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乙肝病毒(HIV)是临床医学中一项比较多发的疾病,病发人群比较广泛。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乙肝病毒的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药物,属于嘌吟核苷类似物,经体内外相关试验和研究证明,恩替卡韦新药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强大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对病毒变异的耐药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标签: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效果;药理作用

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口服抗乙肝病毒类药物,可选择性抵抗HBV,是环戊基鸟嘌吟核苷类似物,可选择性抑制乙肝病毒,适合在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包括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者肝脏组织学显示活动性病变等[1]。下面简述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并分析其抗乙肝病毒疗效。

1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

HBV-D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是恩替卡韦的作用靶点,可实现对其的有效抑制,并可抑制前基因组RNA逆转录复制HBV-DNA负链,能够抑制正链合成,对HBV-DNA的延伸和装配可有效阻断。给予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吸收后可进入患者肝细胞,经过磷酸化作用,形成三磷酸恩替卡韦(ETV-TP)。三磷酸恩替卡韦是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在肝细胞内抑制HBV-DNA聚合酶的活性形式,具有较长的衰期时间,作用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半衰期为14~15h。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达峰浓度时间为0.63~1h。给予患者5mg口服恩替卡韦,其最大峰浓度可达到4.3~6.7ng/ml,主要以原型通过肾小管的主动分泌而排出体外。如患者具有肾功能不全症状,会对药物的清除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多项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如给予患者0.5mg/d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效果优于拉夫米定,尤其是针对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的慢性乙肝患者。并且治疗后,不会出现耐药毒株。如给予患者1.0mg/d口服恩替卡韦,可实现对拉夫米定耐药病毒变异体的有效抑制[2]。因此,有些转接总结认为:恩替卡韦新药的适应症为HBeAg阴性成年慢性乙肝活动期患者、HBV-DNA阳性患者和HBeAg阳性成年慢性乙肝活动期患者。

2 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疗效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具有较好效果,从降低患者体内HBV病毒载量、病毒复制抑制和组织学改善等方面看,其治疗效果都优于拉米夫定[3]。特别是针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肝患者,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可实现对体内血清HBV-DNA水平的有效抑制。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的HBV-DNA水平会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可实现对慢性乙肝持续发展的有

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40例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4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29T17:27:40.19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申长顺[导读] 患者均无肝肾综合征,1年内均未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或抗病毒治疗,排除甲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申长顺 【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转归、肝功能、HBV-DNA定量水平、HBeAg阴转率以及耐药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死亡率、肝功能、HBV-DNA 定量水平以及耐药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改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降低HBV-DNA定量水平及促使HBeAg转阴,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且耐药率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恩替卡韦;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R3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76-02 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引起肝硬化后,如果继续有炎症活动,称为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表现为ALT升高、黄疸、低蛋白血症、肝质地变硬,脾渐进性增大等。活动性肝硬化多伴有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控制乙肝肝硬化的首要手段,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发生[1]。目前针对乙肝肝硬化抗病毒药物主要是核苷类似物,我院肝病科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4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我院肝病科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均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血清HBeAg及HBV-DNA均阳性,伴有肝功能反复异常、低蛋白血症、腹水、黄疸。80例患者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分为观察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2~61岁,平均46.5岁,其中8例伴有腹水,半年内出现过消化道出血者4例,肝性脑病者1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5~63岁,平均48.5岁,其中6例伴有腹水,半年内出现过消化道出血者3例,肝性脑病者2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无肝肾综合征,1年内均未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或抗病毒治疗,排除甲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c等综合治疗1~2个月,并根据病情给予利尿、止血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 0.5mg/d口服,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100mg/d 口服,疗程48周。 1.3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以及肝胆彩超等。4周查肝肾功1次,12周查乙肝五项及HBV-DNA 1次。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 2.0 统计学软件包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转归:在治疗48周过程中,观察组死亡2例(5%),对照组死亡5例(12.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发生癌变1例,两组癌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48周后,两组存活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存活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X±s) 2.3 两组存活患者治疗前后HBV-DNA定量水平比较(见表2) 2.4 HBeAg阴转率的比较:观察组有8例HBeAg阴转(21.5%),对照组有7例HBeAg阴转(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病毒耐药突变率比较:治疗至48周时,观察组出现1例(2.6%)耐药,对照组出现9例(25.7%)耐药,改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治疗,每日一次。两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6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消化不良、腹痛,对照组有3例出现食欲下降、恶心,但均能耐受。 表2 两组存活患者治疗前后HBV-DNA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乙肝病毒(HIV)是临床医学中一项比较多发的疾病,病发人群比较广泛。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乙肝病毒的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药物,属于嘌吟核苷类似物,经体内外相关试验和研究证明,恩替卡韦新药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强大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对病毒变异的耐药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标签: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效果;药理作用 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口服抗乙肝病毒类药物,可选择性抵抗HBV,是环戊基鸟嘌吟核苷类似物,可选择性抑制乙肝病毒,适合在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包括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者肝脏组织学显示活动性病变等[1]。下面简述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并分析其抗乙肝病毒疗效。 1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 HBV-D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是恩替卡韦的作用靶点,可实现对其的有效抑制,并可抑制前基因组RNA逆转录复制HBV-DNA负链,能够抑制正链合成,对HBV-DNA的延伸和装配可有效阻断。给予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吸收后可进入患者肝细胞,经过磷酸化作用,形成三磷酸恩替卡韦(ETV-TP)。三磷酸恩替卡韦是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在肝细胞内抑制HBV-DNA聚合酶的活性形式,具有较长的衰期时间,作用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半衰期为14~15h。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达峰浓度时间为0.63~1h。给予患者5mg口服恩替卡韦,其最大峰浓度可达到4.3~6.7ng/ml,主要以原型通过肾小管的主动分泌而排出体外。如患者具有肾功能不全症状,会对药物的清除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多项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如给予患者0.5mg/d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效果优于拉夫米定,尤其是针对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的慢性乙肝患者。并且治疗后,不会出现耐药毒株。如给予患者1.0mg/d口服恩替卡韦,可实现对拉夫米定耐药病毒变异体的有效抑制[2]。因此,有些转接总结认为:恩替卡韦新药的适应症为HBeAg阴性成年慢性乙肝活动期患者、HBV-DNA阳性患者和HBeAg阳性成年慢性乙肝活动期患者。 2 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疗效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具有较好效果,从降低患者体内HBV病毒载量、病毒复制抑制和组织学改善等方面看,其治疗效果都优于拉米夫定[3]。特别是针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肝患者,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可实现对体内血清HBV-DNA水平的有效抑制。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的HBV-DNA水平会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可实现对慢性乙肝持续发展的有

恩替卡韦 抑制乙肝病毒不在话下

恩替卡韦抑制乙肝病毒不在话下 乙肝治疗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控制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只 有充分控制住病毒复制,尽可能将病毒抑制为阴性,才有可能让病情持久的稳定下来,从而让肝炎演变为肝硬化的几率降至最低。关于抗病毒的药物选择,我曾经提了几个问题,来看看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问题一:看你们的病毒都只有5、6次方,我的病毒怎么这么高啊,10的9次方,这么高的病毒会不会肝脏受不了啊,怎么 能够让病毒尽快降低下来呢? 答案一:乙肝治疗要快刀斩乱麻,通常病毒抑制的越快,病 情恢复的也就越快,因为病毒复制的程度是影响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你的病毒这么高,当然要用抗病毒能力最强的药物,现在大家用恩替卡韦的很多,就是因为它的抗病毒能力是最强的。 答案二:病毒高是一方面,如果你的转氨酶也很高,就说明 病毒的复制已经引起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攻击”,这时候就需要 抗病毒治疗来配合了,病毒高自然需要选择抑制能力强的药物,恩替卡韦是不二之选。 答案三:一旦肝炎活动开始,这么高的病毒当然肝脏会受不 了的。建议你留意下自己的肝功能指标,如果转氨酶明显升高,这时候就可以考虑用恩替卡韦了。 问题二:吃了一个月的护肝片,病情不见好转啊,病毒还是6次方,转氨酶也高出正常值很多,需要怎么治疗呢?

答案一:护肝片这种保肝药,平时吃一吃还能管点用,如果 转氨酶控制不住,病毒也一直在复制,就建议你吃抗病毒药物了。现在一般都是吃恩替卡韦来抗病毒的,效果比其他药物要好很多,国产药物的性价比也很高,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是国产药物用的人最多的。 答案二:对于保肝降酶治疗无法让肝炎平复的,通常就是真 正的乙型肝炎患者了,特征就是转氨酶在两倍正常值以上,而病毒通常是阳性的,而指南指出,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是最关键的。 答案三:我当年也和你一样,开始时候转氨酶只是轻度升高,后来眼看控制不住,不得不用恩替卡韦了,后来病毒和肝功能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问题三:上次听朋友说乙肝的治疗不能只看病毒DNA的高低,更需要看肝功能两个转氨酶,上周我又做了次体检,看不懂,请教下大家。ALT99,AST86,HBVDNA4.83E+05,这是什么意思啊,严重么,吃什么药好一些? 答案一:乙肝是否需要治疗要肝功能和病毒一起看,你的结 果说明病毒复制不是很高,但肝细胞还是有炎症的,这时候是需要用抗病毒药物的,我看你就用恩替卡韦吧,是现在最好的抗病毒药了。 答案二:ALT和AST是肝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偏高一般说明肝脏的肝细胞有炎症活动,如果同时乙肝病毒也是阳性的,那就

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01T11:12:32.0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作者:翟爱荣 [导读] 目的: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有效性,将其应用在乙肝患者中。 翟爱荣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21) 【摘要】:目的: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有效性,将其应用在乙肝患者中。方法:选取我院98例皮肤性疾病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的治疗方式是服用拉米夫定,实验组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片。观察分析实验组及参照组患者的血清标志物(GLU、HBV-DNA 、TG、HBsAg、TC、HBeAg、HDL、LDL)及治疗的情况。结果:通过观察9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实验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示为 35/49(71.4%),整体的治疗情况为45/49(91.8%);参照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著20/49(40.8%),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5/49(71.4%).其中每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观察各项指数,其中实验组的HBV-DNA数值1.23×106±2.35×106 、HBsAg数值105.3±112.3、HBeAg数值11.23±15.68;参照组的HBV-DNA数值1.65×106±1.75×106、HBsAg数值125.32±126.3、HBeAg数值18.68±12.29。实验组与参照组HBV-DNA数值、HBeAg数值、HBsAg数值,其中每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各项数据,实验组药物的药效较强,患者服用药物后生化指数明显改善,治疗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恩替卡韦片;乙肝患者治疗;分析治疗情况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88-02 引言: 近几年乙肝疾病的发病情况呈现上升的趋势,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引起此疾病的诱因主要是HBV病毒,临床的主要特征是难受恶心、疲惫乏力等,病情相对复杂,治疗若不及时会引起疾病加重。临床中也在不断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临床中采用恩替卡韦片药物可以直达病灶,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主要选择选取我院98例患者作为探索分析的对象,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药物的实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98例乙肝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根据98例患者的资料显示,9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56例,年龄阶段为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56岁。实验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阶段在19-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2岁;参照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阶段在21-69岁之间,平均年龄49.6岁。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晓我院在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的价值后非常愿意加入此次科研活动。 1.2方法 实验组与参照组所采用的药物不同,治疗的过程中药量及次数不同,不同组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要求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 1)用药情况说明,实验组所选用的药物是中美上海施贵宝生产的恩替卡韦片药物,国药准字为H20052237,药物的规格为一片药物含量0.5毫克,每盒7片。A患者的用药情况为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一次服用一片即可,药物应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服用,切勿在未饮食的情况下服药。药物的规格为一粒含药量0.1克数,一盒14粒,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一次服用一粒即可,药物为白色,药物的储存应低于30℃。 2)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周,在这两周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规定服用药物,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能私自增加药物的剂量或者减少药物的剂量,服用期间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需要忌口的食物[1]患者应按照要求履行。在治疗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能服用其他治疗疾病的药物,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研究情况不准[2],无法正常获取数据、分析治疗的情况。对于在服药的过程中出现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服药。 1.3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疾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情况分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效果较差,治疗效果显著主要是指患者的各项指数正常,临床症状消失[3]。治疗效果一般主要是指患者的疾病未彻底治疗,需要继续治疗。治疗效果较差主要是指在服用药物后并没有治疗疾病,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造成患者的痛苦度增加。并且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数(GLU、HBV-DNA 、TG、HBsAg、TC、HBeAg、HDL、LDL)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数据记录的方式记录在不同治疗情况下患者的例数,利用COX软件将数据进行计算,结合数据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应的数据,P<0.05,有明显的差异。 2.结果 通过对98例患者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情况,实验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著有35/49(71.4%),治疗效果一般有10/49(20.4%),治疗效果较差有4/49(8.2%),整体的治疗情况为45/49(91.8%)。参照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著有20/49(40.8%),治疗效果一般有 15/49(30.6%),治疗效果较差有14/49(28.6%),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5/49(71.4%)。其中每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住院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共69例,在保肝、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恩替卡韦0.5mg”,1次/d,分别于治疗4w、12w、24w、48w时检测其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HBV-DNA,观察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48w后,69例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4w时69例患者均出现HBV-DNA不同程度下降,11.6%(8/69)出现HBV-DNA阴转,12w时有72.5%(50/69)出现HBV-DNA阴转,24w时有94.2%(65/69)阴转,48w时97.1%(67/69)阴转。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能短期内改善临床症状,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是目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首选抗病毒药物。 标签: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失代偿期患者有多个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1]。乙肝病毒的大量快速复制会加快病程的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等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均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2]。其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35~75岁,平均(53.12±10.3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等量腹腔积液,同时有肝性脑病者4例(占5.8%),有消化道出血者8例(占11.6%)。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诊断明确、签署抗病毒治疗同意书后给予国产恩替卡韦0.5mg口服,1次/d。在保肝、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有低蛋白血症者给予人血白蛋白或血浆静滴,有出血者给予止血及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有肝性脑病者给予抗肝性昏迷类药物或降颅压等治疗。 1.2.2观察指标检测所有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后4w、12w、24w、48w时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HBV-DNA值,观察各值变化情况。 1.2.3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HBV-DNA定量检测采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7例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7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5T15:44:27.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梁玉寰杜玉梅[导读] ETV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有效,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很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好尽早服用ETV 抗病毒治疗。梁玉寰杜玉梅(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014030)【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乙肝后肝硬化的37例住院患者给予常规及口服ETV治疗后观察治疗前、治疗后 12 周、24周、48 周时血清 HBV -DNA 水平及血清学转换情况及肝功能 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在 48 周时TBIL、 ALT较治疗前下降,ALB、PTA较前升高。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检测血清HBV-DNA 定量对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转阴,其转阴率分别为62 % ( 23/37 ) 、94.5 %( 35/37) 、94.5% ( 35 /37) 。其中 HBeAg 阳性,在 48 周时,58.3% (14/24) 出现了 HBeAg 阴转,实现了血清学转换。结论:ETV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有效,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很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好尽早服用ETV抗病毒治疗。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099-02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随着核苷类似物的发现,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给该类患者带来了福音,降低了死亡率。我院应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共37例,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59.19±9.69岁,肝硬化病史1-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1]。HBeAg 阴性 13例,HBeAg 阳性 24例,HBV-DNA 定量≥1x103拷贝/ml。Child-Pugh 分级,B级15例,C级18例。伴有腹腔积液22例。排除标准: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者。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抗病毒治疗。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除给予常规保肝及补充白蛋白利尿等支持对症治疗外,还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商品名: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空腹服用,每天1次,每次0.5mg,观察48周,使用该药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同意不再采取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时血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乙肝五项、HBV-DNA 定量水平(治疗后HBV-DNA 检测不到则定为<103拷贝/ml)及血清学转换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治疗前、后的比较: 治疗后TBIL、AL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LB、PTA较前升高,说明肝功能明显改善,见表1。 2.2 HBV-DNA检测及血清学转换: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检测血清HBV-DNA 定量对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转阴,其转阴率分别为62 % (23/37) 、94.5 %(35/37) 、94.5% (35/37)。HBeAg阳性患者24例,在48周时,58.3% (14/24)出现了HBeAg阴转,实现了血清学的转换。 2.3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未发生与ETV相关的不良反应。 表 1 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X±S) 与治疗前相比,#P<0.01 3 讨论 肝硬化主要病因是乙肝,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表达引起肝内炎症,最终导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治疗,Yokosuka 0等研究提出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措施,可以快速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2]。ETV是一种新的有效抗HBV的口服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作用在于它有效的磷酸化,细胞内高浓度和高效地抑制HBV聚合酶,通过抑制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及DNA指导的DNA 聚合酶,抑制DNA至mRNA转录和负链DNA至正链DNA的复制[3]。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长期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病毒学和血清学状况,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远期并发症肝细胞癌的发生率[4]。 综上所述,ETV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效,降低了HBV-DNA水平,改善了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期。该药是安全的,为此建议: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最好尽早服用ETV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 (1) :1-13.

恩替卡韦分散片 对抗乙肝不在话下

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抗乙肝不在话下 作为当下慢性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恩替卡韦分散片已经被追捧了近五年的时间,润众上市后做了众多的研究,凭借无可比拟的病毒抑制能力、史无前例的低耐药率和望尘莫及的药物安全性,被证实是当之无愧的慢性乙肝治疗最佳选择。 乙型肝炎的治疗大多都要经历抗病毒这个阶段,因为慢性乙肝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这个罪魁祸首——乙肝病毒,所以抗病毒治疗就是作用于病毒复制过程,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达到缓解肝脏炎症,延缓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目的。 乙肝病情离不开两个指标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乙肝病情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肝功能,一个是病毒DNA,这两个指标的高低分别反映出肝脏炎症水平和病毒复制的快慢。同时,这两个指标也是评价抗病毒治疗的关键因素。 肝功能的转氨酶越高,通常说明肝细胞坏死越多,炎症越重,如果合并出现胆红素异常升高,通常就有黄疸发生。如果转氨酶高于两倍正常值上限,通常说明肝脏炎症以及很明显,需要尽快进行相应的治疗。 另外一个指标是HBVDNA,这个指标常常与肝功能一同来用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肝功能转氨酶等指标很高,而同时病毒DNA也明显异常,一般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了。 接下来就涉及到选择治疗药物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可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它们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在四兄弟中,恩替卡韦分散片是近几年应用最广泛的一个药物。因为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抑制病毒、预防耐药、确保治疗安全方面尤为突出。 恩替卡韦分散片最大特点就是无可比敌的抑制病毒能力,最强效的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分散片不仅能够用于普通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对于8、9次方水平的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分散片同样能够发挥强大的抑制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乙肝病毒抑制为阴性。 临床症状评估治疗效果 乏力、面黄、肝区疼痛这些临床症状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的表现,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后,短期内病毒就会下降,肝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这时候慢性乙肝的表现也会逐渐“退去”。 值得说明的是乙肝携带者由于处于免疫耐受期,虽然病毒DNA表现为异常,但肝功能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需要任何治疗。 抗病毒治疗并直接缓解症状,但通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核苷类药物,病毒DNA会被迅速抑制,从而改善肝炎症状,进而降低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由于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进行,假如在抗病毒治疗过程出现上述肝病症状,则很有可能是病情发生了反弹,此时要鉴别是否是乙肝病毒发生了耐药,或自行停药引起病毒反弹,由于不正规的治疗容易诱发肝脏衰竭的,所以建议大家切莫盲目停止服药。 如何降低耐药带来的风险 持久的病毒抑制是病情稳定的基石,在选择用药时除了关注抑制病毒能力外,还要着重关注另外一个选药原则——耐药性。 由于乙肝病毒时刻不停的在发生变异,有可能因为药物的选择而发生病毒耐药,一旦发生耐药,恩替卡韦分散片等核苷类药物的功效就会有所丧失,发生病毒转阳,病情复发的不良后果。 所以,药物的耐药率成为区分治疗药物优秀与否的另一个标准,从现有的耐药数据来看,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治疗3年的耐药率在50%以上,而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3年的耐药率不足1%,6年的耐药率仅为1.2%,是所有药物中耐药率最低的。 继进口恩替卡韦(博路定)上市后,国产药物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也于2010年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