现代小说家、翻译家。 他出生于农村商人家庭,小学未能毕业便去上海洋行当学徒。受“五四”新思潮影响,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1923年夏,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任教。同年在l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有许多小说发表,早期代表作为《柚子》。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1927年任湖北武汉《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春至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1930年至福建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编辑。此后辗转在福建、上海、陕西等地的中学任教。1927年7月号《小说月报》发表他的小说《黄金》。抗战前夕出版重要作品长篇小说《野火》。为重要的乡土写实派作家。 20岁,鲁彦开始发表新诗和翻译作品。21岁,任长沙平民大学国文教员,后又回北大,任爱罗先珂的世界语助教。为了生计,鲁彦虽流浪各地,却从未停止过写作和翻译。1944年8月20日,贫病交加的鲁彦于桂林去世,不过44岁。 鲁彦与周氏兄弟都有较深的交往。1925年,鲁彦译文《敏捷的译者》在《莽原》发表。鲁迅在文后“附记”中称鲁彦为“吾家彦弟”。

翻开鲁迅日记,可以多次发现鲁彦的名字。有时,鲁彦一个人或和朋友去鲁迅家作客;有时,鲁彦和妻子一同去拜访。 鲁彦与周作人的交往,过去几乎不提,现在也不见谁说起,我只能由部分事实来推断。 1928年1月,鲁彦译《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陈子善、刘增人编《鲁彦年表》称出版时间为3月,不确,我有《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扉页书影为证)。1928年3月,鲁彦译《花束》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在《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序文中,鲁彦说“首两篇系请周作人先生校阅,我自己校的英译本也是承他借给我的,特在这里表示感谢。”在《花束》中,收有周作人序文。这些,都是鲁彦与周作人交往的证据。抗战期间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任文协桂林分会主席,并主编大型刊物《文艺杂志》,有《炮火下的孩子》、《伤兵医院》等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并在《广西日报》副刊上连载长篇小说《春草》。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1944年于贫病交困中在桂林逝世。 鲁彦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柚子》(1926)、《黄金》(1928)、《童年的悲哀》(1931)、《小小的心》(1933)、《屋顶下》(1934)、《雀鼠集》(1935)、《河边》(1937)、《伤兵旅馆》(1938)和《我们的喇叭》(1942)等九集,以及中篇小说《乡下》(1936)和长篇《野火》(1934,又名《愤怒的乡村》),散文集有《驴子和骡子》(1934)、《婴儿日记》(1935)、《旅人的心》(1937)和《鲁

论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论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以《岔路》为例 摘要:本文以《岔路》为例,分析了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作者由《岔路》中所暴露的乡民个体的自私、残酷、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状态,上升到整个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劣根性,并提出批判,对国民性改造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国民性批判自私窝里斗 王鲁彦是五四新文学的前驱,是乡土小说家的代表,其作品多描写浙东民风民俗,著有短篇《柚子》、《黄金》、《也许不至于罢》,中篇小说《乡下》和长篇《野火》。他以《秋夜》为开端,进行小说的创作,其小说受鲁迅的影响,对于国民性批判及风土人情的描写都直接师承鲁迅。接下来,以《岔路》,谈谈王鲁彦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小说开篇,鼠疫横行,吴家村与袁家村处于无比恐怖的灾难中,无数人丧生,当所有办法都用尽时,人们将希望寄托在请关公上。鲁彦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请关公的盛大场面:“为头的是大旗,号角,鞭炮,香亭,彩担,锣鼓,旗帜,花篮,乐队。随后又是各色的旗帜,彩担……二三十个打扮着各色人物骑马的男童,百余个新旧古装骑骡马的童女…...队伍在山谷和大道上蜿蜒着,呼号着。”这般精心的准备、关乎村人性命的活动,居然引发了可怕的械斗。场面极为血腥:喊叫声代替了炮声和鼓声,恐怖遍彻了各处。扁担、木杆、旗子、石头全变成了武器,两村人都擦亮了储藏的刀和枪,子弹在空中呼啸。有的人打破了头,有的踏伤了脚,有的撕破了衣服,有的挤到在地上……鲜血到处在喷洒。结果这起人为灾祸导致村民加倍地死亡,仇恨毁灭了生的希望。 两村相斗的后果比盛行的瘟疫更加可怕,村人的自私、残酷暴露无遗,两村人都说:“宁可死得一个也不剩。”这是多么恶毒的话语,心中强烈的仇恨蒙蔽了他们的双眼,祛除瘟疫的初衷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两村人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淳朴的人性堕落了,人性的恶横行乡间。 除去自私与残酷,他们愚昧无知,精神麻木,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瘟疫蔓延,他们将生存的希望寄托于关爷,“没有谁有这样的权威,能够驱散可恶的恶魔,把吴家村和袁家村救出来。”于是人们开始准备关爷游行,“虽然村中人不停地倒下,不息地死亡,但整个空气已经弥漫了生的希望,在他们忙碌准备时,便已经受到关爷的保护了。”这一行为可见乡民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他们愚昧无知,管爷游行只是心灵的安慰,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毫无意义,但他们宁愿选择相信。 村人具有狭隘的乡民观念,根深蒂固的仇恨思想,精神世界狭小而不自知。最初的争端始于总管职位的争夺,年轻的将年老的挤下位,这是大不敬。吴大毕主动让位,使吴家村的空气立刻改变,它变得这样快,电一般,胜过鼠疫传播的千万倍。他的儿子是第一个反对者:“你这样老实,我们以后怎么做人呢?吴家村的人从此抬不起头了!”这是矛盾的开始,当队伍进行到岔路,面临着先抬关帝到哪个村时,矛盾一触即发,斗争流血在所难免。在村人的眼中,宗族规矩和面子非常重要,职位的争夺关乎面子,岔路选择关乎宗族规矩,他们无法在此问题上妥协。于是,激发了深藏脑海里的仇恨观念,自相残杀,仇恨泯灭了人性,也泯灭了希望。 这场血腥的械斗,实际上是两村之间的内耗,窝里斗,一种扭曲的心理引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